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医学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3-06-29 16:23:55

导语:在医学的哲学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的哲学思考

第1篇

        高二新编哲学常识共八课,前四课讲述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人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后四课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主要讲人是怎么样的,人们面对自身状况应当怎样提高和发挥自身的本质能力,以便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在进行哲学教学时,不仅要对这知识网络构架做到“宏观在胸”,而且要对这网络中的具体知识做到“微观把握”。如何驾双这两观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要求——知识层面上的要求。按常理说,就本学科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在大学的学习已经足够了的,但真正要做到宏微两观的有机统一,这是不够的。更何况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作为现代教师的我们,总守着故有的知识、观念、教法,肯定完成不好,甚至完成不了这宏微二观的有机统一。这需要学习。

        哲学本身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但它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不具体讲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知识,而是讲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和规律,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事物直观、简单,抽象的事物需要概括总结。而要把这抽象的概括和总结的学问教得深入浅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难道不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应该说它要求教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纵知古今,横知中外,而且还要有一定艺术表达的功夫,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有理有据,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课堂才会变得生有趣,丰富多彩;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敬爱之感,学习兴趣才会油然而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加强学习,加强修养,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放眼世界,所需人才绝不是专一型而是一专多能型或多专多能型的。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尤其是教人以方法、启迪人智慧的哲学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技能,拿什么教给学生,启迪学生?随着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信息来源途径增多,教师如果还只是就本知识而讲课,课堂肯定枯燥乏味,学生不讨厌不反感才不足为奇呢。所以,作为现代教师的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洞悉当今世界时态,调整知识构成,传授给学生有时代感的知识。

        有人道“教师不是用一小时、两小时来备课,而是用他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就当有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做学习型的教师,首先应当有创新精神。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谁创新,谁进步、谁发展;谁不创新,谁落后、谁倒退。创新的基右在哪儿?在教育,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创新学习实验已在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实验学校中进行。站在素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再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的哲学教学正是教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力(目前政治高考命题中的创新能力考查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其实质就是教学生创新。故哲学教学应教出哲学的智慧,教给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味哲学方法尤其是辩证思维方法的精髓。要达到这种境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哲学的内容触及学生的心灵,真正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从哲学层面上去激活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念。

       其次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就要相信学生有创新潜能,要不断激励学生质疑,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人文精神的教育,因为我们哲学常识宏微两观的网络构架,主体思想就是人的思想。

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丰富课堂教学情感,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情感教育,要突破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比如:讲矛盾的基本含义时,我选了这样一道诗作为我的总结词: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妈妈老了/她把不老的心给了我”

        拳拳学子心,幽幽母子情。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位伟大、圣洁、无私的妈妈,每一位有良知的学生都能体味到浓浓的母爱。我在分析母子间的“矛盾”,在加深了对矛盾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的同时;在灵魂深处又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情感的洗礼和净化。

        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要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自己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投入积极而欢快的情感,随时随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2篇

关键词:毕加索;抽象艺术;艺术真实;哲学思考

抽象艺术作为现代派美术,是将实物的形体进行分解、提炼。整合成一副完整的艺术作品,重点在表现作品的形式美。毕加索是抽象艺术的忠实践行者,他的《亚威农少女》和《格尔尼卡》是著名的抽象艺术作品,然而毕加索的作品在对实物形象抽象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形式的创新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保留了事物的一部分真像,所以一部分艺术家认为毕加索的作品只能作为半抽象作品。

1 抽象主义的定义

抽象主义是二战后发展的绘画流派,抽象主义画家认为作品是即席创作的,更加强调作品的自发性和随意性,更加注重画家思维的表达。抽象流派更加强调艺术的情感表达,和自我的表现,作品不再真实的还原事物原本的模样,放弃了模仿的创作模式。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把自然作来为抽象的系统来表达作家的感知,几何体在绘画中将自然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家们为了更加真实的反应客观实在,用了移动视角来进行创作,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展现实物的不同方面,这一点,毕加索的作品中经常采用。作为抽象主义的代表,帕诺夫斯基认为抽象主义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只是纯粹的形式的表现,他认为内容是隐藏在作品之后的东西,通过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帕诺夫斯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改变的更加彻底。

2 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风格

毕加索作为杰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多产而有诱惑力。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新的艺术形式,不断突破,被誉为20世纪美术最伟大的大师。

