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文化的概念

时间:2023-07-02 09:42:34

导语:在生态文化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文化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文化遗存;人类学;姨表不婚 ;黔东南苗族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110-06

“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近年来炒得沸沸扬扬的名词,不仅文艺界在争鸣,社会学界、人类学界也在争鸣。到底有没有“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如果有“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那么,什么是“原生态文化”?什么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场论战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 一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论战引发的思考

2010年6月23至24日,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凯里学院联合主办的“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在凯里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光明日报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台湾明新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和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黔东南州本土学者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

在这次“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翁乃群研究员在题为《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的发言中提出:“‘原生态’是指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民俗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或物品被贴上的‘标签’,是主流强势话语对非主流事物的客位评判。‘原生态’一词与人类学的学术概念和学理相背,只是文化产业营销者基于消费者的欲望需求所创造的广告词”的观点。翁乃群研究员在这里从“主流强势话语对非主流事物的客位评判”的角度出发,直接否定了“原生态文化”的客观存在。①(①参见凯里学院、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人类学与原生态文化——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内部资料),201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舒宪研究员在题为《想象的“原生态”》发言中同样质疑了“原生态”这一概念的学术性。他认为,现代社会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都在以反“原生态”的模式进行,而所谓的“原生态话语”只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是一种虚幻的想象。叶舒宪研究员从“社会在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角度出发对“原生态”进行了质疑进而否定了“原生态文化”的客观存在。

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在题为《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发言中指出,在人类学的理论关照中,和“原生态”相关或交错的有八个概念,如强调时间维度原初性的“原始的”、强调事物发生客观性的“原生的”、强调历史变迁关联性的“原生性”等等。在此基础上,彭兆荣教授对“原生态”进行了概念界定,给出了“原生态”是“一个特指的历史和文化存续体,一个特殊的地方知识和民间智慧,一个特定族群的认知和认同依据,一个特别的文化表述类型和范式,一个特色的艺术系统和技术魅力”的定义。

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在题为《建构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文化”》发言中,对不存在“原生态文化”一说提出了反批评。他认为“原生态”的学科定位应归属人类学,并以客位和主位研究、地方性知识、符号论等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最后回归到人类学视野,认为“原生态文化”是“‘文化相对论’他者视角中的地方性知识”。徐杰舜教授从“‘文化相对论’他者视角”的角度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存在”的辩护。

在这次“论坛”上,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在题为《历史之维和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的发言中认为,对“原生态”这一概念的争论,不能仅限于“比喻式的定位和现象的描述,而应该深入到对由其引发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中”,因此,他提出了“双重维度”的观点,即以历史维度作为关照,“原生态”凸显了一种“时间坐标和历史类型的相对性”,“通过与外在‘他者’的比较,突出其本有的自在与恒常,同时强调与外界无涉的独有特质和边界”。而从生命本原的维度看,“原生态”可视为一种与“礼”相对的“野”,“其意义在于体现人与自然相关联的原初性、本真性和自在性”。

在本次论坛中,中山大学的孙九霞教授在题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文化原真性研究——以岜沙苗族旅游社区为例》的个案研究报告中,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各利益相关者对岜沙文化原真性的多重塑造。她指出:“文化原真性”的逻辑起点来源于专家学者,而政府机构则搭建了“舞台化”的岜沙“前台”,但游客对“原真性”的体验取决于游客类型及其不同标准体系。而作为社区居民则是基于对自身原有的和真实的文化对原真性予以评判。

中央民族大学兰林友教授在题为《原生文化符号盗用、表述真实与文化消费——以小黄山畲族风情村为例》的个案研究报告中,认为小黄山畲族风情村的兴起表现了“原生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表达的渴求”,就旅游目标和动机而言,潜在的旅游者是汉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族实际上是在消费汉族自身及其浪漫化了的少数民族印象,表述的真与假并非是重要话题,“原生态”从而成为了一种“文化再造、甚至是文化拼盘”。

上述这些发言的专家,都是我国人类学界和民族学界的资深专家,有的是理论界的精英,有的是田野调查的翘楚,他们的观点自有各自的理论根据,在此笔者无力、无法也无必要对他们的对错是非曲直去作评判。但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来看,无一例外,这些专家学者都是以“他者”的视界去观察某一族群的“原生态文化”、去探究某一族群文化的“原生态”的,对“原生态文化”一词无论是 “顶”还是“踩”,都是“他者”对某一族群的文化的“透视”,无论是 “顶”还是“踩”都没有顾及“文化持有人”的感受,也没有顾及他们的观点是否得到“文化持有人”的“认同”而在“自说自话”。由此引发了笔者这样一个遐想:有没有“原生态文化”是由作为“他者”的专家学者说了算,还是由“文化持有人”说了算?“原生态文化”是因为“专家学者”的承认而存在还是客观存在?

二、到底有没有“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

要回答到底有没有“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界定上来。

关于“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相关界定,目前学界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等同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原创性未遭到破坏的,若不及时加以抢救和保护就会消失的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民俗学博士、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苑利先生2007年7月23日在 “中国·贵州·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期间举办的“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价值论坛”上指出的“原生态这个词来源于生物学,现在把它移植到文化学,多少有些比喻的意义。什么是文化的原生态?我个人理解是近几年来没有经过大规模破坏的、人为开发的文化状态。文化分两种,一种是原生文化,一种是植入文化。原生文化就是没有经过任何改造的文化”观点是代表性观点之一。这种观点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模糊地等同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但指出了界定“原生态文化”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即文化的原生性(原创性)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从“生态学”引入的概念,在解释人文科学层面上不够准确,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包容界面更宽容量更大。第三种观点认为,缘于“历史上形成的文化的原初状态”意义上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是不存在的。因为当今现代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只具有相对意义。基于“全球化”与“现代化”向村落社区的延伸,那种原始的真实,早已被时间的淘洗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到底有没有那种“没有经过大规模破坏的、人为开发的文化状态”的、“原创性未遭到破坏”的“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只要我们站在“文化持有人”的立场,试着运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理解和审视我们身边所熟知的和所不熟知的文化事象的时候,答案就会是肯定的。虽然当今现代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虽然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已经颠覆了少数民族传统的价值取向,但那些在少数民族传承千百年的、能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所包容的文化事象诸如婚姻、家庭等伦理和习俗的“原创性”或“原生性”并没有被完全颠覆、并没有被完全摧毁,还在支配着少数民族的生活,还在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这就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魅力在“给力”。

