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15:56
导语:在自然环境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域性城市特征就是要发挥各地区建设、文化、艺术的独创性,融合创新,通古今之变,建设富有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健康、积极、浓厚的文化内涵的居住地域,反映地方的传统特色,同时也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
【关键词】:环境,地域性特征,文化,传承,创新
1、地域性城市特征的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
“地域性”是自然和社会的特征属性,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势必会形成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两大因素又影响着栖居于此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因而产生不同的传统文化,即生成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
随着经度、纬度、地形、海拔、日照强度、植被以及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地域性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情,城市和地区的精神风貌也相应有着不同的变化,例如山地城市与滨水城市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完全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性城市特征,且居住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与程度也都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地域性文化,人文精神与物质生活的融合使得这里的居民有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特征。
1.2人文环境
城市环境的建设与城市文化和地方习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地域所蕴含的独特的民俗传统与文化脉络都是长时间以来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积淀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和民俗在传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风格迥异的民俗风情使不同地域的居民对于形式、色彩、风格的喜好也不尽相同。
1.2.1历史背景
对地方历史背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历史渊源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借助历史遗留的痕迹,能够全面把握设计某一区域环境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并从中提取设计元素运用至设计方案之中,保留了地域的历史记忆。
1.2.2人文符号
人文符号是通过语言、色彩、纹样、建筑、服饰等多种类型表现的地域特征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符号的辨别和识读来界定和区分区域。人文符号的辨识,可以快速的寻找符合某一地区的文化环境并且辨别出区域人群。
1.2.3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在自然环境、宗教、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较相对稳定的生活地方习俗,不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模式,穿着打扮和语言交流等各方面都与其他地区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
2、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2.1环境艺术设计受到地域性特征的限制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设计师在设计环境景观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环境艺术的设计就是要在某一地区的文化脉络之上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城市,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设计师只有通过地域文化的整合才能设定出更好地设计方案,从而满足地域发展的需求。
梅山文化园地处湘中,地势险峻,烟雾弥漫并且潮湿多雨,但基地环境优美,因而人们常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此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存着很大的制约,所以建设此处景观环境时,设计师便灵巧的运用了它依山傍水的自然属性,打造了一个具有山野理念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了具有古朴、自然、神秘的文化园区。
2.2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地域特征是由漫长的过程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完善,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可以说这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地域文化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但符合当地的文化土壤,精神追求,也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只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并进行设计才能真正的符合地域发展的核心需求。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地区,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糟粕与精华,科学的认识传统文化,尊重和弘扬其中精华,通过加工和改造,赋予其时代内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文化和理念,始终保持创新继承,并推动其发展。但是文化是非常抽象的存在,将其抽象应用于实践,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现代化设计与地域性传统文化相结合
当今时代下的人居环境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必不可少,反之, 环境艺术设计也存在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二者息息相P。通常条件下,每个地区的地域条件都是难以被改变的,把握当地的地域性特征,沿用当地特有的材料与结构形式,例如眉山文化园的建筑就地取材,大多运用当地的石材、木材、土材等建筑材料,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达到一个“深山藏古寺”景观效果。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水平的展现,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风土人情作为设计的首要前提,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也迎合了当地人的心理,让设计充满亲和力和人情化。
通过多层面、多空间、多角度、多形式的元素提炼,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原则将地域特征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加深当地人群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力,打造出适合人居的优美生活环境。营造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乡土人情,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总结
城市环境的建设反映地方传统特色的同时,还要成为符合时代生活功能的场所,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一段历史过程的见证,反映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形象具有很普遍的意义,而城市特色就是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城市则有更特殊的意义。通过地域特征的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这种内涵不但包括物质的内涵还包括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地域特征所包括的内涵,引入到设计之中,不但影响设计的形态、含义,还影响设计的框架结构,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景观效果,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必不可少,而且只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林┿. 梅山文化园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 长沙:湖南大学,2013
