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

时间:2023-06-30 16:08:03

导语:在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

第1篇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第2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对策建议

一、引言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正稳健有序地高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依旧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多的偏重于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来进行投资决策,这对于促进整个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存在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局限性。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所能创造的现金流及其风险。股票投资者如果想要获取超额回报,就需要买入现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因此,以什么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及其风险,从而恰当评估股票内在价值,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二、证券投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也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基本框架是以公司状况分析为核心,同时兼顾宏观经济、产业变化特征,对证券的内在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价。主要包括了国际经济环境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财政与货币政策分析,收入政策和产业分析。

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进行归纳和总结,概括出一些典型的行为,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变化。其具体特征表现为: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数据是成交价和成交量;大量采用统计指标和图形分析;包含着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定量分析。

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是我国投资者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投资大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区别是:基本分析是对股票价值的分析,其目的是判断股票价格相对于价值的高低;技术分析是对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其目的是预测股价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基本分析是根据预期股息和贴现率决定股票的价值;技术分析是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化。基本分析着重于长期和大势分析;技术分析侧重于短期和个股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法通过建立一套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1、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盈利能力分析一般只分析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的经营活动。评价公司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利润、股利发放率、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指标。

2、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分析是公司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公司的财务风险。首先,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负债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偿还,可能使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常用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接着,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股东权益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公司的财务风险也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而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进取精神。如果公司的负债比率较小,则说明公司比较保守,对前途信息不足,未来的发展潜力不足,过高的财务比率表示该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3、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公司的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资金的周转状况,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产品销售情况与公司资金占用量来分析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评价公司的营运能力。主要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评价公司的运营能力。

4、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通过比较公司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比率,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并以此来预测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主要方法有比较财务报表,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比率,图解法等。

四、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选择的相关性及建议

总体而言,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可以使得投资者很好的剔除那些无法获得超额回报的股票,从这个角度而言,财务指标对投资者选择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超额回报的财务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表明市场上还没有稳定的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同时,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受宏观政策信息影响较大,因而使得长期的股票价格会受到诸多因数的影响,从而减弱了财务分析对于长期企业价值的预测能力。另外,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利润操纵现象严重,因此基本财务分析中使用的财务指标就无法很好的估计公司的未来价值。

当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广大投资者有效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来指导证券投资决策,可以有效避免庄家的操纵,优化个人的理财决策;同时,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对于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市场更快、更完全地纠正错误定价,更好的发挥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正飞 财务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有用性【J】.南开管理评论 2009(06)

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证券投资学 课程建设 比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74-0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作为专门研究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承担起了证券知识普及以及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并已成为高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然而,不同类型高校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也不尽相同。高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根据类型不同,大学的基本使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侧重点也不同: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兼顾研究使命的同时关注教学工作;而教学型大学则以教学为核心使命,兼顾科学研究,但研究层次和方向以应用为主。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也就显示其不同之处。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精英人才。在国外,大部分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描述得很直接: 在传统哈佛人的眼里,哈佛的真正儿女只能是本科毕业生,一个研究生学位顶多只能给予一种旁系亲属的地位,只是募集基金时另当别论。国内著名大学的本科生也同样如此,目前一些著名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让最有水平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使最有水平的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把自己进行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如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南开大学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兼物理学家陈平教授都曾上过本科班学生的课程。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拥有普通大学无法企及的科研优势和教育资源,如相对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水平的实验室、完备的科研设施、研究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较优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源等众多优势。特别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通常汇集社会名流、企业精英甚至学术大师到学校上课、举办讲座和参加活动,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竞争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环境与条件,而这些有利条件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实施高质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在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方面,该课程显示出以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的把握和对基本原理的系统掌握,并动态跟踪证券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完整,强调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与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证券投资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等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研究型大学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内容的教学,而对实践教学一般涉及较少或不涉及。如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主编的《证券投资学》授课的课时分配中(见表1),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与组合管理分别占总课时的37%、24%与28%,三个部分的内容合计占总课时约90%,对实际操作起直接作用的技术分析仅4个课时,占总课时的7%。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教师甚至不上技术分析,认为技术分析不需要在大学的课堂上进行教学,这在典型的研究型大学中持此观点的教师较多,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主编教材《证券投资学》课件。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组合管理包括证券组合管理、风险资产的定价及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

