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时间:2023-06-30 16:07:54

导语:在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校园德育文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容置疑,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不利于发挥其教育和导向功能,也必定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笔者下面主要从物质文化建设的角度,结合本校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介绍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专业性

校园文化建设的专业性,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区别于小学、初中等其他普通学校最根本的特征。中职学校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考虑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汽车类专业的实习车间做了一些相关的布置。墙壁上做了汽车车标、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公司的发展概况、本地主要4S店的发展等宣传板。学生进入车间的刹那,映入眼帘的是形形的展板,展板上介绍的许多知识,慢慢地会印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会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校企合作,是解决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困境的有效手段,同时校企合作车间进入校园,这本身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我校现在有四家校企合作4S店的车间。这些车间的门头、墙上的规章制度、里面的设备等都是生动直观的教育素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地域性

地域性资源学生比较熟悉,自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学生往往都乐于接受,容易取得共鸣,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尽量选取本地的一些素材,把这些素材移植到校园中,必然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素材。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西汉王朝建立后他封其弟为楚

王,并将徐州要塞封于其弟,楚王定都徐州,延传了十八代,长达数百年之久,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其中汉代三绝——汉墓群、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更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汉画像石素有汉代“石上史诗”之誉,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在我校教学楼一楼大厅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汉画像石拓片,内容为“车马出行图”“宴乐图”,“车马出行图”是汉画像石中最常见的场景之一,成为汉画像石的代表作,在徐州泉山西坡一处岩体、学校附近的两山口山崖上、徐州高铁站附近的凤凰山山体上,都有以不同方式复制的“车马出行图”,彰显着厚重而鲜明的徐州文化特色。学生走进教学楼大厅,两汉文化的符号顷刻间映入眼帘,带给他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领悟到家乡厚重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这些拓片还是导游类专业进行专业教育的素材,“宴乐图”又可以对烹饪专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三、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教育性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也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既包括物质文化层面,又涵盖了精神文化的内容。比如,我校学工处、团委要求各班级设计班标粘贴于班级教室的前门上,班标内容包括含有图(文)的班级标志、班级的口号、班主任照片和寄语、班长的照片和誓言等内容,每次班标做完张贴后,都会吸引本班和外班大量学生的围观,他们对此很感兴趣,谈论、指点乐此不疲,学生在制作、围观评论的同时,也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

另外还要求每个班级制作宣传栏,宣传栏中有表扬、有批评、有班级日常管理的记录、有优秀作品的选登,这张宣传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化体现,更多的是学生各种活动的凝结,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班标、宣传栏制作并不复杂,所需要的物力代价也不高,但是其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四、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思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我们的教育源和教师就无形中增加了若干倍。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突出思想性,特别在职业学校,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些思想性很强的校园文化元素,可以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我校在教学楼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方花岗岩巨石,上有名家题书“进德砺技”的校训,学生走进校门,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每天都在提醒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学好专业技能。

在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张贴着“严格要求 修炼自我”的标

语,在教室侧面的墙壁上悬挂着诸如“感恩祖国,因为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感恩父母,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感恩老师,因为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今天我的身体进步了没有?今天我的知识进步了没有?今天我的道德进步了没有”等内容的条幅,教室的走廊里还有警示性很强的装饰字画、名人名言,学生置身其中,抬眼即达,必然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化,这些都会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

五、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艺术性

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文中所探讨的校园

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直观的物质表现形式,在注重其教育性、思想性等方面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艺术性。

草坪中的警示牌,做成花朵的形状,看起来可爱美观,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镌刻着校训的花岗岩巨石,给人以厚重、坚强的感觉,又仿佛把校园外的山景拉得更近,使其融入了校园,感觉景在校中、校在景中、人在景中。校园文化的艺术性,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美感,使整个校园环境优美、高雅。每一件“艺术品”都会给学生以美感,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接受熏陶,修身养德。

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者。职业学校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造出健康、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整体品位。

参考文献:

[1]邓宁,邓文达.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2]郑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3]于亮.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2(16).

