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56
导语:在歌曲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兴趣;语言运用;激励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表演者,学生也不再是观众,而是师生共同的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要立足成才,想方设法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的舞台,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愿意发挥自己的潜能,自觉地展示自己。那么如何搭建或者搭建怎样的舞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合理地运用课堂用语
教师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和引路人。教师使用课堂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但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切忌太难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此,课堂用语应简练、通俗、易懂。另外,课堂用语不仅能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交际日常用语,而且也可以训练他们的听力。如果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听不懂一些课堂用语,教师也不必急于用母语解释其意义,可以通过变换句式、反复强调的方式,也可通过其他学生的回答及动作的表示使他们慢慢地理解和意会老师所表达的意思。这样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习,就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融入其中,也会慢慢地激发他们对语言的探究,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奥秘和魅力。
二、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研究者、学生的引路人,以前的原则是:知识就像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也就是强硬的灌输教学法。而如今知识就像一条河,教师是带领学生找到水源的那个人,在课堂教学中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把知识灌学生”。所以,课堂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就决定了教师就是“把舵人”,把握着课堂中的大方向,每个环节的设计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够事半功倍。
如何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直观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主要是指采用各种直观的教具使学生能够对要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达到快速学习和记忆的效果。直观情境教学法的好处主要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交流。实践证明,直观情境教学法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把直观形象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使原来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变得有声、有形、活泼有趣,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当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虽然我们学校属于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学,但学校教学资源也日渐丰富多样。现在我们学校在语言教学方面,运用的主要直观教具有幻灯片、录音机、电脑教学手段、电子白板等,它们不但把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声形并茂,而且还能够节省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如在教新单词时,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充分认识,与此同时还可以播放真人发音,播放真人发音要比教师反复领读的效果好得多,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轻松掌握词义,也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读音,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真人发音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增强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2)游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有新鲜感,而且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使英语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学习乐园。如在教完单词后,可以运用这样一个游戏来复习和巩固单词:教师先拿出一块秒表和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可以是一顶帽子或者一个盒子,在容器中放入学生已学过的词汇的卡片或上面写着学生所认识的单词和短语的纸条;接着教师把全班分成两队,指定某个学生为计时员,第一队推荐一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容器中抽出一张词汇卡片或纸,这名选手只能用动作表明词汇卡或纸条上的单词的意思,第一队的学生设法猜出那个词或短语……以此类推,哪一队在一定的时间内猜到的单词最多就获胜。这个游戏既复习了单词的汉语意思,也加深了学生对单词的印象。
(3)分角色表演竞赛法。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善模仿、好胜心强的心理时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分角色表演竞赛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致中、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这一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情境对话的练习和巩固。教师在教完对话和课文后,可让学生自备道具,自配音乐带动作,分角色分组上台表演。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冀教版八年级下册lesson 16 “The Bear Escaped!”对话较多,语言生动、戏剧性强,就可要求学生讨论理解课文并把它改写成剧本,然后由几个学生分别扮演Jenny,Brian,Danny,把课文以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有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对课文里的单词、词组和句型记忆也更深刻。由于是学生自己当主角表演,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让另外一组的同学认真倾听,这组同学能听出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个别新单词的读音是否有误,或者句子语调是否到位。这种分角色竞赛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张嘴说英语的愿望,增强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增加他们说英语的机会,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极为有效。
(4)听、唱英文歌法。初中教材中有许多词曲优美的英文歌曲,教师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上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播放同学们熟悉的、比较激进的歌曲,让同学们快速进入英语课堂。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也可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回顾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听音乐,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就会更加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朱曲平.论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J].南通职业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eaching,the teaching reform should be targeted. Therefore,before determining the measures and contents about the reform,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ents’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educational background,and so on,especially the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me teachers have being trying to carry out reform about "Planning of Scenic Area" course,which wa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aduate. The reform is based on a deep analysis and research about teaching object,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As a result,after a few measures putting forward,some good effects have been obtained. And also,this can b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students of planning or designing.
