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3-07-02 09:42:53

导语:在高中生的德育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的德育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德育渗透;意义;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当深入挖掘生物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德育的知识点,立足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生物和德育往往是相互脱离的,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策。

一、德育渗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

1.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尤其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更是为现代教育指明了方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了新形势下国家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某个侧面来讲,也是践行新课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相比,德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积极意义,让教师改变传统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与高中生物的教学有机整合起来,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有人问: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答案是不一而同的。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情商、智商同样重要。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仿佛只注重对学生的智商教育,忽视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从而使得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体制的牺牲品。而德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一改传统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合理指导之下,逐渐成长为健全的人,成为情商、智商同步发展的人,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说是生物教学领域的一大改革和突破,对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有利于让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那么,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有效地将德育教育与生物的教学有机整合起来呢?

1.立足教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近年来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从而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发生扭曲和改变。此外,在当前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压力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不同程度的都会存在压抑的心理,而一些程度严重的学生,则会发生自杀等案例。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是时下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而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正好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我们知道,生物是一门研究万千物种的学科,是一门富含生命气息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物的成长、演变和衰老等过程,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热爱自己的生命,也懂得热爱他人的生命,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科学合理引导,培养意志品质

学生的意志品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的压力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持之以恒的决心,为帮助学生有效地调节学习的压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在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结合生物教学的特点和内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物进化的历程,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原理,了解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一切酸甜苦辣,懂得在今后自己面临困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克服困难,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最后取得成功。

3.教师言传身教,树立榜样作用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树立好自身的榜样作用,要能够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感染和鼓舞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魅力等等,都有利于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此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指导,为促进学生形成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显得格外重要。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还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小玲.浅议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G635.1

一、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中生的素质培养,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中,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要求,德育教育要求班主任不仅要督促学生的学习,也要更多的注重学生的道德和心理的发展,特别是高三学生。德育教育要求班主任以学生为主体,把发展学生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把发展班主任的德育能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德育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国家下达的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实现有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德育观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随着高中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工作内容也越来越繁杂,对德育工作总是缺少必要的关注,开展也十分随意,对其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明确。虽然我国一直倡导重视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总是达不到要求的目标。

2. 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单一

根据国家下达的德育教育标准,针对德育观念的培养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安排,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和道德观念的树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中院校大都学是校根据国家要求编排的教学大纲计划性的进行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忽视了区域性差异。再者单一教学内容的德育工作,其工作方式也较为单一,缺乏整体规划,不能顺应时展的要求及时地改善教学方法,而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差异也使得目前的德育工作成了表面工作。仅仅依靠批评、训斥等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忽略学生的感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果势必会适得其反。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能力的方法

1. 明确德育教育的层次性目标

正确的目标是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而讲究工作的层次性,则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层次性目标主要是指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心理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道德教育的目标,比如高中的层次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在小学和初中德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它不仅强调个人品质的培养,也要注意自身道德观念的提升。高中班主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明确好二者的发展目标。

2. 不断完善德育教学内容,增强时效性

教学内容是直接反映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要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需要,并适时的根据时代的发展变更,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中院校往往只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忽略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的道德教育要满足学生品德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对自身权益的维护,编制科W的教学内容保证德育教育的全面性。

3. 不断更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观

新时期人们将面临道德伦理的挑战,德育观的倡导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意志力、道德观、精神力等的培养,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跟随时展的步伐的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的德育观,明确道德教育在高中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德育观的转变是提高德育水平的关键一步,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观念,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做好学生、家长、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工作,充分利用可获得资源督促学生的道德观发展。

四、结语

高中是塑造学生性格、建立良好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这就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班主任的德育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高中班主任道德水平的高低对高中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提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更能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水平的德育能力,再加上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与全方位的教学方法,一定能促进高中生身体和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多梅. 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2]孙迎春. 提升高中班主任的的与德育能力的几点建议[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3]王志东. 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5:70.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学生人格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快速度的提升。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净化自身情感和人格修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语文课堂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一颗爱国心,才能够保证我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繁荣稳定发展。只有人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指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无限忠诚,是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着我国的各项事业在高速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大好河山和和谐社会,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类型文章的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草原景色的,体现了我国草原的广袤无垠,通过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的文章时介绍爱国者的英雄事迹的,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中对这些文章进行解析时,教师不仅要解析其中的语文的艺术之美,还要解析其中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发挥先进人物的模仿作用。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夜晚主人公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设想,激发学生对孝道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尤其是现代的高中生,他们的物质条件是非常充足的,但在日常生后中对孝道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加强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二、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学习任何学科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中语文学科同样如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学生成人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感性思维中学生要做出理性的判断,懂得辨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发展方向,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所以,在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塑造。在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指的骄傲的事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也可以有自身独特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能力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处处蕴含着鲜活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对进行有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深刻文化内涵,他们的道德文化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感受文字中的生命力和活力,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还能够将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穿插在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2、树立学生强大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多担当,更有勇气,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集体生活中对每个人负责,工作以后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的帮助别人,懂得和别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要懂得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意见,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要将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集体交代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集体任务的完成中。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将语文教育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语文教学活动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No.8302:81-82.

