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务报表的主体和核心

时间:2023-06-27 16:05:48

导语:在财务报表的主体和核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务报表的主体和核心

第1篇

摘 要 由控股企业编制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情况的财务表格就是合并财务报表,其在应用中需要借助不同的理论依据进行。本文就对其合并理论与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进行了分析,说明要保证合并报表的实用性就必须根据公司现有状况来合理选择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

关键词 合并报表 适用理论 问题处理

一、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浅析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从集团的角度看合并跨级报表就是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经营情况统一反映成为整个集团的财务报表,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报表内容整合起来,不仅仅包括了资产负债、合并利润、合并利润分配表,同时也包括了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的增减改变和附注等。这样的报表合并处理主要是为了让集团化公司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整合,不仅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必要的财务数据,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在新的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合并的基础理论有三种,具体是:

1.业益理论

这个理论实际上代表的是所有权,其核心思路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直接的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就是提供透明的公司整体经营的财务信息给母公司的股东,而不是为了满足子公司少数股东的信息需求,后者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子公司的独立报表实现。

2.主体理论

主体理论的核心是:母公司与子公司应被看做是单一的主体,其财务报表的合并是从整个集团的角度整合信息为股东提供必要的利益服务。主体理论基本立论是:会计的主体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分离且独立的,强调法人的财产权就是法人有独立于最终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任何所有者不能对已经投入到法人实体的资本提出要求。主体理论认为母公司、子公司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的关系。因为存在此种控制关系,所以其合并的财务报表不应是母公司报表的延伸,而应将母子公司视为单一经济体,是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即这个理论主张多数股东与少数股东的权利是相同的。

3.母公司观理论

母公司观理论认为,企业集团的内部股东仅仅是指母公司的股东,而对于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是排除在投资者之外的,只将其看做是母公司集团的债权人。按照这个理论思路,母公司在合并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时,其特征如下:合并的过程中商誉属于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少数股东权益,仅仅将母公司股东权益包含在内;在合并报表中,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都按照市价而定,按照公允计算值改计的子公司净资产,仅限制在归属于买方的部分,少数股权反映的是账面价值;公司间未实现利润在顺销时应全额抵消,在逆销时应按母公司所有权的权益比例来抵消。

二、在应用财务报表合并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合并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占比问题

在合并财务报表并进行分析的时候,因为合并报表中有少数股权,如果简单地利用单个企业的财务分析进行评价显然存在偏差,偏差的大小则取决于少数股东的占比。如:计算资产收益率的指标时,因为净资产没有包括少数股权的损益,所以采用平均净资产也不能将其纳入分析范围;分析合并的主营业务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的时候,集团的业务收入与总资产都包括了子公司在内的全部收入与资产,都没有扣除少数股东所持份额,所以其结果不能作为集团盈利能力的依据。

2.财务合并不能作为风险评价的主体依据

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主体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结合经济体,但是从法律上看,二者之间属于独立的企业法人,合并财务报表所罗列的资产应属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以股权关系作为其联合经营的纽带,不能自由支配其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合并的资源。尤其是母公司对与非全资的子公司,尽管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经营权,但是其不能忽视子公司的股东的意见,而进行资产调配。因此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债权只能分别由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别负担,而不能利用合并的财务报表分担到全部的资产中。合并财务报表负债率的高低并不能说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或者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存在的风险大小。对于风险评估而言合并财务报表可以预测集团公司授信控制的总量,但是不能分析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风险大小,应必须结合各自的财务报表来分析。

3.合并报表关联方、关联往来和交易的内部报表

在集团公司的内部报表体系中,应区别关联方的等级来编制有关集团公司的内部关联收入、成本、收益、费用、资金配置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和资金数额等信息的内部报表。各级企业应当区别并表关联级次,准确地编制能充分反映合并报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的综合报表和项目报表。其中包括:合并报表关联方往来和交易明细、主营业务明细、其他业务明细、营业外收入明细、各种债务债权变更明细、各种资产变动情况明细等相关的内部报表。在集团内部反映库存收入、发出的相关报表中,还应反映特定核算主体与各个关联级次的关联交易数量,以此方便各级编制合并报表并反映其与母公司之间的内部信息。

4.合并财务报表往来交易的抵销

集团公司内部的各级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联往来与关联交易,应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抵销。对于第三级内部关联交易与往来,应当在第三级的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进行抵销。对于第二级内部关联交易与往来,应当在第二级的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进行抵销,第一级也是如此。企业集团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内部交易和往来,应当在母公司汇总报表合并的过程中进行抵销,不应纳入到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范围。

结束语:在集团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合并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即以某种固定理论依据为前提,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按照其体现出的特征进行报表合并,同时在合并中应当重视对要点问题的把握,这样才能让合并后的报表充分反映公司的实际的财务状况。

参考文献:

[1]肖明芳,刘天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合并理论比较分析.商业会计.2011(06).

第2篇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2- 0009- 04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将会计准则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加速了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2008年10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联合了《财务报表信息列报的初步观点》(以下简称《初步观点》),对现行财务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表内信息分类标准进行了“颠覆式”的变革,提出了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新观点。只有了解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要求的制度变迁,才能对《初步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也才能对资产负债表的未来发表中肯观点,并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持续趋同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制度变迁的梳理,在对《初步观点》关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新观点客观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我国在应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变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一个制度变迁的梳理

1.1 IASB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规范要求

1997,IASB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IAS1),该准则取代了1994年的IAS13《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列报》,更加具体规范地指出:“每个企业均应依据其经营的性质,确定是否在资产负债表表内将流动和非流动资产、流动和非流动负债作为独立的类别列报。本准则的57段及65段适用于作这种区分时的情况。当企业选择不做这种分类时,则资产和负债应大致按其流动性顺序列报”,至此以后,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以会计要素和流动性相结合的划分标准成为了各国普遍流行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

IAS1中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性分类并未作出强制性规定,针对银行、保险等金融类公司,其编制的财务报表应该与IAS1的规定保持基本一致,但是具体要求则需要遵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中的规定:“按照性质划分和排列资产和负债,并要反映各自的流动性”,这就是说金融类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可以按照金融和非金融资产、金融和非金融负债来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按照流动性列示。

IASB分别于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对IAS1进行了3次修订,但至目前为止IAS1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总体原则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在强制性程度和具体表述上有所变化。2007年修订版要求:“主体应根据第66段至76段所述情形在其财务状况表中将流动和非流动资产、流动和非流动负债作为单独的类别列报,除非按流动性列报提供的信息是可靠的,并且更为相关。当应用这种例外情况时,主体对所有资产和负债应大体按其流动性顺序列报”。由此可见,IASB始终要求按照流动与非流动的分类标准对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分类列报。现有的国外关于资产负债表分类标准的研究文献大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和流动性相结合的分类标准展开的,例如,William D. H.(1966)讨论了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按流动性对项目进行分类的问题;Hopkins P. E.(1996)研究了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划分问题。

