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环境与保护

时间:2023-06-26 16:15:50

导语:在生态环境与保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环境与保护

第1篇

关键词:柳江流域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管理森林保护

0引言

环保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环境搞好了,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近几年来,柳江流域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本质入手,找出原因,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并贯彻实施。只有这样,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

1柳江流域概况

1.1柳江河水环境质量状况柳江河是流经柳州市区的唯一大江。柳江河既是城市的饮用水源又是城市的纳污水体,柳江河水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目前劣于水功能区目标的断面主要集中在洛清江的渔村断面。总的来看,目前柳江河水质仍保持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柳江河是柳州市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水源,同时又是全市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最终纳污水体,柳江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1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比较滞后,柳江河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此外,随着柳江河上的红花电站建成蓄水,红花电站库区回水距离达108公里,大埔电站至红花电站118.61公里的柳江河道基本都处于电站库区之内,柳江河市区河段变为电站库区,将使柳江河水深加大、河面加宽,河水流速减缓,河水自净能力减弱,将对柳江河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1.2流域水资源丰富柳江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达58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55.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193.4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7.3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4%,年发电量13.8亿千瓦时。中小型水库共有744座,遍布于全流域,总库容17.64亿立方米;中型电站在干流上建有麻石水电站,装机10万千瓦,支流龙江上建有拉浪、洛东电站;小水电站星罗棋布,计有2542处。流域内现有耕地720万亩,其中水利灌溉面积360万亩,占50%,机电提灌面积95.6万亩。柳江流域水利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但水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流域内约有40%的耕地未得到灌溉。

2流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1水质受到污染柳江流域内的各地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柳州的水污染最为严重。柳州作为柳江流域内的一座工业城市,不但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广西“三废”排放的重点城市。柳州市生产、生活用水的92%取自于柳江,而市区生产、生活用水形成的废水又大多数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柳江。每年通过排污口流入柳江的废水量多达3.5亿吨以上。经测定,柳州市区柳江上下游段均有水质超标现象,超标较严重的是悬浮物、氨氮、总镉、总铅等指标,直接威胁着柳江水环境,柳州市有色冶炼行业污染负荷占全市工业排污总量的一半,使得柳江及其下游总镉、总铅和氨氮指标连续几年严重超标。1998年以来,柳州市柳江段多次出现污染事故。1999年春节期间,柳州市区柳江上游的一家糖厂因事故性排放生产污水,引发的污染事故,造成柳江部分河段水质发黑、缺氧和大量水生动物死亡,导致渔民、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因污染问题而不断发生纠纷。柳州市区内柳江段的局部污染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柳江两岸的景观和水体功能。柳州市柳南水厂取水口处曾多次因受到上游入江排污沟—竹鹅溪的污染而告急。2004年2月,二甲苯泄入鹿寨洛清江,使沿途自来水厂全部关闭,大批鱼虾死亡;同年9月,一罐装车翻车,所载浓硫酸渗入石榴河。2004年至今,柳江市内河段先后发生4次较严重的水污染事故,其中两次导致大批鱼类死亡。柳州红花电站蓄水后,柳江市区河段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柳江纳污能力几近饱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特别是柳江上游后发展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规划和治理不当将会产生新的甚至更严重的污染问题。

2.2洪水发生较为频繁流域内河流众多,到了雨季洪水灾害也不少。就柳江河段而言,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今的近20年间,大洪水的发生较为频繁,灾害也很严重,发生超过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次(“1996.7”),20至50年一遇的大洪水3次(“1988.8”、“1994.6”和“2004.7”洪水),10至20年一遇的较大洪水1次(“2000.6”洪水)。洪水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比如1996年7月19日发生在柳州的特大洪水。当时柳州洪峰水位为92.43米,超过警戒水位10.93米。全市一片,市区受淹面积75平方公里,占全市建城区面积的91.5%,99%的工矿企业停产,绝大部分工厂、商店被淹,全市断水断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7.52亿元。而造成洪水灾害频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柳江流域内特别是中上游的地势很高,对降雨云团具有很强的抬升作用,造成降雨云团温度降低,从而易于形成暴雨;②山坡坡降很大,雨水在山坡上不易于形成下渗,从而形成坡面漫流;③流域形状呈扇型,河道坡降较大,易于洪水在干、支流河道汇流;

四、近几十年大量的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特别是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但造成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覆盖的质量也急剧降低,森林植被的恶化,造成了地表蓄水保水性能差。

2.3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土壤又是一种基本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所以说水土资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水土流失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淤积塘库,灌溉效益降低;淤积河道,缩短通航里程;毁坏耕地、淹没农田、弃耕减产;土层减薄、肥力下降、产量低而不稳;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目前柳江流域的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很严重,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总面积的13%。根据2004年柳江县水利部门的调查显示:该县水土流失面积达30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2.7%,全县的18条小流域(即小河)中的12条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田被水毁、沙埋和河岸被冲垮等灾害。这12条小流域两岸共有农田3.7万多亩,因水土流失造成水毁河道长34.2公里,水毁农田2800多亩,沙埋农田723亩。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基于自然与人为叠加所致,但以人为因素为主。柳江县近年大力发展蔗糖业,许多荒山荒坡被开垦成耕地种植甘蔗,但大都忽视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这种现象在穿山、里雍、白沙等乡镇和新兴农场比较突出;另一个原因就是乱采滥挖。该县近年采石、取土、挖沙、采矿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业主们在攫取眼前利益时,往往不顾开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再有就是各类工程没有按原定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为省钱省时而随意倾倒沙土,直接导致其流失。

3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措施

3.1对流域进行总体规划为了保障柳州市区的饮用水安全,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针对柳江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柳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把农、林、环保、水利部门组织起来,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2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全流域要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这样才能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兼顾。另外要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在坡度大于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在对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方面,柳江县已先行一步。该县早在2004年就计划投资逾千万的资金,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工程,计划在河道两岸修建约61公里长的防护堤,建成后可恢复农田3700多亩,保护农田约2.8万亩。

3.3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植树造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消除噪音等功能。也是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方实际上已无林可采;全流域要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采伐,以便使已遭到破坏的天然林得以修生养息。同时,要抓紧制定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以便逐步过度到分类型进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速柳江流域中上游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在土壤条件较差、植被恢复难度大的地段应加大投入,通过人工造林保证植被的恢复,坚持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造林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把群众都动员起来深入开展植树造林的活动,柳江全流域才能早日成为“绿色家园”。