不同的人可以对“原生态文化”下不同的定义,也可以对“原生态文化”有不同的诠释,但对于“文化持有人”来说,不管“专家学者”承不承认有“原生态文化”存在,不管“专家学者”认为“‘原生态’是指在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民俗民间艺术文化活动或物品被贴上的‘标签’,是文化产业营销者基于消费者的欲望需求所创造的广告词”还是“文化再造、甚至是文化拼盘”,不管“专家学者”认为“‘原生态话语’只是人类精神层面的自我安慰,是一种虚幻的想象”还是别的什么,不管“专家学者”愿不愿意承认“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他们的惯常生活仍然像一条流淌的河在继续向前奔流,那些在“文化持有人”族群中传承千百年的、能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所包容的 “原创性”或“原生性”文化仍然继续支配和调适着“文化持有人”的生活,仍然继续影响和制约着“文化持有人”社区的秩序,这就是“文化持有人”的“原生态文化”观。在“文化持有人”看来,“原生态文化”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就是他们传承千百年并规约他们千百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他们不会因为某一位“专家学者”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的“顶”而刻意去表现什么,也不会因为某一位“专家学者”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的“踩”而去改变什么,他们也不会和“专家学者”去讨论“原生态文化”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范式”或讨论“通过与外在‘他者’的比较,突出其本有的自在与恒常,同时强调与外界无涉的独有特质和边界”什么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不以“专家学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是实实在在的、独立于“专家学者”的意识之外的文化实体。

三、什么是“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

众所周知,“原生态”这个词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术语。在自然生态保护术语范畴里,“原生态”是用于形容森林的自然状态的与“次生态”相对应的概念,它的本意是指那些“初始的”、“自生自灭”的、没有遭受人为改造和破坏的森林状态类型,与“次生态”相对立。应当说,将自然生态保护术语“原生态”引入社会文化生活领域的最早是文艺界,具有比喻的意义,但当人们将“原生态”这个概念引申到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文化领域的时候,“原生态”成为实际上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来使用时,“原生态”就已经不再是一种“比喻”而被赋予了“人类学”的意义,成为一种文化存在状态的“标识”。

文艺界所使用的“原生态文化”这个概念,是与现代社会流行文化、时尚文化和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相对应(不是对立)的概念,主要是指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原生性的、更贴近文化和艺术源头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即传统的歌舞,因为这种“表现形式”属于“初始的、质朴的、原生性的、更贴近文化和艺术源头”而成为人类的“文化记忆”,被贴上“文化基因”的标签,这种“文化基因”是需要国家机器的保护的“文化种质资源”。这是一种狭义的“原生态文化”。狭义的原生态文化具有“质朴、少加工、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等表象特征。

人类学界所使用的“原生态文化”概念,主要是指与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相对应(不是对立)的概念,因人类学的涵盖面关系,人类学的“原生态文化”实际上主要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文化”即“少数民族文化”,除了文化表现形式外,还包括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生产生活习俗、传统礼仪乃至传统的等等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原生态文化”即“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在笔者看来,人类学的“原生态文化”实际上可以这样表述:“‘原生态文化’是指多民族国家内部与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所包容的、在一个民族内部传承了千百年并仍在传承发展的‘非主流文化’即‘原生或原创’于该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标本’。这种‘文化标本’的内容包括该民族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服饰、节日、礼仪、生产生活习俗乃至传统的等等”。

人类学的“原生态文化”是一种广义的“原生态文化”。广义的“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政治多极化”必然要求“文化”服从于、服务于所处的“政治”的“极”,“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必然要求“文化”依附于“经济”的“一体”,“文化多元化”必然会使各种文化之间产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这是近些年来我国“原生态文化话语”强势弹起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国提倡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原因所在。

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这一新概念的出现,是由于近年来全球化、现代化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作用于我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生活的结果。在时尚文化、快餐文化越来越流行、越来越普及的社会背景的挤压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和“艺术”,无论是从概念到生产流程,还是从流通到大众文化消费都发生了质的变异。具有个性的、具有独创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文化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被标榜着“规范”“统一”的“科学体系”和无所不在的“市场”所“异化”、所“整肃”,传统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过程之中。在“异化”或“整肃”过程中,我们的文化母体,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因为不能适应所谓的“科学体系”和市场的“准入标准”(或“评价标准”),已经难以进行良性的文化传承,无法进入主流文化的评价、传播和推广体系。面对这种现实,首先在文艺界产生了带有“文化诉求”意蕴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在中国,文艺界的“原生态文化”概念的“文化诉求”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生态文化”本身强调各种“原生性”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一种“文化记忆”,更主要的,它还是一种“文化基因”,是一种需要国家机器保护的“文化种质资源”,提倡 “原生态文化”就是提倡保护这种“文化种质资源”;二是“原生态文化”的初衷是强调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批判“快餐文化”、“时尚文化”在文化表现上的同质化现象,符合国家提倡“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三是“原生态文化”概念表达出对主流文化、时尚文化以及文化市场中传统因素或自我意识严重缺失状况的一种担忧。

人类学界“原生态文化”这一概念的出现,不仅进一步彰显了文艺界“文化诉求”的意蕴,而且更进一步在拷问我们的文化良知。当西方学术界开始在对“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优劣论”、“单线进化论”和“文化霸权主义”等西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当文艺界的人们开始用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来理解和审视一些文化事项,开始尊重并身体力行的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时候,面对“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的“与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所包容的、在一个民族内部传承了千百年并仍在传承发展的‘非主流文化’即‘原生、原创于’该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标本’”,我们人类学界是否已经从文化多样性、文化自觉意识、代际公平的理念出发,怀着理解与尊重之心真正地去审视和关注这种“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的“文化标本”?在我们的研究和实践中是否贯穿了这种文化认识与文化责任?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拷问我们的文化良知,是在督促我们善待并弘扬中华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传统,是在警示我们面对文化上的全球化倾向时应当多一份自爱、多一份自尊和多一份自信。

