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42:47
导语:在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基督教;科学技术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如果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将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生态批评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思想家沃斯特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批评以当代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反对简单地将生态问题还原成经济问题或技术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仅靠自然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广泛的参与和引导。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论、机械论的传统学科的界限,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
生态批评家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多视角、深层次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工具价值。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命伦理相对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科学史家林恩·怀特是第一位抨击基督教的生态思想家。1967年,他发表了颇具影响的文章《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怀特认为,犹太一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夺、统治自然的神圣权利。首先,从教义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创造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任何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归他统治的。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造人时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动物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爬行动物。”这段话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过命名所有的动物而确立了对他们的统治。其他生物除为满足人类的目的外没有任何价值。其次,基督教通过摧毁其他宗教的万物有灵论,通过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实现了人类把自然视作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物质而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的目的。人类曾经怀着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这种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将自然赋予神性,摧毁了古代宗教的万物有灵论。从此,人类剥削自然的禁令也随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为以后的科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科学世界观将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极的,适宜于被人操纵、控制的。可以说,科学技术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础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期间,基督教统治自然的思想影响深远,主宰着欧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技等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优越性,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是最常见的主题。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科技开始壮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译成“知识就是权力”似乎更贴切,其实质是,科学为人类统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成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认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语言能力,人的优越性证明人统治自然的合理性;动物由于缺乏这些品质,只能被看作是自动机器,只有人兼有物质的肉身和理智。笛卡尔凸显人与自然的区别、人对自然的优越,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为人对自然的统治提供哲学思想上的依据。在其文章中,怀特还提出了仅靠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片面性。
西方现代科学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强化人对自然的统治,因此,现代科技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相反,赋予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无穷力量。怀特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办法。一个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从其他宗教寻找生态智慧,另一个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态资源,绿化基督教。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人必须从主宰地位退出,赋予万物主体性,用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平等的观念代替人对自然的统治的人类中心思想。
二、科学技术——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在张扬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进程,赋予科学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义。对很多人来说,科学是现代的宗教,是永远正确的,永不犯错的。但事实是当代科技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变成统治人和社会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性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批评家指出:科学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生态危机,而且成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这一切都归因于现代技术的四个特征:技术的齐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术失控。首先,技术的齐一化,即现代化大生产制造标准化产品,均质化的民族文化,单一二的工业化使得个性丧失,地区差异消失。其次,对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价值被忽视,数量替代质的东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另外,技术社会的关系是专业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技术创造各种方法操纵人,人被客体化,人成为物体。最可怕的是技术的失控。当各种技术形成一个复杂、交错的网络时,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技术最终控制了人与自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文危机。
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进一步疏离。由于现代工业的发达,宗教的衰落,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人类依靠技术的力量在远离自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人的灵魂似乎达到独立自主的境界,导致人与自然的疏离日益加强,人与自然成为了相互对立的主客体。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变得更加傲慢,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凌驾于自然之上,从而忽视了自然之根。但是当人类认为自己已经征服自然,成为大地的主人时,自然却对人类进行了无言的惩罚,生态危机出现了。自称灵魂超越自然的人类,其肉体却不能脱离自然,所以人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再次发生冲突。
[关键词] 生态主题;西方电影;生态评论;解读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我们亲眼目睹了世界上不停地发生着自然灾害,海啸的肆虐,地震的无情,火山爆发的残酷,核电站泄露的不可估量的危害,不断地让我们联想到了世界末日的种种传言。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对于自然的过度索取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的自然报复,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眼光敏锐的西方电影导演在这一时期迅速地推出了大量的以反映生态自然灾害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同时生态危机的话题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从20世纪热播的《地球停转日》到后来的座无虚席的《2012》《阿凡达》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不断发挥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推断能力来描绘自己已经面临和即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本文将尝试在生态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对西方影视界近年来推出的几部有代表性的生态主题的电影进行生态思维的分析,希望可以探索出其中蕴涵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帮助人类树立环保的意识。
一、对于生态主题影视作品的概述性研究
生态主题为主的西方影视作品关于人类生态自然灾害的叙述主要有以下四种方面:第一种是以自然界中的各种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为素材,表现了渺小的人类在抗拒自然灾害面前是束手无策的无奈与迷茫,比如影片《暴风骤雨》《天崩地裂》等;第二类是以人类的对于未知宇宙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素材,展示人类对于未来的揣测与自己能动主观性的充分发挥的影视作品。比如影片《彗星撞地球》《独立日》等;第三类是人类开发并应用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为素材,表达了人类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将超过人类可控范围和支配的担忧之情。比如在微小晶片和袖珍型计算机刚问世的时候,《终结者》就预言了人类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被人类自己开发的智能机器人控制并最终走向灭亡的道路;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催化了《生化危机》的系列影视作品;四是以人类工业文明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题材,反映了人类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下要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比如《2012》《机器人总动员》等。以生态危机为主题的西方影视作品,生态危机的潜在威胁主要来源于认为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的突发,外星物种的不期而遇的入侵,人类开发的高科技产品的泛滥应用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不管是何种原因带来的生态危机,我们都会感觉到渺小的人类在抗拒自然灾害面前的孤立无助和茫然失措,是对人类无法满足的自私贪婪欲望和痴狂的自信的侧面抨击与批评。