3.4加强法制宣传,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解放以来,我国制定了5部环境保护法规,8部资源保护法,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因此地方要加强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天然林生物多样性高,层次结构复杂,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维护生态平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自然资源中的宝贵财富,目前已保留不多,不少地方实际上已无林可采;要坚决打击和彻底堵住滥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事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各级政府在积极投入植树造林的同时,也要鼓励群众承包荒山进行植树,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让更多人来关心林业建设。

3.5把水污染治理落到实处水质污染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解决全流域的水污染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对柳江全流域水质达标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②要保护好上游地区的水源林,这是保护柳江水环境的基础;③要对各类大大小小的排污口进行综合治理,在饮用水河段严禁新开排污口。④加强对企业的排污管理,特别是对小冶炼、小水泥等“十五小”重污染企业,要一律禁止生产;⑤对宾馆酒店和新建生活小区也应进行废水治理,减少对流域内河流的污染;⑥在枯水季节,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措施,随时监控水质,必要时应采取限制工业取水和停止部分重点排污企业生产等措施,严防事故发生;⑦从实际出发,设立污水处理厂;⑧对排污较多的企业要加强监管,必要时应设立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3.6加强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总结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示范;围绕资源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急需的科学和技术研究,特别是对以流域为单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功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流域治理的生态经济评价、资源计价以及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和健全柳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基础地理信息动态遥感体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监测系统,组织多学科的长期合作,协同攻关,研究柳江流域洪水形成机制以及洪水形成中的水、陆关系、作出准确预测、预报和预警。如1999年投资1600多万元建立起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用科技手段防汛抗洪,有效保障了全市汛期安全。在2002年柳州的4次洪水中,预报水位和实际水位最多的只差0.39米,最少的只差0.03米。柳州市政府根据预报,按照防洪预案提前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全市没有出现较大灾情,居民生活、工作秩序井然。

柳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而且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了让我们子孙后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脚踏实地保护好我们的幸福家园。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文华.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自然资源学报.1999(1).

[2]劳大全.广西水土保持问题的探讨.红水河.1999(2).

[3]金戈.柳江水源污染亟待治理.中国环境报.2001-11-26.

[4]柳州市环境保护局.柳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8-18.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水资源;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生态用水

1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还没有明确,还在逐步探索之中,但其作用已经十分明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带来的发展的恶果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环境建设是着手对于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建设。《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就我国陆地部分而言,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建设按照采用的手段不同也可分为两种:①植被建设,借助生物措施;②工程建设,使用工程措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努力,其中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水土保持以及沙漠化防治。

2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经济环境建设中的乱砍乱伐、污染等都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文破坏等,这其中植被破坏尤其是关键,植被与其他几方面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被恢复。植被建设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森林植被至关重要,其适应性和稳定性都极强,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关系重大。1)森林植被储备能力较强。森林植被可以对各个层级的水分进行拦截、吸收和锁住。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四个气候带中的森林对降水的储蓄能力最高可达约170mm。2)森林可以调节河川径流。森林生态系统的蓄水能力,可以将地表径流的水分锁住转为地下水,在暴雨或洪峰来临之时,起到延缓和削弱的作用,地下水也可以帮助渡过枯水期,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作用。3)森林能保护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可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过滤污染,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标。这一成果已经被证明,因此许多国家都使用森林来对水进行清洁。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水土保持工作来应对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水土保持工作要高度关注被水侵蚀的对象,进行防治工作,因此对水资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增加蓄水能力,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好的拦截降水,缓解农村人用水困难等问题,增强土壤的含水量,可有效抵御干旱。此外,水土保持的植被面积在不断增大,可有效锁住水分,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2)减洪增枯,提高河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水土保持工作增加了植被的面积,其对地表水流的拦截更加显著。这可以有效减缓或者延迟洪峰的到来,避免造成破坏,同时,在枯水期,植被可以使用地下水来补充水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改善水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改善水质的作用与植被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水土保持工作有效锁水、调节水流、改善水质等都能为农业建设提高更多的良田,增加农民收入。在这方面成功的事例多不胜数。因此,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荒漠化防治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荒漠化多数是因为水分不足、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其中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特点也较为明显,文章对荒漠化防治的阐述主要针对风力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干旱、缺水。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半干旱、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与植被间已达成一定的平衡,一般不会造成沙漠化。突然沙漠化的原因是现代经济发展造成的不管不顾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等。防治荒漠化首先要根除这些原因,退耕还林、种植植被,甚至需要一定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破除荒漠化首先要破除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呵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降水,选择适应自然环境的植被来锁住水分,避免水分的过渡蒸发,这一过程需要使用部分水资源来完成。为了使植被能够顺利安家落户,要准备足够的河川生态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对用水进行合理规划,留出灌溉用水。

总而言之,荒漠化的防治工作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这就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

5结束语

经济发展不应该是竭泽而渔,而是要可持续的,有利于子孙后代的,这就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合理进行退耕还林、注重水土保持、进行沙漠化防治等工作,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能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对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尚诗淇 孙俊华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0902

1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在世界占据第三位,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资源丰富。从地形分布上来看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的针叶林、温带的落叶阔叶林以及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再向南还有热带的雨林植物,少数地区还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植被种类多样,分布也比较分散。从森林面积来看,我国位列世界第七位,俄罗斯居首。除台湾省外,我国的天然森林面积达到了11000万hm2,占到了我国森林面积的70%,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最近10年以来,我国人工林种植面积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森林面积总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2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分析

2.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突出的特点就是总量不足,并且还是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森林覆盖率较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而且人均占有量比较少,森林资源管理不善导致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也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均衡的分布特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森林资源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造成森林资源不均衡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特有的历史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更加加剧了森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单单就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来说就占到了我国森林面积的30%,蓄积储备占到了50%,除了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外,我国南方也分布着集体林区。但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十分缺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有的地区森林覆盖率甚至不足1%。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一直无法取得较大程度的发展,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较差等因素造成的。

2.3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

我国森林资源中防护林以及碳林的比例相对较少,特用林的比例则处于偏低状态,存在环保理念较为薄弱的地区砍伐幼林的现象,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后备资源,由于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我国森林资源中原始林向次生林转变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随着人们砍伐量的增多,森林资源中残次林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单位面积的蓄积量比较低。经济林的培养速度和质量偏低,导致用材林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著名品种以及优良品种的数量较少,仅有的用材林还都分布在高山峡谷或者是偏远的山区,地形较为恶劣,未来随着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深,如果不加以保护,可利用资源势必会更少。