四、黔东南苗族具有普识意义的“姨表不婚”婚制体现的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

从狭义“原生态文化”也就是文艺学“原生态文化”的视角上看,黔东南是一块盛产激情、释放浪漫的土地。这里有灵动的花桥、雄奇的鼓楼、靓丽的服饰和纷繁的节日,这些都是黔东南区域文化记忆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基因”,是需要保护的“文化种质资源”;这里有高亢激越,具有大山的雄浑的苗族飞歌,有婉转和谐,具有水的灵动的侗族大歌,有柔情百转、缠绵婉转的苗族情歌和侗族琵琶歌,这些飞歌、大歌、情歌和琵琶歌,都是贯穿于苗族侗族的日常生活中的初始的、质朴的、原生性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是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里有奔放豪迈的木鼓舞、轻盈飞扬的芦笙舞、柔情蜜意的“踩亲舞”、庄重肃穆的铜鼓舞,这些都是源远流长、原汁原味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舞蹈,表现的是黔东南苗侗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木鼓张扬豪情,以歌传情,以舞抒怀,以酒为礼,以传统的方式张扬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诠释和传承着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继承着自己优秀的传统美德,缔造着社区“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神话般的“世外桃源”。

从广义的“原生态文化”即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的视角上看,黔东南是一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因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被中外学者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活化石”,“民族学的天然博物馆”。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着地球同纬度上罕见的美丽绿洲,也孕育着地球同纬度上同样罕见的、多姿多彩而神秘的原生态社区文化。这神秘的文化,蕴积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有的文化基因,折射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在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文化猛烈碰撞的今天,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和民族的人类社会发展史链条上的许多环节或这些环节的遗迹已经杳无踪迹,然而,生息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其原生性的文化体系中,还比较完整的保存着人类从远古的蒙昧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链条上的许多重要的环节的遗迹。

“友方”是黔东南苗族流行千百年的男女青年们社交恋爱的传统方式,现仍然形式完整、内容鲜活。这种男女青年们社交恋爱的传统方式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是至今仍然严格遵循同一父系血统的男女青年不能“游方”,与之相适应,同一母系血统的男女青年也不能“游方”,只有不同父系血统的男女青年之间才能“游方”,同理,也只有不同母系血统的男女青年才能“游方”;其二是一个女青年可以分别与同辈分、不同父系或母系血统的几个同胞兄弟们交朋友,一个男青年也可以分别与同辈分、不同父系或母系血统的几个同胞姐妹们谈情说爱。苗族“游方”活动的这两个特点,如果放到现代文化背景去衡量和评价,几乎有“乱爱”而不是“恋爱”的嫌疑,至少是不提倡的,但在黔东南苗族的原生态文化背景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与“游方”这种活动的上述两个特征相适应,黔东南苗族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姨表不婚”婚制,另一方面又实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婚制。“姨表不婚”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并行并存的婚制,是黔东南苗族传承千百年的具有普识意义的婚制。

这种“具有普识意义的婚制”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所引用的摩尔根《古代社会》的观点,这种婚制应当是产生在“普那路亚婚姻”基础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婚制。按照我国主体民族汉族的传统婚俗,“姨表兄妹”之间和“姑舅表兄妹”之间通婚是“亲上加亲”,这对于汉族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黔东南苗族的“姨表不婚”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并行并存必须具备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甲集团同辈份的女子们是乙集团的同辈份男子们的共同妻子,乙集团的同辈份男子们是甲集团的同辈份女子们的共同丈夫”。在这种婚姻制度下,父亲兄弟的子女也是父亲的子女,他们同属于一个集团,相互之间是不能结婚的;母亲姐妹的子女也是母亲的子女,他们也同属于一个集团,因而也是不能结婚的,而父亲的兄弟的子女与父亲的姐姐、妹妹的子女属于两个不同的集团,是可以通婚的。第二个前提是:与婚制相适应的财产继承制。黔东南苗族实行的是财产“儿女不均衡继承制”,在这种财产继承制下,儿子继承的是山林、田地、房屋等财产,女儿继承的是金银首饰,因为山林、田地、房屋等财产和金银首饰的价值是不均等的,因此称之为“儿女不均衡继承制”。在这种财产继承制下,父亲的姐姐妹妹出嫁时带走了她们所继承的那一份财产,为了保证氏族的财产不受损失,父亲有权要求出嫁的姐姐妹妹将这份财产“还归”氏族,但出嫁了的姐姐妹妹将这份财产直接“还归”氏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就产生了用“下一代归还——由姑姑的女儿带回来”的方式“归还”给氏族,这就是黔东南苗族“舅舅的儿子有娶姑姑的女儿为妻的优先权”产生的根本原因,但这种“优先权”是单向的,因此,我们将这种婚制命名为“姑舅表单方优先婚”。这种婚制在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以前,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婚姻制度”所包容,因此一直流行到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以后,这种婚制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婚姻制度”所不能包容,这种产生于蒙昧时代的“文化标本”才最后绝迹。这就是产生于蒙昧时代并延续了数千年的、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包容的、苗族“原创”或“独创”的、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一种“活”的“文化标本”。通过这种“文化标本”可以反证:苗族应当经历过“普那路亚婚姻”家庭婚姻制度或者相似的家庭婚姻制度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就是苗族这种具有普识意义的“文化标本”体现出来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应当是指多民族国家内部与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为“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所包容的、在一个民族内部传承了千百年并仍在传承发展的“非主流文化”即“原生或原创”于该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标本”,这种“文化标本”的内容包括该民族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服饰、节日、礼仪、生产生活习俗乃至传统的等等。这种“原生态文化”或“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不以专家学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是实实在在的、独立于“专家学者”的意识之外的文化实体。当人们将“原生态”这个概念引申到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文化领域的时候,“原生态”成为实际上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来使用时,“原生态”就已经被赋予了“人类学”的意义,成为一种文化存在状态的“标识”。文艺界所使用的“原生态文化”概念,主要是指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原生性的、更贴近文化和艺术源头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因其“初始的、质朴的、原生性的、更贴近文化和艺术源头”而成为人类的“文化记忆”,被贴上“文化基因”的标签,成为需要国家机器的保护的“文化种质资源”。

