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

时间:2023-06-26 16:16:03

导语:在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

第1篇

第一部分

学习要求

重点掌握:

1.名词: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企业主收入,地租,三位一体公式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商业利润的实现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

4.利息与企业主收入;

5.土地经营的垄断与级差地租;

6.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与绝对地租;

7.三位一体公式的本质。

掌握:

1.名词:资本有机构成,土地价格,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所有权垄断,土地经营垄断,

2.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商业资本独立化对产业资本的影响;

4.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了解:

1.资本周转对价值转型的影响;

2.传统地租理论的矛盾。

第二部分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C.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2.利润率公式表示为(

A.

B.

C.

D.

3.反映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4.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5.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率

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率

D.劳动者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创造的价值之间的比率

6.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率

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率

D.劳动者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新创造的价值之间的比率

7.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比率

B.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率

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8.剩余价值和利润最初在量上的关系是(

A.剩余价值>利润

B.剩余价值<利润

C.剩余价值≠利润

D.剩余价值=利润

9.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是由(

A.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B.部门内部的竞争引起的

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D.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成本价格

C.平均利润率

D.利润率

11.生产价格与价值(

A.性质不同但数量相等

B.数量不等但性质相同

C.性质和数量都不同

D.数量可能相等但性质不同

12.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A.平均利润的变动

B.成本价格的变动

C.商品价格的变动

D.商品价值的变动

13.生产价格是(

A.成本价格的转化形式

B.成本价格的表现形式

C.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的转化形式

14.生产价格等于(

A.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C.预付资本加剩余价值

D.可变资本加平均利润

15.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

A.价值

B.生产价格

C.垄断价格

D.成本价格

16.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

A.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B.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统一

D.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1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的结果

18.当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

B.利润

C.生产价格

D.利息

19.成本价格是指(

A.生产商品所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生产商品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C.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D.资本家预付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2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成是(

A.可变资本的产物

B.不变资本的产物

C.固定资本的产物

D.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21.利润是剩余价值的(

A.表现形式

B.转化形式

C.分配形式

D.具体形式

22.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

A.c+m

B.c+v

C.v+m

D.c+v+m

23.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中(

A.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

B.生产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

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

D.流动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形式

24.商业利润来源于(

A.流通领域的贱卖贵买

B.流通中商品的加价

C.商业店员所创造的价值

D.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产业剩余价值的分配

25.利息是(

A.对利润的一种分割

B.职能资本的报酬

C.借贷资本的自然增殖

D.对储蓄行为的奖励

26.利息是(

A.产业资本的价格

B.商业资本的价格

C.职能资本的价格

D.借贷资本的价格

27.借贷资本的价格是(

A.利息

B.利润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28.利息率是指(

A.一定时期内利润量与利息量之间的比例

B.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

C.借入资本利息与贷出资本利息之比

D.借入资本与贷出资本之比

29.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例是(

A.利息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

3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没有关系

31.企业主收入是(

A.企业主经营管理企业的报酬

B.对企业主承担经营风险的补偿

C.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D.企业营业收入扣除各项支出后的剩余

32.银行利润率是(

A.银行利润与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

B.银行利润与吸收存款额的比率

C.银行利润与对外贷款额的比率

D.银行利润与平均利润的比率

33.利息率的最高限一般不能超过(

A.年剩余价值率

B.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34.借贷资本是一种(

A.高利贷资本

B.生息资本

C.职能资本

D.商品资本

35.级差地租等于(

A.各级土地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C.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D.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36.级差地租Ⅱ是指(

A.等量资本投在不同等级的同量土地上,由于不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

B.等量资本连续追加投入同一等级的土地上,由于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

C.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D.由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37.级差地租产生于(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土地使用权的垄断

C.土地经营的垄断

D.土地质量优劣的差别

38.土地价格是(

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资本化的地租

C.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之和

D.农业资本家交纳的全部租金

39.级差地租是(

A.因经营较好土地获得的归土地使用者的超额利润

B.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平均利润

C.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

D.无论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

40.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B.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C.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D.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

41.级差地租Ⅰ是指(

A.等量资本投在不同等级的同量土地上,由于不同等级土地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

B.等量资本连续追加投入同一等级的土地上,由于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级差地租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42.绝对地租等于(

A.各级土地产品的市场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

B.个别价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C.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D.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43.土地价格(

A.与租金数量成反比,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

B.与租金数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

C.与租金数量成反比,与平均利息率成正比

D.与租金数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息率成反比

44.萨伊“三位一体“公式不包括(

A.劳动----工资

B.企业家才能----利润

C.土地----地租

D.资本----(利息+企业主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之所以不违反劳动价值论,是因为(

A.生产价格在任何时候都与价值相等

B.平均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C.全社会的总剩余价值与总利润相等

D.全社会的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E.生产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

E.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3.提高年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

B.降低资本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D.节约不变资本

E.降低生产资料价格

4.影响年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剩余价值率

B.可变资本的节省

C.资本有机构成

D.资本的周转速度

E.年剩余价值率

5.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生产价格的形成与价值无关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基础

E.生产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6.商业资本的作用表现在(

A.可以使产业资本有更多的资本用于生产剩余价值

B.可以缩短产业资本流通过程,从而提高利润率

C.可以加快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资本周转

D.有利于增加流通费用

E.可以增加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7.借贷资本形成以后,利润分割为两部分(

A.超额利润

B.垄断利润

C.利息

D.企业主收入

E.股息

8.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B.借贷资本的价格

C.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

D.平均利润率的水平

E.习惯和法律传统

9.借贷资本是(

A.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

B.高利贷资本的现代形式

C.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D.职能资本的独立化形式

E.资本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结果

10.土地价格(

A.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是资本化的地租

C.等于租金除以平均利息率

D.与租金数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息率成反比

E.与租金数量成反比,与平均利息率成正比

11.租金包括(

A.地租

B.投入土地的固定资本的折旧和利息

C.租地农场主的一部分平均利润

D.租地农场主的工资

E.纯粹流通费用

12.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包括(

A.劳动----工资

B.企业家才能----利润

C.土地----地租

D.资本----(利息+企业主收入)

E.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

1.生产价格和价值相等并不意味着该部门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相等。(

2.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3.利润率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的。(

4.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的。(

6.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

7.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生产价格规律就成为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借以实现的形式,成为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8.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部门内部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9.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价值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10.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周转速度成反比,与资本构成成正比。(

11.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与资本构成成反比。(

1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3.部门之间各企业的竞争促使利润平均化。(

14.市场价值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15.价值是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

16.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17.只有当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时,该部门的生产价格才和价值相等。(

18.马克思认为,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违反劳动价值论。(

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0.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

21.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22.商业资本独立化会缩短产业资本流通过程,从而提高利润率。(

23.商业利润的实现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是通过产商差价机制实现的。(

24.商业利润的实现和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是通过商品加价实现的。(

25.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个商业部门资本周转速度与该部门的商业利润总额无关。(

26.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单个商业企业的个别周转速度与该企业实现的商业利润成反比。(

27.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标志是商品资本的职能由产业资本之外专事流通的当事人来承担

,其资本是独立于产业资本的。(

28.商业资本独立化之后,商业利润的分割和纯粹流通费用的扣除会大大减少产业利润。(

29.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都是职能资本。

30.银行利润是通过存贷款利差实现的。

31.利润由量的分割转化为质的分割,掩盖了利息和利润的真实来源即工人的无酬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32.利息率一般都是大于零而小于平均利润率。(

33.借贷资本的形成以及利润的分割,是资本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结果。(

34.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35.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古老形式。

36.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

37.土地价格等于地租除以平均利息率。

38.地租是土地经营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39.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是纯粹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

40.租金与地租是一回事。

41.土地价格等于地租除以平均利润率。

42.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概括。(

43.马克思认为,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所描述的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假象。