[4]李喜彬. 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J]. 艺术时尚,2014,J022,132-1
[5]张绮曼. 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关键词:合唱风格题材体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民族个性、语言结构等因素对不同的合唱风格形成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其实形成合唱风格的因素并非仅此,一些音乐题材、体裁,甚至看似与合唱风格不相关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研究,进而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合唱的风格。
二、不同题材、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题材的内容与体裁的形式对合唱作品风格有着一定的影响。
1.题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题材的不同直接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单一题材的风格也具有单一性,但许多作品却存在着题材交错的特殊性。比如:爱情题材的缠绵成分当然多于战争题材,但并非爱情中就没有抗争,战争中就没有柔情。这种题材交错的特殊性起初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在合唱中的借用,使合唱风格具有了多重性特征。分析这一特殊手段,有利于把握其影响合唱风格的诸多因素。
在把握不同题材作品的风格方面,对只会指挥的综合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曾经拥有军旅生活的指挥,自然对战争题材的作品认识相对深刻,风格把握相对准确;而在爱情上曾有波折甚至有着“梁山伯祝英台”式的经历者,自然对爱情或生命题材的把握上,可能相对略胜一筹。当然必须说明的是:风格把握与生活阅历并非一定成正比,一个指挥如何在不同题材面前准确把握作品风格,是他感受各类题材所涉及到的生活体验及遐想能力的体现,所以,指挥横向知识的间接获得和拓宽,是这种体验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对生活不同侧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感受获得、总结和深层感悟的能力,是指挥在把握不同题材和风格上的重要手段之一。
2.体裁的影响
体裁是音乐的形式表现,体裁的特征表现在它存在的形式中,这种形式存在的本身一旦融入合唱艺术时,就成为合唱风格上的表现之一。作曲家在创作中采取某种体裁时,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带有该种体裁的特征,因此体裁对合唱风格的影响是肯定的。比如:以步伐节奏为创作基础的进行曲体裁,其特征表现在强调重拍、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偶数拍、三段体(中段较抒情)居多等。而这些固有的体裁特征,已成为进行曲的先期风格,作曲家在遵循这些风格的同时,再去表现后期的个性风格(民族风格、区域风格、创造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同一体裁也并非风格完全一致,就进行曲而言,按其性质、内容又可分为军队战斗类和仪式典礼类(婚庆、检阅、葬礼等)。因此,在把握进行曲体裁的风格的大前提下,还应注意同一体裁下内容和个性的区别。至于舞曲体裁的合唱作品,首先要具备可舞性的风格,无论是典雅稳重、文质彬彬的小步舞曲,还是欢快、华丽而活泼的“华尔兹”,舞感的把握是表现风格特征的关键;另外,根据民间秧歌、阿细跳月、东北二人转和安塞腰鼓等素材而改编创作的舞曲体裁的合唱,热情、奔放、粗犷的风格极富民间个性,在认识了解该地区舞曲风格特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区别作曲家的创造个性。体裁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既是同为舒缓的小夜曲、船歌和摇篮曲体裁,也有小夜曲的委婉悠扬、船歌随波悠闲摇摆和摇篮曲女性呵护般的细腻等风格上的不同。
体裁的特征有时就是风格的直接反映,每一位作曲家的创作首先应是尊重体裁特征,其次才是自身风格个性的展示。所以,指挥在合理地认识同一体裁的不同方面与情绪相近的不同体裁时,首先应把握体裁的个性特征在合唱中的反映。
三、不同自然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1.合唱作品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反映
自远古到今天,自然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且人类在领略了自然丰富多彩的风貌和无穷复杂的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征服着自然,改造着环境。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合唱艺术的风格当然也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微生物界,面对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和秘密、现象和本质、规律和变异、现在和将来,音乐家们在作品中描绘着不同的地表风格、高原海洋,不同的名城风光、气象风云;合唱中反映自然环境风格的作品不乏其例,形形的湖、绵延起伏的山、各种各样的海、源远流长的河、星罗棋布的岛以及缥缈离奇的自然奇观、广阔无垠的原野风光;小到显微镜下细菌精灵的舞蹈,大到宇宙空间的天体运行,近到歌唱眼前每时每刻的生活,远到远古广袤的土地和无际的海洋、未来遐想的宇宙、天体的运行,可谓举不胜举。这种合唱作品对自然环境的本身反映是生活于其间的民众或作曲家自觉的创作,作品中自然环境超出其自然属性的同时,赋予它人为的升华意义,使人性本身所寄予的感情有所宣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合唱艺术形成和造就区域风格的根本之一。
2.自然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
从世界生态气候区分图上得知世界各地的日照量、降雨量的不同分布。以亚洲为例,除西伯利亚的次寒带之外,大约可分为以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为主的温带区,以东南亚为主的热带、亚热带区和以中亚、西亚、印度等地为主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对各地的合唱风格产生影响,热带地区的合唱形式较少与不适宜过多群聚有关;另外,在音阶上一般温带的东亚地区使用五声音阶,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同时使用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印度和西亚等地主要使用七声音阶[1]。除特殊例外,这种普遍性说明生态气候与音乐上的对应是肯定的,而运用不同音阶进行合唱演绎,其风格的不同也就不言而喻。世界各地自然山川、地理环境气象万千,风土人情、世俗趣貌互不相同。各地各种文化形态的形成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常带有某种浓郁的地域文化倾向和特征。就我国而言,广阔无垠的草原、小桥流水的江南有着各自不同的合唱风格。广阔无边的大草原,造就了牧民歌手们深吸一口气,向着远方引吭高歌的歌唱方法。风格与方法在特有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辩证统一,要想在合唱中准确地表现蒙古族长调悠长宽广的气质,仅仅靠技法上的轮流呼吸、循环呼吸还不够,必须要有顺乎这一风格的发声方法才行,而这种方法的产生离不开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湖南高腔是农民在田间山野劳作的山歌,除独唱、对唱外,合唱大多是领唱式合唱;自然环境使它拥有嘹亮、激越、豪爽的气质,领唱的一呼激起合唱的百应,情绪高涨、意气风发、野趣盎然,具有音区高、乐句长、节奏自由、音程跳动大、声腔旋法多变、真假声大幅度的转换等鲜明的地方风格。再比如:一般南方的民歌合唱旋律委婉似水、音符密集与水乡清秀、迂徐绵邈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北方的合唱旋律悠长、上下大跳音型多与地理的沟壑起伏、山峦叠嶂、辽阔高原有关。“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2]另外,即使同一民族,在赖以生存的不同自然环境区域也会有不同的合唱风格存在。甚至生态气候、地理特征和饮食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导致演唱风格的不同。这种不同风格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唱审美趣旨,这是人们不自觉地在一定社会与地理生活环境中熏陶产生的审美爱好和倾向所决定的。当然,自然环境予以音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合唱领域,适宜竹子生长的湿润环境竹制乐器就特别多,而干燥地区的乐器多以木片拼凑而成;畜牧业发达地区用牲畜肠子制琴弦、皮革作鼓面和琴面,而商品流通、工业发达地区则使用金属或尼龙琴弦以及用金属制作的乐器。
