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物专题讲座

时间:2023-06-29 16:23:50

导语:在生物专题讲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物专题讲座

第1篇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分层次教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80-02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四大前沿生命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基础理论学科,是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概念的引入,使得这门曾以显微形态为主的学科逐步发展为以探讨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功能性学科,即分子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连接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生物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针对研究生从事独立的科研工作,经过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研究生必须具备追踪世界研究新进展、快速有效地阅读文献、熟悉必要的实验方法、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等。本课程组结合本校研究生生源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方法,改变既往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参与的情况,采用专题讲座、论文和综述汇报、专题讨论三种授课方式。在讲授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介绍细胞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如何追踪世界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如何寻找和设计科研课题、如何有效阅读中外文文献、如何更好的做好课题和论文汇报,以期使得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综合锻炼。

一、分层次教学

由于农业院校研究生来源不同、基础不同,农学类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细胞生物学,生物类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细胞生物学,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及对研究生阶段《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要求不同,使用统一一致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以及不同专业的需要。近年来,课程组对不同专业研究生进行调研,根据研究生对本课程的不同需求,对研究生进行了“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分层次教学”的目标就是“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依据研究生的专业及知识背景进行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快速融入自己的科研课题,提高学习兴趣。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首先,根据研究生的细胞生物学基础和现在所学专业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需求,划分教学层次,建立相应的分级教学班,进行分班教学。根据教育背景与专业情况,将细胞生物学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生物类专业提高班和非生物专业基础班,突出对不同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班的学生,教学内容适当加深、加宽,教学进度适当加快,以保证研究生对细胞生物学前沿内容的掌握;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加强基础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以保证学生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教学中,课程组认真研究所授教材的内容,并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然后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并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适应研究生的科研工作。

(三)教材分层

“分层次教学”首先体现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新理论、新知识、新案例、新观点层出不穷,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细胞生物学的这一特点,综合考虑国内外最新教材,我们选用最新版的由《Genes》系列的作者Benjamin Lewin主持编写的《Cells》为教材,结合相应国内外学术期刊的论文和综述,以及桑建利老师编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王金发老师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文教材,并推荐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及韩贻仁老师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多种教材作为参考书。

《Cells》共分为17个章节,每章均由一名或多名本学科的世界知名专家编写,书中包含大量电子显微图、荧光图及精美的手绘图,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细胞中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细胞生物学涉及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强,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较难把握[1]。《Cells》在编辑中的显著特点是以“关键概念”开启每一节的内容,并且强调了贯穿本节的主题,使得同学们能够抓住主线;每个章节还有“展望”的内容,涉及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攻关的科研课题[2],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凝练科学思想。同学们还可以《Cells》配套的网上资源(http:///cells)获取相关实验技术等其他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教学内容定期更新机制,注意及时反映国际学科前沿发展及热点问题,注意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和特色。同时,我们也将“分层次教学”的模式贯彻到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工作中,建成了适用于各层次教学所用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中英文教材、参考资料、题库等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系列化教材体系。

二、多媒体教学

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探索生物体细胞发生、发展、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其他课程相比比较微观,细胞生物学所讲述的内容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必须用各种显微镜,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一起才能观察到[3]。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动画的制作,可以将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拓展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图表、生动形象的三维动画,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述“细胞的内吞与外排”、“细胞内的信号的级联放大作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周期调控”等内容时,教师利用课件、动画的使用,充分应用音像效果,直接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能强化记忆,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互动式教学

研究生的学习目的不仅是掌握书本中的基础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研究课题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点,采用专题讲座、论文和综述汇报、专题讨论三种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课程组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们做了多个不同研究方向的专题讲座。这种专题讲座的形式,不仅使学生们对于细胞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凝练科学问题的能力,受到了普遍好评。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融合了课堂专题讨论、学生的论文和综述汇报等多种互动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科研写作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本课程作为研究生课程,虽然开设时间不长,但已显示出一定的特色。一方面,授课教师为多年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资深教师和一直在实验平台前研究的中青年教师,熟悉若干领域的研究进展,讲课注重个人体会和总结;另一方面,教研室着力推行教改,平时授课过程中贯穿对各知识点融会贯通的介绍和对前人创造知识历程的介绍,启发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另外,根据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采取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考试则采用读书报告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投身科学探索的热情,调动学生总结科学问题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口头讲述的能力。近年来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宝娟,张盛周,朱国萍.诺贝尔奖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32(3):497-500.