44.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括。(

第三部分

习题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A

3.B

4.C

5.A

6.B

7.D

8.D

9.A

10.C

11.D

12.D

13.D

14.B

15.B

16.A

17.A

18.B

19.A

20.D

21.B

22.B

23.C

24.D

25.A

26.D

27.A

28.B

29.A

30.B

31.C

32.A

33.D

34.B

35.A

36.B

37.C

38.B

39.A

40.A

41.A

42.B

43.D

44.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BCDE

2.BC

3.ABCDE

4.ACD

5.ABE

6.ABC

7.CD

8.ADE

9.ACD

10.BCD

11.ABCD

12.ACD

三、判断题(以下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第2篇

关键词:资产评估;评估方法; 经济学理论

一、成本法

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价值。成本法的评估思路依照这种理论基础而形成。

第一、劳动价值论是应用成本法界定资产价值构成的基础。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构成,可见任何资产的价值都是通过分析在生产该资产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决定的,即耗费的资本。第二,劳动价值论是资产的重置成本计算的理论依据。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构成。实际上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因此商品的价值可以由生产成本和利润组成,即资产的价值也可以表述为生产成本和利润之和。第三、劳动价值论中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是资产实体性贬值的理论基础。对于固定资本而言,它是以物质形态全部进入生产过程,价值是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在使用时存在的损耗是通过该商品销售获得的价值得到补偿,把这部分价值补偿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折旧费。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就是资产的有形损耗,它的测量就是基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第四,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时间理论是资产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将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得生产相同功能的产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然而按照原来的生产方式生产的个别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相对延长,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收益会下降。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恰恰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收益额减少造成的。

二、市场法

市场法是以均衡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该商品的供需情况决定,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双方力量达成一致时的均衡价值所决定的。

首先,均衡价值理论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满足市场法要求的公开市场条件。市场法的应用要求有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交易越频繁,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交易案例越容易获得,越容易形成某一类资产的市场行情。均衡价值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确定商品均衡价格,满足公开市场条件。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均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双方都有充足的时间收集信息,进行询价,自愿交易,并且通过公开市场,避免了个别交易的偶然性,以参照资产的均衡价值为基础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更容易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

其次,理性投资者不会购买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功能的替代品的资产。在资产评估中运用均衡价值论就是承认市场交易结果的相对合理性,以与被评估资产相类似的交易案例为参照,来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评估值,即一项资产的价值等于为获得同等满足的替代品所花费的成本。

三、收益法

收益法的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是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主观效用,效用越大价值越大。

第一,效用价值论是将产品或劳务能否满足人们的欲望的主观判断作为解释该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大小的理论。应用收益法进行资产评估实际上是从产生收益能力的角度来评估一项资产,因此它只是适用于能直接产生收益,或者说有现金流的资产,即被评估的资产的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预期收益值越大,被评估的资产价值越大;预期收益值越小,被评估的资产价值越小。第二,收益法评估中的资产预期收益是客观收益并非资产的实际收益。被评估资产是在持续使用中客观上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用货币计量得出的值才是收益法要求的预期收益额。然而资产的实际收益额往往由于不同经营主体对同一资产的经营能力的差异,造成实际收益额不同,不能客观的反映该项资产的收益情况,资产价值的评估受到影响。第三,理性投资者在投资某项资产时,不仅要考虑它的预期收益,还要考虑它的风险。资产的价值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让渡,不断补偿,投资者总是期望未来回报大于当前投资,因此要衡量预期收益、风险补偿和资产现值的关系。收益法评估过程是要计算未来使用期限各年的预期收益的折现值之和,因此要考虑获得未来预期收益而承担的风险。

资产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尽管每种方法的应用思路不同,但都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形成的。分析资产评估方法的经济学理论,

对于加深资产评估理论的理解和更有效的运用资产评估方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以下物品属于商品的是

A.腐烂变质的食品 B.阳光

C.木工做的家庭自用的小木凳 D.联想公司生产的电脑

4.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5.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关系不确定 D.没有关系

6.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清偿债务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7.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关

8.劳动力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A.它不是劳动产品 B.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C.它只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D.它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9.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0.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利润 D.平均利润

1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

A.价值增殖中的作用 B.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

C.资本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D.剩余价值分割中所占的份额

12.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A.(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资本总量

B.(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可变资本总量

C.(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固定资本总量

D.(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预付流动资本总量

13.以下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A.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B.机器、运输工具等劳动资料

C.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 D.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

14.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A.社会预付资本 B.社会剩余价值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产值

15.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

A.利润 B.平均利润

C.垄断利润 D.绝对利润

16.金融寡头实现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A.股份制 B.参与制

C.合作制 D.个人联合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A.生产绝对过剩 B.固定资本更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社会总供给不足

18.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是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19.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主体 B.主导力量

C.重要组成部分 D.补充

20.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收入为

A.劳动收入 B.资金收入

C.资本收入 D.福利性收入

21.既属于商品市场,又是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A.生产资料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金融市场 D.消费品市场

22.经济增长反映的是

A.经济总量的增长 B.生态环境的保护

C.社会稳定的程度 D.人民生活的改善

23.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经济总量增长 B.经济效益提高

C.科技发展和创新 D.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24.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

A.c+v B.c+v+m

C.v+m D.c+m

25.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A.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要大于社会总需求

C.社会总供给要小于社会总需求 D.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均保持不变

26.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提供的

A.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B.中间产品总量

C.中间产品和劳务总量 D.全部产品和劳务总量

27.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按最终用途可分为

A.工资收入和福利收入 B.投资和储蓄

C.积累和消费 D.进口和出口

28.社会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运用

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政治手段 D.道德手段

29.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和深化

B.商品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C.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0.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是

A.临时性的策略 B.阶段性的举措

C.长期的基本国策 D.局部性的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以下属于商品经济特征的有

A.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经济形式

B.劳动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C.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交换经济

D.通过计划方式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E.通过市场竞争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

32.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D.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

E.将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

33.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3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主要包括

A.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抚养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D.劳动者购买劳动工具的费用

E.劳动者购买原材料的费用

35.在资本周转中,生产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 B.劳动时间

C.正常的停工时间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E.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36.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较

A.竞争的目的不同 B.竞争的手段不同

C.竞争的范围不同 D.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

E.竞争的后果不同

37.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

B.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

C.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水平是其他劳动者收入的参照标准

D.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主体

E.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没有非劳动收入

38.公司制企业的形式主要有

A.独资公司 B.合伙公司

C.无限责任公司 D.有限责任公司

E.股份有限公司

39.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有

A.减少再分配的支出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节约生产资料 D.降低工资

E.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

40.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B.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C.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D.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

E.降低了各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商品经济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42.简述劳动生产率的概念以及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3.简述信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4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及其联系和区别。

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货币资本;融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规模以及效益上不断提高,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生活消费需要、供给生产消费所需资料、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诸多方面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积极地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毋庸置疑,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推动是一个重要环节,融资问题不可忽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状况不容乐观。总体上看,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成立时投入资金、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初始投入一般相对较小,后续发展中,资本积累进而资本积聚这种渠道受到企业每年实现净利润数额的限制,难以在市场经济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一、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资金缺口巨大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81%的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企业无法获得中长期贷款,最近,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利率的上调,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进一步扩大,央行连续几次的加息,无疑又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资本积累,即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比例过高,外源融资比例相对不足;外源融资中短缺直接融资渠道,即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较少,间接融资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公开市场筹集资金。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3%。而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股权融资占到了18%。

二、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佳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自身因素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固定资产投入有限,一些中小企业的厂房是租赁的,缺乏固定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时缺乏足够的抵押品,一旦出现亏损,可能资不抵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

