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时间:2023-06-28 17:06:41

导语: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第1篇

关键词: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

0~3岁婴幼儿时期是脱离母体后第一个阶段,身体成长从不能独立行走到能够运用双手接触事物,从不会说话到能够进行简单的发音,心理状况也由懵懂状态慢慢与外界建立信任。因此,重视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积极探索父母和保育人员的有效教养方式,对于0~3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0~3岁儿童心理发育的评价

0~3岁儿童心理客观来说就是人脑的发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映像,换一种说法就是儿童心理的发育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一些心理反映就是大脑功能的反映。我们可以依据0~3岁儿童的大动作(如坐、立、走等)、精细动作(如抓握、手眼协调等)、语言、记忆、意志、个性等形式的活动来检查他们的心理发育情况。由于0~3岁的儿童主要以行为活动为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这些动作行为所体现出的水平的高低来评价他们的心理发育。当然大部分3岁以后的儿童智力活动相较于行为活动会比较突出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进行评价。

二、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理念

(一)关爱身心,满足需求

对于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应该放在第一位,要积极的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的原则,对儿童进行关爱,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从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宽松舒适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健康愉悦的发展,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以养为主,融教于养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成长的基础,在注重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同时,首先要把儿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坚持教育与保育同时进行,让儿童在自然成长中做到教养合一,促进婴幼儿心理和生理共同的发展。

(三)关注发展,顺应天性

对于婴幼儿心理健康教养,需要全面关心、关注和关怀他们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心理教养过程中对于每个孩子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应该要正确对待,要充分给婴幼儿创造经验获取的机会和搭建发展潜能的平台,让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尊重婴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努力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健康心理。

(四)因材施教,发掘潜能

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养研究,除了重视浅层次的身体发育和情感需求以外,对于不同婴幼儿的感知、运动、语言、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差异要进行仔细的观察,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机会,激发婴幼儿的潜能,为心理健康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0~3岁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策略

(一)创设舒适环境,提倡亲近自然

0~3岁婴幼儿对于环境有着极其敏感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儿童心理健康教养的过程中,需要打造舒适环境,让儿童在亲近自然的氛围中形成健康心理。主要措施如下:创设温度、适度、光线适宜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提供安全、舒适、卫生的活动空间,让孩子在充满亲情的环境下进行活动,用丰富的亲情满足儿童的心理成长需求,让儿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户外活动空间,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并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保障。

(二)创造沟通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当0~3岁儿童随着身体慢慢的长大,能够具备一定的交流意识的时候,成人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婴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在亲子沟通中,婴幼儿能够感受到成人对他的关爱、尊重,使婴幼儿有一种被重视感,并有一种充分的接纳感,感到自己为父母所关心,喜爱,从而得到一种安全的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婴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情绪,促进婴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创造有效资源,实施心理健康教养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教养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要相信他们的实力,充分创造和利用有效资源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信。如: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杯子喝水,主动抓拿玩具,多给他们提供独立运动和自由运动的机会,让孩子推着儿童车或者扶着桌子慢慢行走,培养孩子自己洗手、洗脸、脱袜子等,还可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图画书,进行亲子阅读,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从而满足儿童成长的各种需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当然,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不是一味的溺爱,对于儿童不合理的需求要进行正确的制止和拒绝,并进行有效规范,保证儿童良好心理性格的形成。

四、结束语

总之,家庭教育在0~3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所采取的方式是否恰当,不要出现漠视溺爱等不良现象。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家长可以收集一些正确的赏罚办法,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应更好的学习,多与专业人员沟通,并且以身作则为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养形成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荣华,邓向红,李振华,郑凯军,黄惠娟,杨秀芳,陈敬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01)

第2篇

关键词:个案研究法幼儿教育运用原则实例

1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CaseStudy)是对一个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经纬万端的错综关系作周全的涵盖,对动态变化之时空情境条件做适当分析的研究方法。又称个案研究、个案法、案例研究法,起源于医学诊治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之后逐渐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中。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对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评定资料,指导个案,追踪评价等四个阶段。该研究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研究者通过在现场长时间深入的观察研究,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解决有关问题,这也正是质的研究的基本范式要求。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个案研究法通常是通过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学生或教师),一件突出的教育事件或一个有代表性的教育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这个研究对象的一切资料,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研究对象的良好发展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通常使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收集,被称为“实地调查”。

2个案研究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优缺点

个案研究法作为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有着自己的特征,其基本特征包括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动态性;研究材料搜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正是它的这些基本特征,使得它优缺点兼具,优点主要表现为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长期、全方位的研究,能够得到更为客观和深入的研究成果,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根本上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个别性使得研究结果局限性大,推广度差。第二,由于研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以及材料收集的广泛性使得研究成本高,同时也不能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第三,研究过程中人为因素明显,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第四,个案研究针对现象的分析不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五,个案研究中还存在道德问题。

3教育学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个案研究法自诞生以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尤其是一般论点的研究,其目的是阐释清楚那些既存的模糊问题,激发读者兴趣;第二种是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描绘和叙述有趣的、有价值的教育事例、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等;第三种是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4个案研究法的运用原则

