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23:41
导语:在牙周病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循证护理;糖尿病;牙周病
糖尿病为具有较高发生率的终身性疾病,容易并发牙周病等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干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上升,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炎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群。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挫伤患者的治疗勇气,必须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提升,本次研究特就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预防保健作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于2011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治疗的45例患者,所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生活无法自理、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存在认知障碍和药物或者酒精依赖的患者均排除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3.6)岁,年龄27~62周岁,病程19~62个月,16例男性,9例女性,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8.2±3.3)岁,年龄25~64周岁,病程20~63个月,14例男性,6例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2.1明确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为了对患者的疾病防治态度、危险因素、生活状态以及糖尿病、牙周病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1]。
1.2.2推动具体护理措施的制定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寻找护理实证同时及时掌握患者需求,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
1.2.3健康教育 使患者明确糖尿病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同时进行牙周炎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了解牙周病的发病原因。向患者演示刷牙的正确方法并使患者学会应用牙线清洁口腔。叮嘱患者定时进行口腔检查,饭后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和牙周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2]。向患者发放口腔卫生保健小册子,丰富患者对牙周病的了解和掌握。
1.2.4饮食护理 保证一日三餐热量的合理搭配,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所需成分的均衡摄入,坚持饮食疗法,尽量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以及低盐、低脂和低糖食物,适量摄食纤维等,少食多餐,饮食规律[3]。
1.2.5运动指导 为了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掌握运动疗法的禁忌症和适应症,避免病情加重。必须确保运动强度在患者承受限度内,采取有效的低血糖预防措施[4]。
1.2.6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用量和药效以及用药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同时使患者明确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叮嘱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切忌随意更改药物用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对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5]。
1.2.7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口腔清洁行为是否科学合理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指导,强化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前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仪器设备应用的熟练情况、应对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越高,得分越低则护理质量越差,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越低。不满意:得分100分。于患者出院1年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对患者的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进行调查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共2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其中,9例患者比较满意,15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其余1例患者不满意,占4%,对照组共15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其中,6例患者比较满意,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其余5例患者不满意,占2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水平对比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两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率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18例患者牙龈出血,占90%,2例患者正确刷牙,占10%,护理后7例患者牙龈出血,占35%,13例患者正确刷牙,占65%,护理前实验组23例患者牙龈出血,占92%,3例患者正确刷牙,占12%,护理后4例患者牙龈出血,占16%,21例患者正确刷牙,占84%,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牙龈出血率和正确刷牙率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同时并发难治性或者重度牙周炎的几率更高,不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而当前大部分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对牙周病等相关预防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病的部分原因在于患者的不良行为以及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因此,为了控制牙周病的发展,必须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健,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推动患者不良行为的改善并使患者的口腔健康观念获得增强,同时也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6]。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效结合患者的愿望、临床经验以及科研结论,保证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获得优化,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注重以人为本,护理方式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更加重视和彰显患者人格[7]。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能够使常规护理的缺陷得到有效纠正和改善,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态度、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进行充分掌握,有利于推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从而保证治疗和护理进程的顺利进行。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循证护理模式不但能够加深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从而提高其治疗积极性,还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8]。
本次研究中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但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获得有效提高,优化护患关系,推动良好医院形象的树立,还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牙齿保健意识,使患者的牙龈出血率得到有效降低,可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89-90.
[2]赵萌遐,王慧连.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障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1-115.
[3]李凤民.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9-110.
[4]孙晓芳.循证护理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54-55.
[5]吴永慧.对社区合并牙周病患者实施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干预的随访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78-279.
[6]那娜,刘佳,蒋延玲,等.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1):991-992.
