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基本途径

时间:2023-06-29 16:23:57

导语:在德育基本途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基本途径

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71―01

开发本土资源并实施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让大自然成为幼儿的学习课堂。山丹地处河西走廊,蕴涵着许多丰富的民俗资源、旅游资源、地方资源、特产资源,在如何有效选择利用这些本土资源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选择自然资源,拓展主题教学内容

幼儿园选择教学内容必须以幼儿生活实践为基础,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例外,必须从幼儿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主体,以让幼儿获得发展为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在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大自然、从家乡的乡土特色中,挑选一些课程资源来拓展主题活动内容,充分体现本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生活性。如,对于大班主题活动“美丽的叶子”,我们的做法是:确定目标――丰富幼儿有关叶子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愿望;让幼儿体验各种叶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让幼儿运用各种叶子造型进行艺术想象和创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收集素材――收集各种形状的叶子、有关叶子的图片与文字介绍,以及一些树叶拼贴的艺术品。生发内容――去公园或在校园采集叶子、对叶子分类、参观茶叶店、进行叶子创意拼贴等。这样的活动,由于幼儿、家长参与了,幼儿的兴趣颇高。

二、涉取节日资源,充实本土课程内容

教师可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以一些重要节日为载体,选择有效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有机调整充实到课程中,让幼儿在节日的氛围中感知、体验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充分体验节日的热闹氛围,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如,在寒假开学的第一天,大班老师组织幼儿进行晨间谈话,让他们谈一谈春节里的开心事,孩子们个个眉飞色舞地说着正月里的开心事。教师抓住幼儿的开心经历和深刻体验,以“家乡的年味”为主题,开展了“放焰火――压岁钱――拜年――美丽的服饰――做元宵――做灯笼――亲子灯谜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学习到了“感知”、“实践”和“体验”的知识。

三、引领体验情境,拓宽幼儿活动空间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让幼儿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这也是《纲要》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在“认识色彩”这一社会活动中,教师带幼儿走出“课堂”,去广阔的大自然开展教育活动。孩子们会兴奋地发现“金黄的油菜花开了!”“有好几种颜色,白的、黄的、粉的,真漂亮”、“苹果、杏子和梨树的叶子是不一样的”……在亲自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抓住教育契机,丰富词汇,引导幼儿说出感受,让幼儿真正认识“斑斓的色彩”。

四、充实动手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角活动的操作材料,创设多样化的有效区角,有助于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幸福山丹”中,教师是这样创设区角的:创设了美工区――利用各种美工材料表现山丹的风景,制作五彩山丹明信片;创设了语言区――投放景点、特产图片,让幼儿创编“夸山丹”的儿歌,或做小导游介绍山丹景点;创设了音乐区――提供“太湖美”的伴奏旋律,让幼儿创编歌曲“山丹美”;创设了建构区――用各种积木和废旧材料仿建山丹新区、大什字天桥、南湖公园等景点的造型。在这些区域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五、捕捉游戏资源,拓展幼儿活动天地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校本;音乐课程;途径设计

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引领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好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笔者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一、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认识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音乐课程建设,发挥其育人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是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音乐课程化、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课程建设的几个大的方面的影响作用整合,确定好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研究表明:小学音乐课程建设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不少的学校做法是把校园文化作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进行导向的。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下开展音乐课程建设的做法是:依据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分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理念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从音乐艺术的特点、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方面重点导向开展音乐课程建设是比较有效的。一方面,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的特点:非造型性、非语义性等决定了音乐的特殊性;在另一方面,音乐所具有的这些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要以审美的方式去体验它,而这就决定了音乐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审美本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让音乐引导课程建设,可以满足人良好的听觉感性,满足人微妙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更充分地呈现现出音乐所独有的审美价值。

事实上,学校课程建设有五个指向性的要求:一是校本化,也就是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转化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师素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二是整合化,就是课程内和课程间跨领域整合;三是个性化,课程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给儿童课程选择的权利;四是生活化,生活是课程的来源,生活是理解课程的基础,生活是课程的目的;五是特色化,课程建设需要遵循儿童本位,要有对人的培养价值有独特的认知,有对学校资源的独特凝聚,有关于学校品牌的独特塑造。