[4]唐丹.浅谈新阶段高职校园建设的灵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课题编号:SGSY2009ZDO54。

作者简介:

丁云亮(1974-),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一级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环境;营造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德育环境的营造(德育环境的优化)同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

是指高职院校内与德育对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事物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作为教育因素的一部分,在高职生品德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特征

1.1.1作用对象的针对性。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力始终指向学校的培养对象——高职生,并以影响和提高高职生的思想品德为宗旨。

1.1.2作用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由各种与高职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事物所构成,诸种构成要素并非机械的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并共同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种系统整体效应。

1.1.3教育方式的隐含性。这是环境育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具有外在的明确要求,而是设置一种场景或氛围,让教育对象置身其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与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将环境中隐含的教育目的在人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认同,自觉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1.1.4教育作用的双向性。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人工创设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对德育对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就可以成为优化环境的主要力量,使环境反过来对德育对象施加更为积极的影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1.2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与德育对象的能动选择

为了强化学校德育环境的有效影响,高职院校环境的营造必须符合德育目标的要求,这是强化环境有效影响的关键所在。在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对高职生发挥影响作用的同时,高职生对于来自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影响具有能动选择性,这种能动的选择表现为积极的接受、或消极的抵触,甚至有意识地摆脱些环境的影响,转而主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1.3校园文化与德育环境的关系

1.3.1高职院校德育环境是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德育环境作为培养高职生品德的重要外部条件,其构成要素是高标准的,即只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才能作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构成要素。这种高品位既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从内容上来讲,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用正面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来影响学生;从形式上来讲,要与德育内容相适应,既保证内容的实施,又易于高职生接受,即要有可控性与系统性。

1.3.2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德育环境对高职生的教育主要体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以其对高职生特有的影响力存在于校园之中,是构成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是形成良好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2努力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1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含义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建筑设计、设施设备、活动绿地、绿化美化和景点设置等所构成的。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只有当一定的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这些实物才能成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并由它们构成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高职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

2.2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高职院校特有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正确处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要求)的关系。

3努力营建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3.1必须确立几个重要的思想认识

3.1.1必须牢固确立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宣传舆论工作的领导,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关键。

3.1.2必须牢固确立育人意识。宣传舆论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服务,从而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使高职生真正处在学习成才的宣传舆论阵地,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宣传舆论工作,以高尚的精神弘扬宣传舆论的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充实宣传舆论的内容。

3.1.3必须认识宣传舆论环境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重视对宣传舆论环境的营建,要以建设为重点,把宣传舆论工作列入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正确处理宣传舆论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常抓不懈。

3.2加强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要加强对宣传理论研究,主要是重视对宣传主体、宣传内容、宣传环节、宣传客体,宣传效应的研究,改进和加强宣传舆论工作。

3.3树立学生典型

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树立优秀典型,从而为营造宣传舆论环境增添光彩。

3.4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重视对传播渠道的监控。加强对大众传媒尤其是现代传媒的管理,是营造良好宣传舆论环境的时代要求,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宣传舆论工作领导的必要保证。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4.1和谐人际关系环境的特征

和谐人际关系环境具有真诚性、情感性、愉悦性和熏陶性四个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能起到某些课堂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4.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措施

4.2.1坚持以人为本。

4.2.2理顺各种关系。

4.2.3重视情感的培育和投入。

4.2.4继承传统文化。

4.2.5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

作者:宋晶晶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025―01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中慢慢形成的,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种积淀,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隐性课程之一。校园文化对学生、老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操情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各学科的辅助教育功能也不容忽视。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各课程的教学任务,结合教师的工作需要和学生学习、娱乐的需要,从各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打造属于自己学校风格与办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也使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师生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俗话说“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没有和谐与文明的校园文化,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所以,作为培养人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用浓厚的校园文化陶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利用科技力量,建设和谐校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科技的味道,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考虑运用科技力量建设我们的和谐校园,这也是时展的需求。在教学中少不了电教设备、多媒体等,学生的活动也需要广播、电视,学生的安全应更离不了监控、门禁、可视网、校校通等一些安全监管设施。有了这些电子设备,学生的安全我们随时都能掌握、了解,作出及时的纠正,提前做好防范,让学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有了这些电子设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但不会显得单调、枯燥,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这些设备,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除了篮球、乒乓球、踢毽子、扔沙包这些传统的活动外,有更多的选择,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在娱乐中学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