中小企业信用意识缺乏。一些中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知识,经营管理难以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信用意识淡薄,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全凭自己拍脑袋来决定。造成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客观上为中小企业融资增加了难度。

(二)外部因素

1.缺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信用体系

就中小企业自身来讲,一方面,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屡有逃费、悬空银行债务现象发生,损害了自身的信用度。同时,企业也深受办理抵押环节多、收费多,过程极为繁琐等问题所困扰。

2.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方面

由于许多信用社本身制度不完善和企业的逃废债现象严重,出现了大量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还不能快速的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所以它们都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虽然有些银行在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不重视培养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就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思考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应从理论高度看待货币资本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应片面夸大货币资本的作用,在面临融资困境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寻求其他途径来发展生产、扩大规模,提高中小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和内部积累能力。

1.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宏观调控的思考

首先,应着力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投入。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可以适时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创造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货币资本的利率条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促进政府、中小企业、金融结构等纵向环节的衔接。

其次,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1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对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或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要积极提供创业初期资金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资金困难。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预算安排的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要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2积极探索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或风险补偿的有效途径。在税收、呆账准备计提、呆账核销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比重。3适当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对担保机构按照实际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降低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综合利用营业税减免、各项准备金税前提取、资本金注入等扶持政策,提高担保机构融资担保能力。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将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由直接投入企业向重点支持担傈体系建设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要不断地健全担保机构,完善和规范担保机制。应适时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担保公司,在政策上予以适度的风险补偿,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资信评级制度,这必将促进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达到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效果。

2.中小企业面对融资困境,自身积极发展的思考

一是中小企业要积极主动与银行建立和谐合作关系。,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中小企业顺利发展、有效运营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本身是处于的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就应该积极而主动地搭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和谐合作关系,从自身内部找症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诚信融资,增强合作基础。

二是要在资金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从其他方面着手扩大生产,提高效益和自身的积累能力。这就要全面考虑劳动者自身的切身物质和精神利益,从道本主义管理思想出发,呵护关心每一位企业职工,提高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并开创劳动者协作的制度管理体系,构建和谐有力的企业文化,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确保劳动者权益的情况下,从本企业劳动者的工作机制、工作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来高效使用和节约相关工作场地、设施以及机器设备等不变资本;并客观积极地利用机器等固定资本改良“内在”带来的节约效应,将积累的资金以及老化固定资本变现的资金首先用于固定资本的改良更新上,从而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途径均可以在不需要或增加较少的货币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实现更多利润,提高自身积累能力,一定意义上也缓解了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参考文献:

[1]聂小红,雷静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J].财会通讯,201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倪润霞.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和生存的思考[J].经济师,2009(11).

[4]扬思群.中小企业融资[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5]罗正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第5篇

一、斯密关于资本用途的划分

在1776年出版的著作中,斯密在第二篇中单辟一章讨论资本的各种用途,这足以表明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斯密认为:“资本有四种不同用途。第一,用以获取社会上每年所须使用所须消费的原生产物;第二,用以制造原生产物,使适于眼前的使用和消费;第三,用以运输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从有余的地方运往缺乏的地方;第四,用以分散一定部分的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使成为较小的部分,适于需要者的临时需要。”[①]按照斯密的解释,这四种用途中的第一种用途是指农业、矿业、渔业投资,第二种用途是指工业制造业投资,第三种用途是指批发商业投资,第四种用途是指零售商业投资。斯密不仅作出了这四种资本用途的划分,更重要的是,他从自身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考察结果出发,高度概括且明确地以为:“这四种用法,已经包括了一切投资的方法。”[②]

不过,在此需要阐明的是,斯密所说的分有四种用途的资本均指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的资本,也就是说对生产性劳动的确认是资本存在及用途划分的前提。而什么是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与一般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是什么?这是学术界长期讨论至今仍争论不休的问题。至少在中国,关于这一问题就进行过三次大的讨论。第一次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第二次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第三次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也就是现在。如果说这一问题是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学仍在讨论的大事,那么十八世纪的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难免有偏差的,而他们提出这一问题又显得是十分可贵的。为了清楚地了解斯密划分资本的范围,这里有必要引证一下斯密本人对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划分的认识,他说:“有一种劳动,加在物上,能增加物的价值;另一种劳动,却不能够。前者因可生产价值,可称为生产性劳动,后者可称为非生产性劳动。”[③]由此可见,斯密认为能将劳动物化在物上,能使物的价值增加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否则就不是生产性劳动,资本同生产性劳动的结合是资本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条件,或者说只有同生产性劳动结合的投资才是资本,即资本不论怎样划分用途,都是同价值创造或是说物的价值增加直接有关的。

但是,在确定资本与生产性劳动结合这一资本存在的前提下,我们还需重视斯密关于资本用途划分的体现他本人学术风范的两方面思想。

其一,斯密认为:“一切资本,虽都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但等量资本所能推动的生产性劳动量,随用途的不同而极不相同,从而对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所能增加的价值,亦极不相同。”[④]在一般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中,等量资本是可获取等量利润的,而斯密却认为等量的价值增加可能使用的资本是不等量的,资本因用途不同而不是因其他方面的不同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推动生产性劳动作用,等量资本的投入可能不会产生等量的价值增加。斯密的这一思想应该说较之等量资本得等量利润的认识更为深刻,因为这不是局限于资本收益看问题,而是通过资本的使用看到了基础性产业与非基础产业之间的不同,即看到了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投资效果的根本性不同。具体说,就是资本在农业、工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这四种用途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其二,斯密认为:“这四种投资方法,有相互密切关系,少了一种,其他不能独存,即使独存,亦不能发展。为全社会的福利计,亦是缺一不可。”[⑤]这就是说,作为经济学家,而不是作为商人,斯密更注重的不是资本的用途,而是各种资本用途之间的联系。如果说,斯密对资本用途强调其效果的不同,那么在资本用途之间的联系上,斯密则更强调的是各种用途的必要性即不可缺少性。这同样是与其同代人相比相当深刻的认识。斯密考察的范围是国民经济,他是站在国民经济的立场上分析研究资本的用途和资本的作用,他不仅强调了劳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也强调了资本的用途分类及各种用途之间的统一。就此而言,这往往是现代经济学研究所忽略的一种思想,即资本的宏观整体性更重于资本的微观竞争性。

二、斯密对前人认识的超越

斯密关于资本用途划分的理论,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很深刻的,因为他不单纯是划分了资本的四种用途,而是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各种用途之中的基础性投资与非基础性投资的不同,资本各种用途之间的相互密切联系,每一种用途都具有必要性。历史地看,斯密的这一理论代表了十八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高度,这既不同于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资本理论研究,也不同于斯密之前的经济学认识水平。斯密对资本用途的划分及其深刻认识,反映了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超越了当时原有的资本理论思想,更具有经济学研究贴近社会真实的全面性。斯密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认识的超越上。

重商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学说。“到了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依稀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曙光。随着封建自然经济的日趋衰落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日益发展,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财富的空前渴望以及地理大发现对于世界贸易的极大刺激,导致了一场商业资本的革命。商人以及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资本的研究与考察便自然地集中于商业资本的形态,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⑥]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只有货币才是财富,货币与资本是等同意义的,只有经商才能创造财富,而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重商主义最重的是商业资本,即他们只认为商业才能增加货币。马克思曾认为,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斯密对于重商主义的认识超越,则就表现在经济学思想对于狭隘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超越上。斯密并不认为商业是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他对资本用途的划分以及他对资本四种用途之间关系的分析说明他的理论比之重商主义的认识已经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不再以偏概全,不再将对资本的认识停留在货币关系的表层。斯密认为:“原生产物及制造品富饶的地方,必以所余运往缺乏的地方,假设没有资本投在运输业中,这种运输便不可能。于是它们的生产量便不能超过本地消费所需要的。批发商人的资本,可通有无,使这个地方的剩余生产物交换别个地方的剩余生产物,所以,既可以奖励产业,又可以增进这两个地方的享用。”[⑦]并且,斯密还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业资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斯密并没有沿袭重商主义对商业资本的完全推崇,没有将商业资本视为惟一的资本,他认为资本有四种用途,更认为:“假设没有资本用来提供相当丰饶的原生产物,制造业和商业恐怕都不能存在。”[⑧]这就表明,斯密将农业视为基础产业,将投在农业上的资本视为更具有基础性的资本存在。这是斯密的资本理论对于重商主义认识的超越。