造成这一认识的另外原因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本科生读研比较较高,如中国人民大学本硕连读的比例就高达三分之一。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产生了许多教学上的优势,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使得他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三)理论课程特色。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力求全面、完整、严密,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注重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对涉及证券投资技术与技巧分析时,一般讲授较少,或略微提及,或在理论上只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阐释,在理论层次上体现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注意吸收学科最新成果,将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将传统理论与现论进展有机结合起来。相当部分的研究型大学还注意与金融相关学科如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交叉融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课后较高的作业要求。例如,针对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思考题通常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查阅较多资料研究完成。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国内外有关证券投资的文献资料,以及阅读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而有些教师会让学生根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上市公司财务和价值分析等基本面撰写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对实践教学则涉及较少或不涉及,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酌情而定。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培养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的专业人才,力求做到在开展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重视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据此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编制体现“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合理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因此,其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证券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证券投资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提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理论要求则相对降低,力求做到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没有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在理论内容上要求全面、完整与严密。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研究型大学此门课程教学内容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以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2),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投资分析与市场监管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30%与18%。其中技术分析课时约4节,占总课时的7%,技术分析已真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模拟实验课程。实验的方式主要以模拟操作为主,通过证券交易过程的模拟,了解进行证券投资的条件、步骤及主要的手续,运用理论课所学的证券投资基分析、技术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预测证券行情。

资料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投资分析包括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模拟实验教学为6课时,学生模拟实验一个月。

(三)理论课程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也基本要求全面、完整,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但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没有研究型大学的要求高。如作为教学研究型的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投资分析部分除包括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外,还包括了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等投资理论,但其占理论总课时的比例也只有30%。而中国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的组合管理就占总课时的比例达28%,如加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内容,则这一比例将达到59%。在这一类型大学的理论教学中,鲜见提出要与金融相关学科以及数理统计方法交叉融合。

(四)实践课程特色。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已建立起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如购置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此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均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系统得到沪、深股市和国际证券市场的即时财经资讯,并可通过模拟交易系统实现股票、期货、外汇的实盘模拟交易。

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基本都建立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在实验教学上均有一定量的课时安排,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或校园局网等。学生通过证券模拟实验,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正确使用证券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要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

为了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业务有更直观的认识,有些高校还安排学生到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实习,接受行业专家的指点,与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研究型大学一样,教学研究型大学也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基于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课程的特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本门课程的教学逐步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采用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方面,利用证券投资实验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不少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使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如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思考题、重点难点、参考文献等均放到网上,由学生上网直接查阅学习。

三、教学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定位主要考虑有效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解决基层第一线的问题,为基层第一线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证券市场分析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于证券实践中,解决证券投资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教学研究型相比,更强调实践教学,提出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其理论要求进一步降低。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教学,同时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形成。以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3),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投资理论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11%、15%、22%,其中技术分析课时增加到8节,技术分析已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证券实验课程。实验的基本方式仍是模拟投资,但安排的课时已明显增加,实验的项目更加贴近市场。另外,也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上市公司等实习基地进行实践。

资料来源: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投资理论包括证券价格、收益与风险、现资理论。

(三)理论课程特色。给学生讲授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建立起证券投资理论思维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又有所降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地方院校对收益与风险、组合管理等投资理论较少涉及,这是教学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

(四)实践课程特色。教学型大学普遍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基本形成了通过实验课、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三种途径实现。在校内建设证券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在实习前便了解证券交易的基本情况,初步进行证券行业第一线所需人才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校外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

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实验课时通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只有10学时,相当多的教学型大学实验课时远不止10学时,如贵州财经大学为24课时,广西财经学院至少32课时。之所以安排大量的实验课时,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设计实验项目和证券实验室投资模拟操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证券投资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不少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分析及投资实战操作,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研判和投资决策的能力,其中有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有些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了证券从业的部分资格。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型大学基本形成了“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 “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实践性教学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了更为具体而丰富的内容,设计了跟理论课程相对于的实验项目,甚至紧密联系证券行情的变化,在实验项目上不断跟进和完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也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必然要求大学的层次、类别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既需要承担学术型的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也需要能够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提升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型大学。不同高校层次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并不代表其办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数量较多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应合理定位,从其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重点解决本地区证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承担起提升所在地区证券业发展水平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赵文华,程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高向东.教学型大学的责任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郑祥江.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高教研究,2009(3)

[5]李炎生,周玉俊.教学型大学之学科、专业、课程与职业关系解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8(1)

第4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实战训练;行业培训

一、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现存的问题

证券投资学作为培养证券投资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实践教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仍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外实习难以接触核心业务

目前,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主要采取在校内网络环境下进行项目实验,校外建立以证券公司营业部为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期间,证券公司营业部对学生的培训内容基本上是证券公司概况、职场相关知识、股票市场概况、开户转户流程、相关表单的填制以及营销方法的学习等,实习内容大多是证券的营销与宣传,挖掘潜在客户这一进入证券行业的最基本业务。在证券投资方面,主要通过参加营业部在每个交易日进行的前一天市场点评以及当天市场预测的晨会,以及对当天市场行情进行点评的夕会获得一些总体的认识,而给实习学生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的指导和训练不多。因此,学生通常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的核心业务。