Key words: Planning of scenic area;Teaching reform;Analysis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火热,各地各景区陆续开始编制风景区规划,以此来推动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国内许多院校也陆续开设了这门课程,试图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风景区规划编制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风景区规划涉及的学科较多[1]。目前国内开设此课程的专业多为城乡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这些专业所在的学院也有所不同。如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开设此课程;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代表的院校,则设置在风景园林学院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2]。而河南科技大学则将此课程确定在林学院的风景园林硕士课程中,属专业选修课。专业和学院的不同,一方面反映了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定位,另一方面从侧面也可以体现该学科的设置背景和专业积累[3]。
2 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河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依托该校园林本科专业设立,获批于2014年,从2015年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已入校两届,分别有学生11名和14名。
通过对学生第一学历的统计,以及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反馈的信息,分析得出了以下2个现象:(1)招生生源的学科背景以园林专业为主。学生第一学历以设计类和园林植物类的占大多数。且设计类的专业以园林为主,少数为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招生生源的学科背景以园林专业为主。这与该校研究生专业设立的本科支撑学科是一致的。(2)本科教育阶段缺乏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两届学生中,没有出现规划类学科背景的学生。结合学生的来源学校,可以初步推断,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城乡规划相关的知识。这也与课堂上反馈的信息是一致的。由于存在以上两种现象,多数学生对景观设计的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城乡规划层面的基础知识不了解、不熟悉,由此造成听课的过程中对部分知识点消化、吸收的效果不太好。尤其是城乡规划涉及的知识面和内常繁多、复杂,最终导致前期授?n效果一般。
3 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结合以上现象和存在问题,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教学切入点的把握 针对目前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背景的不同,应首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只有更好的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风景区规划课程研究的内容是规划,而学生更容易联想到的内容是旅游,二者交叉的部分即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即风景区。因此,可通过以下手段来尝试改革:(1)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多媒体,利用一些更加直观的图片和简短的视频来阐述要讲解的知识点,并以此来引导学生。(2)反转课堂的利用。研究生的教学,应更多的开发学生的自学和互学的能力。利用反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解自己曾经游玩过的或者感兴趣的风景区,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翻转课堂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规划的内容上来。在学生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己去过的、景色比较优美的景区入手,但受限于这些风景区规划资料搜寻的难度,讲授的内容常常不由自主的偏向于旅游方面,或者仅能讲述较为感性的内容。这时需要老师能够从有限的材料之中,发现与风景区规划相关的线索,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引导。2016级研究生,共分3批进行了讲授。通过引导之后,后一批的内容比前一批都有较大的提高。
3.2 教学案例的选择 通常,任课教师的重点放在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但对于规划设计类课程而言,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应该并重,案例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的效果。由于学生本科教育专业和教学体系的限制,规划类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更应该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案例的选择还应强调以下3个原则:选择大家熟悉的风景区;选择学校所在地市周边的案例;案例应仍在规划编制的期限内。
规划的编制重点是解决风景区的发展问题。如果老师对风景区不了解,不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就无法深入透彻的表达想要讲授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对风景区不了解,就更不容易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因此要选择大家都熟悉的风景区。选择身边的案例,同时规划又在有效期内,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到现场进行考察,结合课堂所讲授内容,在现场思考问题。
近年来,洛阳市在新区建设中重点打造了万安山景区。该区域也成为市民周末游的目的地。通过对该案例深入的讲解,学生更好的明白了风景区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和规划编制的内容。
3.3 与其他课程的配合 教学大纲的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大纲中的课程也都是相辅相成的。风景区规划这门课程也与其他课程发生着交叉,如城市规划原理、园林规划设计等。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互相调整讲授内容,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研究生系统性的培养。
然而,文学教育始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极大程度地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使读者从多方面获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能使当前语文教学走出沉闷、尴尬的境地,而且能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以古诗文为载体,来谈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的古诗词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古诗词,就会发现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就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认识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一、赏画吟诗,感受形象美