关键词:系统口腔护理;护理干预;牙周病;口腔保健
为进一步探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和健康教育,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牙周病患者,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在45~75岁。排除标准:①排除意识不清患者,所有患者都可以自主填写调查问卷;②排除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伴有特殊疾病患者;③排除不愿意参加调查的患者。
1.2调查方法对所有患者发放口腔保健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程度等。②患者牙周病情况及就诊情况;③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④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等。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心理,并向患者讲明有关牙周病的相关作用机制、发作原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从而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
1.3.2口腔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腔健康教育[1],包括菌斑、致病细菌等健康教育;牙石、牙垢与牙周病的关系;牙周病的常见症状、危害、防治措施等。
1.3.3指导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①护理人员向患者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选用软毛牙刷,使牙刷的毛尖对准牙龈边缘,并与牙齿成45°角,略加压。使得牙刷能够深入牙龈沟,清洁牙龈处的污垢,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口牙的清洁;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牙线:圈形法使用牙线,使牙线与牙龈边缘贴合,进入牙龈沟,并紧贴牙面进行反复刮动,清除菌斑;③牙签的使用:在使用牙签时要使牙签深入牙齿间隙,轻轻移动牙签,防止伤害牙龈。
1.3.4治疗中护理①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时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药品用量或停药;②利用浓度为3%的双氧水对患者进行牙龈沟或牙周袋的冲洗,并利用碘甘油擦涂患者伤口处[2];③根据对患者口腔环境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漱口水,对患者进行漱口;④患者就餐完毕后进行漱口,防止菌斑的积累。
1.3.5预防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保证在进行口腔操作时清洗器械、洗手,保证无菌操作[3],防止发生感染。患者要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防止交叉感染。另外,病房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净清洁,定时进行消毒。
1.3.6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及时复诊,保持口腔清洁等。并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及时解决患者康复中出现的问题。
1.4观察指标对比患者接受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正确率的比较患者在实行系统护理干预后,其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正确率有着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正确率的比较(%)
项目 干预前(n=200) 干预后(n=200)
了解牙菌斑、致病菌与牙周病的关系 51.23 83.59
了解牙石、牙垢、食物镶嵌与牙周病的关系 61.25 94.58
了解牙周病的常见症状 42.58 89.68
了解牙周病是导致失牙的原因 57.68 97.58
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45.84 87.55
刷牙时间不少于3min 59.58 91.25
能正确使用牙线、漱口水等 44.58 88.58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复查 61.58 91.84
3讨论
牙周病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诱发原因为牙菌斑生物膜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4]。临床上认为控制感染因素、清除牙龈炎症,恢复牙龈解剖形态、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是预防牙周病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此,要求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口腔感染可能。
临床上,因牙周病而引起的失牙已居拔牙者中的第一位,约占拔牙数的40%[5],而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牙周病的危害,对其认识不足,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对于进行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通过对200位牙周病患者进行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于牙周病的认识,对于引发牙周病原因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有利于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钟秀芬,陈燕,卢其芳,等.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55-156.
[2]卢飞,应丽芬. 口腔内科患者口腔基本保健知识认知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与康复,2013,12(10):928-929.