二、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在进步,校园建设也要跟着进步,校园的进步不但体现在师资力量上,更体现在校园生活中。如为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品质与综合素质,作为学校管理者,可以在校园里设置一些展示厨窗,摆一些关于国防科技知识,如战舰、军舰、飞机等的模型,或世界各国先进的、有一定影响的军事设备以及有关科技的历史事迹、历史人物等等,供学生们了解、学习。比如,我们在讲思想品德《祖国江山的保卫者》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橱窗陈设的模型向学生介绍国防知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现代武器装备,国际科技发展等等,让学生感受现代军事技术的伟大魅力,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与热爱。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我们定期举办科技日,组织学生了解学校的一些科技设施,观听科技讲座,举办机器人、航模比赛等。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会耳濡目染,有意无意地走近科技知识,并对科技产生兴趣。当然,为了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也可以请一些科技工作者来学校给学生办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技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以及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提升。这样的校园,必定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第4篇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社团-----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官办为民办”,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作为社团建设的主体,学校在成立社团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信念,突出学生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极其化身“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社团类型的确定往往因老师工作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学生在这些社团中选择参加学校并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社团的“生命”,指导老师提出活动意见,学生只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表现”的,“指导”的总还是集中的“特长生”。所以往往使社团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社团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变官办为民办”,社团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师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发动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建立学生“业余社团”。针对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社团,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确定组织合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社团建设要注意形成社团特点,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青年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让青年学生担当起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总结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业余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社团-----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应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常青树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

1、把握时代性,强化导向性

把握社团建设的时代性特点,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性功能。社团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在融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侧重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

社团建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育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不能改变。在把握社团建设的学识性,专业性,娱乐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增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5篇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erspective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Hidden curriculum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dden curriculum, campus culture exerts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morality.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hidde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mpus culture, put forward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give play to the culture'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Key words hidde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ampus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传统德育主要是通过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等显性德育课程来实施。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复杂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变得复杂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显性德育课程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隐性德育课程以它在德育中的优势日益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德育效果具有切实的意义。

1 隐性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的下位概念。196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隐性课程”。杰克逊认为,学生不仅从学校生活中学到文化知识,而且从学校的章程制度、活动等非学术课程中获得价值、态度、动机和心理上的成长,他把这种“非正式的、潜在的一部分的、暗默的文化传递”称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隐性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作为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显性课程(也称为常规课程或正规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即学校教育中除了正规课程以外的,其他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

隐性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和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等显性德育课程不同,隐性德育课程没有明确的课程大纲、课程计划等要求,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通过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其获得良好品德经验的教育因素。学校德育课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直接和显性课程的地方,就有隐性德育课程存在。隐性德育课程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潜在地隐含在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环境氛围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无意识性、累积性和迟效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它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有助于加强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联系,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

2 中小学校园文化及其隐性德育功能

2.1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脑结构和功能发展迅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心理发展仍不成熟,而这一阶段是他们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品德培养尤为重要。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文化教育,更是接受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在中小学校特定的育人环境中,在长期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教师、学生所认同的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它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几乎全方位地反映了校园生活并渗透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的思维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在内容结构上由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规划格局,学校里教学设施和生活资料,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运动场、宿舍以及校园的花圃、树木、道路等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形态。校园制度文化是是指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制度文化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它所体现出的校园文化,却有重要的引导、激励和约束功能,发挥着育人的隐性作用。

2.2 中小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在中小学校德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小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导向功能。校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教师言行及所形成的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等使学生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

(2)情感陶冶功能。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创造一个陶冶心灵、丰富情感的场所,一方面,以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观念形态,对学校的各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精神氛围,又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的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和陶冶作用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3)行为规范功能。学校的条例、守则等行为准则,虽然是以显性课程的方式强制着校园人的行为。但当这些准则成为既定的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并认真遵守后,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浓厚的精神氛围,反过来又无形地规范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

(4)人格健全功能。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校园优美怡人的环境、规范有序的生活、积极向上的的风貌、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和谐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发展兴趣特长,探索知识领域,从中不断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中小学校园文化强大的隐性德育功能要求学校重视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其巨大的德育价值,提高德育实效。

3.1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

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学生的学科竞赛、统考成绩以及升学率仍然是衡量学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不多。即使开展一些活动,也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学校的管理者则把校园文化仅仅理解为校园环境的美化,往往花费大量财力打造所谓“形象工程”。于是,学校校舍越来越漂亮、现代化,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但对代表精神文化的校风建设、价值观念、学校精神等却关注得不够。因此,学校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如设立校长论坛,举办校长培训等,使学校管理者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校园文化建设意识,使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者。

