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35
导语:在电视新闻报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06年,宁波市决定在对口帮扶贵州十周年之际,举办“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发动全体市民广泛参与认助贵州贫困学子的活动。在活动举办之前,我作为一线记者,于7月份赶赴贵州进行了前期实地采访。在10天的时间里,我和同事辗转于黔东南和黔西南的6个县之间。由于7月份学生都已经放假,我们每去一个采访点,往往都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的汽车,再背上背包,拎起摄像机、三角架、电池等设备,沿着山间小路,爬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找到要采访学生的家。
也许有人会问,这是创新吗?这不就是很平常的新闻报道吗?没错!我认为这就是创新,创新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来的,创新是用一个个镜头积累起来的,创新是一次次超越自我的挑战。
在“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正式启动前,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新闻主题,拥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因为这项活动体现了“政府积极引导,全民自觉参与”的特性,活动的开展对促进东西部合作,建设和谐社会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拥有这样的新闻背景,一定能够为采制好作品创造条件。基于这样的前期心理准备,新闻综合频道下定决心,调集精兵强将,实施两个小时的新闻直播,目标锁定中国新闻奖。为实现预期目标,频道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观摩历年中国新闻奖作品,要求全体采编人员集体观摩和讨论,加深大家对好新闻作品的把握和了解。二是开展现场好新闻大奖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需要用镜头说话,没有现场生动的画面,再好的题材也不能在竞争中取胜。19日当天,新闻综合频道以大练兵为出发点,组织40名记者、编辑开展了同一题材的电视新闻大赛。在荣誉和责任面前,所有参与大赛的人事先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实践证明,这些前期工作的准备,为最后新闻作品获得大奖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为一个新闻事件设计一个大赛,让参赛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万人助学的现场,有成千上万的宁波市民参与活动。只要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经历,也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更会有不同的行动,因此也就会有成百上千的线索供你采访。这其中每一个人每一种角度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在现场,我们这一组记者选择了“争抢”这一角度,即看宁波市民如何争“抢”贵州贫困学子的视角。主题确定以后,在随后的采访中,我们精心抓拍“抢”学生的镜头,因为现场有其无法取代的真实感,只有把握住现场,才能引导观众走进现场,而要把观众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就要让观众看到画面,听到声音,感受到气氛。这就要求记者把最精彩的场面、最典型的细节“呈现”给观众。在上午活动结束以后,我们迅速采写了新闻作品《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计划安排在当晚的《宁波新闻》中播出。但是到下午审片时,发现片中存在两个致命缺点,一是新闻主题为“抢”,而镜头体现“抢”的画面还不够丰富,这样的新闻报道缺乏说服力。二是作为主题新闻,背景交代不够深入。如果只单纯报道事实,不交待背景,其价值和意义很难得到充分体现。事实上,“甬黔携手 万人助学”活动有着深厚的背景,如果仅仅报道现场就缺少了深度。在接受修改意见以后,我们迅速调阅了所有参与大赛记者拍摄的镜头,补充了大量“抢”学生的新闻画面,同时在编辑的帮助下,大量的新闻背景素材也被补充进来。正是依靠集体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在当晚中央台《新闻联播》的显著位置播出。2007年《宁波万余市民争“抢”贵州贫困学子》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现了宁波广播电视历史上零的突破。可以这么说,就是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动成就了这个中国新闻奖。
一、传统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更新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电视新闻报道需要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最新性,这样才可以让受众群体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社会消息。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中,传播的信息需要经过很多的审查程序方可公布,使得信息播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也不能进行现场的报道,使人们难以及时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使新闻报道的意义难以发挥出来。
(二)反馈环节薄弱,无法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
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存在着反馈环节薄弱的问题,使电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较少,从而很难获得用户的真实反馈。传统媒体中,信息者是电视媒体,而媒介从业人员需要把编辑好的内容以电视传播的渠道传播给受众群体,这一环节缺少必要的反?和互动,使得受众群体不能及时的表达自己对信息的见解和想法,同时由于反馈环节的缺乏,导致新闻媒介不能了解到受众群体对自己的改善意见,从而难以在满足受众群体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完善自我,使传统观媒体不能实现很好的发展和突破。
(三)选择性较差,使得新闻传播缺乏灵活性
电视媒体中,一般是按照电视台规定的顺序进行播放,受众群体自主选择性较差。另外,电视媒体播放具有不可逆性,电视节目播放不具有重播和后退的功能,使受众群众不能根据电视节目合理的选择自己的时间,很多电视节目由于播放时间和受众群体休息时间相冲突,使很多受众群体错过了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严重影响受众群体的观看欲望,不利于电视媒体的发展。
