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6:07:47
导语:在休闲农业文献综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前言
休闲农业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农村生活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运用好地区内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可以独立发展,同时也能够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城镇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均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于农民就业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工作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实践后可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谐,另一方面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群体的生活质量,开拓他们的眼界,拉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距离。毋容置疑的是,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在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拉动内需。首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将生产和休闲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农村地区中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可以发展的更加优越。此外,伴随着这两个行业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建立起可供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其次,我国是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农业大国,无论是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还是经济水平的稳速提升,农业问题均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能够让农村地区中的居民更加快速的富裕起来,让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里与精力都投放到美化农村环境中。再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还十分有利于城乡地区的统筹发展。由旅游业所带来的人员流量能够带动起农村地区的物流与信息流发展。让当地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多实际的发展权利,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摸索到富农、强农的有效路径。
2.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措施建议
2.1制定完善的科学发展规划
首先,各个地方上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做好整体规划工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农业与旅游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所制定出来的城乡统筹要求来合理分配职能权力,认真的撰写符合地方资源特色的旅游发展规划。其次,管理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广招专家学者,运用它们的专业知识与先进管理技术来针对休闲农业的产业定位、乡村旅游的建设风格展开全方位设计论证。确保将两者的发展路径同地方上的经济建设紧密的关联到一起;最后,应当着重体现出农业资源与乡土文化的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农业科普活动、文化交流、景点观光休闲以及工产品开发等活动,吸引地方上的农民朋友参与到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队伍中来。
2.2彰显生态,展现风情
笔者在这里借用孔子的一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打好绿色生态这副牌,要同人工化的旅游类型明显的区分开来,突出属于水乡园林的独有特色。乡村旅游需要讲究的是“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为生活在繁忙都市环境中的人们提供一方身体与心灵上的乐土,将诗中的小桥流水与画中的幽径瑶池呈现在人们眼前,以此来达到一种天人合与返璞归真的独特享受。除此之外,休闲农业还要将地方上的民族风情表达出来,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将当地的民生、饮食、农耕文化融入到农事活动中。从事休闲农业的商户可以让游客切实的体会到参与农事活动的满足感,让他们居住农家小院、动手做农活、吃农家的加长便饭。值得一提的是,农家乐还应保留自己古朴典雅的特色,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上仍然要大量突出民族特点,在保证美观性的同时做到经济实用。
2.3突出地方特点,创立地方品牌
如今,可供乡村旅游所选择的发展主题有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生态、娱乐休闲、体验、观光、养生等等,各个地方上的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合理化的选择发展定位,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品牌。首先,旅游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特色,积极打造特色景区,开发出极具代表性与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在当前的行业发展中,特色才是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地方上商户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着重表现出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的生态特色,向游客展示出独一无二的资源差异与文化差异,给人带来一种榴莲忘返之感;其次,地方管理部门需要全面把握当地行业市场的需求导向,将休闲农业、景点观光、生态环保等元素巧妙的关联到一起,全方位的了解地方农民的生活需求,打造出符合自身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体系;最后,要提高游客的自主参与度。地方上的农业与旅游部门应借力于媒体、互联网以及博览活动等方式来宣传自身的旅游特色,要为游客尽可能多的提品选择,在整个行业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管理部门还可以抓紧打造出一批典型商户,让农民群众可以切实看到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他们的想法从最初的“要”逐渐转变为“我要干”。
参考文献:
[1]金倩平,金一平,黄玉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13(6):100-102.
[2]郑昭佩.生态旅游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6-7.
【关键词】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趋增大,节假日想释放压力,体验不同的生活促使他们渴望去体验下农家生活,得到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这也为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
大别山地区所辖的黄冈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山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富民政策,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大别山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休闲农业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以此提高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学者们从产业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伟东,金华锋(2009),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属性特征、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发展历程、意义和规划理论、原则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休闲农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彭江虹(2008)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长沙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以及现状,提出切合长沙市实际的休闲农业发展策略。戴美琪,游碧竹(2006)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按旅游功能、发展进程、开发的主题、旅游者体验特征、区域与内涵等将其分为不同的休闲类型。赵国如(2009)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坚持“时间第一”、“农业主题”原则。钟平(2009)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如今陷入了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休闲农业。吴天强(2008)通过认真调查、总结、分析双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背景,对双桥休闲农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黄冈市休闲农业的现状,提出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促进黄冈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农业人口556万人。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发展休闲农业既要市场基础,又需要资源依托,黄冈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黄冈市各县和以及依托著名景点的休闲农业,除为游客以及黄冈市民提供食宿服务外,还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开发了诸如农园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健身、农事教育等休闲农业活动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2.涌现出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地区
黄冈市休闲农业最初以垂钓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住农家房为主。因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休闲农业正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与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田野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涌现了一批如麻城龟山风景旅游区,横岗山避暑山庄,英山桃花源,英山温泉山庄,罗田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6.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高效农业园区,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城郊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合理结合,建立适合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黄冈罗田农家乐的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罗田野生板栗,草莓采摘远近驰名,每年果实成熟季节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罗田地区的野生菌类、山野菜也适合采摘。30%的游客到罗田农家乐的目的是观光采摘。游客在这类活动中会带走大量的旅游产品,可促进当地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当地独有、具地方特色、便于携带、有品牌效应的休闲农业产品。
2.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大别山区英山温泉山庄有许多年的历史。温泉水水温高达72℃,内含20余种微量元素和化学物质,包括矿物质碳酸盐,重碳酸盐及少量放射性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及皮肤病等有明显疗效。英山温泉山庄内交通状况良好,建有宾馆和别墅区,适合发展疗养型休闲农业。温泉资源和山岳资源可以有机整合起来,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种类的休闲疗养方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疗养需求。通过英山温泉山庄调查问卷的游客动机分析,34%的游客来英山温泉山庄的原因是休闲疗养,足以证明英山温泉山庄的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了英山温泉山庄良好的资源优势更能促进疗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3.会展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英山桃花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宜发展会展型休闲农业。目前,英山县全县已有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宾馆十余家,可同时接待2500余人入住。其中,规模较大的桃花源宾馆和铁疗宾馆均有接待大型会议的能力。根据调查,在旅游旺季的周末期间,桃花源宾馆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平时和淡季也达到了50%以上。除周末外的其他时间,主要为会议接待。英山桃花源主要的宣传途径是熟客带动,口口相传。从5~7月在温泉山庄的跟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可知,日平均接待217人,以来自蕲春县,罗田县,麻城市的客源为主。目前英山桃花源客源以黄冈市内为主,有部分临近省市游客,发展潜力还很大,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宣传手段继续扩大影响力。
4.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3个发展阶段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即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罗田农家乐有着适宜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应抓住时机,用体验经济的理念拓宽休闲农业的内涵,延伸休闲农业范围,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在游客获得值得回忆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只有30%的游客认同在当地的活动参与性强,但87%的游客希望能多参与到休闲农业活动中。因此应多开发一些参与度高的休闲农业活动,如开农地、林地认养、蔬果采摘、垂钓、山中小木屋住宿、狩猎、蔬果采摘、田间劳作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
5.度假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该种模式可以利用各风景名胜地区的景点,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吸引游客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观光、住宿、疗养健身、商业聚会等各种休闲活动。黄冈市境内有森林公园多处,其中不乏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多处于大别山地区,例如:大龙山森林公园、天柱山森林公园、妙道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石莲洞森林公园,这些都是黄冈市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基础。其中,英山,罗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森林科考、观山、赏景、登山、避暑、疗养等活动,对游客产生别样的吸引力,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英山县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当地农村自然优美的风景、特有的生态环境,兴建休闲、娱乐度假村,提供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休闲功能正是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结果。发展休闲农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对促进黄冈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慧.农业旅游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06(6):20-21.
