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物理教资考试

时间:2023-06-29 16:23:59

导语:在初中物理教资考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物理教资考试

第1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负担;对策

传统的物理教学工作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太多的改进,不断的加重学习负担,提高课业任务量成为老师们普遍采用的方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学生面临的压力过大,导致学生的时间、精力无法有效分配,很容易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改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在不损害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负担,很有必要。

一、源头入手,物理教学应避免以成绩论英雄

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的成绩成为衡量学习成果、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学习成绩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名誉和未来,也关乎整个班集体的荣誉,甚至还与老师的绩效工资和职称挂钩。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师们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必然之举。

要实现课业负担的弱化,就需要避免以成绩论英雄的旧思路,就需要在考试制度上做出一些新的突破。首先,教师评级、班级评先进、学生评优秀等活动要在关注成绩之外多关注学生的整体素养、班级的组织纪律性等因素。其次,在各种考试环节中老师们应该弱化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将重点放到学生成绩退后或者进步的事实上,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做出教学策略的调整。学校和老师们要共同致力于考试制度的改革,避免应试教育连带的各种不良影响,让物理教学工作产生新的转折。

二、过程把控,教学模式、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1.课堂氛围调整,拒绝死板凝固的教育氛围

物理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的沉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思路凝固不畅。尤其是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下,学生的思维难免固化,很容易受到局限,无法从课堂知识中得到启发,更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老师们要努力做好课堂氛围的调整,以宽松的氛围取代死板呆滞的说教,让学生有喘息的余地,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1]。

老师们可以改换一下教学思路,将课本上的教学习题、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比如物理教学中的力学原理的教育,老师们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些知识进行灌输。比如人为什么会在水上漂浮,自行车是如何做功,小孩子们玩的童车是如何通过前后脚的动作来推进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此推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加深,促进课堂氛围改进。

2.增加实验项目,让学生手脑齐动

从严谨的教学理论来说,学生只有做到心、脑齐动才能获得教学效率的提升[2]。尤其是物理这样的课程来说,有很多理论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推理,很多原理也要在实验项目中进行验证。多增加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反复的实验中了解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和原理,这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教学课程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并不深刻,在遇到一些复杂的习题、试题的时候很容易转不开思路。

适当的增加实验项目,敦促学生做好实验笔记,围绕实验教学开展工作,这对于提升教学成果有重要意义。除了关注实验活动本身之外,更需要关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收获和缺失,让学生大胆动手、大胆发言、大胆验证、大胆改进。在保证物理实验安全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

3.关注心理疏导,让学生放下负担

学生本身在学习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有部分学生会出现情绪紧张、焦虑、心理负担过重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学习处境更加被动。建议物理老师多从学生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入手做好调整,多和有明显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造成学生心态不佳的原因,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以便保证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起到积极作用,避免教学方法不当引起学生更大的逆反情绪。

三、结果监督,在改进中提高

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这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区或者弯路,对教学成果的最大化有不利影响。作为教学人员要建立健全改革效果评估与反馈制度,对物理教学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新措施、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汇总,对新的教学策略的实际功效进行评估[3]。比如物理课程上的实验教学项目的增加,是不是会导致物理实验资源损耗严重,是否会导致学生对普通的理论教学失去兴趣;比如心理教学工作中彼此沟通交流的技巧有没有缺陷,是否需要改进;比如在开展减负策略之后班集体的组织纪律性是否有所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没有明显的进步等。及时做好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制定新的教学策略,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这对于改进物理教学效果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物理教学工作中减轻学生的负担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要减轻学生负担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缩减课业负担,少留作业、少布置习题,给学生减轻习题负担;其二则是保障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更扎实、丰富的学习成果。教学人员要从思想观念、性格心理、教学模式和思路各方面做出创新,围绕物理知识的特点开展工作,力求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生.物理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谈把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中[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14期

[2]何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3期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66-02

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其研究成果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此外,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物理学也与社会科学及哲学领域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现行的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因此,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科学在各种应用学科中的基石作用,如何让老师正确地传播物理科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充分发挥物理学科在现实生活及科技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物理教学的现状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高等院校非物理学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有利于系统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虽然这门学科在国内高校中开设已久,但其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物理教学改革解决此类问题以此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大学物理教材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整体仍然以经典力学为主,包括了力学、热力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经典力学从初中一直到大学都是教学重点,但是近代物理在现今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其在教学中的比重则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物理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新知识补充不足。

(二)物理课时缩减

大学物理在众多理工科院校中均是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础,能够起到锻炼学生严谨思维的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及教学改革的大力提倡,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课时出现冲突时,往往很多院系选择压缩必修课的课时以便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随着物理课时的不断减少,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遭到破坏,老师无法系统、详细地讲解,学生无法熟练掌握经典的物理原理规律,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三)教师教学不认真,教学方法单一

