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23:51
导语:在小学音乐教学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伴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感受音乐
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利用人的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有律动,均有节奏。”
二、全员参与情景表演,表现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集体参与,全员表演。
三、结合教学内容画一画,展现音乐
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音乐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它影响到孩子的兴趣、情操与个性的发展。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音乐像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不仅打开音乐体验之门,更加为人们的生活作出良好的导向。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1 课程设置受到歧视。虽然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并没有给予音乐课足够的重视。小学音乐课每周会有一节或两节,然而为了学生提高主课成绩,音乐课通常被语文课、数学课等占用,本来是可以让学生放松、愉悦身心的音乐课就这样被无情的剥夺了。课程表上的音乐课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在家长、学校都要求提高学生成绩的情况下,音乐老师也对音乐课抱有无足轻重的态度,认为应该把音乐课让给其他有用的科目,学生只能"望梅止渴"、仰望天空,敢怒而不敢言。
1.2 音乐师资力量。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有的小学音乐教师一个人兼任几个班的课,这样会分散教师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还有的音乐教师是半路出家,因为教不了语文、数学等科目,被分配来教音乐,这样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可想而知了。教师的个人能力相对薄弱,在网络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他们跟不上时展的潮流,不能满足时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他们只固守原有的教学方法,不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不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能开阔视野。因此,音乐教师的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技能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在课堂上只是哄着学生胡乱唱歌,应付着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智力、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呼唤,只能遥遥无期。
1.3 硬件设施不完备。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必备条件。纵使音乐教师有天大的能耐,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到头来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大多数小学缺少音乐教学多功能教室,学生只能在普通的教室上音乐课,教师也只能凭借教科书和一张嘴来授课,相关的音乐教学工具并没有具备。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活动空间也受到束缚,音乐课堂本应该是活泼的,学生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上音乐课,但是传统的教室不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条件。
2.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应对的措施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使音乐教学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发挥其真正作用?下面笔者略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2.1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明确全面实施音乐教育的迫切性,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观念是指导实际操作的先行性价值观问题。长期以来受升学率的影响,精英教育与注重考试科目的教育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想真正改变农村小学当前落后的音乐教育现状,全面深入地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革新旧的教育观念,代之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多地欣赏和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领悟音乐和人生。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2.2 根据农村的现实状况,进行因地适宜地音乐教学。农村小学的孩子们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每天所听到的是鸡、狗、猫等各种动物、家禽以及大山中各种鸟的鸣叫声,再与大山中小溪的流水声,交织成一首首大山的变奏曲与交响曲。另外,在广大的农村,一般都有地方性特色的小曲、民歌或戏曲,教师应当从这些很熟悉的音乐素材入手,让学生了解音乐就在生活中。这样不仅增强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意识。
1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1.1 师资队伍紧缺,教师素质低下。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小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1.2 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1.3 教学设备简陋,经费投人太少。
就如我校,音乐教学设备情况是这样的,电子琴一个(三个键子不发声),破旧的打击乐器10多件(有的学校甚至一件都没有)、音像资料12张,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对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都甚少,更谈不上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领导部门不重视,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师资水平,培育小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改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2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解决措施
2.1 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我国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近年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用音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净化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2.2 增加投人,改善办学条件。
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人,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人,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
2.3 加强师训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我们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2.4 因地制宜实施教学。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2.5 开发农村资源,促进音乐教育发展。
虽然农村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拥有丰富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醒狮锣鼓、客家山歌、采茶、风俗音乐等等,都可以运用于欣赏教学、节奏训练等教学之中。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又因其接近学生生活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弘扬民族音乐。同时,地区地理环境与地方特产也为农村音乐教育的立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可制作双响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用矿泉水瓶装沙子做成沙垂、用钢丝将酒瓶盖串在一起当串铃、用竹片加工成快板……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并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2.6 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
