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3-07-02 09:42:42

导语: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

在项目的成本中,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企业投资收益的多少。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我们应该完善工程信息化,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在信息时代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1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将计算机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部门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而在管理的过程中编制计价的依据又是尤为重要的。在编制依据的时候会涉及大量的信息,并且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再加上材料等的市场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都给信息的处理带来了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信息化管理已经普遍运用于工程造价,但是信息管理缺乏规范性,没有统一的规则,导致了建筑单位下属的各部门间缺乏高效的沟通交流合作。信息传递缓慢,很容易失去价值。有些信息甚至不在部门之间传递,让工程造价信息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很混乱,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的质量与效率。

2.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已经改变,越来越重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但是当前相关部门忽视了对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备、设施的完善,例如缺少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软件,再加上相关部门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建设,从而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没有给员工制定统一的工作机制,员工在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工作方法杂乱,各地区的管理方式也不统一,使得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以及互相共享。

2.3采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落后

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它可以有效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高效、高质量进行。但是,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对各种信息收集和处理方法还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信息库存量小、获取信息的质量差、收集信息的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让很多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不适应时刻变化的现实情况,从而无法显现出工程的真实造价,削弱了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效果。

2.4缺少信息化管理人才

任何事物的进步与发展都需要以人为基础,由人来推动,要想使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有相关的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只具备了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专业知识,在信息化的知识方面并没有达到要求。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对管理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既缺乏专业的基础知识,又没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从而造成工程造价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2.5价格信息的滞后和缺失

造价站等有关部门在价格信息时,通常是采用月刊的形式。经过收集、加工、印刷、等一系列的环节后,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才能够出去,整个过程大约有十天左右,会造成信息的滞后,一些信息就会不准确,失去价值。并且由于月刊有字数限制,对于一些具体信息没办法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从而无法满足当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另外,一些信息价格查询网站更新速度较慢,服务质量较差,提供的信息也不够准确,容易导致信息的滞后与缺失。

3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策略

3.1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机制

想要将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信息化的改善,首先要采取的策略就是确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地制定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其运作过程中每个部门都能各司其职。同时还应该进行信息标准的规范化制定,如果信息标准缺乏良好的规范化,那么不同地区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进行管理,将会导致信息的交流性降低。只有将上述两部分机制完善和落实,才能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3.2完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

信息化的前提就是数据,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流通是完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础。首先,企业应该扩大收集数据的范围并增加数据的收集量,使信息数据库在数据的范围和数量方面得到完善。其次,信息的变化速度很快,应该不断地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最后,增加数据处理的深度,使得信息可以被充分利用,提高其利用率,充分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将数据库分为相对应的层次,从而使信息数据库更完善。

3.3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一方面,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很多工程企业缺乏专业知识丰富,同时具备信息技术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知识,并能把二者有效结合与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我国亟需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范围广、效率高的人才引进制度,从而缓解工程造价管理中专业人才不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工程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充实他们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目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4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各个行业并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渐渐进入到相关企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有更好的发展。

作者:黄雪群 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1]石羽.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127.

第2篇

关键词:EPC 总承包 信息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EPC总承包模式是在统一的组织体系和框架下开展运作的管理模式。理论上来说,这种管理模式把E(设计)、P(采购)、C(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在统一的框架下开展运作,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脱节,减少了采购和施工的中间环节,使设计意图比较完整的实现,充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

然而,某些行业的EPC承包模式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设计与施工实质性的脱节,没有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进行造价控制,应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主动和有效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等问题。诚然,这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的机制不健全和竞争力匮乏,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等原因。设计成果文件不能直接转化为采购或施工所需要的管理文件,设计数据不能很好的与采购、施工相结合。因此,更重要的是提高软件本身的集成度和推广应用深度。

2、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较为落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处于较低水平,高水平的辅助设计系统和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往往得不到广泛应用。这就造成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管理没有强大的基础数据库作支撑,造成设计与采购、施工工作相互脱节。设计、独立信息太多,导致信息赌赛和信息孤岛现象,使信息难以共享。信息的各自重复储存和管理,使修改和维护困难,造成信心不对称和冗余。

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工程全寿命期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将设计数据与采购、施工科学合理地相结合,改善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时下工程总承包行业面临的一道难题。

3、利用集成化信息平台优化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集成化的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实现工程项目的增值、已成为时下工程总承包行业的趋势。

在工程设计领域,运用三维模型设计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工程总承包公司已经运用各类计算机软件(例如PDMS、BIM、Support Modeler等)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管理,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全面性。

3.1基于PDMS的信息化管理

相对传统设计方法而言,基于PDMS的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既省时省力,又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一方面,利用PDMS可以实现三维建模,进行3 D 碰撞检查、协同设计。此外,将其与其它系统实现集成一体化,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化工石油工程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效率。

