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服务模式

时间:2023-06-28 17:06:33

导语:在金融服务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服务模式

第1篇

近年来,邯郸市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在农村无网点地区金融服务模式上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设立非网点机构。一种是设立金融事业部。金融事业部的具体职责是营销公司客户,争揽存款,发放授信,为客户设计服务方案,同时交叉资金等公司业务和储蓄存款,个贷,银行卡等个人业务,以及网银等中间业务,并对授信质量,贷后管理等负责。在县域设立金融事业部可一县一个,也可多县一个。所需人员可采取选派和当地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另一种是牵头组建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从规模看,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村镇银行虽小,却是独立法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按照有关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邯郸市商业银行也考虑牵头在无金融机构网点的县组建村镇银行,支持无网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信贷支持。邯郸市商业银行2009年以前在邯郸市域1 3个县市没有支行,没有存款。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弥补金融服务缺位,邯郸市商业银行采取未设机构先办业务的办法,“存款取之于市区,贷款放之于县域”,相继在永年等县召开银企对接会,重点支持了一批县域龙头企业,2009年末县域贷款余额占公司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年初增加了6个百分点。

第2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县域;实证分析

一、县域金融服务需求基本特点

(一)多样化资金需求组成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

1.重点镇村建设工程直接导致金融服务需求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发展战略等系列政策导向下,我市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尤其是2011年以来,泰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重点镇村建设“125”工程,要求在泰州辖区重点培育200个左右的“银镇共建”特色产业示范点,这都进一步加大了镇村建设对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资金的巨大需求。据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测算,2011年至2012年,全市县域农田水利设施、交通、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等项目的总资金需求将超过100亿元。

2.农业生产经营贷款额度需求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加工转变,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至2011年9月末,泰州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145家,利用贷款16.44亿元,带动规模种养农户近10万户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直接带动近万个农民创业就业。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经营发展直接导致农户贷款从小额农贷向大额贷款需求转变。我们对泰州农商行2010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发放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从农户申请贷款的情况看,单户农户贷款需求在5万元以上的占87.5%,其中超过10万元的占68.5%。从贷款发放情况看,20万元以上的大额农户贷款户数263户,占全部信贷户数的12.8%,贷款余额2.22亿元,占全部农户贷款的62.53%,贷款户数和贷款金额占比较往年均明显提升。

(二)贷款周期需求进一步延长

1.农业生产周期延长导致贷款周期需求延长。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延伸了产业链条,延长了经营周期,过去春放秋收的信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关系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明显增加。通过对300户在银行有贷款余额的企业和农户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发现,超过75%的农户和企业希望能延长贷款的期限。而目前,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大多采取收回循环再放的模式。一旦金融机构受信贷规模影响,贷款到期后不能及时续贷,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2.县域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进一步加强导致贷款周期需求延长。以往,由于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申请贷款大多用于日常资金的流通周转,较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随着2010年下半年以来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活跃,辖区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随着一些成长型小企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对厂房建设、设备引进、生产线改进等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进一步加大。

(三)信贷产品种类需求不断提高

随着县域经济中工业由传统工业向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转变,园区经济成为最需要金融支持的对象。从泰州辖区情况看,目前四个县级市均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行业性质差异化较大,对于信贷产品的需求也呈差异化。以兴化市戴南“不锈钢-有色金属铸造产业集群”为例:由于不锈钢市场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企业一般会维持较大的原料库存以及货物存量,而这些企业大多以钢铁、铜矿等有色金属为原材料,货物价值较高。这就促使企业对于存货质押贷款产品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此外,随着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订单农业成为姜堰、兴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模式,这也就催生了这些企业对订单、仓单等质押贷款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

二、泰州市县域金融服务主要特点

(一)金融服务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1.银行业金融机构加速了县域发展进程。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置分支机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尤其是2009年以来,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加速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的快速扩张。从2007年至2011年9月末,全市共新增县(支)行级金融分支机构19家,其中县域共新增16家,占全部新增县支行级分支机构总量的84%。另外,从金融统计数据可得知:至2011年9月末,全市县域新设存款性银行业分支机构新增存款总量163.13亿元,新增贷款总量118.99亿元,分别占5年来县域存、贷款累计增量的15.53%和16.02%,直接带动了县域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

2.新型金融性组织进入快速扩张期。泰州市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均起步于2008年。2010年后步入快速扩张期。至2011年9月末,全市共有两类组织56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22家,农民资金互助社34家。2010年以后新成立的两类机构数分别为13家和30家,占机构总数的59%和88%。其中:至2011年9月末,泰州市22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23.81亿元,可用资金合计34.12亿元;贷款余额总计35.5亿元,较2010年初增加了30.31亿元,增幅高达584%;34家农民资金互助社发起人股金共5560万元,吸纳社员14399人,社员普通股181.84万元;互助金余额42530万元,当年累放9.2亿元,其中对“三农”的投放达7.5亿元,社员贷款户数达3711户。

(二)县域金融市场竞争逐步向“专营化”错位竞争模式发展

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总行货币政策逐步从适度宽松向稳健调整,新的宏观信贷政策加大了对信贷总量规模调节、信贷结构投向引导的力度。与市区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同质化和白热化有所不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使了金融机构在信贷规模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优势,审慎定位市场方向,主动调节信贷结构,加大了对县域信贷资金配置的优化管理,从而在县域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专营化的错位竞争。

1.四大国有银行更加着重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信贷资源、项目资源上的传统优势,着力于对县域大型建设项目、公共医疗卫生、教育设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兴化建行为例:2011年上半年,该行共投放贷款12.75亿元。其中,仅对兴达钢帘线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就发放了2.98亿元,6月份又对该企业追加投放了1.9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对兴化县域区域供水项目1.5亿元;新农村建设项目2亿元,三个重点企业、项目贷款投放额度占全部贷款投放额度的65.72%。与此同时,该行当年共投放2.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授信户数较年初净下降11户。

2.农村法人金融机构成为县域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目前,泰州市共有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中5家处于县域地区。一方面,这些地方法人机构深入基层,网点遍布整个县域乡镇地区,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县域镇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一级法人单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流程上有着国有商业银行无可比拟的快捷服务优势,能够较好的满足企业、农户日常“短、频、快”的资金需求。从目前县域金融市场竞争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极少涉及信贷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政府项目、重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面向小农户、个体企业和小型乡镇企业,贷款期间大多为1年期的短期流动贷款。至2011年9月末,辖区5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34.03亿元,当年新增贷款49.5亿元,占当年县域全部新增贷款的38.62%。

3.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立足于中小企业的专营服务。泰州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大多集中在2009年以后,由于进入县域市场较晚,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对重点客户和大型项目的营销优势明显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县域地区广阔的农户以及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则基本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所占据。在此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主要着力于对小企业尤其是成长型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以江苏银行为例,该行于2009年12月在兴化戴南镇设立首个县域分支机构,专门从事对戴南、张郭地区不锈钢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经过2年的发展,在当地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至2011年9月末,该行仅在戴南、张郭两个乡镇就对150多户中小企业实现授信,贷款余额达4.98亿元,占江苏银行泰州分行全部贷款的12.36%。

