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价值取向

时间:2023-06-30 16:07:45

导语:在企业价值取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价值取向

第1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价值取向;双赢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106-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完善,国民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为了使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将社会责任交还给社会,各种私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企业中出现的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然而到底社会工作者应该站在企业的角度还是员工的角度开展工作呢?本文就两种不同取向的企业社会工作工作模式,来探究企业和员工双赢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的实现条件。

一、企业社会工作基本概述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起源:EAPs

EAPs的全称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即员工帮助计划。在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的许多企业中推行一种福利方案,这种福利方案旨在解决职工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EAPs是西方企业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面的企业福利方案,这对我们解决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人员及结构问题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起源,但在借鉴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工作的模式。

(二)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简单来说是指在企业管理与运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社会工作者或者企业中承担这部分职能的工作人员,秉持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帮助职工解决个人的困难,改善人际关系网络,缓解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帮助企业改善劳资关系,发展形成和谐高效的生产氛围,从而减少企业管理的难度,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

二、两种不同取向的企业社会工作

(一)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制,我国的企业管理和企业职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情况,这些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组织管理和生产效率,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提高企业职工的满意度和幸福度,构建和谐企业,关键在于以员工为本。

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认为,在不逾越企业底线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员工服务,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和促进员工福利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无疑有利于塑造企业的公众形象,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达到员工、企业、社会的共赢的局面。

这种取向的企业社会工作强调企业中“人”的因素,企业必须对员工负责,并且将对于员工的福利责任落实到实处,把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看到员工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长远效益。它强调社会工作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调对员工及其家庭,社区履行企业责任,并且提倡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二)以企业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

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他们关注的永远是怎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对于维护职工的权益,提高其福利水平,帮助其调适心理压力的问题,畅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沟通渠道的意义缺乏一定的认识。这就使得企业中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他们专业技术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企业为本的模式有别于以职工为本的模式,它强调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服务”,企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辅助者”,要帮助管理者解决劳资冲突,维护劳资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帮助管理者有效率的进行企业管理工作。这种取向的企业社会工作遵循下列原则:(1)企业社会工作的实施要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2)企业社会工作的具体工作应该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系统相协调,即社会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权责和任务,在实务的过程中,处理好与工会和人力资源的关系;(3)企业社会工作的实施要符合现实企业组织管理的特点,从而减少企业社会工作和企业管理的成本;(4)强调科学量化的工作方法,以及对介入结果进行评估。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工作可以协助企业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健康运行,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减少未来问题处理的成本,稳定劳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市场中可持续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价值选择

以企业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他们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则充分地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重视企业全体员工福祉的实现。这使得社会工作者或者承担这方面职能的工作者遭遇专业的价值冲突,比如说当企业现行的体制不利于员工的发展或者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企业社工常常会陷入艰难的抉择。

三、员工与企业双赢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

(一)改变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明确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他们关注的永远是怎么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很难在较短的实践内就看到成效。为企业的员工提供福利,安排管理者和相关的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都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如果企业因此对企业社会会工作项目做了了时间的限制,必然会导致服务的不连续和短期性,那么最终服务的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因此作为企业社会工作者,应该向企业的管理者澄清其中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使企业知道这种服务项目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虽然可能不能在短期内看到服务的效果,但是能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百利无一害。只有企业明确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得到了企业的支持,才能保证企业社会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创新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

以企业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中,工作者的角色倾向为管理者的辅助者,工作的重点是缓和劳资冲突,建设和谐的组织氛围,帮助维护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中,工作者的角色倾向于员工利益的维护者,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员工的基本权益,必要时博士企业做出让步。这两种取向的企业社会工作都强调了企业和员工的“服务接受者”的角色,忽略了服务对象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现代社会,企业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企业更担负着对职工的生活支持的责任,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这意味着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不单单是维护劳资关系,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等这么简单,而是要积极地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能动员企业、员工、社区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使社会工作者能够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提供服务,建立企业、员工、社区自我服务和负责的工作模式。这样不仅是将企业或者员工看作“服务的接受者”,更激发和提高了他们自我服务和管理的潜力与能力。

(三)明确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共赢

以企业为本和以员工为本的企业社会工作,虽然出发点不一样,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寻求员工、企业和社会的共赢。这种共赢的理念需要通过企业社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透漏给企业和员工双方,使他们明确对方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对立面上。明确了这点以后,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先就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工作的介入点,比如说新进职工的适应问题以及离职员工的保障问题。

1.新进职工的适应问题

企业的新进职工对于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都非常的陌生,并且部分的新进职工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比较容易成为弱势群体。社会工作的本质就是帮助弱势群体,所以帮助这些新进员工自觉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自身的权益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是可以采用职业发展和组织适应辅导。根据他们的能力以及性格特征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向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对于激发新进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非常有好处的;也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织部分或者所有的新进员工组织适应的辅导,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小组社会工作者组织,帮助他们掌握自我解压和调适情绪的方法,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离职员工的保障问题

第2篇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0 -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2016年将可能超过770万,加上往届生,2016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在找工作。出于培养成本的考虑,高校文科过度扩招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文科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渐达到饱和,甚至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导致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同时,由于有些文科类工作技术性要求较低、上手快,使得非文科专业学生“入侵”,挤占文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所以,在大学毕业生中,文科生是就业相对更加困难的“弱势群体”。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帮助文科大学生就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是从文科大学生自身角度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作了很多研究,但是专门针对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课题组以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特点、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以南京邮电大学 2015届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5个文科专业中的300 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为性别、政治面貌、生源地等客观信息;二是被调查对象的就业价值取向,主要了解就业价值标准、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能力认知3方面内容。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 98%,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符合调查要求。调查对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50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65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42人,统计学专业学生44人,经济学专业学生48人;男生61人,占24.5%,女生188人,占75.5%。生源地为中小城市的82人,大城市的22人,农村90人,乡镇53人。独生子女133人。对经过筛选的 249 名调查对象的问卷材料采用 SPSS19.0 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的分析

对于就业发展因素中“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就会较少考虑名利报酬”的问题(表1),完全同意的同学占11.79%,基本同意占34.55%,不确定的占25.2%,基本不同意的占23.98%,完全不同意的占4.47%。这说明文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并不是以兴趣爱好为首选,坚持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的学生寥寥无几。

