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27 16:06:02

导语:在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我们所指的德育教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见效最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排在首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之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有,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所以德育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所以小孩子每天上的课就是几门主课,思想品德课也被几门主课老师“瓜分”,思想品德课就像摆设。人们的行为举止、实践方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认知多少,更重要的在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能彻底的开展,而任课教师就会敷衍了事。德育教育就完全走下坡路线。例如:学校给孩子们每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一些老师也是读读课本敷衍了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占用了思想品德课讲自己所带的主课。所以,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学校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很不重视。

(二)德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所以其教育资源十分不足。据统计显示,90%的地方小学在德育教育这块投入的经费少之又少,当然为德育教育配置的教学资源也少,在专门教学德育方面的老师也就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语文老师精力有限,其次在德育教学上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也单调。通常兼任的老师会占用德育课的时间做其他主课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德育课就是摆设,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就少之又少。

(三)德育教育活动缺乏创新

我们了解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根本起不到实效,学生获取的少量的德育知识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并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活动。再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只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避而不谈,学生总会以为社会是完美的。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不全面,学校也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再有,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学校要理清思路,为学生开设名副其实的德育课,让学生、老师都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要耐心讲解,带孩子参加德育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协作关系,给孩子建立一个德育教育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

整个教育系统要重视起德育教育,首先要在德育教育的师资上加大投入。真实的开设德育课堂,不再让德育课成为摆设。并且要分配专业知识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搞活。再有,要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是班主任跟着,班主任极其重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地对需要谈话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内心讲解、疏导,把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循循善诱,正面解决问题。

(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多事情好奇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着这样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在亲自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结语

小学是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开德育教育课,有序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还要重视起班主任的工作,从这些方面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 小学 班主任 道德素质

教师是一项非常崇高的职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仰。教师,不仅是传道和解惑,教师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人格和道德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仅是为学生解决疑难的书本知识,还应该为学生的思想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为一名小学的班主任老师,责任是相当重大的,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还应该对班级进行科学有爱的管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身作则,一视同仁。对任何一名学生都要同等看待,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老师还应该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小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建设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所在,所以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在这一时期做好德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奠基时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小学班主任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也是符合是到发展要求的,是时展的需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为未来培养更多的人才。通过小学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总之,小学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到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品德建设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个未来,所以,做好小学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对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小学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小学的德育工作,就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为学生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学是一个人求学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人认知的重要阶段。所以,要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为学生树立一个品德高尚,言行举止得当的好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拥有爱心,还要让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思想。所以,班主任老师就得以身作则,用自己去做榜样。

(二)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一直以来这是教育工作所提倡的,同时也是对老师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来讲,最忌讳的就是偏爱优生,这会给小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反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多关注差生,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多的和差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同时小学班主任老师还应该积极地和代课老师进行沟通,一起来帮助差生,树立信心。所以,要做好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老师就应该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三)树立科学方法管理班级

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班级是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例如说,小学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选出班干部没通过竞争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应该按时进行家访,及时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小学班主任可以制定计划按时来召开家长会,让学校和家庭共同来承担对孩子的教育。使得德育工作顺利的在小学开展,为学生奠定一个德育教育的良好的开端。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各科代课老师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近期的思想动态,同时也可以争取代课老师的帮助,认真听取代课老师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更好地来管理整个班级。

(四)进行正确的情感和思想教育

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或者是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应该带有真挚的感情和思想,应该注重和学生感情和思想的交流。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嘘寒问暖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班主任老师的亲和力,而且增进了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除此之外,班主任老师在代课或者是交谈的时候,要注重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班主任老师要无处不在的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地道德和品行教育,从而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

三、结语

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苦的工作,需要各个阶段的配合和协调,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认识到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核心和本质,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从哪些方面来着手进行管理班级。文章从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应该对学生和班级做到:尊重学生、一视同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进行正确的思想和情感教育以及树立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班级等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来积极地开展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是相当重要的,班主任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这就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学校、家庭也要充分的参加一些活动来配合德育教育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卢徐美,创新德育载体,内化自我行动―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

[2]张书明,杨武麟,杨英杰,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级德育教育工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005.

