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乡规划研究方向

时间:2023-06-27 16:05:58

导语:在城乡规划研究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排水规划 防涝规划 雨水规划 低影响开发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3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013〕23号),旨在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可实施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1.1高强度暴雨多发

罗山县隶属于信阳市,位于河南南部,淮河南岸。罗山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近几年,罗山县城区高强度暴雨多发,城区出现多处积水点,内涝发生的频率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导致了城市雨岛的形成[1],城市降雨量相比郊区多。

1.2城市高强度开发

①水循环系统紊乱

城区的高强度开发,地形地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造成了水循环系统紊乱。梅湾泄洪渠、宝城广场明渠是罗山县城区的泄洪通道。当出现暴雨时,上游来水通过该两条明渠排入小潢河,最终排入淮河。明渠的占压导致河道的行洪能力明显降低。

②地表径流改变

原有农田、绿地等透水面大都开发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雨水调蓄面积大大减少。径流系数的增大,直接增大了整个城区的径流量,加重了排水系统的负担。

1.3城市规划及建设体制不合理

①对排水规划认识不足

罗山县城区缺乏排水专项规划,因而无法很好的指导新建城区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旧城区排水管道的改造。老城区部分区域存在积水点,降雨时形成积水。

②规划设计标准不完善

当前排水规划设计规范和相关设计标准,大多是针对雨水管网以及雨水泵站等设施。防洪规划主要侧重河流;河道和管道这两套系统缺少系统的专项规划。尤其是超管网设计重现期的雨水,没有相关的技术规划及标准,且缺少对应的工程解决措施。

③建设体制不畅通

道路建设和排水管网建设分属不同部门,道路建设时序和排水管网建设时序不统一,建设无序,导致已修建道路,排水无出路,形成断头路、断头管。规划、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暴雨时出现河水倒灌排水管涵的现象。

2、解决城市内涝的规划措施

2.1强化城市按自然地理格局规划

城市发展应严格按照本地的自然格局规划城市的发展。县城周边分布一些水库、河流、湿地等调蓄雨洪的天然设施。由于城市建设的侵占,丧失调蓄功能,对城市防洪排涝造成威胁。编制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应当遵循自然地理格局,尽量减弱城市开发建设等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冲击。

2.2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

低影响开发系统在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还全面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减轻城市下游防洪排涝压力[2]。排水防涝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贯彻落实蓄、滞、渗、排等相互结合的原则。罗山县排涝专项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绿地、广场等地块对雨水进行滞蓄。

2.3构建起“排水、排涝、防洪”三级大排水系统

城市排水体系和排涝体系、防洪体系是整体的。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城市内河系统,再通过内河排涝系统流入下游河道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城市内涝。因此,需要构建起“排水、排涝、防洪”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完整的大排水系统。

①排水体系

本次规划,雨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暴雨重现期不应小于2年,重要地区不小于3年一遇,广场和立交采用10年一遇标准。

②排涝体系

本次规划内涝防治重现期标准为20年。当发生大于设计标准的暴雨时,雨水管网内水位从满流状态升高,直到接近地面积水时,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调蓄池等开始容纳积水,当绿地和调蓄池积满之后,城市路面会发生积水,形成沿道路纵向的地面径流,地面积水深度不能超过0.15米,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③防洪体系

防洪体系主要是防止外部洪水侵入城市,同时也满足城市内涝水的排除。本次规划防治内涝重现期标准为20年,小潢河现状20年一遇防洪标准偏低,本专项规划小潢河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本专项规划做好排水、排涝和防洪体系之间的衔接。

2.4适当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应以高标准建设,包括以下方面:

①提高雨水重现期。罗山县现状雨水排水设施,雨水重现期标准基本为一年一遇,本专项规划雨水重现期标准进行提高。

②径流系数按照最不利条件计算。规划罗山县城市综合径流系数不得大于0.5;但在排水管网设计中,雨水流量的设计应该按照最不利条件来计算,提高排水系统安全性。

③取消折减系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06年版),管渠设计时采用了折减系数m取1.2-2,2014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取消了折减系数,提高排水管网建设标准[3]。

④修编暴雨强度公式。罗山县暴雨强度公式采用25年降雨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法建立暴雨模型。由于降雨资料年代较远且样本量较少,加之近年来极端气候增多,暴雨强度公式预测结果偏低,应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编。

⑤做好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排水防涝规划应与城市用地规划衔接,对河道蓝线及雨水泵站等设施的用地予以确定;与道路竖向规划衔接,从规划层面上杜绝积水点,考虑好雨水出路的问题;与城市绿地规划衔接,考虑好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2.5积水区域治理

城市老城区没有进行道路竖向规划且排水管网的建设标准偏低,尤其是低洼地段,是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重点区域。在不能抬高低洼地段的情况下,一是截流外部雨水;二是加强低洼地区雨水管网建设,并提高标准,保证城市安全。