二、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

研究表明:学校课程建设的依据有6个:一是通过教育方针贯彻落地,搞清学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国家课程方案;三是国家课程标准;四是儿童认知规律;五是学科教学规律;六是资源环境条件。小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有三个逻辑思考:一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和美育课程,二是按照课程领域建设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三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个人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1.认真学习领会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2.把握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特点。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通过声音艺术,提高学生的情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点,渗透了对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爱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3.促进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方法教授学生,引导学生更积极更快乐的学习。如从节奏入手,以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解释和再现音乐。如音乐课程的引入应该通过听、看、动、想、说、导的方式来进行,用以深化、强化学生的理解、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4.确定新的音乐课程实施评价指向。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评价的教育。评价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流畅性,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重视学生参评的重要性。

5.开发形成校本化的音乐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探讨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来满足学生需求的音乐课程开发上,注意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要求,开发形成学校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

三、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

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在于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实践成为课堂的中心”。对于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清心为学,玉琢成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作为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音乐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落实好了玉的五德“仁爱、诚信、纯洁、勇敢、智慧、高尚”灵魂内容。

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文本;冲突;共存途径

语文是一门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有着传统的授课方式。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文本,更使得其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它的“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 着实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震撼。

一、利弊谈

第一节语文课伊始,总会问学生:“什么是语文?”其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明白,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所以我们所教授的课文都是为探究语言文字而张本的。然而,在响应“教育面向现代化”号召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引进,颠覆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格局,它的运用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优势论”者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纯粹文本阅读的枯燥感,调动学生在课上的积极主动性。笔者在所教的几个班调查了一番,结论是听流行歌曲67%,看漫画34%,网络游戏18%。由此看来,学生们的兴趣主要停留在感官上。而众所周知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指把图形、影像、影音、声讯、动画等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这就好比原来是白纸黑字,现在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的教学过程了,学生自然就提起兴趣来了。

然而,当这些多媒体手段充斥几乎整个课堂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就喧宾夺主了。

听过一堂《智取生辰纲》,在整个45分钟时间里,我们看了一大段《水浒传》的录像,听了教师的一段朗读,学生表现得很积极,煞是热闹。但是,这些“热闹”给人感觉只是表象,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呢?《智取生辰纲》的教学目的是学习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的结构方式;认识杨志的性格发展变化及形象特征;学习小说环境描写和衬托的作用。其中了解文本的“双线”结构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如果仅靠影视片段,没有必要的讲授分析,学生们就会只记住大概的故事情节和演员形象,对作者写出来的文字缺乏品味,更谈不上了解“双线”结构了。让学生不品读课本、脱离文本看视频,欲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违背语文教学的原则的。

二、冲突的人为因素

理论上,多媒体技术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使学生全方位地、多维直观地接触学习对象,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形象性,丰富性。这些都是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可以共存的因素。但是,为什么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现象都不同程度表明两者冲突呢?造成这些冲突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首先,部分语文教师误把教学工具的现代化当成了教学现代化。无论什么时代,语文阅读教学还是植根于文本,教师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解说引导,学生对此的理解感悟体验是根本。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学的预设应该体现在讲授的过程中,而不是多媒体制作的具体流程中。

其次,不可一味“拿来”。对于网络来讲,共享资源是其优势,然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网络上的资源不具有权威性,正确与否还需要作出准确的判断方可以传导给学生。并且,实际教学是因人而异的,课件这类的资源还是原创的好,生搬硬套往往达不到教学目的。

第三,答案标准化。数理化的答案可以是标准答案,但是语文这门学科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如果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打上了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造成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冲突的人为因素找到之后,那也就为两者的共存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当然,这也为我们探求能有效解决两者冲突的方法与途径提供支持。

三、共存途径的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语文阅读教学共存发展的途径,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纠正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误区,在教学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语文教学三个维度的要求。