3.1.1 设计阶段

在PDMS数据库内置丰富的管道模块、设备模块、支吊架。借助这些模块,将相关信息转换到三维建模,以参数化的形式可以建立标准的设备模型。此外,通过自由搭建建立各种形式的非标设备并将其精确定位。

3.1.2 质量管理

在质量管理方面,PDMS设计软件可大幅提高项目技术设计的精确度,从而使项目质量管理基于一个可靠的基础之上。PDMS软件是以单一数据库为核心,不会发生数据和图形不统一的设计故障。不仅整个设计过程中数据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三维工程软件本身的数据也有高度的一致性。PDMS软件在高效三维实体环境下进行布置设计,用户可任意控制模型显示、直观判断物体间距、发现碰撞及安装合理性,同时,业主可以很简单地检查设计质量,可以在初期就和设计人员有很好的交流,使得最终完成的设计内容最大程度地符合业主的要求,提高了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也使业主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3.1.3 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方面,一般石化项目的成本除了场地之外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通常的石油化工工程总投资中,设计及采购阶段是对项目的费用影响最大的两个阶段,对这两个阶段的费用控制尤为重要。PDMS项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材料采购,实现库存管理标准化、采购清单电子化。同时PDMS软件的应用可以优化设计的流程,各相关专业均在同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专业间互提资料的内容、过程可以大大简化,从而节省人工时的消耗。

3.1.4进度管理

在进度管理方面,PDMS设计软件有很强的实时虚拟化能力,让用户更加轻松地创建图像与动画,以及将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表进行动态链接,能够帮助设计与建筑专业人员以及项目利益相关方共享与整合设计成果,创建能够说明设计意图、验证决策与检查进度表的清晰、确切的内容。可随时访问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在流程的任何时间模拟真实的项目施工情况,能够在尽可能早的阶段帮助确定风险。通过对设计意图、施工计划与当前计划状况进行清晰、易懂的描述,将三维模型数据与项目进度表相关联,更快地获得四维可视化效果,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对比原计划,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施。

3.1.5 共享数据

将PDMS数据及用户系统数据集成,通过 Internet 浏览器进行浏览查询或标注,为项目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操作人员、安全人员间提供高效的交流平台。在PDMS平台,诸如系统设计数据、布置设计数据、材料数据、采购数据等数据可终身储存。此外,还可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转换。

3.2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以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作为共享的信息资源,可以支持项目的不同参与方通过在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各种信息,以达到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BIM 具有的这种集成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优势对于深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 BIM 可以很好地解决深化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冲突问题,保证深化设计能够准确地体现设计意图并进行效果还原。EPC 模式下的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和 BIM 技术相匹配,将传统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与 BIM 技术整合,BIM 技术价值的充分发挥可以让 BIM 技术更快地实现在设计院的成功扩散。

首先是设计阶段。在 EPC 模式下,借助BIM软件对建筑物的各类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客户筛选合理方案。此外,利用 BIM 模型可以对各阶段及相关性能(噪声、潮湿度、能耗)的设计进行性能模拟和改善,保证设计质量。

其次是施工阶段。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设计效果可视化,二是模型效果检验,三是四维效果的模拟和施工的监控。BIM提供了二维图纸所不能给予的视觉效果和认知角度,同时为有效控制施工安排,减少返工,控制成本,创造绿色环保低碳施工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此外,还还有助于数据共享,协调管理。

3.3 PDMS和BIM的发展

功能多元化是三维软件的发展趋势。将三维设计平台软件和现行结构计算软件的接口应用已成为软件发展的难题。PDMS系统在工程数据库管理具有丰富的优势,但在场地设计方面功能不强,多用于对单个元素进行模型数据调整。它无法完成整个厂区地表模型的动态调整。目前,国内已有科研院所将PKPM 和PDMS这两大软件进行结合,创建PKPM-PDMS 三维接口技术。

总之,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大力应用和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提高项目管理软件的集成化水平,实现企业、现场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做到资源共享、操作简便、速度快、可优化。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从而全面促进企业工程总承包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4、结束语

目前,国内工程总承包模式虽然发展迅猛,但信息化管理水平很低,不能保障项目建设的规范推进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资料的有效收集和与分析。因此,建立Internet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陈勇,李隆,李军. 浅谈施工总承包项目如何深化设计创效[J]. 现代园艺, 2011, 30(23):181-182.

