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

时间:2023-06-26 16:16:02

导语:在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心血管病治疗与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 心血管病防治; 应用效果

Research on Practice of Primar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latform in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LIU Jian-sh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0):102-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method of primar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latform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and significance of primar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latform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hod: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s,280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grouping method,each group had 1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primar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latform education,the changes of the index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related indicators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imary health appropriate technology platfor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pplication result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ping County,Heping 517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3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推广应用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基层卫生服务健康、快速、持续性发展,在医疗费用和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2-3]。本研究通过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方法的总结,旨在分析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和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收治的280例心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中男79例,女61例,年龄57~73岁,平均(67.4±2.6)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4.5±1.2)年;研究组中男65例,女75例,年龄55~82岁,平均(67.5±2.7)岁,病程5个

月~10年,平均(4.8±1.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心血管病防治教育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病防治教育,具体如下:(1)常规教育,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嘱患者选择低盐、低脂等合理饮食。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心血管俱乐部,释放患者的压力;(2)药物指导,根据患者的疾病程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于用药不当的患者告知其服药的重要性,对于老年患者要告知其用药剂量,尽量使用长效药,及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详细记录,予以科学的调节,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3)体育锻炼,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增加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4)心理指导,由于患者的病程较长,在治疗中大部分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后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及时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

1.2.2 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教育 研究组给予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教育,具体包括:(1)建立卫生适宜技术信息库,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信息建立信息库,并针对临床实际问题分为急救技术、康复护理、公共卫生、中医技术及其他多类技术项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站,为了方便患者对心血管病的了解,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站,主要包括心血管病的交流、管理及技术等相关模块,可以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参考和借鉴;(3)信息的推广,该网站会定期更新新技术和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心血管病患者能随时掌握最新动态,加强患者对心血管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心血管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及对不同方式的满意情况。

1.4 评价标准 采取评分制对两组心血管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判定标准为:总分60分,每项20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4]。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总分为10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7~9分表示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对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知识掌握、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5.655,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6]。心血管病防治适宜技术包括心血管病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例如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治疗技术、预防技术以及护理技术等,随着心血管病相关医疗技术的成熟,要有效的实施预防行动[7]。目前,心血管病防治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已经成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血管病防治技术的重要工作平台。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可以降低危险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提高了治疗效果[8-10]。临床大量的实践发现,随着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的应用,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的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11-15]。除此之外,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使各基层单位对心血管病的诊断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有效的降低了误诊率,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化。据有关研究显示,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的推广,解决了各基层医疗单位技术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16-19]。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为各基层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利于医院稳定持续的发展。金娅娜等[20]的研究显示,对心血管病进行综合性评估,加强对心血管病知识的宣传,可以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疗卫生的改革,社会更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卫生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逐渐推广各平台。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主要从建立卫生适宜技术信息库、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站及信息的推广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病的防治教育,其中建立卫生适宜技术信息库,方便了患者对相关信息的查找,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站可以方便心血管病患者对相关信息的咨询,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可以在该网站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了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能有效的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和预防知识,管理模块主要是及时更新心血管病近期的变化,从而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可以掌握心血管病的变化,技术管理模块主要是心血管病治疗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心血管病治疗的新技术,例如移植手术、介入手术等,通过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网站,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信息推广主要是通过各个网站更新新技术和相关知识的讲解,加强患者对心血管病知识的了解,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注意事项和预防心血管病发生的最新方法,从而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心血管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帮助基层医疗单位解决了技术难题、薄弱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对基层单位医疗技术的信任度,给基层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效果明显。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在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要求方面也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有效地降低了疾病的误诊率,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目前,我国对慢性疾病的防控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心血管病方面,因此,在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中,要加强对心血管病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已渐渐成熟,有效的防治行动至关重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是一个大容量的技术资源库,可以方便基层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利于其及时掌握更新的技术,对患者了解心血管防治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显示,与传统的心血管病防治技术比较,大部分患者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的作用效果较为满意,认为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各项相关指标评价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应用于心血管病防治中,增加了患者对心血管病知识的了解,掌握了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炜,屠海霞,林仁支,等.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实践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10(1):1-3.

[2]李灼日,范莎莎,龙开超,等.湖南省农村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362-364.

[3]刘艳丽,蒋健敏,林森祥,等.卫生适宜技术的信息化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2):131-132.

[4]段文祥.老年糖尿病心血管病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4):45-46.