毕加索不同的人生经历造成了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和特色。毕加索年少时对学院派的保守教学方法不满,在巴塞罗那受到西欧各种先进思潮的影响,想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等对他的影响都很大。由于巴塞罗那受到政治变动的冲击,人民深受其害,对毕加索的作品创作产生了刺激,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一种悲伤的忧郁色彩,作品色彩多为冷色调。1904年~1906年,毕加索的作品创作被称为玫瑰色时期,他的作品对象多为街头艺人或者年轻少女。毕加索早起的作品仍然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1907年毕加索宣布作品人物必须服从于绘画需要,绘画工具在重新组合后可以重组为立体空间,1907年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作品创作的重大转折,标志着现代艺术的新突破,并由此诞生了立体主义运动的。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在这幅作品中,毕加索将所有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分解为几何组合体。然而这些几何体的组合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立体感,画面呈现出连续性和完整性。《亚维农的少女》是毕加索的第一部立体主义的作品,作者从新的视角看事物,创造出新的视角下的绘画语言。毕加索随后创作的《卡恩韦勒像》、《小女和曼多林》等作品中作者对空间和事物的关系分解整合,组成新的几何和形体。毕加索的作品没有通过直白的意境或者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只是借助画名来引导观赏者将不相及的事物联想一起去发现绘画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毕加索在1908~1911年的作品中更加忽视客观事物的再现和表达,以一种更加彻底的方式对事物进行分解,观赏者在阅读时更加无法找出作者表达的物象,在毕加索这一段时期的作品中,色彩的作用已经被降到最低,只是用单纯的几种色彩来表达事物和结构的张力。毕加索的作品中,线条和几何体被运用在事物外观,抽象绘画的风格表现的更加浓烈。1915年至1920年,毕加索的画风从抽象主义转向了写实,然而他的《格尔尼卡》仍然有着抽象主义的运用,具有较高的成就。

3 毕加索作品中所体现的抽象主义的哲学观点

抽象主义的绘画受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哲学思想的影响,画家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是非描述性和非客观性的,都是在逐渐的探索中形成的,受到当时西方哲学思想和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抽象主义强调创作的无意识和自发性,同时也是对人的潜意识的刺激。毕加索在进行绘画创作时,更加注重从自我的感受来描绘实物,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创作特征。毕加索的创作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新的追求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并运用在绘画创作中。抽象主义是由立体主义发展而来,立体主义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人阶段,不同的阶段对画面结构和色彩度的运用方法不同,分解立体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画作在保持画面平面性和整体性的同时,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模仿,对客观事物的表象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在这一阶段的作品中,画家们拒绝画面中充斥着明亮的色彩和阿拉伯图案装饰。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就是这一作品风格的具现,毕加索在这里面从新的角度对画面进行重组和理性分析,组成了画面新的形体和空间结构。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绘画色彩被重视起来,黄绿色、灰色和淡黄色之间的各种色调被画家们运用起来,画中的形体虽然依旧比较零碎,但是却相较以前有了很浓厚的装饰味道。画家们用新的实物来表现绘画语言和艺术手法,对观赏者提出了现实和幻觉的问题,毕加索的《斗牛士或斗牛迷》整幅作品中看不出斗牛场面也无斗牛迷的动作行为,画面中各种不同形态的几何体拼凑在一起,虽然看似和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无关联,然而在画家所拟的画名的引导下,观赏者在潜意识里形成了画面多表达的场面。

4 结束语

抽象绘画更多的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感知,在抽象派作家的画中,更加注重精神感知,外部自然形象被弱化,作家在作品中充分的宣泄自己的精神意识,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在作品中,作家为人们构造的是更加具有韵律、崇高和平衡的美感,西方抽象主义的发展是由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过程,最终达到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目标。毕加索虽然不是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但是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实体主义,是对传统画法的突破和创新,为抽象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形式和环境中给观赏者以启迪,毕加索在绘画中将宏观把握和形式表现发展到成熟,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毕加索作为抽象主义发展转折中的代表人物,是我们在对抽象主义进行探索时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深人探讨和研究西方抽象绘画形式发展和变化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电荷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电场的显著特征是对放置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如何描述电场的这一力学特性?显然应该从电荷受力谈起。

由于任一电荷都会在其周围产生电场,为了描述场源点电荷的电场,可引入另一电荷做研究。当引入另一个点电荷时,点电荷本身也产生电场,此时的电场已不是原来的电场了,而是一个复合电场,它的力学特性也不是原来电场的了。

哲学上讲“要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启发了我们。为了研究场源点电荷的电场情况,我们引入的一个检验电荷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荷电量足够小,产生的电场足够弱,它引入后的复合电场主要是场源电荷产生;二是体积足够小,可以看成质点,这样可以描述电场中某一点的特征。

能否用检验电荷q所受的力F来描述场源点电荷Q的电场力学特征呢?从F = k Q ? q r 2可知,这是不行的,引入的描述电场力学特征的物理量必须只能反映电场本身的特点,不能与外在的因素有关。而上式中,F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有关,且如果在电场中同一点,分别放置正、负电荷,电场力的方向也不同。

虽然不能用检验电荷受力来描述电场,但也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注意到,在电场中的同一点,放入不同电量的检验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量越大,电场力越大。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即使放入同一检验电荷q,一般来说,所受的电场力也不同,但检验电荷的电量越大,电场力就越大。由此,我们可以考查一下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电量的比值。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分别放入电量为q1、q2、q3的检验电荷,它们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F1、F2、F3,则有:

F1 = k Q ? q1 r 2 F2 = k Q ? q2 r 2 F3 = k Q ? q3 r 2

显然:F1 q1 = F2 q2 = F3 q3 = k Q r 2

上式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不同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不同,但它所受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却相同,与检验电荷无关,只跟场源电荷有关(场源电荷的电量Q及在电场中的位置r)。

若将同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的不同点,则有:

F1 = k Q ? q r 12 F2 = k Q ? q r2 2 F3 = k Q ? q r3 2

则:F1 q ≠ F2 q ≠ F3 q

上式表明,即使是同一检验电荷q,放置在电场中的不同的点(r1 ≠ r2 ≠ r3),它所受的电场力是不同的,且电场力与电量的比值也不同,但它们的比值仅由场源电荷的电场决定。

这样说来,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Fq有三个特性:

1、确定性。在电场中的同一点(如:距场源电荷Q距离为r 处),不同的检验电荷的Fq均相同(k Q r 2),且只与场源电荷有关。

2、区别性。在电场的不同点,即使是相同的检验电荷,其Fq也是不相同的(r1 ≠ r2),Fq只与场源电荷及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本质性。电场中某点Fq越大,表明单位电量的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强;反之,则表明该点的电场就越弱,Fq可以反映电场力学特性的本质特点。

据此,我们可以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它是用电荷所受电场力与其电量的比值而定义的,这就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新物理量。

考虑到电荷有正、负,我们规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置在该点的正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同,与负的点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

从电场强度的引入过程可以看出,E = Fq只是电场强度的量度式而非决定式,因而不能说“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事实上E与q、F无关。它的有无、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与外在的因素无关。即使不放入检验电荷,该点的电场也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通过外在的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度量其本质。正如问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它是由本人长的高度决定的,但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即使不用尺子去测量,人的高度也是确定不变的,因而正确的测量可以反映出而并非决定人的高度。

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已知的两个物理量与要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有关,如电场强度这一概念的引入中,电场就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二是已知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具有确定性和区别性,即对于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一般是不同的,能够将它们区别开。三是两个物理量比值的结果有意义,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本例中,Fq的大小能反映出该点电场的强弱。

利用比值定义法定义新的物理量,建立新的物理概念,这在物理学中俯拾皆是。如速度的概念V = s/t ,加速度概念a = ΔV/t,密度概念ρ= m/v,电阻的定义R = U/I ,电容概念C = Q/U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引入的。比较复杂的情况,可能涉及到三个物理量的比值问题,如磁感应强度的引入,就是用垂直磁场放置的电流元所受的磁场力F与电流元的电流强度I和长度L乘积的比值来定义的,即:B = F/I?L

第4篇

关键词:哲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课程开发

哲学涉及生活中的众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动等。哲学问题一直以来并仍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教学机构、教学课程、教学目标等。哲学在宏观层面对教育提出了大体的框架,可以说哲学在决定课程方面的重要性已是定律,无可争辩。作为一线的在职教师,我们有必要理解课程与哲学的关系。

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已有了很多的实践和经验,并在这课改科研方面有了众多的学术与观点。然而,对于课改的哲学层面的思考却少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现在众多职业学校流行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体现出这种模式的优越性。近几年的快速的发展,证明了这种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认为,如果对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哲学层面进行思考,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并能深化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哲学在人们作出有关课程和教学的重大决策方面一直发挥作用,包括隐性和显性的。在就影响课程的哲学思想而言,主要有四种哲学影响了教育:观念论、实在论、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这些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课程工作者本身带有深刻的哲学观点。

课程工作者们的哲学观受到他们生活经验、常识、受教育程度、经济制约、政治意识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和影响。并且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哲学观也在随之变化。所以,课程开发的工作者的哲学观是在课程行动之前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充分的价值观的梳理。当前,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职教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要做到客观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去审视、分析现象或解决问题,从他人的价值观经济角色来思考。换位思考是课程开发者必备的要素之一。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观念论、实在论、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辨析。

观念论、实在论是属于传统哲学,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属于现代哲学。人们通常把柏拉图视为观念论的代表任务,这个观点强调从道德上和精神上来解释世界,并且把课程分为层次,有等级之别。实在论的典型代表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从物体和物质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他们认为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理智来认识世界的。在观念论、实在论的观点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非常符合其要求的。在工作环境下,学生能够非常真实地体验工作的过程,学习即工作,在学校的学习是与社会的工作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正是课程开发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工作情境中,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感受和学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包括学习上的,学术上的,还有人们交往的各种技能技巧。从观念论、实在论的观点来看,人们强调有组织地讲授课程,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培养理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追求这样的教学效果的。工作过程是动态的,任务的完成是依靠多个能力素养来支撑的,如果没有系统的综合的课程素养的形成,那么,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弥补了原有课程中的不足。在工作任务为引领的前提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做好工作相关事物,在工作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训练,更能真实地带领学生体验到今后正式融入社会后的基本职业能力。让学生能够不出校门学习所能,这正是应证了实在论、观念论哲学的思想。

现代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以变化的过程和关系为基础,把知识看作是现实不断变化的过程。学习发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且,解决问题是可以迁移到一个广泛的学科和情境中的。学习实际是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交换。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符合实用主义的特点。因为在工作过程中,周围的现实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学生在这种经常变化的工作环境里得到锻炼,能够应对,这其中产生的隐性的能力发展是我们所需要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后,就会想尽办法来解决它,一个办法不行另外用其他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寻找多种方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仅提供问题。在工作环境中,学生与环境,问题与方法,多次地交替和掺杂,能提高真实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为完成工作的职业技能。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现了新时期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辞海》对平等的解释是:“平等是人们在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教育领域呼吁师生平等的声音不绝于耳。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变迁,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具体到实际环节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在职业学校,无论在入学之前的学业成绩如何,来到职业学校将会接受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不再是普通学校的应试教育,而是职业学校的能力教育。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机会是均等的。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主体,为了完成工作,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关系,是组建成的学习的共同体。合作性的学习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能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一种合作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式的关系,这势必将给教学模式带来更多的新的气象。

