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研课题工作

时间:2023-07-02 09:42:52

导语:在科研课题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研课题工作

第1篇

在学校校长室的重视和管理下,本学期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基本按学期计划完成.

第一,科研课题的管理方面:学校引领课题目前有上海市教委长周期研究项目“stem+项目(徐汇实验校)课程项目研究”、上海市教委人文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基于3p教育理念的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建设”,在小学一到四年级、中学六、七年级中,成立乐高、物联网、3d机器人、科幻画、纸模、生态家园、stem+课程7个项目组,并不断实践并完善创新智能课程,积累了一批创新智能课程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本学期创新智能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举办主题为“寻找科技金钥匙,争做创新小能手”师三实验第十四届校园科技节暨庆“六一”科技游园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区重点课题“基于全球公民教育的国际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小学二年级、中学六、七年级中,开设主题为“西点烘焙”、“跨文化交流感知”、“中外节日文化”的国际理解课程.国际理解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了国际理解校本拓展课程科目方案、两册国际理解拓展课程校本读本、区重点课题阶段性报告,为结题工作做好准备.本学期学校有一些校级特色项目进行了启动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项目,追求校本拓展课程的不同创新与融合,完善发展师三实验‘博雅’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微型德育课程项目,以课程形式整合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构建德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此外,教师负责的市区级课题也能有效推进,包括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研究课题“家校合作辅导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的实践研究”、区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初中室内体育课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区中小学“德育百题”课题“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发挥男生作用的策略研究”等.学校还完成了市、区级课题的申报,有序地推进课题管理工作.

第二,科研队伍的建设的方面:以博雅理念引领师资培训,邀请专家来校,采用专题讲座、听课评课、辅导座谈、教师论坛等形式,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教科研的能力水平,由此培养一支科研骨干生力军.

第2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二)实验研究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年9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适应性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10月)

(2)整改巩固提高阶段(XX年年3月~2010年5月)

(3)研究成果形成阶段(2010年5月~2010年10月)

1、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实验有计划、阶段有总结、问题建议改进方案等,把实验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实验进程的督导和质量的监控,确保实验预期达到目标。

3、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检验课题研究效果。

5、聘请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间操观摩活动。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0年9月~XX年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3、实验教师撰写论文。

4、申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本校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把改革后评价的结果与改革前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课题报告和课题总结,形成较完善的材料。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探索和构建在新课程标准下,更科学,更实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立足实践,完善调整,逐步推进研究的成效

各种管理方案的建构和操作模式的完善,成效如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析,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研究过程进行检验和调整。XX年起,我们通过了问卷调查、大课间脉搏抽测、组织各层次的比赛,以及学校、县、州、省各种教学和论文的评比,初中三年级初考高体育测试成绩的实践验证,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师生实验反思意见等形式反馈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想通过县体育教研活动把实验成果逐步推出,征求各校同行对这些成果应用的效果意见,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实际对原方案的某些细节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不断充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的项目和内容。「 1

体育组把自身建设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全员配合,积极投入。两年来取得了显效的成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7 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2篇论文在《安图教育》杂志上发表。课题组内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升。XX年年在吉林省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延边州教育学院举办的基本功竞赛中有3人次获一等奖。因而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认同,计划在下一步推广使用。

第3篇

摘要基于对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分析探讨新时期农业研究机构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科研管理模式陈旧、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农业科研力量分散、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理清工作思路、加强项目全程管理、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和科研条件建设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业科研管理;农业研究机构;问题;对策

AbstractBased on knowing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es,several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namely,the philosophy of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was draggled,the pattern was out-of-date,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but take no notice of execution,the research strength was dispersed an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lower and so on. Also,sever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 were proposed,that was,there must be new concept in the management,effective entire journey management,qualified personnel resources being effectively distributed,selecting programs which were main problems in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trengthening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research conditions.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ing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es.

Key words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agricultural institution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有机结合的调控系统,直接服务于农业科研和生产[1-2]。其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获取多少和科研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农业研究需要、运作良好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向管理要效益、要成果、要人才,不断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创新,是摆在农业科研单位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

1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农业科技进步的需求程度日益增大,尤其是“十五”以来,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获准立题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立项项目的经费少,以至于基金资助的课题较小,而且很分散,难以形成优势项目,不利于组装起重大的水平较高的科技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反映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使人们的观念处于重新定位和变化之中。现阶段,在研究机构内,由于研究与开发两方面的经济效益差距拉大,使研究受到不良影响,有的科研单位处于“一心搞开发,凑合搞研究”的局面,将科研的重点放在找市场、创效益、找项目上,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这种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3]。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研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改革进取,更新观念,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意识,要认识到管理是科学,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率。

