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题研究流程

时间:2023-06-28 17:06:50

导语:在课题研究流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题研究流程

第1篇

关键词: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职业能力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中高职衔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如何衔接,尤其是在课程体系及课程方面如何衔接是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更多的是一种学制上的衔接,即外延式的衔接,而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没有课程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然流于形式,只有不同层次教育类型实现了课程衔接才能真正体现不同层次教育类型的衔接。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首先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其次才是在课程体系衔接基础上的课程衔接。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国内虽然探索了多种中高职衔接模式,但课程衔接只是被当作中高职衔接的内容,并没有从学生的职业能力如何系统培养的角度进行系统一体化设计,导致中高职衔接出现众多问题,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随着实践的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核心地位逐渐得到认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上的问题,包括文化基础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程重复、高职专业技能(实习)课程层次不高甚至倒挂中职等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及职业发展过程的差异缺乏认识,在于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认识不清晰,使中高职教学目标层次大体相同而导致的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出发,通过对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关的核心要素如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使用工具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以此作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依据

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衔接实现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向高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要实现课程体系的衔接,可以从中高职培养目标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中高职培养目标,找出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差异,再分析这些差异是如何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解析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多等特点,而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上会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对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解析只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来入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关键词有:“拥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备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仓储、配送、运输等基础服务技能”,“在物流行业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高职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关键词有:“面向物流行业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物流服务专门知识”“具有(岗位名称)等基本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的层次不同,中职属于服务一线操作性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属于熟练技能操作员不含基层管理,高职属于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发展通道上含基层管理岗位;二是职业能力的侧重点不同,中职的职业能力培养在技能方面,而高职的职业能力培养侧重在技术技能方面。这些差异最终是体现在各自的课程体系中的。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

不论对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还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课程体系都是体现培养职业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如何从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成长角度来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衔接就需要从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能力对比分析入手。因为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就业岗位分布广的特点,所以,进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只能从工作性质的大类角度分析,不可分得过细。下表是对适合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能力分析,岗位工作能力的差异主要从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具这三个维度来体现,因为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对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工具对应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通过对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方面的差异,而这样的差异正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高职学生和中职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确实有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描述就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差别。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放在技能的培养方面,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除了技能培养外,还增加了技术方面的内容。

三、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和途径

(一)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指导思想

由于物流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和就业岗位多的特点,不同区域的中高职院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和行业背景迥异,所以不同的中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会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实现中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领域的衔接的指导思想是:遵循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升,素质与能力培养并重。职业素质可以分为作为合格的社会人所应该具备的道德水准和作为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完成。职业能力的提升主要靠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模块完成。

(二)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

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并重的指导思想下,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途径也就顺其自然形成了:职业素质提升途径和职业能力提升途径。

四、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高职课程体系中,主要以增加的某些课程或者某些课程中增加的内容来体现,增加的课程一般是源于物流企业中的某些岗位;在中高职的同一门课程中出现的高职课程内容比中职的多,往往是由于在这一岗位上有需要高职的知识结构所支撑的职业能力,所以就会出现同一类的课程中,中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完全一样的情况。以下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和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原宜宾商业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成果。通过以上示意图,可以看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中

第2篇

关键词:就业力;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logistics personnel employ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s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cability,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s' abilities to be employed,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further defined. The teaching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idea of professional 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method for teaching refor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system

近年来物流业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3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1]。各省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经济情况做出了适合地域特点的物流发展规划。许多企业也将物流仓储、运输及分类加工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增加迅速。与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的预测不符的是,物流专业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的比率较低,2013山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1.5万,就业率为81.6%[2],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为9 175,就业率为91.51%,但在物流相关行业内就业仅占29.48%,如图1。物流行业内就业率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供需矛盾”,即学校培养出来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果造成了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解决物流专业大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低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就业力。为此,应以提高高校学生专业就业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高的毕业生。

1 基于就业力提高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1 物流管理就业力的定义。就业力(Employability),国内有些学者译为“可雇佣性”。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关于就业力的定义是,就业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国学者Harvey、Locke和Morey认为就业力一般从学习而来,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3]。

参照《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物流管理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信息科学及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因此,我们对专业就业力的界定是:物流专业学生不断通过系统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能在持续发展的物流人才需求市场上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实现职业发展与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4-5]。2005年DEST就业技能框架包括如下能力: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进取心、科技。根据对用人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概况为:个人能力(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物流专业能力(物流技能、物流实践经验、物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聘能力)。

1.2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就业力作为人才培养的衡量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升其个人特质。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作为人才输出的关键环节的学校,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努力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理论基础和能够提供职业持续不断发展的知识支撑,让其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2 构建提高就业力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框架

2.1 物流管理本科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7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在本科教学阶段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三方面:①86.78%调查对象表示课程体系和课时设置不尽合理,以学院为例通识类课程占总课时比例高达32%。②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占据主要位置;78.5%的调查对象表示实践环节投入不够,课程实践比重低、课时少,应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物流作业实训、物流管理实训及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③65.42%的人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结合效果差,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2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针对以上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高就业力为目的,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框架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和实训课程以及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并且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第一学年主要以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通过综合实验和实训课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系统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

