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6:23:57
导语:在家庭教育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一,懂得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第二,就会做到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
第三,就会注意到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教育及儿童自身活动等复杂因素,使得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征,又有个别差异。
其次,要重视幼儿和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及教育。针对小学儿童的特点,家庭教育应当做到:
第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学习。
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第三,利用小学儿童认识事物仍然带有无意性的特点,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得知识并促进有意性的发展。
第四,关于品德教育。
【关键词】 孩子 不同年龄 心理特征 家庭教育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量变到质变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教育影响及儿童自身的活动中形成的。它主要表现在儿童的主导活动、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为此,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做父母的应该尽量做到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是因为按照孩子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家长正确理解和掌握孩子心理的年龄特征,有许多好处:
第一,懂得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各个相邻的年龄阶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不应该混淆年龄阶段的差别,不能把小学儿童当作中学青少年来看待和要求;也不应把学龄儿童降低到幼儿水平。同时,还应看到相邻年龄阶段又不是彼此孤立、截然划分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逐渐过渡的。家长了解这一规律,就会在抓紧培养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应有的心理特征的同时,注意到相邻年龄阶段的衔接性,帮助孩子做好过渡的心理准备。
第二,就会做到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不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或迁就现有心理水平,要求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对的,都会影响孩子向高一级心理水平发展。
第三,就会注意到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教育及儿童自身活动等复杂因素,使得儿童心理发展既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征,又有个别差异。家长只有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特性。
其次,要重视幼儿和童年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及教育。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这个时期,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模仿成年人是幼儿行为的显著特点之一。幼儿认识事物和行为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思维在整个幼儿期占据主导地位。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和词汇增加最迅速的时期。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要关心与指导幼儿游戏和美工作业;引导孩子观察;发展孩子的口头语言,形成最基本的数概念,培养简单的计算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现在谈谈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与教育。
这个时期,孩子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变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生。这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背着书包上学去”,识字、写字、计算等各种学习活动形式,对刚入学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儿童在读写算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感知觉和注意力能服从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思维的突出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过渡,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儿童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形成了集体意识,但还不稳定;意志行动和品质迅速发展着,但坚持性和独立性比较差。
针对小学儿童的特点,家庭教育应当做到:
第一,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学习。小学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表现出贪玩,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学习动机。孩子刚入学,对自己成为“小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与自豪感。早起就背上书包,很怕迟到。回家就写作业,希望得到成人的表扬。家长应充分肯定与鼓励孩子这种乐于上学的积极性。但是如果不进一步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则到中年级学习就不那么认真了。家长必须把这种短近的动机引向比较远大和稳定的方向。可以用具体事例给孩子讲明白,做“小学习”不仅是“背着书包去上学”,主要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中年级孩子可以用通俗语言讲学习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使他们懂得学习是自己的职责,养成稳定的责任感。
其次,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集中注意、专心致志学习和生活有规律性。让孩子休息时尽情玩耍,心理欢快;学习时精力充沛,注意集中。
孩子学习时,家里要尽力保持安静。大人不应在旁边说笑、听收音机或看电视。任何新异刺激都容易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
要防止儿童学习过于疲劳。小学孩子身心发育都不成熟,无论智力还是体力,都容易疲劳,引起注意分散,对学习厌倦。造成孩子学习疲劳的因素很多。
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常常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服从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不会安排学习计划,不善于检查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自学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适当地督促、检查和指导。所谓督促,是指对孩子的学习要有严格要求,但不是强制。要启发孩子学习自觉性。所谓检查,主要是了解孩子对所学功课掌握的程序;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是否改正了教师指出的错误等。所谓指导,不是包办代替孩子完成作业或思考问题,而是引导孩子发展学习能力。
第三,利用小学儿童认识事物仍然带有无意性的特点,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得知识并促进有意性的发展。新颖多变的刺激和直接兴趣最容易引起小学儿童的注意,而兴趣又是求知欲的动力。有了求知欲,孩子就会主动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并且记忆效果。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求知欲,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懂得许多常识,并且促进认识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第四,关于品德教育。对小学孩子的品德教育除了继续学前期的“五讲”、“四美”内容外,还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
小学的孩子,集体意识发展得很快,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支持和鼓励孩子为集体做好事,与同伴一起完成集体的委托,培养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满足孩子由于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而提出的合理要求,如打扫卫生拿家里的盆子,过队日穿统一服装等。
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沟通情况,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在儿童教育中,效果最差的莫过于不一致。家长是孩子的连任教师,最了解孩子,应经常与学校取得联系,求得教育上的统一。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对老师特别尊重,老师的话对他们有很大权威,常常对家长说是老师说的。家长应该看到,孩子对老师这种信任的心理特征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有利条件。家长不要在孩子心目中降低老师的威信。
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孩子从童年向青年、从幼稚向逐渐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
但少年的情感和意志还具有很大的情绪兴奋性,忽冷忽热,缺乏坚持性和毅力。容易冲动暴躁,鲁莽蛮干,轻举妄动,不善于自制,忽视纪律。对友谊的含义缺乏正确理解,常常对哥们义气当作对朋友的“忠诚”。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于相信自己的看法。首先信念和首先理想还不够稳定。不善于选择正确的范例作为自己的理想。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看法很肤浅。
少年半懂事、半不懂事,半儿童、半成人,以及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错综矛盾的特点,给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正确引导,很容易接受一些不良影响。据有人对潜能生第一次犯错误的年龄统计,十三至十四岁最多。家长必须根据少年的心理特点,抓紧教育。
要切实注意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少年由于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比较强,骨骼肌肉迅速发展,喜欢大运动量的活动。但是发育还没有成熟,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不能适应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宜过久,运动量不宜过大,劳动不宜过重,坐立走姿势要端正。要向他们传授有关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使他们懂得青春发育是正常生理现象,学会正确对待与处理。避免不健康的电影、小说、歌曲的不良影响。
家长要充分看到,少年思维表现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要加以肯定。绝不要因为孩子经常发表不同意见,好争辩,就随便说他们“不听话”、“不尊敬长辈”、“故意对抗”等,更不应当斥责或压制。另一方面,对他们思维活动中出现的片面性、表面性等缺点,以及模糊的认识、错误的看法,不能听之任之,要及时纠正;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要及时恰当地表扬与鼓励;对他们的缺点错误要公正地、恰如其分地提出批评,但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坚持正面说明教育。任何急躁、粗暴、强制孩子接受家长意愿的作法,都只能引起不好的反应,或者不听或者公然反抗。
要关心孩子友谊感的发展,指导他们正确理解友谊的含义,提高对友谊的道德认识。要及时了解他们都结交了哪些朋友,引导友谊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往往由于孩子错把友谊理解为互相袒护而被坪人利用或朋友间互相助长错误。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对幼儿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笔者从中国知网搜索的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对“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很少有学者对“家庭教育和幼儿发展相互影响”方面有深入研究。近几年来,国内对“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学者主要有:郝士艳、徐东、胡丹芝等,他们一致认为,当前幼儿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合理,教育内容萎缩,教育环境不合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并针对这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当前国内学者对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现状