二、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策略
(一)将电视新闻与移动媒体建立联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要和异动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得到完美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不断开发电视新闻手机客户端。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很多点播观看电视新闻的网站,但是这种方式不太方便,会受到网速传播方法的限制,因此可以不断的开发电视新闻手机客户端,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捷;第二,创立社交媒体的客户端。社交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腾讯微博、新浪微博、搜狐微博都推出了客户端根据热点事件,客户端提供互动评论、消息更新、视频直播等多项功能。在建设电视新闻品牌中,也能够利用和别的社交媒体的合作,创立客户端,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也可以减少自身在客户端的投入。
(二)创新新闻报道形式
新媒体带给受众的强烈的视听感受是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因此,电视新闻报道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新闻报道形式进行改革,简单的主播加上采访视频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接受需要,其他多样化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例如,借助网络技术将画面声音结合,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现场报道情形,使采访环节的感染力更强;又如,借鉴新闻类节目的形式,将新闻事件采用动画、配音、新闻小短剧的形式再现,给受众强烈的新闻事件还原感,引导受众的感知情绪和新闻评价走向;另外,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群众时应加强与群众互动,强调群众的参与,群众的参与能够给新闻报道提出许多临时性但极具创意的问题,这样很容易形成有特色的新闻报道。同时,在电视新闻报道的后期制作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调整,让互动画面更加真实生动,使新闻有血有肉。
(三)建立完善的反馈及交流机制
传统媒体中,受众群体和媒体之间的联系较少,使得媒体节目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为受众群体的反馈提供了方便。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报道要建立完善的反馈与交流机制,及时听取受众的意见,从中分析受众对新闻报道各个方面的意见及实际需求,对自身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促进电视新闻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电视新闻;报道;隐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57-1
新闻自由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繁荣兴盛,许多新闻报道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例这些年尤为突出。2011年11月在新闻媒体报道的“杨武事件”中,伸张正义的报道是新闻媒体的职责。但各大媒体记者却为新闻侵害他人隐私权。殊不知,任何泄露他们私人信息的做法都意味着第二次伤害。如何进行正确的新闻报道,如何尽到媒体应尽的责任,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失误,如何自律,任何一个媒体人都应该从中得到反思。
1 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
面对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我们要更明确新闻中对隐私权的具体规范,从而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
1.1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有责主体的含义就是当事人的隐私被侵权后,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1.1非职作品侵害隐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规定:杂志报刊对需要发表的作品,必须严格审查,若发表的作品侵害第三者的名誉,影响到第三者的名声,则作者和出版单位都有责任,作者和出版单位为共同被告。如果当事人可以选择作者还是出版单位之一为被告,也可以把两者同时列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当事人有权选择被告是单一的还是共同的。
1.1.2职务作品侵害隐私的。早在93年就有此规定,在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查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如果因为职务行为发生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发生名誉权纠纷,作者和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如果新闻报道或者作品为作者履行他的职务所导致的,那么只能列出版单位为被告。一句话总结,如果作者的行为为职务行为,又有隶属关系,则责任主体为新闻单位。
1.1.3提供新闻材料引起侵害他人隐私权的。此类行为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提供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那么出版单位和提供者就为族人主体。如果是因为被动采访,出版单位又不经过采访者的同意,擅自发表该作品,导致其他人的隐私权受到伤害的,那么采访提供者不承担责任。如果采访提供者对这些行为采取默示或者知道不采取积极行动的,导致他人隐私权受到伤害,提供者仍然要承担应由的法律责任。
1.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承担有如下几种形式: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但由于隐私是真实的事实,只不过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所以一旦泄露,很难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而只能以前三种方式加以补偿。这也是隐私权不同于名誉权的一个方面。
