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6:57
导语:在弱电设计要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电气系统、PE线、接地、弱电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现代大型建筑中,一般包含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两个部分,强电系统包括10kV以下变电站及其他的配电设备。弱电系统则是以计算机组成的各种信息网络。由于强电系筑与弱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质不同,采用的接地保护方式也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二、在大型建筑电气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不能把弱电系统的接地与强电系统的接地互相联接。因为,强电系统的接地网并非实际的等电位,在不同的网点会出现电位差。当有大的接地电流注入接地网时,各网点就存在较大的电位差。而弱电系统本身的电压低,对接地点电位差不应超过lV。如果强弱电系统的接地点互相联接,强电系统的电位差将会影响弱电系统,使弱电系统出现干扰,影响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
2、在强电系统中的N线应连接可靠。不能与PE线混同一体。在弱电系统中的计算机一般备有单相UPS稳压电源。如N线联接松动,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相电压偏移,有时会达到上下波动20%。UPS将丧失稳压作用,造成信息丢失甚至烧毁UPS。
3、强弱电的电缆应采用各自专用桥架,尽量不要布置在同一桥架上。如受条件限制,须放在同一桥架时。应将弱电信息电缆穿金属软管,将金属软管外皮每隔15—20m远用25mm2的铜编织带进行接地保护。
4、电缆桥架及线管均应接地。不论是强电桥架还是弱电桥架,在桥架的连接部位应采用不小于25mm2的编织带进行联接,并每隔30m处与接地扁钢相连,支撑桥架的立柱应用40×4的扁钢焊接相通。
5、配电箱盒进出线端成排线管的连接,必须按要求保证每根线管上的焊接长度,具体做法如附图所示:由于大型建筑中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即越来越多地使用弱电系统,会更多地存在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并存现象。弱电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差的弱点,在电气施工管理中,必须重视接地保护,尽可能地避免各系统之间的互相干扰,以提高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三、弱点系统的设计
1、弱电机房的定义与标准
弱电的主要用途是传播信号与信息交换,它具有低电压、小电流、小功率以及高频率的特点,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不仅速度快,同时还能确保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弱电的特点来看,在智能建筑中设立弱电机房,作为弱电系统心脏的机房不仅能够为建筑提供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并且还能作为信息控制中心对系统进行监控。大部分弱电系统都具有自己独有的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在通常情况下主要用于保安监控中心、公共广播机房、消防监控中心、网络管理机房、不间断电源机房、楼宇自控机房、配线机房、计算机中心以及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等。另外,一般工程都具有两个弱电机房,一个用于机电设备控制,另一个则用于信息控制。在进行弱电机房的布置过程当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为系统集成提供便利;弱电机房的布置地点选取要使其与建筑管道接近、高于或等于建筑最高基准面、保障用电且要利于控制机房温度;机房的建筑面积必须达标以确保网络设备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合理性原则,促使机房建筑面积达到经济实用的效果;将管理人员的投入因素以及客户对系统的管理因素充分考虑进来;在分隔机房功能区域的时候切忌混乱,应该清晰明了从而方便识别与维护。总之,在对弱电机房进行施工与设计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再结合自身技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房要结合机房需求和国家标准进行综合的考虑。弱电机房作为弱电系统的中心,只有其位置得以确定才能促使系统设计和综合管理设计的顺利展开。
2、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设计为了保证弱电连接线路的连通与要求相符合,因此弱电系统有必要在工程建筑中置放许多的保护管以及桥架。再加上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弱电桥架、墙体预留空洞等,所以施工图的设计要与系统要求相配合来进行综合的设计。智能建筑中的规模、线路庞大且管路复杂从而促使了弱电桥架的安装及设计被广泛运用。弱电桥架能够将预埋线路大量减少,从而使在施工过程中预埋的盲目性所造成的损失得到有效减少。这样一来便为线路修改与维修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对桥架规模设计进行确定的时候要依据弱电系统的走线容量,而桥架的走线也要结合机房、弱电井、公共走廊的具置及走向,从而确保桥架连通的合理性。另外,桥架的设计与剪力墙的后期护理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桥架的走向要尽力与剪力墙、沉降缝相避免,若遇到有的地方无法走桥架则务必在此处预留空洞并给予适当处理。在弱电功能已基本确立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管路设计应该尽量使用预埋管,用于弱电系统的最好选择G25,从而使空间余量较多。预埋管在在长度方面要尽量选择较短且平直的,最多不超过需两个直角弯。以上是关于预埋管的选取,在其安装方面要注意防止穿越建筑的伸缩缝与沉降缝,当必须穿越的时候则需要对所穿越的线管给予及时适当的处理。另外,弱电管线同弱电桥架的接地要充分确保其安全性,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或铜线交接来确保接地的牢固性。
3、弱电系统的供电
弱电系统的供电在电气设计过程中通常容易被忽略。根据电气工程规范要求来看,将弱电系统供电的设计以及施工交予弱电工程商是不符合规定的。弱电系统的供电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子系统进行单独供电,因此为了满足弱电系统的供电要求,就必须要加强电气设计与施工。强电系统对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弱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与动力、照明等强电系统是不可以通用的。大多数弱电系统之所以都具备单独的供电要求正是为了确保对设备进行供电的安全性。另外,一般情况下计算网络都会选择使用USP来进行集中供电。因此在进行强电设计的时候要给予适当考虑。USP机房供电的进线在容量方面有要求,出现在集中供电方面有要求。就算选择不间断电源供电的工作站也会在单独回路供电方面提出要求,从而有效防止电路混用对系统带来的危害。从当前的弱电系统发展形势来看,其正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完善,它在内容上也不再是简单的弱电系统累加。弱电系统已经成为了既具有集成要求又具有关联性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就当前的流行趋势来看,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项目通常采用总承包式。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具有以下条件:具备建筑智能项目管理的经验与实力;具备实际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策划以及实施能力;具备承接建筑智能项目的相关资格证书。
4、弱电系统的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系统不仅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其科学性还为施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且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在接地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接地体通过所在建筑的基础地梁内主筋、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以及各类弱电设备来进行接地。接地的电阻应该控制在1欧姆以内。建筑工程的接地系统设计应该由建筑设计单位承担,然后依据弱电系统的要求对接地系统展开设计,同时还要提供给弱电系统的应用部位相应的对接端口。另外,弱电系统的接地还要以建筑物的接地系统为基础。
五、强电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常人们把强电的处理对象定义为是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等特点。而强电的交流电电压都在24V 以上。如家庭中的电灯、台灯,照明设备。还有家用电气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电热水器、电冰箱、空调、音响设备,还有医院中的手术设备,单位中的大的电力设备例如切割机等用电器均为被定义为强电电气设备。强电是危险的,在日常的使用中,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因为它高电压,高电流,所以强电我们一定要很好的了解使用它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来使用和划分的,我们要更好的理解认识它。
六、防雷接地装置
1、主要问题
(1)接地装置焊接长度不满足要求。
(2)避雷带支持件间距不符合要求。
2、预防措施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 倍,双面施焊;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 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七、结论
综上所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对于智能建筑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弱电系统是智能建筑的核心部分,技术人员在安装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标准进行,保证各个接地之间能协调运行,以更好地控制电子设备。
参考文献:
[1] 陈国新:《大型建筑中强弱电系统的接地问题》,《电气时代》,2001年02期
关键词:建筑 弱电 系统工程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 O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工作,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工程施工的组织和协调,当然也包括其他的一些专业性管理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管理要点
1.1强调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首先要对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包括还有审核工程预算,尽可能将所有的问题在工程前期解决,避免或减少错漏碰撞的现象。不得擅自修改施工图纸,图纸修改时,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图纸修改。
1.2严格材料、设备的审核报验手续。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弱电工程物资,如各种类型的原材料,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各种类型的执行器和各种设备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填报材料(设备)报验单,待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环节;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及时退出场地,严禁任何不合格品用于本工程。
1.3施工的组织管理。应当对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安装人员、管理人员、调试工程师、技术人员的总人数以及人员进场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于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施工的组织管理应当和施工的总体进度有机的结合,并且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以优越的质量来按时完成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工作。
