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就业决策分析

时间:2023-06-27 16:06:08

导语:在就业决策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就业决策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difficult" has become a re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resul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also increasing. Firstly from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graduate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 exists the ego utility, low self-esteem, anxiety, rely on conformity and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inally from their career orientation, career plann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to reliev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y; 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 2015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2014届增加22万,创历史新高。根据预测,201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在770万以上。加之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大学生毕业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些导致大学生们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现实,解决心理问题,积极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1.1 自负功利心理

有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通常会高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低估用人单位的要求,不自觉的将用人单位的门槛放得很低,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缺乏自知之明,产生自负心理。同时,现在很多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环境比较优渥,父母为其安排好一切,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有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起点很重要,如果毕业时站位不稳,将来调整起来很困难,因此,有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只注重工作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现实利益,忽略个人发展、职业兴趣、专业特长有助于自身成长和提高的因素。

1.2 自卑焦虑心理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的学生由于性别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专业知识欠缺、人际关系较差、表达能力不足或对自身综合能力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心理,预期的工作岗位和现实的工资待遇之间的矛盾,继续升学还是毕业求职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使毕业生在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的现象。这些心理使毕业生在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底气不足、畏首畏尾,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错失良好的工作机遇。①

1.3 依赖从众心理

有的毕业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消极被动,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国家政策、学校、父母、老师身上,而不主动去了解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通过连续多年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求职意向,有的学生表示:自己现在还不着急找工作,毕业回家后父母会为自己安排的;有的同学面对就业形势严峻,就以考研或考公务员等为借口进行逃避。②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觉得随大流不会吃亏,也比较安全。受这种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特长、职业兴趣,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是被其他人左右,盲目选择名企、大城市等,随波逐流,缺乏主见。

2 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实现多元化就业

职业定位,就是清晰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麻省理工学院人才教授将职业定位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由独立型和安全性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同学们可以根据各个类型的具体描述来确定自己的主导职业定位。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要结合自己的主导职业定位、所学专业和发展特长,选择适合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工作岗位。目前,大学生就业区域分布很不平衡,很多大学生毕业生之后宁愿“漂”在城市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导致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毕业生大量滞留,而西部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人才紧缺,这种人才分布的不平衡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摆正心态、求真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无私奉献、踏实肯干的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确保大学毕业生“选得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前途”,从而转变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增强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

2.2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你是谁、你想要干什么、你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你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问题。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办法,一定要把心态放低。可以先选择较低职位或者福利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些职位,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等到有足够的历练和经验后,再考虑更好的职位。先从学生身份平稳转移到职员身份后,再谋求发展,这样,就业自然也不成问题。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新生入校时,向每位学生发放《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手册》,分为认“家”篇、适应篇、定向篇和冲刺篇,学生每年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大一时进行自我探索预评估、学业生涯机会评析、学业生涯初步规划;大二时进行自我评析、职业理想机会评估、修正学业目标;大三时进行学业生涯评析、求职能力评估、确定深度发展计划;大四时进行自我评价、深造(求职)市场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同学一步步认识自己,并根据自身的特长调整职业发展目标,最后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开设职业生活涯规划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和职场生活有初步的认识,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目标的学习。

2.3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在就业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夯实专业素养,强化科研能力,并着力提高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社会经验不足往往是应届毕业生求职中的弱点,多数同学也因此丧失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同学们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毕业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为毕业求职、深入社会打好基础。同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积极参加三下乡、优秀学子回访母校、千村万户调研、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群众解决生活的实际困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毕业班学生可提前与行业知名企业沟通,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将课堂及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查漏补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毕业求职增加成功砝码,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求职时,同学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以积极乐观的姿态迎接就业求职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勇敢面对困难、主动出击,不轻言放弃,积极向老师寻求咨询和帮助。③

2.4 建立支持系统,全面缓解就业心理

要全面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为毕业生求职搭建一个公正、规范、合理的就业平台。企业应该与高校积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同学们提前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发展提供机会,同时,有针对性的校园招聘会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有效措施。高校要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通过建立家―校―企联动模式,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及时将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学校就业指导及学生就业求职意向等进行展示,形成一个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用人单位、家长、学生联动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就业。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企业高管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班级,与学生深入交流,向同学们介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职场礼仪、面试技巧等,使同学们能够提前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的要求,并按照要求规划大学生活、完善自身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困难,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家庭在学生学业求职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应该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求职意向,尊重孩子的具体想法,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同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自我分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④

3 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或由于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欠缺与好机会失之交臂,或者由于对工作区域的选择放弃自己喜欢的行业,或者由于个人感情问题而盲目选择,这些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心理问题频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生存问题,其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针对大学毕业生存在的自负功利、自卑焦虑、依赖从众等就业心理问题,通过采取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实现多元化就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解决措施,全面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6-128.

② 曾艳,杨小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84-87.

第2篇

关键词:就业;体育教育;决策;SWO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决策的SWOT分析——以阜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4日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前高等教育已处于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二本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方面体教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僧多粥少,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就业准备不足,对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了解就业市场,使得他们就业处于盲目状态。根据对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8%的人数自我认知存在偏差,60%以上人数感到自身就业优势不明显,86%的人数感到前途迷茫、没信心。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就业环境的状况,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为他们提供正确、有效的就业决策方法在当前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SWOT分析方法介绍

SWOT分析法又称道斯矩阵或态势分析法,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正式提出。它是将一个单位或个人内部资源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与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的分析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分析体系,最终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的科学分析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劣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该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组织或个人进行自我诊断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SWOT分析方法的运用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SWOT因素分析。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单位或个人存在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即外部环境对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是在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

(二)构造SWOT矩阵。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进行归类,构造SWOT矩阵。该矩阵以环境因素为行变量(包括机会和威胁),以内部因素为列变量(包括优势和劣势),行列交叉构成四种组合。(表1)

(三)制定行动策略。在完成内外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之后,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策略。策略组合可分为四种:优势-机会(SO)组合、劣势-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劣势-威胁(WT)组合。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因素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专业优势。体教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的体育技能训练和户外活动,使他们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与专业相对应的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能力。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拥有体育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后除了可以担任体育教师外,还可以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俱乐部私人教练,如大球(篮排足等)和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专业教练、健身(形体、健身)教练等,这些职业都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还可以自主创业,成立集养生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健身会所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体育的需求。