在明确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法律后,新闻人更应提高的是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更要保持住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贞洁。遵纪守法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下面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中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2 新闻侵犯隐私权的思考
2.1价值、利益层面。新闻的自由与隐私之间的博弈其实就是价值和利益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是对当前社会特定状况的反映。在利益冲突的条件下,公平问题总是表现为新闻报道自由与隐私权平衡机制的问题,也就是利益协调问题,于是公平问题就转化为如何限权与保权的问题。
“个人自主的领域――其存在和行动的范围不触及其他人的自由的领域,即是我们所称的隐私。它使个人有权利使自己与其他人隔离开来,从公共生活中退回他自己的私人领域,以按照他自己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和期望塑造自己的生活。” 这段话说明新闻报道应严格遵循符合“公共利益合理关联”原则,即在保护公益的时候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比普通当事人高,不同条件下新闻自由和隐私保护需求经常会造成两者冲突的根据,甚至加剧或者缓冲和冲突的因素。拥有足够权力而又极可能违法或的政府而言,公民渴求能寻求一种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政府的牵制作用。
2.2规范层面。遵循“法律均衡原则”,即意味着在处理新闻报道与隐私权保护,要在法律、政策条文与源于处境公平的诉求之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规范新闻人报道的权责,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报道尤其以有权官员隐私的权限进行政策及法律的明晰化。
如何判断某种权利安排的正当性,笔者依据经济共和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其正当性是某种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约束下,在不损害任何一个成员的生存和基本尊严的前提下,能够增进该共同体的总体利益。对新闻报道首先要考虑的是:这样做会不会损害公众的隐私权,会不会带来公众利益的增进。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这种改革的正当性就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注重“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就需要对新闻的规范在新的报道方式出现时,在新的问题愈发凸显时,及时调整、补充,达到法律层面真正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新闻报道;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61-01
“三贴近”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要求。“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贴近”是方法和要求,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和电视新闻规律,在电视新闻报道的求真、求新、求快、求广上下真功夫、作好文章。
一、求真。新闻必须真实,这是一切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新闻的生命。所以在新形势下,新闻的真实性更要引起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1、事实必须真实。大家都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真实首先是事实必须真实。但是由于记者采访浮在面上,不深入基层,不贴近实际,不深入调查研究,仅凭被采访对象所提供的材料就写稿子、拍片子,从而造成报道失真。如,拍宁安市某乡镇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片子,这时多数乡镇还没行动,为了好发稿,就以点概面,说成全市掀起水利建设。这样的片子播出后,有些观众就会疑问:俺乡里还没搞水利工程,电视台又在吹牛说假话。这些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端正思想,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贴近群众,深入生活,做细致的采访,确保事实的真实。
2、表现手法必须真实。电视新闻的形象化特点,要求报道事实必须真实,而且视听结合的形象传播也要真实可信。也就是说,真实性与真实感要统一。真实性就是事实的客观存在,这是第一性的。真实感就是新闻报道的事实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是第二性的。这样讲是符合新闻观的。
首先是拍摄。形象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真实首先画面要真实,尽量不要用摆拍、补拍等组织拍摄的手法,要尽最大努力在新闻现场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去抓拍。
其次是画面组接。就象写文章,要注意语句的通顺、流畅和修辞一样,电视新闻的画面组接也要连贯流畅,符合事实逻辑。它是电视语言的语法修辞。合理的组接是声画的有机结合,形成的统一体,能给观众以流畅感、美感、真实感。不合理的组接会破坏新闻的表现力和真实性
所以说,失真的报道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就是远离了“三贴近”的要求,新闻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二、求新。就是新闻要有新意,新闻是否“新”也是判断新闻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电视新闻报道的求新,要做到角度新、立意新、表现手法新。
1、角度新。新闻角度是记者以新闻敏感挖掘、表现事物的新闻价值时所选取的角度,是记者采访报道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新闻角度选取的如何,最能体现出记者的业务水平。
抓角度要抓事物有特点的那一面,抓住个性,报道就有新意。特别是我们现在的会议报道、经济报道,基本是一个模式,太陈旧,观众最不愿意看的。所以,我们要在不违背新闻规律的前提下,广开思路,把会议报道、经济报道与实际工作、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贴近一些,探索出新的报道形式,寻找出新的报道角度,提高这类新闻的可视性。