再者,斯密的这一理论也超越了在他之前产生并与他同时代存在的重农主义认识。重农主义,又称重农学派,是继重商主义之后又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即弗朗斯瓦·魁奈的《重农主义,或者对人类最有利的治理的自然准则》于1767年出版,比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早出版了9年。在此代表著中,魁奈坚持认为社会总产品与农业的年产量等同,工业和贸易都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这也就是说,重农学派将资本的存在仅限于农业领域,同重商主义将资本的存在仅限于流通领域一样,表现出认识上的以偏概全。然而,毕竟时代在进步,与重商主义不同的是,重农学派是将这惟一的资本存在锁定在基础性的农业产业上,而不是非基础性的商业流通中。魁奈生活的时代与斯密生活的时代是一致的,但在当时,在魁奈对资本的认识还存在简单化的局限性之时,斯密用自己的著作分析超越了魁奈的片面性,达到了对资本综合认识的全面性高度。斯密关于资本四种用途的划分,实质说明资本是存在于农业、工业、商业各个领域之中,并非只存在于商业,也并非只存在于农业,社会的财富是各个领域共同创造的。与重商主义相比,斯密对资本的认识克服了对非基础性产业资本崇拜的片面性;与重农主义相比,斯密又克服对基础性产业资本崇拜的片面性。斯密认为:“农业家资本所能推动的生产性劳动量最大。”[⑨]但是,他更为全面地认识到:“输出入虽有国籍上的差别,但以资本输出国内剩余生产物来交换国内需要的物品,那就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的资本,对这剩余生产物所给予的价值,总是一样的。批发商人是本国人也好,不是本国人也好,他的资本,同样有效地使生产这剩余生产物的人的资本得以偿还,同样有效地使生产这剩余生产物的人的营业得以继续经营下去。这就是批发商人资本对维持本国生产性劳动和对增加本国年产物价值所提供的主要助力。”[⑩]像魁奈一样,斯密也是高度重视农业和农业资本的基础性作用,但是他又能超越其同代人,更全面地认识资本的存在和资本的各种用途的必要性,并不因资本的基础性用途的重要性而否认资本用途的全面性和非基础性用途的不可缺少性。

三、马克思的抽象划分与斯密的具体划分

斯密对资本各种用途的论述是按其投入的产业具体划分的。这一点与十九世纪马克思对资本用途作出的抽象划分是不同的。研究马克思抽象划分与斯密具体划分的不同,也是有助于研究斯密资本理论的贡献和十九世纪经济学是对资本认识的发展历史的。

不过,需要明确马克思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因为那不是资本用途的划分,而是资本性质的划分。与此相关,本文也不涉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方面的探讨,即在此不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区别,对这四个范畴的分析可能具有更一般的意义。本文要分析的是与斯密具体划分资本用途相关的马克思对资本用途的抽象划分,以此来加深对斯密资本理论的认识和了解。

马克思没有像斯密那样,具体地分析农业资本、工业资本、商业资本的划分意义。他的研究以工业资本为主,以商业、银行资本为辅,兼顾农业资本问题,但其关于资本在社会运行中的用途的认识,则是以高度概括性的分析为特征的。马克思抽象地将社会的再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大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大部类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在这一抽象划分上,不能不说马克思的认识比斯密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斯密始终强调的各种资本用途的相互密切的关系在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划分的再生产模式中得到了更清楚的证明。也许正因如此,或还有别的原因,在改革之前,甚至在改革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学者对按具体的产业划分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归类不予接受,而只研究和运用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划分。事实上,斯密的资本四种用途的划分,是很接近或是说很类似于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只要将斯密的商业资本扩展为服务业资本就可以了。而在这种划分上,确实缺少两大部类划分的概括性,也缺少对各类资本用途联系的解释力。但是,从长期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出,两大部类的抽象与斯密四种用途划分的范围并不一致,马克思的抽象范围似乎只概括了斯密的前两种用途,即只包括农业、矿业、渔业和工业制造业,并不包括批发商业、零售商业等等。从这一点来讲,如果单纯讨论资本用途,那么可以说斯密的划分范围是完整的,至少在他那个时代是较为完整的。因此,与斯密相比,马克思的抽象划分缺少对今天讲的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概括。马克思对生产的理解虽然是高度抽象的,是明确指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但却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这是与斯密四种用途的划分有区别的地方。从现实来讲,不论是关于资本的研究,还是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研究,都不可缺少非物质生产领域,即都应将第三产业概括进去。所以,马克思的抽象划分与斯密具体划分的不同在这方面可引起理论界的进一步思考。

马克思的抽象认识较之斯密的具体划分更为深入的表现是,马克思对产业资本作了抽象的三种形态的划分。在研究资本循环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形式,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11]而斯密在论述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作用时,并未探讨资本的循环过程,也未能认识到资本循环中的各种形态的存在。但就生产资本的认识来讲,斯密是在前强调惟有生产性劳动才能使资本起到创造财富或增加物的价值的作用,马克思是在后强调惟有生产资本存在的阶段才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马克思与斯密关于这一资本的界定也是有分歧的。马克思通过资本循环过程的分析,更进一步缩小产业资本的本质活动范围,指出只有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在流通领域不可能有生产性的资本作用。这对于斯密的认识实质是一种批判,因为斯密对于资本用途的划分始终表明流通领域也是资本发挥作用的领域,斯密通过对各种资本用途相互密切联系的分析说明各种资本,包括商业资本都可起到维持生产性劳动的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存在的资本。可以说,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完全的学术性,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斯密,都应服从客观的逻辑。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学仍需继续探讨这方面的理论问题,马克思的抽象划分研究和斯密的具体划分论述都将是不可忽视的思想素材。

四、斯密对资本用途的

评析

斯密将资本的用途划分为四种,他对每一种用途都有自己的看法。与现代资本理论的研究相比,斯密对资本用途的认识是最基础性的,仅仅是从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来讲资本的投入及其作用,远没有接触到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即资本市场的运行问题。但由于斯密的研究是最基础性的,其划分的用途是最基本的划分,所以,斯密的分析对于现代资本理论研究仍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一个学者的认识价值并不在于正确与否,而在于能否起到学科推进作用,能否对后人的研究给予启示。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认识始终正确。因而,在经历了200多年之后,我们更应以平和的学术心态看待斯密对资本用途主要观点。

1、“在各种资本用途中,农业投资最有利于社会。”[12]斯密特别强调这一点并始终坚持这一点。其实,斯密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工业革命兴起之后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力量已经震撼了整个世界,但是,斯密还是强调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农业投资在整个社会资本运作中的基础性。斯密认为:“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这种顺序是极自然的;我相信,在所有拥有多少领土的社会,资本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这种顺序使用。”[13]在现代资本已证券化的状态下,斯密的认识仍是有重要意义的,即社会到任何时候也不能不重视农业,农业的重要决定农业投资重要,只有保障农业投资才能保障农业起到应有的基础作用。如果因为资本都虚拟化了,而忽视农业投资,那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现在讲,并不能对斯密在农业投资上的观点质疑。

