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

时间:2023-06-29 16:23:34

导语:在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阑尾炎微创手术后护理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42位阑尾炎病患,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21位,其中腹腔镜手术组13位男性病患,8位女性;开腹手术组11位男性病患,10位女性。在年龄、性别、手术费用、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经比较无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的比较疾病的转归与病患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虽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有很多优势,如恢复很快、住院时间较短、切口比较不容易发生感染、创伤很小等,受到很多关注。不过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方式也存在一些劣势,如方式新潮,不容易被接受,手术后腹腔容易感染等,增加了病患的心理压力,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积极耐心的向病患讲解腹腔镜手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依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临床治疗,增加病患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1.2.2术后护理的比较(1)一般护理:①根据常规护理对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②在病患恢复肠胃功能后指导其进食;③帮助病患进行排尿,对于很难排尿的病患进行导尿;④在手术后6小时,要督促病患进行适当的运动,高危病患除外。(2)监测病患术后生命体征:实施腹腔镜术的病患进行护理时要依照全麻术后常规护理进行。①时刻关注病患生命体征的改变;②在术后,给予病患吸氧、心电监护;③时刻监测病患的神志状况、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④如果病患喉内有较多的浓痰,要立刻进行吸痰。(3)伤口的护理:在麻醉的药效过后,病患会出现伤口疼痛的症状,这是不能避免的。相对来说,采取腹腔镜术治疗的病患疼痛症状比较轻,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要采取放松疗法,鼓励引导病患健康积极的面对疼痛症状,达到大量减少用药的作用。要求保持腹腔引流管时刻通畅、不扭曲、不受压、不堵塞且无菌,要时常对引流管进行挤压,确保引流管通畅,时刻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速度和引流量等,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要立刻通知医生,若无异常状况出现,在手术后2~3天将引流管拔除。(4)预防术后双肩痛:腹腔镜术后比较常见临床并发症之一是术后双肩痛,是腹腔内残留的CO2刺激双侧膈神经反射造成的,发生率达到35%~63%。出现此并发症,可通过给予病患吸氧6~8h,使氧分压升高,从而促进病患腹腔遗留的CO2快速排出,来减轻疼痛。(5)饮食指导:腹腔镜术后一天,如果病患不存在显著的腹痛、腹胀,就可以食用一些流质食物。一般来说,开腹病患可以进食得时间比较晚,在术后1~2天后才能进食,这是腹部切口大,恢复肠胃功能的时间较长造成的。(6)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腔脓肿:如果病患不是因为外界吸热出现体温不断上升、排便频繁、腹痛,则可能发生了盆腔脓肿,要立即通知医生,一经证实,要立即进行引流。②切口感染:对重病区的空气进行消毒并注意自然通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外源性感染。鼓励病患积极对自身情况进行改善,增加免疫力;③肠梗阻:病患术后清醒后,要引导其采取腹式呼吸法,促进肠管的运动,避免出现肠黏连的情况。待病患血压正常后,要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1.3观察指标排气时间(h)、术后疼痛程度、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住院天数(d)、切口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在术后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和排气时间等几个方面,腔镜手术组都明显比开腹手术组低(P<0.05);比较两组病患手术的时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第2篇

【关键词】 二孔法; 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腹腔镜

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被普外科界广泛接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腹腔镜常见手术[1]。阑尾切除是基层医院开展最多的常见手术。现已越来越多地在基层医院开展。因其创伤小、美观,住院时间短、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少,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尤其是年青女性[2]。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2月开展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1851岁,平均31.5岁,均有典型阑尾炎症状和体征,发病时间4h50h,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23例,慢性阑尾炎5例,术前均排除有腹部手术史,B超排除阑尾周围脓肿,排除输尿管结石及妇科疾患,无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全身麻醉,仰卧位,于脐下缘作10 mm弧形切口,气腹针建立气腹,压力达12~15 mm Hg,置入10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同时取足高头低位,右侧抬高15°,于麦氏点处作麦氏切口约10 mm,置入10 mm trocar,用拨棒挑拨回盲部,显露阑尾,换用抓钳抓取阑尾头部提入trocar内,边退出trocar边排除腹腔积气,阑尾及其系膜拖出切口外,用普通止血钳钝性扩开切口下组织,使阑尾根部充分显露,直视下用丝线双重缝扎阑尾系膜,于根部结扎并切断阑尾,并做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纳入腹腔再次建立气腹,在腹腔镜直视下查无活动性出血,撤离腹腔镜器械,排除腹腔余气,各切口皮下缝合。