第3篇

前言

加入WTO给我国的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国外同行的竞争,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切实提高整体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券在握。对此,把握机会,面对挑战,构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是当务之急。

1.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工程造价也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利于政府部门全面、迅速、方便地掌握全局,为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工程造价信息化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参与方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方便招投标以及项目管理工作,可从此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规范造价管理水平,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借助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个省市之间、邻近地区之间的材料价差可以及时、精确地对照出来,而且可以解决定额和调差在据实调差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良问题,从而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2.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统一的工程项目编码和工程造价计算规范在我国已制定出来,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而且要定时各类材料的当地市场价、参数调整值。当前时期,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系统功能还限于采集网页数据,定额、指标体系缺乏统一编码和规则,综合信息的整理没有跟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了招投标和施工结算的快速、准确进行。第二,信息更新不够及时。各地区的信息网与数据库还没有有机地结合,的信息滞后,不利于地区之间综合价格信息的比较和共享。第三,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不足、水平不够,大多兼职,随着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完善,信息系统的编制越来越科学化和专业化,需要配备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建设工程全周期的造价管理。

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把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处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收集的工程造价管理资料以及数据来分析、判断工程项目造价的趋势和走向,以利于决策判断。该系统分为信息采集、造价信息筛分及预警、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等四个子系统,通过集中开发和整体部署,创建出一体化的、集成的全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如下是模块的设计构建方式:

(1)信息采集和交互系统。大致包括单位信息、机械台班定额、价格指数、施工纪录、资质、诚信纪录、建筑标准规范等,建筑行业中的各类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收集、更新、查询、各种信息,共享综合性的造价信息网络平台。

(2)造价信息筛分及预警系统。通过关键词筛选、信息分类,把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信息自动筛分掉,留下的就是有用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同时对信用、业绩、奖惩、有无重大伤亡事故的记录等进行判断,并发出预警。

(3)工程量计算系统。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构件以及尺寸输入制图软件,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自动核算工程量;或者从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纸提取各类结构件的参数特征,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计算出工程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精确计算工程量,而且快速地为工程造价提供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周期长、要求高、任务繁杂、需要协调的单位多,所以,需要把几个基本功能模块构建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1)造价资质的管理。包括资质注册、登记、变更、注销、审批、管理等,直接通过网络联系。2)造价过程的管理。应包括造价指数、项目管理、投资评审以及招投标管理等软件,满足全过程管理。3)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管理。该模块应包括基本数据输入、造价计算、成果输出、数据库管理、定额库及管理子系统等,它们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并对计算数据进行研究、判断、调整。

4.在工程造价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现状;实际应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为工程造价管理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业务量迅速上升,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处理,致使工作量成倍增加,在此情况下,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成了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信息化是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是现代信息手段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工程造价机制正逐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也朝着适应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以计算工程造价为核心的工程造价系列软件日趋完善,为工程造价管理及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不断增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

目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缺乏统一规则,统一编码和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开发与资源拥有之间处于相互封闭,各自为战状态。其结果是无法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多的管理者满足于目前的纸上信息,忽略信息深加工。

1.2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

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3 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工程造价网多为定额站或咨询公司所建,网站内容主要为定额,几个信息,相关文件转发,招投标信息,企业或公司介绍等;网站只是将已有的造价信息在网站上显示出来,缺乏对这些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2、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工程造价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

2.1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

目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量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手段,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工程定额计价制度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是“量价分离”。将过去完全由政府计划统一管理的定额计价改变为“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对人工,材料,机械的单价等,由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依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相关信息和指数,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计算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阶段的变革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的推行更加需要造价信息资料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这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2.2 信息化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迫切需求

最近几年来,工程遭际管理模式围着“控制量,放开价,竞争费”进行改革,放开价意味着把定价权还给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但面对浩瀚的材料名称和品种,瞬息万变的材料价格显然依靠传统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方式和纸上信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都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使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信息网络得以提高。

2.3 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

因材料价格占建筑工程造价的5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确定材料价格的依据主要有:定额价格、调差文件、据实调差部分。对于定额价格和调差文件价格目前主要是由定额管理部门制定下达,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往往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如有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地通过该系统查看不同省市间、邻近地区间价格比较,审查各级定额管理部门下达调差文件材料价格的合理性,因而可以正确、准确地确定调差价格。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准确性、重要性尤其符合现在对据实调差材料价的确定上。由于不同的工程所用的材料不尽相同,而且,定额和调差,但在据实调差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良问题,如由于种种原因同一材料可能有几种不同价格的发标,施工单位报高不报低等情况。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这类事情就可以避免,从而可以直接地控制工程造价。

3、工程造价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

随着这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各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尤其是各种造价软件的大范围推广与普及,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更大限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费用的总成本。总体上可以把这些软件归为以下几类。