[5]肖太平.老年糖尿病心血管病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182-183.

[6]姜俭,徐波,刘励军.适宜急救技术在基层的推广[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15(4):350-352.

[7]许秀香.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面临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08-109.

[8]苏晓英,丁国娟,俞仕梅.急救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5):179-181.

[9]任建萍,郭清.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9(1):57-59.

[10]李艳芬.基层卫生院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19-121.

[11]郭雪,刘琴,于晓羽,等.中国适宜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2):1407-1415.

[12]中国医药导刊编辑部.林曙光教授呼吁制定心血管病防治战略[J].中国医药导刊,2014,12(7):1164.

[13]刘建武.浙江省卫生适宜技术信息资源建设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14]王文,刘文波,隋辉,等.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5):321-323.

[15]程东英,蔡文云,李子岩.鄞州农村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健康医学杂志,2010,4(5):318-319.

[16]王浩然,于春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6):828-833.

[17]张光银,张军平,丁彬彬.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西医结合防治再狭窄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1180-1183.

[18]吕仕超,张军平.试论病毒性心肌炎伴志改变的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2):161-162.

[19]孔微.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院药学,2012,16(1):128-129.

第2篇

2型糖尿病早已被证实可分别增加男性糖尿病患者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危险性的2倍和4倍;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后的预后比非糖尿病病人差。研究表明,不伴随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和伴随血管疾病的非糖尿病病人是相似的,这也说明了2型糖尿病具有相当于冠心病一样的危险性。心脏疾病是首位的糖尿病死亡原因。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大血管病变引起的病症,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病从开始形成到发病,要经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和形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进展过程中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可以影响这个过程的变化,这些因素若是减慢了这一过程的进展,我们称能够减缓心血管病进展的因素为保护因素;若是加快了这一过程的进展,则就是危险因素了。

有哪些危险因素呢?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焦点。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后继性研究中分析,按照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大小排列的前5个危险因子是: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舒张压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和吸烟。

所以,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治疗糖尿病必须兼顾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研究表明,糖尿病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可以说,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状态,因为糖尿病常常聚集多个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所以,美国心脏协会正式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成为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老龄、吸烟、肥胖等并列的危险因子。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推出的“成人治疗指南Ⅲ”,更是将糖尿病提高到冠心病等危症的高度。

高血糖与心血管病变

在UKPDS关于血糖与并发症的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越高,则心肌梗死发生率越高。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CCT),即对DCCT研究结束后所进行的继续6年的随访研究发现,血糖严格控制组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41%,UKPDS研究中血糖严格控制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16%、截肢发生率下降35%。上述研究提示,高血糖是心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强化血糖控制的确有益于大血管病变的预防,尤其是对HbA1c的控制。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是一个明确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疾病预兆。理想目标为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7%。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概率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20% ~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上升。

对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人也需要降压治疗,降低收缩压同样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

UKPDS研究证实,平均血压小于144 / 82毫米汞柱,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进一步的UKPDS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采用每年测定收缩压的方法表明,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明显下降11% ;收缩压<120毫米汞柱的患者,其心肌梗死的风险最小。

在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中,将舒张压从随机抽样的基线水平(105毫米汞柱)降低至最小风险水平(83毫米汞柱),每年可在1 000例患者中预防4起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的治疗,舒张压仅降低4毫米汞柱,就可以使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减半。

在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中,推荐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压应<130/80毫米汞柱。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常规治疗与一般高血压病人一样(减重、限盐、运动、减压、戒烟限酒等),但药物治疗稍有不同。目前主张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如何具体治疗要根据各人不同情况而定。

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50%~60%的患者存在高脂血症,常以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为主要特征。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有力促进因素,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又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大型血脂干预研究的结果显示并证实,通过应用调脂药物干预,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目前,专门研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脂质干预研究正在进行中。

在进行糖尿病初始治疗时,也同样需注意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是:LDL胆固醇≤2.6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升高HDL胆固醇水平:男>1.17毫摩尔/升,女>1.43毫摩尔/升。

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患者中,许多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一般而言,肥胖患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通过高血糖毒性和脂毒性作用,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使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升。一项用血管成形术记录冠脉病变的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度相关。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此类药物。

中心型肥胖与心血管病变

肥胖本身与多种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有关,如果糖尿病病人合并肥胖,那么,其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大大增加。2型糖尿病常伴有中心型肥胖,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能。

