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49
导语:在财务税务代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阶段的企业所得税法与过去的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了税率、税种、扣除项目、税收优惠等方面。同时新的会计制度也在实施当中,而这对企业的会计制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又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更是面临新的挑战,税收筹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一、税收筹划的内涵和特点
1.税收筹划的内涵
税收筹划是财务部门帮助企业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而其中包括筹划避税,转嫁避税筹划,等等。税收筹划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一种做法,是纳税人在不违法的条件下做出的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一个企业若想发展的长远,对企业所有活动进行策划是很重要的,那么在现在的税收活动上市怎样体现的。先进行税收筹划,再去税务机关缴税,而在这期间企业不乏有偷漏税的情况,更严重的是暴力抗税。所以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当先进行纳税筹划,合理缴税,不偷税漏税。税收筹划是在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的合理的纳税筹划,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也能正常维护纳税机关的工作。
2.税收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
这是税收筹划最基本的特点,而它体现在税收筹划所利用的方法,与现在的税法并不冲突,不会利用欺骗的手段少缴纳税款。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还体现在有关部门无法阻止,因为其本身就是在利用税收法律的立法根本和不完善的地方合理避税,而税务机关只能尽力的完善有关税收法律法规。
(2)目的性
税收筹划是一种策划活动,也相当于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而在税收筹划中,一切的筹划都是围绕着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也就是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使企业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行使。
(3)专业性
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做的一种极具专业性的策划活动。它要求策划者精通税法,熟悉企业财务管理,最主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在既定的环境下将筹划和财务管理相结合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
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竭尽所能帮助企业降低缴纳的税款,帮助企业减少费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发展目标,不同的管理能力等等,所以各个企业的税收筹划的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符合税法的条件下,各个企业的税收筹划目标大体是相同的。
1.初级目标
税收筹划的初级目标是减少应纳税额和减少纳税风险。企业的应纳税额越少,对于企业的负担就越少,而减少应纳税额并不是让财务人员帮助企业偷税漏税,而是不让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没有做出优惠申请而导致额外缴税的情况发生;第二种情况则是企业不了解纳税的方法而出现重复缴税的情况;第三种情况是不了解可以抵扣的税前优惠导致多缴税,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要求,并且要使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
2.最终目标
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纳税之后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的税后利润是减去企业缴纳的税款之后的会计收益减去费用的结果。从概念中就能了解到增加会计收益、减少会计费用就能实现税后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在财务管理中税务费用也算作会计费用,所以减少纳税额是必要的,只有减少税务支出才能实现会计费用的最小化,企业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经过充分的财务管理工作后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实际上在做财务管理时容易忽略税务筹划的部分,总是只看重投资所带来的的短期利润而忽视了它所带来的的赋税重担。这样虽然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收益,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税务负担。在选择投资的同时应当注意纳税情?r。
三、税务筹划方面的风险
财务管理人员方面的风险,财务人员在进行税收筹划的时候会为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考虑,而这往往会导致税收筹划出现失误,或者因为思想问题导致税收筹划违反法律,最终使得企业在税收筹划的工作中有很大的风险。
响应国家政策方面的风险,现代企业的纳税义务都取决于企业自己,但是政府在进行税收工作时会因为执法行为与企业情况有偏差而导致国家的应收税款出现少或者多的情况,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对执法部门和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税收筹划的形式
1.节税型
纳税人充分利用税法中固化的起征点以及减免税等一系列优惠,通过对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和日常经营的一些安排为企业达到少缴纳税的目的,而节税方面的筹划可以让纳税人熟悉税法,抵制偷税漏税的行为,帮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避税型
这属于一种合法的筹划方式,纳税人在熟悉税法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会计知识,对经济活动的融资,投资,日常经营等做出恰当的安排,从而最后减少企业的税负。一方面可以利用税法本身的纰漏达成合理避税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税法意识,并且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税法意识的增强。
3.零风险型
纳税人在日常经营中所记得账目清晰完整,纳税申报准确无误,税款缴纳很及时等,不会有违反税法的地方,处于零风险的状态,或者风险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这种状态不能为纳税人带来收入,但是可以减少纳税人相应的支出。
【关键词】现代;财务管理;税务筹划;概念;原则