4.1发展性原则

个案研究法强调收集一切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资料,既包括空间上的相关,也包括时间上的延续,是在一段时间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的持续性关注和记录。在幼儿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法的使用者尤其要注意幼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

4.2完整性原则

在进行个案研究对象选取时就要充分考虑对象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抓住对象的个体特征的同时,还要清楚掌握对象与所在整体间的关系,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从而确保研究资料的完整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就是要注重幼儿与同伴、家庭成员、幼儿园、社区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4.3真实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无论是研究对象本身或者是研究者都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在幼儿教育中就要确保幼儿本身、家长、教师、同伴和研究者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

4.4主体性原则

在个案研究中,应该以幼儿的视角来审视和观察问题,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不刻意引导其言行,保证幼儿主导研究资料过程。

5个案研究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在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研究学者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研究所撰写的书籍为幼儿教育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以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略传》和普莱尔《儿童心理》影响最大,直接奠定了幼儿心理与教育研究基础,后来蒙台梭利等人的研究都深受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也运用个案研究法对自己孩子身心发展进行了记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集成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奠定了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础。

5.1普莱尔《儿童心理》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发表了著作《儿童心理》,这是第一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专著。此书记录了他的孩子从出生起到三岁生长发育的情况,普莱尔每天都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偶尔还进行实验,后来通过对记录的整理就成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奠定了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基石,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共分三编:第一编讲感觉的发展(关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和机体觉的发展);第二编讲意志的发展(主要关于动作的发展);第三编讲智力的发展(主要关于语言的发展)。直到现在,这部古典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参考价值。

5.2达尔文《一个婴儿的略传》

美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将进化论和心理发展相结合,通过长期观察自己的孩子,详细地记录下婴儿的动作、表情的生理发展变化,思维、观念等心理的发展等情况,由此总结和撰写了《一个婴儿的略传》。正如书中所记录的,婴儿在出生后第7天出现打哈欠等反射动作;4个月表现出双手配合动作;第5个月开始出现观念联合;45天前后能见他微笑;第13个月出现道德情感;到2岁零3个月,有害羞表现……。本书是最早的儿童发展观察报告之一,在儿童心理学发展史上占一定地位,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1920年12月26日,陈鹤琴长子陈一鸣出生,陈鹤琴从此将其作为实验和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从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对其身心发展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这是现代中国学者最早运用观察实验、追踪记录的方法,以中国儿童为对象,有目的有系统地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个案研究的开端。并且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于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这部著作内容涉及幼儿动作、好奇、模仿、游戏、言语、记忆、想象、知识、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具体论点,都体现出先驱者的原创精神,他可称之为中国的“普莱尔”。他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婴儿传记”的方法研究并记载我国儿童早期心理发展情况的。在个案研究中他运用观察、图片、影片、录像等方法来收集资料。

5.4对纪录片《幼儿园》的研究

张以庆的《幼儿园》是一部纪实性的儿童影片,它通过另类的视角记录下了孩子天真无邪的一面,展示了孩子眼中的自我世界和成人世界,近乎白描的拍摄和剪辑手法,使得影片风格纯朴自然。导演张以庆独特的拍摄视角,避开上课、教师、家长、室外实景甚至六一儿童节等关键点,只记录孩子最自然最生活化的一面,让观众耳目一新,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分别于2004年6月和12月夺得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和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这部影片也同样运用了个案研究法,所选取的幼儿园班级以及大班、中班、小班的横向、纵向研究都包含着个案研究的元素,这样的纪录片既有记录价值也有研究价值,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第3篇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与民国初年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相吻合。中国职业教育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最初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学习西方”的路径。

朱元善,生卒年不详,笔名天民,民国时期著名教育理论家,曾任《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和《少年杂志》主编,一生著作颇丰,对教育学科的多个领域进行过研究和探讨。191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职业教育真义》,该书为朱元善基于日本学者川本宇之介的《职业教育研究》一书编译而来。在编译过程中,朱元善充分阐述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有意识地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情况渗透到书中,最终完成了一本以译介为主、掺以个人研究的具有开创性的职业教育原理性著作。因此,虽然朱元善的《职业教育真义》并不是民国时期第一本职业教育理论著作,但如果说它是第一本系统性、完整性的职业教育论著,则毫不失实。在20世纪初的中国,这确实是一本具有拓荒性质的职业教育学著作。

《职业教育真义》一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什么是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实施职业教育的方法。

什么是职业教育

1.职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关于什么是职业教育,书中说:“故使各个人皆为职业之准备,而增进其知能又应于儿童青年之理解力,使其感知其意义,以养成其爱重职业之精神。” (米靖:《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页)可见职业教育是为人们将来从事职业所作的准备。而职业教育的意义则体现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对个人而言,职业教育有多方面重要作用。第一,职业教育能够为个体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革新加快,要求人们系统地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在就业等方面的竞争力。文别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也应该增加有关农、工、商业的基础知识,这对于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准备有很大作用。第二,职业教育对于个人心理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书中认为,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类似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即由狩猎而渔业而畜牧而农业而工业而商业。所以,儿童喜欢游戏和动手制作,不喜欢静坐和灌输书本知识。职业教育正好可以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第三,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服从管理等优秀道德品质,同时养成热爱劳动、勤奋刻苦的良好习惯,能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其道德修养。第四,职业教育对学生有特殊的陶冶价值。书中认为,对于学生创造能力、探究能力,传统的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教育是不能充分培养的。职业教育既要求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动手能力,手脑并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提高。