结语

城市排水防涝是许多城市面对的严峻问题,雨洪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和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和地方已相继出台了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城市排水与防涝规划的要求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彭少麟,周凯,叶有华,粟娟。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生态环境,2005,14(4):574~579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工程管理;研究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多。同时,大量的案例也表明,科学的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效益,并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而房地产工程管理不力则会造成房地产工程项目投资规模的增加,并且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操作违规等情况,不仅对房地产投资方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也不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实现对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有效管理,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管理的含义

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管理是实现顾客价值、达到公司经营目标的关键环节,涉及项目规划、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管理,全面优化、规范设计管理活动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项目设计管理和设计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保证设计质量、进度,促进销售、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其工作涉及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使项目前期设计方案得以明确,在房地产工作中扮演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

二、规划设计管理的目标

开展设计管理工作之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设计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经营战略,指定长远的发展目标之后还需要脚踏实地确立短期内的工作目标,当中包含设计的主体、设计质量、设计数量以及企业获利的方向等方面,并且分解近期的设计目标,细分到每个具体的项目当中,对开发项目的产品定位、市场调查等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总得来说规划设计管理目标的确定就是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确保任务的开展是朝着企业发展目标前进的,确保每个设计工作合理、规范。

三、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意义及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工程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工程项目中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不仅仅对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房地产工程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工程管理体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量、建设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在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用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项目工程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决策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实现固定资产的预期目标。房地产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房地产项目地址的选择,以及房地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而言,进度、质量以及费用是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最受到重视的三个要素也是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对这三个目标管理的优劣直接涉及房地产投资者与业主直接的经济利益。合理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要在充分节省资金的情况下,节约工期,建设出质量过关的工程项目,实现开发商、承包商和业主的共赢。

四、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内容不是单一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多流程共同组成的。具体来说,房地产工程管理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工程建设配合协作、工程质量检验监督、工程竣工后检查验收。

工程建设设计方案是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文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进行起到了总体的规划作用,并对很多工程项目的细节内容进行了规划,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也是房地产工程建设所依据的标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检查和监督的对象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操作方法是否得当、施工是否符合设计方案等。在房地产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最终的验收工作,由施工单位向验收单位发出申请后,验收单位着手进行工程验收,验收检查应当和前期报建相统一,确定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符合工程设计方案、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施工质量等,在检查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才能够对施工单位进行竣工结算。

五、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1、加强房地产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房地产进行工程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进度快、质量好以及投资省的目标。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是工程造价的源头,要想做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节省建设投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现阶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专业的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意识比较淡薄,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随心所欲缺乏相关的束缚与限制。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具体的设计方案有具体的费用限制,使工程的设计的造价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摆脱过去的盲目的设计方法。

2、做好利益分配

在房地产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一般工程管理的监督组成了房地产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之中,主体建筑物的建设是一个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的主体任务。建筑产品的形成是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施工的的过程中要注意分配好双方的利益,做好利益分配。如果在利益的分配上只讲求一方的利益最大化,就容易导致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影响到正常的建设和后期的销售。

3、强化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房地产工程是由企业开发施工队伍完成的,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企业对建设过程的监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开发企业对施工过程监管不利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开发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人手不足。其次,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技术人员与施工单位之间形成利益链条,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在今后的房地产工程管理中要加强开发企业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维护业主和企业之间的利益。

结语

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高质量管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才能实现。房地产公司在房地产项目的整个流程中,都应当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并积极储备专业的、负责的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高效的管理模式,结合市场现状、国家标准、群众需求,真正将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高质量的房地产工程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增长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涛. 房地产工程管理与探讨[J]. 电子制作,2015,05:269.

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特色办学;安徽建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1104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到2015年5月,我国设有城市(乡)规划本科专业的学校有207所,其中通过评估的高校有42所①。可以看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迅速,但水平差异较大,大城市、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发展良好,地方性、新办专业的高校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2]。为此,2013年高等学校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要求,提出地方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和定位增加有关教学内容,制定专业培养方案[3]。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要求。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凝练特色,将是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一、 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地方高校办学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以安徽省为例,目前有8所高校开办城乡规划专业,除合肥工业大学属于部属院校,其他7所高校均为省属地方高校(表1)。从办学时间看,除了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开办时间较早外,其他高校城乡规划或相关专业开办时间均小于15年。从办学背景看,5所高校是依托建筑学的工学专业,1所高校是依托地理学的工学专业,2所高校是依托农林学的工学专业。从招生数量看,年招生数量普遍在50~70人。这些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大部分依托原有相近专业开设,不同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自身特色,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表1安徽省高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简表高校名称专业名称开办时间学制专业类型招生数量/年是否通过评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19835工学60是合肥工业大学城乡规划20005工学50否安徽农业大学城乡规划20025工学60否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20085工学70否黄山学院城乡规划20114工学70否安徽师范大学城乡规划20124工学30否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20075工学60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20045工学100否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顾康康,等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城乡规划行业市场需求火热,毕业生就业面不断拓宽。但是随着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乡规划设计企业需求日趋饱和,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许多的困难。由图1可以看出数据由安徽建筑大学就业办公室统计。,2011―2015年,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整体高于90%,但2015年降到70%。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城市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中小城市及乡镇选择较少。从就业方向来看(图2),35%的毕业生进入设计公司,25%的毕业生读研,这2个方向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0%。进入建设单位、考取公务员以及出国的毕业生分别占21%、7%和9%。就业方向以大中型规划设计企业为主导,就业区域以省内大城市和省外大中城市为主,就业选择仍相对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率的提升。

