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

时间:2023-06-27 16:05:56

导语:在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互动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06

初中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系统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新奇和高深的。为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们需要在物理教师的课前、课堂以及课后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完整的物理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思维和习惯。作为物理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在当下的教学要求中,物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互动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们在学习中探索和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对物理教师和初中生来说,都是一种刺激和促进的形成因素,双方可以在教学互动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人文性。笔者认为,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互动意义的探讨,可以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下就是笔者对教学互动意义探究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的教学时,应该要意识到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知识主动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们只有在学习新学科的初始阶段,明确学科的特征和学习的目标,才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极力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借助教学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物理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的教授时,往往需要依赖于课堂的教学互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启发学生们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本理论的理解,而教师在互动中也能够直接获得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对学生们进行实时地、有针对性的内容的教学指导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解读物理习题的能力。例如物理教师在教授声音章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现场声音的互动与实验,让学生们真实感受物理课堂教学乐趣的同时,及时深化学生对声音学知识的了解,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课本理论知识应用实践性的认识。

其次,物理教师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也能够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教学互动反馈中,了解自身教学的优点和缺点,进而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快速的解答和改善。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互动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并将教学互动的理念深入到实践中去,才有可能引导初中生们强化对物理系统知识的学习理念,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另外,物理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和课下的时间里,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物理学习任务,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物理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与练习中提高物理成绩,进而达到教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在物理教师通过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外,初中生们在教学互动中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思考与探索,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素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社会。

首先,初中生们由于新接触物理学科的学习,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有可能会停留在基础原理和理论的应用上,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物理习题时,往往会陷入到问题的犄角里,从而造成理解的偏差和对物理原理应用的受限。因此,初中生在应对此类问题时,通常也需要认识到在经过自身的思考之后,不需要通过与教师的教学互动,才能扩展对物理问题的思考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一般情况下,针对此类现象的教学互动,物理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教学指导点到即止,尽量避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从而造成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不彻底、不全面。

其次,初中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班级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中的另一种互动模式。初中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让相同物理水平的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讨论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梳理和物理理解与思考过程的借鉴和学习,这往往比教师单纯的方法教授的效果会显得更加直观和深刻。

另外,高水平的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也可以产生影响和榜样的作用,在自身能力范围以内,实现对物理知识和难题解答理解的共同进步。

三、密切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对物理原理知识深化延伸的最直接的表现。其中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不仅实现了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教与学的完善与进步,同时对师生双方而言可以密切彼此之间的教学关系,从而促进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的教学质量。

首先,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课堂的教学互动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理解物理原理,并将物理原理应用到实践中的主要表现。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承担着学科传授者的角色,同时也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直接参与者。

教师与学生往往在教学互动中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和印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增强学生独立解决物理难题的信心。同时,在密切的师生教学关系中,物理教师也会不断加强对自身的教学要求,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引言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有效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笔者将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一点建议,以供教学同仁参考。

一、物理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阶段学生心志从根本上而言还是不够成熟的,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好动、调皮贪玩的特性,很难要求初中学生在枯燥物理课堂上完全老实45分钟,并且要求其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解掌握更是难上加难。通常事物的发展都具备两面性,初中阶段学生活泼贪玩的同时具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此,只要初中物理教师能科学找寻教学突破点,将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便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这门学科的神奇奥秘,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结合课本内容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从而吸引学生物理学习注意力与好奇心。如讲解“浮力”的时候,首先询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又有哪些东西是会沉入水底的呢?”利用该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与激烈讨论,在学生纷纷说出各自答案的时候,教师接着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滴入食用油,食用油会沉入水底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巧妙地将学生思考方向带入教学内容中,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问,很好地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结合常见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了解,极大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的道理,更不可能存在两个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完全一样的现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需要教师充分正视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因为主观对学生的喜好判定好与坏,需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空间。初中阶段学生会因为个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产生不同物理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简言之便是学习好与成绩差的区别,教师在正视这些差异之后,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做到难易结合,尽可能照顾各层次学生需求,除了课堂教学需要由浅入深地考虑全面,课后应该给予成绩落后学生更多关心与帮助,用教师个人魅力刺激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使所有层次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收获,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三、物理实验结合课本知识