[3]王丽芳,雷建华,刘敏. 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7(3):59-60.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口腔护理对保护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科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予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试验组给以早期口腔护理和指导,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1年后对其牙列进行检查。结果 试验组牙周病明显患者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口腔护理可以降低牙周病患病率。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组织 口腔护理
Ⅱ型糖尿病患者均有较高的牙周疾病易感性,糖尿病是牙周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发病率高,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保护患者口腔健康,防止牙周病的发生, 对患者加强早期口腔护理并进行口腔护理指导,作了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2010年2月来我科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9岁,平均50岁,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序号为奇数者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试验结束时两组受试对象均为50例,年龄、性别比例、健康状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步骤和方法:以预防为主要目的,对患者进行早期口腔护理和指导,充分调动患者自我防护意识。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试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口腔护理及口腔护理指导,以便患者出院或者回家后能进行自我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包括: (1)指导患者选用软毛牙刷,每日早、晚各1次刷牙。(2)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口腔内积存污物。(3)用3%双氧水在清晨、饭前、饭后、睡前漱口,每次含漱3~5min。 (4)需要时随时可用生理盐水漱口。1年后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记录试验组及对照组牙周病患病情况。
1.3 观察方法和评判标准:凡出现超过3mm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龈炎,牙齿松动患者均归为牙周病患者。
2 结果见表1
本试验结果采用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
3 讨论
近年来,继糖尿病性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之后,牙周病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1]。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牙周病发病率高,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与牙周炎具有相互促进关系,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机构的数字也显示,有牙周疾病的人更易患心脏病、糖尿病的等。其发病机理是:
1 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疾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4倍。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感染不容易控制。而牙周病一旦发生则牙周状态无法痊愈,只能通过良好的牙周治疗手段很好的维持。这个时候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不会引起感染或者仅仅是轻微的感染的因素,在糖尿病患者来说则会引发明显的感染甚至可能无法控制。
2 牙周病所存在的细菌,可形成难以清除的膜样细菌结构,称为生物膜,可不断向血液中排放细菌和毒素,从而不时造成机体一过性菌血症或毒血症,可损伤机体多脏器功能,同时慢性炎症刺激可产生a-肿瘤坏死因子,此物质可干扰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糖尿病恶化牙周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血糖波动或难以控制,往往与牙周病有关,同时,由于牙周病导致牙齿酸软或者缺失,可能让人不愿意吃蔬菜和膳食纤维等,这也增加了患糖尿、心脏疾病的风险。因此防治牙周病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影响正常血流,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加强,抗凝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可使包括牙龈组织在内的全身中小血管的肌膜增厚,造成组织缺氧有利于厌氧菌及毒素的侵袭和感染的发生。
早期口腔护理使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口腔并使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漱口,可能因为3%双氧水、生理盐水杀灭致病菌,从而使牙周易感性降低,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患者依从性良好,可以长期控制,牙周情况良好,有利于进食,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2,3]。可见,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进行早期口腔护理可以降低牙周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骆凯,闫福华.牙周病与全身健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04): 4-5.
[2] 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8,(11):18-19.