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在教师考评机制中均以科研成果为侧重点。评职称、晋升等均由论文质量、数量来决定,这种体制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将日常工作重心放在科研上,不重视教学,只求不出教学事故即算完成任务。课堂教学仅仅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课件几年未有更新,缺乏互动讨论,更不关心学生是否掌握所教知识,是否达到了开设该门物理学科锻炼学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政策导向及教师教学就形成了一种怪相――课堂上老师为考核照本宣科读课件,课下学生为应付考试只看重点,突击复习。最后的结果是考试结束学生完全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可以用来做什么,基本知识体系掌握不了,科研素质得不到培养,缺乏实践能力。

(四)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粹、不端正。面对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学生只看重所学专业的实用性及所学课程能否为其就业增加砝码,没有正视物理学对于其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课业,缺课逃课现象常见,对于大量的理论知识接受度低。此外,物理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无法直观地认知感受,也让很多学生对物理产生了畏惧心理。开设大学物理的目的已无法实现。

这些物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否则后果将越发严重。所以结合以上问题及本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意见。

二、对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随着我国对于高校的教学质量的重视日渐加深,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上述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考评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新颖直接关系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纳一些与时俱进的、与现代科技相关联的物理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物理,除了需包含传统的力、光、热、电等系统知识点外,可以增设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最新科技的教学,如红外遥感、光纤通信等。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以解决课时压缩、授课时间不足等方面的矛盾。例如,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将重点放在固体物理、量子统计方面,而热学等方面可以以科普为主;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量子物理等方面可以简单介绍常识性内容,而力学部分则需着重讲解,可以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问题解释力学原理;对于机械方向的学生,讲解重点则可放在力学、电磁学等内容上,讲授时可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例如,讲授波叠加的时候可以联系机动车的管道消声器的设计特点,在讲解重力、惯性时,可以带入神州飞船的太空工作画面。将枯燥的知识化身为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一个个生活实例,将看似与生活毫无关联的物理课程化为与专业特点相关的教学点,既达到了夯实学生自然科学基本素养的目的,又使得学生正视了物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学习物理知识为自己未来的专业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教学仅仅是公式、定理、定律的罗列,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师生互动。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发现物理之美,老师可以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演示定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听、看、做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学习物理。老师还要重视中学物理知识和大学物理知识的区别,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时和中学知识相区分。中学物理知识很多是常识性要点,缺乏特定情境,而大学知识则更加严谨、完善,因此在对某些例题的讲解要避免重复和误导。在涉及到科学发展最前沿的新知识点时,老师应适当解放思想,通过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引申至最前沿的科学发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能够主动地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为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教研组中开展精品课程录制活动,将优秀的课程视频资源放在网络上,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我们都知道,在物理教学中,实验和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物理思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个物理思想的提出需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课也是需要充分关注的模块。在实验课上要避免“填鸭式”教学,背诵试操作。老师提供课题,不要限制设计思路,让学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知识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提高创新意识。

(三)改革考评机制,提高教学热情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科研和教学是其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风气在很多高校盛行。究其原因是高校仅仅追求科研成果、以论文数量评职称的政策导致的。高校将教师的工资和职称评定资格与每年发表的论文影响力、数量直接挂钩,进行量化考评,而教学方面被严重忽视。在科研压力下,很多教授渐渐忽视了教学上的责任义务,只搞学术研究,最终导致教师教学热情下降,学生学习热情低迷。为解决此问题,高校管理层和教师要首先明确教学和科研的地位,确定两者均是高校教育工作重点这一共识。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职责所在,是一种光荣的使命。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做好科研和教学的平衡。对于每一位老师而言,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给教学和科研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科研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不是对立的存在。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科研是利用知识、技能发现验证客观规律。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只有当教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能突破知识的疆界,提出、发现新问题,这是科研进步的起点;优秀的科研成果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汲取前沿的、优秀的科研成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做到科研、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结束语

物理学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教学内容上、方法上以及制度上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何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下既要培养学生纯粹的科研素养又要能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黄海铭,张琴.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新模式[J].中国科技信息,2011,(5):181-182.

[2]姚兰芳.大学物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32-34.

第3篇

不是在学习,是在玩兴趣

妈妈王晓霞是临沂莒南八中的物理教师,爱极了自然科学。

家里虽然挂着个大电视,但基本不开,顶多看看新闻和一些自然科学的节目,比如赵忠祥主持的《人与自然》。妈妈爱听收音机,听收音机不耽误干活,“中国之声”是全家所爱,从中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站在国际的视角看国情社情、人文福利等,视野自然开阔得多。梁同学爱听评书,尤其单田芳的。王晓霞就买来音响,以表支持。梁同学不仅听着乐,还会听门道。他发现,评书的性格塑造、故事情节很好,缺点是景物、社会背景描写不够,对现实的反映也有些偏激。这对他写作文帮助很大,他还获过临沂市作文比赛的一等奖呐!长时间听收音机,梁同学有了个额外收获:听课特别专注,效率极高,老师讲的当堂消化。这也是学霸的秘诀之一。

王晓霞最爱干的两件事:买书和旅游。家里到处都是书,看上去不那么整洁,但却营造了随手拿起书来就翻的氛围。梁同学看的书完全超出了学业范围,费恩曼的《物理学讲义》、梁衡的《数理化通俗演绎》、依・尼查叶夫《元素的故事》……这么怵头的书,他能看得懂么?梁同学笑眯眯:看看热闹也不错啊!还有人家的思维方式!