[3]吴品云,网络教育与德育工作相互渗透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2009.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1引言

德育工作一直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当中。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德育工作开展受到的外界因素影响更加严重,其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并且要结合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的具体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和落实,是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农村地区由于本身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并且师资力量有限,整体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尽如人意。

2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学生本身需要具有文化知识和道德品格修养。学生必须要对自身的责任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学生成长之路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学生正确成长方向的指路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格、素质、道德品质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并且逐渐系统地开始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整个学习历程来看,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忽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难以为学生的日后成长打下良好的铺垫,并且更高层次的教育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好像一张白纸,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与可塑性,合理地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还存在着整体条件制约严重,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失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等问题。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德育工作的投入和教育水平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本身的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则不尽如人意,整体教学层次和水平较低,与城市的差距较大。从客观角度讲,农村地区的小学整体办学能力较差,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基础教学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教学工作的基本需求。甚至于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其基本教学的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德育的工作开展就更加举步维艰。现代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村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就业形势的发展,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受到的家庭教育程度十分有限,很多儿童的父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大多数的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监护。受限于思想意识和素质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则只关注于基础的生活物质保障和安全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意识的成长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放养特点。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中,其对于留守儿童的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的整体措施和对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儿童的身心教育没能得到合理的引导。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其不能与学校进行有效的配合,进而导致了德育教育工作出现了衔接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突显,进而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就缺乏了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4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学校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小学要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引。虽然农村地区的学校受限于经济水平,其整体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但是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与硬件环境的关系不大,学校内部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入的宣传,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的学习。学校内部也要对学生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制度进行完善和制定,对于学生的自身思想行为进行合理的约束。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开展,学校要对于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并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相应的实践内容,组织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对道德文化进行感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二,家庭教育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本身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农村地区由于其环境较为特殊,留守儿童的现象较为普遍。父母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的多与孩子进行联系沟通,并且经常询问教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勤奋、努力、认真地接受学校的教育,并且互帮互助、不骄傲、不攀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自主性。家长的行为对于孩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家长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高自身言行的自律性,不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家长自身要多对孩子进行引导,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消除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要多疏通和引导,与孩子讲道理,引导孩子慢慢地接受和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

第三,社会教育方面。现代社会舆论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工作中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在农村地区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力量要予以全力的支持配合。针对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社会力量可以组织相应的捐助,提高整体教学硬件设施水平。社会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效的联合,配合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德育活动实践平台,扩展学生的眼界,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针对于农村地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我们要提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联合,打造三位一体化的德育体系,真正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小学德育开展水平,为农村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铁,黄美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4(03)

第4篇

一、在小学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奠基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现今社会,学生大都是父辈、祖辈的心头肉,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长辈过分的溺爱致使很多学生都在不成程度上?B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因此,在小学开展德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德育理念教育学生,帮助其养成积极正确的道德观念十分重要。教师应当担起学生德育的重担,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观念,使之能够积极乐观地成长。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即道德教育,学生坏习惯的形成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但若想养成好习惯,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来实现。

二、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缺少实际生活的经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较匮乏,致使很多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和物往往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致使学生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不当,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班主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班级管理者应当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懵懂的少年看到是非对错。教师在班级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来让他们学习。例如,很多小学生对于学校中身体有缺陷的同学会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游戏和活动中往往会对他们刻意的疏远。这些都会对身体存在着缺陷的学生产生很大心理伤害。但是小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他们很难体会到自己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残障人士,体验残障人士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如闭着眼睛找东西、一只手系鞋带、一只手穿衣服、捂上耳朵与人对话等,活动刚开始学生都感到很有趣,但是随着学生不能够很好完成教师指定的动作,他们脸上的笑容开始消失了,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伤心和恐惧,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体会,很多学生都对自己以前的不恰当行为感到愧疚,并积极回答,以后会多帮助残障人士。通过这种情景教育学生学会了关爱尊重他人,极大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树立榜样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1―0051―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小学阶段是人形成思想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教师应在传授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有机渗透德育,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时期,记忆力、模仿力强,求知欲旺盛,对所见、所闻、所做、所感都会刻骨铭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 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与其一致的特点,有助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与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因而,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是学校良好校风和学风形成的关键,更能达成“学做人,学知识”的教育宗旨。

4. 小学语文教材的性质所决定。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教育功能比较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进行完美的结合,能促使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促使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 在阅读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小学语文阅读文本内容涉及面广,文情具佳的文章蕴含了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可以利用语文阅读文本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依托语文阅读内容赏词析句,感情朗读,拓展文本,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正确理解课文的主旨,引导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有机渗透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彩,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2.在说写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说”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新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它指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和口头语言进行的思想感情交流。口语交际的内容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德育因素,是教师进行德育的肥沃土壤。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充足的德育养料中汲取所需,健康茁壮地成长。

“写”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事物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文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然后懂得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讲究语言技巧和语言素质,还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在作文创作中讲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 渗透策略

德育是各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在小学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停留在思想品德课程和语文课程教学,有一部分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对自己课程的德育任务缺乏清醒的认识,这是需要修正的。实际上,数学虽然是一门注重逻辑的学科,但它本身蕴含大量的德育内容。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年龄层挖掘德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德育教育缺失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挖掘不足、教师的德育渗透内容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方法不当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欠缺等。

(一)教材德育内容挖掘不足。

大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小学数学教材中十分明显的德育教育题材并不多。大部分题材都是隐性的,需要教师深度挖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容易忽视这一点,放弃对教材德育内容的深度挖掘,只注重数学学科目标的实现度,学生在课堂上只要及时掌握数学公式、逻辑,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二)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符。