此外,在《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汇率变动的影响》(IAS21)、《国际会计准则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IAS29)中提出了在特定情况下资产负债项目也可以按照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的要求进行分类列示。

1.2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规范要求

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部长令第5号),正式以会计准则的形式明确了资产负债表项目以流动性为基础分类。即资产分类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分类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1992年12月,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颁布的分行业会计制度,也是以此基础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分类的。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 号)仍然延续了这一做法。

1999年6月28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2001年、2006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在这一具体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的分类标准,要求企业按照既定的标准将资产负债项目划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以便判断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易,但并没有要求改变资产负债表项目列报时以流动性为基础的分类标准。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此前财政部的会计准则简称《原会计准则》),迅速提升了中国会计实务标准的高度,填补了境内外会计信息沟通的鸿沟,使中国会计实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原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下,资产负债项目只有2种分类标准,即流动与非流动、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在《新会计准则》下,上述2种分类标准的相关内容均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会计理念由利润表观转向资产负债表观,金融工具准则逐渐成为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出了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概念,据此可将资产负债项目划分为金融与非金融项目。资产负债项目也因此出现了第三种分类标准,即金融与非金融项目。当然,这一分类标准也只限于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时使用,对于财务报表列报则不受此影响。

2 关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观点与评论

2.1 按照金融与非金融项目分类标准编制资产负债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大量的创新金融工具不断出现,金融市场也因此蕴含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看到一起又一起触目惊心的金融风波,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停业等等。应该说,尽管发生这些金融风波的原因很多,但财务报表在金融工具方面没有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如以前衍生金融工具一直在表外核算)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因此,IASB和各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从财务报告角度,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充分、相关的信息。

随着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进一步完善,一些学者提出了按照金融与非金融项目分类标准编制资产负债表和金融工具明细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按照金融与非金融项目分类标准编制资产负债表和金融工具明细表,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基本理念,适应经济业务的发展需要,有助于企业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充分披露金融风险,并加强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实,按照金融与非金融分类标准来编制资产负债表,实践中已有应用。在各国政府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采用了按金融与非金融对资产负债项目分类的方法,例如,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编制。

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更多侧重于风险控制,对于金融项目较多的企业而言,是很有意义的,而对于金融项目较少的企业则不但没有意义,反而可能导致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误解。由于其适用范围不具有广泛性,因此也很难得到普遍认可。

2.2 按照核心与非核心项目分类标准编制资产负债表

为回应社会各界对企业财务报告缺陷的批评,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下设的企业报告特别委员会公布了其历时3年完成的《改进企业报告》。研究报告发表后,在美国乃至国际会计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财务报告改进的大讨论。该研究报告中涉及财务报表项目分类标准的内容主要是提出了财务报表项目应区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核心业务包括正常业务和经常业务;非核心业务包括非常业务和偶发业务。该报告试图通过这种新的分类标准,尽量消除非常项目、偶发项目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影响,给报告使用者判断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加直接、相关的信息。

划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资产负债项目将为划分为核心资产、非核心资产、核心负债、非核心负债。

该种观点认为,按照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划分财务报表项目,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使财务报告从单纯反映历史发展到面向未来,从而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由于该种观点是由美国会计界提出的,考虑更多的是美国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并且当时全球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体现出较强的超前性,并未得到各国会计界的普遍认同,IASB在对会计准则修订时也并未采纳该项建议。

2.3 按照业务(经营与投资)、筹资项目分类标准编制资产负债表

从2004年开始,IASB与FASB决定开展一项名为“财务报表列报”的联合项目。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IASB于2007年9月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

2008年10月,该项目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名为《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的讨论稿,并由IASB公开征求意见。《初步观点》提出了按照业务活动(包括经营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财务状况表、综合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类的观点,旨在加强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更清晰的信息,便于报表使用者(主要是外部投资者)根据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

按照《初步观点》,资产或负债项目首先要分为业务和筹资2大组。业务组中又划分为经营和投资2大类别。经营类项目包括企业管理层认为与企业业务活动的核心目的相关的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投资类项目包括企业管理层认为与企业业务活动核心目的不相关的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筹资组划分为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2个类别,筹资资产和筹资负债是管理层认为可以为企业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提供筹资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每类资产或负债项目将分为短期和长期2个子类别,除非企业基于流动性的列报提供的信息更相关。《初步观点》建议的财务报表项目分类具体格式见表1所示。

从《初步观点》的内容分析来看,《初步观点》中关于报表项目分类的意见实际上借鉴了1994年的《改进企业报告》的观点,是核心与非核心分类标准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报表分类标准发展至此,可以说已经兼顾了各方的意见,尤其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来说,给予了最大程度上的满足。按照《初步观点》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应该能够比以往任何一种观点提供更多相关性信息。在这种观点下,报表使用者可以轻易获取经营类净资产、投资类净资产和筹资类净资产,以及相关类别损益、现金流的变动情况,使主体在财务报表中提供描绘经营活动内在一致的财务图景信息。这样,既可以明晰不同财务报表项目间的关系,又能使财务报表尽可能相互补充。不过,提供更多相关性信息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信息加工成本,因此说,这种观点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针对《初步观点》,财政部会计司在一方面组织国内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讨论的同时,于2009年9月2日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时间安排,表明了中国政府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中国赞同在财务报表中引入其他综合收益,但不宜大幅度改革现有财务报表的内部结构和列报项目。因为现有的财务报表列报结构和项目在实务中应用良好,似无必要进行较大的结构性调整,如果对报表列报作出重大修改,法律上也存在某些障碍。

3 我国在应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变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认识《初步观点》对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框架的影响

客观地说,《初步观点》对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模式的建议是科学的。它能够有效地在三大报表之间实现更好的勾稽关系,将价值创造(业务活动)方面的信息与募集和筹措资金(筹资活动)方面的信息很好地体现于三大报表的分类中。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信息需求。但是,《初步观点》的前提是满足成熟市场中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信息需要。然而,我国目前市场成熟度不高,投资者理性程度不够,依赖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尚未完全形成主流,财务报表的作用更主要是用于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估。若按讨论稿提出的方案改变报表结构和项目,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信息转换成本,甚至涉及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

3.2 深入分析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确定的环境因素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确定不仅与经济环境、信息化水平关系密切,而且需要得到全球公认。

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影响很大。可以预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报表项目分类标准也会进一步发展。因此,并不存在一项永久不变的分类标准。如流动与非流动的分类标准持续时间最长,但仍然要面临新的分类标准的挑战。此外,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代,财务信息的获取、加工和披露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财务报表项目分类标准的改变,可能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反之,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就可能增加更多的执行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获得了极快的发展,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实施或准备实施会计准则趋同计划。在这种形势下,对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影响至关重要的项目分类标准,绝非个别国家能够直接左右的,需要获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一致认同。

3.3 协调好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标准的确定,不应该成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一家之言,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最理想的做法是组成由报表使用者(以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主)、报表编制者、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多方代表参加的联合组织来完成,才有可能协调好各方利益,使分类标准得到普遍认同,能够尽快确定,同时也可以减少执行时的阻力。