四、不同社会环境对风格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先进程度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自然体现和反映在合唱风格上。换一角度而言,合唱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对其风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以往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人们形成的心理气质、情感特征,在民族的审美意识、欣赏习惯中被保存和延承下来[3],并直接反映于集体的合唱艺术中。于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合唱风格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的多种社会关联上。
1.合唱风格的形成与不同的生产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依赖于集体协作性的劳动者在合唱的整体感应上优先于个体者,而以个体生产方式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音乐往往较自由、个性强。在爱斯基摩人中,以猎捕狼獾的集体性劳动者为主的音乐,节奏较规律、句法分明、适宜合唱;而以捕猎北美驯鹿的个体劳动为主的音乐,不具统一性、节奏较自由、即兴成分多。可见生产方式对合唱音乐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民族的集体劳动形式的不同使合唱的风格也产生相应的变化,集体狩猎的劳动节奏感强、音乐具有一定爆发力,集体采集、播种、收割、运输的劳动与操作的动作有关,当然具有一定的民族和区域特征。
2.合唱的风格依据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
合唱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紧密相关,往往是反映新时代、新思想、新势力经过与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作斗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合唱发展的良好契机,专业创作、指挥和合唱工作者是以伴随着商业经济而发展的消费生活和音乐文化普及为社会环境的。这一个体在大众音乐领域的出现必须适宜相应的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而言,合唱作品客观或主观反映的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这种依据社会环境后反馈于社会的力量具有典型的时代感,也是合唱艺术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固有风格特征。
3.合唱的风格变化与社会的进步有关
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而合唱反馈于社会中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
在社会功能上,不同的合唱风格具有着不同的感染力,而风格的多样性使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特定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风格、我国学堂乐歌与时期的合唱风格都有着鲜明的不同,而各自内在风格的区别又是在东、西方大风格不同的前提下建立的。这种不同风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又有着特定的价值和作用。日本人在总结战后经济腾飞的五大因素时,其中的团队精神建立,认为与当初遍及全国的合唱团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前苏联科学家积极参与合唱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工作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美国科学家发现航天技术一度落后于前苏联的原因与此有关时,对合唱顿时刮目相看。合唱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团结一心的凝聚力通力合作,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屡见不鲜;而合唱艺术中丰富的色彩、纵横交织多变的手法赋予人多方位的想象,于是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的想象拓宽了高科技的创造视野。合唱风格塑造了合唱艺术的审美价值,使人们在参与或欣赏中展开了更多的想象,这种想象并非原始思维对具体形象图画般的表象思维活动,而是一种挣脱物质束缚通向自由的人类高级思维之一的活动。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合唱的发展之间有着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合唱风格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学科多,有时不同区域、不同国度也有相近类似的风格特征,这与历史上的战争、民族迁移、交通的改善等因素有关。而有些仅隔一座山、一条河的咫尺之遥却因交通不便、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语言影响使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当今有些合唱风格的表现过于器乐化,如:某些难度较大的变化音、较快速度下的复杂节奏、半音阶、全音阶以及大跳音经等等。以人声表现的合唱风格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合唱的非器乐化决定了它感情表现上的直接性和易使听众共鸣的特性。“合唱正是由于不存在纯机械的完美性,而只存在那些人性化的和不可预卜的因素,才使表演更具鼓舞性和令人信服。”[4]
在一定的范畴内笔者通过上述七个方面进行的粗浅拙论和探索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影响合唱风格的因素当然还不止这些,恭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编著.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3
[2]王骥德著.曲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58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乡土民居;形态特征;聚落更新
Abstract:Vernacular houses in China have various types, whose space fix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region, whose layout corresponds to life style and patriarchal idea, whose way of construction corresponds to build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the region and whos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 corresponds to climate conditions and reflects religious faith and building technology of the nation in the region.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type of vernacular houses, houses after deformation assemble together to be a settlement, which strengthens the locale attribute of vernacular house type and meanwhile highlights the rules of humanistic relief with respect to constitution of settlement.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new type urban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novation of vernacular houses and settle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many places, in which autonomous renewal by villagers has an important value on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of vernacular settlements.
Key words:vernacular house;characteristics of form;renewal of vernacular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4-73(5)
1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
