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3-06-30 16:07:52

导语:在德育和教育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和教育的关系

第1篇

教育承载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和谐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教育”为课题,先后考察了__中学、大桥高级中学、宜陵中学、丁伙中学、麾村中学、龙川小学、仙女镇中心小学、大桥小学等十多所学校,分别召开了部分中小学校长座谈会和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会,对现代学校所期待的管理、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获得的基本结论

(一)现代学校管理应是和谐教育管理

构建和谐教育管理,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又是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落脚点。学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充分发挥和谐教育管理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所期待的现代学校管理是和谐教育管理。

(二)和谐教育管理的内涵

所谓和谐教育管理,就是以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将个人愿景与学校愿景凝练为共同愿景,运用人性化的手段,通过人财物的最佳配置和各种关系的协调,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和谐教育管理的特征

第一、和谐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的诸因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以人为本,不仅是对人本身的尊重、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以人为本,对学校而言,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对校长而言,就是以教师为本;对教师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教育管理,在办学思想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领导而言,要求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促进教师成长。对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第二、和谐教育管理的要义是实现教育管理和谐。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等)永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诸多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管理的根本的任务是人的管理,实现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目标的一致、思想的契合和情感的融通。通过和谐教育管理实现教育管理和谐,不仅可以减轻管理者的负担,而且能够使被管理者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自身价值。

第三、和谐教育管理的根本方法是人本管理。和谐教育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增强管理的人文内涵,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管理不是单纯凭借权力和制度,而是把制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管理的人性化刚柔相济,更多地通过经常的对话与沟通机制,实现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目标的趋同、行动的一致,使被管理者自动自觉地执行制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心甘情愿尽责尽力,从而使管理变得愉快、轻松。

第四、和谐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事顺其理”。人尽其才:善于用人,最大限度发挥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才能和潜能;物尽其用:合理用物,最大限度利用物质资源;事顺其理:正确办事,最大限度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

当前学校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重制度建设,轻文化建设;重考试学科教学,轻非考试学科教学;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重目标管理,轻过程管理;重计划,轻实施;重教师使用,轻教师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规划;重制度管理,轻人文管理;重“管”,轻 “理”,等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与不足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育方向偏移,育人目标异化。当前,许多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办学目标和正确的办学方向,特别体现在初、高中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使教育越来越变得功利。教育的功利性表现为执行课程计划不严肃,开齐开足只是要求;重学校教育,轻家庭、社会、终身教育;重知识教育,轻德育和实践技能教育等现象普遍存在;招生行为不够规范;乱收费行为尚未杜绝;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事实上存在。

第二、单纯注重制度约束,忽视平等对待与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用制度管理不可缺少,但有些学校的制度管理过于僵化、苛刻,那些一天到晚的签到、签离,中间抽查坐班的行为控制方式和随意减少教师休假时间的做法,必然影响师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领导和教职工平等沟通是学校和谐管理的重要因素。教职工渴望得到学校领导的平等对待、平等沟通、认可与支持,盼望学校能够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减轻一些压力,减少一些后顾之忧。然而,我们有的领导者面对普通群众,只有权力意识,没有群众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 “只见制度不见人” “得理不让人”,“得理不容人”,让群众感 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样,不但不能给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也不能真正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反而,增大了教职工与领导者的距离和心理压力。这些现象的存在,难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的和谐发展也难以实现。

第三、忽视人文关怀,淡化过程管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几乎所有学校的领导都愈来愈重视目标管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却偏离了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走入了误区:目标不是由上下级共同制定而是由上级制定、用任务的形式下达,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强调服从性,忽视自主性,实在有点强人所难;单纯强调结果,到时抹秤杆秤斤两,不计过程或淡化过程;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忽视了对教师的尊重、关怀;强调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忽视思想情感目标的达成。这种管理是一种非和谐的管理,不但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反而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学校领导体制存在弊端,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我市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在学校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学校工作负全面责任。这种制度对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校长采取个人决策的方法进行学校管理决策,迅速且效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有些校长的独断专行,一校之长俨然成了一家之长,自以为是一言堂,自行其是家长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并最终影响了学校发展。党支部在校长负责制中的政治核心、监督保证和战斗堡垒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以教代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必须进一步完善。