第2篇

座;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116―01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主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调动起他们创造美好生态环境的热情,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现行初中生物新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含有生态环境的知识,在讲述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突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例如,教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强调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影响、改变着环境,也影响人类的生存。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两种情境让学生想象:第一,假设我们所处的山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终年没有一点绿色,我们能在这里很好地生活吗?第二,我们山区经过进一步治理后,将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环境与现在相比,空气、水、动物、植物等将有何改变呢?通过习题的分析,也可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二、组织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是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的途径之一,也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专题讲座既可以邀请校外环保人员和学者,也可以邀请有经验、有环保知识的农民,当然也可以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讲演。主要围绕“人与自然”、“农业与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当地环境现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等内容进行演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活动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使学生积极加入到保护环境、保护自己家园的队伍中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介绍植树节(3月12日)、爱鸟日(4月1日~4月7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和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由来、内容、标志及目的和意义、世界环境面临的威胁、我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及自然保护区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实情,适当组织一些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既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环保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组织环境考察与环境调查活动

可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考察或调查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在考察和调查中做好记录,回校进行交流,并写出考察或调查报告进行存档;还可以集体组织外出对乡办化工厂、纸箱厂等乡办企业周围环境进行考察,发现其周围的植物生长受到哪些影响,河中的鱼虾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对破坏山坡植被而开荒种庄稼的几个村进行考察和调查,看看这几个村每年雨季滑坡形成泥石流的现象有无增加,被洪水冲刷走的泥沙有无增多。这些考察和调查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考察和调查能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环境;活动化教学

进化最高等的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者,时不时地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那幅美妙的蓝图,都将成为人类心中的一个梦,永远留藏在人们的心里……人类在其漫长的成长和奋斗过程中,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建树了辉煌,但与此同时,负面的影响也相继出现。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人们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十分重要。下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际,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环境教育谈点粗浅的体会。

我在生物教学中,对各章节中的生态环境知识及“生物与环境”一章给予充分的重视,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分析基本概念,点拨指导训练学生说概念、比较概念、识记概念和运用概念;运用示意图和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科学观点;通过识记、理解、综合应用及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训练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略加延伸生物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这样就有了显著较好的效果。在讲述人口问题时,引入:地球上的食物充其量只能养活80亿人。我国科学家根据对土地资源、人口增长、生活资料增长和就业等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适度人口总数为6.5亿~7亿,按照这个目标,我国现有人口已超出5亿,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生物教学绝不能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适当引入是对教材环境知识的丰富和补充,而环境问题每日每时地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存在着,为了引起学生对环境热点问题的关注,在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可以是教师讲解也可以是让学生事先准备材料自己讲解。如,在地球日(4月22日)、人口日(6月11日)、世界粮食日(11月16日)举行相应的专题讲座;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座。

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经济利益与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去爱护它、珍惜它、保护它,然而却有一部分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破坏它,致使整个生物圈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是该考虑考虑这些问题了。大量乱砍滥伐,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来保护森林,那么八百年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将低于10%!到那时,世界上的沙尘天气将频繁出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不止这些,如果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那么生物圈会怎样呢?让学生去设想、去猜测,引起学生好奇。

仅限于课堂的教学是有限的,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亲身实践、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综合过程,眼、脑、手、全身并用才能完成。组织学生调查城镇或居民点的环境状况,观察企业污水的排放量及注入河流后引起河段的变化,观察 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周围空气的污染及蚊蝇的可怕孳生等,组织学生清理“白色污染”、调查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情况等,学用结合,提高实践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环境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为良好环境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4篇

【摘要】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2004年举办了我国首届肿瘤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班,做到精心策划与安排;精选教学名师和内容;课件精湛、教学互动;理论结合实际,拓宽学术视野;综合评价教学效果、资源共享等,初步达到拓宽学员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启迪创新思维的效果。

【关键词】 肿瘤学 研究生 课程 教育

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25年来,研究生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超过100万,目前在校研究生也超过了100万[1],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大国”,但不是质量强国[2]。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因此,教育部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创新计划的部分项目[3]。

肿瘤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子项目,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新形势下推进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医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研究生课程的现状。我中心于2004年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全国首届肿瘤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班”(以下简称精品课程)。生源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医学院校、研究机构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和高校青年教师。