旅游更是家常便饭。寒暑假娘俩就结伴出去了,到西安,文化历史有了落脚点;爬泰山,海拔不同植被不同,生物也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图画。现在,梁同学可以自己跟团游了,导游超级喜欢他。他可以帮忙组织,懂的又多,多好的“团员”啊!

上了初中,科目多了,王晓霞担心梁同学适应不了。先找了几个优秀的学生来谈初中生活,让他先从心理上不打怵。又从某宝上买了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器材,娘俩抽空就做起了实验。天平、量杯、烧杯、漏斗、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尼……总花费不超三百元。但小小的投资,大大的回报,孩子爱上了物理、化学。现在已立志要研究新材料,为化学事业奋斗呐!

不仅学习好,还会当“官”

五六年级的时候,梁同学的成绩有些退步,从班级第一滑到了第五、六名。这对学霸来说,算是不小的打击。可爸爸梁桂海表现很淡定:并不完全是坏事啊,正好也可以看看哪里学得不够扎实。梁同学的同学考不好都怕回家挨揍,可老梁还反过来安慰梁同学,一对比,幸福感杠杠的!

有次,爷俩去临沂玩,没赶上回莒南的末班车。梁同学有点沮丧,可老梁看得很开,第二天正好可以再去新华书店逛一圈嘛!

爷俩都爱辩论,经常吃着饭就辩起来了,争得腮帮子通红。不过,从爸爸那学到的辩证思维让梁同学的班长做得得心应手。初二时,班里的一个同学把另外一个同学绊了一跤,摔倒的同学不干了,纠结了一帮社会上的混混要报仇。另一方也不甘示弱,眼看着一场约架就要爆发。梁同学得知消息后,叫上副班长,俩人分头游说:有必要干一架么?干架的坏处、影响是什么?理智思考后,双方都愿意让步,一场约架就这样化解于无形。

梁同学不仅办事能力强,还特别热心。经常黑着两个手回家,妈妈笑他:又当修车工啦!梁同学头一甩,有什么办法?总不能眼看着同学回不了家吧?这修车的绝技,自然也是得了老梁真传的。

班长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有个同学因为作业没完成,被梁同学上报了老师,从此结了梁子。后来,老梁给支招:不要硬来,同学写不完作业是遇到困难了,可以给他讲解一下,督促他完成,也把自己的为难告诉那位同学:作为班长,如果不把作业完成情况报告老师,那是失职!温情与规则同在,班长的位子才坐得稳。

换届选举时,全班78人投票,梁同学得了50多票。

给孩子自由,让他放心成为自己

王晓霞很注重孩子的“玩商”,会玩的孩子才更会学。她自己也是个爱玩的人,连叫孩子吃饭,都玩着来。不好好吃饭?来来来,吃一口泰山,来来来,再吃一口黄河。因为刚去过这些地方,小小梁有印象,吃饭的兴致立马来了。她知道孩子喜欢小黑狗,有时就说,小黑狗,快来吃饭喽!小小梁听见立马回应:汪汪汪,小黑狗饿了,马上来!

小的时候,家里没钱买玩具,但有样东西特别多――胶水瓶子盖。因为梁爸爸的工作胶水用得最多。梁同学就拿这些瓶子盖当积木,组合成高楼、汽车、火车头……妈妈也在旁边启发,怎么搭更结实?怎么变换出不同形状?简单的玩具成了激发孩子创造力最初的源泉。

小学一年级时,梁同学听说,音乐界钢琴是王子,小提琴是皇后,一下子迷上了,非要学。家里拿出所有积蓄给他买了钢琴,要知道,那会儿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块!但王晓霞没有把这份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不会非让孩子对得起这钢琴钱。结果,梁同学坚持了下来,到六年级就过了十级。现在仍没事就弹弹,尤其是考试前,减压神器!

王晓霞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梁同学从小就跟着练,很早就学会了。上了初中,周五晚上,必然会来场羽毛球比赛。出身汗,身体棒棒哒,学起习来劲头足足哒。娘俩晨练时爱骑车瞎逛,有次围着吉龙河转圈,雾景、白鹭、盛放的鲜花、清新的空气,让娘俩迷醉了,结果,上班、上学都晚了。晚上有空娘俩就去散步,说说笑笑,还有比这更好的沟通时机么?