第五、农村学校师资弱化,优质生源流失。我市十重视农村学校建设,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但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城区学校比农村学校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区教师享有更多的优越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农村教师向往城区,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总在为自己的调动和进城作努力。每年都有一批在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从流失,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农村进入城区或外县市就读,有的进入公办学校,大部分进入民办学校。农村教师、生源流失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对策与措施建议

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责任主要在学校领导者身上,应该从自身查找原因,不断反省自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和谐教育管理,采取正确对策和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保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端正办学方向。教育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和谐社会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服务性;坚持教育均衡化和公平公正性;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确立科学的质量观、教学观,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实现教育的发展目标、政策重心、资源配置结构和教育工作评价标准的整体性变革,推进教育战线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导向机制等方面有一个大的变化;以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为切人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抓住督导和体育这两个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减负增效”。

要遵循客观规律,执行法规政策,自觉规范办学行为,特别要规范课程开设、收费、招生等行为。

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教学一线师生服务的原则,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在实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最好上下级共同制定,力求个人、团体目标与上级总体目标一致,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和冲突。

(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艺术。学校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有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建立的制度,既要具有时代气息、符合规范要求、切合学校实际,又要为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同。制度管理过程,不仅要有教职工的参与,而且还要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应该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的原则,最大程度发挥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使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彻底改变重“管”轻“理”的做法,把“理”作为主导面,以“理”为前提。“理”不清必然“管”不好。这个“理”,包括物理、事理和心理。也只有把握好物的本质、事的规律和人的心理,才能制定出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管”到关键处。制度只能约束人的行为,它不能束缚人的情感,要把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管理目的要符合伦理道德,管理措施要合乎广大师生认同的人伦、人性、人道、人权的基本理念。日常管理要有理性,危机管理要有理智,冲突管理要立足化解。尊重合理化建议和合理要求,鼓励教师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尤其要注意“情感管理”,关注师生的情绪,关注特殊群体的情绪变化,保护积极情绪,调整疲劳情绪,转化消极情绪,化解极端情绪。

(三)重视过程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学校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使学校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和每个方面都服从和体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学校整体目标与个人、团体目标要尽可能和合、趋同,凝练成“共同愿景”;“压制性”的管理方式应变为“自主性”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过得去。

要健全和完善目标评价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导向激励功能,使目标管理成为学校凝聚人心、引领方向、激励干劲的有效方式。学校领导要关注过程和环节,加强督查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自主性管理不能变成自由管理。

要更多地在管理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四)提高校长素质,和谐各种关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长足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能极大提升广大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管理效率。首先,校长要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感化教师,以优良的作风影响教师,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凝聚教师,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教师,使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使教职工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工作绩效。第二、校长要提高管理艺术。管理理念由“管人”转变为“人的管理”,管理方法从刚到柔、从家长式管理转变为民主决策,管理重点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第三、校长要构建学校内部和外部和谐关系。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团结奋斗的班子关系、互助合作的教师关系,互帮互爱的学生关 系。在学校外部,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合力,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

(五)加强农村师资建设,稳定农村生源。

第2篇

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向学生讲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时,笔者向学生们介绍了两样古老的中国计算工具:算筹与算盘。

在向学生讲述“二进制”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将我们“中国的二进制”介绍给大家。

众所周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首创了二进制。那么他是如何发明了二进制的呢?他的好朋友布维是一位汉学大师,正是布维众多的介绍才在17、18世纪欧洲学界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而莱布尼茨一直与他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恰恰是布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并说明了《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权威地位。正是《周易》和八卦才促使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中国人才是二进制的真正发明者。

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因此学生在听了这些内容之后,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便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人生的道路上仅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还不够,还要拥有团队协作的精神。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讲授“如何组装计算机”这一节内容时,有很多项参数及属性的设置以及软件的安装顺序等等,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口头的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

如果学校的教学设备达到一定的条件,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组装计算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组装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理念:学生们一起组装,既要为别人的组装负责,又要为自己的组装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组装。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正直的品质