文艺界使用的“原生态文化”概念带有“文化诉求”的意蕴。人类学界使用的“原生态文化”概念,不仅进一步彰显了文艺界 “文化诉求”的意蕴,而且更进一步在拷问我们的文化良知,在督促我们善待并弘扬中华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传统,在警示我们面对文化上的全球化倾向时应当多一份自爱、多一份自尊和多一份自信。

黔东南苗族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姨表不婚”婚制,另一方面又实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婚制。“姨表不婚”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并行并存的婚制,是黔东南苗族传承千百年的具有普识意义的婚制。这种产生于蒙昧时代并延续了数千年的、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包容的、苗族“原创”或“独创”的、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标本”体现出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果这种“文化标本”都不能算“原生态文化”的话,那大部分文化人类学人士都将无话可说。





From Miao Cultural Heritages: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of Anthropological Significance:A Case Study of YIBIAOBUHUN System among the Miao in Qiandongnan

LEI Xiu-wu

(Qiandongnan Minority Research Institute, Kaili, Guizhou, 55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parallel marriage systems of YIBIAOBUHUN (cousins from aunts’ families are not allowed to get married) and GUJIUBIAOYOUXIANHUN (cousins from an uncle’s family and an aunt’s family have the preferential to get married) among the Miao in Qiandongnan, the study is to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included in the values of mainstream culture implemented inside a multi-ethnic state and by the state machine, refers to the culture specimens of the non-mainstream culture created and inherited of a minority group of the nation for a long history.

Key words: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学;人类中心主义;自觉;自发

[中图分类号]I059.99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102-09

[作者简介]王 惠(1970—),女,湖南常德人,文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云南昆明 650031)

生态文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出现在中国不过短短数年光景;但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实践,在中国的历史几乎和文学的历史一样绵长。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哲学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和自然相依相守、声气相感、血脉相通的关系,决定了中国人的文学离不开自然的涵育,并由此形成了独到的生态文学景观。

遗憾的是,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老大帝国的心态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随着西方工业文明涌入中国,晚清知识者中的有识之士也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世界,在强国保种的梦想光照之下,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出发点,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西学东渐于是蔚然成风。到“五四”时期,西方现代化的理念已经浸入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文化俨然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文学无法独善其身,在西方现代文学理念的感召和技法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此一路踉跄、一路趔趄地追赶西方现代化的步伐,直到西方文化迈进后现代的新路。此时,人们对自启蒙运动开始便裹挟着以理性与技术为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来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清算,现代性的悖论和恶果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对于前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充满了怀念之情。如今,由现代性造成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由后现代启动的越发壮阔的生态思潮促使生态文学概念的出现和创作的兴盛,无论人们对此概念持何态度、对该类型的文学创作作何评价,这都已是不争的事实。

生态文学虽说仍然由西而来,但基于后现代与前现代在思想旨趣与文化精神方面的关联性,传统中国的哲学观和文学现象获得了浮出历史地表的机会,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新生的生态文学在概念的界定方面却因为过于强调文学的当代性以及人类的主体性和责任感造成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忽略。日益迫近的生态危局,亟待生态文学形成规模效应,发挥理想效应,由此,我们理应在对中国传统文学资源加大了解、增强信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生态文学的定位予以思考。

一、生态文学的当前界定

什么是生态文学?目前,被学界和文学界所普遍认可的界定乃是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王诺教授在《欧美生态文学》一书中为生态文学一词所作的界定:“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讨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①

在王诺教授的界定中,生态文学具有如下几个重要要素:第一,生态文学的写作者应该是具备生态思想和生态视角的,这一生态思想应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础;第二,生态文学的写作内容或者题材应该是描写生态或描写自然的,尤其应以表现生态危机、探讨其社会根源为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生态文学的写作主旨应该是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标准,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其他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王诺教授的这一界定,无疑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就,具体说来,该生态文学概念体现出如下特点:

1.清算了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观念。众所周知,生态文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现实基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催发了生态思潮,日趋壮阔的生态思潮催发了生态文学。如果说生态危机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那么,生态思潮就要对现代西方工业社会主导思想进行反拨乃至颠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则要表达生态思潮的精神主旨、承担生态思潮的历史使命。正如王诺教授所言:“生态思潮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是当代生态思潮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①

王诺教授在对生态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之时,始终牢记导致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出现的现代性思想根源,格外强调了生态文学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使命,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生态文学的最高价值,否定了以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之终极尺度的传统文学,否定了人类纯功利地、纯工具化地对待自然的传统态度,注重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联系性,坚定地认为生态文学对人类所有与自然有关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正负价值的判断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即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而不是是否有利于人类。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09

1 引言

原语作者有目的地使用隐喻来传递信息,使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新颖,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融合性和差异性。影视作品中隐喻的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多维度选择性适应原则,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翻译英汉语中的隐喻。

2 翻译适应论和概念隐喻的基本概念

“翻译适应选择论”指的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所倡导的翻译原则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之间的适应性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做到多维度的适应和转换(胡庚申,2004)。

G. Lakoff和 M. Johnson指出: 隐喻无处不在,它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语言系统不同,进而出现不同的隐喻映射,体现出不同的概念隐喻。

3 基于翻译适应论的《刮痧》中的隐喻翻译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相关原则下,“最佳翻译”是“整合时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即:译者在产生译文的同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综合。只有做到“多维度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出适当的译文(胡庚申,2006)。

电影《刮痧》以中国爷爷给孙子刮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为主题,描述了中美文化在伦理亲情、人权观、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重合时,即:双方的概念隐喻体系相似或相同时,译者最好选择直译法,能更完整地呈现出原语的内容,更好地体现 “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和“三维”转换。比如:许大同获奖晚会上主持人介绍:The brightest star of video games … Mr. Datong Xu! 可以直译为“电子游戏设计新星――许大同先生”,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当语言维重合,而文化维空缺时,即:由于双方文化的影响造成原语和目的语概念隐喻体系类似,但表达形式不同,或喻义相同,喻体不同,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喻义联想,译者可以灵活地运用直译或解释、意译、等方法多角度适应翻译环境,以优化选择最佳译文。比如: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许大同的上司昆兰的儿子保罗打架,儿子不向对方道歉,大同打了儿子。昆兰后来出庭作证说许大同打了孩子,令许大同非常愤怒。

Quinlan: I just told the truth! You shouldn’t have hit Denis!