1.2科研管理的模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管理对象、管理范围、管理方式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科研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科研单位尤其是地市农科院所的现有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必然制约着地市农科院所科研的发展。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有待明确,职能有待衔接,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考核奖励和技术职称评定等也有待加强和改进,需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

1.3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严重

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中,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职称、职级的评定均与争取的科研项目数和经费数量挂勾,而项目执行过程的好坏则无关重要。这就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普遍只重视项目申报过程,而轻视项目执行过程[4]。同时,由于旧有观念的影响,导致科研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一味节省开支,增加经费积累,不愿添置实验仪器,这与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中专款专用的要求严重不符,在项目结题审计中难以过关。某些项目负责人甚至将项目经费挪作他用,造成项目运行困难。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1.4我国农业科研力量分散,管理力度不够

一是科研机构重叠,科研课题多头下达,缺乏统一的宏观调控,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相对集中使用,造成经费投入的效益低,试验材料、设备不能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二是虽然项目申报的渠道多,但是不同渠道项目管理要求差异较大[5-6],不同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及验收的要求各不相同,给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下达部门的检查和抽查随意性较大,也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科研管理部门绝大多数工作时间疲于应付种种检查,难以发挥管理的主动性;三是成果奖励直接与职称、工资、住房等切身利益挂钩,而且与成果排名密切相关,加上高新技术研究的难度大,出成果慢,影响晋升,因而纷纷争作第一主持人,科研课题越分越小,研究难以深入。近年来虽然科研课题较多,通过鉴定的成果不少,但高水平成果并不多。

1.5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影响技术革新的进程

占农业科研成果总数相当比例的良种以及新农(兽)药等,其培育、发明者同相关农业企业在利益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前者往往缺乏知识产权和新品种权的有效保护观念,后者则尚未形成依靠科研单位共同开发新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观念[7-8]。许多科技人员长期以来对中试及基地的设施建设未提到应有的高度,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条件差或完全不具备,没有专门的中介机构及风险投资机制等,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被动局面。

2新时期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2.1理清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科研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体制和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正处于不断变革当中,农业科研工作要深入本生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一线,从生产实际出发,摸清农业生产情况,了解掌握生产上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只有因地制宜地选好项目,才能结合本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调配资源,统筹安排,远近兼顾,本着“解决当前生产所急,考虑长远发展所需”的原则,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总体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人才管理、科研规划、组织调研、选题立项、督促检查、服务保障等基本职能,科研管理的各项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统筹协调才能做好工作,达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终目的。

2.2加强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管理,促进科研生产力发展

农业科研系统的全程管理,是指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系统管理,包括科研项目、科研设施、科研经费、科研试验、人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协调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及科研平台建设,对科研项目从考察、预备试验到申报、执行、总结、结题、鉴定、成果申报、归档及经费等各个环节都要按计划管理,保证项目的规范性,保证科研水平。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根据项目合同进行实施,并在实施期限中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控制和调节。加强监督检查,既要抓整个合同的监督检查,又要抓年度计划的完成,另外还要加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托自身具有的自主产权,积极进行成果转化,通过创办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等途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在转化科研成果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果转化、开发创收反哺科研,实现科研和开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2.3加强创新型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人才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过程的专业化更为细化,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中,一方面,应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包括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人才,以及科学研究前沿上的人才,建设起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应对需要学科联合攻关的科研项目,根据研究任务对学科、人才的需要,打破只局限于研究室内部人员参与研究的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择优组建开放式项目攻关小组,用以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为主[9]、信息化管理方式或人化管理方式为辅的管理模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合作,提高组织效率和科技创新水平。据统计,当前基层农业科研管理人员多数是学自然科学的,没有经过系统的科技管理知识培训,水平较低,素质较差。为了搞好科研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加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岗位培训要有针对性、短期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通过这种实用、有效的培训方法,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科技、管理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2.4加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提高科研立项的可能性

农业应用研究的选题立项关系着整个单位的存亡与发展。科研工作的选题、立项应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调查了解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使科研成果有较高的开发、推广价值,并能实现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真正实现科研项目与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科技工作为“三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对有争议的、短期不能下结论的课题给予有条件保留。对学术价值较低、长期研究未见成效、不能形成规模和产生效益的要终止立项或不予申报立项。在支持科研工作原始创新的同时,鼓励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引进转化后的再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申报和承担适应当地生产的科研成果推广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使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10-11]。

