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时间:2023-07-02 09:42:45

导语:在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

第1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建立

Abstract:Atpresent,USandJapan,Europeandsoondevelopedcountryandthedevelopingcountryinabundancedrawupeithersoondrawupourcountryorthislocal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rategy,thisarticleonth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rategyprimarycoverage,thestrategicchoicediscussedthatseveralspotindividualview,onlysuppliesthereference.

Keyword: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rategy;establishes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订或即将制订本国或本地区的知识产权战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等机构也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也应积极制定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我们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应包括3方面实际内容: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使这些成果产业化。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基本完备,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缺少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创造成果的法律措施,缺少在智力成果与产业化之间搭桥的法律措施,将很难推动一个国家从肢体经济向头脑经济的发展,要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就更不容易做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很必要,但如果第二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配套,会使我国处在劣势的竞争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会受阻。

2中国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可包含两个层面,即国际战略层面和国内战略层面。

在国际战略层面,我们要注意把握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基本动态,积极推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并且针对TRIPS协议执行中的诸多问题,完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把发展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

知识产权立法的一体化,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适性。在知识产权法一体化、国际化的潮流中,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理所当然应遵守《知识产权协定》所规定的国际义务。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考虑本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水平,现阶段立法不必过于攀高,而应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战略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从战略的主体角度来看,可包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地区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四个方面。对于四者的关系,要使国家的宏观战略与企业的微观战略相结合,行业间的战略与地区间的战略相协调;国家战略是对地区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方略,企业战略是对国家战略、地区战略、行业战略最终落实的基础,而行业地区战略则是联系或指导其他战略的桥梁和纽带。

第2篇

当前,陕西正处在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一是文化资源优。中华民族历史上有14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100多年,给三秦大地留下的浩瀚历史文化遗存,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集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资源于一省,在全国极其少见。这些完整、独特、至高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藏。二是文化人才多。陕西高校林立,在校生约100万人。每年向社会输送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同时,在这片文化厚土上成长起来的实、贾平凹、高建群,赵季平、袁仲一、刘文西、王西京、张艺谋等一大批文化大家以及闫妮、张嘉译等许多演艺精英蜚声国内外,这些不同艺术门类、数量众多的文化人才都是陕西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三是科技实力强。陕西科研院所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不仅是国家计划布局的国防科技基地,也是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不仅拥有显示国威的尖端技术,也拥有文化产业发展所依托的先进科技。四是经济增长快。近年来,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产总值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既为文化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撑,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五是市场空间大。在加快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我省将按照国家定位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这也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陕西将进一步凸显国家地理中心、交通枢纽及文化高地融合发展的优势,文化产品将有广阔的市场辐射空间。六是发展机遇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富有活力,全省上下形成了关注、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当前,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重要决策部署的出台,全国各地纷纷制定文化强省、强市战略,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一轮热潮。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也是退。我们一定要从历史发展的纵深和世界文明的高度,深刻审视、挖掘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科学把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最好最快、最具活力时期的阶段性规律,抢抓机遇,创新举措,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

不断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思路

先进的理念是干成一流事业的基础和根本。面对新的目标,尤其需要在思想的大解放中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第一,要树立“大文化”观念。在发展内容上,既重视文化作为手段,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建设中的引领、教化、推动作用,更注重文化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目标中的内容、标志、支撑功能;在建设途径上,既重视文化项目开发、产品生产、活动开展及服务提升等文化领域自身的发展,更注重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的融合发展;在推进力量上,既重视发挥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力军作用,更注重协调党政各部门,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参与文化建设。第二,要深化“大开放”思路。要跳出陕西看陕西。在资源开发上放宽视野,打破界限,强化中华民族共有财富的观念,面向全国推动挖掘利用;在市场准入上放低门槛,树立但求所在,不求所有的观念,在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在项目融资上放开思路,面向全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优势资本合作发展;在发展主体上,坚持自主孵化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提升存量,引进增量,做大总量,实现跨越发展;在提升水平上放高视点,大胆吸收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积极成果、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第三,要增强“大市场”意识。坚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谋划和推动文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文化单位条块分割的条条框框,坚持以资本为纽带,采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多种手段,推动优势资源整合,培育更多优质市场主体;深入研究受众文化消费特点和规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策划主打产品和品牌项目,努力占领市场制高点;以优化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为重点,转变政府职能,拓展服务功能,营造更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进一步完善举措,加快发展步伐

第3篇

尊师重教,搭建平台

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 — 2020年)》中就指出:“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劳动力。”

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振兴行业的重要使命。而开展纺织行业教育奖励工作,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科教兴纺的具体体现。倪阳生表示,对优秀教师、学生和教学成果进行奖励,充分体现了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将产生积极影响。

多年来,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坚持立足行业实际,紧密围绕我国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积极为行业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搭建优质平台。如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参与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和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努力搭建产学研用联盟,持续主办各层次学生技能大赛,同时组织开展教学成果评审、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评审、纺织之光教育奖的宣传推广工作等,在行业内树立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典范,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据了解,截至2012年纺织之光教育奖共评选出优秀学生567名,优秀教师76名。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市场化、平面化、项目化生存已然成为很多高校发展的缩影。在此背景下,如何专注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此,倪阳生指出,教育改革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这其中教师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广大教师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专心于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德治教,以身立教。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业内众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支持,而基金会也努力让获得的每一笔捐赠款项实现其行业价值,真正实现回报行业、服务社会的初衷。与科技类项目相比,教育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精力,且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毋庸置疑的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目前教育学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工作主要围绕“质量”二字展开,希望这些工作能在用人单位“开花结果”,实现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进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纺织之光教育奖在国内纺织类高等院校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生和老师也因获此荣誉而备感荣耀。据悉,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协同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启动对曾获纺织之光学生奖学生的追踪回访,以及时有效地帮助行业掌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了解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育兴业,任重道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教育面对许多共同的难题,不同的教育体系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取长避短,倪阳生强调纺织行业的教育也应国际化。近年来,国内外纺织类院校间互动频繁,特别是在服装、新材料、技术纺织品等领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合作氛围,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的行业人才提供了很多借鉴。