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是帮助初中阶段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严谨地将物理实验演示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严谨与魅力;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常用物品引导学生设计物理小实验,使学生在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实验与日程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陌生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好物理实验的引导者角色,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与操作中获得物理知识的了解、掌握与巩固。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平面镜成像”这一物理知识点讲解之后,应该鼓励学生在实验室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蜡烛与平面镜进行实验操作,从而验证“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点。首先引导学生将蜡烛点燃并放到玻璃镜的其中一面,自己站在平面镜的另一端观察,拿起未点燃的一支蜡烛在另一端找到成像位置直至完全重合,留下标记;再将点燃蜡烛的位置改变,重复刚刚的实验步骤。试验结束后总结分析实验数据,便可以得出对“平面镜成像”中所有知识点的验证。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操作验证课本中的知识,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获得的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巩固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获得了动手能力锻炼与提高,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引导学生自主讨论

在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是其中一个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物理学习体系,巩固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利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与创新思维的激发,促进学生养成物理学习思维模式。例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到知识点“惯性”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并提出带有自主探究性质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如果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与该公共汽车均保持同样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乘客完成一次原地跳跃之后回落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主动分组进行积极讨论,教师可以在每组学生中选出一名发言代表阐述该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再针对每组观点的不同,给予不同点评与补充,实现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锻炼与提高。

结语

本文就怎样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展开探究,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优化方案与措施,希望为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海东.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209-210.

[2]王文婷.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29:60-61.

第3篇

一、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培养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让同学们翻开物理课本,先了解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物理学有什么特点等等。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比原教材更能比较容易地达到这一目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科学、技术、社会”等“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应加以肯定,在下课前还要强调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02,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可以先让同学们猜想、讨论、交流,然后再演示,这样同学们的注意力很集中,实验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012,我们可用同样的方法猜想、讨论、交流,结果又一次出乎意料。使同学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差。

二、 疏理教材,排除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现在初二学生对新教材中力、声、热、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第二章第一节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其中一个条目“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简化些,就象讲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包括读数时的视线。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这样疏理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

三、 了解学生,相信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帮助和鼓励,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

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

开始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因语文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罗罗嗦嗦。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题。开始几周不作过高要求,只要他们答题时能用“物理语言”回答清楚就行,以后慢慢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能动脑筋的一面。有位学生在回答“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时说:“把教室里的空气抽了,噪声就没有了。”还有位学生问:实验室的温度计为什么不做成和体温计一样,离开被测液体仍能读数呢?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和问话,应表扬肯定他们动脑筋的一面,同时给他们予以纠正和解释,学生们高兴得不得了。

四、 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要充分利用信息库中的资料,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4篇

一、利用物理实验创设课堂情境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利用物理实验创设课堂情境是物理学科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讲第一章内容“声音是什么”时,我就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自制了一个土电话,让学生在制作和使用土电话的过程中对“声音”的相关知识产生探索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来;比如,为了给学生讲解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我就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做了一个“喷泉“演示实验:首先,拿出一个盛有冷水的烧瓶,然后将一个带有橡皮塞的玻璃管插入烧瓶的瓶底,接着再用热水浇注烧瓶,这时候,我们发现烧瓶中的冷水立刻从玻璃管中喷涌出来,形成了一道足有一米多高的喷泉.这个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实验的导入下,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来.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物理课堂上数不胜数,只要教师留心,很多的物理实验都可以用来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使用,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问题创设课堂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物理课堂上,一个有趣的问题往往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会变得更加活跃,这些都给接下来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利用问题来创设课堂情境,只要问题得当,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为了给学生讲解“物体受力以后怎样运动”这个知识点,就给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质量为一吨的铁球地放在地面上,你们猜一下,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得动它呢?”当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纷纷笑了起来,大家一致表示“不可能”.这时候,我又接着说道:“假如铁球是放在一个非常非常光滑的地面上,那么蚂蚁有可能推得动这个铁球吗?”听到这里,学生还是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可能!”这时候,要求大家再认真思考一下,想一想是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有些学生开始意识到答案可能跟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于是开始认真地思考了起来.不一会儿,有几个学生突然反应了过来,说道:“蚂蚁能不能推得动铁球不是看铁球的质量是多少,而是看铁球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如果在一个非常平滑的地面,铁球与地面之间摩擦力足够小的情况下,蚂蚁推动质量为一吨的铁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试想,如果不是之前的“蚂蚁推铁球”问题的引导,而是由教师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一方面不可能吸引那么多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经过讨论以后理解的那么透彻.所以说,在课堂上,适当的问题的引导,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的课堂情境.