(1)通识类课程。通识类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类必修课是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另外可以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如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语言与写作类等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个人基本能力: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心态、自信、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物流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在教学手段方面建议增加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能力,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与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统筹进行,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社会考察、社团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和社区等形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等。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这类课程是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基础,可以为进一步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夯实理论根基。

(3)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不同的学校对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同,但大多根据物流的环节设置课程,再结合学科及实践前沿理论。如采购、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物流专业英语、供应链管理、物流战略等。地方高校应根据地域特色本着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原则,开展专业教育。例如山东省拥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港口资源,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港口物流和国际物流等特色课程。

(4)综合实验与实训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对物流基本技能和物流流程的深刻认知而开设的。主要包括:物流企业模拟运营、物流项目运作、物流仿真实验、物流作业实训、校企合作等。

物流企业模拟运营和物流项目运作类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讲授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虚拟游戏、仿真模拟实验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团队合作、制定工作计划、实现工作目标、完成案例总结,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虚拟游戏模拟多团队的管理对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并理解物流的典型过程、关联和问题,通过多轮模拟改进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理解物流知识,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有很好的效果。

物流仿真实验则是通过物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建模,以了解现行物流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还有很多3D软件,可以分角色模拟配送中心的运营。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计划,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5)职业发展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就业观,促使大学生正确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职业素养培养课、求职模拟、创业指导课[6]等课程。

生涯规划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大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培养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7]。高校的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要建设开放和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升大学生差异化就业的能力。职业素养培养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法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择业观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掌握选择职业的方法和技巧。除了理论指导外,授课方式多采用实践的方式,如模拟应聘、礼仪素质等内容。通过大学生的能力测评、创业指导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可以在大学四年分阶段进行,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及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他们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能在职场内发展顺利。

3 结束语

针对现在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提出了旨在提高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体系。

(1)优化教学课程设置,调整学分分布结构。依据提高就业力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课程应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特征,所以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应兼顾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及职业发展五个方面。在学分分配方面,应加强综合试验和实训类、就业素养培养等课程的学分。

(2)改进教学手段,探索多形式的授课方式。在实际中教学方法手段应该不断丰富和创新,来满足不同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学生需求,增强学生对物流专业的感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通过幻灯片演示,案例教学、物流仿真模拟软件等形式,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案例和物流软件模拟教学可以营造与实际相仿环境,增强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层次、渐进式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地将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在一起,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职业能力提升过程,全面不间断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 (2014-03-07)[2014-06-25]. http://.cn/wltjwlyx/226760.jhtml.

[2] 佚名. 山东省将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实施意见[EB/OL]. (2013-07-08)[2014-06-25]. http:///shandong/yuanchuang/2013/0708/1590139.shtml.

[3] Mantz Yorke, Peter T Knigh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C] // Learning and Teaching Support Network(LTSN), 2004.

[4] 张体勤,江岩. 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29(7):72-74.

[5] 谢晋宇. 可雇佣性开发:概念及其意义[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22(1):46-54.

第3篇

关键词:全英文课程;计算流体力学;课程建设;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21-03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高等教育也在走向国际化。高校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决定了其吸引国外高水平师资和优秀学生的能力[1],进一步会影响到所在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形象。因此,全英文教学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2],并有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石油类高等学府,已将国际化办学提升到了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3],相继出台了聘请外教、接收来华留学生、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推动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一环,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大力推进下已作为该院的第一门全英文课程开设起来。计算流体力学被选为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第一门全英文课程与其学科特点有关。该院的油气储运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都或多或少需要用到计算流体力学,且随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出国联合培养等涉外科研活动日益频繁。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能否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毫无疑问地取决于研究生是否能够用英语无障碍地与国际同行就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甚至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交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甚至更高级的英语思维能力。

然而,用英语进行科研活动对于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尤其是我国学生长期处于单一汉语教学语境中,到了研究生阶段早已习惯了十几年的汉语教学。这使他们进入科研工作后也不由自主地倾向于阅读中文科技文献、撰写中文科技论文,大大局限了研究生的视野、局限了原创性成果的传播范围,也使他们在开会、毕业、出国、就业等压力下不得不使用英语表达其科研成果时,往往“张不开嘴”、“下不了笔”,即使勉力为之也经常词不达意,难以清晰准确地体现其科研成果的精髓,影响了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效果。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硕士生会用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博士生中能够自如地用英文撰写科技论文的人数也在少数,即使一些研究生通过了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但是当其在生活和科研中使用英文时仍然感觉格格不入、困难重重。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教学、科研环境是全汉语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词汇、概念、原理、定律等都只用中文讲授,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已经先入为主地把知识与中文绑定了,不知道这些知识地道的英文表达是什么。另一方面,学生为了通过各种英语水平考试所进行的是泛泛的英语训练,由于缺乏应用背景,往往是考试结束没多久学生就把所记的词汇、语法忘光了,不知道如何把英语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形成综合的英语能力。总之,学生在教学、科研、英语这三项活动中做的几乎是互不相关的三件事。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把专业知识的教学环境改变为全英语,把英语有针对性地用到教学进而科研中[4]。因此,以“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特色全英文教学之路,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的全面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其科研创新和国际交流能力。本文针对第一次开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续优化该课程的设置提供借鉴。

