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31
导语:在财会本科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现转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转变的首要环节。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这一转变,需要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方面实现转变。培养目标: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素质是指培养人才要加强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要比高职高专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要做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设置,遴选优势、强势专业,整合优化传统专业,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基础,通过设置多种专业方向,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要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模块化以便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学分标准化以便利于课程与课程组间的相互替换,保证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培养过程: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一是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实行按就业取向和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二是建构保证高层次、高质量教学的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学风督查队伍,开展学生评教、教师相互听课、教学质量奖评选等活动,形成教学互动的良好格局。三是建构能力知识型教学模式,如将创新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推行以全面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业设计活动;组建特色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形成多维的交流性教学途径等。四是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以下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方法改革。三项改革要完成以下任务:全面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整学生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试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扩大教育教学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手段是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试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注重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这项工作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进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三是要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
二、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框架研究
(一)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各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派生出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全国趋于一致,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确立以来保持不变,造成了教学内容远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局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事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会计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亟须调整为“培养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一调整将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分层定位和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奠定改革思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分层定位,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学术研究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我国目前会计培养梯次分为五级:一是中职中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操作岗位的初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出纳员、银行柜台出纳员、商场收银员、车间核算员、仓库核算员等。二是高职高专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中级会计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员、材料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往来结算员、收入核算员、税务核算员等。三是普通本科层次。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技术岗位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包括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专业性较强的会计岗位人员、中型企业会计主管人员、政府和事业单位核心会计岗位人员直至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一般审计人员、金融企业专业岗位会计人员、中专教师等。四是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定位是高级会计专门人才,既可以搞科研,又可以应用。岗位定位是大型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高职高专教师、科研院所辅助研究人员。五是博士层次。人才定位于高级研究型会计人才。岗位定位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和科研人才,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管理人员。
根据目标岗位职责、能力要求,确定会计学普通本科层次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定位。中职中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珠算技术、点钞技术、岗位需要的账务处理能力等。高职高专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具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账务处理技术和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是: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把握国内外会计发展最新动态能力;熟悉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掌握系统完整的会计学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基础上,还应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基础上,还要具有熟练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参与国内外会计前沿知识研究的能力;组合协调能力和构建、改进大型企业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能力。会计学博士的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具有深厚的会计理论功底;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将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会计学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会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型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其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这部分学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会计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这部分学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会计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账务处理水平。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是全面提高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是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我们的思路是构建“平台+模块”的教学课程体系。“平台”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课程体系由纵、横两个纬度、四个职业教育模块构成,即从纵向上划分为研究型课程模块、高级应用型课程模块、普通应用型课程模块。横向上划分为财务会计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审计模块。
为了实现这一“平台+模块”框架,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目标学生,如果其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二是差别化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保证在课时总量的20%以上,要求课堂教学中重点加强案例教学比重,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三是规模问题。考研目标学生数量一般应当略高于全国研究生录取率;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本科生的主流,规模应当大一些,至少不能低于考研目标学生数量;普通应用型人才一般针对那些理论基础较差、全方位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一般适用于专升本中的部分学生,规模视情况而定。四是学位论文。考研目标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理论性、创新性和学术性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部分学位论文应当能够代表一所高校某一个专业的最高水平,并争取有部分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加以要求;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并作出严格的质量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学位论文,不予颁发学位证书。五是学制问题。对于各类学生,尽量减少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只要学生获得课程范围内的足够的学分即可,一般规定3~6年为宜。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或第二专业单项课程,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允许免修、免听部分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潜力较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实现跨校选修课程。