2.5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科研档案是指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材料,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凭证,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科技财富。科研档案管理是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科研管理的水平。要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及时收集、整理各种科研资料信息,突出信息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真实性和方便使用的特点,精心建立科研档案库,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工作,建立农业科研档案网站,真正做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建立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2.6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要准确地把握国家农业投资方向,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地区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一是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条件完善、适合科研任务的试验基地是面向生产的应用型农业科研的首要条件。完善试验基地基础设施,配套田间排灌、道路等工程建设,提高田间试验的准确性和复现性,保障各项试验任务的全面完成[12]。二是配套科研仪器设备。以“服务科研,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原则,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增强装备手段,提高科研工作的目的性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三是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要保证科研工作的经费,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四是情报资料的管理。收集提供有关的政策信息、业界信息、相关技术资料,可以让科研人员减少重复工作,少走弯路。五是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建设,以网站为中心,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各种科技成果、农业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信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条件建设,增强服务科研的能力,加快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

3参考文献

[1] 邬贤梦.农业科研管理职能的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8(4):11-12.

[2] 王济民,姚瑾.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4):6-8.

[3] 蔡立湘,彭新德,邓文,等.新时期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3):1-15.

[4] 朱翠林,张保军.浅析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6,26(2):17-20.

[5] 高明琴.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工作能动管理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4):190-191.

[6] 韩微波.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13-114.

[7] 蔚承祥,孔怡,张昕颖.地市级农科院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32-35.

[8] 黄如鑫.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55-156,161.

[9] 郭久荣.试论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68-71.

[10] 孔伟强,奉公,杨国军.科研管理的过程管理模式与目标管理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6(1):33-35.

第4篇

认真贯彻实验区有关文件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宗旨,以培养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任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保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立制作网页课件的能力。通过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确实起到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做好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逐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操作能力,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尽量不耽误教学使用。

4、做好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硬件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有软件支持。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丰富校资源库,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共享,我们将继续通过自制、下载和购置相结合的多种渠道,为各科教师提供教学资源。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验校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各组责任明确,措施具体,成员分工明确,保证学校的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硬件建设。

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教学所需的设备建设,建成校园网络系统,建立栏目功能全、实用性强的校园网站,并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作用。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成立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信息中心,从硬件维护、网站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对信息中心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校园网及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同时从三个层面上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构建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结构。学校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操作平台,发挥常规教研的作用,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个教师配发业务学习笔记本,规定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定期检查督导。对全体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有效地指导日常教学工作。

(2)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等,特别是要以国家级信息技术培训为契机,加大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组织管理,确保全部考试合格。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3)、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率。学期末,开展教师教师个人网络空间展评。

4、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认真上好计算机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处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2)、继续完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3)、开展各种计算机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锻炼意志、提高能力。

5、课题牵动,进一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开展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工作,初步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进行典型课例的研究,初步构建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6、按照课题组的要求,搞好课题验收,积极准备好各种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的检查验收。

四、各月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制定计划。

2、技能培训

十月

1、整合课课堂教学研讨

2、准备实验材料,迎接课题组验收

十一月

1、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2、教师说课比赛

十二月

案例交流

一月

整理学校资源库

三月

典型教学设计评比

四月

课题研讨活动

五月

1、教师个人空间展评。

2 参加各种大赛

六月

教师说课比赛

七月

第5篇

同时,在课题研究和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我省教研室管理的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的有关情况以及基层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从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现状

1、省教研课题发展总体概况

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自1995年开始正式启动,每两年一期。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六期,经历了三个阶段。

(1)启动和扩大影响阶段(第一、第二期)

省教研室课题研究正式立项启动。并逐步在全省扩大影响。从课题研究的分类上看,这一期间多呈现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单项课题。

(2)规范课题管理阶段(第三、第四期)

这一阶段逐步加强和规范课题的过程性管理,并以课题结题为突破口,带动全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其显著特征是,2003年下发了《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科研先导型学校,是我省教科研的飞跃。通过这一措施规范了课题研究过程,促进了教育科研的发展。

(3)蓬勃发展阶段(第五、六期)

这一阶段。以深化素质教育、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为背景,结合我省教育实际,把握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事业服务这一宗旨,提出了选题范围更为广泛的研究课题,其中不乏教育改革的综合性课题。选题面广、研究层次高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之一,全省教育工作者教科研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出现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

为激发广大学校和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从1999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课题评奖活动,目前已进行了3次。

每期评出的省教学研究课题基本名额控制在重点课题50多项,立项课题200多项。

课题申报单位已覆盖到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各市县区教育科研部门以及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从申报质量看,涌现出一批选题意义重大、视角新颖、设计科学严谨、研究成果好的课题。

2、当前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确立,我国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升学校品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课题为载体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教科研为先导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在江苏省星级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学校的教科研能力、水平和取得的成果,是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全省13个城市的调研,以及我们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关资料、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的一些情况,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学校教科研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已基本建立