1.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严格的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
1.5施工界面的管理。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界面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装修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在施工界面中的协调与划分,特别是建筑的独立系统、机电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监督界面非常多,一般借助于各个子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开调度会的措施来对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建立一些文件报告制度,而且多数施工界面管理的过程都以书面形式进行协调、修改和记录。
1.6组织技术、质量交底。现在一般的弱电工程设计图由承包商制作。首先这要求承包商在这方面具有专业的技术支持;相对应的图纸都有专业技术员的署名;弱电工程设计单位应与土建设计单位沟通协调,弱电工程设计方案应征得土建设计单位同意。
1.7施工进度的管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进度管理对施工过程当中的设备供应、施工人员的组织以及装修工程、土建工程与弱电工程的配合时机,一般都应当以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对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检验。通常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来建立弱电施工进度表,施工顺序的主要内容有:管线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施工安装图设计等等。
1.8在对承包商、项目负责人对其已完成的项目考察时,还要对项目负责人的证件进行审查。现在有的承包商只具有某一子项或某几子项的资质和经验,其他工作还需要厂家专业人员来解决,像这样的承包商是不符合工程要求的。
2.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现状
2.1弱电系统的集成和装饰、土建、安装接口界面混淆
弱电和强电安装、弱电和土建、弱电和机电设备的安装,不管是在施工方面,还是在实现系统功能方面,其耦合程度较高、关联性较大。然而,我国的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在这些方面缺乏健全的规范化体系,这就使得在弱电系统的彼此接口和界面处出现了混淆不清的不良状况,这方面的工作应当由建筑施工的哪一方负责,在规章以及设计中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导致智能弱电工程施工当中配合失调,相互推诿。
2.2 各弱电分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网络、监控、楼宇自控、消防联动等等弱电分包之间界定不明。现在的弱电系统越来越依赖网络实现自身功能,不断的整合集成,这样做的好处:一、节省成本;二、减少工程量缩短建设工期;三、集成后的系统便于维护;但是在施工中也体现了巨大的问题:一、其他系统完全依赖于网络的进度,如果网络一家影响了工期,会造成其他弱电系统也拖延工期,反之其他弱电分包在调试又需要网络配合,进度拖延又会造成网络的不必要的人工费支出。二、出现问题需要各家同时配合解决,不能互相推诿责任。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电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并且,建筑设计缺乏在智能化要求的指导,不能对于所使用的智能弱电工程提出具体的要求,使施工过程中不能贯彻设计思想。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2.3对弱电工程的施工缺乏重视
在建设智能建筑的过程当中,其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为两个比较有限的资源,由弱电系统、安装、土建、装饰集成的多方来共享这些有限的资源。哪一方占有更为充分,相应的管理就比较容易,并且效益和效率就会比较高,因此便形成了施工各方对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的相互抢占的混乱局面。在资源争占各方当中,其中土建方占着主导地位,而其中最弱势的群体则是弱电工程,弱电工程的空间和时间资源极易受到各方的挤压。
2.4弱电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够专业
现阶段,多数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对弱电负责的工程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强电监理工程人员兼任,而强电监理工程师严重的缺乏对弱电系统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全面了解,这就使得弱电监理工程非常不到位。
2.5弱电系统的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当今的弱电集成单位基本上都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在弱电系统的施工过程当中,比如末端设备安装和配管配线,很多安装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3.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管理提升的建议
3.1应当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管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采用业主或者集成商对工程子系统进行的协调控制与管理的工程运作模式。所以,一个优秀的系统集成商必须在主体设计的基础之上,依据弱电系统的产品特点和要求来进行优化设计与审核。不但应当使系统产品与主体要求相适合,还应当使系统产品与主体要求相融合,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的完成施工和交付使用等诸多任务。
3.2应当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工程监理的实行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专业广、技术含量高、分支系统多,所以,应当选择专业配套、实力强、资质好的监理单位。对当前的建筑弱电工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虽然弱电工程已经完成,但是其开通却不尽人意,这不仅包括施工问题和设计问题,而且还包括软硬件问题和器材问题。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当增强质量管理和方案论证之外,还必须通过监理单位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理。
3.3应当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在当今智能建筑的设计环节,必须根据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服务功能,再加上物业管理方式的探讨和分析,从经济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集管理、系统以及结构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多个专业共同协调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所有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问题都应当在弱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当中加以处理和协调。过去由于智能建筑的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建筑物主体设计和弱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智能化建筑已经是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流,逐步的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特色,现代智能建筑自身的智能化标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智能建筑中的弱电工程的管理和施工存在着一些不当的地方,以至于影响了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要使得建筑弱电工程能够高效、完善地体现在工程建筑上,工程施工管理很关键,其质量、安全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弱电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弱电技术被广泛运用,但在弱电技术的实施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有重视程度低,弱电成为建筑施工环节中的最弱点,在施工时间和空间上遭到挤压。分工不明,权责不清,使得建筑施工环节中许多方面模糊,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解决。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弱电集成公司雇佣的临时性民工使工程施工留下了质量安全隐患。监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使得建筑弱电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缺乏科学性。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重视对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提高弱电施工监理人素质要求,加强专业人才的投入运用、提高专业技术,明确分工与职责,做到有错必改,提高施工效率和弱电设计安排的科学合理性。
一、建筑弱电与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建筑弱电
建筑中的弱电有两种类型,一是36V以下的安全电压,即弱电;一是家庭装修中的弱电,也被称为智能化线路。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系统、防范安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等系统,集中了采集、管理、控制和通讯网络等线路于一体。如家用电器中的电脑、电视机、电话等有线信号输入和音响设备等电器都是建筑弱电中的电器设备。它与强电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途上的不同,弱电用于信息的传递,区别于强电的动力能源。它们的用途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在交流频率的不同、传输方式不同及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进入公众的视野,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2、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弱电系统更新换代频繁,国外智能弱电技术发展更是先进,其质量可靠性也较好。但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中对于建筑弱电的管理者仍存在不少问题:
(1)分工不明,权责不清
在施工过程与体统功能的最终实现上,弱电与土木工程建设、机电设备、强电安装工程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渗入性强、耦合度高,而对于这方面却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工作中分工不明确,彼此接口的界面不清,配合不当,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在施工环节出现问题时,由于设计与规章中界定不明确,使得权责不分,造成互相推诿的情况。
(2)重视程度低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环节中,设计方和建筑方往往注重对基层设施的建设和强电工程,而对弱电工程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弱电工程在设计上的缺陷和时间空间上被施工方挤压。如:在建筑施工环节中,土建、装潢、设计装修、弱电系统等环节都是共享同一时间空间或人力资源,对弱电系统集成的重视度不高,使得弱电成为施工方挤压对象。
