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7:41
导语:在安全工程管理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认识不足
因为农民在知识方面的缺乏以及安全意识的淡薄,就造成了对饮水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但是如果在饮水安全上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部分地区对饮水安全及其工程建设认识不足,没能意识到饮水安全对个人健康的重要意义,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遭遇一定阻碍。所以,我们首先要增强对饮水安全的教育与宣传,使群众深刻认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从而理解并大力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1.2 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着工程的顺利运行。调查发现,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较为严重,因为农民意识上的问题,以及管理上的不专业性,缺乏运行管理的有关规定,即使有也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可以说长效管理机制的缺乏,是制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关键所在。当前,在已经建设了饮水安全服务设施的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后续运行效果不佳,科学管理机制匮乏等问题,因此远未达到当初建设的目标,也给政府及群众在经济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1.3 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一大问题。不但缺乏在管理方面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也缺乏在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服务体系不完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多种管理因素以及技术因素有关,不仅需要整体上的管理者,也需要水质检测人员、故障维修人员等等,不过由于财政等的限制,造成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组织并不完备,管理人才缺失,这将给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影响。
1.4 运行管理资金短缺
多数情况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来自于上级政府部门、当地财政收入以及人民群众的自我筹款等。我国的某些較偏远地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因为经济水平较差、当地财政拨款较少,群众自我筹款能力不足等各种限制,就导致了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资金短缺,建设项目难以及时完成。此外,部分地区对农村饮水安全缺乏重视,就算有专项拨款的存在,也没能将其完全投入到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这就导致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的不达标,难以确保农村地区的用水安全。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策略
2.1 全社会树立饮水安全的理念,从制度上保障、政策上予以支撑
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认识,持续加强对饮水安全的宣传教育,借助于纸媒、电视等宣传渠道,大力倡导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水利建设,构建全方位的用水安全管理机制,保证农村群众的用水安全。努力把用水安全的重要性、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等传达到农村群众中去,使得人们树立起饮水安全的理念。饮水安全的认识到位,也就提升了人们对饮水工程建设的主动性。此外,对饮水安全的积极宣传,还能吸引到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而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
2.2 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许多人没把管理问题放在心上,管理机制的创建缺乏实质,其真正价值得不到展现。在新形势下,政府正在加强对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关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这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通过分级管理,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对群众来说,要认识到饮水安全工程与自身的关联性,在生活中培养管理思想,尽可能的做到节约用水;对供水公司来说,要对饮水安全工程中涉及到的水质净化等技术不断改进,坚决贯彻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指示,努力为民办事,提高服务水平;对政府来说,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作首要工作,增强对项目建设的控制与管理,及时的推出惠民政策来支持工程推进,为提升管理水平打好基础。
2.3 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是提升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扩充工程管理人员的规模,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同时,地方政府应聘请专业性的人才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农民开展用水知识宣讲,通过实践性的操作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不断训练,从而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还可以适度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薪资收入,以吸引到更高层次的人才前来。
2.4 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资金短缺仍然是限制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一大因素,各级政府应当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此外,还需要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同时确保政府提供的专项投资真正运用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做到专款专用,并通过创建独立的审计机构,加强对资金的审核管理,以提升工程管理资金的使用水平。
3 结束语
总的来讲,农村饮水安全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关部门要将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全力保证农村饮水安全,为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全新.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J].农技服务, 2015(11).