三、结合生活实例创设课堂情境

在物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来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升华”的概念时,就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回忆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来防虫的樟脑丸为什么在放置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越变越小,直到最后完全消失,而放置樟脑丸的衣柜却弥漫着樟脑丸的气味?平时放置在卫生间用来除臭的固体香为什么在放置一段时间以后逐渐消失了?对于这种身边的物理知识,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激发下投入到学习、探索中来.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多的优势,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探究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不但要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创设情境的技巧和方法,以便通过科学有效的情境来提升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士文.浅谈如何创设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9).

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活动 探究性学习 对策

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或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初中物理作为充满探究性问题的学科,在课外活动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爱上探究性活动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来说,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优化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外活动中的探究性活动。物理学科的学习不是仅仅的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性的定律,而是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也就是说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贵在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才是物理学科学习的目标。为此,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有助于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并且巩固相关的物理知识。探究性的活动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解答难度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为此,教师切记不要选取难度系数太大的探究性问题,要结合学情,适当的选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探究性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物理教师简单的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模式,让学生在既定的情境下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激发,要从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要主抓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比如可以采取魔术表演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很多的魔术表演中都蕴藏着诸多物理原理,如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等。我们在此过程中应该循循善诱,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学知识。

二、尊重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不是仅仅围绕着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开展的,而是通过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活动来说,作为课堂的延伸,首先要鞑ハ喙氐奈锢碇识,无论是开展相关的活动还是理论学习,都要与物理学科相关。其次,既然作为课外活动,那么在课堂的开展形式上应该实现多元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探究意识的提升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课外活动开展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对物理知识掌握和了解的并不多,为此,可以适当的增加科普读物,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实验、制作等操作类活动,观察、观测等研究类活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那么就可以开展广泛性的实践问题探究,讨论、辩论等交流类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在初中物理课外活动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还可以通过物理小实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等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物理课外活动开展广泛的探究性活动,既有学生个体对问题的探究和问题的解决,也有同学、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至于那种探究方式可行,要依据问题的难度和学习的需要而设置。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如果问题难度较小,可让学生通过努力解决,教师只是作为评析者和指导者存在的。如果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系数或者需要同学之间的配合,那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首先要正确的分组,作为物理教师要整合学情,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尽量考虑到学习成绩、性别、性格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其次,让合作小组发挥真正的作用,每个小组找一名负责人的小组长或者管理者,协调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处理探究问题之间的分工协作,让小组抱成团,具有一定的向心力。最后,小组成员随着教学的发展需要和成员个人的发展,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小组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在初中物理课外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不但可以提升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总之,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究性和实验操作性,为此在开展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紧扣教学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学情,巧妙的设计,优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外探究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重在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知识为他们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霄羽.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学习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分析[J].物理教学探讨,2008,(01).

[2]后云祥.物理课外活动课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4,(Z6).

[3]曾庆锋,文娅.浅尝初中物理课外探究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5,(11).

[4]肖军.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5]周风云.浅谈初中物理课外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J].学周刊,2014,(30).

第6篇

一、新课改下趣味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引导实验的趣味性不足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物理实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时的心态,没有关注在实验过程,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也未注重对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将物理课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进行趣味化处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进行实验过程,教师一位地给学生演示实验,未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很不利于对学生个性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无法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不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传统物理教学方法过时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受高考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只关注解题思路的培养,而忽视了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之与现代化要求相符,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大多让学生进行基本定义和公式公理的识记,忽视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趣味性教导。初三物理教师,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大多采用的是习题演练方式,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没有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物理知识,导致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二、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物理趣味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实现物理与多媒体结合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逐步进入各个领域,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极大的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无需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板书。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物理课本中的电路图,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前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把讲课内容用视频图像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供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兴趣,将枯燥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教师可以采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将每个线路图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特别是在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可以将二者进行鲜明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的掌握二者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实现物理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物理知识讲解时,不可局限于课本知识,需要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生活的现象引入课堂,将筷子放入水杯中,带领学生在有光的地方,观察筷子在水中倒影的变化,从而引出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给学生讲述折射的原理,让他们明白折射是一种物理现象,并且把握这个物理原理,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三)实现物理与实验相结合

由于物理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教学过程,注重采用实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知识的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准备好实验器材,根据书本原理和步骤,将电阻丝和铜导线进行串联,在将小纸片覆盖在电阻丝和铜导线上,之后进行通电,然后让学生观察接下来发生的物理现象,在此过程,学生会发现这些小纸片很快就全部点燃了。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提出相关问题,而教师就可以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不仅增强教学趣味性,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四)拓宽物理趣味教学内容