微软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他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李开复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李开复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李开复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李开复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的品质

在当今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时代,要使得学生灵活多样地获得知识,扩大知识面,就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刚学计算机语言课程时,对学生来说因其内容新颖,关键词较多,语法规则、逻辑结构较繁,因此,编程时出错率较高。针对此类问题,笔者紧紧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一点,突破全面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对Visual Basic语6.0编程语言中循环控制结构时,就抓住“几种循环控制语句逻辑结构的比较”这一点,将容易出错的语句列举出来剖析比较。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就觉得轻松多了,编程出错率明显降低。

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不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对于同样的问题也能找出其他的解决办法,而且他们不再把知识的学习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虽然我们无法把一切人类知识内化到脑子里,但我们却可以利用一切手段、工具来运用我们的手和脑,去完成我们仅靠自身所不及的事情。

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笔者发现在机房上机操作时,有人在一边吃着面包,一边点击鼠标。笔者发现了这个苗头之后,就给大家讲述了下面的一段话:

《中国青年报》上曾刊载过这样一则消息,台湾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上班族,由于酷爱上网经常泡在网吧,最近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出她得了传染病。但令她困惑的是,她的生活一直相当正常,怎会染上传染病?经患者叙述平日的生活习惯,主治医生判定,应该是她患传染病的同事,经由直接或间接接触鼠标,把病毒传给了她。最后医生强调,平日培养常洗手的习惯,尤其在使用计算机前和使用计算机后,最好先把手洗干净,才能降低传染机会。

学生听完这段话之后,鸦雀无声。笔者想此时他们肯定从另一角度感受到了使用计算机讲卫生的重要,这一事例也提醒学生使用计算机时不要忘记讲卫生。

六、利用计算机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利用计算机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计算机活动课和计算机主题活动。例如,让学生上网或翻阅报刊来搜索有关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条文以及相关新闻,以此来告诫他们。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另外笔者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信息搜索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促使学生了解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方面的法律。

作为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我们不但要恪尽职守地教好书,而且还要尽心尽责地育好人。在7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教给学生一个做人的道理,比让他们死记硬背十个知识点要重要得多!

总之,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去实施德育,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应考虑的重中之重,在当前也是响应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在信息技术中,我们紧扣计算机教材内容,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参观各行各业使用的计算机等方式去认识计算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计算机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因此,德育要符合计算机课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教材而异,因人而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创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中国高等教育,1999,15/16.

[2]顾明远.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中国教育学刊,2001(4) .

第3篇

关键词:六年级品德课;心理教育;品德教育

一、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

在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中,人们一度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的中国正面临着向2010年远景目标迈进的黄金时期,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处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无时不受其心理活动的支配,尤其是在分胜负、比高低的战场、市场、商场、考场等特殊场合,人的心理素质的高低竟成为决定其胜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或品质是影响个人成长,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培养一代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务必摆正心理素质教育的位置,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

二、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而心理健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胸开朗、乐于交往;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此外,智力正常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心理健康对学生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所以,重视素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便成为现代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处理好心理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教育,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任务,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条主线,高尚的道德情操应在中学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二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正确的思想方法教育要贯彻和渗透于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教育之中,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这三方面内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地统一于一体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第4篇

关键词:中学任课教师班级德育管理参与现状对策

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德对学生的个性因素具有主导作用,对体育、美育及智育等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起创新精神与实践力。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任课教师是班级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在德育管理中,任课教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对其研究分析,采取一定对策给予解决。

一、中学德育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所出现的信仰危机影响着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商品冲击下,有些中学生对于金钱的理解,已经不是原来的概念,通过学习获取成功的观念正被当代中学生所怀疑,这对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挑战,面对丰富精彩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应如何留住学生,让学生不是被迫及痛苦地留在学校,而是发自内心地、快乐地留在学校,这成为任课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的管理越来越复杂,而任课教师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的参与现状也并不乐观,通过60份有关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参与的问卷调查显示:在班级德育管理中,有25%的教师会在每堂课上进行德育渗透,而30%左右的教师会在半数课中实施德育渗透,而大部分教师仅在1/4左右的课中实施德育渗透,并且任课教师中,约有2/3教师会与班主任进行学生学习状况的沟通,而对学生思想状况沟通的任课教师约为1/2,因此,任课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方面,而对德育教育方面的关注较少,班主任跟进的更多,这表明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的参与积极性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中学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参与不积极的原因