(3)弱电施工监管不强
弱电施工监理往往没有设立专人来负责,而是由负责强电监理的工程师兼任,他们对本领域施工监理了如指掌,但对于弱电系统的许多常识、新技术和设备都缺乏了解,难以做到合格的监管。
(4)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
由于建筑弱电这一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的特殊性,使得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队伍素质不高,不少弱电集成公司并没有专业的施工团体,在施工时他们一般雇佣一些半路出家的临时性民工。这些民工对弱电技术一知半解,仅仅作为赚钱的一种手段,他们大多半路出家,技术水平低,专业性不强,在施工过程中,这种缺乏责任感的工程往往容易留下质量安全隐患。
二、针对建筑弱电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重视对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
建筑弱电的施工管理应以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在掌握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设计要求、使用要求、物业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的同时,从经济因素、适用因素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作出合理的整体建筑弱电规划。设计方应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每一个建筑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都做到详细的技术交底,施工方应与设计方在建筑弱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有较大意见出入的地方则需要举办专题论证。如某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与弱电设计方在监控对象、设备数量、监控技术、系统结构和布局、造假和预算费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大降低了开支的同时,使得建筑弱电的设计与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相融合,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2、完善规定加大弱电系统与土建、装饰的配合管理
完善规定加大弱电系统与土建、装饰的配合管理在弱电工程实施中相对麻烦,即在土建、装饰工程的承包合同中,对所有地下、穿墙、沿柱墙面预埋的线管、线槽工程,建设委托方都要做好相应明确规定,要求土建方施工时应按合同规定标准接标,施工时要严格按要求以及规定完成,要确保证弱电施工的供电、供水等并能够接受甲方和监理的协调管理条件。对隐埋线管、线槽的层面,在土建施工前要和建设及监理方做及时报备,以便于相关单位的配合协作;装饰方要在施工前向监理及建设方通报地面、吊顶和墙面装饰的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为弱电工程施工预留足够合理的时间和空间。此外,总网络设计图应做出统筹考虑,除土建、水电外,还要做好弱电系统的施工时间安排。土建和装饰两方也要安排好专门负责协调工作的人员。
最后,如土建、装饰、强电、弱电各施工方在施工时没能按规定完成施项目,或是对其它施工方造成不良影响,责任方要承担相应损失责任。
3、提高弱电施工监理人素质要求
弱电施工环节中有许多方面需要设计方加强监管。如在设计技术方面,监理人需要协调弱电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矛盾,防止电缆、线管、线槽与风管、机电设备和水管、强电的走线相冲突。此外监理人还应负责选择建筑弱电的合理布局,节约工程投资。在对弱电系统的综合布局中,要明确明线与预埋线之间的关联性,对明线的安装要留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兼顾预埋线管和线槽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美观性。
4、明确分工与职责
建筑弱电中的各个环节都应明确分工与职责。如:弱电各子系统招标后由工程承包方所作的深化设计,应由设计院负责审核、会签或出图。设计方则应对弱电各子系统的招标与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加以说明,以便于建设方和监理方对工程的监管。设计院应积极参加阵对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组织方案中质量保障程序的审核,并发挥专业性意见提供的作用。设计方应根据最终确定的建筑建设功能、用途与预定费用,根据外部接入环境,合理选定弱电控制中心与网络通信中心机房的位置。此外,当设计方为协调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对建筑弱电结构、弱电各子系统、机电设备某一项设计变更时,特别是结构的变更,设计方应组织其他相关方的设计工程师,作出相应设计变更,避免相互发生冲突,确保设计的完整性和工程实施的整体性。通过这些环节的明确分工和权责,当建筑施工出现问题时,自然责任分担到个人,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及时更正,有力地保证了施工进度。
5、加强专业人才的投入运用、提高专业技术
建筑弱电人才缺失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并不容易解决,因此在弱电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更应加强监管,避免出现为了节约成本而雇佣廉价劳动力的现象,提高弱电技术施工的专业技术要求,运用专业性的人才,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质量过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弱电管理的监理工序要细致、严谨,竣工监督力度要大。与此同时职能部门要做好积极引导工作,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全方位工作,只有“监建合并”性共同管理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弱电工程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分析;机房弱电系统;接地设计
前言
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渐被广泛应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机房弱电系统在建筑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其安全保障的接地设计自然也备受关注。
1.弱电系统接地设计的重要意义
机房弱电系统接地设计在整个建筑弱电系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弱电系统接地设计有利于保持建筑弱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建筑弱电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建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弱电系统接地设计的基本原则
目前,我国弱电系统接地相关规范与标准日益完善,为机房弱电系统接地设计提供了有效依据和保障。具体而言,主要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根据《电子计算机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所有机房弱电系统均需要接地保护。新建建筑和改建建筑弱电系统铺设都必须能够与接地方法联合,使地网能够分散于建筑物周围。这样各种设备才能够通过接地装置与地网有效接通,并用同一组装置。这是目前我国多元化弱电系统接地的最优方案。
3.机房弱电系统接地工程相关实践
3.1工程简介
四川省某重要国企机房,面积约为25平米,位于建筑的3楼。防雷和屏蔽是该机房的主要点位措施,并且具有智能系统、门禁监控等相关设置。该机房的以上特点对于弱电系统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充分保障电源的可靠性和用电负荷的安全性,从而促使供电稳定可靠,同时设备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
3.2选择硬件
要想成功实现国企机房弱电系统接地,硬件选择至关重要。电源系统需要双电源手动切换,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利用供电局接入进行供电,断电时则采用TN―C―S方式切换到油机供电模式。
弱电系统大多采用监控系统,通过6路数字硬盘进行录像。程控交换机为FURSEESPK10T1浪涌抑制器。门禁系统则为非接触门禁系统和为RS485信号浪涌抑制器。专线设备为ESPLA5/25和ESPLB15/15。接地系统是由非金属接地模块组成的低电阻地网。避雷针选用的是著名的富兰克林避雷针。架子高度约为26米,并采用累计计数器。
3.3基础基地网
在参照上面所阐述的机房弱电系统设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机房弱电系统接地网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机房弱电系统基础接地网主要构架)
图1中机房弱电系统基础接地网的主要功是沟通联络分散于建筑四周的地网。具体而言,则是使用镀锌扁钢就近焊接地下各网线。焊接过程中每根扁钢都必须有两个点是相同的。这就要求在施工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网线预埋这一重要环节。铺设一些垂直的接地体在连接扁钢中间,材质为镀锌角钢,规格为5cm x 5cm x 0.5cm,长度为200cm。扁钢的预埋深度应当大于60cm。如果地基条件有限,可在预防机械受损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放宽预埋的深度。
接地总汇集排与地网之间采用的连接线为接地引入线。具体施工中,接地引入线从地网上的不同地方需要焊接两个以上的镀锌扁钢,且要求镀锌扁钢规格是4cm x4cm。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数量一致且截面面积大于120平方毫米的绝缘护套多股铜线,促进接地网焊接与接地总汇的成功连通。
3.4设备接地
我国《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内部可使用PEN和PN干线,并且建筑内部所有水管、供暖管道、空调管道、煤气管道、电气装置相关接地干线、建筑物金属构件等相关导电体一起共同作为总电位联结。
电子设备与电气的外层均需要使用金属材质外壳,同时还必须配备安全接地系统和防静电接地系统,通过等电位连接网络在最小的距离上成功连接。连接过程中,一切相关连接导体都必须使用铜材质的材料,不要将铝材质材料和铜材质材料混合在一起使用。为了防止发生氧化,还需在铜线接线端子与接地汇集排的表层镀银或者锡。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电气的互通性,其他一些需要接地的弱电设备中若含有瓷釉或涂料等一些非导电涂层,需要及时将这些非导电表面涂层去除干净。
3.5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是机房弱电系统接地相关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在设备机房内容安装防静电地板是防静电接地的主要措施。防静电地板多采用防静电瓷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当努力预防和减少故障,同时还需要分析判断是负极接地导致的直流系统故障,还是正极接地导致的直流系统故障,根据判断结果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排查出接地故障,认真分析、检查,争取高效、及时地将故障排除。
3.6弱电竖井
弱电竖井作是机房和弱电线路系统之间最为重要的通道,必须与强电竖井相分离,不能一起够混合使用。同时,弱电竖井中具有交换机、数据采集设备等相关网络设备。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预留好接地线并且与设备相互连接,从而为弱电桥架连接提供有利条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弱电系统接地设计有利于保持建筑弱电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建筑弱电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促进建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正确掌握机房弱电系统接地设计的基本依据与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和具体工程施工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促进机房弱电系统接地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郁惠平,杨中华.山区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降阻措施探讨[J].电子世界,2012,07:84-86.