乡土民居类型有其所在地区和民族的特征,类型的结构组成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在空间和建构上的物质形态特征涉及自然和人文的众多方面,并因影响作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地区类型样式。
与当地的民族性和地区性有密切关联的乡土民居类型,构成了地区建设的基本样式,在基本类型上的“形变”,不仅不会冲淡乡土民居的类型特征,反而会通过丰富多样化的形态样式强化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特征,并进而构成地区的整体建成环境。
1.1 空间定型与自然环境
乡土民居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于类型的空间定型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影响。自然环境通过所能提供用以民居建设的材料、地貌和气候所形成的建造条件,影响乡土民居类型的外部形态;所处地区的自然资源通过农田资源规模和质量等,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影响到乡土民居类型的内部功能组成和形态。
以这个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高原地区为例,地理范围东西向跨度近2000公里,面积120万平方公里,海拔由不足1000米至5000米以上,拥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条件。藏东高山峡谷、藏南平原以及北高原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迥异,可获取的建造资源有木材、石材和生土等,因资源条件不同,形成了半农半牧、农耕和游牧的多种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地,在民居营建方面,形成了碉楼、碉房、平房、帐篷、窑洞等多种乡土民居地区类型,从外部的形态到内部的功能构成都反映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应定型关系。
1.2 形态特征与气候条件
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乡土民居形态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南方炎热地区通透、开敞的干栏民居到北方寒冷地区厚重、敦实的合院民居,其形态特征皆是对不同气候条件的直接呼应。在高原地区,除了藏东南的低海拔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出现相对轻巧的木屋,并且因雨水较多而使用坡屋顶外,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寒冷气候,气候寒冷、干燥,且降雨量较少,乡土民居在建设上以保温和隔热为重要目标,并进一步影响到民居内部空间的布置、开窗的大小和朝向、屋顶的形态等方面。
对应于冬季严寒、干燥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多数地区的乡土民居普遍采取增加围护结构厚度以及减小门窗面积的建造方式,围护结构厚度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大,窗墙较东北寒冷地区更小。民居建筑的主体空间向南开大窗,其余面的围护墙体开小窗、平屋顶厚实以利保温。此外,受建筑材料限制,地区乡土民居的空间普遍低矮,也有利于建筑的保温以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构成了多数地区乡土民居封闭、敦厚的形态特征。
1.3 建构方式与材料获取
乡土民居的地区类型与建构方式、建造技术紧密相关,且建构方式和建造技术取决于可获取什么样的建造材料,而材料的获取随所处地区自然资源的变化各不相同。以藏区为例,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森林植被资源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高山峡谷地区木材较为丰富,中部和南部地区石材较多,西北部地区砂土成为可获取的主要建筑材料。由此,藏东南山区的乡土民居多为木构,逐渐向西的地区以石木结构、土木结构的民居为主,西部阿里地区则出现土窑洞的乡土民居类型。
高原地区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民居的建造材料主要靠牦牛及人力运输,限制了大规模、大重量、大尺寸建筑材料的流通和使用,因此形成了地区民居独特的构建方式与形态。如受限于牦牛驮运物品的长度,藏式民居的平面规模普遍以一个柱长为基本单位尺寸,柱距为2米左右,形成梁跨和檩跨均为一柱形成“一柱间”方形平面单元。在木材匮乏地区,乡土民居多以“一柱间”平面单元进行延展,组合出较大规模的主体结构,再以当地的土石材料建构民居的围护结构。
1.4 空间布局与宗法观念
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内部功能构成由生活方式决定,具体到功能空间的布局则对应于所在地区和民族的家庭观念。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宗法观念形成了固定的社会等级体系,并对家庭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乡土民居在空间布局上显现出差序等级规则,即民居建筑的规模对应于家庭规模、民居空间功能的布局序列对应于家庭成员的等级秩序。以合院民居类型为例,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构成形式多么复杂,其基本空间布局均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组成,具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其中正房由家庭中长辈、老人居住,厢房按照等级制度分配给家中兄弟及其家庭使用。如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中的合院民居,在合院的进数规模上对应家庭规模,以长辈合院为聚落的秩序中心,随着家族人口规模的增长,民居建筑向外延伸建设,形成基于北方四合院民居类型的乡土民居聚落(图1)。
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自然资源匮乏状况相对应,高原地区的农牧民重视独立的家庭生活,人群的社会结构相对分散。与之相对应,各个地区的乡土民居类型没有等级化的空间序列,而是对应于全民信教的家庭精神生活,形成以礼佛空间和家庭聚会为中心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亦形成民居之间相互独立、相对分散的乡土聚落形态。
1.5 形态特征与
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内涵,在客观世界中必然有其外在物质化的体现,如作为承载着成佛愿望和礼佛行为的实体崇拜、作为承载着祈福驱魔愿望的具象和抽象的物体形态等。在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下,世俗生活中各种用品在形态上多表现出具有浓厚意义的形式与色彩,促使藏族居民的生活习俗与环境营造带有的烙印和特征。
色彩在藏传佛教中有其独特的意义,如白色在藏传佛教中是最为神圣和内涵最多的颜色,象征观音菩萨、象征神圣的莲花、象征性格仁厚的天神、象征生活的富裕、象征无垢与善果;红色在藏传佛教中象征菩萨胸间的光辉、象征性格暴躁的神灵、象征空间守护神;深青色在藏传佛教中是金刚手菩萨的象征,象征威猛、狰狞、恐怖以及对鬼怪和敌人诅咒等。色彩在建筑上的运用,尤以萨迦地区的乡土民居最为独特,即在应对自然环境、地区材料和气候条件等的建筑基本形制基础上,将观音、金刚和文殊菩萨的象征色彩进行组合运用,形成了萨迦地区乡土民居地方类型的形态特征(图2)。
2 乡土聚落之建构规则
乡土民居随着人群规模的增长逐渐生长而形成聚落,聚落的生成过程非乡土民居地区类型的复制与建设,而是有其聚落建构的规则。即有着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的人们,在当地乡土民居类型的基础上建造各自的建筑,并依据人群社会的组织关系和地形条件将民居建筑的地区类型汇集而成乡土聚落。
2.1 建构规则与聚落定型
乡土聚落定型的基础决定因素为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产从业方式,即聚落选址地点的地形状况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地貌状况决定了聚落的空间结构,选址地点的区域状况和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决定了聚落的职能结构。这些基本决定因素从人地关系、人业状况两个方面构成了乡土聚落在空间形态上定型的建构规则。
人地关系方面,农耕社会中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聚落建设用地不占农业生产用地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基本规则,因此选址地点环境中聚落适宜建设的用地规模、形态等自然地貌条件,直接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物质空间上的定型,且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特征。如丹巴县的甲居藏寨处于大渡河支流的大金川河与高耸的雪山之间,该地区多坡度较大的山地、宜于农业耕作的平坝用地浅狭且破碎,民居建筑的建设均选址于平坝边的山坡地上,使得整体聚落依据山间耕作用地的分布而呈现出独立民居的松散式集聚状态。