2 结果

3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2例因阑尾周围粘连、系膜较短改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50 min,住院时间2~4 d,术后病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7例,慢性阑尾炎9例,31例随访1~6月,均无术后出血,肠漏、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3 讨论

急慢性阑尾炎在普外科是较常见、多发性疾病。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采用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阑尾。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其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长等缺点。伴随临床外科的发展及技术革新,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上,逐渐得到较多的应用。腹腔镜阑尾手术的适应症的范围较广,大部分的阑尾炎患者均可以采用此种手术方法切除病变的阑尾[3]。同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比具有较多的优点。例如:在患者较为肥胖时,在进行开腹手术时应扩大其手术切口,并且阑尾所在位置较深,开腹手术切口通常对手术视野暴露不清,给手术增加难度;在对疑似阑尾炎患者,不能明确进行诊断时,腹腔镜则可作为诊断方法进行腹腔内探查,明确临床诊断并对临床治疗起到指导性用药的重要作用;异位妊娠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进行手术时,发现破裂出血的异位妊娠部位时,往往需要继续扩大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如发现其它组织器官的病变,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术中发现其他病变(胃十二指肠穿孔、肠粘连、卵巢囊肿等)可直接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无需另作切口[4],能有效的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故运用腹腔镜手术可术中进一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本院开展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尤其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手术效果满意,阑尾系膜的缝扎及残端的包埋安全、可靠[5],阑尾炎症轻对切口未造成严重污染,切口愈合良好。笔者认为二孔法也存在局限性,如阑尾化脓、坏疽、穿孔可能会引起切口污染;阑尾系膜较短;回盲部严重粘连;后位阑尾等对手术造成了难度,可改用三孔法完成手术。所以我们主张尽早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而本研究提示,病发后48 h内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间,早期手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成功与否[6]。腹腔镜手术其手术切口较小,愈合时间较短,同时不易留下严重疤痕,有利于美观。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美的追求。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在术后不易发生疼痛难忍的情况。在乡镇医院,往往医疗设备及诊断都不能尽善尽美,但在近些年本院开展的腹腔镜手术后,不仅显著的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同样也提高了手术诊断率,大大降低了阑尾炎误诊率。在近几年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患者没有一例因为腹腔镜手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所以安全性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腔手术,主要的特点是微创技术。现阶段,患者对于术后小切口、体表美观有更高的要求。在腹腔镜下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失血量少、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高,适宜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及广泛应用[7]。

参 考 文 献

[1] 官伟军,郑小平,麦显强,等.HemoIok结扎锁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5):441443.

[2] 王霞,任永红,杨富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4621463.

[3] 钱立元,吴君辉,罗宏武,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价值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10,7(28):2627.

[4] 沈荣华.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与价值.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8239.

[5] 林增烜,林洪堂,林长国,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0 例报告.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2,6(2):219222.