3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分析

3.1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规定阐述

关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我国的《森林法》做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比如限制对森林的采伐行为,鼓励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提倡节约使用森林资源,鼓励人们使用木材的代用品来缓解人们对森林的利用率,并特别指出对于耗用木材资源比较严重的行业比如造纸等部分,要根据企业的产量及盈利,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经济收益中分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植被的再造和保护工作。《森林法》中对于森林采伐量的限制,自法律颁布之日起先后经历了3次调整,从“七五”调整到了“九五”。国务院也出台相关白皮书文件来约束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指出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森林采伐标准来进行。

3.2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现状来看,森林资源的再生速度和木材的质量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森林资源破坏程度与森林资源总量逐渐减少是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中突出的主要矛盾。最近几年森林不按规定采伐、随意毁林开垦等现象屡禁不止,给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集中表现在:超额采伐现象严重,林业用地被私自征用,严重阻碍着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20万hm2的林业专业用地转变为非林业用地;森林资源质量每况日下,并且每年下降的速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森林资源的所有功能的发挥都是基于森林资源质量的基础上,如果森林资源质量较低,也就谈不上森林效益了。

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后我国政府就特别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文献以及相关规定,但尽管政府明令禁止,还是有部分地区法制观念较弱,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保护森林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再者就是部分林业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更有甚者利用自己职位便利干扰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秩序,造成当地木材运输以及木材砍伐等工作混乱。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保护手段比较落后,相关部门执法不严,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部分林业管理人员还没有适应新的森林资源管理要求,对于森林资源管理过于注重形式。

4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4.1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用具体实例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讲解毁林开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要增加经济的建设,就要首先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观点,才能让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政策得到彻底的实施。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同时,也应建立完善有效的奖励惩罚制度。对肆意破坏植被的干部群众,要根据相应的政策及法律进行惩罚。对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干部群众,要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

4.2发展当地优势特色经济,增加收入多样性

一方面有效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强化优势产业,对优势经济作物,如辣椒、茶叶、水果、蔬菜等进行深加工,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建设集中的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生产。同时打造一定的具有知名度、上档次的品牌,增加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有规划、系统地开发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如造纸业的一体化发展建设。同时也要大力鼓励农村特色的旅游行业、林产品加工制造业、森林观光等,调整农村收入构成,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是建立定期互相沟通交流机制,使不同地区、不通部门能够有有效的交流学习渠道,将总结学习到的成功方法和经验相互沟通,使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在各个地区得到有效实施。二是组织干部群众到全国优秀林区建设的地区考察学习,认真总结和学习当地政府与群众的经验,快速、有效地将学习到的经验在本地区实施。

我国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用途分为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建设,通常情况下分为重点项目和非重点项目,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必须分清林业工程建设主次,集中精力建设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比如在我国平原地区按照高标准建设农田林业绿化网工程,从而提高我国农田防护功能以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再就是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力度,最大程度地遏制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林区要加大力度管理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强化对于集体林的管理,可以通过封山育林以及公益造林等工程的建设,来丰富我国森林资源再造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林区中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快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工程建设,对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要提高管理强度,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维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于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要建设湿地保护工程,相关部门要对本地湿地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从小处来展开对湿地的保护以及资源恢复的工作。

4.4落实科教兴林战略

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林业的发展也要落实科技优先的战略。在林业工作中渗透科技兴林战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从不同方面逐个进行开展,相关部门要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必要时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品种,重点培养那些抗逆性强的树种,先注重解决生态建设以及防护林的建设,逐步开展经济林的培育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更好地开展林业保护工作,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可以建立科技示范区,培养高素质科技工作人员,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为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5结语

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长久工程,需要我们以长久的热情和精力来投入实施,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要基于目前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护力度,完善保护手段,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周训芳,谢保国,范志超. 林业法学[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 周生贤. 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林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J]. 中国发展,2004(1).

第4篇

关键词:德国;环境保护;经验

中图分类号:D75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2.010

2014年10月,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经济社会政策与研究方法”培训团,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在德国期间,与德国著名研究机构、州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等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深入交流了德国的生态环保、能源结构、城市垃圾处理等问题,结合搜集整理的资料,对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和经验有了些初步的认识。

1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德国在二战前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由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状态,民不聊生、百业待兴,只能选择依靠工业的快速发展来恢复国力。重工业作为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成为发展的首选目标。到1970年,德国三次产业比重达到3.9:57.6:38.7,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和,达到最高值,而此时也正是德国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此后,德国的产业结构一直朝着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次高新技术及非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下降;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比重上升,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比重下降的绿色化趋势发展。

1.1 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

德国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限制服务贸易进口,同时又通过财政、金融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等手段,促进本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贸易、金融、保险、旅游和会展业等发展最为迅速。到2011年,德国服务业总产值15864亿欧元,占生产总值的61.7%;企业超过250万家,占企业总数78%;就业人数2974万,占总就业人口的73%,服务业对德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服务业的突出特点是规模大,行业高度集中。例如,德国会展业高度发达,德国境内每年举办约150场国际性会展,吸引约16万参展商和约1000万参观者;按营业额排序,世界十大知名会展公司中,有6个来自德国。德国服务业本土特色明显,许多行业根据“德国国情”创造出独特的经营模式。例如,银行坚持混业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服务一应俱全;在零售行业,深入社区、价格低廉的连锁超市使得美国连锁巨头沃尔玛也不得不退出了德国市场。

1.2 大力倡导生态农业

德国对生态农业的要求相当严格,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等等。欧盟在1991年曾颁布《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而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的标准要远高于欧盟的“生态规定”。如果企业要加入AGOEL,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要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要经过3年的完全调整方可加入。同时还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此外,德国农业部每年还设立了生态农业奖,奖励对促进生态农业改善、开发产品技术等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足以见德国政府对于生态农业的大力提倡和支持。

1.3 坚定不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像能源、钢铁和建筑业等逐步退出了支柱产业领域,工业发展重点转向了电子工业、生物技术、宇航、海洋开发及新能源、新材料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信息、通讯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出口占德国出口的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微电子技术产业成为德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在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器产品等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势头的同时,德国舍弃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或自己缺乏竞争优势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面对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和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等竞争优势,德国加强了对研发的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占到GDP的比重达3%左右,其中90%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2011年,德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突破600亿欧元,超越法国和瑞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德国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及技术标准为企业创新提供制度方面的激励,在德国制造业领域,全球约2/3的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协会”。正是因为对研发的重视,德国的专利申请书名列全球第三,也使德国企业在众多领域保持了技术领先优势。