2、“比较重要的是,制造者的资本应留在国内。”[14]斯密同样极其重视工业资本,这是斯密不同于同时代的重农学派的地方。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见地,才使得斯密能成就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成为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大师。斯密认为:“因为有这种资本留在国内,本国所能推动的生产性劳动量必较大,本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所能增加的价值也必较大。但不在本国境内的制造者资本也对本国极有效用。”[15]这就是说,在斯密时代,他很明确支撑当时社会的,必须有一定量的工业资本,少了这种资本,国家就不能强盛。在现代,虽然资本已经全球化运动了,跨国公司几乎统治着大半个世界市场,但是斯密强调工业资本应留在国内的观点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毕竟在人类整体利益之下还划分各个国家的利益。这里,斯密说的留在国内的工业资本是对本国有利,斯密说的不留在国内的资本也是对本国有利的。现在欧美跨国公司的资本不留在国内的,正像斯密所说,也是有利于本国的。

3、“投在出口贸易上的资本,在三者中,效果最小。”[16]斯密的这一认识是针对当时情况讲的,但是对于一个大国来讲,这应是一种永远不可改变的信条。出口贸易不能成为一个大国的主要经济活动,不论何时,大国的消费主要都需由本国的生产来保障,本国的生产物应主要供应本国消费。所以,即使是今天来看,斯密的这一认识也是很准确的。斯密的态度在这一问题上是很明确的,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既是增进本国的富强,所以,为本国计,与其奖励消费品国外贸易,无宁奖励国内贸易,与其奖励运送贸易,无宁奖励消费品国外贸易或国内贸易。为本国计,不应强制亦不应诱使大部分资本,违反自然趋势,流到消费品国外贸易或运送贸易方面去。”[17]而斯密讲的这种自然趋势,实际指的就是大国经济基本应自给自足,不论大量出口,还是大量进口,都是不合算的。

4、“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惟一动机。”[18]斯密的这一条总结,可以说精辟地概括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精髓,也是对资本运行的微观基础最好的阐释。因为在哪一个领域投资,对投资者来说,追求的目标都一样,只有收益高,才能吸引投资者。至于具体的产品是农产品、工业品,还是技术、服务、贸易,这对投资者并不重要。投资只要求价值增值,斯密是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来做资本用途分析的,所以,他既要划分资本用途,又要解释市场的机制。但是,作为经济学家,斯密并不完全认同这种市场机制的作用,因为这一机制与他所论述的各种资本用途的自然趋势可能是存在某种冲突的。因此,从斯密的整体学说来讲,他并不主张完全的市场自由,他从实际出发同样要求社会对自发的市场机制有一定的干预,包括社会对私人投资用途的一定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运行合理,国家富强昌盛。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张卓元主编:《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王振中主编:《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钱津:《劳动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4。

钱津:《劳动价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①]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29、330页。

[②]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29、330页。

[③]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03页。

[④]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29页。

[⑤]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0页。

[⑥] 张凤林:《西方资本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⑦]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0页。

[⑧] 同上。

[⑨]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3页。

[⑩]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5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0页。

[1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4页。

[1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49页。

[1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5页。

[15] 同上。

[1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6页。

第6篇

一、马克思资本移动模型的缺陷及修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九章提出了资本移动数字模型以说明利润率平均化理论。它有如下几个假定:(1)假定社会上有五个生产部门,投在这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都等于100单位,但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2)假定剩余价值率不变,并且可以任意假定这个比率,例如100%;(3)假定不变资本到处都是同样地全部加入所考察的资本的年产品;(4)假定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都相同。在这些假定条件下,马克思用下面的数字模型(见表1)来说明资本移动过程。

在这里,虽然不同的生产部门剩余价值率相同,但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就会有极不相同的利润率,若如此,等量资本就会得不到等量利润。然而,马克思对此指出,“问题在于,最低限度要按照那个会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1](P317),“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使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1](P218-219);“竞争之所以能够影响利润率,只是因为它影响商品的价格,竞争只能使同一个生产部门内的生产者以相等的价格出售他们的商品,并使不同部门得到相同的利润,得到已经部分地由工资决定的商品价格上的同一比例的加价。因此竞争只能使不等的利润率平均化。要使不等的利润率平均化,利润作为商品价格的要素必须已经存在。竞争不创造利润。利润的水平,在平均化过程发生的时候便形成了。竞争不过使它提高或降低,但并不创造它。并且,当我们说必要利润率时,我们正是想要知道那种不以竞争的运动为转移却反而调节竞争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在互相竞争的资本家势均力敌的时候出现的。竞争可以造成这种均势,但不能造成在这种均势下出现的利润率。当这种均势形成的时候,一般利润率为什么会是10%、20%或100%呢?是由于竞争吗?正好相反,竞争消除了那些造成与10%或20%或100%相偏离的原因。它导致某一商品价格,在这一价格下,每个资本都比例于它的量提供相同的利润。”[1](P979-980)

但是,遗憾的是,这一数字模型却没有体现上述的资本移动、供求变动、价格涨落等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这一模型假定在利润率平均化前后各部门资本量一直是100单位。实际上,各部门资本量与资本有机构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对于资本移动、利润率的平均化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也指出,“一般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1.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2.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就是说,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对份额。”[1](P182)马克思假定社会上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都等于100单位,这样做似乎简单明了,但却使每个部门资本相对量的重要性在模型中没有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这一模型的一个缺陷。与此密切相关的第二个缺陷是,这一模型没有体现由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所带来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以及供求状况的变化。例如,从部门Ⅰ来看,利润率平均化以前,该部门生产价值等于110单位的商品量,利润率平均化以后,仍然生产价值110单位商品量,供给状况没有任何改变,其他四个部门也是如此。然而,如果没有供求关系的变化,又怎能说明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呢?不能说明价格的变化,又如何说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呢?遗憾的是,马克思在随后也没有重新建立模型加以说明。第三个缺陷是,由于这一模型没有体现资本转移的具体情况,因此由资本转移所带来的各部门生产剩余价值的变化也未能予以体现,使得平均利润率的计算被低估。具体说来,资本从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移动到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它所增加的剩余价值额要大于减少的剩余价值额,这就会引起剩余价值总量的增加。由此,考虑了资本移动情况的平均利润率就比不考虑资本移动情况的平均利润率要高。为了克服上述三个缺陷,必须建立完善的资本移动数字模型重新加以说明,首先对模型的假定进行如下修正:假定社会上仍然是五个生产部门,但投在这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不是各为100单位,而是分别为各1500、1200、900、600、300单位;其他假定与马克思的模型相同。在作了上面的修正之后,可用下面的数字模型(见表2)来说明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

这个模型与前面的模型不同的是,将部门的资本量与资本有机构成进行了区分,它有助于说明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过程。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各部门资本额、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同,各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同,利润率也不相同。五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为750单位,社会总产品价值为5250单位,平均利润率为16.7%。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必然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移动。具体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第Ⅰ、Ⅱ部门向利润率较高的第Ⅲ、Ⅳ、Ⅴ部门移动。这种资本移动,必然引起不同部门的生产规模、价值总量以及产品价格的变化。假定第Ⅰ、Ⅱ部门分别移出a、b单位,第Ⅲ、Ⅳ、Ⅴ部门分别吸入c、d、e单位,只要满足a+b=c+d+e这一条件即可。但究竟移出多少资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要取决于以下条件“,那种在不断的不平衡中不断实现的平均化,在下述两个条件下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贸易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其次,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把大量分散的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本在各个资本家面前集中起来;最后,不同的生产部门都受资本家支配。最后这一点,在我们假定一切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已经包括在我们的前提中了;但是,如果有数量众多的非资本主义经营的生产部门(例如小农经营的农业)插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间并与之交织在一起,这种平均化本身就会遇到更大的障碍。最后还必须有很高的人口密度。———第二个条件的前提是:废除了一切妨碍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或者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的法律;工人对于自己劳动的内容是不关心的;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已尽可能地转化为简单劳动;工人抛弃了一切职业的偏见;最后,特别是:工人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1(](P218-219)换句话说,资本和劳动力移动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但依据我们的设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空间是最低利润率与最高利润率之间,即10%与30%之间。假定经过一定的资本、劳动力转移之后,形成资本移动的重新配置(见表3):