建筑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转时间长等特点,所涉及的税目有营业税、城建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多个税目,税收负担比较重。因此,建筑企业应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结合建筑企业行业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最大限度的做到节税增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增长。
一、税务筹划的概述
1.税务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针对一些资金实力并不是很雄厚的建筑企业来说,开展税务筹划是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基本手段。
2.税务筹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税收筹划虽然对征纳双方都有好处,但若使用失当,却有可能引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问题严重时还可能给征纳双方带来经济负效应。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开展税收筹划时,不能盲目跟从,因此,税收筹划在实践中应当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进行税收筹划,应该以现行税法及相关法律、国际惯例等为法律依据,要在熟知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制构成要素中的税负弹性进行税收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税收筹划的最基本原则或基本特征是符合税法或者不违反税法,这也是税收筹划区别与偷、欠、抗、骗税的关键。
第二,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税收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构建合理的事实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符合行为特点,不能构建的事实无法做到,也不能把其他行业的做法照搬到本行业。行业不同,对构建事实的要求就不同;二是不能有异常现象,要符合常理;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事前筹划原则,要开展税收筹划,纳税人就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准确把握从事的这项业务都有哪些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我国现行的哪些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所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着哪些可以利用的立法空间?掌握以上情况后,纳税人便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也可以利用税收立法空间达到节税目的。
第四,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第五,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这就意味着其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性。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具体方法分析
1.经济合同与税务筹划
在进行营业税的税务筹划时,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握好合同的签订关,对于签订不同的合同对企业的税负水平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举例进行说明一下:假如一施工企业利用自己的架空顶进设备为另一施工企业负责箱涵顶进作业,负责顶进方要完成箱涵内的出土、架空、顶进作业,另一方负责箱涵预制作业。假设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签订合同时没有经过财务部门的会审,签订了一项设备租赁合同,按照营业税法的规定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10000000*0.55=550000元,实际上述合同性质属于劳务分包工程合同,应采用建筑安装企业3%的营业税率,如果将合同变更为分包工程合同,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10000000*0.33=330000元,可以少缴营业税及附加220000元。印花税:签订设备租赁合同使用千分之一税率计10000000*0.001 =10000元;签订劳务分包合同适用万分之三税率计10000000*0.0003=3000元,可以节省7000元。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就可以得知,签订与工程相关的合同时,应避免单独签订服务性合同,同时,在签定总包与分包合同时,应注意合同条款的严密性与完整性,这样,利用不同税目的税率差异,可为纳税筹划提供操作的空间。
2.融资方式与税务筹划
建筑企业的融资管理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即对建筑企业相应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建筑企业各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企业承担的税负水平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黄河建筑施工集团拥有控股企业近10个,基本上都属于建筑、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过去都是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贷款,然后转贷给各控股企业,向各控股企业收取利息(在金融机构利率基础上加收1O%)。该集团2003年向银行融资6亿元,支付利息3600万元,应向各控股企业收取利息3960万元(3600×11%),这里就有两种涉税处理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由黄河集团向控股公司收取利息3960万元,因为黄河集团总部收取的利息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故应按金融业对其收取的利息部分征收营业税,应纳营业税=3960×5%=198(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98×(7%+3%)=19.8(万元)。黄河集团向各控股公司收取的利息超过金融机构法定利息,故应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360-198-19.8)×25%=37.55%(万元),黄河集团纳税总额=198+19.8+37.55=255.35(万元)
方案二:由黄河集团与各控股企业签订转贷款合同,该集团收取与金融机构一致的利息3600万元;黄河集团再向控股公司收取管理费360万元(假定主管黄河集团的税务机关已同意各控股公司在税前扣除)。由于黄河集团总部按金融机构利率向所属企业收取利息,集团总部不缴纳营业税。控股公司向黄河集团总部缴纳的管理费可在税前扣除,向黄河集团总部支付的利息不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息,因此其涉税金额为零。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可以得知,如果黄河集团选择第二个方案可节税250多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体现了税务筹划的重要性所在。