反映生态危机的电影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大餐和冲击,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深处,生态主题的影视作品的生态信仰的不断回归,也表现了人类整体生态伦理思想观念的开始觉醒和自我生态理性批判的开始,重新看待和审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理性在影片《完美风暴》中的觉醒
在生态影视作品《完美风暴》的开始,盖尔号的船长比利就为我们带来了以下诗情画意的职业生涯的描述:“蔚蓝色的海洋上的雾气逐渐消散,扬起了航帆,拉动了船上的绳索,我们高兴地向南部的海峡快速的航行。我们的航船经过了十磅岛,也回到了我们儿时曾经溜冰的尼罗塘,我们兴奋地向守塔的灯卫拉响了汽笛来打招呼,海鸟在蔚蓝色的海洋上尽情地翱翔,浪花拍打着我们的桅杆和我们高兴地打招呼……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和奇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漂亮的自然景色吗?”从船长比利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是心存热爱和感激之情。然而,生活的清苦和运气的倒流,船员们的海上收入也越来越少了。在外人的冷嘲热讽之中,盖尔号的船员将自己的航船驶出了自己原本打捞作业的区域,在短暂的休息后向无私的海洋母亲再次伸出了贪婪的双手,在人类狂妄的自信的支撑下,船员们航船来到了遥远的且天气变化莫测的弗兰明什角,在这广袤的海洋深处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丰富的鱼群,在表面上取得了伟大性的胜利。与此同时带给船员们的是自然界的疯狂报复,水手的意外落水,鲨鱼的猛烈进攻,海洋风暴阻挡了返航的路程,此时的大自然似乎和人类一样具有意识,对人类的无限制的贪婪欲望进行了深刻的警告,在最后,船员也没有将自己对于海洋的战胜品带回来,相反的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部改编真实故事的生态主题的电影在很多故事情节上和《老人与海》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都不约而同地用硬汉征服自然的形象去塑造了船长比利,并让他们对于大自然的贪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而通过影片告诉我们,人类是终究无法战胜自然的,无论他们表面上从自然界索取了多少财富,最终自然都会用更加严酷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惩罚。
三、生态伦理在影片《猩球崛起》中的发展
如果说生态意识是在影片《完美风暴》中是觉醒的开始,那么在2011年上映的生态危机影视主题的《猩球崛起》是生态伦理在影视作品中的继续发展,也是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影视作品的继续探讨。
在影片《猩球崛起》中,自私贪婪的人类为了研制自己认为新型的科技技术成果,不惜一切代价向自然界开始了疯狂的掠夺,同时不顾亲情地向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大开杀戒,在自己得意洋洋沉醉于科学技术得到最新开发的同时,意想不到的后果也发生了,在科学技术研制开发的过程中,大猩猩进化了,成为和人类一样具备聪明才智的生命体,并且为了自己种族的利益和人类展开了生死较量。人类总是把自己鼓吹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体,因此就可以控制这个世界上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甚至连自己最为亲近的黑猩猩也不放过。为了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贪婪欲望,心狠手辣的人类把可爱的动物关进牢笼里,送进了动物馆观赏,或者送到实验室做实验,对其他物种的生存权肆无忌惮地摧毁,可是一旦动物触犯了人类的生存利益,人类就会变得极度的仇视和憎恨,甚至想尽各种办法企图把这种力量消灭掉。但是人类最终还是被自己表面上的优越感蒙蔽了,狂妄的人类的飞机被手无寸铁的猿族不费吹灰之力击败了,成为可悲、自私的小丑形象。影片《猩球崛起》中运用全新的动物的视角对人类疯狂对大自然进行掠夺这一行为进行了深深地控诉,稍微有良知的人们在看过影片后都会被这部影片带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中。影片《猩球崛起》中对于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深刻的透视,为生态主题影视作品由伦理道德的层面向更深层次的伦理生态批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四、生态信仰在影片《阿凡达》中的成熟
以往的西方影视作品中,基督教几乎是所有影视作品的惟一信仰理念,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者,是上帝模样的再现,并被赋予了管理人世间一切事务的权利。而且无论人类在自然界中犯了任何错误,只要在慈爱的上帝面前进行忏悔,都会得到宽大慈善的主的原谅和宽恕。所以,在西方的基督教信仰的思想体系中,人类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统治者,而这种统治主要是通过开发研制高新科学技术成果体现出来的。但是在影视作品《阿凡达》中首次打破了这种西方传统的生态信仰的局限。
在生态主题电影《阿凡达》中,西方首次打破了原先信仰的局限,开始接受东方神秘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信仰理念,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魔力无穷的潘多拉式的星球。在这个魔力无穷的星球上,灵魂树是一切生命的载体,所有物种都通过灵魂树可以自由的交谈。纳威人的信仰:万物都是平等的,也是潘多拉星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人类和各个物种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他们在圣母面前是平等的,圣母不会偏袒他们其中任何的一方,因为圣母的职责只在于维护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于是传统的生态信仰观念就在这部影片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面是相信自己开发研制的高科技可以控制一切的自高自大的地球人在自己开发研制了高科技武器后毁灭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并开始进攻潘多拉星球;一面是厌恶了现代文明下的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的纳威人,依旧相信自然力量的,依然相信灵魂树和圣母,向地球的殖民主义者展开了家园保卫战,纳威人最终取得了完全性的胜利。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影片反映的是生态危机下生态信仰的冲突,但是依靠自然之力战胜一切的思想内涵不容置疑。伴随着西方生态危机主题的影视作品的快速发展,西方也开始从东方生态信仰文明之中发掘创作的灵感,为人类的生态信仰开辟新的途径。
五、精神生态在影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的构建
在以往的生态危机的影视作品中,在灾难发生的前面一般都是紧张的气氛,使人毛骨悚然。可是在生态危机主题影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我们看到的是用诙谐幽默的动画片形式给我们描绘的已经灾难发生的地球的画面。
贪婪自私的人类终于在2113年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推向了绝路——宇宙中的一个废物垃圾场,空气中弥漫着有毒物质,人类为了躲避灭绝,坐在太空船上开始了太空的流浪生活。为了在此返回地球生活,人类向Buynlarge公司的机器人发出了求助,希望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清理地球上的废弃物。WALLE是一个被指派在地球上进行垃圾处理的机器人之一。在地球垃圾清理的几百年之中,WALLE每天都重复着单调孤独的垃圾清理工作,可是他的精神生活依旧充实,喜欢收集一些古怪的玩具,还喜欢和蟑螂做朋友,用自己捡来的废弃品为自己搭建了一个温馨的小窝。和人类的生活相比,人类的目前生活却很像机器人,衣服的统一化,住房的高楼化,工作的流水化,整天懒洋洋地对着电脑屏幕,用着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网络语言和所谓的朋友交流着,忘记了春天的气息,泥土的味道,海洋的颜色,精神生态信仰的扭曲使人类彻底成为科学技术下的傀儡和工具。影片用动画的形式对人类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人类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生态信仰危机的控诉。
六、结 语
以生态危机为主题的西方影视作品表现方式上经历了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虽然还无法对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自然灾害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人类的生态价值取向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随着人们生态危机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危机主题的影视作品还是近期影视作品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 生态危机
一、引言
《愤怒的葡萄》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描写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大批农民破产,被迫从沙尘频繁的俄克拉荷马州平原移民到加利福尼亚谷地的故事。《愤怒的葡萄》自1939年出版以来,就引起美国社会与文学评论界的普遍关注,批评家和学者们从社会各个角度解读该小说的文学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流派在英、美的确立,文学评论家们开始从生态的角度重新审视斯坦贝克及其小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发表于1997年的《〈斯坦贝克和环境〉:跨文化研究》。在这部著作中,美国文学博士大卫・N.凯苏图(David N.Cassuto)从水文学角度探讨造成大批农民西迁的困境的原因。加拿大布兰登大学罗蕾莱科德斯道姆教授(Lorelei Cederstorm)用大地母亲意象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妈妈和罗莎香众神之母的形象。因此,本文在批判地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愤怒的葡萄》中所体现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层面的生态危机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危机斯坦贝克所作的有益尝试。
生态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90年代迅速发展于英、美的批评浪潮。生态批评理论家格罗特菲提(C.Glotfelty)对它的定义是:“简单来说生态研究就是研究文学和物质环境的关系,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去审视语言和文学,批评给文本阅读带来了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阶层的意识一样,生态批评对于文学研究采取的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方法。”(1996:31)因此,美国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教授明确指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唤醒读者的生态意识,使其重新认识人类的生存现状,关怀处于危险的地球。中国生态批评家鲁枢元更是进一步提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解救地球的生态困境,修补地球精神圈。因此生态研究通过文学文本来考察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以便实现自然与人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自身的普遍和谐。
事实上,写在美国大萧条和沙尘暴时期的《愤怒的葡萄》就是一部充满生态危机的小说,真实地揭示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层面的生态危机问题,即人类对土地的剥削、对抗的人类社会和人类精神生态的缺失。
二、自然生态危机:人类对土地的剥削