教育需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针对目前行业内较为突出的就业供需矛盾,倪阳生呼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学习和积累是第一要务,切勿好高骛远;而作为用人单位来说,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成长土壤,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013年教育奖走访重点解读

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项目代表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教育战线上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水平,目前该奖项采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隔年申报制,其中,2012年教学成果的申报主要面向职业教育院校。经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2012年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授奖项目共82项,成果覆盖面广,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23项;教学成果三等奖47项。

与本科教育不尽相同,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其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双师型”即兼具讲师与工程师特点的教学工作者更受欢迎。

据介绍,2013年“纺织之光”教育奖的走访重点将集中在教学成果的宣传上,走访的院校包括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 6 所职业院校。通过加大教学成果的宣传力度,倪阳生期望能为纺织高校的交流提供平台,以更好地为纺织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鼓励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共同为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链接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以下简称“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由全国纺织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团体会员150个。

教育学会以服务和自律为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基层服务,是纺织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该会下设 4 个分会(分支机构):高等教育分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中等职业教育分会和职工教育分会;内设 4 个部门:秘书处、学术培训部、咨询联络部和教材编辑出版部。

自成立以来,教育学会组织健全,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纺织服装教育的现状,提出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议,行业教育的信息;

对纺织服装教育新建专业、新建学校提供咨询建议,接受委托对纺织服装专业进行研究、咨询、评估和服务;

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实体,开展联合办学、开办公司等;

组建和指导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组织教材编写规划的制定和教材编写、出版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组织各类、各层次教育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开展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提高各个层次教育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提供服务,为有关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组织有利于纺织服装教育发展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

第4篇

[关键词]人才;发展;战略;规划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8)02-0060-04

一、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点

“战略”一词最早源于军事斗争。在古汉语中,“战略”的意思是“战争的方略”或“用兵的谋略”。《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战略的释义为:“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的规律所制定并准备实施的战争方针、策略和方法”。这一释义揭示了战略的本质属性,指明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社会的发展,战略理论和方法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领域,仅我国就制定有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国家级战略。

(一)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

根据上述战略的释义,我们可以将城市人才发展战略定义为:一个城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制定的关于促进人才资源长久开发和长远发展的总体谋划和思路。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始终以发展为主旨,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这是城市人才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二是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保证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供需结构平衡,这是判断一个城市人才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三是以战略谋划为主体,根据城市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内外形势,制定能够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能力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这是实现人才发展战略的方法、步骤和手段。

人才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当前人才流动壁垒日益削减的情况下,人才总是在单位之间、城市之间、国家之间不断的流动。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老化加速,人才的知识储量、技能经验、综合素质等方面,只有不断地提高,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战略,以智力引进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战略,以能力和绩效为依据的人才使用战略,以规模和效率并重为原则的人才结构调整战略。

(二)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特点

1、全局性。无论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还是城市人才发展战略,它们所研究的都是指导人才发展全局的规律,所制定的都是关系人才发展全局的决策。一个城市的人才发展战略必定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服务,并为城市发展的全局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这是由人才的特性决定的。人才是具有较高创造力和贡献力的人力资源,他们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其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但人才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最主要特点在于根据人才发展的规律,将人才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框架内组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展开,并贯穿于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达到以人才发展战略来引领人才发展的方向之目的。

2、长期性。凡是战略,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和期望所制定的长远谋划。人才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应该是人才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发展问题,而不是眼前的或是短期的或是随时的发展问题。所以,一般来说,城市人才发展战略应以5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宜。

3、发展性。发展是城市人才战略的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的人才资源必须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素质上不断进步、在能力上不断提高、在贡献上不断加大,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才发展战略的功用,也才能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指导性。城市人才发展战略规定了人才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对策,从而指导着人才的长远和全面发展。因为人才是最具创新性的资源,其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趋势。为了引导这些人才为城市发展服务,将人才聚集到城市建设中来,人才发展战略必须具有指导性。但应该指出的是,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这种指导性是宏观的,针对一个城市的人才资源整体发展而言,而不是仅仅针对人才个体发展的微观指导。

5、应用性。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城市应紧紧立足本地实际,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进程,根据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订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发展战略。

6、相对稳定性与适应性。人才发展战略一旦制定,就要在总体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相对稳定,才能被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执行。但在本质上,城市人才发展战略只不过是对未来人才发展的一种愿景,由于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城市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时时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人才发展战略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外部而言,人才发展战略要适应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内部而言,人才发展战略要与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再生产的全过程、人才资源的效能相适应。

(三)人才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异同

人才发展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城市在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时,往往将人才战略与规划混为一谈。为此,有必要对人才发展战略与规划进行一些比较和剖析。

在内涵上,人才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关于人才发展的长远的总体的目标与思路。人才发展规划是人才战略的具体化过程,即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和掌握人才发展运动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规定和控制未来时期人才发展状态的活动;在层次上,人才发展战略是人才规划的思想与方向,人才发展规划是人才战略的落实和展开;在内容上,战略一般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对策等部分构成,规划的内容则包括对现状的分析、未来的预测、发展的目标及重点、比较具体的对策措施等;在实施上,规划一般被称之为“发展的蓝图”、“行动的纲领”,讲求的是按步骤实施,战略则不一定像规划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在战略思想和目标指导下呈现出多元化、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在效用上,人才战略所研究的是关系人才发展全局的问题,规定了人才资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指导性意见,是对人才发展带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的总体性谋划;人才规划作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党委政府有关综合规划和战略意图在人才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对人才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所以,战略比规划站得更高,看得更深远,影响力更大、更久,更带有抽象性,更讲究有取有舍,重点突出,以谋求整体最大效益。