中学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参与不够积极的原因可归结为下列方面:一是中学任课教师的个人原因。任课教师的知情难以统一,管理能力不高、工作压力大及知识结构失衡等,均是其德育管理参与不够的原因,如有些中学任课教师尽管具有全面认识,依然不愿意积极参与班级中的德育管理。还有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管理能力的问题,不知如何管理,其管理能力不好,直接影响了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的行为。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在班级德育管理方面,对任课教师的参与评价不够合理,其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也不到位,这影响了任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例如教师评价方面,学校评价更侧重教学成绩,教学成绩占据了最大比例,而这一评价指标转嫁给教师,在这种评价体系下,中学任课教师将教学作为工作的重心,就忽视了德育教育问题。三是社会方面的原因。从社会来看,家长择校压力、媒体片面宣传与教育管理的评价导向等,均影响着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的参与积极性。要有效转变任课教师参与到德育管理的现状,需要从个人原因及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努力,同时运用教育成果引导社会走向,以加强社会对德育工作的重视。

三、提高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参与积极性的对策

1.加强任课教师自身原因的解决

在中学任课教师中,存在知情难统一、管理能力不高、工作压力大及知识结构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中学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参与的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先形成参与的成就动机,可利用目标明确、充分论证、形象改进与影响参照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实现。学校应该让任课教师能够体验到积极参与德育管理后的成功结果,看到学生的评价、学生活动组织力的提高等。为了提高任课教师的知情统一性,可通过道德感激励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德育管理当中,让道德感成为道德行为转化的动力,并辅助任课教师用愉快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德育管理当中,任课教师要从不利当中看到有利的一面,能够自我解脱,为学生带去精神食粮,从长远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另外,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通过理论书籍、培训及网络信息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并强化实践锻炼,从实践经验当中,获得良好的管理能力,以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且教师还应该学会自我减压,正确认识压力,并用积极方法进行压力缓解,任课教师对学生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并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与学生经常沟通,有效掌握参与班级德育的管理方法,参与德育管理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压力,并能缓解压力,乐于参与到班级的德育管理当中。

2.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及培训指标

中学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的行为,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性。首先,学校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组织制度,对中学任课教师的德育管理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职责,学校领导为德育管理组织主要的领导者,在教育教学、办学及资源运用方面具有主要决策权,并且组建相关的管理机构,让德育工作更为系统,对学校德育管理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并且德育管理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将任课教师的德育管理工作归入考核工作中,让任课教师的德育管理行为更为稳定规范。其次,加强任课教师在德育管理中的评价指标确立。管理制度确定之后,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就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德育管理考核指标可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含课堂内、外的德育管理考核,而二级指标则是任课教师对班级德育管理进行计划、实施、组织与调控方面的考核,其考核是由政教处与教导处共同实施的。为了提高中学任课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还应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德育管理内驱力,增强任课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积极性。

3.转变家长观,增强社会媒体的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形势下,家长传统的成才观应得到转变,摒弃世俗陈旧的人才观念,积极树立现代社会的正确人才观,家长应该明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要求为多样化的,应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并且转变家长教育观念,除了关注知识教育外,还要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形成德、体、智及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观,除了成才观与教育观之外,还应转变价值观,对子女不要有太高期望值,应该从人本角度,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等进行关注,加强孩子个性特长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要真正转变任课教师的德育管理行为,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全面客观,避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注重德育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社会媒体要强化自身责任,媒体宣传力量是巨大的,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国媒体要发挥舆论性的影响力,关注社会健康内容的报道,减少舆论负面效应,为学校的任课教师提供良好的德育管理条件。

结语:

在班级德育管理中,任课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除了关注教学成绩外,也应注重德育学生的德育发展,在课堂内外渗透德育教育,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中,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心理交流,学校及社会方面,也要注重德育管理教育工作,为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班级教育管理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从国.众手浇开向阳花——也谈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J].成功