三、总结
建筑企业在运用税务筹划时,要先熟悉税务筹划的内涵、特征,避免走进纳税务筹划的“误区”,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注重税务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与现实性,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的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1 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
具体开支范围,不论是会计制度、准则还是新旧税法均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业务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1)赠送纪念品。(2)宴请或工作餐。(3)非本单位人员的差旅费。(4)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
税法规定,应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
通常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如果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
1.1业务招待费与宣传费的区别
是否对企业的形象、商品具有宣传作用。企业形象是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识(如产品有点、营销措施、企业文化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形象。如果具有以上宣传作用,则可作为宣传费处理;反之,则计入业务招待费。
赠送的对象是潜在客户还是已有客户,是进一步判断两者差异的重要依据。作为宣传费列支的必须是企业潜在的客户而不是已有客户,如赠送产品功能说明、在重要场所悬挂条幅、向社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如果将外购的商品送给已有客户,起不到宣传企业形象的作用,应作为业务招待费。
1.2如何区分误餐费、住宿费和业务招待费
误餐费是企业职工无法回企业食堂就餐而发生的费用,即用餐人是企业职工,原因是无法回企业食堂就餐;招待费是对外单位和个人而发生的招待、参观等费用,它的消费主体是外单位的个人,目的是维护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住宿费用参照上面两项提示分别计入应付福利费或者业务招待费。
2 业务招待费的会计核算
会计制度规定通过“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核算业务招待费。具体到企业的实际,则应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等,对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进行具体认定。
(1)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而发生的业务招待费,通过“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核算归集。
(2)企业因营销活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
(3)企业筹建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4)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在建工程-业务招待费”科目,待项目竣工并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5)对于无法准确界定的业务招待费,则通过“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科目核算。
为加强费用预算管理,企业应对业务招待费实行部门核算,每年根据各部门的业务性质确定各部门年度业务招待费预算金额并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管理。
3 业务招待费税法扣除比例
(1)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改变了以前分内、外资企业的不同标准。上述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
(2)《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10]79号》规定,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即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股息、红利和股权转让收入的5‰。
(3)《国家税务总局[2012]15号》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2011年度及以后使用)。
4 业务招待费会计与税法处理的差异
(1)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规定可据实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税法规定要按一定比例扣除,形成的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
(2)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计入开办费。会计制度规定,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税法规定从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形成时间性差异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整。
(3)业务招待费的计税基数会计与税法不同,会计上允许扣除的基数是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和股权转让收入。 5 实务处理注意事项
(1)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
董事费等,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人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 (2)对于业务招待费超支问题,属于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确定应税所得额时的一个概念,其调整只是依照税法的规定,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进行纳税调整而已,不属于会计处理范围(除因会计差错而导致的纳税调整以外)。因此其并不需要调整企业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也并不导致帐表不符。
实例:某公司2011年的有关数据如下:自报情况,销售产品收入1000万,销售材料收入10万,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售价5万,转让专利A使用权收入5万,转让专利B所有权收入10万,接受捐赠5万,将售价为10万的材料与债权人甲公司债务重组顶账15万。发生的现金折扣5万在财务费用中体现。转让固定资产取得收入10万(净收益3万计入营业外收入)。税务机关检查发现有房屋出租收入5万挂在往来账上,未作收入处理。请按新规定确认业务招待费的扣除计算基数。
6 分析
(1)因纳税人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其他折扣以及销售退回,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发生的现金折扣5万元在财务费用中不予考虑。