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形象性,对于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都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古诗词也是如此。这种对形象的感知是艺术认识的初步形式,是感性的。要对古诗词进行赏析,首先要把握住它所描绘的艺术形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首联写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景物清幽明净。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哗,看到莲叶纷披,引出浣女、渔舟。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清幽、明净、恬美的雨后傍晚秋景图。在赏析时,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去领略画面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藉此,再去领会诗人于诗中寄托的高洁情怀和对安闲纯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美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古诗词同音乐、舞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蕴含着极其浓郁的音韵之美。《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阐明了诗歌抒情言志的特征以及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古诗词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韵律、节奏上。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力寻找最能打动学生的美的闪光点,用反复吟诵的方式,激荡学生的心灵。像《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头能让人感知雎鸠鸟成双和鸣、相依相偎,同时也能让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联想。《诗经》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再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先不消多说,只要慢慢吟诵,一种苍茫、凄清的氛围和色调便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三、合理联想,体悟意境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正如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称情,这便是诗的境界。”在教学诗词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社会、生命的真切诉说,体悟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才能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今日、今年今日,两相比较,桃花依旧,人面难寻,物是人非。短短四句,把读者带入无限凄美的意境之中。再如戴叔伦的《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屈原的怨恨有多深呢?诗歌没有明说,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图景,引导我们去思考。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把我们带入特定的情境,让人更觉屈子的幽怨不尽、伤情无限。所以,用心体味诗歌的意境美,从深远的意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术课,它注重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通过参加音教改革培训,使我感受到学习音乐首先是使人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首先让孩子愿学、乐学。在这学期的音乐改革教学实践中,我突出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例如:津动是一种技能,它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在传统教学中,律动教学以模仿为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和学生都着眼于动作,学得会做得像,就达到了要求。而现在,我在教学生律动的时候,首先启发学生想像“我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象,我们一起到河边玩耍”。每个学生踉着《两只小象》的音乐,自由地行走,学生们自由模仿小象的动作,有甩鼻子的,有跳小象舞的,有用鼻子喷水玩的等等。最后音乐一停,所有的小象要回到家里。然后再由学生谈谈模仿小象做了哪些动作。又如,律动《大雨和小雨》,就是以学生自编动作为主,通过学生对大雨和小雨的认识,创造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差异,学生边喝边随歌词变化即兴做出大雨和小雨的动作。在这个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知道运用动作大小、高低来表现大雨和小雨。运用手指、手臂的变化来表现下雨的情景。通过这个律动,使我看到孩子们的潜能,增强了对教改的信心。
二、音乐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而更是为了学,即不仅学会,更要会学。在一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进行音的高低、强弱的感受。例如,用眼睛看:蝴蝶和小鸟谁飞得高,谁飞得低,感受音的高低:用耳听,让学生自己在钢琴上找两个音,听辨音的高低:用手敲,学生敲击打击乐器,要求学生敲出强弱不同的音,学生在敲敲玩玩中自由探索。用嘴模仿,用嘴模仿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音的强弱。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如下:
一、研读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体察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研读能力。
一是扫除诗中的障碍,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源头、特点以及发展的脉络。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作品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诗词格律知识。
二是要通典故。不了解典故就无法打通诗词精髓的大门,搞清典故的出处和作者的用意,是理解诗词的关键。
三是查背景。要让学生读懂诗词,进而达到鉴赏,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学生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才能全面了解作者的作品。
二、感悟能力的培养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一是学会捕捉意象,体会意境。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融入作者思想感情后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
二是学会分析技巧。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巧分析,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点。
一. 英文歌曲在教学中的作用
1. 英文歌曲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一门外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学习者面对着大量的词汇,短语和语法,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减少学习的困难。显然,英文歌曲就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时引人英文歌曲 ,可以大大地改善课堂的严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英文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传统的听力课一般是以教材为主,教师多次重复播放录音,然后校对答案。时间久了,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和乏味,渐渐就会对听力可丧失兴趣。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引入英文歌曲,相信一定能把学生从枯燥和乏味中\"唤醒\"。
3. 英文歌曲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
英文歌曲是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窗口 ,这些歌曲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文化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学唱英语歌曲是其中生动有趣、易于让学生接受的一种。学唱英语歌曲,可以学到很多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了解国外的生活、历史、社会等。
4. 英文歌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及朗读能力
想要讲一口流利且地道的英文,提高语音语调及朗读能力,就离不开英语当中的音高、音长、重音等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英语歌曲集上述知识、技能于一体并且为学生喜爱,活跃课堂气氛,成为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
5. 英文歌曲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许多英文歌曲的歌词都是经典的诗歌或优美的散文,也是非常好的英语阅读理解材料。通过欣赏英文歌曲,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归纳大意,谈谈对歌词的理解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选择英文歌曲的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英文歌曲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但是教师要教学过程中对英文歌曲的选择不能随意,要注意:
1. 所选歌曲应该根据教学的进度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开始不宜过难。
2. 所选歌曲应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主题明确,内容健康,不应该带有很强的鼓点和强烈的摇滚弹奏。
3. 所选歌曲词汇一定要丰富,歌词应该容易辨别和理解, 句子结构要能涵盖所学的大部分语法知识。歌手的发音要清晰响亮 ,往往以独唱为主。
4. 英文歌曲这种教学手段的确在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不能滥用。
5.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选择一首英文歌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它好听,教师还应把关于这首歌曲的一些相关资料传递给学生,不能是\"为了听歌而听歌\",应该是\"为了学习而听歌\"。
三.教学中英文歌曲的选择方法和步骤
虽然英文歌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不能滥用。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使用歌曲,否则就会打乱整个教学计划 ,使课堂毫无秩序,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 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英文歌曲 要想英文歌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选择适当的歌曲是十分重要的。英文歌曲众多,内容广泛,涉及诸如宗教,历史,爱情等多种题材。教师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健康向上的歌曲,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选择。 2.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文化背景
/>为了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明确且深刻的理解,在学习歌曲之前,应向学生介绍与此歌曲相关的文化背景,比如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手的生活经历等。从而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方面的知识。
2. 听歌
听歌的过程是一个听力训练的过程,教师可以反复多次播放歌曲。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3. 巩固提高
歌曲的学习也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娱乐。在学习完一首歌曲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下歌曲的大意,谈谈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英文歌曲比赛等。
总之,英文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辅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但英文歌曲的选择和使用也不是随意的,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注意一定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 1 ]张建华.《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 (2) .
关键词:音乐课堂;重要性;唱歌教学方法
展望整个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几乎只是小学生的机械化的唱歌课,使得整个的音乐教学的效果极其低下。在音乐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实是“审美”,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赋予他们寻找美好事物的眼睛,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学必须要达到的目标。虽然,唱歌是学习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更不要说现在小学生音乐课上的唱歌早已失去它应有的灵魂。为了追寻我们已经失去的教学灵魂,我们的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端正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我们要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作出一一论述。
一、唱歌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儿童时期培养儿童歌唱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儿童唱歌教学中有着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得儿童轻松地掌握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等。通过唱歌还可以使儿童感受曲调旋律的音乐美感,有益于日后对其他乐器的学习,这种方法产生的不仅仅是声音,而是真正的音乐。唱歌就像是一把打开音乐这个巨大宝藏的钥匙,拥有良好的唱歌技巧和能力,对其在音乐领域进行深造和掌握相关的乐器是一个巨大的助力。有利于我们人才培养从小学阶段就能够得到身心和智力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歌唱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加强审美感受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我们音乐学习中的一个很好的助手,为以后进一步提升音乐方面的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结合苏少版教材探索音乐课堂上的唱歌教学方法
针对唱歌教学的自身特点,结合一些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本文对唱歌教学的方法和相应的模式进行了较有针对性的探索。下面我们将从审美感受能力、课堂的具体操作步骤、学生的活学活用以及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展开本文针对唱歌教学方法的整体论述。
1.以审美感受能力为教学核心
教师在唱歌教学上应力求从学生的审美心理及特征出发,达到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一首歌的教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的歌词感悟歌曲中所蕴含的优美的意境,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歌曲。如三年级教材中《美丽的黄昏》是 一首欧美歌曲,歌曲描绘了夕阳西下和远处教堂传来钟声的美丽景象。只有理解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东西,才能提高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水平,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唱歌能力,增加唱歌时的心理震撼力,使歌曲更有深度。
2.梳理唱歌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步骤
我把唱歌教学的步骤具体划分为:熟悉歌曲、分析歌曲、思考歌曲和表现歌曲四个主要步骤。我们只要按照这四个步骤,逐步充实,按部就班,就能提升唱歌教学的效率和效能。有利于整个唱歌教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促进学生唱歌能力的提高。
3.提高学生唱歌方面的活学活用能力
这一层次的唱是教师指点学生把文本的精华内化、积累、沉淀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向生活,创新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多组织唱歌方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提升整个唱歌教学活动中的效能,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是可持续的。
4.朗读教学法在唱歌教学中的应用
在朗诵状态下唱歌,可以使得声音更加自然,也容易使唱歌中的高中低三个音衔接得更加紧密。朗诵中加入感情,更容易增加歌曲的情感厚度和自身的立体感,更有震撼力。
音乐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音乐课堂上的唱歌教学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迎着素质教育的春风,作为音乐教学的前沿的实践者必须做好新时期的唱歌教学方法的探索。以上就是本人针对此问题的几点不够成熟的看法,望对成熟有效的唱歌教学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h.谈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 黄河之声,2010(4).