上述分析可见,人才发展战略与规划存在很多的不同点,但二者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对于一个城市的人才发展来说,仅有人才战略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人才发展战略制定详细的人才规划,才能保证人才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因为,人才战略仅对人才问题提出宏观性的要求和谋划,不可能对实施的具体问题做出精细的规定。要实现人才发展战略,还必须针对本地区的内外条件和实际情况,对人才战略加以分解和细化,制定出有具体的数量、质量指标和完成时限要求的人才规划。通过事先的规划,人事部门可以“用恰当的技术、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向用人单位提供恰当数量的人员”,为城市未来的人才发展做好前瞻性配置,这样人才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人才规划实际上是联结实际行动与人才发展战略的纽带,它既有目标上的坚定性,始终保持人才战略所确定的长远发展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又便于指导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才工作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

正因为人才发展规划与人才发展战略之间存在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在实践中,人才规划与人才战略在制定时也常常混合在一起,或者将人才发展战略的思想、目标、内容作为人才规划的组成部分,或者将人才发展规划作为人才战略整体框架中的一部分。在我国已有的各种人才发展规划中,根据预测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规划(1年以内)、近期规划(5年以内)、中长期规划(5-10年)、长期规划(10年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中长期和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都是战略与规划的混合体,这些规划可以称之为人才发展战略性规划。

二、人才发展战略的体系构成

对于人才发展战略的构成体系,我国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中国人才研究专家王通讯先生认为,人才开发战略应该包括六项战略要素:现实、目标、战略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措施。对现实的分析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基础,包括对人才现状进行定位,考察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情况,然后分析出人才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目标是战略的指向和落脚点,也就是确定若干年后人才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模、质量和结构;指导思想是战略的重心和灵魂,是战略制定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战略重点是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关键之处。人才发展战略的成功与否,必然会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要重点突破,以达到破一关而胜全局的功效;战略阶段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而主观划出的实施时间段,一般来说,人才发展的战略阶段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相应地制定,如以5年、10年、15年或20年为期;战略措施是战略指导思想的具体化,是服务于战略指导思想并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如政策调整,对策建议等。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肖鸣政教授认为,人才发展战略由四个部分构成:战略构想或者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对策、战略路线,并依照这个框架进行了“北京市‘十一五’期间人才战略研究”,将北京市的人才战略构想概括为三点:把北京建设成适宜优秀人才生活、工作、创业、发展的人才集聚之都;把北京建设成为智心合一、人力资本持续增值,最具活力和充满希望的人才竞技之都;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各类人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与价值实现的人才开发之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余仲华研究员则认为,人才战略规划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状况分析、战略目标、实施对策、操作调整四个部分。状况分析部分主要摸清人才资源的现状、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制定人才战略规划的实证性基础;战略体系部分是人才战略规划的核心和关键,一个符合组织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规划方案等内容;实施对策部分是战略实施的展开,主要指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或对策建议;操作调整部分是指对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采取修正或调整方案。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人才发展战略的构成体系基本能够达成共识,即人才发展战略应该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实施路线等内容。但是,对于人才战略与人才规划的内容体系,我国学者并未作明确区分,两者的内容混杂在一起。如学者们提出的调查现有人才状况、制定人才发展目标,提出战略实施对策等内容,既是人才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发展规划的重点构成。我们认为,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应该与人才规划有所区别,在战略目标、战略思想、战略重点上体现出战略的宏观性、指导性、长期性等特征。同时,人才发展战略可以兼顾人才发展规划,在战略阶段、战略对策、实施路线等方面体现中长期规划的部分内容,但呈现的角度应侧重于战略管理,而不仅仅是规划方案。

三、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设计要求

1、要符合当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我国城市人才发展的资源潜力巨大。截至2006年底,我国有大中小城市660多个,城镇人口达5.77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3.9%,而且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客观原因,我国城市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必须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如发展制造业的城市应该着重于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应该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多渠道开发,发展旅游业的城市应该强化旅游人才的发展。再如,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可以将人才发展的重点放在培养战略上,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城市可以重点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总之,只有抓住城市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并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人才发展战略才能有的放矢。

2、要注重与城市发展总战略和其它战略的协调配合。人才问题是一种社会问题,不能脱离社会整体,就人才论人才。在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工作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社会现状,又要考虑到生产力布局、教育资源和人口资源的潜在需求,还要考虑到城市人才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不能生搬硬套别国和别的城市的人才发展战略结论。应通过系统分析,找出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权衡利弊,兴利去弊,统筹规划,全面实施。在次序上,一个城市总要先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然后才能制定人才、教育、文化、能源等子战略。作为子战略,城市人才发展战略必须保持与总战略和其它子战略的协调一致,以便发挥好人才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构成战略的整体功能,产生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良好效果。

第5篇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企业)是一家由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新型材料包装企业。母公司紫江集团主要投资于包装印刷、地产置业、精密制造、信息技术和科学园区等领域。紫江企业的包装业在集团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目前共有19家企业从事容器包装、印刷包装和包装基材等包装产品的生产,下属的企业中,近年来有7家企业连续名列上海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强,25家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11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紫江企业年报显示,企业自2006年以来,员工数稳步发展。自2008年以后考量所有下属子公司员工数显示,其总量在7000~9000人的规模,其中,人力资源概况可以用表1表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经过10年的发展,紫江企业人力资源构成还是以低学历生产人员为主,其总数基本占到了员工总数的65%以上。研发人员,特别是高学历人员数量明显偏低。作为拥有11家高科技企业子公司的母公司,人员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紫江企业2015年职工总数为7791人,研发人员1475人占18.9%:专科以上职工2155人占27.6%。其10年间技术人员情况如表2所示: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国科发宇[1996]018号)里面的规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服务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以上。紫江企业可以参照“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服务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然而2016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科发火[2016]32号印发修订后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这样一来,企业员工学历大专以上占比就达不到30%的规定要求了。企业面临着要么招聘更多的高学历员工,要么削减低学历生产人员的选择。