2、性格、气质优势。长期的户外训练使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神经更易兴奋与抑制,充沛的精力造就了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的性格。为人热情,做事雷厉风行,富于生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气质类型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情绪变化快,积极乐观,个性张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很少有同学存在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就业期望不高,容易接受现实。二本学校的体教专业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社会资源缺乏,他们对就业没有太高的期望,就业也不苛求对口,只要能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心里就能够接受,发展问题以后才会考虑,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现实。

(二)劣势分析

1、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目前二本体教专业的学生高考时文化成绩比其他专业普遍要低,由于文化基础不好,他们对文化知识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睡觉、玩手机是经常现象,课后也不能主动学习,这就导致体教专业学生总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据不完全统计,体教专业学生四、六级通过率不到10%,阅读与写作水平不高。

2、自我认知不清,缺乏就业信心。由于进校文化成绩分数低,他们在学习能力方面信心不足。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不太清楚,面对就业,有些不知所措;在就业受到挫折时,内心会产生自卑感。

3、不太关注外界,缺乏就业信息。由于体教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经常进行体育训练,对外界变化不是很感兴趣。多数同学不愿意花很多时间看一些新闻和就业信息。由于自己也不关注,外界信息也不会自动流入,使得他们就业信息缺乏。

(三)机遇分析

1、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政治稳定是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用工需求,也就保证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

2、国家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就业拓宽了渠道。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这在政策上也是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极大支持。当前体教专业学生就业出路有;考公务员、教师编制,还可以考村官、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活动。同时,国家也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在减免税收和金融借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扶持。

3、高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助推学生就业。现在每所高校都设有招生就业专职部门,每个院系也配有就业指导员。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就业信息,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四)威胁分析

1、专业技术人员供过于求,对口就业难度大。随着我国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事业单位改革也已经进入深水区,学校教师编制逐渐减少,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使体教专业的学生总数不断增加。原本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师的体教专业学生想要全部实现对口就业已经是不可能了。

2、就业信息来源少,就业市场拓展难。作为二本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就业信息相对省会等发达城市来说较为闭塞,而且参加招聘会的机会也比别人少、成本比别人高,有时,就业市场对体教专业的学生存有偏见和歧视,加上体育重点高校对他们就业市场的垄断,导致他们就业机会少、就业市场狭窄且难拓展。

3、就业观念陈旧,扰乱大学生正常就业秩序。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有一份稳定的、体面的职业,在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下,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到发达城市工作成为毕业生的理想选择。而现实情况中,理想就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导致出现了毕业生较高的职业预期与现实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于是出现“有业不能就,有业不愿就”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影响正常就业。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行动策略

通过以上对体教专业学生自身资源的分析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整个社会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存在的威胁。可以通过构造SWOT矩阵制定就业策略。

(一)优势-机会(SO)组合策略。这种策略是最有利的一种情况,既具有优势,又面临机遇。根据国家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遇,体教专业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对于专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选择专业对口就业,考教师编制,也可以考需要体教专业的公务员和特警、消防。除了以上选择也可以选择到基层去工作,毕竟公务员和教师编制有限,基层也需要优秀的人才。对于热爱社交和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学生,同时家庭又有创业条件的可以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优势-威胁(S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去规避外部环境带给他们的威胁。体教专业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不要随波逐流,要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职业,树立“职业不分贵贱”的思想,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与专业有关的工作都可以去做。就业不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地点,先就业再择业,在基层积累工作经验,当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提高,条件成熟之后,可以选择再就业。同时,在找工作时,要多关注就业信息,多参加人才交流会,了解外界的就业情况,发挥优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三)劣势-机会(WO)组合策略。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就业优势不明显,他们多是专业课成绩不太好,没有过硬的专项技术,整体素质不高。这些同学参加教师考编不占优势,仅是同学之间竞争,考编对他们来说希望也是渺茫的,如果所有的毕业生在一起竞争为数不多的教师编制,他们的希望更小。这些学生应该自我调整,充分把握机会,可以考虑到竞争小的基层去就业、到西部去就业,考特岗、考村官、考“三支一扶”、参加西部志愿计划等,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再谋求新的发展。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因为创业与自己专业、专项素质高低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方法,积极进取,努力获取成功。

(四)劣势-威胁(WT)组合策略。这种组合是SWOT策略组合中最不利的一种情况,毕业生自身优势不足,专业学习成绩差,没有明显的专项,综合素质低。外界就业环境也不好,考编考不上,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一般的工作又不愿意从事,缺乏社会关系帮助联系工作,自己又不主动努力去寻找机会,也不愿意创业。这样的学生应该暂缓就业,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本人要转变思路、重新学习新的技术和生存技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目标,努力实现职业生涯最优化。

五、结束语

大学生能否就业不仅影响他本人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最优化,已经成为历史必然。SWOT分析仅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一种指导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要建立在环境是可以认知和不变的条件之上的。就业决策制定之后还要进行决策执行和决策评估,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笔者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要想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前景,并且又将他们的职业与兴趣爱好进行有机的统一。第一,学校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适当调整所设的专业,使专业与就业市场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第二,学校应该为学生人生规划进行适当的指导,将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第三,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田慧丽,任肇祥.皖北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障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

第3篇

[关键词] 联合分析营销决策应用

企业为了博得消费者的满意和忠诚,必须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精心的研究,以期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为显著的效用。为此人们期望在“产品特性”和“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函数关系,以解释现有产品不同属性的效用,同时测量特定产品组合的效用。联合分析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力工具。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新产品概念识别、竞争力分析、价格策略、市场细分、广告研究等方面。虽然联合分析在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流行,但在我国应用的还比较少。本文主要介绍目前联合分析法在营销决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联合分析的基本概念

联合分析方法最初由数理心理学家Luce和统计学家Luckey于1964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请消费者按其意愿程度给以不同的属性水平组合形成的产品打分、排序,采用统计技术对排序或评分结果进行处理,估计每一属性的相对重要性。

在联合分析中,产品(服务)被描述为“轮廓”,每一个轮廓由能够描述产品(服务)重要特征的属性以及赋予每一个属性的不同水平的组合构成。联合分析的一个重要基本假定是:消费者根据构成产品(服务)的多个属性来进行偏好判断;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偏好每次并不是基于一个因素而是基于几个因素的结合来判断的,消费者对某一轮廓的偏好可以分解成构成该轮廓的多个属性的偏好得分,在联合分析中用效用值来描述。