(二)校内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校内实践教学一般都包括证券品种与证券行情识读的认知实训、行情交易软件与模拟交易软件操作的操作实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业务实训等内容。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下,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证券投资的一般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证券投资收益。因此,目前为就业所进行的业务实训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少对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方法的深度运用以及紧密联系证券市场实务的综合实验。特别是在学生难以通过校外实习接触到证券投资核心业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水平,还必须通过深入开展校内实践教学这一环节来解决。

二、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创新方法

(一)校外实习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

证券公司每个交易日一般都有晨会和夕会,晨会进行前一交易日的市场点评与当天市场行情的预测,夕会则对当天的市场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班级学生以自愿原则集中在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为条件,提出让对方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以及到校举办证券投资专题讲座作为客服内容,使学生以往到证券公司实习才能参与的活动前置到学校作为校内实践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证券公司晨会和夕会对财经资讯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行情点评的学习,逐步学会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通过证券公司内部研究报告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证券投资分析的方法,并直接指导他们的实盘操作,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根据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和困惑,及时邀请证券公司安排投资顾问到学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指点迷津。另外,也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证券公司营业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或股市沙龙,主动与其他较为成熟的投资者沟通与交流。这样,通过把在证券公司实习的部分环节前置到校内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逐步学会解读信息和研判行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在证券行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设综合实验项目

由于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基本应用能力,因此并未大胆地将证券投资行业以稳健获利为目的所要求的投资分析能力与实战操作能力渗透到其中,因而与现实证券投资行业的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这其实是学以致用与创新的问题。目前,证券投资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是根据其理论内容设定的,因此其实践内容一般包括证券品种与行情识读、证券行情软件及模拟软件的操作、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等实验。而且以上实验通常只是单一理论知识的应用,而现实证券投资操作是各种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不断创新。从已有的证券投资实验教材与公开的精品课程网站看,各高校开设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实验较少,并且其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与真实的证券投资分析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为此,应开设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判的综合实验,通过讲授、案例研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盘演练及课后辅导等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正确的投资策略、方法与技巧,建立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分析体系,通过模拟投资或实盘投资获得持续盈利的能力。此外,由于我国发展中的证券市场新规则、新品种、新现象、新理念不断涌现,因此只掌握一般的证券投资知识难以成为市场的赢家,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对教材内容要活学活用,并加以不断创新和改造。

(三)认真对待模拟投资

模拟投资在证券实践教学中已普遍使用,其目的是通过模拟操作,增强学生对证券市场的感性认识及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证券投资的兴趣与自我探究能力,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证券投资能力。其优点在于模拟投资不涉及切身利益,学生可在模拟中大胆尝试,在没有亏损的心理压力下,通过真实市况勇于投资买卖,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盈利模式,但其缺点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往往认为不是真实资金,买卖随意性大。因此,在进入证券市场交易前,应要求学生把模拟交易当作以自有资金交易一样认真对待,借着良好的模拟训练机会练习投资基本功,为下一步实盘交易做好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使他们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交易环境下能获得更多投资经验,了解更多市场投资风险,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操作技巧和分析能力。目前大学生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已有国泰安、世华等举办的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也有一些证券公司全程技术支持举办的地方或校园证券投资模拟比赛,并对优胜选手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参加这些模拟比赛对他们将来从事证券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

(四)引导实盘交易

实战训练是指由学生在证券公司开立真实账户,存入真实资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由于实盘交易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时看准趋势也不敢下手,常常买时怕套、卖时怕涨而犹豫不决。结果不是追涨就是杀跌,发现操作错误或亏损则心情郁闷,不敢果断及时斩仓;或赢利时得意忘形,忘记了设置止赢价格而成为纸上富贵,心态与模拟操作大相径庭。模拟训练无法让学生真实感受盈亏对自身心理的深刻体验,对于培养学生成熟的投资心理和投资策略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学生实盘训练,以弥补模拟训练的不足。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闲散资金进行实战训练的。由于实战训练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不要求每个学生参与,以自愿原则参加,并且投入资金是学生自己的闲钱。同时,不提倡实战训练的学生每个交易日盯着大盘进行过于频繁的短线操作,以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实战训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以及对证券市场的敏锐性,才能对学生的实盘交易及其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同时,如前所述,通过学生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所得到的每个交易日晨会与夕会要点、内部研究报告等客服内容,也为学生的实战训练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实盘交易所具有的风险性,出于对学生负责以及明晰学校、教师和学生3方的责任,进行实盘交易需告知家长,并向学生及家长说明投资风险自担,不能仅将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也不应认为教师和开户证券公司的观点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学生务必谨慎决策。

(五)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证券行业的实战培训

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一些证券公司或期货公司组织的为企业内部储备人才的免费培训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战投资水平和就业能力。华信信托、大通证券、良运期货近年在全国联合招募优秀在校实习生进行暑期实习,同时也与一些高校如山东大学、东北财大合作,提供系统的金融实务知识培训和金融实践机会,其中一些优秀的学员被各旗下营业部及优秀企业录用为营销及研发专业型应用人才。还有一些证券培训班,由具有多年成功证券从业经验的实战家组成的培训团队,提供了迅速积累实务操作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对于已有一定实战投资经验、对证券投资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参加这类付费证券培训,从而达到迅速提高实战能力的目的。