关键词:健康教育;牙周病;自我维护意识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一组疾病,是口腔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治疗牙周病常通过基础治疗与修复治疗,治疗效果多较好,但因口腔理化环境复杂、护理繁琐、续治疗时间多较长、后期护理多在医院外开展等原因,牙周病预后水平差异较大,患者自我维护意识是影响预后的水平的关键[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口腔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轻、中度牙周病患者300例(男139例,女161例),年龄23~72岁,平均(53.1±5.1)岁;学历:初中及以下者145例,中专者91例,大专及以上者64例。纳入标准:①牙龈伴有炎症与出血者;②探诊深度≤4mm;③因菌斑、咬合损伤等原因致组织附着物丧失1~2mm;④经X线提示牙槽骨萎缩≤1/3[2]。排除标准:①伴有牙髓联合病变者;②烟瘾较大者,吸烟量>5支/d;③有相关治疗史者;⑤合并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3]。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教育组1、教育组2各100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就诊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行全口龈上洁治抛光术,测定Quigley-Hein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据患者病情、个人资料制定教育计划。(1)对照组:发放教育宣传手册,仅做基本的提醒。(2)教育组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详细规范健康宣教。主要内容为:①牙周病的基本情况,如病因、病情、危害、防治;②采用模拟教学,使用模拟器材或真人展示,讲解基本刷牙方法。(3)教育组2:在教育组1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心理诱导、饮食护理、用药知识、维护方法等,配合教育宣传手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利用文字、图像信息传递正确、详尽的口腔维护方法,注重讲解维护的细节、窍门、易忽略的关键点;对患者进行当堂的考核、测评,弥补不足、讲述重点、查漏补缺,巩固教学成果;采用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随时接受、甚至是主动解答患者疑问,促进患者医嘱依从性提高。行患者维护知识考核;于健康教育后进行复查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
1.3观察指标 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自我维护知识考核评分。
1.4 判断标准 ①菌斑指数:选定几颗牙齿,检查4个牙面,以牙面菌斑的量与厚度作为标准,每颗牙计分4个牙面计分均值,个人计分为平均计分。0分:未见菌斑;1分:龈缘区的牙面有菌斑,但视诊不可见,仅能通过探针刮出;2分:可见中等菌斑;3分:有大量软垢[4]。②牙龈指数:检查全口牙,计分法与菌斑指数计分相同。0分:牙龈健康;1分:轻度炎症,轻度水肿或色泽改变,但探诊未见出血;2分:中等炎症,色红且水肿光亮,探诊可见出血;3分:严重炎症,有明显红肿,甚至是溃疡,有自动出血倾向。③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较 三组患者PLI、GI初诊时差异不显著(P>0.05);PLI、GI健康教育后均高于初诊时,教育组2优于对照组、教育组1,教育组1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受健康教育水平 教育组2受健康教育优秀者、不及格率、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与教育组1,教育组1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详尽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牙周病患者自我维护意识与水平,促进医嘱依从性的提高,从而提高预后水平。本次研究中教育组2患者受健康教育水平较优,复查后其口腔健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教育组1。院内教育应通过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提高患者受教育积极性,但院内教育仅仅是提高患者自我维护意识的第一步,讲解后配合随访、指导效果更佳[4]。
参考文献:
[1]李茜,张文捷,陈建钢.健康教育对改善牙周病治疗效果的评估[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5):297-298.
[2]吴新华.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牙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健康必读杂志,2011(10):378.
牙周病也是血糖惹的祸
糖尿病本身就容易有诸多并发症,口腔疾病也是其中一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往往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并发感染。人体口腔里大概有800多种细菌寄生,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差,口腔更容易出现问题,其中,牙周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若患上牙周炎,不加以控制,会导致咀嚼疼痛、牙齿松动,最终使牙齿脱落并加重血糖控制难度。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护理口腔,应至少每6个月到牙科检查一次,以防口腔感染等严重问题影响血糖的稳定。对牙周病的常规治疗应在早餐及服药后1.5小时进行。治疗应分步多次完成,尽量减少牙周组织的损伤,避免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通常口腔干燥,唾液减少,影响食物消化,也使口腔抗感染能力下降,牙周病治疗后应给予足够的抗感染治疗。
选用合适的牙膏
为防止口腔问题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好血糖。其次,每天至少要刷两次牙,每次时间需3分钟左右,整个刷牙动作要“轻、慢”,不要用力过大损伤牙龈。在选择牙刷上糖友也要特别注意,应选用软毛牙刷。市面上有刷毛面为波浪形的牙刷,对牙根面和牙邻间面的清洁有帮助。除了牙刷要选软毛之外,在牙膏的选择上也要特别讲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建议选用中草药牙膏。因为其中添加了部分中草药,如田七,具有散血、止血、定痛的作用。此外,部分中草药还能对口腔的主要致病菌,如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
刷牙水温要适度