4.政策性商业银行着重于基础设施类中长期信贷服务。农业发展银行是泰州市辖区唯一的一家政策性商业银行,近年来一直着力于县域中长期信贷业务的拓展。2011年以来,农业发展银行利用信贷规模相对宽松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以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的拓展力度。至2011年9月末,该行累计新审批镇村级项目贷款5笔,贷款总额9.5亿元,主要涵盖了靖江新桥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2亿元、泰兴万顷良田建设项目2亿元、农民拆迁及集中居住项目1.5亿元等重点农村基础建设项目。此外,该行近期又新增审批3笔新农村建设项目贷款,贷款总额将高达24亿元,这都极大的扶助了县域地区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金融服务产品呈“需求引导供给”的良性发展态势

2010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总行货币政策逐步从适度宽松向稳健调整,直接导致了辖区县域金融服务的转变。一方面,由于泰州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催生了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这促使了辖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另一方面,县域金融服务必须立足于当前宏观政策背景,制定创新符合国家当前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的金融服务产品。基于以上两方面背景,辖区县域金融服务正逐步从“供给领先需求”向“需求引导供给”的良性态势发展。

1.“阳光信贷”服务模式。2007年,姜堰农商行在姜堰地区实施“阳光信贷”服务模式试点工作,这种信贷服务模式的创立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阳光信贷”服务模式将贷款调查、授信、定价、操作流程和公开承诺服务等全过程置于社会公众和银行的有效监督之下,开门办银行,透明放贷款。至2011年9月末,泰州市县域地区通过“阳光信贷”授信的中小企业和农户达23519户,授信总额31.8亿元,切实缓解了县域经济实体贷款难得问题。由于辖区各法人金融机构利用“阳光信贷”服务模式,开办了中小企业联保、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联保贷款等贷款品种,贷款的门槛大大降低,方便了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此外,“阳光信贷”服务模式实施后,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总体得到了降低,同时由于贷款可以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相比较过去固定的借款时限而言,减少了贷款的占用时间,降低了企业的利息支出。据测算,每100万元贷款,平均每年可减少利息支出近2万元。

2.“100万元免担保贷款”产品。民营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部分企业的信贷需求大多金额相对较小、贷款期限较短,由于资本较少,这部分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时经常面临缺乏抵押物和担保措施的难题。2007年,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创新推出50万元免担保贷款,凡注册地在靖江市、经营时间一年以上、经营状况良好的小企业、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均可申请免担保贷款,最高申请额度为50万元,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个月。2010年,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也逐步扩大,经过对信贷客户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评估,长江银行进一步将免担保贷款金额提升为100万元,并将贷款申请企业扩大到全泰州地区。免担保贷款的推出符合当地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信贷额度的做法也切实符合“需求引导供给”的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11年9月末,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累计发放100万元免担保贷款1300多笔,发放金额5.8亿元,惠及靖江市1000多户小微企业。

3.“迷你银团贷款”。相对于大型银团贷款动辄5亿元以上的总贷款规模,“迷你银团贷款”主要应用于一些信贷资金需求相对较小的中小型项目贷款。2011年以前,“迷你银团贷款”的发起行大多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规模一般从30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主要用于县域二级公路基建项目的筹资。2011年以来,随着宏观信贷政策趋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实行贷款规模按月控制的信贷调整模式。由于各金融机构每月信贷新增规模大多在1亿元以内,亿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将会挤占大量银行可流动使用的信贷规模。针对这种情况,辖内商业银行积极采用“迷你银团贷款”模式集聚多家银行零散的信贷规模,合理使用稀缺的信贷规模,为县域有贷款需求的中小型技术改造项目提供信贷资金。今年以来,全市县域共成功发起7次“迷你银团贷款”,发放贷款7.15亿元,充分满足了县域企业对于中、小型项目贷款的需求。其中,由兴化建行牵头辖区4家金融机构共同为兴化市新宏达集团公司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发放的2.31亿元银团贷款,是今年“迷你银团贷款”中规模最大的一笔。

(四)多种信用合作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农村担保服务体系

近年来,随着泰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创业日趋活跃,村镇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不断增加。为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泰州市积极探索多种信用合作模式的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将银行、政府、担保机构、农民、小企业组织进行多种信用合作组合,切实解决了农村地区贷款主体担保不足的难题。目前,这类信用合作模式已在县域多个镇、村得到推广,试点成效显著。

1.小额惠农担保公司模式。2010年5月,兴化市试点推出涉农专业担保服务。这种惠农担保模式采用以“政府引导、村干参与、合行扶持、农户得益”为服务原则,由政府、村镇龙头企业、村干部、农民经纪人出资入股组建涉农专业融资担保公司,将担保基金账户开设在当地农村合作银行,为本村、镇行政范围内的农户、个体经营户提供定向贷款担保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至2011年9月末,惠农担保已成功为285户农户提供贷款总额为2212万元的担保。随着兴化地区的成功试点,惠农担保模式已在四个县级市10多个乡镇全面展开业务,目前泰州市已有9家专业小额惠农担保公司从事担保业务,并有多家正在筹建中。

2.“金阳光”银企信用合作模式。2010年底,姜堰农商行与华港镇政府、李家庄村委会共同牵头组建“金阳光”信用互助协会,协会成员由具有一定信用互助能力的农户及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自愿组成。会员共同出资成立信用互助基金,在银行设立专用账户,以注册资金作为专项担保基金,专门为会员向银行贷款提供融资、担保平台。会员之间实行信用互助、风险共担。会员申请贷款时,由协会理事会负责日常的入会及贷款初审工作,再递交姜堰农商行进行贷款发放。姜堰农商行以10倍信用放大系数向该协会成员提供信贷授信,并随着担保基金的增长作即时调整。此外,姜堰农商行在对信用互助协会会员发放贷款时,在市场利率基础上下浮15个百分点。其中,会员申请贷款时直接享受5%的贷款利率下浮优惠;贷款到期清偿后,姜堰农商行将贷款所得利息收入的10%作为让利,直接划入协会在该行的账户,作为互助协会的运营收入。截至2011年9月末,“金阳光”信用互助协会共有农户、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业主等各类会员108名,姜堰农商行已通过该协会的担保基金已向90名会员发放了总额为1940万元的贷款,无一笔不良贷款。

