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

时间:2023-06-28 17:06:55

导语:在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学生厌学心理研究

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 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G44

1 心理健康

1.1 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来说,“心理健康”可理解为:无心理疾病(没有心理障碍),无心理或行为异常情形;并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即指人们能经常保持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努力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1.2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客观的标准,很容易测定。但心理状况如何,其标准就难以测定。许多心理现象往往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般把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点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分析,中学生的健康心理表现大致为:

1.学习上刻苦、自觉、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关心集体、愿与同学交流。

3.热爱劳动,能帮助父母从事简单生产劳动。

4.遵守社会公德,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5.富有同情心,自觉帮助他人。

2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特征表现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从小学升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造成了一定的不健康心理。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2.1骄傲自负型心理

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成绩好;或是长期担任班干部;或是经常参加比赛并获奖等。进入中学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的成绩,不习惯中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就产生失落、怨恨心理,总认为自己“失宠”、被“冷落”、没有人“关心”等。

2.2自卑孤僻型心理

有的学生由于神庭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2.3贪图享受型心理

现在的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过分宠爱,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吃苦,生活上讲究吃穿,追求高消费,抗挫能力差。

2.4过分依赖型心理

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上过于被动,遇到难题就等老师讲解,考不好就闹情绪;生活上自理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往往不能接受寄宿制生活,需要家长陪读。

2.5 任性自私型心理

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常常顶撞父母,在学校自然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因此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3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3.1个体的原因

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随着学生生理变化,“成人感”出现,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感”,总想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师长在他们心中的权威降低,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学生存在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情绪比较冲动不能克制自己,在兴趣和愿望上常有随意性、多变性,在感情上较封闭,不愿对别人敞开心扉。

3.2外界的原因

外界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条件有利与否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幸福美满且教育方法得当的家庭会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良好作用,反之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其次,在学校的教育环境里,如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一味抓成绩,或者教师的不当言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在社会的环境里,许多社会变化必然会影响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

4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4.1 心理健康促进学习作用

4.1.1学习成绩与学习适应能力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十分显著,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自然在学业成绩上会较适应能力弱的学生好。

4.1.2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会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一个人在高兴的时候会对每一件事感兴趣,在别人的启示和指导下,他会努力完成一项艰难的工作,并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自信、乐观、积极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学生在心理健康状态下接受教育,就会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反之,效果很难想象。

4.1.3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决定于智力因素,而决定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兴趣、态度、情感等。所为心理素质好坏,其实就是心理健康与否,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时刻表现出积极乐观、充满自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经常缺乏自信,自信心的强弱就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学生成绩好坏与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 2003,(2).

第2篇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甚至倒背如流,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老师布置的作业拖了又拖,有的学生在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有的学生在交作业的前一刻抄袭他人的作业,还有的学生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不交作业。拖延在中学生中是普遍现象,但是拖延久了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甚至会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本文选择中学生的拖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拖延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及时纠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对学生进行拖延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

一、拖延的概念

拖延的英文是“procrastination”,这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pro”的意思是“向前,偏好”,“crastinus”的意思是“明天”。所以这个英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是“推迟到第二天”,在国内翻译为拖延、拖沓、拖拉或惰性。

关于拖延的概念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极的拖延

Laura J.Solomon和Esher D.Rothblum认为拖延是个体对可能体验到主观不适的任务进行不必要的延迟行为。Lay认为拖延是一种非理性地推迟应该完成的任务的倾向,侧重的是认知因素。Steel将拖延定义成非理,“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槽糕的结果仍自愿拖延的行为”。Knaus认为拖延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这种习惯导致不必要的推迟有时间限制的、重要的、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Haycock等人认为,拖延是推迟或者完全逃避必须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决策、完成的任务的倾向。Tuckman则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回避必须完成的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

2积极的拖延

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在做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Chu和Choi认为,拖延有时也会与积极后果联系起来,一些人通过拖延,在时间压力下产生强烈动机,反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们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拖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选择时间压力;二是故意拖延;三是有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四是最后会取得满意的结果。

