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48
导语:在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发现很多学生,纪律或学习不好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我们想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非常有必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文明、自律、爱国等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是不可或缺的。
这种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首先得益于教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潜移默化的促动性。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其本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行为的折射性是很大的。特别是年龄小的学生,他们没有足够的理性知识去辨识老师言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模仿性是很强的。有人说,学生的不良表现是学校管理所致,我想这与教师是言行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教师对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还有个别教师,常常会用一点“武力”来镇压班里的一些不良行为,他们认为“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就得给点颜色看看”。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下去常会“教”出一些粗暴野蛮的、或过分自卑的学生,这样两极分化,与我们培育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符的。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民主下放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搞班风建设时,单靠教师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首先向他们解释好的班级在搞班风建设时,他们参与的必要性,并且真诚地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学生理解了我们的用心后,都会自视为班集体的一员,有心要为班级争光。
第三,在处理班里事件上,如:组建班委、劳动、小知识竞赛、办手抄报等,都由他们自主完成。只有在必要时,才给他们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主体性得到发挥中既感到了民主,也培养了能力,对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正确地对待班中的每一名学生和班中的每一件事,要让学生感到身边的平等、友爱、团结与文明,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悦诚服地为班集体奋斗,促进他们互助、进取和爱国的激情。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是合格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1. 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有效的合力来教育学生。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不够,美国在第三次教育改革时提出了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合作的关系。确实,家庭的教育对儿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今年我所任的班里有一名学生,常在班里捣乱,使很多教师的课都上不了。很多科任老师多次找他谈话教育,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为了转变这名学生,我请教了不少领导、有经验的班主任,后来才做出了从这名学生的家庭教育入手的对策。他的家庭环境很不乐观――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的言行粗暴,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动不动就是打骂。我意识到要处理好这名学生的问题,除了教师给他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他父亲的工作。于是,我便和科任教师商量,决定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引导家长学会尊重孩子、关心孩子,利用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虽然这件事开始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我们最后还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名学生在校的表现逐渐好了起来,而且有不断进步的趋向,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可见,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要想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去了解他的家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教育我们的学生。
2. 开创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所以,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活动,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目前,学校非常重视安全教育,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却放弃了一切让学生锻炼的机会,第二课堂活动少了,甚至没了。还有些教师认为现在社会上的环境复杂,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利的,所以进行了封闭式的教学。不让学生接触社会,这也是造成社会实践减少的原因,直接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成为教育中的一块软肋。其实,学生受益岂能只限于课堂45分钟?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教师应克服一切困难,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参加绘画、朗读、集邮、摄影等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同学间的互助精神及创造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生;就业压力;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吴青枝(1969-),女,河南安阳人,河南省安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3-0082-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们的健康定义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并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于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只有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与生活。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加强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断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1]。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在高职院校中效率不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在高职文化建设背景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高职学生当前主要的心理问题
根据SCL-90心理症状自测表对河南地区的3000名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呈现出不少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并且人数不断上升。而其中有48%的高职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有10%的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由于随着高职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加,这不但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宗旨目标不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扰
通过调查表明,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下降。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让期末考试不够理想,加上高职院校的教育时间较短,而在短时间内压缩了多门课程。因此除了主科外,学生还要选择多门课程,因此学习任务较重,学习复习的时间较少,难以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原因都能够引起学生们心理性的疲劳与降低了学习兴趣,学生们很容易产生验血与考试焦虑的症状等心理问题。
(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引起的不良心理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着鲜明的个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对控制能力较差, 没有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由于学校中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性格、兴趣与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些学生并不善于与人们交际,不知道怎么为人处事。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感到孤独、寂寞,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当遇到了困难就不能够正确地看待,很容易产生了焦虑不安与恐惧的心理倾向。
(三)恋爱受到的引发的心理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因此性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渴望与异往。所以,在高职院校中随处可见情侣。但是由于人们对于性心理的不成熟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因此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很容易陷入到感情旋窝中难以自拔。当另一半拒绝自己或者爱情受挫后,学生会精神萎靡,自信心下降,甚至影响了学习与生活,一些严重的很容易出现心理行为的异常[2]。