三、目前县域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泰州市已经形成了由农村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新型金融组织多元、立体发展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较好的满足了泰州市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辖区金融服务模式在不断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金融服务创新的针对性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市县域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模式已逐步向需求转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金融服务创新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仍较为突出。因此,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应继续突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在方向上要重点开展特色服务创新。继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对与区域内产业和项目发展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给予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应继续深入调查了解各类经济实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转变思路,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银行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从而使金融服务在符合形势发展和业务拓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县域经济发展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贷款利率市场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宏观政策逐步走向稳健,信贷市场资金供给日益紧张,信贷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银行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直接导致贷款融资成本逐年提高。目前,金融机构普遍执行较高的贷款上浮利率,尤其是县域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般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0%;其他金融机构大多利率也上浮30%-50%左右。贷款利率的不断提高,加大了经济实体的融资成本。因此,人民银行要引导各金融机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用好贷款规模资源,及时调整定价策略,科学制定贷款利率定价制度,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对于国家宏观政策限制的产业、行业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定价的方式逐步引导其减少信贷申请,最终退出贷款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体经营、农户,要合理定价,加大对这部分经济实体的利率优惠扶持,确保其有效信贷需求得到满足。

(三)新型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门槛高、手续繁、批准周期长”,是制约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更重要的是其服务一方区域和入社社员的特点,在支持农村种养大户、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但是,资金互助社发展速度过快,资金规模过大。这既增加了互助社管理的难度,又可能与既定的资金用途发生偏离,背离成立资金互助社的初衷。此外,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从业人员素质的普遍较低,在快速的扩张下,不利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因此,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政策扶持引导,提高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经营水平。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在着力完善政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业务指导,通过业务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的专业素质,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其次,要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将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纳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方案中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解决小额信贷公司(或组织)的法律地位,合理规划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地区分布和成立速度,促进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互助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多元化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有待建立

近年来,县域企业的数量、生产规模和企业整体实力有了快速发展和提升,但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仍存在规模小、底子薄、经营效益不稳等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县域中小企业信息普遍不透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报表的真实性较难确认,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极易造成贷款损失。从近年来金融业申债务维权案件执行情况看,案件结案率较低、银行追偿困难的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建立合理的信贷风险机制,在银行、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三者之间合理分散信贷风险,成为县域金融服务中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首先,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与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共同引导建设征信系统,打造良好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努力实现金融、司法、工商等有关信用信息共享。此外,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完善信用等级评定制,加大对个人征信以及企业征信的管理力度,营造“守信获益、违信失利”的良好社会道德氛围,从而营造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其次,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应继续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贴近当地实际,积极建立政、银、企、中介多元融资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打捆贷款融资平台,加快辖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步伐。最后,银行、担保机构、中介机构可以采取签订协议的方式,约定担保贷款出现坏帐损失的各自承担的比例。对政府推荐并经金融机构认可,由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出现的坏帐损失,县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通过多元风险分担机制,彻底解决金融机构贷款投放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米文通.从金融功能观点看县域金融体系的完善[J].金融投资,2004(7).

[2]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3]褚保金,莫媛.金融市场分割下的县域农村资本流动[J].中国农村经济,2011(1).

[4]张向民.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0(12).

[5]陈延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基本路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6).

第3篇

需求对接

中关村软件园目前有近300家大中小微企业,有的是孵化期的初创企业,有的是加速期的成长企业,有的是成熟期的领军企业。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其发展目标与策略迥异,金融服务需求自然各不相同。初创企业需要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快速成长企业需要扩大产能、树立品牌,领军企业需要创新引领、产业整合。因此,各类企业对政府采购、银行贷款、天使资金、创投资本、产业基金、战略投资、上市IPO、特色融资等有着多样性融资需求。这与超市的多样性十分吻合。区别于普通市场,超市拥有“超级多”的商品,日常生活所需的吃、穿、用及个性化的品牌偏好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在超市集中得到满足。

科技型企业行事风格直接、简单、快捷,注重效率,一旦有金融服务需求,就迫切希望能快速与金融机构对接,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解决方案。这又与超市的便捷性不谋而合。超市里货架分区布置、导示清晰,且基本上是开放式,消费者可以快捷、便利、自主地选取货架上的商品,部分商品专柜配有导购人员,提供讲解、演示、体验、品尝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效率。

科技企业一般有精细、简约、内敛的秉性,对成本很敏感。融资成本是影响科技融资服务的重要因素。在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成本有时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科技企业希望能像在淘宝购物一样,每下一笔单,都能得到实惠。比如降低中间撮合的费用,拿到竞争性的优惠利率,争取到了有利的对赌条款,节省了去CBD、金融街的时间、交通、交流的成本,这些实惠都会让科技企业青睐。科技企业需要的实惠型金融服务,这点也与超市的实惠性相一致。超市里的一站式购物,大大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超市的同种类、多品牌商品,相互竞争,降低了售价;而一些特价促销活动,则更大幅度地让利于消费者;场租低廉、集约配送等,也使得超市比专卖店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大多是技术专家,精通技术,但对融资安排、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相对陌生。对选择何种融资方案缺乏足够的专业判断,往往需要专业机构提供顾问。而当下,社会上的投融资及中介机构良莠不齐,个别重大违规、虚假融资、集资案例,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损害了金融诚信环境。科技企业需要一个可以放心选择安全融资服务的机制和环境。超市的安全性则可与之匹配。超市一般都设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拟进入超市经营的供应商资质、业绩、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商品安全等予以核查、备案。进场后还不定期抽查,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消费者可以放心、安全地消费。

超市的多样性、便捷性、实惠性、安全性四大服务特点,与科技企业希望有种类齐、覆盖全的融资服务与产品,有高效、专业、便捷的服务对接,有低成本、对价合理的融资方案,有安全、规范、保障的服务环境等需求特点完全契合。把超市理念融入科技金融服务,为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多样、便捷、实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关村软件园科技金融服务超市”(以下简称“金融超市”)孕育而生。

借力电商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超市正在由实体店向网络店转型。淘宝、当当等已成为粘性极强的“网络大卖场”。金融超市要实现上述的多样性、便捷性、实惠性、安全性,成为金融供需双方所接受的服务对接平台,网店形式是首选。

在深入研究成功电商模式后,结合科技金融的服务特点,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性地开发出了金融超市网店的技术架构。架构分为网络基础设施层、数据支撑层、后台管理层、前台表现层四级,采用了目前电子商务和门户网站的成熟模式,构建B2B和B2C模式相结合的在线服务平台。网店既有自己的数据库,也有可对外拓展、可供共享的第三方接口,能最大限度地丰富网店的金融供需信息;网店的“系统定制”、“邮件营销”、“站内信”等为供需双方提供快速业务对接服务;网店的“服务推荐”、“产品管理”、“数据优化”等可以优选出实惠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网店设立“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内容管理”等确保网店信息的安全性。

在初步建立了多样、便捷、实惠、安全的网上超市架构后,金融超市于2011年12月16日鸣锣开张,这是中关村首度诞生的、以电子商务形式提供综合科技金融服务的“超市”,是中关村软件园积极探索园区科技金融服务的率先创新实践。

金融超市网店为满足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要求进行了精心设计,模拟实体店布局,设立了金融供应区、融资需求区、公共服务区、特色专区以及自助服务区,充分发挥网店优势,集成尽可能多的金融服务供应商,在公共服务、特色服务、便捷服务方面开发了新颖功能,让登陆网店的访客有更好的互动体验感。