对于社会而言,由于社会的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千万个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所以职业教育能够在提高个人劳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

可以说,职业教育既关乎个人发展,也关乎国家命运。虽然历史和社会条件不同,但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这本书的观点是正确和公允的。

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书中认为,在传统小学的高年级即高等小学校中加入必要的实业课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型。朱元善指出,民国时期在高等小学堂也加入实业科内容,但效果却未达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大家对于实业科的意义并未充分了解,对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也没有充分理解。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实业科无非就是养成学生在身体上的勤劳,学得一些生产上的技能而已,事实却并非如此。

作者提出,为职业做准备和提高个人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实业科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像图画、手工课程一方面帮助个人发展职业能力,培养美感;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经验知识,以补充传统书本知识的不足;同时也能磨练个人能力,使其他科知识也能自由运用。儿童本身就有游戏和创造的本能,一开始可能表现为无目的的活动,渐渐发展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最后发展为与成人生活有关的活动。实科课程实际上就是循此发展过程而进行的,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普通科的学习,实现普通科教授的目的。

当然,实业科的教授要顺其自然,要与普通科的知识天然融合,不能强加在普通科之上。实科教授要注重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潜在能力,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科教师也应当是专门教师,不可由他科教师代替。

总之,普通教育中加入实业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用作者的话说,实业科的教授并不是非要学生掌握多少工商业等知识技能,而是想要学生在学习普通科的同时接触一点实科性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一些专业知识的素养,从而为其将来的职业打下基础。知识都是相通的,实业科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普通科的学习,普通科也有助于学生学好实业科。所以,普通教育中应当加入职业教育,它们可以共生共荣。

实施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经济发展的要求

此书认为,职业教育是伴随着西方世界产业革命的大发展而出现的。由于产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无不受到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农、工、商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恰恰就是要适应这种需求,增进个人职业技能,促进国家生产率的提高。

第4篇

一、问题提出

(一)加强心理教育是时代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严重缺陷有三条: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责任感不强,三是承受能力差。”①造成不适应性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自身来讲,教学系统内部关系不协调、整体功能差,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二)学生心理教育主要渠道在课堂

课堂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已经成共识,但如何改革,长期以来并未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建国后,学校工作在整体上严重地存在着轻视甚至排斥心理科学的现象,习惯于用行政性的政治管理,舆论性思想约束,去解决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尤其在教学上强调掌握知识的量和学习过程拼时间、拼精力,忽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课堂教学观上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出对心理科学的运用。然而却始终没有逃脱“以知识为中心”的阴影。运用心理学不断地提出关于学生的兴趣问题、遗忘问题、意志问题、方法问题、内因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几乎都在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策略上,心理学似乎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

(三)课堂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保证

课堂教学模式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②

任何内容都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任何效果都是通过一定过程体现的。不同的课堂模式是不同教学效果存在和实现的条件。近代前的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提出:讲──听──谈──记──练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以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有文化”为目的,提出观察──理解──记忆──练习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在突出知识为中心的同时,引入了心理科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模式;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反对赫尔巴特教学观,提出了:发生困难──确立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的教学模式;凯洛夫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可见,模式有着上承理论下启操作的特殊功能,不同的教育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去体现和实施。模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长期以来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燕国材教授指出:“教学改革的真谛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和对新的模式的寻求。”因此,建立“协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是完成该课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理学揭示,学生心理发展只有在客观条件形成学生心理的兴趣和欲望时才有可能。心理健康只有在主动的行为中才能实现。在那种被居高临下的控制状态下,强求用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标准接受评判,只能损伤学生心理。因此,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主要运用协同学方法论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一)协同学理论

“协同”思想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有人称其是“新三论”的观点之一(即: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破论)。它主要表现一种方法论,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

1.“协同效应”是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

“非线性”是说,事物之间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教师上课讲得很清楚,不一定学生学的也清楚,因为师生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学生学习要受原有知识、已具备的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约束与限制。因此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心理、学习基础施教,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性,创造学生自身学习系统的整体效应。

“控制参量”是指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创造条件,使之有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这是产生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2.“自组织”是协同思想的硬核。

“协同”思想揭示了客观实践从无序到有序的自身规律,提出自组织理论。通过自组织实现复杂系统的协同效应。

系统自组织的形成要具备4个条件:(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且能保持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系统的外部作用(或称外界控制参量),通过其内部机制产生效用;(3)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自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4)涨落催化着系统自组织有序结构(或耗散结构)的产生及发展。只要4个条件具备,系统内部会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过系统内在动力形成的结构。

从教学系统来看,具备自组织要求的四个条件:教学系统是开放的,它要不断通过物质、信息、能量,调整自身;教学的外部环境,不断对教学系统的提出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系统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信息等都对教学效果共同起着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关系;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非平衡表现为一种涨落性特点。