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其综合效益能够得到长期且有效的发挥,就需要将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明确产权,落实责任。为此,缠溪集镇出台了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落实了运行管理资金的保障措施以及工作开展的责任主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现阶段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机构及其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在饮水工程建设运行过程当中,均设置了集中水利部门、发改部门、财政部门等多个部门机构的专业性单位。这种形式在建设时期是可行的,虽然明确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由水利部门负责,但现实是,就水利部门而言,在乡镇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管理工作室和人员。2)运行管理支持资金还存在比较大的缺口:饮水安全工程大量以分散形式存在,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也相对体现出了分散性方面的特点,受到经营收入与运行成本失衡的因素影响,导致仅仅依赖于对水费的收取,远远无法为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及保障。
2完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措施
针对本文提出的,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与水平,要求以对组织机构的完善为前提,以科学的规划与统筹为基础,以技术推广为根本,以产权明确为重点。具体而言,上述各项完善措施的实施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完善组织机构
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角度上来说,需要进一步明确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职责与权限,构建更加清晰,结构明确的管理组织机构。一方面,需要加强水务站对集水供镇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于基层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工作:①需要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能与权限:即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村镇供水工程的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等;②需要以乡镇为单位设立乡镇水务工作站。其行政关系隶属于区(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③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将对所管辖辖区内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行业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作为重点的关注对象,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持续加强对供水站和人员的资质管理,组织业务和技术培训,逐步建立从业资格注册制度,实行行业准入控制。(本文来自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2.2科学规划与统筹
在现阶段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发展过程当中,针对乡镇级分散式供水工程管理中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与不足之处,一方面需要将其作为管理的重点,采取针对性的处置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当中,正确处理近期、远期的发展关系。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需要落实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充分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对饮水工程管理进行集中的规划与统筹安排。在建设规划当中,需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①需要将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在确保乡镇居民用水环境,乃至整个水环境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下,以点带面,将水务统一管理模式落实至实处;②需要建立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之上,加大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力度,使其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与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2.3重视技术推广
在促进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区域性单元为载体,通过设置水利站的方式,将所配置的专职水利运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在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之上,依托于专业性的技术工作部门,发挥农民自办的服务体系支持力量,将各种新型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推广至具体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当中。同时,还需要积极展开包括水资源利用、保水、蓄水、输水、配水、用水、节水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技术研究工作。同时,需要立足于饮水安全工程所处的环境特征,加大对于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力度,使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价值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与提升。
2.4明确工程产权
为了能够立足于实际发展情况,使饮水安全工程能够得以持续、高效的运行,同时确保其管理工作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就需要将对饮水安全工程产权的明确以及相关运行管理工作职责的界定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来抓。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证实,只有确保了产权的明细,才能够使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权责利三者之间的平衡度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但对于偏远性乡镇而言,由于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归属于集体,现阶段是通过镇政府相关机构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社会效益表现比较突出。为了能够使其运行管理的工作质量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需要在组建管理实体的同时,通过引入企业化运作模式的方式,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按照其一般性规律展开运作,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形成现代化的企业工作制度。
3结语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对策
为了保证社会大众饮水安全,增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十分重要。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以保证社会大众饮水安全。
1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现状
当前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运行制度有待优化,管理职责划分不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业务水平相对较差;缺乏工程运行资金,供水水质有待提高等方面。
1.1运行制度有待优化,管理职责划分不明
虽然当前饮水安全工作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管理部门过度的重视工程建设,对运行管理工作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致使饮水安全工作运行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缺陷,甚至在应用中出现漏水的情况。部分饮水工程在管理方面没有相关规定,审计、财政以及水利等部门在职权上交叉管理,使工程进度遭受影响,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甚至一些工程出现“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
1.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业务水平相对较差
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当前很多员工都是当地群众,绝大多数都未参与过正规的培训,造成员工专业素养低下,掌握的技能知识比较少,无法及时解决设备运行中所发生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完成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饮水工程的作用。
1.3缺乏工程运行资金,供水水质有待提高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的给予不单是工程建设阶段的需求,工程运行管理阶段也需要足够的资金维护设备等,所以资金缺乏是目前需要着重优化的问题。此外,由于众多因素,部分工程运行过程中供水水质达不到有关标准,欠缺水资源保护意识,未及时更换供水设备等,使群众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2发展对策
2.1完善组织体系,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组织体系。构建专业队伍,负责合理规划及管理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队伍由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在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确定各岗位对应的职责,进行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其次,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工程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安排以及水源监测等工作制度,保证工程运行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2.2积极引入人才,增强业务培训
首先,大力引入专业管理人才,如水利专业的毕业生和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把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在具体工程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防止“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促进饮水工程稳定运行。其次,加大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对监测处理技能、供水工艺、控制系统应用技能以及设备维护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整体能力,建设一支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确保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运行。