对于“择业中个人的长远发展很重要”的问题(表2),选择完全同意的同学占53.47%,基本同意的同学占41.22%,不确定的占3.27%,选择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极少。说明大部分同学已将自己的职业方向纳入日常考虑的范围,积极主动地思考、设计自己的未来。

在职业选择因素的主要选择指标上(图1),对于“首选的就业单位性质”问题,排在第 1 位的是事业单位,占22%;排在第 2位的是政府机关,占19%;排在第 3位的是国有企业,占18%。可见,大学生最看重的还是职业稳定和保障性以及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

在关于职业声望地位因素的主要选择指标上(表3),职业声望地位并不是重要的首选因素。排在第1位的是“工资福利”,排在第 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排在第 3 位的是“工作地点”。这跟前面的职业发展因素中相符,说明文科大学生以个人发展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和个人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文科大学生就业目标期望的分析

调查对文科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期望的影响因素分别作了单因素分析,在就业前景的展望上(表4),持乐观心态的文科大学生占 56.5%,持一般心态的占 40.7%,持悲观心态的占 2.8%,大部分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比较好。

在起薪期望上(表5),32.7%的文科大学生希望毕业时月薪 4000~5000元,17.3% 希望月薪3000~4000元 ,3%希望是3000以下。有 47.8%的学生选择了5000 元以上,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

就业目标的选择上(表6),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文科大学生占47%;选择一步到位的文科大学生占29.1%,选择先就业再创业的文科大学生占22.3%。选择直接创业的文科大学生占到1.6%。说明文科大学生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态度还是非常理性的。

(三)当代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的分析

在调查“你打算或已通过哪些途径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问题时(图2),59.4%的文科大学生选择多参加实践活动获取经验,43.4%的文科大学生选择多考取一些证书。“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排在第1位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排在第2位的是计算机等级证书,排在第3位的是奖学金证书,排在第4位的是“优干”“三好学生”证书。说明文科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越来越符合社会的现实需求,重视培养自己工作中实际需要的能力。

四、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追求个人成就和价值

首先,在处理专业和职业是否对口问题时,82%的文科大学生不太强求专业是否对口,而是认为与专业有关就行,不一定非要对口。其次是在就业意识方面,只有29.1%的文科大学生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第三是选择就业地域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内地省会城市,其次是沿海城市及家乡。就业取向日渐成熟,择业思路理性化,由单一向多样发展,也反映出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强烈的家庭依赖感。

(二)就业期望稳定性高的职业

由于受教育投入较大、家长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文科大学生更愿意考虑在大城市、发达地区、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就业,而很少有人愿意去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尽管这些事业单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且录用人数较少,但因为这些单位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所以还是绝大多数文科生的选择。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倾向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更有前途的职业,这说明他们比较务实,追求职业所带来的直接利益。

(三)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偏向于稳定而丰厚的收入、积极自由的工作环境、有社会地位并受人尊敬的职业。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很多大学毕业生们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容易失衡,虽然大多数学生不是非要选择大城市就业,但是对于偏远地区仍然是不予考虑。从收入角度看,文科大学生对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元这个等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浓厚。文科大学生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待遇比较多,而为社会作贡献考虑少,他们崇尚自我,要求实现自我,把工作当作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渴望事业成功,部分大学生过分看重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五、影响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因素

(一)个人、家庭及成长环境因素

大学生最早接触的环境――出身地域和成长、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很多文科大学生在就业时会根据家庭的社会资源是否优越,能否为自己获得更为理想的工作机会,而放弃本专业的工作,选择在其它更有利的行业发展。文科专业普遍有专业技能性不强,可替代性高的特点,因此客观上造成了文科学生就业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更多选择也意味着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机会也可以被其它专业的学生占据。另外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就业取向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文科大学生求职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少用人单位在审阅大学生的求职简历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有无相关工作经验,不符合要求的简历会被立即过滤。用人单位注重工作经验使大学生失去了很多系统职业培训的机会,限制了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英语等级、计算机水平、是否为党员、是否为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也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用人单位的录用要求已经逐年提高,仅具有单一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提出了综合能力强、可塑性高、文理兼顾的复合型人才的用人要求。文科大学生只有基于对职业的正确评价,在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摆正自己的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就读学校的声望、自己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等等进行综合考量,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二)社会经济的时代变迁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承担着国家和社会的厚爱和重任,国家实行统一分配,大学生也更多关注社会的需要和人生的理想。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择业途径从“统一分配”走向“自由选择”。社会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协调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文科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

(三)学校职业教育角色的缺失

就业价值观是学校职业教育效果的总集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是自身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而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这些观念都处于完型阶段。高校的职业教育对其价值取向引导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面对着各种信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只能依靠自身的探索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不理想,只关注书本理论的传授而缺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课程指导和实践运用。作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者之一的高校教师,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看待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

六、引导文科大学生确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

(一)为文科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

高校要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之中,新生入校后就应该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努力方向。高校要加强文科大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为其开阔眼界。针对有些学生基于就业考虑过于注重一些技巧和具体技能的培养,忽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学校应加以正确引导。要尽早让文科大学生了解自己适合的工作及自己的工作兴趣,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很多具体工作中,大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远没有想象中的难以达到,往往是简单,针对性强,但很实用,掌握的过程主要是练习强化的过程。从教学安排看,职业教育不应集中于毕业那一段时间,而是应该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常向在校大学生介绍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该从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做起,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供文科大学生选择。高校应给大学生在校期间安排更多的实践和培训机会,教学要以提高文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少大学生的确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很难融入企业文化,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掘文科大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特点,重点发掘大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其充分理解职业、自我认识,正确的定位职业,培养大学生自主转换、开拓、适应各种职业的能力和善于运用职业的发展能力。高校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发展目标、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的差异进行求职技巧等辅导。文科毕业生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时,应坚持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兼修的原则,弥补素质结构中的不足,把自己培养成既博又专、文理兼修和全面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使得自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择业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三)引导文科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定位

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帮助大学生认知自身,合理定位。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在服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中。高校应指导文科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不合理、不规范的就业限制时,以平和的心态和适当的方法理性应对。职业是可以变化的,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职业都是可以做出一番成绩的。转变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调适自身择业心理,并正视现实,适当调节就业情绪,端正就业目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13 史上最难就业年 工科好找文科就业难[ OL/ED ].http:///c/201305/28/n3869239.shtml. 2013-05-28.