[2]左新明.浅谈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事项[J].科技资讯,2012,35:123.
[3]孔凡武.浅析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接地设计与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1,12:169+171.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常见问题;施工管理
1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建筑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全新的发展思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建筑物“弱电”系统水平的不断提升。但是,在智能建筑日益受到追捧的今天,很多智能建筑的功能和建设规模已经超出了现实需要,这不仅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在弱电系统施工等环节的施工成本,有时还会引起智能建筑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智能建筑的建设以及弱电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一定要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在加强对高智能建设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合理控制智能建设的智能化程度,并保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真正将经济、实用以及人性化的智能建筑设计与建设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2.1设计图纸中的常见问题
在设计图纸方面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弱电系统的设计与土建设计不相适应,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道预留上的疏漏和不够规范。例如,在有的智能建筑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弱电设备构件与土建设计尺寸不适应、消防监控安装不到位、弱电设备安装间距过大或过小。其次,设计图纸方面还存在着个别控制或信号接点设计上的遗漏,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控制的接点缺项,影响消防系统功能的发挥等。此外,还经常出现平面图上弱电设备的终端设计数量与系统图不符的问题。
2.2弱电系统工程承包单位资质的常见问题
在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中,经常出现承包单位超出经营范围或资质不够的现象,资质不够、施工技术落后、缺乏安全施工许可证等问都难以保证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有的承揽单位虽然具备了施工资质,但是在智能建筑的部分系统集成方面却没有真正掌握弱电集成技术,施工技术人员对智能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要求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导致弱电系统集成完成后无法正常的工作;还有的承包单位为了降低设计与施工费用,存在盲目照搬他人弱电集成设计方案的行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施工技能、项目经验等只能满足某个子项目或某几个简单项目的需求,而不具备智能建筑在调试、联机等工作方面的需要,大大限制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质量。
2.3弱电系统设备材料中常见问题
弱电系统设备材料的采购与安装质量无疑会对整个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由于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存在以下严重影响弱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弱电设备材料在进场时找不到相应的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以及项目试验的相关记录;没有产品合格证或者产品说明书;进口弱电系统的设备材料没有按要求复试并做好记录、设备材料缺乏商检证明等;选择使用淘汰或过期的弱电系统的设备材料;设备材质的证明手续不规范等。
2.4施工组织方面
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健全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缺少智能建筑在弱电安装工程方面的内容,导致弱电系统的施工方案徒有其表,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同时,加上传统施工企业和工作模式的影响,有的弱电系统的施工单位在专业的划分上明显过多过细,而彼此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协调却相对缺乏,有的弱电系统的施工人员甚至存在使用其他系统预留洞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系统专业设备的施工安装工作。
2.5 施工后的弱电系统试验方面
系统试验是智能建筑弱电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经常出现没有按照电信、消防、技术监督等其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规范对弱电设备及系统进行严格的的试验、调试与试运行检验,没有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例如,没有系统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记录;插座面板标高不一致,安装有间隙,超允许偏差等;缺乏绝缘电阻的相应测试记录;电话线、网络线接线错位,线路不通;感烟、感温探测器安装距风口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等。
2.6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问题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弱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但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却经常出现技术规范、系统要求不一致的问题,加上承包商之间相互推诿或技术方案执行难度等原因,使得弱电系统的施工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3 提高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水平的有效对策
3.1 重视工作界面的协调工作
在弱电系统工程项目中,参与方主要有安装施工公司、弱电子系统分包方和弱电系统总承包方,而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过程中,则会涉及到监理、业主、弱电督导以及建筑总承包等单位,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质量,必须充分重视工作界面的协调工作,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等环节,在彼此多沟通与协调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相关记录,明确各单位之间的职责等。
3.2 制定科学的弱电系统的施工计划
科学的施工计划应当包括总的施工计划和子系统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子系统计划进行不断修改,但必须与总计划不能出现太多偏差。同时,在对施工计划进行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量、施工队伍组建安排、设备材料准备、施工工序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等要素。
3.3 做好图纸的设计交底与会审工作
在弱电系统的施工图全部编制完成后,需对图纸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交底和会审,认真做好图纸的交底和会审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在施工设计中的疏漏、缺陷以及错误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在弱电系统施工图纸的设计交底与会审工作中,要由总包方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单位都要积极参与,把疑难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都整理出来,并进行及时的解决。
3.4 施工质量的确认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质量的最后确认,必须经过对各个子系统及整合后的大系统进行严格测试,确保每个子系统及大系统的功能、技术指标和工作性能都能达到预期的设计规范和要求。因此,在对智能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确认时,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测试验收方案,确保系统测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4 结语
总之,随着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其弱电系统的安装与施工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单位只有多加强同其他专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弱电系统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做好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设计标准和要求,使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施清. 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 建设监理, 2007, (5): 108-109.
[2]王维平, 曾杰. 试析智能建筑实施中若干典型问题[J]. A&S:安防工程商, 2006, (11): 116-118.
[3]吴勇.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施工常见的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 中国住宅设施, 2011, (5): 62-64.