(六)投资经验交流

学生在模拟投资或实盘交易的整个过程中,每次上课都可以选取一到两个学生上讲台汇报自己的投资操作情况,让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投资体验。通常选取投资收益较好和较差的两类学生,分别就自己操作所选证券品种的宏观、中观、微观原因和买卖时点进行分析,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失败的操作往往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点评时,不但要与学生总结成功的投资经验,更要与学生探讨失败操作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操作是否符合正确的投资理念和买卖原则,是否注意了防范和控制风险等等。并督促学生课后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与点评进行回顾与反思,对自己下一步的投资策略做出修正。

作者:张丽玲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峻峰.特色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R].第四届全国经管实践教学大会,2012,(10).

[2]桂荷发《.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R].中国首届投资年会,2013,(6).

[3]王冰.通过实践教学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浅析——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12).

[4]崔越.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

第5篇

1.基础理论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作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和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管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等五大方面,并涉及到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因此,该课程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理论高度抽象,这无疑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与此同时,该课程作为基础专业课程,专业性概念较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既要遵循习惯称谓和专业用语,又需要将学生首次接触的专业概念解释清楚,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理解运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操作实践性较强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和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所涉及的证券投资组合、证券商品交易、上市公司条件、证券投资风险衡量与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增加了学生对于本课程实践操作的期望。在此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理论知识与金融工具的实时行情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一定的实验操作课时,引入模拟实训操作,如模拟交易和模拟炒股大赛的开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3.动态时效性较强

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在快速发展完善的阶段,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因此,在本门课的授课过程中,既需要介绍国际上一般的通行做法,也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与现实,对国外的成熟经验,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另一方面,由于证券市场行情受宏观、中观和微观及投资者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瞬息万变,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体会这种动态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吻合该门课程的时效性要求,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应用性缺失

目前国内的证券投资学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同小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关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研究起步也相对较晚,很多理论尤其是技术分析方面都是借鉴或翻译国外的,但某些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国内的很多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相互抄袭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时代意识,难以做到根据时展特点和金融发展规律对教材及时更新完善,如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创业板等都少有涉及,对股票上市制度和交易规则的修改也没有及时更新,这无疑会对学生造成误导。

2.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证券投资学》由于其实践操作性较强,因而在日常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证券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加上真正具有丰富证券投资经验的教师太少,在教学过程中更擅长并习惯于“填鸭式”的理论知识讲解,而较少应用模拟炒股、沙盘推演和证券交易软件行情,让学生在实践中来熟悉证券交易的操作要领。其结果就是重视了理论学习,而轻视了实践教学;实现了知识灌输,而忽略了技能培养;注重了课堂讲解,而缺失了模拟操作。如此一来,很大一部分学生即便在学完该课程后,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证券交易的实践操作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3.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

由于《证券投资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广泛且内容详细,使得该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如果有模拟实训课时的安排,本门课程的学时计划就显得非常紧张。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将方方面面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课堂时间就很难保障。其结果就是绝大部分的教师上课时间都是“满堂灌”,跟学生的互动较为缺乏,甚至连课堂提问的次数也寥寥无几。这种教学状况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检测,使得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师生互动的缺乏也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就缺乏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去搜集新资料。而证券投资学的动态时效性较强,需要学生主动持续地去搜集相关财经资料,关注当下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动态。

4.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单一

《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金融工具基本面的分析,还要依靠技术面的分析,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大量的价格走势图表和公司经营方面的财务信息,这就要求必须研读大盘、结合个股,并连接即时行情进行解读,才能得到深刻理解。但很多学校在理论课中没有多媒体及网络平台,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得教师纸上谈兵,学生云里雾里,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校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仅仅是根据理论课的考试成绩,依靠一份试卷来完成,这大大影响了学生模拟上机操作的积极性,认为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就万事大吉,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三、完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元化”教学模式

健全可靠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完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即学校和企业要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将证券公司等证券机构引入教学环节。首先,将专业教师派送到证券公司参与实际业务流程。例如派专业教师在暑假到证券公司挂职锻炼,参与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了解证券市场对新进员工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熟悉证券市场上证券品种发行交易过程中的实际运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证券行业的实际运行之中。其次,组织证券公司等专业人员不间断地进入教学环节。例如可以定期邀请证券公司一线员工走进校园开展证券知识讲座、开设模拟交易帐户和举办模拟炒股大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证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理论传授和证券企业实践体验的双重作用。