第4篇

关键词:藏区;民族中学;数学;双语教学

一、藏族中学汉语数学教学的难点

(一)学生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有限。藏区藏族中学学生,绝大多数都来自边远的高原纯牧区或半农半牧区,成长于文盲或半文盲的家庭,水平参差不齐,相差悬殊,差生面大。如2007年,合作藏族中学在全州范围内初中招生时,以汉语为主两个班新生的及格率只有8.3%。

(二)方法不很科学,数学兴趣不浓。藏区学生没有受过很好的学前教育,小学期间的数学教学也不是很正规,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出只对结论感兴趣,不愿参与探讨过程,多是机械记忆,对通过观察、推导、总结等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不能引起重视,自行探究思考的自觉性不强,大多数很少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的死搬硬套,条件稍一变化,便显得无能为力。

(三)教师施教事倍功半,成绩不尽如人意。藏区学生在小学学习汉语数学,老师一般用"当地藏语+汉语数学语言"混合式地一点一滴讲授。来到中学,突然用汉语教学,教师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用于汉语数学语言的训练。

二、藏族中学汉语数学教学难的成因分析

(一)语言障碍,双重语言能力的制约。藏区学生幼年期完全以母语即藏语形成社会交往活动的各种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已习惯于藏语的语法、逻辑,平时会话都运用藏语,而对于汉语是"后天"性学习的,汉语理解能力普遍较差,这不仅体现在数学的逻辑思维中,更体现在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方面。

(二)氛围不浓,特殊环境的局限。一是藏区现代数学教育起步较晚。藏区严格意义上的国民教育和现代数学教育的产生与兴起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全社会尚未形成比较浓厚的数学氛围。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藏区由于大部分地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人口相对稀少,特别是纯牧区实行草场分片家庭承包后,人群居落高度分散,适龄儿童入学受到客观制约。三是国民教育基础薄弱。在广大农牧区特别是纯牧业区,盲和半文盲率仍然较高,大多数家长对孩子不能实施有效的家庭启蒙教育。

(三)教材缺陷,不适宜藏区学生实际。目前,合作藏族中学以汉为主加授藏语、英语类学生,仍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数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种教材主要有这样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整体来讲,数学教材与物理教材的个别内容在编排上不大配套,不能起到互为基础、互相辅助的作用。二是教材有些内容不符合藏区学生实际。目前整个藏区尚无一套系统的针对藏族学生的数学教材,绝大多数藏族中学汉语数学也没有针对性地选用或自编适合藏族学生的教材,缺乏因材施教的科学性。

(四)负担过重,诸多非教学因素的影响。一是课程繁多。藏族中学学生除了学习普通学校规定的所有课程外,还要学藏语文,实质上学着藏语、汉语、英语三门语言,这对青少年来讲负担之重是不言而喻的。二是活动频繁。合作藏族中学成为藏区办学较成功的典型后,几乎每学期都有多次上级视察、行政部门检查、兄第学校取经、考核、评比、竞赛、文娱等活动,有时还要参加政府有些部门组织的社会活动。致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疲于接待应酬,费去了大量时间精力,影响了校本教研及正常教学。三是班额偏大。合作藏族中学初中以汉为主类每班近80人,教室内拥挤不堪,分层教学、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难以实施,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四是学生年龄偏大。由于藏区学前及小学教育相对落后,适龄儿童普遍入学迟,在边远牧区,一般都在8岁左右,有的甚至12岁才入小学,升入初中正是青春期躁动年龄,情绪变化异常,加之受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上的有些不良信息影响,转移了安心学习的心思。

三、提高藏族中学汉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因材施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一是要培养学生汉语思维能力。藏族学生大多都天资聪慧,有的极有数学天赋,所以,藏族中学汉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尽力帮助学生尽快的越过语言障碍这条鸿沟。二是要根据学生基础分层组织教学。在招录以汉为主加授藏语类新生时,借鉴外地中学的经验,入学进行分班考试,根据汉语基础进行分班,严格控制班额,分层组织教学。三是培养崇尚数学的理念。学校,包括全体教职工,都要对学生大力强调数学课的重要性。数学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能力素质。

(二)结合实际,编写藏区教材教辅。

编写适合藏区实际的数学教材教辅势在必行。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藏区教育科研机构,要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高质量的藏区藏族中学通用教材。教材编写尽力做到:一是难易适中。适当降低难度,减轻负担,充分体现学生继续学习或参加社会实践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二是内容科学。内容的编排应符合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科配套,内容同步,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三是切合实际。教材应密切联系藏区实际,反映藏区教学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便于教学使用。。

(三)多方努力,发展藏区数学教育。

发展藏区数学教育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虽然中学教育也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但中学的生源来自小学,起始于家庭启蒙教育和少儿学前教育。所以,发展藏区数学教育,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发展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以及成人扫盲教育。设立数学教学基金,提高数学及理科教师待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民素质,树立科学思想,尊崇理科教学,营造崇尚数学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第5篇

普通家庭出了个“神童”

王宪思出生在哈尔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王鸿澄和母亲周凤英都是哈尔滨轴承厂的工人。王宪思3岁那年,父母抱着他坐公交车。王宪思坐车也不闲着,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大公鸡……”等他把故事完整地讲完了,旁边的乘客纷纷鼓掌。一个乘客χ芊镉⑺担骸昂⒆诱饷葱。却讲得这么好,你们应该用录音机把他讲的故事录下来,等他长大了,再放给他听。”周凤英觉得这个主意好,可是夫妻俩工资低,没有闲钱买录音机,只能留下遗憾。

