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38
导语:在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心理发展
江西省是劳动力输出的农业大省,笔者借2012年寒假的机会,走访了附近的万年县南溪乡的部分农村,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挖掘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指导建议。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的是南溪中学与合田小学的学生,南溪中学随机发放问卷103份,合田小学随机发放问卷171份,共收回问卷267份,其中有效问卷241份,问卷有效率为87.96%。
1.2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进行修订的适合我国中小学学生标准化的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心理健康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信度为0.91,效度大于0.516)。本文的研究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MHT总量表得分t检验
为了对调研数据作一进步的说明,则需要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两个大类,本文主要涉及到的是前者,具体来说,主要分析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MHT总量表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
(注:*表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得分平均值是37.74,而非留守儿童的得分均值是34.33,F值为3.32,P
2.2 MHT各分量表得分结果分析
通过总得分的t检验,我们可以初步得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然要低于非留守儿童,接着我们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MHT分量表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
(注:*表示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五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三个维度则没有明显的差异。
2.3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该部分研究主要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统计变量中的性别自变量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统计结果
纵览表3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知:通过性别样本的t检验,在留守儿童不同性别的得分中,男女儿童的存在显著的差异;就全部的样本而言,男童得分均值为33.87,女童的得分均值35.26,在P
2.4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年级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由于在抽样调查的过程中,部分年级的小学生的样本数量过少,而不好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在年级差异的分析中,主要是分为两个大类进行,即分为小学生和中学生。具体的统计结果见表4。
表4统计结果
通过表4,可以看到,经过年级分类的T检验表明,在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均值为36.37,中学生的均值为38.58,;总样本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非留守儿童中,两者之间是不存在显著差异的。
3.结果讨论
通过上文的各个研究变量的统计分析的结果,给了我们很好地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论据与佐证。因此该部分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前文的统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探讨与解释。
3.1 MHT总量表与分量表结果讨论
MHT总量表与分量表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以及身体症状等五个方面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即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很明显地低于非留守儿童。究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首先,留守儿童之所以会出现相对不利的心理发展状况,是因为这些儿童没有及时地得到父母的各方面的关爱。长期的分居两地,导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很难及时地获取父母的正确指导与帮助。其次,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辈监护,他们对孙辈的思想、观念以及学习等方面难以有准确而深入的了解,代沟问题困扰着祖辈与孙辈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总之,若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会导致他们内心安全与接纳的缺失。
3.2留守儿童在性别、年级差异检验结果的讨论
在留守儿童中,女童在 MHT 总量表上的得分均值要显著高于男童,即表明女童的心理发展状态显著弱于男童。笔者在与一些女儿童的交谈中得知,她们大多被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是因为外出的父母只带着男孩在身边,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女童本身就在父母眼里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歧视”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地区还是大面积的存在。并且,女性本身对于情绪情感的敏感性,也容易导致她们因家长关爱的缺失而经历更多的失落、焦虑情绪。
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小学留守儿童,这是因为中学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社会急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比小学留守儿童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惑,但由于父母的远离,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指导,所以面对更多的冲突而无处可诉。
4.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若放任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不管,则后果会进一步的恶化。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首先,增强父母的养育意识,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转变观念,真正履行抚养义务。其次,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最后,加强对农村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力度,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确保农村儿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随着新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问题。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1)缺少父母关爱养成孤僻性格,自卑、自闭。留守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容易欺负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使得他们认为可怜无助,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许多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他们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办事独来独往,与别人格格不入,很难与身边的人交往,人际关系极差,即便与教师交往也显得拘谨,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的态度,很少和朋友、同学一起玩耍、游戏。甚至连回到家里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2)具有逆反心理,缺乏安全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无法监督管理孩子,而年迈的监护人又管不了,这就使孩子们几乎在一种无约束的环境中生活,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盲目反抗、粗暴野蛮的行为。同时,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为一件小事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喜欢与人对着干,对老师监护人的教育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看着其他同学有父母接送,与父母一起吃饭、过节,而自己却得不到那种快乐,眼里充满了期待和羡慕。这种亲情的缺失造成的失落容易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的心理,进而更容易反叛。