减轻体重对糖尿病病人是有意义的,但是应到有肥胖门诊的正规医院去就诊。

血液流变学变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糖尿病人的病程演变过程中,多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增强、纤溶酶原的激活被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如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更有利于白细胞的黏附、脂质的沉积和血栓的形成。以上两种改变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004年的美国糖尿病学会的会议上已提出,“关键问题就是血管内皮”的观点。

有研究表明,用阿司匹林(75毫克)防治心肌梗死,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36%。所以,如果糖尿病人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应与心血管病人一样服用阿司匹林。

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并随病程进展不断调整的综合治疗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长期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延缓病程的进展。大量的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明,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糖尿病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进程、并发症的发生及控制密切相关。有效干预血糖、血脂、血压,就一定能很好地减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危险。目前公认的糖尿病治疗策略是早期治疗、强化治疗、达标治疗、综合治疗。特别是各大危险因素的全面达标是干预糖尿病病程进展的重要环节。

第3篇

关键词:血管紧张受体阻断剂;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预后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是一类高效高血压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药效持续时间长,适应证广[1,2]。本次研究试分析我院心内科ARB使用情况,并分析ARB患者获益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高血压电子处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病历完整,具有完整的诊断、处方开据、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资料;③临床确诊;④无误漏诊;⑤单用药;⑥原发性高血压;⑦未合并其它类型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⑧病程0.05)。

1.2方法 调取病历处方,收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合并疾病、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类型。

1.3疗效判定 血压控制效果:①理想,收缩压/舒张压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血压控制理想、理想+正常合计例次率高于对照组,未达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终诊血压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8w内,对照组有不良反应11例,观察组6例,均为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心脏靶器官损伤情况 对照组获得随访146例,观察组获得随访150例,随访时间12个月~28个月。对照组心脏靶器官损害合计例次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ARB受体可分为AT1、AT2、AT3、AT4四种亚型,不同受体亚型的ARB可具有不同功效,但不同受体亚型具体起效机制尚不清楚。关于ARB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较多,研究证实,各类ARB药物降压效果相似,ARB整体疗效与钙拮抗剂降压效果相似[3]。但从本次研究来看,相较于其它药物,单一应用ARB治疗原发单纯性高血压疗效更好,这可能与患者对ARB治疗期望、自我管理水平更高有关。

减轻靶器官损害是心血管治疗重要目标。研究证实,ARB可逆转靶器官损害,对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房颤、微量蛋白尿、脑卒中均具有较好的一级、二级预防作用。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脏靶器官损害合计例次率、治疗后BN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单一应用ARP在心血管病一级、二级治疗中优势较明显,但联合用药风险较高;应用APR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做好肾功能、血钾监测;应深入研究ARP单一药物起效特点、起效机制,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 QRS 时限;慢性心力衰竭;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081-02

Relation dependability limit with the prognosis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QRS duration

YANG Lanying1 WANG Lanfang2

1.Yan'an University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Yan′an 716000, China; 2.The First Hospital of Yulin City, Shaanxi Province, Suide 7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dependability of QRS and the prognosis CFH. Methods 75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ho had CFH treated from October 2008 to January 2010.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QRS, the 75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f < 120 ms group and ≥120 ms group.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endpoint events and the rate of recurrent acute heart failure or deaths within 1 year were contrasted. Results The general of data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lated cardiomyopathy (P < 0.05). The others cause and ACEI and β receptor blocking pharmacon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LVEF of the CHF in QRS ≥120 m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QRS

[Key words] QRS dura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rognosis