综上所述,哲学对课程至为重要,职业学校所倡导的哲学观影响其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是结合了当前职业学校的现实情况、课改特点而提出的非常必要的课题研究。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给教育实践带来改变。工作过程的真实任务情境,是开发本课程的重要关键所在。通过对哲学层面的思考和辨析,我将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陈建华.基础教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

[3]肖化移著.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标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4]石伟平著.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

一、人生哲学和生活观

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点出了海明威人生哲学的精髓。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却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仍然独自出海,最终钓到了一条罕见的大马林鱼。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同马林鱼和鳖鱼进行搏斗,最终获得了成功,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海明威还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老人与海》叙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却发人深省。这种人生哲理包含三层意义,即处理好与自身、与环境、与未来的三重“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要充分肯定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并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其次,要懂得如何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要规划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构建心中的理想世界。人文精神在完善个人人格、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不会仅仅只看到小说表面所表达的意思,而能体会到其中“更深的东西”。人在生活中避免不了要经受种种的灾难和挫折,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味地获得“成功”,而在于享受勇于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漠无情的命运进行抗争的过程。在遇到不幸和困难时,不放弃希望,永远做精神上的胜利者,坚信未来总会获得成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懂得收获成功的不易,才能真正地理解奋斗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这部作品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人类生存应具备的人文精神

《老人与海》中体现了多种可贵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硬汉”精神、进取拼搏精神、乐观精神等。正是有了这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人类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屡败屡战、永不言弃,这也是人类不断取得发展的关键所在。

1.硬汉精神 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硬汉”精神的最佳体现者,也是海明威笔下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式的英雄。他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荣耀,积极勇敢地面对苦难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在和马林鱼最后一轮搏斗中,桑提亚哥克服了极度的困乏和疲劳,终于制服了马林鱼,之后他就安心地睡了,这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走向成功的喜悦时所应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以及在付出之后才能享有的平静。即使有痛苦,但其中却饱含着一种未来胜利的喜悦和激动,隐藏着征服者的自豪和骄傲。桑提亚哥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没有屈服,他的这种非凡的毅力和压倒一切的无畏气概令人由衷地折服和尊敬。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经历了创伤和失败还能继续勇敢地面对,实质上就是一种硬汉的形象,更是一种英雄的行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人们都应该学会正视现实,接受苦难并克服、超越它。绝不放弃每次机会,即使失败了也同样不失“重压下的风雅”,保持坦然的心态。即使面对死亡,也不能即刻屈膝求臣,这才是桑提亚哥所执着的人生意义,也是我们人类所应该追求的生存意义。

2.永不言弃、挑战人生的进取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海明威笔下的“硬汉”都渴望奋斗,虽然他们都有辉煌的过去,但并没有一味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是更注重现在的自己,希望通过奋斗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表面上来看,桑提亚哥是以捕鱼为生,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其实不然,老人的这场搏斗并非为生存而战。他绝不会因为捕不到这条大马林鱼而无法生活,在他看来更多的是为一种信念而战,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战。因此,在别人的嘲笑面前他没有退缩,遵循自己的意愿而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了老人不畏强敌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心态。这种人格的刚强对那些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是一种可贵的进取奋斗精神,能够促使人们不计成败,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人类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应该时刻保持主人翁的姿态,拥有不屈服的抗争精神,积蓄巨大的精神力量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3.乐观精神 在这场搏斗中,桑提亚哥尽管失败了,而且一无所获,但他的骨子里仍充满着乐观与战斗力并以梦的形式传达出来。这种表面完全失去的失败比刚刚获得战胜马林鱼的局部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小说结尾写道:“在路那边的茅屋里,老人又睡着了,他正梦见狮子。”狮子在这里象征着积极进取的力量,这就意味着桑提亚哥仍然抱着很大的希望,虽然贫穷,但是一直会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精神的胜利是人生的真正胜利。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行动的失败与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关键在于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应对事情的方法。桑提亚哥一生以捕鱼为业,孤苦无依,历尽艰辛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是一无所获,可见他在行动上是失败了,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了,所以虽败犹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文学作品内容也更加注重把笔墨放在激励、鼓舞人类健康的生存意识上。在与自然、社会的斗争中,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人物乐观地生活、乐观地斗争,对未来的理想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是从来不会轻言放弃、自我堕落,都重新积聚起前进的动力,树立新的追求目标。这种崇高和乐观豁达的精神不但显示出人类“智”者的光芒,也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源动力。人类的精神不能屈服,即使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无所畏惧、不失尊严。处在逆境中时,始终坚信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能减少或改变不利的因素,从而使事情向着更加顺利的方向发展。小说中桑提亚哥正是因为蔑视失败和死亡,凭借着敢于超越生命极限的自信战胜了死亡,维护了人类的尊严,给悲剧的命运增添了闪光的生存价值。