联合分析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确定消费者赋予某个预测变量(水平)的贡献和效用以及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二是寻找消费者可接受的某种产品的最佳市场组合,这种组合最初可能并没有被消费者所评价;三是模拟市场,估计市场

占有率和市场占有率变化。

二、联合分析的应用步骤

下面以全轮廓联合分析法为例来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常规的、传统的联合分析,一般在部分因子正交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要求消费者针对属性水平所构造的每一个轮廓进行评分,以表明购买意向或购买的可能性大小。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与属性水平。联合分析首先对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和属性水平进行识别。所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属性应该是可操作的,而且是影响消费者喜好的突出属性,同时要注意考虑正面和反面的因素。各属性所含的水平数目一方面应尽可能平衡,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包括关键属性的同时要限制属性水平的个数,其目的一方面要减轻被调查者的负担,另一方面使参数估计保证一定的精度。

2.产品模拟。为减少属性的组合数量,联合分析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将这些属性与属性水平进行组合,生成一系列虚拟产品。并将每一种虚拟产品分别描述在一卡片上。

3.数据收集。要求被访者每次针对产品(服务)的所有属性进行评价。通常请消费者对虚拟产品进行评价,通过打分、排序等方法调查消费者对虚拟产品的喜好、购买的可能性等。

4.计算属性的效用。从收集的信息中分离出消费者对每一属性以及属性水平的偏好值,这些偏好值也就是该属性的“效用”。计算属性的模型和方法有多种,一般地,人们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OLS)、多元方差分析(MONANOVA)、罗杰斯特回归(LOGISTIC)分析等方法。

5.估计和验证。建立模型后还须对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以评价在消费者个体层次和群体层次上联合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6.解释与应用。利用结果预测消费者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选择,从而决定应该采取的措施,构建市场模拟模型,预测现有产品发生变动带来的影响和新产品的上市。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的消费偏好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研究不同性别、收入、区域的消费者是否有相似性。

三、联合分析的应用举例

1.品牌、价格和原产地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影响。北京大学的符国群等人运用联合分析方法探讨品牌、价格和原产地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相对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存在两组消费者,一组主要依据品牌影响力做购买选择,另一组则依据产品价格做购买决定。对于后一组消费者,价格是产品品质高低的重要指示线索。证明在具体的购买选择活动中,不同的品质推断线索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2.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上海交大的何英等人采用联合分析法确定了供应商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测“顾客”对产品偏好取向的方法。与传统的评价体系相比,联合分析法除了效率比较高外,还蕴涵着更加丰富的信息,能够为企业指明优先改进的方向。作为一个供应商,其资源是有限的,很难在各方面同时超越竞争对手,因此,通过分析顾客对各项指标的效用值来选择最容易改进而且效果最好的方面。

3.网上购物模式。中国科技大学的崔浩等人运用联合分析法,对网上购物模式中各种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客户选择网上购物模式时的属性相对重要程度,根据客户对属性水平的喜好,进行消费者市场分类,并确定最受网络用户欢迎的属性水平组合。

四、结论

第4篇

【Abstract】Internship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operation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hav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order to deep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e to help,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P键词】铁道运营;顶岗实习;策略

【Keywords】 railway operation; internship practic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52-02

1 引言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大学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专业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1]。

高职生顶岗实习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顶岗实习的研究更为缺乏。论文主要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以调研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环节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铁道运营专业顶岗实习概况

铁道运营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三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具备相关实习岗位所需的理论基础。顶岗实习的形式有分散实习和统一实习。

2.1 分散实习

铁路局、地铁等单位的招聘一般从大二第二学期开始,所以部分同学在开始顶岗实习前,已经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部分铁路局组织学生在大三(以第二学期为主)到企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缩短适应现场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的实践。

2.2 统一实习

对于签约铁路局没有实习安排的学生和暂时没有签约的学生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实习。统一实习,是指有学校联系专业相关实习单位,并签订实习协议,然后组织学生前往顶岗实习。统一实习,由学校和单位共同确定实习时间、制定实习计划,单位负责现场实习安排、学校负责日常管理。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营专业2017届毕业生有537人,其中参加签约单位分散实习的为95人,占总人数的17.7%,统一实习人数为442人,占82.3%。统一实习的学生安排在北京铁路局天津站、天津西站、塘沽站、南仓站。

3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3.1 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学校作用有待加强

目前,铁道运营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一般为各客、货运车站和编组站。由于车站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学生只能在最基层的岗位实习,特别是对于编组站,实习生一般只能“跟岗实习”,不能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操控。同时,在制定实习计划时,往往车站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进行安排,计划性较差,实习生只能在一两个岗点实习,不能全面接触专业相关岗位。

3.2 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有待完善

顶岗实习在校外企业进行,学生的实习工作由单位负责,但主要的管理工作由学校负责。特别是在个别实习单位,实习任务相对较轻,实习学生的课余时间一般自己安排。对于进行分散实习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分散、距离较远,单位一般只注重实习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总之,相对于在学校而言,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加大,其日常生活、实习安全成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3.3 评价机制不完善,学生实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因为迟迟未签约,心理状态不好,无心或带情绪实习;而有些签约的学生,又觉得实习对自己意义不大,对实习应付了事。

4 铁道运营专业顶岗实习的策略建议

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对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实习安排

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企业的生产实际,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计划。要尽量安排学生在可以实际操作的岗位进行实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不能实际操作的岗位,要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了解更多岗位的生产操作流程[2]。在客运站实习的学生,一般和正式职工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一致,学校要在合理范围内为实习生争取更多的报酬。

4.2 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定期巡视制度,确保分散实习学生安全、有序实习

分散实习,一般实习内容与自己签约的岗位一致或相关,实习内容相对充实,管理相对严格,学校管理的重点是做好日常联系,确保安全[3]。为分散实习的学生分配指导教师,实行班主任、指导教师双重管理。建立专门的QQ群、微信群、邮件群以及超级校园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实习工作情况,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有效指导。班主任要定期了解学生的在岗情况、生活情况、身体情况等,为学生排忧解难,遇到突然情况及时上报。班主任要及时将有关的学校政策、安排通知实习学生,以免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班主任、指导教师要每周与单位实习生管理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动态;建议单位提供实习生考勤表,以便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校排专门的实习管理人员(包括指导教师)定期赴实习单位现场巡视。一方面,与单位领导进行沟通,掌握学生实习的综合情况,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协商解决。实习生还没有毕业,要避免出现单位安排超范围的实习安排,保证实习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实习、生活中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帮助,对专业课程进行辅导。