1997年,王宪思5岁半,看见别人家的小哥哥小姐姐上学了,他也吵着要上学。周凤英带着儿子去厂子弟校报名,招生的老师见他这么小,不收他。王宪思歪着小脑袋说:“我认识1000多个字,不信你考考我。”招生老师真的出题考他,结果,他全答对了,学校收下了他。

王宪思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而由于厂子里经常加班,周凤英无法接送儿子,更难得有时间陪儿子。她忽然想,自己若能到儿子读书的学校上班该多好,孩子放假自己也放假,那样就能多陪伴儿子了。这个想法日夜萦绕在她的脑海。终于有一天,她敲开校长室的门,毛遂自荐要到学校当员工,脏活累活都不怕。巧的是,学校真的需要一个看收发室兼烧热水的人。校长听说她是党员,还有大专文凭,就接收了她。1998年春季开学时,周凤英如愿成了儿子所在小学的员工。

在学校,时间相对宽裕。中午,王宪思可以到收发室和妈妈一起吃饭。周凤英闲暇时将学生练习册上的题看一遍,挑儿子没做过的习题抄下来,儿子来收发室和她吃午饭时,再把这些习题交给儿子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周凤英和老师们熟悉了,儿子的班主任经常向她夸赞王宪思聪明好学。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天,班主任上公开课。忽然,王宪思举手发言:“老师,你写错字了,冒字上部是校里面的两横不能与别的笔画连上,你写成曰字了。”老师仔细一看,自己确实写错了,不由闹了个大红脸。

中午,王宪思来到收发室,得意洋洋地向妈妈讲了给老师挑错的事。周凤英愣住了,半晌才说:“你这么做,班主任多没面子,快吃饭,我带你去给老师赔礼道歉。”王宪思昂着头反驳妈妈:“老师写错字了,我给她指出来不应该吗?”周凤英无话可说。如果硬逼着儿子“认错”反而会让孩子感觉到虚伪,以后再遇到错误就不敢纠正了。儿子的这份“正能量”她必须予以“保存”。

下午,周凤英到老师办公室,替儿子向班主任道歉。好在班主任很大度,不仅没有怪罪王宪思,还夸他强闻博记,善于思考。周凤英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别看王宪思小小年纪,却非常注重学习方法。暑假时,他让妈妈把下学期的课本买回来,自己在家里看。看完一段,他就让妈妈给他出题,然后他来解题,以此检验自己对课本的掌握程度。结果,大部分题王宪思都答对了;每到周末和星期天,王宪思就去家附近的书店看书,喜欢啥书看啥书,但就是不买。而且他从不熬夜,不补课,每晚9点必须睡觉。

1999年夏天,王宪思突然对妈妈提出想要从二年级直接跳到五年级。周凤英问他为什么要跳级?王宪思说:“三四年级的课我都会了,再读多浪费时间呀。”周凤英不相信,把三、四年级语文和数学课本上的题拿给他做,王宪思竟然全部做出来了。周凤英冲儿子竖起大拇指:“儿子,你很棒,明天我就去找校长,给你办跳级。”

第二天,周凤英果然向校长提出给儿子办跳级。校长摇头:“学校不是你家开的,想跳几年级就跳几年级,得考试。”学校组织各科老师拟出了四年级试题,专门对王宪思进行了考试。结果,语文96分,数学100分。校长亲自将王宪思送进了五年级课堂。王宪思,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哈尔滨市华罗庚杯奥数竞赛二等奖。

由于奥数获奖,临近小学毕业时,一些私立中学向王宪思伸出了橄榄枝。学校提出,只要王宪思去他们学校,每年4000元的学费可免,只要自己负担通勤费和饭费就行。周凤英和儿子商量:“咱家困难,如果去私立学校,一年的饭费和车费也是不小的开销,怎么办?”子弟小学的对口初中是厂子弟中学,条件一般。王宪思理解妈妈的苦衷,自信满满地说:“妈,我就去子弟学校,是金子在哪儿都会闪光。”后来,距王宪思家不远的一所公立中学破格录取了他,而且每年的一千多元学费都可以免。

9岁上初中,16岁上中科大

王宪思毕竟才9岁半,充满了孩子气。一次上政治课,王心思在课堂上吃梨。老师发现后,把梨给没收了。王宪思当即哭起来,说老师违反了少儿保护法,把老师气够呛。老师让他找家长。周凤英从学校回来批评他:“老师上课你吃东西,这怎么行?”王宪思说:“我边吃边听,也没妨碍别人上课。”周凤英说:“那你得尊重老师。你要当老师,你在上面讲课,你的学生在下面又吃又喝行吗?”“行,我要当老师,只要学生会了,干啥都行。”周凤英说:“那不行,你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妈妈的启发下,王宪思知道错了,第二天主动向老师道歉。