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教师不可仅仅局限于物理教材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更多的物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需要对视频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网络的平台上,教师可以寻找更多的物理教学资料,同时建立一个可以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的原理,培养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7篇

一、让物理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思想引领——三维教学

让物理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带领我们组的老师们实践了“三维教学”这一校本课程。何为三维教学呢?三维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生活的教育化、教育的立体化、教学的生活化”。生活、教学、教育三位一体是不可分割的。

教学是生活的教学,教学起于生活显于课堂又终于生活。生活是教学的资源库,教材仅是这个资源库中的一个例子,它如森林中的一棵树江河里的一掬水。因此,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生活处处是教材,教学也不应局限于课堂,社会就是大课堂;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以课本为案例教学生会生存、会求知、会做人、会健体、会审美;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生活是教育的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又是教育的归宿。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的远比在教室里学到的要多得多:家庭教育以耳濡目染为主要教育方式雕塑着孩子的习惯,社会教育以标本事例为教育方式影响孩子成长的方向,它们都是无意识教育,但它们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远远大于学校教育能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它有学求知与学做人的双种任务,但学校教育中重教书轻育人的人多,甚至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管课上不管课下,更不用说校外了。生活是教育,教育是教师的生活也是学生的生活。

教学不等于教育,教育包含教学,无论教育还是教学都不是单项的、平面的,教育和教学都是多边的多元的多层面的立体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目标的多元、教材的多样、方式的灵活,不要拘泥于课时课上课本教参,也不要拘泥于一时一地一人一事。课本是教材,学生是教材,老师是教材,生活是教材;教师是老师,同位是老师,人人都可以是老师,书籍是老师,生活是老师;听是学习,说是学习,读是学习,想是学习,做是最好的学习。

二、让物理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实施策略

1、运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生活的教育化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又妙趣横生,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对旧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得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对生活实例进行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一般性规律,才能从原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课堂教学的第一次飞跃。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走进生活,知觉激活。

2、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媒体信息,实现教育的立体化

学习探究,这是学生课堂获知的重要环节,主要有三种途径:阅读教材、演示或分组实验、媒体信息。阅读教材的要求是给出具体的阅读提纲:阅读什么内容、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演示或分组实验的要求是: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媒体信息的要求是:抓住学生,体现直观。

三、让物理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实践意义——教与学的转变

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物理课堂洋溢着生活气息让教与学有了如下三方面的转变:

1、老师的教由“单一”传授向整合教学的转变

物理学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揭示的是自然规律,从生活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器材,加强物理教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的一条捷径。目前大多数地区的中考试卷强化了学科本位,这就使广大教师平时教学中忽略了学科知识的整合,形成了“你教你的化学,我教我的物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学科本位僵化了科学知识,使学生对某些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并从中学习相关生活知识。对于学生的思维、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从身边的现象中去发现去学习,并也从中受到启示,找到相应规律。这种生活与课堂的交流是平等的。生生间、师生间可以交流学到的知识分享丰收的快乐,可以交流学习的方法取长补短,可以交流学习的思想体验和个性化的解读,也可以交流学习的困惑疑难与反对意见等。交流的形式不拘一格,如实物展演、书面呈现、个人讲解、质疑辩难等等。如:在讲“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师生一起在共同的游戏玩耍中或在学生间利用手边的文具作一些小实验中,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这样就把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总结的“多言堂”。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变成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乐园。

3、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的学生转变为质疑挑战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提问 优化策略

0.引言

初中的物理教学由于学生自身的年龄限制就有着诸多难点,在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法能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效了解。但现实课堂提问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有待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有效性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主要问题分析

1.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难采取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有效提问主要是针对无效提问或者是低效提问提出的。对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就是能产生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效果,能对问题清楚的描述,从而让学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教师在问什么,并且要能使得问题明确低创造性地让学生作出回答。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将课本的知识学习作为重要的基础实施的提问,并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了充分考虑,以此来达到提问的效果[1]。

1.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的老师很少采取开放式的问题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是以封闭式的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对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液体蒸发因素的讲述过程中,倘若是采用封闭式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就要对影响液体蒸发的有限因素进行罗列,而采取开放式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则更容易发动想象力思考各种影响因素。