近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e,CHF)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CHF治疗模式的转变,CHF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临床的热点问题,而QRS时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CHF的预防中,本组研究探讨QRS时限对CHF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F诊断标准[2],75例患者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2~76岁,平均49岁。按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分级标准[3],心功能NYHA Ⅱ~Ⅳ级,其中Ⅱ级5例,Ⅲ级38例,Ⅳ级32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两组患者均给予CHF标准化治疗,治疗时间至少1个月,心功能有较明显改善,水肿基本消退,肺水肿消退,体腔积液消退或有少量,静息时心率< 110 次/min,气促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或房颤。心功评价达至NYHA 3级或以上。排除标准:肺部疾病并发的右心衰竭、心房颤动、主动脉瓣和(或)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环严重钙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最近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者。本组75例患者,按QRS值分为< 120 ms 组36例和≥120 ms 组39例,两组患者在病程、病情、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QRS时限由12导心电图记录,超声心动图仪测量LVEF,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化给药治疗,同时随访1年内两组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死亡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所示,在冠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其他并发病及临床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应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LVEF值及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QRS<120 ms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11.1%,QRS≥120 ms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LVEF值及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CHF患者心脏处于长期超负荷状态下,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收缩力降低、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 加剧心肌重构,心脏电传导延迟,心脏机械活动的不同步,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脏电传导延迟,心电图表现为QRS波时限的延长,包括右束、左束支传导阻滞、非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其中左心室功能受到的影响最大,主要受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表现为室间隔出现先激动、收缩,同时侧壁心肌伸长及收缩的延迟,同步收缩期室间隔心肌的伸长。左心室的延长导致右心室压力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的射血功能下降和收缩功能的降低,严重者直接导致二尖瓣反流。

CHF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最后的终末阶段,此阶段心肌收缩功能的下降,心室泵血功能的低下。近年CHF的诊治技术发展迅速[4-5],过去对患者病情及危险评估主要是从患者病情、年龄、发病时间、原发病情况进行,同时过去的溶栓治疗具有不彻底性,且易并发出血等不良反应。美国2004年ACC/AHA 的治疗指南建议:在接诊STEMI患者时,必须经过病情评估,再决定再灌注的手段为选择溶栓还是介入。近年QRS时限延长已成为心脏猝死的预测因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CHF患者预后的诊断,通过对患者入院时心电图的检查,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及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再灌注治疗方法[6]。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CHF的一种有效地替代治疗方法,可以逆转部分心脏运动不同步患者左室重构,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心衰的住院率。QRS 时限延长一直被认为是心室运动不同步的标志,也成为筛选CHF患者接受CRT治疗的主要指标[7]。目前关于QRS时限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以QRS时限150 ms为入选标准[8],或QRS时限为130 ms[9],而最近的临床研究[10-11]则将QRS时限入选标准降至120 ms。本研究也按照QRS时限120 ms作为区分标准,探讨QRS对CFH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研究表明CHF患者随着病情的恶化,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脏的整体收缩活动出现不同步,心电图检查表现出异常的电活动,出现QRS时限延长,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12]。CHF患者QRS时限增加则心功能减低,提示非同步性心脏收缩对CHF者的心功能具有重要影响[1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QRS ≥120 ms 组的LVEF值显著低于QRS< 120 ms 组,而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死亡的比率显著高于QRS< 120 ms 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14]。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有CHF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其QRS波的变化,以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35(12):1073,1081.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2007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1-29.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8(3):195-207.

[4] 卢永昕. 2008年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新动向[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4):241-243.

[5] 廖玉华. 2008年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的新动向[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1):1-2.

[6] Sejersten M,Bimbaum Y,Ripa RS,et al. Influences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ischemia grades and symptom duration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 farction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 versus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Results from the DANAM 1-2 trial)[J]. Heart,2006,92(11):1577-1582.

[7] Vardas PE,Auricchio A,Blanc JJ,et al. Guidelines for cardiac pacing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The Task Force for Cardiac Pacing an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 [J]. Europace,2007,9:959-998.

[8] Linde C,Leclercq C,Rex S,et al. Long term benefits of biventricular pacing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the MU ltisite ST imulation in cardiomyopathy(M USTIC)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02,40(1):111-118.

[9] Kuhlkamp V. InSync 7272 ICD World Wide Investigators.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an implant 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ncorporat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J]. J Am Coll Cardiol,2002,39(5):790-797.

[10] 段洪强,董平栓,王邵欣,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失同步化与QRS时限及氨基末端前脑钠肽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10,25(12):1024-1028.

[11] Cleland JG,Daubert JC, Erdmann E, et al. The effect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eart failure [J]. N Engl J Med,2005,352(15):1539-1549.

[12] 戴锦杰.心衰患者QRS波增宽的临床意义及循证[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6):470-473.

[13] 杨丽丽,蔡淮顺,张晓锋.慢性心力衰竭者QRS波群时限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1): 32-33.