Datong: Why I hit him? My own son? I hit him to show my respect for you! To give you face, you know?

Quinlan: What a kind of twisted Chinese logical effect? So you hit your own son that you can show your respect to me?

Datong: 不可理喻!

这段对话生动地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对于“面子”的理解。虽然英汉语中有“face/面子” 相对应的直接表达,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对于面子的理解来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会替对方留面子,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西方人则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因此,在处理这样的译文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当语言维和文化维都空缺时,即: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表达的差异,双方没有相对应的概念隐喻体系,从而造成交际维上的空白。比如:许大同在听证会上试图给法官和律师讲清楚刮痧的概念,用了“七经八脉”这个词。这个概念在英语中的空缺是由中医文化在英语中的缺失造成的。即使许大同用“Seven Jing and Eight Mai”来解释,对方仍是一脸迷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用原语文化解释概念隐喻、最终使交际顺利进行,即:译者通过灵活运用三维,较好地适应了翻译环境,选择出最合适的表达。

4 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三维经常交互出现,给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字的表达,更要体现出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更好地将三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化。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和实质,为我们解读英汉语中的隐喻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翻译研究途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从译文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J].外国语教学,2006.

[4]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J].外国语,2002,(1):38-45.

[5]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张谷英村;文化生态;保护;发展;湖南岳阳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个“同一化”过程中,原生态的民族聚落和城镇人文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形态风貌日渐趋同,个性逐步淡化。因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张谷英村始终与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显得闭塞保守,习俗古朴且风景秀丽。随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旅游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被现代化的强势逻辑所要挟。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新的视角对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文化生态的概念及背景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借用生态来研究特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1]。1955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首次提出文化生态概念,并从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研究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过程,创立了专门的文化生态学学科。文化生态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类的行为和文化是对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创造性结果,特定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在其特定的环境背景中取得发展[2]。文化生态学突出强调受特定生态环境影响的文化发展与变迁中的差异性,“文化生态学它寻求阐明不同地域的特定文化的特征和型式的起源”[3]。文化生态学主张的生态批判“带有强烈的学科转向特点,具体表现为:从文本形式研究到内容本体追问的转向;从研究的概念化模式向关注实在性存在的转向;从语言中心的文本解读向生命中心的文本阅读转向”[4]。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文化都绝非文化特质的单纯相加或简单汇聚,文化要素总是组成为系统。每种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和统一性,它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系统组织起来[5]。”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任何一个文化要素的研究不能孤立地进行,除了要研究其本身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外,更要研究整个文化圈内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2001年6月25日张谷英村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村是文化遗产的密集区,同时也是受破坏的重灾区。在对张谷英村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能全面地认识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张谷英村,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启发。

2张谷英村概况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3个县市交汇处,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体现聚族而居的明清时期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张谷英村因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相传明代江西人张谷英沿幕阜山脉西行至渭洞,见这里层山环绕,自然环境优美,他经过细致勘测后,选择了这块宅地,便大兴土木,繁衍生息,张谷英村由此而得名。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经明清2代多次续建而成,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目前保留了1 700多座明清建筑,内拥有206个天井,60多条巷道,1 732间房屋。整个建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体组成,其布局之妙,巷道之幽、排水之奇、空间之活、雕饰之美、用材之雅、石桥之玄,制作之精,堪称“八绝”。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连片大屋和村落环境与自然山水和谐与共,形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在全国古聚落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和保护价值。

张谷英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特征和人文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在旅游开发后的10余年间,古村风貌遭受严重破坏诸如乱建乱盖、盲目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景观,大屋内千疮百孔,景观“百步三桥和龙泉井”虽然风韵犹存不减当年,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气;民俗文化逐渐瓦解等。同时,这座名村旅游开发的品牌意识淡薄、管理的模式不规范等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历史保护与社会进步对立,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困难,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当今张谷英村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保护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学建议

聚落向现代化迈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迈进的过程中,究竟如何让历史与先辈们创造的财富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不断前进的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从宏观出发、以文化生态学视角,谈几点建议。

第6篇

[摘要]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对于旅游地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做了总结。最后以玉林都峤山为案例,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做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文化资源都峤山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尽管旅游者出游动机各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用货币购买的一种异地文化体验行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旅游业在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下,往往忽视旅游活动对旅游地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影响,再加上目前的旅游行业对保护旅游地文化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不够,致使许多旅游地的文化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整体的旅游吸引力下滑。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热”过程中,一哄而起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重文化形式轻文化内涵的浅层开发、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开发”等现象也是随处可见。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持续利用已经成为需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第7篇

一、物业管理概念

物业管理概念是我国房地产业较早开始“炒作”的一个概念。作为房地产开发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某一个项目物业管理水准的高低是影响业主作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业主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体贴周到的环境里。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稍大的楼盘和高档楼盘,往往打出“引入香港顶尖物业管理”之类的旗号。

为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物业管理机构应该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探索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崭新的物管企业运营机制,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着眼于打造物业管理品牌,才能在房地产营销中保持主动。

二、绿色生态概念

房地产业内绿色生态概念风行。绿色营销理论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活动应该是以人类的绿色消费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实现公司赢利、消费者需求满足和社会长远利益三者动态平衡的新型营销。绿色营销观念强调企业的营销活动要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污染,避免资源浪费,提供亲近自然的、无害化产品和消费。

这股绿色生态概念之风自然很快吹向房地产业。企业在房产营销中打出了环保、绿色、生态的口号,在营销全过程力图体现“绿色”关怀。例如,地段选择尽可能远离污染源,墙体和窗户采用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拒绝使用粘土红砖(减少土地资源消耗),装修装饰使用新型无污染、无刺激、无公害的材料,房屋建筑尽可能减少光污染、降低噪音、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等。在生态营造方面,则普遍强调小区景观的配套和环境的绿化,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和谐性。这些都成为楼盘中的USP,成为吸引顾客的“卖点”。