3多维度的拖延

Milgram认为拖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迟的行为,二是不利的行为结果,三是拖延者认识到任务很重要,四是拖延导致了痛苦。但是,Ferrari(1995)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晚完成任务的行为都是拖延,那种认为拖延是由于主观上的不舒服所造成的观点有点狭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拖延都会带来痛苦。基于此,他提出拖延具有三个标准:其一,无论行为还是意图,都缺乏一种即时性;其二,目的和表现出的行为相矛盾,存在不一致;其三,在拖延期间,偏爱其他有竞争性的活动。Steel认为,拖延的含义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为意向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二是不良的行为表现;三是心境变化。

综上可以看出拖延的概念有从原来单一的维度向多维度发展的趋势,说明其研究在逐步完善。但是拖延的概念还没有实现统一,不同的研究者根据不同的概念展开相应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拖延的测量方法

迄今为止,对于中学生拖延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行为观察法、日志法和他人评定法。

1问卷法

目前国内外关于拖延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问卷法是指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共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项目组成(如对必须做的工作也要拖拖再开始做),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如看完图书馆的书不管到期没有都会立刻归还)。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至5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一致性系数为0.82。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结果容易量化,但是其主观性比较大。

2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在作业期间的时间管理和分配,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来看其是否具有拖延的倾向。如Piers Steel etal(2007)根据拖延的定义中包含延迟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采用观察法来获得“延迟”(每个测验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数,即完成越晚数字越大)和“非理性”(被试没有完成的题目数)的数据,最后将两者之和作为拖延行为的量化比较标准。行为观察法具有行为的真实性,但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3日志法

拖延日志法是通过追踪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活动执行情况,从纵向了解学习拖延的动态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拖延的有关信息。日志法可以比较不同学生之间拖延的程度,但是该方法只能研究小样本,不具有普遍的推广性,而且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4教师评定法

由于问卷法的主观性较大,为弥补问卷法的缺陷,有些研究者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Milgram(1993)对学习拖延的研究中采用教师评定法,这一简单的评定量表包括三个问题:学生预习次数、学生课堂出席次数、该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或下降情况。但是这个研究方法也只能针对小规模班级,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综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尽量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三、拖延的相关理论

关于拖延现象,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解释,这里主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的自我防御论、行为主义的强化说和认知学派的不合理信念理论。

1精神分析——自我防御论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拖延是在面对威胁性事件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一种降低焦虑、保护自尊不受伤害、获得安全感的防御方式,是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比如:学生在考试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害怕在考试中取得不好的成绩被老师、家长批评,被同学另眼相看,所以在考试前假装生病。

2行为主义——强化说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看,拖延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是从个体对愉快活动和短期奖赏的偏好发展而来的,拖延者比非拖延者在记忆中有更多的成功。换言之,学生拖延既可能是因为因拖延而受到了奖励,也有可能是因为拖延的惩罚不够。在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在合适的时机给拖延的中学生正确的强化,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拖延行为。

3认知学派——不合理信念

从认知学派的角度看,拖延是因为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于是就会拖延这种存在疑虑的学习任务。受到这种不合理的信念干扰,学生往往迟迟不肯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一拖再拖。持这种不合理信念的学生大多追求完美,对于完成实际的学习任务没有稳操胜券的把握,怕事情的结果不如人意,被其他人嘲笑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拖拖拉拉。如果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会归因为“不是我不够优秀,是时间不够充足”。

四、总结与展望

拖延现象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涵盖的人群也比较广,例如学生,工作者等,尤其对学生拖延的研究越来越多。拖延的概念从开始的单一维度到多维度逐步完善,与此同时,研究者也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研究拖延的测量方法,将理论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现在已有不同的方法测量学生的拖延行为,但是国内对于中学生拖延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可以在研究方法上考虑将问卷法和观察法结合,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从众心理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也就越强,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当人们所处的情况,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便会产生从众心理。三是个人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就从众的意义看,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就业信息方便快捷,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心里难免为之所动,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甚至与专业都无关,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在“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将商品大打折扣,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可谓是一哄而上,迅速被抢购一空。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只能闲置下来,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如今不仅明星整容,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认不出其真实容颜,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一方面,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那我也应该谈恋爱,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学生已十八周岁,是独立的个体,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另一方面,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有人盲目从众,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多利益,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过于盲目地从众,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浪费金钱,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自己陷入困境,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大学生要正确对待,避免盲从,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第4篇