人业关系方面,作为人群生存和定居基础的生产从业方式是支撑乡土聚落建设的核心,适应且方便生产从业方式的开展是乡土聚落建构的又一基本规则,因此人群的生产从业方式顺应选址地点环境中农田资源的状况、区域交通状况等条件,进而决定了乡土聚落在空间结构上的定型,并使得乡土聚落具有了自然环境的利用特征。如为适应与方便农业劳作的活动,平原农田资源丰沛地区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团状形态;为适应与方便手工业和商业运输,水路交汇处的乡土聚落多呈现带状结构形态。
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由应对自然环境条件和支撑人群生活两个方面而来,并凝结成为与聚落类型相对应的建设共识,聚落中的人群遵守但非恪守乡土聚落的建构规则,在强化了乡土聚落地区类型的同时,更丰富了聚落类型之下的形态样式。
2.2 人文环境与聚落特征
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乡土聚落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各地的乡土聚落在形态方面却各有其特征,其特征的形成与人群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即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文环境决定了乡土聚落特征的形成,并通过聚落的物质空间特征将地区人文环境的特征体现出来。
人文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肇始于自然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发展于人群之间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共同秉持的生活习俗和观念信仰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的人们,在生活习俗、家庭血缘关系、社会组织关系和等方面呈现分化的走向,并在其各自的价值取向上逐渐凝结、定型,由此形成了人文环境的地区、族群差别与特征。人群集聚所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关系,以及人群集聚所形成的乡土聚落营造均是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带有地区和族群人文环境的特征。人群的社会组织关系投射在民居建筑由单体汇聚成群体的组合关系上,构成了乡土聚落的类型化特征。
以血缘关系为人群社会组织关系而集聚起来的乡土聚落,聚落往往以宗族祠堂占据聚落的中心位置,形成逐渐向外扩散的聚落特征。如爨底下村在选址的最高处中心位置为家族祖先的居所,随着韩姓家族人口的增长,聚落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方式逐渐扩大延伸,由此聚落形态反映出家族人群宗法组织结构明显的向心化特征。另外,少数民族的族群聚落、具有宗教供养关系的聚落,中心位置为族群标志构筑物、公共活动场地或寺庙建筑,在聚落形态上也呈现出向心化的特征。
乡土聚落的特征反映出集聚人群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将人群关系特征转化成物质空间形态特征,同时也根据聚落选择地点的环境条件进行调适,从而呈现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的特征。
2.3 建构共识与民居营造
人群建构民居住屋和乡土聚落的共识源于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建构共识转化成地区或族群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并体现在民居和聚落营造的理念、规则和形态之上。建构共识在两个层面发挥着作用,一是乡土民居营造层面;二是乡土聚落营造层面,而聚落层面也可视作民居营造的汇聚。建构共识在民居营造层面的作用是建立起地区民居类型,并形成了乡土民居建造的基础样式。
民居类型样式作为具体某个家庭民居建筑营造的参照,由建造者根据自身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予以调适,从而造就了每一栋乡土民居建筑在具有地区共性特征的基础上都拥有其独特的个性形态特征。如四川甲居藏寨的单体民居(图3)在类型上为三至四层的独立建筑,底层为牲畜圈和储物空间,二层为厨房、客厅和卧室,三层以上为卧室及经堂,逐层收进所产生的楼层平台承担着日常活动和谷物晾晒场的功用。在民居的建造材料上,以木材为承重结构、石材为围护结构,向阳面开窗较大且顶层南向部分多为木构,另三面厚重的石材墙体开窗较小或不开窗,以达到日间采暖和夜间保温的功效。而各户的民居建筑在总体形态上大体相同,但在规模上、层数上和朝向上则略有不同,究其原因则是各户家庭的差异和建造地点的差异使然,体现出个体家庭和个案地点的特殊性。
对于有着深厚的藏族而言,作为建构共识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在其乡土聚落营造中尤其显现出对聚落特征的影响力,如聚落的入口门户和构成中心往往以宗教构筑物作为集聚群体的标志。集聚群体中个体的反映出在人文共识上对于族群的文化认同,故也同样在民居类型特征上显现出其影响力,如民居建筑的入口与房屋的内外部装饰有宗教意义的纹样和图案(图4)。然而在具体的乡土聚落和民居营造上,装饰图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源于集聚群体和单个家庭在精神生活和理想图景方面的个性化追求。
3 乡土聚落的当代更新
乡土聚落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不适应状况普遍存在,如乡土聚落的衰败和空心化现象等。就中国各地乡土聚落在当代的更新方式而言,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村民自主更新与规划建设更新。两种更新方式在实施主体和形态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3.1 村民自主更新
乡土聚落自主更新的主体为当地村民,通常是村民在宅基地上自主选择更新、翻建或新建住宅的方式,政府采取建设指导和限定面积予以货币补贴的方式开展建设,如各地的富民安居工程等(图5)。在这种更新过程中,村民既是使用者和改造者,更重要的是最直接的受益人,自主更新的行为最能体现出村民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村民自主更新的方式基本延续了传统乡土聚落中民居的建造方式,村民自主决定建设的样式,也可在设计图纸的类型样式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设调适(图6)。由于村民自主更新方式的改造、更新的对象聚焦于具体的单个民居建筑,且需限定在已有宅基地范围内,因此对周边的地形环境改变不大、对乡土聚落的整体规模形态改变不大。
村民自主更新的特点在于改造更新的主体即是使用者,由此保证了改造更新内容契合具体的实际需求。这种由下至上的改造更新途径,可在地区民居类型的基础上造就多样的单体民居建筑形变,不但没有弱化地区民居类型的特征,反而通过丰富的形态强化了地区类型的特征。自主更新的方式由于单体建筑与建造地点环境的融合度高,由此汇聚成的乡土聚落具有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尤其适合于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3.2 规划建设更新
乡土聚落的规划建设更新作为由上至下的改造更新途径,其建设的主体为政府,如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通常为规划出一片地块由政府统一进行村民的住房建设,为达到每户的均好性而在形态上整齐划一(图7、图8)。这种更新方式的特点在于建设有统一的规划,市政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较好,但与村民各户的家庭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别。
由于各地乡村聚落在规划建设更新时,通常是在新辟的规划建设用地上均匀布置民居建筑,尽管新建的民居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到当地的民居类型和当代村民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但是单一类型样式阻碍了多样化民居建筑功能布局和形态的产生。加之新辟村庄建设用地与自然地形环境之间缺乏关联度,导致规划建设的乡村聚落难以在集聚形态上反映出所处地区的环境特征。如地区新农村建设,虽然其单体的民居建筑形态具有藏地民居的传统风貌,但建成的村庄聚落在整体形态上无法体现出在聚落建设方面的影响力。
4 结语
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推动着广大农村地区对于传统乡村聚落进行改造更新以及开展新农村的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最令当地村民诟病的是民居建筑的不适用问题,最令学者诟病的是地区或民族特征丧失问题。
传统乡土民居和聚落的调查研究,核心内容在于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地区民居类型定型上的影响作用,以及人们秉持的建构规则对于传统乡土聚落特征形成的作用。研究目的并不指向对于传统乡土民居或聚落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指向基于地区民居类型和建构规则的当代乡土聚落更新。
参考文献:
[1] 范霄鹏,李蓓茹.原型与形变――社会结构形态下的民居营建格局调适[J].华中建筑,2010,(01):157-160.
[2] 范霄鹏.民居建筑的三重建构脉络――高原乡土聚落的生境[C]//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北京: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08:90-96.