[2]何春生.浅谈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几个显著现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 9 (31) 3 ( 总第 89 期):4-7.

[3]麦可思研究院. 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3,(06): 121-124.

[4]郭清秀 孙宏艳 贾 敏.文化负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的“蜗居”征候探析[J].企业导报,2012 ,(12):201-202.

[5]丁媛.文科毕业生就业观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内江科技,2011,(04):99.

[6]赵旭.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 :60-61.

[7]赖莉飞.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调查――基于就业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2 :56-60.

[8]贾兰芳.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报告―以长治学院为例[J].长治学院学 报,2012 ,2(29)1:111-113.

[9]毛丙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9)(总第189期):120-122.

[10]李斯奇.最难就业年有多难[J].今日中国,2013,(08):36- 37.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苹果公司 营销模式 经济效果 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体现为企业及其员工对待工作和产品的态度,是渗透于日常业务和经营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价值偏好、道德约束以及工作理念的集合,众多拥有高成长性和广泛产品受众的企业将企业价值观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采购、生产、管理以及营销等全过程。营销环节对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十分突出,营销产品质量、营销反应速度、营销客观程度以及营销对于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都是考察特定企业价值观践行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今国际高科技产品企业中,苹果公司(Apple inc)的企业价值观和营销水平独具风格,考察其商业成功背后的价值观驱动营销机制和经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苹果公司企业价值观及PCE营销模式

(一)苹果公司的企业价值观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苹果公司是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从1976年创立以来,经历了繁荣、衰退以及二次繁荣的曲线式发展历程,其中创始人乔布斯离开公司与重新回归构成曲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体现了其天才设计思想和个人魅力对苹果公司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乔布斯离世后,苹果公司进入蒂姆库克时代,然而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企业价值观却得以保留。总结苹果公司的价值观体系,可以用十六个字加以概括,即“鼓励创新、引领行业、精益求精、高端定位”,定位其企业运作与发展历程,十六字价值观体现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以及营销等方方面面,并为众多企业所借鉴。

大规模申请专利和集成电脑、数字以及通信产品是苹果公司的“鼓励创新、引领行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据统计,从乔布斯1998年重新回归苹果公司至其2011年离世的13年时间里,苹果公司推出的硬件产品种类达到30余种,软件版本合计推出和更新50多种,如表1所示。公司打破了“摩尔定律”的周期性规律,在电子科技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饥饿营销、定位高端市场、打造极致产品体验、建立口碑式品牌推广模式以及坚持产品价格的低回落速度,这些都是在充分考虑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基础上实施的,苹果公司基于产品(Product)、产品链(Chain)以及消费者体验(Experience)的PCE营销模式逐渐成为科技产品营销界的标准制式。

(二)PCE营销模式

PCE营销模式从产品、产品链以及消费者体验角度而组织市场活动的特征是对苹果公司价值观体系的贯彻,既考虑到产品质量和价值链主体利益,又充分理解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十六字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建设怎样的产品链、打造什么样的用户体验”。苹果公司的管理层认为,科技界中的企业应该去主动引领市场中的消费走向,而不是被动的去适应市场,正如苹果公司的前任领导者乔布斯所言:“消费者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把东西摆在他面前”,这样就确立了苹果公司基于主动市场拓展的营销模式,精良的产品工业设计与PCE营销理念为其商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从苹果公司PCE营销的行业背景来看,目前全球移动通信业发展迅速,移动通信工具在经历了彩屏和多媒体发展阶段后,已经正式步入智能化及其后续深入发展阶段,移动宽带和移动运算成为当下通信发展的核心。苹果公司恰逢其时的推出了符合全球通信产业发展需求的移动电子产品,这是对行业状况的深刻把握,从2007年第一部通讯终端以来,相关产品迅速建立起年度更迭机制,云端应用商店在全球拥有近6亿的活跃用户量,电脑产品、数码产品和通信产品的三线结合发展模式取得成功,其中脱离Windows和Linux的独立Mac OS软件操作系统成为苹果公司的标志化产品。

PCE模式要素及苹果公司产品营销效果

(一)PCE营销模式要素

PCE营销模式以产品(P)、产品链(C)以及消费者体验(E)作为主要构成要素。苹果公司遵循“卓越的工业设计”、“一流的技术支撑”、“至繁归于至简”等思想而进行产品研发,其中追求极致的产品触屏滑动设计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原苹果公司产品经理安德鲁・劳德认为,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出发,企业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不是“生产”,而是“创新”,为了超越消费者预期,新产品的作用应是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迎合消费者需求。从苹果公司产品设计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协同合作来看,颠覆消费者想象的企业创新模式的确得到建立,消费者对于“装进口袋里的电脑”和“手指触控”极其认可。

产品链是苹果公司PCE营销模式所关注的第二个环节,在其核心移动电子产品基础上拓展产品样式、种类以及加强产品间的横向联系是公司完善产业链条的表现,同时也显示了其进一步占据市场、建立垄断优势以及获取垄断利润的雄心,企业产品联合营销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以苹果公司提倡的“智能生活”为例,通过借助远程控制器技术、近场通讯技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利用苹果移动智能终端来加强与中央计算机的联系,在软件闭源开发模式下,消费者将被动的出于兼容性考虑而大范围采购苹果的系列化产品,这样苹果公司就可以建立“滚雪球”式的产品营销链条和利润生成机制。

苹果公司的产品体验式营销平台主要为全球各个主要城市分布的实体体验店,体验店兼具产品零售功能,目前已有近400家苹果体验店在世界范围内投入运营。使消费者直观体验苹果产品的细致化与科技化程度是吸引其购买的重要手段,苹果公司体验店的设计充满科技元素,对于自身产品的自信与高素质的员工都使得其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每当新产品上市,消费者彻夜排队参与购买的行为具有极大的营销市场轰动效应,不仅吸引媒体的关注而扩大营销影响范围,而且真正实现了挖掘潜在客户的产品营销目的。