二、 国内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案例探讨

(一)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唯一一所土建类高等学校。其城乡规划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一向注重实践,实践教学共计6分(课内实验120学时,折合实践教学7.5学分),占总学分33.5%,加之所在地域为经济发达地区,其将专业实践与城市发展互动,形成了共赢局面。该校的课程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从本科低年级到毕业设计各个环节以学生创造力培养为侧重点,围绕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下的六个研究方向,在学校的大平台课程基础上,设置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设计课、专业核心理论课,同时辅以宽基础、宽知识面的基础课与选修课程,构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除理论与设计类课程学习外,还应参加多项专业实践环节。围绕“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范围广、就业率高。良好的就业前景带来了良好的声誉,良好的声誉又吸引了良好的生源,形成了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历史长,是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三所开办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学科基于地方院校的特点,立足地域城乡发展,在山东半岛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山东省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半岛蓝色经济区村庄建设研究、浅水层城市有轨交通研究、城市洪水防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其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特色是土地使用,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城市核心功能要素配置和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测度和分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山东省区域类型多样,城市发展各异,为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空间与样本。山东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技术服务方面,为地方城市建设做出较大贡献,业已成为山东省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基地,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

(一)特色凝练

1.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优势,创造交叉方向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现有6个一级学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因此,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寻找城乡规划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方向,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科特色凝练的途径之一。

2.依托地方合作资源优势,创新实践教学

落实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4]。“产、学、研”相结合是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传统,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把面向市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锻炼学生。由城市规划系、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及研究所(教授工作室)等单位共同形成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科研、生产互相支持的体系,在省内外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为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创新研究领域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体现了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5]。近年来,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学院下设的徽派建筑研究所,以及学校和世界遗产地宏村同时设立的徽派建筑陈列馆,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与课程设计中,设置了地方建筑或古村落及古建筑保护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课程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徽派建筑,为弘扬徽派建筑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夯实基础。我国新型城镇化政策更加重视乡村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提出通过振兴乡村和农业来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社会矛盾[6]。安徽省农村人口多,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开展大量乡村规划与研究(表2),乡村规划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比重日益增大,乡村规划教学与实践已成为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一大特色。表2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实践项目时间地点人员成果委托单位萧县新农村规划2011年7月至8月萧县20个村庄教师2人,本科生20人编制《萧县新农村规划》萧县人民政府皖北美好乡村调研2012年8月皖北6市12村教师3人,本科生6人编写《皖北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2013年3月皖北地区教师6人

本科生28人编写《皖北农民及企业员工城镇化意愿与影响机制调研报告》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2013年11月岳西县

水畈村教师2人,本科生4人编制《岳西县水畈村美好乡村规划》,水畈村荣膺“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岳西县人民政府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2014年4月岳西县6村教师6人,本科生12人编制《岳西县美好乡村规划》岳西县人民政府宁国市美好乡村规划调研2014年7月宁国市2村教师3人,本科生12人美好乡村调研报告宁国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2015年7月安徽省5县30村教师5人,本科生10人编写《安徽省农民流动与宜居性调研报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金寨县村庄布点规划2015年8月金寨县教师2人,研究生5名村庄布点规划(文本、图纸、说明书)金寨县人民政府海门市海州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竞赛2015年8月至12月海门市

海州乡教师4人,本科生8人美丽乡村规划方案同济大学(二)课程优化

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设置既注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工程教育理念的落实,同时又要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综合性、社会性与政策性发展趋势,与我国注册规划师执业制度接轨,注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7-9]。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规划设计与城乡规划管理两大方向为核心构筑系列课程群,其中规划设计类课程以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及城镇化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进行区域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详细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能力,城乡规划管理类人才培养在设计表达类课程设置基础上增设规划政策、规划管理及规划实务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体系设置围绕规划专业“双主线、三阶段”教育过程,按专业认知规律要求分阶段设置城市认识与体验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城市建设史实习、系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三)就业导向

据统计,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以规划设计单位为主,且集中于大城市,中小城市较少。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面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的规划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中小城市及乡镇将成为未来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就业市场。此外,除了规划设计单位,拓宽就业方向将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安徽建筑大学近年来组织的“创业之星”活动,多名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扩宽了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对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由于种种限制因素不可能延续985、211高校的发展模式,只有凝练特色、错位发展才能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积极创造特色化发展道路,依靠学科和地域特色凝练教学、实践和研究内容,学科建设逐步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侯丽, 赵民. 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回溯与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60-70.