3.2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其建设状况对校园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教科书,它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从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把校园建成一个环境优美、气氛协调的场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性。校园的建筑要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学区、活动区、住宅区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完善各种校园设施。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注意它的隐性德育作用,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育人的课堂,如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画像,著名治学和教育的名言,催人奋进的标语,设置校园文化墙,教师、学生风采展示,师生活动剪影等;加大校园的净化力度,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要保持洁净、卫生。三是艺术性。建筑的设计装饰,花木的栽种,物品的陈设,都要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3.3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它要集中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特色和精神面貌,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1)培养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校风、学风的优劣,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校风是构成教育环境的内在因素,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从一个学校的校训、校歌、规章制度等可以了解到一个学校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极具感染力,能使一个人在做不符合规范的事情时,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从而自觉地接受规范;能增强每一个校园人对学校的感情,激励人心,催人上进,自觉抵制不良的心理和行为,抵御外界不良的诱惑。学风是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如生活、学习、卫生等方面的习惯和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品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形成,需要学校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障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

(2)加强校园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工作作风,是教师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和道德品质等素质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风是良好校风建设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本身就是一部无时无处不在被学生阅读的“活教科书”,教师的言行举止及所表现的品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榜样力量,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替代的。学校管理者勤政廉政、实事求是、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教师敬业爱岗、开拓进取、认真负责的教风,能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勤奋踏实、遵纪守法等良好品格。

(3)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校园人际关系是指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校内人际关系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广大师生合作协调,团结一致,促进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之间热情与宽容、团结与互助的融洽与和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与老师及同辈的关系。师生之间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和谐关系,能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老师的教育会自觉地接受并内化。同辈群体之间的融洽关系让学生心情愉快,容易消除紧张心理,克服不良情绪,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之外,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富有吸引力,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生动多样,既要做到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有兼顾娱乐性和时代性。如各种主题的演讲、征文、朗诵比赛,节日庆祝的文艺汇演、游艺活动,实践性强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植树活动以及定期的书画展、体育比赛和赈灾、义卖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组织,主动参与,积极投入,让学生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观念逐步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传承创新,构建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巨大的隐性德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6篇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社团-----学生自我意识的摇篮,自主发展的舞台,自我教育的阵地。

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成为青年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社团建设中要突出体现一个“自”字。

1、“变官办为民办”,激发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学生作为社团建设的主体,学校在成立社团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特长,信念,突出学生的需要。

很长时间以来,学生社团极其化身“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组织建设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倒挂,往往是老师组织,学生参加,通过建立“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制度,确保社团的顺利开展。社团类型的确定往往因老师工作和教学的需要而定,学生在这些社团中选择参加学校并进行人员调配以确保社团的“生命”,指导老师提出活动意见,学生只需按要求参与,而往往“获奖”的,“表现”的,“指导”的总还是集中的“特长生”。所以往往使社团形式单一化,大多数同学对社团缺乏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变官办为民办”,社团建设由“自上而下”转为“自下而上”,打破原有的老师组织,制定教学计划,发动学生参与的“第二课堂”形式,建立学生“业余社团”。针对学生自身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展示的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建业余社团,变“教师需要”为“学生需要”,从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出发,来确定组织合种社团,开展哪些活动,需要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了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2、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社团建设要注意形成社团特点,发掘社员的个人潜能,突出学生的个人特长,为青年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方舞台。因此在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教师应走回幕后,处于指导位置,把更多的“自”交给了学生,让青年学生担当起处理社团事务,决定发展目标,实施发展计划,总结调整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尝试,让学生感觉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经过努力可以有更大的提高和进步”,“成功在于尝试”……使学生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充满兴趣,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3、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业余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

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二、社团-----青年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服务社会的通道,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通道,是学生适应社会,促进社会意识形成的催化剂。因此,在社团建设的形式和方式上,应注意社团的开放性,向社会拓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接触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意识。

三、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的常青树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棵常青树,在不同的时期都对青年学生的发展起到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组织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社团建设中,我们应该把握:

1、把握时代性,强化导向性

把握社团建设的时代性特点,强化社团建设的导向。社团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在融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侧重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做人的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互助协作精神、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从而从根本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原则性,突出多元性