2.3结合现代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
对于供水保证率失衡问题,合理规划自动化管理项目,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集中管理水资源,加强现代化管理效果。通过在蓄水池、重点水源地等地方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对供水网的供水压力与供水多少进行远程监控,实现自动化管理。另外,把陈旧机械水表换成智能水表,实行智能水表控制系统,进一步落实计量收费制度,提高供水保证率。
2.4强化宣传工作,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强化宣传工作,合理应用新媒体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参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支持安全饮水工作的良好环境。另外,设置举报电话及服务电话,及时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对蓄意破坏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行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5提升工程运行管理的规范性,明确管理职责
首先,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给单位或是个人,构建权责明确的工程管理体系。结合饮水安全工程的特点和状况构建与之相符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确保工程运行稳定,保证社会大众饮水安全。其次,选好管理人员。饮水安全工程稳定运行的关键是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来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有效性。相关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将大众利益放到工作的首位。相关部门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增强管理者的综合素养,提高其整体能力。另外,构建奖惩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
2.6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水质质量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资金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人才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不断优化运行管理方式。其次,提高水质质量。对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在材料采购中保证材料质量满足饮水安全工程标准,以免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另外,增强水质检测工作,做好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工作,确保供水水质质量,保证群众身体健康。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31-156-02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1.1 饮水安全工程招投标市场混乱
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必须进行招投标已经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制度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范建设市场而设定的,这些机制都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在部分地区,在实行招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根据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招投标的现实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规避招标的问题,例如肢解规避,将公开招标变为具有极强自主性的邀标;二是有围标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让自己中标而与其他的投标单位结盟参与投标活动,占据投标名额,最终让自己中标,这一现象会让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费用增多,极大的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与进度。
1.2 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引水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地点分散太大,开展管理活动比较困难;二是集中供水工程的产权归属不清,造成工程管理责任主体缺位,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样很难确保工程的长远效益;三是很多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也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根本不能胜任日常的管护工作需求;四是农民群众对于水源水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缺乏水质意识,除了自己的饮用水之外,很多农户依旧是使用的自备水源,这就造成了人均用水量与设计用水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随之造成了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维护费用不足、运行成本加大等问题。
1.3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来说,一些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与生产方式上还比较落后。部分边远地区的管理者对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原有的一些农村水利工程很多都由于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问题而阻碍了其长远的发展规划,而已经建设使用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缺少管护很多都处于半瘫痪状态,改善这些问题往往因为资金不足而受到阻碍。另外,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农村环保监督管理的力量和执法力度也相对较弱,当前的很多环境监管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是结合城市来确立的,因此在很多方面都与农村的现实情况不符合。
1.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设计不合理
由于很多农村地区基层水利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技术力量与经费,导致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阻碍,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和工程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规划时间过短、对饮水安全工程的设计数据把握也并不是很精确、设计上显得比较粗糙、工程建设布局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地区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没有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出的工程完全不符合当地的需求或者供应过剩造成资源的浪费,某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艺设计简陋,甚至没有净化消毒装置,这些现象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2.1 科学规划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通常包含了规划设计、科研报告、建设方案等内容,只有做足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饮水安全工程顺利施工建设,才能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进度。必须要按照工程建设的规范流程,要把饮水安全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于投资计划下达之前,从而让工程建设更快的实施,另外还必须对设计单位进行合理的选择,确定工程设计标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后的质量。
2.2 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
要根据当地的供水需水的实际情况,遵循优化配置的原则,把农村引水区域科学的分为多个水源供水区,积极做好各个供水区范围内的新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水处理力度,要对现有的水厂给水工艺进行进一步改造,确保净水工艺处于先进的水平,提升水质检测工作水平,让水厂工艺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科学合理的对水利工程进行布局,让其技术经济指标处于最佳的状态。另外还应该积极的规划供水网络,加强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供水水质;而在分散式的供水区域中,应该给那些相对分散的农户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例如修建蓄水池等方法来保障其用水。
2.3 做好饮用水安全监控
要结合地区实际建立完善水质监督管理系统,从水源到水厂再到农户的这一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如果水源的水质有任何异常现象,各水利管理部门要及时的收集信息,按照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及时对源水供应与水质净化处理部分作出适当的调整,确保农户的饮用水安全。而对于一些处在山区内相对比较分散的用户来说,也要将他们纳入到水质监督管控系统之中,可以通过建设蓄水池和净化池等方式,来对水源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2.4 建立工程管理长效机制
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布局要摒弃那种传统的分散式布局,可以与目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配合,将工程建设的标准适当提高,把城市和农村都同时纳入到一个供水体系中进行管理;其次,要加大执法监管的力度,确保工程规范建设,要让建设单位负责人明确责任,有效进行施工管理;最后,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让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监管职能。
3 结束语
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现状管理,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确保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振华.农村饮水安全的属性及水源保护的反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26.