(二)心理学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指出,“一般认为儿童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一种是新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被迫放弃,儿童在这个方面的发展遭到挫折;另一种是儿童在新的需要的推动下,积极积累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发展新的能力,形成新的个性特点,组成一个能满足新的需要的新的心理结构,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儿童新的需要与新的心理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发展上起决定作用,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内部,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在于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儿童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中的矛盾。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

(4)儿童心理发展遵循量变质变规律。

(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自组织规律的关系

心理学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即:学生内在条件状态与客观的条件和要求,形成差异,产生矛盾;同时这种差异或矛盾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欲望,这就促使儿童以主体行为去满足心理需求。在实践中,儿童心理得到调整,完善、提高达到发展。这种发展以同化、顺应、平衡形式表现出来。

儿童心理系统具备自组织规律的四个条件,即:开放性。儿童心理每日每时都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非线性。儿童心理系统是由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特征、个性倾向、自我意识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不存在着直接必要的因果关系;涨落性,这些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整体提高的机能条件;环境性,儿童生活在客观不断对其提出发展要求的条件中,这种条件提供了其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

心理学侧重于心理状态的静态分析,而自组织规律突出了动态特点,使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理论进一步变为可操作性的方法。这种可操作性表现在遵循自组织规律揭示的心理内在机制的要求,尤其尊重心理发展的自主、自觉、自由的特点,使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矛盾”和“动力”,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教与学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三、模式框架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是双主体活动,因此,整体的教学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亚模式与教师教授的亚模式构成。两个亚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模式规定和制约了教师教授的模式。

2.学生学习的模式,依据心理发展自组织规律的表现特点进行构建。这种特点表现为:A、学生自主选择而不仅是自主参与。B、没有外力使学生感到强迫。C、学生潜能得到发挥,有成功感甚至高峰体验。D、个性完美,得到尊重。实质上表现出自我实现心理的一种行为。这种自我实现不同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之处,在于它不光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追求价值,更表现为追求一种正确人生观、社会价值观。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模式是人类实践模式的一种特殊表现。人类实践模式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遵循这四个环节,其特殊性表现在四个环节各自的具体构成内容上。

(二)基本框架

1.目标认同。是指对目标的理解形成共识,绝不是教师的一种说教。它含有教师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内容子目标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创造使学生理解目标的环境和氛围,使目标实施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的一种兴趣。

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认识越清楚,就越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协同效应。

2.自主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质疑、研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完善,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教师的组织引导,必须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品格养成的规律;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环节,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深化主体意识。

学生认同了目标,就能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自学的动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也就能自主地质疑,主动地参与探索和讨论,当全班学生的思想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发生阻塞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造成学生再探索的欲望,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心理效果。

3.练习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运用中学会知识迁移和创造性思维,这一阶段突出反馈、调节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更主要体现发展。

教师指导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运用的题目要有针对性,所练习的题目应既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后的可能水平,以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能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使学生展示出迁移和创造性特点。二是通过练习运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把握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类属作用的观念,能与随后的学习任务明确而直接联系,能综合新知识并同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无疑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内在机能,是对创造性的“激发”的一种“原始”过程,主体性的最大特点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性,这个阶段是挖掘自觉潜能,形成个性的智力类型和思维风格锤炼阶段。

4.总结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身认知结构和元认知方面总结提高。认知结构是由知识经验组成,学生在总结中应从新知识与自己现有知识的关系上进行分析,体现出新的认知结构,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能力。元认知是认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总结中,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进行“反省”,有利于今后在认识问题的策略上得到真正提高。认知结构和元认知的提高,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这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潜在条件。

(三)主要特点

1.自主性。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中,首先指出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使人类由消极地服从自然的自然界之一部分(主客体不分),变成了自觉地认识自然规律,能勇敢地改造自然的自然界之主体(主客体分化,人获得了主体地位),并且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③显然这种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地创造性劳动,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在于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④

失去主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必然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对课堂学习目标的认同;学习过程缺乏自主的智力活动,只能在教师教案范围内“思考”,知识的获得缺少自主探讨,仅凭教师传授和自己的记忆;……于是感到课业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导致了心理不健康。

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自主性的真谛,这种自主性,不是外力推动下的自主,而是自己有兴趣、有欲望时愿意去做。主体性一般表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外力作用下的主体性,即在外力的迫使、诱惑下主体的一种活动行为,他表现为“主体参与”特点;另一种是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心理满足,而自觉地、无外力影响下的活动行为,它表现为“主体选择”的特点。只有“主体选择”才是使心理矛盾和心理欲望统一在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心理健康发展,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既然“人的主动性是人的本质,那么教师主要应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的知识不应当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

2.和谐性。如上所述,真正的自主性是不用外力推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来自于兴趣,那么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真正体现主客体和谐渗透。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压抑、无顾虑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大胆地去思维、想象、争论,不怕出错。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的,但当他能更自觉地克服了弱点时,就更接近完善的人性,更充分发挥自觉潜能,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和心理发展有关,心理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期的经验,粗暴的控制和过分的放任对于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害的。

强调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这是协同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深入揭示了主体的心理机能及行为方式,其中情感被称为“动力”,教授模式适应了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就可以达到师生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四、模式效果