社团建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育人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不能改变。在把握社团建设的学识性,专业性,娱乐性的同时,还必须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元因素综合考虑,增强社团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7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优化育人环境。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主要要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校园美化不应局限在校园整体布局、教学楼等建筑群的室内外装修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更应侧重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来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板报形式的创新,办公室、教室的个性化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艺术作品的选择悬挂等。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因为制度的执行有一个强制执行、认同执行和自觉遵守的过程,可以说制度的执行力越强,制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就越深越远。

四、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根据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创造欲强的特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努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尽情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学校搭台”,给予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物质支持;“学生唱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二有”(有计划、有成果、又“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入巩固和发展校本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吸引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既要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和实践性的,还有必要设置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五一劳动节、国庆红歌比赛等等。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的关系,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第8篇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学校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鄂西北保康县、兴山县、神农架林区交界的歇马镇,该镇有2所中学,7所完全小学,是保康县的教育大镇。在对该镇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谈一点认识。

一、校园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放眼农村小学校园,楼房林立、场地宽敞、绿树成荫,昔日破旧的平房校舍已变成一座座崭新的楼房,然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学校只重视“教书育人”,忽视环境、文化育人功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教师和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组织领导,缺乏整体设计和综合管理,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自觉地建设校园文化;二是学校对社会文化缺乏积极有效反馈、筛选和导向、疏导,在学校当中“读书无用论”、讲享受、搞攀比等非理性文化倾向成为时尚;三是在学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学生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浅层次文化,如校园童谣、流行歌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和校园的主导文化有较大的距离,需要正确的引导,促进其层次的提高;四是学校组织的体育节、艺术节等,教育活动的形式过于单调,不注重普及性,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五是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潜能未充分地发挥出来,需要进一步开发;六是教师文化素质不能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文化导向上的要求,教师队伍自身的问题亟须解决,如讲进取、讲奉献的风气淡薄了,无心施教的现象近年来时有出现;七是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有些学校校舍墙体脱落、校舍校貌陈旧零乱,绿化美化缺乏文化品位,发挥不了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农村小学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同时,要始终坚持高品位、深层次、求实效的原则,与调整学校布局、规范化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相结合,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1.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突出学校环境文化

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自然环境建设,要做到校舍建筑美观别致,景点设置精心独到,校园设施设备配置齐备,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得体,整所学校的自然环境总体上达到新、齐、净、绿、美的要求。

一是科学规划校园,加强校舍建设。新建或扩建校舍应着重考虑校园合理布局,力求做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离,以免相互影响。校园附设的建筑物比如校门、升旗台、花坛等,要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做到美观耐看。对于学校的校舍及一切的建筑物,应重视维护,到一定时期予以维修更新,以保持常新。比如,对一些使用时间较长、室内墙皮脱落的办公室和教学用房,要定期用油漆粉刷;对一些蓬头垢面、陈旧破损的附属设施,要维修更新。一句话,农村小学校园的整体建设争取做到“园林式”“花园式”。

二是重视校容校貌治理,确保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周边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工作。校园内要适当设置绿地、花坛、景点,条件具备的学校要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达成庭园美化效果。对学校扩建和改造校园工程,我们要高起点规划,在功能设置、建筑装修上要上档次,在环境“三化”建设上要有新意、有特色。学校要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爱惜做好花草树木,做好校园清洁工作,努力达到“四无”要求,即无杂草杂物、无积水、无散养家禽、水泥地面无尘土。厕所定期冲洗,垃圾定点入坑,校舍天天打扫,校园内无卫生死角。

三是合理配置设施,建设好教育阵地。学校要设置标准的旗杆、旗台,建设适应学校规模的宣传橱窗,加强学校德育室、校史室、少先队活动室、阅览室及各功能室的建设。学校的校门、花坛、台阶等辅助建筑要体现出学校特色,从形式到色彩都力求发挥愉悦学生身心和文化影响的功能。同时,学校要在适当位置设立体现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等永久性标语,以及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标语牌。近年来,不少学校在办公室、会议室和教室悬挂了国旗,在公共活动专用室、实验室悬挂伟人、名家的肖像和格言,设置了文化科技走廊、画廊,强调“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通过隐性教育环境的暗示和潜移默化影响,不断规范师生行为,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通过以上做法,使农村小学的校园展示出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优美的校园环境还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2.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彰显学校人文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从教育工作的特点出发,以教育原则来组织、设计、实施,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师生提高人文素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上,全面优化校园教育环境。