第3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48-02

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需缝合、术后恢复快、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从而在医学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到手术之中,手术成功的机率高。现将对腹腔镜在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从2010年5月到12月到我院就诊进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为18到54岁,平均年龄为32.5岁。其中胆囊息肉者有2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3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40例,合并亚急性或慢性有89例,急性阑尾炎有11例。100例患者的病例诊断均与临床诊断相同。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10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全身麻醉,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留置引流管道。在进行手术之前做好膀胱准备,排尽尿液,不留置导管。患者术中头部抬高,采取向左方向的斜卧位的来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之后将切除的胆囊暂时放置在肝脏的上方为切胆囊切除后行阑尾切除提供更大的空间。在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做5mm的麦氏点腹腔镜造口,同时将剑突下10mm与左锁骨中线肋源5mm的腹腔镜造口均向下方稍微适量移动。再行阑尾切除术时改患者为头低足高位,在剑突下的造口做腹腔镜术行阑尾切除。利用腹部三个造口行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可在左腹下方再做一个5mm的造口来扩大手术视野。之后行腹腔探查,分离出阑尾及回盲部,吸净周围脓液及渗出液,暴露阑尾及回盲部,评估阑尾符合腹腔镜下切除的标准后,将阑尾系膜及头部用抓钳抓起后用超声刀就阑尾系膜处分离出阑尾动脉后尽量靠近阑尾断凝固切断,于阑尾根部用圈套器双道结扎,切断阑尾,用电凝烧焦阑尾残端。阑尾根部的结扎很重要,结扎不彻底可以采用间断式的方式进行残端缝合,还可以采取包埋法才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对于体积小的阑尾通过10mm的腹腔造口套管途径取出,体积大的阑尾或是发生病变的阑尾,为避免与腹壁的接触,应置于专用的袋中取出,从而降低造口感染的可能。

对于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100例手术患者,术后转至病房,麻醉消退后有负责护士对其进行氧气吸入,监护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情况并给于患者24小时的一级精心护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呼吸情况、精神状况、创口处有无渗血以及出血等状况.

2 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后,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均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其中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3 ±8.5 )m l,,平均手术时间为(54.3±31.7 )rain,平均使用抗生素为3.3d,平均住院(5.1±2.3)d。患者出院后,医院对88例患者进行时长为50月的随访,未发现任何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症和病人的选择

患有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有急、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胆囊息肉入院,或以往有反复发作的急性阑尾炎者,以及在胆囊病变的基础上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的切除阑尾者。

3.2 行胆囊腹腔镜注意点

对于行胆囊腹腔镜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Calot三角的解剖决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同时进行胆囊管和胆囊床的分离,暴露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视野。当胆囊脓肿或医源性的胆囊穿孔结石散落时应用标本袋取出胆囊。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是否放置引流。损伤胆总管时及时处理是最容易的,避免胆管端-端吻合术。对于一些不符合进行肝管-空肠吻合术的患者,则处理时采引流胆汁的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将转移患者到较高水平的医院接受相关的治疗。对于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小心损伤患者胆管引起胆汁漏,并在手术结束后产生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得患者,应该立即进行相关措施进行胆汁引流,同时制止败血症状的发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抢救及治疗方案。肝右动脉容易出现血管病变,同时胆囊血管病变也很常见。当患者的胆囊出现积脓的状况时,对于行胆囊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胆瘘现象的患者应在B超或者是在CT指引下立即进行胆汁引流。

3.3 行阑尾腹腔镜注意点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机率,但是也会出现很多术后并发症,如术中周围脏器的损伤、切口的感染、腹腔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等,在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在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开放式的方法建立气腹。一旦出现术中腹腔脏器的损伤则进行开放式手术的方式进行处理。相比于传统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发生手术感染的机率大大降低,但也应加大预防,对于发生病变的阑尾,为避免与腹壁的接触,应置于专用的袋中取出,从而降低造口感染的可能。进行阑尾切术术后预防手术切口的出血以及内脏的出血和渗血,同时在切除阑尾之时对阑尾残段以及阑尾系膜的处理上私用肽夹夹闭并用超声刀,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阑尾残端的处理应特别注意,结扎不彻底可以采用间断式的方式进行残端缝合,还可以采取包埋法才对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不理想者或出现穿孔、坏疽者则行开腹手术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甄宗礼,王秋生,邓绍庆,等.经腹腔镜联合切除胆囊、阑尾的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6):371.372.