第5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心血管病; 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97-02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Compliance Behavior/GE Zhao-m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3):97-98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to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medical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hod:118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9 cases in each group.59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59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pare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behavior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mpliance behavior

First-author’s address:Tongshan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Xuzhou City,Xuzhou 221116,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03.051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订的工作程序,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务界的关注[1]。心血管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尽管治疗心血管病方法越来越多,新的药物不断问世,但心血管病的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仍不断出现,冠心病死亡率已处于人类死因第一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2]。其死因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很大关系。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配合性和依从性,即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良好的遵医行为是保证治疗措施得以实施、治疗效果得以保障的前提[3]。为了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遂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遵医行为引导,并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内科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18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其中,男50例,女68例:年龄39~8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0例,初中及以下4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均符合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标准且确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传统整体护理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首先成立心血管病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前要对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概念以及采用的价值等。具体的护理内容如:患者入院时向其介绍本院的环境、规章制度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接触到的医护人员,并对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住院期间向患者讲解有关心血管病的基本知识,如患病原因、临床症状和体征、护理和治疗方法以及应急措施,向患者介绍每项检查和药物治疗的目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讲解检查和治疗的方法、用药的种类和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同时加强饮食及心理护理,每天由床位医生及责任护士进行查房,对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不断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补充,实施连续性的教育和补充。在患者出院前教会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定时复查。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中的遵医行为。在患者治疗及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的各项工作,并且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嘱患者定期返院复查,通过患者口述、判断患者遵医行为。对所有患者发放调查表、告知患者填写的方式、填表时注意的事项。此表必须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进行填写。本次发放问卷调查表118张,收回118张,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中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生活中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中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心血管病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心血管病患者健康需求所制订的教育计划,其具体内容有教育的时间、方法、内容、评价及教育者签名。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更加具体和制度化,贯穿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4]。使医护人员更加规范化,而且有章可循[5]。过去在治疗心血管病患者的宣教工作中,流程和计划都是自身制订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效避免因自身水平不一样所导致的护理效果高低差异。也避免了盲从实施机械教育护理工作,而且常规方法不到位的现象亦可以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效的避免。临床护理路径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当中[6-7]。该模式可以使护理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使护理严谨性、科学性得到充分体现,避免护理服务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使不合理、不必要的护理行为明显减少,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使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显著提高[8]。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使业务水平提高,以保证能够多方面、全方位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9]。心血管病患者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自我发现能力,帮助心血管病患者掌握了怎样去保持自身健康,使患者能够自觉地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形成配合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顺从行为,用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抵御心血管病从而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通过对患者进行有关心血管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如:教会患者自测脉搏;教给患者保存体力、减少耗氧的技巧;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培养患者宽容的态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根据患者居家生活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制订活动计划,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及疾病卡片,以便自救或他救;告诉患者若活动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疲劳等不适时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等,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疾病进展和转归情况,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坚持合理的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提高自身以及周围人群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笔者就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中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程超.临床护理路径在健康教育总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4B):85.

[2]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9.

[3]吕仲群.健康教育对社区育龄妇女生殖道疾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19(12):165.

[4]王爱华,张淑香,宋付美.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50.

[5]韦莉菊,张小蝶,韦文合,等.临床护理路径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11A):106-107.

[6]夏梅.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8,22(9B):2355-2356.

[7]蔡敏,蔡郁,洪金兰.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A):301-303.

[8]刘晓霞,李成英.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救治脑出血脑疝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29-31.

第6篇

【关键词】高龄老年冠心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现状

冠状动脉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 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心肌缺血进而引起心绞痛, 因此临床上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引发该病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他疾病史有关[1]。冠心病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 而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 这就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近几年来, 我国人口老年化日益加重, 高龄老年人群冠心病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多种危险因素互相影响, 因此其心血管疾病发病快, 较易导致患者身体器官出现功能衰竭, 甚者威胁患者生命[2]。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该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75~90岁, 平均年龄83.6岁。所有患者年龄均>75岁, 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对30例患者进行诊断均符合“2007年冠心病诊断标准”, 诊断为冠心病。

1. 2分析方法将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并分析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等。另外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等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评定:①吸烟:有吸烟史、目前吸烟、累计吸烟100支均认为吸烟;②静息状态下, 测量患者血压, 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 有高血压病史, 或正服用降压药物;③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11 mmol/L或餐后8 h血糖≥7 mmol/L。