2.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要构建《证券投资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学校要有完善的实训基地做支撑。一方面学校要不断完善实训室关于证券行业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配备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积极与证券公司开展合作,实现软硬件的及时更新升级,以体现证券投资学的时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每周都要开设专门的证券上机模拟操作课时,要求学生在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网站上注册模拟股票交易帐户,让学生在模拟操盘过程中真正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积累投资经验,提高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3.拓展知识面以优化教学效果

通常来讲,教学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应包含两个过程:一是教学中课程目标核心任务的推进过程;二是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形成延伸和拓展的过程。当前,《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定位于培育学生的理财观念和投资能力、为证券行业输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据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应结合教材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重合部分展开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常用的金融工具(股票、基金、债券)特征、股票交易流程及重要规则、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基础知识部分。与此同时,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多维度的延伸拓展,扩大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学的知识面,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有灵活性,并形成后续的自我学习能力,为下一个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方向和目标。延伸拓展的内容则可以基于时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多种目的展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学生放映与证券行业相关的财经视频,如纪录片《华尔街》、《资本的故事》等,以此让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也可以向学生推荐资本市场的相关课外书和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多渠道地拓展证券投资知识。

4.加强教学手段与考核模式的改革创新

第6篇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我院金融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出,为满足新疆和兵团的人才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培养重点目标向“微观、实务”转变。《证券投资学》作为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应用课程之一,把经济学基本原理、财政金融理论、投资理论、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股票投资实践密切结合,在经济管理类院校的教学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院从2007年就开始开设《证券投资学》课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化。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以前在教学模式上多是采取单一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较少,使实践与理论严重脱位,学生觉得这门课只是理论的讲述,比较乏味、枯燥。

2.教学方法与手段单调落后。

对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记的灌输式模式,并以黑板做媒介,在知识的传输上范围狭窄、呆板,加上实行大班授课,讨论、模拟情境教学无法有效开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证券课程比较单一。

我院的证券课程主要是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而证券市场专题和证券市场管理、证券交易法等辅助课程没有开设。证券课程内容比较综合,未能将证券内容进行细化,这样就不利于同学们全面系统地学习证券知识。实际上,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社会上需要的证券人才应当比较全面地掌握证券市场的有关知识,因此证券课程的内容也需要相对拓宽。《证券投资学》不仅要介绍股票市场的相关知识,而且要对国债市场、基金市场、海外证券市场乃至衍生工具市场进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

4.我院证券课程没有纳入必修课之列。

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除金融专业外,其他专业所开的证券课程均为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课程,证券投资学课程作为我院各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均是力争在新疆、兵团扩大影响,所以就证券课程来说,应该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而证券投资学课程仅仅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5.对学生的评价有待改革。

当前我院的对学生学习《证券投资学》评价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目的上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内容上过多倚重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方法上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重心上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构建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1.教学模式多样化。

针对以前采取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教学模式多样化。

(1)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

首先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然后用直观实例、案例作进一步的讨论、分析。讨论中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互相之间还可开展讨论。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从布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领路人、教练员和思维启发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力图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理解和证券投资实务的感受,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证券公司投资实地考察、认知实习、模拟投资、案例分析等环节。通过证券公司投资实地考察、认知实习,学生与真正的证券投资者沟通学习,书写亲身体会和感受;通过模拟投资体会投资工具的选择、投资公司(对象)的选择、技术分析、基本分析等具体应用情况,以及案例分析将所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实践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而且能促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掌握程度与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差距,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采用课堂教学、证券公司实地考察、认知实习、案例分析与课后网上模拟投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理论教学与模拟证券投资相结合,理论考核占70%,模拟证券投资业绩占30%,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模拟投资,并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潜力。

第二,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联系非常密切,既有比较高深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和可操作性。

第三,证券投资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公司情况联系紧密,应用性强,因此,培养的学生既要懂理论,又要会应用;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的国情;既要从微观角度思考问题,又要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

3.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学生通过《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了解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和债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证券投资的专业术语和基本规则,掌握证券投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以便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同时为便于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实践,教学内容应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学习体验、操作练习的关系,教师应从相关书籍、杂志、互联网中收集丰富的资料,结合自身的理论研究,形成与各章节内容相衔接的实战指南或案例,同时针对我国目前的股指期货进行介绍,增强实效性。

投入大量精力、人力自编与《证券投资学》教材配套、适合我院学生学习特点的习题集,有利于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自编《证券投资学案例》,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明确案例的内容、操作程序等,为提高案例实践教学的质量提供基本保证。自编《证券投资实验教材》,明确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式、课时分配等内容,为实验教学提供较完整、系统的参考依据。

4.学生评价的改革: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

因为《证券投资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需要对学生评价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建立科学、有效、符合实际、可操作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如在评价目的上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具体采用考勤、阅读、提问、课堂发言、讨论参与程度、模拟投资、撰写证券投资分析报告、闭卷笔试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及实际操作的能力。评分时,只要分析过程正确,分析结论与原理或案例背景相符即可。同时将模拟投资总结、实地考察报告和现场观摩报告也作为考核方式之一。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的现状,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于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并对考试结果作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发展。这样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参考文献:

[1]魏长江.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实验通讯,2008,(9).