各类学校注意了教育科研机构组织的建立,中小学基本上有独立设置的教科室,幼儿园也有专人负责教科研工作。大多数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制定了规章制度。主要有成果奖励制度、教师学习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等。一些学校成立“教科室(教研室)一教研组一学科教师等科研网络”。

(2)学校教科研课题选题广泛,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较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就我省第四期和第五期课题荣获一等奖的情况看,选择“课程与教学”的比例最高,占47.4%;其次是“校本教研”占21%:然后是“德育”、“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心理健康”、“综合”等。从第六期课题评审结果看,有关新课改的研究增加了,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类研究有21项,占重点课题的36.2%;评价体系类7项,占重点课题的12.1%;资源开发类8项,占重点课题的13.8%:几项相加共占62.1%,其他占重点课题的38%。第六期省重点课题有《建构主义教学下有效转变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意识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的研究》等。

(3)课题研究已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教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在良好的科研氛围里实现专业素质的提高,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苏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1000位被调查教师中。有769人参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根据常州市教研室的相关调查,全市73.08%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认为课题研究能够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专业能力,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促进自身的成长。这说明课题研究已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科研活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主流意识,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4)开展教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最主要的方式是专题研讨,其次是听课评议,还有就是学校有主题、有计划的对外交流活动,共同开发、研究教科研项目,学校编印教科研刊物。

二、问题

目前,尽管中小学课题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基层中小学课题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题研究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教科研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我省各地课题立项数差距很大。有的市(县、区)有十几项,有的仅有一两项,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在学校中表现也很不平衡。部分星级高中和省实验初中、实验小学、优质幼儿园一项省立项课题都没有,这里有能力和水平问题,更有认识上的问题。

2、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课题研究尤其是高质量的研究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应尽可能规范化实施,从现有的课题研究情况来看,这方面做得也不够理想。一是不按课题研究程序进行,如课题立项后应及时开题,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和教师,进行子课题和人员分工,到研究中期提交中期检查报告,进行阶段总结和必要的调整,到规定时间还要认真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等。有的课题不能按要求进行。二是研究过程不严肃、不周密。研究过程中定量研究太少,该有数据的无数据,原始数据、过程性材料不足,研究的可信度和价值让人难以信服。三是有的课题“教研”特色不浓,没有紧扣教学。

3、教育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及管理、评价与推广工作有待完善

不少学校的课题研究是有特色的。有的还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但这些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开发、推广、运用做得不够,为研究而研究,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推广使用的关系。有

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本校都没有全面推广,未能发挥教科研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搞好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1、规范组织建设,加强教科研管理,完善运行机制

目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校、教师和社会、教育发展,以及教科研期望值与教育科研条件简陋、能力不强、成效不显著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决定了现阶段学校教科研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基础性、实践性、群众性和渐进性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

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学校教科研的模(形)式。学校的教育科研要想在发展学校、成就教师和学生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构建符合教育科研发展规律、符合地方教育教学实际、符合基层学校教师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模式。这个模式在当前应以学校或学科组为基本单位,在当地教科研机构和组织的引导下开展工作。这样的模式给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创造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条件,更容易出成果。

二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效进行,应建立市、区县、学校三级教育科研工作网络。学校则根据相关规章的要求构建起校长室一教科室(教研室)一教研组一课题组四级工作管理网络。校长室及教科室负责课题研究的管理;区县科研部门定期对所管理的课题进行检查;市教科所不定期对全市范围内的课题进行抽查。其次,所有课题及其负责人全部在教研网上公布。对已经结题的课题另以通知的形式在网上公示,把课题研究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再次,为提高管理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应筹备建立课题研究专家库,将承担过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纳入专家库,作为服务于教师课题研究的智力资源。

2、注重校本研究,加强教科研活动,建立有效教科研评价体系

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客观条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就学校和教师的教科研而言,应更多体现的是校本研究。也就是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学校自身的资源与发展上。学校的教育科研既然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价值取向,那就决定了学校的教育研究要走校本研究之路。所以,教师在进行教科研时要做到: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教育科研到品牌或特色教育科研。着力研究、解决身边和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研究可能取得的成果和应用价值,更有意义,也更能取得成果。

3、创新研究体式,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

一要注重过程管理,认真做好过程中的指导、督查、交流活动,努力克服课题研究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重视抓好特色课题的管理,做好显效课题、重点课题,扩大参与面。形成品牌优势、成果优势。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着力强调学校与课题研究共发展,教师与课题研究共成长。“草根性”研究是学校教科研的形象比喻,是一种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全新的研究体式。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 教研 效率 策略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教育事业想取得更大的成就也需要广大教师同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闭门造车就能将教学工作做好。随着小学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后,这一曾经被认为是副课的课程,也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但就如何高效的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策略,这就需要广大科学任课教师坐在一起,来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好的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笔者主要谈谈目前小学科学课程教研工作的现状与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研工作的现状