三、欧式概念

欧式概念几乎是全国房地产市场上最普遍、最常见的概念模式。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伊始的沿海和南方城市,到今天的内陆城市,欧式概念之风一直在热吹之中,成为竞相模仿和攀比的焦点之一。无论是建筑的外观造型,还是小区环境的布局,力图体现欧式建筑的古典美、现代美。在很多城市,稍有实力的开发商,稍大的楼盘,就要请海外设计师担纲设计。外观设计则往往是欧式圆形拱门,欧式窗户、罗马立柱,欧式门楼、檐口和墙面浮雕装饰;小区景观则城堡式建筑、欧式雕塑小品、欧式风景树、欧式花园草坪等;还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欧化”。

四、品位概念

追求品位,是现代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共同向往。

有一句几乎成为经典的广告语——“我选择的是家,不是房子”。这句话似于把房子和家对立了起来。其实不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恰恰体现了房子之于家的重要性。房为家的载体,没有房,何以为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子是家的代名词。对普通百姓而言,房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大件商品”,它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无房的人梦想有房,有了房的人则无不希望把“家”建设得温馨、高雅和舒适。因此,在善于制造概念的房地产营销人士头脑里,品位概念自然又是一个重要的“噱头”。

五、人文概念

现代都市人,每天奔波于繁华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尘扬,更希望能寻得幽雅高尚之所,置业安家,与高尚人士为邻,受文化环境熏陶,修身养性,让自己和家人在享受生活的安逸、温馨的同时,还能够浸润在一个文明、高尚的文化氛围里。对人文氛围的追求,是都市人在满足了基本温饱之后,生活境界和精神境界上的更高要求。

于是,在房地产营销的概念演进中,人文概念的流行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开发商和企划人都希望借助人文概念来提升楼盘的内涵和品质。什么“与高尚人士为邻”、“某某家园,墨香中的家”,什么“某某花园,书香门第”之类的广告,一个比一个喊得更响亮。

六、旅游休闲概念

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希望获得休闲、旅游度假,调节心情,放松精神。休闲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因此,那些在城郊结合部开发的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区,则着力营造旅游休闲概念。如泳池、沙滩、戏水池之外,辟有野趣烧烤乐园,随物业赠送小型花圃或农庄(可代为打理),还有的项目干脆建在远郊的旅游度假区。最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公开发表一种观点——拥有两套住房才算小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所说的另一套房主要被用作周末和节假日度假之用。可见,学者分析的和身体力行者们“想到一块儿去了”。这说明旅游度假概念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的一种重要趋势,难怪开发商和企划人们开始热衷于营造这一概念。

七、会所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讲,会所就是项目业主或小区内居民聚会之所。顾客在接受房地产广告信息和作出购房选择时,面对的大多数是期房或半期房,所以尽管很多发展商在楼书和规划图中展示了漂亮的会所“效果图”,但更多的发展商主要是把它作为一个销售卖点而已,至于会所何时能真正建成,提供哪些服务,由谁经营和如何经营等细节问题,并没有确定,所以顾客得到的仅仅是一个美丽含混的承诺。

然而,深入考察一下,可以发现,会所概念在实际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一是会所的功能定位问题。一般大型社区或比较成熟的物业,均配备有专门的物业管理机构。那么,会所为入住的业主提供的服务如何同物业管理区别开来,避免重复或空白呢?这就需要对会所作功能定位。我认为,会所应该定位于人际沟通和社区文化交流,应该成为社区居民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渠道。让小区居民从家庭自我封闭中走出来,多作人际沟通,开展有特色的小区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小型图书馆、游艺活动、健身、聚会、社区教育等,面向社区大家庭,敞开心扉,亲善友好,至于洗衣送餐、孩童托管之类的家政服务,则应该由物业管理部门承担。

二是会所经营权和经营方式问题。即会所应该由谁经营,如何经营的问题。也许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缘故,我们看到会所普遍由开发商经营。由于开发商的主业不在于此,如果开发商经营上出现问题,这就容易造成与业主的矛盾。因此,我们提倡会所可以引入社会的专业机构来经营,以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准。在如何经营的问题,有开放式经营、封闭式经营和半开放式经营三种观点。因服务的对象范围大小不同,经营方式和对业主的影响也就有不同。更多的业主希望会所实行封闭式经营,以享受优越的服务,但这也会增加经营成本,提高会所消费代价。

八、亲水概念

水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严重,水就更显珍贵。因此,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如果能选择亲水居住,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惬意人生。在这种追求下,亲水概念不知不觉风行房地产界。不少开发商把项目用地由原来首选地段因素转向临水因素。于是乎,那些临湖、临江、临河的项目开发一下子热了起来。只要看看如今楼盘项目的名称,便可以看到与水的关系:蓝湾俊园、金色港湾、银河湾、秀水公寓、海岸花园、恋湖公寓、玫瑰湖畔、碧水湾、锦绣香江、星河湾、山水庭苑、临溪居……。

九、智能E化概念

智能E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从近几年的房地产文章和大量的房地产广告中,“智能”、“E化”概念的热炒,似乎标志着入住的业主能一夜跨入智能社会、数字时代。然而,对大多数市民和购房者来说,“智能化”仍然是雾里看花。不少人认为,上网、宽带、可视对讲、红外线监控、远程抄表就是“智能E化”,也有些开发商出于“炒”概念的目的,不管够格不够格,故意朝这个概念上套,以时髦的词汇“蒙”人。

第8篇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多好看……”采访之余,沂蒙山酒业武玉山经理为记者唱起了当地的小曲。在记者还听得入神时,武经理说,知道刚才哼唱的是什么吗?记者凭借着自己的阅历顺口答出来说:《沂蒙山小调》。

从《沂蒙山小调》

谈生态文化园优势

从《沂蒙山小调》开始,武经理和我谈起了关于沂蒙山酒业生态文化园。沂蒙山,三个字就是地标概念,如果说沂水,对于一个外地人,可能没有概念,但若提到沂蒙山,脑子里马上会闪现出,山东的革命老区,一个地标概念就出来,就像延安、井冈山一样。