(一)模式检测体系

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使学生心理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所谓“全面”是指心理系统的各方面要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方面。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动态表现,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制约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发展;同时认知、情感、意志又完善和发展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又反映和提高认知、情感、意志发展的自觉水平,它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核心体现。

检测体系由“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构成。这些量表(量表略)除“学习成绩评价”外,均由总课题组提供。“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突出考查学生的自主性水平,这是人格健康的最高表现。“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突出考查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突出考查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力是思维性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突出考查学生学习心理。上述内容可以综合地、整体地说明学生通过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学习过程后,在思维上、品格上的总体效果。

(二)实施情况

实验于1996年9月,分别在当时的初、中、高年级中选用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同时选一个总体水平相近的平等班作为控制班,运用等组对比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严格把好控制关。

实验前实验班老师进行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模式探讨。实验中,实验班老师每学期进行实验工作的研讨交流。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观察并记录学生心理发展的有关要求,注意及时调整工作,完善模式的细节,保证实验效果,对学生负责。

(三)效果分析

1.在“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方面,四年级(实验初时是二年级)发生极其显著变化(P<0.001=,六年级(实验初时是四年级)发生显著变化(P<0.05)。首先说明自主意识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自然表现和内心要求;其次说明越是低年级注意其自主性的发展就越容易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2.在“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方面,高年级的变化比低年级更大,(六年级变化显著性P<0.001;四年级变化显著性P<0.01),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心理发展有不协调之处,忽视低年级学生心理的接受能力,如在年级工作管理上强调全校统一性,缺乏年级个性。其二是低年级学生心理成熟与高年级略有差异,表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客观区别。

3.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均为P<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有着突出效果。

4.在“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变化(P<0.001)比六年级变化(P<0.05)要突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低年级学生在思想上、方法上更少有习惯势力的影响。

5、在“创造水平”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通过实验都发生极其显著变化(均为P<0.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突出作用,同时也说明创造性水平只有在自主性情况下才能健康发展。

上述效果说明,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对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效果。

五、实施条件

(一)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强调“转变观念”,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往往用传统的观念驾驭改革的内容,导致改革仅仅成为一种口号,在改革实践中可能将改革的内容与要求,“穿靴戴帽”套在原有工作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实验前,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反思自己教学模式的特点弄清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基础及其发展过程。实践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灌输方式为主,以记忆和理解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全面心理素质发展的传统模式。(2)分析协同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协同教学吸收了众多课题的有益成果,但又有别于其它课题。协同课题在强调主体性时,是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因为主体性的真正实现,不仅在于主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主体的选择,只有主体的选择,才有自我实现的行为,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这种本质特点为师生在教与学的模式中准确定位。(3)在前两项工作基础上每位实验教师探索构建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出课题组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大家对课题思想及模式有了共识。因此,实验工作较为顺利。

(二)完善知识结构

心理学是教师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理解有关心理学的名词概念,能用这些概念去解释学习现象就被看作饺饺者(如遗忘规律,调动兴趣等)。事实说明我们的教师对心理学的掌握与运用,绝大部分停留在行为主义早期的动物心理实验的观点上,把心理科学作为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工具,这种现象在本质上不是用心理学去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而是限制、扭曲学生心理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心理科学。这不能不说是教师队伍总体情况的一种“先天不足”,这种状态极大地阻碍着对学生心理的培养。此次实验前,实验教师突出用现代心理科学武装自己,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关键是心理科学知识)尽可能地适应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需求,为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挖掘现行教材心理教育内容的内涵,是完善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带有方向性的重要任务

这项工作的完成,可以在教育实践上自觉地将以知识为目的转为以发展学生心理为目的的课堂观念,使实施协同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建立协同教学模式的常规管理

该模式涉及到教案的特殊要求,教学环节的把握技巧,对学生心理的指导技术等,只有形成常规要求,才能保证模式的正常实施。

注释:

①孙孔懿:《教育失误论》第6页。

②见《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第6页。

③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7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3页,人民出版社,1972。

参考文献:

《中小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实验资料(第二集)1997年7月

郑和钧:《协同教学与素质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6月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叶澜:《当务之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华东师范大学

柯启亮:《困惑与抉择》,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郑日昌主编:《中小学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第5篇

关键词:儿童;歌唱兴趣;解决办法

一、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

偏重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我国普通的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追随与沿用专业音乐模式,一直忽视对自身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导致了音乐教育面向具有音乐天赋、音乐特长的少数学生,导致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成了准职业教育、准专业教育的现象。”郁文武在其所写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中对这种现象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对儿童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儿童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音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音乐与人”的问题,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广义的音乐教育的基础部分,首先表现为:它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从儿童自身出发,关注儿童个体存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转变学习方式,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等教育理念,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

二、功利性思想的影响

在儿童声乐训练中,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声乐教育目的不端正,热衷于各种比赛活动,媒体播放、考级、特长生加试加分等功利色彩的影响下,在家长望子成龙的“关爱”下许多儿童走上了一条“重技术、偏专业、成人化”的音乐求索路。