[2]金丽丽.校园飞出嘹亮的歌:音乐课堂唱歌教学的几点认识[J].美与时代(下),2010(12).
【关键词】高师 歌唱教学 音乐教学法 歌唱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73-02
歌唱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中占比最大的教学内容。当代学生音乐基本素质不足特别是歌唱表达能力欠缺,反映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高等师范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应重视学生歌唱能力培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
一、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歌唱教学存在的偏差
(一)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不适应。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整体音乐素质的高低。多年来,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与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相类似,以民族歌曲、美声歌曲等为主,儿童歌曲只是在即兴伴奏(弹唱)教学中体现。培养的学生能很好地演唱艺术歌曲,而到了中小学却连简单的儿童歌曲都唱不好,对歌曲缺乏文化理解,部分学生不能流畅地弹唱儿童歌曲,从而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歌唱教学的质量。与中小学歌唱教学需要相比,目前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音乐教师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出现非艺术化倾向。2009年和2011年笔者在黄山和重庆举办的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参加了几十节优质音乐观摩课,观察到既有很多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也看到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活跃,偏离音乐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一些非音乐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设计学习新歌的音乐课时,在导入新课、开展活动、游戏拓展等活动上下了很大工夫,而只在最后几分钟才让学生演唱歌曲,这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最佳学习阶段已经过去,学生只记住了音乐课中好玩的游戏,而没有记住音乐;歌曲在课堂上跟着钢琴伴奏能唱,离开钢琴伴奏不会唱。因此,很多学生课后基本不唱音乐课中学习的歌曲,而偏爱唱流行歌,这导致学生不能达到课程标准对歌唱教学的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导致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倾向。
(三)音乐教师歌唱基本功不足使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一些音乐教师没有掌握好扎实的声乐理论和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尽管想教学生演唱技巧,但因底气不足,力不从心,其结果只能听任学生不科学地发声,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反而使学生逐渐养成错误的用嗓习惯,破坏歌唱的美感。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教会唱歌就行了,没必要进行声乐技能训练,因为声乐技巧抽象难懂,教学难度大,讲解和训练费时费力,教师索性避繁就简,只要学生会唱歌就行,不愿意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训练。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要等学生变声后才能学声乐,满足于学生会唱歌而不管唱得好坏,从而放任学生长期喊唱和错误的模仿,导致学生的声带出毛病,造成声带损伤,甚至留下终身遗憾。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从每个孩子做起,进行歌唱教育,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有方法,假如我们的教育方法还不如街边贸易音乐来的有策划、有技巧,那我们的音乐阵地就要输给这些街边音乐。”因此,歌唱教学的教学方法极其重要。而部分教师在设计音乐课时,往往采用的是发声练习、复习旧歌、新课导入、范唱、新歌教学、拓展活动等程序。教学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法陈旧、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
二、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对当前歌唱教学的目标定位、理念、教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是教会学生音乐专业各门课程综合运用的课程,从音乐教学法课程入手,教会学生了解掌握基础学校对歌唱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要求,是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需求的良好途径。
(一)树立儿童歌唱教学的理念。首先,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呼吸方法、准确的咬字和吐字等基本歌唱技能。其次,在掌握基本歌唱技能的同时要了解少儿歌唱的生理心理特点,把声乐课程中的技术学会迁移运用,学会声情并茂范唱少儿歌曲。再次,不断加强自身综合艺术素养,开阔视野,努力提高歌唱水平,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唱歌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二)重塑学生“敢唱、会唱、爱唱”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歌唱教学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首先应重新定位音乐课歌唱教学的基本理念并确立“敢唱、会唱、爱唱”的培养目标。“敢唱”是歌唱的前提,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多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当众演唱的锻炼机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歌唱给予鼓励和欣赏,营造一种同学之间彼此尊重、欣赏的班级氛围。学生的歌唱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欣赏,其歌唱的胆量也自然就大了。“会唱”则需要学生掌握和运用有关歌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爱唱”是在“敢唱、会唱”的基础上用真挚的情感表现歌曲,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歌唱爱好天性,让他们体验歌唱的快乐,完整、尽情、尽兴地歌唱。音乐教育师范生明白这些道理,才能在日后的音乐课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为基础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三)改进教学方法。