比如在金融供应区,设有五大货区,分别是“政策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特色融资”和“融资中介”;在融资需求区,设有“融资项目推荐”、“潜力客户群”、“海外项目专区”、“融资企业专区”。其中,“融资项目推荐”按项目来源汇集了协会、中发展集团、软件园、联合信用等体系中的多元化的融资项目,体现了超市的开放性;“潜力客户群”则从金融机构发展业务的角度汇集了软件园的上市公司、瞪羚计划企业、金种子工程等企业;“海外项目专区”则聚焦海外的原创性、关键性、颠覆性、有影响力项目;“融资企业专区”则对近期有明确融资意向的企业予以专项介绍,便于融资机构及时对接。

目前金融超市网店已接纳了126家金融服务机构,其中银行24家、金融投资机构89家、行业组织及协会13家。

开放融合

布局好的超市还要有好的经营理念。

金融服务,特别是科技金融服务要能理解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把握科技企业发展的路径和规律,用科技企业听得懂的语言来出谋划策。因此,金融超市要搭建一个创新平台,汇集针对科技企业的各类金融服务产品,以科技企业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其在初创、孵化、成长、发展不同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

在“发挥政策优势、创新平台功能、汇聚金融资源、促进产业发展”的建店指导思想下,金融超市以“开门办店、双向选择、诚信为本、务实多赢”为经营理念。

“开门办店”,是指超市的开放性。首先是地域的开放性,即此超市不仅是为中关村软件园内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可以为园区周边的的企业服务,还可以辐射北京市乃至全国;其次是覆盖行业的开放性,即不仅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科技企业服务,还可以延伸到其他诸多软件应用领域,如能源、交通、通讯、电力、安全等等。

“双向选择”,即金融超市不光是金融机构的汇集地,融资的需求方也可以在此融资需求信息,融资供需双方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对接、匹配、撮合,互相选择适合的交易对象,大大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诚信为本”,是指超市的安全保障体系。首先,金融服务方要讲诚信,要有资质、有实力、有品牌、有口碑,符合进入超市的要求,杜绝社会上跑江湖、滥竽充数的虚假、欺诈机构进入;其次,融资需求方也要讲诚信,其融资信息要真实、有效,拒绝虚假、过时的融资信息;再次,超市的经营方要讲诚信,设立超市准入规范、合格供应商认证、可追溯机制、信息审核制度等,建立超市的公平秩序。同时公司自身运营也要健康,具有良好的公信力。

“务实多赢”,是指在金融超市中,政府的金融政策能够落地实施,金融机构既能提供金融服务与产品,又能促进科技金融创新,科技企业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可以得到快捷、有效、安全、实惠的满足,超市运营方则通过创新服务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金融超市网点开业后,截至目前,已政策资金信息100余条,陈列融资产品150个,推出的海内外融资项目信息180条,注册企业200家。线上平台平均周点击量8000余次,各类融资需求规模累计约3.5亿元。

金融超市网店体现了E时代的新金融特点,汇聚资源多、信息传播快、对接成本低、运营效率高,运营一年多来受到了各方好评。

第4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运作模式

一、研究背景

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来说,组织特别是关键环节组织的协调与职能发挥是企业生命力所在。而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中,其特殊的特征决定了组织内的知识与技术层次都较高,同时,对于不同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极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型组织不失为一种符合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运作模式。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组织模式通常需要采取虚拟团队化的运作模式,而每一个虚拟团队的效率就构成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效率与运行。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中,虚拟团队化组织能够通过“无上级约束”和“少领导”来实现其自组织效率。当然,由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相对于流程化组织而言具有较高的效率,因此,普通的团队化的运作模式可能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团队化运作模式相匹配的团队化运作模式就是学习型组织,基于此,本文需要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内的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内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的研究就可以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组织流程与运作提供很好的支撑和解决方案,本研究正是基于此对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界定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型的纵向自组织现象。根据学习型组织的界定,学习型组织主要是指在企业组织中,根据企业员工的不同特征与偏好等,对于该组织跨职能与跨组织进行知识、资源与技能的集成,并赋予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与执行权,从而自主地在学习与创新中完成企业的目标。在学习型组织的管理与运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企业赋予该组织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同时使学习型组织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够保证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顺利运行。

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中,由于通常采用不同的团队化运作模式,因此不同团队通常是实际的现场决策者,需要给予这些团队极大的自主决策权。因此,学习型组织作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中的通常的运作模式,可以满足这种要求。通过采取学习型组织的运作模式,能够很大地发挥各个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解决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问题。

(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作过程遵循一般的组织运作过程理论,因此,根据组织运作过程的一般理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作过程模型主要应该包括基本形式、要素、运行条件等,具体的学习型组织运作过程模型见图1。

三、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作过程分析

(一)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形式分析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形式为:流程化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相结合。两者之间结合的方式为:流程化组织旨在实现组织中基础性工作的运作效率改善与提升;学习型组织则旨在实现非程序性工作的运作效率的改善与提升。其中,基础性工作主要是指组织中的程序性工作。这种流程化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相结合就构成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组织既能发挥流程化组织对于基础性工作的解决,也能发挥学习型组织对于创新性和适应性的工作的解决,从而使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运作效率更高。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形式可以设计为:流程化运作为基础,学习型运作为辅助。运作过程为:企业层级化组织中第一层级为顶层团队,第二层级则为以学习型组织为主的职能团队,见图1。

(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素分析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基本形式的分析,结合其界定,可以对其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其基本要素主要由顶层团队、主体流程、学习型团队和信息技术平台四部分组成。

1.顶层团队

顶层团队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他们是学习型组织运作目标、发展方向、基本模式、运作保障等各个层面的重要控制者和决策者,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最核心高层。通常情况下,顶层团队由战略、组织、运作和技术等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的能力对于企业运作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主体流程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主体流程主要是指运作流程与服务流程。其中,运作流程主要是指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运作的过程;服务流程则主要是指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服务业务的流程。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主体流程的建立与重组需要企业对于主体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主体流程的目标,并使得主体流程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企业主体流程的基本工作完成度、工作瓶颈消除度、流程环节增值性和与目标之间一致性。通过这些步骤,对于企业主体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与目标完成。

3.学习型团队

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团队运作过程中,主要需要通过学习型团队来完成企业具体的工作。由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通常同时进行多种服务和项目的运作,而每个项目需要的团队成员、流程、目标等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型团队的组建。通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习型团队依据项目特点进行分别组建,可以大大提升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有助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需要组建不同的团队,促进企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因此,学习型团队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升知识与技术层次以及改善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4.信息技术平台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作的第四个基本要素就是信息技术平台。在目前的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企业的运作与信息技术平台的运行息息相关,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中,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支持,将企业各个层级(包括顶层团队与职能层、团队层等)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集成成为一个有效运作的整体,为企业的健康运作与发展提供技术方面的保障。