关键词:饮水工程;安全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可持续评估
1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1.1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我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日常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许多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问题。不论是工程项目法人管理、乡镇水利站管理或者是农户自行管理,都存在欠缺。1.2提升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质量的方式。必须要先认识到饮水安全管理工程的基本性质,因为饮水质量直接影响当地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所以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准公益性质的工程,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特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政府必须要从财政等方面加以扶持。从政府的角度,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必要条件。因为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准公共性产品,具有行业垄断性质,所以政府必须加以监管。政府的监管目标较多,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保证供水工程日后运营的正常进行,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提升工作效率,利用相同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目前常见的政府监督管理工作内容集中在市场准入、项目建设价格监督、水质监管等方面。农村地区供水市场化模式建设的选择,离不开不同地区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资源背景等。所以各地区的政府可以通过私营机构运营的方式来减少失业部门的工作压力,提升事业部门日常生产效率。作为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如发达国家,所以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的方式来优化供水系统经营权,这也是目前国家改革的重心之一。工程项目产权,是目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点之一,以为与改革相关的法律条款正在不断的完善当中,各种政策以及配套政策也更适合农村地区,所以更要看紧产权,放开经营权。
2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持续评估
2.1构建可持续性评估体系指标。以当前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评估指标发展情况为基础,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基本意义(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分别提出不同的构建目标以及构建环节;首先要先选定目标层的代表项目可持续性,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大方面提出可持续性评估模式,并构建专业化的评估体系准则层。其次要选择一些经济性比较强、社会性、环境性良好的细性指标,利用这些细性指标来构建专业化的评估体系指标层,并且还要从项目的综合评估等角度出发,提升持续性效益收入。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长效建设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细节较多,且所有的环节都集中在环境、社会以及经济这3个方面[1]。2.2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可持续性评估模型构件方式。以PPP模式为基础,融入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3种必要因素,提出如何构件可持续效益模型。工程可持续性效益影响要素较多,投资回收期、投资就业系数、项目环境影响、工程建设资金保障率、脱贫人口变化、污染物排放量、供水增长率、科教文卫效益、对周边生态影响、经济内部收益率、收入分配效益、可持续发展效益、经济净现值、群众满意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建设都是常见的要素。因为PPP模式当中,所有的项目投资主体的日常投资期望是不同的,所以工作人员可以自行对私人投资方在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占到的份额进行设定。假定公共政府部门在项目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结合私人投资期望经济以及社会、环境效益所占权重,明确公共政府期望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值权重,从根本上反映出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不同角度的期望值。以上文提出的可持续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为研究基础,通过层次分析的方式,将其分成目标层、标准层、指标层等。首先要将可持续性评估模型的总目标分解成不同的目标层、准则层以及项目指标层。之后使用标度法计算模式,对不同层之间的因子指标进行评价,计算出相应的判断矩阵。对矩阵特征以及矩阵的向量特征等进行计算,得出对应的本层指标针,并计算相应元素权重。除此之外,还要计算矩阵一致性标准模式,对矩阵的可靠性以及矩阵一致性等进行验证,一致性检验指标数值越低,代表结果越理想。针对目前农村地域饮水安全工程指标评估发展的情况,通过专家打分法等模式,对指标进行分级处理。还可以将专家赋分和不同项目日常建设细分指标的权重融合,求二者的乘积。汇总不同隶属曾指标,将不同隶属曾指标的分数进行求和处理,并汇总,得出最终的经济效益值、社会效益值以及环境效益值[2]。
3实例分析
该工程贵州省某市,辖区内有经济开发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工程项目建设总经费投资6000余万元,财政补贴超过总投资数量的66%,其余项目建设资金由私人出资。该项目采用PPP模式筹集到的私人资金约为2000万元,占到项目总工程款的33%。对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参与方进行调查发现,私人投资方和公共政府部门的投资,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按照上文所提出的计算方式以及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以及专家打分法等,明确不同指标权重,对最大特征向量一致性进行检验,保证归一化处理效果。通过对各种项目建设数据以及参数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发现,该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值、环境效益评估值以及社会效益评估值分别为77.121、78.321、71.08,整体综合评价为75.507.按照近年来沿用的划分等级标准,对比项目效益发现,项目不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效益,都已经达到了2级水准。从整体上来看,该地区开展PPP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对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起到了正面的影响,项目建设可持续性比较理想。不同分数代表等级如表1所示。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上文以贵州省某地区的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为基础,分别阐述了应如何对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并提出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希望可以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作者:刘海燕 单位:安顺市平坝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问题;建议;甘肃张掖;上三灌区
中图分类号 S2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74-02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及运行管理现状
1.1 工程实施现状