(二)苹果公司的产品营销效果

苹果公司目前的主营产品均发展源于乔布斯时代,iPhone、iPad、Mac以及ipod每年贡献了其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相对最晚(2010年)的iPad产品完成了苹果公司四元一体的产品销售格局。乔布斯离世后,苹果公司在产品种类上还没有实质创新,企业的PCE营销模式得以保留,在产品四元一体营销种类齐备的条件下,为考察苹果公司PCE营销的经济效果,本文依据苹果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而对“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产品销量走势、营收构成以及地域营销差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图1可知,在PCE营销模式下,作为苹果公司产品营销的重要支撑,iPhone和iPad产品销量在2011年起的连续八个季度里呈现出整体上升的发展态势,其中iPhone在2011Q4-2012Q1、2012Q4-2013Q1期间都呈现出较快的销量增长势头,2012全年销量较为平稳,2013Q1达到峰值销量4779万台,随后销量出现缓慢回落,2013Q3全球销量为3120万台;iPad产品销量同样经历了2012Q4-2013Q1的大幅增长,2013Q1达到峰值销量2286万台,随后同样出现缓慢回落,2013Q3全球销量为1460万台。从中可发现2013年以来iPhone和iPad的产品营销效果并不理想。

如图2所示,在同样的考察期间内,苹果Mac和iPod产品销量呈现出整体下滑态势,其中Mac产品由峰值时期(2012Q1)的520万台降至380万台的最低销量(2013Q3),而iPod产品销量则由峰值时期(2012Q1)的1540万台降至460万台(2013Q3);从苹果公司的产品营收构成来看,iPhone和iPad构成2013年全部营收比例接近70%,iPod只有2.1%的营收份额;从苹果公司的2013全球营收地域分布来看,美洲和欧洲地区依然是其主要营销利润来源地区,其中美洲地区贡献总利润比例超过40%,欧洲地区贡献利润比例为21.6%,相比之下,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这一数字比例仅为5.8%,如图3所示。

苹果公司PCE营销效果变动的思想启示

苹果公司的体验式营销、饥饿营销以及产品设计创新都在相当长时期内为其贡献了巨额利润,早期产品创新和企业家个人魅力对于公司营销效果的影响十分突出。在库克主导苹果公司之后,产品创新缓慢使得闭源系统劣势凸显,苹果公司四元一体产品系列中的iPod也已经是夕阳产品,营销效益出现转折,我们可以从这种“倒U”式的营销效益变化中得到以下启示:

在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坚持PCE营销,占据市场份额。苹果公司早期获得产品和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产品、产品链以及消费者体验的重视,精确定位市场,招募能够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员工,反复吸引消费者参与,通过细化产品功能来融合兼容性体验,搭建体验店等消费者基础平台来树立苹果公司的品牌地位,设立在线软件资源商店而建立持续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并敢于自我否定,其中iPhone对于iPod的取代即是典型案例。此外,苹果公司初期坚持提品生态系统和否定建设全能企业的发展理念都为其PCE营销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值得初创期企业学习。

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应努力突破原有产品创新和营销局限,重新分析供求变动而定位市场。PCE营销效果与产品创新速率和市场定位准确率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脱离产品创新和市场供求分析的PCE营销效益不具备持续增长基础。苹果公司初期定位高端消费市场而设计产品和组织销售,营销效益突出,自2011年以来,两年未曾出现产品的实质性创新,谷歌、微软、三星以及众多新兴品牌对其软硬件产业构成持续性冲击,苹果公司产品端的创新乏力与营销端对于市场供求变化以及同业竞争者实力此消彼长的忽视导致了其营销效益的转折,同类企业也应从中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1.徐德力.高科技新产品的体验式营销应用研究―以苹果为例[J].现代商业,2013(5)

2.夏磊.分析苹果公司如何通过营销策略的转变来防止品牌价值腐蚀[J].中国连锁,2013(10)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价值取向;多重价值;三维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2-0110-04

一、财务管理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国外财务理论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别:传统财务理论;现代财务理论;行为财务理论。20世纪50年代前的财务理论可被称为传统财务理论,描述性方法的运用、对会计信息的重视以及财务比率分析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现代财务理论一般认为始于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分为经典财务理论和财务契约理论。经典财务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以均衡分析为手段,以资产定价为核心,研究给定制度和契约下的财务资源配置;财务契约理论受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启发,开启了财务工具和企业性质的“黑箱”,应用Jensen和Meckling(1976)的理论、Black和Scholes(1973)的最优定价理论、Ross(1976)的套利定价理论等,重点研究财务工具、权利关系和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设”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1972年Slovic的《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开启了行为财务研究的先河。1979年Kahneman和Tvensky提出了期望理论,为行为财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行为财务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如DSSW模型,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羊群效应模型,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

财务学是一门研究财务主体行为选择的科学,财务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对财务理论的透视,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有效资本市场”和“理性经济人”是现代财务理论的重要假设。以此为基础,现代财务管理表现为“股东至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整个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围绕股东利益而展开的,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函数。也就是说,股东价值取向是现代财务理论的重要前提。尽管现代财务理论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但是股东价值取向的核心地位在现代财务理论中始终都没有动摇过。行为财务理论虽然修正了“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和“理性人”假设,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研究财务问题。但是,行为财务理论并未以投资者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研究框架,“股东至上”观点仍然是财务理论的基石,股东价值取向仍然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国外财务理论的研究始终坚持着股东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

与国外的财务理论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方财务理论的引进、吸收和实证检验,以及财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财务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财务学研究的一大特色。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有:郭复初提出了财务分层理论,于胜道提出了所有者财务论,谢志华提出了出资者财务论,汤谷良提出了经营者财务论,李心合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刘启亮提出了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论。与国外主要集中于对资本市场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财务理论的研究视角更为宽泛,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受到重视;生态问题、社会责任问题呈现出财务理论的内生化趋势;制度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重要的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在国内学者提出的财务管理理论中开始得到体现,其典型代表有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发展财务理论、广义分配理论、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论等。

尽管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在财务管理理论中开始得到体现并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但是,从财务管理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财务理论并未完全形成,股东价值取向仍然占据着财务理论的主流地位,这种以股东济利益为中心的财务理论不利于企业平等地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不利于企业自觉地履行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进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和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二、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

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财务管理理论。它在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价值取向、财务管理资本构成、财务管理目标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的财务理论框架,提出了多重主体理论、多重资本理论、多重目标理论。从价值取向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反对“股东利益最大化”,强调企业相关者利益的和谐发展,强调企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主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和谐性与持续性。以此为基础,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三个维度分析。

1.主体维――为谁创造价值?