三、会计学本科专业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会计学专业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进行分层定位,进行市场细分。市场需求研究各专业大、中、小型企业管理岗位、会计岗位和对外贸易岗位设置情况,了解每一岗位不同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市场供给研究本专业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从中明确本学校会计学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确定适合自身发展规划与特点、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本科生不同于高职高专生的主要区别在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专科生应当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的主要特点在于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这一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比研究生应当具备更全面的实践能力。首先从公共层面和具体类型纵向描述,将人才培养规格分层确定为应用型人才、基础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然后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进行细分,要求每一项规格都有相应的课程教育为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要到达到相应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构建了“平台+模块”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体系构建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平台。基础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旨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及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在内容上以专业基础课为主,没有必要细分方向,留待以后在硕士阶段再选择。专业基础课主要应当加强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育,以便为将来从事数理分析或实证分析奠定基础,以适应会计研究的国际潮流。按照这一思路,基础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财会专业 人才培养 路径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对经济的重要性
经济是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靠发展经济,经济建设的好坏是通过经济效益来衡量的,而经济效益的衡量是通过财会来实现的,财会就是一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运用专门的财会方法,对经济主体进行反映和监督的学科。凡是有经济的地方就需要财会来进行管理,只有加强财会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才能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只有运用财会专业对经济进行预测、控制、决策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失误,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力。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财会信息可以引导资金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息的使用者通过财会信息可以正确的做出判断和决策。因此,财会信息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财会信息的来源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些信息的制定者是财会人员,每个企事业单位都会有财会人员,他们是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企事业的资金流向和资金来源,制定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财会信息必须由财会专业人员制定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根据财会人员制定的财会信息作出决策,企事业单位外部的利益相关方根据财会人员制定的财会信息决定是否对企事业单位进行投资。由此可见,企事业单位对财会专业人才必不可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财会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区别之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需求。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方面与经济发展对财会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间隙,无法真正实现财会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缝衔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对当今经济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不足,教师流动性大,结构不稳定。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来自于直接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些教师直接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经过社会的锻炼,不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只是理论教学,无法承担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任。而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待遇相对差,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没有时间去了解企业的财务需求,也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师流动性大,无法对财会专业学生实时追踪,了解其学习状况。
(2)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训条件有限。财会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也是一个高成本的专I,学生只有经过动手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训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训室无法配备足够的优良的供学生操作的电脑,没有购入足够的供学生练习用的各类账簿、发票,甚至没有培养财会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各种软件,软硬件设施及其欠缺和简陋。很多院校的学生上完理论课时无法及时进行实训,导致他们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甚至遗忘了理论知识。
(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对财会专业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学习方法要稍欠一些,加之当今的经济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化,导致“低头族”越来越多。财会专业又是一个枯燥的专业,多数与数字打交道,致使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激情,经常看到老师在讲台热情讲解,而部分学生坐在下面低头看手机,对老师的授课无动于衷,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踏入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另外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得当,更加剧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效果欠佳。
(4)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含糊不清,没有突出其具体应具备的能力,没有结合本校与本区域的特点。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几乎都这样表述:培养能掌握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具备财会专业的基本技能,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又如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样描述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表述过于笼统化,没有指出培养的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具体应具备怎么样的技能,没有结合本院校和本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不具有本校的特色。加之这样的表述难以对毕业生进行考评,以至于教学效果无法准确衡量。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差别化;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学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现有会计人才供需矛盾及高级会计人才的缺乏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担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肩负着人才培养重要使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最优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注意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才能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形势下,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式强化了市场竞争,造成会计专业中低级人才过剩、高级人才稀缺的结果。因而高校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及时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素质、学生意愿与社会需求进行差别化培养,突破单纯强调本专业学科纵向知识的学术性、完整性的传统观念,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并建立对就业市场反应灵敏的适应机制。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差别化人才培养