紫江企业是以生产配套饮料类等快销产品为主业。从企业发展历程上来看基本上是与知名饮料企业共同发展扩展的过程。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企业每年申报授权的专利都呈一定数量的增长,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里面的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要求,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来衡量。紫江企业2015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4亿,发明专利授权33件,每亿元专利数为0.4件。这项数据基本符合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0.36件。而2009年这项数据为0.08件,其年平均增幅13%也c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12.4%的数据相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以创新能力为指标的企业研发上,紫江企业已经具备了国内同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的中等偏上的能力。再参考前面分析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8.9%远远大于10%的高企规定要求,因此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目前企业并不需要招聘高学历的研发人员。

我们再分析一下紫江企业的员工薪酬。分析2014、2015年年报统计,企业员工的年平均薪酬为3.6和4.1万元,参考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1840元,月(2016年4月前)、2020元,月(2016年4月后)。企业的员工薪酬比最低工资标准高65%一70%左右。参考2015年上海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9867元就不到了,也就是说紫江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收入仅仅达到在维持本地的基本生活能力,而对其今后发展来说,收入还是偏低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一开始分析的企业员工的主要构成还是以劳动力密集的低学历者为主。

随着人口红利的不断消失,紫江企业做了一定的部署,譬如将业务、子公司更多的倾斜到中西部地区。2015年年报也反应了这点,在西南地区(毛利率30.51%)、西北地区(毛利率44.72%),均取得了30%以上的毛利率,远远高于17.68%的公司平均毛利率。然而毕竟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很难持续保持市场占有与技术先进性。根据《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的描述:到2020年左右,“国产搬运机器人在汽车、家电、食品、医药、物流等行业大批量使用”、“国产加工机器人在航空、汽车、木制品、塑料制品、食品等领域实现批量使用”。特别是对于类似紫江企业这样的仍较多地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应该尽早抓住国家政策优惠时机,进行“机器换人”,用技术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第6篇

1当前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民大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的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例如在上海的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在广州的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属于空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而在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之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从无到有,从不重视到重视,是一个逐渐发展、强化的过程。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尚有许多需要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1.1知识产权教育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推崇知识产权战略与理念。尤其是日本,2003年3月成立了由内阁成员组成、首相为负责人的“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制定了“日本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机构或部门能够完全整合各个部门的知识产权资源。在缺乏总体战略指导的情况下,微观层次的知识产权战略没有统一目标和制度保障,所以,从国家到企业、到高校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教育理念落后亦是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育者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对创造性教育重视不够,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在某些理工科大学里甚至出现了“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业务、轻思想;重功利、轻素质。这无疑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知识产权教育中同样存在着上述的落后理念,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偏重法学理论、轻业务实践。据相关资料调查,中国高等学校接受过知识产权教育的学生不足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1.2知识产权教育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受限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教育师资缺乏问题严重影响了知识产权教育的效果。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相对较少;社会上知识产权人才奇缺;高校没有紧跟时展潮流,对知识产权教学的师资培训重视不够,加之知识产权师资来源匮乏,这些共同导致了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即使是已经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或课程的高校中,任课教师也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10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而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实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则非常少。在未设置专门知识产权院(系)的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当前高校的知识产权师资问题必然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举步维艰。

1.3知识产权教育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单一

在日本,将知识产权教育视为精英教育;在美国,把知识产权教育放至本科后进行,可见美、日两国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教育,都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为目标。而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层次较低,缺乏相应的学位保障。在我国1500多所高校中,至今只有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几十所院校设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除此之外,其他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基本停留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层面,知识产权既没有独立本科专业,更没有独立硕士、博士点。即使有知识产权方向的研究生,也普遍是挂靠在法学或其他相关的学位授予点名下培养。美国在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之初,也是把知识产权学院归属于法学系列。后来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又把知识产权的创造研究放在工学院,把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放在法学院,而把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研究放在管理学院。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才把知识产权学院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我国的知识产权学院一般都隶属于法学院,导致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体系比较单一。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所长刘江彬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整合的。知识产权的教育,应该左手拉上自然科学,右手拉上管理科学,贯穿的主线是法学”。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知识产权课程设置中缺乏理工科知识的课程,大多是知识产权法理知识方面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2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发挥高校的“教育、科研、创新”功能。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产物,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训练创新的思维,还可以初步训练学生保护、运用创新成果的能力。因此,开展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载体。

2.1知识产权教育是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抓好多方面的工作。而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总书记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杨叔子院士曾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这强调了大学对学生的教育,既要注重科学精神培养,又要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和取得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措施。知识产权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产权教育能较好地担负起这一使命。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成为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必守的游戏规则。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工作队伍的生力军,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是对他们的基本素质要求,应成为他们的基本素养。而知识产权法律课程则是其人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职业道德课程。因此,通过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将知识产权意识内化为高校学生的素养品质,是高校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2知识产权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当今国际竞争已经从经济竞争更突出地表现为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其核心就在于谁掌握了某一领域关键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在这一领域取得至关重要的控制权。高校只有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知识型创新人才,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迅速进入相关的科技领域,参与世界竞争。原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曾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没有人管你创造发明了什么,而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取得法律保护。”即是否取得知识产权。因此,高校应当认真反思所培养的创新人才能否应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复杂的科技竞争,尤其是科技型创新人才能否利用知识产权这一主要手段以谋求竞争优势。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教育。

2.3知识产权教育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举措知识产权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尽快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基本内容。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总理指出,要“培养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熟悉法律和国际规则的专利人才”和其他知识产权人才。高等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后备队伍建设,从而为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应特别指出的是,理工类大学生是知识产权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来源。理工类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创新的主要群体,是未来国家科学技术的主力和栋梁。他们毕业后将直接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工作,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创造者。只有使广大发明创造者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才能增强创新能力。因此,理工类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如何将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理工类大学生还是知识产权中介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专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才可以申请专利人资格。其原因在于知识产权领域更多的是要涉及高科技、高技术项目,专业要求较高,有较好的理工科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有关的技术或产品。可见,只有加强理工类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才能有效地培养社会急需的知识产权创造型、中介型人才。