(1)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缪建东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与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这个概念界定方面的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他认为,家庭教育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主要是父母)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2)关于幼儿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当前,我国对幼儿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自身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李泉梅在《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因素及策略》中指出:“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因素有家庭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评价、家长的行为与教育态度、家长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客观因素有家长的职业特征及文化程度、家庭的结构。”
(3)关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发展的相关研究。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的个性形成、幼儿的心理健康等方面。
范艳梅《论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中论述了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程度及职业、家长的性格特点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不同影响,提出了有些家庭教育在幼儿个性形成方面走入了误区,并提出了促进幼儿个性形成的具体方法。
2.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不足
(1)研究的范围。幼儿家庭教育是家长与幼儿相互影响的教育,而大多学者都集中在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幼儿影响的研究,而很少有人研究幼儿的行为对父母的影响。
(2)研究的方法。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多以理论性研究为主,以此来分析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很少深入幼儿家庭教育的内部,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从实践的角度去探究幼儿家庭教育。
3.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的展望
(1)研究体现时代性。幼儿家庭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家长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父母教育幼儿的观念、方式方法跟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关研究只有立足于时代,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更好地指导实践。
(2)增加幼儿对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家长的感悟和学习来源于幼儿对家长的影响。父母时时刻刻向孩子学习,才能真正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促进亲子关系,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的家庭教育,从1999年4月到2002年11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研。我们先后给四川省六地市26所中小学家长学校的3.4万名家长作了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专题报告,也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问卷抽样调查。其中,对小学生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有436份,对初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467份,对高中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275份。同时对31名中小学教师作了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高。在城市中87%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67%的家长表示除住房外,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未来最大的投资,他们为此在所不惜。57%的家长表示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发展。这种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国家那种培养独立的人,亲子之间非依附而独立生存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达也决定了中国的父母会付出更多。
二、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在调查中56%的小学生家长和61%的中学生家长承认他们主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较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和人际交往。而在随机的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76%的小学生家长和81%的中学生家长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提示我们,在问卷调查中,选“好答案”的倾向会使数据失真)。
三、在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上、87%的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班上的名次,而非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重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注重名次和分数,轻视对孩子学习活动的发表,忽视导致结果的过程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特点,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简单化倾向。
四、在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上。84%的中小学生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学习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努力程度,而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压力以及父母是否“抓紧”孩子的学习。多数中国父母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快乐可言,要使其努力学习必须不断施加压力。这一教育理念导致普遍的教育高压,导致对孩子心理需要的普遍忽视,学习过程成了一个“苦其心智”的过程。
五、中国的家长十分看重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96%的家长都认为学习主要就是学好教材上的知识。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玩游戏、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都是玩乐而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同时,68%的小学生家长和57%的中学生家长都肯定“灌输”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接受式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上,45%的家长承认存在忽视孩子德育的现象,而事实上考虑到家长的保护性心理反应,忽视孩子道德教育的现象还要严重得多。在道德教育上,多数家长主要是教育孩子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人有礼貌,为人处事做到“不吃亏”。但在诚信、友爱、尊重、平等、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
我国家庭教育的这些特征及作法带来的好处是;家长重视教育投入,可以使大量的家庭资金进入投资不足的教育领域;家长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应试技能强。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孩子的体育、美育、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二是孩子知识掌握较多,但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这就减弱了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三是孩子的学习方式落后。中国的家长比较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孩子基本是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下掌握知识。同时,孩子以掌握书本符号知识为主,知识的学习严重脱离孩子的生活,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加上饺重的学习负担,容易使孩子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四是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强烈的应试教育倾向。大多数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考试和升学而展开,学习的价值取决于它促进考试的程度。孩子不是“为掌握而学”而是“为考试而学”,这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模糊了学习的真正价值。显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是背离素质教育目标的。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己任,从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凡是能够使人的活动效能得到提高的所有心理品质都叫素质。素质的发展就意味着人的“一般本领”得到增强,人的心理加工机能得到提高,人能够进行更复杂的信息加工,能够表现出更有效的行为方式。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满足于习得知识,对付考试。它强调知识和经验的掌握要导致人的心理活动方式产生积极的“质变”,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展。2.素质教育关注家庭小孩子全部潜能的开发。它与传统家庭教育那种只重知识掌握,只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模式是不同的,它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发展,要积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关心孩子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和人与人之间合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家庭中的素质教育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注重孩子操作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孩子不但知道,而且会操作;不但会说,而且会做;有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的家庭教育恰好是重前者,轻后者,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孩子的行为活动的有效性。4.素质教育重视孩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满足于学习上的继承与模仿,它要重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重视一般性,还重视差异性;不仅重视保持一致,还重视标新立异。创新教育意味着人的最本质的潜能得到开发、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层次的推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在实践模式上,家庭中的素质教育思想与传统的家庭教育相比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在认知发展方面。