(四)学生就业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因此导致普通高校的人数增加,这让高职学生的就业更加的困难。面对岗位求职择业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就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大量干扰,还有社会就业机制的不完善,许多高职学生想毕业走向岗位,但是又害怕走向岗位,感到自己的前途渺茫。逐渐的紧张、忧郁等心理问题出现,甚至会产生了恐惧与逃避的心理。
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的问题
(一)学校自身重视不够
虽然在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头上注重,但是在实际上却忽略教育,呈现出工作乏力等状况。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现出问题,甚至还能够发生恶性的事件。有些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这样描述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到位,甚至被挪用,工作人员不到位或者被调到其他工作,教室不能被落实或者被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而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了减少与预防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但是实际上只有等学生们心理出了问题,出了一些严重事件,学校的领导才会重视起来,教育工作才会有效地开展。
(二)课堂中现代化教学手段难以有效运用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的粉笔与黑板逐渐被新的投影仪所替代,而传统的教案也被幻灯片所替代。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却过分依赖多媒体,这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变成了幻灯片课件的展览会,让学生忙着抄笔记而难以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
(三)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
知识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理论知识内容,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学单一,难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在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一般都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四)对学生评价注重知识型考核
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日常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考核方法并不一样,但是对学生们的综合成绩的评价构成却有着一致性,也就是学生们的日常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而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只是掌握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而不能够掌握他们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理论的情况。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233-0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钱曼君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神经症行为,习惯异常,厌恶社交的、的行为,行动过度的行为,和别的学生处不好关系,和父母关系有障碍等6类问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面临就业等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对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关注较少。以学校教改项目为契机,对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依赖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我校地处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学生主要来自桂、滇、黔的贫困边远地区。同时,医学院校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虽然我院已经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的增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
笔者在校从事2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发现,与综合性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大学生课程繁重,周末上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束以后,复习时间不足,
差1分挂科现象严重。本项目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较高。对近2年休学同学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由于精神问题退学的占退学原因的大多数。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就我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还很薄弱,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应从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分布上做到优化组合,尽量确保心理学专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较大比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专项培训,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此,应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加培训,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二)改变授课教师教学策略
1.思维方式的转变。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思维活跃、教学方式不局常规,不仅注重教育知识,更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秉承这种观点,转变思维方式,在授课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的能力。
2.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课程改革要寻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难免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大大削弱了课程改革的力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更加困难。改变这些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打破积重难返、极具惯性色彩的“政策依赖”倾向。心理健康课作为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应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而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将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更多的转向能力目标。
3.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教育者应置于学生中间,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和指导。针对本校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心理健康的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35(2).
[3]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小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08,(14).
[5][6]王洪席,郝德永.经典管理定律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7]张璐.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09,(05).
[8]朱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05).
[9]王婷.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
[10]纪红旗,祖磊,张慧敏.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消费导刊,2008,(22).
[11]樊华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2]曲世伟.网络时代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胡永.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J].教育探索,2008,(09).
[14]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15]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
[16]聚精会神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9.
[17]童小军.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下)[N].中国社会报,2007.
[18]王贵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6.
[19]冼绍祥,方熙茹,陈茂珍,郭文海,张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改革中医临床教学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9.