2结果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具有相关性, 而与性别和尿酸等无明显的相关性, 且危险因素从强到弱分别为糖尿病、高血压、年龄。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变进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其它疾病史等密切相关。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 对其治疗较复杂, 存在用药种类繁多但治疗效果却不明显的现象;临床研究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将起到调整和改变的作用, 而对其进行干预治疗, 如禁烟禁酒,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尽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以及及时的发现胰岛素抵抗等干预处理[3]。对有早发冠心病病史及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仔细认真的干预处理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很多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存在多个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通常也是由多个危险因素所引发的, 不管何时多个因素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单个因素造成的危害。对于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心肌梗死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 应及时、积极采取有效治疗, 将患者病情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在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中, 对吸烟和血脂的干预改变效果最佳, 而对空腹血糖进行干预的效果最差。

本文通过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并对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 发现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LDL等密切相关, 再对其进行有效干预后, 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 患者病死率降低。

总之, 对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诸多危险因素防治过程中, 应重视患者早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确诊并及时进行干预, 同时应有效地控制患者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及合理地调节患者血液脂质平衡等, 这些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冬梅, 张俊华, 李玲, 等.心血管复方制剂对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4): 446-451.

[2] 曾莉容.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2(33): 47-48.

第7篇

【关键词】 舒血宁; 硝酸甘油; 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6-0044-02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小康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竟争的加剧,“富贵病”之心、脑血管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且逐年增高。《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报告显示,估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是心血管病,且估计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5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0%,居各种死因的首位[1-2]。心血管病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提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这一死亡数字将增加至2500万,且其中80.0%将发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4]。因此,探索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为冠心病,而冠心病最常见的是心绞痛,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为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29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进行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注射液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情况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9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男42例,女2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42例,不稳定型心绞23例,年龄40~81岁,平均64岁。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其中稳定型心绞39例,不稳定型心绞25例,年龄36~78岁,平均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成专家组制订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脏疾病、更年期症候群、甲亢、颈椎病、胆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所致胸痛者;(2)合并重度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重度糖尿病、肝肾或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及多种药物过敏者。

1.4 中止标准

出现严重过敏等不良反应、心绞痛症状加重、肝肾或血液系统等损害情况。

1.5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联合使用硝酸甘油注射液20 ml,用5.0%葡萄糖注射液配成总量为50 ml,使用输液泵静脉恒速输入,开始剂量为5 μg/min,根据个体的病情来调整用量,1次/d,7 d为一个疗程;(2)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用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

1.6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心绞痛无发作,无胸闷、心悸症状,心电图提示ST段或T波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2)有效:1周内心绞痛发作较住院前少50.0%~80.0%,胸闷、心悸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提示ST回升>0.05 mV,未达正常;(3)无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胸闷、心悸症状存与住院前相同,心电图提示治疗前后大致相同[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观察指标

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程度、缓解及消失时间及伴随症状,测定所有患者用药前后心电图情况及相关辅助检查。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 6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心电图改善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6.2%,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良反应

两组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仅有7例出现轻度心悸、面红等症状,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9例出现面红、头痛等症状,均为使用硝酸甘油时出现症状,减慢或停用症状消失。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验均无异常。

3 讨论

一直以来,硝酸甘油是临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抗心肌缺血的经典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动静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缺血,降低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但其缺点:(1)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若加大剂量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动静脉扩张会产生低血压反应,反射性引起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绞痛,不利病情恢复。银杏作为药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银杏叶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通畅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等。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和二萜类为主要成分的灭菌水溶液,其药理作用:(1)黄酮类能扩张心脏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血流量;(2)二萜类具有较强的抑制PAF的活性作用,降低血液黏度,减少微血栓形成,增加心肌血流量,提高微循环血流速度[6-8]。本研究主要是利用两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中西并用,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93.8%、6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因其为中药制剂,成份复杂,存在个体差异以及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或许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临床应用时予以注意,因资料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2]李玉芝.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186.

[3]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4]田亚敏.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1,9(7):240.

[5]刘亚娟,刘天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28.

[6]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顾雪村,郑静维,陆伯华.舒血宁注射液主要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17):14.