第7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模拟教学;全程跟踪实训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中与证券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改革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学》课程不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都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优化学生的相关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证券投资学的课程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有关证券投资学教改方面的建议。

一、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新特点

首先,证券投资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它综合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投资学、财政与金融、会计、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投资者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这就致使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在学的时候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构架,否则理解知识的难度就会加大;其次,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一方面证券投资理论来源于证券市场的总结归纳,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信息时效性强、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更是具有很多新的内容需要更新和学习,如国有股减持、QFII、QDII、ETF、LOF、权证、股指期货、央行票据、可分离交易债券、融资融券、市价委托、大宗交易、开放式回购、中小板市场、三板市场等。因此,学生需要根据现实中证券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的总结并不断寻求中国证券市场运作中的规律。最后,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仅注重书本理论的讲述而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证券投资操作的知识和技巧的。在现代,网络资源丰富,模拟软件是实际操作成为可能的条件下,将学生带入到投资环境中,以投资者的角色进行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干中学”,实践中掌握理论并学以致用,这才是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面对该课程的新特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需求,如果不加以改进,后患无穷。

二、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课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高校开设证券投资学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课时量较多,则会少量安排实践课时,如果课时量少,则可能全部的教学皆为理论教学,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听课时觉得理论抽象、难以理解,慢慢地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学完之后就只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很差,这就与证券投资学以致用的目标相背离了。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授课时,我们多数采用的是“粉笔+教材”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在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是尚且可以,但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需要看大盘才能理解理论知识。这些图表想在黑板上画出来比较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结果造成老师讲课空洞、乏味,学生也是被动地接收,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听课效率低下。

3.教学内容及知识更新滞后,跟不上证券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步伐。自2005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基本解决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问题,各项证券市场的基础制度安排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新的投资工具大量推行上市,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投资主体,这一系列的变化都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变化。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改变传统讲授模式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通过对证券市场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其对影响证券市场行情的重大事件和信息的敏感性,为能主动扑捉投资机会。规避风险奠定基础。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的案例;其次,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最后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模拟交易教学。证券投资学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证券交易模拟需安排五大实验,包括证券交易模拟实验、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验、形态分析实验、技术指标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实验。基本思路:首先,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而通过互联网,课堂上随时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证券、期货、外汇等市场行情。其次,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最后,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3.小组学习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小组学习和讨论方法,让学生集思广益,运用各自掌握的专业知识,大家互相辩论,在辩论中论点论据日益成熟,并最终达成共识。在这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都将有效地建构起职业教育所要求必备的能力。

总之,经过教学改革,我们想要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用中学,学后再总结理论,提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128-01

证券投资学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高职学院在此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高职学院开设证券投资教学的现状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对证券投资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一些策略和设想。

证券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证券业的发展时间短,而且粗放型经营,对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为了培养能适应证券市场新变化的复合型人才,金融学教学中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也要相应进行变革。教学应以培养适应证券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因而有必要探索在新形势下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以促使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相关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从整个群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形成这种局面: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听。课程结束时老师觉得应该讲的都讲了,可是学生依旧觉得一头雾水。结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只靠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缺乏教学实践设施,硬件建设水平滞后。中国很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实验室,部分高校不将其看做专业教学的附属设施,而是将它用于商业创收。同时由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导致了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三)缺少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大都是国外证券投资理论的译著,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并不能完全适用。如果一味机械、教条地照搬,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甚至会“误用”。特别是我们使用的教材中对证券投资理论分析都是基于国外的现状,对本国证券市场进行的分析少之又少。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快、变化大,许多新事物并不能在教材中及时反映出来。这种状况急需改善。

(四)教学方法大多数学校仍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在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时会涉及大量的图表,而且这些图表在黑板上根本不可能画,结果造成学生听不懂,教师讲不明白的局面。证券投资学课程讲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提升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中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学院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作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进行证券投资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发展前景

(一)根据以上我国高职院校证券投资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两点改革想法:(1)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是教学的基本模式,在课时上采取平均分配的做法,每周一半时间在课室上理论课,另一半时间在模拟实验室上实训课。理论课教材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实训课借助证券公司研发的证券模拟交易系统进行证券模拟投资训练。证券投资的理论体系虽然比较简单,但随着研究者们的研究创新,各种新的观点和角度也不断涌现。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人立足于“常识性”的知识点,这些“常识性”的知识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概念、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证券交易的过程、证券投资品种(重点是股票和基金)、证券基本分析法、证券技术分析法、证券投资策略及证券投资方法。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品种仍然是股票,因此,实训课基本上就等同于“模拟炒股”课。当然,作为证券投资的一个主要品种的股票,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代表我国证券投资的现状。(2)大胆的进行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材方面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与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相适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包括三大模块课,分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辅修课。专业基础课应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应包括: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公司理财、衍生金融工具、证券法律法规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设为选修课程。同时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应鼓励证券专业的学生掌握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运用案例教学、 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材方面首先应该以我国证券业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参考国外先进的理论来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不能盲目的遵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从而把路走歪,走死。其次应注重教材中对实践科目的安排,证券投资不是只让学生记住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利用证券投资盈利的方法。