[20]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21]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22]黄继灵.浅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利与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
[摘要]通过对我国27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以兼职为主,女性教师多;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上,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队伍数量。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
1.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少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1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其它26所高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60人,平均每校6.15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占29.38%,平均每校1.81人;兼职教师113人,占70.62%,平均每校4.35人。实际上,在26所高校中,有3所高校尚无专职教师,兼职人员中有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有先后聘请的)。因此,经常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数有可能还要少。
据我们的粗略统计,27所高校约有学生516 322人,按47个专职教师折算师生比约为1:10 986,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学生,这大大超过了一个教师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其教育质量能否保证也值得怀疑。
2
.教师队伍以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三方面力量构成,且以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为主
调查结果表明,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7人信息不详之外,153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102人,占66.6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2人,占14.38%,有医学背景的14人,占9.15%,分列前三位。这一排序与马建青、王东莉(1995年)的排序不同,他们的排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且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为主。这一结果不同是符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的,它反映了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专业化的进程及所取得的成效,是很令人欣喜的。
3.专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集中。兼职教师所学专业相对分散
本调查的47个专职教师中,除3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44人中有心理学(临床心理、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35人,占79.55%;有临床医学学科背景的5人,占11.36%;有哲学学科背景的3人,占6.82%;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1人,占2.27%。44人所学专业涉及四个,专业相对集中,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哲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在本调查的113位兼职教师中,除4人专业信息不详之外,109人中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背景的67人,占61.47%;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21人,占19.27%;有医学学科背景的9人,占8.26%;其它专业(如中文、哲学、数学、俄语、体育、法律、煤炭)的12人,占11.01%。109人中所学专业一共涉及10个,专业相对分散,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学科背景分居前三位。
4.女性教师多,男性教师少
本次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107人,占66.87%,男性教师53人,占33.13%。其中,47个专职教师中,有女性教师34人,占72.34%;男性教师13人,占27.66%。在113位兼职教师中,女性教师73人,占64.60%;男性教师40人,占35.40%。
5.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职教师多于兼职教师
在本调查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中,除两人年龄不详以外,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8岁。35岁以下教师70人,占44.30%,36~60岁之间的教师87人,占55.06%,60岁以上1人,占O.06%。47位专职教师中,35岁以下的教师29人,占61.70%;113位兼职教师中,除两位信息不详之外,35岁以下的教师41人,占36.94%。35岁以下年轻教师的比例,专职教师高于兼职教师24.76个百分点。
6.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超过半数
在本调查的160位专兼职教师中,除12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有研究生学历的88人,占59.46%;本科学历的56人,占37.84%;双学位的3人,占2.03%;专科学历的1人,占0.68%。其中,47个专职教师除1人学历不详之外,46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6人,占56.52%;有本科学历的17人,占36.96%;具有双学位的3人,占6.52%。
113个兼职教师除11人学历信息不详之外,102人中具有硕、博士研究生学历的62人,占60.78%;具有本科学历的39人,占38.24%;具有专科学历的1人,占0.98%。
7.其他参与人员因校而异
本次调查中,我们对“除专兼职教师外,你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还有……”作了统计,除3所高校信息不详之外,24所高校中,四个选项中,选“学生辅导员”的占75.00%,选“班主任”的占54.17%,选“学生骨干”的占66.67%,选“任课教师”的占41.67%。(因每所学校可能选择了两个以上的选项,因此四个选项的百分比合起来超过了100%)。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高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广泛程度也有所不同。有1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的2~3项,占62.50%,有5所学校选择了四个选项中全部四项,占20.83%,有4所学校在四个选项中只选择了其中一个选项(学生辅导员或学生骨干)。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在职进修情况
1.专兼职教师进修制度还未形成。兼职教师进修机会更少
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修情况,在问卷调查的27所高校中,除两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专职教师“一年至少保证有一次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研讨会等”的占60%,“有时有一次机会甚至更多机会,有时一次机会都没有,没有规定”的占32%,“没有机会”的占8%;兼职教师在这三个选项上的比例则分别为28%、16%和56%。总的说来,专兼职教师有一些培训与提高的机会,但培养的制度还未形成,随意性较大。相比而言,兼职教师的培养机会更少。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这种使用多而培养少的矛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有较大比例的高校还没有举措培训其他参与人员
关于参与人员的培养培训与提高,笔者也曾作过调查,除2所学校信息不详之外,在其它25所学校中,“学校定期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活动”的占44%;“学校分批选派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占56%;“学校没有什么举措”的占20%(因其中有5所学校同时选了前两项,所以百分比合计超过了100%)。可见,在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上,各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20%的高校还没有培训举措。
在目前我国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兼职教师和其他参与人员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下,在培养提高专职教师的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及其他参与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这是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和研究生学位点,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首都师大教育系自1998年起招收学校心理辅导方向的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2年增设了心理咨询本科专业。然而,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合理规划并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
2.切合实际,按生师比规定专职教师数量