3加强与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法律教育的对策

3.1基于大学生科技成果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普及

教育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创新理论、创新思维、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任。而如何把大学生的科技成果科学、及时地转化成生产力,是摆在每一所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防止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确保大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保障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体系和机制;二是提高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使转化与保护同步进行;三是以大学生为本,战略化、服务化看待知识产权保护。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屏障,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铺平道路,提供支持,最终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3.2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教育

在21世纪,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和最有价值的产权形式之一。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因此,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在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工作应该有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教育。一要组织大学生到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中参观学习;二要组织大学生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三要知识产权教育课程的每个环节应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将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知识产权法律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发明创造、商标和作品,才能得到知识产权保护。通过这种方式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增强了法制观念。需要指出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仅靠知识产权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宽松的创新环境,对学生多维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全社会的创新大环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等方方面面的协调作用。

3.3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多元需求,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第7篇

论文关键词: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本土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强调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因此,工程教育在当前和今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都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是各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突破口。

在全球性的转型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应对共同挑战,承担应尽责任;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高等工程教育大国,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1]。如何在培养大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培养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工程化精英人才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探索改革、创新新时期工程教育的中国之路的同时,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一套洋为中用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通过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一、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补充

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国家保持宏大的工程规模,许多重大工程项目从跟踪走向领跑,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包括大批优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呼应这样的时代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直指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高素质建设者。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因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严格的选拔制度、小规模培养、教学环境与工业界实际技术环境密切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等传统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这种教育模式为法国的科研和管理,特别是现代工业管理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引进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并通过学习、消化和吸收,将其精英教育模式的精髓与我国已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相融合,探索出一条精英培养的本土化道路,建立一种具有本土特色和优势的国际化工程教育新模式,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领域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今后的工程教育改革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5年开始在中法双方政府的推动下,我国相继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山大学建立了中法通用工程师学院、中欧工程师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这些联合办学机构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合作办学双方在既有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融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建立起多层次、学科门类较齐全,以公立教育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互相发展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等精英教育被取代。事实上,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只是教育功能上的差别,前者解决有多少人和什么样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后者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大众化教育是背景,是趋势,是社会消费的需求;精英教育是目标,是结果,是社会发展要求[2]。

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构建新的精英教育理念,以及在更高层次上培养精英人才,协调好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考虑的,也是引进、借鉴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时首先要考虑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考虑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后由于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对我国本土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

2.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差异性

我国高等工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一直以来都是沿用普通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体系,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先学自然科学知识,然后应用到工程科技上。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更注重知识的积累。

(1)学制的差异。法国的工程师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师预科阶段,为期2年,接收高中毕业生,属于无专业的基础课阶段,以大学基础知识教育为主。第二个阶段为工程师教育阶段,为期3年,属于专业学习阶段。在高中会考后成绩合格并且高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大约占高中会考合格的10% 左右)进入预科班学习2 年,2 年后,学生再参加工程师学校入学考试,排名在制定的名额内才能被录取,知名的工程师学院的录取比例为参加工程师考试人数的10% 左右,被录取的考生即可进入工程师学院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3]。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移植到我国以后成为3+3模式,即预科3年、工程师阶段3年,其中预科阶段第1年以强化法语为主。按照我国的体制是4+2模式,即4年的本科学习和2年的研究生学习。由于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选拔进入高校学习的,因此在遴选淘汰分流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2)培养模式的差异。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更注重多面性的培养,即对未来工程师进行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科学、非技术教育和实践性教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培养。其中,科学教育是整个工程师培养的基础,将持续整个预科阶段和工程师阶段的前期。学习包括数学、应用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通用工程师科学。教学中更注重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工程师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基本理论解决高水平问题及发展科学工程技术的能力;应用技术科学教学则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通过大量的企业实习,学习和掌握工程技术知识,进行工程训练,从而促使其工程素养的养成;而非技术教育则作为工程师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的同时,更懂得关注经济、人文、社会、环境等,从而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条件。因此,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在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与国内的高等教育有较大的差异。

3.大众化背景下的学生适应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的问题

在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压力极大。一方面,与国内同类的学生相比,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学生要承受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双重压力,同时还必须接受和适应两种不同的教学体制,包括不同的教材编写风格、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另一方面,学生还必须面对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高强度的学习要求、较高的淘汰风险。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为例:预科阶段3年的学分就已经达到200多,学时数已经达到3700多,而中山大学普通的本科生毕业学分仅为160,学生每学年还要面对10%以上的淘汰率,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

三、对策

1.充分认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支撑,而精英教育集中了所有的优势资源: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等,这些都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必要而充足的条件。国际化与本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双重使命。有针对性地引进、借鉴他国的高等教育经验,在保持高等教育的顺利发展和取得实际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因为有针对性引进、借鉴的方式一般起始于要解决本国的具体问题,而且又容易做到由浅入深,特别是在社会基本结构、国民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借鉴才是真正学习外国经验、促进形成具有我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基本手段。从法国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精英教育在整个法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法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无论高等教育处于何种阶段,精英教育都有其特殊地位。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稳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精英性,明确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精英教育的重要性。实现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兼顾发展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灵活的方式,找出两种培养模式之间的平衡点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其目的亦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法国工程师精英教学,为我们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习、消化、吸收法国工程师精英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并在两种教育模式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的教学,并逐步从知识的灌输转向能力的培养,突出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同时加强非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结合素质教育模块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总结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在本土实施过程中新特点、新问题、新现象和新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法国工程师精英教育模式的要求和本土实施的实际需要,针对日常管理、教师遴选与聘用、教师培训、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效果保障等方面工作,探索并系统构建一套适应中法合作办学特色,有利于双方教师队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工作组织和教学质量保障,可操作性强、运作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重点是在满足法国工程师精英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与符合中国高校适应国情的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的要求之间,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纳的平衡点。

3.建立健全学业辅导的机制

第8篇

关键词:创新;项目;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79-02

现今的时代已是创新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更加的突出。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人才资源,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青年一代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我们整个民族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潜力。