[2]彭江虹.长沙市修心农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钟平.休闲农业发展之欧美借鉴[J].农村工作通讯,2009(7):45-46.
[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47-48.
[5]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93-94.
[6]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技,2009(10):74-75.
[7]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88-90.
[8]陈艳,龙岳林,张佳娴,李苗.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9):149-151.
[9]吴天强.双桥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0]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6-67.
[11]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99-100.
[13]胡海洋.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12):94-95.
[1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2009(16):230-231.
[15]赵国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模式选择[J].中国发展,2009,9(2):63-70.
[16]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7]刁广宗.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关键词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6;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2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工作、学习的压力不断加大,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空气清新、环境静谧、瓜果飘香、乡情浓郁、民风淳朴的乡村成了现代城市人渴望回归的精神家园,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很多现代城市人的梦想生活方式。于是,在周末闲暇时间人们迫切希望到邻近的乡村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使身心远离城市,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去体验农村质朴的生活。现阶段,农家乐休闲旅游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也越来越丰富,随之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1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农家乐休闲旅游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它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1-6]。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均向融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加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在很多城市的郊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如北京郊区农村、上海郊区、成都近郊等地,农家乐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都市人假日、周末休闲娱乐的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在深圳等地,类似“私家果园”的投资也已兴起。浙江乡镇企业发达的几个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事实表明,随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一是延长了产业链,联动了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市场,推动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二是盘活了农民的闲置资产,在家门口实现了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三是推动了农村环境改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进一步融合了城乡文化,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当前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投入逐年加大,示范点不断涌现,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总体情况看,产业发展还相对粗放,品牌、规模和档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任务依然繁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浙江沿海城市绍兴、温州及舟山等地为例,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规划布局不科学,发展特色不鲜明
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不深不细,在资源依托、特色内涵、市场容量、发展时序、区域推进等方面滞后于发展形势,特别是由于准入门槛低,大多数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缺乏规划论证,发展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设计雷同、简单仿效、粗放经营等现象比较突出。经营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将现有的农田、林地、果园、渔场、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造成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经营项目单一,大都局限于吃农家菜,且菜肴大同小异;以打牌、钓鱼为基本的娱乐方式;住宿服务是城市酒店的复制,地方特色不够突出,旅游感受单调。对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挖掘不够,缺乏地道的农家文化和乡土风味,“农”的特色不突出,“家”的氛围不浓厚,“乐”的文章不充分。
2.2 旅游服务不规范,要素保障不到位
农家乐经营户(点)大多为分散经营,行业自律性较差。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很大一部分存在“小农思想”,缺乏长远的发展意识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专业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较差,影响了农家乐休闲旅游经营和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近年来,由于土地指标控制较为严格,农家乐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土地问题依然是影响和制约农家乐发展的突出矛盾。同时,由于农家乐开发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又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获得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农家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 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对策
重新定位农家乐的功能,启动一批提升、改造和新建项目,着力提升、完善业态布局、培育休闲旅游要素体系和打造具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集欣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科学规划布点
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民参与的角度,建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推进机制,从全局上把握,统筹协调。在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市县区域总体规划,从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出发,编制具有独立化、差异化、切实可行的农家乐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布点建设规划。
高度重视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赋予每个农家乐不同主题,以迎合不同市场需求,逐步由点发展到线,串联改造相关旅游景点,形成块状集群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时,根据不同区域定位,开置农家乐休闲要素,利用要素布局支撑特色发展,通过要素有机串联形成线状,建构农家乐休闲旅游体系,推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重视农家乐开发的论证工作,建立一个由农业、旅游、规划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等组成的农家乐开发指导委员会,开展行业指导、专家专业指导和农家乐申报论证、督查工作。
3.2 重视特色培育
3.2.1 把握特质资源依托点。以农村的自然生态资源或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为依托,精心策划设计发展模式定位。例如,生态示范区驱动观光旅游农园、租赁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休闲度假综合型、古村落、滨海旅游依托、山地户外运动山岳旅游依托等模式。同样,国外的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它是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生产有机食品并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达成供需协议,并直接由农场送货上门,在许多国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实际上国内近阶段也有不少在尝试CSA模式,如北京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以放心菜、绿色菜为特色,很受欢迎。同时,也出现部分城市人零散的在农村租赁土地,开展了类似于现实版“开心农场”的“咱家菜园”,满足他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和体验农村劳动项目;又如利用地形地貌开展户外运动,如徒步远足、攀登、野营、拓展训练等康体健身的特色项目开发。总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必须紧扣地方资源,并牢牢把握资源特质,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理清开发思路,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之路。
3.2.2 彰显文化特色。挖掘、提炼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如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等文化元素,让都市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乡村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使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走向市场。例如,以茶为主题的浙江诸暨绿剑茶文化休闲园,茶文化发展历史浮雕墙,暨企业新研制的加工流水线,茶叶深加工及贸易、文化推广等方面融合开发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通过民俗文化村、举办民俗文化节以及农家乐摄影基地、绘画基地、乡村俱乐部等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乡村实地采风写生和风情体验实践活动,积极开发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提高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
3.2.3 突出美食特色。突出农家菜肴的地道风情,突出天然、绿色,真正做到原汁原味,让客人吃得新鲜、吃出情趣、吃出健康。注重对农村传统饮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地方菜肴传统的制作工艺,打造农家风味的招牌菜。同时,利用行业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联合研究制定适合传承农家特色菜肴的农家乐厨师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评定标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农家厨艺品评比赛活动,培养一批继承传统、善于创新的农家乐大厨,不断丰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餐饮文化。
3.2.4 开发特色产品。扶持农户开展传统手工艺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休闲食品和旅游商品,拉长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链,扶持“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设立农家乐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扩大知名度,增加经营收入。
3.3 完善服务体系
发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齐抓共管,合理扶持,切实推行农家乐发展。建设农家乐特色村(点)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安保服务体系、环卫服务体系、游览服务体系等,同时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培训。
3.4 重视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关键是必须要有项目平台支撑,有产业保障,有新业态涌现,有企业运作。因此,要加强对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的策划,按照项目产业化、集群化的定位,可以引进一批有资本、有实力、有市场、有经营能力的农民企业家参与开发运营,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娱乐等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整合部门资金、技术资源,筹措落实专项资金。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实行重点项目重点扶持、重点投入,避免蜻蜓点水式均衡投入或葱花式分散投入。多、快、好、省地重点发展、推进一些优质项目,充分发挥示范(村)点的辐射作用,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开发大项目,培育大主体,推动大发展。
4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坚持规划引领抓好科学布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序利用等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坚持典型示范,推进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向企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休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企业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发展机制。在开发、建设、保护机制上积极探索,打响品牌,做出成效。
5 参考文献
[1] 黄璜.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3-13025,13079.