教育部出台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文件中,除[2003]2号文件外,其它三个文件都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问题。三个文件在文字表述上大同小异,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在专职教师的配置上,三个文件都提到“少量、精干”的原则。“少量”是数量规定,数量如何规定,[2001]1号文件中没有涉及。[2002]3号文件(实施纲要)别提到,专职教师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确定”。[2005]1号文件中指出,“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这些提法比较模糊,弹性较大,刚性不足,操作起来不方便。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太少,师生比平均达1:10 986,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日本国立大学每5 000~10 000名大学生配有1名专职心理咨询员,而私立大学则每3 000~5 000名大学生配有一名咨询员。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辅导与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1:450,70年代以后下降至1:250至1:300。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各高校要保证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现阶段可按师生比l:3 000~5 000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为了提高专兼职教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业道德以及必备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部社政司在天津师范大学设立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各省也设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但根据被培训者反映,普遍存在下列问题: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缺乏实习督导;案例分析少;培训时间短,很少有时间让学习者自己去体验或彼此分享、督导,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建议: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要求、培训时间、拟达到的效果等,这些都要有详细的规定,做到培训计划化、规范化。一个培训计划在实施一到二轮后,要广泛征求培训人员和被培训人员的意见,做到及时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培训包。
第二,开展分类培训。目前,我国高校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专兼职教师、班主任、政治辅导员、其他任课教师等)的专业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建议,各级培训部门要针对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规格要求,坚持开展分类培训。按照不同的规格要求,实施不同内容、不同时间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训经常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专业化水平低到专业化水平高,这一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中间有个过渡阶段。我们的方向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完成这一过渡。要达成此目标,除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引进、充实专业人才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的持久战准备,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将培训经常化,并长期坚持。
第四,加强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很多时候,各级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规模效益,培训班的人数往往多则超过100人,少则70~80人,加上时间仓促,学员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参加技能训练与实习、督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控制承办方的规模,一般不宜过大,要合理分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4.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2001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最低要求是“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对于通过培训达到上岗要求者,由教育部认定的有关承训机构颁发资格证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显然,这两个规定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彼此并不互相认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必须加强沟通,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证上岗与现实存在的矛盾。
5.管理激励,调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的工作,教师需要学习,需要研究,需要投入,需要付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的参与有学校管理作为保障。如将兼职教师的值班算作其工作量的一部分,并折算为标准学时;咨询老师的咨询报酬平均每小时不低于50~60元;学校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进行考评,对工作突出的老师,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考核不合格的要取消其资格;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才可以上岗;凡获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的老师,可优先外出进修、培训、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6.全员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校员工的共同参与,即全员参与。因此,高校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等的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样,就扩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增强了这支队伍的力量。而有了师资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并由消极的矫治性教育模式转向积极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模式,同时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力量得到整合,心理教育辅导员不再是孤军作战,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并避免产生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情况,还能有效杜绝课堂上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008-03
一 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内涵
1916年,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连带学习的概念。1966年,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隐性课程是指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国内教育学者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是第三类课程,包括高校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管理制度和教师人格和教育方式等。”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中,隐性课程可以概括为物质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们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在学校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里,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课堂内外、教育过程中。以间接的、潜在的、特定的方式呈现,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受到感染、熏陶和认同,从而产生非特定的心理反应。
2.隐性课程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和暗示性。隐性课程是隐于教育过程的某些客体之中的,教育痕迹不明显,以隐蔽的方式影响学生,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了知识信息,受到了各种载体的潜在教育影响。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文化、从规章制度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到建筑物的设计等,这些隐性课程的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心理暗示和导向作用,从而形成和改变他们的人生观、理想、信念和态度等。
第二,方式的多样性。高校里隐性课程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如,校园自然环境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建筑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渗透、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等,还有高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校庆、颁奖、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节等,都在隐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面貌。此外,还有家庭和社会中的隐性教育影响因素。