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从初级到高级分几个级别,这就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区分几个层次,由于学生兴趣与爱好及基本素质的不同,个人职业目标及能达到的层次都是不同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高级应用型人才和普通应用型人才差别化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采取分流机制,根据自身爱好及综合素质、学生意愿及导师指导意见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进行差别化课程设置,采取选修的方式,灵活设置毕业年限。
(1)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有纵深的知识结构,需针对专业创新人才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理论课程的系统和完整。同时,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联系,不仅能够处理会计实务,还要进行企业的财务制度制定,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参与企业的管理并提出建议等。
进行课程设计时,各门课程之间衔接及连贯性需要很好的把握,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特色进行教学设计,从每门课程中发现其对企业实际应用的价值,以案例为中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要有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二要有相关的能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运用的任课教师,能够提炼理论课程精华,形成很好的知识体系,三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质。
(2)普通应用型人才培养
普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大众化教育技术人才,能够从事本专业及很多交叉专业岗位工作,需要对学生加强通识教育,使他们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全面的知识,了解商业环境、公司治理,培养商业道德,职业素质,具有会计人员诚信。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应当强调实践教学的系统化,重点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经济管理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尽量减少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数量,增加选修的课程,加强案例教学的比重,提供仿真化教学环境,强化职业教育课程。
2、构建理论与实践课程协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课程设置,使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更系统化地让学生接受到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构建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素质拓展体系。
(1)革新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理论教学需要系统化,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精细化,授课过程需要科学化,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改变以老师满堂灌讲解的模式,探索科学的会计学专业教学方法。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会计专业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欠缺,对未来就业和自身的发展没有概念,很多学生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惰性较强。因此,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职业氛围,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系统和完整的。在课程设置时,应与理论教学相协调,保证各门实践及实训课程的有效衔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达到课堂实践、阶段实训、综合实训一体化的实践过程。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考虑到风险和商业机密,往往接触不到财务的核心内容,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因而学校需要利用好实践教学中心或者采取校企合作训练方式,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缩小差距,也为学生进入工作状态奠定基础。
3、提高教师科研及教学能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等学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其素质影响到大学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会计学专业人才的素质。教师除了需要掌握扎实、全面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懂经济、税务、法律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掌控课堂,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终身学习,持续更新自身知识,并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得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能够生动地开展教学,为教学积累大量的案例资料。
4、完善教学保障评价体系
构建多形式、多阶段、多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1)将形成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采取多种考核形式进行全过程、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例如,可以提交实践课程内容方案设计、撰写专题性研究论文等。让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结果更客观、全面,同时还可减轻大学生们的考试负担,让学生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平时对于本课程知识的积累及应用上。
(2)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别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加考核项目,综合考核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进程进行考核,不断提高教学授课质量及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7期
[2]王宛秋,赵立祥.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 20 11年第4期(上)
摘 要:翻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文章从民族院校翻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出发,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提出了翻译本科专业
>> 浅析地方院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方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新建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GIS本科专业基于能力评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新建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图示理论对翻译本科专业《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于翻译本科专业口译课程设置的调查报告 基于需求分析的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新建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想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多样性 广西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水利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轻化工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见中南民族大学网站学校简介。http://scuec.edu. cn/s/1/t/560/p/7/c/2/d/17/list.htm.
参考文献:
[1]詹成,罗慧琼.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就业
以企业理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财务管理学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时间了。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对复合型高级理财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正式把“财务管理”(原称“理财学”)列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至今不少高校都开办了财务管理专业。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不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立在会计系,不少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财务专业所学课程基本上都是以会计课程为主。诚然,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财务管理要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进行相关的财务决策,不掌握会计知识、不理解会计所提供信息的含义,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很困难的,也就是说,财务管理离不开会计。然而,财务管理与会计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两门不同的学科。
一、北美地区(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
我们对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三所北美地区著名的大学中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进行了调查。资料来源主要根据三所大学网站上提供的有关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就业等信息。
1. 专业设置