1.4 千方百计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

德国目前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30%、煤炭占30%、核能占20%、再生能源占20%。受日本海啸影响和对安全的考虑,德国规划到2020年,核能全部下马;到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40%,天然气占比60%左右,煤炭占比将大幅缩小。德国政府1999年初就启动了“10万户太阳能电力项目”,当时计划安装10万个光电装置,总容量达30万千瓦,并出台政策要求电网公司对风能、太阳能发电必须收购,而且要至少持续10年。例如,巴伐利亚州目前60%是核电,下一步要逐步用风能、太阳能、地热和水利等可再生能源代替核能,特别是大力发展太阳能。从慕尼黑往东走,可以看到农舍的屋顶上,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太阳能发电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户的需要。在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同时,德国还是欧洲开发利用生物替代能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燃料产销量最大的国家,对生物柴油、甲醇汽油及生物乙醇等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生物燃油既是可再生资源,也有利于气候和环境保护。2011年,德国大约消耗了5200万吨燃油,其中生物燃油(主要是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汽油)占5.6%,约为370万吨;预计到2020年,生物燃油市场份额将达到10%-12%。

2 不断增补完善环保立法,形成了完备的环保法律体系

德国的环境保护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单项文本,比如禁止给井水投毒、保护狩猎地区等,已经属于早期的环境法。但到了战争时期和战后时期,由于关注工业复兴,环境法的发展一度出现停滞,直到上世纪70年代,德国才重新提出新的环境立法目标。

德国依托欧盟法的体系,建立了德国环境法体系。因此,德国环境法既有国内法的规定,也有国际法的渊源,特别是欧盟法的规定,如莱茵河的保护规定等。德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欧洲的法律,有的可直接适用,有的要转化适用。比如,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参加听证会议权等权利,均来自欧盟法。

德国的环境法遵循预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和合作原则,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能环保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水利法、垃圾法、土壤保护法、环境信息法等。《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1972年德国重新修订并通过了《德国基本法》,赋予政府在环境政策领域更多的权力。随后,德国通过了《废弃物处理法》、《联邦控制大气排放法》等环境法案。1995 年德国通过《排放控制法》,1996年德国《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正式生效。2000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2004年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05年德国颁布《联邦控制大气排放条例》和《能源节约条例》,2005年德国颁布《电器设备法案》。

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在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德国彻底改变了工业化造成的环境严重污染的状况,成为欧洲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环保产业发展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3 限制与激励并举,采取有效的经济调节措施

德国政府以收费和征税为杠杆,采取了限制和激励并举的经济措施。通过征税和收费等限制性措施,要求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者承担相应经济责任;通过税费减免等激励性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德国早在1999年4月开始征收生态税,征收对象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产品。从2001年11月开始,对每千克含硫量超过50mg的汽油和柴油每升再加收1.53欧分生态税;从2003年1月起,将含硫量标准调整为每千克10mg,使超过该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每升加收的生态税累计达到16.88欧分,这项措施使得德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不断下降。对于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倾倒引起的水污染,德国按照一定方式以废水的“污染单位”为基准,实行全国统一税率,并且逐年提高税率标准,每年的水污染税收全部用于改善区域水质。德国空气质量的改善归功于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气排放的严格限制。德国政府从2003年1月1日开始,对无硫燃料征收的燃料税比含硫燃料的税率低1.5个百分点,在税收激励下,德国企业已经放弃使用含硫燃料。在交通方面,通过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到100%。

在对污染环境行为征税和收费的同时,德国也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公民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当企业排放的废水达到低标准时,可以减免税收;对于安装环保设施的企业,免征三年环保设施的固定资产税,并允许企业每年度环境保护设施所提折旧比例超过正常设备的折旧比例;对于积极研发环保项目的企业,允许企业将研发费用计入税前生产成本;对于投资再生能源的企业,银行会以低于市场利率1-2个百分点的优惠条件提供贷款。德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对国内太阳能企业实行“税收返还”政策,企业每生产1000瓦时的电力,就会得到约50欧分的补贴。

德国政府还鼓励企业承担社会义务,并将环境保护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减少企业由于承担环护社会责任而增加的成本,德国政府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企业给予奖励,增强企业实力,使承担更多环保责任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欧盟3000多家获得ISO14000标准认证的企业中,有2000家是德国企业,总数超过60%。德国实施的环保优惠政策促使环保产业的研发投入远远高于其他产业。

目前,德国环保产业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高达21%,居世界第一位;资源利用率和再利用率也不断提高,废弃物排放量持续降低,节能减排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4 重视环保宣传教育,营造了全民参与环保的氛围

理性消费、爱护环境、注重环保、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德国民众生活的良好习惯。比如,许多员工每天上下班都是乘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亦或通过拼车来减少私家车出行,这在德国民众中已成为一种时尚;所有宾馆住宿均不提供拖鞋、牙膏、牙刷等一次性洗漱用品;商场里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小件物品用纸制包装袋,大件物品用可重复利用的塑料袋;公共场所见不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恶劣行为;烟民们也能约束自己的欲望,做到在非吸烟场合不抽烟。德国公布的一项全国环保意识调查显示,92%的德国人认为环保很重要,87%的人表示,由于担忧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更有利于环保。总体来说,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比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强。

德国人环保意识的养成,既是从小接受教育和熏陶的结果,也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学校里,与环保有关的活动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报到时,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孩子记述自己的环保活动。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以此来告诉孩子,要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环境。据了解,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德国有一个由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校组成的庞大环保教育网络,向民众做环保知识介绍,向企业推广环保技术,向社会宣传新的环保立法。联邦环境部对全国的环保意识建设进行总协调,通过实行“国家环保行动计划”,使国家与环保组织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络,以向全社会更好地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理念。

德国民间环保组织也十分活跃,大约800多个全国及地方性的环保组织或环保信息中心,如联邦自然保护协会、青年环保联合会等。它们向民众免费提供讲座和环保知识宣传手册,深入民众广泛宣传。在节假日的街头闹市区,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环保组织的志愿者,搭起临时宣传摊,向行人讲解环保知识和发放环保资料。各级政府的环保机构及时在网站上公布环保信息,数不胜数的环保网站也在进行环保知识普及。

德国之行使我们更直观、更切身地体会到,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环保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德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等级上、法律制度上、环保理念上、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上等,特别是在一些环保产业上,虽然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一系列的突破,但是和国外相比,技术还不够成熟。如高耗能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方面、交通领域以及冶金化工、建筑领域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学习借鉴德国的生态环保经验,就应正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转变发展方式入手,以凤凰涅、浴火重生的勇气,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敢于承受引领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坚定不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学习借鉴德国的生态环保经验,就应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运用税收、收费、补偿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聚集;学习借鉴德国的生态环保经验,就应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立法的高度来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准则和规范约束公众的行为;学习借鉴德国的生态环保经验,就应利用各种方式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唤醒公众的环保责任,使环保成为每个公民的内在素质和良好习惯;学习借鉴德国的生态环保经验,就应加强同德国政府、企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互利共赢,逐步缩小我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永会, 沈海滨. 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成功经验的启示[J]. 世界环境, 2012, (4).