[2] 严少君,陈楚文,张万荣,等.浙江省“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类研究[J].广东园林,2010,32(6):58-61.
[3]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4] 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229-233.
关键词:楼古镇;乡村旅游;关中民俗体验地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领域的延伸,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旅游为目的,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发展形成一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的产业形式[1]。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一是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足,二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三是受楼观台道展区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制约。因此,本文梳理楼观镇乡村旅游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适合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
1.1 楼观镇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楼观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东西楼观为主的道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秦寺为代表的佛文化旅游资源;以田峪、就峪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猕猴桃、薰衣草为主的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资源;以道情、牛斗虎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周至碗、黑河鱼、道文化饮食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大量的碑文时刻[2]。
1.2 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楼观地区现已由曲江文旅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博览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分布于环山路两侧。其中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均在楼观镇镇域范围内。楼观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开发程度高、知名度高,吸引了数量可观且较为稳定的客流。
2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观光、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美食[3]。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乡村田野风光未得到开发,虽然楼观景区已建设多年,但是楼观镇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较为重要的餐饮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消费高者如楼观印象酒店,消费低者路边摊比比皆是,游客很难享受到既经济实惠又特色美味的餐饮服务。
3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稳定且数量可观的游客。楼观镇的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民俗饮食为切入点,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低廉、特色的餐饮服务。特色饮食的发展应以农家乐和特色饮食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4]。这种模式的成功在袁家村特色民俗村和马嵬驿特色民俗村已得到证明,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依托杨贵妃墓,最终实现了对景区的反哺,袁家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道教圣地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而建,同时马嵬驿也是唐朝西行的第一驿站,它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的民俗体验地。从现在马嵬驿民俗村的经营状况来看,它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对周围景区的反哺。
将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马嵬街道办事处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楼观镇都拥有优势。在道路交通条件方面,楼观镇经由沪陕高速进入环山公路可直达,环山公路路面宽阔、路况好,马嵬驿则需要穿行兴平城区并行使一段不太宽阔的104省道,而且进村道路狭窄,桥窄处行驶不畅;在基础设施方面,楼观镇由于景区建设早、数量多、规格高,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备,马嵬驿进入景区道路状况差、人车混行、道路紧邻水沟且无防护措施,停车场少,厕所狭小;在旅游发展成熟度方面,楼观镇景区种类齐全、数量多、开发程度高,游客量大,马嵬驿则只有杨贵妃墓一处有名的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楼观镇背靠秦岭,水体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面积大,马嵬驿则缺少水体资源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依据楼观镇的实际状况,将关色民俗体验地选址在田峪河西岸,该地区紧邻田峪河,可以打造滨水空间。田峪河西岸地势平坦且开阔,无大量建筑物,拆迁量小。该区域紧邻楼观台景区,交通通达、停车便利、客流量大。整个区域划分为特色美食街、关中民俗体验街、休闲广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七大区域。特色美食街以经营楼观镇特色美食和关中地区美食为主;关中民俗体验街以观赏,体验民俗活动为主;休闲广场以喝茶休闲,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演出为主;住宿区以关中传统民居住宿为主;休闲娱乐区以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为主;农家乐区以品尝农家饭为主;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关中传统建筑、劳作工具、传统工艺等。建筑样式仿造传统关中民居,富有变化,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尺度。
4 结论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明显优于马嵬驿街道办事处。马嵬驿民俗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楼观镇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资源,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饮食体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初步选址在田峪河西岸区域建立关中民俗体验地,发展特色民俗体验和特色饮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关中饮食文化,实现对楼观台景区的反哺以及帮助村民致富。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张蕾,郭晓宁,吉慧.道教圣地楼观台的保护与利用 [J].山西建筑,2007,33(10):70-71.
1、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1.1 城乡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 人均纯收入从 2006 年的 5 308 元到 2010 年的 8 746 元,2010 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 529.6 元,但远低于呼市城镇居民 25 174 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 3 倍,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进行旅游消费,农村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是一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策略。
1.2 呼和浩特管辖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大
“十一五”期间呼市旗县区生产总值见。 呼和浩特管辖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大,其中,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增长缓慢,增长较快的是呼市的4 个行政区、托县和土左旗。 很多乡村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这些乡镇可以利用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特色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贫困农村摆脱贫困,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3 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见图 3。 呼市的几个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2010 年,回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10 855 元,清水河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4 863 元。 和林县、托县、清水河和武川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和林县、清水河县和托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且资源丰富,具有快速发展经济的潜力,2012年摘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武川县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武川县是离呼市最近的旗县,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极大的优势,可以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其扶贫的一条重要途径。
2、呼和浩特城镇居民旅游需求情况
2.1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
在“十一五”期间,呼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见图4。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06 年的 14 055 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25 174 元,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 698 元, 恩格尔系数为 3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9 109 元,可见,呼市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数大于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 ;40%~49%小康 ;30%~39%为富裕 ;30%以下为最富裕,呼和浩特城镇居民已经进入富裕行列。 2010 年呼和浩特市人均 GDP 达到了 10 229 美元,位居全国前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为人们开展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从呼市的几个旗县区来看,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 收入水平排在前列的是新城区和赛罕区,高于呼和浩特平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较低的是武川县和清水河县, 而且呼市市区的收入整体水平要高于旗县区的收入水平。