美国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在商学院中设有金融与财务学系(Finance Department),与会计系、管理学系等并列。由于哈佛商学院以研究与MBA教育为主,不设大学本科,是研究生院,金融与财务学系的目标是进行学术研究并进行MBA以及在职培训的教学。纽约大学金融与财务学系(Finance Department)提供财务或金融专业(Major in Finance)本科,学制四年。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下属的毅伟(IVEY)商学院采用“宽泛”商学教育的理念,不再细分专业,学生的本科专业都为商学学士(HBA:HONORS BACHELOR ADMINISTRATION)。毅伟(IVEY)商学院并不提供大一和大二课程,每年从西安大略大学各学院中选拔最出色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提供大三和大四课程,授予其毕业生荣誉学士学位。
西安大略大学下属三个大学学院(Brescia University College,Huron University College,King’s University College),每个本科大学学院下都设有商科与经济学院(Business and Economics),提供财务管理本科专业(Major in Finance ),学生可以在两年后选入毅伟(IVEY)商学院的三年级攻读HBA学位或继续完成四年的学业。
2.课程安排
北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该掌握:①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以及了解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单个企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②企业如何筹集和分配使用资金;③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其工具的使用;④金融组织或机构如何运营,并加以具体应用。
从资料调查情况上看,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以纽约大学为例,学校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一到四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总计为32门左右(如果计算学分,一般在128学分左右),由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组成。一般基础课是为培养大学生基本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如《写作》、《数学》、《计算机》等,通常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打下基础,包括《会计学》、《经济学原理》、《市场学》等,一般在二年级以后学习;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是专门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培养本专业大学生在毕业时具有完成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以及继续深造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财务管理基础(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高级公司理财(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机构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债务工具与市场(Debt Instruments and Markets),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不动产市场(Real Estate Capital Markets),资本估价(Equity Valuation),期权与期货(Futures and Options),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兼并、收购和重组(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Restructuring)等。部分课程与金融专业重叠。无论是一般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或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均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并且选修课占有一定的比重,即使是必修专业课,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学校认可的课目表中选修有关课程,按要求学满规定的学分即可。
3.学生就业
财务学本科学生(major in finance)的就业方向包括: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 houses),政府机构(government agencies),咨询机构(consulting firms),保险公司(insurance firms),大中型企业(large and small corporations)。工作主要包括财务分析(product profitability analysis)、信用分析(credit analysis)等。
二、亚太地区(主要包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由于不同体制环境和公司运作,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我们不应忽视学科建设的环境适应性,完全造搬西方的教学体系,而应该结合我国经济环境与制度的实际,促进国内财务管理学生培养和理论研究与企业理财实践相结合。相比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国家与我国的经济环境相似度更高。另外,亚太地区如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商学教育,已经经过完全模仿北美,到发展地区与国家特色的过程。因此在对三所北美地区著名的大学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对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1.专业设置
香港科技大学在商业与管理学院下设立财务学系(Department of Finance),财务学系的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学士(财务学)(BBA in Finance)和理学学士(计量财务学)(BSc in Quantitative Finance),其中工商管理学士(财务学)相当于我国的财务管理本科,理学学士(计量财务学)相当于我国的金融工程学(CFA)本科。
南洋理工大学在商学院下设会计系(Accounting)、银行与金融系(Banking & Finance)、商业法系(Business Law)、信息技术与运营管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ration Management)等。银行与金融系(Banking & Finance)的本科学生可以选择三个方向:资产管理方向(Asset Management)、财富管理方向(Wealth Management)、公司和投资银行方向(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其中公司和投资银行方向(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ing)相当于我国内地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资产管理方向(Asset Management)相当于CFA方向。
墨尔本大学设有商业与经济学院(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和商学院(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商学院针对MBA和管理培训,商业与经济学院(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下设金融学系(Finance)。金融学系(Finance)的本科学生(Bachelor of Commerce major in finance)除了学习主要的财务学课程,还可以选择以下学习方向:①资本市场与金融机构(Capit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②投资与财务规则(Investments and financial planning);③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④不动产金融(Real estate finance),其中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方向相当我国内地的财务管理专业。
相比北美高校,亚太地区高校财务或金融系的学生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通过专业方向的设计,可以区分学生的学习重点,因此亚太地区高校专业设置更为详细,与我国目前的情况比较接近。
2.课程安排
在课程安排上,如果学生选择的学习是财务管理方向,主要的课程包括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高级公司理财(Advanced Corporate Finance)、公司信贷、道德与关系(Corporate Lending, Ethics & Relations)、公司金融法(Corporate Finance Law)、财务学专题(Special Topics in Finance)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北美高校中开设的财务学课程之外,香港科技大学对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了中国商业交流(Chinese Business Communication)课程,墨尔本大学对学生开设的核心选修课程中包括新兴金融市场(Topics in Emerging Financial Markets)。由于不同的制度与商业环境,通过对于本地区企业与商业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当地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以弥补传统北美教学的缺陷。
另外,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级上下学期学生可以选择必修课商业案例分析(Business Case Analyses),共有4学分。香港大学的学生与内地学生一样,常常是从学校到学校,相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通过一年级的案例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较早的了解商业社会,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与北美地区基本相似。学生主要就业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从事的工作包括: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t)、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r)、信贷管理(Credit Controller)、公司财务(Treasury Officer)等。
参考文献:
[1]赵自强,韩绘萍.对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交叉互补问题的探讨.经济师,2003(5).
[2]王志亮,牛如海.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亟待创新.财会月刊(理论),2006(9).
[3]王秀萍,汪炜.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有关思考.财会月刊,2009(8).
[4]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探讨.财会月刊(理论),2006(3).
[5]美国哈佛大学.链接:harvard.edu.2010.
[6]美国纽约大学.链接:nyu.edu.2010.
[7]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链接:uwo.ca.2010.
[8]香港科技大学.链接:ust.hk.2010.
[9]南洋理工大学.链接:ntu.edu.sg.2010.