[2]王冬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群文天地,2011,No.23924:105+107.

[3]赵晓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5,No.32103:59-61.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德育 人文素养 提高素养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动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思维,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水平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变化、认知能力的提高、独立意识的增强,从高中生的发展实际和成长需求来讲,老师对他们加强道德教育非常必要。

一、转变德育理念,创新德育策略,用健康的思维引领学生成长。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道义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以人格魅力和思想素质影响和带动学生学习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与人格,形成自我的道德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懈努力。作为临近成人“临界线”的高中生,他们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应因势利导、因时而动、因人而异地进行“传、帮、带、扶”工作。教学实践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转变德育观念,在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德育策略,在高中阶段开设《传统美德鉴赏》、《中外道德比较》、《伦理道德分析》等课程,根据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活动课,构建道德教育网络,创设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德育情境,让学生的德育的大环境中接受熏陶。因此,教育者要注重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为学生创设各种便利条件和提供有效载体,使高中生在德育工作中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学会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监督,养成对己负责的行为习惯,在积极参与中深刻地感受和体验,获得道德的认知,增强道德情感。

二、创设德育情境,优化德育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指引发展方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高中德育工作中,中学德育途径主要是学校德育,学校进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责无旁贷。而学校德育的主体是师资力量,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要为创设德育情境而出力流汗。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只要看到学生的不良现象、苗头倾向,都应该及时制止;对学生表现出的优良表现、高尚行为,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不良习气“难以藏身”,让优良风气“随处飘荡”。在此基础上,还要创新德育模式,优化德育方法,邀请社会知名人士、社会学者,为学生进行德育讲座,为学生“传经送宝”,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帮助学生把握人生方向,引导学生在确立道德责任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中,让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整合,进一步丰富德育工作内涵,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间,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也不尽相同,或守德、或公德、或积德。为此,我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本着方向性原则,将正面的乃至全方位的材料或个案,当作一面镜子,让学生照亮自己,点亮别人,形成一条主线,延伸到内心深处,从而积善成德;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有益补充,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设立心理咨询室,提高德育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实用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素质教育

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创造能力的形成。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学科的特点,积极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素质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教学中讲解到细胞癌变时,教师要重点分析原癌基因被激活的各种条件,其中就有化学因素的作用,引出吸烟能使人患肺癌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警示学生吸烟的巨大危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激发其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提高预防疾病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要通过遗传、生殖与发育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计划生育、禁止近亲结婚、优生优育等政策的重要意义,促进优生优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推进全民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解决了老师与学生的作业过多过重的问题,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问去发展自己。但同时也要求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1、采用学案教学法

为了节省学习时间我采用了学案教学,将每一节课的内容以学案的形式细化目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做好预习找出学习中的障碍,从而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进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每节生物课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将提优补偏落到实处。在让所有学生都达标的同时,又使尖子生得到了进一步的能力提升,从而培养了全体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都有成功感,力求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2、选择现代最优的电化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是现代教学的最优手段,因为:(1)电化教学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呈现事物的形象、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为识记概念、原理、规律提供视听感性材料,有利于突破生物学教材中的难点。(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资料表明,人类不论是感知比率还是记忆比率,视觉和听觉最大,而视觉和听觉协同活动,效果最佳。

3、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是很适合高中学生实际的。因为,目标教学通过明确目标、目标的实施、目标检测以及矫正补救等环节,不仅能让基础扎实的学生首先达标,还能通过矫正补救让基础差的学生达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课外实验等。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① 每一个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仪器和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材料的培养和选择;②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③ 能够解释实验的原理和结果;④ 学会绘制生物图和填写实验报告;练习或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实验完成后,清洁、整理实验用品和实验室,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实在做不了的实验,我就利用电化手段让学生看视频,这样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1、是开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

要通过生物课本中物种起源、进化证据及其学说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唯物主义的进化论观点、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并对唯心主义神创论,事物是孤立、静止的观点进行批判:要通过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生物具有多样性、适应性的特点。生物与环境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对立与统一的观点。

2、是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要通过学习,了解到我国所拥有大量动植物的特有品种,理解我国在防治人类重大疾病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在生物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从而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要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自己的群体、爱护自身生存环境是各种低等动物所具有的天性,而人类作为最高等生物,热爱自己的家乡、民族与国家.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3、是开展法制教育

要通过对动物知识的学习.教育学生自尊、自爱、自强,切实履行好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要通过《森林新疆兵团建工师一中 王婷法》《环境法》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规的学习.教育高中生遵纪守法,树立起法制观念。

