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建筑艺术的概念

时间:2023-06-26 16:15:46

导语:在建筑艺术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艺术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及建筑艺术的概念

1 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是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创造的空间环境。

2 建筑艺术的概念。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3 建筑与建筑艺术。建筑具有双重性,即精神性和物质性。它们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其需要确定的。低标准的仓库、车棚等的物质性就特别强。一般的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就比仓库的精神性提高了,博物馆、剧院、美术馆、文化宫等就要更高了,若是游泳、健身、标志性建筑等,它的精神性因素要求就越高了,而有些纪念碑塔等装饰性的建筑几乎就没有什么建筑性了,是纯艺术品。

二、建筑艺术的内容

1 环境。建筑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以及若干建筑之间都构成建筑环境。环境是人对建筑艺术产生最初审美感受的因素。建筑与自然环境配合得当,可以突出建筑的性质和艺术趣味。

2 序列。组群中的各座建筑之间和单座建筑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构成一定的观赏序列。通过不同的序列结构,可以展示丰富的造型画面,形成节奏很强的韵律,更有效地突出主体形象。

3 造型。由各种式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组成的各种造型,是建筑艺术最基本的因素。每个时代和每个民族对于建筑造型都有各自的审美标准,也有共同的标准。首先要求造型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是和谐的、有机的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同时每种类型建筑的造型也要求表现出各自所固有的特征。

4 形式美法则。环境、序列、造型以及结构、色彩、质地等都有形式美的要求,都要求符合某些客观的美的规则。在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中,最主要的是比例尺度和节奏韵律。

5 附属艺术和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和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是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形成建筑艺术的总体效果中,它们主要起以下作用:作为环境和序列的组成部分(如台阶、栏杆、水池、墙篱、门坊等);作为建筑装饰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壁画、浮雕、匾联等);作为象征涵义的表现手段,直接用以其形象和文字来表现、提示、说明所象征的主题内容。

三、建筑艺术的创作要求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建筑是功能技术同艺术的统一体,但是在以功能技术为主的建筑和以艺术为主的建筑之间,存在着大量二者比重模糊的建筑。建筑艺术的创作首先必须确定具体对象的艺术成分以及艺术成分包含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现形式。

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建筑中的功能、技术等物质部分的创作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而艺术部分又须遵循形象思维的规律。一般说来,任何建筑的创作都须首先保证功能合理,技术先进,便于建造,所以逻辑思维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基础。但是,建筑的物质因素最终要表现为具体的形象,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更要求这种形象富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所以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也必然会渗入形象思维,在达到一定的创作阶段后,形象思维还可能成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3 构思与技巧的关系。美的艺术离不开熟练的技巧,但技巧总是服从总体艺术构思。无论是环境、序列、造型的设计,还是象征涵义的命题,都应当首先进行总体构思。巧妙的构思是技巧的灵魂。

4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代建筑的主要争议之一就是建筑艺术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时代性立足于创新,传统性立足于继承。没有创新,建筑艺术就不能发展;但创新不等于脱离现实和随心所欲,不能把怪诞离奇的形象强加于社会。没有继承,建筑艺术就不能广泛借鉴,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继承不等于复古和盲目模仿,不能不分对象和不加分析地搬用古典形式。建筑艺术的创作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和发扬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建筑艺术欣赏

意大利现代著名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总之,建筑具有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性。建筑的技术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之所以又是一门艺术,是因为它具有艺术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的性格美。所谓建筑的性格,是指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功能的外在表现。

2 建筑的造型美。建筑造型包括建筑体型、立面、色彩、细部等,它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

3 建筑的结构美。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又是建筑物的轮廓。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从不同角度映衬出古典建筑的结构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结构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如框架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等。建筑的结构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美。

4 建筑的环境美。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之中。因此,就存在一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早就十分重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提出的“有机建筑”的理论,也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相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的私人别墅,坐落在一个具有山石、林木和溪流瀑布的优美环境之中。

5 建筑的风格美。建筑的风格是指建筑造型、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所具有的时代共性。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每一种风格中,既包含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功能要素,也包含有时代的和民族的审美要素,所以建筑艺术表现为时代的风格、民族的风格和类型的风格。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是历史的产物。一般说来,时代不同,基本风格也不同,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民族风格比较稳定,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肖默.浅论建筑“美”和“艺术”[J].建筑学报,1981(11).

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和谐;吸收利用

建筑艺术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丰富的建筑作品。然而,由此产生的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破坏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引发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和城市系统的调整与布局、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人们更多的强化物质的建设,由此带来了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分离,城市文化多样性正在消失;商品化使城市特色走向淡化,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正在消失;城市空间出现了严重的单调性、乏味性,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都在走向枯萎。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把自己推向了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对立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悲剧。

当人类开始认识到这种发展中的倒退、建设中的破坏开始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时候,人类社会便携起手来,为自身的生存寻求新的出路,即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多层面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环境空间。当代建筑思潮也随着发生了显著变革,规划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及实践比以往更加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建筑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即为系统的“风水术”。探求“风水术”实质,不外是在选址方面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及所需采取的相应的规划设计,从而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风水术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反映,与中国的道教、禅宗思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设计思想――风水术在某种意义上具备了实用思想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内涵。这实际上正符合设计在当代社会中体现出的复杂性――它既是商业现象又是文化现象,既是艺术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由风水术生发的中国建筑观对当代建筑具有借鉴意义。风水注重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其交互感,因而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即整体思维。其中关于“水”、“风”、“土”、“气”的论述同当代科学注重地球生物圈中水循环、大气循环、土壤岩石圈及动物植被等生态关系与资源的处理、运用表现出惊人的一致。风水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建筑环境的选址规划中,还极为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建筑人文美与环境自然美能达到和谐有机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美学性质,显示出中国古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有利于在当代运用传统文化的景观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又不失本土文化韵味的环境。中国很多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模式,如客家土楼、陕北窑洞、华北四合院等,都是在与周边生态环境共存共生的条件下,各类功能利用自然环境达到完备效果的典范。