2、立意新。立意,主题是新闻的灵魂。记者只有在吃透上级精神,摸清下级情况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才能提炼出有新意的主题。要想立意新,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以小见大,从小处着手,提炼大主题。如,2007年报道报道宁安市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的新闻,一般性的报道就是项目多少个、从业人员多少、引资额多少等,这样没有任何新意。如果从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为下岗职工提供了多少个就业岗位这个角度报道,新闻就不会落入俗套,因为下岗再就业被提到了确保社会稳定这一高度来认识,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这样以小见大去写,新闻稿件就有了新意,也容易上发稿。
3、表现新。电视新闻具有多符号的优势。(画面、声音、文字、图表、特技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出这些优势,使报道更真实、更自然、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具可视性。
三、求快。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要做到最快的发现新闻事实,最快地采访到手,最快地播发出去,如果落在别人或其它媒体后面,稿子可能就发不出去,即使发出去,也有拾人牙慧之感。
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与CNN、BBC新闻频道的所有制不同、新闻价值观不同,其媒介立场、报道内容、选题方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三者在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法上却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客观存在的电视新闻报道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
新闻资讯主流化
从节目播出时间表可以看出,央视新闻频道和BBC、CNN新闻频道在节目内容和节目编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新闻资讯为主,其他新闻形式为辅。一是三者都以新闻资讯为主要播出内容,实行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全天播出新闻资讯的时长均为16小时左右,约占全天播出时长的70%,每条新闻平均长度约2~3分钟,既交代了基本的新闻事实,又对其原因、影响、意义做出简要分析。
二是三者都有意识地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的播出比重降低,有效保证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但每逢周末,三家电视新闻频道都会一定程度地增加电视谈话类节目、专题类节目和纪录片的播出比例。
央视新闻频道的重播率较高。尽管三家电视新闻频道均以新闻资讯为主要播出内容,但在最新新闻资讯(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新闻资讯)的播出量和更新速度上,央视新闻频道与CNN、BBC还存在一定差距。
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资讯的重播率较高,全天全新新闻信息数量较少,不利于持续锁定观众注意力。究其原因,这与三者的新闻采制实力有关。CNN、BBC的海外站点均在30 个以上,基本做到在亚、非、欧、美、澳的重要城市全覆盖,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记者能够迅速前往现场采访报道。相较而言,央视的国内外记者站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从2007年才开始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向海外增派驻外记者。现共有驻外记者59人,在19个站点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欧洲中心站、美洲中心站等初具规模的驻外新闻采集机构。2009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自己的记者站,逐步改变国内地方新闻主要由央视记者临时采制或地方电视台选送的传统方式。
电视新闻直播化
电视新闻直播化是当今世界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报道的优势,缩短观众与新闻现场、新闻事件的距离,有效锁定观众的注意力。“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已经成为世界级电视新闻频道报道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所谓电视新闻直播,主要包含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同步直播两个方面。
央视新闻频道:演播室直播为主。尽管央视新闻频道努力秉承国际先进的新闻制作理念,加强新闻直播报道,但由于体制、经费、制作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电视新闻直播和CNN、BBC新闻频道的直播报道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央视新闻频道各时段的新闻报道均实现了演播室直播,但其新闻节目主体部分大多为事先录制好的新闻消息或短片。直播连线报道时,电话连线报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观众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面”,而国际新闻连线报道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与新闻事件现场声画同步的直播报道在央视新闻频道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更多的则是可预见性直播,突发事件的直播较少。
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第6次改版,打破了以专题版块化结构为主的新闻节目样式,推出了《新闻直播间》栏目,其他新闻资讯类栏目的演播室部分也一律采用全天候的滚动直播方式。如今的央视新闻频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电视新闻直播体系,具备了“电视新闻直播化”的基本特征。
CNN、BBC新闻频道:新闻现场同步直播比重大。新闻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性和新闻理念的新闻报道方式。CNN、BBC新闻频道都在贯彻“Now News Now”的新闻直播理念。