俄克拉荷马州位于美国南部大平原,这个大平原地跨数州,其面积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曾被美国诗人惠特曼称为北美典型的景观。然而在斯坦贝克的笔下,那里却成了沙尘肆虐之地。大平原原本只有少数印第安人居住,但是随着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白人来到了大平原,赶走了印第安人,开始发展畜牧业。到19世纪80年代,为了满足美国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人们开始开垦土地,发展种植业。为了从土地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大型机械不断被引进,逐渐生产方式也由原来的家庭种植发展成了商业化种植。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植被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并被大面积过度开垦,因此一遇到严重干旱和大风时,土壤就严重沙化,最终导致了30年代的大沙暴现象。
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的开始就展现了俄克荷拉马州的沙尘肆虐和庄稼尽毁的景象:“俄克荷拉马的红色原野和一部分灰色原野上,最近不紧不慢地下了几场雨,雨水并未冲裂结了一层硬壳的土地……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那只是一个朦胧的红色圆盘,放射出微弱的光线,好似黄昏一般;过些时,阴暗的天色变成了一片漆黑,风在伏倒的玉米呜呜地悲鸣。”似乎土地的贫瘠和庄稼的被毁是由长期干旱袭击和暴雨的侵蚀造成的,但是斯坦贝克却暗示了事实并非如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南部大平原的开发过程就会发现沙尘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自身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其追求利益的价值观。事实上,许多佃户已经意识到是自己几代人的贪婪引发了现在的沙尘现象。他们知道土地越来越糟了,是棉花把土地弄坏了,吸干了地里的血。“蹲着的人点点头――他们知道、田野知道。如果他们可以轮种各种各样的庄稼,那也许可以给土地输回血液吧。”轮种是一种保护土地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为了追求利润,佃户们只会连续种植一种高额利润的作物。“我还记得我们每年庄稼起初都长得挺好,可就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不行了。我爷爷说起初种的那五次,地里还有野草,收成是挺好的。”即便佃户们意识到了轮种和保护土地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再有另一次机会,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天知道明年棉花的收成会有多么好。况且还有打不完的仗――天知道明年棉花的市价会涨到多高。人家不是用棉花做炸药、做军装吗?只要老打仗,棉花的价钱就会涨上天。”因此,农民们对土地的开垦是破坏大平原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外,除了佃户们对土地的有意识的破坏,大土地业主也是大平原的征服者。为了满足对利润的追求,大业主们利用现代化机器和资金对土地进行变本加厉的掠夺。“拖拉机后边滚着亮晃晃的圆盘耙,用锋刃划开土地――这不像是耕作,倒像是外科手术。一排圆盘耙把土划开,掀到右边,另一排圆盘耙又把它划开,掀到左边;圆盘耙的锋刃都被掀开的泥土擦得亮亮的。圆盘耙后面拖着的铁齿耙又把小小的泥块划开,把土地均匀地铺平。”大土地业主用拖拉机用锋刃随意地切割土地、蹂躏土地,没有一丝同情之心。更严重的是,这种大机器的运用会渐渐地割断土地与人类亲密的关系。“土地在铁的机器底下受苦受难、在机器底下渐渐死去;因为既没有人爱它,又没有人恨它。”人与土地的关系渐渐疏远,土地不再是人类的生存之根,而是利润的附属品。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必然会引起大自然的愤怒,在《愤怒的葡萄》中具体体现在沙尘暴的肆虐上,而正是这些沙尘暴使成千上万亩农田被毁,千万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三、社会生态危机:对抗的人类社会
中国学者王诺教授认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文明批判,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米尔布思认为:“人统治自然绝对根源于人统治人。”(1993:361)因此在《愤怒的葡萄》中,当斯坦贝克批判了自然生态危机之后,就着重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
当背井离乡的农业移民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后,他们就遭受了当地人在经济和制度上的蔑视,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为了维护加州的利益,移民们一入境就得接受守兵的检查,看他们是否携带蔬菜和树苗,事实上移民们时时刻刻都要面临警察的驱逐和侮辱。当乔德一家来到科罗拉多河岸的时候,一个警察来到帐篷前说:“你们到加利福尼亚来了,我们不要你们这些讨厌的俄克佬住下来。如果我明天来的时候你们还在这个地方,我一定要把你们抓走。”“俄克佬”的意思本来指的是俄克荷拉马人,但是现在这个称呼在加利福尼亚人的眼里逐渐演变成了下流杂种和废物。
面对一无所有的移民,加利福尼亚人并没有给出应有的同情和帮助,他们考虑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在加州,有产业的人为了财产而担惊受怕,工人们为了饭碗而担心,于是市镇上和舒适的郊区的人聚拢来自卫了。他们组成队伍,用棍棒、瓦斯、机械武装起来,像要驱逐侵略者一般防御自己同胞的“侵袭”。同时,不停的流动生活,吃不上饭的孩子,饥饿的恐怖和饥饿本身,以及遭受的敌意使得流民团结起来对抗当地市民的冷漠,警察的驱逐、殴打和关押,以及大业主的乘机敲诈和恶意排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业主们发出更多的传单招来更多的雇农,并肆意压低雇农的工价,通过毁坏粮食来提高物价。于是,这种对抗的结果出现了:“田野里收成很好,挨饿的人却在路上流离失所。谷仓里装满了粮食,穷人的孩子却害佝偻病,身上还生着糙皮病和脓疮。”(285)
深层生态学认为:“小我存在于大我中,当整体面临危险时,没有一个能够获救,除非全体都获救。”(Naess,1995:226)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中人类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如果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社会必定存在一定的生态危机。通过描写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移民的不幸,斯坦贝克谴责了当时美国社会上的不和谐因素。
四、精神生态危机:精神家园的丧失
精神生态是研究精神存在主体(主要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坏境、文化坏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鲁枢元,2006:198)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恶化必然对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生态危机后,斯坦贝克探讨了移民的精神生态危机,即他们对土地和家园精神依恋的丧失。
俄克荷拉马州不仅代表着移民的家园,而且是他们的精神依靠。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场所,他们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孤独感,像一个坟地上的鬼魂到处游荡在生活过的土地上。在小说中斯坦贝克塑造了两种类型的人:缪利和乔德爷爷。作为坚持留在俄克哈拉玛州的代表,即便家人全部离开了,缪利一人依然在土地上到处流浪。“我呢,只好到处流浪。不过是在这近处转来转去,并没有走多远。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睡觉……我不过是在四处流浪,像坟地上的鬼一样。”“像坟地上的鬼一样,四处流浪”在小说总共出现了五次,充分表达了以缪利为代表的移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乔德爷爷则从另一方面表达了移民对家园的依恋。虽然乔德家爷爷在离乡的前夕幻想着到富饶的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幸福的生活:“我们到了加利福尼亚,我要一天到晚把一大把葡萄捧在手里,随时想吃,就咬下来吃,那可好呀。”但是真正到了离开的时候,乔德爷爷就目光呆滞不愿意离开他的家乡。“这是我的家乡,我是这地方的人。这么一想,哪怕别处的橙子和葡萄一直堆到床上来,把人挤掉,我也不稀罕了。我不走了。这地方并不好,可终究是我的家乡。”当乔德爷爷被迫离开了家乡,特别是跨过俄克拉荷马州界时,他就带着对生活传统的依恋死去了。事实上,乔德爷爷并不是在跨过州界那一夜死去的,根据凯西的话:“爷爷和老家是一回事,爷爷并不是今晚上死去的,你们把他带着离开了老家,那时他就死了。”在西进的过程中,即使来到了梦想中的加利福尼亚州,移民们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居住地,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不停地迁徙。乔德一家自从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就没有实现他们的愿望――住白色的漂亮的小房子,有固定的工作。相反,在移民过程中,他们一家最珍视的家庭成员相继离去,从原来出发时的13人到最后仅剩5人。
俄克荷拉马州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家园和对传统、对过去的精神依恋,加利福尼亚州的种种不幸又打碎了他们的梦想,扭曲了他们人性,使得一部分移民,如诺亚和康尼,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抛弃责任和家人。
五、结语
作为一位有深刻生态危机意识和伟大生态思想的作家,斯坦贝克在小说中不仅表达了对上述生态危机的担忧,而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危机的方法。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斯坦贝克号召人们应该回归自然、敬畏土地;为了解决社会生态危机,他倡导陌生人之间的互助;为了解决精神生态危机,他在人们内心提倡普爱精神。
首先,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斯坦贝克在小说中塑造了典型的人物:牧师凯西。当凯西第一次出现时,他躺在大地上树荫下,用他的脚趾掘着泥土。这样细节的刻画在文章出现不至一次:“有一个人靠着树干,坐在地上。”“树干的浓荫里那个人把交叉的双腿放开,用脚趾掘着泥土。”通过上述细节描写,斯坦贝克强调了凯西和土地、自然的紧密联系,就连凯西的醒悟也是在荒原里完成的。此外,斯坦贝克还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阳光照射在草地上,草地暖洋洋的,草地阴影里有各种昆虫在活动,蚂蚁和蚁狮忙着布置捕捉昆虫的陷阱,蚱蜢向空中跳起,轻轻地拍一拍翅儿,潮虫用许多细脚像犰狳一般慢腾腾地踱步。”正是通过描写人们对土地、对自然的热爱,斯坦贝克表达了他希望重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其次,为解决社会生态危机,斯坦贝克深情地赞扬了陌生移民之间的互助。在西进的过程中,乔德一家的第一个营地是个有意义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遇上了威尔逊夫妇,两家结成了联盟。尽管当时威尔逊夫人已经生病了,但他们仍然接纳病危的爷爷。爷爷突然死于中风,他就死在了威尔逊家的帐篷里。威尔逊一家的友善得到了回报,奥尔提出帮助他们修理那辆抛锚的汽车。斯坦贝克强调了这些农业移民的互助友爱精神,互不相识的农业移民只要走在同一条逃荒道路上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可以在同样困苦的人们中间得到支援和接济。正是通过这种陌生移民间的互助精神来解决社会生态危机中的对抗关系,倡导人和人的和谐相处。
最后,针对农业移民的精神危机,斯坦贝克提出了在移民中倡导普爱精神。人类内心的普爱精神能够把人从原来只想着自己发展到想着别人,最终在大家共同的灵魂中找到归依。正如凯西倡导的:“所有的人有一个大的灵魂,那是大家所共有的,自己的灵魂只不过是大灵魂的一小部分。”在这样的大灵魂中,那些失去了精神依恋的居无定所的农业移民才能找到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
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通过对乔德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精神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作为一个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斯坦贝克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方面的生态危机,显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类未来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坏境灾难的今天,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去解读《愤怒的葡萄》,挖掘书中的生态思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Beegel,Susan,Susan Shillinglaw and Wesley N.Tiffney.Steinbeck and the Environment: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97.