第8篇

【关键词】心导管介入术;并发症;临床处理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4-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心血管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 rary Intervention )在临床上已经取得广泛应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治疗途径,不仅创伤小、痛苦轻,而且疗效好。但在心血管介入术中、术后都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完成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864例,发生并发症18例(2.08%),现分析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完成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864例,其中冠脉造影、瓣膜球囊成形、冠脉球囊支架成形、房间隔缺损的封堵、临时及永久心内起搏共436例为心脏择期手术;周围血管球囊支架成形、血管瘤及动静脉疹的栓塞治疗、血管闭塞的导管溶栓治疗共308例为周围血管组;临时心内起搏、急诊冠脉球囊支架成形共120例为心脏急诊手术组。全部病例共发生严重并发症18例,年龄51~83岁,平均68.4岁,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死亡的2例均为男性,一例死于心脏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一例死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途径介入,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0.5~1.0 mg/kg。心脏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经手术证实,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经尸体解剖证实,肾周血肿经CT证实,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血管破裂出血经血管造影证实,心律失常由心电图证实。股动脉或静脉穿刺时,穿牵5针大多穿通血管前、后壁,在退针过程中,起始虽有喷血或血液溢出,但针尖仍有少部在后壁内,引入导丝有阻力感,若强行插入导管,则经导丝引入腹膜后或血管下组织间隙。此时病人有疼痛症状,导管内也无血液回流,透视下见导管偏离正常行径,注入造影剂显示弥散分布,消失缓慢。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拔出导管,压迫止血,观察脉搏和血压。如无异常,可从对侧股血管重新穿刺。

2 结果

本组严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18/864)。心脏择期组为2.52%(10/436) ,心脏急诊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3/120),周围血管组为1.62%(5/308)。总死亡率为0.23%(2/864)。本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一定要避免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把安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并发症影响造影效果,使治疗复杂化。随着介入治疗的技术进步,不但许多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且介入治疗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若适应症选择不当或操作技术欠佳均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本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18/864),与文献报道大致相同。

本组1例出现退针时有喷血或血液溢出,心前区疼痛7h入院,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局麻下行急诊冠脉球囊支架成形术成功,但术后24h突发胸痛,随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经抢救无效死亡。防治办法主要是熟练操作技术,导丝、导管引入时要轻柔,遇有阻力应停止行进。

本组1例出现心脏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经穿刺引流后心包内仍不断积血,病人生命体征未恢复正常者,应急诊送手术室行心包开窗减压或冠脉缝合术,处理方法包括心包穿刺引流、血管内低压球囊扩张、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等。

心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急性低血压是一种急症,虽然少见却极其凶险,严重时危及生命。在拔管时要摸清动脉穿刺部位,用食指或中指压迫达到止血的目的,不要压迫过猛力,力度以能摸到动脉搏动为宜。穿刺点局部止血加压包扎时应适当,重量以1~1.5 kg为宜,压迫时间静脉以4~6 h为宜,动脉以6~8 h为宜。拔管后护士要多巡视,勤观察,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以及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

总之,心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视介入治疗的病情监护,加强预防,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黄红,陈娟,周秋红.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01):184-185

[2]霍勇.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心血管介入诊疗规范化[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01):1-3

[3]诸葛海鸿,邹莺,孙琳,李敏,郝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07):56-57.

[4]周春燕,谢建军,郑玉琴.冠状动脉介入术影响出血性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11):89-90.

[5]张晓宏,杨自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19例的特点与处理[J].重庆医学,2004,(10):32-34.

第9篇

[关键词] 糖尿病;心血管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a)-0144-02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XIE Cheng-hui,MA Cai-hong,LIU Xin-xia

The one internal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Ji'nan,Shandong Province, 2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ccompanied b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6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9 cases), the former to be conventional care, the latter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self-care, cognitive follow-up and disease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GQOLI-74 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mental status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糖尿病多l于老年人,且伴随各种心血管病发生,对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大影响[1]。研究发现[2],在治疗糖尿病伴随心血管病过程中配合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康复效率。该研究现就此方法在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5例糖尿病并心血管病变临床资料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9例)。前者男女比例21∶15,年龄54~75岁,平均(64.17±2.75)岁;病程1~11年,平均(6.03±1.89)年;后者男女比例23∶16,年龄55~76岁,平均(65.25±2.97)岁;病程2~13年,平均(7.09±2.06)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服用指导、生命体征检测和生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结合健康教育:①疾病讲解:结合图片、文字、口头讲述向患者普及疾病知识、治疗内容,满足患者治疗知情权。②饮食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讲解饮食搭配规律和好处,叮嘱患者三餐定量定时,多食高蛋白、纤维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及水果蔬菜。③运动指导:制定合理运动计划,给予正确锻炼指导。④心理疏导:加强护患交流,给予精神支持,叮嘱家属给予患者感情寄托。护理中需定期检测患者血压、血糖并给予药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