要想实现“电视新闻现场同步直播常态化”,需要具备四个基础:一是拥有强大的新闻编辑部,能够快速汇集、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高效组织、协调、调度其遍布全球的新闻报道资源;二是拥有成熟的现场出镜记者队伍,这些记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具有优秀的现场采访、报道能力;三是拥有成熟的现场新闻摄制队伍,其摄像、录音、照明、制片等各工种都能够很好地适应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需要;四是拥有成熟的信号传输保障技术队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特别是跨地域、多点现场直播)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后盾,CNN、BBC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其电视制作和传输技术的胜利。央视新闻频道要想实现“世界级大台新闻频道”的目标,在以上几个方面都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新闻评论常态化
电视台当以新闻立台,而新闻频道当以新闻评论立频道。及时地报道新闻固然重要,但真正体现一个台的立场倾向、媒体地位和舆论引导力的是新闻评论。
专业新闻频道的评论,在节目形态上,主要体现为新闻评论节目和资讯类新闻中的短评;在评论主体上,主要体现为主持人(主播)评论、专家评论和评论员评论。
关键词 民生新闻;把握大局;关注热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13-01
“民生”二字虽然寥寥数笔,却有千钧之重,它承载着党和政府的重大使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如何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做好民生新闻报道,承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架起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电视媒体人应该思考的问题。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和成功经验的过程中稳步发展。那么,在民生新闻报道中还应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1 在传统新闻中突出民生主题
近来年,各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均加大了主题性新闻专栏的策划力度, 2010年“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充分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从中央台到地方各级电视台在传统的新闻节目中,相继开办了主题鲜明、色彩浓厚的新闻专栏。我们集安电视台在《集安新闻》栏目中开办了《看民生 促发展》、《三农印象》等专栏。深入报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低保户补助标准、整合教育资源、大学生创业就业等一系列群众关注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新闻。这些新闻突出“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报道策划时带有强烈的宣传意图,把报道视角对准普通百姓,通过可感可知的生动细节,有血有肉的情感纪述,用记者的镜头,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呼声,宣传报道密度大,态度真诚平和,无论是解说还是记者点评,强调朴素直白,营造出了民生新闻主题报道的强大声势,体现了民生新闻的规模效应,播出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在《三农印象》栏目中播出的“农民看病有负担 新型农合来解忧”这条新闻,就是以一位集安市青石镇秋皮村患病农民孟繁云为切入点展开的报道。以前孟繁云对新农合政策不理解,缴费也不积极,村干部多次做思想工作后才缴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孟繁云突然患病,花去医疗费用16000千元,按照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医疗费用5000元,相当于他家里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病治好了还省了钱这让孟繁云非常高兴。转年孟繁云成为村里缴纳参合费用的第一人。通过这条民生新闻主题报道,展示了农民对党的惠民政策由当初的不理解到如今拥护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集安市大多数农民有了病都能及时就医,不再“小病挺、大病扛”了,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在《三农印象》专栏中又陆续报道了《林改制度惠及百姓民生 黄土农民广建绿色家园》、《自家大院“种”文化 全村百姓“收”幸福》等主题报道,深入挖掘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点滴变化,向观众展现了集安农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的喜人景象,真正体现了党的惠民政策惠及民生的主旨。
2 运用主持人元素拓宽民生视角
民生新闻之所以成为一股热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媒体观念定位的平民化趋势。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是富有人性化特征的,尤其是代表电视栏目的主持人,更是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所以在有声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主持人既要体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社会性、责任性,又要以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式与观众交流,体现其人际性。2008年,集安电视台推出了大型民生新闻讲述类栏目《身边》,以主持人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节目采编制作,把目光对准社会上普通存在的人群,陆续在身边的生活中挖掘了金婚缔造者王树新、深山从教徐英家、带头致富女支书孙福英、党员色彩永不退项福生。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的生活理念或人生教训切中社会话题,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他们的精神追求、人生哲学就像现实社会中的一面面镜子,照出了各色人的心灵,或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或警示心灵、启迪思路。这档民生新闻栏目突出民生主题,主持风格亲切自然,在社会上倡导了文明和谐、拼搏进取的时代风尚,被评为通化市优秀栏目。民生新闻主持人说新闻时的口语化、平民化的表达方式,以及故事性讲述、趣味化点评、亲民式解读等软性处理手法的并用,都大大增强了主持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本来就面对面的传受双方更加亲近,并在情感上形成了交流和互动。