4.3 统一实习派教师跟班,加强指导

对于统一实习的学生,要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跟班指导,及时解决实习中的专业问题。若实习站段距离较远,需要在现场住宿,指导教师要做好值班工作。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安排好学生日常生活,避免学生在非实习时间发生意外,遇突况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特别是在编组站,位置相对偏僻,线路、车辆繁多,要加强宣传、引导,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4.4 通过春暑运,深化顶岗实习机制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的春运、暑运对铁路系统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春暑运期间,客运车站客流会激增,车站职工压力较大,对铁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增大。目前该校铁路专业春暑运实习主要在天津站、天津西站、北京站。学校要以此为机遇,深化顶岗实习机会,建立专门的春暑运顶岗实习方案。一方面要加强与合作车站的联系,明确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在为春暑运贡献力量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时概嘌倒ぷ鳎确保春暑运顶岗实习安全有序。

4.5 加强评价制度,建立奖惩措施,激发学生实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评价由学校和单位共同完成,涵盖学生出勤情况、实习中遵守纪律情况、实习态度、实操考核结果以及非实习时间的日常表现情况等方面,是一个综合的考查结果。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为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甚至优先推荐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立平,叶清贫,石R峰.对接铁路春运暑运做实顶岗实习[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

第5篇

数据仓库的概念最早是由WH.Inmon提出来的,在他的著作《建立数据仓库》中是这样定义的: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想对稳定的、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是在传统数据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与传统数据库又有所区别,传统的数据库是单一的数据资源,即以数据库为中心,进行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数据库技术的主要任务存储数据,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等操作。而数据仓库是将各业务系统数据抽取出来,按照决策分析型数据要求对数据进行清理转换重新组织,建立分析处理环境,然后采用联机分析(OLAP)技术或者数据挖掘技术处理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供用户参考决策。

二、高校教学管理数据仓库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1.体系结构设计

数据仓库是基于传统数据库积累的数据和其它渠道收集的各种数据信息搭建起来的面向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的分析型信息集合,总体结构为三个层次:(源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系统数据仓库包括数据源、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四个部分。数据源:主要来自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涵盖高校各信息系统,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招生就业管理以及其他信息系统等的数据。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抽取、清理、转换和集成。首先从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存储到临时数据表中,然后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通过清洗去除决策分析无用的数据信息,通过转换使数据标准一致,将转换清理后的数据集成装入到数据仓库中。数据存储:各信息系统的数据与数据仓库系统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各信息系统数据的变化不会自动更新数据仓库的数据,我们需要在设定数据同步存储机制,才能实现更新数据融入数据仓库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抽取、清理、转换、存储到数据仓库系统以后,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技术,如联机分析(OLAP)技术、数据挖掘(DM)技术、商业智能(BI)技术等形成统计分析报表供用户查看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主题划分

数据仓库的重要特点是面向主题。当数据围绕主题域来组织时,决策分析者将能很明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建立数据仓库首先要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主题划分,然后根据主题建立数据仓库模型,通过ETL工具从数据源抽取数据到数据仓库,最后采用联机分析(OLAP)技术或数据挖掘(DM)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根据分析及挖掘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根据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在高校教学管理新系统中,组织层领导最关注的教学质量,所以系统确定的主题主要包括:包含学生、教师、课程、教学质量等几个方面。

3.数据仓库模型设计

数据仓库模型比较常用的有两种:星型和雪花型两种。星型是由一个事实表和多个维度表进行关联,具有统计分析和查询速度快特点,所以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采我们采用星型模型。下面以教学质量主题为例说明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维表我们设计为时间表、学生成绩表、学生就业情况表、学生奖惩表、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水平表,事实表由就业率、等级及数量、学生获奖等级及数量等构成。

4.联机分析(OLAP)

联机分析(OLAP)是针对某一个具体主题,采用联机分析术(OLAP)或数据挖掘(DM)技术对数据仓库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联机分析包括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切块、旋转、钻取。所谓的旋转就是交换维度的位置关系,以便于决策人员可以不同角度得到多维数据,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联机分析技术的旋转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教学管理系统教学质量问题,如教学计划不合理、有些教师水平有待提高等,通过钻取可以更深入的分析出教学计划不合理的各种因素。

三、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综合统计:经济:经营

企业统计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并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正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

企业综合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关注经济热点,传递信息动态,正确使用决策方法,已成为引导企业工作实践的关键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企业综合统计工作质量,优化企业经济决策的策略:

一、明确企业经济环境,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

综合统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重要指标和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环节,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统计模式,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因此,新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综合统计行为能明确企业经济环境,把握企业综合统计重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体系,使综合统计工作真正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与监督。

一是以企业经济运行动态为指导,建立综合统计指标。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新型业务时,应及时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营状况的前提下,切实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指标质量的逻辑审核和协调性分析,如资产负债、营运发展、生产成本、获利水平和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强化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审核评估,准确把握宏观指标问的逻辑关系,做到指标协调一致,努力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态势。

二是以现代科技技术为依托,规范综合统计数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进入各个行业。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也应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规范企业综合统计数据。一方面,立足于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作,深入实际去了解数据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了解数据背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把握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避免企业经营决策的片面性。

二是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为前提,拓展综合统计内涵。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要直接面向市场,以便按照市场取向对生产、经营的具体要素及时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综合统计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基础上,要围绕企业的行政方针,不断拓展统计服务的内涵。不仅需要以企业内部信息,如:劳动成果的、核算、资金存量与流量该算以及投入产出等为统计内容,更需要扩展到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统计。

二、明确企业经营特点,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提出数据、观点和对策,协助领导抓住决策良机,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搞好统计分析工作,必须深入企业经营特点的实际调查研究,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综合统计方法。

一是借助统计分析软件(如SPPS、SAS、EVIEW、STATICA等),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使企业统计的推断能力和动态分析能力加强。并利用脑网络系统以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使统计分析工作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二大环节同步进行,缩短统计工作链,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建立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统计调查体系。在采集企业内部信息时。凡是没必要采用全面调查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的,均宜采用抽样调查,在采集企业外部初级信息时必须完全采用抽样调查。