第4篇

【关键词】 胆结石手术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胆漏护理;治愈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活动选取了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原始病例资料,共计52例。利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胆结石临床症状观察以及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在这52例胆结石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在24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患者的身体体重在49kg至85千克之间,平均身体体重在65.25kg左右。

1.2 门诊观察 根据对52例胆结石患者的入院门诊表现症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患者感到右侧下腹部具有疼痛感病史32日至11.6个月,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症状:21例患者感觉到腹部有剧痛感,疼痛位置一般在右下腹部,严重时,会出现大汗淋漓、休克或虚脱等,42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感,13例患者伴有发热症状,体温温度大于等于37.3摄氏度;大部分患者在腹部胆囊部位出现的疼痛,一般在2至5小时内疼痛得到有效的环节。

1.3 治疗方法 对52例胆结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

1.4 护理方法

1.4.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是一种先进的新技术,患者对其了解甚微,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宣教工作,让患者对手术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心理上解除了恐惧感,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治疗。②检测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门诊观察分析,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机扫描,X光线胆囊及胆道照射造影。在CT扫描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口服浓度为百分之二的泛影普安500ml,以便充盈患者的胃肠道。通过上述检测,发现患者结石中色素性结石22例,固醇性结石30例;据检测结石大小在4.2cm,最小结石在0.45cm,单个结石患者31例,多个结石患者21例。伴有糖尿病患者15例,伴有阑尾炎患者4例等等。③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求患者术前12小时禁止饮食,4小时内禁止饮水,同时要求手术前一天为患者制定进食计划,以清淡为主,合理膳食。此外,向患者进一步明确手术注意事项。

1.4.2 术后护理 ①由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方式,因此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采取去枕平卧的姿势,把患者的头部偏向另一侧,保证呼吸的正常,每2小时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②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术后1日内,患者引流管小于20ml,24小时候,引流管液体明显下降或消失。48小时后,护理人员可以将引流管去除。③创伤护理:对于术后伤口的护理工作,要保证3日进行常规换药,如果发现红肿、感染或者渗液等现象,应马上与主治医生报告。④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如果没有恶心感,可以在8小时候进食,饮食以流食为主,以清淡为主,并且易于消化,同时兼顾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⑤胆漏护理: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中胆漏的发生率要高于开腹传统手术。胆漏的主要症状为术后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对患者胆汁进行充分引流,同时补充水与电解质,保证平衡。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方式,经过30日的跟踪观察,得出以下治疗结果,52例患者,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胆漏症状,通过护理康复出院,治愈率达96.15%,总有效率达100%。小儿肺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通过上述实验护理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胆结石手术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的效果,很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希望能够在今后胆结石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峰,李晚明,刘敏.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护理杂志,2009,26(2):38-39.

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控制感染;护理

手术室用于患者进行手术与高危患者的抢救工作,担负着重要使命,因其属于医院中感染高发科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全身状况与医院的医疗信誉,所以,不断加强控制感染与护理管理是医院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以2间手术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研究,获取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间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为每间手术室室内区分为无菌区、清洁区与有菌区,并专人护理管理。2006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共有120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650例,女550例,年龄11-82岁,平均(45.12±1.10)岁。甲类手术患者为300例,乙类手术患者为330例,丙类手术患者为170例,丁类手术患者为400例。

1.2方法依次对2间手术室内的无菌区、清洁区、有菌区采取相应控制感染的对策结合护理管理,执行的工作内容为:手术物品消毒、手术室空气和物品消毒、手术人员手的消毒、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手术后各类器械和污物处理。观察我院研究阶段1200例手术患者术后全身状况。

1.3观察指标对我院1200例手术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判断感染的来源并及时处理。