其中,部门Ⅰ移出资本300单位,部门Ⅱ移出资本200单位。由于部门Ⅰ与部门Ⅱ资本大量移出,必然引起这两个部门生产规模缩小,产品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上涨,利润率上升。从表2中可以看出部门Ⅰ与部门Ⅱ原来分别生产价值为1650单位与1380单位的商品量,资本大量移出后分别只生产价值1320单位与1150单位,商品生产量大大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上升,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随之提高。根据表3数字,当第Ⅰ部门商品价格上升到按1420.8单位(大于商品价值1320单位)、第Ⅱ部门商品价格上升到按1184单位(大于商品价值1150单位)销售时,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从10%与15%上升到18.4%。反之,部门Ⅲ、Ⅳ、Ⅴ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必然导致这两个部门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下降,利润率降低。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部门Ⅲ、Ⅳ与部门Ⅴ原来分别生产价值为1080、750与390单位的商品量,大量资本进入后分别生产1080、1000与780单位,商品生产量大为增加,在需求不变情况下,价格会下降,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随之降低。这三个部门利润率会从20%、25%、30%降低为18.4%。总之,随着资本在部门间的移动,利润率最终将趋向平均化。

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它不仅引起不同部门生产规模、产品价格以及利润率的变化,同时还会引起不同部门剩余价值生产的变化。更为重要是,它会引起全社会剩余价值生产总量从而社会总产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剩余价值总量从750单位增加到830单位,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从5250单位增加到5330单位。这就揭示了为马克思资本移动数字模型所没有揭示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不仅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过程,这种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特别是从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利润率高、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为什么会引起剩余价值生产量的增加呢?主要是因为,同一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与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相比,同量资本用在可变资本的部分较多,从而雇佣的工人较多,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较多。在发生资本转移后,平均利润率就不能按照资本移动前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社会资本总量来计算。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资本转移后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社会资本总量来计算。

但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只是表明一种趋势,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不过这一切总是归结为这样的情形: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因此,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会抵消。总的来说,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数来发生作用”[1](P181)。所以,上述模型所体现的资本移动从而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决不能理解为是一次完成的,而应该看作是在一定时间内、经过无数次资本移动之后出现的一般趋势。

在一个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一个值得接着讨论的问题是,假若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那么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原有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产30生怎样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商品的买卖必须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进行,而不是以原有的价值为中心进行。这样,所有的原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会提高,因为高构成部门(主要是生产资料部门)按一定的比例提高价格,而低构成部门(主要是消费资料部门)也按一定的比例降低降低价格,由此导致每100资本内部的有机构成普遍提高,而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整体的利润率下降。因此,下一次的平均利润率纵然有提高的可能,但整体的趋势是下降。

此外,不断变革生产方式,从而提高生产力以获得超额利润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而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一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普遍提高,显然前者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后者则是无限的。因此,总体上而言,整体利润率呈下降态势,尽管有起反作用的因素。把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的话,可以看出,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但总体下降的错综复杂的“之字形”或“波状形”轨迹。

二、资本移动与市场结构失衡

依据上面的论述,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移动、平均利润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商品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动的过程,正是由于高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利润率低导致资本的移出。反过来,又由于资本的移出导致高有机构成部门的商品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市场价格必然上升,从而获得平均利润(不考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情况)。而低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利润率高,由于资本的大量移入反而导致商品供给的增加,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市场价格则必然降低,它们只得到平均利润。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竞争消除了那些造成与10%或20%或100%相偏离的原因。它导致某一商品价格,在这一价格下,每个资本都比例于它的量提供相同的利润。”[1](P979-980)因而,资本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商品供求失衡、价格波动的过程,没有商品市场的供求失衡、价格波动,资本的社会权力就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常态成为资本不断从高构成部门移到低构成部门的运动过程,而商品市场的常态则呈现不断地失衡的局面。这一点似乎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卷的论述相悖。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在《资本论》前两卷的论述中,马克思假定资本不发生移动、供求一致、商品按照价值买卖,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假定,正如马克思自己指出的那样“,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在政治经济学上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对各种现象在它们的合乎规律的、符合它们的概念的形态上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撇开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来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出供求变动的实际趋势,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趋势确定下来。”[1](P211)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体总体来看,还必须抛开这个抽象的假定,回归到它的现实状态,那就是,整个社会的资本不断移动、供求不断失衡与经济不断波动。从结果来看,在现有的条件下,一旦平均利润率得以形成,供求的变动将调节着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值理论从而得以进一步的展开。另外,与此相关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的再生产,所以从理论上讲,有必要在利润率平均化的基础上重新讨论两大部类的平衡问题,换句话说,在利润率平均化的基础上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数字模型作出修正。对资本移动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任凭资本的自由移动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从高构成的部门疯狂涌入低构成的部门,从而造成低构成部门的商品严重地供过于求,这样不但不能实现高的剩余价值以及高的平均利润率,反而会造成低构成部门商品的严重地生产过剩,而其剩余价值乃至资本则有可能损失。而另一方面,高构成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大量移出反而导致本部门商品严重地供不应求。这两个方面的结果使经济发生严重的危机。对于经济危机,纵然可以从机器大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固定资本周期更新、两大部类比例失调、商品生产无政府状态、有效需求不足、商业投机以及金融投机等方面去解释,但是由资本移动所导致的供求失衡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因,甚至也只有依此才能从根本上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每一次的生产过剩都会导致低构成部门(一般是消费资料部门)的剩余价值和资本损失,与此相联系的是,高构成的部门(一般是生产资料部门)由于低构成部门的生产需求减少,反而导致商品价格先升后降而得不到平均利润,从而整个社会的生产陷入倒退。而每一次危机过后,生产要么在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基础上重新开张、复苏,要么由于危机使得同一生产部门的劣质企业的淘汰而导致生产在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基础上复苏,在上述模型中就会表现为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以更高的有机构成进行生产。

三、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

第7篇

一、三种解释模式

长期经济波动(长波)也称“康德拉基耶夫周期”,熊彼特最早对其命名并概括为三种周期体系,即在一个康德拉基耶夫周期内还存在着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尤格拉周期”(中周期),以及平均大约40个月的“基钦周期”(短周期)。对于中周期和短周期的研究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长波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研究不足。在经济史研究领域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论呈现出来的,例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划分,与长波的统计实证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从文献史的角度来看,长波理论研究主要有两个重要阶段:二战前的早期研究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范•格尔德伦、康德拉基耶夫和熊彼特等;二是1970年代之后的现代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形成了长波理论的三大流派: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技术决定论”,戴维•戈登等提出的以“积累的社会结构”分析为核心的“制度决定论”,以及曼德尔提出的长波理论。

1.技术决定论。该模式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主要观点为:

(1)“执行新的组合”、创造新的生产函数是打破静态循环流转、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但是这些创新(新事象)的出现“不是象人们依据概率原理所期望的那样,从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如果一旦出现,那就会成组或成群地不连续的出现”(蜂聚),从而周期性地打破循环流转的平衡,形成大小不等的经济周期[1]69,72~74,237~253;

(2)长波与基础创新相联系,间断性的基础创新(产品创新)是解释长波的主要变量,其它经济变量如利润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是围绕这个变量而变化的;