[3] 范霄鹏, 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 中国名城,2012,(03):63-66.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世界各地历史、地理、人文、气候等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使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景观,地域特征各具特色。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不同的地域特征往往造就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纵观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优秀风景园林作品,都体现了基于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尊重不同区域地域特征的过程中,反应了各地域的人文历史、社会属性、自然环境等。忽略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使得景区众景一面、城区千城一面,不会是一个好的设计,也降低了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意义。
1 地域特征的概念
地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综合体。地域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基本特征。不同的地域反射着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之内存在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标志、表征,包括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
2 阐述地域特征的内容
在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习惯,地域特征可细分为两大类: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对地域特征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地域自然特征、地域人文特征中分别进行。
2.1对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
(1)气候气象。处于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是自然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在满足地球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气候气象特征。
(2)地质地貌。不同地域的地质土壤的不同情况,决定了自然景观特征的不同。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地质地貌往往关系着风景园林中植被的种植、亭台楼阁的建造。
(3)植被。植被是人居环境中的参与者,是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环境因素。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植被是主要的设计和规划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因此,风景园林受到地域植被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4)水文条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在我国优秀的古典园林作品中,以山、水为自然屏障的规划设计非常普遍。
2.2对地域人文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人文特征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地理环境为基础,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积累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人文特征是一个内容广泛、含义丰富的概念,就其中所包含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做简单介绍。历史遗迹与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域,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历史背景的研究要深入到地域发展线索的梳理,了解人文特征的形成与变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在宏观的整体的时空背景下思考地域,充分了解地域的历
史背景,使景区园林与历史遗迹有更好的融合。民俗风情与民族信仰。受地理因素和的影响,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传统民俗,传统的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时空连续性、地域性、集体性等。在景区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民俗风情及信仰的融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景区,也利于民俗传统和风情的具体体现和传承。另外,人文符号、社会背景也是地域人文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3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3.1设计规划中的地域自然特征
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自然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一项自然特征,综合分析使用功能、生态保护、艺术价值等,依据地形地貌合理的筑亭建台、堆山理水,加强山、水等天然风景与构建风景的完美融合,达到园艺设计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要求,更好的达到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3.2设计规划中的地域人文特征
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能以肆意的修改和抹煞为前提。在杭州西湖西进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以纯自然的外部景观创造出朴素脱俗的美景,并在景区中重现了历史上的杨公堤、古上香水道、苏小小墓等,重现的历史遗迹与原风景园林相得益彰。
在笔者参与的芜湖神山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中,对于地域历史文化的尊重及运用也是设计的主要原则。在这个以自然特征为主体的公园中,规划提出了“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设计主题。公园以自然山体为依托,形成森林环绕、自然幽静的生态背景,进入公园内部,则以水体湖面为视觉中心,精心雕琢为开放绚烂的城市公园。在这种相对现代的设计理念下,地域文化内涵同样得到重视及展现。根据山体的形态及历史特征,规划赋予其新的内涵:人文山、历史山、运动山。古老的人文资源如干将墓、淬剑池、试剑石、铁门槛、至喜亭等集中在历史上,通过历史步道串联,并通过多种手法对历史遗迹进行展现凸显。烈士陵园、盆景园等相对现代的历史人文资源集中在人文山,规划以此为基础,增加文化园、艺术园等,凸显当地人文内涵。神山公园的地域人文特征展现,使得该公园形成集自然文化交融、历史现代共生的良好氛围,为周边城市新区的发展提供自然及文化依托。
4 结语
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实现,已成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永远是重要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要去研究和发现变化,并分析和确定变化。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design of the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ew campu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ideas on how to design a localization campu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planning ideas of ancient city.
关键词: 古城设计;校园规划;地域化
Key words: Ancient city Planning;Campus Planning;Loc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06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各地经历了一个大量兴建大学新校园的时期。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在众多的新校园里发现校园普遍存在缺乏地域特色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校园布局模式出现之后,大家效仿导致各地校园趋同化。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可行的地域化校园规划理论的指导。为避免出现校园缺乏地域特色,有必要寻求一种地域化的校园规划策略。
南京是一个大学众多的城市,笔者目睹了一个个新校园建起来,不少校园设计质量非常高,取得良好的空间效果,但同时也发现,这些新校园不少缺乏当地的地域特色,也缺少东南大学等老校园的人文氛围;特别是一些采用典型的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设计,与地方文脉明显割裂。而南京城是一个非常具有地域特色与人文氛围的古都城,在笔者接触到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在思考,我们是否能借鉴南京古城的规划思想,建设一个具有地域化特色的校园。
1 古城设计思想运用于地域化校园设计的意义
地域特点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并反映在感知层面上的特点,既包括自然要素形成的特点,也包括改造自然取得的物质与文化成果。地域化的设计强调了设计应植根于并体现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状况的特征,形成多样性的设计。而在中国古代的规划思想中,也有注重因地制宜的地域化规划思想,如《管子》里所提到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1]这种规划思想体现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南京城就是这种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个布局,它依山傍水、布局灵活,充分体现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融合的理念。
古南京城的规划在形成城市的地域化特色上,至今仍对城市的规划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同时,古城在近千年的发展中在结合地域条件方面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我们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可以加以借鉴。其次,校园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地域化的大学校园规划中,借鉴古代城市优秀的规划思想,具有相当的意义与可行性,可以在校园中创造具有地域特色规划空间格局。
2 古城规划思想运用于地域化校园设计的策略构想
我们尝试在整体地域建筑理论、与广义建筑学整体设计观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古城设计思想运用于地域化校园设计的策略。策略包括古城调查分析过程与对校园规划的设计过程两个部分,首先根据城市规划的调查要素结合地域化设计观的几个主要方面对古城的特点加以分析,提取可用于设计的特点与规律。然后在设计过程中,按照地域特征设计语汇设计形态的过程进行相应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见框架图)
地域化的设计观,倡导设计应以地域的自然、人文、经济技术三个方面为基础,使发展与这些因素相结合,以取得与自然的和谐、传统文化的延续以及心理认同归属感,并表现出本地的地域特色。我们在对古城的规划调查阶段,将一般性的城市调查要素,如历史文化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等[2],结合地域化设计的基础,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环境三个大类;并对次一层级的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如地形、水文、气候、园林、建筑形态等等其中一些要素与地域特征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见框架中符号),这些将作为特征分析的重点内容。