二、“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课堂教学分析

为了切实分析出“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的初次授课得失,以利于后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仅从教师本身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反馈资料。因此,从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材料的难度和组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4个方面对学习了该课程的37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选项间可以多选)。调查是采用网上下载问卷匿名填写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研究生课程与其他阶段学生的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要求在第一年即修完所有课程,为后两年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其中大部分课程均集中在第一年的第一学期。新开的“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的时间安排,实质上体现了与已有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从学习者的切身体会去了解最为真实可靠。因此,问卷调查首先从课程的时间安排入手,结果示于图1中。45%的学生认为虽然课程时间安排得太紧凑但是有利于锻炼英语,也有20%的学生认为时间太紧而影响学习效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该门课程目前的授课模式是从国外大学引进外教来讲课,外教在国外大学本身承担了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只能根据其空余时间来华集中授课(2周),因此授课强度高。但是凡事皆有正反两面,集中高强度授课对于汉语课程或许不适宜,但是对于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课程反而会因为高频度的语言刺激而使学生较快掌握专业英语。这一点从45%的学生的正面评价即有所反映,从教师课堂上的观察也得出了相同结论,即从第2堂课开始学生已基本摆脱了第1堂课的完全听不懂的状态,掌握了基本的专业词汇,从第4堂课开始已有较多学生能和教师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简单交流。另有15%的学生认为安排在第一学期较好因为有利于集中学习,20%的学生认为安排在第二学期较好因为需要一些知识准备。这两方面其实也是各有利弊。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和绝大部分研究生课程同时学习,减轻后续学习和科研压力;安排在第二学期可以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张量、数值传热学等汉语环境的课程后有较为充分的知识准备,有助于提高全英文环境下的学习效果,毕竟对于外语来说,内容本身越熟悉越容易听懂[5]。

在教学内容难易度方面(图2),绝大多数学生(96%)反映教学内容偏难偏多,感觉课堂上应接不暇(25%)、课下需要较多时间消化吸收(43%),还有一些学生希望围绕几个难易适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话题来展开(28%)。就这些问题,经过与外教的交流,发现外教已经降低难度并减少内容来授课了,这一调查结果恰恰反映出中外学生英语能力差别悬殊。在后续开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差别,做到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另外,由于外教的学科背景与修习该课程的学生不一致,导致了学生觉得讲授内容偏理论化,不知如何应用于工程。这一点在本校接手该课程后可以着手改善。

在教学材料适应性方面(图3)主要反映了2个问题:(1)目前的主要教学材料依靠记录老师板书而获得,既熟悉了英文(39%),又部分影响了听课效果(27%);(2)给学生提供的参考教材虽为国外教材,但都是面面俱到地介绍计算流体力学知识,没有针对性和侧重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联系也不紧密(21%)。针对这两个问题,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重新组织,挑选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材料。

教学方式包括课堂组织形式(图4)和语言环境(图5)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的授课形式比较满意,认为引入了国外的授课模式后课堂氛围轻松,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41%),每堂课开始前先让学生用英文总结上节课内容,既复习了知识又锻炼了口语(43%)。这说明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模式是认可的,并不是仅仅将中文替换为英文的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具体到语言环境上,39%的学生认为强制全程使用英文,虽然感觉不适应但是避免了对中文翻译的依赖,直接用英文学习知识更有收获;26%的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边讲课边书写的形式,因为听与看结合起来更易于听懂和理解教学内容;28%的学生希望遇到陌生英文词汇时教师能用较浅显的词汇进行解释,这样更便于从英文角度直接掌握知识。从图4和图5反映出的学生对于提问和强制使用英文的抵触情绪,教师一方面应坚持原则,另一方面应多鼓励学生直接使用英文学习与交流,疏解学生的紧张畏难心理。

在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图6),压倒性的意见(占92%)认为目前采用大作业形式来考核很好,并且大作业题目本身比较灵活,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强化了学习效果。也有少量呼声要求在期末大作业之外增加平时小作业(3%),以及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5%)。可以考虑以后的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学习过程考核,可能会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计算流体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初步意见

基于以上教学调查结果,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教师的授课经验结合,分析得到了以下课程建设意见:

1.课时安排应紧凑适度。总体上该课程应安排在数值传热学、张量基础等课程之后,使得学生在中文环境下预先掌握一定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向全英文环境的过渡。具体课时安排应既不太紧也不太松,以平均每周3次课,每次2课时为宜,使得学生既能跟上课程进度又不会因为上课间隔太长而遗忘已学的专业英语。

2.教学内容应精挑细选。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以本专业工程中的典型案例为背景,围绕难度适中的常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讲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针对性强。建议在完善教学PPT的基础上编写专门用于这门课的讲义和教材。

3.教学方式应去中入西。正因为中国学生长期习惯于中文课堂的讲授式教学,不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较多的交流,甚至讲台和课桌分别成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堡垒”,才导致容易将这一模式带入到英文环境的课堂学习中。然而,这一带入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学生面对的是英文和专业知识的双重困难,如不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交流,学习效果非常有限且专业英文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最终必将陷入“英文阻碍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反过来阻碍英文的学习”这一怪圈。只有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放弃传统中式课堂的“上下级”教学模式,引入西式课堂的“平等式”、“开放式”授课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英文答辩等形式,才有可能让学生乐于在英文环境下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培养专业背景下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培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生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

[2]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

[3]林伯韬,林青,庞惠文.石油工程专业材料力学全英文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1).