作为中国建筑环境观的代表理论,风水术恰好暗合于当代设计中的有机建筑学概念。这种概念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代表人物是美国建筑师赖特。他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这个组群由于人的非凡能动作用,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用以满足人的活动场所或空间的需要。他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还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花从枝条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而风水术理论的基本取向,也特别关注于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居的人工生态系统。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起步较晚,而西方设计所经历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必将是中国所要面对的。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尽早的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以风水术中科学的环境观加以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并以现代材料和建筑技术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上给予设计观念更多可实现的手段和空间,使当代建筑环境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交互感应的文化面貌。

在具体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抽象继承”作为我们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艺术的基本原则。现在许多建筑仅把传统艺术表象生硬地包装在现代外型上,不但没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的真谛,还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继承和发展传统城市空间艺术,绝不是对传统城市空间艺术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传统基础上有新的启迪,有新的感悟,有新的发展。要把传统艺术形式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和提高,作为母题,寓以新意,以启发未来的设计创作。其中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作。

第3篇

关键字: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绿生活

1.建筑美学的新纪元

由于多元化的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当代审美观的多元化倾向和建筑美学追求“建筑艺术的意义”,传统建筑美学所着重研究的构图的均衡、比例的和谐,以及视觉上的舒适度已成为次要因素,当代艺术思潮所想要获得的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譬如有一些建筑很有表现力,但却很难谈得上美,甚至使人们感到怪诞(图1)。但因为它们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猎奇的心理,能够达到建筑艺术所要追求的意义,可以说它们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彼得•埃森曼的钢铁山城――位于墨西哥的加里西亚文化城,包含六栋到处都是直线、曲线、格线令人惊异的建筑物,对其的评价则是疯狂、惊人、奇迹、欧洲史上最大的建筑工程(图2)。整个设计当中蕴含了埃森曼的密码――将老城圣地亚哥康波的遗传密码融入到他的设计当中去,以彰显某种隐喻的含义,表达了他对建筑的本质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的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重新界定的尝试,反映了建筑师的情感和思想。

虽然很多建筑不能简单地评价为是优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同程度上具有某种美学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往不曾涉及和想象的空间和渠道,这也就是当代审美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划时代的建筑技术

当现代建筑的美学概念发生了变化以后,即使是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人群,也会对同一个建筑得到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尤其是当代人强调个性的发展,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建筑审美走向多元化。而这种审美倾向上的普遍差异,除了观念上的变化以外,某种程度上也是建筑技术发展的结果。

建筑技术从广义上讲可以包含建筑业所能涵盖的所有技术,一座好的建筑物常常被看作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目前大部分成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筑师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而创造出了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语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建筑的巨大进步几乎都是以新技术、新材料的突破为前提的。至于现在,从可因应人体需求调整室内状况的智慧建筑,到利用自来水制造氢气提供居家用电,以及全赖太阳能运作的空调系统等,惊人的建筑科技将改变你我的生活方式(图5―7)。科学技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人类如何运用它。

3.“未来建筑=美学+技术”

目前环境的最大杀手是是建筑物。我们在之中工作、游戏、生活,但温室气体排放量有45%是来自建筑物。现在新一代的绿色科学家、建筑师与工程师正在思考如何将美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的未来建筑,而这也是必由之路!他们构想会改变你我的生活,而这就是“绿生活”。

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环保建筑实例有很多,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的沙漠地带有个特别的社区,这个社区里的建筑不仅造型各异,而且特别的地方在于采用热质能以应所有加热需求,热质能墙是由最常见的人类废弃物旧轮胎所做成的。他们多年就切断所有设施,包括电力、下水道与水源,其设计者迈克•雷诺兹把这种环保建筑称作“大地之舟”,意喻“在明日之海里航行的独立船只”。 并提出了生物建筑这个概念。媒体对大地之舟的评价是“明日住宅的身体与灵魂”。

那么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模样?凯文博克的建筑事务所――威廉麦当努公司,已经开始研究令人兴奋的绿色建筑概念。如融合顶尖技术的未来机场的概念――AIRPORT-NET PRODUCER OF ELECTICITY;最为环保的拆解建筑概念――DESIGN FOR DISASSEMBLY;以及对中国未来城市的构想,将农田移到建筑物的屋顶上,把整座城市放在下方,每个建筑区块,都可当作城市中的个别有机体运作。(图3)

4.结语

无论是加里西亚文化城,还是 “大地之舟” ,抑或是未来的新构想等等,无不是将建筑美学与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这是人类对“绿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未来建筑的一种启迪。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将美学和技术完美结合的杰作,证明维持可持续生活是可行的,我们的建筑物可以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他们向世人证明,绿色环保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

因此,美学和技术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把新的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可能创造出新的技术美学体系,而新的技术美学可以创造出如传统建筑一样富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充分展现了当代建筑的高超技术水平,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高度的理性的技术体系与强烈表现力的完美结合。也是走向“绿生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建筑立面造型艺术

一个建筑物的空间大小、房间形状、数量、门窗的安排以及平面的组合、层数的确定等等首先要以满足空间的适用性,技术的经济合理性为前提,建筑外部形体也就必然是内部使用空间要求的直接反映,建筑造型设计就是对按一定材料、结构建立的使用空间实体的直接经营和美化,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建筑艺术也就不复存在。建筑的艺术性寓于其物质性,这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刻、绘画等)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没有形式的内容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建筑造型设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形式上的表面加工,也就是说它不是建筑设计完成的最后部署,而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中,需要在功能使用关系和生产技术规律中去探索空间组织、结构构造方式、建筑材料运用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美学法则。科学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融合、渗透、统一是建筑造型设计的主要特点,也是评判建筑美观的重要条件之一。