第一,它应该是基于孩子活动与经验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看来,儿童的内部智力活动起源于儿童外部的实践操作活动。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活动与经验来建构知识。从心理机制上讲,知识是不能“传授”的,更不可能被“灌输”。一切灌输与传授的知识都是苍白的、相对无效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儿童的年龄越小,他们的学习就越是离不开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习得的经验,这是建构知识最基本的素材,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孩子的学习远离他们的个体活动,远离他们的生活实践。在成年人看来,“正规”的学习就是掌握成年人给他们设计好的书本知识,学习成了掌握符号系统的认知活动。由于脱离孩子的个体经验,孩子只好死记硬背那些成年人灌输给他们的知识。这是导致儿童知识巩固性差和容易厌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意味着这种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二,学习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需要,还必须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意味着学习要满足孩子的认知乐趣,激发孩子的认知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个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也意味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更多地尊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是在满足成年人的心理需要,是在按成人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成人强制儿童的过程。同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内部学习动机、对知识的内在求知欲明显不足,但应付情境需要的外部动机又较强。
第三,学习必须顺应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必须尊重孩子的个别心理差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学龄前儿童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是游戏,就是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观看动画节目,那种所谓超常的识字教育,运算学习对多数儿童来讲是不适当的,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比我们要冷静得多。即使是小学生,中学生我们也不能低估了他们认知的经验化程度、而过分地强调书本抽象知识的学习。儿童的认知活动既有一般规律,有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事实上家庭教育有了个别针对性,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很强的从众模仿倾向,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人家的孩子练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练钢琴而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学校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作得好一些。家庭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家庭也有更多个别化的教育情景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方面家长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发表。
第四,家庭教育要树立起“大学习观”。从内容上看,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习得,还包括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发展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方式上看,不仅有接受式学习,还有研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不仅有通过符号的学习,还有通过自身活动的学习;不仅有认知式的学习,还有情感体验式的学习。总之,凡是通过经验的习得而导致孩子行为持久变化的现象都叫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大学习观。中国的家庭教育过分执着于和考试有关的课本知识的学习,这是狭隘的学习观念,这恰好是在强化学校教育本身具有的先天缺陷。如果说中国的学校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特征而难以避免过分以书本知识为主的特征,那么家庭教育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孩子回到家里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阅读一些他们发自内心感兴趣的课外知识,都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重要弥补,有助于孩子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五,建立家庭创新教育观。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具有浓厚的权威主义色彩,父母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真理的化身。在父母看来孩子是不懂事的,孩子的天性是逃避学习的,他们的行为是不合成人规范的,父母乐意用强制的态度实施教育。这种方式导致中国的孩子及成人缺乏创造性。家庭中的创新教育要求家长尊重孩子的意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表达不同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尊重他们通过犯错误习得的经验,给他们留下展现自身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促进孩子创新精神和发展孩子创新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心理氛围。做到这一点不需要家长有过多的专业训练,难是难在文化心理状态的改变。其实,中国的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很难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是不相容的。而家庭教育在自身微观环境中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人格发展方面,促进孩子健康人格是形成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有重认知、轻人格倾向,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教育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家庭教育必须重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自我的悦纳,对生活目标的热爱与执着,良好的行为自律性与独立性,坚强、坦然面对挫折,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适度等等。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的素质教育观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一个有自我价值感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人格健康的孩子。这意味着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立足于孩子的优点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确立孩子的基本自信心以及对自己生命的接纳和热爱。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喜欢学习,也才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但中国的家长更喜欢立足于孩子的缺点来教育孩子,不断地指出孩子的过失,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较自己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产生无能感以促进孩子进步。多数中国的家长相信只有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他们感到自己不行时,他们才有进步的动力。这是对孩子天性的严重误解。其实,这恰好是很多孩子骨子里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最后安于现状的深层次原因。
第二,合理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否合适,是否适应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健康程度。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他们不仅学习时间长,孩子学习时间一般都超过父母的工作时间,而且他们实际享受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承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往往超出了一个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考试和升学,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中,他们都要长时间地、高强度地承受这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不断地体验到紧张、焦虑、烦恼、抑郁、失望,这使他们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困扰中,持久负面情绪所形成的不良心境是导致心理病态以及人格扭曲的重要原因。父母适当地调控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学习负担适当,这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家庭中人格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第三,满足孩子的多种心理需要。从人本主义心理观来看,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需要而展开,一个人的需要满足越充分,越多样化,他的潜能发挥就越充分,人格就越健康。中国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认知需要的满足而严重忽视孩子其他心理需要的满足。事实上,孩子除了认知需要以外,他们还有交往的需要、归属和友爱的需要、展现自我特长的需要、得到认同和尊重的需要、活动和探究的需要以及创造的需要等。孩子任何需要的满足都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都促进着他们的人格发展。由于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忽视孩子多种心理需要满足的问题,这就明显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四,理性的挫折教育。围绕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人们往往热衷于谈论挫折教育。多数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缺乏挫折教育,是他们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这是一种是似而非的观点。事实上中国的孩子承受着极其病态的挫折教育,在城市家庭中,一方面孩子在生活上很少有挫沂体验,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没有物质匮乏的困扰,甚至基本上不做家务事,在这方面挫折教育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在心理上,他们太缺乏成就体验、他们饱受着来自学习,来自升名牌学校,来自成人各种要求所带来的各种挫折感,以致于孩子过多体验到焦虑、紧张与无助,甚至产生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在这方面他们承受了一个孩子不该承受的挫折。
中国的孩子一点不缺乏挫折教育,他们缺乏的是理性的挫沂教育。我们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应增加孩子在生活方面的挫折教育,而在学习上应该更多地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教育的喜悦,这才是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挫折教育。
在品德教育方面,家庭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与传统的家庭教育不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明显存在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倾向,只重学习而不重做人是我国家庭教育的通病。就是在苍白的品德教育中也存在教育者居高临下,强制武断的特征。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家庭中的德育应该有那些特征呢?