[2] 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课题组. 欧洲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 武汉建设, 2012, (1).

[3] 郭秀丽. 德国环境保护的“生态民主”[J]. 学习时报, 2014.

[4]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日本与德国新能源产业结构转型的比较分析[J]. 现代日本经济, 2013, (1).

[5]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借鉴[J]. 对外贸易务实, 2014, (1).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Germany

LI Wei

(Research Office of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Jinan 250011)

第5篇

尽管我们在城市与区域统筹规划、城市与乡村统筹规划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由于城市规划法和城乡规划法都未曾编制实施细则,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没有统一的要求,县(市)域总体规划又因受县(市)行政辖区偏小的限制,跨县(市)域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措施很难协调一致、落实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力度、实效不够理想。正是由于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滞后、实施不力,另一方面,各地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问题凸显,统筹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就成了非常急迫的任务。城市、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还基于以下几点共识: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没有人,自然界依然继续存在,而人的生存与发展却离不开自然。所以,无论是城市、村落、区域,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要敬畏自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2)城市与区域客观存在着基本的统一性。诸如资源开发利用的共享与互补,城市与区域之间各项功能的紧密联系,生态环境要素动态变化的无边界性或边界不稳定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跨行政区界的扩散。因此,城市与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一致的目标和通过统筹规划建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联动协调机制是城市与区域的共同利益。

(3)城镇化不能只考虑各级中心城市的扩大与发展,不能只向“三农”与环境索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提高城市自身质量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支援“三农”,带动区域发展,反哺生态环境。

(4)评价城市的宜居性,不仅是指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而是包括居住、工作(就业)、学习、医疗、交通、游憩等多种功能效率和民众的满意度,还有城市与区域的水源与空气的清洁度,是否有利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

(5)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全国上下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通过全国的、区域的、综合的、专项的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对生态环境进行联建、联防、联控、联治,并持之以恒,不断提高。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规划的主要途径:第一,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省级、地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跨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界、跨市、县行政区界的各类区域性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相互衔接;第三,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要和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类区域性规划相衔接;第四,科学编制分布于广大区域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充分利用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为当地和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做贡献;第五,建立和完善能支持上位规划指导下位(后续)规划、宏观规划指导中观微观规划的体制与机制,以利发挥规划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作用。

2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0年12月21日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它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这一规划,非常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执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充分体现,即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框架,按全国一盘棋原则,科学确定省域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须与国家层面的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的内容简述如下:

2.1优化开发区域

提升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功能;提升沪杭(上海———杭州)发展带的整体水平;培育形成湖州—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发展带;调整太湖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宁波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增强嘉兴、湖州、绍兴、台州等节点城市的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加强太湖,杭州湾等地区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杭州湾陆源污染物排江排海和太湖地区污染物入湖,加强海洋、河口和山体生态修复,构建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天目山—四明山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2.2重点开发区域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强化温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枢纽的功能,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强化防台风能力建设,加强雁荡山等山区和沿海港湾,近海岛屿保护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源涵养地保护,保护好瓯江、飞云江、鳌江水生态廊道。

2.3限制开发区域

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是指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为其他功能,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区域。浙江省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其农业经济和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须划定几个农产品主产区,为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安全,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开发。

2.4禁止开发区域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浙江省境内列入禁止开发区域有53处,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面积985.15km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面积1572.1km2,国家森林公园35处,面积1988.74km2,国家地质公园4处,面积519.7km2,上述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3各类区域规划

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包括全国城镇化规划,全国、省、市(地)城镇体系规划(含城镇群规划、都市圈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等,以往的各类区域规划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不够突出。常见一些规划文件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列为区域基础设施或县(市)域支撑系统之一,内容亦不够深入,实施不力,效果不大,有待改正。根据浙江省地理环境和防灾减灾要求,需要编制跨县(市)域、跨市(地)域的流域规划,如钱塘江流域规划,瓯江流域规划,甬江流域规划。通过流域规划,有效推进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水生态和全流域自然环境得到切实保护。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水利、水力工程设施,增加江、河、湖、库蓄水能力,保证水源质量,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浙江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km2。面积大于500m2的海岛有3061个,约占全国海岛总数的40%。大陆岸线长达2200km,多深水港湾,渔业资源、滩涂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国务院已批准“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的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好浙江省近海与海岸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沿海与海岛人居环境、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负起应有的责任。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市的市域总体规划和沿海各县(市)的县(市)域总体规划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有些县(市)还有必要采取联合行动,例如乐清市需与乐清湾沿岸的温岭市、玉环县、洞头县协作、编制乐清湾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城市规划

城市是国家与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应是生态文明中心。然而,由于较为普遍存在对城市化与城市的认识误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建设资金与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却频频出现令人担扰的现象———人口城镇化率越高、城市越大,生态环境就越显恶化。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扭转城市———区域生态恶化趋势,其要点是:

(1)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与全国、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区域性规划的衔接与协调。要认真对待这些规划对各个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和生态环境指标的规定性要求。

(2)科学预测城市所在地区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规模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测算近期、中期、远期、远景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和各别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合理规模)、最终规模。城市化是区域的城市化,而不是把“农转非”人口全部或大部分“化”到中心城市、让中心城市无限扩大。事实证明,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城市规模盲目膨胀的中心城市往往是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城市,所以,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市、镇、村聚落体系“三结构”(即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协调和生态文明的区域规划。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和“四城市指数”(即第一大城市人口数/(第二大城市人口数+第三大城市人口数+第四大城市人口数))应恰如其分。热中于城市规模攀比,通过撤村建居、撤乡建镇,并乡扩镇、撤镇建街,撤县建市、撤市建区等变更行政区划建制,快速扩大城市规模,追求城市规模最大化,是城市—区域生态病频发、日渐加重的渊薮。

