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

时间:2023-07-02 09:42:51

导语:在水利工程生态效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

第1篇

1.1生态效益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这主要是指在进行水利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处理好工作同人类,生态系统同周边的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工程系统施工必须依据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来进行相关水利工程活动。逐渐转变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而将其变为集合工程效益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后发效益。

1.2共生互补原则

共生具体而言是指共同生存与合作,从而实现互惠互利的现象。而工程在进行施工以及运行的处理方面采用手段共同生存的方法,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规划以及协调,以此来,构建起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平等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效益方面的最优的配合,这就是共生与互补的原则。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比如土地利用方面:工程在开工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废气物,这时需要占地来堆放,与此同时还需要占地进行建设,如果将其分开考虑,则会构成两个割裂开来的土地占用系统,这时可以将两者结合,来形成共生土地系统,一方面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在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节约劳力以及资金。

1.3主体空间利用原则

在这里主要包含生物种群的分布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来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理论来提出。众所周知,生物种群主要分布有平面以及垂直分布这两种格局,要结合生态工程的对象以及目的,来进行生物种群的安排,从而帮助水利工程来实现其预先的效益。而主体空间的利用原则则主要是为了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总体布置之中施工区域的空间组织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统筹兼顾土地的合理利用与水流上的有效控制。

二、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系统的有效分析

2.1系统的总体目标

这主要是由于人的施工活动同周边的社会经济环境,主要通过人口流、物质流以及能量流与价值流来进行流通,同时取得联系,以此来形成有效地水利施工区域的生态工程系统。而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态与工程效益的有效组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投入,降低工程对于环境不好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2.2系统结构优化

由于人的施工活动会对周边的生态以及社会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是通过人口流、物质流以及能量流等来获得联系,以此来构成水利施工区的生态工程系统。而系统的总体目标是为了有效地结合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需要尊重相关经济规律以及生态学的原理,在运行目标的基础之上,来获得生态系统结构的最优结果。开挖时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而开挖自身也会产生一些水土流失,因此需要进行填平,以此而构成全新的生产以及生活用地,还有一些机械和动力上的应用。在通过一些环保以及法规上面的要求,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资源。

2.3系统控制变量的识别

在实际生活中,要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特点,参考水流、土地、资金以及施工活动等方面的因素,在此之中要首要考虑到土地利用与水利控制这方面的因素。而系统输入变量包含上流的径流与下游的用水量,还包含工程用料以及开挖的弃渣量等。为了有效的解决下游的用水量以及环境改善方面的工程费用,需要综合的对土地进行征用,同时分析成本和效益,将输出量作为工程和生态效益的具体经济指标。

2.4系统边界的确认

系统边界具有比较稳定的生态条件,而主要包含土地面积、下游方面的用水以及环境质量方面等,具体的施工管理则主要包含资金、人力以及进度与质量方面,在此外还有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方面上的要求。

三、结束语

第2篇

通过对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噪音污染、废弃物污染、地质环境破坏、以及空气和水域的污染,以上各种因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的具体原因,本文下面将具体介绍。

1.1水利建设的噪音污染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噪音污染是一项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污染源来自工程设备和工程设施的操作,例如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转,载货车辆的频繁出入,爆破施工作业等。这些噪音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带来极大的影响,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

1.2施工中的废弃物污染

因水利工程属于比较大型的建设项目,需要相关人员在建筑地进行常驻,通常因施工人员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固体废弃物和建筑残渣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而造成的占用土地资源,增多空气悬浮物、水体严重污染等问题比比皆是。对堆积废弃物的不及时清理在给环境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1.3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的出发点是为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是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疏漏,也造成一定的次生灾害,例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都是施工中的拦河筑坝、开山炸石等对区域内的地质进行改造导致的。水利资源建设在改变原来的地质性质的同时也占用了一定的资源空间,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1.4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原因包括施工车辆进出场地产生的尾气排放、大型机器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气、开山炸石等爆破操作产生的灰尘,以及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灰尘等。这些不但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呼吸道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对附近农田、牲畜带来严重的威胁。

1.5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水利施工过程中对水域的影响表现在:第一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污水渗透到地下,引起地下水的大面积污染;第二施工设备维修中产生含有大量污油的废水,不及时处理会对人体和土地资源带来危害;第三人工建筑蓄水在拦截一定水资源的情况下,会造成下游的水量分布不均;第四拦河建坝工程容易使周围土地呈现盐碱化状态;第五部分区域因为人造水域的影响而被淹没。