[4]王云利. 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科技纵横, 2011, (19): 221.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规范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迅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各功能系统的配置和设计在设计初期,将现代化建筑打造成老百姓都接受的,把舒适、方便的环境空间为大家创造。因此要求设计时要兼顾各子系统间的兼容和扩展、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成本投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设计工作的有序实施。建筑弱电设计是建设方、施工方和弱电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建筑电气的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完善细致地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需求和定位、资金投入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与弱电集成商讨论、研究,尽早的将集成商在技术上的要求反映到设计图纸当中。本文从系统结构确定、进出线管的位置选择、机房功能及位置的确认、弱电竖井的分布与面积需求,弱电点位的布置、弱电通道的预留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灵活弱电设计思路和方法。
一、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中的主要漏洞
图纸设计不规范;未充分考虑设备、线缆安装的物理尺寸及安装工艺,导致开孔尺寸错误、安装空间不足以及线缆弯曲半径不够等问题;设备布点布置设计不当;电源容量、线缆半径及备份设备设计冗余过大,一方面增加系统造价,另一方面可能造成维护的成本增加;由于不了解部分材料、设备的使用效果,在新的设计中总是重复选用使用效果不好的材料、设备或施工工艺。
2、设计者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从事弱电系统设计要求相关人员对通信、计算机、电气等各专业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同时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我国这方面的人员相对较少,很多设计者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设计的子系统开放性不足,给系统升级、系统售后服务和网络互联带来很多麻烦和困难;设计时缺乏全局意识和组网的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只关注单个子系统的设计,不同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难以实现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一旦出现全局事故,不能形成系统联动配合集中解决事件;忽视客户需求与工程实际,忽视设备对运行条件和环境的要求,这就造成设备安装使用困难,或者是给设备安全留下比较大的隐患。
3、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尽快选择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标准,是弱电系统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弱电系统设计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尽管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陆续制订和出台了各自关于智能建筑包括弱电工程系统设计的标准与规范,邮电部门也制订了综合布线标准规范,但是目前弱电工程设计行业规范及标准不统一在智能建筑中。我国的建筑智能化能够作为参考的成功实例不多,包括弱电工程起步晚。从整个行业和全国范围来看,尚未形成与制订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怎样的设计才是符合标准的等问题,导致了出现难以明确依据何种标准进行设计在进行弱电工程设计时。
二、进出线管的位置选择和预留
进出线位置的选择依据外网来向,避免出现大转角以建筑内布线便利为原则。设置一间弱电进线间一般在地下或首层,进线位置注意避让开建筑的消防水池、地下汽车坡道、主要出入口等位置。规模大的建筑分别留给电信和联通,预留两间弱电进线间,其他有线电视等线路一般直接进竖井出于运营方面的考虑。可以给有线电视留一间专门的设备用房对于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尽管弱电系统复杂多样,但一般仅有通讯线路和有线电视线路需要与外界联系的弱电线路。网络它一般只是在建筑内部自成体系,与外界的联系通过通讯线路即可,虽然作为楼内所有弱电系统的支持平台。然而,政府、司法、电力等部门可能有自己的内部网络,需要在进线时考虑预埋保护管。此外,某些建筑可能还有外界周边的消防报警线路以及安防线路。
三、平面中弱电点位的布置
弱电系统设计通过线路传输到机房,要在现场布置出信息采集点。在平面中布置出各种点位是设计的第一步设计过程中。相当考验设计人员的耐心与细致对于平面中布点,设计人员具有装修经验,熟悉线路走向,需要对建筑平面有所了解,能够根据建筑性质选择适当的布点方式,清楚家具放置位置,也要了解其他专业的需求。需要在现场设点的包括网络、电视、电话,其他数据采集器一般通过 86 盒接入系统。输送信息的线路一般也不外乎六类线、光纤、视屏线、双绞线等。
四、弱电竖井的分布与面积需求
一般可以不受防火分区的限制,但是有距离限制关于网络布线。弱电井一般进深应在 1.2 m 左右考虑到弱电机柜的深度。对于大空间来说,不应该超过 95 m由弱电井至最远处的网络出线座的距离,一般从弱电井至走廊末端的距离≯80 m。弱电井的发热量比较大,可以考虑在井上部做排风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防火百叶进风在竖井门上可以考虑。弱电井一般不应该与卫生间、烟道、电梯相邻,应该开向公共区域且设置在方便走线的位置。建筑专业预留的管井就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如果不从建筑物设计方案阶段介入。
五、机房功能及位置的确认
弱电机房应设置UPS 室提供备用电源,一般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的方式供电;电源应当可靠,一般要考虑防静电及防尘。一般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对于弱电系统相关机房。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对于消防控制室要求,适于选择在建筑物中间的地方,但有时这些位置不愿意提供给机房,属于建筑的黄金地点,选择布局不太好或者阴面的房间可以另外考虑,但一定要方便线路敷设且要离进线间不远。进出机房的线槽不要穿越楼梯间及前室,应敷设在公共空间内,适当远离存在干扰的区域,如变电、x 射线等。相关的机房包括消防控制室、楼控机房、安防控制室、网络机房等对于弱电系统,应根据建筑需要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可以与楼控机房或消防控制室合用一室对于安防控制室,但各自有专用的工作区域,而且应设置值班人员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对于重要建筑的控制中心(机房)。楼控机房应该毗邻消防安防控制中心,不宜再与消防安防合用控制室,若建筑物面积较大控制项目较多,否则显得较为混乱。
六、建筑平面中弱电通道的预留
要经过预留通道连接到机房对于平面中的布点,从机房到竖井采用线槽,金属线槽一般沿走廊敷设,每层采用金属线槽竖井引出本层的线路,进房间的部分采用穿金属管保护的方式,因为一般只预留管不穿线在施工阶段。应该使用单独的线槽一般弱电线路与消防线路,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广播、扩声系统一般兼做火灾应急广播。一般要求穿金属管并刷防火涂料在线路明敷时,应该满足消防的相应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应该超过3个直角弯由线槽引出的线路到末端布点处,否则比较困难穿线;设计师应该在制图时要明确的表示出来,熟悉线路的实际走向和作法,电话、网络线路在末端分别穿管。例如,如果设计图上从会议桌到吊顶上的投影仪简单连根线,施工方就有可能从会议桌上直接立管到吊顶,因此制图时要将线路先引至墙上的过线盒再引至投影仪,不能寄希望与于施工队去研究图面上没有表述的内容。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增长,建筑的内涵和功能不断趋于多样化,弱电系统方面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中。这就对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建筑需求的电气设计理念和方法需要熟练掌握。因此,本文希望能够为电气专业设计人员有所帮助,提出“因地制宜”的弱电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黄辉.智能建筑网络系统弱电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8):2-5.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及其复杂的,通信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个子系统共同构成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其中还包含智能建筑内部的通信以及机电设备等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
一、弱电系统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的施工管理计划
做出相关的计划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在事先规划好施工计划,工程的实施才可以更加顺利。若想规划好施工计划,使工程的落实具备针对性,就必须掌握施工流程。一般的施工流程包括:签订有效合同、现场考察、施工设计、购买机器同时实行机器的检测、机器安装调等方面。通常状况下施工计划可分成两部分:总施工计划与各个分系统的施工计划。但实际的工程落实过程中,各个分系统的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一定的变化,而且保障整体的计划不存在较大的偏差的。一般在设定计划时需考虑以下方面:总体上的工作量、所需材料的供货时间、材料的运用周期与更换周期、施工工人的施工安排、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各个分系统之间施工的协调、各个施工队的施工顺序。
(二)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
施工的进程可以影响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进行协调、设备的供应、弱电系统和其他工程的协调等同样会受到施工进程的影响。若是对施工进度的管理松懈,进而直接影响实际的施工进度,最后造成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因为工程施工内部较为繁复,所以施工进程的管理同样是较为繁复的,通常是利用各个小的系统的管理人员召开调度会的形式来实行管理,在会议上做报告,用书面方式记录下来,之后不断修改完善。