第一,道德的习得与知识的习得不同,它不能简单地用学习知识的方式来学习道德,它是一个更加重视行为实践的活动过程。从小事做起,从做中学、应该是道德学习更加鲜明的特征。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完成从道德行为向道德知识的转变,从而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家庭教育更重视讲道理,更重视口头行为规范的传授,这对道德行为规范的习得是有限的。
第二,道德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应该是一个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情感体验的纯认知性的道德是一种苍白的缺乏实践意义的道德。孩子在道德情景中产生感动、悲伤、同情、喜悦、激动、庄严、神圣等情感体验时,才能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活动就是一次最好的道德教育。当一个孩子庄严地站在国旗前参加升旗仪式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激动,神圣的情感实际上就是最深刻的道德教育,它甚至不需要语言的参与,仅仅是一种道德情景中的观看和体验就可以表现出全部道德教育的深刻内涵。
第三,家长的行为示范是重要的道德学习形式。模仿学习,榜样学习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通过观察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可以促进人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孩子年龄越小,模仿学习的作用就越大。在家庭中,父母做山良好的行为示范是促进孩子优良品德形成的有效手段。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父母说的是高尚的道理,却做出平庸的甚至是低级的行为示范,事实上孩子更看重的是行为“榜样“,他们对“道理”是比较健忘的,当道理和榜样不一致是,孩子会更多受到实际行为的影响。因此,家庭中的道德教育应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开始。通过榜样的作用来促进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人的三个主要方面。学校教育是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对少年儿童及年轻一代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教育。因此,它处于造就人才的主体地位;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外部环境,它可以为人才塑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家庭教育则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重要的基础,在孩子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对他将来都有着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就是指幼儿期留下的烙印,将会影响人的终身。所以说,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从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渊源看,古今中外,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经验不乏其例,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司马光的《家范》和颜之椎的《颜氏家训》等。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洛克、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等均阐述过资产阶级家庭教育的理论。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社会的要求也必然会反映到家庭教育中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总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和一定阶层的要求,它是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当然家庭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家庭,主要是家长专制,其教育任务和内容是使子女从小形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相应的行为规范,“唯命是从”是子女的本份,绝对服从家长命令是天经地义的,稍有异议则斥为大逆不道,动辄施以家法。《红楼梦》里贾母的宝贝孙子宝玉也不例外。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如欧洲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教育家洛克认为:“务使敬畏父母之心变得很自然,他们的心里要肯服从,没有一点点勉强”。有的教育家则认为,“把一切过失和困难全部归到儿童身上,而认为父母毫无责任,这是错误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比我国封建社会的家长专制式的家庭教育是有明显进步的。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家长和孩子既是家庭成员,又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接触面也日益扩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渐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孩子的处世态度、思想观念、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如何,总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环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家庭成员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乃至家庭氛围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孩子,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
对孩子进行早期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对其一身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小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因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手段的话,他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至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从小形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积极的个性特征,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为他们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人们常讲:“先做人,后成才”,如果做不好人,也成不了才。一个无德之才,对社会是不可能做出什么贡献的,相反,损失性更大。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情况,下面谈谈教育孩子“做人”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道德意识的发展,既掌握道德信念;2、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即把所掌握的道德信念,在一定的场合付诸行动的能力。孩子在幼儿时期,在成年人的影响下,开始有一些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萌芽表现,他们能具体评价某些简单的行为是“好”或“坏”,有时会用“点头”或“摇头”的动作来表示某些行为“好”、“坏”的评价。它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但还没有形成道德意识。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会用这些判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这种调节还是不稳定地、易变化的,家长应从孩子幼时起,通过家庭的日常生活,逐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诸如:诚恳、正直、忠实、谦让、有礼貌、公平和集体主义等等,并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物质生产的不丰富,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将会较长期的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极为复杂。在当前国家需要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们齐心协力提高生产、发展经济。而人的素质又是最根本的。家庭为国家培养人才,首要是在思想品德方面打好基础,使孩子学会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应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作为构成社会细胞的每个家庭是有责任的。家庭与社会两者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如果每个家庭都重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那么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变好的。在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大为重要。
第二,培养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
家长在关心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如个性等的早期培养与训练。在心理学上,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情感、意志、性格等的总和。它是在人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环境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由于生理素质和具体生活条件的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对情感方面的形成与发展,与他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密切有关,即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和印象,从而发生与印象有关的动作、兴趣等。所谓音乐世家、教师世家、体育世家等等,都是由于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反之,青少年犯罪的一些事例,也往往与家长的所作所为有关。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成才密切相关。有些人智力发展中等,但他意志坚定、果断、有主见、有耐心、有毅力,最后终于成功。这些良好的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也是从小到大逐渐培养形成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与家长朝夕相处,即使在日常生活细节中,也存在着意志的培养与锻炼。我认为,在家庭里也要让孩子去进行一些有一定困难的活动,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意志磨炼。