一、大学生创新项目

为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国家教育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教高[2007]1号)精神首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几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大创”项目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提升。扩充了项目的内涵,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各高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推动大学生创新项目,逐步构建了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系)级四个层次的“大创”训练体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 “大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提高添砖加瓦[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有关安排和描述,既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还为高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国家在新时期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所采取的应对策略[2],“大创”项目的参与者们也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把“大创”项目做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新时期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项目现状分析

在中文文献方面,笔者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全文关键词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得到了令人惊讶的数字。从1982年至今,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文献,自2007年起,每年的文献数量达到四位数;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文献数量达到了2000篇以上,最高的2012年,甚至达到了2782篇。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项目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现状、问题、对策、体会、实践与思考等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笔者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会,总结出目前“大创”项目面临的几点挑战。

(一)学校:缺少宣传、引导与调查

首先,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会导致很多学生对大创项目缺乏了解,对项目毫不知情,即使知晓也表现出兴趣不足的情况。其次,没能对学生的课题选择进行足够的引导,致使很多学生选择了与本专业相差甚远的课题,学生因此表现得手足无措,原有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问题,解决课题中的问题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又毫无帮助。再次,在组织方面,学校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缺乏跟踪调查工作,一个项目只考核了立项、中期检查、结题等三个阶段,对具体的项目没有足够的了解,没能及时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在考核和结项方面机制有待完善。最后,创新项目的种类不同导致实验进行过程也会有时间上的差异,而学校对于项目考核的时间却相对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项目开展的正常进程。很多学校采用论文结项的方式,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也使得有些理工科类等不善写作的学生对项目表现消极。

(二)教师:指导方式不当

作为项目的引导者,指导教师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对创新项目的指导热情不高,原因存在多个方面,比如,对大学生进行课外创新教育指导很少与职称评定以及待遇挂钩,加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而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较弱,不能产生足够的互动,很难对教师形成有效的促进,指导教师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于项目的态度,消极态度的蔓延显然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发展,师生都不够重视,导致了项目的开展越来越难。其次,教师指导方式太过极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教师太过强调学生的作用,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他们只告诉学生实验的最终效果,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掌握毫无知识储备基础的专业知识,由于难度太大,直接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项目产生反面情绪,不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极端则是基本忽略学生的作用,只把实验相对轻松或者边缘的技术交给学生处理,自己一肩挑,学生很难在其中体会到研究的过程,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这样的指导方式很明显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生:缺少自主创新意识,功利性突出

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的主体,大学生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大学生申报创新项目的动机不单纯。由于竞争激烈,有些大学生申报“大创”项目是为了使自己的简历更加漂亮而不是对项目本身有兴趣。这样的动机势必会使得项目进行过程中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热情度不高。其次,大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习惯了围绕教师指挥棒开展学习,沉湎于应试教育缺乏自主学习创新意识。有些大学生仅出于对项目本身的热爱而忽略自身的专业以及知识基础的重要性,虽有学生想做出些创新,但由于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没有经过完整的学术专业训练,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目的、内容、技术方法等都不是很了解,没有办法与教师配合[3]。最后,有些大学生片面追求项目结果,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很多学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思考,缺乏科学、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只是为了解决一个个小问题,而非整体把握,不能主动地领悟研究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出现被动应付的情况[4]。

三、改进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建议

(一)学校要有效组织并科学评价创新项目

首先,在项目的准备阶段要加强宣传的力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大创”项目,明了其对于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适当增加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也可以是适当的物质奖励,小小的奖励,也许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作用。其次,在项目的选题阶段应采用学生自选与教师指定相结合方式,学生在选题时,要加以指导,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从一而终。再次,实验的过程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实施,实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培养方式,即以培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重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巨大[5]。最后,实验的结题阶段:学校采取灵活的评判机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完成结题任务,包括论文,实验数据、结论等等。这种多样化的评判机制不仅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也会降低学生创新的难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去。

(二)教师应改善引导方法

首先,教师要和大学生真正在一起做实验,共同参与。学生通过“大创”项目,从教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指导教师为人处事的作风,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样的亲身接触有利于师生情谊的增进,让学生更好地向指导教师学习。其次,教师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学生的特点之后,才能更好地把学生的能力和智慧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最后,正确的指导方法必不可少。指导的精华在于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既不是撒手不管,全让大学生自我摸索,也不可以全盘包揽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轻松而又有效地共同完成“大创”项目。

(三)大学生要摆正心态

大学生在参与“大创”项目时,要真正因为想去创新才去参加,而不是单纯为了荣誉。这样才能在项目实施的整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和热情。其次,要对自己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衡量学科相关性,不盲目,不盲从,合理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研究点。最后,要以坚定的信念和严谨的态度来完成整个项目,不得有半途而废、偷懒等消极情绪,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坚定的信念,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如向指导教师请教、与同学商量,要秉承科学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出成熟的项目,这才是“大创”项目的真谛。

“大创”项目的开展与实施,体现了国家各个层面的教育机构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对于整个国家的重要性。“大创”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合兵,罗一帆,熊建文.以有力举措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

[2]吕波,姜孔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新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03,(2).

[3][4]杜新强,冶雪艳.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

[5]张丽红等.关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10).