(3)经济活动的长波显示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和机制,“每一次长波包含一次产业革命和对它后果的吸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将其称之为“创造性毁灭的过程”。19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滞涨”危机,长波理论开始得到复兴。1975年出版的《技术的僵局》是复兴长波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门斯继承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思想、使之现代化,并试图对熊彼特理论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和发展。门斯关注的是基本创新的前提和环境以及如何推动扩张性长波的产生,并以实证方法研究熊彼特的创新蜂聚假说。另一名荷兰学者范•杜因则综合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思想,形成“创新生命周期”概念,即认为任何一个基础创新都要经历引进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下降阶段,基础创新产品的性质不同,生命周期的阶段也就不同。在此基础上,杜因提出以创新生命周期为基础的长波理论,认为创新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于长波的复苏、繁荣、衰退、危机四个阶段,并认为不同行业(新行业、现有行业、基本部门)在长波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创新倾向,因而以半个世纪为一个循环的长波主要是由创新生命周期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决定[3]118~125。另外,在长波理论的当展中,以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克里斯•弗里曼(ChrisFreeman)、弗朗西斯科•卢桑(FranciscoLou)等为代表的学者开创了技术-制度协同演化的分析范式。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中,佩蕾丝发展出一个技术、经济、制度三者协同演化的模型,探讨了技术变迁及其被吸收的过程如何在经济和制度领域引起变化,推动“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并掀起发展的“巨潮”[4]2,167~169。在弗里曼和卢桑合著的《光阴似箭》著作中,他们提出了五个准自主社会子系统(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和大众文化)的共同演化观,“探讨了在一定制度背景和调节方式框架下,研究包括技术创新、结构变化以及经济和社会运动共同演化在内的经济史的方法,并根据一个连续发生的技术革命向经济系统扩散的模型,对过去两个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行描述。”

2.制度决定论。该理论形成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称为SSA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戈登、爱德华、鲍尔斯、韦斯科普弗、科茨、麦克唐纳等。SSA学派的长波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为:

(1)提出积累的社会结构的概念。该概念最初是由戈登提出,被定义为资本积累赖以进行的外部环境的具体机制和一般制度。这一学派的基本思想源自马克思的论断:“利润决定着积累的进程,而积累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增长的速度。”[6]因此,同曼德尔一样,SSA学派也同样认为利润率决定着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它们不再局限于经典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的分析方法和概念,而是扩展为决定利润率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形成“积累受社会机制制约”这一核心思想。

(2)分析社会力量关系。利润率取决于社会中的力量关系,即资本与工人之间的关系、资本家阶级与国外卖者和买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本家阶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资本家的力量太大,收入分配偏向资本,就会形成消费不足的危机(剩余价值实现的危机);资本家的力量太弱,剥削率降低、利润停止增长,形成剩余价值生产的危机。戈登等认为这一理论在三个方面发展了传统的理论:一是强调力量关系对于利润率的影响要比对利润份额的影响重要得多;二是强调力量关系在决定获利能力基本条件上的中心作用;三是认为对恢复资本力量所做的努力,比如,通过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因对设备能力利用的消极影响而可能会使劳动后备军扩大,但并不能恢复利润率[6]。

(3)研究了长波与积累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扩张性长波和收缩性长波的交替运动可用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变迁来解释,每一个长波都对应着一个相应的制度结构以及由这种社会机制所决定的力量关系。戈登及其合作者将积累的社会结构与长波之间的关系概括为8个方面:①一个有利于资本积累的SSA是扩张性长波的基础和前提;②有利的制度环境导致投资繁荣和经济加速;③投资逐渐达到一定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框架所允许的极限;④积累速度放慢、经济进入停止阶段;⑤经济停滞,使现行的SSA瓦解;⑥在危机中恢复资本积累的可能性取决于新的SSA的建立;⑦新的SSA由危机期间阶级斗争的性质塑造,但不仅仅取决于阶级斗争的特征;⑧新的SSA与原有的SSA不同,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7~8]。

3.曼德尔的长波理论。曼德尔的长波思想很大程度上受托洛茨基的早期研究①的影响。在曼德尔看来,资本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能够解释从扩张性长波向萧条性长波的转变,但是不能说明后者向前者的转变,因此,对长波上升期和下降期的原因的解释逻辑是不对称的。扩张性长波的特点是:利润增长、加速积累、加速发展。但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及资本积累矛盾的加剧,具体条件的变化迟早会使平均利润率衰减、资本加速积累的力量消失,并形成下一个技术革命的巨大障碍,进入收缩性长波:利润退缩、积累逐渐减速、经济发展减速。下降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决定的,马克思提出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扩大再生产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在这里发挥着长期作用。与资本积累中利润率下降的机制不同,使平均利润率突然上涨的因素发生在“危机过程中的资本贬值周期性结果之外”,主要有四个因素:

(1)资本有机构成的突然降低,如资本大量涌入到一个有机构成非常低的领域(或者国家);

(2)剩余价值率的突然增长,如工人阶级严重失败和原子化,从而导致劳动力价格偏低,甚至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

(3)不变资本因素的价格,特别是原材料的暴跌,从而对有机构成突然下降或在第一部分劳动生产力的革命性进展使固定资本价格暴跌产生重大影响;

(4)由于交通运输新体系的完备、分配方法的改进、股份的加速循环等原因而发生的流动资本周转期的突然缩短。

利润率突然上涨所引起的资本积累的加速很可能是短暂的,在短暂的投资之后,可能继而产生新一轮投资不足。因此,必须还有一种机制使过剩资本的积累被拖入到更大的漩涡中去,在这里不仅发生中等的技术革命,而是要发生大规模的、普遍的生产技术革命。如果几种因素能够引致平均利润率突然上涨,很可能将引发这样一种机制,从而导致广泛的、规模巨大的扩张性浪潮。根据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分析,曼德尔认为这种技术革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用机器生产动力机械方面:“在能源机器生产和动力机械的机器生产方面的每一次革命,都逐渐使整个经济中的全部生产技术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在内”。正是动力机器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传送机器和工具机器的革命性变化,逐步引起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变迁,从而暗示了新积累资本扩大的长期可能性[9]121~156,[10]。根据这些分析,曼德尔认为有事实性标志的长波主要有三个时期,如下表所示。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长波理论的研究起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受西方滞涨危机后长波理论复兴的影响,学术界基于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对长期经济波动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根据相关文献,我国学术界构建长波理论主要形成了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矛盾为分析框架的研究范式。从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最革命的因素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阶段性适应和动态调整。这些研究构成了我国1980年代长波理论的主流模式,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传统政治经济基本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1982年张蕴岭发表《西方经济战后发展的转折和长周期波动》,全面分析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以及与1873年和1929年危机的共同特点,认为长期经济波动有规律性,这种经济运动形式“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结果”。促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生转折性危机并随之陷入缓慢增长的原因在于:

(1)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束缚的矛盾积累深化的结果;

(2)科学革命由转入低潮的影响;

(3)经济结构畸形需要调整[11]。

张荐华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长周期理论初探》一文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长周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产阶级被迫在自身利益允许的范围内对生产关系作有限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时期得以迅速发展,但是随后又不可避免地陷于慢性萧条之中。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技革命发展的阶段性,构成长周期的物质技术基础。”[12]1984年查汝强发表《试论产业革命》的文章,界定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涵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产业革命为重点,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中三次产业革命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的发展演变,并提出以此建立长波理论的设想[13]。1988年赵涛出版《经济长波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波动研究》,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矛盾为框架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专著,该书采用主要发达国家的大量统计资料证明了长波周期的存在,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证了经济长波起因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周期”的观点[14],是我国构建长波理论的重要尝试。除了上述研究外,我国学术界还作了其它探讨。例如,沈华嵩在《论长期波动》一文中,批评了曼德尔用外因解释扩张性长波的原因以及新熊彼特学派用技术革命解释长波的观点,认为康德拉基耶夫所主张但并未展开的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解释方法是可以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提出用傅里埃级数作为联接长周期以及其它周期运行的机制,并通过叠加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不同长度的周期波动[15]。金岩石以投资需求的变动作为解决长期波动的关键,试图构建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基础、以平均利润率波动为中心的分析框架,用受资本有机构成和剥削率的变动所制约的一定再生产结构的最高增长率所要求的积累结构来解释长波运行机制[16]。