一、联系现实生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欣赏音乐时,需要对作品的意境、描述的音乐内容、传达的情感进行想象。
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产生灵感。
二、穿插奇闻逸事
故事魅力大,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将音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教学过程故事情节化,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便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体会、表现及创作。如可在倾听乐曲前讲讲关于乐曲的奇闻逸事,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的故事、圣一桑的《天鹅》的故事等,听完故事,学生一下子有了想听的欲望,然后再听这首曲子,学生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三、精选优秀作品
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欲望和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他们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上有大量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个人表演展示及各种演出树立威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四、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可将教材中的故事改编成剧本,通过绘声绘色的扮演,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的角色,而是学生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运用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笼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高涨,印象深刻。有一个单元是欣赏戏曲,上课前我从戏院借了几套服装,老生、青衣、花旦、老旦等头饰。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同学们穿着服装一个个争相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进入了情境中。
五、运用幽默语言
幽默是一种对合乎常规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荷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引起心理能量的释放而产生愉悦,并诉诸理智的思考,是一种具有特性的精神现象,主要体现在氛围上。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具有很高的教学审美趣味。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能用可笑的形式表现真理和智慧,用谐趣的手段揭示事物的矛盾和本质,使语言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过程得到优化,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次,课堂上我正讲得精彩,忽然发现有一个学生睡得正酣。我便幽了一默,说:“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听得特别认真,只见他口角涎水不断,表明他听得津津有味;他还频频点头,那是因为他觉得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且两眼紧闭,我想他必定是在闭目深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个同学也被同学笑醒,面露愧色,睡意顿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又如有一次上课时,我胸前戴着从海南带回的由椰子壳做成的装饰品,很有特色。一进教室,学生就表示对这个装饰品感兴趣,不时欣赏,我模仿时装模特,在学生面前走了一圈,同学们热烈鼓掌。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六、变换教学形式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随着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推进,音乐教育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几首歌、几段乐曲或简单的乐理知识,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用跳动的思维创造更自由的“音乐王国”。
关键词:和谐课堂;小学音乐课堂;纪律;管理
小学开展音乐课程可以缓解小学生读书的压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音乐是教学中的一门辅课程,很多老师对音乐课程不是很重视,对音乐课堂的纪律管理方面存在欠缺,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的纪律非常差,本文主要从小学音乐课堂的纪律的管理方面提出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常情况下,在上课铃声响了之后总会有几个顽皮的学生慢悠悠地走进教室,并且还会在教室内大声地喧哗,破坏了教室安静的教学环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间要让学生保持安静,不允许学生在课间大声吵闹,在课前要调整学生的坐姿,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听课。在课间教师可以领导学生进行唱歌,或者与学生交流音乐上的问题,只有养成了良好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够端正,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学习。
二、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管理
为了对音乐课堂的纪律进行更好的管理,教师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在小组中设立一名组长对小组进行管理。各个组长把本小组内各个组员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纪律情况进行详细记载,把记载的结果统一地上交到音乐班长处,音乐班长在整理之后交给音乐教师,然后由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各个小组的纪律情况进行评分,表现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个笑脸或者小星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
三、创造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领导学生把教室的卫生做好,把桌椅摆放整齐,保持教室的清洁和整齐,也可以摆放一些小玩具,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音乐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也会自行地遵守课堂上的纪律。
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着纪律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实施,采取措施加强对小学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为有小学音乐课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法的创新研究始终处于火热阶段,而新课标教学又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是促进音乐教学迈向现代化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在简要论述小学音乐教学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措施。
一、小学阶段创新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音乐的创新教学和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如出一辙,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
1.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主要意义
(1)创新教学符合新课标中素质教育对音乐教学的要求;使音乐教学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实践、教学模式上有所改变,使其和传统音乐教学的机械式教学相差很大。创新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符合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展需求。