3 把握角色定位做到民生报道深度化
近年来,集安电视台坚持把握大局,服务民生的宣传工作理念,全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广播电视精品栏目。为配合集安市的年度重点工作,按照“紧跟中心,贴近民生,大局站位,小脚切入”新的策划理念,2012年,我台加大了原有栏目改版力度,强化民生主题,并在报道深度化上下功夫。《边城话题》、《新视野》等栏目以记者走基层为载体,围绕保春耕备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软环境、暖房子工程、社区热心人、旅游产业大发展等热点问题制作播出的专题节目,既在大局上配合了集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又以小角度贴近了实实在在的百姓生活,全力搭建起政府和百姓的心桥。作为县级台,我们在做好日常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开办了评论性新闻栏目《媒体看点》,栏目聚焦本周内百姓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通过对典型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论,让观众通过节目的收看对相关事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和认知,在突出关注百姓民生主题的同时,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原则,而新闻报道的主题化,特别是突出民生主题的报道,正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最好体现。作为县级台,我们就要多深入乡镇、村屯、社区,真正将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为奏响经济发展强音,为关注百姓民生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
关键词:现场报道策划视角; 记者能力
电视新闻报道新闻记者在事故现场,面对观众和照相机的镜头,当事人或相关人士的新闻采访、新闻事件,发展报告及时向观众们做口头叙事,同时通过摄像机的动态和镜头显示,向广大群众做报道。在这其中,记者的现场报道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它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深受观众喜爱。与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传播,加强传播的效率、真实性和现场表现,满足观众的期望和探索欲望,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电视媒体改善项目特别是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记者在现场直播的电视新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策划是关键,视角定成败
一旦确定了题材的电视新闻报道,以确定可以完整的报告计划成为关键。报告着眼于策划,没有计划的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是不明显的,应该不是一个好的沟通效果。许多直播似乎平庸的单调,不能激发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这说明不是一个好的策划,说明这个现场报道,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因此,使用独家视角做一个规划方案,其中包括新闻报道新闻指南的条件,新闻的背景、主题的想法、使用场景的选择对象的角度、采访中选择、目击者接触、访谈大纲起草、现场气氛持有,报道的细节,新闻传播方法等。如果时间允许,制定所有并做细致的规划,这样可以避免现场报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电视新闻报告和他们的可见性和新闻性使内容更客观和可看性。电视新闻网站报道“场景”,资源优势的方式反映了什么类型,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在现场的记者的事件中的重要一员,以何种方式探索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直接确定直播能不能深深吸引观众。在一些现场报道中,记者可以扮演主导者的身份,采用独特的方式或视角,将受众了解渴望的内容一一讲述;记者也可以根据发生的事件,亲身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可以是现场更具有冲击力,也更有真实性。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把握现场的能力
该报告主要是由记者完成的录制过程。记者以现场参与目击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是联系新闻和事件新闻的主体。在这个时候,记者必须实现直播节目意图,即与听众之间的交流链接,它的核心是整个活动报告的关键因素,是决定现场直播的关键人物成功与否。在这里,记者的主体地位和关键角色很明确要掌握好。现在,记者在现场报告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如何掌控好一个记者的地位和作用,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2.1 现场应变能力
报告大致是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进行中。该报告策划只有在规划传统的故事和细节,和大多数直播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计划,加上的情节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细节也很难预测。因此,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把握新闻事件脉搏变化的节奏,让观众通过直播更全面、更迅速、更真实的理解新闻的整发展个过程。