文章论述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探索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开放式问题教学;抓住辨析问题进行教学,并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正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对创新非常重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相关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数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进行论述。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

要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提出创造性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性思维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大脑思考、联想,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来说,创新性思维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不断深入探究,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去发散自己的思维,其创新、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去论证、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知识点,抓住数学中的热点、活点、趣点,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有趣的地方,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采取一些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或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举办数学竞赛活动等。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环境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思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探索,分析问题。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引导者进行引导。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可随意先出一个关于勾股定理的题目,利用学生们手中都有的三角板,让他们计算三角板的斜边长度,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探讨。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讨论结果,抓住时机引出勾股定义,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怎么来计算,这不仅有利于学习的创设,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三)重视开放式问题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好的拓展

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丰富内涵性,通过对数学知识体系内容的研析,以问题教学为平台,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圆的讲解时,可以这样设问:平面上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最小距离分别是6和2,求圆的直径。以这类有多种解法的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

(四)抓住辨析问题进行教学,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让他们去质疑,一切的创新创造都是来源于质疑,只有产生了问题,才会有解决方式的产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树立辩证思维的教学,多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解答过程,从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形成问题分析的有效方法和问题解答的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储备力量

理论是创新的基础,如果无法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那么创新性思维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来引导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把握。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规律,才能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系统网络,才能进行系统的深度思维,进而更好地运用和转移。只有了解这些数学理论形成过程,才能领悟和掌握数学的基本逻辑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为学生夯实理论基础。

三、结语

把枯燥死板的学习内容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进行问题创设,理论实践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真正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赫.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3):128.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其已经将创新能力当作现代化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认识,需要更加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并从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推动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并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因为教学资源的束缚以及教师意识的限制,导致大部分教师为学生制定严格标准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开展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所提高的只是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其根本仍旧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为例,学生在没有教师限制的情况下可能改变观察的步骤,即先使用高倍镜后使用低倍镜。同时,学生在临时装片时可能会使用盐水而不是清水。

学生设计的实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会在学生的实验中印证自己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观察与改进。基于此,学生的思维才得以活跃,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注重对学生的鼓励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发现,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敢于质疑和创新的勇气。因此,教师虽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但学生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而打开书本按照书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失去了自主实验的效力。

例如,在检测CO2的实验中,一名学生提出可以尝试使用盐水、双氧水等进行检测。但是,其他学生担心这样的操作无法获得直观的认识,进而导致实验的错误。因此,学生在交流后显得犹豫,最终决定放弃这一选择并按照教材中的指示进行实验操作。此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要鼓励学生在没有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喜爱大胆地创新和设计。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时展的需求,也迎合了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6篇

一、学生实验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1.只注重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心理

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实验过程的现象,在许多中学生乃至部分教师的思想中普遍存在。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技能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不会做化学实验就如同缺少了双腿中的一条腿。即便如此,我国的大部分中学不抓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实验室的建设。甚至还认为实验耽搁学习时间,教师往往只注重实验的讲解,学生则死记硬背。于是,就把“做”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这种带着功利性的学习,势必会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

2.单纯兴趣心理

部分学生对实验感兴趣,是认为实验好玩,对实验现象好奇,但缺少义务感、责任感。他们上实验课感觉如同做游戏,实验课也成了他们的放松课,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有趣的现象上,而没有对实验的本质进行更多的思考,缺乏探索精神。例如,教师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点燃,用HCl做喷泉等实验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甚至要求多做几遍,而在做反应缓慢、现象不快捷、不明显的实验时,却感到“不好看”、“不精彩”、“没意思”。忽视了自身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的培养。

3.轻视、敷衍了事心理

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敷衍了事心理的源动力,同时也是阻碍着学生兴趣的发展。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对实验课敷衍了事的心理。认为上实验课就是做实验,对老师在实验课上所讲知识漠不关心。教师在实验前讲授知识的效果远不如在教室里讲授知识的效果。实验中缺乏思考,忙于操作,忘记了学习任务,实验中这些学生照方抓药,俨然成了操作工人,降低了教学效果。