[2]方程.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发展道路探索[J]. 规划师, 2013, 11(29):101-104.

[3]杨贵庆. 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 城市规划, 2013, 37(10):53-59.

[4]唐春媛. 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18.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J]. 地理研究, 2004, 23(5): 686-694.

[6]周岚, 于春.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 2014, 29(6):1-7.

[7]徐岚, 段德罡.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J]. 城市规划, 2010, 34(9):28-31.

[8]吕飞, 戴锏, 路郑冉. 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4): 85-89.

[9]白淑军, 许峰.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调研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2): 129-133.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school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local university under new situation:

tak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U Kangkanga, CHU Jinlonga, ZHANG Hongyab

( 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 b. Graduate Faculty,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230022, P. R. China)

第4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51

1 引言

我国目前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聚集效应使得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城乡二元矛盾也表现得愈加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新时期的城镇发展战略将更注重实现城乡统筹和地区平衡发展,将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作为承载转移大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重要地区,旨在建设规模结构合理、功能分工明确的城镇体系。同时,强调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文化特色等的有效保护。

因此,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城乡规划学科,其研究对象的范畴与深度、研究方法等均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原属土建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现状与专业教学显然落后于这种变化,以建筑学为基础建立的相对单一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中出现面临的一系列新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有着更加广泛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及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城市规划学调整为城乡规划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六个学科研究方向,学科与专业内涵得以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城乡规划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2013年,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新一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都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大平台之上的,现行的培养方案是在2011年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进行修订的版本,其知识体系设置涵盖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部分。其中,专业教育包括学科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一、二年级专业课程设置以建筑学类理论和设计课为主;三、四年级以城乡规划类专业课程为主,如城市规划原理(一、二、三)、城市规划设计(一、二、三)、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等;五年级以规划师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主。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侧重于物质形态设计,重视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等内容,设计训练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占到一半以上的学时,学生接受的设计训练较多,因而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设计技巧以及图面表达能力,动手和操作能力比较强,但对涉及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其它要素如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与分析方法则重视不够,难以支撑起对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和研究。

现行的课程体系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指导性规范》对照后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中缺少与人居环境与生态保护、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区文化传统与特色等有关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广泛知识基础和完成实践项目的需求;其次,对部分工程技术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等课时将相对较小,属于相对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学生走人工作实践时成为知识体系中的短板;第三,相关知识类课程仅开设了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工程测量等,对《规范》中重点要求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等知识点涉及甚少,远不能满足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要求。

因此,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发展背景与专业教育教学要求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改革,调整并补充原有的知识体系框架,完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体系和目标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突出应用型大学培养本科人才的专业特色的要求。

3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针对新版《规范》和学分制改革的实行,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本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为探索城乡规划复合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3.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1 符合学科发展及专业评估的新要求

我专业建设一直是以建筑学大平台为基础来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重视规划设计层面,即由建筑设计阶段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的各种规划设计培养,侧重于动手能力、设计表达的训练。

为适应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与时俱进。应该紧密结合《规范》,在满足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样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调整现行课程,增设有关村镇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城乡技术与信息以及城市开发与规划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课程;同时,开设有关社会经济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专题类等专业特色课程,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教学体系。

3.1.2 体现传统特色及专业地域性,适应地区需求

我校城乡规划课程教学并且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重发挥专业自身地域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地区特色和传统保护等,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北方地区城市规划设计特点等内容。旨在培养既能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又能承担急需规划人才的内蒙古地区中小城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教学中,鼓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改革,使其更符合专业培养与课程建设需要。

3.1.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之一。在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要构筑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地掌握专业的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毕业后能尽快融人到规划实践中去。专业课程体系应设置多种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

同时,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系统的复杂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训练创新的技能和手法,鼓励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对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创造性解决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3.1.4 城乡规划类课程向低年级渗透

现行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以建筑类理论及设计课程为主,三、四年级开设城乡规划类课程。由于学科思维不同,狭隘而相对简单的建筑设计转变为广泛而复杂的规划设计时,学生在这一过渡时期往往表现迷茫。因此,适当压缩建筑设计类课程学时,逐步在低年级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及设计类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树立城乡规划专业思维,缩短适应学科思维转变的过渡期。

3.2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具体措施

3.2.1 增设学科基础课,加强薄弱环节,完善相关知识

首先,在学科基础环节中增设涉及村镇规划、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旧城更新改造、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知识点的课程;其次,针对原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薄弱环节.增加相应课程的学时,如基础设施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等课程;第三,完善城乡规划相关知识课程,在专业特色环节增设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社会实践调查方法、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以弥补建筑学平台课程体系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步建立起符合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而广泛的知识体系。