虽然建筑的产生是基于实用的目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艺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建筑不但成为社会的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物质财富,而且也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跨入上层建筑领域,和其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体现。建筑艺术为所处时代大众

所接受和喜爱,反映人们的崇高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反映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特征。建筑是艺术性和大众性的结合,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建筑艺术创作的根本方向。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建筑艺术的意识形态职能和作用,又要使建筑艺术形象的表现不脱离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这是创作建筑艺术形象的正确

道路,也是建筑艺术真实性、纯洁性的具体表现。

二、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构思

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对建筑艺术特点进行深刻的分析,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建筑美学观和掌握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使建筑造型设计具有明确的方向,但它并不能代替造型设计的具体创作,建筑艺术形象的创造是建筑造型设计的中心内容。

1. 立面设计的空间性构思

立面设计师在符合功能使用和结构构造等要求的基础上应当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美化。反映在立面的各种建筑部件上,诸如门窗、墙柱、雨篷、屋顶、檐口以及凹廊、阳台等是立面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凭借因素。这些不同部件在立面上所反映的几何形线、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进退凹凸关系、虚实明暗关系、

光影变化关系以及不同材料的色泽质感关系等是立面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一般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包括正面、背面和两个侧面。这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按正投影方法绘制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建筑都是透视效果,因

此除了在建筑立面图上对造型进行仔细推敲外,还必须对实际的透视效果或模型加以研究和分析。例如各个立面在图纸上经常是分开绘制的,但透视上经常同时看到的是两个面或三个面。又如雨篷、阳台底部在立面图上反映一根线,而实际透视上经常可以看到雨篷或阳台的底面。而山地建筑,由于地形高差,提供的

视角范围更是多种多样。在居高临下的俯视情况下,屋顶或屋面的艺术造型就显得十分重要。此外由于透视的遮挡效果和不同视点位置和视角关系,透视和立面上所表现的也有很大的出入。因此,由于建筑艺术的空间性,要求在立面设计时,从空间概念和整体观念出发来考虑实际的透视效果,并且应该根据建筑物所处的位置、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把人们最多最经常看到的建筑物的视角范围,作为立面设计的重点,按照实际存在的视点位置和视角来考虑各部的立面处理。

不同方向相邻立面关系的处理是立面设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注意相邻立面的关系,即使各个立面单独看来可能较好,但联系起来看就不一定好,这在实践中是不少的。对相邻面的处理方法一般常用统一或对比、联系或分割的处理手法。采用转角窗、转角阳台、转角遮阳板等就是使各个面取得联

系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便获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有时甚至可把许多方面联系起来处理以达到非常完整、统一简洁的造型艺术效果。分割的方法比较简单,两个面在转角处作完善清晰的结束交代即可,并常以对比方法重点突出主立面。

2. 立面设计的虚实处理

对于建筑立面设计来说,其“虚”指的是立面上的空虚部分,如玻璃、门窗洞口、门廊、凹廊、空廊等,它们给人以不同程度的空透、开敞、轻盈的感觉;“实”指的是立面上的实体部分,如墙柱、屋面、拦板等,它们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封闭、厚重、坚实的感觉。在自然光线作用下,“虚”具有幽暗深邃的效果,“实”具有明亮突出的效果。许多公共建筑恰当地安排整片玻璃窗,并通过玻璃看到内部,或者建筑底层或屋顶采取成排的柱廊布置这些处理都给人以轻盈、开朗、深远的效果。不少居住建筑由于利用了凹廊或楼梯间的整片花窗和其他敞开式布置,使实中有虚,大大改善了窗子较小以及实墙面多的笨重感觉。对于部分建筑立面设计上也有以实为主,或实多虚少的建筑处理在造型上也有它的独

特性质和用途,例如我国天安门城楼,其所以如此雄伟壮观,除了其他条件之外,夸张的色彩、壮丽的城墙给人以坚实、雄厚的感觉是一个重要因素,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是利用了石材的实体质感以取得庄重浑厚的肃穆效果。除了以虚为主和以实为主的处理外,还有虚实均匀布置,虚实成片集中布置,虚实交错布置,以

强烈的虚实对比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或按一定规律的连续重复的虚实布置造成某种节奏和韵律效果。

目前,随着玻璃材料工业的发展,具有各种色彩和性能的玻璃使建筑“虚”的部分具有新的面貌,许多建筑采用了隔热的蓝色茶色吸热玻璃,使建筑增加了不少色彩,大片的镜面玻璃反映着周围环境时刻变幻的景色,更显得光怪陆离。但是更多的色彩还是靠实体墙面实现的。不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恰当地利用了

这个条件,非常注意实墙面的装饰色彩作用,使建筑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论虚或实,都要结合恰当的比例、尺度以及其他构图原则,力求避免可能产生的或轻佻、单薄或笨重、呆板等不良效果。

四、 结语

从建筑设计经验,笔者认为建筑造型设计应该在平面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表现形式从总体到细部作进一步的研究、协调和深化,根据现代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形式应能充分反映建筑内容,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完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建筑造型艺术有充分的深刻认识,掌握设计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才能为造型创作开辟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碛口;中国建筑艺术;民居建筑