优化练习,提高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物教学中要从习题与试题人手,不断改革题型,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积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等部分的内容时,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与思考性的问题来,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子女与父母的长相、性格异同的观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等进行观察与思考,以使得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素质具体落实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全面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中心环节,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l]刘静,从生物教学谈科学素质的培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第6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命教育

高中生物学科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其可行性如何呢?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实施呢?为此,本文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浅的思考:

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和谐实施

和谐实施是指生命教育要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生命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这种“和谐背景”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生在教学中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生存状态”恰是学生能否悦纳教与学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础,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方式,努力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并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来带动教学的和谐氛围。如精心设计“人口发展与生态平衡”一节的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正反两方面的数据、材料和多媒体直观形象,实地考察和调研,小组讨论和分析等,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么一种和谐氛围下,生命教育也就行之有效了。学生会在一种浓浓的情意色彩中,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使教学成为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进行有关探索的同时,又强烈地感受到了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当然,和谐的教学氛围要靠教师的长期努力。

2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有机实施

有机实施是指生命教育要在显性与隐性方式有机融合下进行,从而淡化教育的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寻找生命教育的显性影响方式,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生命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认知客观世界的心理基础并不仅仅是有意识活动,学生在接受生命教育时其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意识可以控制无意识,无意识可以调节有意识,两者有机统一时,就能更好更全面地认识生命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采取显性影响方式时,还要激发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注意发挥隐性影响方式的作用。一句话,实施生命教育既要发挥显性方式的“直接性”、“外显性”,通过特定知识内容的传授,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影响;又要注意隐性方式的“间接性”、“内隐性”,通过教学中所特有的诸如人际关系、教育态度、教学方式等的作用,促使学生无意识地接受影响。

3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要讲究同步实施

第7篇

① 课本中有三个 “ 基础 ” ,两个 “ 基本 ” 极易混淆 , 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把重点字加不同标注。其含义就一清二楚了!例如: P1 倒 5 行: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P 9 T 6 行,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P 41 T 3 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 P 44 T 2 行,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 P 65 倒 T 3 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体外燃烧。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目的一样都是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糖类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故它们释放的能量也相同。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与体外燃烧的产物不同故其释放能量内外有别。

2、 用古诗词激发兴趣

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三种方式,它们是: ① 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飞流 ” 表明需要能量, “ 直下 ” 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 ② 协助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 “ 轻舟 ” 表示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 已过万重山 ” 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③ 主动运输:可形象的表述为: “ 逆水行舟用力撑 ” 。 “ 逆水 ” 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 行舟 ” 表示需要载体, “ 用力撑 ” 表示需要能量。

3 、多用实物,多动手作实验

有识之士都以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实物给学生的新鲜感远远超过挂图,让学生多动手,多作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老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光合作用是个难讲的课题,如何设计兴奋点呢?光反应的两个反应式就是很好的材料。 ① H 2 O 叶绿光体 2H +1 /2O 2 由于 H2 可以作为火箭里的高级燃料,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物质。如果我们能够得到廉价的 H2 该多好啊!我们模拟出叶绿体的生理条件,把水放到太阳下晒晒,就产生了 H 2 和 O 2 。那么,全世界的家庭再也不必为煤气用完而发愁,世界能源危机顿时烟消云散!因为水可以循环利用,取之不尽,阳光每天都有,用之不竭!这可是一项前途远大的仿生工程,有待于同学们去研究! ② ADP+Pi 叶绿光体 ATP 该反应式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因为人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们 99% 以上的食物被消化吸收后都被氧化分解成水和 CO 2 ,同时提供能量,用来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不到我们食物的 1% !如果我们能制造出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 ATP 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5、用比喻突破难点

细胞膜的结构象花生糕:花生米象蛋白质分子,爆米花象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谈到花生糕,学生们都笑了,因为它们的外形确实有点相象!我同时强调:细胞膜与真实的花生糕又有不同:( 1 )它的 “ 爆米花 ”---- 磷脂分子只有两层,( 2 )它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比喻中的不恰当部分必需及时修正,以防误导)。

6、 理论联系实际

植物体缺 N 、 P 、 K 等元素时,会有什么症状呢?我引导学生看课本彩图五,比较其细微差别。它们都是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缺乏时为什么症状又有不同?我分析如下:植物对 N 需要量大, N 与叶绿素形成、蛋白质形成关系密切,故缺 N 时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症状明显; K 主要以 K + 形式存在,极易运动,缺 K 时老叶黄得快;缺 P 对茎杆影响较大,对叶色影响较小。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发挥: ① 长跑比赛时我们常常感到上气不接下气,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 ② 食物腐败通常是由于腐败细菌在食物中进行有氧呼吸使食物腐败变质的,做泡菜就是利用水来隔绝氧气抑制腐败细菌活动。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 ③ 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为什么酿酒离不开好酒曲?酒曲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H2 O 和 CO2 ,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 ,酿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酿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7、用儿歌法助记