3.2.2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配合学生对外交流机会

课程设置中,针对某些常态化的重要专业竞赛,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的开课学期和教学内容进行配合。如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研类和设计类作业竞赛、城乡规划学会组织的“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的“联合毕业设计”等,将专业课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开设时间进行调整,配合各类设计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可以有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科视野,提升其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2.3 以课程专题形式,将专业相关知识融人设计主线

在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主线的设计类课程中,穿插与设计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专题,以授课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现有机融合。如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中,加入《城市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道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城市人口与城市化预测方法》、《城市产业分析方法》等专题,将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人设计实践环节中。

4 结语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对现行本科课程体系进行逐步的重新梳理和优化整合,以期构建组成完整、联系紧密、功能明显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专业人才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的技能、敏锐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协作能力的新一代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培养为城乡建设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关于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同列为一级学科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15):11-12.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第5篇

摘要:随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院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但毕业生就业一年难过一年,以分析该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为何该专业学生就业难就业面狭窄的原因,并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拓展毕业生就业视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促进该专业长足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毕业生就业;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正式批准的地理学下设的理科专业(编号07070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近20年专业名称调整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本科专业设置仍沿用在学科下设置专业。在理学门类的地理科学类依据学科门类分别设立了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四个本科专业[2]。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使得新兴行业、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行业、过剩或落后产能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再者中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速增,使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不匹配,使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3]。在此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反馈故乡建设家园,就业选择面窄,就业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笔者所在湖北民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近年来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土、规划、环评、测绘和房地产等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共计222人,其中148人在当年8月31日前确定了就业岗位,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66.67%,46人确定了升学去向,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20.72,28人未就业,占近5年总就业人数的12.61%。

统计2010-2014年就业的毕业生当中,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工作的分布情况分别为13%、12%、75% ,其中,到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毕业生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乡镇政府及其社区等公共管理机构。就业于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的人数占84%,与专业不相关的人数占16%。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源勘察机构、城市管理、教育管理、其他类型机构,详细分布情况分别为:11%、22%、22%、28%、17%。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到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城乡建设项目管理类、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类、国土咨询规划类、资源环境及评价类、地理信息技术类和其他类企业,详细情况分别占比为:9%、7%、14%、14%、14%、42 %。

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科方向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如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学等专业。据笔者调查,考研的同学大多有意向进入科研、教育机构等对学历要求较高的单位。

在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大多毕业生主要选择生源地就业,因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恩施,生源地主要为湖北省内,毕业生也大多选择在湖北省内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趋势分析

根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情况,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到行政管理机构工作的比例逐年下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相比之下,去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趋势与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变化相吻合。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也以行政和事业单位领域向现代企业领域进行转变。据笔者统计,2010年-2014年该专业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数的58%,就业于其他企业的占42%。就业于与本专业紧密相关企业的毕业生在企业中大多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如土地规划、调查、整治、地籍调查;房地产评估、经纪;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类应用软件开发;测绘地理信息、地质勘察等。很多毕业生就业企业大多同时具有多种资质,行业间融合趋势明显,这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综合性进一步提高了要求。

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被作为基本国策提出,三者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纲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陈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稳定的职业,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铁饭碗”,或不能依据就业市场形势变化多元化选择就业方向,过分追求高薪资,创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淡薄,就业的去向还具有很大局限性,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宽,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在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逐步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就业观基础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专业就业工作体制改革创新:

1、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修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趋势和时代需要。

2、建立该专业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专业老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全员指导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局面,让学生得到贴近化服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化解学生择业期望值偏高的矛盾。

3、激发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思路和范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约为1%[4],跟其他国家相比均很低,提升潜力很大。在我国实施新一轮创业引领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各项政策扶持该专业毕业生成功创业。

4、利用校友资源,对每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通过一系列对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对重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工作,可以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巩固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拓展。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友回校举办讲座、交流会等,使该专业发展就业工作获得长足发展。(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兰霞,赵喜江,王蕾,李巍,胡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

第6篇

关键词:电网建设用地;电网规划;影响;城乡规划建设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68

0 引言

电力是一项与国计民生有着密切关联的事业,随着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电力与我们日常生活已是休戚相关,特别是大中城市居民已将电力视为与空气同样重要的生活要素。然而在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扩张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电网建设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在城市日益繁荣的背景下更为突出,城市电网输送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也更加难以解决。本文简述了城市电网规划现状,并深入分析电网规划对电网建设用地的影响。