[2]Bookchin,Murray.What is Social Ecology?Environment Philosophy: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Ed.Michael E.Zimmerman et al.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1993:354-373.
[3]Glotfelty,Chery ll.Introduction:Literary Studies in an Age of Environmental Crisis.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Eds.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4]Naess,Arne.Self-realization: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eing in the World.Deep Ecology for Twenty-first Century.Ed.George Sessions.Boston:Shambhala Press,1995:225-239.
[5]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
[7]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谢江南.尘暴与《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价值观.外国文学,2008,(4):98-100.
[关键词]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生态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网络教育成为一种全新教育方式。网络教育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出现了各种危机,影响其健康发展。在系统分析危机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网络教育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管理视角下的网络教育
近年来,网络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其中,高等学历在线教育占比为50%,职业在线教育为21.1%,在线语言培训为18.7%,中小学在线教育为7.4%,学前在线教育为0.2%,其余为企业E-Learning等在线教育。分析2008年以来的市场走势,尽管高等学历在线教育逐年略有下降,但职业在线教育和在线语言培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的市场推广等原因,预测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从生态管理的角度分析,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网络教育所依赖的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网络教育需要有机融入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寻找、调节,不断发展壮大。其发展目标是,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不断扩大,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二、网络教育生态危机分析
网络教育是在虚拟环境中的教育活动,由于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缺乏生态文明意识,导致网络教育危机凸显。从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主体、客体和生存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主要存在的危机情况如下。
1.网络教育主体危机。网络教育是“一个以人为主体而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人是网络教育生态主体。由于主体行为不规范,在网络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于“人”的生态问题。(1)网络教育主体情感缺失危机。在网络教育环境里,学习共同体成员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分离,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个性魅力,感受不到他们丰富的肢体语言,没有彼此情感的交融,导致缺乏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致使网络教育中的学习个体间联系脆弱、整个环境缺乏生机。(2)网络教育主体自控能力欠缺危机。由于网络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使得老师和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在实际的网络教育过程中,主体的自主性向自由性发展,出现了环境秩序的混乱,影响了网络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例如,学生没有学习任务,经常会出现在线时间中娱乐成了主题,学习成了“副业”,处于完全自由状态。(3)网络伦理道德缺失危机。在网络空间里,人的网上身份和角色的多样性,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网络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受到网络外界环境中各种恶意、等不良信息的亵渎,原有的伦理道德教育受到严重挑战。
2.网络教育客体危机。网络教育生态客体是教育信息资源。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当前网络教育客体也出现一些问题。(1)教育信息资源分布严重失衡。由于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的分布,因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导致了教育信息资源分布失衡,我国东部地区信息分布高于西部地区。信息资源分布失衡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网络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不平等。(2)教育信息资源时效性与适用性危机。最主要的表现是信息资源陈旧,更新缓慢,冗余资源过多。由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易传递和时效性强等特点,使用者在查询所需信息资源时,经常会发现大多信息已经过时,失去了使用价值。(3)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危机。随着网络信息的爆发性增长,互联网络上充斥着大量无用、无序的信息资源,造成了知识信息的污染,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劣无法得到保证,直接影响了网络教育学习效率。
3.网络教育环境危机。网络教育环境是与网络学习活动相关的、影响网络学习开展的各种条件的总和。网络教育的生存环境十分复杂,存在着各种威胁或者潜在威胁。(1)信息网络安全危机。网络教育系统同样面临着病毒、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教育中有很多未成年人,一旦遭遇网络犯罪的侵害,就会造成财产损失、身心伤害,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危害其健康成长。(2)网络教育系统评价与反馈机制缺乏危机。目前网络教育的学习评价以客观性测验居多,评价主体单一,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关注甚少,缺失学习历程记录、学习进度分析、学习信息统计等评价方式,无法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习绩效,也难以对学习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使网络教育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3)网络法律法规缺失危机。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和约束网络教育共同体的行为,实现网络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面对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和滞后。
三、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的危害
网络教育生态危机的存在会导致网络教育系统的退化、停止乃至崩溃。因此,我们要不断认识生态危机可能导致的破坏性后果,从而实施积极的调控,维持其健康、持续地发展。
1.打破系统稳定,影响网络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网络教育生态危机容易导致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的中断或失去控制,系统稳定的破坏不利于人类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因此,网络教育生态危机,造成网络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网络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2.产生信息疾病,影响网络教育健康发展。信息疾病是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如信息垃圾、信息鸿沟、信息侵权等。作为网络生态系统之一,网络教育生态系统或因网络系统的干预,或因自身的失衡,会不可避免地患上信息疾病。信息疾病会影响网络教育的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失衡。3.阻碍系统交流,影响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网络教育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意味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和水平。网络教育生态危机,会阻碍网络教育系统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有效交流,社会对网络教育信息服务的需求难以及时得到满足,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得不到充分应用,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在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得不到有效实施。总之,网络教育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也便难以实现有序和持续地发展。四、网络教育生态管理思考1.培养网络教育主体生态意识。在网络教育环境中,要引导自我管理。在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尊重学习规律,约束个人行为,实现网络教育主体与网络教育环境共生、共发展。一方面,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同时,通过树立道德规范,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其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从自我做起,制定教师规范,加强对自身的管理,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维护网络教育健康环境。
2.搭建网络学习成员间情感交流平台。着力在网络教育共同体成员之间搭建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切实有效地加强情感交流,应对情感交流缺失现象。首先,网络教育机构和开发者,在设计和提供网络教育内容时,要将情感交流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其次,教师要在网络教育中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通过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人文关怀。再次,学生作为学习共同体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种网络交流群体,坚持线下的真实姿态,塑造自己健康的网上情感个体角色,在情感交流中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3.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生态化建设。网络教育资源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样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等生命性特征,是一种过程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整体。在与其他生态因子的交互中,学习资源内容不断更新和重组。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设计,形成“前期准备”“动态生成”和“后期完善”的生态模式。
4.采用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网络教育学习主体在知识经验、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困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而网络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可通过测试、问题积分、会话、自我反思等途径,实现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等作出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共生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有所进步,实现个性化学习,促进和谐全面发展。
5.净化网络教育环境。网络安全隐患,必将危及到网络教育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网络监管部门要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对网络安全进行有效监管,对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规范,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月宁,马秀锋.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及实现方式[J].开放教育研究,2004,(3).
