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良好品德的培养

时间:2023-07-02 09:42:54

导语:在良好品德的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良好品德的培养

第1篇

一、注重课前准备,让学生“有备而来”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的课程。可以说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的另一部分,充分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注重课前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有备而来”。课前的预习是学生把握文本的前提,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理解的基础,多让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便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在教《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问家人、去商场调查、查阅地方报刊杂志、上网搜索等方式去了解家乡的特产有哪些。上课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特产,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再如上《我家门前新事多》之前,可以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搜集自己家乡变化的图片资料与文字资料。通过学生的调查来进一步了解小区、村里、学校的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注重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形成了相适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既要让学生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又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如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文,我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激趣、明理、导行等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能够关心和爱护动物。

在激趣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欣赏视频或学生自己收集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喜爱的情感。

在明理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手拿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讲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并阐明理由,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接着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食物链”的小故事,让学生能够明白各种动物的存在对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升华对动物的情感。

在导行这个环节中,首先,讲述《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小鸟放走了?其次,我将《长颈鹿妈妈的诉说》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交流:小长颈鹿怎么了?长颈鹿妈妈为什么会伤心?进而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己平时是怎样对待动物的,是关心爱护还是打骂虐待?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并且交流、讨论,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判断课本上小朋友对待动物的行为是否合理,从而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延伸到以后的实际行动中。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并能够达成共识:爱护动物,善待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其实,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进行讨论、情景模拟、角色表演、游戏、讲故事、编儿歌、做小实验、做手工等各种活动。课堂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注重课后延伸,让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每一节课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儿童认知活动的结束。因此,思品教育更应深入学生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发展,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学完了《花草树木点头笑》中“我是绿色小卫士”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校、在家里,为保护花草做一件事情。如给家里的养的花浇一次水;在家长的配合下,栽一棵树木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爱护环境,在亲近大自然的花草中,感受大自然的慷慨与美好。

再如,学完《快乐的少先队员》这一单元时,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红领巾的意义,体验少先队活动的乐趣,而是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以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在红领巾的激励下不断进步,能够与同伴分享快乐节日的同时,还能以自己的方式关爱特殊儿童,而这些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并非仅仅是靠课堂“完成”的。

因此,品德教育要把儿童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感受、体验、分析。要积极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一代新人。

第2篇

一、端正思想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为了端正学生的思想,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工作,善于自我审视,乐于自我反省,愿意努力学习,勤于自我约束。特别是在开班会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激励性的内容。例如,教师可精心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具有激励性的文章念给学生听,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二、以身作则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基本停留在模仿的初级阶段,所以,作为和学生相处时间较长、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教师,一定要注意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如果教师从仪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为学生作出表率,学生自然乐于模仿,愿意尝试,久而久之,在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便可取得良好效果。例如,无论是教学中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教师都勇于面对,迎难而上,于是,学生耳濡目染,也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抓住时机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应局限于课堂,而要拓展于课外,甚至努力抓住一切时机。例如,在汶川发生地震后,教师可及时带领学生观看新闻报道,了解灾区的情况,并适时引导学生关心灾区人民,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充满社会责任感。

四、制定规范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时,须利用一套行之有效、详细全面的行为规范,以起到适当约束的作用。例如,教师可结合学校制定的相关规范和制度,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规范和守则等,以约束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和反省,最终提高自制能力。

五、培养手段多样化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活泼好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不喜欢枯燥生硬的说教。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尽可能提高培养过程的趣味性。例如,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一些寓教于乐的视频和图片,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培养学生。

六、考评制度

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较好地控制具体效果,教师须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以及时检查、总结培养效果,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妥善解决。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内部建立完善的班委责任制,规定班干部轮流值日,每天指定一位班干部管理全班学生,并进行评估。之后,定期对具体的评分进行总结和排名。针对每周或每月总分排名较为靠前的学生,教师要在全班范围内公开表扬,并鼓励大家向这样的学生学习。针对评分排名较靠后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引导,以帮助他们总结失分的原因,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制订合理的改正计划。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指导和努力监督执行计划的情况,一旦有所改善,教师就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七、三方合作