其一,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能力,而这种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文本文字的感知与感悟之上的,不是一段视频,一幅图片能够解决的。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笔者曾经问过学生一个问题:“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这句话中作者为什么用了“钻”这个字?得到的答案丰富多彩:有说把小草比喻成钉子的,有说说明它力量大的,还有说和“偷偷”二字相搭配的等等。不管是何种答案,都说明该学生通过了自己的大脑进行必要的思维和想象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去体味当时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就容易理解了。

因此,不是把文字的描述变成直观就是好的,当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来理解文字内容时,切不可剥夺他们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

其二,杜绝“克隆”,弘扬个性教学。语文教学是灵动的,最能显示教师的能力和特长的,语文教学也是最注重个性化教学的。课堂上的现场朗读,既方便指导又具有现场的观感,更易为学生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投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而后可以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才能实现师生互动。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拿来”他人的课件,或者仅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处理的。所以要学生“感兴趣”渠道不是仅有一个,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同样也能起到作用。

其三,合理利用,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对文本教学有着一定的冲击,但是在文本教学时的情境导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执教舒婷的《啊,母亲》一诗前,选用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作为导入,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很快进入了文本预设的情境中,方便了后来的诗歌学习。

其实,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一点,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明确。当今提倡“教育面向现代化”,那就不应该曲解了多媒体教学的本意,我们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文本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就全然否决了它在语文教学上的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只要符合了本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为用而用”,那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文本教学就能达成共存。

参考文献:

[1]左蓝蔚.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2).

[2]姚焕普.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分析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9).

第4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本质;途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并要求高等学校将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要求将它提高到与高校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高等学校必须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而以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宗旨的创业教育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重要举措。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并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面对大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强,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对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他们不仅应当具备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品德修养以及积极心态等基本能力和素质。毫无疑问,这些内容是建立在拥有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但不少内容通过接受单一的课堂教育是无法得到的,需要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而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创业创新精神以及就业指导有些过于急功近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自小养成的根深蒂固的“好好学生万事成”的思想。我们只有从根本入手,改变学生观念,注重对文理科学学生进行“逆向”改造,使其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使其在社会上游刃有余,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既然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那么就必须将这种观念根植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中并在实践中指导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1)要从学生入学起培养其创业、创新思想。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成熟的世界观、就业观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要使其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其产生强烈的就业压力感,这样一来,压力感就会带动并促使创业、创新思想在其头脑中的形成,让学生从客观上认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创业、创新思想认识贯穿整个大学生四年,不要让学生感觉提倡创业精神是一时的冲动;(2)要使学生的创业、创新思想在实践中得以充实。思想在观念形态的时候,仍然只是一种思想,只有将这一思想观念具体化以后,思想观念的作用便会凸现出来。我们商学院的学生基本上每年要搞一次创业设计大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为了较好的完成任务,他们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掌握了部分权威的市场状况和市场调查数据,将此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他们为了使自己设计的企划书科学、可行,还对饭店、酒吧、相关市场等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以取得大量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获得的宝贵财富。凡是参加过类似活动的学生都认识到,如今的社会只是掌握书本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没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和社会协调能力也是不行的。(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主、自强的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社会,将学生塑造成个性独立、鲜明的人才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创业精神需要的是不断开拓、发奋的新时代精神,而不是遇事唯唯诺诺、事事随大流的旧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象牙塔中的以往大学生们一介书生的形象,使其树立起博学善用,能将自己所学都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的新形象。敢为天下先,应是大学生们的理想和追求。(4)着意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和方法,增强其今后把握择业和创业机会的能力。无法想象一个不能接纳世界的人能够改造世界,因此,面临无数机会与挑战的大学生要想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社会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新宠。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出现饱和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敲门砖是远远不够的。

二、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素质教育

(一)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去创业、都去开办公司,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缺乏创业教育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创业机会多而创业意识相对较弱的现象。当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的时候,大学生是创业还是学业,就一直是社会一个争论的话题。时至今日,从第一代创业大学生到现在已历经十余年,大学生创业日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对其进行了理性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走上正确的创业大道,在创业大道上如何顺利前进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创业教育变得日益重要。