上三灌区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灌区内有龙渠、大满、小满3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7个机关农林场。总人口2.8万人,有农业劳动力1.35万人。在20世纪灌区群众饮水主要水源为涝池、水窖和农民自筹加国家投资新打的机井,采用“谁受益、谁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2002年,通过国家投资项目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在灌区内的实施,投资新建了龙渠水厂,采用集中供水的方法,解决了龙渠乡龙首村、保安村、什八名村、新胜村、敦源村、下堡村、白城村和高庙村8个村和大满镇新庙村、李家墩村、大沟村及汤家什村4个村的饮水问题。采用农村供水站集中管理,受益村参与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2009年,为了运行管理方便,区水务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又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交由灌区管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了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供水管道破损严重、供水不正常、群众吃水困难等一系列问题,2011―2013年,灌区抢抓国家投资机遇,积极组织动员灌区群众参加人饮安全工程建设,2011年新建了和平水厂,解决了大满镇朱家庄村、大沟村、朝元名村、四号村、小堡村、兰家寨村、汤家什村、李家墩村少年军校、和平林场及3所学校的安全饮水问题。2013年,改建了龙渠水厂,解决了龙渠乡龙首村、保安村、什八名村、新胜村、敦源村、下堡村、白城村和高庙村、头闸村9个村、大满镇新庙村、黑城村2个村和小满镇甘城村、张家寨村2个村及3所学校的安全饮水问题。灌区所属村社及单位均用上了合格水质,3个乡镇24个行政村、8个农场2.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1.2 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人饮工程管理维修范围划分为2级管理,即第一级管理范围:从水厂主管到各村村检查井(含村检查井)止,由供水厂负责管护;第二级管理范围:各村检查井以下检查井及管网、街面管、入户管,由所在村社户管理,并按照“谁受益,谁负责,谁管护”的原则,由受益村、社、户管理维修。供水厂管护区内的供水管道及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费用由供水厂负责,村社及机关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管护区内的供水支管和分支管道及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开挖与回填按照各村社、企事业单位划分的管道区域各自承担,水厂提供维修技术服务。故人饮工程多由村委会、供水厂、农民用水协会等运行管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管护经费难以落实,加之入户工程存在缺陷,使得管理单位举步维艰,运行困难。
2 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把关不严
工程建设过程中,未有效控制管道埋深问题,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冬季管道被冻[1]。此外,人饮工程中的水表、配件一般都由中标单位采购,虽然有合格证,但产品质量仍然无法保障。
2.2 缺乏统一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对水质变化、管理漏洞无法及时发现。加之维修、收费方面只能由水务部门自行挑选人员负责,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2.3 无法及时进行水质检测
近几年建成的工程都是机井直供农户家中,水没有处理,没有消毒设施。虽然采用集中供水的农村安全供水工程均安装有消毒设施,但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正常运行。此外,工程规划时,没有考虑水源地保护问题,大量建筑使得地质水层逐渐发生变化,影响水质[2]。
2.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困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时,由于投资较少、建设标准低,造成实施的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直接入户存在诸多问题,若改造工程,则一方面由于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对改建工程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工程量较大,缺乏改造资金。
2.5 缺少政府补贴机制
农村工程战线长、水损大,且阀门井和联户水表井多被农村重型车辆碾压损坏,浪费水资源,总表和分表的水量差距较大,为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这部分水损水费、人员工资以及维修费用需要政府补贴[3-4]。
2.6 水厂运行管理经费高,水价核算成本低
水厂属自收自支的企业单位,水厂在运行过程中,电费及维修养护经费较高,国家虽然在人饮安全工程运行方面对电价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在基层运行中并没有执行下去。受益区群众在人饮工程安全运行方面,责任意识淡薄,违规操作,致使水量损失严重,管路损坏严重,导致维修养护经费增加,再加上物价部门水价核定成本偏低,而部分群众思想意识差,等、靠、要思想严重,水费收交困难,使水厂的运行管理成本远远高于收取的水费金额,水厂的运行十分艰难。
3 建议
3.1 严把工程建设关
工程建设初期,加强宣传,为确保工程安装质量,工程中所用管材、管件全部实行政府采购,进场后现场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5]。管沟开挖深度必须在冻土层以下,以确保冬季管道不被冻裂,一般不小于1.8 m。管沟回填时首先人工回填护管土至管子以上30 cm,然后进行机械回填,管沟开挖回填必须在专人监督下进行。在安装管道及管件前,对参加安装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安装阀门检查井时,首先确定检查井的选址,检查井宜选在沿路且不易被车辆碾压和离渠道较远利于工作的空闲地段;其次,检查井配件设计及安装应以利于管理方便为原则,切忌偷工减料。
3.2 建立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机制
3.2.1 供水组织管理。上三灌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由甘州区上三渠水利管理所所辖水厂直接管理和维护,水厂配备专业人员对所辖范围内人畜饮水工程进行专业管理和维护。水厂按照遵循市场化运作的相关原则,实行“以水养工程、以人保工程”,按照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规定的职责分工,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并从技术、机制等方面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
3.2.2 供水生产管理。供水方式根据农户及单位用水量和制水情况,可分为全天供水和定时供水。水厂根据各用水户及水厂出水情况,确定各用水户的供水方式,并明文通知各用水户。水厂在改变供水方式的前1 d向各用水单位下发通知告知用水户,保证用水户的正常用水。
供水管理由水厂统一负责、受益单位(村委会)配合进行。各受益单位(村委会)确定1名负责人具体抓好本单位的供水管理工作。受益用水户的水表计量登记、水量差额分摊、水费收缴工作由所在单位(村委会)管理人员负责,供水厂管理人员与村社负责核实监督。水量登记、水量差额分摊、水费收缴要做到公开透明。
供水计量以村社为单位,按照“计量到社、分摊到户”的原则。以社为供水计量点,用水户为用水计量单位。户内水表与供水计量点数的差额由用水户根据各自的用水量分摊,并将户差额分摊数在各受益村社公务栏进行公开。
各级供水、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供水、收费的各项制度,做到水量、水价、收费公开,严禁加重用水户的负担。
3.2.3 供水设施管理。供水工程设施指供水厂内供给水源、各类供电供水设备、建筑物、供水管网系统中的输水管道、检查井、闸阀水表及附属建筑物。供水厂负责供水范围内的主管,分支主管及检查井的维修与保养[6]。村级检查井以下管网及设施属村社及用户个人所有,并由村社及用户个人具体管理、维修与保养。
3.2.4 水费收缴与管理。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时属重要的商品,用户应自觉按时缴纳水费。水量采用水表计量,由双方签字确认实际用水量,以立方米(每1 m3折算1 t水)为单位计收水费。用水量的计算按照“供水到户、计量到社、按季抄表、以社核算、收费到村”的方式进行。村社用水总表的水量与用水户水表用水量之间的差额由村社管理人员在村委会的监督下进行分摊。将分摊的用水量登记入帐并张榜公布,做到“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收费公开”,并将认定的计费水量和金额填写在“用水户须知手册”水费收缴表上。用水量的计量及水费的收缴可安排专人负责,以便统一管理,统一收费。
3.2.5 工程维修管理。成立具有丰富维修安装经验的专业维修管理队伍,专业对管道、检查井及水厂首部系统进行维修,并在发生抢修事件中,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抢修完成,确保水厂运行安全、正常。
3.3 加强水源地保护
工程建成后,在水源地周围建警示牌和界桩,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供水厂水源是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供水工程是确保用水户饮用安全水的重要渠道,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批准,不准改装,迁移或拆除公共供水设施。
3.4 建立自动买水系统,政府适当补贴维修费用
为了减少农村抄表工及收费人员的工作压力,可建立自动购水系统,农户可自行购买水卡。此外,由于水厂运行管理费用较高,仅靠收取水费难以负担,工程运行困难。因此,为确保饮水工程正常运行,政府应适当给予补贴。
3.5 建卡网络传递信息
对所有管路、检查井、首部系统及用水户进行建档立卡,摸清管网系统运行状况,为及时抢修及材料储备打好基础。另外,为使水费收缴顺利,运行管理者可同用户签订供水协议书,使农户明白供水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人员抄表后,可短信告知用户水量及水费,让用水户在固定点缴纳水费,养成自觉交费的习惯[7-8]。
3.6 建立奖罚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供水水源,供水管道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和义务。供水期间发现工程重大隐患及时报告从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给予50~500元的奖励;对破坏供水水源和损坏供水管道工程及其附属设施、违反用水的行为,有权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监督举报的单位或个人,对举报的行为一经查实,给予50~500元的奖励,并对举报人保密;对破坏供水设施行为的一经发现,除责令当事人修复后恢复原状外,还应处以损坏设施价值2~5倍的罚款。