此次精品课程虽然授课时间短;内容多,覆盖整个肿瘤学领域;听课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水平参差不齐,但取得了拓宽视野,启迪创新思维,又达到了资源共享,促进各单位间研究生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精品课程的效益。

1 精心策划与安排

学校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在接受任务后,校长亲自过问,研究生院协同肿瘤防治中心共同策划,并组成以中心主管领导为组长,肿瘤学各领域的专家、研究生管理部门、中心各行政后勤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领导和筹划课程工作。专家们对讲座专题进行反复论证,选择了“肿瘤学发展及遗传易感性研究”、“信号传导与肿瘤”、“肿瘤免疫”、“肿瘤的生物治疗”、“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抗癌药物发展策略”等肿瘤学各研究领域共22个专题;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实验室和手术室的现场参观以及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和教学评估,做了严密的安排。

精品课程领导小组拟订学员对象为高等院校和肿瘤研究院所的在读博士生、高年级硕士生、高校青年教师及肿瘤研究院所年轻研究人员,规模约80名学员,分配了各校参加者的名额。用信函及网络方式向全国各高校及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发出举办“第一届肿瘤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的通知及报名表,介绍了精品课程的办学方针、目标、课程设置和任课教授的情况。报名表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用信函寄我中心。精品课程领导小组对学员申请进行认真审查核定,确定录取名单,并发出录取通知书。在招生工作中,我们通过网络、信函进行广泛宣传,各校反响强烈,踊跃报名参加学习。

本次精品课程正式学员80名,登记旁听学员40多名,还有院内、院外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及教授旁听了多个专题,有的专题上课人数达到250多人。学员来自全国11个省份,分布在16所高校、9个科研机构及医院。专家的科学选题,对学员认真挑选,是保证精品课程质量的基础。

2 精选教学名师与内容

本次精品课程,是以“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肿瘤学》为基本参考教材。该书已于2004年入选为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该教材内容新颖,实效性强,大部分篇幅涉及肿瘤学最活跃、最前沿、也是研究课题最集中的领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授课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肿瘤表观遗传学、生物节律与肿瘤时间化疗等。共设计了22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一名教授主讲。

我们邀请授课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及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名家。他们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及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学知名教授、专家。邀请的授课教师中有《肿瘤学》教材的主编和编委,也有其他肿瘤学专著的主编和编委。既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也有正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以旺盛的精力活跃在肿瘤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骨干。他们不仅了解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存在问题,而且对研究生需求也有着切身的体会。

由于22个专题都是肿瘤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再加上全国肿瘤学的名家聚集共同探讨,不断深化,使学生的研究思路得到启发,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是保证精品课程质量的关键。

3 课件精湛,教学互动

精品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既有高水平的课堂讲座,又有先进实验室(我中心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手术室和病房的参观。每个肿瘤学专题讲座的教师都为精品课程精心备课,每一个课件都制作精湛,堪称课件精品。每个专题的教师结合研究生的需求,主要讲本专题前沿动态及科研思路,以及他们尚未发表的最新成果。内容既涵盖了本专题丰富的基本知识,更具有顶级学术水平,所涉及和讨论的专题都是深层次的。22个专题基本涵盖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肿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在专题讲座中充分利用电化、电视教学等现代化手段。课件图文并茂,实验步骤和机制研究用动画演示。专题讲座结束后,安排一定时间讨论,创造教师学员互动的良好氛围。通过讨论,将问题不断深化和扩展,通过讨论激发师生积极思维。课堂讨论活跃而热烈,教师总是谆谆善诱地参加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很高。学员们在精品课程学习中接触到肿瘤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与成果,从而开阔了学术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在肿瘤学方面今后的探索与研究目标,同时被精品课程教师才思敏捷的学术思维所启迪。