性格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核心意义。它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恩格斯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如有人做事细致认真,有人粗心马虎;有的人刚强,有的人寡断;有的人勤奋,有的人懒惰等等。每个人的性格是个不相同的,所以千差万别。除了人的生理素质基础有区别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性格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积极的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成才能起极大的促进作用,如勤奋、勇敢、自信、谦虚、谨慎、细致、进取心、探究性等等,这些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特别有关,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则会消蚀人的才能和潜能,如懒惰、胆怯、自卑、骄傲、粗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等,这些将会使人一事无成。家长要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气氛乃至家庭成员中一些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孩子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或改变那些消极的性格特征。孩子有好模仿,喜欢成功的特点,也很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他做成事后,家长要给予赞许,孩子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心理将激励他更喜欢做事。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心,成就越多,自信心也越大。在这样的培养下,孩子就会勤劳,乐于做事,自信心也就逐渐得到发展。
第三,重视独立能力的锻炼。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支持;特殊教育
近年来,特殊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弊端与不足,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单位,同时家庭更是特殊需要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同时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庭教育。由于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大部分特殊儿童大量的时间都是待在家里与父母共同度过的,父母对其实施的补救措施和教育直接关系到他未来的康复情况及后续发展。相关的研究开始出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影响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了解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能够有效的反映目前社会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有效的投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庭教育与及家庭支持
(1)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组成部分,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家庭教育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早已存在,最有影响力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家庭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而特殊需要儿童由于其身心的缺陷与障碍,他们比正常儿童更需要家庭教育。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对身心异常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两种形式:由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对象是因某些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学龄特殊需要儿童和学龄前特殊需要儿童,同时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由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对特殊需要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其重点在于通过儿童日常生活,养成良好习惯,配合学校做好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
(2)家庭支持是社会生态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微观支持系统。家庭支持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家庭资源、家庭的关系、家庭功能、生命周期等内容。家庭资源方面设计到家庭的特征、家庭背景、家庭规模、家庭的形式、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家庭资源在家庭支持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包括物质资源与精神方面的支持,涉及到特殊需要儿童的生存的各个方面和学习方面。家庭关系是指存在家庭中的各种关系,例如夫妻关系、亲子系统、兄弟姐妹系统,不过还要包括家庭以外的亲戚、社团、同事、社区人员、专业人员的系统。近年来,亲子关系的协调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和谐的重要方面,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这是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否良好的重要方面。
二、家庭教育及家庭支持的原因
(1)家长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作为特殊儿童的生理发育和身心养护的主要场所,家长也是老师,也可以并且应该支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长拥有自己的教养方式,同时有他们自己一套运用于校外学习情境的课程和教学风格,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家庭教育。因此,如果特殊需要儿童想要获得校内外充分的潜在的学习体验,就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紧密合作。
(2)家长对儿童的学习情况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在专业人员试图帮助儿童学习的时候,经常向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教师比家长更关心儿童。
(3)家庭可能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唯一的一个成人团队,在持续教育的所有进程中:在儿童教育生活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专业人员。我们应该树立以一种持久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家庭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某些方面,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每年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校外时间可能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促成他们兴趣的培养、动机的形成、习惯的养成、纪律与规则的训练。需求的产生以及健康状态的保持甚至忧虑及压力的出现等。
三、中国特殊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要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就必须考虑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客观困难。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子女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几个方面。目前,我国在这几方面都不容乐观:
(1)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有待提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父母,他们是特殊需要儿童的启蒙老师,是与儿童朝夕相处的人,了解儿童所有的习惯与爱好,为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能。然而家长的素质及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自身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着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我们特殊需要儿童的家长无法接触专业的特殊教育理论,没有科学的、合适的教育方法,文化素质低等这些因素成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
(2)家长的教育态度不积极、教养方式有待改变。在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中,亲子关系成为重点。很多研究都表明,特殊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的剥夺而致使儿童早期经验的缺乏,如缺乏母爱、缺乏社会性接触、缺乏有益于智力发展的感官刺激等
(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同时,其他服务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够,而已有的支持也是散漫的、无组织的支持,缺乏指导或统一的指导。