三、理想与追求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人类所追求的理想实质上是人应当体现出人的真正的生存价值,即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自信和尊严。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在品味《老人与海》的过程中给了读者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与失败,如何与逆境抗争,小说所弘扬的乐观自信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现实生活中不断奋斗的人们。

许多评论家认为,《老人与海》“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作品”。这部小说最动人的地方还体现在海明威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思考。仔细研读这部作品时,读者会发现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人类、关注未来的博大情怀。因此,从长远来看,桑提亚哥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遭遇确是全人类命运的写照”,他的处事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也是人类未来发展所必备的。

第6篇

20世纪的行为功利主义者几乎完全承袭了早期功利主义思想家的观点,仍旧坚持应从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方面去去判定事物的对错以及做出相应的选择。即:“假设某人 X 需要在 A 和 B 两种不同的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如果 A 与 B 相比能产生更好的结果,那么 X 选择 A 就是正确的,选择 B 就是错误的[1]”。在行为功利主义者看来,道德规范等规则的遵守不是“普遍的、义务论式的”,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一种规范或规则只有能给人们带来最大化的利益才值得人们遵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违背道德规范。

不过,行为功利主义者在当代的功利主义阵营里却属于“少数派”,大多数当代功利主义者是规则功利主义者或二者的混合。在规则功利主义者看来,行为功利主义的弊端早就在早期的功利主义者那里暴露出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扬弃”。那么,何谓规则功利主义者呢?对此,规则功利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布兰特持有如下定义:“一个规则功利主义者认为正确的行为是被道德规则所允许的,这种道德规则对行为者所处的社会来说是最优的[2]”。

以上说的是行动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的一般原则和观点,具体来说:行动功利主义内部还分为直接功利主义和间接功利主义,不过后者不是其典型形式,其是否属于行动功利主义还存在一定的疑问。而在规则功利主义们那里,也有“单一规则和多种规则”之分,以及“理想规则与实际规则”之分。

二、斯马特对“准则功利主义”的批判

首先来看以斯马特对规则功利主义的批判,他本人在其著作《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中拿出专门的章节来对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进行相应的比较,并对准则功利主义进行了相应的批判。首先,他认为规则功利主义的理论是一种“准则崇拜”。斯马特认为功利主义的核心原则就是要求利益最大化,而按照准则功利主义的要求,人们即使知道遵守某一规则不会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人们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则。对此,斯马特预设了规则功利主义者对此可能进行的回应,即:他们可能会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遵守这种规则最有益,或者说每个人都遵守规则总比没有人遵守规则好。对此,斯马特认为这两种回答都不恰当,因为其第一种回答很难证实,而第二种回答明显是假设了“一切人都这样做”和“一切人都不这样做”两个极端,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清楚很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有些人遵守这个规则,而有的人不会去遵守。那么,既然规则功利主义者给不出很好的解释,却依旧坚持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能打破这种普遍有益的规则,这不是“规则崇拜”是什么?

此外,斯马特还认为准则功利主义要想真正符合功利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对其所倡导的原则做出相应的修正以融合于行动功利主义当中。而其在著作中提到:莱昂斯正好做的就是这样的修正或尝试,他对莱昂斯论证的简述为:“假定一个在R规则规定之外的行动产生了最好的可能效果,这就证明应该修正R准则,使它能应付这种例外事件,由此便产生出一个新的准则公式,即‘除C情况之外按照R行动’[3]”。也就是说,不管行为功利主义对规则做出何种责难,规则功利主义者总可以做出相应的修改,而这种做出修正以后的“合理的准则功利主义”实际上只坚持了一个原则,即:“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其实际上就是行为功利主义了。

另外,在处理功利主义与正义的关系方面,其和规则功利主义者也有区别,他反对密尔和规则功利主义者所做的尝试,即:他们都试图证明功利主义本身与正义是相容的。对此,斯马特认为由于一个人身上很可能存在着相互冲突的态度,因此任何试图想找出或建立一种完全符合人类的天性和感情的道德体系或理论是完全不可能的。对此,他说道:“要找出一种投合我们全部态度的伦理学理论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伦理理论是功利主义的,它有时只好接受非正义[4]”。

三、结语

尽管斯马特对规则功利主义进行了相应的驳斥,并认为真正的功利主义只有行为功利主义。但是,斯马特本人并没有否认规则本身的作用和价值。由此,斯马特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功利主义者按照习惯和固定的准则所做出的任何行动都不与行动功利主义本身相矛盾。而笔者认为,斯马特的这一论证是对人们对其理论所做出的责难的一种回应,即:其试图证明行为功利主义与人们的日常准则和道德认知并不冲突。

注释:

[1]晋运锋.当代西方功利主义述评[J].哲学动态,2010(10).

[2]R.B布兰特,晋运锋,译.功利主义的问题-真正的和所谓的[J].世界哲学,2011(1).

[3]斯马特,著.牟斌,译.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0.

[4]斯马特,著.牟斌,译.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9.

参考文献:

[1]斯马特,著.牟斌,译.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R.B布兰特,晋运锋,译.功利主义的问题-真正的和所谓的[J].世界哲学,2011(1).