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任务展开,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要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结合校会、班会开展时事政治学习,逐步培养师生关心时事、关心政治、明辨是非的政治意识;借助节日、纪念日等有利时机,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引导师生抚今追昔,聆听历史旋律.,了解社会发展;加强党政工队组织建设,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的社团组织,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师生的政治思想、品德行为教育,营造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氛围,帮助师生解决政治思想、道德文化上的偏差,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二是大力宣扬民族优秀文化。学校要遵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读书活动、故事会、文化讲座、辩论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三是要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学校除了要在适当位置设置体现学风、教风、校风标牌以外,还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学习活动,使师生真正明确其基本内涵,并通过强化管理,使之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在学校范围内,要大力倡导刻苦读书、严谨治学、勤于实践的良好风气,宣扬本校的优良传统,促进勤奋好学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积极塑造学校教书育人、教师为人师表、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形象。

四是健全管理制度。校园制度文化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师生员工活动的准则,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制定教师、学生管理常规,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等规章制度。重视民主管理,要建立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设置校长信箱,畅通师生交流渠道。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规范师生校园行为,人人争做校园文明使者。

只有加强以上工作,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创设,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做到“团结和谐,文明守礼”,构建宽松、互助、友爱的人际环境,学生才能够在集体的熔炉中生锻炼成钢。

3.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孕育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在组织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好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和主题明确的教育活动,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创造一种健康的文化环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通过学校正确的导向,把学生浅层次文化引向高品位,沉淀为校园精神,不断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校园文化的主旨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校要定期组织读书实践教育活动,举办文艺沙龙、文学社、书评、影评活动,组织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举办宿舍文化、文明班级、先进教研组、示范办公室等评选活动,提高师生审美水平,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防止非理性文化倾向的负面影响。活动的组织要注意计划性、系列化,结合形势发展和学校中心工作周密安排。要注意突出活动主题,内容健康有益,活动规模因地、因时制宜,保证活动质量和教育效果。要坚持举行开学、放假、毕业典礼,定期组织表彰、授奖、宣誓仪式并形成传统,积极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优雅的教学环境。

二是打造精神文化,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同的文化价值的表现,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因此,打造校园精神文化,着手要实、立意要高,切忌抽象、模糊的价值导向。要注意发现、培养师生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示范带动作用,做到“培养一个、带动一片”。学校领导要从自我做起,严于律己,作风严谨,团结务实,重视培养师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培养学校的争先意识、教师的敬业意识、学生的文明意识。

第9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校园文化;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一、大众文化产生及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感受,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大众文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消费文化、广告文化、偶像文化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对学生极具影响力的部分。

二、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影响

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积极影响。首先,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领域。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化万千,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教育的范围,使各层面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唱的多半是社会流行的歌曲,所跳的大多是社会流行的交谊舞、街舞等,经常看的电影、电视乃至其他生活方式,也无不受到大众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使得校园文化日益告别单一色彩的限制,呈现五彩缤纷的局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文化需要,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再次,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

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消极影响。大众文化以各种方式,暗示、诱导和宣扬一种人生观―享乐主义,是一种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部分学生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和误区,不思进取,甚至心灵扭曲;大众文化不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导致学生不愿意去体验深沉的、含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现在的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丧失亲切感和认同感,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物欲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削弱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动摇学校德育的价值根基;大众文化影响了高校的学风建设,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疏于认真思考,严重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求知方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1];大众文化的“俗”消解了校园文化的“雅”,大众文化以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为主,削弱了文化的深度,大众文化的“俗”在取悦大众的同时消解了精英文化的“雅”,使得当代的大学生的审美文化完全不同于过去所流行的、以理想主义为主体的审美文化。

三、高校校园中大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轨道发展,尽量消解其负面功能,切实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活动陶冶,使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强音,把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道德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构筑学生德育高地。

重视高雅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高雅艺术活动,就是要积极推动校内的高雅艺术展演活动,精心组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演出活动,给大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具有良好的人文教育成效。例如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学生社团成为高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引导各类社团的发展方向,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推动社团健康发展,使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白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有效发挥,推动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高校校园大众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团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多数高校对团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出现团干部配备不到位,专职团干部数量偏少,流动机制不畅、转岗难等问题,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应重视团学工作,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配齐配强团干部;当然团组织自身必须有所作为,以成绩求地位。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学生文化活动阵地。高校要保障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活动场地、经费等必要支持,做到有固定的办公室、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