(二)创业就是开拓事业,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开创事业的素质

这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业”的含义,创业教育的本质,然后懂得创业的程序,再次是要具备创业的能力。调查显示,18.7%的大学生创业是为了赚大钱,而32.5%的大学生为了创业可以放弃自己的所学专业。可见,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业”的理解仅仅在于“物质”阶层。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开公司经营实体就是唯一的创业之路,其实办实体、开公司是“业”;潜心于基础理论和学术探讨也是“业”。“业”就是事业,并非特指实业,开创任何事业都可以统称为创业。学和业本来就是互相联系的,学是业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对高新技术等未知领域的探索也是“业”的一部分。所以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指教育大学生如何开设公司,如何办理营业执照等等,而是首先对“业”的充分认识,这应该是学生的基本的创业素质。

(三)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延伸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这一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或者提供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等,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我国对创业教育还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专业性的指导。所以,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一般不会削弱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少专家指出,大学应该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做好制度安排,在目前学年制条件下,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边实践,形成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系统,始终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既鼓励和允许学生走出去创业,也要给学生继续回校学习的机会,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敢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创业对于当今教育制度下的学生而言,可以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普及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就学校而言,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应该围绕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课。其实早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创业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性工作,这种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我们希望在大学生勇敢迈出创业第一步,并在实践中勇敢前进,获得收获的时候,我们的创业教育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论性指导;我们希望通过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理性地创业,成功地创业;我们更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还能造就出中国新一代年轻的知识型企业家、富翁。

三、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宏观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2005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比2000年增加1071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5年已达到21%,“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共招收普通、成人本科和高职(专科)学生697.25万人,比2000年增加320.49万人,年平均增长13.1%,其中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504.46万人,比2000年增加283.85万人,年平均增长17.99%。同时,扩招政策的实施也使大学毕业生供需比例出现失衡,高校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十分现实的难题。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如果大学生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无法找到工作,从而使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受益无法得到补偿,势必在社会上产生负面舆论影响,挫伤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为此,高校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与社会力量合作、与同学合作,创造属于自己的产业或社会新的产业,也是高校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来的统包统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如何让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则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帮助他们打消“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真正理解创业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之一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有余,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传承能力有余,创新精神不足。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这种毕业生可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但对要建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这种人才规模必然难以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制胜关键是具有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如果高等教育还囿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可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使高校教师对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有新的认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积极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树立敢闯敢试的创业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再次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去。

(二)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2)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此,高校必须通过各种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放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展开,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必须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推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把创业精神内化到学生人格中去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需要在与受教育者的沟通过程中,利用“潜在课程”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创业教育。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高校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大胆尝试和创新:一是互动式学习方法。师生双方在互动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发创业火花,并从中领悟创业的真谛。实施互动式教学的“师”既可以是创业成功人士,也可以是专职教师;二是技能培训式学习方式。这种培训方式选择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一些成功创办小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休学创业方式。为了鼓励学生的创业活动,高校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允许一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时期申请休学,让他们加入创业阵营和创业团队,进入社会创办公司,高校将为其保留一段时间的学籍;四是创业实习。各高校经济及管理类专业可以设置创业实习课程并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或为学生提供创业贷款。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创收部分筹集一定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5篇

曾在报上见过这样一则标题:“养大一个孩子50万元打底,100万元不稀奇”。本以为夸张,一算真让人吓一跳。

有报道说,“在城市,把孩子养到22岁大学毕业,即便是在节省的情况下,也需要50万元左右。”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年轻父母都肯定地给出了这个数字。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郭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儿子的成长预算:“从出生到满两岁,已花销4.6万元;今后吃喝穿用住行,每月1200元,20年计29万元;幼儿园每月1000元,4年4.8万元;小学到高中,12年正常教育支出6万元;大学4万元,合计48.4万元;加之可能涉及的择校费、医药费等5万元,总额53.4万元。”