收稿日期:2014-02-28

第9篇

据一些经济学家测算,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超过60%,法国曾经超过80%;在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分别为40—55%不等。1992年美国的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位次后移至第五位,在 11个高技术产业中几乎全部失去优势。但是,克林顿上台以来,在短短的时间内,美国很快扭转了颓势,重新赢回了自己的优势。瑞士国际发展研究院最新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从综合实力来看,美国已重新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在许多领域中迅速夺回了技术优势,并保持对日本和欧洲的领先地位。近几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是1970一1990年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且明显地高于其他国家。美国能在如此短期内恢复其竞争力,并使生产率迅速提高,应该说主要是靠其技术政策的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紧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显得尤其紧迫。为更好地研究制定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一方面必须研究技术发展的国际趋势,另一方面必须研究各国产业技术政策的历史经验和当前动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课题已经完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四个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国别研究并形成报告。还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技术政策情况做了面上了解。现在提出的课题研究总报告是对过去一年来研究成果的一个综合和总结。

一、各国产业技术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总体上看,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各国纷纷制定、调整或完善各自的产业技术政策。为夺取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强化本国的技术优势,美国等国家进一步强化政府研究开发体系,加强对研究开发投资,加强政府与企业的研究开发合作。克林顿1993年上任后,美国政府增加对民用产业技术和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并从税收、金融等方面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对研究开发的投资。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投资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3%以上。

在有关国家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各国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重视加强对研究开发的投资,以获取或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大型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投资一般都占年营业额的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5%~20%。一个跨国公司有能力动员数以十亿美元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研究开发,都拥有数千项甚至数万项专利。例如,德国的一家大型化学跨国公司的专利达6.7万项。国外的经验数据表明,在当前产业结构日益知识化的背景下,一个研究开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重低于3%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产业组织结构也在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一是大企业越来越大,前不久美国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高科技公司,其他领域的合并浪潮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企业规模的扩大增强了相关企业研究开发投资能力的大大增强,使产业技术竞争更趋激烈。二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中小企业不仅是大企业的外围配套,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高科技风险小企业是转化科技成果、创立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三是研究开发功能成为企业日益居核心地位的功能,不仅研究开发新产品,而且研究企业自身的组织再造。

总的来讲,冷战结束后,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许多国家进行技术政策的调整,基本方向是:

1.由以军事需要为主的技术研究向重视民用研究的方向转变。俄罗斯已提出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国家科技政策的“重中之重”来抓。克林顿政府成立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政府为加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发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克林顿总统1993年2月发表的“一揽子新技术主导方案”就清楚地提出了把政府研究开发的方向从国防转为民间,把研究开发的首要课题定为提高就业、保护环境和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克林顿总统指示美国726个原从事军事研究的联邦实验室将现有预算的10—20%用于工业界兴办的民办企业。在国防技术研究开发方面,不仅政府投入比例在缩小,而且在研究内容上也从国防技术的开发方向向军民两用的方向转变。

2.由侧重基础研究向重视应用研究开发的方向转变,或者使二者结合。二战结束后,美、德、英、法等国政府一直对基础科学研究给予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使这些国家的学术研究得到稳步发展,但是目前的情况已发生变化,这些国家急于在科学技术上实施“战略优先项目”,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再得到政府的保障。美国舆论认为,主张科学应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方向的观点有可能占据上风。

日本则认为,面对其他国家对日本在众多技术领域领先地位提出的挑战,只有基础研究才可以使经济恢复活力。显然,日本是要使基础研究与研究开发结合起来,以保障其技术的进步具有坚强的基础。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科技水平低,在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两方面应更偏重于后者。除基础研究主要靠政府拨款外,政府和企业界对应用研究的资金投入相应要多一些。为发展高技术产业,一方面,先要从强化市场竞争能力开始,研究开发具有本国技术特色和在国际市场上有潜力的技术成果,并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 通过引进生产线和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吸收和消化中掌握外国先进技术。因此,技术政策也主要体现在重视技术研究开发方面 .

3.由一般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向国家级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转变。当今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了以制成品为主(约占80%以上)的结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了主要地位。 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迅速推进,世界市场竞争在不断如剧。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基本拥有传统的、一般制造业的技术情况下,特别是技术创新的周期日益缩短的形势下,要在面向21世纪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开发在未来具有竞争力和市场潜力、对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对人民福利的提高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技术。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技术的研究开发可以说都已经或正在上—个新台阶,各国都在强调抓具有长远意义的国家关键技术,并制定了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国家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迅速围绕这些计划逐步展开。 比如美国前不久确定的今后 10年的10项战略性技术;日本与德国共同调查确定的未来30年最重要技术等。

各国采取技术政策的重大举措主要包括:

1.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复合性的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能充分推动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计划。

2.改变过去过于依赖民间企业的状况,强化政府在研究开发中的宏观协调作用,并通过诱导性和鼓励性的政府税收政策来推动研究开发。

3.增加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在美、欧、 日,政府研究开发支出约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45%,日本准备2000年提高到5%,美国政府拨款虽会减少,但企业开发支出所占比重则会加大。

4.完善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环境,建立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研究开发机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以提高技术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并使研究经费的扩充呈现良性循环,同时还刺激技术再生及催化、渗透、带动相关技术发展的效应。

5.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的素质。一些国家提出了改革高等、初等教育的方案,确定了主要学科的标准和国家考试制度,制定了国家职业培训的具体计划,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够驾驭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人才作为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目标。

6.重视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联合研究开发。如日本公司在美国设立了224个研究开发机构,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在美国由日本提供资金的研究开发项目增加很快,其费用由1987年的3.37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18亿美元。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强了与国外的联合研究,引进生产线,为吸收和消化新技术创造了条件。

二、美国国家技术政策

当前美国政府的国家技术政策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根源。虽然美国官方对国家技术政策一词的运用始于布什政府时期,但按照美国政府自己的说法,美国的第一项技术政策是直接写入美国宪法的关于保障发明人权益以促进科学进步的条款。此后两百余年,美国的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几经重大变迁,美国的国家科技政策也逐步演变,其中不乏成功经验。

1.美国早期的产业技术政策:1787年至1941年

在从实现独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五十年左右时间里,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从乡村社会为主向城市社会为主的现代化进程,完成了一次农业革命和一次同期的工业革命,深刻改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逐步成为世界一流强国。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却始终是最关键因素的之一,美国政府鼓励、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更不可低估。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的技术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1)建立保护发明者权益的法律制度,鼓励技术的发明和创新。首先是宪法职责的确立,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美国的开国先贤们预见技术创新对于国家命运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把建立专利制度促进技术进步作为联邦政府的职责写入了美国宪法。其次,是专利制度的确立。专利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利法的制定,二是专利执法机构的建立。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美国国会于1790年4月10日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并在1802年10月2日建立了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联邦专利局来执行专利法。