(一)教研工作的指导有偏差

通常小学科学课程的教研活动中的教研员缺乏服务意识,或是有些教师对教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是专门的教研部门所负责的,殊不知教研部门只有在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研任务,同时有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畏难情绪,从而出现只教不研的局面。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研工作过于流于形式

笔者通过与同行交流过程中了解,不少的学校科学课程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严重不足,且很多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在学期中期组织教师听课,但听课也是过于肤浅,所以老师的最终记录结果内容较为类似,提出的教学意见也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三)教研活动的重点把握不对

很多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时,通常教研活动的主体不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而是将讨论的重点放在教师的身上。例如,讨论的内容是在讨论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进度的计划等。而忽视了站在学生的位置来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事进行讨论。

(四)小学科学课程教研活动成为理论研究者的盛会

很多学校组织科学课程的教研活动时,往往将任课教师排除在外,这样一来,很多任课教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其实这些一线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的学习生活是最了解的,最具发言权的还是一线教师。同时也有的老师由于具有狭隘的个人经验主义,课堂中充满浓厚的个人经验意识,对先进的教学理念难以接受,因此惧怕和排斥教学改革,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科学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方式

学校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程主要教研方式,其要求就是学校教研工作管理部门从学校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组织全校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研究活动,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生”的科学课程教研活动。在小学学校教研中,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方式:专业学习;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专题研究;外出活动;知识补偿;专家指导。

三、小学科学课程教研工作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以新课标为基础,转变教师观念。小学科学课程的的新课标在教改的大背景下,确定了学科定位,并提出了该学科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这就需要教师比对新课标与传统自然课程大纲之间的区别,从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同时要转变教师观念,充分认识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摆脱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切实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来进行教学。

(二)突出“教研”二字中的“研”字,充分发挥小学科学课程教研工作的研究作用。科学课程的教研工作由于其特殊性,既要研究“教”的改革,也要研究“学”的变革。为了把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脚踏实地的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此时集思广益则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许多学校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数量有限,因此难以较好展开教研工作,通过组织校、镇、区三级教研平台,来将小学科学教师集合起来进行教研工作会议,这样一来,大家各抒己见,一起研究、一起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构建一个和谐、充满生机的教研讨论氛围。

(三)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把改革深入到授课每一个环节中,其中课堂教学是科学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有必要通过改革来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改革重点应该注重在备课改革,听课改革,说课改革,评课改革。同时对于课外教学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科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其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因此也应将课外教学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中。

(四)积极发扬同行互助的教研模式,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提倡“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思维,提倡同行之间实行信息互动与经验分享。同时鼓励老师在教研工作中各抒己见,同时提倡教师在教研中要列出他人的优点,同时也要指出不足。积极引导科学课程任课教师在教学上进行相互切磋,合作讨论,共同成长。

四、结语

为了实现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良好的展开,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课程的任课教师,闭门造车是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各位广大同行应该积极踊跃的加入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研活动中,团结协作,接受新兴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元清.论当今教研工作的特点和对策[EB/OL].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0-03-31.

[2]栗生亮.试论教研室的职能定位[J].教育研究,2010,(8):15-116.

[3]席学荣.开展科学课程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J].科学课2006,11:41.

第7篇

[关键词]科研 教学工作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77-02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物质世界奥秘的探索至广至深,各不同学科深入交叉渗透,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同时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化学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到了众多的交叉及边缘学科,例如材料化学、生物化学、能源化学、环境化学等。化学已深入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各个领域,并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其研究测试手段快速更新,这些理论与应用的迅猛发展,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跟踪科技前沿,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改革中,体现出科技的发展对化学教育改革的促进,使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更为有效。普通化学课程是高等工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也可能成为所有非化工类专业本科生所接受的最后的和最高的化学教育,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和今后中国的工程技术骨干所具有的基本化学素养。[1]