(3)城市规划区范围该有多大,应与城市环境容量和城市适度规模相适应。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很有必要划分宜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确定城市规划区内合理的城乡用地结构。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都应有与城市规模相适应的郊区。为了城市生态安全,须严控城市郊区化,住宅郊区化。应禁止在郊区劈山、填湖,侵占农田、湿地、森林公园与风景区,为富人建造高价豪宅———“山景房、江景房、湖景房、拥有私家湿地房产”等严重侵害生态空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4)要永远保留建成区内和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江、河、运河、湖、塘、井、泉等水体,不能借“整治”之名缩小甚至填塞水域。根据当地气象气候特点(特别是风象特点)保留或加大从城区通向郊外的通风绿廊(生态廊道)。采用国家标准关于城市绿地规划的上限或超上限指标,尽可能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在城市空间日趋水泥丛林化的今天,小块绿地、小公园、狭窄的绿化带、小面积的湖泊、湿地,已起不了城市“绿肺”的作用。很有必要把城区的绿化与郊区、区域的绿色生态空间相连接,形成足以起生态安全作用的绿地系统,并列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受到法规的保护。

(5)合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用地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区科学规划设计,建造真正意义上“宜居”的住区和有利居民身心健康的公共空间。

(6)加快产业转型,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与交通结构;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完善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理的管理,提高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变废弃物为再生资源。

(7)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

5乡村规划

第6篇

摘 要:生态环境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石,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对我们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34

而农业的发展又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农业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二者缺一不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将大大减少;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些年来,为了发展农业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上来看,农民获得收入,但如果长此以往,放任此行径,必然带来生态的危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另外,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的浪费从未停止过;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是50亿t,约占世界的1/12。同时,我国50%的土地处于干旱地带,常年少雨水,该地带沙漠化现象严重,平均每年增加3000km2。另外,我国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决定资源是够得到优化配置。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产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应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多种植其特色植物和农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国东北和内陆地区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多种植粮食作物,一来足够满足全国粮食需求,而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长农民收入。

2.2 大力l展科学技术

广泛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过良好的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创新。

2.3 实施城镇化战略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使农村过剩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从而导致农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解决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有直接和高效的作用的。另外,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民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2.4 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第1大国。我国在农业化肥使用方面是严重超标,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毒”产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我们知道,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严重的方式之一,它会造成土地板结、碱化,严重的导致土地无法再生,无法种植农作物。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同时发展科学技术,发明环境和谐型的农药,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2者之间不可偏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办公,全国人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才能更加安康,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和富强。

第7篇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区域概况

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总面积23782km2,分属丹江水系和唐白河水系;淮河流域总面积2727km2,涉及桐柏县大部和方城县东部,其中桐柏县为淮河源头。全市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81条,其中1000 km2以上的有12条[1]。全市水域面积198.83千hm2,多年平均径流量67亿m3,水资源总量68.43 m3。

二、水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生态

南阳市水生资源丰富,天然鱼类共采集鉴定记述36种,隶属七目十科,此外还有大鲵、虾、蟹、龟、螺、蚌、鳖类等水生动物资源。珍贵的水生动物主要有大鲵。

水生经济植物分为纤维性、饲料性和食用性3类,主要有灯芯草、芦苇、蒲、荻、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绿萍等。水生饵料生物是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赖以生存和生长的物质基础,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共鉴定出7门72种(属),浮游动物共鉴定出57种(属);底栖动物共鉴定出20多种(属)[1]。

(二)湿地

南阳市共有河口湿地64027hm2,河流湿地61775hm2,沼泽湿地1270hm2,人工湿地61943hm2。其中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重要湿地,内乡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省级重要湿地,白河湿地公园为风景名胜区。

(三)涉水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

南阳市共有涉水风景名胜区29处,总面积895km2。其中国家级涉水景观4处,分别为方城望花湖水利风景区、西峡石门湖水利风景区、西峡灌河漂流、内乡宝天曼漂流。省级涉水景观7处,分别为南召久龙湖风景旅游区、辛庄水库水利风景区、镇平杏花湖旅游区、玉雕湾、九龙湾水利风景区、内乡斩龙岗水库风景区、桐柏县淮源水利风景区。

南阳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4个。在自然保护区中,涉水自然保护区有3个,其中包括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而建立的西峡县大鲵自然保护区,为保护湿地资源而建立的内乡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三、存在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了水生生物赖以栖息的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繁衍与增殖,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有明显下降趋势,如鱼类面临种群数量萎缩、种质资源退化等问题;

二是水环境恶化。全市除白土岗、鸭河口、西峡、内乡、唐河、郭滩河段水质较好外,其它河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南阳、新甸铺、汲滩河段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源主要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水和污染物进入水体首先是破坏了水边和水体的生物链,一旦生物链遭到破坏,水体就丧失了自净能力[2]。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目标

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存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根本目标[3]。南阳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到2020年)与远期目标(到2030年)。近期目标是使水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一般河流水质有明显改善,满足重要河流的生态基流要求;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资源养护,使部分珍惜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保存,保护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生境,重要鱼类三场不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破坏;保护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完整;初步完善涉水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远期目标是使水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维持合理的流量,满足生态环境需水;使大多数珍惜濒危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增殖,针对不同开发活动的生态修复措施能够有效实施,确保流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保护流域内复杂、独特的水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同类型的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涉水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

五、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一)加强河流的综合治理,改善水质

加强主要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并划定水功能保护区,完善水功能区水质和入河排污量的监测体系,加强对区域内主要河流的监督性巡检;加强污染源控制,将污染物入河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以内;实施地表水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以进一步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

(二)保障生态环境需水,开展生态用水调度

要通过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建设生态用水保护工程及调整现有水利工程调度,逐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状况。生态用水调度对象是流域内的大型水库和部分中型水库等可以起到拦蓄作用的大型闸坝。生态用水调度目标是保障最小生态用水,使关键的生物物种免于消亡的危险,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用水之后,通过调度使河道流量尽可能地接近适宜生态流量,使河流处于生态安全状态,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

为满足河道内生态用水要求,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于已建的水利水电工程,要加强科学调度,保证下游生态环境需水;对于拟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考虑生态用水功能,保障下游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根据地方规划,在近期开展南阳市中心城区内河补水工程、斩龙岗水库等水库补水工程等主要生态补水工程。