2.1 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记者要通过简短的新闻报道来表达事件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人和当事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 “说什么”是记者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根据事件发生时的背景、过程、现场情况和结果进行即时评论,不仅要说明白、说流利,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内容不能从现场和事件本身脱离开去。这需要一个记者必须发现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线索,信息的捕捉能力快速整合能力,主动娴熟的镜头前表达和光滑、准确的语言能力。实现流畅的报道,记者在通常的报告应该尽可能的轮廓的腹稿的形式,抓住要点,不要背诵手稿。“说”的功夫要在平时多加练习,要积累更多生活语言,在实践和丰富的词汇练习中以达到加快语言代码迅速性。
2.3 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在新闻报道时用眼睛观察和发现素材,叫做“观察采访”。电视新闻的采访中,要学会用摄像机和眼睛去寻找素材,这叫做双重观察。记者报道时,第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周围环境,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情况,建立采访的想法。例如,当一位记者收到一个新闻线索,一公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公共汽车与卡车相撞。记者赶到现场,并且认真的进行观察和了解情况,发现是两辆汽车相撞,巴士严重受损,乘客在车里挤出,救护人员对严重受伤人员进行了优先抢救,把伤者从从窗户抬出,迅速送往医院。这是第一种情况。这是交叉道路,数以百计的汽车堵塞了道路,两个来回方向都排成长龙,交通严重的损害,交通警察试图疏通,操作慢车道,单向轮流开车,要解决交通问题。这是第二个。现场还有违反交通规则反映了货车被迫转道不及,是因为速度太快,然后径直向客车撞击,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是第三个看点。这些条件,要靠记者很快观察,迅速适应现场环境,抓住事故的关键。记者来到现场进行抢发新闻,现场的活动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现场的记者必须作出报告,如不采取行动,回到电视慢慢仔细分析,势必影响新闻的及时性。它要求记者在敏锐判断复杂的情况下,要抓住新闻的价值,记者应该集中于最有新闻价值实际问题上,选择好人物情节和气氛。
2.4 与他人的沟通配合能力
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要做好配合工作,要和摄像沟通好拍摄角度,采访中要把思路和要求告诉摄像,使摄像角度最好的表达主题,让摄像走位做到心中有数,和摄像沟通好,选择最好的拍摄方式和角度,使画面的表达达到最佳的方式。
3 结语
总之,现场报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一条短消息也是如此。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完美、更形象、更生动立体地向受众报道新闻。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这将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一. 报道理念
时政新闻更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受众欲知未知而应知的事实进行报道,我们要创新和拓展时政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事关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矛盾,社会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法制与人权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市民、百姓生活的新形态、新要求等等引发的事件的报道,都是时政新闻。
二. 报道内容
时政新闻往往因为严肃而显沉闷,但我们并非要一味压缩或减少会议等时政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创新内容,使政治性与可看性相融,使内容丰富生动起来。
时政新闻中,会议报道和各个阶段政治任务的宣传报道占《新闻节目》内容的60%以上。如何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宣传贯彻落实到位,无疑需要拥有广大的观众,不然这一舆论引导作用将大加折扣。时政新闻中最难报道的莫过于会议方面的新闻,所以对会议报道内容的创新,将会提高整个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在报道中应紧紧抓住观众“应知、想知”的内容作为有效的信息切入,切忌面面俱到。
首先,截取某一侧面。会议作为一个整体,报道时可以采取局部切入法,先抓住一个点,或具体的一个侧面进行报道,即截取与广大观众工作、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新信息作为报道的重点。例如,我们在报道政府召开的拆迁会议的消息时,没有按常规套路说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的工作,而是从政府将要进行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入手,为低收入百姓解决住房为切入点进行了报道,这样就增加了这条消息的亲和力。
其次,拓展广阔空间。它不是正面地去报道那些能够显示中心、支配整个会议的核心内容,而是运用与核心内容有关的其他事情的背景、缘由的材料来突出报道的主题。这样的报道,摆脱了镜头摇来摇去均是台上或台下的状况,而是以丰富的场景,挖掘会议背后的真实。程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场面往往庄严、肃穆而缺乏生机活力,但观众最感兴趣的还是鲜活的画面、现实的说法。因此,应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对于围绕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政治会议,如果一味地模式化报道,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记者要善于抓住“闪光点”,尤其是观众“应知”的“点”。同时要注重会议新闻价值的深化,让会议新闻实现增值。时政报道要善于做“加法”,用足会议透露出的各种信息,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记者的细心观察和平时的素材积累,对会议的相关事件进行深化和链接,挖掘出会议背后深层次的内涵。
三. 报道方式
首先是在报道的深度上下功夫。面对来自不同渠道的重要信息,尤其是与地方社会经济起重大作用的信息,人们不仅仅想了解其动态,更想知道其鲜为人知的背景信息,作为电视新闻这一影响力较大的媒体理应承担起这种功能,为观众“释疑、解惑”。如在重要新闻报道时配合开辟《新闻背景》、《新闻链接》等栏目来满足观众的这一特殊需求。