三是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统计台帐是根据社会服务业统计资料整理和企业管理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积累统计资料的登记帐册。统计人员应全面地收集原始凭证,登好统计台账,正确了解每个技改项目的工作进度等情况。经过半年的实施,起到了很好效果,为事前控制好投资项目用款、为投资项目决策打好了基础。

三、明确企业综合统计结果,优化企业经营决策

企业综合统计不仅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更应该科学的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出决策和评估,将统计信息滞后的现状切实改变,努力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做贡献。因此,我们在加强企业综合统计质量的同时,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优化企业经济决策。

一是参与市场预测分析。企业要经营决策,必须弄清楚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全面掌握外部市场环境信息。因此,所以企业统计人员要加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掌握,建立用户信息资料档案,从量和质的方面,以第一手资料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产品市场需求量进行调研分析,统计出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事前分析的预测指导的功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重视对产品销量的分析,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握“以销定产”的原则,迅速为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的研发、节约降耗和节能环保等工作进行系统优化。充分利用数理统计等先进的预测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做科学的决策和评估。

二是参与投资效益分析。企业综合统计在投资决策中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从统计工作的角度,对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供决策选择的方案,包括提供决策分析模型(方法)和决策分析结果。企业一般投资决策分析,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和宏观经济分析。该分析是在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要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来评价投资项目的决策方案,即应考虑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就业、环境保护、增加外汇收入、填补某种技术空白、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等等。

二是参与企业价值的分析。企业价值的分析,可建立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如:建立“1年内应收账款,2年内应收账款,3年以上应收账款”指标进行细化管理,加强对不同期限的应收账款管理和控制。同时,可建立“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损失、不良、不实和关破资产处置率”等指标,加强企业对不良资产和闲置资产处置,盘活资产,促进资金流动。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工程投资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对投资工程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是实现投资工程决策科学化、保证投资工程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投资工程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以期能为我国工程投资效益评估及投资方案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工程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工程投资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对投资工程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是实现投资工程决策科学化。保证投资工程成功的关键。工程投资的效益评估是工程投资科学决策分析的重要部分。工程投资科学决策分析一般要经过财务评估、经济评估和社会评估。投资工程的财务和经济评估是投资方案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财务和经济评估,可以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社会评估可以促进在投资决策中全面衡量项目的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减轻项目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促使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提高项目成功率,增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促使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政策的顺利实现。因此,工程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依据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做法,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合理性原则。指标的设计选择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尽可能准确、科学、客观的评估指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使测算出的各指标数据符合实际,能够真实地反映工程投资各方面的效益。(二)全面系统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地全面。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估出综合效益。(三)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选择应是具体化的指标,定量指标的设计要使数据资料收集方便。计算简单,易于掌握和操作;定性指标要符合实际,含义明确,便于判断。在满足评估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相对成熟和公认的指标。与已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相衔接,以便评估结果的比较和应用。(四)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指标的设计选择要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尽可能选取定量指标,有助于客观准确的判断。减少主观因素产生的偏差;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以动态指标为主,以静态指标为辅,尽可能采用国家规定的动态指标。(五)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层次性要求体现出系统的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清晰直观,便于指标的计算和表达,同时也为衡量评估效果和确定指标权重提供方便。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分析

工程投资科学决策分析一般要经过财务评估、经济评估和社会评估。因此。本文从这三方面对指标体系的构成进行分析解释。

(一)财务效益评估指标

财务效益评估是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市场价格体系和工程项目评估的有关规定,从工程项目的财务角度分析计算和评估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计算财务评估指标。对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等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据此判断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明确项目对投资主体的价值贡献。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同时也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工程投资的盈利能力,就是指工程投资的盈利水平。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评估工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生产年份可能获得的盈利水平;二是评估项目整个寿命期内的总盈利水平。可采州的静态指标主要有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净利润、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各指标的解释及评估标准如下: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总投资,要大于等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或平均利税总额,总投资,应大于等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资本金,应大于等于同行业平均受益水平;财务内部收益率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零时的折现率,大于行业或投资者设定的财务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指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大于等于零;财务净现值率指项目财务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比率,大于等于零;投资回收期=累计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值,小于等于行业水平或投资者设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2.工程投资的偿债能力,指工程项目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常表现为借款偿还期,对已约定借款偿还期的投资工程项目,还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它们是银行进行项目借款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分析评估工程项目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借款偿还期指以项目投产后获得的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还清借款本息所需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应满足借款机构的期限要求;利息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税息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应大于2;偿债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应大于1。

3.工程投资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如盈亏平衡分析、敏感分析)和风险分析(如概率分析),预测分析客观因素变动对工程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检验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动对工程收益、收益率和投资借款偿还期等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评估投资工程承受各种投资风险能力,提高工程项目的可靠性和盈利水平。

盈亏平衡分析是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找出项目盈亏的平衡点(临界值),以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对投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项目财务效益的敏感因素(不利因素),以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风险概率分析指标是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风险系数,得出承担单位价值的风险应获得的收益,风险系数越大,相对应的收益也越大。

(二)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经济评估通常指国民经济效益评估,基本原理是费用——效益分析。即从国民经济的整体角度出发,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通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计算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和费用,并按照社会折现率进行折现,继而计算出一系列经济指标,并根据“以最小费用取得最大效益”的基本要求对工程项目做出判断。其目的是把国家有限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投入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项目中,并使这些可用于投资的社会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便于计算和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估通常采用的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等指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还可采用经济净现值率、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净收益率和

投资净增值率。经济内部收益率指项目计算期内逐年累计的经济净效益流量的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应大于等于社会折现率;效益费用比是项目经济效益与计算期内经济费用之比,应大于1;经济净现值是按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经济效益流量的现值之和,应大于等于0;经济净现值率是项目计算期内经济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之比,应大于等于0;投资净收益率是指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所获得的社会净收益与总投资额之比,是进行项目评价和初选排队时常用的静态指标;投资净增值率是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规模年份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净增值与项目总投资额之比,应高于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且越高越好。