[中图分类号]K8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51-03

“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这是碛口古镇背后黑龙庙门两侧檐柱上书写的一副对联,也是对于碛口古镇曾经繁荣的真实写照。碛口古镇在历史上曾是黄河中游主要的商贸重镇,由于便利的水陆交通、繁荣的商贸往来,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艺术形式,即碛口的大院式窑洞。在对碛口民居的考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坍塌的窑洞已被拆除,许多古老的大院已被重建,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历史建筑坍塌后的修复和保护,显然不是明智的对策。而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的需要,大多数的修复,仅仅是对于建筑形式的模仿,丧失了民居建筑的艺术精神,更失去了历史的灵魂。

保护建筑遗产必须理解和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精神。不同时代的建筑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实用、坚固、令人愉快――这最佳建筑的三要素。对于建筑而言,实用性和坚固性规定了其技术性。而令人愉快则是精神、心理上的要求。中国民居艺术精神提出了建筑的技术美学,这使得建筑成为精神性极强的艺术品。要了解这种艺术品就必须了解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

一、自然论与天人合一观

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必然要提及中国美学观点。自然论是中国美学总的观点,也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和山川,把山川之美看作造物之灵,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融入其中。碛口古镇窑洞是循山势开凿的,依照山势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造型手法如同汉代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从自然的石头造型中汲取灵感,尊重自然,雕刻出不同的形状。而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窑洞建筑,它的开凿也都必须回归于山体自然的怀抱。这也充分体现了人生成于自然而回归于自然的设计理念。

在碛口古镇,传统的对称性在民居建筑中被打破,这也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窑洞之间的相互联通,照壁、院墙对于院落空间的阻隔与划分,出人意料的形式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想象。人们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法,把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美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开阔的整体,这正是中国建筑美学重要的艺术观点,也是碛口古镇展现给世人的独特风貌。

建筑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天人合一”的观点体现在对于自然的征服和改造时,表现在建筑艺术精神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表现在建筑艺术形式上就是建筑对于空间划分、气势贯通、精神融合的掌握问题。民居建筑很注意人与自然风水的关系,人之气、山之势被很好地融合进了民居建筑。比如门的布局和朝向问题,门作为一种区分内与外、公共与私秘两种不同环境的装置,朝向、方位的选择,体现着人对于自然气势之“势”,即地势、山势的选择与改造。从风水学上讲,中国传统建筑的朝向一般都采用面南背北的形式。而碛口那些因地势无法满足朝向的门洞,则采用照壁的形式加以弥补。墙的作用是划分空间,又有引导气势之“气”的作用,而这种“气”又以人的精神面貌为依托。人穿行在墙体划分的空间中,将气韵融会贯通,而通常在建筑物转折、死角之地又以砖雕、泥塑的形式出现于墙面,形成照壁,进一步延伸人的内心之“气”。

这种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气韵生动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艺术精神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点,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看法。建筑是人改造自然的成果,把自然引入人的生活,人又通过建筑回归自然,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契合的关系正是中国典籍《周易》反映的思想:从变化到变易,再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境地。老庄美学继续把这种自然的回归理解为“道”的概念,即“道法自然”,那种对于自然美的追求,高于镂金错银、巧夺天工之美,正是中国美学长期追求的最高境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准则。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师而言,如何把中国人看待自然的精神命题引入现代建筑设计,是他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在现代都市中汲取自然精神,求得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之美、居民生活的快节奏与自然环境的轻松意境之美,正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线索。

二、心物统一观

心与物是一组相互矛盾的美学概念,解决审美的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矛盾的,正是中国建筑艺术所反映出来的另一重要美学思想。“心”作为人理性精神的体现,蕴涵着人的内心品质,表现在建筑中便是建筑的形式。“物感心动”的理论便是心物统一观的核心。碛口作为当时繁荣的商贸重镇,云集着来自各地的客商,其中不乏文人、儒商,中国文人对于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反映在思想领域便是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礼让、谦逊、长幼秩序等继承与发扬。以礼为旗的思想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便是对于建筑功能性的要求,如何从层次的划分上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如何从空间的归属上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如何区别个人与集体的活动区域。这对于建筑构造有着极为严格的功能性要求,老幼、尊卑的不同地位在建筑形式中的体现便是位置、大小、造型等结构功能的区别。

东财主院是位于碛口镇东南的西湾村保存较为完整的院落。东财主院的主人陈三锡从小饱读诗书、博闻强记,由于乡试不第,便来到碛口做生意,从此发迹。陈三锡之孙陈满瑜曾在家谱《家谱凡例》中写道:“祭日期,除生理远出他乡,不能的递归,以及老幼疾病不能动履而外,务要长幼同赴祖茔,排班祭拜。或有公事急务未经言明在前擅不与祭者,罚钱壹佰文。”由此可以看出其对于老幼尊卑儒家文化的遵从。

东财主院由两组建筑群组成,每组都有四层院落,每层都随山势的升高而升高,院内有上下楼梯,二层、三层居住的是主人及其家眷,院落四处相通、阡陌交错,体现出主人性格的豁达与爽朗。四层闺房,相对封闭,只有一门可到达,也体现出封建家庭中对于大家闺秀的私密生活空间的区分。心中所想必然在建筑物的形式上有所体现,这正是一种内心与物体的统一关系。寄物于心,以心载物,是心与物高度统一的中国美学思想。石涛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辩证地看待了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心与物统一的关系。碛口古镇的建筑正是这种“心”掌握物、“物”随从心的统一关系的延续。

三、形神统一观

形神统一观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淮南子》一书中就有“写神愈舞”的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是传神论的代表,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趣失矣。”从此,以形写神的理论成为后世艺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碛口民居建筑对于这一观点的继承与发扬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内在是建筑材料的神韵,外是建筑风格的形散而神凝。碛口古镇的民居建筑形式主要以窑洞为主,村落的布局随山势变化而变化,很难形成独门独户的格局。于是便出现了各自为阵的局面,建筑群落结构相对松散。但这种各自为阵的局面又由石板路相连,形成了一个处处相连的完整体系。贯穿于碛口的石板路成为了连接镇内各窑洞的桥梁,既分散又统一,这正是形散而神凝的集中体现。