3.1 工程预算软件

也称“套价软件”,该软件的功能主要用于套算定额,这是造价领域最早投入开发的应用软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并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该软件包括“消耗定额管理子系统”、“预算价格管理子系统”、“计价管理子系统”、“取费定额管理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套价软件有如下几个特点:1)套价软件的地方特色比较明显,原因在于各地区的定额都不相同,材料价格显然也不可能相同,取费的费率千差万别,且在预算中各地都可能有一些由于地区建筑和材料等特点所引起的一些特殊规则和规定。2)套价软件的使用必须依赖于材料价格,地方造价部门的政策性调整也会引起软件功能的修改,软件的售后服务要求比较高。3)对于不同的专业,套价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也不同。目前国内套价软件使用已经很普遍,功能也从单一的套价、出预算书向多方扩展,一是向上扩展,比如功能进一步细化、预算方式的改变、与互联网络的连接等等。

3.2 定额管理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采用数据技术协助造价部门维护定额库,并在编制定额时直接生成所需的排版格式,以减轻编制定额的工作量,缩短排版时间,减少人为错误,属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范畴。

3.3 工程量计算软件

这类软件,用于协助从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国内使用较广的软件一般采用作图法,要求工作人员在识图的基础上用该软件重新输入图纸中各种构件及其尺寸,然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工程量,得到工程量清单,这种作法计算出的工程量比较精确,但必须重新输入图纸工作量仍然很大。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工程图纸扫描形成光栅文件,由软件处理矢量化后,抽取特征,用模式识别的技术识别构件类型和其几何参数,进而计算工程量;或由设计院生成的施工图的CAD文件在CAD环境下作模式识别。这种方法要求在图纸的特征表示和建模上作大量的研究工作,抽取各种构件的特征参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了最终能代替人完成识图的过程,这是较有前途的方法。第三种方法是在建筑设计所使用的CAD软件中直接加入构件特征参数的属性,定义各种构件对象,在进行结构和建筑设计时使用这些对象设计建筑物,而不用直接使用线条作图。这种方法使设计的结果中包括丰富的构件和参数而不是线条,经过一个语法分析器就能分离出所有构件和参数,避免了模式识别这个难关,但要让设计人员改变原有的习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未深入该领域时仍必须通过交互的过程来填补软件在智能上的不足,几年内还是作图法的软件占主导地位。

3.4 钢筋抽样软件

即钢筋用量的计算,目前国内的这类软件一般采用表格法、图集法或二者结合,也同样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图纸选择不同的图集,输入各类参数,然后由系统根据图集和参数计算出钢筋用量和形状。这类软件所使用的数据与工程量计算软件有相交的部分,目前国内不少钢筋软件是与工程量计算软件集成为一体的,两者共享构件参数数据。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工程项目的管理上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这些系统将单位业务和管理整合成一体,提高单位内部的运作效率,节省了管理成本。

4、结束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另一方面,作为新世纪主导经济的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可以预见,将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去实现。

参考文献:

[1]郑钢.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25)

[2]邹琼玉.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学之友.2012(04)

[3]张成山.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4]张静,吉庆国.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6)

第5篇

(一)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仅包含了投资估算、预算和竣工结算等工作内容。同时也涉及到了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和材料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此,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在充分的调查之后制定出针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方案。从工作机制的完善入手,制定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制度。以此来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中存在的风险,使信息资源的共享得到开发和利用。

(二)完善造价管理信息化规划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工程造价管理创新和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应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相符合、相统一。明确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逐层的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

(三)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系统建设。其中涵盖了工程造价数据库、电子评标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储存量十分庞大,对工程造价的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应不断的调整本地数据库,为实现不同区域间数据交换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四)加快造价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平台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的基础要求。首先,各级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都应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工作的自动化,以此来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其次,应加速建设工程信息资料数据库,不断地添加新的工程造价信息,使工程造价的内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另。此外,应强化工程造价的信息功能,带动我国工程行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发展。

(五)加速信息开发

工程造价信息开发和利用是现代化建设的中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不断的利用新科技,开发全新的软件和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此外,可以通过远程数据交换等形式来实现投标或者用户访问等,真正地发挥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3]。

(六)提升人员素质

要想切实做好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应当重视起人才的培养。我国当前迫切的需要一批既懂得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同时又懂得专业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的加大力度,积极的引进外界专业人士加入,并在此基础上培训现有工作人员,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被引入建筑施工中。这有效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加强了对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以单机应用信息化软件为主,建筑施工信息化网络平台没有构建成功,没有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和有效传输。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项目合同的签订、设计的会审、设计的变更、进度的安排、工程的校验、投资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环节,均需要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管理单位、建设方、联合设计方等单位及时地交换、传输、共享信息资源。这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交换、更新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没有对各方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就会导致信息管理不畅。传统的单机管理模式会极大地制约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显然不适应现代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建设实践中,信息化管理应用的覆盖面不广,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支撑管理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受到投资、成本的制约,不重视信息化管理建设。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使得信息化管理设备难以完善,不利于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和应用等,难以有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应用中,没有形成自动化应用效果,大部分信息化管理手段只是用于日常数据收集管理层面,难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开发上,没有能够建成和建筑施工企业有机融合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撑施工企业的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