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理解音乐教育新课标的新理念下的新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发展,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对教学观念的改变、师生角色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等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模仿、深入探究、愉快合作等丰富多彩的综合式学习方法;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便于师生交流的学习氛围。例如,根据歌曲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音乐规律的方法学习歌唱。例如,以听唱法、视唱法、情景导入法、分角色演唱法、接龙式和对唱式演唱法、熟悉歌曲旋律线的走向等方法学习歌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复杂多样的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富有创造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保护、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歌唱教学的环境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与教材单元主题相关的歌曲素材,最终体现在上课的过程中。这样的自发过程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教材歌曲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歌唱中享受音乐美的愉悦,接受音乐美的熏陶,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少儿歌唱方法技能训练。少儿歌唱训练方法与成人训练有一定的差异,高师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少儿歌唱训练技巧。
1.歌唱教学的呼吸训练。儿童的呼吸因其生理原因,与成人相比延续性更短,换气频率更高,因此可以用以下训练进行如:一口气把生日蜡烛吹灭;把气球吹在半空中,尽量不让它掉落;游泳时吸口气后尽量住呼吸做气息保持等。这些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方法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并喜欢。长此下去,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歌曲学习进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训练。如教学歌曲《小白船》时,教师要按歌曲乐句的要求,引导学生练习和掌握比较平缓的缓吸缓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2.进行趣味发声练习。高师音乐教学法教师应让学生知道,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基础教育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歌词内容、歌曲旋律等,精心选择和创编出有趣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练声曲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常用一些动物的叫声或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来进行发声技巧训练。如学习低年级歌曲《母鸡叫咯咯》时,可根据歌曲内容及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出模仿母鸡、小羊、小鸡等动物叫声的练声曲,并结合模仿小动物动作边做小动物律动边练声,以激发学生歌唱兴趣。另外,还可以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学生发声,如用大咬一口苹果的感觉练习打开喉咙,让气息通畅,声音统一,让学生知道声音是从头腔高位置上发出,唱时感觉好像头顶有一只小鸟在歌唱等。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达到咬字吐字的技巧训练。在学习歌曲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按歌曲的节奏准确地读歌词,并对歌词进行简单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朗读歌词时,还要注意语调、语气、色彩、韵味,使学生掌握“字正腔圆”的基本要领。并把这种咬字吐字的要领与歌唱的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与歌词的语气、韵味、歌唱中的呼吸、共鸣等要素结合起来,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表现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如演唱轻快的歌曲时,咬字吐字要灵活、轻快、敏捷;演唱优美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圆润、连贯;演唱雄壮进行曲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从而达到“以情带字,字里传情”的效果。
三、结语
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演唱实践活动中的技能训练,主要体现融情感、趣味、技能于一体。防止和杜绝专业化、成人化的高难度技能及反复枯燥的机械性训练,使歌唱技能的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特别强调每节课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另外,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每学年背唱4~6首歌曲,从而积累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歌唱水平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如独唱音乐会、合唱、小组表演、卡拉OK比赛等活动,采取同桌检查、小组比赛等形式帮助要求学生记忆歌曲,真正实现学生“敢唱、会唱、爱唱”的培养目标,让歌声伴随受教育者的身心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让歌唱伴随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J].艺术创作,2010(6)
[2]李想.浅谈歌唱中呼吸的运用[J].文艺生活,2010(1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成果(2013JGA298)
儿童歌曲伴奏基础知识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C大调儿童歌曲伴奏正三和弦、属七和弦的伴奏转位形式。
能力目标
通过对儿童歌曲伴奏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掌握伴奏知识。
素质目标
感受幼儿开阔儿童歌曲伴奏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掌握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的准确弹奏
教学难点
掌握前八后十六、附点节奏
的准确弹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案例法、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综合练习法、讲授法等。
信息化手段
网络平台、动画、视频、实训、微课、二维码、微信群、小游戏、答题程序
设计
环节
设计思路与过程
授课时间
课前
准备
(一)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班级群向学生学习任务单
1、请说一说:和弦、三和弦、七和弦、重属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概念。
2、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其转位。
3、常用和弦标记有哪些?