王宪思上课不记笔记,全凭脑子记。周凤英批评他,他说:“我上课认真听,别人记笔记的时候,我把知识在脑海里梳理一遍,记忆更深刻。如果记笔记,会影响我听课。”周凤英认为,孩子会了就行,便处处宽容儿子。

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让王宪思背定义,结果王宪思马虎,背错了。老师P他把定义写50遍。王宪思回家就哭,坚决不写。周凤英说:“儿子,你不写可以,我给你写,但明天我得跟老师说明。以后老师再考你,你不能马虎,考试,你考第一,行不?”王宪思边擦眼泪边点头。周凤英果真替儿子写了50遍定义。

第二天,周凤英去学校找老师,坦诚地说:“这是我替孩子写的,我没教育好他,但他保证以后不会错,你看可以吗?”老师笑了:“我罚他,就是让他不再马虎,看他以后能不能记住吧。”之后,王宪思真的没有再出错。

2006年,正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二的王宪思以665分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0分。少年班录取程序与普通高校录取程序不同,初录后必须到学校面试。

刚放暑假,周凤英就陪着不到16岁的儿子赶赴合肥参加面试。中科大少年班负责招生的老师把她叫到一旁,面露尴尬,说:“孩子学校领导来电话了,请求我们放王宪思回去继续读高三,让他明年参加高考,当高考状元,给学校争荣誉。你们斟酌一下。当然,这是人才竞争,不涉及个人利益。”

周凤英回头问儿子是留还是走?王宪思略一思考,说:“妈,你想想,全国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多少人?考上中科大少年班的才多少人?40人!妈,我上少年班。”中科大少年班只招收高二及高二以下的中学生,而且招收数量有限,儿子能挤进这道门槛,实属不易。“儿子,妈懂了,妈支持你。”周凤英语气坚定地说。

在科大少年班,王宪思阳光向上,担任了校民乐团副团长和班级篮球队队长,每到周末,还去敬老院做义工,到特教学校教聋哑孩子古筝和英语。18岁时,王宪思入党。

2009年的一天,周凤英忽然接到少年班辅导员的电话:“家里如果有困难,可以写申请补助,孩子吃饭那么省,会影响身体的。”随即,辅导员告诉她,王宪思在学校食堂只吃一块五的光面条。

周凤英不觉疑惑,说:“老师,我家条件是不好,但我们没亏待孩子,定期给他的卡里存钱,再说,他还有奖学金,怎么会这样呢?”随后,周凤英打电话问儿子。王宪思笑着说:“妈,你放心吧,面条和包子是我最爱吃的,太肥腻的东西反而影响身体。”片刻后,儿子的语气严肃起来:“妈,学校里比我困难的同学有很多,咱们不能申请困难补助。”周凤英含泪点头。

没过几天,周凤英再次接到辅导员电话,说王宪思把钱省下来做公益了,他不但给特教学校的孩子买学习用品和日用品,还给家庭困难的同学买饭票,并自费去扬州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周凤英被儿子的这份正能量感染了,再次把电话打给儿子:“儿子,你长大了,妈妈为你骄傲。”

儿子出类拔萃,母亲也绝不落后。还是在1999年时,校长觉得周凤英是个人才,将她调到教师岗位,教自然课。之前,周凤英读的是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当老师后,她觉得过去学的专业不对口,于2000年考上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心理教育学专业,同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

家有正能量

天才少年更有志向

2010年毕业季来临,少年班的许多学生申请去国外留学,王宪思再次面临选择。父亲王鸿澄主张儿子也随大潮出国深造,可王宪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留在国内继续求学。为此,父子俩产生了矛盾,只要一通话,就吵。

周凤英给儿子打电话,问他为啥不想出国?王宪思说:“妈,出国得有60万押金,我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你们含辛茹苦把我培养成才,肯定不希望我去国外生活不回来吧!”周凤英说:“儿子,你大了,妈尊重你的选择。”随后,周凤英劝丈夫:“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不能替他做主。”王鸿澄不吭声了。

2010年暑期,王宪思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读博。随后,香港科技大学到中科大少年班招收8名博士研究生,他们相中了王宪思。举棋不定的王宪思只好向妈妈征询意见,并告诉妈妈:“中国科学院实验方面好,香港科技大学理论研究方面好。”周凤英帮他分析:“妈不懂,但妈想,你应该先上香港学理论,学完理论再去中科院做实验,这样两全其美。”王宪思笑了:“妈,现在只能选一个、舍一个,好事不能全让咱们占了,不过你提醒了我,没有扎实的理论,就不会有完美的实验。我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王宪思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跟随导师王向荣教授从事理论研究。刚到导师门下不久,王向荣教授就让他独立完成一个课题。王宪思感觉压力山大。

一个周日,周凤英用短信联系儿子。可是,儿子一直没有回复。周凤英急了,上QQ 联系儿子的同学。一个同学告诉她,王宪思在合肥呢。

晚上周凤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哭了:“妈,导师给我课题,我查不到资料,心里浮躁,就回学校见见同学,散散心。”原来,心情郁闷的王宪思周五晚上坐飞机偷偷跑回合肥,和昔日老师、同学聊天,重温少年班的岁月……渐渐地,他的心平静下来。“妈,我怕你担心,就没跟你说,我现在机场等飞机呢,明早就能到香港。放心吧,你儿子是打不垮的。”说着,王宪思破涕为笑。周凤英却流下了眼泪。