(2)创新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音乐课堂质量的提高是当前音乐教学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音乐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的主要目的,创新之后的教学法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小学音乐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小学生来讲,音乐教学不仅要赋予学生足够的音乐知识,还要确保学生学到一定的音乐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每一位小学正的音乐素养,为今后的全面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音乐教学都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和心理教育,导致音乐教学过于死板、无法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其次:就目前来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注重教师、轻视学生、重视技能教学、忽视学生价值观教学、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的现象,这导致学生教学主体作用的缺失,学生不能充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并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创新教学的提出是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学音乐教学课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远不及语文、数学等传统意义上的“主科”,音乐教学对位一种启蒙教育并没有收受到学校甚至家长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为了为语文数学教学提供足够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音乐课的课程数目,或者干脆取消音乐课的教学,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得,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是小学音乐教学难以获得突出成效的关键原因。另外,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仍然有很多地区,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甚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别提更高层次上的音乐教学。
2.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是阻碍教学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甚至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是由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带的,好一点的情况是由一位教师带领整个年纪的音乐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精力或者时间担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学科作用。
3.小学音乐教学缺少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小学教育自从发展以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关注度,远远不及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甚至到中学阶段,音乐教学也对当作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存在着,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音乐作为一种启蒙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认为社会为小学音乐教学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至关重要,也是未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重要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是小学音乐教学得以全面发展的关键,而在此提出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教给学生很多生活的经验和乐趣,使学生在音符的感染下茁壮成长。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主要通过营造一个科学、合理的情境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性。但是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学方案还要考虑真实的生活经验,使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才能全面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3.教师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音乐教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在认真听讲中获得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获得知识、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学习,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的多样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的即兴钢琴演奏,能够使儿童产生新鲜的课堂体验,教师的出其不意,带给学生听觉刺激,是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受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至关重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小学音乐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音乐气质的重要途径,更要切实做好改革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丽娟.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09(03).
[2] O红叶. 小学音乐教学中“技”与“趣”[J]. 科学之友(B版). 2009(03).
[3] 徐丽萍.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06).
[4] 张静. 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创新[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6).
[5] 钟杏珍.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的作用[J]. 成功(教育). 2009(07).
[6] 谢文娟. 促进自主学习,感知音乐魅力――浅谈小学生音乐教学课堂创新[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11) 2009(25).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对策
音乐是将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类非常珍贵的精神和智慧结晶。教育的基础阶段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至此注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得到了推进。但是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为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传统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音乐对人的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开拓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音乐能够使得当地的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但是,在农村的中小学学校中,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很好的理解。学校管理部门、老师和同学们没有对音乐教育进行充分的理解,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忽略音乐教学中的实质能力的培养。比较偏远的地区在受到条件的限制下,更是认为音乐上的花费是一种不必要的支出。这种落后的音乐教育观念,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孩子全面成长。
1.2 师资力量薄弱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很多没有专门的老师负责,而仅仅是担任语文或者数学等课程的老师兼职负责,这些老师对音乐知识没有很好的了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很多音乐器材不懂得如何使用,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比较大的制约。而且有些老师甚至将音乐课程当成了唱歌课,简单地对音乐课本上的歌曲教给学生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不能将音乐技能和知识进行传授,使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不能得到良好的提高。
1.3 教育模式落后
现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是对传统的比较落后的内容进行传授,有些歌曲比较久远,与学生现在的生活实际相脱节,不能使得学生进行很好的呼应,对学生深刻的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产生不利影响。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够对学生音乐的需求进行满足,使得学生积极性不能提高。