(三)施工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整个工程中最首要的问题,对质量的要求也是整个工程中最严格的部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来展开,对施工的全部过程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严格遵守测试大纲的要求。在施工验收的时候要严格遵守验收要求、质量标准,还要有完善的操作和管理要求、系统的保养以及维修要求和规定、检查结果的书面文字和系统的运行总结等等。在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质量评定。
二、弱电系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施工组织方面常见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健全的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有的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缺少弱电安装工程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弱电系统的施工方案无据可依,流于形式,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于实施。同时,在组织施工过程中,由于行政管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施工单位按专业划分得太细,而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比如强电系统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桥架敷设的时候未考虑弱电系统的走线问题,导致后者桥架敷设困难;还有类似先进场施工的占据方便位置的问题,更有甚者占用其他系统预留孔,导致后续工程施工困难,各专业设备及其管线间的施工难以配合等。
(二)设计图纸方面常见的问题
设计图纸方面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弱电系统设计与土建设计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通道的预留上不符合要求,导致线路敷设困难。例如,在有的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弱电设备构件与土建设计尺寸不适应,多媒体箱预留位置不够,消防控制箱安装不到位,弱电设备安装间距过大或过小等。 除此之外,设计图纸中还存在个别控制或信号接点设计的遗漏或偏差,如安装的电视、电话、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等弱电设备终端的数量及位置与系统图不符,直接影响整个弱电系统线路的通畅,严重的将导致系统功能无法实现。
(三)设备材料方面常见的问题
弱电系统设备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弱电系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材料的质量上缺斤少两,直接影响了弱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设备材料进场时缺少产品型号规格、外观检查记录及相关试验的记录;缺少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缺少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商检证明及按规定进行复试的记录;材质证明手续不符合要求等。还有就是材料、设备进场后不按规范和设计规定的在适用的场所使用;设备材料选用淘汰产品等。 部分产品只具有搭建单项子系统的能力, 不能与其他子系统接口组网;个别设备未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组网能力测试等。
(四)各个子系统间接口方面常见的问题
建筑弱电系统有多个子系统,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各个子系统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弱电系统的完整、安全与可靠运行。但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技术规范不统一,加上各承包商之间的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等问题,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五)系统调试方面常见的问题
系统试验是建筑弱电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经常出现没有按照业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进行试验、调试和试运行并记录。 比如没有综合布线或系统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记录;箱(柜)位置、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预埋箱盒安装不牢不正;插座面板标高不一致;安装有间隙,超允许偏差;防雷接地线的截面和焊接不符合规范要求;无绝缘电阻的测试记录等等问题。
三、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改善措施
(一)对工程原材料或者相关的设备设施加强检验
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首先对建筑设备设施、原材料以及各个系统的接口等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合格,即检查是否有规格型号、产品名称以及制造厂商和检验员、出厂日期等,同时相关的材质证明要明确原产地以及分装地。其次是仔细检查产品设备的检验记录,即在检查时参照国家产品的相关标准,在施工现场对设备在性质、外观以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注意各个原件之间的兼容性。再次检查设备设施、规格以及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和材料是否达到设计的标准。
(二)对图纸设计进行审查、优化
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相关的监理人员要参照弱电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弱电工程的设计内容以及设计方案联系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要加强对图纸设计的审查。这就需要对房间的高度和尺寸、相关设备的维护距离以及保护距离要与规定的相符合。同时,对于某些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以及新的设备要根据规定的标准严格核查,最后将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交给施工建设单位。除此之外,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开工之前,相关的电气技术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同时与土建技术人员协同找出施工的交叉点,再依据土建施工单位的进度,共同研究出交叉施工的方案,防止出现差错。
(二)重视施工组织的建设
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施工组织进行设计时要符合建筑弱电工程的进度以及计划安排,对于某些大型工程由专业的施工组织进行设计,而对于较小型的工程由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同时,在进行施工方案或者是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对各分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交底。为此,就要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制度,尽可能的使各个用电人员以及电工明确安全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最后在建筑工程技术交底材料上签字,同时写明交底的具体时间。
(三)对建筑工程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选择弱电工程承包商的过程中,要对其营业范围进行核定,若有借用资质或者挂靠的现象,立即清退。同时,在对建筑工程承包商相关资质证件审查时要关注弱电工程负责人的相关资质证件,一般要对承包工程的承包商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一定的考察,可以参照他们已经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对承包商的质量保障体系、技术实力以及相关的服务体系等进行考察。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弱电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十分重要,但是各种建筑项目当中在进行弱电系统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弱电系统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做好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设计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莉. 智能建筑弱电维护行业运营管理研究[J]. 技术与市场,2013,08:217+219.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现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办公楼宇的弱电设计,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共识,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种看法(或做法)。一种则主张将计算机网络布线、电话配线纳入到结构化综合布线中,而其它的弱电系统仍采用其特有的传统布线。另一种是主张将所有的弱电系统都建立在结构化综合布线所搭起的平台上,也就是用结构化综合布线代替所有的传统弱电布线;究竟采取哪种布线方式较为合理,应结合具体项目,从所用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方能得出结论。
1 共用无线电视系统CATV和卫星接收系统
智能建筑的共用无线电视系统是适应人们使用功能要求的一部分,系统不仅用于接收广播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及调频广播。作为智能建筑的CATV系统设计,对系统保证用户电平,解决弱场强收视问题,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以及节目来源均应予以充分考虑。系统的前端设备CATV的主要部分,其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因此前端系统输出应具有较高的质量来满足分配系统所需电平。智能建筑店前端设备采用放大一混合式.其传输系统采用分配一分支方式,以适应用户终端数量多且分布不规则的特点。系统的传输带宽为(5~860MHz)共可传输8套电视节目,传输系统覆盖102个电视用户终端。卫星接收系统的选址地安装及调试是一个重要部分,经接收、解调、调制后的卫星信号混合人共用无线电视系统前端部分,经传输分配系统送至各用户终端。智能建筑采用了套板状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分别用于接收不同电视卫星的电视信号共8套。
2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2.1 电源系统的雷电防护