四、开展家庭教育与家庭支持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特殊需要儿童家长的特殊教育理论的学习。家长通过学习理论,可以了解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就不会盲目的采取不当方法与措施教育儿童。同时家长多参加相关的培训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制定合适的家庭教育计划,传授文化知识,帮助儿童更好的融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中。
(2)改变家长的不良态度。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态度是一个重要的素。加大传媒的宣传,教育部门要向家长讲授对特殊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子女教育。
(3)帮助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经济能力低的情况,主要是指解这些家庭家长的就业问题,这样提高他们的家庭收入,提供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所需的费用。
(4)相关教育部分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将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支持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左玉婷,卢珊,周芸芸,曹梦希.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焦虑抑郁状况――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机构的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关键词 家庭教育 青少年心理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09-02
青少年是社会上特殊的群体之一,青少年此时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稍微不注意教育环境的的问题,就可能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教育的方式上,又可分将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往往传统的认识上,认为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学校教育也一直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事实上,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处于重要地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往往是我们所忽视的一点。所以,本文讨论的是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青少年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未来的人生走向。
一、家庭教育不当的类型及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放任型。自由放任型家长,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主要是由于家长认为只用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并不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或者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思想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等人格特征,一但受到外界刺激,便易产生偏激行为。
2.溺爱型。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年轻的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竭尽所能地给孩子尽可能好的,这样的方式让子女在家中处于优越地位,一味的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子女的任何需求,使子女经受不起任何挫折,久而久之,则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性,当父母无法再满足子女过分的要求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怨恨父母,甚至社会,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的不良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3.粗暴型。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为子女定下过高的目标。当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往往产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进而采用粗暴的方法,深信“不打不成才”,家长不自觉地、无意地损害孩子自尊心的事常常可见。有些家长则平时放任子女,一但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便打骂、体罚。这些教育方法,使子女精神和肉体遭受创伤,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增大了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出现了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行动自私、情绪自卑,逆反心理等心理特征。
4.家庭破裂型。父母离异分居或不合的,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造成人格的失调。由于家庭关系僵化,孩子得不到安静、温暖的生活空间,心灵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心理会畸形发展,变得厌世,导致心理变态。产生自卑、多疑、暴躁等人格,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引诱,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5.专制型。父母无视子女青年期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性加强的心理特点,用强硬的手段一味的要求孩子顺从听话,按父母的规划发展,无理粗暴的干涉,这样使孩子自我评价萎缩到实际能力以下,孩子应有的正当欲求和需要被禁止。这样专制干涉的教育,会激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更甚者会因对这种教育的仇恨而成为暴力攻击者,对人粗暴冷淡,难以与人和睦相处或者丧失对生活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6.家庭不正型。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科忠告我们:“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同儿童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穿戴、怎样读报,这一切对于儿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思考与建议
第一,多数家长必须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代替不了的。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是父母的罪恶。家庭应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的管教责任,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引导青少年健康的发展。
对失去家庭温暖,失去父母之爱,失去家庭保护的未成年人,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对其给予特别关心、教育和保护,对生活有困难的应给予经济救助,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第二,学校和老师应充分发挥作为教育机构和园丁的职责。相比较而言,学校与教师掌握了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青少年的系统的、理论的教育心理知识。这样,就可以发挥学校与老师的优势,与学生家长建立长久密切的联系,对青少年的父母进行宣传教育,让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除了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所做的努力外,在国家层面还应重视起来。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常常产生重大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梁启超也曾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早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人格的塑造起一定的决定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普及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升我国的国民素养,为我国的腾飞助力。
参考文献:
[1]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86.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黄乃毓.家庭教育[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4]孟家成.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8).
关键词虎妈狼爸; 家庭教育; 功利化。
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家庭成员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遗憾的是,当前的家庭教育,更多地陷入了功利化的泥潭,使得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式、内容偏离了教育的规律。
本文拟以近期备受关注的“虎妈狼爸”事件为样本,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及其影响,探讨现实语境下家庭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家庭教育的目标: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