关键词:人化自然;人工自然;资本逻辑;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1-0016-0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存在的无机身体。作为对象性存在的自然,由于人类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并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对此,如何弱化生态危机对社会发展的束缚、如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梳理,在厘清马克思多重自然观的基础上,深层次地解读马克思的人工自然思想。为我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一、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的人工自然
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外在于天然自然的人工自然。其中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是天然自然,而经过人类实践化的自然称作人工自然。依据人类实践结果的不同,还包括人化自然、产业自然和社会自然。在理论体系中,关于多重自然的研究,特别是对人工自然的理论探析,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虽未明确提出何为人工自然。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述过“人化的自然界”,在论述人的感觉的形成及其丰富性时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把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看成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把“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称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通过马克思自然观的多重论述,可以将其概括为“人化的自然界”是人通过科学活动所认识的自然界。而“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则是人类在技术、工程劳动过程中。通过技术、工程创造的自然界,微观构成是以对象性存在的认识物及人工物。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陈昌曙先生对人化自然及人工自然分别有过详细阐述,他指出:“把人化自然仅规定为是人类观测所及从而能感知其信息的那部分自然界”。“把经过人类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叫做人工自然。”陈先生对马克思自然观的认识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区别来探讨技术哲学的范式问题。他指出:“‘人工自然’就是自然改造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技术哲学的逻辑起点。”对于何谓技术。陈先生也是在人工自然与技术的动态关系中来探讨的。他指出:“技术是实现自然界人工化的手段和方法,人工自然的意义也可以说是技术化自然或技术的意义。技术哲学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关于人工自然的哲学,或首先是关于自然界人工化的哲学。”正是由于技术与工程的不断进步,人工自然的规模也空前壮大。马克思认为,自然界自从有了人类,它的发展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不是与人毫不相干的自在过程,人类正是通过实践参与自然界演化的社会过程,而科学、技术、工程、产业都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实践方式。
在近代工业社会中。人类将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演变为产业自然与社会自然,从而获得了人工物的普遍性、规模性及盈利性的社会属性,创造了对象性的存在。随着自然界的不断演化,它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也将逐渐增加。所以,实践化了的自然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结果。更是人类再生产的前提。由于人类的实践方式的不同,自然界的辩证运动也是多样的,包括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产业自然、社会自然。由于人类实践过程的不同。自然的演化过程表现为技术,工程与人工自然的动态过程,正是在这一动态的工程中,天然自然向人工自然演化、产业自然向社会自然演化成为可能,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工业是一本打开人本质力量的书。
二、工程技术与人工自然的动态关系
以人工自然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东北学派”学术共同体的学科范式特征。陈昌曙先生在《技术哲学引论》一书中曾指出:“人工自然的特点及其演化过程、人工自然的意义及其带来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自然改造论和技术哲学的中心内容。”人类通过工程技术的实践,创造了人工化了的自然。而在改造的过程中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与技术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依据现象学的还原,我们认为技术对应的是人工自然的创造亦是对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在控制、改造天然自然或人工自然的过程中发挥技术造物的功能。人类在使用技术的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技术的最本质特征,即技术是对天然自然、人工自然的控制与改造。“技术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人工化转换。这是技术的功能特征,是技术的最基本的特征。”
马克思曾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而正是在劳动的过程中,技术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人工化转换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并逐渐形成了技术知识、技术操作、技术手段等。但是不能孤立的认为技术知识、技术操作、技术手段等就是技术,而是将技术纳入控制与改造天然与人工自然这一范畴内才能体现出技术最本质的内涵。“技术的原理、技术的手段、技术的工艺、技术的操作,只是组成技术的要素。而不是技术的整体。只有当这些因素组成一个特定的控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时,才可称之为一种技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工物的实现是人们利用工程技术目的性施加的结果,所以“一项技术乃是人们为了一个特定目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的原理,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自然实行控制和改造过程的总和。这种过程不仅是人所创造的,而且又是由人来操作和控制而实现的。”
将工程技术作为一种过程来认识,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的改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对自然的改造所形成的不同层次的自然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所在。与此同时,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更是在特定的社会中进行的。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资本逻辑范围不断扩大,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对自然产生破坏,这主要表现为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因此,在厘清了工程技术与人工自然的动态关系之后,就必须探讨特定的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对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影响。
三、资本逻辑下工程技术的使用
资本逻辑。是指资本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不断扩张的自由本性。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资本的这种逐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本逻辑的作用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其起作用的范围和领域空前扩大。人类通过技术实践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正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介入从而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
资本逻辑下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矛盾加剧从而导致生态危机。对于资本,马克思始终强调资本是生产关系。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不仅限于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层上去分析,重要的是从特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来分析,而作为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技也应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去分析。
在与人工自然的动态过程中。科学技术本身体现的是人类认识天然自然和改造天然自然的能力和过程。通过科学发现,人们认识了天然自然并将其转化为人化自然,通过技术发明,人们实现了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目的性的施加。使人工物得以实现。但是在资本逻辑下,科技成为资本逐利及剥削劳动的有力武器。马克思指出:“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在工程技术造物的过程中,人们虽然创造出了对象性的存在,展示了人的本质,但是在创造的过程始终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完成。而在资本逻辑盛行的社会中,工程技术的使用必然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资本逻辑的运行并不是自发的,它必须要找到一个人格化的代表来逐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性质时,不仅提出了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资本人格化这个历史范畴,而且还对资本人格化的实质作了科学的界定。马克思指出:“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格化机制与主导生产要素及其是不断变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产业革命后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成为主导生产要素,于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为特征的生产力要素的人格化机制应运而生。
正是在资本逻辑生产方式下。资本家成为了科技的人格化代表,在利用工程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资本的增值性要求使资本家不顾生态环境的不可逆及物质的有限性,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大肆的汲取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从而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
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三大形态时曾提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而立足于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市场经济历史阶段。当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也处于资本逻辑的体系中。因此,中国的资本运转,依然体现了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表现为跨国企业带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产力进步的同时,在资本逻辑作用下科技的异化功能、不完全转化过程也逐渐显现出来。而作为我国民族企业,仍然在资本逻辑下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生产,资本借助科技的改造与创造功能不断增值,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资本逻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社会主义的法律处罚资本对公有制的非法侵害,限制资本对广大人民利益的剥夺,社会主义道德谴责资本的损人利己行为。科技进步将用来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增进福利服务。”通过对资本逻辑下的生态危机揭示。并不是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摒弃资本。而是要强调在资本逻辑下人们在使用工程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让工程技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挥促进生产力进步与创造财富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下应加强对资本逻辑的消极作用的限制。
四、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生态自然
马克思的自然观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类自身走出生存困境、摆脱生态危机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亦是自然转化过程中的畸婴,更是人性的危机、精神世界以及生存世界的危机,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探讨及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梳理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首先,要明确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马克思看来,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互为存在的关系。割裂了人与自然界的互为存在,也就割裂了人与自然界的本质同一性,否认了人之为人的存在。因此,人们要摆脱生存危机,就必须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向。像善待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其次,要树立全面的生产观。生产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发源地,也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但生产是一个多元复合体。社会发展也必然是一个多重生产的综合发展过程。全面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马克思明确指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这就提出了生产的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两个尺度的问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础上,才能生产自己的社会关系以及人本身的生产,所以协调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对全球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树立自然资源“适度消费”理念。
任何社会形态下的经济活动都是一个资源的“消费”过程。在福斯特看来,一方面,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费的经济扩张主义方式,虽然增加了生产,但实质上既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也不能消除全球性贫困;另一方面,摒弃经济扩张主义生产增长方式并非要否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为片面要求保护环境而否定经济增长也是不现实的。要现实地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问题,只有坚持生态学的“适度消费”原则,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对大众为物质福利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理解,而现在这种斗争则日益呈现出更加广阔而完整的环境背景。
2.借助“民主化的国家政权”力量实施生态转化战略。
在现代社会,国家是一切经济生活的主导要素,发挥现代国家对生态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现实力量,无意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器。对此,福斯特认为,始于20世纪80年代环保主义者为拯救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最后几片原始森林所进行的艰苦斗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目标单一的环保主义者没有走出“阶级与生态的两难困境”:既与反生态的资本对抗,又与追求经济生活满足的工人对抗。基于此,福斯特就环保运动中始终存在的生存就业与自然保护的矛盾提出了一个大致的解决方案:发动大规模环保运动的直接途径,就是要通过生态转化——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规划新的与自然合作的关系——从每次生态斗争核心努力解决就业与环保之间看似难以处理的冲突。在福斯特看来,实施国家层面上协作行动的生态转化战略是寻求一定范围内的将经济盈余输入生态转化目标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借助新型民主化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一场盛会变革以消弱国家与资本的合作关系。
3.通过环境革命祛除“更高的不道德”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危机是一种伦理价值观上的“道德问题”。基于此,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在对全球生态危机深刻反思之后,从文化价值观的视域出发,主张进行一场生态伦理价值领域的道德革命。对此,福斯特认为,这种生态伦理价值观本质就是“绿色思维”,因而他在赞同土地伦理学理论关于道德改革设想的同时,也指出其在根本上没有认识当下社会形态的“生物圈文化”所阐述的“更高的不道德”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在福斯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更高的不道德”具有“厚颜无耻”崇拜财富而不顾引发贫穷和生态危机的现实表现,尤其是由于“更高的不道德”的高度制度化,从而导致了其他社会伦理道德和规范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无奈让位”。因此,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进行程度与规模堪比工业革命的“环境革命”,建构了一个超越并取代资本主义“更高的不道德”的生态文化多元性世界,这个世界是根植于公共道德且与地球及其生活环境和谐一致的。根据福斯特的思维逻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的实践中,要做到正确处理人与周匝环境的关系,就必须要在观念领域进行一场彻底的“环境革命”,凸显生态文化价值的实践理性,把生态资源的价值理论与技术理性有机统一起来;并且在突出人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本质力量的同时,要尊重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客体能动性,形成生态资源与文化多样性的理想局面,进而促进人与生态环境的更普遍、更完全、更协调一致的自由发展。
4.克服技术理性的一统优势寻求社会生产方式与环境的协调一致
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必然性是一种“杰文斯悖论”:作为以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和增长为首要目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始终依赖“技术革新”,因为只有像蒸汽机、铁路、汽车这样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才有可能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集聚资本,从而有利于“资本”去改变生产结构。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技术依赖惯性的研究,福斯特认为,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危机,“技术的魔杖”已经失灵。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仅仅局限于我们是否能在现有生产框架内开发出更高效率的技术是毫无意义的,这就好像把我们整个生产体制连同其非理性、浪费和剥削进行了“升级”而已。因此,他认为,解决生态问题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手段不是技术,而应该是社会经济制度本身。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下,与环境建立可持续关系的社会生产方式是存在的,只是社会生产关系阻碍了这种变革。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业已超越资本主义本质的、可持续性的、符合生态原则的“发达的社会经济体制”。因此,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就必须绕过杰文斯的结论,沿着经典作家描绘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造社会生产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支配力量不是追逐利润,而是要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39.