第7篇

摘要:从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入手,提出创业教学改革思路。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为研究背景,提出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理论教学平台、虚拟对抗平台和实操锻炼平台,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构建“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师资队伍。并从理念转变、政策支持和资源配套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翻转课堂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实践改革”(项目编号:kg2013712)

作者简介:赵毅,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企业成长、区域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59-03

一、传统创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众所周知,当前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是一种世界性趋势,也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与产业经济和行业企业结合更为紧密,其以区域经济内在需求为依据,不断调整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手段,使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更接近社会实际的创业实践平台。而职业技术教育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非常接地气,高职学生的实操能力也往往强于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发掘创业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因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更适合开展创业教学及活动。[1]

但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普及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实践证明效果甚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传授式创业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提升

由于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最容易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授课老师早已习惯这样一种流水线式的知识传授方法,目前大多数创业教育采取了这类教学方式。但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与创业教育对创新的内在要求格格不入,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重理论的识记训练,而忽略了强调主动思考、训练灵活迁徙的实践操作。这类教学模式对创业人才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

(二)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

当前创业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沿用了平时成绩加期末笔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这一传统评价方式容易局限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过于强调记忆能力,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评价,从而导致学生陷入本本和教条,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教学成效,阻碍了学生创业素养的全面提升。[2]

(三)传统的创业教学师资,不利于学生创业技能的提升

在创业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在创业教学中发挥着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优秀创业师资的匮乏一直是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教学的主要困境之一。[3]据调查统计,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师是由学校就业指导老师或者辅导员直接兼任,缺乏具有一线创业实践经验和创业教学理论素养的专业师资。

因此,创业教学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必须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创业成果,重构多元化创业教育教学师资。笔者结合多年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实践指导经验,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引入创业教学中,颠覆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打造一支“三师一体”的创业教学队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实施创业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创业教学质量

“翻转课堂”一词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它是对传统传授式教学过程的颠倒。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4]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构建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

当前创业教学普遍采用国际劳工组织编写的SYB和KAB体系的教材,缺乏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因此,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编写出版项目化教材《小企业创办》。同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各级创业精品教学资源库资源(比如精品课程网站、微课等)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学校实训室条件,实现学生对模块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学生带着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困惑,与教师、团队成员和其他同学开展研讨,在解疑答惑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实现从传统的传授式课堂向翻转课堂的转变,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构建翻转课堂虚拟对抗平台

利用《创业之星》创业教学实训软件,让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真实感受到注册公司的仿真流程,同时利用软件的沙盘运营对抗功能,每个团队运营一家企业,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进行对抗,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到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整合、团队合作、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

(三)构建翻转课堂实操锻炼平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拥有宁波市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校园商品展销会”和中小企业营销服务中心等创业实操项目。利用这两大平台(春秋学期交替使用),学生可组队完成从产品选择、采购、布展,到营销策划、现场促销、库存管理等一系列完全真实的初级创业历程,体会一把当小老板的酸甜苦辣历程。

三、实施“全过程立体式”课堂评价方式,全方位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由传统的单一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优化为全过程立体式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三大能力的提升。

(一)在理论教学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有机结合

翻转课堂理论教学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学研讨,是在自主信息化学习基础上的知识巩固和答疑解惑。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每次研讨,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也要对其他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得评价尽可能客观化。

(二)在虚拟对抗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系统自动评价有机结合

在虚拟对抗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合作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同时,软件系统则根据各团队的虚拟经营业绩进行自动评价。

(三)在实操锻炼平台实行教师评价和业绩评价有机结合

在实操锻炼平台中,教师根据各团队的项目运行可行性报告和项目运营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还需要结合各团队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四、推行“三师一体”创业教学队伍运行机制,多维度提升学生创业技能

构建以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校内创业学生导师为核心的“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的主要人员是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中有志于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组成,主要解决学生课堂教学、竞赛指导等任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是在学校校外兼职创业导师库中选取有创业背景的企业兼职教师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而校内创业学生导师则由已经开始在学校创业园从事创业活动的在校学生担任,主要通过自身创业经历给初次接受创业理念的学员们一个榜样作用。整个“三师一体”创业教学团队的运作则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主要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师教学管理制度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学生创业管理条例来规范。

五、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改革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将翻转课堂这个教学新事物引入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中便是一种积极的摸索,而新事物的摸索往往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否则现有的体制机制可能会对新事物的发展起到“中梗阻”式的反作用。笔者认为,要想成功推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经管类专业创业教学改革,必须实现师生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政策制度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实现教学资源的相关配套:

(一)转变师生传统教育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传授式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教师和学生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正确认识和把握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精髓,教师要实现从创业知识点的传授解读者向创业知识和实践领域的答疑解惑者的转变,学生要实现从被动地聆听和囫囵吸收创业知识向主动自主学习创业知识点并带着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研讨中的转变。

(二)出台教学改革政策支持

翻转课堂的实施涉及到课堂组织形式、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师资来源和薪酬组成等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加强教学改革组织领导,抓紧研究制订实施方案,在学校政策层面上给予相应支持,出台相应改革政策,积极推动翻转课堂的成功应用。

(三)大力实现教学资源的辅助配套

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布局,形成知识点网络学习教室和知识研讨教室两种形式。因此,需要得到学校教务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以试点的形式对部分传统教室进行升级改造,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资源和可移动拼装式研讨书桌等,为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费水蓉,陈东旭,陈烈强.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12):99-101.