第5篇

新课程 思想品德课 和谐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学生知识学习的前沿阵地,也是构建和谐师生的主渠道。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内容最丰富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的优劣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否。

一、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师生和谐关系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是我国社会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反映。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基础上,我们应该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形成并发展成符合新时期的和谐师生关系。思想品德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等理念力图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给学生足够的爱去感动他们,用爱心创造奇迹,让学生逐渐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事物。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天才”来教,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不因学习成绩的差别而感到有所不同,让他们知道“只要你努力,有足够的自信,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长处”。牢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他们有发言的权力,并努力接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激发他们的内心肯定。学生渴望老师重视他们,一些学生默默地听讲、不愿意参与讨论,但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所以努力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能够激发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因。牢记每位学生的名字旨在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彰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感的向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面对教师给予的肯定,情感上会从“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教师与学生的对待问题的心理相容关系

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份,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开发,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心理相容、滋润光彩的“人”心理相容以群体共同活动为中介,以成员彼此对共同活动的动机与价值观的一致为前提。但是师生往往会因态度、方式、个性的不同导致各种矛盾、冲突的产生,这种矛盾冲突是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心理相容造成的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大的感情作用,对维持学校秩序,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作用。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1.转变观念,坚持以“和谐”理念处理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抛弃“主导、主体论”,充分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追求和谐,“和为贵”,有了观念的转变,才可能有行动上的转变。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运用文化思想理念来处理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2.要在课堂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学生知识学习的前沿阵地,也是构建和谐师生的主渠道。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的优劣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否。

构建师生关系虽然是师生双方、双边关系,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3.坚持在政治课堂外增强和谐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基础课程方案的实施,中小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多方面知识技能的时间条件,在这些时间里学生广泛、直接地接触了解社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从社会文化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道德情感,形成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高质量的课余生活对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样,在课余时间所延伸出来的和谐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会产生积极的能动作用。

4.把握教学艺术,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首先,用目光组织教学。教师的目光可以是赞赏的、批评的、关切的、鼓励的,能起到以静制动、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用目光注视学生,对不同表现的学生传递不同的信号,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从而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其次,用耐心等待组织教学。情感教学的精妙之处在于以“情”激“情”。如果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无法得出结果,教师就要给予更多的时间,从而达到“大音若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设疑提问组织教学。教学设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疑问、用以激发学生深考并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宽容、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参考文献:

第6篇

教育规律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

教育原则不是教育规律。

1、在同样的教学规律面前,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原则。

2、由于对同一客观的教学规律认识不同,因而提出的教学原则也不相同。

第7篇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第8篇

一、精讲精练,提高语文素养,培育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尽量少讲、精讲,语文练习布置适当,学生多读多思,课堂精讲精练很必要,腾出些时间让学生多读些名著。在作业布置上,除了考前一段时间让学生多做些练习之外,平时的作业可以多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东西,这样既可以促进他们深入地去读和思,开阔他们的眼界,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要更全面地接触人类文化的精华,培育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从根本上来说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常规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对于不同程度、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和要求。

二、创设有利于读书的环境气氛,利用好选自名著的课文

老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温馨优雅的美好课堂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带学生入境,沉下心来投入地读,敬重知识,敬重书中的人文内涵。听读入境,朗读入境,表演课本剧入境,分析讨论入境,阶梯性思考题入境,创造浓厚的读书气氛来育趣。如听读配乐朗读《傅雷家书》等讲读课文中涉及名著的课文。讲读名著节选课文,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可保持阅读兴趣,从而阅读原著,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凡选自名著的课文,要精读,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学习《荒岛余生》刻画人物的方法,便去指导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学了《杨修之死》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便去指导学习《三国演义》。阅读名著后再读课文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教读课文中指导阅读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泛读法、速读法等,再把其延用到课外阅读;圈点、批注、摘抄、评析等方法沿用到课外阅读;阅读名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拓展视野,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常规教学促进了课外阅读兴趣,育趣又促进常规教学。