1.4 学校设备陈旧
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相应设备的支持,农村中小学中严重的缺乏教学设备。有些小学中甚至只有简单的几件风琴,而且还没有准确的音律,也不存在专门的音乐教师,有些学校只是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进行音乐的教学,影响音乐课的充分进行,还会对附近班级的正常教学产生影响。有些学校虽然有一些简单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老师使用,使得存放多年的设备将近毁损。拥有一定设备的学校,也只是在指定的日期可以使用。
2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相关解决对策
2.1 转变教育理念
农村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学校灌输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考核指标的设定来对其进行考核,检查和敦促农村中小学学习音乐的教育情况。学校领导要鼓励音乐老师计划和制定课程规划,为音乐教育方面提供相关支持、使得老师对音乐教育有充足的认识,重视教学工作、向学生传输音乐课的重要性的理念,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教学措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2 改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学校中应当尽量避免将数学或者语文等老师作为音乐课的兼职代课老师,采取措施解决音乐教师的缺乏问题。学校要对音乐老师进行重视,提供相应的条件,使得好的音乐老师被保留住。同时,要引进对音乐知识掌握良好的老师担任教学工作。还要对音乐老师进行定期的培养,让老师自觉的改善教学工作质量。同时还要加强老师对新的音乐课程的培训,使得他们的教学水平与现今的教学要求相适应。
2.3 因材施教
在农村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充分的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利用。将当地的文化贯穿到音乐教育中,不但能够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音乐中的文化气息,还能够使得当地的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同时丰富了音乐课程。将原汁原味的农村特有艺术添加到音乐课堂上,使得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对音乐有更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2.4 引进先进设备
教学设备对音乐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音乐设备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相关音乐知识。学校应当对设备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对所需要的设备投资要积极进行,保证音乐课的良好进行。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学校要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保证教室的良好隔音效果,能够使得老师和同学在音乐学习中不用担心对其他课程产生影响。
3 结论
音乐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良好进行,需要众多人员的共同努力。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音乐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进行,为了使得音乐教育与教育要求相吻合,要对教育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保证音乐教育工作的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涵.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25.
[2]田莉莉.邱小健.农村中小学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06):25.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措施
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也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走出偏重于知识灌输、专业技能训练的误区,转为对学生兴趣、素质、能力、个性的全面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注重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创新音乐教育方法。
一、树立创新音乐教学意识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诊断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发展和创新,及时的了解并汲取新的知识,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用音乐的动作和音乐的语言向学生传递音乐美感、音乐情感和音乐的创新意识。
二、创新音乐教学素材
目前,由于教育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课本以外优秀的音乐歌曲层出不穷,有的作品学生很是熟悉,也有的作品学生很是陌生,教师可自行补充教学素材,可以多教授学生感兴趣又比较熟悉的音乐歌曲。例如:优秀儿童频道中的主题曲《大风车》或者其它脍炙人口的歌曲,如《蔬菜歌》、《灰姑娘的梦》等作品,既好听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利于学生体会歌曲蕴含的情感和崇尚真善美的世界。会器乐的老师还可以把吉他、口琴、小提琴等乐器带入教室,给学生演奏助兴,为音乐教学素材又注入学生喜欢的一抹色彩。又如,在教授《森林的歌声》一课时,学生为歌曲伴奏环节,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元素为歌曲伴奏,借助森林动物的各种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板眼中进行音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青蛙”按节奏标记的叫声。这样,巧妙地加入自创伴奏,更利于学生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拉近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
三、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唱歌曲,一般是教师先范唱,然后,再逐句教唱学生,通过反复教唱,达到会准确演唱歌曲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单一又缺少创新性。笔者认为,音乐学科本身就是需要欣赏和体验的艺术,在音乐艺术的聆听体验之中,让小学生得到启蒙,从而感兴趣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在音乐教学教唱歌曲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以听觉为中心,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例如,在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时,这首曲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和真挚的母子之情。教学中,先欣赏音乐,在体验音乐中引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反复聆听后,学生已基本能哼唱旋律,师生展开交流探讨:(1)“这是一首怎样情绪的歌曲?”(可以从作者抒发的情感、音乐的节奏等角度去思考)(2)“从这首歌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交流完毕,让学生带着情感再次复听,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感受真挚的母爱和轻轻的扶慰,最后,舒缓地演唱这首歌曲。又如:在教授《重庆小景》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观看课件中关于重庆的一些照片,比如朝天门,解放碑等夜色,并结合重庆自然特色,如小桥、流水、等美丽的画面,充分领会音乐背景,欣赏完后,反复播放歌曲的同时,可让学生用重庆方言朗诵歌词片断,感受巴渝音乐浓郁的风格特征和重庆方言的独特韵味。以这样聆听、体验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课堂,走进音乐世界。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进行创新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贯彻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不断激发探索精神,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性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制作与教材配套的音效动画,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学习,全面开辟学生的多项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达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审美心境,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