在节假日和周末,教师和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就需要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培养工作。首先,教师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后,可及时通过召开班会或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与交流,把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书面形式传达给家长,以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争取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其次,家长要注意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具体包括两点。其一,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其二,家长应适当为孩子提供实践机会,以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节假日,家长可适当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家庭责任感;当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时,家长要及时让孩子明确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并告诫孩子引以为鉴。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培养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将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与道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这利于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前,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对学校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探讨,深入挖掘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2.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体育都是以集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的,或是以班、组、年级;或是以代表队。在活动中每个学生是以个人的行为存在于集体之中,而且又要服从于集体;每个学生的活动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例如:学生代表集体参加竞赛活动,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某一集体,为了集体的荣誉,就得约束自己;体育课中,学生的练习是个人行为,但他又必须遵守课堂的纪律。反之他将破坏课堂的教学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影响全班的活动。如组织学生通过电视,观看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产生深深的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再如通过球类、接力跑、游戏、拔河等集体运动项目,学生在活动中互相配合、相互鼓励、团结协作,深深体会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摆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

2.2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

2.2.1竞争意识

学校体育如同其它体育一样,其重要魅力之一就是在于它激烈的竞争性。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积极响应规则的约束,使学生认识到“公平竞争”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也是在体育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宗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课内外、校内外各种竞赛的标准有些是采用天然尺度(如时间,距离,高度等)来进行的,有些则是国际竞赛规则或大家认可的竞赛规则进行的。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大家站在公正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角逐。在这种情境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而产生的公正精神和情感内化,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尊重客观事实和奉行公正原则。因此,有人认为体育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土壤和摇篮。

2.2.2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整个国民素质中较为单薄的一种意识,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常以“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这就导致了许多中学生缺少合作意识,往往我行我素,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是漠不关心。合作意识很难通过讲座或讨论的形式得到培养,它需要通过某种人与人的交往活动,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方面显出了它的特殊作用。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课内外各种集体练习,如球类项目,接力比赛,游戏等。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和同伴一起工作的意识,让他们体会一起流汗,相互协作并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喜悦,这对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分担责任,为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发挥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都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2.2.3意志品质

学校体育是要求学生身心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发挥身体适宜能量的同时,还要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学校体育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运动,通过不断的拼搏与磨练,可增强、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2.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体育从它的组织形式和活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学生在学校体育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认真执行体育教学课的课堂常规,不仅可以保证体育教学课的良好教学秩序,有利于学生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每次体育教学课的集合整队、队形练习、队列调动、队形变化等都要求学生协调一致、步伐整齐,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利用体育竞赛、教学中的游戏等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使学生们懂得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这在形式上是为保证竞赛和游戏的正常进行,其引申意义是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遵守活动规则和习惯。通过学校体育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对他们将来进入社会,自觉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4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校体育由于具有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具有全面性。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如在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突出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敢于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精神具有独特的教育作用。在田径教学中,力跑就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良好锻炼。在体操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胆怯,不敢做动作,尤其是女生。然而,通过教师认真地讲解示范、保护和帮助,使他们增强信心逐渐地完成技术动作,进一步增强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健美操运动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矫健的体形美、高尚的心灵美和运动的艺术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规范法

规范法是指利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的行为规范标准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从而收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的结果。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体育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非竞赛性的体育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设置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执行规范。否则,规范不能变成行为,反而在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因此,体育教学中,使用规范训练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改正。常用的方法就是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教育批评。当然光有体育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体育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维护和支持,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这样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会上升为道德意识,自然也就会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在符合并遵守规范的前提下,得到认可和发展。

3.2集体法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采取集体项目进行教学时,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应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地“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因此,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于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与的集体融会和刻苦训练。

3.3竞赛法

体育教学中,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性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竞争性较强的教学和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在短跑教学中,仅在“各就位——预备——跑”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的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的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自然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和耐力,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3.4示范法

体育教学中,示范法是指体育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多,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体育教师的身教常比言教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其形象也给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如果自己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或者言行不一,那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受到影响,干扰学生道德信念的建立,给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带来障碍。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它可能产生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凡是要求学生作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要充分用自己的性格和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效仿。这样长期坚持下起,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它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第4篇

作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有效帮助。而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所以,为了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为了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德育功能,加强对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如: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唯我独尊”的心理特别严重,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懂得关心他人,不知道谦让别人,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懂得感恩他人,以至于不会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学习目的不明确等,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列入教学目标中,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教育、引导学生在班集体中,以集体为重,关爱集体,奉献集体,同学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要学会尊重别人;在家庭中,应懂得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在社会上,作为公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等。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2.培养努力学习,勇于追求的品德