1.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普通类分段线
普通类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分数线
588
490
344
注:第三段投档录取完成后,根据缺额计划和生源情况,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2.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艺术类第二批专业省统考各类别综合分分段线
类别
第一段
第二段
美术类
507
449
音乐类
453
387
舞蹈类
476
418
影视表演类
473
414
时装表演类
502
428
播音主持类
471
379
编导类
492
420
摄制类
492
421
注:(1)艺术类第一批中,教育部批准的可自主划线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由学校自主划定文化分数线;其他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要求考生文化成绩(高考总分)须不低于319分。
(2)艺术类第二批如遇部分类别第一段录取后即已完成全部计划,则该类别不进行第二段志愿填报。
(3)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投档录取完成后,将根据各类别缺额计划和生源情况,分别决定是否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3.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体育类综合分分段线
体育类
第一段
第二段
分数线
500
445
注:(1)如遇第一段录取后即已完成全部计划,则不进行第二段志愿填报。
(2)第二段投档录取完成后,将根据缺额计划和生源情况,决定是否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4.2018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分数线
类别代码及名称
分数线
01 机械类
281
02 计算机类
285
03 文秘类
322
04 化工(环保)类
329
05 药学类
386
06 建筑类
263
07 烹饪类
335
08 旅游服务类
251
09 服装类
302
10 财会类
344
11 电子与电工类
314
12 商业类
326
13 外贸类
197
14 医学护理类
439
15 农艺类
219
161艺术类(工艺美术)
331
162艺术类(影视表演)
357
163艺术类(舞蹈)
337
164艺术类(音乐)
415
165艺术类(时装表演)
360
171其它类(安全防范)
348
172其它类(体育)
342
174其它类(学前教育)
448
175其它类(退役士兵)
96
176其它类(汽车专业)
347
177其他类(内地中职班)
关键词:会计实践;实践教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84-02
一、引言
会计实践教学是本科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模拟实务,更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会计的要求也要不断地发展。在新形势下,会计人才素质应当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然而面对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堪忧。为此,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内外会计实践基地,通过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及管理制度,以保障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运行,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至关重要。新形势下,通过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以完善实践教学成果,增强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势在必行。
二、关于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描述及原因分析
随着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断发展,它的问题也随之暴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故而要想解决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只有深入地分析其现状,找到突破口,才能解决会计本科实践校内外环节、考核制度及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问题。
就会计实践教学校内环节来看,传统的强调理论和应试的会计教育模式忽视了实践和考查,这造成学生理论能力强而动手能力却跟不上,且校内实验室的实践往往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少思考和体验。阳顺英、陈瑾瑜[1](2009)提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模拟实训业务缺乏现场感,导致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中只知道操作却不去究其根源。石恒贵[2](2011)表示校内经管类实验室或财会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多为“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校内实验室存在设备落后、更新慢等问题。肖彦[3](2009)表示手工操作的校内实验和简单的财务软件操作与企业普遍使用的ERP软件形成了鲜明的差距,应当将手工、电算化、网络等相结合进行教学。就校外实践教学环节来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不足,使得高校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比较有限,且学生的校外实践深度不够也导致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出现形式化的现象。张秀珍、丛蔚[4](2010)指出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使得校外企业对会计学生有所保留,积极性不强,使得学生深入学习的机会减少。滕晔[5](2007)表示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指导,校外基地建设无从下手。陈、陈炜[6](2010)表示高校多将资金投入校内建设,忽视校外企业合作的投资,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企业不愿意与一些高校进行合作。同时,他们通过“三元悖论”的研究方法,论证了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找工作、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这三项任务只能圆满完成两项的“三元悖论”现象。而刘建胜、谢林海[7](2012)指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敷衍的现象。就会计实践考核制度来看,不论是在校内实践环节还是校外实践环节,会计实践考核制度都不够明确,缺乏标准约束。李芸达、强桂凤[8](2013)分析了会计考核不到位的原因,究其根源在于会计实践教学偏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考核。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反馈和互动不足,使得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对会计实践失去兴趣。就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方面来看,教师及学生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数量有限,教师指导时间短,学生受指导得不到保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没有意识到会计实践的重要性、自制力差等原因,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差。辛国军[9](2010)认为会计实践教学中教师指导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教师们普遍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对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其次,会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偏低,造成实习过程中的会计电算化实习深度不够;另外,高校没有教学制度规定教师必须参加社会实践,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三、关于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的探讨
为了解决会计实践教学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国内各界学者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诸如建立校内外财会实训基地、建设会计实践教学团队、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管理制度等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目前新毕业工作的财务人员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现状,以及当前很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者们认为高校可有效利用校内的各种经营场所作为实践平台;通过与校外的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并聘请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专家作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等方式建立校内外财会实训基地。朱利荣[10](2011)认为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要注重会计仿真模拟实验室等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应引进ERP系统和沙盘系统等软件设施。国凤兰[11](2010)针对校内外实习没有相结合的现状,提出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结合道路。杨朝晖[12](2010)主张可以在高校建立财务预审制度,对财会类的部分学生进行培训,由高校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带领学生预审员到学院进行财务预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建设好会计实践教学团队来说十分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案例教学,以启发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使得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该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与引进校外专业会计人员相结合。滕晔[3](2007)强调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进行问题式的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国凤兰[11](2010)认为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专业的会计实践教学团队,一方面定期安排高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以及深入企业学习,另一方面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来指导实际操作性较强的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及管理制度对于校内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运行来说是一个保障。任平[13](2011)表示建立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保障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王太林[14](2011)建议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的质量进行指标量化,从各方面考量和评定学生的实验过程。