(三)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社会评估是在系统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的建设、运营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分析评估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通过分析项目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评估项目的社会可行性,提出项目与当地社会协调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保持社会稳定的方案。社会效益评估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防止单纯追求财务效益;有利于项目与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社会效益评估主要分析评估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的效益。具体来说。对社会环境的效益可以采用的评估指标有就业效益、收入公平分配效益、基础服务设施效益、居民生活质量效益等;对生态环境的效益可以采用的评估指标有环境质量效益;对自然资源的效益有节能减排效益、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等;对社会经济的效益有工程技术进步效益、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效益等。

就业效益指项目建成后给社会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一般用每单位投资所提供的就业人数的多少或提供每个就业机会所需投资的多少来衡量。投资项目单位投资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就业效益指标就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但不同项目的就业效益指标定额不同,因此在待业率高的地区。在经济效益相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就业效益大的项目。收入分配效益指数是项目建成后的国民收入净增值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国家、项目所在地、企业及职工间进行合理分配,即项目的净增值分配给项目所在地、企业及职工的增值效益。分配指数需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分配目标相符,若意在提高职工收入,以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则应取职工分配指数高的项目;意在增加国家收入,则应选择国家分配指数高的项目。居民生活质量效益是对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评价;基础服务设施效益是对项目所在地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或改善情况评价;环境质量效益指标通常采用对各种环境污染物治理的指数的加权平均;节能减排效益指标(综合能耗指标)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为获得单位国民收入净增值所需消耗的能源,反映项目的能源利用情况,应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的节能定额;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标指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工程技术进步效益通常采用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总产出年增长速度;地区开发和经济发展效益指投资项目对所在地区开发及经济发展的促进效益。

三、整体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以上指标体系构成的分析,工程投资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表1)。

四、结 论

在对工程投资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指标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投资效益整体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旨在对投资项目接各标准进行初选之后,进行二次筛选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提供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只初步构建了工程投资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并未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因为不同的投资对象各指标的权重不同。因此,在采用此指标体系时需先对各层次指标权重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周惠珍,投资项目评估[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292-416

[2]涂利早,完善投资项目财务效益评估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4):322-323

[3]祝利芳,隋慧,战略价值链分析方法与项目评估中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08):54-55

[4]谭森林,浅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效益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6):258-259

[5]刘晓萌,黄承锋,国道212线重庆至合川段高速公路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价[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25-129

第8篇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加快建设的重要时期,信息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倍增和优化作用,已经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支撑手段和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统筹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核心平台之一,具有支撑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的功能。目前,我市已在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业务中应用了人社部统一开发的全国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软件,发放社会保障卡77万张。养老保险使用全省统一软件,失业保险未使用软件系统。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尚未按全国统一软件(劳动99)正式启动。按照全省金保工程的统一安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软件正在启用。依托电子政务的金保专网正已向县区、街道乡镇覆盖。医保网络已与500家医院药店连接,实现了就医购药的实时结算。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和医保、就业、人才市场网站等已经开通。这些都是我们升级更新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这些计算机设备大多是年前后购置建设,设备处于超期服役,老化频临淘汰的状况;资金投入不足,分散建设水平低下;信息化队伍力量薄弱,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专职机构和人员尚未落实;信息化机构管理方式不适应工作需要;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业务协同能力较弱等问题。与当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实需要差距很大。即使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也处于落后的状态。几十万人的数据只有一台pc服务器或几台pc机在管理,不能满足日常业务工作的需要,不能为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业务办理和查询服务,更不能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依据。数据安全隐患重重。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部、省、市信息化发展战略部署,坚持“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服务为本”的基本原则和“整合、应用、共享、安全”的方针,围绕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以现有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推进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重点,以深化业务应用和信息利用为根本,着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着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实现“五险合一”的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一体化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就业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突出“五险合一”和网上办公、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的主要功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金保工程”主干网,形成统一的核心应用软件,同时兼顾我市机构设置的特殊性。

──统一规划、规范运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可靠实用、适度超前。按照成熟先进、持续稳定的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软硬件档次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伸缩性,既立足于现行政策和管理体制,同时为将来改革和业务发展备有余地。

──加强管理、监管并重。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监管结合、同步推进。统筹考虑管理工作中人才、制度、机制等方面建设,早做谋划,早定方案,及早运作,同时做好同金融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安全可控、方便使用。系统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便捷。

三、工作目标。

按照“西北创一流、全国争上游”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总体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增强网络性能,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监察等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完善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实现两者的整合,为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及跨地区协作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建立覆盖城乡各类人群的社会保障资源数据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市社会保障服务网、12333服务电话、社区平台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联动体系。在完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基本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应用系统,基本形成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覆盖全市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全面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1.建设“五险合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信息系统。将金保工程覆盖的业务范围从社会保险、就业管理服务扩展到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管理等业务领域,实现系统内各项主要业务的整合,通过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之间相应衔接和协同办理。

2.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市域网覆盖到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础上,全部覆盖到各县区社会保险、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培训机构、人事人才、社会保障监察机构,实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内部互联互通,并通过主干网实现系统内的网络互联,以提高系统内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业务管理的协同工作能力。建立覆盖全市人社工作联通城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网络。并实现与公安、财政、税务、工商、金融、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的网络衔接应用,要达到“数据向上集中,业务项下延伸”的目标。

3.公共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完成公共服务系统基础平台和信息库、数据库建设,集成网上办事(网上职介、网上申报、网上年检等)和12333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立比较完善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办理,减轻社保大厅经办压力。

4.宏观决策支持形成体系。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政策仿真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信息系统成为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支撑手段。

5.系统安全体系基本建立。建设异地容灾中心,加强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安全建设方案和运行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健壮性。提高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监督力度。为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效益。

四、主要任务

(一)网络系统建设

1.建设和完善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实现设备、网络、数据、人员、应用系统的集中和整合,实现县、区数据向市级数据中心集中管理,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建立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数据和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

2.完善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完善市数据专网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扩大联网应用范围。建设覆盖县区、街道、社区、乡镇、定点医院、定点药店以及相关单位(部门)的网络系统,上联社会保障部、省,形成部、省、市、县区、街道社区网络互联互通,并实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3.建立覆盖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的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对各类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和整合,实现“同人、同城、同库”;逐步建立标准统一的市级业务经办数据库(含异地和交换)、宏观决策数据库、基金监管数据库。