(2)“销售(营业)收入”是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申报数,所以虽然房屋出租收入5万属于“其他业务收入”,按规定应做为基数的组成部分,但因未如实申报,也就不得作为计算基数。其应在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第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
(3)销售产品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基数,“其他业务收入”有销售材料收入,转让专利A使用权收入5万,按规定也是应做为基数的。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售价5万及将售价为10万的材料与甲公司债务重组顶账15万,其售价部份(5万,10万)是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应作为基数。要注意的是,债务重组顶账15万与材料售价10万的差额5万是不做为基数的,其属于债务重组收益应填列在“其他收入”栏。
(4)转让专利所有权收入10万(净收益6万计入营业外收入)与转让固定资产取得收入10万(净收益3万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两项按会计处理为“营业外收入”,所以其应填列在“其他收入”栏,填列数就应是会计确定的“营业外收入”的金额,而不是所转让的售价。
(5)接受捐赠5万应填列在“其他收入”栏。
经上述分析后,该公司2011年的按规定确认业务招待费的扣除计算基数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销售产品收入1000万+(销售材料收入10万+转让专利A使用权收入5万)+(将售价为10万的材料与甲公司债务重组+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5万)=1300万。
(6)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限额:1300×5‰=6.5 万元。
引言
在时代的发展条件下,各个企业对税收筹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税收制度在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税收筹划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下面我们就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概述
1.税收筹划的概念
所谓的税收筹划就是指在企业税收之前,在不违背国家相关税收法律的要求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和内部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据,尽可能减少企业纳税的合理性行为。一本来说进行税收筹划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是纳税义务人,而且这项工作一定是在纳税之前,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税收筹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税负,它与偷税、漏税有很大的区别,是一项合理合法的行为。
2.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赔偿能力
一般说来,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盈利的大小与企业税后的利润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可以采取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的方式来取得最大的税后利润,税收成本是一个企业成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采取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起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积极作用。另外,税收筹划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赔偿能力,在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后,大大的减少因企业内部资金的不流动而导致企业缺少赔偿能力的情况出现。
(2)提防企业落入税收的法律陷阱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使用税收筹划,可以防止企业进入法律陷阱。因为税收漏洞与税收陷阱是并存的,税收漏洞为企业提供了合理避税的可能和空间条件,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必须承担一定的税收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因税收的漏洞而掉入法律的陷阱。对财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3)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中进行税收筹划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管理水平。税收筹划工作是将企业管理的三大要素:资本、成本、利润有机结合,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另外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上升了一个层次,要求不仅仅要熟悉当下的法律法规,还要了解企业的税收申报的整体流程,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现状
随着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在面临着改革与发展,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其未来发展的目标。但是就目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当前的企业发展的重心放在产品开发和企业人事管理和市场的营销方面,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尚不足。由此可见,当下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对税收筹划的认知程度不够,不仅仅是缺少对税收筹划重要意义的认识,还缺少对纳税管理能力的专业性认识,所以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在筹资决策环节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环节是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环节。在筹资决策的环节,需要一定的经济成本,筹资方式、成本列支、税负问题都会对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税收筹措工作上运用正确的筹资方式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可以对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另外还可以选择借款的方式,减少企业的所得税,在降低贷款利息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筹资成本。
2.在投资决策环节的应用