第4篇

关键词 物流管理 助理物流师 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已经成为整合经济资源和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3月10日 国务院颁布《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明确了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纲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在行业逐步成熟的前提下,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整体需求持续增长,但目前,掌握现代物流实操管理技术的实用性人才的短缺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二、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对目前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持证人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持证人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的主要依据。物流专业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有利于保证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竞争能力。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入实施,对物流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推进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笔者所在学院从推行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工作以来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仍存在着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考核评价单一性等问题。为了适应我国物流行业业态变化快、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速度快的现实,据调查,我国现有的政府机构或部门,以及大中型企业经济贸易部门共需要400多万物流管理人才。从市场供求情况看,目前我国从事物流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不足万人,其中有管理经验、接受过系统理论教育、拥有资格证书者甚少。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不仅是加强理论或体系的学习,而且还注重案例和实际操作的培养。即如何去操作,如何才能胜任工作,遇到问题怎么处理等等。而目前,物流管理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存在脱轨,难以从本质上突出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使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学习能力。

目前,常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双轨制、课程体系学科化、教学模式传统化、考核评价单一性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职业型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

三、物流管理课程具体改革思路

本文系统分析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对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改革进入深入分析与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方案:

(一)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相关知识点中;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的三大模块穿插到教学计划中。要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进行讨论,把学生带入到虚拟的场景中去分析,在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剖析案例,自己发现可运用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培养学生进行物流业务分析、物流系统处理,物流管理理念和协作精神等能力,适用不同物流岗位的需要。

(二)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物流管理实践性课程体系的设置标准应与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相一致,在内容安排和实践考核方式上,应为学生获得证书提供方便。在各知识点学习完毕后,组织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为学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做好准备工作。

(三)与助理物流师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项目驱动型课程体系改革。

在实践引领理论知识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对教学项目进行分析,把 3 个项目安排到各个学期中 总体上是以子项目为单位形成学习单元(课程),最终形成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作者: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产业组织与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8-0075-01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推动下,将优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其着眼于培养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物流管理专业属于致用之学,传统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辅以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其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与地区的物流发展相适应,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 重庆市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重庆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支撑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西北五省、云贵川及沿江城市与重庆市区域内的物资流通。同时,中国内陆最大保税港区在重庆的建成以及“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建设,奠定了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在此契机下,重庆物流人才需求逐步加大:(1)国际贸易及转口贸易推入快速通道带来了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突破性增长。(2)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生产服务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事笔电产业、汽摩产业、医药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物流人才需求增加。(3)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生活服务型物流产业发展,加大了城市配送物流、快递物流人才需求。(4)交通改善明显、枢纽地位逐渐形成促进区域物资和商品互换水平,交通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人才需求增加。(5)新经济和社会需求提升,带来电商物流、零担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市场人才的需求。

二 面对重庆市的需求,独立学院物流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重庆地区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立足于本地物流人才需求,在物流实验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应以物流实验室为中心、经管类通用实验室为辅助、校外物流实训基地为最终应用平台进行开展,通过教学视频、现场参观、模拟训练、软件操作、案例分析等手段,建立起一个具有完整而专业特色突出的物流实验课程体系。

1.经管类通用实验室的实验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专业,它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利用高校经管类通用实验室,开设一些经管类通用的实训课程。

2.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课程设置

随着高校物流教育的发展,很多独立学院都建有专业的物流实验室,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其实验室具备托盘平房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分拣线、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等硬件,具备WCS仓储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软件。因此,依托物流专业实验室可开设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课程项目则可以由浅入深、由难到易,按以下几个层次分阶段进行:(1)即基础类实验。在实验教学环境中模拟各种物流操作实际,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2)即管理类实验。在学生们完成各种物流操作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安排管理型实验,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3)综合类实验。对于已经完成了基础实验和管理实验的学生,鼓励其完成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考虑递进式实验教学层次,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课程及具体项目设置如下:(1)国际物流实训可设置基础类项目:管理类项目、综合类项目。(2)仓储配送实训可设置基础类项目:仓储配送设备认知、仓库出入库及库内操作、配送中心拣选与包装操作;管理类项目:仓储设备选型、仓储货位规划及计划编制、拣选策略选择与设计;综合类项目:第三方仓储与配送流程软件操作、仓储与配送系统仿真。(3)运输管理实训可设置基础类项目:运输合同与谈判、物流设施设备认知;管理类项目:运输线路优化、零担运输配货设计;综合类项目:运输线路优化、零担运输配货设计。(4)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可设置基础类项目:自动识别、分拣、物流通讯、公用信息平台等物流技术认知;管理类项目:物流技术在未来超市的综合运用;综合类项目:各类物流管理软件操作。(5)生产物流实训可设置基础类项目:柔性生产线流程操作、车间搬运系统操作;管理类项目: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生产物流布局优化、供应链管理软件操作;综合类项目:企业生产物流流程设计、工厂物流系统仿真。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物流专业;工学结合;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10-02