总之,创新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要求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音乐的艺术特性、情感特性,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陶醉在艺术活动的欢娱之中,学习音乐的过程即是对艺术乐趣的追求过程,这一优势是音乐学科独具的。在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遵照创新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致力创新音乐教育的新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作者:关海润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松.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探微[J].教育,2016(9):00019。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合唱训练;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顺应改革潮流,以适应新课标中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具有和谐、平衡的特点。合唱是由多人分声部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其特殊性,是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因此,为促进合唱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合唱基础训练,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实现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新课标中对小学低年级音乐合唱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国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迎接新时期下的挑战。《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要重点关注合唱教学,加强合唱基础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多声部所表现出的音乐魔力,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积累与人共演的经验,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据此,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能发现音乐中的美。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小学合唱教学已成为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为使合唱教学在低年级学生中普及,必须充分利用小学低年级的心理特点,挖掘其感兴趣的部分,激发其学习欲望,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从而实现有效的小学合唱教学。
二、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的方法
1.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视唱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要重视视唱训练,其通常是利用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来进行。在合唱中音准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加强学生的音准训练,锻炼学生的听力,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保障合唱质量。另外,节奏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合唱中的基础性训练,必须增加学生节奏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节奏。节奏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切分音节奏基础训练、变化节奏基础训练以及三连音节奏基础训练等内容。这些节奏基础训练,可促进学生节奏敏感度的提高。音乐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其是一种在演唱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艺术表现。为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学生要注意每天一个声部中的曲调,眼看要比口动的速度快,保证音准、跟上节奏。
2.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歌声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声带还未完全发育,十分稚嫩,在合唱训练中要进行科学的练习,以保护学生的嗓音。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合唱姿势,使其保持良好的合唱状态。学生的站姿一定要直立,身体不可紧绷;头部不可偏向某一方,要收腹;保持良好的演唱心情,表情要随着演唱歌曲的跌宕起伏而更换。其次,要进行呼吸训练,教会学生如何控制气息,以保证声音的优美。最后要重视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小学生低年级合唱中的重要训练环节,学生必须对发音的位置和咬字展开练习。正确的咬字吐字在合唱中十分重要,有利于将其通过完美的歌声来呈现给听众,能让听众清晰地感受到演唱曲目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3.小学低年级合唱基础训练中的和声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合唱基础训练,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个人的音乐训练,是对其独立声音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第二步便是加强学生的和声训练。合唱并不同于个人演唱,除了要保证自身的演唱,还要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演唱,不可出现抢拍或慢拍的现象。在合唱中,重视的是整体性,要确保整体的合唱效果,因而必须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三、提高小学低年级合唱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1.要将合唱教学融入与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为加强小学低年级合唱教学,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合唱教学,激发学生对合唱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合唱、和声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播放经典的、著名的合唱演奏视频,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如,学习《快乐的嗦》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视频,让学生进行欣赏并了解其中所涉及的乐器,然后可开展模拟练习,让学生分成三个声部来演奏。
2.通过节奏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多声听觉能力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识谱能力,认为其是小学低年级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音乐课本内容为依据,辅助学生开展多声部节奏韵律训练。例如,在学习《洗手绢》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人声和身体的律动来开展二声部的节奏训练,还可以通过声音模拟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如火车鸣叫声、雨声等。
3.利用歌曲学习来增加学生的合唱实践经验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学习中,歌曲学习是中心教学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歌曲教学来进行合唱训练。可通过歌曲中的合唱资源来丰富学生的合唱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合唱实践。例如,学习《法国号》这一课时,可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学生来演唱歌曲的主旋律,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则可用“嗡巴巴”来代替歌词进行配奏,将其作为二声部的练习,以强化合唱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部分,是一种集体活动,具有群众性。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重视合唱的基础训练,提高合唱教学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集体精神,保障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有效的合唱教学措施和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茵.童声合唱实用有效的基础训练方法[J].青春岁月,2011(14).
[2]刘清云.合唱的基础训练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