“如果儿子将来读硕士,加4万元;如果出国留学,加20万元;如果算上买房结婚之类费用,再加20万元(付首期房贷)。把这些都包括在内的话,到儿子基本独立那一天,我们花在他身上的钱总计可能达到94万元。”郭先生苦笑:“如果我挣的钱不够他花,那么儿子受罪;如果我挣的钱只够他花,老来就是我和他妈受罪了。”

不管上述数据是否科学,育儿成本的暴涨,在今天确已到了大多数家庭难以承受的程度。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演变下去,对于中国的未来一定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在欧洲,不少国家出生率负增长延续经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养儿育女经济压力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导致社会年轻劳力严重不足,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现在上海许多未婚青年男女结婚意愿大不如前,甚至视婚姻为畏途,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孩子“养不起”,认为“与其辛辛苦苦为孩子打工,不如轻轻松松独身”,长此以往,中国难免步今日欧洲之后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为尽快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未雨绸缪,共谋良策。

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养育子女毕竟是个人私事,即便由于社会转型、生活改善、通胀上行等原因,不同的家庭因为观念不同,在育儿开支上也不可一概而论,穷养富养之别,大相径庭。其中的根本差异,要看是否陷入“孩奴”困境。

用一句流传了千百年的话表述,“孩奴”就是“一生为儿孙做马牛”。这曾经是中国老一辈父母毕生甘愿自戴的人生枷锁,看无私心,骨子里是希望在倾尽的投入中,通过孩子的光宗耀祖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下70后、80后的年轻父母生活在日趋国际化的开放时代,对于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多少有所了解,可在子女养育的目标追求上,却往往与旧式家庭理念并无本质区别。在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幻景中,不但给自己增加了许多莫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强加给了孩子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第6篇

高中课程改革以来,选修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词语频频出现,要落实选修课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里已无须对选修课做界说,但应当强调,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选修课相对必修而言,是在其基础上的延伸、拓展与提高。

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最基层,一般意义上,这三级课程是从课程的管理及开发者角度来说的。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由国家委托课程开发机构,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内容,编写教科书,并负责监督评估课程的实施,强调课程的统一性与基础性。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由它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区域性与差异性。校本课程则是由学校依据教育目标,根据当地的课程资源、学生实际等情况,自行开发研制的课程,强调课程的特色性与自主性。在我国三级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补充。

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校本课程52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本文论及的校本课程开发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课程的总体框架内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修订、改编,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的开发。

厘清了这三个基本概念后,可以发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开发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包括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的开发。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各科目分为三个板块:必修、选修I、选修n。其中选修I要求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选修d要求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可以看出,选修I系列的课程与必修课是基于社会共同需求基础的,兼顾了学生个人潜能和发展需求,因而选修I课程受课程标准制约较大,强调课程的统一性与基础性,当属国家课程。选修n课程则带有更强的地方、学校特色,其开发在不违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由地方、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自主进行,强调课程的区域性与特色性,当属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一般而言,课程开发应包括课程纲要、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含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对上述课程要素,开发程度各有不同,因 而课程开发也呈现不同的程度或方式,一般概括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新编。

基于这样的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开发途径。选修I为国家课程,各模块课程的开发基本是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是对已经编制好课程的实施过程的开发,开发程度较低,严格意义上讲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课程实施”;选修n为地方和校本课程,各模块课程的开发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包括课程规划(如纲要、目标等)、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全部要素。但在学校现场发生的课程开发行为,无论哪一种途径,都属校本课程开发范畴。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开发途径

(一)选修I的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课程改编

该系列选修模块的开发主要途径是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前一种开发途径。

途径一:课程选择。

这一途径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模块的选择。

如前所述,作为国家课程的选修课I,课程标准规划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语言文字应用5个系列,并对每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每一系列有哪些模块,课程标准仅做了部分示范性举例,供课程开发者思考。诗歌与散文系列有唐诗选读,小说与戏剧系列有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新闻与传记系列有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有语言文字专题、演讲与辩论,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有先秦诸子论著选读、《人间词话》选读、《歌德谈话录》选读、中华文化寻根、社区文化专题。