2结果

我院对每间手术室采用相对应措施结合护理管理控制污染,1200例手术患者中仅有7例发生刀伤感染,证实了发生感染的机率极其低,据计算,仅为0.58%。

3讨论

3.1手术物品消毒因压力蒸汽灭菌具有快速、便捷与安全等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常规下,采用压力蒸汽对手术医疗用品与器械进行消毒。根据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特性,所采用的灭菌方法存在差异,例如:选取环氧乙烷对不耐湿、耐温的物品进行灭菌,如塑料类与橡胶类的物品[1]。现阶段,环氧乙烷是医学界中最有效应对不耐湿、耐温的物品的医用灭菌液,临床上效果显著。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阑尾炎患者逐渐增多,应用于开腹手术的微创镜使用次数随之增多,我院选用2%戊二醛浸泡微创镜10小时以上,要求护理人员进行微创镜灭菌工作之前利用浓度指示卡检测戊二醛液的最低有效浓度,以便于保证微创镜获得最高效的灭菌程度,因此,戊二醛液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此外,对于我院使用的各类显微器械都可以根据调配相适应的戊二醛液浓度进行浸泡灭菌,这是目前医学界中广泛运用的方法。

3.2手术室空气和物品消毒我院每日对每间手术室术前与术后进行消毒,正常情况之下经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对手术室的地板进行全面擦洗,擦洗完毕后,使用测菌仪器检验地板的清洁指数,如果尚未达标,需重擦洗。因测菌仪器在灭菌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护理人员着重于对测菌仪器进行保护与管理,定期检查该仪器的性能状况,为测菌、灭菌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因擦洗地板之前需使用紫外线灯对手术室进行照射,护理人员应于每周使用浓度为95%的甲醛溶液沾湿纱布擦洗紫外线灯管,同时应于每两个月后使用星光指示卡对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检测,对于强度已降低的紫外线灯管应及时更换。

护理人员确保手术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保持物品表面清洁、无尘灰,对于无需用到的物品应尽量规避触碰,因物品绝大多数采用玻璃瓶装置,抗外力指数较低。手术室内人员走动有序,减少相同处人员流动的数量[2]。我院为每间手术室配备两套抹布与拖把,更替使用,用后要求护理人员使用浓度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经消毒后放置于指定的晾干处统一管理。此外,护理人员于每月对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一次,要求检测的菌落数必须控制在相关规定之内。

3.3手术人员手的消毒因手术人员的手部与患者的刀伤口直接接触,手部消毒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降低患者感染的机率。手术人员在术前与术后使用肥皂清洗手部,手部经沾染上适量肥皂后,反复揉搓整个手部以及指缝间,约130次后使用流动水冲洗。当接触危险污染源时,事前使用消毒剂浸泡手部约4分钟,护理人员为每人提供专用一条擦手巾,避免因共用导致手部沾染上细菌,提高患者感染的机率。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使用一次性医用灭菌纸巾擦干手部,或者使用电动感应热风机进行吹干,能大大降低因接触水龙头、擦手巾对手部造成污染的机率。另外,护理人员对手术人员手指带菌数进行定期检测,控制手部带菌数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通常应保持为5cfu/cm2以下。

3.4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①护理人员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检查物品是否属于“三包产品”,是否有国家质量验证商标,同时确认其是否处于包装密封性良好的状态。②护理人员将一次性灭菌物品储存于高于地面约20m且同时距离墙5cm、距离屋顶50cm通风处,保持柜内干燥与清洁。③一次性物品经使用后,护理人员使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40-60分钟,最后送至供应室进行无菌、无害化统一处理。

3.5术后各类器械及污物处理①护理人员及时清洗手术所用及的器械并统一放置于指定处进行灭菌、消毒管理。清洗已使用过的床单并更换,使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洗手术台,反复擦洗污物处,例如血迹。②护理人员严格处理术后积累的垃圾,区分垃圾类型,分为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别归类放置于指定处。例如:一次性灭菌物品的外包装属于生活垃圾,应放置于相对应处;再如纱布与棉签属于医疗垃圾,同理放置于相对应处,护理人员对垃圾进行“对号入座”管理能有效处理污物。

以上论述,我院对每间手术室采用相对应措施结合护理管理控制感染,获得了满意结果,经研究1200例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仅为0.58%。因此,我院提倡各医院采用有效措施结合护理管理控制手术室感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