4 参考文献
[1] 石建锋.张掖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04(5):36-39.
[2] 方丽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5):212.
[3] 胡洁.浅析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7):61-62.
[4] 郑家国,李j.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14(21):139.
[5] 计鸿博.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9):18-19.
[6] 史晓勇,武高永,郜玉亮.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J].内蒙古水利,2015(5):107-108.
关键词:农村饮水;运行管理;经验;做法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地处六盘山东麓,土地总面积2528.65km2,其中耕地面积8.40万hm2。1983年10月建县,属国家“西海固”贫困县之一。彭阳县现辖3镇9乡,156个行政村,总人口25.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30万人。全县水资源短缺,农村饮水设施落后,供水条件差,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建县以来,彭阳县抢抓国家实施“生命工程、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历史机遇,先后建成农村饮水工程56处(饮水安全工程15处,饮水解困工程41处),完成总投资5247.75万元(国补投资4419.00万元)。现状年供水能力241.37万t,年供水量72.02万m2,受益人口142846人。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抓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只有工程良性运营,工程的效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彭阳县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通过多年地不断探索和尝试,制定出台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形成了以“县农村饮水管理总站+乡镇管理委员会+农村用水协会”的成功管理模式,逐步探索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优质化服务和两部制水价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工程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引导、服务措施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全面落实工程管理、管护及维修责任,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充分发挥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走以水养水、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针对工程布局分散、供水管网分散、维修资金筹措难、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工程日常检查维修制度,根据不同工程的运行特点,定期检修,推行限时维修制和服务承诺制。通过建立维修资金保证基金等尝试,探索维修资金积累方式,实行奖罚分明的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考核考评,逐步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工程维修养护体系,实现农村饮水工程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良性运行的目标要求。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以“保障正常供水和良性运行”为目标,逐步建立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优质化服务的新机制,保证工程正常运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2.1狠抓宣传培训不放松 农村人口的文化结构相对较低,安全用水意识缺乏,良好的用水习惯形成率比较低。通过进户宣传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水法规知识和中央、区、市、县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政策性文件,宣传工程管护、维修养护及安全用水知识,使广大用水户掌握法律、法规和用水政策,提高全民维护农村用水设施和节约用水意识,增强全民参与用水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逐步推行群众自我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建立岗位培训制度,选派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学习观摩等,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定期聘请专家对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和定期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2.2推行“两部制”水价管理 彭阳县农村人口居住相对比较分散,工程规模小,用水户少,工程运行费用高,农民用水负担较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营,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行两部制水价政策。即:在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区内,用水户每月用水量不足1m3者,按1m3计费;用水户每月用水量超过1m3者,按照实际用水量收取水费,使工程运行的基本费用得到了有效保障,农民的用水负担大幅减轻,工程的投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可持续运营发展的目标。
2.3多措并举促管理 彭阳县在红河川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中,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择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术能手承担工程运行管理,实现了工程保本微利、良性运行的目标,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对店洼、海家湾等10处农村饮水工程分别成立饮水管理站进行目标管理,县水务局同管理站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管理目标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并严格责任考核。形成了站长负总责,站员具体抓,上下协调,齐抓共管,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性运行机制。
对任湾、罗堡等44处农村饮水工程选派水利职工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每个职工负责1~2处农村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职责,量化目标任务,严格考评考核,落实管理责任,做到工程建成有人管,工程毁坏有人修,努力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2.4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供水效益低,供水管线长,用水户居住分散,维护管理难度大,农民用水水量少,水费收缴困难等问题。面对问题,总结多年的管理经验,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逐步使管理规范化。在水费收缴方面,变过去边抄表边收费为抄表与收费两分离的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了水费收缴管理办法,建立水费收缴专户存放,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杜绝了过去收费随意性大,水费标准不一,监督管理疏漏等现象,形成以各供水管理站为单元设立缴费点进行专柜收费,专人管理。县供水管理总站定期进行走访调查,以使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在工程维修管护方面,公开工程规模、服务电话和投诉电话,制定工程维修管护办法,成立专业维修队,常年负责全县供水工程的维修管护,对供水管理人员公开选聘,对选聘的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格考核考评制度,落实奖惩措施,在坚持每半年集中考核的基础上,每季度对全县所有工程的运行情况、实际用水量、财务收支状况进行核查登记,汇总分析,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年终考核将平时考核纳入总考评结果,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挂钩,做到奖惩有别,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加强供水水源地的保护 针对农村饮用水水源不断受来自生活废弃物、乡镇企业和工业排污的污染,彭阳县修订完善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办法》,制定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规划,根据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类型和分布特点,合理规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控制生活、工业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目前对红堡、店洼、水头等12处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地进行拉网式保护,设置标志牌14个,警示牌38个,水源地水质监测点12处,围网28.66km,建土谷坊72座。在水源保护区栽植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使水源地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