3.4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3篇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重形式而轻实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观点,“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为“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但长期以来,到底是“实质重于形式”还是“形式重于实质”,这一一直困扰着会计界,而且往往是“法律形式”取代了“经济实质”,并以此指导会计处理。例如,①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之中,由于各国税法的重大,会计实务依然按照稳健性而不是“持续经营”原则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②按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但是会计人员并未真正按照现值而是按照成本属性去计量资产;③再如,有退款权的产品销售,会计人员进行处理时,往往在交易发生时就完全确认为一项收入,但是经济事实却是,与该商品相联系的风险并不完全转移。

2、重成本而轻价值。由于会计主体假设的存在,采用成本或者价值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在同一时点上不同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立足点的不同:成本是会计主体对“投入”的核算,而价值是会计主体对“产出”的核算。笔者认为,以资产为例,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价值则代表了资产的流量特征。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重成本轻价值是由于立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主要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健性。以成本尤其是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只能反映资产的取得或投入,并不能够反映“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与资产的定义相违背,资产概念在质和量的规定方面就是相悖的。

3、侧重于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会计要素定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但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此外,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仅仅重视历史信息,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因为权责发生制原则本身已包含了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和展望未来三个环节。

4、侧重于利润的核算。FASB的概念框架力图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而不是以收益表为重心的收入/费用观,但是在财务报告中却并未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例如:①过分注意盈利的核算,强求收入、费用的配比而忽视资产的计价;②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对企业的实际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

5、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固有弊病。试想,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必会拒绝确认乃至报告某些虽然与交易无联系但是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控制(监督)不能令人满意。例如:①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因为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因此在财务报表上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却有着深远的影响;②那些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意义深远的项目,更是得不到反映;③对企业履行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也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④对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商誉和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性很少披露;⑤财务报告的不完整性还在于它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表,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职业的兴起,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殊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

6、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不可否认,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例如FASB关于资产定义中的“可能”一词,就含有“不确定性”,然而各项资产却以非常确定的单一数字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事实上,只要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那么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但问题在于,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单一、仿佛十分确定的数字,到底向会计信息市场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即使加总可以抵消单一会计数据的不确定性,但也掩盖了一些十分有用的信息。难道我们不能从个别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和分部报告同时并存不悖中得到什么启发吗?

理智的信息使用者不会为这些貌似精确的数字所迷惑,但是要探究其本质上的确定程度,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去验证和再确认,甚至不厌其烦地去对财务报表上的单一数字进行重新分解,然后再按照自己的判断重新组合和汇总。那么我们就要提出质疑——会计人员将零散的会计数据经过确认、记录和计量程序最终汇总为单一的数字,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将它按照自己的需要予以分解并进行再组合,这样合了又分,分了又合,会计人员到底起着一种什么作用?对整个资源是否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浪费?我们为什么不对此状况加以改进呢?此外,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重要局限性之一。

二、对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几点设想

在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续和的。要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总的来说,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应是一种扬弃;具体来看则有以下十点:

1、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之完全否定,相反,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投资报酬、财务弹性和变现能力的会计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做法,在损益表的下端附加披露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

2、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注意披露各种表外融资方式的特征和风险。

3、在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之中,披露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另外,可以适当披露采用“区间”或“范围”估计数量报表项目的有关信息,借以消除报表项目貌似确定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误导。

4、在其他财务报告中,着重披露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经营活动重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显著风险和报酬机会、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关于企业“软资产”(如人力资源)以及评估的商誉的信息,并尽可能披露关于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余相关企业的信息。

5、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

6、对操作衍生工具的企业,应该单独予以披露并进行核算。

7、若存在着多个企业分部,应尽量按照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编制或提供分部报告。

8、鼓励企业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

第4篇

(一) 合并报表的内涵

合并财务报表存在于包含母子公司的企业集团中,由母公司编制,用来反映整个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实质胜于形式”理念的具体化,是根据股东以及管理需要,将整个集团公司视为单一经济实体,从而反映集团公司的情况。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分析

收购以及交换是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表决权股份的途径,因此,公司可以采用收买法以及权益几何法来编制合并报表。收买法即为处理购置的企业,按照支出总成本记录来记录其购买行为,购买方式以及支付方式构成了购买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收买法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增值摊销的存在;二是被购买企业产生了新的计价基础;三是增值摊销以及商誉会降低合并收益;四是购买行为的商誉应该得到确认。权益集合法是将多个股东具有表决权的股份联合在一起,其方法直接影响到所有者权益,因此,这种方法与收买法不同,其特点正好与收买法的特点相反。

(三) 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观念

将企业集团视为单一经济实体进行会计处理时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在这样的主体界限之下,合并报表在外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母公司观念、实体观念以及修正的母公司观念三种,这三种理念形成了当下合并财务报表的主流理论观念。母公司观念即为以母公司为主体的观念,将企业合并报表视为母公司报表的扩展,其编制主要针对现有股东,造成了少数股东以及小股东权益被忽视。实体观念与母公司观念相反,认为合并报表应该充分兼顾子母公司的利益,将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视为统一实体的共同所有者。修正母公司观念是以上二者的结合,认为以上二者都不能充分阐述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因此,修正母公司观念与以上二者有较大不同,是以市价记录资产负债,在报表中反映出一部分股权,将未实现的内部交易进行损益处理。

(四)合并报表原则及合并方法

合并报表原则主要有一体性原则、个别会计报表原则、重要性原则三类,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仅要遵循一般编制原则,还应遵守以上三类原则。按照这三个原则,财务报表合并主要流程依次为:使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统一、编制合并工作底稿、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的合并金额以及填列五步。

二、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研究

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主要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成长能力分析四个方面。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数据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为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集团的债权人是相对于独立法人主体而言的,但是企业集团在结构上并不是独立的法人主体,因此,法人合法拥有财产才是债权人获得求偿权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通过分析个别报表,来实现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综合分析是科学的,可以帮助债权人做出正确的债务决策,这种分析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以及长期偿债能力两种。

第一,在短期偿债能力中,最能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数据指标为流动比率,在一般情况之下,2:1的流动比率之下,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最强,债权人的权益最能得到保证。

第二,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的数值越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在比率较大的情况下,利用少量的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获取生产用资产,利用财务杠杆,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较多的投资利润。

(二)营运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最能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在企业集团中,营运能力即为企业利用资产的有效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企业集团进行营运能力分析,需要对企业营运效率的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两种具体情况,一是横向合并的企业,二是纵向或者混业合并的企业。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体现,反映出企业集团能够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反映指标为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以及主营业务净利润率等。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的含义较好理解,其分析也较为简单,对于主营业务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来说,这二者的指标越高,就说明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越强。资本收益率是对企业自由投资来说的,该项指标越高,那么投资收益越好,风险越小,此项指标是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主要依据,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这项指标要与企业债务资金成本率作对比,若资本收益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率,那么负债对投资就是有利的,低于则相反。