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中;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对于企业顶层团队的决策提供支撑,使得组织各个层级的沟通与协调更加顺畅,因此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三)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运行条件分析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是企业运行的较为高效的运作模式,因此,需要企业中不同条件的支持。根据文献与基本形式、基本要素等的分析,认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运行条件主要包括: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

1.技术条件

主要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基础设施等两类。

(1)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学习、沟通、改进、协调等的机会,使得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所有成员均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得到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顶层团队的决策提供支撑。内部的信息包括企业运作信息、技术信息等;外部信息则主要包括对于市场、竞争对手、外部技术等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高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其不断发展与升级的基本支持,因此,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运营的重要技术条件。

(2)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运行的另一个技术条件是基础设施。在这类企业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工具、技术平台、工作设备与设施、工作环境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好坏直接影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运作与发展,是其重要的必备技术条件。

2.管理条件

主要包括制度建设、顶层团队及其战略决策支持、组织文化环境等三种管理条件。

(1)制度建设。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运作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制度,主要包括奖惩制度、培训与招聘制度、团队建设与运作制度、评价制度等。良好的制度建设是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运作的辅助与补充,是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顶层团队及其战略决策支持。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运作同样需要顶层团队及其战略支持,它们是学习型团队发展目标、运作方式以及支撑条件等的决策者和指导者,对于学习型团队需要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因此,顶层团队应能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运作提供战略性的、具有远见的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运作效率的战略性决策支持,以使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良好运作。

(3)组织文化环境。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运作需要建立创新性的、自由发挥的组织文化环境,它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学习型组织的运作效率,也是其积极发展的动力,为其提供软环境,使其不断发展。

结论

在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内部,运作模式的选择与决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内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通过进行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运作,有效地适应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对组织发展的要求,是企业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型组织运作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组织运行效率,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戴园园,梅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科研管理,2013(1).

[2]黄艾舟,梅绍祖.超越BPR-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

[3]戴俊.团队组织的知识交流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4]李东.基于结构特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类型、产业效应与策略体系――Meta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1).

[5]罗倩,李东,蔡玫.商业模式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对Zott模型的改进研究[J].科研管理,2012(7).

第5篇

【关键词】汽车金融;高技能;综合实践;研究型教学

一、汽车金融服务的产业背景

金融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就像“心脏”为产业提供“血液”。金融和产业相互紧密融合,实现了资金融通、资源整合、价值增值的功能,推动了产业金融的发展。汽车金融就是为汽车产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在汽车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提供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金融租赁、保险、投资等金融服务。

考察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现状,银行、企业及个人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发起设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充足,渠道包括银行、汽车制造商、资本市场等。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商业票据、债券融资、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有80%的资金来源于此。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从过去的资金成本与放贷利息的利差,转变到开发提供高收益、高风险的金融服务产品,通过资本运作从证券、债券、保险等多个市场获取利润。并且拓展汽车制造上下游相关产业,开发汽车租赁、汽车评估置换、汽车物流、汽车旅游、汽车维修、汽车会展等衍生服务产品,以美国为例,汽车产业链利润中超过70%来源于此。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业起步较晚,1995年上海汽车集团首次与国内银行联合推出汽车消费贷款,但经历了10年的“发展—井喷—速冷”三个非常规发展阶段。直到2004年8月,随着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的开业,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才正式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由于我国汽车制造商参与市场竞争的时间不长,汽车金融服务产业价值链没有很好地覆盖汽车产业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汽车产业链的资金流并不流畅,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贷款的渗透率仅为10%,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50%—70%。从2009年开始,中国新车销量已跃居世界首位,2011年11月,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观念的变化、汽车金融产品供给的丰富以及汽车金融服务效率的改善,民生银行和德勤联合预测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的市场余额将超过10,000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汽车金融服务人才显得非常缺乏。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具备良好的金融服务营销知识,但缺乏技术专业知识:二是属于技术专业型,但不懂金融服务营销。而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在全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数量较少,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存在着人才极度匮乏、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等不良现象。因此,需加强对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金融服务人才。

二、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郁玉环(2005)的研究认为,汽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汽车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各种主要汽车产品和常用配件的性能与用途,能从事汽车金融、汽车销售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肖俊涛(2005)认为,可以通过汽车金融公司在短期内组织一批本科学历以上的汽车、机械类人员进行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对金融类专业人员进行汽车基础知识、生产管理与销售的培训,以此来培养汽车金融服务人才。李艳菲(2008)认为,开设汽车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以汽车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和金融专业课程两条主线进行课程设计,汽车金融属汽车服务的内容,应归口汽车工程系。潘劲、吕予阳(2011)认为,要通过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论证考证,在校期间必须通过两个以上的职业技能考证。罗嘉泉、叶启明(2012)认为高职培养的岗位主要是汽车信贷的贷前的销售代表以及贷后清收人员,包括帮助客户设计贷款方案,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资料审核,办理车辆的抵押登记,办理出款手续,办理车辆保险,负责对贷款进行催收等。

目前,在我国高校专业目录中还没有设置汽车金融服务等类似专业,高校对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模式。高校的汽车类专业和金融类专业是相对独立、缺乏融合的,达不到培养具有复合型特征的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满足不了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我们认为,汽车金融服务应该要有一个专业的定位和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是既懂汽车知识又懂金融知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还认为,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全程参与系统化综合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以实施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为实践模式,建设与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制定引入了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水平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途径,通过高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和素质教育机制,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基于汽车金融产业价值链的职业岗位群和人才需求分析

汽车金融服务贯穿于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原材料获取、生产、流通、市场销售、使用服务和回收处理七个环节,以汽车金融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管理,可以促进资金、信息的顺利流动,实现资本增值。汽车金融活动包括了经销商融资、消费者融资、汽车保险和其他相关业务。

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汽车信贷机构(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消费者、汽车服务商(汽车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典当行、二手车市场等)五大类。图1说明了汽车金融产业价值链以及汽车金融服务的基本框架,也为我们指出了价值链各个环节所包含的汽车金融服务内容和职业岗位群。

在汽车金融服务价值链中,汽车金融通过在各个价值链环节提供不同的汽车金融产品而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汽车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产品有:

为促进汽车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筹集长期资本,可进行股权融资;为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控制成本,可进行期货套期保值、存货融资;为分离生产和销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可进行融资租赁、订单融资;为降低库存积压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可进行应收账款与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为分离批发和零售资金,提高资金收益率,促进汽车销售,可进行零售贷款、批发贷款、信用卡融资、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为完善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消费,可进行汽车保险、汽车租赁、汽车置换、汽车典当;为促进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和汽车循环经济,可进行汽车报废回收、碳交易等业务。

由此可见,汽车金融服务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对金融产品及其服务的需求很大,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职业岗位予以配置,同时需要大量的既懂汽车又懂金融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体的汽车金融服务职业岗位群见表1。

四、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通过以上对汽车金融产业背景、价值链职业岗位群需求的分析,我们认为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构建基于校企全程参与系统化综合实践的汽车金融服务高人技能才培养模式。