第三,功效的持久性。在隐性课程中,大学生所获得的心理态度、人生观、价值观、情绪行为等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质变过程,但这些心理品质,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有较强的稳定性。
第四,差异性。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作用不是系统的和连贯的,主要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其影响与大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有很大的关系,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难以量化,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第五,无意识性和非强制性。隐性课程是通过大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而发挥作用的,受教育者一般都是通过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而接受教育的,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知识、受到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隐性课程是非强制性的,它能使大学生得到自由,在无心理压力的环境中自觉地参与,无意中得到感化,获得经验并促进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六,对象的全体性。隐性课程主要通过各种环境来对人产生影响,以各种客体为载体来实施教育,它不可能单独为某个特殊群体服务,它一经实施就面对每个学生,能使大家公平地得到熏陶、受到教育。
二 隐性课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它不同于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获得。隐性课程能提升大学生的愉悦感,减少阻抗,能影响大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接受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砺,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1.优美的物质环境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优美的物质环境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调剂精神生活、促进心理健康。校园整齐而对称的建筑布局、雕塑、假山瀑布、石刻油画、格言等艺术作品能使大学生心旷神怡,优美的校园绿化会给大学生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消减一些抑郁的情绪。校园里的阳光心语横幅、励志标语能照亮大学生的心灵。教室内有美感的设备、柔和的光线、匹配的色彩和装饰、良好的卫生状况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还通过情感控制人的行为。隐性课程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的创设发挥其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
2.教师的人格魅力、积极的情感和人性化的教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高尚人格就像一缕阳光,它是大学生人格的榜样。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艺术化的教学方式和优美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大学生的美感,产生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影响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方向,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热爱大学生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情境性和感染性,能使学生心情舒畅,产生情感共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对大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都会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从而使大学生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和行为。
3.优良的校风、班风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好的校风、班风会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氛围,一个班级、一个高校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对每个成员发生作用,会与置身于其中的人发生感应,从而不自觉地获得某种心理认识,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愉悦情绪。大学生如果长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不仅能陶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还能锻炼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蓬勃向上的精神。
4.隐性课程无意识反应的教育过程能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和无意识反应的教育过程,能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自觉的心理转化和行为控制,大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活动行为来认识自己。隐性课程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内在的矛盾运动,发挥其主体性。大学生通过内在的调节,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和战胜自我的愉悦,加深了自我体验水平,提高了自我控制水平。于是,隐性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人格,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5.隐性课程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心理品质、价值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等,对社会生活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因素,按照教育要求进行优化和设计时,就会产生正向效果。
6.高校民主的规章制度、优良的管理组织和各项活动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高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由制度文化形成的教育氛围,必然起到指向、约束、矫正、激励、整合与保障等作用。校园内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教师言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积极认知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作用。校园里各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引导他们去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指的是教育者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等环境影响,以间接的、内隐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传递给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经验的总和。
1.建设物质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高校的物质环境包括高校规划、建筑物的设计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以及各种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因素,良好的物质环境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向大学生渗透某种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内化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时应注意统筹兼顾,以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建筑物设计要能体现凝重的文化氛围,整体规划要具有绿色理念,注意环境设置的人性化,尽量扬长避短,做到美观、色彩协调匹配、绿化、净化,给大学生以美的享受。受教育者身处这样的环境,会不自觉地摒弃负面情绪。班级教室设置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大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要能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高校可创设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平台,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方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空间,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通过在空间学习、心理咨询、就业、交友、网上对话、网上调查、论坛等形式,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网络就成为了师生交流思想、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合格大学生的新渠道。高校可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学城空间互动性强的优势,扎实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课程建设。