从利益主体的角度看,财务管理存在两种价值取向:股东价值取向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

股东价值取向的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股东价值取向的企业必然注重收入、利润、股东回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略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贡献方面的责任。直到20世纪90年代,股东价值取向一直占据着财务管理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利润最大化目标所引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责任缺失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股东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股东价值取向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极大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许多利益相关者,他们都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并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不仅关注股东利益,而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按照可持续性的原则,追求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和协调化,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MachaelRion指出“企业太过强调生产目标、市场影响和利润,就会引发像危险产品、环境污染、经济困难、以及厂区面临倒闭等诸如此类的问题。”Bart对一些由于不关心利益相关者而失败的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过于关注股东利益最终会导致企业无力保护股东价值。

从发展趋势看,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正在从股东价值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演变,这种演变不仅来源于法律法规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而且来源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动力。

表1整理了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事例。尽管有些事件与财务管理并无直接关系,但

是这些事件对于企业管理价值取向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着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

从表1可见,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已经从最初的观念或理论演变成为受世界普遍接受的标准、准则或制度。更加重要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不仅资金提供者、雇员、顾客、供应商、社区、政府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而且后代人和非人类物种也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卡罗尔指出:“最显在的利益相关者是股东、雇员、顾客。……,除了这三类利益相关者群体外,竞争者、供应商、社区、特殊利益群体、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和全体公众,也都是利益相关者”。Starick认为,自然环境、人以外的生命物种以及将来的几代人都应该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Wheeler和Sillanpaa认为,有些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不是通过“实际存在的具体人”和企业发生联系,比如自然环境、人类后代、非人类物种等,这些利益相关者更值得关注。Jacobs指出,环境和后代人在宏观层次和企业的决策中经常被忽略,应该明确环境和后代人也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将环境、自然资源、后代人明确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使微观层次的利益相关者与宏观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了在一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

按照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源的不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是指向企业投入货币资本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和债权者,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企业的经济贡献;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是指向企业投入人力资本的主体,主要包括管理者和员工,其中管理者可能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经济贡献,员工既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关注企业的社会贡献,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主要关心企业的经济贡献;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是指主要关注企业生态贡献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自然环境、后代人、非人类物种;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是指凭借关系型资源与企业建立关系的行为主体,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媒体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同时关注企业的经济贡献、社会贡献和生态贡献。

2.内容维――创造何种价值?

从价值创造所涵盖的内容和关注的领域来看,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追求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的持续、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强调企业的社会性和生态性,主要从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角度去看待价值的本质及其生产和分配,主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和谐性与持续性。按照这一理论,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应该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价值观”转向以“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持续性和协调性为目标的“多重价值观”。

企业的“多重价值观”包含了以下基本思想:

第一,企业的价值源泉是多方面的。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了直接依赖其经济资源的配置外,还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人的体力、脑力、情感、动机、道德等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环境等生态资源,社会文化、企业关系、道德风尚、伦理观念、诚信协作等社会资源,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的价值源泉是多方面的。企业价值不仅来源于劳动与物质资本的结合,而且来源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的相互结合。

第二,价值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是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在价值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了人类劳动和物质资本,而且也消耗了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对企业来讲,其生产经营不仅依赖于企业有形范围之内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而且也依赖企业有形范围之外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资源的损耗,同时还包括它对人类社会本身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后果。所以,价值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是多方面的。

第三,价值分配是多方面的。既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在企业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耗。那么,它们同样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和积累,而不是仅仅对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进行补偿和积累。所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企业的价值分配应该分解为四个部分:物质资本的补偿与积累、人力资本的补偿与积累、社会资本的补偿与积累、生态资本的补偿与积累。可持续发展要求价值分配的四部分达到和谐,以保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的共同保值与增值。

3.时间维――创造多久的价值?者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持续发展。

三、结论

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坚持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和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利益价值取向,追求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持续发展。

从时间维度看,可持续发展财务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基础,注重长期价值的创造,不仅关注近期利益的获取,而且注重长期价值的创造。因此,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的价值观表现为近期利益和长期价值的均衡性与持续性。这一理念已经得到财务管理学者的普遍认同,本文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可表述为: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核心,坚持“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性和持续性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一表述概括了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价值取向的三个方面:

第一,从价值的主体上界定了财务管理的多元价值主体,包括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

第二,从价值的实现形式上界定了财务管理的多元价值形式: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

第三,从价值的动态过程,说明了价值创造的持续性和协调性,强调近期利益的获取与长期价值的创造之间的均衡性。

将上述三个方面作为三个维度,则构成了财务管理价值取向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双重影响

引言

公共管理主要是指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相关政府和公共组织,比如:学校机构,其是一种追求增进效益与公共利益公平分配的调控活动。近年来,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新公共管理将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将经济学理论和私营模式作为基础,关注管理者的管理结果和管理责任,从而实现政府政策实施价值取向的“3E”目标。而信息化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思维方式有着广泛的影响,使社会基础也在发生变化,那么对新公共管理有所影响也是必然的。

1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积极影响

1.1效率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成绩效优先。政府和企业不以追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提供最多的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为导向,而是以更多的关注社会大众的满意程度和需求为导向。所以,新公共管理在效率方面的价值取向不是重复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在信息时代寻求新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主要就是通过引入私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来实现效率的优化。政府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向私营企业学习和借鉴,在管理方面引入质量管理、预测系统、分析技术及绩效评估等。费耶认为效率取向就是以效率为驱动的管理模式,鼓励公共部门引进和尝试私营企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认为不管是私营企业还是公共部门都应该将效率作为管理的核心。

1.2公共方面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越来越明显,政府能力的单薄无法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所以需要借助广泛的社会的力量,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公共管理的公共价值取向。因为公众是信息化的中心,所以政府中的各种信息也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公众全面、清晰的了解,电子政府的建立就是要通过网络的优势来提高信息的流通速度,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府部门在“行政”和“政治”方面的二元互动,使公共价值取向能够得到强化,真正有效的落实公共价值。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具有管理经验、筛选和加工信息资源、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影响政务官或代议机构的决策,这是“行政”和“政治”二者之间互动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从主体角色变化方面来看,大众传媒的广泛渗透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议员进入行政部门创设了良好的机遇。总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未来公共行政的政治色彩不仅不会消退,而是更加的浓厚,和文职人员之间也不会明显的分化而是会彼此逐渐的渗透和融合。总的来说,应关注高级文职人员的敏感性、公众向应力、政治责任心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强化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