《中学生物教学》中有两个很好的例子:例 1 植物体内缺乏不能再度利用的 S 、 Mn 、 Ca 、 Fe 、 B 等元素时,植物的幼叶先死亡―― 刘 (S) 猛 (Mn) 盖 (Ca) 铁 (Fe) 棚 (B) 经商,不慎跌跤 , 幼年 ( 叶 ) 受伤;植物体内缺乏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时 , 植物体老叶先死 ――林 (P) 妹妹 (Mg) 用钾 (K) 弹 (N) 射中老爷 ( 叶 ) 受伤。(用《红楼梦》人物改编)例 2 ,有丝分裂各期特征: ① 间期特征 :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D 复蛋合在间期; ② 前期特征 : 核仁、核膜消失 , 纺锤体、染色体出现 --- 仁膜消失两体现; ③ 中期特征 :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构成赤道板 --- 赤道板上排整齐; ④ 后期特征 : 着丝点分裂 ,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 均分牵拉向两极; ⑤ 末期特征: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 仁膜重现两体失。

8、 多开展课外活动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美育教育

1 生物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可能性

从生物学科与教学自身的特点,我们发现实际教学中生物的美来自:

1.1 生命之美。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生命性是生物科学的本质特征,也是生物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特点。这一特点就要求生物教学应具备“活”性,要求教师必须要把生命“活”的本质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始终,以免将生物讲成“死物”。

1.2 实验之美。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

1.3 自然之美。生物学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门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就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由于研究对象的普遍性,从而使生物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放性,课堂不会拘于教室内,可以延伸到室外,延伸到大自然中。这一特点使生物教学紧贴生活实际,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和美的直观感受。

2 美育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把美育寓于生物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生物学教学,使美育和生物学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1 寓美育于生物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生物学中充满了自然美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美,从而把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2 寓美育于生物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生物学中不仅充满自然之美,而且有着丰富的社会美。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上,科学家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思想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能给学生良好的熏陶。

2.3 寓美育于生物学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如,通过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分析,以及生物进化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论观点及对立统一的观点。

3 高中生物课中美育资源的开发和实践

高中生物课程中有丰富的美育资源。生物学本身充满了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千姿百态的生物界构成了生物学的外在美,物体的和谐与统一构成了生物学的内在美,而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对真理执著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则表现了美的品质和精神。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要挖掘生物教材中潜在的美育资源,充分发挥出美育在生物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创美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把美育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3.1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生物》教材中,有优美的彩图,有简洁的表解,有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有通俗易懂的比喻例证……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让学生在欣赏生物界外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生物界各个层次上的关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领略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内在和谐美;二是在领悟生物科学理论的时候,感受其中的科学美,如,遗传定律的逻辑美,科学术语的简约美;三是在学习生物学发现史时,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表现出的人格美。总之,让学生在对自然界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多一些对自然界和科学本身的审美思考,会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3.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美、心灵美、外在美。中学生对形象美的理解,很大程度表现在对外表形态的看法上。在生物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言行向学生展现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更应该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开发教材中的美育资源,深化形象美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形象美观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

如,在讲“运动系统”时,学生们了解了骨的成分和骨骼发育特点之后,应进一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要求学生端正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才能保证体态的健康美;在讲“呼吸体统”时,根据某些疾病产生和传播情况,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抽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以上行为美的培养,又可以促进学生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和寝室,使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朴素美观,这些对于养成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具有积极意义。

4 在教学中展示美,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情境中感受美的魅力

学习是一件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在生物教学中,把自然界的和谐美,生物结构的完整美等美的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美的大千世界,让学生陶冶在美的情境中,带领学生不断发现美,探究美的真谛。在追求美、创造美的动力作用下,愉快而又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9篇

第一步:培养兴趣,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我认为让学生上完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收获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而成功的德育渗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有关细胞分裂的知识时,及时给学生补充有关生物领域内的尖端成果和研究动向,如介绍生物趣闻、生物科学史、各种发现历程等。另外可以通过对生物史的考察,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这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第二步:营造氛围,让学生具备应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高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学生越产生困惑,就越想解决问题、学习氛围越浓。当学生思考、讨论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加强了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生物知识应用到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所以,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找到适当的阅读材料,开展小型的知识讨论会、知识辩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营造一种尊重学生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第三步: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师生多向互动”。

第四步:实行知识的“三清”,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宰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对知识的巩固、落实。“三清”,即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适时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第五步:将知识应用到实践,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升华

创造力不是凭空臆造,只有能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可称得上能力。在学习完生物《稳态与环境》之后,恰逢秋末冬初,学生在教室外活动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校园中心路两侧的法桐,看能发现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