回到香港,王宪思调整思路,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课题。得知儿子完成了任务,周凤英一直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

王宪思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王宪思参加了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及邀请报告。2015年,王宪思完成了在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业,获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做研究工作。2016年,王宪思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

2016年暑假,周凤英和丈夫去香港看儿子。在儿子简陋的宿舍,周凤英发现儿子的枕巾已经破碎得不成样子。这条枕巾还是10年前儿子上少年班时,她送给儿子的,没想到他一直在用。周凤英鼻子发酸,问儿子:“现在,日子改善了,这对枕巾你怎么还用呢?”儿子调侃道:“枕着它睡觉我会头脑聪明,而且还能闻到家的味道。所以我舍不得扔掉。”儿子在耍贫嘴,周凤英和王鸿澄却齐刷刷地落下了眼泪。

第6篇

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之魂,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边东书校长正是以他科学的教育理念,创新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精神,使十七中这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学校焕发了新的生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创出新水平,铸就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品牌。

坚守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石家庄市女子中学,是石家庄市建校最早的三所学校之一,现为河北省重点中学。60多年来,过硬的教学质量,良好的校风、学风,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誉。

走进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的校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巨大的红色雕塑,三个鲜红的人字结构与象征成功胜利的V字造型连在一起。这座寓意深刻的雕塑凝聚着边东书校长的教育理念――“人人成功”,这也成为了十七中成功教育的标志。

1999年担任十七中校长,15年来,边东书校长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对师生的满腔热忱,以公正无私的人格魅力,厚积薄发的学术底蕴,敏锐前瞻的文化理念,追求成功的坚定信心,积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引领学校走上成功发展的道路。他注重内涵,谋求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带领教师队伍转变思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关爱每一位学生,育人为本,力倡成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校园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的无私奉献和勤勉务实为师生树起一座精神丰碑。他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把学校做强做大。

开拓创新,谋求发展

边东书常说:一个人不进则退,一所学校不发展就会落后,发展才是硬道理。他上任伊始,就面临着校园狭小的发展瓶颈。面对着新形势的要求,他高瞻远瞩,深思熟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谋求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大解放大发展,小解放小发展,不解放不发展。

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要战胜这些困难靠的还是发展。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由此他坚信学校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困难,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正是有着这样的坚定信念,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把“发展”作为十七中始终不变的主题。

为了突破校园狭小的发展瓶颈,他从扩大校园面积入手,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他说:“为了学校的发展,再苦再难也要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在桥西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斥资4800万元买断原河北省粮食学校校址,创办了十七中南校区。自此,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高中校区和南校区扬起十七中腾飞的双翼。

校园面积扩大了,边东书开始精心筹划两个校区的建设调整规划工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短短的五年间,本校区新建教学综合楼,铺建塑胶操场,改建学校大门,兴建现代化理化生实验室,建成多媒体教室40个;南校区校园整修一新,教学楼设施齐全;为全校教师集体配备笔记本电脑,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让教师真正享受到了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学校硬件的发展给老师们带来了欣喜,在大家的一片赞誉声中,边东书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内涵式发展上。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他注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利用60年校庆的契机,挖掘校史,筹建校史展馆,传承优秀文化,提升学校的精神。与此同时,他强化教学管理,带领老师们积极探索互动高效课堂,2010年,学校中、高考成绩实现了双突破,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七中学“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高度”大会在南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边东书作大会主旨报告,标志着学校将“深化内涵式发展”定位为新的任务目标。注重学校理念、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边东书明确提出“三年三步走,三年上水平”的发展目标,引领教师在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

正是在边东书目标清晰,逐步深化的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建设跨越发展,校园文化不断提升,使十七中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教师精神斗志昂扬,中、高考成绩持续攀升。特别是2012年高考成绩大幅度突破,走出了“三年三步走”中最稳健的一步,而2013年高考的再攀新高使十七中实现了“上水平”的阶段目标,为十七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科学引领,提升质量

边东书提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他深入思考,寻找提升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他找到了教育科研这个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建立健全学校的科研规章制度,确立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从而引领学校走上“科研兴校、科研带教、科研强师”之路。

他以“问题即课题,破解即成果”为原则,身体力行,主持、完成了省级以上立项课题《人本思想在中学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等5项科研课题。其中省级立项课题《人本思想在中学管理中的实践研究》科研报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他反复强调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四个点”:立足点要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所遇实际问题上;着眼点要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要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成长点要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正是这四个点把教学的日常行为与教科研切实地结合起来,落实到课堂上,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从而极大提升了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边东书经常说的一句话:“有一种力量很强大,叫传承;还有一种力量更强大,叫改变。”从2008年开始,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他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参加年级分析会,倾听学科组长的教学工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肯定年级和备课组的良好做法,指导教育教学方法,激励大家转变思想,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坚定信念,坚持到底,落实到位。