2.生态工程原理的遵守原则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想引入生态工程原理,达到有保护环境的目的,通常需要遵守共生互补原则、主体空间利用原则、循环利用原则、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原则等四个基本原因。

2.1互惠互利的共生互补原则

共生互补原则即水利施工方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遵循的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原则,对所占用的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另外相关人员在对生态环境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规划工作,以此来构建与自然环境和谐平等的关系,实现效益的最优配合。

2.2主体空间利用原则

主体空间利用原则即根据物种种群分布为平面和垂直的模式特点提出的原则,遵循该原则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可以实现对物种种群的合同安排,并建立物质的分级、多层次利用体系。主体空间依据相关群落的共生关系以及生物几圈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效的解决空间组织结构面临的困难,因此,人们可以以此原理实现工程建设格局和生态系统的相适应,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水流等资源。

2.3利用循环可再生原则

循环可再生原则能有效的实现生态效应,降低建设成本。在水利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在遵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对施工中出现的废弃物以及剩余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以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目的。

2.4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努力保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才能在水利建设的发展道路上持续前进,在加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规范水利工程建设,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社会的进步要求施工单位在建设时转变思维方式,从环境角度出发,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3.水利工程建设中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

根据上文中提到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生态工程在实际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将生态工程原理引入到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进而有效的解决因施工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本文下面介绍具体的解决策略。

3.1水利建设前期进行规划

在水利建设的前期,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按照当地地质结构,自然资源等综合方面进行勘测并开展长期的规划,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使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规范施工,以此为不破坏环境的基本前提。

3.2树立保护环境意识

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让每一个在进行水利工程实施的人员以身作则为环保尽力,以减少在施工中对生态环境进行的破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开山炸石等工作对周围生活的人群造成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对于施工中所产生的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加强在施工中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实施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

3.3建立完善管理体制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或不良习惯而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对其进行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此外,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做好生态补偿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减少生物资源的消失。

3.4建立生态工程体系

建立生态工程体系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将工程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牵连,能够有效的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生态资源的使用,进而在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减少使用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有效的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

4.结语

第3篇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与流域内的单个水利工程项目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影响、制约。需要特别注重的是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其他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工程项目有着很大关联。生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有着较深程度的影响,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流域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发展也有着较深影响,影响不仅表现在积极层面,同时也会表现在消极层面。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筹划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尽可能地消除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难度性较高,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量较大。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能够获得的效益是无法确定的。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分析 

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方面,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在汛期预防洪水灾害的影响,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提供所需求的电力能源,促进养殖产业发展等,所以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方面,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有效提河道的蓄水能力,为附近居民提供所需求的水资源,满足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程度也会不断提升,通过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更为良好地满足这些需求,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塑造优质的用水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第三方面,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具备防洪排涝功效。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生态水利工程在汛期可以储存水资源,在干旱季节释放储存的水资源,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因水资源短缺受到影响。从生态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水量进行调节,合理调配水资源,从而使得河流可以长期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仅可以避免在干旱季节出现断流情况,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汛期出现洪水灾害,通过水量的合理调配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使得工程项目建设更为良好的为经济建设发展而服务。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理论路线 

想要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要明确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的内涵。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就是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具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对周围环境发展造成任何的負面影响,充分尊重了环境的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对设计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深入到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工作开展,对收集和整理的地质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强自身对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的了解。根据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源,以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为基础,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筹划,最终创造一套完整性的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保证区域生态系统可以和谐发展。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要坚固全局和局部,对宏观、微观等内容进行科学统筹。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要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要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要求,在保障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结合生态学理论知识,对主体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密切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环境变化。生态环境中种群配置要从垂直和水平两方面进行组合配置,强化生态环境的整体循环效果。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一)生态水利的构建思路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内容,设计人员需要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水源本身只有具备良好的环境承载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区域经济效益获取需求,水源环境承载力也是评定区域环境污染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要避免过度的应用水源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要对安全体系进行综合评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体系构建是其中非常关键内容,安全体系建设程度需要满足整体区域对众多不良灾害的防护需求。 