一、科研工作对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提高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理论、概念、内容、方法等也在不断地更新。例如:现有的航天技术已经把100多颗空间探测器送到月球或其它行星,在失重的条件下进行了晶体生长试验,如InSb单晶的快速生长,并未经过扩散而进行,与传统的单晶生长过程,成核扩散机理有所不同。再如,金刚石、石墨的同素异形体C60具有独特的笼形结构,但它不遵循化学变化规律。对于这些新的化学发现,需要归纳总结,得出新的概念和理论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普通化学课程不仅要比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讲授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新型工程材料等社会热点问题。[2]同时还应向学生介绍由化学所提供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的总体了解,提高学生把化学规律、知识、技术、方法应用到本专业工作中的能力和素养。科研可以促进教学,从事科学研究能使教师站在学术最前沿,及时地扩充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科学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使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结构得以优化,使之更为科学、合理。[3]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4]作为化学教师,要经常查阅资料,跟踪科技的发展,了解科技新动态,使自己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同时本身要从事科研工作,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新现象,找出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科研工作掌握化学科学在新时代的新特点。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磁性纳米超强酸(碱)的研究”中,一方面对酸碱的概念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纳米超强酸时,洗涤、过滤、分离、焙烧等所出现的问题的处理及解决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酸碱的定义介绍较之以前更宽泛。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因为纳米材料其异乎寻常的特性引起了材料界的广泛关注。本人一直从事纳米稀土氧化物、铁氧体、粉体的合成,磁性纳米超强酸(碱)、纳米脱氧、脱硫催化剂的制备,从科研工作中掌握了最新的科研发展动态、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纳米材料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和科技上的革命,它也将完全代替微米时代的文明,把一种全新的纳米文明呈现在人类的面前,产生于微米时代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的距离缩小了,而纳米时代的纳米技术则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带着科研工作的体会和理解,讲解“材料化学”课程,尤其是纳米材料一章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地讲解,而是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与学生互动、讨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好多同学下课还意犹未尽与教师进一步探讨,几个同学决定在毕业设计中就做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材料化学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好评,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研工作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教学有了科研做依托,就能提高自身的档次。首先,科研能够为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教师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才能教好学生,而科研的积累则能提供这种必需的知识基础;其次,科研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到知识发展和创新的动态,[5]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懂得科研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能深入浅出地教学。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己研究的课题带进课堂,讲述自己科研过程中的思路和体会,或者向学生介绍科技的前沿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调研、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教学方法的互动性,能够培养学生更高的兴趣和参与率。

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而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参与、实践的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性向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转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从被动的课堂灌输到主动探索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经常采用讨论的方法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探索的意识,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6]正如哈佛大学Sandel教授所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7]”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让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掌握更为广博的知识基础。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从事创新型研究的基础条件。

三、科研与教学结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教学融为一体能够最快地把教师的科研成果带入教育,带入整个人才培养的活动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以科研为支撑,构建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体化机制,尤其是当今工科大学生,很欠缺实际操作能力,只有丰富的抽象理论知识,很难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实践中。为了使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得以改变,教学过程模式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结合,能够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充实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基于发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解惑、在解惑中提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使学生融入真正的求知过程中,掌握获取更多知识的途径,善于探索、调查、发现,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学规律、尊重科研规律是科研和教学相互融合的重要准则;合适的案例和课程、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开发是实现科研与教学融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科研实践中教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有用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教学与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大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则是科研与教学融合成功的保证。

科研工作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科研与创新的意识。因此说教师在特定的研究领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处于学科的领先水平,可以很好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宋海农,王双飞,黄显南.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校论坛,2004, (1).

[2] 生云龙.高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统一”理念的制度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 26(4).

[3] 徐颖.国外研究性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经验及借鉴[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6).

[4] 陈玉琨.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 15(2).

[5] 吴洪富.纽曼论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10, (6).

第8篇

一、强化惠农服务意识,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便、快捷、舒适、周到的客运服务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衡量农村旅客运输服务的标志。随着农村公路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随着公路“村村通”的实现,农民群众对客运班车村村通的呼声越来越高,渴望客车能早日通到家门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年提案,要求改善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出行难的现状。但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地理环境特殊,人员居住分散,虽然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发展工作非常重视,但要实现客运班车“村村通”谈何容易,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重重困难,为此,我们从优化现有班线结构入手,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农村客运班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农运办),专门解决客运班车公交化和村村通的问题。

通过对农村路网结构、客运流量流向、群众出行习惯和规律的综合调查分析,我们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详细地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运力、运量以及班线规模,力求使新规划的客运班线通得了、稳得住、有效益、受欢迎。同时,对距离城区、集镇较近的村,我们则开通了以小型面包车为主的“小公交”,使干线与支线得到了有机的衔接。通过新开通的30余条农村班线,使群众出行方便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交通运管人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提高了。周密的方案和科学的规划,使我县的农村客运市场步入了一个良性的运营轨道。

二、整合客运资源,努力实现客运村村通和城乡公交一体化

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实现我县农村客运班车村村通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有一些偏远山区,客流少,与其村镇之间距离较远,有个别村孤立深入于湖北、陕西境内,长期处于两省客运的盲点。如果发车会造成车辆空驶率高、油料消耗大等问题,所以车主都不愿意去,一度使这项工作不能往下进行。面对广大群众对解决交通问题的强烈渴望,我们决定由经营县内班线的中州时运**分公司、县交运公司组织吸收一批10座以下社会车辆组成小公交车队,统一车型、统一管理。几个月时间先后加入80多台面包车,办好了营运手续,每天从所在乡镇车站发往较偏远山村,采取灵活排班的办法,由乡镇客运站负责调度和安全监管,解决了较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也杜绝了黑车参运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村村通的实现,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他们除了自发组织修路护路外,还为夜住班车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帮助解决许多实际困难。