(3)具有厌学心理,甚至怨恨父母。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时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学习比较被动,加之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低,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接管他们的亲戚一般只管他们的生活不管学习,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学校恐怖症、厌学症等问题。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不理解,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
(4)缺乏沟通,交际出现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常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及时排解,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研究显示,留守儿童较为内向,具有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二、留守儿童带来的问题
(1)由于留守孩子父母的“缺席”影响其人格的正常成长。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使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缺少父母的关爱、指导和家庭的早期教育的支持,使小孩在人格成长上形成某种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渐突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2)留守孩子的寄养多于寄宿,管护形成“空档”。使他们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比如到处乱跑,跟人打架,上网,吸烟喝酒等,不仅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心理的发展也不够健康,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不便,也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
(3)留守孩子存在较大的人身安全隐患。从小的方面来说,不说这些小孩每天来回走读影响学习,由于没有专人接送,其人身安全更缺乏保障。
三、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教育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2)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理解和尊重,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包容留守儿童的缺点和错误。留守儿童由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较差,在学校中他们不完成作业,纪律涣散,集体荣誉差,往往是学习和纪律的双差生,如老师对他们失去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他们就会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向社会,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缺点、毛病,学校老师要以足够的爱心、耐心去理解和包容。
(3)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4)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5)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
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事关重大,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当引起社会的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
参考文献:
[1]马勤・浅谈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
1.1留守儿童现状
1.1.1定义
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至其它地方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可以跟父母一起生活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7周岁往下的儿童。他们平时和自己的隔代亲人,甚至是父母亲的其它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1]。
1.2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1.2.1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状况
其积极的心理状况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2)责任感(3)成熟(4)感恩
1.2.2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叛逆心理极强。他们喜欢与人对立,不喜欢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对周围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常常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充实着不信赖,对于这些行为,很多人忽略或者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局限而没有意识到一点:其实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期望得到大人们的重视和肯定,渴望得到更多的关爱。
(2)自卑与焦虑的心理障碍:儿童对于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的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尽管有祖辈们的照顾,但对他们来说,别人所能赋予的更多仅是身体、饮食起居方面的关心,造成孩子极易形成心理焦急,总是顾虑重重[5]。
(3)道德意识模糊:因缺乏管教容易沾上不良风气,他们时常有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有些孩子因此变得性格孤僻、冷漠乏信、暴力等等少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离开仇恨,尽管父母回家后,也冷落他们,感情产生隔阂。在他们人格定性的时候,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很难建立,缺少社会责任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原因
2.1家庭教育缺失
2.1.1直系监护人监护力缺失:由于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长期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心理上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往往采用通过金钱,物质上满足儿童的需要来对其进行补偿的错误教育方式,这极易使子女养成消费上的不好习惯。因此,物质上满足并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全部需要,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灵上的需要[6]。
2.1.2“单亲”监护人对儿童教育方式不当:父母一方外出,在家的一方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任务,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厉,当子女成绩不理想时便加以指责、批评,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条件又不敢与父母争辩,因此把不满压抑在心理,这极易促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1.3隔代教育代沟大: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都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们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没有注意孩子们的感受。
2.2学校教育漏洞
2.2.1学校软、硬件条件不足: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的步伐,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部分教师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也极大的降低了农村教育质量。
2.2.2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学校更加偏重学习成绩方面,更加注重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所以农村的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不均衡,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2.3社会影响
2.3.1社会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发觉和重视程度是比较晚的,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城市转移初步形成,这也促使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而中国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是始于2004年初四川省一个留守儿童因无人照顾而出现严重问题的报道,随后,留守儿童问题作为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新问题,开始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报纸、电视等媒体以及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也逐渐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领域。