古人云:“天性为神,人性为气,物性为形。”这是一种自然精神的体现,这种自然精神是居住在碛口居民内心性格神韵的一种流露。它不是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也不是北方建筑的粗犷之美,而是一种平和的黄土之美,这正是碛口人的神韵所在。主要是黄土,它没有木头的易于变化,也不像石头一样坚硬通灵,是一方水土根源的体现。法国哲学家丹纳强调人文、环境对于艺术的影响,碛口的窑洞正是这种主体精神的集中体现。

现代建筑设计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是前所未有的,强度高、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如何用材料所展现的形式美来体现现代人内心的审美神韵是现代建筑设计师不能不研究的问题。另外,在解决了技术型难题之后,如何用材料与布局去营造建筑神韵,也需要建筑师认真去经营。

四、文质统一观

文质统一的观点是指艺术精神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形式美与意蕴美的统一,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人的风采,“质”指人的品质,把“文”和“质”统一起来看则是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的装饰之美。

碛口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拱形的洞门。拱形在建筑结构上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又发明了拱形接口窑、箍窑等几种建窑技术。拱形本身也是一种美的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经常使用拱形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建筑中也经常使用拱形作为门洞形状。拱形本身也具有一种艺术的稳定感,这种内在的结构与外在的形式完美地结合,正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又一高超境界。

此外,不断重复的拱形门洞形成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之美。拱形窑洞的外在规律之美与山体的自然之美相互融合,内外统一,相得益彰。窑洞依靠拱形而得以坚固,拱形依靠窑洞的本体而存在。这正是内在本质与外在风采的完美体现。

保护历史遗产、尊重人类的历史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它对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单从建筑艺术精神的角度来讲,它给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传统贯穿于现实中,这正是文化发展的脉络。一个民族强盛的标志,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是内心深处对于归属感的认同。优秀的艺术家把他们的设计才华注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与精神中,熟练运用现代技术与材料,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完美结合。

以上四种中国艺术精神均强调的是建筑艺术的精神力量。虽然精神是无形的,但它可以借助有形的建筑来表达情感,利用民居来反映一个民族的意识,除了实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的反映。艺术精神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居住在钢筋水泥丛林之中的现代人,很难能体会到中国古人那种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精神追求。这给我们的建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也是保护碛口古镇民居建筑的原因。只有保护建筑,才能留住精神;只有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精神,中国建筑艺术才能不断发展与前进。

[参考文献]

[1]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34~141.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抽象艺术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形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形象的艺术就是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和认知的,代表了一种直观的艺术;抽象艺术是一种不具有具体形态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不能轻易理解其所传达的意思,需要进行抽象以及逻辑的思维才能体会其含义。因此很多人都把艺术理解为抽象的艺术。在建筑设计中对抽象艺术的运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抽象的艺术在建筑设计也不是直观达到去表达,不能为了表现艺术而忽略了建筑的功能性。

一、建筑特性和抽象艺术

1.建筑的特性

在建筑设计中一般都包含了建筑的使用性以及美观性,整个美观性,体现在建筑艺术中。我国的建筑艺术从很早的时候就有,现对于传统的建筑艺术,现代的建筑艺术对其进行了继承和改变。这个继承是对其基本住宅哲学的继承,改变是设计方式以及设计理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中也就使用到了抽象的艺术。通过专业的研究,我们知道住宅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这种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精细,人们在追求基本的生活休息的保障的过程中,对建筑的艺术性和美观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2.抽象艺术

一般情况下,在提到抽象艺术的时候,人们多数会想到绘画领域的抽象概念,实际上,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当中也存在着抽象艺术。比如说雕刻、建筑。“抽象” 应该是任何事物最本质、最原始的特征,其不表现出认可思想意识,只是单纯的表现一种非具体、非理性的形象艺术。抽象艺术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涵:首先,所描绘的物体不能直接表现为某一客观现象或现实事物,而是将一件事物剥离了附加上去的各种元素,使其呈现出不完整意义或超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这种含义也被称作是“语义性抽象” ;其次,所呈现出来的事物没有中心主题,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也可以代表所有的事物,创造者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世界,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色彩,是一种纯感受的体现;最后,抽象艺术淡出的靠基本的构成元素的组合来表现,不塑造任何事物,人们称这种内含叫 “非传统抽象” 。抽象艺术的出现也经历过很长的时间,慢慢由后印象主义过渡到立体主义,然后才逐渐演变为抽象主义。其中,对抽象艺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和变革作用的要数风格派了。他们把数学概念与抽象艺术完美的结合,实现了冲突色彩之间的融合,使点、线、面成为所有艺术形式的最原始的表现基础,从而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多元化。

二、建筑形态的发展

要对建筑设计的抽象艺术进行了解必须要先知道建筑的形态。不同的建筑形态所代表的建筑风格也不同,建筑形态也是通过建筑的设计以及外观体现出来的,相对于基本的建筑设计其更注重的是建筑的美观性以及直观性。建筑形态的变化也表现了社会的变化以及历史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的不同其建筑的形态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以及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的对称式的建筑设计,现代的建筑形态中更注意对非对称以及非规则的建筑的方式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不但表现了时代的发展,更表现了现在社会的新思想和新气象,所以抽象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体现了一个社会以及一个时代的发展水平。我国的建筑形态的变化也是如此,从最早的传统古朴形式的建筑到现在的高层建筑,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时代的变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抽象的艺术设计形式在我国的现代化城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设计方式也越来越少,这也表明了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抽象艺术对于我国的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三、建筑创作中抽象艺术的应用