在各类比赛考级或各类演唱活动中,存在盲目求高现象,少儿的选唱曲目,不能按照儿童年龄特点选择他们能胜任的体裁和风格的作品,因选曲不当,易出现喊唱、唱破等现象,难以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给儿童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精神上有很大的负担,严重地忽略了儿童对音乐的自身感受,容易扭曲儿童正常的歌唱心理,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伤害,遏制了良好的歌唱愿望,破坏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

三、模仿歌星失去自我

由于媒体播放和社会上出现的“追星”热的影响,出现很多的“小追星族”。这些儿童模仿通俗歌星的演唱风格,失去了儿童的天真烂漫,也失去了儿童应有的纯真的音质,出现了声音上的“空”“虚”,歌唱状态不统一、不集中,声带闭合不好等问题,这样的演唱容易让儿童丢掉美好动听的声音,如果用嗓不当、不科学,会造成嗓音疾病,严重的会失声,长期下去定会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以上现象给我们声乐教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应该正确培养儿童歌唱的真正目的。

第6篇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自己个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而且在教育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胜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任务。一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必须具有三种心态――对每一个学生无私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教师要有宽阔的胸怀。

(1)爱心是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我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两例我的具体做法。

人人都需要爱,学生也一样。教师只有无私的爱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友谊,才能与学生顺利地沟通。

(2)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理解每一个学生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必经之路

人是有自尊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需要理解,学生也如此。 没有尊重理解就无法建立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并将教师爱的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反应,由此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互相沟通。高年级的小学生不仅能经常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是否满足自己的这种需要所引起的情感体验 ――自尊感,也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要放下架子,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

在日常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对违纪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在处理他们的违纪行为时,尊重他们的人格,要维护他的自尊心,在当时指出却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事后个别交谈的方式,或进行冷处理。其实,对个别难以驯服或品德上有污点的学生,更要理解、开导鼓励他们,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一方面,小学生有其心理和行为表现上的一系列特点,而教师往往以教师的目光和心态去直接认识他们,忽视他们的年龄特点,易造成种种曲解。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迅速发展、变迁,使某些习惯于以传统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教师,更不易理解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因而造成教师和学生的隔阂。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在工作中以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与学生真心的沟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是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3)教师的宽阔胸怀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步

宽阔的胸怀是一种爱的表现,是缓解矛盾的好方法,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缺少的一步.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教师欣赏学生,学生也会反过来欣赏教师,这是一种回报性吸引。老师们都知道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仅仅靠批评指责是无济于事的。真诚的宽容他们,欣赏他们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宽容和欣赏对学生的触动最大、最刻骨铭心,由此而产生的驱动力对扭转一个学生乃至一个班级的后滞局面,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就是说:没有教育不了的,只有没尽到责任的。宽容和欣赏可以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沟通的方法要适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盲目、固执、任性,抗诱惑能力尚欠缺,也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有时会因其好奇而做一些错事甚至荒唐可笑的事,这就要求班主任运用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心理沟通法一、建立心理“话”册。

每个人都有隐私,学生也如此,有不愿意公开的,不愿意当面和老师说的话。为了抓住每个学生的心理信息,及时疏导。于是,我在班里建立了心理“话”册,让大家畅所欲言,并把我称作大朋友,可以说说自己;可以谈谈别人;可以说班级里的事;可以谈谈家里的事;可以说高兴的事;也可以说说烦恼的事……这样以便及时接近他们,理解他们,分析他们,教育他们。下面我说说建立心理“话”册可以及时教育学生的一件事。

(2)心理沟通法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方法。例如;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生活分析、自我体验……使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健康的发展。

人成长的各种心态需要通过活动来锻炼,儿童爱活动,因此,我们就要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健康心理。

第7篇

“自卑”的发现要归功于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他创立了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这一学说对后世影响甚大,尤其体现在教育方面。

在本书中,阿德勒对“自卑情结”作了如下定义: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在作者看来,虽然自卑感总会造成紧张,但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也会相伴而生,因此,自卑感也能把人引向积极健康的一面,而这需要正确的引导方可获得。

当青少年离开家庭进入学校时,他们要面临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环境、新体验。有些孩子做好了接受更广阔的新生活的准备,所以他们能很快适应,而有些孩子却惶恐不安。阿德勒认为,不管是何种情况,孩子们的心中都隐含着或弱或强的自卑情绪。这时候需要教师帮助孩子应付眼前的新问题,把他们的自卑情绪引到积极的方向上来。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续,所以发现某个孩子生活模式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父母的错误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弱点,也是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

阿德勒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对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自卑,矫正他们生活模式中的错误,进而帮助他们战胜弱点,过一种独立、合作而充满勇气的生活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一节中,他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作出了精彩论述。在他看来,首先是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发自内心地喜爱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是严厉的惩罚,而是通过爱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第二,老师还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找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正确方法。在孩子充满自信的事情上着手引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情绪。