四、会计实践教学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述
新形势下,会计实践教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许多学者都在设想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很多学者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仿真”实验室等建议。此外,目前高校的配备越来越齐全,上机操作的实验课程越来越多,模拟沙盘比赛等活动的开展,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学习空间,由此可见会计实践教学的进步所在。而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一问题,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本身不重视实践,贪玩、甚至缺席实践教学课程等,这给会计实践教学作用的发挥造成很大的障碍。学校应该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通过就业能力的指导与培养,提高学生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很多学者提到校外实践和校内模拟实验室,但校外稳健的实践基地的建立,阻碍因素多,单凭协议和社会关系是很难建立长远合作关系。面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境,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可以利用校内的企事业单位,如财务处、校内印刷厂等资源作为实践基地。由于这些企事业单位在校内,有校内机制的保护,再加上校内企业对本校学生的信任度比校外企业强,愿意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样既可以为会计实践提供良好稳定的实践平台以优化教学,又方便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监督,以达到很好的考核学生会计实践结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阳顺英,陈瑾瑜.会计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前沿,2009,(4).
[2]石恒贵.浅议会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1,(8).
[3]肖彦.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基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分析[J].会计之友,2009,(9).
[4]张秀珍,丛蔚.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8).
[5]滕晔.会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Ⅲ[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4).
[6]陈,陈炜.基于“三元悖论”的会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7]刘建胜,谢林海.理工院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432).
[8]李芸达,强桂凤.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财会通讯,2013,(7).
[9]辛国军.本科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探讨[J].经济师,2010,(5).
[10]朱利荣.应用型本科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
[11]国凤兰.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2).
[12]杨朝晖.高校财务报销流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J].教育财会研究,20l0,(8).
[13]任平.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思考――基于陕西理工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2).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 特征 问题 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十几年的扩招,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持续攀升。然而,就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因此,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凸显出我国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不足。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学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讲授、轻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等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质量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复杂化下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产生较大的矛盾。作为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更应在结合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深入了解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认真研究和构建同应用型本科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办学特色和毕业生市场竞争力非常必要。本文就如何完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问题略陈管见。
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特征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不是普通本科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在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侧重应用性、针对性和模块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在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中的亲自操作,培养学生针对企业实际财务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做好理论与实际的衔接。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应以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为最终目标。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仍侧重于课堂专业理论教学,加上适量的一般在财会实验室进行的专业(模拟)实验(习),毕业前再进行约半个多学期的实务单位毕业实习。这样即便是优秀毕业生往往也只会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在大部分高校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很多高校依然“重理论、轻实践”,部分专业主干课程没有在课程中开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课[1]。这是导致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质量上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根本原因。
(二)实践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
尽管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已初具雏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不少进步,但是大多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计划性较差。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缺乏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配套的实践教材,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部分实践教材的资料老化,已不具有分析价值。
(三)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建设投入较少。
通过在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中模拟财务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学生能够对工作环境产生直观认识,掌握部分理财实际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注重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或由于经费短缺,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建设。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六百多所开设会计专业的院校多数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但很少有高校建立专门供财务管理专业使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类实验课通过借助会计实验室平台开展[2]。
(四)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从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较高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包括手工操作能力、财务软件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等,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环节给予学生充分全面的指导。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不长,目前资深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长期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财务管理实践经验不足。许多青年教师又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同门教师,缺乏到企业实践锻炼环节,对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也缺乏深刻了解,实践指导能力不高[3]。