[2]鲁丽丽,陈一琳.高校全程学业评价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2):20-22.

[3]赵毅,蔡简建.高职院校四维联动创业教育路径探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9):74-76.

第8篇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

早期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为经验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突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不否认生物医学研究对主流医学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强调病人的经验以及不同时代或文化对身体和疾病认知的差异。

1.1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元论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考虑到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1.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的病因谱、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急性疾病。急性疾病经常由环境中的疾病因素引起,起病快、病程发展快或迅速导致死亡,这些致病因素可以对所有个体进行攻击而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地位;全体人口的各个部分本质上都面临同等风险。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些疾病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它们仍然构成了主要的健康威胁。到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的急性病发病率下降,慢性病和功能退化逐渐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这一转变得益于居住条件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上述改善导致的人口“老化”又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的主导模式。

1.1.2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逐渐深入一些医疗效果的不足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当的技术干预措施,而是因为观念上的思考不够。随着人们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认识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20世纪开始,医学的主要模式是疾病的医疗模式。二战前人们相信这种医疗模式会使各种造成大部分死亡的流行病被消除。但由于急性疾病的重要性衰减,与生活方式、遗传甚至心理状态有关的慢性疾病和退化性疾病越来越重要,上述医学模式逐渐失去意义。健康与疾病之间以及身体完好与生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明晰,因为他们还混杂有文化、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考虑。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这一概念体现了医学转换的基本精神。

1.2医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完成了从经验到技术到科学的转型医学最早阶段带有明显的巫术的性质,被归属于巫术;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它与哲学水融;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医学被视为自然哲学;17世纪、18世纪,医学被认为一种“妙手回春”的技术;在生物医学模式主导时期,医学被自然而然看作是自然科学。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形成和应用于医学,它逐步完成了从技术到科学的转型。

1.2.1自然科学的理论成就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哲学思辨,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相关。近代以来,物理、化学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工业社会发展的杠杆,这些领域的理论成就应用于医学直接推动生理、生化、病理的研究,特别是从生物角度深入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从细胞到分子到基因,人类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本质。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得基础医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临床医学形成独立的专业体系、为临床实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2技术革命的成就推动医学技术的进步历次技术革命的成就为医学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日益复杂化的医学实验技术和实验设备,日益发达的临床检测技术,日益精密的治疗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影像学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直至器官移植等高难度医学技术。实践证明,医学越是要发展越要更深入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越是需要技术的支持。

1.2.3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方法变革医学成为一门科学得益于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医学方法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移植其他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方法并改造和发展。数学方法成为医学的常规方法;生理、病理的各种定量测量大多是以物理学、化学为基础发展;医学的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得力于自然科学;20世纪社会学在医学领域的强力渗透,社会科学兴起了颇为瞩目的研究方法。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新方法以日益增快的速度向医学渗透,改变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治的面貌。

1.3哲学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医学模式是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中诞生,医学观是在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科学观的指导下对医学深入研究并与其结合。纵观医学发展史,一些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如希波克拉底古代哲学、笛卡尔推理、演绎方法,培根经验主义、归纳法,以及波普尔和皮尔士抽象主义、反绎思考的方法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医学的每次飞跃与历史上几次文艺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1.3.1现代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医学的发展系统理论提供了概念性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提出的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概念,也用于研究作为相互关联进程的疾病和医学护理。由于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所有水平都在层次结构关系上相互联系,以至于一个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的变化,采用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以减轻整体-还原二分法和改善跨科学学科的联系。更整体和全面的健康和疾病概念的主要方法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方法和精神分析,以及阿道夫•迈耶的反应-生活-应激途径和心理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心身医学术语本身是一个二元论的痕迹,它成为一个媒介,借此生物和社会心理这两个平行但独立的医学体系之间的间隔被连结。

1.3.2历史上的文艺运动与医学的发展①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整个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性、尊重知识、主张研究、认识自然和人体自身,将被禁锢了千余年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从宗教神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543年比利时学者维萨里解剖学名著《人体之构造》出版,对近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医学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呈现出医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繁荣局面。病因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取得了重要进展,医学进入多学科发展阶段。②科学主义思潮。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之后,科学和理性继续在科学技术昌明、现代工业崛起的时代潮流中出演主角。19世纪中叶,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揭示生命的本质。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物理学革命和电力应用及内燃机的使用为主的技术形态的动力革命,科学主义思潮风起云涌。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当效仿科学,哲学由此成为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③科学人文主义思潮运动。20世纪以来,生物医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还原论,基本方法是还原方法。医学呈现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由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尼采的强权意志论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有力地冲击着思想界。人本主义思潮以人和社会问题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关注人的生存、人的本质等,关注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等社会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医学科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对峙进行反思,医学仅仅关注生物人的局面正在为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整体关怀所替代。

2启示

恩格尔提出:“为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达到合理治疗和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也应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由社会决定去对付疾病的破坏性效应的补充系统,那就是,医生的作用和健康护理系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发展为护理模式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护理曾经是临床医学学科群的子成员,在我国目前已成为一级学科,不仅需要有独立的理论体系,更需要体现自身学科的特色。借鉴医学发展之路,护理学科从哲学指导思想到具体研究方法,都应该在更宽阔的领域中学习、领会、吸收、融合,最后形成护理学独特的研究模式和路径。