如今不少教师对如何教育好一些“问题”孩子感到头疼,阿德勒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思考。书中就怎样帮助那些器官存在缺陷或内分泌异常、被娇宠、被忽视的孩子,在增加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方面进行了阐述。还就如何修正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培养他们赋予生活以积极意义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不少心理学的著作有晦涩难懂的毛病,但《自卑与超越》却出于众流之外。书中通俗直白的语言如缓缓流淌的河流,让读者在舒适的阅读享受中能很容易地读懂阿德勒对人类、对孩子的无差别的关爱,读懂他对自卑以及如何越过自卑心理的思考,读懂生活真意之所在。

在《斯托夫人的自然教育》一书中,美国著名教育家、演讲家斯托夫人详细地介绍女儿维尼芙雷特的成长经历和她的教育理念。书中没有枯燥的论证,而是以鲜活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她教育女儿的巧妙用心和高明方法,对广大父母和教师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第8篇

一、 班主任向心理辅导员角色转变的趋势

1.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呼唤班主任的心理辅导

对于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生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自我意识增强,但同时缺乏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缺乏自立能力,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极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冲突,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基本矛盾或危机,只有正确处理好每一阶段的矛盾,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就会得到发展,否则就会出现不良品质。埃里克森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危机理论为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启发。成长中的正在进行社会性发展的儿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内在的心理冲突,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施加外在的不良刺激,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危机得不到解决,心理发展受到阻滞,产生不良心理品质。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最需要心理教育的时期。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因而在心理辅导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主任工作性质要求融入心理辅导员角色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领导和控制学生成为符合学校规范、满足社会要求的人。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往往具体地表现为一种制度化的管理,如各种纪律规章制度、规范要求等,均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这种制度化管理作为一种影响力,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力,而学生由于受叛逆心理、从众心理、不良行为的惰性等因素影响会自然抵触。因此,仅仅依靠制度化管理使学生接受和内化某种价值观形成道德自律是困难的。班主任应在制度化刚性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教育的柔性管理,洞察学生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对不良品行进行心理引导,在日常班主任工作中融入心理辅导员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认同和内化道德规范。

二、 班主任心理辅导员的特点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心理辅导员角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最佳模式,是对传统德育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提升。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关注学生在道德学习和自我完善中的主体地位

作为影响个体道德成长的班主任,这种角色的更新和转变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道德学习和自我完善中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心理辅导员以个体的发展为取向,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力。“对于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冲突恰恰是他们发展必要的环节和正常的含义,而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问题’。因为青少年可以通过这样的各种冲突,反思自身,认识自我,并不断成熟起来。”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应努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探索、自我调节,使他们获得经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同时考虑到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有限,思想易偏激,班主任不能过多依赖学生自身力量,放任自流,还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必要引导。

2.关注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助自立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尊自信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基本需要,若是这种需要得到了充分满足,那么人也就会健康地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发展障碍。传统德育更多追求的是合格公民的培养,强调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而心理辅导关注个体平和快乐的心态,强调与他人的宽容与善处,强调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即强调个性的健全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良好品德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都是自尊自信、自助自立的人。作为对学生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班主任,能给予学生重要的东西就是使学生获得尊重和信任,获得自尊和自信,帮助学生成为卡尔・罗杰斯所说的“成为那个自己真正所属的自我”,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3.强调师生双方的心理互动

传统的德育工作是以一种规范和纪律的制度化形式对学生实行控制和管理,学生一旦偏离了学校预先设定的轨道,班主任就会用制度权威以强制力量使其步入正轨,往往效果微弱或适得其反。而班主任心理辅导员会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通过班主任的情感权威和人格权威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自我反省,主动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真正促进学生自主性道德水平的提高。

4.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认为,体验是内化的必要环节,内化必须经过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从体验中获得个体的心理意义和价值,就是感悟。传统的德育模式侧重于说教和灌输,以强制手段推行某些道德规范,缺乏深层的反思和感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强调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情境,帮助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中获得深刻体验和感悟,进行心理建构和重塑,在这种隐性教育中获得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 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辅导员角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高认知法

美国道德认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道德讨论策略引进学校道德教育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班主任在心理辅导中可以通过讲授、讨论、阅读、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端正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认识,正确对待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和危机。主题班会是常采用的形式,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困惑举行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组辩论,交流心得,在言语的交锋和思维的碰撞中达成共识、获得体验,促进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信念的融合,获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2.心理训练法

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锻炼、实践等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排演心理剧和情境剧、行为训练、心理游戏辅导等,提高学生心理活动能力。如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创设一定的情境,身临其境地扮演他人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获得个体体验和感悟,从而反思深层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境,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榜样示范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对儿童心理行为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选择和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对儿童产生不可低估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学生同伴资源,促进学生同伴群体间的人际互助,相互观察与学习良好的行为。

4.情境陶冶法

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需要,设定具体情境,消除儿童心理发展的不良刺激,优化教育环境,创造良好心理氛围,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优良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漫画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橱窗、黑板报和墙报等形式,帮助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了解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如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布置一个情绪表达区,让每个人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用温度计的度数来形容自己情绪的高低,也可以一张笑脸或哭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5.自我心理修养法

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握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心理教育,实现心理自我调试和自我完善。包括自我接受法、自我控制法、自我宣泄法等。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写好心理日记或周记,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也可以传授一些心理调节方法等。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班主任工作与时俱进并取得实效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站在促进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育人高度,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呵护者。班主任向心理辅导员角色的转变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趋势,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辅导专业技能和素质,应是今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大班幼儿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188-02