2.2 乡村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需求也逐渐多元化,人们对乡村的秀美风光、新鲜空气、纯朴的农村生活、乐趣无穷的农事活动充满了渴望, 人们希望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来愉悦身心和加强对孩子农业知识方面的教育,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 本文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与动机、 出行方式以及乡村旅游接待点的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占到 92.83%,其中对学习农业知识、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无公害美食持支持态度的居民所占的比例较大, 从人们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 对自己的生活环境、 知识结构以及饮食安全并不十分满意,反而乡村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给他们带来满足,增强其安全感。对乡村旅游持否定态度的仅有 7.17%,其中,人们的否定态度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单一上, 目前很多的乡村旅游接待点活动内容仅是采摘、垂钓或吃农家饭,参与了一项活动后就没有其他可做的了,使得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 服务人员素质和接待点的卫生环境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由于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多是一些农村妇女,她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呼市的几百家接待点中,多是小型的,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规模小、设施简陋,再加上受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3、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3.1 政策条件
2009 年呼和浩特的旅游主题是 “城乡互动和谐游 ”,大力提倡乡村旅游。 在《内蒙古“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几个旅游城市的周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 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 在《呼和浩特旅游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 》中指出 ,要重点打造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业的新亮点。
3.2 资源条件
呼和浩特地处土默川平原的东北部,北靠阴山,南临黄河,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聚集区, 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保证。 呼和浩特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位于城市的郊区和旗县区,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类型多样,包括草原风光类、森林景观类、河段风光类、湖泊风光类、冰雪风光类、温泉类、文化遗址类、古城遗址类、长城类、古建筑类、古墓类、革命纪念地类、博物馆类、现代科技类、地方戏曲类、民间工艺类、节庆类等类型的旅游资源。
此外,呼和浩特地处土默川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呼和浩特特殊的农业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肉业、奶业、蔬菜成为呼和浩特农业经济中重点发展的产业。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建立农业园区,为发展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呼和浩特地区休闲农业的几条主线分别为: 以托克托县地区为主的沿黄河生态鱼类产品休闲观光游; 以武川地区革命圣地观光为主的红色休闲游;以清水河地区丘陵、黄河地区自然风貌观光和绿色生态杂粮产品为主的休闲度假游; 以回民区段家窑地区莜面系列产品为主的农家乐旅游, 以和林格尔地区的现代农牧业设施观光游为主的休闲游;新城区、土默特左旗等地的蔬菜采摘、哈素海娱乐休闲游。 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纯朴的生活方式和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另一核心因素。
4、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4.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扶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基础设施 。 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政府应该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推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定期集中处理;推广绿色环保能源的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建设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停车场,改造村内公路、旅游公厕以及村容村貌的美化和绿化,配备路灯、户外招牌、通讯等设施,把乡村生态旅游区打造成无障碍旅游区,保证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
(2)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 政府要支持农村建筑风格的本地化改造,并提供一定的补助金,明确乡村旅游是带有扶贫性质的产业,执行有关涉农优惠政策,选择性实行税费减免。 推进旅游村庄的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发放具有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支持产业链本地化建设。
(3)规范市场秩序 。 制定试产进入和退出政策 ,实行年审和淘汰制度。 制定乡村旅游的分级分类管理标准,通过分类来突出特色,防止标准化所产生的产品趋同,结合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建设国家、省与地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指导和推进乡村旅游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4)维护产业安全。 政府对关系到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和公共安全及卫生环保问题要加强监管,工商、卫生、旅游和环保四部门要联合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排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卫生设施和安全设施是否达标。
4.2 加强对旅游产品的整合
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越高,区域内资源的种类越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越大。 在呼和浩特各旗县区,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 因此在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也要将红色旅游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和工业旅游产品纳入乡村旅游的发展体系,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强其吸引力,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地区革命的摇篮, 这里涌现出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目前,呼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在回民区、土左旗和武川县,因此这几个旗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将红色旅游融入进来,这种融入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相互融合, 例如二人台艺术是流传于呼和浩特地区的地方戏曲,可以以发生在呼市的革命故事为题材,利用二人台艺术风格展现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相互渗透,以便发挥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
呼和浩特的体育休闲旅游主要是在大青山范围内展开的,体育休闲活动主要是登山运动和滑雪活动。 滑雪活动的景区主要是北极光滑雪场和大青山太伟滑雪场, 其服务接待设施欠完善;新城区和武川县位于大青山脚下,其乡村旅游接待户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前来的旅游者提供特色餐饮和住宿,弥补该区域内体育休闲旅游服务设施的不完善给旅游者带来的不便, 延长乡村旅游的旅游旺季。
乡村旅游展现的是农耕文化, 在呼市的几个旗县除了农耕文化还有其他的特色文化,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将展现农耕文化作为主体, 其他文化作为补充, 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乡村旅游要将乡土文化和这些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另外,乡村旅游还要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农耕文化为题材,创作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例如歌曲、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摄影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的乡村旅游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激发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无限向往。
参考文献:
[1]于静.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问题,2008(5).
[2]刘丽梅,吕君.基于生态旅游理念的内蒙古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1).
[3]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魏小安,李劲松.试论旅游扶贫[J].当代经济,2009(1).
关键词:公共游憩 城市旅游 竞争力
一、旅游业发展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现实需求
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旅游吸引物来看,由传统的风景名胜依赖向城市、乡村、田园、森林、工农业生产等更广的领域延伸。从旅游活动目的来看,由传统的观光游览为主向观光、度假、休闲、购物、体育等多元化发展。从旅游方式来看,由包价组团游向自助游、自驾游等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等新旅游产品异军突起,这都对城市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
(一)休闲游憩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城市生活已逐步进入休闲经济时代,这使得城市游憩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城市居民有晨练、组织科普宣传、观赏城市美景、体验城市文化等需求,都需要城市拥有公园、绿地、广场、文化娱乐场馆和体育设施等公共游憩产品。政府已经意识到优越的人居环境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公共游憩产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城市旅游的发展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现实需求
在各类旅游目的地中,城市因历史文化遗留丰富、现代建筑景观时尚、基本功能完善、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受到游客青睐。城市旅游的兴起使城市由以往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周转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政府通过发展公共游憩系统、完善旅游产品结构能够增强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向游客提供多种类型的休闲和文化设施也会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发展和完善公共游憩产品已成为城市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三)休闲旅游的兴起对公共游憩产品的要求
随着民众闲暇时间增多、财富增加、交通便利度提高以及消费选择的增多,休闲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参与娱乐、享受美食、接触大自然等方式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例如保健疗养型设施和康体健身设施都是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产品,而城市公园、步行街、商业街、旅游度假区等则是满足游客休闲旅游需求的产品。城市居民或休闲游客都可重复购买、享受这些公共游憩产品,从而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这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共游憩产品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应该同时具备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完善的要素服务配套和良好的城市形象传播。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是一个“美”的城市,但要成为游客喜爱的城市,还必须是一个“亲和”的城市、“便利”的城市,这都离不开丰富的公共游憩产品。