(二)生态水利的相关技术标准 

以往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设计人员更多考虑的是工程项目建设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生态效益采取了忽略态度,没有将生态学理念和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设计进行融合,从而导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要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高度融合,结合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指标进行完善,对工程项目设计进行约束和指标,从而满足生态水利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三)施工建设控制 

施工建设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技术线路的重要控制环节,因为如果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控制不当,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区域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重视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技术控制。在生态设计阶段,要根据生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环境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生态控制规划方案,避免施工工作开展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呈现出生态化的特性,需要应用生态设计指标指导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在施工阶段需要对粉尘、灰尘扩散进行控制,可以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区域进行防护设施建设。做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定期地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大型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应用中会发出较大的噪声,所以需要对机械设备运行时间进行控制,特别是在夜晚施工时需要加强设备运行控制,避免较大噪声的出现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结语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生态设计理念,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应该以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为支撑, 从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的视角出发,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根据工程现场以及周边的实际状况, 制定适宜的生态设计方案, 从而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工程;问题

0.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该使用生态学、系统学等学科中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并且通过设计、调控,从而可以修复以及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最终可以改善环境污染,促使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得以提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能够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

1.水利生态工程的应用原则

1.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处理好水利工程与人类、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促使生态系统以及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促使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2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是一种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的现象。在处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候,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并且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协调,从而能够建立起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关系,最终能够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利用各种材料,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

2.1水环境问题

通过蓄坝拦水会影响下游的用水情况,并且水利工程施工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会使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从而会破坏当地的整个生态系统。还有一些动物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就会出现了退化等现象。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可以避免破坏当地的环境。

2.2影响着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有利而且有弊。第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建坝蓄水、打通河道等方面来对农业用田进行保护,通过雨水径流可以灌溉农田,从而使得土壤的肥沃程度得以改善。第二,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从上游而来的大量泥沙等沉积物会使得库区水位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了周围地下水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由于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此时水汽的蒸发在不断加大。

2.3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噪音问题

为了能够确保水利建设向着安全以及有序的方向进行,这就要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都是建在峡谷、山区等地方,并且也会挖填一些地段,这样做就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爆炸以及机器操作所带来的声音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4污染当地的空气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以及石灰等是其不可缺少的原料。但是由于水泥以及石灰容易挥散以及容易传播,从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会呼吸道这些有害的砌体,最终会伤害到当地居民的内部器官,并且也会威胁到当地民众以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生态水利工程的环境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生态水利工程是以满足社会经济以及利益需求为基础,从而可以促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逐渐提高,此时人们认识到虽然水利工程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求,但是在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时候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然而生态水利工程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指导,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而且也能够保护环境。

3.1共生互补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要建立平等、协调的关系,从而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把握好当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

3.2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循环再利用以及综合利用施工材料以及物品,并且要最大化的利用每一种原料以及物品。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这就要确保水利工程经济利益得到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确保水利工程中的资金可以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

3.3主体空间利用

主体空间的利用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物物种。主体空间利用的目标就是指要对施工区域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水流以及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可以科学的规划以及整体安排工程建设区域的总体规划以及布置。

3.4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标准来监控以及管理水利工程,并且严把审核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还应该将人员的责任明确,为不同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同的监测设备,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以及信息整理出来。通过对环境监控体系进行加强以及完善,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工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是比较多的,从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施工开展中的生态工程环境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并且会涉及到土地资源、水流资源以及附近居民的安全等,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其工程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遵循生态工程应用原则,最终促使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取得利益得以最大化。 [科]

【参考文献】

[1]刘晓玲.阜阳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路[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90-92.

第5篇

(1)什么是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一个统称,它包含很多内容,例如防洪、灌溉、发电、水资源保护,新建的、扩建的、修建的水利建设工程及其附属工程。也有一种解释是通过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控制和调整,达到最有利于我们的工程。这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改变,让水资源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没有水的世界不敢想象,自然界的水不完全是人类需要且适用人类的水,基于此情况,人们才大兴水利建设,控制水流,即可疏导抗洪,也可进行水资源的调配,例如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把南方充足的水资源引流到北方水资源相对较缺的地方。按照梳理工程的功能特性分类,水利工程分为防洪工程,农田工程,水利发电工程及海涂围垦工程等。这些水利工程都是根据不同地方的水资源的不同使用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在当地的作用。