1980年代之后,长波理论的研究进入低潮,特别是随着西方资产著作阶级经济学说的大规模引进,构建长波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2001年孟捷的著作《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发表的《新熊彼特派和长波理论述评》等文章,对长波理论做了新的探索:

(1)区分了作为经济增长阶段的长波和作为分析性概念的长波之间的不同。认为长波事实上只能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来使用,新熊彼特学派的“创新生命循环”的解释模式缺乏一个恰当的理论基础,因此,长波应当被“把握为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新兴主导部门的基础上由以展开的内在时间框架”。

(2)探讨产品创新如何在资本积累的框架内作为解释长波的内生机制。肯定了新熊彼特学派用产品创新的消长解释一般利润率动态的理论贡献,对曼德尔用外生因素解释扩张性长波的看法提出了批评性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萧条引致基本创新”的假说,并考证了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观点———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带来的生产过剩得出产品创新的必要性[17]115~130。

(3)探讨了结合新熊彼特范式和范式的、构建新的长波理论的可能性。新熊彼特派和曼德尔的长波的理论共同点都强调了利润率对长波的作用,并认为利润率是资本积累过程的核心因素,但是新熊彼特学派缺乏基于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理论则抽象了产品创新这一重要因素,因此,新的长波理论可以考虑在一个全新的利润率动态的理论基础上,将新熊彼特范式与范式相结合[18]。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中,孟捷进一步提出吸收SSA学派和调节学派制度分析方法构建新综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新熊彼特学派和范式有互补性,在一派中SSA学派和调节学派的贡献在于:将资本主义经济一般运动规律与具体历史结合起来,发展出一个中间层次的制度分析理论,构建新综合的长波理论范式可能性方向是从技术、经济和制度协同演化的角度,进一步考虑制度对资本主义积累的重要意义[7]。

另外,在长波理论的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还从具体问题出发做了大量研究。高峰在《“新经济,还是新的”经济长波“?》一文中分析了美国1990年代“新经济”周期性长期扩张的性质,并指出:新熊彼特学派、曼德尔和SSA学派分别强调了技术变量、以利润率为中心的变量和制度变量,三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果将投资或资本积累增长速度的变化置于长波分析的中心地位,那么上述三个变量均与投资率的变化直接相关,“经济长波的内在机制,并非取决于上述三种理论所分别强调的某种单一因素,而是由社会生活中与投资直接相关的三类基本因素共同决定的。”[19]许建康在《经济长波论及其各学派分歧的最大焦点》文章中指出:马克思关于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派生矛盾,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恩格斯概括的关于本质关系的抽象形式上”,需要探究《资本论》中马克思所动态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的基本方法、基本框架以及具体变化过程,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研究包括《资本论》一卷第七篇、二卷第三篇、三卷第三篇,三者分别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实现条件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分别对应于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和利润率下降论,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应由此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长期波动的原因[20]。李民琪、朱安东在《世界利润率长波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中计算了1855年“核心世界”利润率长波的变动并分析了我国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高积累率、低利润率的原因,证明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21]。

三、几点思考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并走向一个以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协同演化为视角的研究框架;长波理论坚持利润率和资本积累的分析逻辑,并由SSA学派发展出一套制度分析框架;我国学者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研究范式,尽管能够涵盖这两种分析逻辑,但是基本概念过于抽象,缺乏中介性变量和中间机制的具体研究。我们认为,构建长波理论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依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探索经济变量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曼德尔的长波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框架,但是这一分析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技术革命对利润率影响机制的研究(微观层面);

(2)缺乏对于导致利润率突然高涨的各种原因如何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内生发生的研究;

(3)对于不同阶段生产关系如何对生产力发展做适应性调整的研究不充分;

(4)没有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发展思想吸收进去。因此,长波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应当充分吸收新熊彼特派、SSA学派以及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论的思想和观点。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阶段论和循环论。长波不应当理解为一种重复波,而应当理解为一种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长期趋势。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发展表现为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不断展开,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矛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深。因此,我们反对将长波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循环论,这种论调将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看作50年左右的单调重复,并期望寻找一种共同遵守的原因和机制,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和历史的方法。列宁及传统政治经济学所提出的“阶段论”,是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对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趋势不断加强、矛盾不断加深的正确判断,长波理论不可缺少这一视角的分析。

2.关于单因素论和多因素论。对于长波现象进行单一指标的确认和单一因素的解释,是过于片面地看待问题的形而上学方法。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应当理解为资本积累的长期趋势,伴随这一长期趋势的各种经济变量表现为总体的、综合的变动,这并不排除有众多逆趋势的反作用,但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在塑造着基本趋势。因此,多指标和多因素的分析比单指标和单因素论更有说服力,这体现了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22]478这句话道出了我们所说的方法的实质。长波显示的不是单一现象和微观时间的趋势,而是资本主义体系整体的涨落,以及资本主义向着更高阶段过渡的必然性。因此,它是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多因素联合的结果,是偶然性中的必然。必须强调的是,这并不是说各种因素的作用是平行的、等量的,在分析具体波动阶段时,应当区分本质因素和非本质因素。

3.关于内因论和外因论。内因论主张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机制来解释长期经济波动。这种观点发端于康德拉基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中,他否认长波“是由偶然原因造成的”,认为“长期波动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实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并拒绝为“一种长期波动的适当理论奠定基础”[23]20。外因论则常用偶然的、单因素的、超经济的事件来解释长期波动的原因,在长波理论的早期研究中,黄金生产、战争、货币、食物和原材料等都作为长期波动的原因和解释。曼德尔的“非对称”观点,则主张收缩性长波用资本主义内在机制解释,而扩张性长波用外因来解释。我们认为,应当将资本主义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派生矛盾以及反映这些矛盾的经济变量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解释长波,资本主义的稳定性(而不是走向崩溃)是因为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一个广泛的负反馈机制,战争、新市场的开拓、国家干预等都是这一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系统中起着抑制离心力的作用,对资本主义矛盾激化、趋向瓦解的倾向进行反作用,进而推动着资本主义向更高阶段发展。

4.关于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在长波理论中主要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倾向:熊彼特派倾向于技术决定论,而SSA学派更倾向于制度决定论。我们认为,我国学者所提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作用的分析框架是统合这两种分析倾向的更好的分析范式。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上,作为生产力的表现形态的技术革命将在一定时间框架内推动作为生产关系表现形态的制度变迁,制度或迟或早必然会对技术做适应性调整。马克思曾经多次对这种关系做过表述,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4]567~568,575~576在批判蒲鲁东时,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22]82,83技术变革取决于人类科学探索实践、已经取得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及社会经济对科学技术的吸收。制度对技术的反作用是SSA学派对长波理论的重要贡献,但将资本主义长期经济波动仅仅用制度的“创造性破坏”解释,未免过于简单。相比较来说,熊彼特派如卡萝塔•佩蕾丝、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试图用技术、经济、社会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演化的分析范式,强调社会经济对技术的吸收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对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生反作用辩证机制的理解则更具借鉴意义。

5.关于辩证方法与演化方法。熊彼特派的长波理论经过卡萝塔•佩蕾丝、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走向了依据演化经济学方法的综合范式。他们的研究方法与的研究方法共同之处在于:

(1)从历史的观点来研究问题,将历史理解为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