1 国内电网规划现状

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电力工业是一项基础性产业。当前城乡电网业已纳入城乡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中,但在大部分城市中,电网规划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却表现出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城建规划部门可支配用于电力建设的空地极为有限,导致城市基础建设和电网建设之间矛盾频现,其中电力线路走廊建设和包括改扩建在内的城市道路建设之间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现阶段城市道路改扩建与线路走廊建设之间难以同步进行,例如已经建设完工的道路上往往需要新增直埋、电缆沟或者排管等线路走廊,或者线路走廊修建完毕的道路需要改建或者扩建。二者缺乏必要的统筹与协调。此外关于线路改迁费用由哪一方支付也是市政建设和供电部门争论的焦点,不利于双方工作的开展;反复开挖道路也对市容市貌以及市内交通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电网规划对电网建设用地的影响

(1)要想获取建设许可,首先应在城乡规划范畴体系内纳入电网规划项目。城乡电网建设和管理以城乡土地规划为基础。只有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才能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为常规经营活动提供必要保障。任何建设项目要想顺利实施,都必须以城乡用地的合理规划为前提和基础。《城乡规划法》早在2008年就已颁布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城乡建设项目均应在建设前提交申请意见书,由城乡规划部门审核批准。按照这一法律文件的指导,城乡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建设必须提交申请书与建设选址文件,获准后方可建设投产。在此过程中,取得建设用地许可的前提是与城乡规划相协调。由此点来看,建设电网的基础在于将电网建设此项工作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内,合理予以规划和控制,方可得到建设用地许可。

(2)着眼于城乡规划方面对电网规划予以考虑和评估,是获取预留用地的必要前提,并对获取电网建设用地有着直接决定性影响。从形式到内容来看,城市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方面,而详细规划则包括两种,即修建性规划与控制性规划,其中控制性规划是基于总体规划以及区域规划,针对在目标建设区域如何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空间环境控制和工程管线与道路控制位置等问题做出决定,其对于规划区域内各类用地范围均有涵盖,并就区域内各种类型的适建或者不适建建筑项目种类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严格遵循规划容量对工程线路管道直径、线路方向设置、设施设备用地范围等要素做出决定。就其性质而言,控制性规划基于法律规范,其项目编制以及调整工作均严格遵循总体规划。分析现代城市规划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均利用控制性规划方案规划建设用地;而就技术角度分析而言,控制性规划往往以土地为集中规划目标,其着眼于用地性质、区域地理位置以及用地数量等等展开控制与规划,在数字化控制原则的支持与辅助下实施规划控制。

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内容可知,电网建设必须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以及城乡控制性规划体系中,在拿到预留用地的同时才可在前期审核手续办理时顺利得到项目选址意见书,并妥善办理土地用地预审、水土以及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进而获取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工程规划许可证,最终能够从土地管理部门顺利拿到项目用地,由此能够在前期工作中将电网建设项目用地加以落实,这对于电网建设项目而言是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为项目按期施工提供了保障。应注意的是,倘若未能将电网规划纳入城乡控制性规划体系内,那么即便存在也会被纳入原则性总体规划。由此一来城乡规划以及城乡利用总体规划并未就电网规划用地做出预留,导致在落实电网建设规划时往往会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乡规划问题有所冲突,进而对项目审核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技术方案与设计方案变更、无法按期开工建设、因追赶工期而必须支付高额补偿费用等诸多问题。

(3)在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纳入电网规划为电网项目建设用地的合法物权提供了保障。《物权法》关于地上到地下相关建设用地使用权限做出明确规定,而部分相关城乡规划法律以及土地管理法针对地上用地建设权也做出相应规定和限制。而电网建设用地(变电站)可归入地上用地范畴,如上所述,在选择电网建筑设施地址时首先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布局,方可获取选址意见书,并顺利通过包括土地预审在内的各项审核、准予颁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只有满足这样一个前提,电力建设部门方可向土地主管部门提交用地申请,获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划拨建设用地,并获取用地使用权证。就当前来看,存在明显问题的是空间利用权,即地上与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空间权分为空间所有权以及利用权两种,而电网建设既要挖掘地下电缆通道,又要架设地面线路走廊,与空间利用权存在密切关联。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与财产,空间的意义与价值较土地不遑多让,二者均为国家和集体所有。空间利用权与不同空间使用主体之间关联紧密,但是现行立法尚未从整体上构建空间利用权相关制度,尚未明确权利主/客体、取得、登记、内容、变更、流转以及消灭等各项内容。在此种情况下,物权法对于地上/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类型做出明确和确立,说明地上与地下空间已经纳入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范畴,主体在享有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后也同样享有物权保护,而不会受到随意侵犯。我国关于以规划确立空间范围的标准正在不断延续和完善,就此点来看,在城乡总体规划体系中纳入电网规划为电网项目建设用地的合法物权提供了保障。

3 结语

电力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原动力,城市规划中必须将电网规划视为城市总体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来做出充分考量,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城市发展之初就应合理规划电网建设布局,统筹兼顾,引入人本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合理规划电力用地建设布局,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峻,王成山,周敏等.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04):50-57.