2 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建筑施工项目动态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建成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建筑施工信息资源,对建筑施工的成本、安全、进度、质量、工序以及工艺等实施动态管理,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管理高效化。通过综合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建筑施工的物料采购、客户交互、成本费用管理、事故分析处理等纳入到数字信息化管理中来,扩大信息化管理的覆盖面,使得建筑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流通、共享。在具体的信息系统应用中,应当以点带面、分步推行,不断地巩固强化,争取实现全面应用。信息化系统应用需要打破建筑施工各个单位或部门单独应用、各自作战的局面,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项目多方协作、项目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经过整合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需要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维护、流程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分析、施工管理、机械管理、材料管理、合同预算以及计划统计等。在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面,需要做好数据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配置设计以及输入输出设计等,保证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有效性。

2.2 建筑施工信息的收集、存储、交换与检索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有赖于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自动化收集、电子化存储、网络化交换和工具化检索,是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在自动化信息收集方面,应用IC 卡技术、传感技术等能够实现自动录入、采集信息。例如,对建筑施工设备运行情况、构建变形情况、混凝土温度等技术数据利用传感设备进行采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信息利用IC 卡进行采集;对施工图纸信息利用CAD 技术进行采集、修改、细化。采用电子记录人工收集的各项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整理相关信息。在电子化信息存储方面,可以利用光盘技术或磁介质实现海量信息存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施工信息。将建筑施工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不但能够降低信息存储成本,还能够增强信息的利用效率。在网络化信息交换方面,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增强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传递。通过网络数据库管理建筑施工信息,不但能够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还有利于建筑施工信息的公开透明,有助于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例如,当建筑工程设计出现变更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在成本、技术和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控制。在工具化信息检索方面,高效的检索工具的基础是数据库技术。通过引入数据库技术,使得广泛利用信息成为可能。随着数据库种类不断增加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施工单位可以检索到建设施工管理规定和各项技术资料,能够及时地获取建设施工所需的相关信息。

2.3 建筑施工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监控

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信息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变化。因此,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的收集、积累、录入、存储及交换等,还要进行动态的管理。例如,工程施工资料、工程测量资料、施工图纸、工程管理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报告等一些纸质文档资料的保存量较大,在检索、利用上存在着诸多不便,文档利用效率较低。而采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就能够对这些文档资料进行动态管理,提高信息传递共享的速度,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动态管理的同时,还能够对建筑施工进行远程监控。动态的信息管理为远程收集、分析、处理建筑施工现场的数据信息提供了便利的途径。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事后评估分析。充足的建筑施工信息还有助于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事前控制,通过分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质量监控决策,指导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动态的全过程监控。

2.4 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只有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后,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系统出现故障、使用不当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建筑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就难以正常运行,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因此,建筑施工单位中必须具备信息化管理人才,以解决信息化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引进一些既懂软件开发又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在单位内部选拔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训两种途径,加快建成具有较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第7篇

关键词: 信息化 工程施工项目 管理

1.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信息化施工项目管理内涵可以被界定为以下三个要素:一是以施工项目为中心,将管理、设计、施工过程所发生的主要信息有序的、及时的、成批的存储于信息系统之中;二是以部门间信息交流为中心,以业务工作标准为切入点,采用工作流程和数据后处理技术,解决工程施工项目各环节的信息化需求;第三是在以上基础之上及时准确地以量化指标,为项目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2.信息化管理对预算的指导作用

首先是对“量”的控制。预算的核心之一就是对完成一定工程实物量下消耗量的分析,即预算是确定消耗量的依据。在信息化管理中必须实现预算对消耗量的控制作用,其关键在量的标准是否合理,因此预算中的消耗量应当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上,这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分析处理手段。

同时信息化管理对“价”具有借鉴作用。在信息化的管理中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对预算中的“价”进行适当有效的处理。一方面在实现量、价分离的同时,对价格的确认要灵活方便;另一方面在大量控制工程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统计分析模型,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并依据市场变化及企业自身经营水平的改变,随时调整综合单价。

最后是对生产经营水平的衡量作用。施工定额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建立在企业自身施工定额基础上的施工预算既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直接反映,又对其经营管理水平有决定性影响。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参考行业或地区预算定额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已完成工程的有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制订自身的施工预算定额,并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利用,技术素质水平的提高而及时调整。

3.信息化管理对物料的主控作用

在工程成本中物料成本可高达70%,控制了物料的消耗也就控制了项目成本。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从用料计划、库存及采购、仓库管理、帐务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形成有序的信息流,可从避免材料浪费上节省直接成本,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降低库存降低流动资金占有率。