(二)我国证券投资教学的前景及展望。

我国目前的证券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逐渐扩大的市场对高素质的证券投资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证券投资专业人才是一项所有本专业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目前国际战争局势稳定的大局下。金融市场变成了世界各国追逐利益的主战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比较薄弱,对于培养证券投资人才这一事业,展望未来: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

第9篇

【关键词】财经节目 《财经特快》 发展

安徽电视台《财经特快》栏目从开播到今年已是第11个年头了,在日益激烈的电视节目竞争中,大部分电视栏目只能各领三两年,甚至一年半载之后就走下坡路,在每天都会有新节目涌现出来的电视洪流中,一个栏目办了11年,不论是收视率,还是节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不错,而且目前也没看出来有走衰的迹象,这总该是有些原因的吧,但如果你突然来问我,做为这个栏目的创办者之一,我恐怕一时间也没法应答。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每天、每月、每年,我们都是这么一路做下来的,这个栏目既没有大红大紫乐翻天过,也没有连续走低面临退市,用证券术语来说:该股基本面良好,业绩稳定增长,是个长线投资品种。当然这是玩笑话,11年一路走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从创办这档栏目开始,我们就给自己定下了四项基本原则,多年来一直坚守不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有什么经验之谈的话,或许这就算是吧。

一、导向问题决不含糊

或许有人会说,财经证券节目主要是提供资讯服务,又不是新闻节目,会出什么导向问题?这话在我听来,说出来就危险,这么多年来,全国财经证券类节目在导向上出问题的那可是不胜枚举啊。远的不说,光是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全面开展整治非法证券投资咨询和非法证券理财,已叫停涉及非法机构和人员的广播电视违规证券节目120多个。这些栏目之所以被停办,大多是在节目的舆论导向上没能把好关,没有把维护广大普通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当作节目宗旨。

财经证券节目一定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时时处处绷紧舆论导向这根弦。2007年10月16日,大盘在创出6124.04历史新高的时候,市场明明是已经危机四伏,管理层也屡次提示风险,但还是有不少证券报道栏目,甚至是一些省级卫视的证券节目喊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大盘直上10000点”这样不负责任的口号,给了广大证券投资者以非常不理智的负面引导,而之后大盘从6124点飞流之下,狂跌到1664点、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的事实再一次证明,财经证券节目的导向问题有多重要。

《财经特快》栏目从创办的第一天,就自觉的把坚持证券报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采访制作一切节目的前提。多年的栏目实践使我们在全国公益性证券报道上独树一帜,形成了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以基本分析为主、加大证券投资风险理论和证券投资者风险教育的主旋律。所谓基本分析,是侧重于分析证券的内在价值、研究证券价格的长期或较长期走势的一种投资分析方法,也是成熟高效的证券市场中最主要的投资分析方法。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我们栏目的从业人员视野不能单单局限于证券领域,而应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审视,把中央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指示,尤其是宏观调控的思想,作为证券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等背景材料的报道和深度剖析,在进行上市公司的报道时更多地运用自己的职业理性,对问题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而不要只听上市公司或某些信息传播者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偏离了舆论导向的轨道。这么多年来,我们栏目对于和节目导向有关的,坚决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沾都不沾。

有所不为的同时,是我们的有所作为,我们在证券投资的风险理论和投资者风险教育上做了大量而持久的工作。从节目创立初期到现在,我们通过系列报道、周末特别节目、论坛讲座、财经有约、走进投资者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普及和投资者风险教育的推广宣传活动,把证券投资的正确理念传播到千千万万个投资者心中。

二、不谋小利而谋持久发展

11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一大批各类证券投资咨询公司、顾问公司也开始活跃起来,这其中既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有牌有照的正规军,也有民间兴起的所谓代客理财的私募咨询公司,一时间鱼龙混杂,这些咨询顾问公司纷纷抢滩省级电视台的财经证券栏目,包节目、租时段、再不济的也要派个嘉宾,有的手笔很大,直接开出了大价钱,记得当时有咨询公司给南方某卫视的证券节目时段开出了100万一分钟的天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全国很多省级电视台的证券节目都开始了所谓商业股评节目的运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一再告诫自己,不能为一点小利而放弃我们的坚守,所以,我们栏目内部讨论后决定,所有不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咨询公司一律拒绝,对有牌有照的正规咨询公司,也不要他们的所谓合作经费,但他们派来的分析师必须具备证券执业资格,必须接受我们栏目的统一管理。在节目中不能由着他们自己怎么讲,必须要在我们栏目严格的要求下,规范的讲,只能讲基本面、技术面,讲风险、讲大势,不能讲具体个股的价格涨跌或者对市场走势作出确定性判断,而且,在节目中除了标识这些机构和分析师的公司资质和执业资格号外,不出现他们的电话、传真、短信平台、网址等等,也不宣传他们以前的荐股业绩、产品和所谓的能力。