(2) 系统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美国的农业革命提供了技术动力和政策动力。首先是鼓励州政府发展农业教育和研究,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联邦采取措施鼓励州政府发展农业教育和研究事业,主要措施一是赠予土地,二是提供经费补贴。其次是直接组织农业技术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力图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进老品种并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农业各部门来刺激生产。美国农业部为此组织专家走遍世界各国物色作物品种并对采集到材料进行大量研究,美国农业部不仅设立研究实验室来研究动植物,而且还拥有和经营许多农场以试验新的设想。同时还设立若干国家局来直接进行农业及农业相关问题研究。第三是促进农业技术研究的推广应用。除了上述的赠予土地和为州一级政府农业研究试验提供补贴外,1914年,美国联邦政府还建立了美国农业发展局(U.S. Agriculture Extension Service),以确保美国农民能够从国家建立的高等院校在农业知识方面取得的突破中受益,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布朗称赞美国农业发展局计划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府技术计划。此外,在农业技术政策方面还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这促进农产品期货交易和大宗贸易的发展。第四,把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重点投入到农业研究上。二次大战前,美国联邦政府研究经费的最大用途是农业研究。美国联邦政府在农业研究上的投资成功地带来了美国农业的一场革命,对于美国当时的工业革命也间接地起到了促进作用。

(3) 推进标准化制度建设,并支持重大技术发明的推广应用,为美国工业化的完成提供了重要支撑。首先是推进标准化制度建设,以适应以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的出现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的需要。1901年麦金利总统签署法律建立了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为美国商务部所属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为美国电气、飞机、汽车、塑料和建筑材料等的革命性发展以及后来的航空技术、无线电技术和低温物理技术的发展奠定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其次是支持重大技术发明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早在1842年,美国政府就为莫尔斯拨款30000美元,铺设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以证明他所发明的新技术的可行性。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建立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NACA)以促进新生的航空技术在民用和军用两大部门的发展。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后来改组成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动政府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研究开发合作,使得美国在20年代和30年代的和平时期得以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业。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已经拥有每年生产数万架战斗机的技术和工业基础。

2.二次大战和冷战时期美国的科技政策:1941年至1980年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政府的国家技术政策转向战争动员轨道,曼哈顿工程计划奠定了战后美国政府研究开发体系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政府成立科学研究和研制局,负责进行战争的科技动员,并将联邦政府研究经费的六分之五投入到军事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这是美国国家技术政策的历史性转变,即从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主要目标的产业技术政策,转变为以研制军事新技术装备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技术政策,联邦政府研究经费由农业研究经费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转变为军事研究经费占六分之五的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拨款造就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同时建立了以在洛斯阿拉莫斯、新墨西哥、奥克理奇和田纳西等地的国家研究实验室为主体的国家研究实验室体系。曼哈顿工程计划的成功完成,发明了原子弹,开创了核能时代。另一项重大突破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信息技术时代。

(2)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联邦科学技术政策基本上限于支持基础科学和以国家安全、健康、空间为主的传统政府项目。首先是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经过战争时期的科学发展,使美国政府清晰地认识到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科学对于战时和平时的国家利益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二是只有政府才能为维持美国科学的高水平提供足够的资金。为此,1950年,国会批准了建立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议案,该基金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教育,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是为大学提供资助、给研究项目提供补贴、为学生设立奖学金,并以国家利益为基础评价研究成果的影响。其次是以赢得冷战为目标重点保证国防研究投入,在战后的冷战时期,美国在国防科技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军事-工业综合体,为国防技术的发展建立了规模空前的研究和开发基地,把国家研究实验室系统扩展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府科学技术体系。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效果看,这一时期美国的科技政策,在建立了美国强大的政府研究开发体系的同时,一方面造就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技术优势,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重要的新兴产业和带动了整个产业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为美国保持在全球范围的经济优势提供了技术基础。

(3) 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也逐步考虑到产业技术进步的需要,但总体上仍然是通过重点支持国防科技发展来间接促进民用技术进步。

冷战时美国科技政策经历了三个次的变化,四五十年代偏重于注重研究开发能力的建设,六七十年代开始转向注意影响技术进步的总体经济环境问题和从总体上把握技术创新全过程,到八十年代初开始注意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关系。冷战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技术投资,造就了许多在世界领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和大型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效益。美国政府称之为政府技术的效益溢出。从二次大战至七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技术的商业效益溢出特别突出和成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加州硅谷的崛起就是美国战后国防导向的科技政策的产物。

3. 冷战后期美国国家技术政策的转变:1980年至1992年

八十年代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实行的是国防或国家安全导向的技术政策,主要通过支持国防技术的发展间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在当时冷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种技术政策在建立强大的政府研究开发体系、造就军事力量的技术优势的同时,造就了一大批重要的新兴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商业效益,为美国保持强大的经济优势提供技术基础。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与西欧国家、日本之间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发生严重动摇。在其他国家企业的强有力竞争挑战下,美国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一系列重要产业纷纷陷入困境。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国际竞争的挑战甚至深入美国居绝对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美国认识到原有的技术创新模式和国防导向的技术政策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开始其冷战后期的技术政策调整,主要特点是:

(1)把联邦政府研究成果向私营企业的转移制度化,确立促进联邦政府研究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的政策,充分挖掘二次战后联邦政府国防导向科技投资的商业价值。《1980年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允许大多数联邦政府研究实验室将联邦专利以排他性方式授予大学和企业,以鼓励私营企业投入资源以实现联邦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促进产业技术创新。《1980年技术创新法》明确赋予美国联邦政府在促进工商业创新方面的广泛职责和确立了第一项积极转移联邦政府技术到民间企业的国家计划,在联邦研究实验室普遍建立负责技术转移的机构。《1986年联邦技术转移法》进一步明确挖掘联邦研究开发投资商业价值的政策,授权政府各机构与企业、大学和非盈利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