在物料采购环节,其优化原则是库存量最小、流动资金占用量最小。但需求、库存、资金占用都是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必须自动处理相关的信息,形成阶段性的采购计划。以工程实物量及相应的消耗量为依据形成需求计划表,与库存材料对应比较可确定采购计划的量,采购时间则需根据施工组织计划来确定。

在物料管理的基础信息方面,对于来自仓库的出入库管理,要求需填写多种凭证,它是物料信息化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在对物料的动态管理中的信息来源于出入库凭单;另一方面,正因为出入库管理的简单,使得施工企业仓库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技术素质、生产观念等都相当滞后,给物料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在物料管理的控制上,限额领料针对占工程成本比重较大。限额一般到分部分项工程,依据是工程实物量、施工预算的消耗量及所需的材料级配。一次限额可多次领用,依次扣减,如超出限额系统会警示并禁止领料,只有经一定的许可手续方可扩大限领。限额领料,不仅可以实时查明材料冒用的原因,减少乃至杜绝因对材料管理不严产生的浪费,还可将成本核算中最大比重的材料费用细化到每一个分部分项。从更深的层次上,通过对限额量与实用量差额的统计分析,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确定限额用量的定额消耗量进行修正,这种意义及作用已超过了在某一个具体工程中对材料量及成本的控制,而上升到对整个行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4.信息化管理对进度的监控作用

进度控制的工具是网络计划技术,国内外均有专门针对建筑行业的产品,但国内的使用效果远未达到产品的功能。目前国内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有两大用处:一是招投标标书中表示工程进展的网络计划图;二是工地现场中显示工程工期及主要工种作业的横道图,这都是“形象”上的。从现状考虑网络计划即使不能很好起到主线控制的作用,但可以有效地发挥监督控制的作用。

第一是进行节点控制。即使不能以网络计划全面控制工程施工各环节,但是必须控制节点进程。控制节点的层次及数量可根据项目规模、持续时间、生产技术水平、现场管理方式、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表面上看节点控制是满足工期要求,实则对节点间的施工技术方案、资源安排、资金计划等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只要节点控制得当,整个工程就不会出现失控。

第二是注重配合协调。对内形象化且不失控的网络计划可以为工程施工的工种配合、分包管理、场地布置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外与工程承包有关各方的协调,如设计方、业主、监理、供应商、职能部门或行业主管等,在工程施工中与各方的协调工作又是时常发生的,而且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仍重,因此在一个工程的进度计划中非显性地安排了与相关方的协调计划。

第三是分析相关作用。进度控制不是孤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进度计划要与其它条线实现相关信息的交互利用。在确定工序所需资源时,需利用该工序的工程实物量、消耗及施工方案,在确定资源的同时又受资源的约定。进度与资金也相互影响,加快进度会加大资金投入,而合理的进度安排会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因此信息化的管理不能仅从网络计划本身去安排进度。

参考文献:

[1]张智钧.《浅谈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业技术经济,2005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

1什么是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的全部花费(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即该工程项目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又称为建设项目总投资。同理,公路工程造价,指的是从项目的前期工作,直至项目竣工交付使用所花费的全部建设(包括管理费用)费用之和。它由项目的前期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简称建安费)、设备、工器具、家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组成。

2工程造价的特点

2.1计价的多次性。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按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需要,要进行多次计价。如:估算、概算、预算、标底价、投标价、中标价(合同价)、结算价、决算价等等。

2.2计价的唯一性。对于公路工程来讲,由于公路工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形态,其单件性、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的唯一性和单件性。

2.3计价依据的多样性。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造价依据相对单一和稳定,不同行业都有政府主管部门实施的定额与编制办法,这些定额和编制办法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工程项目也变成了可以通过一定法定程序进行交换的商品,投资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其价格也不再由政府主导定价,而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定价,这样,项目工程的计价依据也就市场化了,进入一个动态、多元、竞争性的时代。

3工程造价需求分析

工程造价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项目管理需求与行业管理需求。

3.1项目管理需求。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

3.1.1费用估计

以指标、定额、取费标准为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项目造价;

估算、概算、预算,其中概算作为造价控制指标。

3.1.2工程招投标

以指标(包括企业内控指标)、定额(包括企业定额)、取费标准为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项目造价,并计算清单细目单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合同价),根据单价或总价包干确定结算依据。

3.1.3工程结算

业主对承包商以合同清单项目单价为计价依据,对已完成的工程量,经验收合格的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进行计量并结算;

3.1.4工程决算

投资人根据项目工程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统计,并与概算进行对比分析,作出财务决算和工程决算。

3.2行业管理需求,主要也有以下4项:

3.2.1计价依据编制

3.2.2造价信息采集、统计与分析

3.2.3造价信息管理与

3.2.4造价市场的监督、造价审核与管理工作。

4工程造价基本原理

所谓工程造价原理,就是把工程造价的最基本元素提炼并抽取出来,把工程造价的基本程序归纳出来,并按不同的行业和需要定义模板,或由造价人员进行自由的组合与自定义。

工程造价基本上由四部分组成:造价信息+造价依据+造价计算+结果输出。其中造价元素还可以细分如下:

计算项目:工程造价按费用构成进行的细度分解,计算项目包括编制单元和计算细目两种类型。

计价依据:工程项目按专业规定的造价编制办法(或支付细则、合同单价等),包括造价费用构成规则、定额、计价程序、报表体系等构成。

编制单元:能按确定的计价依据编制项目造价,编制单元需进一步分解为计算细目进行造价计算。

计算细目:能按确定的计价规则计算项目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计价规则:计算细目的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5工程造价编制程序与规则:

5.1根据费用构成规则、计算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独立编制造价文件的需求,将总造价分解为编制单元和计算细目。

5.2将编制单元进一步分解为计算细目。

5.3计算细目按计价规则计算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5.4汇总计算细目的合价和其他费用指标。

5.5根据报表要求,生成报表数据,产生报表。

合价的计价规则包括以下类型:

(1)直接填写的金额;

(2)数量乘单价得到的金额;

(3)按计价依据规定的计价程序计算的直接费、定额直接费、建安费等费用指标之一;

(4)费用指标汇总计算得到的价差、利润、税金、直接费、定额直接费、建安费等

(5)基数公式计算得到的金额;

(6)基数累进费率计算。

6工程造价信息化

工程造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手工计算阶段、软件辅助计算阶段、全面信息化阶段。所谓全面信息化,就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进行远程的、移动的造价信息查询、造价编制、造价审核、造价依据管理与造价信息、存储、统计、分析等工作。

工程造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完整的造价活动,需要造价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市场行情、竞争对手情况)、造价依据(有关规定、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定额、工程量等)、造价计算规则、造价计算、结果(报表)输出等。

由于造价是一个工作量大、周期长(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涉及业务知识很多的工作,所以,只有全面实现信息化,才能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满足各种造价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实现造价工作全面信息化,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造价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1)同望EasyCost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造价文件编审子系统:项目费用估计、工程招投标

计价依据管理子系统:计价依据编制、管理与维护

(2)同望EasyPay工程投资控制系统

计量支付子系统:工程结算(工程量清单实际上是结算时的计价依据,是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的分项工程与支付细目的单价)

工程决算子系统:工程决算分析对比(与概算、预算、合同价进行对比分析)

(3)造价数据库

造价信息统计与分析(积累历史数据,进行丛向分析与横向分析,提供造价指数、造价参数等)

(4)造价管理门户网站

造价信息管理与

(5)造价管理工作平台

管理工作协同(同望ITOP业务通用平台,可以实现办公与业务一体化集成)

7同望通用造价管理系统介绍

汇集同望十年软件开发经验,凝聚众多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晶,全国第一代工程通用造价管理系统诞生了。其特点可以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概括:

博——覆盖整体管理业务

项目阶段:估算、概算、预算、清单、结算、决算;

工程性质:新改建、大中修等;

组合功能:造价编审、计价依据管理、造价数据库、造价信息。

大——兼容不同专业和地区

地区:按行政区划。凡是有当地的编制办法与定额的城市,均可以使用;

专业:按建设部14个专业划分(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只要是有计价依据的行业,都可以使用。

精——十年磨一剑

同望的造价管理系统(WCOST)已经面世整整10个年头了,10年来已经有1*0多用户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我们正是在深入研究了造价原理的基础上,抽取出了造价基本元素,结合广大用户提出的宝贵意见,开发成功了通用造价管理系统。

深——细节决定成败

通用而易用,这就是我们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标。

同望EasyCost—版本划分

功能组合

标准版:造价编制——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工程造价编制

专业版:造价编制+造价审核——适用于造价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企业版:造价编制+造价审核+计价依据管理——适用于所有大中型工程企业

计价依据

地区:按行政区划;

专业:按建设部14个专业划分;

性质:新改建、大中修等;

阶段:估算、概算、预算、清单、结算、决算。

同望EasyCost—功能介绍

三大功能:

(1)编、审一体化:

全开放式多重审核(级别、次数不限)、次次留痕(每次审核的过程、结果都可以查看、对比),自动产生输出详细、清晰的审核对比统计报表。

(2)计价依据个性化:

依据各专业的编制办法,用户可以自定义专业计价依据包,包括定义定额库、工料机库、

项目模板、计价规则、报表等。一个计价包,涵盖一个专业造价编制所有内容。

(3)软件构架通用化:

依托同望在造价软件领域十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采用构思精巧的软件架构和先进的研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专业之间的集成难题,应用范围涵括房屋建筑、公路、铁路、民航、机场、港口、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公用工程与城市轨道、通信与广电、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几乎所有工程领域的工程造价编制与审核管理。

四大优势:

(1)多种计价模式:

软件内置多套取费模板,不同省市不同专业定额可以相互借用,保证用户在同一工作平台上从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自由过渡。

(2)模板自定义:

软件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取费程序管理,用户只需简单修改,即可定制出自己的取费模板。

(3)开放的报表:

软件提供了强大的报表输出定制功能,通过灵活的表头编辑、宏变量计算式编辑、丰富的选项设置和智能化排版,随心所欲地打印自己需要的表格,标准的数据输出接口,便与其他软件数据兼容。

(4)知识产权保护:

可根据不同的造价依据(知识产权),在《同望EasyCost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双方知识产权分别维护和独立拥有。

五个特性:

(1)通用性:努力打造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工程造价管理通用平台,并为用户提供不同省市、不同专业的计价依据,满足用户在一个工作平台编审不同专业造价的需要。

(2)专业性:系统在解决了通用性的同时,通过计价依据与造价编、审的分离,核心原理通用,专业个性定制的设计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问题。

(3)易用性:业务智能向导功能渗透每一个操作细节,确保软件简单、易用。简洁的菜单布局,符合预算编审和造价管理的业务操作习惯和专业化的需要,真正实现软件的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

(4)灵活性:多专业组合的项目管理,支持多专业、多级分解和费用汇总,可以分解和组合任意层次的“建设项目”、“单项、单位工程”,并能对各级子工程进行各种费用的灵活汇总。

(5)实用性:通过高度的通用性实现跨行业、跨多专业的预算、结算、审核及数据计算、数据汇总、数据对比、数据分析、数据存储的功能。

8.应用实例(长庆油田通用造价管理系统):

8.1开发背景

长庆油田分公司隶属境外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500强特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油田公司每年的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十分庞大,每年产建工程投资上百亿元。由于业务范围宽广,计价模式多样,其下属单位进行造价编制的软件五花八门,各种软件自成体系,互不兼容,上报数据不统一,无法汇总,使得进行造价审核控制基本上还是依赖手工方式。各审核部门间依靠纸质文件进行传递,无法实施有效协同工作,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各种历史数据缺乏统一管理、更得不到有效的分析、利用,无法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指导作用,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开发一套通用的造价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8.2开发目标

建立基于长庆油田公司信息网络平台之上、同时支持零散单机用户需要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造价管理、造价编制与造价审核等功能,其应用范围覆盖全公司造价工作预(结)算管理的一级编制、三级审核业务。同时实现工程造价资料数据集中存放,分级、分组授权访问的造价业务网上处理。进而实现长庆油田公司造价编审“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操作透明化、审批网络化、查询动态化”的目标,促进造价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8.3开发内容

构建长庆油田公司在石油建设中的石油安装工程、土建及安装工程、管道工程、通信工程、电力工程、公路工程、装饰工程、修缮工程、园林工程等的预算、结算业务处理,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山西五个省区的、包括定额计价法、清单计价法,同时实现工程预算、结算、审核、审批、数据对比、数据分析。

8.4使用效果

长庆油田公司部署并应用了这套系统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系统既满足了多专业造价的编、审、汇总、统计、分析等功能要求,又达到了对成本的严格控制,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化、操作透明化、查询动态化”的目标;操作简单快捷,整个流程一目了然,编、审一气呵成。

其它应用案例:

江苏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省公路、水运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浙江省交通厅工程定额站《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湖南省交通厅交通建设造价管理站《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系统》

9.公路行业合作模式探讨

9.1由同望开发一个公路工程造价门户网站,并在其中为每个省市区造价(定额)站开辟属于自己的网站空间,供各造价(定额)站造价信息、维护和管理计价依据、发展各自的会员。网站由各自自行维护,服务器可以由同望公司托管,只收托管成本费。

第9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 信息化 项目管理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一、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制约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二、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1、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结合P3项目管理软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日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2、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使用网络版P3项日管理软件,项口部管理层使用P3单机版或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P3网络版,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1)公司总部管理层

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2)项目部管理层

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3)施工队管理层

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工程项目人员使用P3单机版在现场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后,将工程导出,并在规定时间上报至总部管理层,由总部管理层人员导人P3网络版中对应工程,进行数据更新。

工程项目人员还可以在工程项日所在地采用拨号卜网,使用vPN(虚拟个人网络)方式直接登陆公司P3网络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输人工程的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

3、工程管理信息编码分类

P3中项目信息编码包括工程项目分解结构编码(WBS)、作业分类码、作业代码、作业代码分类码,资源代码、费用编码、日历代码、自定义编码等。

4、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备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