2.3.2偏重物质支持:媒体关于给农村留守儿童帮助的报道基本都是某个组织或个人给某个地方的留守儿童捐赠了课桌、衣服、文体用品等,甚至从没发现过有关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的服务,而这恰恰也是农村儿童欠缺的,也是外界关注不到的。2014年,中国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性支出首次到达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8],这笔费用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建设中,校舍修建、配套营养餐,等,但农村教师人数却有减无增,专业的心理老师更是迟迟得不到解决,在中国西部农村,一个教学点仅有一两个老师的状况还存在很多。
2.4政府行为
寄宿在学校的留守儿童原本还能通过祖父母或其他亲戚获得家庭的关怀,偶尔能通过现有监护人了解父母的状况,但是一旦成为了寄宿学生,只能每周时间回家,和家人接触时间变得更少,脱离家长的监管也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学校师资的配备却很有限,跟不上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而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形成严格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一旦存在外界的诱惑,将很难不被不良因素的吸引,而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将会随之出现。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3.1家庭方面
3.1.1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另一方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要一味的遵守“棍棒底下出孝子”或一味的注重成绩,应尽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避免过激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偏离自己本来的教育初衷。
3.1.2现有抚养者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带孩子的老人,一方面要注意对孩子的放纵和溺爱,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关心孩子的特长,激发孩子的学习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3.2学校方面
3.2.1更新教育观念:固有的教育观念都存在着更加重视成绩好的学生,从而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特别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说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限制加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缺少,造成他们对个人价值存在感很迷茫。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美术心育 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关键词】精神卫生;健康促进;农村人口;儿童
随着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 30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91.7%。由于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其表现出的种种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问题均与其心理成长水平有关。
经过前期实践以及文献查阅发现,传统的团体辅导技术在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具有时间周期短、未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与研究对象实际生活不够贴近等局限性。因此,本文依托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所建立的对口扶持学校,进行了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流等四个方面心理成长的行动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新皂博爱小学10一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81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和活动参与可行性评估,筛选出对本研究感兴趣且家庭居住条件较为便捷、家庭结构较为一致的农村留守儿童,采用自然班级分组的形式分为实验组(44人)和对照组(37人)。
1.2 研究思路及假设 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准实验研究法。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行动研究干预,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干预。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及差异性比较,以检验和说明行动研究的效果。具体的研究假设包括:(1)行动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在团队信任与合作、自尊心、建设流、耐挫力4个方面的心理成长是有效的;(2)行动研究的上述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1.3 研究方法及工具
1.3.1 行动研究法 此方法的取向是从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其特色在于被试通过设计并参与活动成为研究主体,且整个研究为一个“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的循环过程。具体步骤为:(1)在活动开始前对被试进行总体需求评估,并和家长、教师共同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2)由被试设计并执行活动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境适当调整其内容;(3)在活动执行过程中,研究者进行参与式观察,监督与协助活动的进行;(4)单元活动结束时,由被试填写反馈表并进行现场讨论;(5)最后一次活动结束后,与所有被试及其家长、教师进行团体访谈,结合量化数据与质性反馈形成评估结果。研究活动自2012年6-9月在博爱小学持续进行8周。(1)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上午9:00-11:00,地点在校内。(2)活动形式:实验组活动形式经民主协商确定,包括绘画、游戏、手工制作、运动比赛、戏剧表演等。(3)活动方案:围绕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流四大主题,8次活动方案分别为《秀出最美的自己》、《自画像》、《到底谁错了》、《齐心协力》、《找朋友》、《昨天·今天·明天》、《考试不及格以后……》、《家有儿女》。研究者不参与具体活动方案的制定,仅为被试规定活动主题,并提供相关材料及组织监督活动进程等。
1.3.2 问卷调查法 (1)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状况,分为6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本研究主要选取其中的合群、幸福与满足分量表来对被试进行评定,其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和0.76,间隔2个月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69和0.74。(2)自尊调查表。该量表用于反映儿童自尊的高低。共有58个条目,每个条目都以第一人称叙述1种情况,要求受试者以“像我”或“不像我”来回答。前者评为1分,表示高自尊;后者评0分,表示低自尊。其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1,间隔2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74。(3)儿童社交焦虑量表。该量表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包含10个条目,使用3级评分制(0:从不是这样;1:有时是这样;2:一直是这样),量表的得分从0(可能性最低)到20(可能性最高)。该量表包括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2个维度;其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78,间隔2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73。
1.3.3 访谈法 采用个人访谈和团体访谈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家长以及协助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针对活动效果、时间安排、内容设计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等。
1.4 数据处理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对行动研究结果按其检验标准进行质性总结。
2 结果
2.1 量化结果
2.1.1 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自尊、社交焦虑、幸福与满足维度得分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后两组在社交焦虑、幸福与满足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1.2 不同性别实验组留守儿童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从表2可以看出,男生的社交焦虑得分、女生的自尊得分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质性分析 对活动效果的评估从被试儿童、家长、教师和研究者4个方面收集:(1)被试普遍反映收获颇多。从现场讨论及文字感言分析,被试在干预前后的行为、情感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具有主动的人际交往意愿及行为、能与团队成员良好协作、在活动设计中自信且敢于表达意见、情绪乐观积极。(2)被试家长反映孩子变化较大。从家庭的访谈中发现,家长认为孩子自信心增强了,活动效果促进了亲子沟通。(3)协助活动的教师持肯定意见。协助团队开展活动的教师普遍认为行动研究能够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比说教式授课有效。(4)研究者团队对研究效果的总结。研究人员经过仔细观察、记录与分析认为:实验有效地促进了留守儿童在自尊心、建设流、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等方面的心理成长;活动方案贴近留守儿童的生活,活动形式符合其认知水平;活动反馈的意见收集较为全面,能够多角度反映被试的心理变化。同时也存在部分活动安排衔接不当、现场反馈讨论不够深入等问题。