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虎妈”,原名蔡美儿,她出版的《虎妈战歌》[1]一书,2011 年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虎妈也因此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与“虎妈”在美国引起的热议相呼应,“狼爸”萧百佑[2]和他“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家庭教育理念, 2011 年在国内引起社会热议。“狼爸”萧百佑以近乎残暴的方式教育三个孩子———不许看新闻以外的电视节目,不许吹空调,不给零花钱,去同学家要写书面申请……从“虎妈”到“狼爸”,“棍棒教育”再度抬头,迎合了中国式家庭教育“望子成龙”的功利化心理———“虎妈”两个女儿保持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17 岁的大女儿蔡思慧被哈佛和耶鲁录取;“狼爸”的三个孩子,则相继考入北大。“虎妈”和“狼爸”的教育观,蕴含了同一教育思维———“成功”才是硬道理。这样的家庭教育观,抹杀了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幸福,并衍生出诸多“成功”的副产品。
笔者调查发现,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曾在网络中影响甚广,小组成员由众多不满父母教育方式的孩子构成,他们在网上倾诉各自父母家庭教育的残暴和不仁,甚至互相交流报复反抗父母的方法。
在该小组内流传的一份名为《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的调查报告中,得票最多的一项是“经常打骂羞辱孩子”,之后是“拿别的孩子‘刺激’子女”和“总认为自己正确”。
上述案例表明,家庭教育的功利化与学校教育的应试化,使得家长以“分数”为准绳,以“大学”为目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过多关注孩子横向比较的不足,忽略了孩子自身纵向的进步,为了既定的“成功”目标,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尊严。
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即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 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 另一种职能是人的内在本质的自我表现[3]。当前家庭教育的弊端在于,将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割裂,过多地强调和追求人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职能,并将这种职能极端化为“分数”或“大学”,忽略了人的自我表现职能,即人的个性、尊严、情感等。克服当前家庭教育的弊端,必须摒弃以成功为唯一目标、将“分数”视为成功唯一路径的家庭教育观,树立“幸福比成功更重要”家庭教育目标。
二、家庭教育的方式: 要引导不要规制。
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观,片面追求成功的同时,导致了在教育方式的运用上,“规制”多,“引导”
少。
“虎妈”事无巨细地罗列了十大家规: 不准在外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狼爸”萧百佑最基本的“家规”是: “孩子是民,家长是主”,只要他提出的要求,孩子们必须无条件服从、遵守; 不许喝可乐,不能吹空调,不能随便打开冰箱门,以此培养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没有零用钱,不能私自购买任何东西,即使拿到压岁钱也得悉数上交,待到念大学时再由父母返还……“虎妈”、“狼爸”把教育等同于管制,忽视了儿童的自主性,不利于儿童个性和潜能的发挥。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性发展,成人要了解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尊重儿童,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我们不妨以一个家庭教育的生动案例为标本,深入解剖引导式、启发式教育相对规制式教育而言,在挖掘儿童潜能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个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 “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位母亲不解其意,老师向她分析说: “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更多采用引导式教育而非规制式教育,可以将“错误”变成孩子学习的契机,而不是因“错误”扼杀孩子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应对信息的爆炸和更新。规制型的家庭教育,只能让孩子的未来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一旦脱离了外界的监护,便容易丧失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难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原局长保尔·朗格朗在1970 年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要求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将社会各部分都变成教育场所。保尔·朗格朗表示: “我们所说的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4]信息社会的家庭教育方式,核心使命是培养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和学习能力,规制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立竿见影,但容易导致孩子的发展后继乏力,而引导型家庭教育或可有效避免这一弊端。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甚于知识教育。
功利性的家庭教育,导致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以知识教育为主,而忽略了以健康、情感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教育。
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卢梭主张,把儿童身体保健和锻炼当成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他提出:孩子的生活环境要健康,最好是在乡村的自然环境中; 儿童的饮食要朴素,多吃水果蔬菜,食肉太多,容易生病; 儿童衣着要宽松、适当、朴素; 儿童的睡眠要充足; 注意多方面的体格锻炼,如忍受痛苦、忍受疾病、参加体育锻炼等。卢梭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关于儿童的天性,他认为,第一是儿童的年龄特征。如果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就无法使儿童的天性正常发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 许多父母操之过急,总想让孩子多学知识,想节省时间,结果会适得其反。他指出,对于婴儿和幼儿的教育,主要是身体的养护和锻炼,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培养健康的体魄,然后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以利于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5]无独有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其内涵为: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由此可见,顺应儿童天性、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积极的情感,寓知识教育于生活当中,充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成为功利化教育的牺牲品,接受“偏食”的知识教育。
四、家庭教育的新路径: 顺应天性的幸福教育。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表示: “人介于野兽与天使之间,人将成为什么———取决于教育。”日本作家幸田露伴曾言,“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人是否幸福,决定着文明的程度,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育的目标,是教会“所有人种植幸福”。破除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需要家庭教育者树立“以幸福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在“成功”与“幸福”间达成平衡,从而实现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人的两种职能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孩子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既然不能做参天大树,那就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但是一定要做一棵快乐无忧的小草。父母希望孩子成功,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看得比孩子的幸福还重要,甚至只问孩子成功与否,而视孩子的幸福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就是本末倒置了。
只要仔细审视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就会发现,即便是真正的成功,也仅仅是幸福的一个来源而已,而不是幸福内涵的全部。一些用不科学、不正当、不合适的方法取得的所谓成功,实际上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是一种莫大伤害。成功只是手段,孩子的幸福快乐才是目的。只有建立在幸福基础上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什么是孩子的幸福? 孩子的幸福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正当的意愿、需求能得到合理的满足,各种自身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他的身心会更健康,人格会很更健全,素质会得到全面发展。很多活生生的事例已经证明,没有幸福感的孩子只会赢得起、输不起,这样的成功不可持续。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应以幸福为终极目标,以引导为主要方式,以生活为重点内容,充分激活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让孩子在快乐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体验幸福,从而破除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参考文献。
[1]蔡美儿。 我在美国做妈妈( 《虎妈战歌》中文版) [M]。 张新华,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1.
[2]新浪网。“狼爸式教育”惹争议[EB/OL]。 http: / /eladies. sina. com. cn.