2.开发制度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高校的制度形态是指领导体制和风格、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合理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它要求大学生按制度规定的界限办事,久而久之就形成大学生内部的动力定型,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制度文化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导向,优化设计高校制度和组织运行,利用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高校形成民主的领导作风和学生在管理上的参与有助于大学生自主、自立和坚持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形成大学生的坚强性格,培养责任感,锻炼意志和培养尊严感,培养大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大学生的自制程度、奖惩制度的艺术性,可使大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改善教育活动的氛围。
3.建设精神形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校园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格、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高校管理者和规划者要对校训、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等进行总体设计和构建,以此来对大学生进行陶冶和熏陶。高校从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创设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优良的校风班风,教师创设课堂教学积极的心理氛围,有利于用精神文化潜在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灵。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社团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文化节、学术节、科技节、心理健康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用高雅的文化滋润大学生的心灵。高校开展各种咨询、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塑造健康人格,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大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此外,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为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熊庆年.21世纪大学校园的生态[J].江苏高教,2000(5)
[3]廖传忠.培育“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J].高校理论战线,2002(2)
[4]任雪萍.从精神形态构建大学教育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2
[5]吕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0(5)
[6]袁红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N].光明日报,2007.7.23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32-0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课程的普及,尤其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省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普遍成为各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然而,该课程也面临着传统高等教育的共性问题。固定的课堂、简单的说教、教师单向知识灌输、僵化的教学计划安排,与重视个人体验、鼓励分享和感悟,并以此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格格不入。同时当代大学生正生活在网络时代,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升级和多媒体手段的进一步成熟,各种类型的在线开放教育形式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需要认清自身不足,在网络在线教育浪潮中汲取充足的营养,并选择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迷思
《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做了清晰且合理的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然而,综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虽然开设成公共必修课程已是趋势,但各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各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提供资源的有限性和良好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
1.学时要求高而课时有限的矛盾。《教学基本要求》提出,各高校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心灵的改变、心理素质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时间的浸润,但在高校教学安排的现实层面,在已近乎饱和的教学计划中再排入此课程实属不易,导致课程开设了,但课时量往往很难达到要求,8~16个学时的情况较普遍,且上课时间也只能安插在周末、晚间等非正常教学时间进行。这样的状况,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法进入正常课程体系,非常不利于学科整体建设,占用课余时间也让学生反感。
2.授课面广而教室资源有限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校级公共课,面对有限课时和大量受众,多采用大班讲座方式。数百人同堂的局面让任课教师只能选择自说自话,尽可能快地将核心知识点告知学生,师生互动无法组织。固定的桌椅更限制了团体活动的开展,难以即时引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专业要求高而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心理健康课程最佳师资来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中心的教师,他们有心理学背景,而且从事心理咨询相关工作,有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但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师往往人数较少,且还要承担日常心理咨询,无法负担所有教学任务。因此,各校通常会从其他岗位征集教师,如心理学专业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其中辅导员、思政教师由于专业所限,知识不足又缺乏培训和学习,属于勉强上阵教学,实际效果差。
二、网络教育热潮来临的启示
1.兴起背景。网络课程早已有之,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便启动Open Courseware计划,提出将大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制作成网上可以下载的课件。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概念,主张将单一主题录制成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之后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形式呈现给学生。反响最大的要属2012年慕课在美国取得的空前成功,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异军突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西风东渐,2013年,北大、清华相继加入edX项目,吹响了国内MOOC启动的号角,很快,清华学堂在线、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上海课程共享中心、果壳网相继出现,数百门课程上线供全世界的求知者选择。
2.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面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为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优势在于:(1)化课堂教育为自主学习,精简课时。通过开放网络课程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闲暇时间学习知识点,减少课内知识讲授的时间,起到精简课时的作用。同时,学生也可自行评估学习情况,主动选择对未掌握知识点反复观看,并有充足时间利用网络链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上课时,教师只需要利用少量时间对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即可,大幅减少了课时耗费。(2)变传统课堂为翻转课堂,增加互动。网络教育并非完全放弃课堂教学,据研究显示,将翻转课堂和在线教学结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翻转课堂强调学习知识在课外,课堂是用来内化知识的,其做法是将课堂由教师中心翻转为学生中心,由学生提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论点进行讨论,开展课堂活动,老师侧重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资源,节约高效。高校内仅有的高水平心理健康师资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其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对课程内容充分理解,合理地分解,再以最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诠释,通过录制技术和网络技术转化为在线课程形式供学生观看,不再局限于课堂班级,而是面对全员,实现了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慕课+翻转课堂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1.高校心理健康慕课课程的模式选择。当前主流的慕课模式包括两种:cMOOC与xMOOC。两种慕课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不同:cMOOC侧重基于关联主义的知识建构,促进学习者通过社群网络,通过师生互动问答获取知识;而xMOOC更侧重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网络视频传授知识,同时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巩固知识。就心理健康课程来说,cMOOC的不足在于,无论视频中语言多么优美和贴切,课后讨论多么积极和热烈,始终无法代替学生亲生实践和体会,深入虚拟实境终究需要回归社会现实,只有在真实的人与人互动中才能领会情感流动的真谛,因此xMOOC这种课下知识获取和课上知识巩固内化的形式更贴合心理健康课程的要求,是当前较好的改革方向。