4.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统一的网上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基于统一的安全信任体系和互联网技术的自助式网上业务办理,逐步扩大应用的业务范围,使网上缴费申报、网上审批受理、网上投诉举报成为业务办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继续推进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扩展咨询范围,将服务领域从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工作,向人事人才管理等其他领域扩展。同时,继续完善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拓宽广度、增加厚度、提升效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加强“12333”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开展基层平台建设,在街道社区和农村乡镇普遍建立综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窗口,在权限控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服务功能通过网络延伸到基层,为社会公众就近提供服务。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公共服务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政策和咨询、就业信息、社会保险账户查询、投诉举报及业务受理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实现社会保障服务向下延伸,提高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

(二)应用系统建设

1.推广应用部、省社会保障统一应用软件。重点推进部、省组织开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统一应用软件的应用工作。

2.实现“一卡通”。基本建成全市统一、功能齐全的社会保障卡系统,建立覆盖全市的卡服务网点和规范的卡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保障卡的发放进度,在继续做好城镇参保人员发卡的基础上,推进向农村参保居民的发卡工作,在利用社会保障卡就医买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中的应用,实现“一卡通”。

(三)加强运行维护监管

1.完善运行维护系统。市、县分别完善网络运行、信息维护、策略配置以及系统恢复和数据备份等系统,为金保专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2.加强数据分析,建立基金监管系统。建立针对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的制度化的分析预测机制,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分析、风险分析和精算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建立宏观决策分析系统,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应用分析,为宏观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建立多部门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实现对社保基金的非现场监督,促进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转。

(四)实现规范管理

1.完善管理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市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有关制度。各县区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本地区信息化建设、使用、安全、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2.健全标准规范。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按照规范设计、规范招标、规范建设的要求,实行“金保工程”独立运行,系统内部信息耦合,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

五、实施步骤

统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需求,通过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将其中需要信息化支持的内容全部纳入金保工程,具体项目进度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表》。

(一)一期工程(8个月):建成金保工程市级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市级社会保障网络向县区、街道、社区、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进一步延伸;在市本级以及县区推广实施部、省统一应用软件,完善和扩展软件功能,完成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统一软件的全市应用,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12333电话服务系统覆盖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类业务;进行全省统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试点运行。建设异地容灾中心。

(二)二期工程(6个月):完善全市金保工程统一数据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的覆盖面;大力推进实施全国和全省统一的应用软件;逐步建立劳动监察网络化和劳动合同信息化管理;扩大全市统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积极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平台信息系统,并逐步投入应用;探索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运行模式;探索异地网上招聘求职、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和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及劳动和社保业务网上办理等。

(三)三期工程(6个月):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到县区、街道、社区、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全面覆盖,有条件的县区将网络延伸至村镇,实现与财政、税务、民政、银行、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完成省统一应用软件的全市推广应用,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各项业务协同管理,实现业务经办的全程信息化;建立全市退休人员指纹信息库,实现退休人员生存状况信息化管理;进行就业状况分析、社会保险数据分析、宏观决策分析试点工作;推广应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信息系统;进行异地网上招聘求职、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等业务的试点工作。同时,建立覆盖全市的宏观决策数据库,包括参保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劳动就业监测数据库,建立同城异地数据实时灾备中心;遵循国家、省、市的规范和标准,将原有的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规范和标准逐步一致,对劳动者就业和社会保险管理实现“同人同号同城同库”,实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五险合一库”,实现“一单征缴”。在全市实现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非现场监督;实现异地网上招聘求职、异地领取养老保险金等业务的实时办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金保工程”建设工作,并加强与外地“金保工程”建设的学习考察交流工作和推广应用工作。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将“金保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

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组织实施,重大问题提交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具体组织协调工作由市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县区按照分级负责,做好本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建立接入金保专网平台的审核机制,市和县区各人社系统利用金保专网资源及接入金保专网平台安全保障有关方案、建设方案,应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审核。建立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机制,建立政策制订、业务经办和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协作机制,促进政策、业务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

(三)落实信息化建设经费

按照金保工程建设统一规划、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金保工程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并按要求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纳入正常财政预算科目。同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多渠道筹措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资金。

(四)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公开引进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套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机制。为“金保工程”建设培育一支强硬的队伍,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提高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全市信息系统技术服务联动体系,实现优势技术资源共享,保障工作持续发展。探索建立工作激励机制,为信息化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创造良好环境。

(五)加强协调配合

“金保工程”建设是一项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的高度出发。重视“金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各自任务,具体任务分工是:

局机关:机关业务应用需求;办公自动化需求;档案管理应用需求;作好协调工作;经费车辆保障。

社保局:负责养老保险系统的应用;配合信息办对历史信息的校验、整理入库;负责县区社保局联网运行的协调工作;参加五险合一业务流程讨论。

医保局:负责医疗保险系统的应用;负责县区医保局的联网运行的协调工作;负责医保业务需求的确认;参加五险合一业务流程讨论。

就业局:负责就业保险系统的应用;配合信息办对历史信息的校验、整理入库;负责县区就业局联网运行的协调工作;参加五险合一业务流程讨论。

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两网化建设的应用工作。

仲裁院:负责仲裁业务的需求调研和软件的应用工作。

人才交流中心:并入社保专网。

第9篇

关键词:成人高校;战略决策;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G472.1;G724;N945.13 文献标志码:A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higher college developme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and its sensitivity analysis

CHEN Qihui,LING Peiliang,XIE Zuobin

(E-Learning Institute,Tongji Univ.,Shanghai,200092,China)

Abstract: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higher college quantitatively,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S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higher college and administration are analyzed with system thinking especially for the key factors ineducation. The models with system dynamics ofhigher college development decision-making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causal loop diagrams. The models are simulated and revised. The parametric sensitivity of system is analyzed with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model.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make a strategic decision for medium and long termhigher college development and the validity of decision is improved.