3.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辖区内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改善了乡村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条件,对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当地的小气候,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工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饮水工程水源水量不足 近年来,受干旱气候影响,年降水量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不足,造成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水量不足。尤其5-7月用水高峰期,不能保证持续供水,只有通过轮流供水或阶段性供水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设计供水保证率无法实现。
3.2水源污染因素不断增多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及粪便乱堆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加之,农村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遇到下雨天,产生地表径流,使大多地表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乡镇企业、工业的不断壮大,县城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污水和工业排污增多,被污染的地表水向下游入渗,直接污染到地下水源,甚至汇入其他水体,从而会污染到整条流域。
3.3水质检测工作滞后 彭阳县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工程投资低,受水区域大,用水户分散且人数少,一般没有设计水质检验室和配备专门的化验设备,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人员。县上也没有财力来增添水质检测设备,不能对水质进行自检,无法掌握农村饮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从而使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
3.4工程信息化管理落后 信息化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安装信息化操作系统,工程运行可以由计算机终端和网络进行监控和操作,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但由于受地域特点的限制,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饮水工程管网分散,供水设施分散,信息化操作系统安装成本高,地方没有能力解决,是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宁夏南部山区推广应用一大制约因素。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1. 前言
1.1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1.22005年之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状况为: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水质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用水方便程度低,远距离运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1.3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饮水巩固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水源设施好了,供水保证率高了,水质也好了,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不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建管模式滞后:集中供水工程虽然实行了责任制管理,但依然不完善,日常运行中,水费不能及时、足额收取,维护经费不到位,工程管护不到位,造成水源损坏,水质变差,供水量减少,部分村内工程主管网损坏,只能实施定点供水。
(2)行业管理不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无暇顾及农村饮水业务指导,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剧。
2.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程建设人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以下几点经验:
2.1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1)科学规划是一个工程的基础,为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成立由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领导和协调工作;吸收专业人员参加项目实施,由水利、卫生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规划编制及专家咨询组;全面推广从前期工作到建后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式方法,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
(2)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根据各乡镇、村居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距城区自来水厂管网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尽可能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具备集中供水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宜新建、改建自来水设施。
2.2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1)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2)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2.3狠抓建设管理。
(1)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
(2)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4多渠道筹集资金。 修建饮水工程所需资金、材料、设备,应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联村饮水工程要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根据受益多少分摊劳力和资金。饮水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或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失效,由乡、村自筹解决。各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5重视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要良性运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
管理和受益户参与式管理的模式,村村户户装水表,按方计收水费,使农村供水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