(五)实验课效果不明显。
许多高校虽未建立系统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但已经开始在财务管理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中设置相应的实验课。由于在理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未注意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教师指导过分依赖,实验课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六)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
目前,高校鼓励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到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有些高校也实行了“双导师”制,分别为学生配备校内和校外的导师,进行共同指导。但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未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实习部门,只能做一些会计的相关工作。也有些部门单位出于担心商业秘密泄漏等原因,以种种借口拒绝实习学生,或不认真配合,不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安排其做一些文员等工作,有关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决策工作一般由财务负责人承担,学生即使到了企业也可能没有真正的专业实践机会。另外,随着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也出现一二十学生挤在同一单位实习的情况,不仅影响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而且让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七)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一方面,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多数高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还是侧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认定,对实践成果的评价只占很小的比分或不计分,以致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部分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中也流于形式,未作深刻研究和严格控制,实践结果也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加上部分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在实践教学环节,尤其在校外实习的环节中,会出现学生弄虚作假的情况,实践效果有限。
三、完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认识。
学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财务管理专业融合了一系列专门研究方法论的应用学科,涉及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及各种实践操作方法与作业程序,这些实际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才能巩固提高。因此,学校必须明确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的改进。目前,一些高校在探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如嘉兴学院已经建立了“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内校外分别设置了导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制定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学分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给予合理的分配。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其中,实践内容按层次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单项实验、模拟综合性实验和校外实习,并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实验实训大纲,保证实践教学有计划地进行。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正式将实践性教学目的、任务、手段、内容和要求列入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培养计划。
另外,还要加强实验教材的建设。由于国家对教材的选择没有统一规定,实践教学资料的选择由任课老师及专业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决定,其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否提高。实践课程教材的选择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原则,即模拟实习教材应是对理论知识的加深、巩固与运用,能系统反映企业日常财会业务,并随着财务管理新领域、新方法、新规则的出现不断补充和完善。[3]
(三)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这种活动能使教师与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理论造诣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难得的经验,提高自身的学术层次,增强实践指导教学的能力。
2.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高校可通过建立轮训制度等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单位进行锻炼,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3.积极开展高校间的交流合作。高校之间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讨,加强实践教学经验的交流,学习对方有效的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相互促进。
4.聘请外部实务专家做讲座。学校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等做专题讲座,使全体师生受益,并请他们针对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进行诊断治疗,不断改进。
(四)改进应用型学科的教学方法。
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财务管理课程,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如课堂分组讨论、撰写小论文并进行分析陈述等,适当增加理论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提高案例分析的技能与解决能力,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五)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模拟实习包括电算化实验和手工实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财务管理电算化将成为公司理财的趋势。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理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建立实验室模拟平台,购置或研发相应的理财软件供学生使用。实验软件的功能可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层次进行设计,如在基础实验中,培养学生财务管理工作簿的创建、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在单项实验中,可针对某个重要的知识点,指导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决策、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存货经济订货批量决策等,提高基本知识运用能力;在综合试验中,可指导学生结合会计学知识,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并购决策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校内实验室模拟实验是财会类专业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一些经费紧张的院校可借助其他实验平台如会计实验室等,建立综合的经管实验中心,也可与其他高校一起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六)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能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是任何模式实验室都无法比拟的。学校可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或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学生的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监督。针对一些企业对此的谨慎态度,学校可要求企业通过与学生签订保密合同或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等寻求合作,从而既能提高对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解决企业中一些财务管理难题,又能使企业成为学生长期性的培训基地,实现互惠双赢[4]。
(七)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由于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配合,尤其校外实习难以监督,因此,应建立有效的控制监督体系,保证学生按照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期目的。实践教学控制监督体系可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通过加强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考核约束学生的行为,如将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纳入校外实习考核范围,适当加大实训实验学分的比重,与理论成绩一起作为学生的综合评定依据。
参考文献:
[1]郭银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7,(6):59-60.
[2]张功富.关于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4,(5):14-15.