一些国家出版机构或地方出版机构,依据课程标准中的选修课课程目标以及教科书编写建议、选修课举例等相关内容,组织力量开发了供学校选择使用的选修课教材。这些出版机构开发的选修课教材,均按照课程标准规划的5大系列编写,在各系列下设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一本教材。随着这些教材的出版,高中语文选修I除了课程目标外,有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雏形形成,尽管还不成熟,但已经给教师开设选修课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选择资源,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选修系列目标要求,在各出版社提供的选修课模块(教材)中选择。

途径二:课程改编。

这一开发途径的重点在“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选择外,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课程改编涉及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5大类:(1)目的;(2)内容选择;(3)内容组织;(4)学习经验;(5)学习资料。这种改编必须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为依据。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各模块的开发,课程改编应当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但目前由于师资力量及其他原因的影响,这种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中的课程改编主要发生在内容组织和学习资料两个环节。一方面体现为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织,另一方面体现为以教材提供的某一内容为中心,进行课程拓展即学习资料的拓展。教师往往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改编活动。比如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立足于古诗词的鉴赏,分别从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组元,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这一课程框架,重新组织内容,如该套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探究诗歌的旨意)选择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体会诗歌的声韵]选择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我们知道这两首词的作者虽然一个是南唐后主,一个是南宋才女,但两人均有国破家亡的经历,并且词作均以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为界,内容及风格有很大变化。教材中的两首词均以抒发“愁”情为主题,但一个是国破家亡之后怀念故国之愁,一个是新婚不久与丈夫小别的“闲愁”主题及手法也不尽相同。改编时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元,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为专题做研究性学习,在比较中学习作品,把握两位词人的创作特色。同时,宋词中以“愁”情为题的作品还有很多,可适当拓展、补充,丰富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再如以“光与影的旋律”为主题,整合古典诗词中有关光影内容的作品,进行拓展学习,等等。课程改编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主题统整,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不必拘泥。

(二)选修H的课程开发:课程新编

高中语文选修n中各模块课程属地方课程或学 校课程,由各地方或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部分课程开发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各要素,均由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或由学校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

选修各模块课程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教师有最大的创造空间,但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要求也最高。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学校能开设出较高质量的选修n系列课程。例如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以西湖美景为题材的作品,地处西湖湖畔的学校可以开设关于西湖诗词的鉴赏课;杜甫在蜀期间写下大量诗作,地处天府之国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开设“杜甫蜀中诗作赏析”成都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有大量经典对联,也可以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设对联赏析课程,等等。

再如张爱玲作品大多以十里洋场一旧上海为背景,上海学校的语文选修课可以开设“张爱玲小说欣赏”等,上海建平中学即在高一年级开设有“解读张爱玲”一周一学时,开设一学期。事实上,上海建平中学已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选修课课程体系。该方案一共设有39门选修课,其中有属于国家课程,采用课程选择、课程改编方式开发的课程,如《论语》解析、《孟子》选读、中国古代史传文学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中国古代诗歌选读、现代诗歌鉴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历代古文佳作欣赏、唐宋家散文欣赏与研究、《人间词话》选读、语用与修辞等;但更多的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诸多新编课程,如“红学”研读、解读张爱玲、武侠小说研究、港台文学欣赏、生活美学等。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课程开发途径,都应注意学科课程发展与学科素质的基本结构、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等影响课程的三大因素。选修n尤其要注意:第一,补充性,将国家指导的必修课程不能完全满足语文素养培养的那一部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以弥补必修课程的不足;第二,多样性,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的需求。

三、目前语文选修课开发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本应成为一个最有价值的板块,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已实施四个54年头的高中语文新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其一,教材开发取代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与教材开发应当是两个概念,但由于学校不同以及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能完全实现课程开发的学校很少,这使得选修课的课程开发基本上被教材出版机构的教材开发取代,学校选修课教学出现照本宣科的倾向。