人生的不同阶段,认知水平会有较大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正处在初步发展完善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用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将人类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区分开来,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差异得到体现。从教育心理学来讲,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时,必须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年龄及生理特征等问题充分考虑进来。然而,在实际小学数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考虑不足的问题,导致德育渗透效率低下。

(三)未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但根据目前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的教学方法仅仅是敦促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科的教学计划,创设的教学情境没有从德育渗透出发,单纯追求数学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通过德育渗透培养爱国情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学教材更日新月异,数学课本中的插图反映着中国社会五千年来的发展历程,如人造地球卫星、高铁、大型风力发电站及一些古明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进行观察并予以讲解。例如,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中“动手做”这一课程时,我以七巧板为例向学生讲解: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一种有趣的玩具,利用七巧板可以有多种不同组合,外国人对中国这项有趣的发明十分感兴趣,并取名“东方魔板”,如此神奇的发明,大家想要了解吗?通过介绍七巧板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事物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精神,而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动手操作,培养互助协作精神。

在现在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较单一,很多学生在与人互助协作上表现出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利用数学课堂进行引导,使学生懂得与人分享,学会与人分享。例如教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加减算数时,对学生进行引导。“10”以内的加减,小学生可以用手指计算出,“10”以上的就要用到教具。课堂上,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数量不等的教具,要求同桌两人一起完成“10”以上的加减法。强调如果两人的教具放在一起数量依旧不够,可以问周围教具多余的学生那里借。并要求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率先完成加减法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他们在学习加减法的同时,懂得与人沟通协作、互帮互助。

(三)深挖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数学教材中的德育题材通常不明显。要求教师必须懂得深挖教材、钻研教材,发掘隐藏其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合适的举例将德育知识贯穿整个教学。

例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中的“平均数”一课时,向学生提问:“如果有9个苹果,要你和爸爸妈妈分着吃,你要怎么分?为什么?”

学生:爸爸妈妈和我每人3个,大家一样多,谁也不吃亏。

教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学生:给爸爸妈妈各4个,我留2个。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我想到爸爸妈妈平时很辛苦,我爱爸爸妈妈,所以多给他们。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平均分”概念的同时,引导他们懂得孝顺父母。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十分必要,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而没有德育教育作为指导的其他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自发主动地深挖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最终实现智育、德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

教育是国之本,而小学教育则是开启素质文明的第一道门,因此小学是最适合开始德育教育的阶段。抓好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文明,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小培养爱国热情和国家责任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德育渗透

一、引言

随着国家的发展,小学教学规划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端正的人生态度,强调应该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小学教育之中,而不应该只是把它当做一种外在的附加形式[1]。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注重学生认字、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小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积极主动性的最好的阶段。第一,小学时代是孩子们接受教育较早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快,且记忆力好,一旦记住就不容易忘记。因此这个阶段是建立孩子们良好品质的最好阶段。第二,小学生没有接触社会且拥有一颗童心,他们多数人持有积极的态度,相信美好的事物,这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第三,小学时期是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个阶段正是人生的开始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少走弯路。第四,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形式,在这个阶段穿插德育渗透是很有优势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一些简单的图画、人物、故事,这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画的同时,穿插讲解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祖国的历史等,这可以使学生们在读书、识字同时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熏陶培养。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

第一,注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好榜样。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必须从基础做起。师者表也,教师是学生良好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是除了父母之外和小学生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人。小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从点点滴滴上严格律己,做好表率作用。首先,教师应该态度谦和,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品性。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教师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避免将社会人的一些坏习惯带到教学和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来。教师的影响是学生最快,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自我做起,做一个品行端正,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公民,做好学生的榜样。第二,注重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德育渗透。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小学的语文教材多具有简单易懂又具有深刻意义的特点[2]。教师可以针对某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所包含的意义可以让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再给予指正。这样不但可以学到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伟大人物和祖国历史的文章,这些文章如果理解到位可以提升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教师可以在同学理解的基础上做一些拓展工作,多找一些伟大的人物和事迹给同学讲解,使同学们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对于一些优美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情感表达文章的美,或者通过多媒体影像展现给大家,让同学们提高对美的认识,促进对美的欣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德育的灌输,培养小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注重课外阅读中的德育渗透。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从课外阅读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具有积极性的书籍,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设置课外阅读分享课,利用专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朗读自己阅读的文章,并讲解文章的意思、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到的东西。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和朗读能力,还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并从中得到思想上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3]。由于小学生的不受约束性和贪玩的特性,这项学习任务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特别容易,因此要循序渐进,逐渐看展,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抗情绪,适得其反。第四,注重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德育渗透。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个教学环节,孩子都有爱玩的心态,参加课外活动可以使他们回归自己的本真,无忧无虑的玩耍,没有哪一个孩子能拒绝这种诱惑。因此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德育渗透应该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又学到了东西,因此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会学的很快,记得很牢。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第一,组织同学们课间拉歌比赛,学习一些积极向上的、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使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第二,多组织同学们进行烈士扫墓活动,促进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第三,多带领同学们去野外采青,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使同学们了解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开阔视野,亲近自然,爱护自然,陶冶情操。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开始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同学们既可以学到基础文化知识,又能受到思想上的教育,从而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应该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增强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这需要教师从自我做起,做好表率作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4],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自身修养,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王艳春 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寇家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医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1.