由于机房电力供给是由大楼的建筑物变配电室引入的,电源高压端的防雷保护已由电力供电部门实施。按照国标GB50057--1994,为了将低压配电系统线路上的电压限制在一个安全的水平,在供电线路上需安装SPD。弱电机房的电源浪涌保护通常作三级保护:电源引入的总配电柜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一级保护;通常弱电机房均由总配电柜单独配出一个回路为机房供电,因此需要在机房配电箱处安装浪涌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相对地加装浪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
2.2 等电位联结
通过设置等电位联结,可有效消除不同接地点可能存在的电位差,发生雷击时可有效避免因感应产生的不同接地点电压不同而导致的放电现象。在建筑物实际设计与施工中,通常按照设备、机房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由共用接地系统引来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引入建筑物的给排水管、电缆金属护套、金属保护导管、煤气管道、金属构件等与等电位联结端子可靠连接。设备安装时将各设备间和管道间的各种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电源PE线等与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可靠连接,构成等电位联结。
高层建筑物内各种金属导体和管道(如金属门窗、设备的金属外壳等)作等电位联结;电源线、信号线通过电涌保护器实现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各处的均压环、起到一定电磁屏蔽作用的钢筋网、各处的电气装置以及防雷等电位联结导体形成总等电位联结,最后与联合接地系统相连,形成一个理想的“法拉第笼”。
3 结构化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
结构化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设计未将电话通讯归人结构化布线,这是因为作为智能建筑,语音与数据两种终端的分界很明显,且位置不易变更。另外,从技术经济上考虑,3类线带宽16MHZ,可传输10MBPS及其以下低速数据,作为语言传输是廉价而效果很好的媒介。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布线是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布线,智能建筑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分为办公系统和收银系统(POS)。智能建筑展厅与办公室共有终端信息点865多个,行政局域网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地下层和行政办公管理区域,收银系统的信息终端分布在展厅一层的前台服务区域。
4 弱电竖井和弱电管理间
弱电竖井的安排是弱电应用环境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弱电井仅仅是弱电系统的过线通道,即使安装设备,也是少量的墙装设备。由于计算机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弱电井道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路过道。更重要的是,为高效利用建筑平面及弱电系统安装考虑,弱电井往往用作计算机的二级网络管理机房。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其在建筑体内的合适位置、面积及内部应用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对各种数据通信线路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长度限制。在智能建筑中,计算机系统的水平线路往往采用铜质双绞线(u1P)。UIP和网络传输的带宽有密切关系。综合布线的标准和规范,要求PC工作站到网络交换机的U耶线路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布线设计时应考虑在90米以内,其余为网络跳线长度)。考虑到管路的竖直、弯度因素,建筑物的最边缘至弱电间的距离不应超过60米,因此,间作网络管理间的弱电竖井位置在建筑平面设计时的位置相当重要。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物,弱电井的数量就不应只有一个。网络管理间还有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应在建筑平面规划时给以考虑。网络管理间内将安装网络机柜,周围需有安装和维护空间,再加上墙装的弱电设备等,网络管理间的面积一般在6~10平方米之间,最少不应小于4平方米。
5 弱电系统的供电
弱电系统的供电往往在电气设计时被忽略,把此部分供电设计和施工交给弱电工程商,这不符合电气工程规范要求。弱电系统供电往往采用子系统单独供电,了解整个弱电系统的供电要求在电气设计和施工上很有必要。弱电系统的设备正常运行需要强电系统的支持,弱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不能和照明、动力等线路共用,且多数弱电系统有单独供电的要求,其目的是保证设备供电的安全性。如安全防范系统采用单独回路集中供电,尤其是与消防联动的系统应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供电。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采用不问断电源(UPS)集中供电,在强电设计时应给以考虑。不间断电源机房的供电进线有容量的要求,出线有集中供电的要求。即使不采用UPS供电的工作站,也要求有单独回路供电,以防止和其他电路混用对系统带来的危害。对建筑项目而言,各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固然重要,但必须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很简单,大多数弱电系统工程问题并不是系统建设本身,而往往出在工程的界面协调上,而这些矛盾都是因为没有重视弱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引起的。
6 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的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若设计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从系统性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综合考虑,才能搞好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弱电施工 系统设计 管理
1 前言
智能建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问世以来,因强大的技术优势与巨大市场需求优势的推动,很快即将风靡全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发展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才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有几百座智能大厦拔地而起。然而,投巨资建成的智能大厦,在智能化方面的效果与期望值的差距较之土建与装饰的这一差距则要大得多。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的设备,伴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都已历经几代的更新,基本上都是由国内外著名公司制造,其质量可靠性一般都较好。智能建筑中智能化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还是因为智能大厦弱电工程的实施不当。弱电工程的实施有以下几项不利因素。
1.1 弱电施工的时间与空间往往受到其他施工方工程进度的挤压
智能建筑建设期间,其时间资源与空间资源是一个有限的资源,由土建、装饰、安装、弱电系统集成的很多参与方共享。谁占有充分,谁的管理就容易,效率、效益就高,于是施工各方对时空资源会相互争占。在争占中,土建方占有主导地位,弱电则是一个最弱势群体,其施工的时间与空间很容易受到其他方的挤压。
1.2 弱电系统集成与土建、装饰、安装接口界面不清
弱电与土建、弱电与机电设备、弱电与强电安装,无论是施工,还是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关连性大、藕合度高。而这一方面的规范化体系又很不健全。因此,在彼此的接口处,界面不清,这一块的工作由哪一方负责,在设计与规章中界定得不明确,这就是造成施工时的相互推委,配合失调。
1.3 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现在的弱电集成公司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施工工人队伍,施工中,配管配线及末端设备安装这类劳动密集型作业,一般都要临时雇用一些民工。这些民工的技术水平、责任感、职业道德都不让人放心,往往在工程中留下质量隐患。
1.4 弱电监理不够专业
目前,负责弱电监理的工程师多由强电监理兼任,他们对弱电系统的许多新的技术、设备缺乏了解,难以监理到位。
以上这些就使得弱电工程实施难度大、麻烦多。有时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因各方利益的冲突,相互推委,耗大量精力协调也很难找到一个让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而工程又急不可待,让人伤透脑筋。这些无聊的扯皮,严重地影响工程质量,制约工程进度,增大施工难度,徒耗建设费用。
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
智能建筑的建设方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卖方市场中业主的优势,强化对弱电工程的管理,建立一套企业的工程管理流程,制定一套约束各方的管理程序,一套让参与各方都预先承认的规则,就可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困难,保障弱电工程的质量。
2 有关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
2.1 先要做好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
在智能建筑的方案设计阶段,便要依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物业管理方式作尽可能深的分析与探讨,从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上综合考虑,作一个定位合理的整体规划。要上些什么项目,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做出明确的需求分析,再由设计院进行扩初设计。
2.2 扩初设计阶段,对设计院提供的服务要有明确的要求
(1)设计院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都要作详细的技术交底,甲方应与设计院就各个子系统的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功能、设备数量、系统结构和布局,预算费用,特别是在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与甲方有较大分歧的设计,要组织专题论证。
(2)设计院要有总管本项目强电设计与弱电设计的技术负责人,管理、协调本项目的强弱电及相关专业的设计。