在新时代,不管是招徕游客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公共游憩都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到访游客而言,城市历史、地标建筑、特色街区、风土人情、美食娱乐、体育健身、购物、文化活动场所、各种节会都可能是他们旅游的项目,且多数为“无景区旅游”。一个只能参观景区的“乏味城市”或需处处购票的“吝啬城市”,注定不会被游客所喜爱,其旅游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完整的城市旅游不仅是对外服务,还有市民休闲、游憩功能,也需要城市提供能把商业、休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的公共游憩空间和设施。
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有五项,分别是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人数,其中权重最大的就是旅游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均为0.3847。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环卫设施、救护设施、住宿设施、指示设施、餐饮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了公共游憩设施,而且公共游憩设施水平越高,基础设施所对应的项目得分越高,客观的说明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旅游目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三、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类型
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类型因分类标准不同而不同。譬如按服务对象和属性划分为两类,即主要为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城市公共游憩产品和为市民和外来游客共同服务的商业化经营的城市公共游憩产品。这里从实用的角度将其分为游憩景观、游憩空间、游憩商业区、游憩设施、节庆活动、游憩线路、自然风景游憩地、游憩城镇等①。
(一)游憩景观
由土地资源及其覆被物共同组成的景观综合体,要求具有美景价值和宜人价值,能为人们提供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例如主题公园、名胜公园、野生动物园、海洋公园、游乐园、历史地段、遗址及纪念地等,通常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性甚至垄断性。
(二)游憩空间
在城市或城市近郊能够进行游憩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它是由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功能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市区公园、步行街、广场、郊野公园、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与游乐区、森林公园、购物中心和工业园区、历史性城镇等对环境品质有特定要求的空间都是游憩空间。
(三)游憩商业区
本意是指为满足季节性涌入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商务、会务、购物、餐饮、娱乐等活动场所的空间和设施。在我国城市规划界通常把城市中商业、游憩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区称城市游憩商业区,它是以城市商业中心为基础,形成的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息、娱乐、休闲、观光、购物的区域。其主要特点是游憩休闲与商业设施和商业活动有着高度的产业共生性和空间共生性。
(四)游憩设施
游憩设施在城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度假目的地游客的主要活动场所。具有齐备的游憩娱乐设施,满足多方面的度假休闲需求,是城市旅游的主要吸引力。一般来说游憩娱乐设施可分为文化娱乐、游戏休闲、康体健身、运动、理疗、特色服务等休闲设施。
(五)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庆、商贸节庆、会展、体育节庆等。现代的节庆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主体一般是政府。节庆的直接经济效益一是来自于当地人增加的消费;二是来自于外地人的旅游收入。节庆带来的隐形经济效应包括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宣传当地优势资源的广告效应。
(六)游憩线路
通常是指沿城市河流岸线、海岸线、湖岸线、景观大道、主题街区等展布的条带状游憩空间。市民或游客沿此线路休闲、游览可以欣赏城市的优美风光,感受城市特色和气息。
(七)自然风景游憩地
通常是指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城市游憩空间。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郊绿地、景观林地等。在人们闲暇时间充沛、度假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自然风景游憩地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重要游憩地。
(八)游憩城镇
是指以游憩功能作为城镇主题功能,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镇,通常是大都市的卫星城镇,依托大都市的客源生存发展。这种游憩城镇也就是乡村游憩产品,为城市居民的节假日休闲游憩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同时也为中远程游客丰富了旅游行程,但目前其设施水平有待提高。
四、对各类公共游憩产品的研究综述
通过检索,收集了2000―2013年(2013年数据由于数据库更新滞后不完整)间的各类关于公共游憩产品的论述文章。分析发现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于城市公共游憩产品越来越重视,已经意识到公共游憩产品对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重要性。
(一)游憩商业区(RBD)
国内城市RBD是由保继刚、古诗韵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地区发展模式时首次提出的。之后国内的学者基本上将城市RBD划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新城文化旅游区,主要承担着商业服务功能、观赏游憩功能、“门户”或“窗口”功能。关于RBD的实证研究涉及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重庆、成都、深圳、西安等五十多座,角度主要是城市RBD的空间分布规律、规划设计、价值评价体系、使用者游憩行为等方面。
(二)环城游憩带
环城游憩带首先由吴必虎于1999年规范提出,2001年魏小安提出了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概念。之后,国内研究重点是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例如城郊旅游吸引力、城郊客源市场需求、旅游开发投资市场选择、政府的区域产业政策等。学者们也对各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资源体系、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南京、厦门、武汉、大连、济南、郑州、福州、长沙、天津、桂林、哈尔滨等三十几座。
(三)滨水游憩空间
滨水游憩空间是游憩线路中的一种,它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目前国内对滨水空间的利用上既要保护其水资源和临水文化资源,又要对其进行新功能的开发,包括重要的游憩功能。国内学者对于滨水游憩空间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环境学、经济学、农业学、历史学、地理学和艺术学等方面进行,集中在空间整合、景观设计、游憩功能、价值评估方面,这些研究大多以上海、重庆、香港、武汉、长沙、郑州、北京、福州、西宁等三十几座城市为实证进行。
(四)绿地游憩空间
绿地游憩空间是自然风景游憩地中的一部分,它包括小区绿地、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林荫带和近郊风景区。目前国内对于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的规划设计、功能开发、环境承载力、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几个方面,作为实证研究的城市有上海、西安、广州、杭州、桂林、重庆、长春、呼和浩特、天津、郑州、合肥、深圳等三十多座。
(五)游憩城镇
游憩城镇是属于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游憩产品,其开发建设对原住民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保护了历史城镇的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的多样化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游憩城镇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城镇的游憩系统规划、绿地规划两个方面,作为实证研究的小城镇也很少。说明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对于其游憩功能的研究还处于滞后状态。
(六)大学校园游憩
近年来大学逐渐意识到校园游憩功能的重要性,但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2007年王、黄震方、周年兴发表了“游憩需求及大学城功能优化”,2011年史丽华等发表了“大学校园游憩空间分析”,2013年何相焕、邹俊发表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研究”,分别以南京仙林大学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从大学生游憩需求、我国新建大学校园面临的问题、校园游憩林景观等角度论证了大学校园游憩功能的重要性。这些研究的出现说明大学已经看到校园游憩设施在招生、师资招聘、促进学生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
五、结论
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多少5A级景区或多少垄断资源,更重要的是它的公共游憩产品是否完善、是否多样化、是否高水平,这是旅游业深入发展的需要,是旅游业现代化的标志。当然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建设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使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等因素相协调。
注释:
①这里不是进行严格的理论分类,只是对其重要类型的罗列,可以有重叠。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董丽娜,唐子颖.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J].中国园林,2003(4):48―50
[2]陶伟,胡盈盈.国外“游憩”研究进展――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反映的学术态势[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88―92
[3]冯维波.中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进展――基于有关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21―23
[4]田大江.试论城市游憩系统与城市旅游之关联――以上海为例[J].甘肃农业,2006(8):173
[5]阎友兵,王忠.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9―91
[6]张环宙,吴茂英,沈旭炜.城市滨水RBD开发研究:让滨水回归生活[J].经济地理,2013(6):73―78
[7]万美强.风景游憩林与城市公共绿地[J].中国园林,1997(5):54―56
引言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正处于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紧束和生态侵蚀的压力。
在用地总量上,全市现状建设用地已接近《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的规划目标,若按照以往的新增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将提前突破建设用地“天花板”;从土地利用大结构看,城乡建设用地占比已接近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5%;从建设用地内部的小结构看,上海工业用地规模占比较高[1]。另一方面,新编制的《上海绿地系统实施远期方案》要求,直至2020年,上海绿地面积从10万hm2增加到28万hm2,目前在中心城区内大量、大规模地增加绿地难度很大,城市绿化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从上海居民生活品质来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急速膨胀,带来了社会人群对生存环境条件、文化精神的强烈要求,休闲时代的到来给上海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今年调整后的最新法定假日放假办法,市民长途旅游的选择意愿有所下降,受到“周末游”、“家庭游”等近距离出行活动规律的影响,市郊空间层次的游憩活动比例正大大增加[2]。