据武总介绍,酒生态文化园建在沂蒙山的优势所在,准确说是一个资源丰富、知名度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因为这里不仅有山东省政府成立地、115师司令部旧址,还有沂蒙山红嫂纪念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这些旅游景点的游客足以带动酒生态文化园的游客量。具体来说可以联合临沂地区各旅行社、旅游团,一起来开发酒生态文化园。比如,可以从旅行社推出一日或多日游的景点入手。就像原来的两日游,景点是5个,现在在不加费用的前提下,游客可以多看一个景点,何乐而不为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游客实地的参观感受及免费的品尝,感受到的不仅是酿酒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沂蒙山酒纯手工工艺酿酒过程,进而刺激游客消费。

据了解,沂蒙山酒生态文化园整体框架,整个文化园分为一期、二期工程,一期工程现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积极筹备中;设计生产能力6000吨,整个园区占地60万平米,主要包括五谷场、窖池群、地下洞藏、宋街酒巷、酒文化博物馆及酿造包装车间等6个部分,主体建筑体现宋代风格。

文化园将“沂蒙山酒”品牌建设与中国传统纯手工工艺酿酒技术相融合,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以此为文化载体塑造白酒区域强势品牌。同时,我们还将古老的酿酒贮藏手段、麦饭石矿泉水、地下溶洞等优质资源与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相融合,重点突出酿酒文化、原生态工艺、绿色环保的特色。

此外,酒生态文化园所在地刘家店子村附近麦饭石广布,地下水均为麦饭石矿泉水,是酿酒的最佳水源,这里的溶洞又是白酒地下洞藏的天然场所。

从旅游谈生态文化园的个性

当记者问及,像我们这样的酒生态文化园,临沂地区有几家时,武经理介绍说,目前,临沂地区我们是第一家。放眼山东地区,也不过三五家类似的公司,但这也不与我们冲突。因为酒生态文化园有鲜明的个性。

首先,它与旅游息息相关,但又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产业。酒生态文化园本身植根于沂蒙山地区大的旅游环境中。目前,沂水除了众多红色旅游景点之外,还有天然地下画廊、地下萤光湖和正在建设的山水天温泉休闲度假村、蒙山龙雾茶文化园等,能够形成旅游目标市场和功能互补。

目前,沂水县每年的旅游总人数能达到200多万人,这个数字不容忽视。然而游客将不会给沂蒙山酒业创造直接的旅游收入,因为酒生态文化园不设门票,这就是它有别于传统的旅游产业所在。

记者面对武总的介绍产生了自己的困惑:投资近7000万建成的酒生态文化园,竟不设门票,不收费,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武总解释说,沂蒙山酒生态文化园将成功实施旅游拉动工业发展,这样旅游可以忽略不计。游客来到酒生态文化园,在导游的带领下,能亲眼看到酒的整个传统酿造过程,并能参观五谷场、窖池群、地下洞藏、酒文化博物馆等与酒相关场所。

建成后的文化园,将尽最大可能在酿酒过程中避免使用现代化工具,让游客看到传统的酿酒过程,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更要有味觉上的征服。在参观的最后,会有专业的人给游客讲解沂蒙山酒系列产品如何去品尝,给游客以立体的感受。

其次,今天的游客将是明天的消费者。文化园有别于普通酿酒企业,特别在白酒竞争的激烈环境下,大多数白酒企业出于种种原因,很少组织消费者大规模参观整个生产流程,而我们却将这个作为特色工作来抓,目的就是创新。

让游客或者消费者到酿酒车间来参观,其本身展现的是企业的一种透明度。让酒在消费者的监督下生产,这对于普通白酒企业而言,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参观白酒酿造车间,对消费者而言,增长了见识,感受到酿酒文化的魅力;对我们而言,敞开大门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对产品产生信赖感,其效果是产品广告无法比拟的。此外,通过零距离体验,让游客看到酿酒的原料和整个生产过程,并亲口品尝纯粮酒的品质。进而让游客了解企业的实力、生产规模和管理优势,实现口对口宣传,让事实说话。

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影响游客,通过“旅游”这种无形的宣传,让参观者吸收品牌观念,对企业本身产生认可。要明确一个概念:今天的旅游者将是明天的消费者!

通过生态文化园谋求高端

当谈到建成后的酒生态文化园,沂蒙山酒业在产品开发方面会有哪些变化时,武总说,建成后我们将在原有的代表当地特色的红沂蒙、绿沂蒙、金沂蒙三个系列白酒的基础上,着重开发更具沂蒙山特色的新产品。虽然这三个系列酒在临沂高端酒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随着生态文化园整体重新定位,已不能满足酒文化园要突出的酿酒文化、原生态工艺、绿色环保等特色的整体要求。但这并不意味要放弃原来品牌,而是利用原来品牌的影响,来进一步塑造品牌,开发新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将塑造新品牌、开发新产品的过程看成谋求高端图变的过程。

武总表示,对于谋求高端图变,主要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

从沂蒙山酒品牌维系方面来讲。沂蒙山酒业在过去几年中三个品牌定位都是高端酒,他们的价位在100-500元间。这样价位的酒在全国市场可能算不上高档酒,可在临沂地区是不折不扣的高档酒。能消费起沂蒙山酒的消费者,本身就是高端人群,这些忠实的消费者不允许你做低端酒。所以,沂蒙山酒业在品牌塑造、新品开发方面必须一如既往的沿着高端路线走。

从酿造工艺说起。当游客亲眼看到白酒选料、粉碎、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等整个传统手工艺酿酒过程时,更多是对白酒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被眼前的一切所折服,自然对产品的高品质深信不疑――“沂蒙山”,酿好酒!

第9篇

关键词:建湖;滨水景观;设计概念

Abstract: This paper taking Jiangsu Yancheng Jianhu waterfront landscape as an example, showing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and conceptual scheme.