建筑具有艺术和技术双重特性,且其艺术特性是在技术特性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建筑的存在意义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居住需求,并没有引入建筑艺术的概念。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类最开始建造建筑只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从露宿到穴居,从草房到现代城市的智能化建筑,建筑功能跟随时代的进步在进行一步步的完善,在满足了人们最低等的居住需求之后,才开始朝着艺术、审美价值等精神文明方向发展,才形成了艺术性。

1再现性语义抽象

建筑设计中的再现性语义抽象是指将建筑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或某一细节和功能进行夸大,从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事物。 这种抽象性表现手法主要用于建筑结构内部的室内设计中。 比如室内家具的设计与布置, 通过利用再现性语义抽象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室内家具, 夸大某套家具的某一细节,从而设计出简洁又大方的家具, 使使用者置身其中时,能够拥有一个好的、 愉快的心情。 再现性语义抽象的设计风格旨在通过提炼去表达简约, 利用醒目的色彩、 简练却丰富的外观造型以及流畅利落的线条给人视觉上的美的享受。

2 非再现性非传统抽象

在建筑历史上,运用非传统抽象设计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是近现代的事,并且占了主导地位。 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应溯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 到本世纪20年代走向。 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并不那么大, 先是经济基础落后, 而后是政治观点的制约, 严格地说,中国建筑界敞开思想了解西方现代建筑是八十年代才开始的。 构成派运用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知识进行建筑创作, 重视几何形体、 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创作中常用。

3 建筑图中的抽象艺术理论

建筑具有艺术和技术双重特性,作为一门艺术,在设计创作中必然会受到艺术史上各种类型的艺术流派影响。在艺术创作中采用抽象艺术理论是自上个世纪中期至今后很长时期的潮流,在工程设计领域也不例外。在建筑工程领域,经过现代主义之后对抽象建筑形式的认识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普及, 所以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 而在研究中它对于非习惯, 非传统形态的建筑设计要进行合理思考, 避免在设计中出现墨守成规和缺乏活力的设计方式。在建筑图中画配景时, 把配景的细节部分舍弃而抽象地画出, 最常见的是人和树的程式画法。

四、结束语

建筑之美从古代的具象之美逐渐转变为现代的抽象之美,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审美观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变革为建筑美的转变奠定了深厚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契机, 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审美标准可能还会发生变化,抽象艺术也会随之出现更多的流派,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透过建筑外表的差异,对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加以研究分析, 领会其精神实质, 设计建造出更优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 伊金霞. 浅析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J]. 科技与企业. 2012(17)

第7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创作;主体性思维;创造性;风格;客体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28-01

建筑并非自古就被视为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述,“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美的艺术不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所以单为满足这种需要还不必产生艺术作品。”建筑只有同时具备审美价值时,才成为艺术。当日常生活、宗教仪式或政治生活的某种具体需要的建筑目的获得满足后,出现了另一种动机,建筑就显示出一种分化。从这时起,人类的建筑,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在成就其基本目的的同时追求着美、追求着艺术。

虽然建筑本身不会语言,但是我们却能从古希腊柱式中读出多立克柱式的雄健、爱奥尼柱式的柔和、科林斯柱式的轻松愉快,能从苏州古典园林、小桥流水中读出儒雅。这说明人们在营造建筑的时候,通过丰富的艺术手段把人类自身的情感深深融入了建筑之中,形成了建筑特有的语言,使建筑有了能与人类对话交流的属性,即建筑的审美性。

建筑艺术创作是综合运用科学、技术、艺术和管理等各类知识和方法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它涉及的领域几乎是全方位的,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哲学等等。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形式,建筑创作活动最庞大、最复杂,也最持久。了解建筑艺术创作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建筑艺术创作的内部活动特点作出正确的分析,使我们科学的认识建筑创作的规律。纵观建筑艺术创作的历史,创作的方法总体来说有两种,即设计的主体性思维方法与客体性思维方法。

一、建筑艺术创作的主体性思维方法

在哲学中,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范畴,主体指认识者,客体指同主体相对立的客观世界,主体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与客观世界处于审美关系上,并以形象的形式来能动地进行审美创造的实践者。离开创造实践主体,便没有真正的艺术品问世。在本文中,主体是指“为属性所依附的实体”,即设计主体。对于建筑创作领域,设计主体是指在众多的参与者中,以其建筑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从事设计活动的建筑师。

主体性思维是指一种观念先行的设计,它与市场、工艺、材料等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往往是建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作风,这种作风不断重复形成一种习惯,也就是艺术家所谓的“个性”。也就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创作者习惯在表现方式等方面完全见出他人格的一些特点或者风格。

在主体性建筑设计思维中,建筑创作是设计主体综合性的心智活动,设计过程从始至终贯穿着主体的思维活动。主体性思维结构的建筑师认为建筑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思维是主体的信息加工过程。以此作为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设计主体思维结构关联性研究的基石。然后,从设计思维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展开探索,对主体在多重限制之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设计思维的理性整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设计限制的认知、设计目标的确定、设计概念的生成、设计发展中的综合、评价与决策等内容。这一系列的思维环节和策略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主体性设计思维方法的选择系统。

在主体性思维的创作中,建筑师一般先不考虑或者少考虑约束条件,而是根据自己在以往作品中形成的风格或者特色进行发散思维,然后利用约束进行收敛,在多个方案中选择能满足个中约束条件的加以肯定和修正。这种设计方法易于产生展现设计师风格的创新成果,建筑师在设计艺术造型要求较高的建筑时经常用之。