其次在报道角度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追求大众视角。时政新闻与百姓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工业项目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宏观政策,其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都产生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时政新闻报道时,要把握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原则,从一些小的地方入手,大题小做,以小见大,拉近时政报道与观众的距离。
在表现形式上,多运用现场报道手法,穿插同期声,增加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一、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报道策略
(一)注重视听语言的应用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而可见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依靠视觉,其次是听觉。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新闻在视听语言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恰如其分地运用画面和声音能有效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纪实手法拍摄增强真实感。“纪实”是表现新闻故事化的基础,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增强新闻真实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系列新闻《蹲点日记:杨立学讨薪记》中,镜头跟随主人公的身影一路拍摄,记录他四处讨薪的漫漫长路,其中一些镜头是晃动的,画面构图和光线运用也没有那么细腻,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不加修饰的镜头营造出更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体现了主人公讨薪路上的坎坷和不易。
注重镜头意境表达新闻内涵。央视播出的新闻故事《路遇》曾感动无数观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央视记者李小萌在灾区采访,路遇一位老农――朱元荣,当时朱元荣挑着担子走在与村民离开地震重灾区相反的道路上,老人惦记在地震中已经“塌平”了的家和即将成熟的麦子,即使撤下来的同乡一直在告诫他回去很危险,老人仍执意要回家看看。李小萌帮他扶起扁担送他上路,朱元荣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回头说了一句:“让你们操心了”,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李小萌忍不住在镜头前失声痛哭。此处背影镜头的运用,使新闻的内涵在结尾处提炼升华,令人难忘。
同期声的合理运用营造现场感。合理运用同期声能够将现场正在发生的事情直接客观地传递给观众,这种传播效果更加真实可靠,也更能够感染受众。中国石油电视台播放的新闻《好人阿山》开篇就运用了加油站站长阿山与前来加油的顾客问候、聊天的同期声,从熟络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站长阿山已经和顾客成为了朋友,顾客也愿意到这个站上加油,和阿山聊上几句。短短十几秒的同期声,就把阿山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将观众迅速带入新闻现场。
(二)合理地设置悬念
“新闻故事化”是借助电视画面,采用讲故事的手法将新闻事件娓娓道来。所谓故事,意味着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矛盾、有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在叙事的过程中,通常借用各种文学的叙事方法,如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积累情绪等。而电视新闻凭借着故事的外壳会显得鲜活生动,激发受众的观看兴趣,引人入胜。
(三)巧妙地制造矛盾冲突
故事创作本就是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以一个个充满强烈戏剧性的冲突和包袱,来抓住受众的眼球。电视新闻故事化想要达到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就要善于在新闻叙述中构建冲突。作为一个新闻作品来说,矛盾冲突的强度、频度必须准确把握,才能在每一次受众可能疲劳的时候控制其注意力,使其对新闻的接收过程始终保持专注状态。
(四)“人物”是故事的灵魂
每一个打动人心的新闻故事,都会有个性鲜明的故事主人公。而新闻故事之所以能够引人共鸣,正是因为其中的一个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所以,讲故事时要竭力挖掘新事实中具有人性的色彩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工作、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真善美。
(五)捕捉“细节”之美
有表现力的细节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能透过现象观察到事物本质,能使抽象的概念、干瘪的数据生动形象起来。精彩的细节往往都是在现场拍摄时抓拍捕捉到的。纪实拍摄的秘诀也很简单:“早开机、晚关机、中间不停机”。
二、电视新闻故事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恰当的新闻题材
电视新闻故事化可吸引受众的眼球,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故事化的方式来表达,因此选择恰当的题材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把握一定的“度”
新闻故事化,是将新闻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受众,但新闻不是文艺作品,一定要将两者区别开来。一方面,在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运用中对艺术手段的利用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利用对电视新闻造成失真;另一方面,应该以新闻价值为标准,选取适合角度设计情节,如果过分强调情节就会使新闻失去真实的本质。
(三)坚持正确的新闻导向
为博取高收视率和受众对奇闻轶事的好奇心,有些新闻在选取及故事化加工中,过度渲染和突出低级趣味的部分,以此来刺激观众的眼球和耳膜,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新闻观,使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被引向低俗化。电视新闻是社会价值的取向指引,没有积极向上的电视新闻环境,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必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