(四)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即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减。企业的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三项是反映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为主营业务、主营利润以及净利润的增长率。此外,企业的成长能力是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的,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时以及预测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合并财务报表分析才具有实效。

三、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用途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整体情况,将企业集团的整体作为会计主体,其编制抵消了内部交易事项对个别报表的影响,其对象是多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其意义是经济上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此外,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的区别还有: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由独立的企业法人进行,所有企业都要进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合并报表则不需要,其反映对象是单个的企业法人,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无需单独设置账簿体系,个别报表则需要设置,在编制流程上也有很大不同,其项目数据经过加总、抵消分录。因此,必须明确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的用途,要明确合并财务报表是否能够作为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其实,合并报表对于企业集团决策价值有无取决于其使用者以及作用,其价值对于集团公司做出整体宏观决策是巨大的。

(二)如何以个别报表为基础综合分析合并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由子公司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并抵销内部交易事项对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如果企业集团片面地将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整体性显然不足,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必须结合个别财务报表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整体以及具体统筹起来,尤其是集团成员差异大的情况下,结合二者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要引入对比分析的概念,将实际数与基数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差异,了解经济活动绩效以及问题,其效果与等效替代法相似。

(三)明确分析是否以母公司为中心

母公司是企业集团的灵魂所在,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必须明确是否以母公司为分析中心,一般的,母公司掌握主营业务,分析主体一般为母公司,但是,特殊情况还是存在的。例如,在子公司为主营业务经营主体时,那么企业的经营管理主体以及利润主要来源就是子公司,合并报表分析以及经济决策都应该主要针对子公司。在母公司主营业务与子公司主营业务重要性相差无几时,就需要按照上文的对比法做出对比分析,确定子母公司在集团中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合并报表分析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第5篇

一、财务报告过去的发展与变化回顾

(一)财务报告理论上的发展与变化回顾

1、关于计量。财务报表是以传统会计的三个特征为支柱的。那就是:记录按复式簿记系统;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属性。因此,人们把传统的财务会计分别称为复式簿记会计、权责发生制(即应计制)会计和历史成本会计。在财务会计的上述三个特征中,对会计信息特别是盈利信息最有影响作用的,是确认和计量。传统财务报表受到的冲击最早也是针对计量。所以,报表的使用者莫不关注计量。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及90年代以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之外,先后创造了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清算)净值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正如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所说:"当前,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的各种项目,是用不同属性来计量的。这要由项目的性质和计量属性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来定。"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财务报告中的计量可以看到下列变化:由早期以历史成本为主(甚至占完全统治地位)到几种计量属性同时并用,再到当前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这种种变化明显地说明,计量属性的采用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即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各种不同计量属性所带来的不同经济后果及其应用的不同前景。

2、关于确认。早期财务报表的确认仅研究收入的决定和费用的分配。在股份企业出现以前,往往采用收付实现制来确认收入和费用。那时确认的唯一标准是看有无现金流入(收入)和流出(费用)。后来,由于出现委托和关系,为了正确反映和评估在某一期间的受托责任,就产生并广泛运用了权责发生制。然而权责发生制仍然是针对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来说的。它提出了确认收入和确认费用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不再是看有无现金收付,而是看权利与责任是否发生。为了实现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又形成了应计、递延、分配和摊销等四个特殊的会计程序。权责发生制使财务会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较前复杂,当然所获得的收益数据也较前更为相关与可靠。人们主要关注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另一解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左右,财务报表中的收益表被普遍认可为第一报表。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共同关心的主要信息是一家公司的收益(盈利)。收益是怎样决定的呢?从收益表的构成可以看到: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决定收益。这就是流行于当年的收入/费用观。然而收益也还可以由净资产(不包括业益的变动)的期末与期初的余额对比来求得。后一决定收益的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观,因为这可不依赖收入与费用而单独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直接进行确认。若根据资产/负债观,权责发生制就不能构成全部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基础。于是FASB发展了会计确认的理论。在1984年12月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中第一次提出确认的完整定义,确认的四项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并根据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报表要素正式记入或列入某一企业财务报表的过程"的定义,而把确认的过程分为"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三种类型。FASB第5号概念公告关于会计确认的见解如同它强调现值技术的运用和大力提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样,为把各种创新经济业务(典型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可确认而尚未实现的有关收入项目等)在表内予以确认、计量或者在表外进行披露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思路。由此可见,财务报告理论与实践的这一发展,不是凭空而来。它们同样是竞争技术与全球化等环境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

3、关于报告。早期的财务报表,是直接根据日常记录所编成的。报表的内容就是表内的项目。项目只不过是会计科目的重新分类、汇总和排列。后来由于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表内陈述的内容基本上属于会计上的术语而不易为广大投资人所理解。为了提高报表的易懂性和可使用性,于是增加了表外附注和附表,这一部分的出现,同证券监管机构(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上市公司的报表提出补充的披露要求也是分不开的。虽然表内和表外的区分,人们已习见为常,但多数人并不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不同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FASB于1978年发表的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当前实务中的财务报表应当称为财务报告;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财务报告。财务报表需要由注册会计师审计,而其他财务报告则可以请企业以外的会计师或专家审阅,有的甚至可以既不审计,也不审阅。在讲到财务报表和附注的关系时,FASB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则反复强调:在财务报表表内表述是确认;用附注(包括表内旁注,表外底注)、其他附表、其他报告手段进行表述,不是确认,而是披露。这样,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形式和是否量化表述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二)财务报告及其种类的发展与变化回顾

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两种表述形式共同构成今天的财务报告,乃是财务报告经历了60多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再从报告和报告的种类看也产生了很多重要变化:

第一,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

早期的基本财务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到1987年被现金流量表所取代(SFAS财务会计准则公告》95),成为第三财务报表。1997年,美国又发表"报告财务业绩"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出:企业可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在此以前,英国已在ASB(《会计准则公报》的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中提出"全部已实现利得和损失表"作为第四报表)。

第二,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

1、从覆盖面看,原先的财务报告只反映一个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的变化。后来,由于出现控股企业,控股企业除编制本身的财务报表外,还要编制覆盖整个控股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同时,一个企业由于规模很大,分部很多,又要求对具有不同机遇和风险的地区和业务分部编制分部财务报告。合并报表和分部报告都能向投资人补充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

2、从时间间隔看,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年报告一次,属于年度报告。为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后来,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月报等统称为"中期报告"的财务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来信息的报告将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现在实际上已开始在网上实时信息。

3、从内容上看,第四报表较好弥补了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对编制收益表都声称坚持"满计损益观"而不是建立在当期经营业绩基础上,但实际上对可赚得却未实现的收入,往往绕过收益表,而把它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这种做法,实际上压低了企业当期所确认的全部损益,违反了满计损益的原则。第四财务报表即全面收益表,所报告的企业财务业绩包括了所有已确认的损益(不论是否实现)。这种业绩报告,才真正体现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收益表。