二、建筑艺术创作的客体性思维方法

在建筑创作领域,客体常常指功能、建筑使用者的意志、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等等。

客体性思维方法是指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以约束条件如功能、建筑使用者的意志、文化等为导向展开思维,将建筑创作变成满足约束条件的问题求解。由于思维是追随约束条件的逐步满足而前进的,因此这种创作的思维方法呈收敛方式。

在客体性思维方法中如果约束条件是功能,那么围绕需求展开设计,首先分析建筑使用者到底有哪些需求,然后在根据需求推敲形式的组合与变化,在这里的功能需求,不仅仅是指使用者的生理需求,还包括了心理需求。

阿尔伯地曾说:“城市就像一个大房屋,而房子也像一座小城市。”也就是面对建筑这个小世界和城市这个由空间和时间共同限定的大世界,很多建筑师站在当下、反思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把建筑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从建筑环境这个客体出发进行思维发散设计,将时间和空间,建筑、城市和自然景观再组合。

在客体性思维方式的创作方法中,除了建筑大环境是艺术创作中通常面对的客体外,地域文化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避免的处理对象甚至是设计出发点。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建筑通常也被赋予了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苏州新博物馆设计之初,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照搬西方做法,与沿用传统元素之间,贝聿铭认为还有第三条路。他将之抽象为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元素的现代表达。这面对传统文化的第三条路,体现了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地域文化的尊重。

三、建筑艺术创作是主体性思维与客体性思维的完美融合

在主体性思维的创作方法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作风和风格这两大问题。作风可以说只是艺术家的个别的偶然的特点,这些特点有时候并不是建筑主题本身表现所要求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流露出来的。也就是说,作风有时不是艺术作品必须有的,而是偶然的潜意识的个别表现。若过分强调作风或者风格,则有可能走向极端,与建筑艺术所要表现的东西直接对立,从而破坏艺术美,使艺术沦为一种手艺和手工业式熟练的产物。同时,也会丧失建筑艺术的天性,使其成为无生命的东西。而与之相反,在客体性思维的创作方法中,很多建筑师基于功能这一客观约束条件,过分强调使用功能,而忽视了对形式美的追求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的诸多方面,甚至有些忽视了对使用者心理的考虑,使得建筑作品生硬而缺少人性关怀。

按照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无论是单纯的主体性思维或者是客体性思维的创作方法,都是各有利弊的,在实际建筑创作中往往将二者结合起来,反复交错利用,只是主次有别而已。建筑师作为主体,是根据自身的心情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创造作品的本质和外相的。艺术家的独创性或者主体性思维是艺术独特魅力所在,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但是不等同于“标新立异”。建筑艺术的作品,应当是能让广大欣赏者理解、接受的。黑格尔认为艺术的客观性是这样的,即使艺术家得到灵感的那种真正的内容不能有丝毫部分仍保留在主体的内心里,而是要完全揭示出来;而揭示的方式是:所选内容的普遍的灵魂和实体既很明确,它的个别形象本身也很圆满,而整个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应该是灵魂和实体灌注在里面的。在创作的客体中充分显现主体性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律,即要在对象中得以表现,就必须遵循建筑客体本身显相的规律和原则。只有将主体性思维与客体性思维在建筑艺术的作品中融合起来才能汲取这两种创作方法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它们的不足,创造出满足功能、符合人们审美标准、并能够与环境融合、传承文脉的建筑艺术精品。

参考文献:

[1]杨太.论艺术创作中的主体能动性及其实现.辽宁大学学报,2005(6):43.

[2][英]G·勃罗德彭特等.符号·象征与建筑.乐民成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20.

第8篇

关键词:科学学视角;建筑科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中国文字中的“建筑”,不仅能够表示营造、建造建筑物的人类活动,还可表示某种活动的建筑产物,或是某风格、某时期及其技术与艺术的总称,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古罗马建筑、秦汉建筑等。

我国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并在当时就具备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并以此在以后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据历史考证,在春秋末年,由齐国工匠官所著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称工匠的主要职责,并记载了房屋建筑规则、王宫建筑规制以及都城规划等。可以说,我国是能够较早绘制建筑模型与建筑图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体系却并没有能够得到发展。

而现代建筑学的主体部分则源于西方国家,从历史上来划分,其建筑学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即建筑学刚刚兴起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时期,古希腊出现了专业的建筑著作,其中涵盖了施工机械、建造方法、构图法则等内容。其后古罗马在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使建筑的数量、规模、类型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来自古罗马的建筑师所著的《建筑十书》10卷本中,不仅将内容扩展到了住宅、公共建筑、施工设备、工具、供水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物与风向、阳光的联系等,而且首次提出了美观、方便、坚固的三原则。

第二阶段为近代,即文艺复兴时期。借助着文艺复兴浪潮,西方建筑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不仅有大量的艺术因素注入到建筑活动中,而且由于几何学家也开始参与到建筑活动中,使建筑设计学、建筑制图学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1485年的《论建筑》一书更是首次兼顾到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为建筑学的雏形树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建筑学产生质变的关键因素。

第三阶段即现代,建筑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自从20世纪以来,已有的建筑学科不断随着对象的细化而有多门分支学科分化出来,其在综合与分化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增加分支学科。另外,建筑学图书、刊物的数量也是逐渐庞大,不仅表现出建筑学正在逐步走向繁荣,而且还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建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建筑学已经演变为结构复杂的学科,所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建筑活动与建筑物的学科都已经超越了单一建筑学的范畴,因此应称这些学科为建筑科学才更为恰当。

二、建筑科学继续发展的措施

时至今日,建筑科学学科可谓发展潜力巨大,而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更为有序、可持续发展,基本应遵循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措施。