[2]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G].中国校外教育,2014.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无痕渗透

随着我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不断调整,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小学教学的工作中,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应该使用不同方法或者教学策略将德育渗透到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所以说,老师不仅只是简单的教学生知识,还要在恰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因此,这个时候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至关重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进行影响,并通过学生接受程度和在生活进行体验与实践,以此形成社会发展中需要的道德教育活动。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挖掘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案

1、将课本中的德育素材挖掘出来进行渗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道德教育的素材包含在其中,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题的时候可以适当将德育素材提出来,并将其渗透给学生[1]。例如,老师在讲“学校图书馆前,有一个方形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边每边各摆放12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这个花坛一共要多少盆花?”这道题时,就可以将问题中存在的德育内容提炼出来,告诉学生从小要有爱心,不要破坏花坛里的花草树木。老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花坛里的花朵好看吗?你们喜欢它们吗?如果你们喜欢它们的话,那么,以后你们就要好好爱护花草树木,因为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不要随意的去践踏它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生就会记住老师的忠告,从而,可以让小学生从小形成一颗有爱的心。2、根据课堂实践,使学生养成互相帮助的好习惯现如今,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小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娇惯下成长,所以,会让小学生形成自私的性格,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愿意和别人分享[2]。根据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例如,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一组学生画正方形,一组学生画三角形,然后同学之间将其进行组合并剪下,看有几种组合方法。在这过程中,就是看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默契,如果一方有困难,看另一方学生是否会进行帮助,这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可以找到问题答案,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可以让小学生摒弃掉自私的陋习,学会互帮互助,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3、结合生活实际,将德育渗透到课外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被各个领域所应用,大到科学实验,小到衣食住行,它无处不在我们身边[3]。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外生活当中。例如,生活中的烙饼问题:妈妈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少用几分钟?通过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并让学生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不应该对父母耍小脾气,应该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所以,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将德育渗透到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三、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就没有接受好的道德教育或者根本就没有在道德思想上受过教育,那么,即使这个学生学习再好,他长大后也会变成一个缺少思想道德观念的失败者[4]。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道德观念是老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数学虽然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严谨学科,但是,它却有着很多思想道德观念在教材里面。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德育在无形之中渗透给学生。一方面,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意识,让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变强,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小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更专心的去听讲,提高数学成绩和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渗透是当前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为其设计一套道德教育教学方案,将道德教育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各个阶段,让学生从小就可以了解到德育的重要性。同时,为人师表,老师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道德修养,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从小形成道德观念,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易翠群.浅谈小学数学学科德育的无痕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2):128-129.

[2]唐仁钧.润物无声育心无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1):62.

[3]陈银荣.有意为之无痕操作--小学高年级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点滴体会[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5):74-74,133.

第9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策略

1.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而且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因为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相对较长,有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机会,与此同时,他们的言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德育习惯工作落在了班主任的肩膀。小学德育对小学生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

德育的大部分内容都与思想道德密切相关。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理解世界的阶段。科学的德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必须认清这一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认识。

1.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最常见的方式是面对面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倾吐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而不需要给学生的任意指导。可见,德育工作可以帮助师生建立亲密的关系,从而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做事能力。

2.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研究

2.1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通常在学生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也有意识地模仿和研究班主任的行为。因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自主学习等措施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首先,许多班主任也负责某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关于道德修养的书籍,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细节的关注,通过文明行为和标准的演讲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2.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容易造成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损害。因此,班主任应掌握正确的与学生沟通的方法,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科学的指导,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具体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在课堂上对学生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习情况,专业的优势和家庭情况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式,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找学生探讨,以加深师生间的真诚的感情,让他们打开心扉,面对困难和错误,建立一个坚实的自信基础。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不偏颇,所有学生一律平等,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3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条件能有效地促进德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环境的潜在影响,“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班主任要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措施,巩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其次,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长处,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后,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互动,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促进工作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2.4强化实践教育

仅仅依靠口头或书面的说教,很难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只有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在原有教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更加生动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如班主任可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编排一些反映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和法律的短剧,加深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认识和理解。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义务植树、参观敬老院等,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