4 理论结合实际,拓宽学术视野

精品课程授课期间,我们组织学员参观我中心肿瘤医院内、外科病房,手术室,还安排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实验研究部实验室和研究成果的展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以课程班为契机拓展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学术地位的传播途径。肿瘤医院有着雄厚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在华南地区特别是鼻咽癌研究上有着突出成就。用课余时间组织参观医院大楼具有先进设备的手术室、供应室、图书馆;参观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先进理念的实验研究部;技术领先的干细胞移植中心及宾馆式的病房。将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感观。在讲课之余,外单位授课老师希望在科研课题上与医院协作,医院也抓住机遇,及时安排他们与医院相关的专家见面,促进医院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精品课程班不仅为学员们,同时也为我院职工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去聆听专家的最新成果报告。职工们都珍惜这次机会,尽可能挤出时间去多听一堂课。精品课程在职工中掀起了一股再学习的热潮,同时这股热潮又感染和激励了学员们的学习。这次精品课程为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与切磋机会。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讲授与研讨互动,是保证精品课程收效的重要方法。

5 综合评价,资源共享

教育学家威廉姆斯曾经说过,应给予教学工作所有的评价和教学成绩一样重视。学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最直接的内心体会,是最客观的感受,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监督[4]。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的应用,有助于教育者肯定成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培养质量[5]。所以在本精品课程结束前,对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征求讲课专家意见,组织学员进行结业考试,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让学员概要书写学习体会、收获和对精品课程的建议等,从中了解本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专家对学员总的评价是虽然学员学历和工作经历不同,但学习的态度和刻苦精神可佳,学员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好,教学效果令人满意。结业考试学员成绩优良,考试最低得分80分,最高得分94分,平均88.3分。85分以上学生71人,占学生的89.9%。我们还对本课程专题设计、讲授内容、讲授技巧和教学效果等11个指标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79份,见表1。除难点讲透、重点讲够的一般率达13.9%以外,其他10个指标一般率从0到6.3%,也就是说本精品课程从专题设计、内容新颖、学科前沿等指标认为优良的学员达95.7%。

另外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让学员对22位讲授专家的讲授内容、技巧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今后专家的遴选提供可靠依据和客观标准。问卷调查以优、良、一般为考核标准。仅一位教师被88.6%的学员评价为优、良以外,其余21名教师被96%的学员评价为优、良;其中更有3名教师被100%的学员评价为优、良。

根据学员书面总结的收获,被调查学员一致认为:精品课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时效性强、起点高、讲演精湛;课件制作精彩生动,感染力强;专题授课专家层次高,名师云集,其研究领域和成果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是领先的。通过综合评价显示,本次精品课程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拓展视野和启迪创新思维的预期效果。该精品课程是目前肿瘤学教学方面的一个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今后博士生肿瘤学课的教学。

课程结束后,我中心还建立了与学员加强沟通的机制,互通信息,定时收集他们参加精品课程对其从事研究工作影响的反馈信息[6]。从学员反馈信息得知,精品课程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研究思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总结这次精品课程经验的同时,我们认为还有以下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课程时间安排太紧,有时一个单元要安排两个专题,教师无法充分展示所讲内容;与学员交流和讨论更显时间不足,学员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招收学员时只凭书面材料的审查,使少数一年级的硕士生被招收进来,由于他们基础较差,经验少、起点不高,所以在学习上有些吃力;由于参加专题授课教师在本单位科研和教学任务较重,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停留在课程班上,因而教师间的座谈和学术上的相互交流难以收到令人满意效果,学员想与教师探讨一些问题也较难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1-5.

[2] 张淑林, 裴旭, 陈伟.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9-14.

[3] 吴启迪.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年工作及200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6:1-8.

[4] 郅瑶. 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医学教育,2004,3:52-54.

第5篇

一、培训目标

20xx年暑期普通高中全员培训,通过集中研训和分组研训为主要形式相结合的模式,在省、市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标准,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

20xx暑期全员培训内容分15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培训,原则上不得缺席。

四、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分组研训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

(1)走出去:加强校际交流,和县内外名校挂钩,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暑期组织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名校听课观摩、咨询取经,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讲座、研讨会、教研活动等,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使他们从这些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经验。

(2)请进来:聘请校外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名师成长之路、课堂的有效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科研能力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讲座。

2.分组研训形式

分组研训是在教务处规划和指导下,各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及自身教学实际,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在听课基础上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矫正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2)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师徒结对、营造青蓝工程。以年级为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从教材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等,手把手辅导。使其尽快适应教学。

(4)开展教学竞赛。

五、培训时间:

26日下午至29日上午

培训集中时间:上午8:30 下午3:00

六、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20xx年暑期全员培训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经研究,成立20xx年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为: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采取年级组及学科组双线领导模式,具体分工如下:

语文:z 数学:z

外语:z 理化生:z

政史地:z

艺体信息:z

七、培训实施

1、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组研修相结合的模式,由督导室具体负责考勤与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2、研修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有特殊情况,须书写假条,由年级主任、分管校长签字,方可准假。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

第6篇

关键词: 土壤学 教学质量 内容与方法 教师能力

土壤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和一些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在教学规定的课时内学会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还需要实时地了解土壤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只有这样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针对土壤学课程的整体安排与设计,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土壤学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优秀的土壤学教材,同时也对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加同步。

一、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改进土壤学教学内容

根据本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壤学课程组将土壤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与之前的对比,完善之后的大纲更加彰显出了土壤学自身的鲜明特点和重难点,从而在宏观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对土壤学独特的系统性加以重点强调,内容上重点讲解土壤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且,还要突出对人类的地球生存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如土壤圈、生物圈、水循环圈以及大气圈的物质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因素,更加彰显出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领域中土壤学科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整个生态系统综合的角度,不仅要传授关于土壤圈中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还要介绍土壤圈与其他圈层之间重要的物质交流与能量转换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些过程中包括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具体分类以及土壤的分布特点。

二、革新教学方法,促使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1.比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在土壤学实验课和课外实践中采用,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的准备情况,能够有效地反馈学生对课堂上所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自学。这种方式是为了解决土壤学学时变少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易懂的容易自学的知识交给学生们课后自学,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3.针对性写作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就是当老师讲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知识后,可以从中总结出若干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查阅资料后撰写论文。论文完成后让老师批阅。例如教师在讲完土壤污染后,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若干问题,然后分派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到的信息撰写论文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专题讲座。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教授完一段完整的理论知识后,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专题讲座、土壤质量改良的专题讲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专题讲座等。

5.试验设计。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一段理论课程结束后,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与土壤质量、水分、施肥等相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去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试验方案[1]。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1.结合社会中的农业问题设计实验。在土壤学的实验课程中,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一些更偏向理论的实验,如验证土壤离子交换现象、实地考察土壤结构实验,增加关于土壤肥力方面的实验,如土壤肥力的测定、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的测定等[2]。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生论文进行实践。可以将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的论文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到相关实验的设计、采集样品、处理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完整过程。在完整地参与整个过程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让学生们的实践学习很好地融入到教师们的科研中来,可以分担教师的一些工作,节约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生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熟悉科研项目的模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以上这些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在土壤学的学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土壤学的魅力所在,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土壤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土壤学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3]。

参考文献

[1]孙清 关于土壤学实习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年。

第7篇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92-02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是为研究利用森林遗传学基础理论和林木遗传改良技术、培育和繁殖林木良种的林学二级学科。如何准确把握国家、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深化研究生培养改革,积极适应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动态,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和迫切需求。

一、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

林木良种是现代林业优质、高效、稳定、安全经营的基础保障。发展现代林木种业,关键在科技创新,核心在科技人才。当前,我国现代林业种业正面临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机遇。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加大种业人才培养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常规作物、林木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构建现代育种新技术、新方法,创制突破性的抗逆、优质、高产的育种新材料。2016年实施的新修订《种子法》,鼓励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与林木种苗企业开展育种科技人员交流,提升种业发展创新能力,明确要求加大培养种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力度。目前,我国种业存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少以及国际战略型人才匮乏,从事种业教学、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研究生培养是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服务现代林木种业人才建设的源头工程,从国家种业发展的长远布局考虑,必须突出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为产业发展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重视对优良种质资源的深度发掘、收集保护和培育,向开发多层次遗传变异方向推动林木遗传改良,基因组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最新成就与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深度融合等,成为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科技创新的阶段特征。我们需要及时将学科发展的需求和最新前沿反馈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中努力促进基础性、前沿性的理论和技术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结合与创新,以此为突破口带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主要实践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森林遗传学、多倍体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以及良种选育和繁殖等方面形成了研究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科以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1至2015年,学科培养研究生111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36人,硕士学位75人。共有4人获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此外,有21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获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和中国林业大会学术论文一等奖等奖励。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主要做法如下:

1.对接国家需求,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方案设置。学科根据现代林木种业以及国家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研究前沿,进一步明晰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需求以及前沿与动态;能独立承担林木遗传育种相关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这一培养定位涵盖了学术创新要求,有利于学科导师和研究生准确把握培养方向,保证培养质量。学科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优化完善和出台了2014版研究生培养方案,推动培养方式的创新。其一,对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凝练、调整,突出学科研究前沿、优势和特色,明确提出按照研究方向组建导师组,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联合指导的方式培养研究生,有利于聚合学科内的不同团队优势,在导师之间形成互补交流,形成有利于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团队氛围。其二,重点考虑课程设置在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整合遗传与分子基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开发建设了一批优质的专业基础课、公共平台课、学科前沿专题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其中开设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包括高级遗传学综合大实验、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法、统计遗传学、试验设计等,初步实现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同时,针对研究生不同专业来源的特点,增加补修课以及专著和论文阅读量,注意本科、硕士、博士阶段专业知识储备的合理衔接。其三,加强培养环节过程管理,规定了学科组织方式、实施时间节点以及考核数量要求等,促进自主学习,有效避免以往培养环节形式化问题等。

2.狠抓培养过程和重点,将自主学习贯穿研究生培养始终。突出促进自主学习为研究生培养的突破口和重点。学科修订规范了每一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大纲,重点反映学术最新动态,体现研究式、互动式教学特点。如林木遗传育种专题学位必修课的教学方式包括重点和难点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生报告和讨论等,要求主讲教师和专家专题讲授林木遗传育种基本理论、发展动态、新的技术方法等,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每位研究生选择乡土树种提出详细的遗传改良策略并进行报告,同学和老师针对其中的独特观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鼓励自主思考和创新,纠正错误和认识偏差,增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学科注重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整合,推动科研训练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规范和强化了互动式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等必修环节,组织了一批学科前沿性专题讲座课程,提出学科每学年统一组织学术研讨12次以上,高层次专家学术报告、专题讲座5次以上,明确要求了各年级研究生参加专题学术报告的数量考核标准,并坚持由学科统一组织考核,强化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依托创新平台和实践基地,强化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平台多、实践基地多,是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特色之一。学科充分利用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优势平台,坚持“面向行业重大需求,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实行“开放、流动、联合、创新”的运行机制,定期组织实验技术培训,注重在自主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质。研究生成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73”项目、“863”项目等国家级重要科技课题研究的主力军,在一系列高水平科技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科研论文,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成果。学科全面加强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基地建设,在全国形成了30余处林木育种科研实践基地。研究生随着相关科研项目进驻实践基地、深入“试验田”,强化基于实践的科研训练模式,在导师指导下深度参与遗传育种科研工作。这一做法深化了研究生对现代种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术创新与生产发展、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三、深化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其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连续性强等特点。因此,研究生培养必须遵循林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接产业需求,持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特色。笔者提出两个方面的思考:

1.面向林木种业产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家提出“十三五”期间每年造林9000万亩的任务,这需要有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林木种苗做基础保障。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应在支撑育、繁、推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稳定规范的联合培养基地,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加强研究生的复合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强与国家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合作,建立长期育种综合科研和实践基地,引导研究生加强林木良种选育的科技创新,实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科应充分借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发挥学科现有的科研平台和基地优势,吸纳林木种苗产业的领军人物加入导师团队,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合作搭建上下游互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链,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强化课程建设和科研训练,优化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课程建设和科研训练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美国学者克拉克指出,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首要。适应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高级科技人才既要有雄厚的学科基础,又要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需要把对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的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作为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突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系统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互动式的前沿研讨性讲座。积极适应慕课发展需求,引入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方法类等国外优质课程,加大与国内知名生物良种公司的资源和技术合作,通过科研实践训练研究生的实验技术和创新能力。同时,针对研究生的批判精神、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等短板,结合林木种业创新创业需求,增强研究生科研训练的系统性,探索跨学院、跨校的多学科融合培养新模式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J].种业导刊,2014,(2):5-6.