[关键词]异化消费;虚假需要;消费批判;制度批判
生态学的消费价值观,是在对生态危机形成根源的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和中间桥梁,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政治制度联结起来,最终使对生态危机的批判转化成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新形态。
一
在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中,“消费”作为联系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桥梁,构成了其理论演进的重要基础。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的趋势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对异化消费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和根源。
西方生态学理论家认为,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合乎逻辑的对应现象。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因而使人们逐渐变得越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正如本·阿格尔所说,“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具体而言,人们在单调、乏味、无聊的工作中,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而是不自由的。于是人们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消费领域,试图通过消费行为来补偿劳动中的这一不足。因为在消费领域里,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人可以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而仿佛是自由的。在异化的条件下,消费变成了人们逃避劳动痛苦和不幸的避难所,幸福被等同于消费,幸福的大小则取决于消费物品的价值和数量。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消费成了一种病态行为,一种对物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世界上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进入了人的消费范围,成为人的消费对象。然而诡异的是,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为了消费更多、更新和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人们只能通过更高强度的异化劳动来获得更多的金钱,从而满足自己永元止境的欲求。因而,在当代,消费异化已成为各种异化的集合点:在经济上,它与劳动异化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成为劳动异化得以继续存在并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政治上,它消解了人们的斗争意识,增加了人们对制度的合法性认同,从而支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延续。
西方生态学理论家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无限生产、异化消费和虚假需要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的无限生产是最初的推动力和源泉,虚假需要和异化消费既是其结果,又是从内外两个方面形成新的推动力,它们以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作为支撑,互相推动、交融并进,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生存的动力。具体而言,在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动力的推动下,为了防止生产出现“过剩”,维持资本的继续增殖,消费变成了新的生产力。消费成为生产和销售的唯一目的,生产者的利益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将奢侈品转化为“必需品”。此时的生产不但为利润而制造消费品,而且还必须同时为利润而创造需要。需要不再是源于人的内心,而是变成完全由外部制造出来的虚假的东西,消费成了需要满足的唯一方式,并变异为生产扩张的内在动力。
在生态学者中,最早也是最系统地论述异化消费与异化需要的是莱斯。他在其著名的《满足的极限》一书中发挥了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观点,尖锐地批判了现代工业社会把需要的满足等同于无休止的消费的观念。莱斯认为,我们必须把人的需求问题看作是生态相互作用的更大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指出,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需要被系统地导向了商品消费领域。人们在快速变化的商品和服务中不断地重新定义他们的需要,并且用不断增长的消费来补偿其他生活领域,特别是劳动领域遭受的挫折,并最终将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然而,数量众多的新商品,在承诺满足需要的同时也相对从前的商品提升了不满足的感觉。需求和商品之间快速的相互作用带给个人的是一系列持续变化的满足和不满足感。换句话说,“这样的社会被经济层面上激增的财富与个人层面上的匮乏的体验之间的永恒矛盾所困扰。无论多么勤勉地或多么成功地寻找到不断增长的资源和能源的供应,也不能解决这一矛盾。”总之,对商品的疯狂消费并没有使人变得更快乐,反而变得更痛苦和迷惑。因此,他强调,对于这种传统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变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在消费领域以外的其他活动领域如生产领域中寻找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本·阿格尔认为,理解社会变革运动背后的、在解决严重制度危机过程中产生的基本原理来说,需求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而所谓的异化消费的特征就在于:“(1)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2)人们把关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为了不断刺激人们去消费,资本借助了广告这一强有力的工具,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广告为媒介而变得十分复杂,同时人们则把需要的满足几乎完全等同于了消费。然而,人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但无止境的物质王国则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永远过着物质丰裕的生活的期望必然会破灭,而这又将促使人们审视自我的需求和价值观,反思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于是,变革的力量将在这种被阿格尔称之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中应运而生。
总之,生态学以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消费现象及其后果的批判为基础,通过揭示生产、消费、需求、商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了异化消费及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将消费批判纳入到了其制度批判的体系之中。
二
生态学者之所以重视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不仅因为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通过对消费实行操纵和调节,大大延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而这正是生态学研究和批判的重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对消费的控制过程及其造成的社会和生态后果,他们将异化、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异化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应有的逻辑所致,从而将消费批判与制度批判结合起来。这也成为了生态学与其他西方绿色政治思潮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
他们认为,异化消费在马克思所在的时代不曾出现,它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国家为了防止经济危机普遍实行干预和调控的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已设法将经济危机的趋势转移到消费领域,正是通过对消费实行操纵和调节,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寿命。
首先,无限生产与异化消费互相促进,通过大量消耗商品和服务,为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这正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必需的,它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为维持较高的利润率、转移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福斯特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资本追求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主要是为了满足由市场力量所产生的那些虚浮的消费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利润增长和扩张需要,厂家不断制造出新奇的物品和服务,并通过广告和文化灌输等手段不断地制造虚假需求,迫使人们不断地购买、不断地消费,从而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依赖性,稳固了资本主义统治的经济基础。
其次,消费异化掩盖了社会的差别和矛盾,瓦解了人们的斗志,从而增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这是异化消费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现代主体作为一个消费者,无论是他的需求还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都是由资本主义商品体系结构性地规定了的。因而,人们一旦陷入了物质至上的“虚假需要”,便会把自身的需求与商品体系“一体化”。这种一体化集中表现为“需求的一体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大量消费它所生产的产品,现在它成功地把这种需求转化为普通人自身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变成了个人本能的需求。这种需求的一体化又产生了利益的一体化,一旦个人把自己的需求与商品体系结合在一起,他们便不再能否定这一体系,因为这无异于否定自身,这样他就彻底失去了挑战既定社会秩序的能力。这一动态过程使现代资产阶级找到了新的统治合法性依据,统治者通过向个人提供几乎是源源不断的商品,不仅使统治者、资本家过着丰裕的生活,而且使工人和他们享受着看起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工人阶级在平等的假象中被同化和融合了,对这个制度的反抗要求消失了,统治者通过对消费实行控制成功地延长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寿命。
然而,无限扩张的资本主义和有限的生态系统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矛盾冲突。在生态学者看来,生产的无限增长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预示着人类资源极限的快速到来,以及生存环境的无可逆转的破坏。因为消费经济是以现代工业和技术为发展基础的,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无止境的物质欲求,它专注于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不断地向“自然界”透支,其结果是人类将为维持这种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环境、能源和生态后果支付必要的代价。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这种经济无限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给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它们便因此成为了资产阶级极力倡导的“理想类型”,从发达国家辐射到发展中国家,进而成为了全球所公认的最佳发展模式。“不消费就衰退”成为了当今社会似乎无懈可击的道德逻辑,消费甚至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项公民义务。然而,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今世界,充其量只占全球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的原料、能源及其它资源占世界产量的4/5,如果把这些国家所具有的人均资源、能源消费水平推广到全球所有居民,将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压力,以至于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因此,“正是在发达国家中被不同程度地制度化,并通过经济高压和意识形态灌输在其它国家被提升为普遍理想的高集约市场秩序的社会实践,要为对地球上可利用资源的严重剥夺负责;为依赖于能源密集型的农业而生活的人类现在的生存状况而负责;为向生态圈排人大量的有毒物质而负责。”