在古城规划分析阶段,首先分析规划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处理特征:如山、水、建筑、道路、城市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形成的布局、结构与形态等。其次,分析规划与建筑形态特征:如建筑形式、群体、公共空间等。然后,提取可供校园规划借鉴的地域化特征与设计方法,并归纳其设计思想,作为指导地域化校园的原则。
最后在设计阶段,将前面归纳出的古城设计思想、地域化特征与设计方法,运用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地域化校园设计策略,分为规划、建筑、园林三个层面,每个层面有所侧重实现一些地域化的特征要素。如规划层面主要考虑并借鉴古城规划中各种人工环境要素(道路、建筑等)与自然环境(山、水、气候等)之间的关系;建筑层面主要考虑群体、单体形式、公共空间;而园林设计则结合规划与建筑空间的设计,力求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地景。
3 南京古城地域化规划思想与分析
【关键词】环境色彩;色彩心理;旅游景观;视觉感知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游客对旅游活动的追求和猎奇心理的欲望越发强烈。各地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主题公园、休闲氧吧、自驾游营地、人文村寨等等,新奇的旅游活动在中华大地上遍地花开。但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景观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存在交互性的。旅客、开发商与景观环境之间的“博弈”关系必然会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而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除却政令、规划策略等宏观的着眼点之外,我们还可以一种微观的有效手段,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加以引导与控制。
一、游览感知与景观环境
旅游者对景观旅游资源的选择取决于他们的动机,而他们的动机是复杂性与多样化的融合体。根据各自不同的背景与需求,旅游者的选择虽然不尽相同,但经历与感知区域性的差异是其永恒的主题。辽阔的原野植被繁茂的森林更加受到偏爱。动物的种群数量,植物的冠幅与密度都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环境的感受,因此景观环境中的自然原生态基质是吸引游客的感知基础。而景观环境中也存在着一些依附于基质的景观,如清澈的溪流、芬芳的花香、欢快的鸟鸣声也都是组成自然景观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们共同给景观环境带来一种多变的灵动性和吸引力。但是对于原生态自然环境中灌木杂草的无序生长受到负面评价较多,这说明次序性的视觉感受在自然环境中更具有亲和力。而在影响环境喜好的各因素中,身体与心理年龄因素比重较大,如儿童较少受到人为痕迹对环境喜好的影响;中青年则表现出对环境中人为部分较高的敏感度;而对人工环境的排斥反应最不明显的则是老年人,但同时正面感受程度也远不如儿童。因此自然景观环境的综合面貌特征,是在环境所具有的个体自然因素与人的心理感知上,起到了一个综合互动的媒介作用。它在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喜好偏爱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然环境的综合面貌感受,决定了环境引人注目的差异性特征,且对这个特征进行指引。游人对自然环境中个体感受的喜好倾向,正说明了这一特征的吸引力,使他的感知体验跟多的投向它,即环境感知的先觉形态。游人对神秘而又富有变化与新颖的景色有着特别的偏爱,它对游人探索欲的激发十分显著,而对于那些各项因素都处在平均水准的景观环境来说,旅游者能够通过何种感知手段,对这一最具有吸引力的环境面貌特征加以感知,从而获得差异性的游览经历呢?
二、“色彩与环境感受”――环境色彩
康定斯基(俄国画家与教育家1864-1944)曾说过:“不画出某些色彩的形状,也可以创造出具有意义的真实来”,而 勒?柯布西耶(瑞士建筑家,现代建筑旗手1887-1965)也曾明确指出:“色彩不是用来叙述什么的,它是用来唤醒某种感知的” 。这些观点表明,色彩在视知觉中拥有独特的感知功能及其实用价值。因此在色彩心理学中,利用同统一的视知觉经验和色彩架构形式,表述与感知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使色彩成为环境信息表述中,绝佳媒介和载体。而特定颜色的内涵意义,如黑色或者白色,其叙述特点在同质的时空背景下具有某种兼容性。这种兼容性表现在色彩对人们的自然属性认知的感受上,更加反映在的群体对色彩共有意识上。这是人类对色彩特性长期的观察和应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环境色彩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文脉背景、经济结构等地域性特质的相互作用下,环境信息所物化综合后的色彩表象。环境色彩区别于个体物质的色彩特性,它不单独显现物质的固有属性,而是对特定的整体环境信息进行融合与演绎。
三、“色彩”――作为旅游景观环境的最重要主题
两千多年前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色彩的早期观点“可见即是色彩”。而现代物理学定义的色彩是:波段范围内可见光的一种能量分布状态,它可引起人类的视觉刺激作用。而在艺术家、人文学家、建筑的眼中,色彩是表述人性情感的一种抽象语言,是共性美感中最朴实化的表述。因此我们研究色彩的现实意义,是掌控其所固有的感知内涵和标示功能。而在景观自然环境中色彩是一种能够唤醒自我感觉的介质,它所具有的能量可以激发出人们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心理反应,是自然界共有的标识系统。因此“色彩”必然的成为了旅游景观环境中,最为有效与耀眼的,造势手段和氛围营造方法。它能够对旅游者形成最直接和强力的,视觉暗示与景观感受。从而在宏观上引导一个旅游景区的景观环境建设,在微观上调节景区的景观视觉特性。
在体验现代景观环境时,身体感知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环境空间信息的传递和表述依附于具象的天空、大地、山林建筑;而色彩虽然是由人的视觉所感知,
但它还是要依附于如光线这一即抽象又具象抽象的实体而存在,它是环境空间相貌的视觉形态。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景观环境时,根据项目定位和目标人群的不同特性架构不同色彩形态,并且引入一些非视觉性人文感受(如喜庆、温情、平和等)传达给人们,在兼顾如生态、人性化、文脉等各方因素的环境资源;使其审美层次提升达到整体环境感受相互和谐的现实。这即是现代环境色彩设计的本质内涵也是其根本目的所在。
四、结 语
现代旅游景观开发,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人为建筑构景,而是着眼于景观大环境的各类因素。其中环境的视觉感受已成为景观感知中的重要主题,游客不再是简单接受视觉上的色彩形态刺激,更是一种环境与视知觉间的互动体验。在旅游景区的环境开发中,研究当地区域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关注其原生状态下,色彩的视觉特性、演化规律、精神内涵等,能够帮助我们提炼与确定景区的环境基调色彩,其色彩具有地域性的包容感和延续力。以此为参照,结合当地民俗、服饰、建筑的色彩,可使我们掌握此地色彩上的地域差异与超常性。从而为和谐区域内色彩的视觉感知提供色域基础。在此之上景区内建筑、植物、路径、标识、服饰、广告宣传等等,其用色都应遵循此色域基础以达到全局和谐局部差异的效果。从而使景区内的人工痕迹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避免出现对原生态环境的侵略式影响,以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环境氛围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里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从概念到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环境陶艺 公共活动场所 实用性 审美性
绪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方便人类生活、沟通、学习和举行复杂的商业运营活动,而建立了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与环境陶艺的结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周边公共设施的陶瓷艺术品,可以将其理解为陶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既具有实用性,亦具备审美性。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设计师应力争是环境陶艺与公共活动场所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结合,才能使环境陶艺不仅仅只作为装饰,从而更加有实际意义。
一、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对环境陶艺的影响
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形、风格、主题的形式,更在于能否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环境陶艺从作为陶艺与环境的结合体步入公共空间领域,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环境的特性对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尊重环境、顺应环境是设计时必须注重的重要原则。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需面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在建筑装饰领域涌动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隶属于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亦不例外。陶艺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满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环境要求和精神诉求,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因此,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实用艺术品,因而应以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注重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这既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又是出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
(二)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观设计成为营造都市性格,体现都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陶艺公共设施参与都市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因此,陶艺公共设施应该与都市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设计师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须要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尊重环境特性出发,不任意抄袭,不矫揉造作,朴实而适宜地在造型、材质、色调以及细部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特征的处理。
二、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陶艺对环境本身的影响
陶艺设施融入环境,体现自身也体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造主要从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两方面得以体现。
(一)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