其二,教师不具有课程选择权。选修I系列各模块为国家课程,其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是课程选择。课程选择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二是要有可供选择的空间。由于一纲多本格局的形成,各出版机构开发的多种选修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课程选择的较大空间,但教师并不具备选择的权力,绝大多数学校选修I系列各模块课程的开设“选择权”在高考,课程有无开设的价值与必要由高考说了算,因而各学校开出的选修I如出一辙,并且成为人人“必修”的选修课,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因为高考每年都有一道古诗词鉴赏题。这样一来,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其三,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选择权的丢失,一方面是高考制约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不具备高质量课程开发的能力也是重要因素。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当是主角,但事实上有能力承担主角责任与义务的教师数量有限。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论层面的有关课程开发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该门选修课程的学科知识,并且对这一学科知识的把握应当是深入、系统的,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四,选修n销声匿迹。选修本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特色、最能弥补必修课不足的课程,但由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由于学校课时紧张,由于选修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很多学校并未开设,这使得选修n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实际上已经销声匿迹。

第7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型 产业升级 日本经济体系 技术创新

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之后,针对市场的需求的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服务化,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使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恢复到新的平衡阶段。

一、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全球化,经济的各个要素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工业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力的结构、实际的工作、自我预期和劳动技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组织模式进入了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运作模式。整个社会对于工业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感到厌倦。

二、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特征

日本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投资、消费和出口的此消彼长成为最大的问题。特别是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问题成为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瓶颈。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变迁是经济结构变动的最大特点。产业结构内部,日本的主导产业由传统的重工业逐步升级为电子、高端制造、家电、汽车,甚至是精密仪器等等,是日本的产业机构呈现高级化、合理化和大型化的趋势。改变了原来的资本密集型,以及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机构,促进了产业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日本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的途径

(一) 制定适合本国的产业政策

日本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本国的国情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日本以一年为单位,提出一个中长期的适合本国经济利于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向高级化转型的总体规划。每一个阶段,都针对市场的变化确定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在政策上,日本主要通过政府的投资补贴、税费减免,提供长期的政府贷款或者提供优惠的利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二)高科技的应用与创新

日本在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采取先是模仿后独创,先从低科技含量的轻工业到高科技含量的发展战略,从最初的引进到后来的吸收技术再到自主创新,建立起来的本国的产业体系。日本引进的技术并不是单纯的高科技,而是选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有利于本国产业升级需要的,对提高生产率最有帮助的先进技术。比如日本的汽车、电子、机械、钢铁和化工等工业部门都是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最后加以创新,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转型乃至产业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日本的产业不断向高级化推进。

(三) 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推动产业结构的创新

日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集中力量促进了特定产业的高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以促进产业的合理化为目标,重点的扶持培育电子工业、机械零部件产业和合成纤维等产业制定了专门的振兴法比如《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和《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振兴法》等等,这些产业政策法规促进了日本重化学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日本的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日本的经济地位。在60年代,日本根据国情和环境的变化,制订了关于机械信息产业振兴的临时措施方面的法律,极大的促进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在80年代中后期,日本又把创新型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制订了《基础技术研究顺利化法》,此法为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便利和合理的法律依据。在90年代以后,通过修改一系列的有关石油以及电气的法律,放宽了对石油和电力领域的限制,促进了石油、电力等轻工业产业的竞争与发展。再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又创设了公司法制,从根本上修改了商法,银行法进一步地完善,提出并且制订了有关支持节能和能源在生的法律,促进了企业的创造性经济活动,创立了新产业,完善了公司法制,让经济结构进一步地优化转型。

(四)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相结合,协调运作

日本在强调企业的大型化和集团化的同时,倾向于规模经济的利用,强调大中小型企业的协调发展。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意在提高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日本培育和扶持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了有效地竞争的市场结构,建立了一大批富有活力的企业,使产业结构可能出现的缺陷得以弥补。

(五)日本对衰退企业进行转型和援助

日本发挥政府在衰退产业调整中作用,实施资金援助,比如建立萧条产业的信用基金,实施设备调整政策,促进了衰退产业的转型调整。同时对衰退产业的劳动力进行培训或者是生活补助、再就业补贴,使相关劳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五、结束语

通过对日本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分析,可以发现日本的经济结构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步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新型工业。

参考文献

[1]黄付生,魏凤春.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10(02).