2.1下设二级学科,注重基础护理的研究有学者提出,在将护理学设置为一级学科后还需要设置若干培养方向明确、研究方法成熟、社会需求量大的二级学科。护理学二级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护理专科化发展及各领域专家的培养,形成护理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在特定领域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的肥沃土壤里开出了人文之花。基础医学的深入研究为临床实践创造了科学可行的条件。护理学学科建设也要注重基础护理深入、细化的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为临床护理在技术、生理层面保驾护航。

2.2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医学本身是理论要素、经验要素、技术要素综合而成的体系。护理学同医学一样属于“异质综合体”,这种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免产生众多分歧,需要把握多重属性才能逐渐逼近其本来面目。医学发展是综合各时代科学技术的成果,自然科学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方法是医学得以发展并走上科学之路的基石。护理学要注重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先进成果发展自我理论和实践。

第9篇

他揭示了,被人们忽略而又客观存在着的普遍规律

“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因为力(泛指一切力)的作用而发生着联系,而联系即构成了网。因此,宇宙间不仅存在着万有引力,与此同时还共生着‘力网’,力网是被人们忽略的客观存在着的又一普遍规律,可以称之为‘力网定律’。”

刘合群,一位普通的天文学者,虽然还名不见经传,但他却发现了“宇宙间存在着力网”,并首次揭示了“力网定律”,提出开创性的宇宙“力网理论”以及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突破性的原始创新医学理论。

“存在即力”――既是力学,也是哲学的全新概念

刘合群提出:“存在即力”,是对力的进一步认知,从而又打造哲学的新概念。他解释说,存在与力是不可分割的,即是说“但凡存在就有力发生,作用也就出现,联系(网)也就构成”。可见,存在、力、联系不可分割。“存在”二字泛指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因此,也就包含了宇宙间的一切力,其中也包含“心力”。而对网的本质认知是:联系即网。他给出的解释是:“力中有网,网中有力”,两者夹揉混然一体;力、网共生并共存,有力就有网,彼此无法剥离。

他说:力、网两字独立与“力网”两字相合,完全产生了不同的涵义,力网揭示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又一自然规律,人们明了这一规律后,从此可以建立新的宇宙观―“宇宙力网观”从而完善我们的思维,在宇宙力网观下,可以对宇宙、天体、自然,以及人体与疾病进行新的观察,从而也会有新的发现,并产生新的认知。

为哲学“事物普遍联系性” 找到科学的充分理论根据

刘合群说,宇宙间的每点都离不开力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联系构成了力网,因此,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以力网的形式或态式广泛分布并客观存在着。可见,“力网”理论,不仅揭示了联系的起因,而且为哲学的“事物普遍联系原理”,找到了科学的充分理论根据。

然而,“力网”为何一直没有被揭示出来?是因为人们在思考“力”时,没有想到网;在思考“网”时,没有想到力;力、网分而视之,也就难以发现力网的存在。刘合群说,你可以觉察不到力网的存在,但力网却在无形中制约着你,制约着整个宇宙!为此,刘合群主张建立“宇宙力网观”。在“宇宙力网观”下,我们观察宇宙、天体、自然乃至人体、细胞,万事万物俱在网中、网内。据此,他提出了“万物俱在网”的新概念。同时,又揭示出宇宙间的内稳机制;在此之前,曾经有外国科学家预言到宇宙间稳态机制的存在,但究竟在哪里?一直也是个谜,刘合群根据力网理论,对此进行了揭示,他说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恪守的“牵连、牵制与制约”的规律,即是宇宙间的内稳机制。从而使宇宙保持着相对稳态。

当今医学研究存在着硕大空白,力网理论又使人目睹医学发展新天空

从天文学转而又进入到“人体科学”的研究,力网的观念和思维角度,使刘合群的探索走上了学科交叉之路,这也让他无法再局限于一门医学的认知,他打开了人体观察新视窗。当他目睹到医学研究陌生的天空时,他在无形中却开辟了医学的"新领域",他凭着自己的直觉意识到,未来医学的发展研究必将在这里产生突破。

刘合群说,天体和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相通的,由此看来,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哲学上的认识,也具有科学上的内涵。他说:“从力网视角看,当今医学研究存在着硕大空白,其理论根据是,人体不仅具有生物性质、化学性质,更为重要的还应该具有物理的性质。这才是人体的整体性质,也是系统所在”。以往我们关注的只是生物化学的改变,这直接导致疾病的“物理成因”却逃离了人类的视野。

刘合群认为疾病生成的规律不同于传统认知。他认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体的运动状态依然由力来改变,力(指广义力)是改变状态的因(也包含心力),疾病生成的规律应为:作用(力)变化(态变)结果(变异)。从表述式可见,细胞、细菌、病毒的变异也只是一个变化的结果,属于症象范畴,还应该对“变异原因”作进一步探索。对“变异环境及变异土壤、条件”作进一步充分研究,使医学研究进入新的履程,走向新的阶段。真可谓带有里程碑意义的观点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