4.恐惧、胆怯、紧张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高达45%的学生对实验存在恐惧、胆怯、紧张心理。认为化学实验充满着危险,不敢接触化学试剂,不敢动手操作仪器,进到实验室,感到无所适从。对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没有预见性,实验过程畏手畏脚,大脑高度紧张,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制约了大脑的思考功能,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5.被动、盲从心理

被动、盲从心理是指少数学生不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老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或看其他同学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或单纯的“仿效性”。很多在思考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也请老师或同学来帮助。还有个别学生为完成实验任务而请同学帮助做实验。有的学生当自己的实验数据与别人的不同时,不加思考,盲目修改,盲从于别人做出的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时缺乏思考和主动性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实验没有起到应有效果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调整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使人成功的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只占20%,而情感的作用则占80%[5,6]。因此,要抓住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驱动力和催化剂。

1.改进实验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内容中验证性实验比重过高,验证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某个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学生在学习理论后对实验想象已有了判断,因此缺少了对实验的探究心理,自然就会失去实验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例如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只对有危险的、学生从未见过的实验操作进行讲解,其他内容稍作点拨即可。在实验前,多提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自主寻找答案。在实验时,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特别是思维活动的参与。

2.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单纯觉得实验好玩的心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能边“玩”边思考则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在学生已形成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试验。学生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就会使其兴趣进一步提高。因此,要运用情感共鸣,优化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保持学习兴趣的永久性。

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克服学生轻视、敷衍了事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对化学实验有轻视和敷衍了事心理的学生比例很大。怕麻烦、不愿动手动脑的学生为数不少。教师应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入手,强调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理论知识平衡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化学科学家的贡献,说明化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加强巡视指导,根据出现的问题,随时随地进行个别指导。实验过程中要做好实验记录,每个学生都要将实验结果反馈给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为了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4.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消除畏惧紧张心理

化学实验中很多药品不是具有毒性、腐蚀性,就是具有难闻的气味。同时,化学仪器又大多数是玻璃制品,它们具有易碎、高温易炸裂的危险。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种自然恐惧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强调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掌握实验中所涉及仪器、药品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求,尤其是安全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只要规范操作、提前预知,做到心中有数,化学实验没有那么可怕。必要时,教师要进行操作示范演示,指出实验成败的关键,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打消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

5.重视能力培养,克服被动盲从心理

克服学生被动、盲从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有责任感和义务感,适当时候还要让学生有小小的成就感。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会用正确的操作方法。针对学生的依赖、仿效心理,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平时实验课上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适当的表扬。要在实验课上做好每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并给出成绩评定。对于不爱动手操作的同学,教师要给以正确的引导,还可以让实验效果好的学生,给同学们做一些经验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增强实验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且形成一种看谁做得更好的积极态度。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中的体会大胆进行实验改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7]。”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消除学生的种种不良心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实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复中主编.基础化学实验.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2] 黄宝圣.关于师范化学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化学教学,2000.

[3] 黄宝圣.师范化学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化学教学,2003.

[4]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磊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营造氛围 创新兴趣 开感 新思维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教育和影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定会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各种教学理念的研究,加上自己的实践,觉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在的才能变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有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小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热情。其次,轻松的课堂气氛和教师学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实现由教向学过度,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再有就是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时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2.1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故事等等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这些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在学生的眼里变的是那么亲切和随和,通过学习他们的故事,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和创新走向成功,讲故事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的作用。

2.2 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兴趣。中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掉信心,教师创造合适机会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所以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去独立解决,并用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保护、维持和发挥,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

2.3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一个孩子的成长总是在解决许许多多的未知问题中来完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所以他们总是在问或总是爱问“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个个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并解决问题。

2.4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优美的图形或图案,给我们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它能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的情景中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优美的图案和图片,要恰倒好处的利用,让它们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兴趣的目的。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任何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很快的培养,教师才能轻松教学,学生才能轻松学习。