关于投资决策环节的应用,为了让现代企业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减少纳税部分的收益,对税收筹措进行运用,具体的实施工作如下:在投资方式方面,由于投资方式的不同,经济效益和风险就会有所不同,对税后的收益进行合理的计算,另外对投资风险的进行合理的分析后,采取正确的投资方式。另外在投资地点的选择方面,根据国家相关税法的规定上,有的地区在税率方面有优惠的政策,其对投资的收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将投资地点列为重要的因素进行合理应用。
3.在利润分配环节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措的利润分配环节的应用,利润分配是按照相关的制度对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进行科学分配的一种方式,这种利润分配的科学性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和投资双方的税负关系。在进行税收筹划中利润分配环节的应用中,可以对股利分配进行筹划,另外还要对亏损弥补工作进行筹划,有效的降低企业应税的所得额。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引进纳税筹划的目的
1.企业财务管理中引进纳税筹划可以减轻税收负担。首先,之所以要实施纳税筹划,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以各种合法的、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合理减轻税收负担的目标。但是应当认识到,税收负担的降低也存在着两种形式:绝对将低与相对降低。所谓税负的绝对降低,就是指在企业业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纳税额的减少。税负的相对降低是指在业务流量增长的情况下,税收额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流量的增长幅度。其次,当前有些企业谈到实现税负的降低,就认为是要达到应纳税款的绝对减少,而不考虑企业业绩的增减变化。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纳税筹划的功能产生误解,以为只要进行纳税筹划就可以实现企业纳税额的减少。应当看到,纳税筹划有其一定的操作空间,企业并不应一味地要求通过纳税筹划实现税负的绝对减少。
2.企业财务管理中引进纳税筹划可以实现涉税零风险
(1)经济风险。纳税人如果多交了税,虽然可以在法律上免除违法责任与风险,但是其自身利益却会受到损害,承担经济受损的风险。
(2)法律风险。纳税人如果为了减轻税收负担而选择逃税,虽可达到少交税目的,但是却由此要承担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最终遭到法律的惩罚。
(3)“权力税”风险。在目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人治重于法治的情况下,也就使“权力税”有了存在的条件。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少交税的目的,通过寻租行为,利用关系为自己少交税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看到“权力税”是一种违法的偷逃税行为,要为此承担法律风险和心理风险,而且寻租成本高昂,与其这样,不如通过实施纳税筹划合理减轻税负,而且避免了涉税风险,即涉税零风险,这也正是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纳税筹划的另一重要目的所在。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实施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
1.节税筹划。随着税制的完善和征管漏洞的减少,避税筹划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是节税筹划的空间却日益扩大。与避税筹划的非违法性相比,节税筹划是合法的,是顺应立法精神的。因此,进行节税筹划是一种“阳光下的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税负差异、优惠政策等进行合理的节税筹划,从而降低税负。
2.转嫁筹划。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的调整与变动,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税负专家也是纳税人客观避税的基本途径,转嫁意味着税负的实际承担者不是直接缴纳税款人,而是背后的隐匿者或潜在的替代者。转嫁筹划的基本形式包括:前转、后转、辗转转嫁等。典型的税负转嫁就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纳税人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给者,即前转与后转。由于税收转嫁没有伤害国家利益,也不违法,因此,转嫁受到普遍青睐。利用转嫁减轻税收负担目前正成为十分普遍的经济现象。
3.避税筹划。避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的基础上,通过掌握相关会计知识,在不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的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作出安排,以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避税筹划的手段很多,主要包括六大操作平台:价格平台、漏洞平台、优惠平台、空白平台、弹性平台、规避平台。对于企业不同的经营特点与经营环节,可以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进行避税筹划,或是将不同的平台结合使用,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三、进一步改进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纳税筹划并非单纯为了少交税或降低税负,而是要实现企业的财务利益最优化。纳税筹划是为了获得相关的财务利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优化。从结果看,一般表现为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或减少了税款交纳额。因而很多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为了少交税或降低税负。这其实是对纳税筹划认识的“误区”。税负高低只是一项财务指标,是纳税筹划中考虑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作为一项中长期的财务决策,制定时要做到兼顾当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必须充分考虑现实的财务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运用各种财务模型对各种纳税事项进行选择和组合,有效配置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最终获取税负与财务收益的最优化配比。
2.纳税筹划的关联性和经济性。在财务管理中,企业的项目决策可能会与几个税种相关联,各税种对财务的影响彼此相关,不能只注重某一纳税环节中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针对各税种和企业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对企业财务活动有较大影响且可筹划性较高的税种,如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关税等要考虑其关联性,进行精心筹划;而对于其他税种,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契税等财产和行为税类等,筹划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则只需正确计算缴纳即可,使纳税筹划符合经济性原则。但从事不同行业的企业,所涉及的税种对财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根据实际的经营现实和项目决策的性质进行筹划。