2信息化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产生的负面影响

2.1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公共管理技术决定论,使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过于关注技术和科技的重要作用,很容易形成技术决定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给新公共管理带来了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同时也要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坚决抵制技术决定论的产生。这是发挥信息化影响时需要重点警惕的。

2.2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

信息化时代国家和市民社会逐渐发展融合,在给人们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信息化发展角度分析,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强调个性化和个人主义,让公众涌现出更多的活力,提高公共管理广泛的参与度,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强化政府介入文化、经济等发展领域的能力。虽然信息化可以帮助政府强化行政权力,提升其职能行使的效率和专业性,但同时也会强化政府介入社会的能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的独立性,限制了公众的自由和隐私,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2.3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受到挑战

信息化的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新公共管理维持价值的取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渗透,导致意识形态的异质化和同质化现象并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使传统的舆论宣传、新闻媒体等渠道失去了主导地位,要想在社会和公共管理中确定意识、公共以及责任等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3结语

信息化的发展和公共管理的不断变革,为政府带来了双重的发展压力。因此,政府要正确认识新公共管理在各方面的价值取向,以及新公共管理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在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并关注人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还要不断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消除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长期增长优势,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47-03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1973年提出: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阶段[1]。我国自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学生,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了15%,我国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大学生逐渐地由原来的“精英”、“天之骄子”变成了现在的普通求职者。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就业主体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的追求、评价、定位及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2]。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成功创业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自身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措施,对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可取之处

1.准备更加充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都能调整心态,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身能力,为就业增加砝码。(1)思想上准备。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就业方向。(2)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获得专业证书;参加义务支教、科技下乡、普法宣传等活动,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为顺利就业增加砝码。

2.目标更加务实。面对用人标准的不断提高,面对就业岗位的稀缺,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确立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到基层单位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等观念越多被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大学生自我锻炼,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考取研究生研、企事业单位、国家公务员越来越理性,面对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岗位大家的选择更加务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日益完善,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不足之处

1.功利化倾向明显。受网络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可以便捷、高效的通过网络搜集就业信息和投递求职简历。在互联网上毕业生可以接触最新的就业价值观念,实时了解全球就业信息,使得择业的渠道得以拓宽。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博客等传播载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方便、及时、便捷的自我表现提供了方便。受国外出版物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崇尚国外文化,加之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使得大学生物质追求得到了极大满足,而精神追求出现了缺失,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重薪酬的价值取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薪酬、待遇、前景等因素,注重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社会价值,片面追求地位、收入的满足。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缺乏历史使命感,缺乏为集体利益做的贡献的奉献的精神。对支援西部贫困地区不感兴趣,不愿意到艰苦的基层工作。

2.信用意识弱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契约意识淡漠,毁约、违约现象突出,丧失个人诚信,信用意识弱化。(1)简历造假。在企事业单位招聘时,不少用人单位都注重学生干部经历,为了找到理想中的工作,假简历、假证书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认为作假就业无所谓,抱有侥幸心理。(2)随意毁约、违约。不少大学生为找到理想工作,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在找到满意单位时,才通知签约其他用人单位,造成用人单位错过最佳招聘时间,部分大学生错过最佳求职机会;有的甚至音信全无,诚信意识严重弱化。

3.就业期望值过高。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包分配”向现在的“双向选择”过渡。陈旧的就业观念、过高的就业期望、自身准备的不充分等因素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仍停留在不切际的旧思维择业观中,而西部地区、广大基层面临人才匾乏、吸引毕业生困难的窘境。就业自我定位的不恰当,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现象,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媒体成为“最难就业季”;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媒体称为“更难就业季”。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的出现,伴随而来的是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标准提高,招聘岗位减少。面对形势严峻的就业大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自身因素等因素影响。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价值取向;预算目标;团队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4日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就曾开始思考团队的问题,但是相关系统化的研究才100年左右。在最近10多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浪潮席卷全球,80%的《财富》500强企业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员工采用团队的工作方式。团队绩效作为一个衡量团队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及结果的方式,使得对团队绩效的研究成为当前团队研究的核心。

当前,研究者们主要是基于团队的系统特点、团队成员的个人特征以及核心领导的特点来进行研究,大多数研究比较宽泛。本研究拟通过社会价值取向理论和预算目标相关理论的探讨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团队绩效管理方式。

一、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也是社会困境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个体差异变量。从理论上说,由于个体偏好的不同,社会价值取向因人而异。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经历了从双维模型到整合模型的探索,主要是从自我和他人两个因素来界定、判断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类型,被广泛使用的主要是合作取向、个人取向和竞争取向。

具体来说,这三种类型的特征如下:(1)合作取向:具有这种取向的个体在相依情境中倾向于选择整体收益最大化,且更偏好公平的分配方式;(2)个人取向:具有这种取向的个体在相依情境中倾向于做出使自己所得结果最大化的选择,而不会顾及其他人的收益;(3)竞争取向:具有这种取向的个体在相依情境中倾向于使自己与他人相比时,自己的相关收益最大化。

二、预算目标

企业在制定计划、决策,评估绩效水平时,预算目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关目标设立的会计实证研究还较少。最早,目标设置理论的正式提出是由Locke,E.A.分析了前人的研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后续逐渐有学者进行关于目标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早期的预算目标设立理论的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采用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来研究预算目标设立所带来的影响。国内关于确定预算目标的研究中,不同预算目标水平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刘俊勇、王大鹏(2009)认为当预算目标制定在团队层面的时候,其激励效果就会因为团队的固有特点(搭便车行为)发生改变。可见,预算目标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一个种激励的基调。同时,无论是目标设定理论的观点还是经济学的观点都认为预算目标的高低也会影响激励的效果,进而影响企业或团队绩效。