校企全程参与系统化综合实践人才培养理论为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逻辑架构和目标方向。

1.校企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在校学习的素质与技能水平如何最终由用人企业来评价,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实施和评价等都须让用人企业全程参与。

2.汽车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体现在这种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即要充分依托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体现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能力支撑课程的综合实践过程,调动校企双方参与,运用学校高科技教学手段,利用校企专兼职团队资源,吸纳国际化职教前沿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建设。

3.综合实践体现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原则,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等项目的开发和实施使学生形成技能或养成素质,实现就业目标。

(二)在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

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是指从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两个层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研究与反思的教学模式。其内涵包括:

1.研究分析汽车金融服务行业的企业标准、岗位标准中所蕴含的职业素养与技能需求元素,并转化为高职汽车金融服务教学所用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再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内容框架。

2.以汽车金融服务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通过职业流程中所需的应职应岗能力的分析,研究职业岗位所需的素养与技能,通过课程模块的开发与整合,形成教学综合实践项目并加以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三)根据人才规格需求调查情况以及汽车金融服务行业相关岗位标准,完善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教学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必备知识、职业核心能力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素质的拓展能力。按照这些内容,设计系统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要求,通过系统综合实践项目、课程专项实践项目来实施完成。

2.设置符合汽车金融服务行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课和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能力支撑课依据课程综合实践和课程专项实践项目来引导开发。

(四)制定与完善“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教师校内外汽车金融实践指导相关教学文件,建立校外合作企业网点维护制度,畅通学生“实习??——就业”培养途径。

1.依托基于汽车金融服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吸引合作企业专家、业务骨干进入综合实践环节,从而实现课堂学习与实习地点学习教学环境一体化、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一致性的目标,最终有效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2.通过创新创业项目驱动,贯穿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全过程,使学生获得岗位适应能力。

3.利用基于视频互动系统的校企数字传输课堂,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实现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的联动辅导。

(五)依托学校体制平台探求汽车金融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全方位合作运行机制。

1.学校可协同行业协会与汽车金融骨干企业成立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协会,有效建设和维护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我省汽车金融行业信贷专员、保险专员等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相关课程。

2.探究“校中企”、“企中校”的组建模式,鼓励教师创办实体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实践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吸引教师参与汽车金融服务、教学技术研发、教学项目开发等活动,真正落实“产学研一体化”。

3.建立与汽车金融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的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家、校友助教等组成的多维度“干中学”型专兼职教学队伍。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要有机衔接,要完善兼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体系以及专业技术晋升支撑体系。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师参与汽车金融业态研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六)建立和完善汽车金融服务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机制。

1.利用以现代和谐职业人为目标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平台,遵循科技与人文相融的“绿色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尤其是以提升职业人文素质为重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惠及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知识、技能与素质相协调、做人与做事相统一的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和谐职业人”。

2.鼓励教师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汽车金融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在专业教育中认知、体验、内化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汽车金融服务人才。

五、结论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金融与管理实务专业在基于校企全程参与系统化综合实践的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已经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汽车金融服务人才,输送到浙江省内的汽车经销商、担保公司等汽车金融服务企业,许多学生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经理,得到了用人单位良好的评价。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进一步明确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我省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学校体制优势和先进教学理念,大力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汽车知识、金融产品知识及相关法规、熟悉汽车金融服务操作流程、具备汽车金融产品营销、客户开拓和营销团队管理等能力的汽车金融服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与技能研究型教学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钱志新.产业金融[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3]邵庆祥.高职和谐职业人的培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4]俞步松.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其实践[J].职教论坛,2011,17.

[5]肖俊涛.汽车金融公司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6.

[6]李艳菲.论汽车后市场与汽车专业学科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7]潘劲,吕予阳.拟设“311”汽车金融服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1(23).

[8]罗嘉泉,叶启明.高职院校开设汽车金融专业的必要性分析[D].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9]郁玉环.汽车金融本科专业的开设必要性分析与人才培养计划初步设计[J].会计之友,2005(01).

第6篇

[关键词]小企业;云计算;批量开发;金融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72-0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之当前我国政府和银行业对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视,小企业贷款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小企业信贷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实现战略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银行业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巨大挑战

(一) 小企业存在先天性缺陷

一方面,小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小企业所需贷款具有频度高、金额小、时间短和需求急的特点,导致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大、利润贡献小,商业银行没有内在动力去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另一方面,多数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也没有有效的信用评级,这些因素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会引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使得银行出现信贷配给的失衡现象,将大部分的信贷资源投向具备一定担保资源的大型和中型企业,从而使得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始终无法得以有效改善。

(二)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服务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小企业融资需求

传统银行业务信贷服务多以产品为主,重点围绕担保方式、创新抵质押物等方面的制度性创新,如联保联贷、应收账款质押、供应链金融等;营销模式以单户开发为主,风险管理手段依靠对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分析,缺乏动态数据;企业经营信息依靠银行员工上门收集、查验,反馈滞后。因此,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服务方式无法有效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使得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得以迅猛发展。通过IT技术,已经能够实现交易信息实时交互,但是企业资金支付流始终与交易信息流处于平行并滞后状态,两者具有很强的不连续性。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即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存量小企业客户中发现潜在客户?如何实现商业银行的资金支付管理平台与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及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小企业客户的批量开发?

显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传统的信贷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完成如此庞大、个性化、多样性的复杂工程,克服小企业信贷业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需要借助先进的理念、工具、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在小企业信贷服务模式上取得突破,而云计算的出现无疑将突破小企业信贷服务模式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二、云计算是更具创新力的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服务IT模式

(一) 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系统、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等技术为适应现代服务需求而产生的,是传统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交融、需求和商业模式驱动与促进的必然结果。云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资源组合模式,更代表着一种创新的业务模式。

(二) 云计算实现商业银行和小企业的无缝

对接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产业和企业的组织形式出现三种新趋势:其一,全球化和外包专业化的高速发展孕育了位于供应链上众多的小企业,例如围绕苹果产品而分布在全球各处的代工企业;其二,产销分离又出现了通过品牌影响力而凝聚在核心企业周围处于销售链上的众多小企业,例如集聚在各大知名品牌之下的众多加盟店;其三,分工专业化和精细化又产生了通过产业关联而聚集在一起的小企业集群。

基于云计算的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云计算将银行结算服务渠道融入到小企业客户和小企业集群客户的资金管理和交易网络内。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并不关心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和计算方法获得信息数据,关心的重点是目标客户易背景的真实性、交易信息的实时可查性、交易资金流向的可控性,能否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从企业客户角度看,引入云计算平台,可以极大降低 “核心”企业和小企业 IT 建设和运维成本,最快捷地匹配交易数据,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既能满足“核心”企业在知识爆炸时代对 IT 的需求,又能满足小企业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