关键词:教学计划;会计学;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9-02
引言
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会计学教育也在蓬勃发展中。据统计,目前开设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583所左右。从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布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会计学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到了94%。该报告同时也显示会计学专业也是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达到前十位的专业之一,失业人数达到了0.73万。高薪职业像财务分析师、个人理财顾问、信用分析师、信贷面谈员和办事员、贷款顾问等所对应的专业也包括会计学专业。毋庸置疑,因为各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都需要会计和财务人员,因此会计学专业相对其他本科专业来讲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好的。但从上述调查来看,失业的会计学毕业生也不在少数。这与全国开设会计学专业的学校比较多,会计学毕业生较多不无关系。因此,如何在众多承办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中脱颖而出,体现出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中下工夫了。本文通过对国内开设会计学专业较有特色的若干所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分析,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给出独立学院在制定和实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时的几点建议。
一、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计划制定探讨
本文对财政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下属的中国会计视野网站联合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2011年度最佳会计院系”中位居前十的十所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给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几点建议。
从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来看,大部分院校都针对自己的生源情况和学校层次制定了相应的培养目标。比如北京大学就希望通过“研究型学习+参与式讨论+团队化实践”的模式,培养学生具备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和财务管理者的基础素质;熟练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卓越的财会工作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辅助决策能力以及战略领导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东北财经大学则指出广义的会计学专业(含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会计、审计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管理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科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会计、审计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奠定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为从事专业工作打好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技能,拓宽知识面,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前,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定级考试,取得计算机操作证书。政治思想过硬,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学生毕业后,能分别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那么,针对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为本科三批次,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备较好的数学和外语基础,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结合合办学校本部的特点以及生源特点等来制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比如笔者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的校本部北京科技大学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所以依托北京科技大学的师资,结合招收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笔者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和基层生产一线,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的应用型人才。业务规格指定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税务、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熟悉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受到过专门的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素质和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财务会计尤其是工商业企业会计实务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述、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会计、企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审计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企业常用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从事业务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化活动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在课程设置方面:
1.从和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的关系来看,通过调查发现国内绝大多数财经大学都开设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英国注册会计师(ACCA)等专业方向。通过和组织这些考试的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使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不仅学好相关的学位课程,还针对考试的相关要求和科目进行专门的培养。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可以尝试通过承办实验班挑选英文水平专业水平较高,有志于向国际化发展,家庭条件可以负担的起这些考试费用的同学参加国际合作办学的国外注册会计师班。通过此举,实行因材施教,培养出有一定水平的会计人才。
2.独立学院的会计学专业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突出实践性的办学特点。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就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和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包括在大二学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上进行的会计手工实训,在大三要进行的会计电算化和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在大四要进行的会计综合大演练。除此之外,还有在学习完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每门课程之后,利用网中网软件操作平台进行的模拟实训过程。所有这些,都为了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上手开始从事相关的出纳,会计等工作。
3.从课程设置的时间安排来看。鉴于学生考证考研工作的需要,建议将部分专业课提早开设。比如在大一大二开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课程;在大二开设了中级财务会计1和中级财务会计2,财务管理课程,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实务。这样考研相关的基础课程,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称的相关课程在大二就能够学习完毕。也在大三开设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收概论,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程为学生在大四和毕业之后报名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三开设高级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财务会计理论,资产评估,投资学,国际金融等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1.笔者认为,对于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结合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等的需要,学校可以对相对应的专业课诸如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附加的讨论课、习题课,采用专门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习题探讨等方式进行,当然这些课程主要以学生自行组织为主,教师只起到辅导答疑的作用。
2.建议开展小班教学,增加选修课范围,实施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专业教育。既实施通才教育,又实施个性化教育,使每个学生在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之后,真正学有所长,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当然,这就需要学校在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无论是实施个性化教育,还是增加选修课的范围,都需要一方面扩充师资的数量,另一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新生的模式,值得探讨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学计划也要随着实践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做出调整,以培养出更适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亦骏.会计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特点浅析[J].财会月刊:理论,2008,(1):92-94.
[2] 宫兴国.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设想[J].会计之友,2008,(1):69-70.
[3] 鹿丽,田丽娟.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2007,(3):69-70.
[4] http://news.省略/focus/collegelist/index.shtml.
Study on the Draft and Implement of Accounting Teaching Pla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WU T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College,Tianjin 30183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