3 讨论
3.1 行动研究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
从实验效果来看,行动研究对于降低实验组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提升其幸福与满足感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与国内一些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小学留守儿童年龄尚小,其留守经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还不深刻,因而心理干预易于产生积极作用;(2)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帮助被试改善当前所处的社会情境,它赋予被试探索并验证解决实际困难的积极策略,令其认知、情感、行为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改善。10-12岁儿童在发展朋友的概念和构建与同伴的友谊行为方面虽已较为普遍,但其亲密关系的发展尚不稳定,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引起社交焦虑,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尤其如此。行动研究法能提供给这些儿童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减少其社交策略的失误,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社交焦虑水平;(3)在行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团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社会支持作用,且这种支持易于被儿童主观觉知,因此能促进包括社交焦虑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人们往往觉得留守儿童是由于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才会造成其孤僻、自卑、行为逆反等心理问题。但从本研究的访谈结果来看,留守儿童所获得的来自于父母、教师等方面的精神支持与普通儿童相比并不少,其物质支持或许更丰富。但这些社会支持往往并未被留守儿童主观觉知,因而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在行动研究中,基于某一个共同目的(如实现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个心理成长目标)而逐步构建的团队会从团队规范和团队角色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清晰、明确的社会支持,这种能被知觉到的支持比实际的支持将更好地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
另外,量化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行动研究对留守儿童自尊的促进作用,与质性分析中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家长的反馈相印证,且与国内一些实证研究结果类似。究其原因,这样的团体活动有利于儿童形成正性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而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力,而这些正是儿童自尊发展的基础。
除了在团队信任与合作、自尊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有所促进以外,行动研究还促进了留守儿童与同伴、父母的建设流,即一方面传递了准确的沟通信息,另一方面改善或巩固了双方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儿童需克服在发挥创造力、人际协调、表达与沟通等各方面的困难,从而有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个性特征以及灵活应对不同问题的能力。
3.2 行动研究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作用的性别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男女生在行动研究中的心理成长有所不同,男生侧重于社交焦虑水平的降低,而女生侧重于自尊水平的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性别分化及自我同一性的渐增,使其关注自身适应生活中的不同问题所造成的。从发展心理的角度来讲,小学高年级女生的自我接受度和自我和谐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男生却无此变化,这主要是因为重男轻女的传统价值观念使女生更容易降低自尊心与价值感。而行动研究所倡导的被试主体性恰好为女生获取自身价值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她们自我意识水平较男生更高,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沟通能力更强,因而能充分利用行动研究中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关系来提高自尊。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小学高年级男生的社会技能水平低于女生,且后者更高的自我意识发展程度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规范和做出亲社会行为,因此这一阶段男女生的社交焦虑女生源于高成就动机的需要,男生则源于人际技能的缺失。而行动研究的执行要求个体时刻保持与他人的沟通、协商与合作,这对男生的人际技能是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其社交焦虑水平会显著降低。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成为农村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隔代教育、托付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必将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关爱,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6月15日陕西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一位10岁的留守儿童自杀;2014年1月20日,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位9岁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还有其他一些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必须引起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视。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中可能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孩子团聚,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忽视父母的存在,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幼小的孩子逐渐淡忘了父母,父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但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二是挣钱重要,自己不重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即使关注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缺少细微和深入的关爱,孩子就逐渐形成了挣钱重要的认识;三是挣钱重要而读书不重要,在外务工的父母大多数读书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把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形成了挣钱比读书重要这样的错误认识;四是有钱就有一切,由于隔代管护溺爱多于教育,物质满足多于心理满足,再加上父母一年半载回家一趟,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与愧疚心理,便给孩子在物质方面较多的补偿,更坚定了孩子的这种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使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障碍。
2.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由祖辈管护,其次由亲戚或兄长(姐姐)管护,这些管护以物质方面的管护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更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指导与要求,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只能与自己同样为留守儿童的同学交流,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焦虑、冷漠、消极等情感问题。这些情感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四个方面的人格障碍:一是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二是内向孤僻,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人际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但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心理。三是任性,由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和娇纵,容易助长孩子任性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孩子走入社会又进一步带来负面影响。四是压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解决的渠道,渴望父母关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