2.课程平台的搭建。慕课课程平台的搭建有两种基本途径:寻找外部依托及自建平台。当前不少名校名师都依托专业公司设计和制作了心理健康教育慕课,这些课程结构完整、目标清晰,呈现手段丰富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课后测试、作业、资料、社群讨论基地等配套措施一应俱全。如合理选择,并结合内容制定翻转课堂方案,将是实施这一教学改革措施最便利的方式。
自建慕课平台主要包括教学视频的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心理健康课程规划进行知识点碎片化,然后开展视频拍摄、编辑和剪辑,加入丰富的动画、音乐等元素,使知识更容易理解。其次建立课程平台,结合每个知识点视频安排课前预习资料、课后复习资料及布置作业等内容,加深知识点的掌握;还需提供互动交流空间,由教师及助教在课余回复学生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翻转课堂的传统形式为提问回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但是具体效果却又褒贬不一,有研究发现,虽然教师试图在课堂上发动学生参与,但学生发言频率少,内容浅,活跃度低,学生自评也多有不满。因此,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是翻转课堂能否达到预想效果的关键一环。
团体心理辅导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翻转课堂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课程主题,当前已形成大量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和活动环节,完全可以相互契合。如人际交往主题活动之解开千千结/盲行/信任背摔,情绪管理主题活动之渐进肌肉放松训练/情绪ABC识别等,此外,团体辅导还提供了丰富的热身破冰活动,以及原生家庭等自我探索活动供教师灵活选择。
在具体课堂设计时,可进行学生分组,按照10~12人为一组划分,在90分钟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进行1个热身活动提高学生投入程度,形成参与意识,理解活动规范,2~3个主题活动,由浅入深,动静结合,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探索和感悟。最关键的是活动后结合主题知识点的讨论和反思,由于有了团体辅导活动这一载体,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的感性体验,则思考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参考文献:
[1]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13-19.
[2]罗春燕,封彬贤.浅析X-MOOC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4,(5):70-72.
[3]柴晓运,徐永安.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1):64-6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六”――六大模块,即智慧、勇气、爱心、正义、克制、卓越。
3.课程实施体系
为有效落实课程开展,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从“四大课型”和“四种形式”两方面实施课程。
四大课型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训练课、心理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采取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每周每班1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团体心理训练课,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打造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共同体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每月每年级两个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主要指导学生在情、意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每周每班1课时,班主任授课。
开设学科渗透课,全体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种形式“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的校内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情景下的团体心理训练;
以内容为载体的不同群体的主题团体心理训练;
以对象为载体的主题式督导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单一人群和复合人群);
以规模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年级大型团体训练、班级团体训练和小组团体辅导)。
通过不同情境、不同人群、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等的全方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评价。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内容要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学校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教师的评价。在全体教师绩效考评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五有”: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有评价办法。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纳入月常规检查、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建立教师心理成长档案,追踪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含第三方访谈)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得分=心理健康活动参与(60%)+其他活动参与(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学生得分折合登记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5.课程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课程计划管理:依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师生情况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管理:强化动态管理,根据课程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或删减;有机地运用预设和生成策略。
教材管理:由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教师用书和各种道具器材。
人员管理:制定《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明确课程的操作、交流、奖励、监督等制度,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
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修订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建设团体心理辅导的阵地,搭建积极心理搭建教育大舞台
建设校内团体心理辅导主阵地。在原有心理场室基础上,升级、改造场地场室,清晰划分功能。
建设校外团体心理辅导阵地。与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合作。户外拓展基地提供了校内无法比拟的自我挑战环境,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潜能的激发。
引进先进的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引进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软件,满足大规模的测试、测量并及时反馈的需要以及个人信息动态更新的需要。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有选课功能、咨询功能、自测功能和讨论功能。
(三)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执行力
构建“2+28+n”的团体辅导教师队伍模式。即以2个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28个班主任为主体,n个科任教师、高校专家、外校骨干、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人士为支持力量的队伍。
构建“六步走”教师培育计划。“六步”即问题清单、目标导向、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伙伴互助、共同体支持。同时通过行动研究――“问题+方案+行动+结果+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研究过程培训师资队伍。
(四)提炼精品项目,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
把“三二六”课程体系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充分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六、开发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总体推进和组织落实,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保证整个项目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成立创建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制度保障
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制定项目总规划,把项目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定期交流、互相借鉴。