1 前言

工学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思想、育人模式、助学举措。工学结合可以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一开始就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计划当中,并通过在学校的课程学习和在企业的课程实训,实现校企的“零距离”对接。然而现今大部分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都是对普通本科课程体系的简化和移植,虽有安排一定比例的实习实践内容,但均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物流专业的课程结构乃至内容,因此,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2 青岛市技师学院一二三四模式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所谓“一二三四”模式的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是指建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具备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物流人才为目标,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素养证书“三证合一”,以“生产性教学环境”平台、“校企融合平台”“双师型教学队伍平台”“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四大平台为保障的递进式一体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开展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对青岛市技师学院04~09级500多名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跟踪分析,总结出学生入职后的职业生涯为新员工入职阶段、业务操作阶段、基层管理阶段和综合创业阶段。每个阶段具体体现为不同的工作岗位,而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职业要求。在对物流专业学生日后将面临的工作进行分析之后,确定每一阶段培养目标要求,按照要求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七个核心项目课程,并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进行序化,递进式进行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

以培养“双核”能力为目标,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性与行业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因此,青岛市技师学院将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物流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立体考虑、分段落实”的培育方法。

1)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首先,学校基础教育部门主导开发了职业素养通用课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团队、自我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各专业通用的素养能力。其次,物流专业针对物流行业企业的要求,在专业课程设计时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再次,企业见习阶段,企业导师除了对学生的技能做出评价外,还需对学生的素养表现进行鉴定。最后,学校在不同学期开展不同主题职业素养专题讲座和专业环境建设,使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落到实处。

2)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为更好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改革,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创新,采用实地考察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调查与访问法等典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另外,学院每年都举办“技能节”,进行技能练兵。现代物流专业开展过商贸实训中心进出库项目、学校教材库设计、玻璃杯快递包装、自动立体库等比赛项目,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突出学生全面评价为目的,创新使用“三证”制度 为配合“双核”型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全面素质评价,学院创新使用素养证书制度,形成毕业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素养证书“三证结合”的评价体系。

1)确定了技工院校学生核心职业素养评价模型,模型包括一二三级指标、评价内容、标准和评价来源。

2)制定素养证书取得办法。学院根据全面考核与评定情况确定每位学生的核定核心职业素养等级并颁发相应的《核心职业素养评价证书》,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三个标准。

3)发挥素养证书的导向、激励功能。评价模型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要的测试维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向党团组织靠拢的积极性。评价模型赋予学习能力比较大的权重,有力地促进了学风的转变。评价模型唤起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视,增强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自觉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管理。

以“四大平台”为手段,保障课程体系实施 课程体系的实施离不开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塑造、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配套的教学资源。

1)打造生产性教学环境平台。2006年,学院建立现代物流管理实训室,实训室以先进的物流业务流程为核心,结合条码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运作与管理技术、企业资源配置技术等物流硬件和软件技术,以流程性的活动为模拟,让学生在实验场所完成一系列物流模拟操作。2012年,学院与青岛利群集团合作,建立工学结合商贸实训中心,中心为全院师生提供真实的商品销售服务,采取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2013年,学院与青岛中青软件合作,开发一套体现青岛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特点、有企业真实数据支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学生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模拟。

2)建设校企融合平台。学院在学校层面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在所有专业都成立有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校企共同研讨专业建设发展,共同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承担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专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教育组织保障。物流专业聘任青岛市首席物流师段沛佑为学院大师工作室物流工作站签约技师,其行业背景对学院物流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同时作为中国物流学会、青岛市物流协会会员单位,学院借助协会的平台,积极参与青岛地区物流专业产教结合工作,为专业发展搭建行业指导平台。

3)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平台。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并提高教师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开发能力,系部负责实施并制订相应工作计划,安排校内专业教师到对口的物流企业进行考察研修、顶岗锻炼,力求通过企业历练掌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突出应用知识和综合技能。

4)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学院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围绕物流专业建设,自主建设和购买支持网络教学模式的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建设把传统学生被动式受教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一种实质性转变。

3 青岛市技师学院一二三四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效果

建立起体现职业性、项目化,能与工作体系互动的课程体系 因课程为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形成与职业岗位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更能体现企业实际需要。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体验经历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提高对职业岗位工作的认知,提升职业素养。

学校和企业互动联动,共同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在改革过程中就必须引入企业的参与,改革后的施教过程中更需要企业的全程介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单靠学校的教育环境必然难以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优势,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校企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一二三四”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体系可照顾到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直至毕业的在校期间,每一个学期都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培训等课程,提升学生个人职业发展潜力;并且结合专业课的学习,融入企业的初期认知实习、中期生产实习以及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操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藉此可为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4 结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能否有效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是课程体系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一二三四”模式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本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波.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三大关节点[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17-18.