商业银行通过云计算与小企业的融合将是信息服务产业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只要商业银行和小企业分别与云计算平台相连,商业银行和小企业就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商业银行可通过云计算平台获取“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小企业的交易信息,从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等全面金融服务。这种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既能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能提供商业银行批量开发小企业客户的平台,还能改善“核心”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形成了银行、核心供应商(生产商、行业协会和商会)和众多小企业三方共赢、各方互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云计算是实现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批量式开发的必然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将云计算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战略性开发项目,这为云计算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进校园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结合体,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较,是一种新兴金融。面对教育行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各银行或其他金融平台纷纷布局教育行业。本文通过对青岛58中学生的调查,分析互联网金融走进基础教育行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金融的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移动理财终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有一定实力、信誉的机构借助互联网,与各大银行签约,在用户与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中建立一种支付模式。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最著名、使用最广泛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是从最初的电商平台发展起来。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越来越综合化,一个平台或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将不断综合化,例如支付宝由最初的网络支付,发展到现在集网络购物支付、实体店消费支付、结算支付、线上理财等等。同样的,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地发展服务终端网络化(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还不断创新,向综合化发展,提品销售和服务的网络化。

二、中学生参加互联网金融的调查

我们选取了青岛58中为调查对象,在暑期做了调查。

青岛58中学地处市区,有学生2400余人,教职工250余人,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商户包括培训机构、书店、文具、体育用品等商户,且绝大多数商户支持三方支付。目前,为避免学生携带现金不安全的因素,学生缴纳各项费用,均由家长转账汇款或携带现金到学校缴纳;学生使用的饭卡、图书卡等均有单独的卡片;学校目前并未开通缴纳费用的平台。

我们选取了100名学生,主要调查了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情况、学生自己掌握资金理财的情况以及其家长通过平台缴费的意愿。从调查结果看,尽管中学生目前尚未成年,但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54%的中学生经常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30%的中学生偶尔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从未使用过支付宝的只占到学生数量的16%,该中学学生第三方支付参与度非常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家长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很多家长在生活学习中,会采用奖金的形式鼓励孩子,加上每年的压岁钱,孩子均有一定的储蓄。有些家长将这部分资金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打理,这部分学生占到23%;有些家L跟孩子协商决定理财方式,占比40%;有些家长完全孩子的资金理财行为,占比37%。调查结果显示,63%的中学生具有理财意识和理财行为,其中自己自由支配的人数达到37%,完全由家长的只占到37%。

对选取样本的100名学生家长是否愿意使用平台缴纳孩子的各项费用时,高达85%的家长表示非常愿意使用平台包括(支付宝、微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或学校网络平台)完成缴费,只有15%的家长考虑到互联网安全等因素表示不愿意通过平成缴费。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58中学目前并未开通缴费平台,但在周边环境及家长的影响下,该校已经有很多学生接触互联网金融,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学校建立平台,完善缴费网络化持赞成态度。

三、中学生参与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效益是某种活动所要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总称。中学生因未成年,参与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实际上是学校和家长,对于基础教育,我们不能单纯衡量经济效益,更多的应当考虑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对58中学而言,学生采用支付宝、手机银行等支付缴纳各项费用,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可表现为对财务人员需求的减少,工资支出的减少,人力成本的降低;对第三方平台来说,直接增加平台客户数量、交易金额、交易数量;对家长来说,采用第三方支付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如交通费)。

(二)管理效益

对学校而言,互联网金融进校园,带给学校最多的应当是管理效益,避免了现金收付的缺点,减少了财务环节,学校也可通过平台提供的工具和数据分析学生的行为,方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财务人员的减少,也方便了学校对教职工的管理。学生不需要携带现金,家长不必为缴纳费用单独跑银行或学校,也方便了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对学生的管理,并通过账单明细管理学生的消费支出状况。

(三)社会效益

互联网金融进校园,是从学生客户未来具有高成长性的角度来发展的。中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客户的基础阶段,考虑到家长对孩子各方面教育的重视,互联网金融理财进校园有助于学生从小就接触金融服务,养成良好的金融理财意识和习惯,重视自己的征信状况,有利于我们国家个人征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整个社会珍视自己的征信,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从小接触一个企业或平台的产品服务,一旦认可这家企业,将成为这家平台或企业的高粘性客户,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长期效应。

第8篇

关键词:青岛 现代服务业 发展 金融支持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体现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为重要。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全面、深入支持。

一、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国民经济新领域,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和集群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新兴性五大基本特征。

二、青岛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从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情况看,截至 2008年底,青岛金融机构服务业贷款余额1365.5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5%,低于同期全部贷款余额增速 2.4个百分点,服务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低于 2007年0.6个百分点。服务业贷款内部结构不均衡,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个行业贷款余额便占到服务业贷款余额的三成左右。同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总量等方面原因,目前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和影响因素,其中金融支持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投入有限。现代服务业中很多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一些重点项目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完成,政府投入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保证。青岛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先天优势在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投资,政府的先期投入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青岛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许多方面的建设都急需资金,受制于此,使得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总量比较有限。

(二)信贷投入有待加强。除房地产企业以外,青岛现代服务业企业多数存在固定资产少、轻资产运行的特点,在寻求信贷支持时往往遇到抵(质)押物不足的问题。加之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经营机制较为灵活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针对现代服务业特点进行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实际融资规模较小,贷款增速较低。

(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从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看,由于企业规模、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利用直接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的不强。目前青岛市仅有2家主营现代服务业的上市公司,而近几年新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仍然未有突破。

(四)现代服务业金融产品创新有待突破。现代服务业不同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也存在差异。例如同属服务业的房地产业与文化产业的金融需求就截然不同,房地产企业更多倾向于优惠贷款、上市融资等,但文化产业对无形资产评估、产权交易市场、担保体系建设等需求迫切。而从青岛实际看,目前服务业信贷产品仍主要以传统产品为主,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贷产品还比较少,缺乏差异化金融服务产品,总体金融服务环境仍有待改善。

三、金融支持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应结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实现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经济交易等功能,大力推进青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一)发挥各自业务优势,找准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切入点

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社会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客户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发挥机制灵活等优势,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要准确定位,以服务社区经济发展为己任,重点为中小服务业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要立足三农、面向县域经济,大力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

要紧密结合青岛实际,重点加大文化、旅游、物流、会展、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青岛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实力。

(二)加大金融创新,增强金融业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念

应积极挖掘现代服务业中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根据服务业企业不同的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和资金需求,开发多层次的信贷创新产品,实现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对信誉度高、资产质量良好的成长型服务业企业,可采取公开统一授信的方式,适度扩大授信额度,积极推行仓单质押、订单融资、应收账款托管和对公客户活期存款账户透支等特定资产项下信贷业务品种,支持其做大做强;对信誉良好、收益稳定的服务业主,可适度发放企业主创业贷款或提供具有一定透支额度的贷记卡等金融服务;对市场波动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可以法定代表人或自然人财产抵押质押的方式提供可循环使用的信贷资金额度扶持;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和业主,适应其短、少、频的资金需求特点,可在适当增加动产、不动产抵押质押及财产权利质押等信贷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或联户联保贷款业务。同时,政府应适度为相关企业融资提供贴息、担保等政策扶持,有效分散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完善服务业信贷管理体系,健全信贷营销和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等规章制度,从业务处理、运作程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信贷政策,建立高效的信贷管理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水平,实施有效风险控制,可持续支持服务业发展。