另外就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初中的一些物理老师还是将自己作为提问的主体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并让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还有是对理论问题比较重视,但在实践的问题上就忽略了,这些方面都要能得到充分重视。

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及优化策略

2.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原则分析

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能够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将提问的有效性目的得以实现,对问题的提问要能有着目的性,对问题的设计要将重点以及难点都要得以突出。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生活在联系上比较密切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的了解。还有就是要能对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得以重分关注,对问题的设计要能有不同的梯度并从易到难,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思考,还有就是在提问过程中要能对时机加以注重,所提问的问题要能够有开放性[2]。

2.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能按照相关的策略进行,首先在针对性的策略实施上要能得到重视,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围绕着学习目的以及学习任务加以设计,对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涉及到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

例如:对物理学习中的力的作用力内容讲解过程中,学生在直观感方面就比较缺乏,怎么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这一现象呢?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气球相互挤压的部分出现了什么现象?(挤压部分同时变扁);教师再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测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水平对拉)。对应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的难点,考虑学情,精心设问,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会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最终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对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有效性策略的实施,老师要能将问题精心设计并适时提出,教师在课堂问题提问前必须要将相关的准备做好。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能够有所准备,加大高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以及在提问的方式上的准备要能够完善,老师在提问语气的变换上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而变,从而将课堂提问生动活泼的呈现[3]。

第三,对初中物理课堂问题提问要能有层次性,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并在思维认知能力方面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问过程中要能将层次性得以充分体现。提问要能结合实际的情况尽最大可能的照顾每个学生。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摩擦力教学方面,老师在对相应的知识内容得到相应的了解之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提问,以自行车为例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自行车的行进方向怎么是向前的?”此时学生的回答是“脚蹬自行车,车子就会前进。”老师接着提问:“若将自行车支起来,对其进行蹬踩,车子为什么不走呢?”此时学生的回答是“自行车被支起来以后,车子与地面之间就没有了接触。”这样对问题的层次性提问就比较有助于学生的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得以深化。

第四,对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现还要能够和现实情况相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并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和生活相结合,保持问题提问的与时俱进的特性[4]。在此基础上进行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这样就比较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求知的欲望得以激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所以对初中物理课堂问题的有效提问就要借助情境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如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大自然当中,通过实景的触动来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更深的感触。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对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要能够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得以重视。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加强对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各种方法来达到问题提问的有效性目的,进而才能够将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 2013(21)

[2]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 新课程(中学版). 2014(Z1)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文化;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7-01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走进新课程的浪潮在各个学校纷纷掀起,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切实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任,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也成为当前我们教师工作中重中之重。搞好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搞好初中物理教学,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实验和课外实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新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实验操作,并注意少用专门仪器,选用日常用品和容易得到的物品来做实验。使各项实验都有条件完成,增加了学生动脑的机会。新教材还偏写了大量小实验,让学生课后完成,补充了学生实验开始不足。这些小实验设计简单,器材易得,构思巧妙,对学生参与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指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明确指出,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通过练习来强化重点、掌握难点,如:我们学习了电压、电压表及其使用方法,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给学生总结出这几部分知识的知识的要点,还可以指出电压,电压表及其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难点,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辨析等方式,总结出这些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使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的目的。

3.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

独立地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4.教师要注重物理课本

物理课本是最重要的参考书,它是经过长时间教学实践编写出来的,讲述本学科基础知识。阅读课本不能泛泛而读,要按照老师的指导,很认真地一概念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公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如对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书上把宏观物置的变化叫着机械运动,那么怎样理解这个定义,首先明白什么是宏观物体,其次明白那种运动情况是位置的变化,只有像这样去逐字逐句去理解概念,才能达到理解、消化物理概念。又如对公式密度的理解:mVρ=,其公式意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的质量,那么当质量m增加一倍时,它的密度ρ怎样变化,很多同学马上就回答出密度ρ变为原来的2倍,其实没有明白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物体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实际上当质量m(或体积V)增大几倍时,其体积V或(质量m)也同时增大几倍,而比值--单位体积的质量(ρ)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所以,不能把物理公式简单地按照数学逻辑思维去理解,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我们理解公式时,要理解其公式的内在含义,物理含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经常读物理书包括老师所讲解的笔记,所以学习物理知识,资料书不在于多,少而精是最好,这样既不浪费时间,而且学有所获。

5.以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升学无望的"学困生"也能感觉到物理是有用的。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可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W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什么时候揭膜的目的。

6.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