第7篇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对清脂颗粒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筛选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比较提取率。结果: 清脂颗粒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法为加6倍量的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30min。结论: 所确定的提取条件稳定可行。

【关键词】 提取 正交设计 清脂颗粒 有效成分

清脂颗粒是由制首乌、决明子、山楂等药配伍而成,用于痰浊阻滞型高脂血症。本实验研究是根据处方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通过回流法和超声法进行提取,确定清脂颗粒中的乙醇提取条件。分别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乙醇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加醇含量作为考察因素,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苷,大黄素,熊果酸含量为检测指标,对两个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仪器与对照品

1.1 主要仪器

LC-10AT型液相色谱仪泵主机(日本岛津);SPD-10A型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N-2000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达公司);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美国PE公司);SB2200-T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奥特赛恩斯仪器公司)。

1.2 对照品

大黄素对照品,110756-200110;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糖苷,110844-200404;熊果酸,110742-200527。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实验部分

2.1 正交实验设计

优选提取工艺条件,按每份试验1日用量称取制首乌、决明子、山楂等药材以L9(34)正交表率选,每方法共试验9份。

其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结果见表2。

表1 清脂颗粒剂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表(略)

2.2 有效成分指标含量测定[3,4]

2.2.1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苷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实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理论踏板数以葡萄苷峰计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葡萄苷对照品适量,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具塞锥型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10ml,称定重量,超声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滤过,取上清液,即得。

测量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照干燥品计算,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苷(C2OH22O9)不得少于0.70%。

2.2.2 大黄酚,大黄素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实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理论踏板数以大黄素,大黄酚峰计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酚,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2.3 熊果酸[5,6]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实验: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磷酸溶液(85:14.95: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理论踏板数以熊果酸峰计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转贴于

2.3 方差分析

根据表2,3的结果,将三指标含量之和作为综合含量进行方差分析。

表2 回流提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苷、大黄素、熊果酸含量测定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L9(34)(略)

表3 超声提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苷、大黄素、熊果酸含量测定正交实验设计与结果L9(34)(略)

2.4 工艺条件的确定

从方差分析结果可知,清脂颗粒制首乌、决明子、山楂的醇提条件中,提取方法、乙醇倍数、提取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提取次数>提取倍数>提取方法>提取时间,较适宜的因素为:乙醇浓度2提取次数3提取倍数2提取时间1。

3 讨论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指从原料药材中分离有效成分的操作,其直接关系到中药有效成分的得率和后续加工的难易程度。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两种。溶剂提取法又分为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以及连续提取法等。这些传统的方法普遍存在着提取率不高、杂质消除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如超声场强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破碎提取法、空气爆破提取法、荷电提取法、旋流提取法等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

通过比较提取方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前提,选择超声法为本颗粒提取方法。本实验结果表明,清脂颗粒中制首乌、决明子、山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倍量的80%乙醇,提取3次,每次30min。

用超声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方便快捷,提取率比传统的回流方法高,但真正的工业化生产还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谢伟,谢绍辉,张爱红.安神补心颗粒醇提工艺研究.广东药学,2005,15(3):28~30.

2 许小军,田更河,冯洪江,等.通脉活络康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3):336~337.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6:31.

4 龚尧峰,高尚,易志恒,等.清热解毒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药房,2006,17(2):1~2.

第8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发展方式;柳州汽车城

引言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绘制了能使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蓝图。该《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是一种艰难的探索,也是一个创新举措。

1、高速建设的柳州汽车城

1.1编外建设的“优化开发区”。柳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被赞誉为“山水最美城市中工业最强,工业最强城市中山水最美”,柳宗元曾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吟咏这座美丽的城市。然而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却未被摆在突出位置。柳州既不属于优化开发区的珠江三角洲,也不属于重点开发区的北部湾地区,柳州汽车城处在长三角、泛珠三角、大西南与东盟经济圈的连接地带,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汽车城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北部湾开发建设之中,寻找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对接口。其开发建设俨然一个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典范。

1.2“四大驱动”取得重大成就。柳州汽车城实施产业驱动、教育驱动、环境驱动和创新驱动“四大驱动”,优先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各类轿车、汽车,延伸汽车产业链,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汽车城紧抓优化开发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依靠本身所具有的工业优势,主动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开发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动力。汽车城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也不断改善,2015年汽车城实现整车产能100万辆,产值约15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这不仅集中体现了柳东新区和柳东人民的精气神,更贯穿着以产业、教育、环境、创新“四大驱动”为引擎的柳东发展模式的强大灵魂。

2、汽车城发展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柳州汽车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柳州汽车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品牌,享誉全世界。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高端技术和人才的缺乏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汽车城建设过程中的征地问题矛盾突出,是摆在柳州汽车城健康发展面前的重大难题。