(2)影响环境的因素。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对周围地质的影响、周边生活的影响和陆生生态的影响。其中对陆生生态的影响最大,关系到水域周围的生态链的建设。

(3)如何加强生态水利建设。

首先要从水利工程规划入手,提高规划水平。要全面认清开发水域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尽力做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节能。提高规划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a.要实地调查研究,尽可能的提出多种建设方案以备选择;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特色的最优方案并提出建设工程的规模,工程规模的确定一定要按照当地资源确定,切不可盲目。要请相关专业专家在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流做出勘测,在技术层面给出最准确的建议。b.政府要完善与生态水利建设有关的相关法律,对于不适宜进行大规模水利施工的区域,例如国家及地方自然保护区,著名的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遗产等区域,进行必要的保护,规定可开发建设的区域,不可开发建设的区域,同时禁止进行大规模以上的水利建设。从保护环境,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入手,对严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水利建设项目,重新考评,无法达标的建设项目,要立即停止建设,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再次破坏。c.转换开发思路,由于现阶段征地成本的日益增高,对于移民量少,占用农用地少的地方,可充分开发,甚至是100%开发,但是对于移民较多且占用耕地多的地方,可不开发或折半开发。水利工程建设不能总看眼前既得利益,也要向长远看齐。对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尽到应尽的责任。要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生态化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议

(1)在防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实行经济效益11:25:45和环境生态效益兼顾的原则,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兼得,也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利益。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破坏只需一天,但是恢复却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疏通整治河流上游、下游、周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围绕这些,进行防洪水利工程的建设。

(2)堤线布置和堤形选择的方式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

人为改变河流的流向,使河流统一化,会直接影响当地水域的物种。故,再此建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补充几点关于保护当地山川湖泊的技术要求,尽量保留当地水域应有的湿地或浅滩。在防堤宽度上尽量采取宜宽不宜窄的原则。尽量做到防堤的功能在保护土地的前提下实现。

(3)关于河流的断面的建议。

在河流断面的设计上尽量要求不要违背当地的自然河流的河床特点,避免因人为化设计河流断面导致河流的均一化。河流的断面设计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4)岸坡的防护结构。

在水利生态建设过程中,交错的岸坡防护结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因此,岸坡的防护结构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岸坡防护的设计。

(5)水利生态建设周边的环境建设,即景观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堤防工程;规划设计;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在过去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在近些年来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积极的倡导绿色环保,在各个产业的发展中都对环境保护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堤防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而我国在过去对堤防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只是关注到堤防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对于环境效益却没有给与重视。所以说在堤防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让堤防工程发挥更大的价值。

1 生态环境保护在堤防工程中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兴建主要是通过对水的调节来达到一种工程目的,而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是兴建在原有的河流水道中的,在为工农业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因为堤防工程的兴建,使得原有联系在一起的河流被隔断,改变了河流原有的走向,并且对于河道的加固处理都对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不仅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而且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所以说我国在兴建堤防工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原有的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对于水利工程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国外的很多国家早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制定了适应本国发展的法律法规,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我们国家在吸取了各国先进的理念之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制定了相应的水利工程制度,为我国的水利工程生态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我国在近些年来对于水利工程生态设计方面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各种新技术新材料都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各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在规章制度方面也不够健全,所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2 现代化堤防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考虑水利设施安全经济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生态景观的需求城市现代化防洪堤工程应与生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防洪安全的同时考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居民的休闲,有这样要求的堤防工程区别于以往的仅以防洪安全考虑的堤防工程,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称其为现代化堤防工程。

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对河道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特别是防洪与生态、景观、用地的矛盾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河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防洪保安之外,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以及河流的自然景观。因此.治理河道不仅要满足防洪要求,还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亲水和景观方面的要求。

2.1 规划原则

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在进行堤防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进行工程勘察时,除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的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2 设计原则

在堤线如置时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

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河流断面设计时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

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尽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浅滩与深潭相间。有助于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及与自然风景相协调。

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性。存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应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及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柄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在对城市水域景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尽量的保留天然景观的原貌,不要破坏这种自然状态。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秉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充分的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将人工建造工程和自然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对于生物栖息地的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

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当地生物的保护工作,尽量的不在生物的发育阶段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期要对生物的栖息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生物的生存状态相协调。在料场开挖之后,尽量的不影响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对于地形要尽量保持或者恢复,保证地表植被的生长。

结语

堤防工程在我国的工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过去的堤防工程建设中只是注重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效益却很少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那么在堤防工程设计中就将经济性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比较晚,所以说在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将堤防工程的生态建设发展的越来越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永贵,章国渊.防坡堤工程建设监理中的质量控制[j].水利水电快报,2002(3).