(3)要对弱电线管、线槽及水、电、风系统中的线管、线槽、管道的排布作统一设计。弱电系统中的电缆、线管、线槽不得与风管、水管、机电设备、强电走线相冲突,并应选择与建筑物内各种设备安装相适应的合理布局和走向,以节约工程投资。
(4)对弱电系统要作综合布线设计(暂可以只对电话布线、数据布线、消防布线、广播布线和BAS布线)。对明装的线管、线槽不仅要有水平定位、还应有垂直安装尺寸及足够的空间,要兼顾其与预埋线管、线槽的连续性与整体性,要能保证隐埋线管、线槽的预埋作业的整体实施。
(5)对隐埋线管、线槽的载体:地面、顶层楼板、墙柱面的面层,土建设计要有足够的嵌入尺寸,对大面积的平面,还应对厚度有均匀度要求。
(6)与弱电系统相互连接的电器控制箱应作好弱电电缆引入开孔及柜内接线端子排的设计,并明确标出互连的强、弱电电器的工作电压。
(7)须由消防子系统实现联动控制的机电设备,设计院的强电设计人员与弱电设计人员应仔细核对、衔接得当,确保控制的准确实现。
(8)设计院要提交整个设计的电子文档,至少要提供能使弱电各个子系统进行招标与深化设计的电子文档。
(9)对弱电各个子系统招标后由工程承包方所作的深化设计,应由设计院负责审核、会签或出图。
(10)设计院对弱电各个子系统的招标与施工要注意的重要事项,要作出明确的文档说明,以便于建设方及监理方对工程的监管。设计院应参加对弱电系统集成商施工组织方案中质量保障程序的审核。
(11)设计院应根据最终确定的建设功能与用途,根据外部接入环境,合理的选定弱电控制中心与网络通信中心机房的位置。
(12)设计院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强电设施、弱电系统某一项实行设计变更时,特别是土建与结构的设计变更,设计院要组织其他相关方的设计工程师,作相应变更设计。避免发生土建与机电设备安装、土建与弱电安装、强电与弱电安装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的事件发生。不然,若因设计院各设计方协调不好,造成建设方经济损失的,业主可要求设计院赔偿。
3 有关弱电招标及合同签订的管理
(1)招标的需求说明与技术要求,先由弱电专业工程师讨论、拟稿、修改、初定稿,然后组织专题听证会评议,听证会应有强电工程师和相关领导参加。
(2)招标前建设方的弱电工程师应对可能参加投标方的各种供货品牌进行对比,要对其功能、特点,对本工程的适应性有较清楚的了解,要对投标方以往的工程实例,对他们服务支撑能力进行考察,提供书面评估报告。
(3)招标时,对各个系统的设备选型要考虑其开放性,即采用其作为主控设备时,该系统对其他公司产品的兼容性。以减少对某一公司、某一种品牌的依赖性,这能使今后的维护更加方便与经济。
(4)投标书应阐明投标人对项目质量要点的理解,阐明其质量保证措施与建议。评标时要将此列为对投标方工程实施经验的考察内容。
(5)投标书中不仅应有计划的建设工期,还应注明完成深化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时间。
(6)签承包合同时,要签一份详细的技术协议。技术协议应包括系统结构、系统原理设计图、设备明细表、应用环境、监控对象;应包括与其他相关的强弱电系统的硬、软件接口界面、系统操作界面、软件的功能(特别是维护功能、组态功能);应提供的文档资料应包括培训、质保、软件升级等服务承诺。
(7)要恰当的安排弱电各个系统的招标时间。消防、安防、楼宇、布线这些系统深化设计较扩初设计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施工的隐埋工作量较大,其招标工作最好在地下一层顶层施工前完成,以保证隐埋作业的顺利实施。
(8)招标文件要明确申明,业主对工程内容有权进行增减修改,增减后,工程费用按中标订价标准,相应予以增加或减少,工程承包方必须接受,并按要求施工。
4 对土建、装饰应作配合的管理
这一配合管理是弱电工程实施中最麻烦的地方,在土建、装饰工程的承包合同中,应对以下各条予以明确规定。
(1)对所有地下、穿墙、沿柱石、墙面预埋的线管、线槽工程,当甲方委托土建方施工时,土建方应按合同计费标准(或工程定额标准)承接,按要求完成。
(2)土建工程总承包方要保证弱电施工的供电、供水、要安排好弱电工程施工方的临时场地或仓库,土建方要接受甲方及监理的现场协调管理,总包方应协调好土建工程各方,实施与弱电工程具体的施工配合。
(3)土建方对要隐埋线管、线槽的层面,在土建施工前要及时通报监理与甲方,便于相关单位作业的跟进;土建施工方要加强检查、测量,保证面层厚度尺寸与面层均匀度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隐埋的线管、线槽能正常嵌入。
(4)装饰工程方要预先向监理、甲方通报吊顶,通报地面、墙面装修的施工计划与进度,为弱电施工留下应有的时间与作业空间,装饰工程方应负责安装弱电设备时装饰面板相应位置处的开孔
(5)土建总包方与装饰工程方都应设专门负责协调工作的责任人。
5 有关弱电系统与机电设备、强电工程相互配合的管理
(1)机电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高低压柜、冷冻机、空调机、锅炉、电梯、电气控制箱、水泵、风机、防火卷帘门等)的招标,采购应由弱电工程师提出相应的弱电技术条款,投标方、供货方应明确对这些条款的满足与偏离情况。合同签约与设备验收时一定要对此进行仔细核对与检查。
(2)强电电气控制柜(箱)的订货、制作、安装要保证弱电电缆能够正常接入,并在柜(箱)内予留有相应的安装空间。
(3)土建、装饰、强电、弱电承包方在工程安装时都要保证不损坏其他方已完工的工程,若有损坏,责任方要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的经济损失。转贴于 6 对弱电工程监理的管理
(1)监理方应有专业的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监理。建设方应对其学历、职称、资质、资历进行核查,并对弱电工程师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相关国家标准的了解程度进行考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建设方有权否决。
(2)监理工程师上岗前应向建设方提交其监理岗位职责。
(3)监理方应定期(按月或按季)向甲方提交监理工作计划。
(4)对重要工序的监理要事先向甲方进行通报,过程检测记录要及时向建设方通报,或通知建设方参加检测验收。
(5)对隐埋线管、线槽来说,在工程实施前,监理工程师、相应弱电工程承包方质量负责人,要在现场督查、核对,保证不漏不少,保证用材合格;检查实施隐埋工程的责任人是否采取了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相应的隐埋作业完工后,要即时进行通断合格检查,及时组织相关验收。
(6)监理方应结合工程实际,另行设计统一的弱电工程监理记录文档(最好同时有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7)—隐蔽工程和工程观感质量验收,检测抽样方案的确定应符合GB50300第3.0.3、第3.0.4和第3.0.5的规定。
7 对弱电项目系统集成方的管理
(1)弱电项目中标方应按规定时间提交深化设计的图纸和电子文档,在甲方及设计院审核、修改,确认后出图作为正式施工图实施。
(2)弱电项目系统集成商提交的施工组织方案中,要有操作性好的质量保障程序,甲方应组织设计院和监理对其进行审核。
(3)弱电系统集成商要设项目责任人、技术负责人、现场安全员和独立的质量检查员,上述人员要有明确、详细的岗位职责;弱电承包方应将上述人员的学历、职称、资历相关证件报送甲方;甲方或委托监理方应对上述人员与项目相关的管理知识、质量知识、安全常识进行考试或考查,甲方及监理方有权否定不合格上岗人员。
(4)弱电承包方要向甲方通报班、组一级负责人学历、资历并接受甲方的相关检查。
(5)弱电承包方要对其施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责、技能、质量与安全知识的上岗培训,发上岗证。持证上岗人员应通过承包方组织的考试,甲方应检查其考试内容。
(6)承包方应在开工报告中,将整个工程按工序、按场地进行工序拆细,注明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要点和保障措施,注明要求的作业环境与配合条件。
(7)承包方应在开工报告中将整个工程按工序、按场地进行工序、作业的拆细,量化每一道工序,作业的工作量(需多少个工日)、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
(8)承包方要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按周或按月向甲方报告工作进度、现场施工人数、进度调整计划。
(9)承包方对非承包原因造成的施工计划的变更和工期顺延应及时书面报告建设方和监理方。
(10)承包方要按统一的文档格式向建设方与监理方提交上述文档。
8 对竣工验收的管理
竣工验收是项目质量保障的最后一个环节,绝不可因工程临近完工,因人员的变动草草收兵。
(1)首先应由系统集成商递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及验收执行大纲,验收报告应附有系统集成商完工的目标测试记录与结论,若需先作试运行的还应有试运行记录。
(2)验收执行大纲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中技术协议的要求,应符合有效的设计文件、工程变更文件的要求;验收执行大纲应遵循国家标准GB50300、GB50307,应遵循与该项工程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政府的法规文件。
(3)验收执行大纲应包括验收执行程序、检测验收的目的;检测的内容应包括验收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测试工具应包括测试结果的处理分析、测试结论及处理方法、验收结论等内容。
(4)验收执行大纲应由甲方技术责任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做逐项审阅、修改,经项目验收小组组长认可后报建设方技术总监批准执行。
(5)应成立项目验收小组,项目验收小组由建设方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有建设方项目技术责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系统集成商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参加(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还应请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人员参加)。
(6)项目验收小组可根据需要下设验收测试组与资料验收组,参加人员由项目验收小组指派,资料验收组要有建设方专职资料员参加。
(7)所有测试记录格式都应规范化,便于查阅与管理。验收测试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准确、详细地做好测试记录。
(8)项目验收小组应对验收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合格,不合格结论,对需要返修、返工的工程应责成系统集成商按时整改,整改后再对系统进行全部或部分验收。
(9)竣工文档应包括:
工程合同技术协议;
工程设计说明。包括系统选型论证、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系统监控对象、系统规模容量、系统功能、性能指标;
工程竣工图纸。包括设计原理图、系统结构图、设备布置及布线平面图、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电气端子接线图、中央监控室设备布置图等;
依据技术协议应提交的软件(包括程序与所有应交软件文档);
系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护手册以及重要设备的安装手册、维护手册;
系统验收文件。包括系统验收执行大纲、系统验收的所有测试记录、系统验收结论;
其他文件。包括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设计变更单、工程变更单、设备清单、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出厂质量检测报告、进口设备的原产地证明书、海关报关单等;
工程预算报告。
9 培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