三、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推动语文教学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读好书不读坏书。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最好在开学初结合阅读教材把一学期要向学生推荐的课外书籍确定下来,并列入教学计划。要建立班级阅读基地(如可动员全班捐书等方法集书),营造阅读氛围。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教师给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语文教师还可给学生实施阅读评价,以促进学生很好地完成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师可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2)用工具书指导;(3)阅读参考资料指导;(4)阅读方法指导;(5)做“读书卡”指导。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事半功倍地取得学习效果。

四、学名著节选找好切入点,非名著教学要采用相互联系法

学习《葫芦僧判葫芦案》时,可抓住人名谐音双关的特点做切入点,来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欲望。如英莲――应怜,冯渊――逢冤,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出现的谐音人名,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原本应该叹息青春的意思,等等,这个切入点应该是很好把握的,也容易让学生感兴趣,由此激发学生去阅读的渴望。再如,学习《小松鼠》这样的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时,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增。可利用此机会向学生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大家既然对动物这么感兴趣,那么你们还想再多地了解动物世界吗?由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推荐《昆虫记》。很多作者的文章或多或少地借鉴一些名著的写法,可以给予指导,了解名著对文学写作的多方面的影响。

第9篇

和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有机系统工程,要建设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控制平台——科研强教。因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的核心教育资源,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基础。而追求每个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境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标准。现就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教育的关系谈谈体会。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关系。这种关系能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育相互作用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使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的。主要表现:

1、教师所教内容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也就是说教师能够带着学生走向教案,也能带着教案走向学生,更能让教案跟着学生走!实践证明,与学生关系和谐的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会被学生认为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反之,所传授的知识、道理容易被学生所忽视或使学生表现出排斥等心理障碍。

2.教师有一种人格的感召力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指示和劝导具有人格的号召力,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自觉地认同老师的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由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做出令老师满意的行为。反之,学生不仅对教师的教育漠然置之,甚至会故意给教师制造麻烦。

3.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振效应

与学生关系不同的教师,即使是相同的言行也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同样是对学生的表扬或赞许,出自关系和谐的教师之口,会使学生感到一种鼓舞,而出自感情不深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之口,可能会使某些学生反而觉得是一种不幸,因而不再重新出现那种良好行为;关系和谐的教师即使是对学生轻微的谴责,远比与学生关系恶化的教师所作的严厉处罚更有“震动”和教育力量。

4.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产生理解、信任、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反之,学生会产生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态度和体验,而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否则,极难达到育人的目标。

5.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否则,就阻碍了这种迁移。

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重要,怎样构建这种关系呢?用爱!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中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这种爱是一种唤醒,激励,指引,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的情感。 转贴于

1.用“师爱”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位德国教育家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成长的个体,是一批批尚未成熟的学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是天然的唤醒者,要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在设计新句型“How much is it?”的导入教学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大叠人民币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趁势告诉学生:Wow!So much money!接着,我指着一张一元的人民币问学生:How much is it? 学生很自然地回答:It is one yuan. 图片下面我就展出“How much is it? It is ...yuan.”这个句型,引导学习在理解中朗读这个句型。接着,我依次展现2元,5元,10元,100元的人民币,我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让学生用句型“How much is it? It is...yuan.”来讨论这些图片。正是由于我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民币激发了学生学习 兴趣和课堂的参与热情,并利用人民币的不同面额来引出教学句型“How much is it? It is...”这种情景化、情趣化、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用师爱激励学生成长

每个人生命都是独特的,学生由于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他们之间千差万别,自负,自卑,自私,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因人而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励他们成长。善于站在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生活积累的高度去思考他们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感受他们的感受,快乐他们的快乐,体验他们的体验,这样才能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触发学生的灵性,启迪学生的智慧。

3.用“师爱”指引学生的行为

意大利作家但丁有句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学生可能在学习上各有所长,但在做人方面都有所欠缺。批评学生的过失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但批评学生要掌握分寸,把握三个原则:一要对事不对人;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三要批评学生错误的同时在心里想着他的对的地方。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不在公开场合加以训斥或给学生判“死刑”,以宽容之心给他改正的机会。而当学生优秀的时候翘起大拇指公开表扬,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