三、团队绩效

在至今众多的有关团队绩效的研究中,广为传播的是 “输入—过程—输出”(IPO)模型。围绕不同的因素,学者们对团队绩效展开研究,其中团队构成、团队激励的研究较多。

团队构成方面,有研究发现团队规模与团队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团队成员背景的异质性及其特长与团队效能则没有相关或成负相关的关系。团队激励方面,激励理论认为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会被部分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所破坏,而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能够减轻这种行为。

四、社会价值取向与预算目标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团队计件工资型契约。合作取向者注重总收益和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因此不愿意其他团队成员搭便车,他们通过完全贡献于团队来实现总收益最大化和公平性。但是,公平是合作取向者的一个主要动机,如果在前期的分配中不公平,合作取向者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贡献来建立公平的分配。个人取向者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且会搭便车来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这与标准经济预测一致;而且个人取向者在实验中可能寻求建立合作的声誉,为了鼓励团队中其他成员合作或者从中收益。对于竞争取向者来说,为了获得高于其他团队的相关利益,搭便车的行为也存在,所以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通过忽略其他团队成员的贡献,竞争取向者能通过更少的贡献获得相关的利益。因此,本文分析发现,在计件工资型契约中,合作取向的团队绩效最高,其次是个人取向和竞争取向。

(二)团队预算性契约。一个中度预算目标的团队契约可能限制了个人取向者搭便车行为的程度,因为实现预算的报酬超过了团队绩效的报酬。合作取向者被认为不会受预算的影响,因为他们的偏好是使得团队绩效最大化和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如果团队成员都完全贡献于团队,那么就可以获得高额、公平的报酬,这也是合作取向的偏好。竞争取向者寻求相关利益,在确定团队绩效水平达到预算目标时可能比个人取向者更纠结。竞争取向者可能有动机比其他团队成员贡献更少,这使得实现预算目标的可能性降低。如果团队的贡献超过了预算目标,那么竞争取向者就可以通过比其他团队成员少付出来获得相关利益。如果团队贡献未达到预算目标,那么竞争取向者就可以通过不向团队贡献来获得相关利益。由此本文分析得出在中度预算目标下,合作取向的团队绩效最高,其次是个人取向和竞争取向。

高度预算目标的合作与个人取向者对他们自己成果的偏好一致,并且也和合作取向者对团队总成果和公平性的偏好一致。竞争取向者寻求相关利益最大化,并且选择不合作也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假定竞争取向者缺乏合作会使得自己在连续的期间被其他团队成员报复,那么竞争取向者可能会选择完全贡献于团队并且获得更高的报酬,即从长期合作所获得报酬的效用可能会超过在某一个期间所获得相关利益最大化的效用。所以,本文分析发现,在高度预算目标下,合作取向、个人取向和竞争取向的团队绩效相差不大。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综合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

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5%,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各年都不足5%,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上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然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毕竟有限,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近几年,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就业难等现实状况。尽管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西部地区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仍难以调动大多数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

选择职业的单位性质意向:大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意向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趋于饱和,而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资、民营和私企等非国有企业以其就业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毕业生的青睐。二是大学生对国企、非国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企、私企机制灵活,发展环境较好,而国有企业机制相对滞后,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有关就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总体上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表现出对现实工资水平的认同感。但同时,部分毕业生过分追求高薪的现象也不容忽视,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因而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丧失与就业失败次数增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经济和城市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反映了收费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更加实际,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9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他们的职业理想更加趋于实际;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尽管具有积极因素,但还缺乏理性维度,还存在一些不良倾向。针对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中的不足,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职业苦乐观;树立科学的职业地位观;引导大学生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的地位。

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职业的倾向性意识和行为,它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职业动机、职业理想和择业行为取向。它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因而,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研究和分析,引导和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就业和成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

1.职业动机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动机是驱动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内在动力。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已经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价值观“大一统”的传统观念。其职业动机植根于客观的社会现实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已经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转向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其职业动机呈现多样化格局。他们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自我发展因素,又要考虑经济实惠因素,还要考虑职业的地位、声望、稳定性等诸多因素。龚惠香等人1995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择业因素的考虑中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注重自我发展因素;二是注意实惠和收入;三是多元化倾向明显,还要考虑人际关系、地理环境等。因而,他们的职业动机已趋于多元化,不再以服从组织安排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自主和全面考察职业。在择业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发展机会多、收入丰厚、环境宽松、机制灵活的大中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魏金明等2000年对福建千余名大学生就业调查和研究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了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石艳玲1996年对大连市的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64.5%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到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工作。在行业选择上,那些发展前景好、福利待遇高,并兼顾稳定、有声望的行业成了大学生追求的理想职业。据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2001年实施的首届3万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中,IT行业成为首选,其次为金融保险业……。在单位性质选择上,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打破公有和非公有的思维界限,非公有制单位逐渐成为大学生看好的选择。据魏金明2000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选择职业性质时,排第一位的是三资企业,占32.23%,依次是国家机关29.16%、大型国有企业20.43%;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的调查表明:外企公司最受大学生青睐,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在前20名提名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了l2家,全部是世界500强企业。

2.职业理想更趋于实际

职业理想是指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种类、工作部门、工作地点和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强烈地冲击和操纵着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当代大学生对理想职业的选择也经历了由重地位名声——重实惠——既重名声又重实惠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我国大学生尚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的就业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名声还是大学生择业最看重的因素。国家机关、国营大厂自然是大学生最想去的地方,服从社会需要仍是大学生主导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90年代,金钱是社会的奖章逐渐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高经济收入成了大学生选择职业和影响工作态度最重要的砝码。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挣钱多的三资企业去成了90年代大学生择业的行动纲领,“辞职下海”成了大学生的时髦追求。个人地位的价值选择、个人功利目标的追求逐渐取代服从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并占居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伴随而来的各种社会变革的影响,尤其是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促使大学生的职业追求在无声中又发生了较大转变,他们把企业的发展前景、施展才干的机会、薪酬福利当作追求的三大目标。那些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好、有发展前景的金融保险业、IT业、外资大公司(尤其是世界知名企业)成了大学生的首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理想职业,据龚惠香等人的多次调查研究表明,在职业选择上,只要列举企业家一项,选择企业家必然居第一位,且比例大大超过其它选项。这大概是企业家能集权力、名声和经济利益于一身的缘故。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大学生对个体户职业的情感变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个体户虽然在社会地位上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并且风险也大。但由于个体户来钱快、赚钱多、劳动自主性强、自由度大,发挥个人特长和才能的机遇也多,因而大学生对个体户的评价也明显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来自特区的大学生对个体户的肯定程度更高,有46.2%的大学生毕业后愿意成为个体户,在受到特区学生肯定的职业中位居第二。