在上述背景下,需寻求有效手段来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并满足上海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因此,2013年上海市开创性地提出“郊野单元规划”概念,在国内首先编制了《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共规划了21个郊野公园,面积400km2,其中5个公园总规划拟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上海市郊野公园已成为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保障城市发展生态需求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一、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
“郊野公园”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旨在满足游人休闲渴望,以缓解国家公园的旅游压力,因此,当时郊野公园的定义仅强调宁静的乡村环境、最少的人工设施和机动车的可达等[3~5]。内地郊野公园的概念和模式主要来自香港,目前,国内对郊野公园尚无权威公认的确切定义,根据学术界丛艳国(2005)、林楚燕(2006)、高玉平(2007)等人的研究[6~8],结合上海市郊野公园的特殊意义与相关政策,本文将上海市郊野公园定义概括为:位于城市中心以外近郊或远郊,具有较好的可达性,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为目的的大型游憩空间。郊野单元规划则是根据所在街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集中建设区外郊野地区的用地规模和结构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9]。
国外对郊野公园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且多为郊野公园选址或土壤方面的研究。布朗斯顿研究了郊野公园在自然保护和满足游憩者需求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并探讨了如何防止现存的美丽景观恶化的问题[10]。兰伯特总结了郊野公园在英国的发展历史概况,认为经过兴起、发展、衰败后,郊野公园如今处于复兴阶段[11]。吉姆(C.Y.Jim)对香港郊野公园做了大量研究,他说明了香港郊野公园的缘起,并将公园分为高密度游憩区、低密度游憩区与保护区三类,并讨论了公园建设带来的各种问题及对长期管理方面的建议,吉姆还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游憩模式的转变,认为游憩活动选址的创新设计与建设能增加公园的环境容量[12~14]。
从中国知网搜索以“郊野公园”为篇名,结果有306条,为主题的有836条,为关键词的有1 129条。可见国内对郊野公园的研究之多。屠玉麟(1994)最早引进香港郊野公园的概念,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及其自然环境的管理与保护,总结出法治、环境教育和全民参与三个方面的经验[15]。李信仕(2011)等比较了香港与深圳两地郊野公园的选址、规模、景观、管理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性[16]。张骁鸣(2004)介绍了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概况,指出其日常管理主要有管理科与护理科两个机构完成[17]。罗秋萍(2007)分析了香港郊野公园法律、生态、康乐、教育、景观方面的特点,并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评价公园的发展绩效[18]。高玉平(2007)在分析郊野公园特点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以及规划设计技术要点,期望对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作用[19]。张婷(2009)等探讨了中国城郊森林型、生态林型、环城游憩带型、乡村田园型四种郊野公园模式的建设对策[20]。刘晓惠(2009)从开放空间和公共资源保护的角度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土地获得模式,提出郊野公园选址与规划策略方面的建议,认为应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体三方的利益关系,以充分发挥郊野公园连接城市与郊区一体化发展的作用[21]。尚凤忠(2009)以游憩者需求为切入点,明确了郊野公园的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郊野公园开发体系的六个要素,包括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规划先行的开发原则,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制度保障,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开发形态,人性化的服务观念,以及多元化的开发模式[22]。
二、上海市郊野公园相关政策分析
依据前文所述郊野公园的特征,结合《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情况,现今上海市共可筛选出13个郊野公园。其中,8个为现状大型郊野公园,包括东平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顾村公园、佘山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海湾森林公园;5个为上海市近期计划于2015年初步建成一期规划范围并开园的郊野公园,包括青西郊野公园、松南郊野公园、浦江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嘉北郊野公园。另外,尚有16座郊野公园最为远期计划建设,已完成初步选址,将根据近期5个试点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实施情况确定进一步方案。
针对郊野公园的特殊性与新兴性,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指导郊野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如《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审批和管理若干意见(试行)》(沪规土资综[2013]406号)、《郊野单元(含郊野公园)实施推进政策要点(一)》(沪规土资综[2013]416号)和《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导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
政策指出,郊野公园建设不同于城市公园,要多自然、少人工,应避免大拆大建和对现状地类进行大的调整,切实做到建设用地减量化,耕地面积有增加。为有序建设实施公园内各类项目,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专项规划整合三大部分。
农用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等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展综合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用地布局,提升农用地在生产、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建设用地整治旨在实施减量化工作,原则上将规划范围内的低效工业用地全部搬迁,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本土自然和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对布局零散、整体面貌差的宅基地实施搬迁;减量化工作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完成,实施后可获得减量化建设用地面积1/3以内的奖励空间(类集建区),类集建区建设以满足公园安全和配套的基本服务功能为主,可适当安排与公园相融的功能。按需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应遵循集约节约用地原则,结合公园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入“低碳生态”理念,示范性运用节能、节水、节地的技术和模式,并使相关建设与公园整体风貌和景观特色协调、统一。
三、郊野公园发展概况
上海市是中国超大型都市的先锋代表,创新性地探索郊野公园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显示,以生态保育、自然保护、休闲游乐、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的郊野公园,是提升城市生态和游憩功能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已日益成为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优化大都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资源。
(一)郊野公园建设现状与意义
目前,上海市对郊野公园的初步选址优先选择毗邻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聚焦自然资源较好、对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郊野公园的建设对上海市的生态环境、耕地保护、休闲旅游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益处良多。首先,郊野公园对低效工业用地与零星宅基地实施减量化,并充分挖掘基地现状特色,保持湿地林网、河湖水系、自然村落的自然肌理,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宅基地内居住人口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形成了较大面积、成片的呈自然或近自然状态的绿色景观,修复原生态基底,保护绿地、生物与地下水资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小气候,为城市的扩张提供自然屏障。其次,土地整治作为规划建设的实施平台,是对郊野地区“田、水、路、林、村”等基本要素的统筹安排,完成新增耕地面积任务,建设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推进公园建设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以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等方法,为农民的就业提供途径。其三,郊野公园与其他所有公园一样具有景观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因其保留了传统村庄风貌及当地人文、农业特色,郊野公园充满野趣,对上海这类大都市的居民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各公园结合自身自然、人文特点,形成自然科普径、人文游览径、水上休闲径、森林徒步径、滨江漫步径、田园体验径等多元化的景观游憩组织线路,满足市民多样的游憩与活动需求。其四,对村集体而言,通过实施郊野公园规划,落实低效高耗工业企业及农民宅基地搬迁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并通过建立“造血机制”,提高村集体及农民收益。
(二)郊野公园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
近期试点的五座郊野公园正在紧密地建设中,一些在规划设计中可能忽视的问题也在实施过程中陆续反映出来,值得设计者与实施者的关注。其一,由于自然条件和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街镇都适合郊野公园规划中的所有规划内容,例如一些街镇的城镇生活区非常大,拥有许多工业园区,因而其郊野区域非常有限,或是有一定的郊野区域,但并不适合发展农业、林业,使得郊野公园的建设受到阻碍。其二,为将郊野公园建设成为体现郊野特色又保障生态环境的区域空间,低效高耗的工业企业与零星宅基地减量化工作是重中之重,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工人权益,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实施减量化工作,而作为正式开建郊野公园的前期工作,实施过程中的补偿、安置等问题可能会延缓郊野公园的建设进度。其三,郊野公园的建设可能带来营地的过度使用、垃圾、植被破坏等问题,未来游客的增多也可能导致景观的退化,这些都需要全面的长期管理加以解决。
【关键词】创意农业 都市型现代农业 北京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意农产品和农业活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发展创意农业,既能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又能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区经
济发展。创意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另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创意农业的内涵、特征
1、内涵