[2]李锐,于文利,刘学.浅谈堤防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0(2).

第7篇

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运用生态工程治理环境污染所遵循的原理以及策略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生态工程原理;水利工程;环境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舒适的提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不完善的施工体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成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运用生态工程系统确立科学完善的施工体系、优化系统结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1生态工程的运用原理

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运用生态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理:第一,循环再生的原理。将水利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维护,保证其循环利用。同时,将施工垃圾和建材废料,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二,资源合理规划原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专业的设计和规划下进行对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因地制宜建设合理的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荣。

2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对环境造成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水污染。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大量地排放施工污水,机械设备的检修过程也有废水产生,且带有油污,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水。其次,水利工程建筑中涉及到蓄水工程,水资源被拦截,从而引起下游的水资源的不均匀分配。第二,空气污染。实际施工中,车辆、机械设备的使用,大量的汽车尾气和机械废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建筑材料的装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爆破工程所产生的灰尘,不仅仅影响着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而且给附近的农田、植被等带来污染。第三,建筑废料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一般规模较大,耗材较多。施工人员需要在附近驻扎,带来一些生活垃圾,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材和残渣,这些垃圾的清理不及时,直接污染土体和水体,空中悬浮物增多,造成不利的影响。

3生态工程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1)系统结构优化。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运用生态工程原理以及具体的施工环境综合进行设计,将施工方案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制定出能够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最大化的施工方案。牢记工业时代对生态环境破环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自然资源全面地运用起来,完善资源的管理。同时明确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把控,按照相关制度和规范严格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设备使用标准以及后期工程竣工后的合规检查,同时检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否合理。利用信息的多元化和资源的规模化进行优化施工系统结构。(2)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在施工中实现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首先关于工程的设计、管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是关键。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意义,现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未来的自己,不能只顾眼前,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水利的建设,只有水利工程长远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3)科学地规划施工体系。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施工技术得到了优化、管理理念得到了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科学的规划施工体系包括规划科学的施工布局以及运用生态理念进行施工。同时,对系统的内容了如指掌,包括施工范围、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等,在环保局的明确要求中对施工的环境、占有土地面积、蓄水量等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地测评,得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4结语

水利行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是水利行业得以长期良好发展的关键。在生态工程原理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循环再生的原理、资源合理规划原理、两种效益协调发展原理,只有按照规律进行水利系统的优化,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及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作者:杜洪 单位:四川皓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袁亭.浅谈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江西建材,2013(05).

第8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Abstract: It can do a good job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summarize the years of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the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work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grasp the key link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nhanc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is good for ensuring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promote the national economy normal op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alk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和基础产业地位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因此,如何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水利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1. 1 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项目法人制度是三项制度中的主要问题,然而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存在着法人组建不规范等问题,甚至有一部分项目根本就没有进行项目法人的组建,从而造成了项目责任主体无法明确,在建设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行政干预、违反建设工程程序等现象,同时工程的资金也无法按时到位。

1. 2 项目实施前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有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管理的现象。有些监理队伍人员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 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

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3 质量监督检查不力

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 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地市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1. 4 验收工作不规范

由于建设项目数量很多,存在着按照正常程序进行验收的项目不多的现象;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往往分部工程验收不及时,从整体上影响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进度。

1. 5 工程资金

水利作为―项基础性工程,事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必须管好、用好水利建设资金。但是,在许多地方存在地方配套、自筹资金难以落实,下拨资金层层剥皮,乱支乱用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另外,也存在着工程多次转包的现象,使得工程的实体资金大量流失,进而造成大部分施工企业在为了保证其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偷工减料。

2 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2. 1 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水利管理观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实现水利现代化,使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从观念转变上抓起,即从单纯的传统建设管理理念过渡到全方位

的现代化建设管理理念。为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自觉树立现代化水利建设管理观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上,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要树立全面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水利建设工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2. 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真正把工程建设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个人,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合理组织施工;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扭转工程当事人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态度,杜绝工程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现象发生。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建设负总责。应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扎实执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2. 3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强化质量监控工作监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理工作对工程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精简职工队伍,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监理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水平。其次,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控。对重点工序