第8篇

【关键词】中学生物;环境教育;生态教育

日前,联合国的生物多样性地图显示,人类的活动正导致地球上成千上万物种的灭绝。据科学家估计,在过去15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改变了4 7%的地球表面。今天,动物灭绝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快,据专家测算,竟比2000年要快1000倍之多。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人是大自然创造的,而且是个比较年轻的生物。人类最有智慧,最有能量,从产生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创造了灿烂的现代文明。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实现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一、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忧患意识是生态教育的基础。激发学生居安思危,增强学生的环抱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并辅助大量的当前环境问题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由于人为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现在每三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两年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曾发表过世界稀有动物的“红色名单”。而两年后,全世界总共又增加了121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新的“红色名单”收录了11167种濒临灭绝动物,并按照其受威胁的程度分成不同的级别,其中881种其实已完全绝种。此外,还有1000余种正受到绝种的严重威胁。也有多达5714种植物已经灭绝,另有1046种正处于危急状态,最近连生存能力极强的墨西哥仙人掌也不幸登上了“红色名单”。另外,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二,损失森林21公顷,11公顷土地沙漠化,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引发了学生的危机感,促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

带领学生开展对本地区自然环境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随时发生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使家乡更美好。人类是最有智慧、最有能量的,但终究是自然界的一员,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

这是当代人的道德责任。现有的世界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应与自然界平等相处、各得其所。人的发展有赖自然发展,自然发展有赖人的发展,人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并利用表1教育他们养成爱护环境,关心环境,保护大自然的良好行为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二、努力挖掘教材,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相关的知识点去

虽然现行初中生物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但仍难于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礁石深入挖掘教材,从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去发现生物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加以归纳整理,适当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见表2、表3)

环境教育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是综合性极强的科学,限于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体制及尚无统一的生物学环境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生物教学中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输环境教育的知识与观念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机的运用各项教育原理,把环境作为德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开展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场所。课外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形式,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融环境教育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

有效地增加活动的娱乐性, 以增强学生的叁与活动的主动兴趣, 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社会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它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为主要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及耳闻目睹和资料的采集与分析等方式,既丰富了课堂上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的探索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小培养独立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如:开设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校园植物种类调查,调查校园附近的植物种类,到公园、植物保护区进行参观考察活动。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环保活动;环保主题班会;板报比赛;演讲与表演;社区调查等,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也成为环境宣传的好帮手。

四、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自然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等,都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了很多有关环境教育的资料,也从网上下载很多有关的知识,整理成一个一个的专题,协助学校做好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一些专题讲座,利用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念日进行公益性活动。根据学校的校园建设计划,合理地规划校园布局,绿化、净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论:人是大自然创造的,而且是个比较年轻的生物,人类最有智慧、最有能量,但终究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生活的最大敌人不是天灾,不是魔鬼,而是自己,在所有生物中,人类的天敌是自己,最难征服的天敌也是自己。保护好这个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一重任已落到了21世纪的接班人手中,他们的观念将影响未来的世界。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了解我国现阶段环境的现状

1.环境污染很严重

污染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我国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污染问题严重。城市噪声扰民较为普遍,7.3%的城市处于严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我国进入了一个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2.生态恶化还在加剧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的活动必然对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丰富区面积不断减少,乱捕滥猎和乱挖滥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3.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虽然我国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可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是很薄弱,大量化工厂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在中学生物教学环节中渗透环保意识

那么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呢?生物学的本质、研究对象的特点、本学科对社会的作用及对学生现在和将来产生的影响,都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如何在生物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的生产率作出贡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1.利用课堂渗透环保意识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把环境保护的意识寓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以实例讲述目前环境的现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类如果不对环境加以保护,最终受到惩罚的将是自己,这样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环境。

2.利用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意识

利用课外活动渗透环保意识,课后可以搞专题讲座、举办墙报专栏、观看环保专题录像、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普及环保知识,利用世界水日、环境日、土地日、戒烟日、植树节等纪念日的机会,搞专题讲座、举办墙报专栏、观看环保专题录像、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普及环保知识,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向人们进行环保宣传,从而为环保活动大造声势,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水资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水边捡垃圾、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

3.利用实际行动从小事增强环保意识

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入手,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而造成很多生态平衡失调的现象。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美国秃鹰之死,南海的赤潮,荒山秃岭的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新疆虎的灭绝,藏羚羊、大熊猫濒临消失,薇甘菊大肆生长繁殖,以及噪音、光污染等等,不胜枚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身造成的悲剧告诉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如果人类只注重自身利益,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势必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不良后果。通过教学告诉学生,让学生感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利用本地环境现状分析,家长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

意识决定行动,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因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对制订环境保护政策、推进环保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这包括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价值意识等。通过这些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经济观和道德观,从而利于形成科学的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