(三)加强物种保护与生物资源养护

在物种保护方面,建立救护快速反应体系,对于误捕、受伤、搁浅、罚没的水生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救治、暂养和放生;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等保护鱼类种质资源和物种的活动。

在生物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实行捕捞管理;对于大鲵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要建立重点保护规划,保存种质资源;同时要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人工流放制度,同时对放流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

(四)湿地保护修复及涉水自然保护区建设

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可直接利用的资源,还在防洪抗旱、调节河流径流、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生态功能。营造河流、湖泊中的湿地,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4]。因此要大力开展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的湿地修复重建,对在河流、水库及湖泊岸边开垦农用地而破坏岸边湿地,或因山洪、危岩、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使岸边湿地退化的,应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加强区域内国家级、省级重要湿地的保护力度。重点加大对丹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对内乡湍河湿地、对桐柏县淮河流域湿地、桐柏县长江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修复;做好白河湿地公园、卧龙区龙王沟风景区的建设保护工作。

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保护的协调。在国家及有关省已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法规和规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涉水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已建涉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监督检查。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完善各类涉水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南阳市水利局.《南阳水利志》[R] . 河南:南阳市水利局,2009.

2.汪松年.《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上》[J] .《上海建设科技》2006,第2期:20-22,33.

3.王浩,唐克旺,杨爱民等.《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理论和实践》[M] .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第8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环境;某市

Abstract: the whole world is in deep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How to overcome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as separat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the abuse of the system, the city has become the key to achieve sustainability is in. This paper i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problem, the hope for some city and other distri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Keywords: circulation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ity

中图分类号:[S21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循环经济内涵与特征

循环经济的特征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闭合循环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运行模式,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使得各种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以“一高二低”(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取代以往的“二高一低”(高投入、低产出和废弃物的高排放),从而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事实上,不仅物质要实现闭合循环,能量也要实现梯级反复使用,以缓解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整体效益最优

循环经济遵循的是自然生态规律,将人类社会当作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统一考虑。为了这个巨系统的平衡,必须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协调起来,实现三大效益的整体最优,在某些阶段,甚至要强调生态效益优先。

3、全程调控

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为支撑,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全过程调控,即从开采、加工、运输、使用、再生循环、最终处理六个环节对系统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控制,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有效的、积极的方式,有别于以往的“末端治理”即或甚至听之任之的消极方式,必然给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来全新的理念突破。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新理念

在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我国与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环保理念不断地更新。

从 20 世纪 60 、 70 年代的“三废”治理,到 80 年代的末端控制与法制化管理,发展到 90 年代的生产全过程控制以及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1 世纪初,循环经济理念的出现,带来了环保理念革命性的突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由单纯的生产领域转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革新、产业的合理布局等方面,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由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和自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取得生产发展、生活优质、生态良好,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循环经济改变了沿袭了几十年的“资源―产品―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保护的传统做法,带来了环境保护理念质的飞跃,它的核心是以物质封闭循环流动为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科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实践证明,过去所采用的办法和措施尽管在不同的时期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循环型的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体系,这才是当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根本出路。

三、实证分析

1 .某市生态环境概况

某市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基质优越,森林夜益率达 76 . 3 % ,境内有被誉为“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始兴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 II 类标准( GB3838 ― 2002 )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人颗粒的水平未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II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优良,烟尘控制区夜盖率达到 100 %;县城的生活垃圾 1 . 8 万 t ,超过工业固体废弃物 0 . 5 万 t ,医疗废物 3 . 27t 。

表 1 2003 年某市污染物排放情况

基本上没有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见表 1 :

总之,目前某市总体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如林地逐年减少、“三废”排放里逐年增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当前某市正处于农业主导型社会向工业主导型社会的过渡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环境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

2 .某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战略

( 1 )制定地方法律法规,规范循环经济发展

借鉴贵阳等地的经验,某市应当着手制订循环经济的相关地方法规,如 《 某市循环经济试行条例 》 ,其中包含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规定;建立健全 《 某市废物回收制度 》 ,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贵回收,生活垃圾主要由政府和民众回收,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

( 2 )加强政府引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局和生态办要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等,以此促进循环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政府要继续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促使企业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要限制“三高”产业的发展,扶持生态型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闭路循环”式的生产,投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3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带动生态工业发展

作为某市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领域应率先实施循环经济,其重要发展形态就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新型工业组织形态。严格地说,在循环经济中,没有“废物”这个概念,因为在生态工业园区中,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

( 4 )建立共同参与体系,刺激绿色消费和绿色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循环经济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民众。政府要通过利益的驱动和精神的号召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当中来。通过舆论、宣传教育等让公众了解循环经济的原理和理念,引导居民正确购物、适度消费,尽可能减少垃圾排放,增强反复利用和多次使用的意识,以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公众监督和倡导下的生态文明。其中消费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应起到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同时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 5 )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构筑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某市要积极主动地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接中的具体技术问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通过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的目标,尽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推动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应用;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的改造项目,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沽生产技术。