3.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市场逐渐成为人力资源配备的基本形式,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不断唤醒了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大学生在择业行为上的自主性和竞争性不断增强。龚惠香等人在1995年和1998年的两次调查研究中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倾向于听谁的意见”一项调查中,1995年的情况分别是:自己占56%,居第一位,依次为父母占23.3%、好友占10.3%、舆论宣传占4.7%、老师占2.8%、其它占0.6%。1998年情况是:自己占57.4%、父母占15.7%、好友占10.1%、老师占7.3%、舆论占3.5%、其它占5.4%。其它众多的调查也有基本类似的结论,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主要是自己做主,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自主性的增强。市场经济就是讲竞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大学生择业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在面对“如果有一工作收入高,能够发挥你的特长,提高你的社会地位,但工作紧张,竞争激烈,需全力以赴,不胜任会失业的问题”时,龚惠香等人1995年的调查中有35.1%的人表示非常愿意,53.83%的表示愿意,只有9.9%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1998年同样问题的调查中却有38.4%的人的非常愿意,48%的愿意,8.7%的不愿意;薛彩芳2001年的类似问题调查中,有2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40.5%的表示愿意,20.5%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14%的表示不同意。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竞争意识,敢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锻炼。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理性审视

1.职业价值取向的理性维度

从历史发展看,职业从来就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它体现的是以社会分工为纽带的社会关系。职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理性的职业价值取向应该符合两个基本的维度。

(1)注重职业发展并尊重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职业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生存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有赖于人的职业发展,因此,求职之初的大学生要先克服“职业——生存”的狭隘观,树立职业发展意识;同时,要遵循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职业多种多样,人也有差异性,只有遵循主客观条件,做到“人职匹配”,才能为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职业发展有赖于人的发展,大学生要实现职业发展,首先要注重自我的全面发展。

(2)职业追求与社会责任承担相统一。人是社会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应该内蕴着社会的责任要求和个人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要求的双重内涵。马克思曾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身的完美……”、“青年择业如果只是为个人争得一个可以炫耀一番的社会地位而奋斗,那是十分庸俗和低级的,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会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无暇的伟人。” (P55)马克思这番论述不仅提出了青年择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而且揭示了职业道德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因此,当代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追求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职业与人生才有意义,职业发展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积极因素

总体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发展,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和健康的,是符合时代前进发展方向的。综述起来,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合理性:

(1)择业自主性和竞争性的增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实现就业和职业发展。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表现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他们择业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这是符合历史进步要求的。我们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就业制度也进行了深刻地变革,人才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大学生择业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确立与增强,符合市场经济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自由平等和公平竞争,强调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价值目标。大学生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中自主、自强,求生存图发展。因此,大学生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

(2)摒弃了传统职业价值观的束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仕农工商”等级职业观,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干部”、“公有”等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青年。这些传统的职业价值取向极大地束缚了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当代大学生可以说已基本摒弃了这些陈旧的职业价值观,企业家受到大学生的特别厚爱和向往,“非公有制”单位受到青睐,一些大学生对个体户态度的转变等等。这些转变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和职业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环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3.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不良倾向

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的表现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不良倾向也十分明显,其消极作用不容忽视,主要表现有:

(1)个人本位的功利倾向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对经济利益和效率的绝对优先追求的社会价值导向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个人本位和功利性色彩,统称个人本位功利性倾向。在他们的职业动机和职业理想上,已明显出现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国家集体利益让位于个人利益、理想依附于实惠的个人本位和功利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后果是容易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的有机联系、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机联系。正因如此,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盲目化和短视化。一些大学生常常把目光盯着那些经济收入高、福利好的行业和职业,收入高的外资企业成为大学生追逐的热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成为大学生竞争激烈的阵地。而那些需要人才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尤其是广大农村却没有多少大学生问津;有人曾经在上海进行过一个调查,年轻人愿意当农民的一个没有,愿意当工人的就一个。一些大学生忽视客观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忽视长远的职业发展,表现出就业期望过高而偏离客观实际,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专业专长、兴趣和理想,等等。这种种表现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2)非理性化倾向

表面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比较清晰的脉络。但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存在诸多非理性的因素。他们考虑的因素太多,既要考虑自我发展因素,又要考虑经济实惠因素,还要考虑职业的地位、声望和稳定性等诸多因素,目标不是很清晰,带有明显的理想化成分。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对立面,都无法避免矛盾的冲突性,在现代职业中,要集这些因素于一身是不现实的,常常存在相互排斥的一面。择业行为具有双向性,即职业对求职者的选择和求职者对职业的选择,双方互为需要,互为条件。当代大学生职业动机的多样性和不清晰性,势必影响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理性选择,进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构建,最后影响就业和职业发展。

三、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应注重三个引导

如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合理的一面。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注重配合利益导向原则,做好三个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价值观。

1.引导大学生树立先进的职业苦乐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苦乐观有三个层次:忘我的劳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为最高层次;主动地劳动,履行职业责任,关心集体和他人,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相协调,乃为中问层次;被动地劳动,仅把职业当作个人谋生的手段和致富的途径,乃为最低层次。当前不少大学生认为,在艰苦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职业活动就是职业之苦,所以习惯于在择业时趋乐避苦甚至贪图安逸。因此,在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应坚持提倡最高层次,大力弘扬中问层次,反对和抵制最低层次。教育大学生抵制落后的职业苦乐观,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在职业选择上正确处理个人地位、待遇和奉献的关系,绝不能置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于不顾。

2.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地位观

所谓职业地位观,就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拥有权力、收入水平、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后排出的职业地位等级序列的认识和追求。职业地位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偏见以及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以致于不少人无视于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事实,倾向于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在习惯于理想化地看问题的大学生那里,这种倾向尤为突出。这既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职业观念氛围,也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做到不以一时的主观判断来选择职业,而是客观地看待职业的社会地位,充分地认识社会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