4、区分大调式、小调式的方法。
设计目的:课前引导,为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信息化手段:蓝墨云班课网络平台软件
课前
完成
知识
链接
1、教师回顾一年级乐理知识:和弦、三和弦、七和弦、重属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概念。
2、根据教师录制的视频分辨几个片段属于哪一种三和弦、七和弦、重属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分组讨论并说出其形式和特点。并利用蓝墨云班课进行趣味答题。
设计目的: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和探究。
教学方法:下发任务、确定目标
信息化手段:视频、蓝墨云班课
5分钟
任务
实施
前言:儿童歌曲的篇幅较小,音域较窄,节奏简单,旋律流畅。所以,儿童歌曲的伴奏具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和声,伴奏音型都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在和声上,更多的使用正三和弦,属七和弦来编配。正三和弦与属七和弦为儿童歌曲伴奏是掌握伴奏方法的基础,副三和弦与重属和弦是伴奏能力的关键。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一年级学习过的乐理知识。
一、乐理知识回顾
(一)课前老师在教学平台上布置了任务单,请同学们说一说:
1、和弦、三和弦、七和弦、重属和弦、副三和弦、副属和弦的概念。
2、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其转位。
3、常用和弦标记有哪些?
4、区分大调式、小调式的方法。
(二)全班分为4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检测下同学们乐理知识的掌握。同学们边回顾,教师边点评解析带同学们深入理解。
(三) 让我们一起首先重点看一下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其转位。
二、新课讲授
(一)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其转位。
1、在C大调儿童歌曲伴奏中,常用的正三和弦、属七和弦转位如下:
CFGG7
565 5
342 4
1 17 7
学生活动:同学们边弹左手,边讲解左手和弦弹奏指法。
2、常用的连接方式有:
C——F——C C——G——C
C— —F——G(或G7)——C
(二)检测和弦标记知识点
刚才同学们都在预习中明白了三种和弦标记,下面老师出练习题来检测一下。
1、CFG属于什么标记?抢答
2、功能标记改怎么书写呢?(以1、4、5为例)
3、罗马数字属于什么标记?随机抽查回答,并请你写出来。
4、游戏:你来出题,我来猜。让1、2组学生上台出题,3、4组同学答题,然后互换。师生共同评析。
(三)区分大、小调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清楚区分大小调的方法了。老师写出音阶请你讲一讲这是什么调?为什么?
12345671
671234#56
师生共同总结:
C大调:七个音组成、主音为do、大三和弦
a(和声)小调:七个音组成、主音为la、小三和弦
(四)利用完美钢琴APP试听乐曲分辨三和弦、七和弦、属和弦,拓展学生视野。
三、画出本节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并上传到教学平台。
设计目的:按照任务完成的顺序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在蓝墨云般课网络平台进行讨论、游戏答题、利用完美钢琴APP试听,结合教师重难点的讲解及实训室的重点练习,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融汇,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真正掌握柱式伴奏的弹奏及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儿歌弹唱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对比、实训练习
信息化手段:完美钢琴APP仿真软件、手机、网络
33分钟
总结
评价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全分解伴奏的儿童歌曲伴奏的基础知识。通过课前微课学习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要点和知识讲解,结合完美钢琴APP仿真软件进行视听分辨环节,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检验,同学们掌握较好。
设计目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儿童歌曲伴奏的知识,完成教学效果评价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综合练习
信息化手段:视频、实训
2分钟
课后
作业
1、儿童歌曲的三种基本伴奏类型是什么?概括它们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你觉得生活中用什么比喻最形象?请推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讲解。
2、 完成教学平台这是什么伴奏类型作业。
3、请用全面K歌APP,演唱儿童歌曲《小毛驴》。
4、根据老师微课视频和乐谱标记的右手指法和左手和弦级数,预习弹奏右手和左手柱式伴奏。请做调查问卷,右手最难的地方是?左手最难的地方是?双手最难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