2.6立健全政策、法规。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发展进程、随着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力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项荫及子孙,泽被万代的民心工程会为更多的百姓谋到福祉,科学的用水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汲取先进经验、改变管理思路、正确处理好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关系、不断的改进、完善。真正地发挥最大效益,更好满足百姓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新要求。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问题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落实情况,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当前水利工作重中之重。从目前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方便了群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对饮水工程质量和管理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工程建设标准低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均由项目所在乡镇水务所负责,具体实施的施工队伍多为项目村临时组建的施工人员,水平较低,不能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措施,再加上基层技术人员缺乏,质量监督体制不健全,检查监督不严格,致使工程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施工,影响了工程的总体形象,距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
1.2 建管不平衡,重建设轻治理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活,管理部门的治理职责没有完全行使到位。致使工程不能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建设,工程竣工后,交由村集体进行管理,虽然已建工程都设有管理机构,但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日常的管理维护要求,再加上一般村都没有专项治理经费,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资金,导致部分工程设备老化,出现问题后很长时间不能解决,致使工程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效益,甚至废弃。
1.3 排水系统不完善
饮水工程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用水标准,增加了用水量,相应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加,但部分村庄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不能及时将污水排走而渗入地下,可能形成新的污染源,不利于农村饮水的长远发展。
1.4 水源保护不到位
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都划定了水源保护范围,但因无人管理,水源保护措施等同摆设,饮水水质监测除了工程刚建设完工时进行过一次监测外,并没有再进行定期监测,使农村居民的饮水存在一定的隐患。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新思路
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不难看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细做好,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新思路。
2.1 明确农饮工程新定位
(1)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统筹城乡发展。新时期下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再是简单的解决农村居民的吃水困难问题,而是把使农村居民能够像城镇居民一样及时、方便的吃上安全水,降低介水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作为初级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把农饮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与新民居建设有机结合、与空心村改造、土地利用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农饮工程得到落实,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农民的个人卫生,带动太阳能、淋浴器等现代生活设施加速进入农村,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来增强农村干部的责任感、提高村干部的凝聚力,提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同时借助工程的实施扭转农村的一些歪风邪气,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并为排水、道路、新民居建设等其他工程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2.2.制定农饮工程新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我们应该对已建的饮水工程进行总结,并结合城市供水工程施工规范及建设标准,制订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标准,如机井房、阀门井、蓄水池、管道等工程的建设标准,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可靠成熟的工程标准图纸,用来规范及指导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要求所建工程除满足一般土建工程质量要求外,还应满足外观的需要,如阀门井要横成排,竖成行,整齐划一,达到“一条线、一个平”的视觉效果。
2.3 采取农饮工程新措施
农村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工程的良性运转。
(1)健全工作职能
应由区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由水务、财政、国土、发改、电力、环保、纪检、审计、卫生及项目乡镇等相关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程建设、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财务监管、竣工验收、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机构,明确各机构的组成单位,并将责任分解到各单位,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其职责。
(2)严格建设程序
应该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照基建程序进行实施,对主要材料设备及重要的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信誉的材料供货单位及工程建设队伍,确保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的水平。对工程的建设实行监理制,设立现场工程监理人员,以合同管理为中心,控制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目标,加强信息管理,协调好建设各方的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
“重建轻管” 一直是农村饮水工程寿命不长、不能长久发挥效益的根本原因,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使用后,应鼓励用水户参与工程的运行管理,建立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工程管理小组,建立用水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制度,设立岗位职责,完善工程管理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实行水费征收制度,增加用水户的节水意识,避免浪费水的现象发生,科学合理的制订供水价格,落实工程折旧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工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4)推进水务一体化
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农村排水工程统筹进行解决,杜绝农村生活污水的入渗,并应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将农村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农村饮用水源的安全。在渠灌区下大力封堵灌溉机井,使用地表水灌溉,在井灌区大力发展节水工程建设,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保证农村饮水的基础上,逐步有序的关停供水水源控制范围内的原有水井和用水户饮水自备井,确保饮水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5)加强水源地保护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应合理划定水源保护区,依法加强水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保护范围内再进行取水工程的建设,与饮水工程抢夺水源,并且严禁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开展任何污染水源的活动,严防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水质监测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关键工作,应定期对已建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将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将会使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看齐,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用水,改善农村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