糖尿病患者对口腔的保护,除了要选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外,温水刷牙也很有讲究。医生建议,刷牙用水最适合的是温水,特别是患有牙齿过敏、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的患者。冷热刺激都会诱发或加重各种不适感症状。温水是一种良性保护剂,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而且用温水含漱,会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更有利于清除。因此,糖尿病患者刷牙,水温控制在35摄氏度左右最为适宜。
【关键词】 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
1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对老年人牙齿健康状况的调查都表明了我国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口腔疾病和口腔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老年人口腔健康存在的问题较多,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与健康的意识增强了,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老年人在儿童和青年时期没有较好地进行口腔及牙齿的护理和保健,即使有口腔疾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进入老年以后,这些口腔疾病就变得更严重了。
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的健康保健重视不够,缺乏口腔健康维护的知识,口腔卫生比较差,导致龋病的发生。另外,牙周病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老年人,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不愿意去看牙医,即使牙齿缺失或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修补和治疗,从而延误了治疗,使病情加重。通过这些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老年人普遍缺乏牙齿健康和保健知识,我们应该在老年人口腔预防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也应该协助老年人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齿保健。
2 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
2.1 老年人龋齿的预防 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多半会有牙龈萎缩,牙齿之间的间隙增大,牙根外露,因此,老年人的牙根和牙间隙的部位容易积聚菌斑,牙根和牙间隙的龋病发生率就会增高。这些部位一旦发生龋病,牙髓暴露和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大,最终会导致牙齿折断以及残根无法很好地治疗,只能选择拔除牙齿。
龋齿的预防主要还是要保持口腔清洁。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磨毛、柔软、弹性好的牙刷;使用牙签和牙线来清洁牙齿的时候,也要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顺着牙缝及牙面缓慢移动;老年人最好养成每餐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上。佩戴义齿的老年人,要注意义齿的清洁与保养,每次饭后清洁义齿,睡前要摘下义齿放到清水中保存,保护义齿不变形,义齿出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
2.2 老年人牙周疾病的预防 老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非常高,可以达到75%-90%,而牙周病往往又不容易受到重视,很多老年人都是等到牙齿疼痛难忍的时候才去医院看牙。牙周病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的、进行性和破坏性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人去医院诊治的时候,病情都已经相当严重,牙齿发生松动或脱落,引起牙齿缺失。
牙周疾病还可能引起口腔关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等其他身体部位的疾病,预防牙周病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如果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以及出现牙齿松动、牙根、口腔有异味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牙周病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和牙周的检查与护理,每半年做一次洁牙,清除牙垢和牙菌斑,保持牙龈的健康。
2.3 老年人牙齿过度磨损的预防 牙齿过度磨损也是老年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刷牙的方法不正确、牙刷刷毛过硬,以及平时喜欢吃硬的食物,喜欢嗑瓜子、榛子等,都容易造成牙齿的齿牙合面、颈部的釉质缺损,导致牙本质暴露,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食物的时候,会变得很敏感,而且磨损后的牙齿会形成锐利的牙尖,对口腔粘膜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牙齿过度磨损,老年人应该注意科学的刷牙方法,要采用竖刷法,牙齿的两面都要刷到,牙刷要每季度更换一次,正确使用牙线辅助牙齿的清洁。另外,一旦发生牙齿磨损的情况要及时诊治,对磨损严重的牙齿进行修补,以保护牙髓及神经不受损害。
2.4 老年人口腔粘膜病的预防 烂牙或磨耗过度的牙尖,极容易损伤口腔黏膜,老年性牙磨耗造成锐利的非功能牙尖或咬合边缘嵴对舌粘膜的长期机械刺激和慢性损伤,是舌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吸烟和饮酒、吃过热的食物等也会对口腔粘膜造成刺激;不注意口腔卫生、患有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粘膜长期处于细菌的侵蚀之中,可能引起粘膜的癌变。
老年人的口腔粘膜会出现生理性老化,因此容易患口腔溃疡、扁平苔癣、口腔白斑等口腔粘膜病,老年人应该注意戒烟戒酒,不吃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及时修补磨损的牙齿,对残牙进行及时处理;还应该注意合理的膳食和睡眠,适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积极预防口腔疾病。
参考文献
[1] 韩晓兰,颜雨春,陶小珍,高永梅,丁杉,杨玲,田宏伟,夏薇. 对290例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 2003, (01) .