二、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

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在改进,并根据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了若干创新。但迄今为止,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很不满意的。有人则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似乎在加速地降低而表示担忧,早在1975年,英国ASSC(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发表的"公司报告"和1991年英国ICAEW(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和ICAC(国际会计合作委员会)联合发表的"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型",就先后相当深刻、全面地揭示了现行财务报告的缺点。1994年美国AICPA(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在"改进企业报告--面向报告用户"中也指出了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概括各家的看法,特别是针对新经济的要求,财务报告有待改进的方面主要是:

第一,由于环境的加速变化,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面向未来经营发展的关键性信息。但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在确认方面有苛刻的要求,对于计量,也主要限于货币量度。这样就使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这些信息大部分属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广义无形资产,如一家企业的员工、客户、知识基础和该企业的声誉。

第二,由于交易、事项、情况要得到会计的确认,从而在财务报表内表述,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它们必须是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每一项符合确认要求的报表要素,在它们的定义中都明确规定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这样,整个财务报表的信息--这是财务报告中的核心信息,必然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

第三,尽管各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实际上,在财务报告中,是成本而不是价值反映着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可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却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资本市场的股价涨落,反映的也是企业价值的变化。而现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利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

三、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

当前人们面临的经济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往。关于这一点,FASB在2001年关于"改进企业报告--对增进自愿披露洞察"这一研究报告中进行了描述。该报告分析了可能正在改变企业环境的关键作用力量。从经济因素上具有全球化、所有权分散、竞争、着眼于财富的创造、企业资产构成的变化等特点。与此同时,今天的财务报告使用者也会产生新的信息需求,主要是:

1、应当突破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需要在财务报表之内对确认和计量方面有所创新,使之可确认更多的有用信息;

2、应当提供不一定用货币量度,但却非常有用的信息,为此要改进和扩大信息披露;

3、整个财务报告在维持有用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要更多地披露预测信息,特别是关系一个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信息;

4、成本信息固然是可关与相关的,但企业价值的创造与变化的信息、可能更为有用。

面对竞争、高新技术和全球化的三股力量汇合的挑战,适应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信息提出的新需求。笔者认为在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续和发展的问题。要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中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总的来说,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应是一种扬弃;具体来看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之完全否定,相反,在GAAP没有改变之前,构成财务报告核心的应还是财务报表,我们应该继承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核心部分--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即它们必须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等四项标准。并将它列为财务报告的第一部分,但是建议将这三张报表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个部分。对于核心会计信息,应该更加注意其计量的可靠性;而对于非核心的会计信息,则可以相对地采取可靠性不如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尤其应该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能够表明投资报酬、财务弹性和变现能力的会计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做法,在损益表的下端附加披露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

2、对财务报告中可采用的计量属性不以货币量度为限,并进行广义解释。这一点,其实并未动摇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以货币为计量基础的假设。因为货币仍然是财务报告特别是其中的财务报表的基本量度。只是,应当同意,甚至应当鼓励同时使用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总有可以量化的属性。问题仅在于量化的精确程度有所不同。现代企业具有如此复杂的经济活动,会计在计量问题上若不跳出货币度量的框框,恐怕很难在确认和披露上有所前进。

3、要充分发挥披露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注意披露各种表外融资方式的特征和风险。在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之中,披露企业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另外,可以适当披露采用"区间"或"范围"估计数量报表项目的有关信息,借以消除报表项目貌似确定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的误导。

4、在其他财务报告中,着重披露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经营活动重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显著风险和报酬机会、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关于企业"软资产"(如人力资源)以及评估的商誉的信息,并尽可能披露关于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余相关企业的信息。

5、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告提供的周期,如采用季度财务报告或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告,简化年度财务报告等。

6、对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应该单独予以披露并进行核算。

7、若存在着多个企业分部,应尽量按照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编制或提供分部报告。

8、鼓励企业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等。

9、鼓励企业披露关于履行社会责任和关于企业增值的会计信息,并根据具体条件酌情采用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叙述性披露、在现有财务报表中添加某些项目或单独披露如社会收益表、增值表等形式。

10、要尽量注意"效益>成本"这个普遍的约束条件,在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在保护商业秘密和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之间进行权衡,要尽量避免会计信息披露过载现象。要根据会计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兼顾财务会计的固有特征,并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纵论财务报表模式的改进",《财会月刊》1998年6月。

第6篇

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

(一)剩余经营收益模型的提出 剩余收益这一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于189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剩余收益是指企业的收益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后所留下的收益。1938年Preinrech提出了早期的剩余收益定价模型,他的模型以股利折现模型为理论基础,但由于该模型并没有显示出明显优于股利折现模型的特点,因而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司定价模型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Collins & Kothari(1989)等研究表明,会计盈余与公司内在价值相关。Landsman(1986)、Barh(1991)、Shevlin(1991)的研究认为,账面净资产包含公司未来活动的相关信息。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说,如果存在强势有效市场的话,仅仅运用账面净资产就足以进行公司内在价值的估计,这时其他任何信息都是多余的。在这样的研究结论支持下,不少学者推出了公司内在价值与剩余收益和账面净资产的函数关系,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F-O模型。

20世纪90年代,在深入研究干净剩余收益理论的背景下, Ohlson(1995)、Felthama and Ohlson(1995)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账面价值和未来收益的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即F-O模型。F-O模型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应该等于当期资产账面价值与以后各期剩余收益贴现之和。F-O模型对价值评估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企业的价值来源建立在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与从价值分配角度来评估企业价值的现金流量折现等模型具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Beaver(1995)认为F-O模型是近十年来企业价值评估领域取得的最重大的研究成果。F-O模型提出来之后,剩余收益模型理论才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剩余收益模型也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它并没有将公司财务报表中报告的数字与公司价值有机的联系起来。所以,这个模型提出来后,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充分借鉴Ohlson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Penman(2001)对如何将剩余收益模型应用于证券估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在满足“金融负债(资产)按市价计价”的假设前提下,剩余收益模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剩余经营收益模型。Penman提出的剩余经营收益模型最大的特点是把报表分析与股票定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从而从理论上弥补了以往模型的缺陷,在实践中也表现出更强的价值评估能力。但该模型对现行会计报表的结构提出革命性的改革要求。

(二)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对会计报表结构的基本要求 由现行现金流量表可知,公司从事的各种活动可以分为三类: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及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对公司的业务非常重要,但是其本身并不产生价值。而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都产生价值。为此,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将不创造价值的融资活动定义为公司的金融性活动,将创造价值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统称为经营性活动。对于公司价值的分析,应重点研究公司创造价值的经营行为。

(1)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对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基本要求。

第一,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经营资产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与总资产相比,它不包括没有被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金融资产。区分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主要标志是看该资产能否为公司带来利息或股利,如果该资产能够取得市场利息或股利,则列为金融资产。否则,则应归入经营资产。