第8篇

【论文摘要】管理虽无定法,但求效法。师范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以情育人、职业训导”。从“早”抓起,从思想构建入手,从职业规划开始,锁紧发展目标,不断探究和丰富高效管理过程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有教育抱负、有职业道德、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和有能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复合型优秀师资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基石,教师则担负着铺设这块伟大基石的光荣任务。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师范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师资,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师范学校教育管理,务必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任务治学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无私的敬业精神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岗位遍及城乡,工作条件千差万别,职业待遇十分悬殊。尤其在条件和待遇都不好的地方,亟需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需要信仰的支撑和无私奉献精神。奉献原本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是教师道德规范的灵魂和统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把有限的身心和热血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托起明天的朝阳。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报家乡,甘愿当蜡烛,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把光留给父老乡亲;甘愿当露珠,滋润着家乡弟妹发展成长;甘愿当春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吐尽最后一口纤丝;更甘愿当人梯,让金凤凰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学生拥有了奉献精神,他才下得去、留得住,并自觉产生教育敬业行为,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作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有希望,国民素质才能公平、稳步提升。

五、平等教育,培养学生“教管无类,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

“公平公正是人类的基本追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好学生是自然,不爱不好学生是偏见。教育要平等,管理要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引路人,更是问题学生“十字路口”的灯塔。教师良好的素质教育是造就学生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一辈子骄傲的回忆。一位老科学家撰文写道:“在所有经历过求学生活的人中,他的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是对教师的,而这种感情不以时间的流逝而淡薄,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几十年前的往事都模糊了,唯有教师的指点和教诲,记忆犹新,如在眼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和终身的。

教师的教育是学生砺志之石,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基础。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弘扬“穷源寻本教无类”和“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时间,世界上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只有平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正的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阳光教育,培育学生博爱师魂

教育如阳光,无私地写照大地,哺育万物茁壮生长。阳光教育,平等、公开,培育人性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教育管理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爱心塑造爱心、用责任塑造生命的活动。爱在教育管理中的行为是一种信任、理解、支持,更是一种希望,爱在学生心理是一种关心、温暖、启迪、感动。为此,我们在教育工作者中必须注入爱,用爱振撼成长的心灵,用爱唤醒彷徨的心情,让爱来滋润教育、传递教育。

七、合力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单位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列宁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良好的地方组织来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因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的,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常常受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协调起来,教师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形成合力,各司其责,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达到综合教育管理目的。于是,教育管理者只有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换学生信息,及时与政府反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全面掌握学生行为,把握学生心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总之,师范学校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母机,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心志管理和行为习惯教育,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方向。经常反省和改进工作方法;勤奋学习,构建科学人本主义理念;深化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得到健康发挥、成人成才,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途径与方法得到更加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彭诗琅.《人民教师素质教育全书》[A],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5.16.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几条路径,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lw881.com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目前,物流成本管理应用的研究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缺乏规范的核算,但近几年有不少企业己在探讨和摸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国外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埃森哲、美世顾问等调查中国物资市场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物流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和运作观念落后,人才短缺,成本高、效率低。发达国家的企业物流成本在销售中的比例平均占9.5%一10%之间,而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20%-40%,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全社会物流成本结构中,运输费用增速明显,占总成本的比例有所下降。当年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55%,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增长相对较快,比例有些上升,当年保管费用占物流总成本为31.4%,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增速回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保持13.5%,只比上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运输效益。

(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

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

2.合理控制库存水平。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必须保有一定的库存量,以降低缺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降低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

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武装制造业企业,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中国与美国物流成本的最大差距在于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我国为14%,美国仅3.8%。这反映了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