2.1高端技术缺乏。汽车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对高端技术进行投入,使得柳州汽车的技术水平在全国还处在较低水平。其生产的汽车还主要以中微小型汽车为主,其品牌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2.2人才缺乏。柳州虽然具有悠久的汽车发展历史,但其人才严重缺乏,尤其缺乏创新型人才。柳州的院校虽然近几年来创造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汽车行业专业性较强,仅靠柳州院校培养出来的汽车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汽车城的人才结构也不合理,初级人才较多,中高级人才较少,且缺乏强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致使汽车城的建设人才严重缺乏。

2.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汽车工业是产业链条庞大的综合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招商引资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柳州汽车城建设的好坏。当前,柳州汽车城建设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服务于柳州汽车城建设的交通网络、供水排水、供电供热、垃圾处理等都存在总量小、种类少、缺环多等不足。这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城科学发展的需要。

2.4农村征地问题矛盾突出。汽车城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土地是柳东人民的命根子,土地被征走后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汽车城征地工作历史遗留问题过多,调处难度大。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短缺也成为汽车城征地问题的瓶颈。由安置工作而引发的矛盾是汽车城科学发展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征地工作按照政府的计划稳步进行,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住房安置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是摆在汽车城建设面前的难题。

3、政策建议

针对汽车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科学发展建设汽车城,本文相应地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快运用顶端高新技术、招大引强和构建生态新城等,促进柳州汽车城科学健康发展。

3.1加快运用顶端高新技术。继续实施“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特别是应用顶端高新技术,不断强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在资金、项目、人才、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加快应用顶端高新技术给予大力支持。汽车城为加快运用顶端高新技术,已建立了牛津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和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国家重点实验室柳州研发中心,为柳州汽车城汽车行业奠定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2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入驻企业资金效益。入驻企业是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引领柳东经济腾飞的引擎,如何创建优质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进驻柳东,是汽车城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汽车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入驻企业的资金效益,吸引国内外特别是在国内外享受盛名的大中型企业的合作,通过“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汽车城。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引资,统筹三大产业全方位招商,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汽车城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征地拆迁安置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城的建设和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汽车城的和谐与稳定。汽车城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法规,打好城市攻坚之战,切实维护好当地群众的利益。采取有效的纠纷调处措施,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已征土地的管理,满足用地需要,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当地群众自觉参与到汽车城的建设之中,为汽车城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发〔2010〕46号)[D].北京,2010年12月21日.

[2]王天津,田广.环境人类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廖婧,于大勇.柳州柳东新区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2014年9月22日.

[4]柳州新区经济发展局.柳东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对策[M].柳东新区科学发展研究,2013年3月.

[5]柳东新区(柳州高新区)招商局.招大引强 打造完备产业链[N].今日柳州,柳州市,2013年第9期.

[6]柳东新区管委会.柳东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柳州市,2012年5月.

第9篇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历经近10年的探索,建构出“一个主张”“一个流程”“一套机制”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引导教师挖掘、研究教学中的“真问题”,并将研究所得转化为“真成果”,有效促进了教师间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互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逸夫小学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建构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倡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既怕又烦。有的认为课题研究“高大上”,遥不可及;有的认为平时工作已经很忙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研究;有的尝试着做了,但没做出什么结果,研究报告也只是东拼西凑;有的虽然做出了一些成果,但成果主要用来评奖,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一种方式,为了解决“教而不研”“研而不教”“教研两张皮”的问题,实现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我校教师历经近10年的探索,建构出“一个主张”“一个流程”“一套机制”的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二、教师课题研究常态化模式建构

(一)一个主张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应以自身为研究主体,以自己教育教学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为研究目的。教师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立足校本、基于学生、指向课堂,寻找“学得更好”“教得更好”的具体可能性;研究的过程应该是集约式的,即科研、教研、教学相结合;研究的成果应该是显性的,可操作、可推广,通过研究形成学校内部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实践中提出了教师课题研究的“一个主张”:教师的研究就是“寻招”的实践。“寻招”就是寻找“招数”,也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践”就是研磨“招数”,验证“招数”的有效性,明确“招数”的使用说明。研究始于问题,指向问题解决的方案。

(二)一个流程

流程既是对每一个环节具体任务的明确,又是对事物进行过程中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教师课题研究首先要发现可研究的共性问题,进行“招数”的寻找和讨论,使问题课题化;接着,进行“招数”的研磨实践,结合课堂观察,收集相关证据,使“招数”更趋科学化;最后,进行课题成果展示和“招数”的交接,使校内知识得以共享,也就是将“招数”校本化(见图1)。

(三)一套机制

1.“文件夹”机制:记录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常常苦恼于研究问题“提不出”或“没共识”。为了解决研究课题的来源问题,我们建立了“文件夹机制”。每个备课组(教研组)指定一名教育教学问题记录员,把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记录表》上(见表1),并将记录表上传至校内网的备课组“文件夹”中。新学年开学初,教科室将“文件夹”移交给新接任年级组,新接任年级组根据“文件夹”中记录的问题,进行选题讨论,生成有意义的、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表1 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

问题发现者 时间

问题的简单描述(背景、主要情景、问题)