Key words:adult higher college;strategic decision-making;system dynamics;causal loop diagrams;sensitivity

0 引 言

一切社会和经济系统都是动态复杂系统,其复杂程度的高低除了与系统的阶数、变量数和回路数的多寡密切相关外,更主要地是取决于系统的内外与组成部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时间延迟环节的多少和种类以及系统内外动力与制约力的共同驱动作用.由于高校系统存在多重信息反馈结构以及信息传递中的放大和延迟作用,造成原因和结果在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滞后,目前多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和决策.加上高校具有多个办学目标,目标不同且往往相互冲突,资金尚有限,但政策又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使在多目标之间进行适当权衡成为困难的工作.此外,政策的改变以及参数的调整所引起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往往是相反的,这也增加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难度,所以高校系统是个动态复杂性社会系统.[1-3]

本文的研究定位在高校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管理.高校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办学目标和形式有很大区别,其培养目标以应用性人才为主,学生层次也有很大区别,办学形式比较多样,运作方式相对灵活,体现出更大的动态社会复杂性,因此给成人网络教育系统研究带来一定的不定性.通过其他方法很难得到定量分析,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特别是有关系统变量对系统影响程度的研究,即参数的灵敏度研究更是个难题,而采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该问题.

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略决策

SD自20世纪50年代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雷斯特教授创立以来,已被成功应用于企业、城市、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规模的许多战略与决策等分析中,被誉为“战略与决策实验室”.SD定义动态复杂性系统为具有高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信息反馈结构的系统.动态复杂系统中的反馈回路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构.就社会―经济系统而言,反馈回路描述关键变量(决策的杠杆作用点)与周围其他变量的关系.决策导致行动,运动改变系统周围的状态,并产生新的信息作为未来新决策的依据,如此循环作用形成反馈回路,使组织(或企业)的管理不断演进变化,甚至取得突破性发展.[4-6]

上式的物理意义为流位的导数等于入流率和出流率的代数和,显然SD模型是由上述向量方程确定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2 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的构建

2.1 建模目的

构建该战略决策模型的目的是对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提供学生总数、收费标准、硬件投资、教学质量及就业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仿真教学、学生、师资、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得出主要因素对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程度,供学校决策者利用这些信息,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成人高校实现动态管理提供战略决策.

2.2 构造流程简图

使用高层流程简图描绘系统高层次的关键性流程,表明系统内的高层关系.为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建立如图1所示的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高层关系图,图中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加上师资情况、学生情况、学习环境和办学经费等共5个相互作用的子模块.

教学活动子模块:以提高教学活动水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以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

师资情况子模块: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师生比、师资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

学生情况子模块:以学生的学习进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包括新生录取、学生入学种类、学习层次、毕业或就业等过程的情况.

学习环境子模块:主要以学生占有的生均教学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硬件、软件、教学资源及场地等情况.

办学经费子模块:主要以成人教育的教学投入和产出为研究对象,表现为学费的收入和再投入(改善生均的教学资源情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业务水平及进行必要的宣传所发生的费用).

2.3 因果关系图分析

因果关系图被普遍用于构思模型的初始阶段,有时被称为有向图或向图,图中的因果链(Link)可表明其影响作用的性质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正反馈表明,箭头指向的变量将随箭头源发的变量同增同减;反之,则为负反馈.[6]

通常,衡量1个学校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往往是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就是提高本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因此,在分析成人高校的系统因果关系时以就业率作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的因果关系.

从图2可见,系统包含2个正反馈回路和5个负反馈回路.

正反馈回路1:招生数量+学生总数+现金库+广告投入+招生数量.

正反馈回路2:就业率+招生数量+学生总数+现金库+激励机制+教工积极性+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就业率.

负反馈回路1:毕业生质量-教工积极性+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

负反馈回路2:就业率+招生数量-生源质量+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就业率.

负反馈回路3:就业率+招生数量+学生总数-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就业率.

负反馈回路4:就业率+招生数量+学生总数-生均教学资源+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就业率.

负反馈回路5:就业率-组织学习能力+教工积极性+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就业率.

2.4 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建立及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系统是个特殊而复杂的系统,包括教学活动、师资、学生、办学经费和教学资源等5个子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从确定关键变量、相关变量和调控变量入手,建立变量间的定量方程,然后将定性方程整合为包含各主要变量在内的SD模型.

表1中,主要参数分成两个部分:一类L1(t)~L 14(t)属于流位变量,根据流位变量和因果关系可以相应确定其流率变量,在此不一一赘述.另一类变量属于可以调节的控制变量,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就是通过这些变量进行战略决策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也由此展开.

系统还确定以下两类可调节的辅助变量:一类是如师生比、师资变化率、教学资源更新率、工资调整率、考生增加率、报考率、报考层次率等可调节的常数;另一类是如就业率、教学质量变化率、积极性变化率、录取率等.如教学质量增率这个辅助变量,应用图表函数实现由各种评分结果产生1个变化率,数据来源是对生均教学资源、教工积极性、新生录取标准(生源质量)的评估,以及分析上述3项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力度来确定变化率.这个参数的权重可以与教学专家讨论确定,由图表函数生成的教学质量增率见图3.

3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和验证

以某成人学院为例,按照各变量的因果关系及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SD模型.根据现有的历史数据反复调整各变量值,最终确定1个比较合理的模型.模型仿真结果见图4.图中各曲线分别表示教学过程中的几大要素,如教工积极性、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等.曲线起伏变化的周期大致为15年,与现实中总结的学校发展规律相吻合.可以初步认定,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 4 部分仿真结果

4 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

SD分析的问题通常十分复杂,系统参数对系统的影响需要作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系统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定义灵敏度分析为:“不断改变系统的状态、参数、结构和政策.运用仿真模型,比较该模型的输出,从而确定这些变化的影响”.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如下:

假设变化参数、输出行为变量和灵敏度分别以X,Y,S表示,则根据灵敏度定义很自然地得到有关参数变化形式的定义式ИЯ槊舳(t)=行为变量的变化单位数(t)参数值变化的单位数(t)И

经过对一系列关键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可以发现模型对各个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各不相同,其中正的最大灵敏度只有0.287,负的也只有-0.344,说明每个参数的调整对于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不一样,而且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

经过验证和分析后所建立的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模型基本上可以描述出现实系统的真实情况,是有效、可靠的,可以进行成人高校发展战略决策的系统仿真及中、长期政策分析,并且可以在决策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修正,使模型更加符合实际系统的结构,提高模型决策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曾昭磐. 关于系统论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应用的若干思考[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6):116-120.

[2] 巢来春,竺红卫,王宝峰. 普通高校科研管理SD模型[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5,15(3):17-26.

[3] 陆伟锋,贾仁安. 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支持系统SD因果关系图的构建与应用[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2):136-141.

[4] 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 王其藩. 管理与决策科学新前沿――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