第9篇

一、民族风俗习惯

分住在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天然林的5个寨子里,土地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长期居住着村民400余户、2000余人。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尽管已经“无猎可捕”,但是,这里的男人仍然保留着标准的“背枪配饰”。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苗寨”面积不大,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整个“岜沙苗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岜沙苗寨”全系苗族,衣着极为传统,发饰极为奇特。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普遍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看待生死十分坦然,他们非常朴素的认为,人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让四季常青的树木延续人类的生命。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家人都要为降临人间的小生命种上一棵树,并对这棵树进行料理保护,祈望这个孩子像这棵树一样健康成长。岜沙人的丧葬习俗是神奇的,岜沙人没有在生前就准备棺木的习惯,一个棺木,择地埋葬后,即在墓穴上同样种上一棵树,表示先人的生命与树同在,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延续。岜沙人把生命融于自然,融于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大树,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风俗习惯,因此,在岜沙,只见古树参天,森林密布。禁止滥伐树木,很早就成为村规民约:只要发现有人盗伐树木,就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猪肉供全寨人吃,以示警告。村民们因生活所需,上山拾柴都自觉保护幼苗和树干。占里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东北25公里,全村不足800人。是一个长时间保持人口低增长的侗族聚居村,这里古木参天,流水潺潺,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应该说,占里侗寨是一个深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村寨。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子多福”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而占里人自觉格守着古老的盟誓,维护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生育观,数百年来人口几乎零增长。任凭外界如何变化,这里依旧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树木的崇拜也是占里人世代不变的信仰。神秘的树葬,更是一道独特的风俗习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都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村寨、乡镇所组成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要受到各种习俗及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岜沙苗寨”与“占里侗寨”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说明了从家庭—家族(家支)—村寨(族群)的演变及放大的过程。也就是为了维护从个人到家庭、家族、村寨直至一个民族的利益。个人的生存就像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风俗习惯确实又把个人利益同家庭、家族、村寨以及民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民族风俗习惯对于个人的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成为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习惯彰显智慧的体现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结构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指出:“在一切有组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见到人类集团的结合是由于他们共同关联于有一定范围的环境,由于他们住在共同的居处,及由于他们进行着共同的事务。他们的行为上的协力性质是出于社会规律或习惯的结果。这些规则或有明文规定,或是制定自动运行的。一切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都明显是属于学习得来的。”[1]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这里所说的“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指的就是风俗与习惯法,通常讲,风俗是“自动运行”的,而习惯法是强制实行的,具备法的特征和功能。岜沙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来源于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及其人类共有的“万物有灵”的观念。而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实际又始终贯穿了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更为神奇的是,岜沙人在观察世界与大自然时,不是远离世界和自然,在世界之外去观察世界,超越自然去观察自然。他们认为,他们天然就存在于世界与自然之中,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因而他们总是以人为尺度去观察、体会世界和自然,并将世界和自然拟人化。对那些一时不可解释的现象、超人及超自然的力量,进而成为他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神灵。由于岜沙人非常接受“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依然相当盛行,时刻反映了他们的生活逻辑与规律。其中以树木的崇拜最具有代表性。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就是对树木无限崇拜最为鲜活的例证。岜沙人对树木的崇拜,听说起来让人难以自信,从古到今,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60年代修通过境,可就是没有汽车到岜沙拉走过一根木材。岜沙人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的例外,是发生在1976年,北京修建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岜沙人怀着对无限敬重的心情,毅然决定将全寨一棵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用于修建纪念堂。尽管今天的岜沙人生活并不富裕,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贫困”线的标准。但是他们从不因生活所困,而砍伐树木。而占里人则流传有种种植树造林的传统,其中“嫁妆树”的习俗最为著名。即孩子出生之后,便为之栽种一百株衫树苗,作为儿女成家的嫁娶费用,甚至有的母亲还专门为女儿栽种“嫁妆树”,预备嫁娶费用。作为经济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的贵州,无论是经济建设的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相对发展滞后的,但是,大家共识的贵州,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素有公园省之称。同时贵州也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42.53%的省份。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根据贵州省林业厅2012年的统计,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3.44%,大幅度的高于全省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而地处在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黔东南州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达68.24%,同样也高于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贵州有70多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目录,绝大部分珍稀植物在黔东南州都有生长分布。当然,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可能因历史、环境、地理、地貌、气候、经纬度等等因素的影响,但当地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

从法理学上讲,法律渊源一般可分为法的正式渊源和法的非正式渊源。法的正式渊源是指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习惯是否具有法的特征、法的功能、法的地位、法的作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是有不同看法的。从法的特征看,习惯显然不完全具备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但是,习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其规范作用、社会作用是明显的,通常讲,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是规范作用的目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手段主要就是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创建新的社会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适当方法”[2]。岜沙人、占里人的习惯,在他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非常贴切地体现了这一特征。1.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具有法的规范性即不特定性和反复适用性。他们对树木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的村规民约。若有违反者,将受到处罚。2.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普遍性痕迹。作为国家意志的法,其表现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法,也可以表现为政策、甚至风俗习惯等。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灵世界里习惯时刻调整和维系着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调整的深度和有效性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强于国家法。习惯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社会秩序自然地维系与调整。3.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以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村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村规民约设定,对树木的栽种和对擅自滥伐树木的惩罚,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措施,保证习惯得以完整的实现。以求达到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可持速发展的目的。不容讳言,尽管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某些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当地村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并且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继承,与他们的祖先、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目中,尽管从效力上而言,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没有神话传说和现行法律那样高效力,但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远远不及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还包括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适当方法。正如德国法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所说:“什么使得一种风俗习惯能成为习惯法?不是原始上的可强制性以及长时间的规律行使,而是相关规定的社会伦理内容,是针对共同福祉的。”[3]但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毕竟不是习惯法,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不能将习惯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因子视同政策和法律,更不能代替法律。当然,我们对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也存在不断认识、挖掘、整理的过程。

四、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为守护

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岜沙人、占里人,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贵州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生产、生活,形成了完全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风俗习惯,对水土的保持及气候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非常有效的抵御和防范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速发展。他们通过习惯有效的解决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正因为如此,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特别是禁止滥伐树木,普遍融入县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及新型农村建设规划等等规范性、制度性、强制性措施和手段的制定。在当地绝大多数村规民约的制定,尽管侧重面不一样,都将禁止砍伐树木作为村规民约的核心,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管理格局。由于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独特的自然生活习惯以及天然的立体生态环境,近年来,吸引了各类有识之士的目光。当今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已经成为贵州的一张旅游名片,占里侗寨还入选“2013年中国最美田园”的美誉,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保护民族村寨,特别是岜沙苗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已经成为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人们到“多彩贵州”旅游的非常向往的必到之处。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岜沙人、占里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们表演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饰、生活习俗,打理着以家庭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发展原生态旅游,成为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的路径之一。可以预见,原汁原味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已经成为日益兴旺的原生态旅游的主打产品。随着旅游产业的提升,必然会引爆上下游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超常规的为当地经济发展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民族特有的,才是自己的,也只有民族特有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是多彩贵州、神秘贵州的一朵奇葩,表现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准则,对当今社会秩序的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奖励补偿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的法理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岜沙人、占里人生活的贵州省从江县经济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按照国家的政策标准核算,贵州省从江县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说,国家级贫困县没有歧视的含义。尽管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都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开发和限制利用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讲,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对自然、植被、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诸多方面,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的。谁都不会否认,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经济建设发展的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大副度的提升,国力大为增强,经济总量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我们国家的西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二者相互依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从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后,无疑应该返哺西部地区。在我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当下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所导向的基本内容。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全面实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的奖励和补贴政策措施,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可以说“功不可没”。作为长期栖息在西部贵州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风俗习惯,理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经济的、法理的层面讲,也应该享有适当的奖励和补贴,以解决他们温饱之忧,为自然生态的保护增添“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