创意农业的提法源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过去人们对创意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文化艺术领域。在目前时代,市场需要创意,农业同样需要创意。近两年,人们对创意农业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创意农业的概念没有明确界定,专家学者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一是创意农业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这种提法是比照创意产业的定义,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给出的。二是创意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创意农业不仅仅是创意农产品,还要创意农耕文化活动、创意农业产业形态。创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链条,让人们充分享受农业价值创新的成果。三是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充分应用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知识产权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四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通过“三生”即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创造“三农”即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达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境的目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综合上述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创意农业概念,创意农业的内涵就是将科技、文化、知识产权、人的创造力等各项资源通过创意的手法变成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创造财富。具体说,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活动,以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2、特征
(1)创意农业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创意农业是是创意灵感在农业中的物化表现。它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一方面,创意农业具有高文化品位,它能够将单纯的农业生产与丰富的多元文化相结合,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创意农业具有高科技性,许多好的创意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才能实现。创意农业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去积极挖掘和开拓文化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空间。文化和科技的有机融合将产生巨大的引擎作用,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创意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业态。创意产业强调用新的理念,激发新的发展模式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重塑农业的产业体系,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整体发展的全新模式。创意农业绝非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要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发挥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功能。(3)创意农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传统农业的产出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产业链条短、市场需求单一,因此附加值很低。而发展创意农业主要消耗“人的智慧”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并加入文化、科技等资源,将农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营销、配套设施开发等融为一体,构筑多层次的农业产业链,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因此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创意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4)创意农业是对特色资源的再整合。创意农业并不是要对农业资源再创造,以发明一种新的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对现有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再发现和再整合的过程。这一整合过程依然以原本存在的资源为载体,通过加入新的辅助资源,重新开发、设计、包装,使其具有独创性,从而使其具有新的市场。
二、北京发展创意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于深度开发农业新功能,基本构建了适应市场需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必须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信息、市场和资金方面的优势,整合资源,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立足北京自身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创新和特色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着力点。而创意农业通过对特色资源的创新开发,不仅可以带动郊区特色产业的形成,还可以让消费者更深层的了解农业的人文、科技内涵,带动创意农产品的消费。创意农业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北京具备发展创意农业的基本条件:第一,北京作为全国最大、最密集的消费市场之一,具有消费群体规模大、消费层次多、消费需求变化快、消费质量高等特点,市民多元化的消费市场需求,为北京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二,北京集聚了大量的科技、金融和人才等各种社会资源,资金和社会投入充足,对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具备了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第三,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创意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创意源泉。第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域特征明显的农产品主导产业,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物质载体。
三、京郊创意农业发展实践
1、创意农产品
首都高端消费市场要求农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普通农产品注入科技、文化内涵就会身价倍增。具体来看,京郊农产品创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废物利用型,将农业或生活的废弃物,通过巧妙的构思,制作成实用品或工艺品。如门头沟麦秸画、蝶翅画,大兴的蛋壳画,平谷桃木工艺品,通州区的熏蚊草等。(2)用途转化型,通过改变某种农产品的常规用途,赋予其新的创意。如延庆豆塑画,色彩斑斓的盆景蔬菜、盆景水果等。(3)形色创意型,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外形和色彩等方面的创意,就产生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如大兴的“金猪西瓜”、“水晶西瓜”。依托北京当地农业资源而创意设计的农业旅游产品,成为国内外观光游客的挚爱,促进了农民增收,更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夺目名片。
2、创意农耕文化
农产品需要创意,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耕作活动同样需要创意。当科技和文化创意作为两大引擎,在赋予农业深刻内涵的同时,农业已不只是一种产业经济,而是一种高度的农业文明展示。在京郊密云、顺义、怀柔和房山进行的玉米迷宫种植试验,通过不同时期作物生长的变化,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利用玉米秸秆种植“迷宫阵”,建造适宜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新场所,使市民、青少年体验农业文明,接受农耕教育,进行旅游观赏,将“都市”与“农业”真正融为一体。同时,提供相关产品的销售、农作物采摘等多项服务。以“玉米迷宫”为主题开发多种休闲和旅游产品产生的直接收益约是玉米生产价值的20-50倍,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民。此外,各种农业主题公园,比如南瓜园,把世界各地、各种色彩的南瓜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不仅可以体验农产品的丰富内涵,还可以起到教育和示范的功能。
3、创意农业产业形态
北京郊区通过创意农业,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创造出超出传统农业几倍、几十倍的价值。如朝阳区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将生态循环农业的设计创意做成一个年产值几亿元的大产业;怀柔区的虹鳟鱼一条沟是以虹鳟鱼、金鳟鱼、鲟鱼等冷水鱼养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集烧烤、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爬野长城、骑马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景区;昌平区小汤山农业园区利用科学技术将南方生长的水果引种京城,使北京市民吃上北京产的香蕉、火龙果;平谷区通过科技手段将桃树培育成盆景装点居室;延庆县柳沟村利用传统的豆腐加工技术,迎合市民追求安全、养生的需求,创意出远近闻名的豆腐火盆锅盛宴;顺义区万科农业园将土地租给城里的市民,圆了城里人的农夫梦,农民也实现了从生产者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1)我国创意农业市场前景广阔。总体而言,我国创意农业处于萌芽阶段,仅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新、奇、特”农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创意农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2)北京创意农业取得一定效益,具有一定规模。创意农业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亮点,京郊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京郊创意农业的大发展,满足了市民多样化产品需求,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休闲旅游好去处;一大批用头脑经营、靠文化创业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用文化激活传统农业魅力;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民受益。(3)北京创意农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意农业的类型比较单一,产品不够丰富。二是创意农业企业的创牌意识不强,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三是创意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政策建议
(1)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创意农业要求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深度开发和优势产业的保留、提升,培育出丰富畅销的创意农产品,创造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活动,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2)加强创意农业品牌建设。品牌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促进创意农业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的创意农产品和农业产业需要知名品牌,要注意与市场接轨,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农业企业积极培育自主品牌。 (3)推动创意农产品标准化。建立健全创意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创意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创意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意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周连第: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2] 任荣、刘树:京郊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及方向[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
[3] 俞晓晶: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J].科技和产业,2008(4).