由此可见,生态学一直主张将异化、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异化和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应有的逻辑所致,因而要克服这种异化和危机就必须粉碎这种逻辑本身。他们立足于的立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特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具有双重矛盾,其中第二重矛盾是指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其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必然不断地进行自我扩张,但是自然界本身是无法进行自我扩张的,这就意味着追求无限增长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必然会受到生态制约,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因此,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生态上具有不可持续性。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中则用“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来说明这种必然性。“物质变换裂缝”就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以追求利润为基础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中断,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一书中,福斯特更加明确地肯定生态和资本主义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领域。本·阿格尔则通过阐述当代资本主义维系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变化,来揭示生态危机的必然性。阿格尔指出当代资产阶级通过向人们许诺提供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商品,并控制和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使人们沉溺于商品消费之中,从而维系了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具有不断扩张的趋势,进而产生生态问题。
三
关于如何消除人的异化(包括异化劳动、异化需要和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问题,生态学认为,只有从生产和消费(需要)两方面入手,从经济运行和制度框架两个层面着眼,通过社会结构变革和价值观重塑的双重变革,创造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和人的异化问题。
莱斯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着重论述了这种摆脱异化和危机的途径问题。他认为尽管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人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发挥与人的真正满足和幸福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人的多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根本用不着非要由过分专门化的商品和服务来提供。因此,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创造出一种能促进人们在其中直接参与与满足自己需要有关活动的环境。他主张通过非等级制的、以全体为基础的联合体结构来组织劳动,使每个人在自由和自主的条件下决定自己的需要,使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全面实现,使一切个人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真正满足具有丰富的意义,由此实现表达需要和满足需要方式的彻底变革。
在制度层面,他通过批判地分析穆勒的“稳态国家”思想和伊利奇的“交往社会”等传统替代方案,提出了要建立一个替代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较易于生存的社会,“即把工业发达的各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其目标是减低商品作为满足人的需求的因素的重要地位和把按人口平均计算需要的能源及物质减到最低限度。”他同时强调,较易于生存的社会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作为社会变革的一个有力的动态阶段重新改变社会政策,使其抛弃幸福的量的标准,而采用质的标准;它并不总是以增长、稳定或下降的经济形势为特征,而更迫切的是重新配置资源和改变社会政策的方向,使满足需求的问题不再被完全看作是消费活动的功能。在这个社会中,有一系列消除贫困的相关政策,不会让人们回到过去那种以穷乡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环境中去;在这个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商品和市场交换,只是消费不再是满足需要的唯一方式,人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拥有选择权;在这个社会中,仍然需要科学技术并享受其成果,只是科学技术也由集中化、垄断化的使用方式走向分散化。
阿格尔则明确指出,“生态学的目的也是双重的。它要设计打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社会主义的未来。过度生产将通过分散工业生产和降低工业生产的规模来克服;过度消费将用向人类提供有意义的、非异化劳动(这种劳动是小规模的、民主管理的生产者联合体的劳动)的办法来克服。”他认为变革的希望就蕴含在“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中,这种辩证法指的是:在工业繁荣和物质相对丰裕的时期,本以为可以真的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情况发生危机,而这不管愿意与否无疑将引起人们对满足方式从根本上重新进行评价。他特别指出,“这一过程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1)生态系统无力支撑无限增长,从而将需要缩减旨在为人的消费提供源源不断商品的工业生产;(2)这种情况将需要人们首先缩减自己的需求,最终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方式,从而改变那种把幸福完全等同于受广告操纵的消费的观念;(3)对需求方式的这种重新思考可以使异化消费变成我们称为‘生产性闲暇’和‘创造性劳动’的现象。”人们将不再把这种劳动看作是获得应用于未来消费的财富的源泉,而可以在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价值。
阿格尔进一步提出,要用“分散化”、“非官僚化”和“工人管理”等具体措施来克服异化消费及生态危机。他指出,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既适用于技术(生产)过程又适用于社会和政治过程。通过使现代生活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我们就可以保护环境的不受破坏的完整性(限制工业增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从性质上改变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他认为分散化和非官僚化是两个相伴而生的概念,“凡在有技术分散化形成小规模技术的地方,劳动过程的民主化都起因于工业组织的非官僚化。离开了一个就没有另一个。”另外,通过对南斯拉夫的工人管理和工人自治的经验的考察,阿格尔提出应把强加的资本主义控制转变为自我施加的工人管理。他进而提出小规模、非官僚化、集体组织的生产将成为目的本身,而这些只有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同时具有必要性程度的非官僚化)的制度下才能实现,从而最终将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双重目标与传统的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目标联系起来,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摘要:《灰色夜枭》这部电影是1999年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导演,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以加拿大的一处原始森林为背景拍摄的一部保护大自然、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电影。主人公通过的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生态危机,反映了主人公要求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 《灰色夜枭》、生态批评、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4-0225-02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度也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地球上的生物正受到生存环境的威胁。生态批评的崛起充分的证实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全人类进步的标志。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发挥了极其大的影响力并表现了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灰色夜枭》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来,根据原有的事件,并加以延伸,生动地演绎了主人公阿齐在原始森林过着犹如原始人的生活,以及表现他与动物伙伴间特殊的沟通方式。灰枭阿齐生于英国的黑斯廷斯,他童年郁郁寡欢,他向往印第安人的与自然融合为一,梦想当一名印第安人。1906年,在他18岁的时候,他离开英国前往加拿大的北方丛林过起了真正的印第安生活,伐木造房,打猎糊口,其他日用品靠出卖毛皮来换取。在印第安人部落中的生活,他当了一名设陷阱捕兽的猎人。本文试从生态宏观视角来剖析《灰色夜枭》中所展现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制约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探求该电影给我们的生态启示。
一、《灰色夜枭》中展现的生态思想
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却满足不了人类自身贪婪的欲望。无限度的利用大自然创造各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循环---物种的濒临灭绝、资源的过度开采、全球气候变暖、空气及水等资源的污染等。人类物质和科技的进步与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不同步不和谐的现象已骤然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灾难的威胁。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是时代的产物。生态批评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文学批评形式,生态批评深刻影响着全世界的文学界并广泛出现在各国。而广为接受的是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人彻丽尔・格罗特费尔蒂对它的定义:“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1]生态批评是人类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种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意识的价值体现。具有责任和意识的批评家充分地认识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从主观和宏观的角度去关注拯救地球。从思想文化的领域来看生态批评是一种艺术的文化批评具有独特的存在意义及价值,从各个社会文化因素引导人的思想、意识、用一种宏观的眼光是探索去发现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改变全世界及社会的发展机制模式,进一步深入分析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制约性,将分析的理论与实际的文学研究充分的结合,体现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化和统一化。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莱文说:“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2]
《灰色夜枭》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关于环保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尤其是影片中阿齐和女主角所提倡的对海狸的保护,因为海狸的数量因大量成年海狸被捕杀去做海狸皮帽且幼年海狸又没法独自生存而减少。虽然当阿齐的身份被公之于世后,人们对海狸保护以及其他环境保护的行动被搁置,但是最终在阿齐去世后的几年后,人们还是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阿齐虽然不是真正的印第安人,但他为了阻止那些滥杀珍贵动物的人们,为了保护原始的大自然,不惜一切地向人们宣告呼喊,“拯救自己就是拯救自然”。他身份的做假跟他为环保所做的贡献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他这样的人应该让人肃然起敬。