Key words: Jianhu;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F407.9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1 项目概况

建湖县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江苏省盐城市中西部,北纬33°16′~33°41′,东经119°33′~120°05′。全县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陆地面积906平方千米,占78.1%,水域面积254平方千米,占21.9%。全县地处扬子淮地台苏北断拗带。西塘河纵穿南北,从建湖县中部穿过,是链接东西两岸的纽带,是城市的主要休憩场所。

2规划布局

2.1 设计理念

用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来做西塘河的整体规划,力求将活水引入规划的居住区内,形成互相贯通的水网系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也提高水系的自身净化能力,提升整个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以滨水公园为战略源点,建立空间联系的纽带,使城市与水体相交融,切实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并有怡人风景的一个可供观景、健身并能亲水、游憩的空间。

2.2 总体概念设计

西塘河作为建湖县景观环境的关键一环,是构建建湖县生态城市的重要依托。我们整体上对水系进行形态整理、对岸线进行分类改造,使其形成工程性与生态性并重的循环水系。对其进行“桥、岛、绿、景、居和水、堤、路”的统一安排和有机规划,并借鉴江南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叠山、理水及借景等手法,规划区以西塘河为源组织景观体系,形成“一带两轴四廊多节点”的景观系统。如图所示:

2.2.1一带

即西塘河,是景观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景观系统的组织中心。

2.2.2 两轴

即一主一次两条景观轴线,东西向景观主轴串联大型绿地、文化广场、商业街和亲水平台,延续至西塘河以东;南北向景观次轴串联街头绿地、小广场和社区商业中心,限于西塘河以西。

2.2.3 四廊

通廊分为两级,主要通廊为贯穿基地的森达路、双湖路,次要通廊为基地内部的两条道路。

2.2.4 多节点

轴线与带、轴线与轴线相交处形成多个景观节点。

2.3设计构架

整个西塘河以“生态—人—城市”为设计主线,以生态曲、文化颂为主题。营造“以水为神、为绿添彩”的生态景观。

3 设计目标

3.1 以人为本,以史为魂

集建湖文化展示,改善建湖环境,市民休闲游憩的城市景观为一体,综合提升建湖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 设计原则

4.1 实用性

进行不同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

4.2 个性化

突出生态绿化特点,以水为主,绿化为辅,增添景观小品,传承地区文化特色,提成建湖城市品位。

5 功能分区

切实考虑市民不同功能的需要,由南至北将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分成三段:第一段——生态游憩区;第二段——城市商业文化活力滨河区和湿地公园区;第三段——城市生活风情区和娱乐活动主题公园区。

5.1生态游憩区

此区的设计以堤分隔水面,属带形岸型。河堤两岸栽满杨树,既起到景观欣赏的效果,也能起到防洪的作用,我们把现状的河堤加以修饰,自然的绿坡缓延到河道,上面保持3.5-4米宽的步行道,漫步在绿荫覆盖的河堤上,人们能够欣赏到两侧不同的景致,一边是雅致的休闲空间,一边是广阔的湖面,开敞大气。

在设计时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求所有的景观环境和小品都能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滨水绿带的空间供居民休闲纳凉,是居民沟通交往,散步闲谈和修养身心的场所,在绿地空间中布置大量的活动场地,亲水平台,休闲景观构架和坐凳,能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5.2城市商业文化活力滨河区和湿地公园区

5.2.1城市商业文化活力滨河区

作为中间商业区的中轴线的延伸段,这里为购物消费的人群提供一个可以停留的滨水休闲活动空间。考虑到从地面到河堤有2米多的高差,给人们观水造了不便,我们运用特色地段高差处理,设计了平地架高3米的临水观景平台,使人们有开阔的视野观赏对岸的景色。其中利用3米高的架空层可以做商业,做餐饮或者展示,吸引人气,让此区成为最为繁华和人流汇聚量最大的地方。

建湖是淮剧文化和杂技文化之乡,我们充分挖掘建湖地区的历史人文,并给其融入更多的时代气息,架起来3米高的滨水广场可以作为戏迷大汇演的舞台,传承建湖的历史文化,同时此地也可以在节假日开展烟花杂技节,丰富市民生活。

5.2.2湿地公园区

我们引入生态游憩的开发概念,形成一个合理的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使其具有良好的自我循环,自我修复和自洁的功能,以适合的开发项目促进土地的经济效益。建成翠湖鸣晓、清风绿屿和碧域曲韵几个独特的景观小品,为人们的休闲提供良好去处。

翠湖鸣晓——是以娱乐休闲为主的功能区,小木舟泛湖,健身广场,水上茶亭,观景湖心岛,彩叶林等景点设施,使人们在抗体健身中,渐进幽静的树林与湿地,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清风绿屿——是在湖中岛屿设置的建筑小品,供人们休息停留,朋友们喝茶打牌,以尽情享受四面环水的惬意感受。

碧域曲韵——是一个服务性小品。充分体现亲水特性,在中间的低洼处设计了伸进湿地的栈桥,其与木质的瑜珈平台和观景亭,在林间和水中不断的穿插相连希望途径此处的人们可以驻留,感受湿地的独体景观。

5.3城市生活风情区和娱乐活动主题公园区

5.3.1城市生活风情区

将彼岸线空间与建筑环境融合起来,精心处理开放空间和河道边缘线,使之富有变化,以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空间和生动的湖滨环境。加强公园的绿化,在设计中强调场所的公共型,功能内容的多样型,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闲场所。此区的功能多样,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荫休憩场所,健身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景观,与酒吧,茶室建筑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休闲体系。

5.3.2城市形象广场

晨曦广场位于河道的转角处的三角地块,是东部滨河绿化带的起点,更是城市形象窗口,在广场重点部位设置体量较大的标志性雕塑——愿望塔,充分运用光,声,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给人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使之成为城市标志性的构筑物。

5.3.3娱乐活动主题公园区

此区的设计与市民娱乐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居民提供广阔的绿色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分成几个园区:儿童游乐园,科普园,香草园。同时注重区域内景观的形象特色,创造出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相融合的环境空间。

儿童游乐园——规划有亲子乐园,游戏场地,迷你森林,增加儿童体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另规划林荫广场,给看护小孩的大人提供休憩空间。

科普园——设计以人文和生态为理念,通过公园设计传承人文精神,保护培育基地生态环境,发展科普教育,让公园城市丰富市民休闲生活的绿色乐园。

香草园——具有宫廷花园的浪漫气息的主题花园,开敞的绿草坪,魔幻迷宫,各色郁金香花,共同制造一个美轮美奂的婚庆大场地。

6 结语

建湖西塘河的滨水空间设计,充分结合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建湖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为整个建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把人们的需要与景观完美结合,切实提高了建湖地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