第9篇

【关键词】 病区;护士长;护理行为;管理

我院眼科病房护士长(以下简称护士长),是在院长及总护士长领导下,配合科主任开展病区管理工作。护士长虽然没有直接决策医院大事的权利,但是他要把院领导的办院方针、精神,通过护士,落实到为患者服务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长每天面对的是病区10 几名护士,40~50 名患者,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工作状态与心情,护士的行为,又影响着患者的康复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在社会中,人们常称护士长为“管家婆”。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这三个问题解决的如何,往往被作为衡量护士长管理水平优劣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

什么是医院管理呢?医院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对管理的对象进行管理。管理的手段和工具,就总体而言,是机构体制,管理人员,管理法规和管理信息。管理的对象概括,是指系统的要素,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1]。即医院管理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上述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运行功能,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

1 护士长管什么

1.1 对人的管理

包括护士和患者。

1.1.1 对护士的管理

职业道德,仪表着装,工作态度。

护理操作技能。

护士的业务学习与考核。

护士各岗位职责划分与工作时间安排。

护士进科与出科的管理。

护理文书管理。

1.1.2 对患者的管理

生活起居的管理。

病情变化的观察。

现存身心问题的解决。

潜在身心与健康问题的预防。

促进康复的指导。

1.2 对物的管理

包括固定资产和医疗护理工作用品。

1.2.1 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是办公用品

文件柜、办公桌椅、电话、电脑、打印机等。

1.2.2 医疗护理工作用品

裂隙熄灯、检眼镜、眼压计、电针灸治疗仪、电离子导入仪、器械柜、治疗车,微波炉、冰箱、饮水茶炉、床与被服等。

1.3 对科室收入与支出的管理

1.3.1 对科室收入的管理

有无漏收、错收费用,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计算。

1.3.2 对科室支出的管理

制定医疗护理用品的请领计划。

制定固定资产的新增与配置计划。

2 护士长怎么管

护士长来源于护士,多年与护士的朝夕相处,虽然了解护士的心理,知道什么年龄段护士,希望什么?烦感什么?但是,又要把工作安排的相对合理,保证护理质量。作为护士长,在面对这样一个女性群体时,如果只满足一部分人的要求,忽略另一部分人的感受,往往易引发护理人员的不满情绪,导致工作难以安排。如果护士长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点,护士遇到性格温和的护士长,则出现对工作挑肥拣瘦;遇到态度强硬的护士长,护士则当面不敢讲,私下议论纷纷,工作得过且过,分工有余,合作不足。护士长怎么管,才能让每一名护士都高高兴兴、任劳任怨地工作,靠的是什么,主要是靠制度、情感、指导与建章(帐):

2.1 制度

2.1.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护士长以身作则,自觉成为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模范。

2.1.2 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流程,统一操作规程,细化岗位职责,到有章可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1.3 组织多种形式的护士学习:走出去参观、进修;请进来讲课、指导。鼓励自学,提供交流平台。

2.1.4 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不同工龄,不同职称,要求不同。

2.1.5 合理安排人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量的工作任务。

2.1.6 排班有序,兼顾灵活。

2.2 情感

以情感管理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人是有感情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的影响[2]。

2.2.1 关心体贴护士

新护士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是被照顾的对象,初到工作岗位,有做好工作的夙愿,但是能力欠缺。要指导她们尽快转换角色,向老护士学习,正确处理护患关系;在操作上,鼓励她们多看多练,从容易掌握的操作入手,逐步增加操作难度。取得进步,及时表扬,出现问题,帮助查找原因,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案。工作上做到多鼓励,少责备,以帮助她们树立做好工作的信心。

对怀孕的护士,多加体贴,尽量安排轻松、风险性小的工作,使她们在生理的特殊阶段,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请孕妇指导新护士从事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或负责接听电话,为忙于治疗或处理医嘱的护士,减少一份铃声的干扰。新婚后的护士多会有这个阶段的,鼓励大家互相帮一帮,团结互助,集体个人都受益。否则,工作在斤斤计较的集体中,孕妇心情沉闷,选择休假,其结果个人经济受损失,科室因减员,增加其她护士的工作压力。老护士是护理队伍的宝贵财富,工作经验丰富,沟通、协调能力强。但是,几十年的付出,体力下降,动作迟缓。对年老对的护士,要尊重她,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使她们自觉地成为护士长的得力助手。