为大众配置公共活动场所时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和保护,环境陶艺是人工创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纽带。环境陶艺本身的材质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更是传达出一种源于自然又还于自然的精神内涵。
例如某些设置于公园一角的陶艺景观门,外线条是有规则的矩形,内线条柔化为与自然相协调的曲线,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颜料,与周边的绿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观门还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人们进入公园的其他空间。更有许多陶艺公共设施的设置,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风俗的气氛。公众在进入这些陶艺作品构筑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会自然地感受到陶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带来的绿色生态气息,从而在心理及行动上自觉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更加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容,越发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和人文风采,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为城市和社区树立了形象。环境陶艺对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诊释一种文化历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视或不自觉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广场游人通过参与休闲设施的活动或等候时的闲暇,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各种陶艺设施传达的符号信息,并形成主观想象空间。陶艺在环境中构成的人文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意义的识别系统。相对地说,在城市的各种构建物中公共设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鲜明地显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
三、结语
我国的陶艺作品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应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中还只是刚刚起步。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渐渐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它在现实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作为环境陶艺的设计师应把陶艺的“自然精神”融入设计中,充分的使陶艺作品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使之成为可以明确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J].公共艺术,2004,06:16-17.
[3]杨晓娟,远宏.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J].公共艺术,2004,02:24-25
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凸显,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探究室内、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体现生态文明观内涵的方法策略,并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观;环境艺术设计;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联,覆盖了人类室内与室外的所有活动空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思想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因此,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出发,构建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生态人居环境,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探求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生态文明观源自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观念,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观念,其概念与内涵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变,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指导。同时,生态文明观是由密切联系的一系列生态观念所构成的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经济观、生态科技观、生态价值观等,其内涵涉及到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与开发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通过技术手段改善和修复已被破坏与污染的生态环境、树立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等方面,核心思想在于尊重自然,实现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针对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日趋明显的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强化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以维系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从功能和审美两大方面对空间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生态文明观念尊重并有效利用自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其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功能的实用性与绿色环保的审美观念。同时,基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重视与地域文化之间、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多重意义,强调地域性文化的应用与传承,探索符合地域特征和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设计思路。
生态文明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是一种新的提法,但就其本质,在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思想中早有体现。道家美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师法自然”,都强调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同样,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自然及保护自然,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因此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生态文明的观念可谓渊源久远。然而,今天我们在享受现代设计带来方便的同时,一些环境设计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能否回归自然、与自然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的视角进行反思并指导设计尤为重要。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室内环境设计生态建筑空间环境的营造。室内环境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加工和创造,合理的室内空间结构与构造能为室内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可创造出宜人舒适的空间环境,减省室内装饰工程的内容以及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要营造生态、环保、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首先得从外部围合空间———即建筑方面入手。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室外环境设计
1.景观形式的合理规划。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张,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占地情况,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并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中的边角地带和一些建筑余留空地,更好地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的营建。比如,合理安排设计环节中出现的小块空地,既可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又可在这小块空地上进行绿化设计作为点缀,对周围的小环境、小气候的形成可起到微调的作用。在具体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尽量在保持自然原生态的基础上,根据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运用山石、水体、各种植被的层次及季相变化,为人们营造一个更贴近自然、亲近自然的环境。
2.尊重场地和栖息者的自然属性。在景观规划中,应首先有效利用基地现有的自然条件,如基地的地形、水体、植被等,避免大规模的工程改造造成基地自然面貌、微气候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景观设计时,可从保持整体的自然景观原貌、保护生态湿地系统、维护滨水景观的自然形态、修复城市绿地系统、保留和利用现有植被资源等方面入手,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进行设计。同时,必须保证原有环境的生物链及其中动植物的正常生存,并使它们自然的栖息地得到保留。景观设计环节中,必须对基地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整体规划,保证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不被破坏,并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存空间,充分体现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共生。
3.创造具有地域精神的景观空间环境。提倡地方主义和新地域主义,在景观设计中注重与所处区域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环境条件相关联,反映地方特色与生态理念。在设计时,应从场地的地域特征出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地方传统材料,营造传统乡土景观意象,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内容,打造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乡土新景观,创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及地方文脉的回归与传承。
综上所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贯彻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构建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每个环境艺术工作者的思考与践行。
【参考文献】
[1]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