[2] 徐冬英. 中国老年口腔保健优化管理对策的探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3] 林焕彩,卢展民,王春美. 老年人口腔生活质量与影响因素[J]广东牙病防治, 2001, (03)
【关键词】 牙周病; 活动义齿; 疗效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各种疾病。临床常采用固定义齿或者活动义齿进行修复治疗[1]。研究显示,采用活动义齿修复治疗效果优于固定义齿[2-4]。本院分别采用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进行修复,比较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确诊为牙周病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3岁,平均(61.2±3.4)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2岁,年龄(62.1±3.5)岁。所有患者均为重度或中度牙周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均进行留牙、基牙牙体及牙周的相关检查。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治疗。具体为:(1)判断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进而确定固定牙体需采取的内聚角度。(2)确定合适的连接方式和人工固定义齿的排列方式,明确牙齿基托的安置范围[5-6]。(3)进行固定义齿的安装。
实验组采用活动义齿治疗。具体为:(1)按照圆锥型套筒冠的制作过程,制成临时冠、基牙;(2)根据事先进行的咬合记录,将可卸代型的活动义齿安装到可调的牙合架上;(3)制作内外冠,采用聚合瓷对牙冠的表面进行修饰,在外冠表面覆盖固定珠[7]。(4)安排患者试戴后,于内冠的表面涂抹凡士林,并灌注树脂,放置固定钉加以固定。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修复前后患者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并对患者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基牙出血情况的比较 修复前,两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均明显降低,实验组修复后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行牙齿修复后,实验组满意20例,比较满意19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16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11例。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8039,P
3 讨论
固定义齿不能自行取戴,故简称为固定义齿。又由于其结构与桥梁相似,故又称固定桥[8]。固位体是指固定在基牙上的那部分结构,包括全冠、桩核冠、部分冠、嵌体、翼板固定桥等,借助固位力与基牙相连并获得固位。其中全冠内固位体现在常用。桥体靠固位体的固位与基牙连接在一起并将咬合力通过固位体传导给基牙。所以,固位体应有良好的固位力与抗力。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修复体。靠粘结剂或固定装置与缺牙两侧预备好的基牙或者种植体连在一起,从而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活动义齿其专业名称是可摘义齿(removable denture),包括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是利用剩余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组织作为支持,依靠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来固位,用人工牙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用基托材料恢复缺损的牙槽嵴、颌骨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形态,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多项研究显示,采用活动义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满意度[9-12],降低治疗费用,效果明显优于固定义齿[13]。
本研究分别采用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对患者进行修复。记录分析修复前后两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并对患者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发现修复后,两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均明显降低,实验组修复后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5.8941,P
综上所述,采用活动义齿对牙周炎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骥斌,张俭,丁丽萍,等.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经套筒冠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J]. 江苏医药,2011,37(15):1827-1828.
[2]张燕,李红彩,宁静,等. 固定义齿修复以牙槽骨严重吸收牙作为基牙的临床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2):121-124.
[3]贾素侠,李国宾,张志伟,等.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老年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20-3321.
[4]郑新颖,李庆艳,林华,等. 可摘局部义齿卡环对口腔微生态系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7(5):9650-9654.
[5]杜军,张帆,李二红,等.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5):715-716.
[6]孙蕾.浅谈口腔修复的发展[J].医学信息,2009,22(12):2973-2974.
[7]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9-210.
[8]张富强,王蓉,杨宠莹,等.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对牙周病修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9,8(10):4.
[9] 林彬,兰燕.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5(12):44-45
[10] 吕红安.老年人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14(6):223-224.
[11]杨朝霞,张江平,梁云霞.门诊口腔科患者舒适护理18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90-3491.
[12]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台湾:华杏出版社,1998:5.