4.行为障碍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到位,他们在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错误时缺少监督改正的机会,使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逐渐形成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小偷小摸、抽烟、打架、抢劫、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在全体教师中大力提倡爱心教育
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监护不利,从而造成儿童与父母间的亲情缺失,因此,在学校中全面贯彻和渗透爱心教育,全面树立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留守儿童的思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逐步向教育服务型和人性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在河南省的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以下具体模式,而且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建立模拟家庭。由老师和留守儿童在学校课余时间组成,主要通过承担一般家庭的情感表达与释放、家庭伦理教育及家务工作的分配与完成等来体现。教师主要扮演“父母”的角色。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动员学校教师、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社会力量以及暑期大中学校的“三下乡”青年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3)定期开设亲情课及心理健康辅导课。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利用学科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通过通信媒介和网络适时地开展与父母的直接对话,实现亲情沟通;召开主题班会。
2.建立涵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专用档案
建立专门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教师可随时利用档案逐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长以及心理特征,以便因材施教。河南周口西华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及安阳滑县小莆乡中学,先后于2007 年4 月和7 月开始,针对留守儿童的人口学资料、家庭成员状况、个人的生理及心理状况、监护人的情况等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库。
3.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站
除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开设心理健康课以外,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针对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设立知心姐姐信箱,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
4.建立监护人培训体系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长期与隔代或上代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而这些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普遍弱化,因此,发挥学校的组织及教育功能,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实施定期培训十分必要。
5.在学校全面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
由于长期脱离父母及家庭的束缚,大量留守儿童存在一系列的品行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树立留守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
6.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关爱 心理健康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据研究留守儿童的相关专家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实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实践,切实减轻2年级3班家长的负担,构建和谐的班级教育环境。
4、通过实验,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②.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③.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2、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结,为学校其他班级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五、研究的对象:力行路小学2年级3班留守学生
六、研究方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个别谈话法经念总结法
七、研究周期与阶段划分:
周期为一年(2009.9-2010.9),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因调查分析阶段。(2009.9-2009.10)这一阶段主要是了解班上的留守学生人数和留守原因。根据个别谈话法分析他们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1-2010.6)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7-2010.9)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形成案例,论文等。
八、研究成果:
形成了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教师对留守学生个别谈话法,心理辅导法对别的班级的留守学生也比较适用。
九、课题研究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研究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学生,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研究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地处红水河中段南岸,大明山北麓。地处东经107°41′至108°29′,北纬23°24′至24°2′。东与上林县、忻城县交界,西与大化县、平果县接壤,南与武鸣县相邻,北隔红水河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是广西首府南宁市辖县。县境东西最大横距约8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50千米。全县总面积236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人口52万多人,聚居的主要民族有壮、汉、瑶3个民族52万人,此外,还有回、水、侗、苗、毛南、仫佬等民族2000多人。
马山县境内多山,大体分东西两大部,东部多大石山,西部多丘陵,是广西有名的山区县之一。县境东部和西部是石山地,海拔在600~700米之间;中部是土岭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全县地形呈东西高,中央低的鞍状地形;县境内大部分为丘陵石山区,丘陵起伏,山岭纵横。山间形成许多小块的盆谷,全县有4884个农场。这里石山多林木少,土地十分贫瘠。可算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祖祖辈辈都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辛而贫穷、自足而落后,自从90年代初期这里一小部分农民先行去了沿海的广东、深圳等地打工以后,他们在外面尝到了甜头,回来后确实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这样外出打工的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个个看到了新的希望,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一窝蜂地涌向了沿海的发达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每一村,每一寨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人数达到80%之多,留下的也都是些年老体衰、年幼在读的老人和小孩。留下这些在读的小孩,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我校位于马山县白山镇合群村琴屯――马山县城近郊的一所农村初中。白山镇面积223.36平方千米,年末总人口85659人。辖西华、四达、镇北、同富、中学、新兴6个居委会;新汉、尚新、上龙、大同、合群、合作、内学、造华、立星、兴华、玉业、民新、古腰、三联、民族15个村委会。2003年,由原白山镇与合群乡合并为新的白山镇。我校生源大部分来自白山镇,少部分来自县内外的其他地方。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1125名,其中留守儿童35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1.2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5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9.24%,残疾学生10人,孤儿12人,单亲家庭子女68人。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是生非,如有的抽烟,有的外出上网等。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出。