(一)一个基点

就是准确、清晰地把握好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科学,并将此作为基点,完善总体规划,将力量进行合理部署,进一步将发展重点突出。而建筑科学学、建筑科学史就是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而创立的新学科。

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科学史就是将建筑科学及分支学科的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回顾作为其任务,而建筑科学学则是基于对建筑科学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对建筑科学的定位、体系结构、持续发展的前景、态势、条件、背景进行探讨。它们既是建筑科学、建筑学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更是建筑科学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前,这两门学科的内容一般都包含于建筑学基础、建筑学原理以及建筑学概论之中,而现在,这两门学科的独立已是必然,它们的创建对于整合性发展建筑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两条主线

就是指在完善、充实建筑科学学科结构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内外两条线,其中内线应对已有学科的分化进行强化,而外线则应使学科间的融合得到促进。

首先要为已有学科营造出渐次分化的环境,通常情况下,研究对象分化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是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只要能够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那么建筑科学的已有学科也能相应获得细分化的可能。

其次是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要加强。建筑科学人员、建筑工作者应将其知识面充分的扩展,从而在建筑科学人员身上形成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还应积极地建立起与相关学科人员的横向联系,在合作课题中营造出萌生边缘分支学科的条件与机遇。

(三)三位一体

就是建筑工程、建筑艺术、建筑科学三者得到协同发展,并在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的基础之上,将建筑科学建设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之间应当是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点。

图1建筑科学与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关系示意图

建筑物、建筑活动另外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它们既作为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存在,同时也是建筑科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科学只有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并将这些内容提升为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建筑科学的相关回馈,进而发展成有理论导向、更具创造性的建筑工程实践与建筑艺术实践。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基于科学学视角的建筑学科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继续分化、细化且衍生出更多的边缘学科并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必须从建筑科学的发展进程开始研究,摸清建筑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根据时展的需要,使建筑科学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续琨.科学学视角中的建筑科学.[J].科学学研究.2003,21(1).

第9篇

关键词: 哥特式;建筑;艺术;和谐;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15-01

哥特式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意大利,哥特式建筑样式在意大利人眼里,是指野蛮的、未开化的中世纪建筑类型,是一种破坏了罗马古典主义的哥特人的建筑。事实上,这种艺术样式并非野蛮的、非文明的,相反,它代表了中世纪最辉煌、最瑰丽、最绚烂的艺术样式。哥特式作为艺术样式的一种,对设计艺术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对我们在艺术设计中所追求的和谐设计理念更是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引导意义。

和谐的设计在哥特建筑艺术中的反映,首先表现在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以人为本,为大众服务,这一观点在哥特式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好地注解和诠释。其次,哥特式建筑中设计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理论上,和谐是个容量极大的概念,古往今来,许多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把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和美好的样式来膜拜,哥特建筑艺术正是全方位的体现了这种理想。

一、哥特式建筑中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

哥特式设计首先体现在基督教堂的建筑样式上。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艺术的高峰,流行于13到14世纪,最早产生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之后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发展,各国相继建立了王权统治。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首都和大城市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城市建筑规模的增大和人口的急剧增长,除了大量的住宅需要建造外,还需要建造作为公共活动场所的教堂,以广阔的空间来容纳大量民众,进行集体祷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基础也愈加重视对教堂建设的投入,教会成为其掌握统治权利的重要工具。城镇的百姓聚集在宽广的教堂中,以一种公众活动的形式表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教堂的建造从之前仅仅为了少数贵族统治者服务,开始转向为占据绝大部分人口比例的下层百姓服务,哥特式设计师们表现出了为社会大众效劳的诚意,人本主义思想萌芽开始出现了,这是历史的进步。

二、建筑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世纪巨大的社会变化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人们最深层的本质需要并没有因此改变。人类已经意识到生活结构必须建立在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之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产生良性循环的互动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人类生活的天然或直觉的要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种元素融合于自然这个整体,是哥特式设计师们在建造教堂之初就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于是,哥特式艺术家开始从老的教堂构造和装饰传统中摆脱出来,决定以一种新的好奇心去观察自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样式和装饰图案,人像雕刻也开始表现人的自然比例、自然姿态,人物渐渐有了真实感、体积感。哥特式设计师们采用了一种与自然融合的方法――发挥感性的优势,以人类的知觉进行探索,达到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人们置身于其中,仿佛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虔诚的祷告也似乎成了与上帝最直接的对话,信徒们在神灵的拥抱中逐渐安息下来。正如最具特色的哥特式建筑向上高耸的设计,精巧的柱式,仿佛在云间雾里,产生出一种轻盈、向上蒸腾的感觉。贡布里希曾这样写到:“一旦进入教堂的内部,一切世俗琐碎的事物显得微不足道,那种感受是令人难忘的,这些新式的教堂给予信徒们的似乎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天然世界。”这正是对哥特艺术样式带给人们与宇宙、与自然和谐统一最直观感受的贴切表达。

三、结语

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基督教是各国治理国家的精神支柱,兴建了大批教堂和修道院,以禁锢人们的思想,但人们追求美、追求和谐的本性却没有被限制。在长达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哥特艺术样式保留了无数设计艺术家的创造性智慧,我们不能低估和轻视这种宣扬宗教的艺术品,尽管当时的宗教戒律企图否定古典的艺术规范,使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的内容单调且封闭。但肯定人生和追求和谐的设计理念是任何力量也抹杀不了的,哥特艺术样式的创造,完美地证明了这一点。哥特式建筑艺术在中世纪孕育而成,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发展,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并且将延续到未来岁月。因为哥特艺术不是表达与特定文化格格不入的个人感情的场所,而是造福于多数人,即大众的、和谐的设计艺术样式。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