【关键词】 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牙周病;牙列缺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55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固定义齿修复和活动义齿修复, 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本研究将2014年6月~ 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活动与固定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 按照数学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 每组43例。A组患者中男23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35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52.4±8.5)岁, 患牙55颗(上颌26颗, 下颌29颗), 缺损29例, 缺失14例;B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37岁, 最大72岁, 平均年龄(53.4±9.3)岁, 患牙58颗(上颌27颗, 下颌31颗), 缺损31例, 缺失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牙周炎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患牙类型、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牙体、牙周等全面检查, A组患者采用圆锥型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 基牙预备按照铸造支架设计原则实施, 在最大程度保留基牙活髓的情况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1]。A、B两组患者义齿戴入后均进行咀嚼练习以及口腔卫生护理。具体修复方法可参照贾素侠等[2]相关文献中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后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基牙健康状况和咀嚼功能。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基牙健康状况分为差、良、优3个等级, 差:患者修复后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吸收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良:患者修复后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吸收症状有所缓解;优:患者修复后牙齿松动以及牙槽骨吸收症状明显好转;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术后牙齿的咀嚼功能分为无效、有效、显效3个等级, 无效:修复后基牙和义齿未松动, 无咀嚼功能;有效:修复后义齿和余留牙未松动, 可行使一般咀嚼功能;显效:修复后义齿和余留牙未松动、移位, 咀嚼功能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出血情况 A组修复前出血指数(3.35±0.70), B组修复前出血指数(3.28±0.64), 两组患者修复前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修复后出血指数(1.01±0.52), B组修复后出血指数(1.62±0.73), 修复后两组出血指数均有所下降, 且A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术后基牙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 A组患者术后基牙健康状况表现为优22例, 良10例, 差11例, 优良率74.4%(32/43);B组患者术后基牙健康状况表现为优28例, 良11例, 差4例, 优良率90.7%(39/43), B组患者基牙健康状况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P
3 讨论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固定义齿修复以及活动义齿修复。固定义齿修复方法主要作用是恢复缺失牙的生理功能和自然形态, 其参照桥梁的力学原理, 在修复缺失牙的同时也达到使牙齿舒适美观的目的[2]。在活动义齿修复方法中, 利用卡环将义齿固定在剩余天然牙上, 依靠剩余天然牙和黏膜发挥修复缺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作用。固定义齿修复以及活动义齿修复作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在临床效果上存在一定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固定义齿相比活动义齿对基牙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的疗效明显较优, 也有研究显示活动义齿修复出血指数低, 修复效果较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修复后A组患者的出血指数明显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 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两种方法各有优势, 具体选择哪种修复方法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
参考文献
[1] 张霞玲. 2种不同修复体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30):3371-3372.
【关键词】 牙周病;发病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89-02
牙周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据统计,发病率高达85%-95%[1],是人类牙齿丧失功能甚至失牙的主要原因。人们往往以为只有老年人会遇到这类问题,实际上,从五岁的儿童开始,牙周病就已经开始对我们形成危害了。牙周炎的定义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导致牙龈充血、脓肿、溢脓、发炎及水肿的一种疾病,开始时由于症状不显著,不被人们重视,致使长期对牙齿腐蚀感染,最终损害咀嚼系统。包括两大类:仅仅发生在牙龈周围的牙龈病和发生在深层组织的牙周炎。常见类型主要有:牙龈发炎、牙周组织发炎、牙龈创伤、牙周组织萎缩和牙齿松动等。临床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受到刺激容易出血;患病牙齿周围的牙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松动;牙槽骨显示不同程度的吸收;牙齿周围有牙垢,牙龈缺乏弹性有溢脓;牙周袋肿胀,有溢血等。