3.要注意纳税筹划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前期策划和财务测算活动。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和策划,进而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控制,但这些活动有的还未实际发生,企业只能依靠以往的统计资料作为预测和策划的基础和依据,考虑其中一些主要因素,而对其他因素采用简化的原则或是忽略不计,筹划结果往往是一个估算范围。而经济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也使得纳税筹划具有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注重收集相关的信息,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据此编制可行的纳税方案,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实施,并随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相应的跟进分析、使纳税筹划的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53-01
一、现阶段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多数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出于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考量,往往的关注的懂点放在业务承接量、工程安全、进度与质量管理等方面,但财务管理却相对滞后,甚至部分单位单是施行会计核算了事,根本不能体现财务管理效益,其弊端为工程成本的过度提升,难以合理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进而导致无序管理,具体问题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模式落后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由此也更全面和广泛地拓宽了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在当前经济世界一体化格局趋势越发明显的情况下,各种经营与管理的创新理念不断诞生出来。
2.效益展现不明显,重视不到位
一般来说,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包括了一般的现场安全、进度以及质量管理等要求,同时也受到易受到汛期的影响。但与这些工作比较而言,多数单位领导往往均会认为财务工作只是辅的工作,无直观价值,因此容易被忽略。
3.内部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不主动
一般的施工单位通常不具备十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往往一味追求施工效益而无视财务管理。从工作的性质来看,财务管理具服务属性,主观层面上更显被动,不容易形成一套自身固有的原则,违规违法操作时有发生,或者就是缺乏主动性管理激情,这些均成为了水利施工单位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员
财务管理毕竟是一项具较强专业特性的工作,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多数财务人员的专业综合能力还有待加强,而且谙熟水利相关财务管理工作更是缺乏,这也是导致此方面财务工作开展面临一定阻力的重要原因。
5.财务监督不完善
在部分水利施工单位中,由于所聘用的财务人员并不具有较优良的素质,继而会出现在财务的管理中力度不足的情况,严重者甚至发生监守自盗事件,而对此类现象,单位自身却不具备相应的监督制度与改善措施,最终导致财务管理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
二、如何解决问题,搞好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1.优化财务人员配置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一方面,在进行财务人员配置时一定要站在一个高度从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等层面多做功夫;另一方面,对就职后的财务人员不能任其停滞于现状,应鼓励积极接受再教育,多利用业余的时间组织学习新的财务知识,尤其是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财务知识。
2.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会计核算与管理为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为确保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更见促建相关工作的开展保持良好之秩序。
(1)加强对企业与项目固定资产的管理,应从购人、等级、投入使用等多个环节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尤其是在年限与折旧方案的确立等方面,应特别注意要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各自范畴,明确项目与企业间的协调方式,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策略,进而尽可能最大化资产效益。
(2)进一步将内部工、时与料的运转组到规范化的管理,一方面应采取一定的激励奖惩机制,更见推动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某些大额物资材料的采购时,应做到正规化地询价、比较与竞标等,以此建立起多元动态但又相对更为稳定的供货渠道,获得最佳性价比;最后,内部的调度和领用应严格审批等级,避免人为与各种不合理的浪费。
(3)针对内部相关财务的业务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理流程指导,明示化相关的办理要求、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并要求财务管理工作遵照既定的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地在合理范围内将复杂业务简化,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免除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
3.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因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其对资金的需求性、时效性比较苛刻,如何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有效,及时回笼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来看,财务部门需要为此落实各项结算工作,并对比整理、汇总各项数据,构建财务风险警示系统,通过警示系统的各项数据监测、反馈,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防范措施,规避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