3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教学教材巧妙安排,对问题巧妙辅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景,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进入到创新的思维状态中。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教师在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探求、创造性想象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实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在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比如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5 开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第8篇

关键词:跨栏跑;教学;心理障碍

前言:跨栏跑是在快速跑动中要连续越过有固定高度、距离和数量障碍的运动项目。它的技术比较复杂 、节奏感强 、锻炼价值较高。通过跨栏练习 ,不仅可以发展身体素质 ,而且可以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跨栏跑,会出现恐惧心理。表现出学习兴趣不大,信心不足,甚至厌学的情绪等等,使教学难以进行。〖BP(〗因此,探索出一套能有效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意义的。〖BP)〗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内随机抽取该院20012级、2013级学生1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拟订问卷,然后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大二(20012级)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回收问卷98份,去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回收率达98%。

1.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结果与分析

在被研究的对象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刚学习跨栏跑这一项目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由于这些心理障碍,造成他们不敢学习跨栏,对此运动项目有一种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厌恶感。因此,他们在学习跨栏时学习的质量很差。

2.1 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

经调查有53%的学生喜欢跨栏跑,有10%的学生对跨栏跑无所谓,有32%的学生不喜欢。从总体上分析,学生对跨栏跑感兴趣,训练积极性强。

影响学生跨栏跑恐惧心理因素以技术差、身体素质差、怕别人嘲笑等原因影响,也对该项目运动产生恐惧心理。从调查结果看,这对跨栏教学来说非常不利,亟待于克服这种恐惧心理,促进跨栏运动的有效开展。由于栏架的高度产生心理障碍的占10.5%,因技术差的占13.7%,胆小的占12.6%,场地器材影响占15.8%等。

现对以上原因进行分析:

(1)栏架的因素 男子110米栏的标准栏高是1.067米,女子100米栏的标准栏高是0.914米,这一高度对于初期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会导致初学者出现“跳栏”现象,这样动作肯定会变形,动作一变形,撞栏、摔倒等现象就很可能发生,恐惧心理也随之产生。 (2)跨栏跑的运动技术较复杂要快速跨过一定高度的栏架,并在跨越过程中迅速完成跨栏动作。在技术上要求速度快、有力量、髋关节灵活,中枢神经系统要求高度兴奋与敏捷,这一高难度导作导致学生出现思想紧张,促使跨栏步动作僵硬,从而上下肢和身体配合不协调,心理障碍随之产生。

(3)学生身体条件 部分身体较矮、肥胖、体弱的学生自卑心理严重,主观上认为难度太高,自己无法做到或在刚学习时觉得自己学得很差或给同学们取笑他的动作难看,导致学习完全没了兴趣,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大,而形成畏惧,退缩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 (4)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如有的学生在对概念未清楚的情况下,或者教师由于讲解不清晰,示范动作不准确完美,教法不当,没有针对性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心态。

根据以上调查对跨栏存在心理障碍总结出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与手段:

(1)心理疏导法

通过心理疏导,使学生明确跨栏跑不仅是练身体,练技术,也是培养勇敢顽强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精神的过程。一方面要向学生说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使学生心理上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做一些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跨越动作,帮助他们解开心理上的疙瘩,树立跨越的信心。

(2)确保示范质量

教师正确优美的规范动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突出跨栏特有的节奏感,形成学生正确动作表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心理愉快的感受,消除畏惧心理,使教学活动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有艺术性。

(3)降低练习的难度和强度

在不改变技术动作要求的前提下,暂时降低练习标准,先采用低栏和较近距或简栏架,让学生在较轻松的条件下完成一系列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从简单的过栏动作感知到复杂的空间、时间感觉,从建立分解动作到形成完整技术的表象,直至建立“栏感”,消除恐惧。

(4)加强安全措施

在跨栏教学中,不少学生因动作不熟练,往往容易碰伤或摔伤。因此要教育学生不仅要以正确的姿势跨栏,还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碰栏。跨栏跑比赛规则中允许运动员将栏碰倒,在练习中碰栏是不可避免的。碰了栏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碰栏的原因,认真改进过栏的技术。同时要加强保护,减少伤害事故,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3 教学方法及课外指导