对于一位校长来讲,事务繁多,深入教学第一线说起来容易,但是边东书一连六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和各个年级的教师们深入交流,指导教育教学方法,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经常是已经放学了,会议室还灯火通明,年级的工作会还在热烈的进行中。老师们虽然很辛苦,却精神振奋。他们常常感慨地说:“教育教学上多么难的事情,听了校长一席话,就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

正是在与教学第一线老师们的交流和探讨中,边东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十七色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

“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注意力就是事实”;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培养学科追随者”;

“从木桶原理向图钉理论转变”;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道理是悟出来的”;

“集体出智慧,团结有力量”;

……

正是因为有了边东书的深入交流,耳提面命,教师们主动转变,不断实践,思想的精髓慢慢在头脑中发芽扎根。

老师们的思想提升了,边东书又引领大家进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互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研讨活动,力求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为学生自主学、合作学的互动课堂模式。语文组的“美文美读”诵读模式、数学组的“发现式教学” 模式、英语组的“学案导学”模式、物理组的“问题探究情景引领”模式、化学组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生物组的“诱思探究”模式、历史组的“了解―理解―见解”模式、地理组的“四结合”模式、政治组的“练讲联练”模式。各学科教学模式的百花齐放,学生课堂上的快乐学习,折射出边东书的教育教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性,由此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突破和提升。

边东书非常重视毕业班工作,每一次的考试分析会他都要参加,每一次成绩划线他都要亲自来做,每一步工作他都倾心指导。复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学生的每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他都给予极大的关注。他总结高考三轮复习策略,使整个备考过程更加科学、有效。

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感召力,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全力付出,力创佳绩。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达到新高度――中考连续四年桥西区第一,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跃居石家庄市领先地位。为此,学校连获“初中、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区两级的奖励,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育人为本,力倡成功

德育是学校工作先导。边东书把成功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突破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价值、观界观。边东书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十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是我们的教育追求,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是我们的责任。”他坚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原则,培养学生成长为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知识丰富、身心健康、勇于创新的人。

为此,无论多忙,他始终坚持每周三下午召开年级主任工作会,从年级每周工作的安排、系列主题班会的开展、心理教育的活动、21天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阳光体育、成人节系列教育活动等各种活动的开展,事无巨细,仔细倾听,充分交流,多方指导,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活动有序开展,并且落到实处。既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又让学生体验和认同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使学生学会做人、形成习惯、获得成长、实现成功。

在“3.18”学校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中,学生王蓓蓓的母亲发自肺腑地说:“十七中学‘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教育很有震撼力,使学生向着身心健康、乐观向上、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方向良性发展,我们做家长的很放心。”为了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社会认可,边东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他常常说:“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才,都是可造之材,对每个学生都不嫌弃、都不放弃”。引导教师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让每一位学生的优势都能得到长足发展。

他的“图钉理论”的教学观点,就是让学生发挥自己某一学科的优势和特长,成为学科的尖子、学科的榜样。“图钉理论”让学生品尝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找到了自信的支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延展了学习的广度,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兴趣,发展了特长,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精彩的平台。这一切,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在快乐中学习、自信中学习,并且相互感染,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情系师生,营造和谐

边东书高度重视教师整体队伍的建设,他认为:“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成功引领着学生的成功。教师是成功教育的主导,实现教师的成功至关重要。”他积极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树立“以崇高的事业成就人,以真挚的感情协调人,以适当的待遇鼓舞人”的师资管理思想,明确不同教师群体的成功发展目标,提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为教师实现职业理想,追求事业成功搭建广阔的舞台。

他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重视“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评优课活动,积极承办省市区级的各种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出资支持各学科开展社团活动,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广阔舞台,激发了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信心和追求成功的渴望,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

近年来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市青年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省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层出不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教师们频频获奖。这些教师都已成为本学科领域中的业务骨干,在学校乃至省市区教育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心系师生,不仅关心老师们的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为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让他们善学、乐学,鼓励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情感需求。他经常到教学楼里观看学生们的文化展示,不时给予赞赏;时常站在教室门口,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冷暖,积极倡导学校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带头捐款,认领贫困学生,让他们感觉到生活在十七中这个大家庭中如此温暖;高考前让后勤为住宿生加营养餐,让教育处为学生举办“蓝丝带”活动,他亲手为学生系上蓝丝带,表示真诚的祝福,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

边东书的勤恳、真诚、无私付出,师生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内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强大的动力。他身上独有的一种人格魅力,那就是以德服人,以行动感染人。师生们看到他,心里踏实,有前进的方向。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十余年间,他爱校如家,把师生当成自己的至亲来百倍呵护,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为之奋斗。而今,南北校区蓬勃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品牌已经铸就,一个受人认可的教育名校已经雄起。面对已取得的成绩,边东书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以与时俱进的博怀,为十七中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成功教育的理念惠及更多学子、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