第二,经营资产内部又区分为核心经营资产、尚未参与经营资产、其他经营资产。

第三,区分经营负债和金融负债。经营负债是指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短期无息负债和长期无息负债,这些负债不要求利息回报,是伴随经营活动出现的,而非金融活动的结果。金融负债是公司筹资活动形成的有息负债。划分经营负债与金融负债的一般标准是有无利息要求。

第四,经营负债又可区分为核心经营负债和其他经营负债。

第五,各项目的基本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经营净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经营资产=核心经营资产+尚未参与经营资产+其他经营资产

经营净资产=核心经营净资产+尚未参与经营资产+其他经营资产

经营负债=核心经营负债+其他经营负债

核心经营净资产=核心经营资产-核心经营负债

金融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股东权益=经营净资产-金融净负债

(2)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对损益表结构的基本要求

第一,区分经营活动损益和金融活动损益。金融活动的损益是净利息费用,即利息收支净额。金融活动收益与成本,不应当列入经营活动损益,两者应加以区分。利息支出包括有息负债的利息和取得借款的手续费等。利息收入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和债权投资利息收入。金融活动损益以外的损益,全部视为经营活动损益。

第二,经营活动损益与金融活动损益的划分,应与资产负债表对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划分保持对应。

第三,经营活动损益内部,可以进一步区分核心经营利润和其他经营利润。核心经营利润是指公司日常活动产生的利润,它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及其有关的期间费用,是最具持续性和预测性的收益;其他经营利润包括资产减值、公允价值变动和经营投资收益,它们的持续性不易判定,但肯定低于核心经营利润。这样的区分,有利于评价公司的超额竞争力。

第四,税收分摊原则。金融活动损益与经营活动损益都与所得税有关。但是调整前利润表中只有“所得税”这一个金额,所以必须把调整前利润表中的“所得税”的金额分摊到金融活动损益和经营活动损益这两个部分中去,使这两个部分都反映税后金额。

第五,各项目的基本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经营利润=税后核心经营利润+税后其他经营利润

净金融费用=税后净利息费用-税后金融投资收益

净利润=经营利润-净金融费用

(3)剩余经营收益模型对现金流量表结构的基本要求。现行的现金流量表的按功能划分现金流量,其结构优于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但由于现金流量表在三大报表中的作用是从属性质的,主要是说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以及揭示损益表中利润质量的好坏。因此,现金流量表的改革也应从属于改革后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并与它们保持对应关系。

(三)剩余经营收益模型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 从权益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判断一家公司好坏,最主要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反映权益投资回报率的指标。剩余经营收益模型首先以“净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净资产”这个公式为线索,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可持续的利润来源,严格地、系统地、一步一步地调整“净收益”和“净资产”各组成部分原始形态的财务数据;然后独特地、合乎逻辑地、一层一层地“解剖”各项财务报表数据;最后将其转化成对于评估公司价值很有帮助的数据,并最终利用这些数据对公司的价值做出评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把公司的业务活动区分为创造剩余收益的经营活动和不创造剩余收益的金融活动。在剩余经营收益模型中,从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中分离出一项新的构成内容——经营净资产;从损益表的“净收益”中分离出一项新的构成内容——经营收益。“经营净资产”比较“净资产”及“经营收益”比较“净收益”是更高质量的财务数据,因为它们净化掉了来自金融活动的影响。

(2)把经营活动区分为能产生持续剩余收益的经营活动和不能产生持续剩余收益的经营活动。在剩余经营收益模型中,把资产负债表中的经营净资产分为正在产生持续剩余收益的“核心经营净资产”、现在没有产生但在将来会产生持续剩余收益的“尚未参与经营资产”和产生不可持续剩余收益的“其他经营资产”;把损益表中的非经常的、暂时性的收益剔除,从而得到“核心经营利润”。“核心经营净资产”和“核心经营利润”这两个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未来创造剩余收益的能力。

(3)根据剩余收益模型推导公司价值的计算公式。

第一,推导“核心剩余经营收益”的计算公式及其驱动因素。

核心剩余经营收益=核心经营利润-(核心经营净资产×资本成本)

令:PM=核心经营净利率=税后核心经营利润/营业收入

ATO=核心经营净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核心经营净资产

则:核心剩余经营收益=营业收入×[PM-(资本成本/ATO)]

第二,利用“核心剩余经营收益”计算“核心经营净资产”的价值。

核心经营净资产价值=核心经营净资产账面价值+(核心剩余经营收益/资本成本)=核心经营净资产账面价值+{营业收入×[PM-(资本成本/ATO)]/资本成本}

第三,利用“核心经营资产收益率”计算“尚未参与经营资产”的价值。

核心经营资产收益率=税后核心经营利润/核心经营资产账面价值

尚未参与经营资产的价值=(尚未参与经营资产的账面价值×核心经营资产收益率)/资本成本

第四,“其他经营资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价值的确定。用“其他经营资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作为其实际价值。

第五,计算公司股权价值。

公司股权价值={核心经营净资产账面价值+营业收入×[PM-(资本成本/ATO)] /资本成本}+(尚未参与经营资产的账面价值×核心经营资产收益率/资本成本)+其他经营资产账面价值-金融净负债账面价值

第六,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剩余经营收益模型的评估公司价值的基本原理,用图1表示如下:

二、剩余经营模型视角下会计报表结构改革的建议

(一)财务报表服务主体的变革 现行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所要求的格式编制的,这种报表不是专门为股东服务的,它的服务对象名义上包括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公司管理层、证券分析师等。由于历史惯性的原因,现行会计报表服务主体实质上是债权人,这与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是相符的。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提高权益投资者的财务信息处理能力,必须改革现行的以债权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会计报表结构,建立以权益投资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会计报表结构。

(二)会计报表结构改革 根据会计报表的目的,可以推断,会计报表变革的目标是提供对权益投资者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而权益投资者主要关心公司的价值,因此,会计报表改革的目标应提高权益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测能力。

(1)现行会计报表的结构模式在公司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示,而在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中,经营活动则没有单独列示,这就使权益投资者很难比较经营收入与经营现金流量,以评价企业的利润质量,也不便于分析公司各种资源的获利能力以及各种营运活动对净资产带来的影响。第二,目前实务中,财务报表往往将内容相同但功能不同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现金流量进行汇总,这样可以简化报表,但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各项资产或负债在不同活动中的作用。比如,现行资产负债表将公司的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进行合并,但实际上它们对公司剩余收益的创造能力却大不一样。金融负债越多,说明公司剩余收益的创造能力越弱,但公司经营负债越多,则说明公司剩余收益的创造能力越强。第三,实际上,相同的资产负债,用于不同活动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现行会计报表则混为一谈。

(2)会计报表改革的基本内容:第一,将公司的全部活动按有关创造价值的功能分解为:经营活动、金融活动和所有者活动,这种划分叫做分部。第二,在分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将经营活动分为能产生持续剩余收益的核心经营活动和产生不可持续剩余收益的其他经营活动。第三,改革后的财务报表结构模式表1所示:

(3)改革后的财务报表结构模式的优点:第一,资产负债表不再仅消极地列示资产、负债和权益的余额,还要与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形成紧密地联系,并采取同样的分部、分类标准,使财务报表能够清晰地反映各张报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每一张报表从不同的角度列报财务信息,对应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从而使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对投资者更加有用,这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公司经营情况的好坏,预测公司未来的价值。第二,公司经济利益受各种交易事项的影响,有的交易事项对公司的影响是长期的,有的是暂时性的,改革后的财务报表能够清晰、概括地描述不同类型交易事项的活动过程与结果,便于投资者分清公司各种活动对其过去与未来财务状况、净利润、现金流量的影响,以便报表使用者合理准确地评价公司的过去、预测公司的未来。

第7篇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准则,各企业的2007年年报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文便是着眼于合并报表领域,就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理论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会计处理的影响,意图对公司年报的编制有正确的指引作用。

一、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合并理论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它对于集团的界定、合并范围的确定以及合并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并理论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母公司观。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普通股股东编制的,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利益。它把集团的业主利益只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利益被排除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业主利益(股东权益)之外;相应地,集团的合并收益也不包括少数股权在各自公司的净收益中分享的那部分收益(视作一项费用予以扣除),而只包括母公司按其拥有的股权在子公司净收益中分享的那部分收益。子公司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母公司对这些净资产的购买价格是两个独立的因素,后者包括母公司为了获得控股权而额外支付的溢价,子公司的账面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应100%予以合并,而母公司购买价格超过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只与母公司的投资活动有关,因而应当按母公司持股比例予以合并。鉴于此,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子公司的净资产及相关资产和负债宜采用双重计价基础:成本(账面价值)与市价(公允价值)。

(二)主体观。主体观是把母公司对各子公司的少数股权都视为集团这一主体的股东权益,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相应地,集团的合并收益也不把子公司中少数股权分享的那部分收益排除在外。主体理论所依据的会计恒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说明报告所有者权益不再是财务会计的唯一目标,而应与债权人居于同等地位。该理论强调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目的是向合并主体所有股东反映其所控制的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母公司的信息需求。具体地说,合并财务报表是为了反映合并主体所控制的资源。因此,主体理论主张采用“完全合并法”。商誉按子公司全部公允价值计算列示。另外,所有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利润都在合并时100%抵消。

(三)所有权观。这种理论是针对编报包括合营企业在内的合并报表而提出的,该理论既不强调母公司的控制,也不强调经济主体,而是以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为基础,强调能对基金和财务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权部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按比例合并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

在最近几年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和英国的法律和惯例变更都普遍抛弃了以母公司理论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我国新颁布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也是没有采用这个理论,因此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四)母公司理论和主体理论的主要特征对比如表1所示。(表1)

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理论定位

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内容来看,其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定位是母公司理论和主体理论,侧重于主体理论。会计处理方法沿袭了上述两种理论指导下的处理方法。

(一)母公司理论在新准则中的体现

1、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资产、负债增值(减值)部分按母公司持股比例确认,而不是按主体理论全额确认,体现了母公司理论对主体理论的修正。

2、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资产计价基础。从计价基础来看,新准则采用了双重计价基础,对于母公司所拥有的净资产,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确认公允价值;对于少数股东拥有的净资产,仍然以历史成本列示。

3、对合并商誉的处理。若合并成本大于合并时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确认为正商誉,初始确认后的商誉按期进行减值测试,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若合并成本小于合并时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即确认为负商誉,合并方应当对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时取得的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无论是正商誉还是负商誉(递延收益)购并中确认的商誉全部归母公司。

(二)主体理论在新准则中的体现

1、对合并范围的界定。新准则提出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并指出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并提出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新准则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消。从实务操作来看,对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按全额摊销,而不应按母公司持股比例摊销。

3、少数股东权益的列示。新准则规定,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而不是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在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

4、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少数股东权益份额的列示。新准则规定,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三)新准则理论定位的侧重与原因。由此可见,新准则中采用主体理论为合并财务报表的核心理论。侧重向主体理论转变是顺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的。

首先,主体理论主张的合并报表编制目的是为企业集团的所有资源提供者提供相关信息。这意味着应将所有的相关利益群体都置于同样的地位来对待。这种开放型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目的与我国会计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非流通股变为可流通股,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这个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真正实现所有股东“一视同仁”。针对目前我国少数股权利益通常不能得到保护的情况,采用主体理论有助于少数股权利益的保障。

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1 不同财务分析主体有不同财务分析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决策有用性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3)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理人员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4)对比经营同类商品不同企业(或有可比性企业)之间的财务指标优劣、差距情况,为找出标杆指标或标杆企业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以上4个不同目标,预示了财务分析内容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财务分析主体关注重点的不同造成的。对企业投资者而言,财务分析最根本的目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包括公司现在和可预期未来盈利及这些盈利趋势的稳定性,他们对公司财务状况及其分派股利和避免破产能力也十分关心。

对投资多个经营相同业务子公司的母公司而言,财务分析的目的还在于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距,便于合理下达各类考核指标值及制定各类指标的标杆值,侧重于此。

从商业债权人角度讲,主要关心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因为他们的权益是短期的,而公司有无迅速偿还这些权益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公司流动性的分析得到有效判断。与之相反,债券持有者的权益是长期的。自然,他们更关注公司长时期内的现金流转能力。债券持有者可以通过分析公司资本结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与运用及公司一段时期的盈利状况来评估这项能力。

从公司角度来看,管理者则必须借助报表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根据目前的财务状况评价可能存在的机会;同时,财务经理尤其关心公司各种资产的投资回报和资金管理效率。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在其特定利益主题约束下,财务分析的内容将呈现出不同特点。

2 现行主要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分析方法

无论财务分析主体是谁,为了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需要对公司财务的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位检查――核实各项财务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比率并通过各种比较得到所需信息。就目前而言,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及企业发展能力等指标构成。而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测度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主营业务利润率、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由于会计利润受行业、资产规模、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因而会计利润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比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由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构成。前者由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构成,后者由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构成。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还债能力,但它忽视了债务的偿还是以现金及等价物为保证的,如果上述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计算出的比率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营运能力指标由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产周转率构成。这几个指标缓解了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一些缺点,但其忽视考察企业现金流转能力指标。

例如,有A、B公司,其盈利水平、现金流及应收帐款的指标见表1。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A公司的利润总额1 500万元好于B公司的950万元,利润总额绝对额A

表1A、B两公司财务指标万元

公司是B公司的150%,主营业务利润率6.53%也好于B公司的5.94% ,但从现金流的角度和资产质量角度评价,A公司当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亏300万元,实现的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中仍有7 300万元的销售商品款项尚未收回(A、B公司均不考虑年初应收款)。而B公司当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 850万元,增加了公司当年的现金流。