从调查中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课外锻炼指导,也在不同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学中学生过栏的恐惧感。对于跨栏跑来说,由于其动作难度大,技术掌握效果不佳,学生学习进步慢,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去循循善诱,从易到难,进步发展提高。在课余时加强科学的锻炼指导,从基础-专项分解技术练习-专项组合练习-全程练习-教学比赛,逐步的去发展提高。

2.4 运动氛围与师生关系

运动氛围与师生关系也是减轻学生运动恐惧感的重要因素,浓郁的运动氛围为学生参与运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运动积极性。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宽松的运动平台,让学生运动兴趣高涨,从而降低学生的过栏恐惧感,促进跨栏跑教学。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学生从总体上对跨栏跑运动兴趣浓。

(2) 在跨栏跑运动中学生恐惧心理主要受技术、身体素质、自信心、栏高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要增强身体素质。

3.2 建议

跨栏跑运动是一项跨越障碍战胜困难体验成功乐趣的项目。学生在跨栏跑学习中,应遵循动作技能的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明确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降低练习难度、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动作技能的水平,尤其应该多运用心理学的手段对学生跨栏跑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进行有效干预,消除学生紧张、恐惧行为,引导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最终达到熟练掌握跨栏跑技术动作的目的。(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第9篇

论文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讨论,对高师院校大学生悼育教学中的心理库碍进行了研究分析.体育教学与健康具有探刻的内在联系,高师体育教学改革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1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不单纯是智力的竞争,而是包括体力、心理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竞争,健康与体育的结合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是因为,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可见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尤其是心理状态.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心理障碍.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其实质是一种影响人的潜能发挥,使人对外界刺激无法在最佳状态下作出应答反应的心理阻滞因素.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障碍对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消极减力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高师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

2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2.1厌倦心理

部分高师院校大学生由于动机不强或受到挫折而厌倦体育学习.大学生刚入校时,由于压力原因,学习体育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消失,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精神疲乏、懈怠,甚至干脆弃而不学。

2.2焦虑心理

焦虑是伴随某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模糊的、令人不偷快的情绪‘焦虑水平的高低对学习、训练的影响不同,焦虑水平过高会起副面作用.部分学生由于人学时体育素质较差,当学习遇到挫折、测验成绩不理想时,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压力,形成紧张、不安、焦急、优虑甚至恐惧的心态.

2.3麻木与冷漠心理

这是个体对挫折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或防御性反应一如部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倍感吃力,运动能力下降、水平停滞不前,因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勇气.2.4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主体由于环境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少数学生对一些正规的教学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偏激态度,不配合、不协作,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3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经过查阅文献和座谈讨论表明,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3.1主观原因

部分高师院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淡薄、动机不强、情绪自控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缺乏进取心等,这些是高师院校大学生体育教学诸多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

3.2客观原因

高师体育教学中除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因素外,现行的高师体育课程还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体育观念落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得过多过细,教学内容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的评价,这些都不利于更好地培养高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高师体育教学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高师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表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鱼待提高,高师生作为准教师,角色职责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同时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知水平; 在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如何对待个人与集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心态等方面,体育教学过程都表现得极其生动、具体和真实,其应答的效应,又表现得非常鲜明、及时.这种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和即时反馈正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通过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坚忍不拔、沉着果敢、开拓进取与自律能力等心理品质,都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更有效地保证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5纠正方法

5.1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以增强克服心理障碍的精神力量.

5.2教学优化组台

这是指在体有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地安排运动负荷,抑制外界的不良刺激,活跃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参加各项运动的热情,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5.3培养“自我效能”信念

首先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产生多练几次的渴望心理;最后,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或用激将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或运用心理暗示法,增强学生“自我效能”信念,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5.4创设良好的情境

创设良好的情境方法是多样的,如语言描述情境、围绕问题设置情境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引发强烈的体育运动动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就必须激发他们的需要,通过对目的、意义、用途的讲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动作有一个整体的感觉、从而形成学习的意向.

5.5自我调节

采用自我调节情绪训练,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去除歪曲、夸大或缩小的成份,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5.6发展能力和素质

改变体育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理念,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运动能力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有针一对性地安排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