二、留守学生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
1 . 缺少父母关爱养成孤僻性格,自卑、自闭
留守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容易欺负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可怜无助,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许多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他们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办事独来独往,与别人格格不入,很难与身边的人交往,人际关系极差,即便与教师交往也显得拘谨,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的态度;很少和朋友、同学一起玩耍、游戏。甚至连回到家里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2. 祖辈无端溺爱产生自私心理
大部分留守学生都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们无端溺爱,使一部分留守学生产生狭隘的自私心理。他们眼界狭小,心胸狭窄,注重自身利益,对个人得失,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得失都会斤斤计较,甚至耿耿于怀。具有这种不良心理的学生在言行上往往表现为凡事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可以,我为人人则不能。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轻者唇枪舌剑,重者拳脚相加。只要不顺心,就乱发无名之火,老师说他一句,他至少要强辩两到三句。
3. 懒散,茫然,厌学
因为他们缺少了家庭温暖这一环,心灵在感受亲情上已受到创伤,不求上进,混日子。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来看,大部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其中约有3%的成绩优秀和17%的中等偏上,中等或偏下的约占80%!问卷中有高达60%的留守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有厌学、逃学、逃课的行为。有45%的认为“读书没有意思”。可见,厌学心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普遍。他们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更有甚者影响其他人学习。
4. 形成逆反心理滋长敌对思想,没有安全感
逆反心理在当今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方面,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的关爱体验,总是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老师的对立面上,反其道而行之。另一方面,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他们逆反心理严重的重要因素。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与其他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学生一样,也有许多成长需要,诸如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等。但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他们这些需要的实现与其他学生相比,常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进而使他们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当他们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时,他们就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逆反。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自然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进而导致家庭关系失调。长期生活在这种已经淡化了的亲子关系中,他们往往对人很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果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人们都认为他们缺乏家教,从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歧视、教师的冷落等,这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长时间淤积于心,就会使他们表现出易冲动、行为粗暴、爱挑衅、敌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的心理和行为。
5. 监护主体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后,约80%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是留守孩子监护的主体。这个群体的监护人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没有文化或教育水平低以及身体素质差的问题。由于他们中大多数人自身的教育水平所限和思想观念落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首先是来自监护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这个监护群体大多数人是半文盲,没有接受很多教育,他们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一些老人不但对有些留守儿童不认真学习的行为不进行监督,而且为一些留守儿童迟到、旷课甚至是辍学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其次是来自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数文知识水平有限,上过初中的人只有六十几个。由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所限,根本无法也不可能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任何的教育支持和帮助。在留守儿童个人期望的调查中,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的占90%。可见,孩子们这些小小的期望都得不到满足,家庭辅导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相应对策
1. 尊重学生 细心关爱
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教育的出发点。能得到班主任和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留守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就更为强烈,这是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非常迫切地用老师的爱来弥补亲情的缺乏。因此,学校和老师在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用真挚的爱来对待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要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给留守学生生日问候;多提问,多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等等,引导他们走出自卑、自闭和孤独的阴影。
2. 目标导航 循循善诱
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在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过程中,遵循学生为主体,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教师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要调动留守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内驱力,使教师的“教育”成为他们的“需要”。二是要掌握教育留守学生的“度”,不使教育活动成为他们心灵的拖累和负担。三是努力培养留守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这是留守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最高表现。要引导学生用目标导航,让每个学生确立三个目标:奋斗目标(考多少分)、竞争目标(找个对手比一比)、发展目标(个人想在哪个方面创优)。当留守学生把教师的教育以及他们受到的积极影响内化为主观形式的认识、情感、动机、态度之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作用。
3. 真情包容 积极疏导
在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活动中采取启发、引导、疏通的方法,晓之以理、导之以法、疏而不堵。作为教师,首先要以满腔热情平等地对待留守学生,这是采用疏导手段的前提。只有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关系,疏导才可能成为真正起作用的教育手段。其次,要多方启发留守学生的自觉性,调动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这是疏导的基础,它有利于他们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再次,要做到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这是疏导的核心。要使留守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要使他们真正地提高觉悟,就必须坚持教育过程中的实事求是。最后,教师还要做到因势利导、促进转化,这是疏导的目的。
4. 细心策划 持之以恒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