问题即时解决描述

问题解决的思考与构想

带的为必填项目。

教科室“文件夹”中的问题很多,研究哪个问题,需要备课组成员达成共识。如何达成共识呢?以数学组“估算教学”这个课题为例,研究问题的确立经过了三次研讨。第一次是问题筛选聚焦会,备课组首先查看上一学年“数学教研组教学问题汇总”文件夹,整理出23个问题,经讨论,将“计算中的估算”作为研究方向;第二次是调查准备会,备课组通过问卷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和教师在估算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次是汇总分析会,汇总调研情况,确定具体研究课题。通过三次研讨,备课组最后确定以“计算中的估算素材撷取及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学年研究课题。

2.“寻招”机制:多方学习,探究问题解决策略

确定了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后,接下来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招数”。这一环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头“寻招”,二是集体“议招”。分头“寻招”旨在让每位教师贡献自己的智慧,明确每名成员在研究中的职责。分头“寻招”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完成:一是查文献,寻找别人的“招”;二是谈经验,梳理自己的“招”;三是议设想,提出原创的“招”。课题组的每位成员将自己的“三招”填入《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见表2),备课组长收齐《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后,召集组员展开“议招”,议出大家觉得值得进一步研磨的“招数”。

表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表

课题名称

收集与评析人

一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招

二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招

三 简单描述其做法及效果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个人评析 个人评析 个人评析

3.“磨招”机制:一种指向行动改进的实践研究路径

“招数”研磨,是对经组内集体商议确定的“招数”进行课堂实践和反思,以期完善“招数”,发现“招数”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使“招数”科学化,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在研磨的过程中,强调研究证据的收集,以证明“招数”的效度。“招数”研磨的流程为“二次上课三次研讨”,具体如图2所示。

(1)一次研讨:明“招数”。主要任务是明确研磨“招数”、设计预案并进行课堂观察分工。具体流程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集中备课,设计预案,重点设计在这个特定的教学内容中如何使用“招数”;确定执教者,课堂观察分工。

(2)二次研讨:求改进。主要任务是对“招数”执行情况的反思及二次跟进研讨。具体流程是执教者反思“招数”执行情况;课堂观察者结合观察评析;畅谈“招数”优缺点和改进措施;组长小结,明确二次跟进的操作思路。

(3)三次研讨:理成果。在二次课堂跟进后,收集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小结“招数”研磨的成果。

在集体研磨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招数”的再实践,收集证据,积累经验。每位教师实践“招数”后,填写实践记录表(见表3),以供组内总结和他人借鉴。

表3 “招数”实践记录表

课题名称

研究者姓名 实践班级、学科 实践时间

“招数”概述

实践过程描述

实践过程反思

“招数”的自我评价(包括“招数”的有效性、适用性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4.“传招”机制:实践跟进的交接班机制

“传招”机制意在研究成果的传承,使研究有“遗产”,使学校内部知识转化为教师共享的资源,乃至新研究的起点。学校每学期末组织全校性的各课题组“招数”研究报告会,各课题组介绍本组课题的研究历程以及“招数”操作方案等,让全校教师了解各组的研究成果,传递研究方法,营造研究文化(见图3)。

努力使成果呈现与的方式更加简明、更易为教师接受,是我们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个方面。目前,我们较多采用的方式包括课堂展示、“招数”研究报告、教学手册、主题报告、小组教学研究专场(课堂展示+主题报告)。其中“招数”研究报告和教学手册是最主要的方式。“招数”研究报告(见表4)简化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文本形式,遵循“从问题到建议”的逻辑线索,突出知识共享导向。

表4 “招数”研究报告格式

一、研究问题

这部分要开宗明义地交代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

二、“招数”的提出

这部分需要清晰地交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组最后提出了哪些具体的策略或“招数”,并适当交代是怎么想到这些策略和“招数”的。

三、效果和证据

这部分主要任务就是交代如上所提到的策略或“招数”的实践效果,以及相应的证据。

四、讨论分析

对本研究及其研究结论进行相应的讨论分析和反思,主要说明“招数”的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未解决的问题,继续研究的方向及初步构想,以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三、结语

从问题发现到“招数”交接,一个流程、一套机制,课题组与备课组合并,为解决长期存在的“教研两张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构建学校内部知识共享提供了一套新机制。教师集体研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组织知识,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也让每一位教师体验到了专业成长的幸福感。在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组长的领导能力问题

在课题研究前期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备课组之间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做得好的备课组,全体组员都能够深度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研究热情,甚至一些原来对课题研究颇有微词、对校本研修并不关注的教师也热情高涨。但也有个别备课组的部分教师未能深度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题组长领导能力的差异。因此,遴选合适的课题组长并加强对课题组长领导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2.选题能力提升的问题

教师能否将优质的问题放到“文件夹”中,备课组能否找到适切的问题进行研究,直接关乎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有价值的课题,大家的研究劲头足、心气齐;不理想的课题,往往让大家越做越迷茫,越做越找不到方向。挖掘适切的课题,既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要提升教师对教学现象的识读能力,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建立机制加以推动。

3.年轻教师的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