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 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 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同时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工序一律不得验收通过。

2.4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首先,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加强合同管理控制,杜绝转承包现象。

2. 5 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认真做到零事故率。

2. 6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绝付款,同时切实落实质量保证金制度。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意义重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用水需求,而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环保、高效的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帮助更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大力兴建生态水利工程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水利工作。但是,我国的由于缺乏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经验,建成的生态水利工程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规划设计者必须考虑到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并同时不能降低水利工程的原有作用,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含义及特点

1、生态水利工程的含义

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充分利用水资源,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还能防治灾害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水利工程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水利工程的范围,它能够将自然、水文、人文等因素有效的结合起来,发挥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比较独特的特点,它的规划、建设过程有别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优秀的方案,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的成本较高,生态水利工程由于要兼顾生态与效益,因此,建设环节会更加复杂,工程的建设周期较长,工艺难度较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是工程项目与生态环境联系紧密,生态水利工程有别于传统水利工程的方面就是它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把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生态效益紧密联系起来,让两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让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综合性更强,它的规划建设过程要考虑比较多的客观因素,例如位置的选择、地势条件、地下岩层结构等,综合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综合性是比较强的[1]。

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兼顾安全与效益

生态水利工程要承担的责任更多,它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不能丧失水利工程学的原理,还要对生态环境有所贡献。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工程的安全因素,生态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保证工程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具体的方法就是要制作多个规划设计方案,然后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从中选择最为优秀的方案,方案中应当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力争通过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

2、尊重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能力、整合能力,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特征,在生态学上用自组织功能来定义这种现象。自组织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能保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维持生态稳定,它的原理是基于物种的自然选择,通过自然选择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干预,充分利用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自组织功能的内涵与达尔文进化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说明生态水利工程利用自组织功能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手段,依靠自然环境的自组织功能,减少了人的工作量,同时效果也是非常的好,让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比较有序的小环境,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范围之内,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达到预期的效果[2]。

3、景观尺度及整体性规划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项目,在设计景观时,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的规划,设计的景观要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完成自身的价值,因此,景观必须要具备大尺度、长期性和保持可持续性的要素。通过大尺度的规划和建造,能够让水利工程周边的景观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景观建造的效率更高。而小范围的景观建造既不能提高建造的效率,同时也不能为生态水利工程做出贡献,与一般的水利工程没有差别。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工程周边的所有要素,将这些要素当成一个整体,从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这些要素之间相互的关系,熟悉它们之间的影响作用,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能够做出一个整体、综合的项目,周边的环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景观会更有美感和艺术性,让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更多的作用。同时,要考虑水域的易变性,水域会随着气候、人类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规划设计时要为工程设置更强的弹性,让生态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内可以适应水域的变化,保持水域内及周边环境的稳定。最后,还要考虑生态水利工程向周边扩展的问题,因为,水利工程的建造必定会影响一部分生物的生长生活习惯,在动物迁徙和植物扩散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它们的伤害,让动植物在被移动的过程中尽量保持稳定[3]。

四、注重生态的反馈作用

在规划设计和建造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相对缓慢,如果人工破坏严重,生态系统的恢复则需要很长的时间。生态环境的结构比较复杂、生物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内部稳定性也较高,对外界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如果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得到恢复的,生态系统的演替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仅靠对水域的修复是不能改变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争建造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水利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按照设计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最顶层的理想状态应是没有外界胁迫的自然生态演进状态。在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中,恢复到未受人类干扰的河流原始状态往往是不可能的,可以理解这种原始状态是自然生态演进的极限状态上限。如果没有生态修复工程,在人类活动的胁迫下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这种状态则是极限状态的下限。在这两种极限状态之间,生态修复存在着多种可能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要在规划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反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掌握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为下一步的改进过程打下基础。

【总结】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具有长远现实意义的水利项目,对人们的生活、生态环境的稳定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及周边区域的研究,掌握详细的数据,尽量减少对原有生物的破坏,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同时要坚持科学的原则,使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将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真正展现出出来,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强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设计观念,提高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加大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力度,以完成生态水利工程的科学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孙宗凤,聂建平.生态水利的哲学思考及其研究框架[J].水利发展研究.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