目前,独生子女在我国幼儿中占大多数,多数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1)逻辑抽象思维开始萌发;(2)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能较生动、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3)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4)能合理分工,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大幅增强等。因此,在大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发幼儿对自主能力的重视,提高大班幼儿的自主能力。

1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儿童自主能力培养意识

在相关调查过程中,所有教师在回答有关“培养儿童自主能力重要性”的问题时,都持高度肯定的态度,但实际上都是认识有余,实践不足,在真正的日常工作中,都没能做到对儿童自主能力的培养。教师卸责心理倾向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儿童自主能力差的问题,老师首先责任把归咎于家长,认为儿童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而忘记了自己作为老师在处理问题上的职责;其次把责任归咎于儿童自身问题。所以一旦孩子出现某种问题,老师都会认为是家长或者儿童自己的过错,很少有自我反省,而当孩子有优秀表现时,却又归功于学校的教导[1]。

1.2 家长对培养儿童自主能力认识不足

家长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性。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大班时期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家长在大班时期的重要作用是不容替代的。但是现今许多家长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不能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忽略儿童心理上的发展,而一味地追求身体上的发展,忽略能力上的培养,而一味地追求智力上的发展,不能认识到儿童心灵健康发展的重要,这样肯定会严重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发展。

1.3 缺乏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的教师

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需要了解儿童心理,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教师。当前,多数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十分浅薄。在大班阶段,老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够采取有效地教学方式,从而保证幼儿自主能力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教师,如果做不到对儿童心理的全面了解,将无法开展一些能够培养儿童在进入小学时应具有的自主能力的活动。调查显示,尽管多数教师都学过相关的心理学,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很少用到过,更谈不上从心理特点的角度去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这其中也包括我本人,我认为意识问题是还根本原因。

2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问题的原因

2.1 儿童的教育目标“功利化”

不同的人对“人才”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人才是全面发展的已达成普遍共识。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人们对人才的标准已有所曲解。从上幼儿园开始,教师就对儿童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定期安排一些智力测试,对于家长、教师来说,孩子最大的成就是在班级或者学校名列前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奖项。于是,我们在高举“全面发展”的旗帜时,却始终把“智”摆在了第一位。儿童社会性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必然会被这种过分注重知识培养的浪潮淹没。

2.2 学校管理目标“功利化”

学校的管理方式决定学校生源的好坏,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因此,学校工作人员共同的变革宗旨就会是为提高学校生源,改革学校管理方式,为儿童“智育”的培养附上“素质教育”的标签,追求“最优”的改革方案。这样的宗旨必然会导致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过分追求儿童的荣誉效应,追求学校的升学率,而忽略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工作必然会出现问题。

2.3 家长注意力滞后

在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是指导塑造孩子性格、培养生活技能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在对一些大班儿童的家长访谈后,我们发现他们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不关心,家长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培养儿童自主能力的重要,更不清楚自己在培养儿童自主能力中的重要性和应做的工作。有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很正常,在学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家长们只关心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培养”的问题,这正是家长对儿童自主能力培养的注意力滞后的主要表现。

3 大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帮助幼儿锻炼坚强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人生旅途才刚刚起步,周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一种陌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在精神上的、身体上的、知识上的、能力上的等许多困难。帮助儿童建立自主意识的重要条件就是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作为老师,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凡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勇敢面对。教师要培养孩子坚持到底的做事风格,鼓励孩子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保持专注度和执着力,杜绝中途放弃的情况发生。幼儿在进行自我克制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形成幼儿的自主性格[2]。

3.2 引导幼儿学会处理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应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幼儿阶段,儿童已经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体现出了明显的独立生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儿童对主体意识的树立,要善于因势利导,让幼儿能够独自处理一些事情,体验到自我完成带来的乐趣,形成一定的主体意识。对于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穿衣、洗漱、饮食、整理等都应该是他们必须独自完成的事情,只有出现错误行为时,老师才给予耐心的矫正和教导。总之,要让儿童成为生活的主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自己犯的错误,尽量能够自己改正,老师的作用只能是辅助和引导。在各种各样的育儿活动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勇敢地做自己想象中的事情。

3.3 实施家园共育

我们要重视家园共育,通过对家长资源的了解和对家长文化层次的分析,让幼儿自主精神的培养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是一个包含了各种专业技能、工作职业和文化内涵的群体。要想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工作离不开对家长资源和家长文化层次的深入了解。教师更要特别关注有家庭教育问题幼儿的家长。为广泛提高家长认识,开设家长学校。尽管当前许多父母对教育都有一些基本的常识,但是他们的水平还处于层次不齐、整体低下的情况。对于学校来说,聘请相关的专业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和答疑,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让家长自己分析、探讨一些培养孩子自主精神的案例,让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使自身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理论修养得到加强。有效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通过寻求家长的意见,提高家长的积极性[3]。

总之,积极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的急剧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及时补充教学资源,全力对幼儿的自主活动给予关心、鼓励和帮助,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J].才智,2010(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