2.2.2 工作中遇到问题,加强与护士的沟通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病房无论白天,还是夜间;无论是平日,还是节假日,时刻守侯在患者身边的是护士。护士长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依靠护士,团结护士,特别是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倾听护士的建议与意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有效地避免了护士因带有逆反情绪,影响工作效率与质量。

2.3 指导

眼科病房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视力低下,四肢健全,头脑清晰,阅读困难,活动不便,易导致心情烦闷,如何满足这些患者的需求,指导护士做到,让患者带着期望而来,带回满意而归。

2.3.1 了解患者病情,掌握特殊需求,合理安排病室。如:指导护士将感染性眼病患者与手术患者分室居住,避免交叉感染等。

2.3.2 每日带领护士进行床旁查房,讲述如何解决重病人、特殊病人的身心不适,以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如何预防其发生。

2.3.3 指导护士细心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必要时报告主管医生。

2.3.4 指导护士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与健康指导。如:白内障的住院患者,术前多有恐惧感,护士要善于用亲切的语言,安抚患者,并观察血压、血糖、体温变化,了解睡眠、饮食、二便等情况。讲解手术前需要注意的事项:按时点眼药,做好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协助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掌握饮食宜忌,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水平。讲解术日注意事项:饮食清淡,摘去活动义齿、发卡。上衣着装系扣为宜,衣领要宽松等。进入手术室前,排空二便。术后注意事项:保持术眼辅料清洁干燥,避免揉擦术眼,避免弯腰低头做剧烈活动,以防感染、出血,影响视力恢复。出院前嘱患者遵医嘱点眼药,定期复查。特别是年轻体健的患者,不要因视力恢复,急于长时间伏案工作,建议三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

2.3.5 指导患者注意生活起居的安全,养成保持地面干燥,行走靠右侧的习惯。

2.4 建章(建帐)

2.4.1 固定资产

建立定期清点、报损、新增、维护与保养制度,落实到人,护士长随机查看科室物资账目记录。以控制可是成本支出。

2.4.2 医疗护理用品

班班清点,发现问题,当班人无力解决时,告知护士长解决。

3 护士长管到什么程度

护理人员辅助医生进行医疗服务并对住院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与患者的接触频率和时间远远超过医生。如果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或专业技能不够,频繁出现服务失误,将会助长患者的消极消费情感[3]。因此,要求护士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做到自觉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您请坐、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您有什么不舒服?这是温开水,请您现在把药口服了吧。这是甘露醇,半个小时内要输完 ,否则降眼压的效果不好,请您不要调节速度……,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按这铃。X X 药物使用后,您现在的感觉如何?特别要注意,在眼科病房,禁止使用伤害患者的语言,如:别瞎说了,别瞎想了等。工作中一旦发现使用伤害患者的语言,立即改正,自觉向患者道歉。出现患者投诉,扣发奖金。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操作规程,护士长在班与不在班,护士的工作都一样。主动巡视病房,与患者交流,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患者病情变化信息。保持病房清洁整齐、物品摆放有序,合理安排探视时间与患者休息时间,保障大多数患者的利益。

排班有序,兼顾灵活。主、药、护、治、帮、大夜、小夜班轮换,人员搭配合理,职责各有侧重。

主班:选择责任心与协调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为主,每月轮换一次。

药班:哺乳期护士,或身体恢复期护士,每月轮换一次。

护理班:低年资护士为主,每周调换一次,参与夜班工作。

治疗班:高年资护士为主,每周调换一次,参与夜班工作。

帮班:一般帮治疗班,参与夜班工作。大、小夜班人员,低年资与高年资搭配,相对固定,便于应对夜间出现的紧急情况。

4 体会

护士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团结互助,自觉与患者沟通,随时把了解到的患者病情变化反馈给医生,使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时得到调整。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提高,对医护人员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满意率提高,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满意率提高。在病房,护士长作为医院的基层管理者,承担着院领导与护士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着配合科主任开展病区患者的救治工作。承担着促进患者康复的指导工作,护士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成功与失败,通过护士的护理行为,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患者出院前高兴地说:“住在你们这里,安静、舒适,护士、医生态度和蔼,待人热情,能给病人解决问题,我出院后要给你们介绍患者来”。简单而朴实的几句话,他将给医院带来的是上帝的增加,社会效益的增加,经济效益的增加。

由此可见,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让大家做事有章可循,护理操作的统一,避免了操作程序上的多样化,解除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疑虑,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病区护士长不需要为此事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了,护理部、院长都同样可以节省出这份解决纠纷的时间与精力,从事他们的医院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草容桂. 医院管理学[M].1 版(上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