建立指导、监督制度。教学部门每学年要安排专题指导、检查,指导、监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建立激励制度。把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七、总结
以上是我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要做法。可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结合当地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研究基础的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规划和建立校本课程的活动场室,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
第二,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全面统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课时设置;三是设置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可以设置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普及课程即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固定时间上课。个性化课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课程,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影响
1 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
1.1 迫切渴望独立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
自从进入大学校门,高职院校学生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独立和自由,他们也迫切追求自我的独立和自由,但现实情况是,他们经济不独立,又缺乏成年人的成熟和稳重,很多学生并不具备独自处理好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
1.2 人际关系障碍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不受老师重视,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甚至存在自卑心理,对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他们既想参与又害怕失败,这都妨碍了他们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甚至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矛盾与冲突,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3 学业和情感的失衡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班的进行;情感上表现出的主要是同学之间单纯的友情。然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大学课堂很少再有应试型的教育,而主要靠学生自主去学习,学生从紧张的高中来到大学,感到忽然被“松绑”,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交往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对爱情和友情也更加渴望,他们自然会面对很多感情的困扰。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1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其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渡过美好学生活的重要保证。
2.2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学生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人格结构的,从而使人格不断地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
2.3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
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心理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能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学校崇尚的行为目标上来。学校提倡什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所指向,从而驱动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学习方式。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
3.2 心理暗示作用
美好的校园风光,整齐干净的道路,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都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学生在其中容易产生愉快的心境,并能自觉注意保持清洁,行为符合规范;教师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心理感受、观点、意见等表现出来,学生则会从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中受到暗示,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3.3 心理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的内容包含学校开展的各项校园活动,诸如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歌咏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一系列活动都会使学生的道德、意志、情感受到教育,心理状态得到调整。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展示了个性特长,增强了体质,磨砺了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还学会了合作与竞争,增强了荣誉感和凝聚力。
4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呢?
4.1 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校园里、教室里要有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让学生体会,醒悟思索,产生共鸣。学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和生活,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4.2 举办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有结识更多朋友、培养更多爱好的意愿,学校提供各种适合学生的平台,举办丰富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狂欢舞会等对培养团队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径,还能让学生展现青春的活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3 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年级、班级、宿舍文化
教室、宿舍是学生在校园里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对他们最直接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搭建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学校应大力倡导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宿舍文化建设。
4.4 师德师风建设
著名教育学家斯霞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还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2]杨楠.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管理学家,2013(2).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结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关心学生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悟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人生真谛,为现实生活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19世纪以前美国学院的课程几乎全部都被规定为必修的课,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择专业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实施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别。“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在当时成为课程建设层面争论的焦点。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的观点进行辩护,他在文中说明:“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2、推进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活动周、各类社团和学生工作等方式,使在校高职生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切身经历。可以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塑造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里。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媒介,如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校内橱窗、班级板报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注重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的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