二、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的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主要受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生态环境的问题实质就是人类主宰一切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统治地位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机制制约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西方的思维模式形成决定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以一种二元对立思想来划分主体和客体即:人类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就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并且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自以为凌驾于自然界万物之上,进而将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视作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控制与被控制的二元对立关系。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不仅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且企图凌驾于自然之上,为利益不惜牺牲环境,不顾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肆意的开发、控制、占有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打破了万物的规律,物极必反,最终造成人类自身的悲剧。
生态批评家雷切尔卡森指出,“生态危机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3]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恩格斯曾经说过:“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的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4]这一语道出了人们在追逐经济利益中表现出来的短视性、急功近利行为。换言之,就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或无视对自然、社会的长远影响。对自然采取只破坏不建设、只索取不补偿、只污染不治理的态度。
在《灰色夜枭》前半部分,主人公阿齐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为了自己的利益, 以捕杀森林动物来换取钱财还债。后来,由于受到妻子的影响,成为海狸的保护者,最终建立了一种与自然亲近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解构了长期支配人类思维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打破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使得阿齐明确认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员应当对自然承担的责任,把保护原始森林环境看作自己的责任。另外,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支配下,一些无良的毛皮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破坏他所在的加拿大原始森林,以获得动物的皮毛,并将猎枪和炸药等破坏带进与世无争的森林,森林遭受了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的威胁,森林生态正在恶化。阿齐愈看清楚他们贪婪的面目,愈觉得必须阻止情况恶化。通过写书、各地演讲等号召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反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帮助人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制约,重新构建全新的生态价值观,敬畏自然,尊重他人,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三、《灰色夜枭》的生态启示
《灰色夜枭》是一部非常好的保护环境和动物的宣传警示影片,阿齐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生活在今天生态危机此起彼伏的当代人以生态启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永远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精神压抑恐慌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态法则的无知,更是资本主义对利益看重超于一切。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倡导的价值观曾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科技前进的步伐。人类价值观的转变使人更加不注重生态的平衡与自然的法则,没有 以可持续的宏观视角去看待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当人类满足了物质需求却感到一种价值失落和精神恐慌,这种失落和恐慌让人类又开始向往和谐平衡的生存环境。梭罗认为,“人的发展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是人格的提升,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也越来越和谐”[6]。
人类中心主义自造成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危机,阿齐以印第安人的身份到各处宣讲,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努力,警示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批判人们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思想。虽然他的印第安人的身份受到质疑,遭到调查,但他为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努力是无法抹去的。人类价值观的偏差、精神恐慌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是紧密联系相关的,这表明我们就是要从文化、价值观等一系列的社会及社会关系根源入手来根治解决当今环境问题。遵循大自然的可持续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就是保护我们全人类,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更应该维护保护自己的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王诺. 生态批评:发展和渊源[J].文艺研究 2002,(03)
[2]、朱新福.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J].当代外国文学 2003,(1)
[3]、马凌. 征服与回归: 近代生态思想的文学渊源[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4]、岩佐茂. 环境的思想[M].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完美风暴》中的觉醒在生态影视作品《完美风暴》的开始,盖尔号的船长比利就为我们带来了以下诗情画意的职业生涯的描述:“蔚蓝色的海洋上的雾气逐渐消散,扬起了航帆,拉动了船上的绳索,我们高兴地向南部的海峡快速的航行。我们的航船经过了十磅岛,也回到了我们儿时曾经溜冰的尼罗塘,我们兴奋地向守塔的灯卫拉响了汽笛来打招呼,海鸟在蔚蓝色的海洋上尽情地翱翔,浪花拍打着我们的桅杆和我们高兴地打招呼……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和奇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漂亮的自然景色吗?”从船长比利诗情画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是心存热爱和感激之情。然而,生活的清苦和运气的倒流,船员们的海上收入也越来越少了。在外人的冷嘲热讽之中,盖尔号的船员将自己的航船驶出了自己原本打捞作业的区域,在短暂的休息后向无私的海洋母亲再次伸出了贪婪的双手,在人类狂妄的自信的支撑下,船员们航船来到了遥远的且天气变化莫测的弗兰明什角,在这广袤的海洋深处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丰富的鱼群,在表面上取得了伟大性的胜利。与此同时带给船员们的是自然界的疯狂报复,水手的意外落水,鲨鱼的猛烈进攻,海洋风暴阻挡了返航的路程,此时的大自然似乎和人类一样具有意识,对人类的无限制的贪婪欲望进行了深刻的警告,在最后,船员也没有将自己对于海洋的战胜品带回来,相反的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部改编真实故事的生态主题的电影在很多故事情节上和《老人与海》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都不约而同地用硬汉征服自然的形象去塑造了船长比利,并让他们对于大自然的贪婪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而通过影片告诉我们,人类是终究无法战胜自然的,无论他们表面上从自然界索取了多少财富,最终自然都会用更加严酷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惩罚。
二、生态伦理在影片
《猩球崛起》中的发展如果说生态意识是在影片《完美风暴》中是觉醒的开始,那么在2011年上映的生态危机影视主题的《猩球崛起》是生态伦理在影视作品中的继续发展,也是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影视作品的继续探讨。在影片《猩球崛起》中,自私贪婪的人类为了研制自己认为新型的科技技术成果,不惜一切代价向自然界开始了疯狂的掠夺,同时不顾亲情地向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大开杀戒,在自己得意洋洋沉醉于科学技术得到最新开发的同时,意想不到的后果也发生了,在科学技术研制开发的过程中,大猩猩进化了,成为和人类一样具备聪明才智的生命体,并且为了自己种族的利益和人类展开了生死较量。人类总是把自己鼓吹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体,因此就可以控制这个世界上其他物种的生杀大权,甚至连自己最为亲近的黑猩猩也不放过。为了满足人类永无止境的贪婪欲望,心狠手辣的人类把可爱的动物关进牢笼里,送进了动物馆观赏,或者送到实验室做实验,对其他物种的生存权肆无忌惮地摧毁,可是一旦动物触犯了人类的生存利益,人类就会变得极度的仇视和憎恨,甚至想尽各种办法企图把这种力量消灭掉。但是人类最终还是被自己表面上的优越感蒙蔽了,狂妄的人类的飞机被手无寸铁的猿族不费吹灰之力击败了,成为可悲、自私的小丑形象。影片《猩球崛起》中运用全新的动物的视角对人类疯狂对大自然进行掠夺这一行为进行了深深地控诉,稍微有良知的人们在看过影片后都会被这部影片带入一种深深的自责中。影片《猩球崛起》中对于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深刻的透视,为生态主题影视作品由伦理道德的层面向更深层次的伦理生态批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生态信仰在影片
《阿凡达》中的成熟以往的西方影视作品中,基督教几乎是所有影视作品的惟一信仰理念,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者,是上帝模样的再现,并被赋予了管理人世间一切事务的权利。而且无论人类在自然界中犯了任何错误,只要在慈爱的上帝面前进行忏悔,都会得到宽大慈善的主的原谅和宽恕。所以,在西方的基督教信仰的思想体系中,人类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统治者,而这种统治主要是通过开发研制高新科学技术成果体现出来的。但是在影视作品《阿凡达》中首次打破了这种西方传统的生态信仰的局限。在生态主题电影《阿凡达》中,西方首次打破了原先信仰的局限,开始接受东方神秘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信仰理念,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魔力无穷的潘多拉式的星球。在这个魔力无穷的星球上,灵魂树是一切生命的载体,所有物种都通过灵魂树可以自由的交谈。纳威人的信仰:万物都是平等的,也是潘多拉星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人类和各个物种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他们在圣母面前是平等的,圣母不会偏袒他们其中任何的一方,因为圣母的职责只在于维护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于是传统的生态信仰观念就在这部影片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面是相信自己开发研制的高科技可以控制一切的自高自大的地球人在自己开发研制了高科技武器后毁灭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并开始进攻潘多拉星球;一面是厌恶了现代文明下的无休止的掠夺和破坏的纳威人,依旧相信自然力量的,依然相信灵魂树和圣母,向地球的殖民主义者展开了家园保卫战,纳威人最终取得了完全性的胜利。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影片反映的是生态危机下生态信仰的冲突,但是依靠自然之力战胜一切的思想内涵不容置疑。伴随着西方生态危机主题的影视作品的快速发展,西方也开始从东方生态信仰文明之中发掘创作的灵感,为人类的生态信仰开辟新的途径。
四、精神生态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