从A、B公司现金流和资产状况看来,A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还存在如下问题:(1)应收帐款的坏帐风险;(2)承担着为销售产品垫付的资金或支出的风险;(3)承担着应收商业票据到期不能兑现的风险。而B公司现金流回收正常,还占用供应商的应付款,即得到了一笔无息的融资资源,因此从A、B公司的比较可看出,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不能仅注重利润指标,应结合应收帐款等指标加强现金流量指标的分析。

3 财务报表指标分析体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1)充分应用现金流量的分析

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反映了不同维度的会计信息,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现实环境下从发展及实务角度看,现金流量分析及经营安全分析应加入到现行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获取的现金及其等价物较之会计利润,从理论上讲,更具客观性与稳健性;从实务上讲,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收益及风险,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稳健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进而测量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具体而言,在目前的分析指标体系中,可加入若干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以补充前述盈利能力指标和完善前述偿债能力的指标,来充分揭示正常的经营活动带给企业的现金及其等价物。

(2)引用多年的报表数据和不同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就分析方法而言,在使用财务比率方法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外,结构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被更多运用。结构分析法是把常规的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项目表示为百分比,进行财务分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评价公司一段时期财务报表百分比的水平和趋势,让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存在潜在的改善或恶化有充分的认识。时间序列分析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时间序列分析是将某一现象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从而预测现象发展的方向及其数量。

(3)注重实物量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结合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的增减是建立在产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的变化基础之上,因此对此类指标分析应结合实物量指标一起加以分析,对远距离输送还应考虑实物量损耗指标。如电力的售电量线损指标,在电网企业目前没有单独的输配电价,靠购售电差价倒挤的输配电价空间,输配电线损的高低直接挤占企业输配电价的盈利空间,而目前电网企业购售差价很低,且电量很大一部分靠远距离输送,尤其应注意线损的分析。

购电单价为320元/(kW ・h),则购售电差价为130元/(kW ・h),输电线损率为7% ,折算消耗输配电价空间22.4元/(kW ・h),则此笔买卖不考虑其他成本,扣除线损成本后毛利107.6元/(kW ・h),而线损成本已占输配电价空间的17.2% 。

(4)考虑收益的组成部分中偶发性收益和持续性收益

企业的收益中除正常的经营业务收入外,往往持有一次性的偶发性收益,如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益、资产处置收益等,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需引起注意,区别于正常的主营业务收益。

(5)注意不同财务会计主体之间数据的可比性

同样的利润水平,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不同,运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利润内涵不同。如经营较好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策略,通过提高折旧率等提前回收投资成本,增加了企业现金流,而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因此,要实现企业之间的比较,报表使用者必须识别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和程序上存在的差异,然后在比较分析之前还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

(6)企业集团公司需合理设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分析引用的数据绝大部分是财务报表数据,因此报表格式、体系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合理设计,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报表,使其反映的数据具有可读性、可比性,能够反映其真实内涵。

4 结束语

总的来看,不同分析主体可以在我们新设计的指标体系中选择不同的指标得到自己最关注的信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今后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全面性原则的指导下会注重以下两方面内容――注重现金指标与传统指标的结合分析、运用,特别重视现金流量指标;结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注重企业的动态财务分析。

参考文献:

[1] 黄建英; 电力财务报表体系的分析方法[J]. 广东科技, 2009, (08) .

第9篇

教育信息化时代,翻转课堂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基于此,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现状出发,基于翻转课堂融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评价三个阶段提出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培养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提供方向.

关键词:

翻转课堂;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智慧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落实课程建设、应用等工作规范.

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1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地位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财务控制、财务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型课程,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专业课.目前,在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革新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方式,发展智慧教育,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2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教与学”的内涵,不难总结出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普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把重心放在了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报告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要求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分享,课后总结评价”的模式开展的教学改革方式.这种方法,仅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推演,教学过程仍然比较单一、枯燥.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要求学生在证监会网站上下载样本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学生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做铺垫,在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仅仅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延伸.两种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和定位不合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考试等传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没有对接行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2)教学方式传统.无论是依靠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式还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以灌输方式下的无错式教学在向学生传输教学内容,这些方式看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

(3)各种信息化资源和现代多媒体没有得到恰当的结合与运用,教学过程乏味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只学会了教材上样本企业的财务计算和财务分析方法,而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也译为“反转课堂”,是借助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课堂内化、课后迁移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2.1翻转课堂的特征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对课堂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翻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间的顺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具体的特征有以下四点.

2.1.1学生角色的主导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课堂教学完成了知识传授到知识内化的转变,教学时间得以重组,教学过程由传统课堂中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转变为了“课前学习+课中研讨”,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从而使传达专业知识的信息效率到达最大化.

2.1.2教学过程的情境性

课堂组织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展开小组协助、问题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设计一系列情境教学环境,合理分配成员角色,在学生深入情境中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或智慧教学模式,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1.3信息技术的应用性

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颁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交流、开展智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的保障.

2.1.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评价方式,不再简单的以测验或考试的形式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从不同维度出发,采用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种方式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教学成果给予反馈.

2.2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课前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和课后迁移反思联系在一起,有效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开展以任务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报表分析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分析对象往往是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实践性较强.作业展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并且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通过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学模式使其融入到企业中,融入到案例中,领会具体案例的演绎过程和财务分析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升华.因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也决定了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笔者以“翻转课堂”和“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对2011年到2015年间,包括期刊、硕博士、报纸、会议等全部形式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献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也说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翻转课堂理念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课前知识准备阶段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准备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资料.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将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检验和提高.由于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任务较传统教学都有改变,应而要注意以下三点:

3.1.1转变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经管金融类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教师和学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提前发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必要的教学视频、在线指导监督学生学习、插入前测试题收集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准备课中活动.学生要观看教学微视频或其他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标记问题难题,提出心中疑惑.

3.1.2制作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由于翻转课堂的课前材料呈现时间一般较短,所以教学视频质量的高低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设计是要做到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明确、主题突出、逻辑性强,从而灵活的在微视频中呈现教学知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3.1.3设计学案和案例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真实数据与资料.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学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案例相结合,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让学案和案例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2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将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活动理论指出,教学皆可活动,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拉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更能够展现学习活动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划课堂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视频观看、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案例教学、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将学生放置于教学核心位置,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3课后知识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检查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拓展延伸.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后时间几乎被课后作业所占领,评价指标也是按照上课表现、课后作业、期末成绩来予以评定,形式单一.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我们课后环节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予以开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学板块,要求学生制定专门的财务报表分析板块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评价与互评;另外还可以按照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结合上课内容布置财务报表分析实训项目,设定岗位情境、企业性质、角色扮演等虚拟信息,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分析,任务完成后,小组间对分析结构进行交流展示与评价.因此,可以将这些模块作品、小组评价、表现评价都纳入到课后知识考核的评价范围之列,以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理念的推动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对教学改革价值,学校要积极建立翻转课堂资源库,在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稳步推进翻转课堂的特色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黎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应用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2]魏芳.翻转课堂在会计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财会月刊,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