第9篇

关键词:网络金融服务;监管模式;金融风险

1.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

1.1网络金融的一般性风险

1.1.1流动性风险

网络金融的一般性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例如:贷款风险,市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等。且由于网络银行的金融服务方式与传统银行的商业服务模式不同,导致了虚拟金融服务模式无经验可循、无先例可考。网络金融服务的规模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网点的辐射局限性有了巨大的突破,网络金融的服务范围通常是突破地域限制的,只要通过网络化的手段都可以接受网络金融服务,甚至全世界各个区域的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金融服务进行快速的交易。因此,网络金融方面资金的流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同时,流动性的大幅度提高,也可能给国际性的金融投机商以及做空机构等潜在的投机机会。很多机构可以通过负债业务筹集资金,然后运用筹集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机,通过快速的买进卖出赚取利差。使得流动性强的特点反而成为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潜在风险之一。例如:1998年亚太地区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部分证券金融服务的网络化服务流动性较大。而给国际金融炒家留足了空间,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大鳄狙击泰国官方货币――泰铢,大量买入泰铢,又在短时间内大量抛售;从而导致泰国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通货膨胀率飙升。而泰国又是亚洲金融体系中的环节之一,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快速蔓延,从而最终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

1.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网络化的金融服务过程中,通常是指市场价格的变动结合网络化的快速交易模式,使得部分信息不对称以及计算机设备不够先进的交易者蒙受巨额损失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例如:我国外汇汇率的快速变化就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大量的金融机构都或多或少地从事外汇方面的交易服务,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导致外汇市场的不规律波动,就会引起货币的贬值,且我国外汇储备量巨大,微小的波动就有可能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贬值。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汇率的变化导致其他行业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的商业风险波动,如: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就会导致我国对外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当年的GDP生产总值。

1.1.3国内金融利率风险

通常指网络金融服务因利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提供电子货币的网络银行如果利率不能够及时跟随市场利率变动,就可能导致大额交易者或者是交易机构利用网络交易漏洞快速转移资金,从而形成利率利差赚取大量利润。另外,如果我国进行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也可能导致国际投机商以及国际游资利用网络交易平台快速狙击我国利率市场从而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混乱,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化发展。

1.2网络金融服务的特殊风险

相比较于传统银行而言,网络金融服务因为高效率的交易频率,可能导致微小的局部风险,通过网络平台的转化快速形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甚至是全国性的金融危机。

1.2.1网络金融服务的系统性风险

网络金融服务的系统风险通常是指网络银行依托网络运营的过程中,如果程序本身出现问题,那么网络金融服务体系就会在该环节停滞,从而导致整个网络金融服务系统的瘫痪,甚至是交易数据的错误,从而造成大量的金融经济损失。网络银行的金融服务通常是结合全球金融服务市场的海量信息的基础之上,在跨国金融支付清算中会涉及大量的跨国电子货币交易,如果我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网络化服务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体服务清算系统,进而在国际市场上造成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局部的技术性系统风险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网络金融风险的迅速扩散。

1.2.2网络金融服务的业务交易风险

网络金融服务的业务交易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风险、信誉风险等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将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形成威力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既包含技术层面的操作失误,又包含人为操作规范的不严谨而造成的风险。从技术角度出发,系统本身的缺陷型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技术性风险的发生几率成倍增加。并且技术层面的网络金融风险不便于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毕竟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技术专业性方面较为薄弱。同时,人为操作规范性不严谨而造成的操作风险则需要所在金融机构通过有效的制度手段进行规避。

(2)市场选择风险

市场选择风险通常是指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网络银行服务的缺失而引发的业务风险。由于网络金融交易平台的服务客户不能像传统金融服务网点一样便捷且快速地识别金融机构的真伪。使得部分网络知识薄弱的网络金融服务客户无法有效甄别网络金融机构服务的真实性。大量非法机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诱导客户进行交易,从而盗取客户的资金。因此市场选择风险同样需要重视。

2.对于网络金融市场风险的监管

现阶段我国金融服务风险的监督主体是各级金融管理部门、中央银行以及分支的专业监管机构,如:央行、证监会等。

2.1我国现阶段银行业监管当局对监管体制的完善

在宏观层面传统银行业监管体制的设置以及对于网络金融服务模式的认知不全面,导致了我国行政机构对于网络金融行业监管的混乱。自1994年10月正式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及监管》文件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该文件的监管方式。除了根据时代的发展对文件中部分法律法规进行细微调整之外,对于原则性的文件内容从未有过大幅度改动。而现如今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在很多方面已经很难通过传统的监管制度进行解释和管理。因此,对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例如:针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网络一体化结算金融平台,在传统金融服务制度的监管层面仍然是一片空白。例如:近两年内快速发展的基金日结利息的创新式金融服务模式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巨大冲击,传统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只知道一味地打压,而不是积极地发现自身服务的问题以及改善现有的监督管理制度。从而导致在网络金融服务层面被类似阿里巴巴公司“余额宝”类的基金货币产品越甩越远。因此,改善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提高客户金融服务的满意度,并且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成了商业银行的头等大事。并且监管部门也应该配合传统银行对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服务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对网络金融服务优秀的方面进行积极学习,改善现有的服务模式以及金融产品。

2.2对于网络金融服务市场准入的监督管理

我国网络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主要集中在近5年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的监督管理显然十分不适应。对于大量的网络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例如:“余额宝”、P2P个人信贷、金融众筹等模式的认识尚且停留在了解阶段,对于其具体的监管措施更无从谈起。因此,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部门如:央行、证监会等应该首先组织工作人员对新兴的金融知识进行快速的学习与掌握,并与开展新兴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技术人员、产品经理等对产品本身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了解,从而针对网络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得出具有专业性的金融监督管理办法,在网络金融服务产品尚未成熟阶段,就要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监管措施。避免因为网络金融服务的盲目扩张而影响到整体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网络金融服务市场的准入门槛,防止滥竽充数的机构或单位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2.3监管部门主导开发有效的网络金融服务监督系统

网络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而监管部门想要针对网络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就需要结合技术手段来实现对于网络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例如:在银行业的网络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可以由央行主导,开发针对网络金融服务多方面监督管理的网络监管系统,并允许各级国有银行可以结合具体区域的金融服务市场而对网络金融服务监督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保证系统在推广与落地过程中能够克服“水土不服”,真正做到对现有网络金融服务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网络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但伴随市场迅速扩大的同时,也隐含着大量的金融风险,需要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张弛有度,既不影响网络金融服务模式的正常发展,又要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