一、产生牙周病的原因
产生牙周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方面的,总的可以概括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因素,全身因素是在局部因素基础之上,使病情蔓延全身的影响因子。牙齿局部有细菌时,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牙周炎,而是细菌与牙齿本身的自净能力有个平衡,在牙齿的自净范围内,细菌对牙齿不会造成腐蚀,但是超过其自净能力,细菌就会侵蚀牙齿。
1 局部因素
1.1 细菌长时间在牙齿周围粘附、聚集、积累最终形成菌斑,菌斑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主要腐蚀形式是:侵入-繁殖生长-破坏牙周组织平衡系统-腐蚀牙齿-产生溢血疼痛。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侵蚀过程:
1.1.1 侵入阶段:研究表明细菌不能直接进入牙周组织,只有在口腔发生溃疡、牙周组织坏死的情况下,细菌才能侵入。同时认为,是细菌的产物对牙周组织进行了的腐蚀,而不是其本身。
1.1.2 繁殖生长阶段:细菌只有在牙齿表面繁殖生长,产生大量的产物才能破坏牙龈。而平时口腔内的唾液、残留物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生长环境。
1.1.3 破坏牙周组织平衡系统阶段:我们牙齿自身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若在其自净能力范围内,细菌是不能对牙齿构成危害的。牙齿自身防御系统能够吞噬细菌,当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抑制吞噬细胞发挥作用。
1.1.4 腐蚀牙齿,产生破坏、溢血阶段:细菌产物能够进入牙周组织,破坏组织的细胞间质,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菌、炎症轻易进入细胞,破坏细胞的活性,引发免疫组织发生条件反射,带来疼痛、脓肿和溢血等问题。
牙周病的局部因素还有牙石的形成、咬合时受伤和食物残余等。牙石是菌斑大量积累的产物,根据其堆积的位置可以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龈上牙石是肉眼可以看到的,而龈下牙石必须借助仪器才能探测到堆积量的多少[2]。牙石也为菌斑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细菌的滋生积累导致了牙周组织的病变,但是宿主自身免疫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是破坏牙周组织的因素。细菌-免疫还在平衡阶段时,免疫系统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炎症的拖延、细菌大量繁殖,破坏了平衡,免疫系统反而破坏组织,加重病情。
1.2 全身因素:包含四个方面①内分泌紊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免疫力降低,细菌更容易破坏原有的平衡,发生炎症。②维生素摄入不足。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偏食,不喜欢蔬菜水果,因而维生素C的摄入量不足,维生素C具有抗出血的作用,缺乏会导致牙龈萎缩,易流血。不规律的饮食导致缺乏营养,身体免疫力下降。③身体重大疾病。免疫组织发生病变、糖尿病、白血病等都会影响牙周组织周围的病情。
二、预防措施及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牙周病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措施:
2.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了解牙周病产生的原因,做好预防措施;使用健康有效的清洁产品,每天起床后、睡觉前刷牙,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留。定期到正规的医院、诊所检查口腔,提早预防。
2.2 做好预防工作。口腔的健康是以平日的保养、护理为基础的,没有出现病痛之前,一定做好预防工作。
2.3 早发现早治疗。在牙周病发病初期,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治疗阶段。如果牙齿常常出现出血,牙龈肿痛等状况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检查病因,注意口腔卫生,将病痛消灭在萌发期。
2.4 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病,必须赶紧治疗。治疗方法大致分为四步,首先是对牙齿进行清洁,清除各种食物残留、牙石及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然后是手术治疗,固定松动牙齿。接着是恢复治疗阶段,一段时间后去医院进行修复。最后是复查,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保持牙齿的健康。
2.5 牙周病的预防对策①注意饮食习惯,保证荤素均衡。多吃耐嚼有益牙齿健康的食物,少吃糖,少抽烟,尽量不要饮用碳酸饮料,其中的碳酸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多摄入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B、C、E都要补充,尤其是维生素C,具有抗血作用。睡前刷牙,否则食物残留时间过长,会滋生大量的细菌[3]。②定期去医院做检查,隔一段时间洗一次牙,选择适合、安全有效的牙齿清洁产品,保证牙齿健康。③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有的人偏食,会造成维生素补充不足,加重牙齿炎症。睡觉磨牙也是个坏习惯,会造成牙齿表面磨损,加重牙齿负担,使牙周病加重。有的人喜欢咬吸管、咬嘴唇、咬铅笔,这都会使牙周组织负担加重,甚至会使牙齿移位,最终造成病变。④一旦出现病变,尽快到医院治疗,控制病情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束蓉.牙周病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