这些正规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虽然一开始觉得很不适应,但与我们合作时间长了,他们也逐渐认可了这种公益性证券节目的参与方式,转而开始在其他电视台谋求类似的合作,无形中在省级电视台证券节目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公益性证券节目合作模式,这种节目模式在日后逐渐成为国内电视证券栏目的主流。11年来,伴随着一大批不合规电视证券节目的陆续倒下,我们《财经特快》栏目反而以自己固有的公益性,不仅节目越来越规范,而且在全国证券行业也越来越为业内所称道。

三、每说一次ST 就要解释一遍

财经证券节目区别于其他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专业性。如果说市盈率、市净率、KDJ、MACD这些证券术语和技术指标对财经证券记者还只是小儿科的话,那么像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趋势等等这些重大而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问题,则是一个合格财经记者所必须关注,并给出自己的思考的。在《财经特快》,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全球的海量财经资讯,如何从中甄别、筛选,并发现将对我们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成为每一个记者编辑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财经特快》是一档日播条状栏目,目前全组只有13个人,每天20分钟的自采自制节目,工作任务非常紧张,而在记者编辑队伍中,学财经证券专业的极少,大家有各自的专业背景,曾经从事的岗位也各不相同,但又必须在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财经证券节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就成了全组同志唯一的选择。

《财经特快》栏目有一个内部口号,叫:每说一遍ST,就要说一次“特别处理”。就是说凡是在节目中出现的证券专业名词术语,必须在后面附有简单通俗的解释。这个内部规定既是我们《财经特快》节目平民化的一种追求,更是对记者编辑基本功的一项检验,这就逼着大家首先要自己完全懂这些个专业术语,然后才能把它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广大观众朋友。

经常到我们栏目来串门的同事都觉得,《财经特快》的人特别爱上“百度”引擎搜索,没错,因为我们栏目还有一个内部约定:必须在第一次看到财经证券新名词时就了解它、掌握它。因为我们每天都会在浏览国内外的财经证券新闻、资讯的时候,看到新名词,或者遇到新概念,而这些新名词、新概念甚至在辞典里也无法找到答案的,所以必须在第一时间上网“百度”,把它的来龙去脉弄的清清楚楚。养成这个习惯之后,大家都从中获益匪浅,很多刚到栏目组工作只有几个月的同志,已经成为专业名词的活字典,聊起天来,满嘴的新名词用的是得心应手,俨然一位专业的财经人士呢。

四、变是唯一的不变

在激烈的电视栏目竞争中,一档栏目为了收视率,为了影响力,当然最主要是为了自己能存活的更久,创新便成了栏目组永恒的主题。

《财经特快》栏目创办11年来,经历了播出频道、播出时段、播出时长不断调整等各种考验,但不管是在哪个频道、哪个时段,也不论节目时长,我们在节目创新上始终矢志不移。11年来,栏目先后历经不下10次大的改版,开设的各种子栏目、特别节目数以百计,各种创意文案堆起来有一人多高,虽然栏目组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财经特快》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过。

翻开11年来《财经特快》的节目串联单,我们自己也能感受着她的不断变化,从最初的一周五天节目,到日播条状每天都有;从每期15分钟,到如今的每天20分钟;从一期两三个板块,到现在的近十个板块;从单纯的证券报道,到如今的国内外财经消息、证券新闻、投资理财、栏目剧等等;从略显严肃的节目形式,到如今生动活泼的节目风格;从纯粹的证券栏目,到如今以财经证券为主的常规节目和以家庭轻喜剧为主的周末故事会节目。一天天、一步步,《财经特快》的收视率高了,影响力大了,但那个不变的变依然还在继续。

《财经特快》栏目创办11年来,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收视表现,自我台首次开始自办栏目收视率考核以来,《财经特快》栏目的省网同时段排名没有低于前5位,尤其是近3年以来,更是稳居前3位,这个成绩的取得,应该说与我们坚持不懈的节目创新是直接关联的。

当然,仅靠上面这四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做为一个电视财经节目的从业者,你很难从不犯错,但我们坚决杜绝的是犯导向上的错误,也不容许犯低级的技术失误;你很难什么都懂,但我们只要懂得观众需要什么就行了;当然,面对利益诱惑,你也只要知道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就好了。而一旦你拥有了这些,就能让自己走的更稳、更远,也更自由、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