关键词:乡村;休闲旅游;系统特征;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361-04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for Example
CAI Lei
(Department of Common Cours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reas around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eisur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were analyzed. Taking Jinan surroundings as an exampl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source system fun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areas; leisure tour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Jinan city
随着城市人群对乡村休闲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以休闲、养生、健身为目的、以回归自然为导向的乡村休闲旅游逐步占据了旅游市场的重要地位,出现了民俗游、采摘游、登山游、垂钓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方式,逐步构建了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资源功能系统。依据美国学者Gunn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理论(简称TFST[1],即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分析与研究了中国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的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及优化措施等,对于完善与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提高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竞争力及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休闲旅游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较为活跃,与区域休闲旅游研究相关的主要有区域界定、资源含义、系统功能等。美国学者Gunn提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的模型,是划分都市旅游区位功能的重要研究成果[2]。中国学者对于城市周边功能区域划分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顾琛琛[3]提出城市边缘区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即城乡结合部说。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对城乡接合的地域称之为“城市边缘区”。200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将此地域确定为建设用地交错带。方修琦[4]提出城乡过渡带说,即此地域为城市的主城区核心地带与农业用地中间的地域实体。对于旅游资源,国家旅游局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5]。学者杨振之则将旅游资源定义为一种单向吸引功能的系统。李华辰[6]借鉴TFST理论,发展性地把旅游系统细分为客源市场(需求)系统、目的地(供给)系统、出游系统和支持系统四要素。
2 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发展特点
2.1 乡土性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各种行为排解心理压力,愉悦身心已成为现代人不断自我完善的重要技能,乡村休闲旅游的固有特征“乡土性”正是迎合了城市人群的这种需求。“乡土性”既是与各种旅游相关联的资源营造的氛围,同时也是在乡村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即具有历史文化特征,能够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进行休闲娱乐的特有资源特征。
2.2 广泛性与多样性
乡村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是中国城市周边乡村地域的重要特征。从地理条件来看,中国地域特征表现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较为复杂,各种自然地理条件都有所表现。同时,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较为广泛且种类繁多:以资源的传统观来看,有自然、民俗风情,人文,传统饮食,工艺品,都市、田园风光等;以资源的现代观来看,有观光型、生态旅游型、休闲娱乐型、度假型、养生保健型等;以资源的基本属性来看,有自然、社会、人文等;以资源级别分类,既有按照“A”来定性的旅游景点级别,也有按照“一、二、三、四”级别划分的标准。
2.3 系统性
依据系统理论,中国目前的乡村旅游资源无论从其资源的组成、种类以及各资源的功能来看,都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征。乡村旅游资源既是系统的因子,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开放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由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等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同时也是自然与人文条件构成的旅游系统整体[7]。系统资源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对于系统的运行都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某一因子发生变化就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行出现偏差甚至于出现运行障碍。
2.4 季节性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从其地域特征来看主要是在乡村这个特定的环境进行。因此,众多的旅游项目都要根据其季节性特点来进行,还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以及气候条件的发展变化来确定。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以大自然风貌与农业生产规律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为主,而这些旅游项目要遵循季节变化的总体规律,要受到地域、地理纬度、气候变化等条件影响,季节性特征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
2.5 民族性
中国的乡村生活方式一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广大的农村地区是民族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根据地,其中各种民间的习俗、特定的节日、重要时刻的人的行为规范、各种生产与生活的活动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泰山的东岳庙会、菏泽的牡丹花会、潍坊的风筝节、临淄齐文化旅游节、平阴玫瑰节等多项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
3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特征分析
3.1 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概况
济南市位于中纬度地带,其位置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城市南部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山峰,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较为清爽,冬季气温低,但无严寒。济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如龙山文化发祥地、齐长城遗址、四门塔、罗庄汉墓等众多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又有五峰山、跑马岭、金象山、波罗峪、九如山、红叶谷等山地旅游资源。同时还有众多充满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长清万亩杏花园休闲观赏项目;商河县鼓乡神韵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历城区柳埠镇大樱桃采摘、乡村体验项目;民俗风情线项目(市区高家庄彩石三王峪山水风景园明水百脉泉锦屏山旅游度假区朱家峪)等。济南城市周边有黄河、小清河、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为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旅游资源系统结构分析
3.2.1 空间结构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旅游资源特色,同时也会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以及规模效益的时空安排[8]。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地域分布特点。城市南部主要是依托以山地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也是主要的乡村休闲旅游的重点发展区域,是集山地、瀑布、植被、园林、峡谷等为一体的风景休闲旅游地域。城市的北部主要是依托黄河、小清河等水系发达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垂钓、水上娱乐、温泉等形式的旅游资源。城市的东部主要是依托历史文物形成的辅旅游资源,如龙山文化发祥地、罗庄汉墓等。城市的西部主要是依托农作物种植、花卉养殖形成的主题旅游文化资源。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分析,济南市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态势。南部山区旅游资源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可观的经济利益驱动下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并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旅游经营联合体形式。济南的东部、西部、北部与南部相比,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经营联合体(表1)。
3.2.2 行业结构 旅游行业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相关部门提供并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综合性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系统的行业结构特征,可将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行业结构划分为餐饮、旅馆、景点、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娱乐消费等行业。通过对济南市周边休闲旅游发展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得出济南市乡村休闲旅游行业结构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更注重餐饮的乡土化、景点的自然化以及旅游娱乐与消费的特色服务,并非追求现代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星级服务;旅游交通对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会对旅游项目的推广与吸引众多旅游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旅行社作为旅游消费者与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重要桥梁与媒介,在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起到的旅游引导作用逐渐弱化(利益驱动),见表2。
3.2.3 市场结构 依据济南市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的市场结构可分为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和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需求市场[9],其特点是距离对于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结构存在相关关系,距离越近则游客出游概率越大,客流量越大;距离越远则客流量越小,出游概率越低。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主体主要有当地的城市人群、附近地市的旅游消费人群、以济南为旅游目的地的外地旅游消费人群。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消费人群以当地旅游消费人群与附近地市消费人群为主,旅游出行的方式以自驾、公交为主,旅游出行的时间多在2日以内,属于短途短时间的休闲娱乐旅游模式。同时,旅游消费能力也是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能力强的客源市场会促进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会产生副作用。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主要依据史密斯提出的中心地标准距离公式:
AR=■
把每个客源地在目的地客源中所占的份额作为权重,公式中结果AR为济南市的客源吸引半径,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比重, di为第i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n为客源地总数[10]。通过计算得出济南市周边客源目的地的吸引半径为173.52 km,可以辐射到泰安、德州、聊城、莱芜、济宁、淄博等地市。
3.3 旅游资源系统功能分析
依据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系统组成以及功能划分,可以将系统分为需求、供给、出游、支持四个子系统。需求子系统主要包括客源市场与产品市场。济南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有本地及周边的近距离客源需求市场(主导)以及国内远距离的旅游中转客源市场,同时还包括部分国际客源市场,其旅游产品主要以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乡村体验为主。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与劳务、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大量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地方节日)、收获性主题活动(采摘等)、旅游服务、人造景观与娱乐中心项目等,是吸引旅游消费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要原动力。出游系统是指旅游交通设施及相关措施;需求与供给两系统中间的交流媒介(市场营销);与出游相关的各种服务等。支持系统包含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保障、行政管理监督、自然环境的保护等措施,其主要体现在政府管理者层面(图1)。
4 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系统优化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要优化外部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诸多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对于其复杂的系统性,监督与管理往往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某类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现象。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高效服务,就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优化,使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与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多方面协调统一。要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形成产品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既有空间结构,同时也有行业结构,还存在产品结构。因此,要合理地配置资源结构,要使旅游资源产生“正近邻效应”,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与共同性协调统一,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要以旅游项目为中心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布局合理。旅游的吸引力是以旅游项目来带动并发展的,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要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促进配套设施,以项目促进服务。
其次,从微观上要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提高管理的效率。要解决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就要处理好农民个人、农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等各自的利益问题。要建立适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高效管理体制,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监督与管理的效率。要促进产业的内部重组,淘汰落后的发展方式。乡村休闲旅游多以松散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存在规模小、项目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标准低等问题。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思路,促进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模式转变,使之走向联合经营、股份制经营模式,将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优化整合,提高经营的效率,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统一。旅游资源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在进行旅游开发、项目构建时,要时刻注意处理好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乡村旅游资源反映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逆的,一旦破坏就会对整个旅游资源系统产生灾难性影响,因此处理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13(2):33-37.
[2] 魏 伟,周 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J].人文地理,2006,21(4):29-33.
[3] 顾琛琛.城市边缘区旅游规划模式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4] 方修琦.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J].城市规划,2002,26(4):56-60.
[5] GB/T 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6] 李华辰.边缘旅游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开封:河南大学,2008.
[7] 佟玉权. 区域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15(2):28-30.
[8] 王爱忠,何玲姬.昆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6(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