[2]钟嘉庆,胡华伟,马丽叶等.基于多场景和区间模糊数的输电网规划综合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09):2347-2353.

[3]王秀丽,李淑慧,陈皓勇等.基于非支配遗传算法及协同进化算法的多目标多区域电网规划[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2):11-15.

[4]舒隽,韩冰,陈学姣等.计及线路路径优化的空间电网规划[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04):570-577.

第7篇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科技的大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就当前社会条件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科技;文化

城市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建筑大多是适应人的居住生活需求所建造。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预期建设目标的总体控制,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思想。当代社会,各领域的大发展使科学技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人文保护等都成为了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正确认识城市规划的中的人文内涵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城市文化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进行分析探讨。

一、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

强调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期,霍华德在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就体现出了很强烈的人本主义的思想。1933年8月,国际建筑协会在雅典会议上制定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被称为“雅典”,在雅典中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应该以人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活动为基础进行规划,这反映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思想。1978年,在秘鲁的利马,一群著名的建筑师对《雅典》的实践进行了评价,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宣言”,提出城市规划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注重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活动的关照。城市规划作为一门规划居住环境、建筑艺术,联系建筑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的科学,关系到了每一位城市居住者的生存环境,城市规划中必须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要求城市规划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伦理学、美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多学科渗透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规划。

今天,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已经得到了城市规划规划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广泛渗透到各级各类城市的规划活动中。

二、城市规划应注重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平衡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同样,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规划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引发了城市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也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城市规划规划中科学精神的探讨。

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的出现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人类环境的革命,也可以说,城市是科技革命引发的人居环境的变化。因此,当城市规划产生人文主义思想的同时,对城市规划规划科学精神的关注也从未停止。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科学精神的支配下,很多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开始试图用“严密的经验实证和逻辑推理方法来科学地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决策理论和优选方法来管理、控制城市的发展”,这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发展。目前,一些数理分析和数据统计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科学数据支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又使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计算机的数学方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了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又使人们过分夸大和看着城市规划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出现了唯科学技术论的声音。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手段,以人为本是内涵。科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为人服务。城市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在城市发展中,我们崇尚的是充满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是充满科学意识的人文关怀,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科学技术和以人为本的平衡,注重科技和人文的互补,让科技和人文共同为城市发展服务。

三、现代城市规划应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保持和传承

在世界范围内,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历朝古都,故宫、胡同、四合院构成了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乌镇、丽江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佛罗伦萨、海得堡、罗马、威尼斯、科隆、慕尼黑、维也纳这些城市也都以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而著称。在城市的文化因素中,有一个城市历时久远形成的历史文化;有因地域特征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如乌镇;也有社会风俗所形成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和现代城市规划进行着交融和碰撞。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即应该注重对城市现有文化特征的传承、对现有特色文化建筑的保护,也应该注重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划和传承,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形成城市的文化特色。

对于一些历史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像欧洲的古镇、教堂、街道等历史性建筑,欧洲各国普遍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了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并且政府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以文本的形式规定下来。这是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的欠缺之处,也是应该学习和借鉴之处。我国也在加强历史性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在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条文上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城市的重建和区域范围的扩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将城市空间同已有城市空间有机地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一个城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各种建筑理念碰撞、建筑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内涵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在城市规划中要关注城市的文化持续性和传承性。在规划中注重新文化和现有文化的融合,注重城市文化的长期累积。累积过程越久远,城市的文化意味就越深远,城市也更具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朱软,郭建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因素刍议.热带地理,1998(12)

[2]欧阳胜,吴越.“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人文内涵.中外建筑,2007(04)

[3]戴东华.城市规划中城市整体人文形象的塑造.民营科技,2011(07)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 综合导师制 创新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K901;G642 文献标识码:A

本科生综合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造诣深厚、品德兼优的老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及心理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湖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正在试点本科生综合导师制,这对地理学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提出新的要求。强化基于综合导师制的教师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是深化地理学特色综合导师制实践、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

1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定位

本科生综合导师制是以高等学校学生学年论文、阶段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一体化指导为主线,兼顾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业咨询、选课指导等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科研、思想、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及研究生导师制而言,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特色鲜明。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不仅“导学”还要“导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结合地理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施本科生综合导师制,重点在于对本科生的“综合”指导和创新思维培养。同时,有效对接学工辅导员、班主任的相关工作,使三者之间各有重点。

2本科生综合导师制主体特征分析

2.1学生主体特征

学生个体化思维方式、爱好、性格、态度、责任心等的差异决定需要对学生进行差别化指导,这就要求导师能够因材施教。以湖北大学2013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为例,在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下,不同学生个体的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从专业知识入手逐渐对科研产生浓厚兴趣、有些学生以专业课程为基础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有些学生在本专业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交叉学科的学习。学生们体现出来的各类需求不仅仅是基于兴趣和爱好的,还需要导师从专业思维、学术思想方面进行引导。