[3]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M]。 北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4]保尔·朗格朗。 终身教育引论[M]。 周南照,陈树清,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摘 要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幼儿情感具有冲动性、易变性、外露性等特征,情感教育是将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的融合教育,它不是以传授知识形成技能, 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 而是以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为主要目的。通过正确的情感教育方式,使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发展积极的情感,获得健全的个性, 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幼儿 家庭教育 情感教育 积极情感 健全个性
教育始终是一项持续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于人类的初期——幼儿期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人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情感又与社会环境、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应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与社会并存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但是,情感又是能够继承和延续的。否则,历史积淀下来的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道德信念等,怎么会在当今人的身上出现?由此可见,重视情感与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通常包含的内容有:教育的主题是家长;教育的对象是子女;教育的主要场所的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学做人、做好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途径是家庭生活环境和父母以及周边人的影响;教育的方法是通过言传身教、权威影响、魅力感召,对子女施以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的性质是由家长塑造和营造一个适宜于子女成长的环境,通过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熏陶、耳濡目染的隐形持续性的教育。
二、幼儿的情感特征及发展
(一)幼儿的情感特征
幼儿初期的情感,往往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有时他们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甚至完全听不见成人说的话,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到了后期,幼儿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发展。在家长和老师的不断教育下,幼儿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
幼儿的情感比较外露。幼儿初期,他们的情感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盖,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如体检时很多孩子怕抽血,这时家长就对他们说:要向解放军叔叔一样勇敢!孩子们会要紧牙关,努力使自己不哭。幼儿的情感随着所指向的事物的不断增加,性质逐渐变化,他们的情感也随之不断丰富。
(二)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大致有以下几种:
1.了解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真正知道自己确实感受的能力。
2.控制自己感情和延缓满足自己欲望的能力。
3.了解别人的情感以及对别的情感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4.能否以乐观态度对待挑战的能力。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情感调控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2.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要注重教会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那么其中的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以及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正确关爱孩子,唤醒孩子对他人的关爱
孩子是在父母精心爱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与父母之间有天然的血缘情感。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爱呈单向性,即孩子尽情享受父母之爱,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父母教养他们长大所付出的心血、辛苦和爱,更难想到父母也需要爱,需要关心和帮助。
[关键词] 大学专业; 家庭; 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139-02
随着社会信息多元化深入发展,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强,希望就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可一旦步入社会,又出现不适应,具体表现为眼高手低、敏感、承受力差,甚至出现焦躁、自闭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大学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仅靠学校或者家庭单方面的教育远远不够。因为如果学校家庭教育不能协调统一,就会造成大学生行为准则的不统一,学校家庭相互指责、推卸责任,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因此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建立成为必然趋势。
一、 大学专业指导下的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大学专业指导下的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就是在大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学校与学生家庭协调统一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在这样的共同体下,学校与学生家庭分工明确,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心理动态,共同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大学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该共同体下,学生、家庭、学校会实现三赢。对于学生来说,其个人素养得到提升;对于家庭来说,学生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形成由优秀学生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二、 高职高专教育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即本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在于学术性、专业性和基础性三个核心。而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应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因此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高职高专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属于高等教育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它与同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明显的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为本位,目标是培养学术型或工程型的人才。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理念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学科知识的深度。而高职教育是以技能为本位,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广度和熟练度。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包括:(1)岗位操作技能;(2)职业道德;(3)理论知识;(4)继续学习能力。
2.高职高专教育体现了地方性和行业性
由于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多为学术型或工程型的人才,因此就业的地域范围更广。而高职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地方性和行业性,因此,学生毕业后,多数会选择在本地就业。因此,高职高专在专业设置时,一般会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基于这样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多与地方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不仅联合招生,还在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及开发、课程教材、课程培养目标、技能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
3.教育对象范围更广泛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院校,教育对象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还包括中职毕业生、企业员工以及想要接受技能培养的其他人员。
三、高职高专学生及其家庭教育特点
一般进入大学的学生年龄在18~22周岁之间,已经是成年人。因此,学校、家庭对其的管束会比大学之前要相对放松。而作为成年人,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选择,法律及道德也要求学校和家庭尊重其选择权。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学校、家庭的作用似乎比较模糊。而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因而许多人选择逃避现实,如不工作、频繁跳槽,甚至有些学生为了逃避就业,选择留级继续就读。
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心理能力及各方面的水平与普通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家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家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校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亲密度低, 独立性差, 成功率低, 所掌握知识较少, 组织性不强, 控制水平低, 而矛盾性则较一般人强。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群体在现有家庭环境下形成的以上特征都不是很理想。因此,高职教育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了解学生性格形成的原因,从外部入手,帮助学生弥补性格上的缺陷。
2.来自城镇的高职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矛盾性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与人交往上更为自信,但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因此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在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时,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家庭特征,构建不同模式的共同体。
高职学生性格稳定性不强,家庭教育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此学校应通过渐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认知等能力。
四、 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1.建立“服务”的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是一种服务,帮助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培养学生建立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学校与家庭在教育的天平上存在着不平等。通常学校都是高高在上的,而家庭则属于从属的关系,因此,在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时,要让家庭参与其中,摆正两者的关系,学校应解放思想,建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目前小学、中学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思维。虽然高职学生很反感考试,但是一旦没有考试,他们反而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评价基本上只来自于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在学生中产生不公平的负面情绪。而许多学生家长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评价,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易形成不良风气。
因此,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要构建一种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要引入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方的评价内容,可以将这种机制做成软件,根据输入的评价内容,最终由电脑综合评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3.搭建学校、家庭教育沟通平台
进入大学之后,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应归学校管理;而学校又认为,学生已成年,应自我管理。这样就容易造成教育的空档,学生发生问题之后,学校、家庭互相推诿,甚至学校、家庭将问题同时推到学生的身上。这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极其不利。
现代社会,网络十分发达,可以利用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等手段搭建学校、家庭教育沟通平台,与家长实现实时互动,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召开学校家庭视频会议,将学校的政策和社会信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4.保障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
建设教育共同体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家长与学校共同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负责,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教育共同体不是一种摆设,也不是招生的噱头,而是一种责任。社会应当对教育共同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建设教育共同体时,政府与媒体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家长参与教育共同体要做正面和积极的宣传,比如给予学校通过电视、广播、宣传页等宣传的免费或优惠政策。学校也要积极保障教育共同体的有效运行,对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多方动员,让教师、学生、家长认识到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谭新昊,刘珊.高职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
[2]朱孔香,吕锋,钟士庆,李萍,陈明慧,文庆松.大学生家庭环境测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4).
[3]刘芳.大学生家庭环境特征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 2007(3).
[4]方柳,谭新昊.高职生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的探析[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