2.2导师主体特征

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在内容上应该定位在学年论文、综合实习、学位论文、课程设计(作业)等四个方面。导师的职责范围不能“摊大饼”似的扩展,要对接各自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同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实际情况,适度指导,过高要求和过低要求都不利于学生成长。

3基于综合导师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团队组织模式

导师个体的思维往往存在局限性,团队的作用是明显优于个体。因此,要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定期召开团队会议,增加讨论并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目前具有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多支教学和科研团队,团队间形成互补、团队内形成合力。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综合影响力能有效推动导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各个团队通过项目成果交流和讨论让导师们能够了解其他导师的研究方向,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当然团队组织的更大作用是能让优秀的同学尽快融入团队,快速认识自己,并根据自我偏好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课学习。激烈的讨论和频繁的交流一定会碰撞出新观点、新思想,这些不循规蹈矩的结论会让学生们产生新的认识、摒弃旧的观点,是他们形成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

3.2产学研结合模式

构建综合导师制背景下产学研结合模式,协同科研、教学和生产在功能与资源上的优势,将创新思维上、中、下对接耦合,既能将技术创新应用于产业发展,也能让学生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基于综合导师制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核心支点在于创新,生产、教学和研究都离不开创新,教学中注重对新方法、新成果的推介,科研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生产中注重创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导师在产学研结合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4本科生综合导师制实施应关注的问题

综合导师制应该是双向选择的,学生可以根据偏好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遴选之前进行宣传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导师,双向选择之后导师要尽快融入角色。班主任、辅导员和综合导师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合理权衡三者之间关系尤为重要。形成三者之间联动机制能够有效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团队。

综合导师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通过导师团队的引导,逐步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是未来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亟需破解的难题。

L芑鹣钅浚汗易匀豢蒲Щ鹣钅浚?1501593)。

参考文献

[1] 冯晓丽,孙净宇.大类招生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探讨――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53-55.

第9篇

关键词: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7-1

由于受到中国旧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吉林省的城乡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多种因素的困扰和阻碍当中。作为中国东北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如何面对城乡经济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探索出解决城乡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对策,将直接决定着吉林省的经济社会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1现阶段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现阶段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极为不协调,导致在城乡产业化发展、城乡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经济政策的统一性,致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在城乡间的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1.1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逐年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吉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三年的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调研,可以看出在2007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7∶1,而到了2009年和2011年这个比例就提升到2.9∶1,差距增速之快超过了辽宁和黑龙江两省。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差距仅仅是体现为货币形式的收入差距,如果将城市居民所获得的各种实物或隐性的奖励、福利与补贴计算在内,这个差距将更加悬殊。

1.2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日益突出

随着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逐年增大,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也日益彰显出来,而这种差距所表现的主体就集中在消费上。虽然在2001年~2011年10年间,吉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均有了稳步提升,可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相对差距比例达到了2.8∶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居民可以得到医疗、低保等福利政策的保障,一定比率的收入可以用作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而农村居民受教育、医疗、生产物资等各项支出的限制,加上本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在降低。

1.3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非常悬殊

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导致城镇居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布和高素质医务人员的匮乏,导致农村医疗存在缺医少药、及时救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的落后和缺乏,导致农村居民缺少像城镇居民那样享受文化提升的机会。

1.4城乡保障及福利事业的差距日益彰显

在城镇中日趋完善的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险体系,却没有在农村得到大幅度地开展。相比较之下,城镇居民的养老、医疗等主要保险的参保范围在不断扩大,而农村居民却只能享受到小范围或者低回报的限定险种。这种保障体系的滞后性和小作为性,导致了城乡居民在保障利事业方面所获得的待遇存在差距。

2如何解决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吉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受到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要想实现吉林省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将它列入为一个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常抓不懈。

2.1规划好城乡产业布局

基于吉林省的省情和城乡规划的特征,制定吉林省的城乡规划应该走多元化的新路子。在稳定发展大城市的同时,要重点发展中小城镇建设,依附于老工业基地的基础,重点发展效益农业和环保型工业,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投放力度,促使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高度密集型经济带。

2.2统筹好城乡产业发展

从吉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出发,制定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龙头,以城乡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体化发展新战略,在加速城乡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加快农村的产业化调整。

2.3保护好城乡市场发展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制定城乡统计的价格机制,完善各类产品的价格体系,打破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垄断,缩小工农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营造自由平等的价格制度,使工农产品按照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2.4利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为了能够更好地转移吉林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我们应该着力发展乡(镇)、村企业,提升乡(镇)、村的工业化水平,加快乡(镇)的城市化进程,为剩余劳动力提供有针对性且就业空间广泛的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5完善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完善农村的教育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逐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差距。积极满足农村文化事业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通过对农村公共事业的不断完善,将使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得到有计划的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大规模的建设,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村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免除后顾之忧,在文化生活中陶冶情操。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