作为初中生,主要任务重在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但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不少的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应付老师和家长,致使一部分同学具有较好的资质,但因为不努力而荒废了学业,这很让当老师的我们痛心,值得深刻反思。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国际竞争局势的教育,联系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例举伟人努力学习,追求进步的例子,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古时候的“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借光”等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归根到底是教育、科技、人才的竞争,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也为了个人的前途命运,必须发扬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增强实力。从而唤醒学生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勇于追求的思想品德。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但是,长期以来,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大胆质疑、大胆设想的创新精神,学生养成了惟命是从、墨守陈规的习惯,这样既有碍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也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不利于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老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答案和方法,学会综合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对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当中,有的同学抄袭作业,有的同学考试作弊,有的同学言而无信,不兑现自己的诺言,以至于有的同学认为小节无害……《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学会做诚信的人,坚持诚信守则,学会处理好利益冲突,情与法的冲突等问题,面对复杂的具体情况,学会把握对人诚实和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权衡利弊,妥善处理,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5.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

第5篇

关键词: 传统美德 德育教育 道德缺失

一、德育教育难以回避的现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青少年道德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正在逐步形成。然而,无可讳言,目前,部分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管自己,不顾别人,缺乏文明举止。

一些青少年无视礼貌,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起哄;缺乏起码的卫生习惯,随地吐痰,随地乱丢废纸杂物;见到长辈和老师不予理睬,不打招呼,乱给师长起外号;以羞辱别人为乐趣,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追求高消费、高享受。

青少年比吃、比穿、比阔的怪风在校园中形成,有些学生还出钱让人代自己做作业、代值日、做劳动。

二、导致青少年学生道德缺失的因素

(一)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当前,纷至沓来的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模仿力强,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大众传媒、互联网的影响,有较强的从众倾向;他们虽能初步辨别是非善恶,但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还很不够,自制力不强。

(二)家庭教育不当,学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

目前不少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宠爱、娇生惯养,偏袒、放纵,原谅迁就而不批评教育。致使他们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不懂尊重别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相反,有些家长对子女过于严厉,致使子女形成了冷酷、不诚实、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另外,学校品德教育工作强调共性有余,注重个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理论偏多,养成教育少,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一般化工作多,一体化建设少,致使学校道德教育疲于应付。因此,难于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尝试

教育就是培育孩子的善心、善念、善行,纠正他们偏差的观念、错误的言行举止,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进而有宏伟的人生观、宇宙观,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用心体验,教好学生日常生活的礼仪与规范。

(一)继承传统美德,明白做人道理。

我们应将传统伦理道德中处世、修身之道中的精华摆在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的修身、处世观将“做好人”作为人生的基本坐标。这样,教育者应当经常向青少年介绍古今中外圣贤之人,以他们奋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帮助青少年学生确立人生的方向与目标。教育学生做自尊自爱的人,充分挖掘、肯定他们身上的点滴长处,从而培养他们的荣誉感。

(二)教育青少年学生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态度。

从品行人手,以身教、言教启发、濡养学生纯善的心。善心、善念也是应有的为人根本。对人: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导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晓谕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错”的做事方法;注重礼仪、讲求信用,建立威仪与守信的观念;教育“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养“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教导是非判断的能力,并培养好学的精神。对物:灌输日常生活必须“节用爱物”,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第6篇

【关键词】 培养 高中生 个性 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6-107-01

德育是品德教育的简称,是指以提高个体的品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品德正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四个方面。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并形成完整的品德结构。因为人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彼此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没有健全的个性,就谈不上优秀的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所以,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今社会,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占不少的比例。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放在德育中有其客观根据和现实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品质

高中生活泼向上,富有朝气,但又容易偏激,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就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的途径有:

1. 以理育情。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培养、利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知情交融,情通理达。针对学生的消极情感,教师也要阐明危害,教他们分析原因,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从而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情感调节。

2. 以情育情。情感具有感染性,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要能以情动情。人人都希望被尊重,我们也常常教育学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别人。师生之间也是如此,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做学生的朋友,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关爱和支持。在一切教学活动中要推行民主教学,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中恰当地表达教材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教师对学生的亲近、热爱、信任和期望等情感都会激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

3.以境育情。情感总是在一定得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集体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优美的校园、和谐的班级环境,友好的同学交往、融洽的师生之情,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健康的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情感。另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地域环境,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民俗资源、自然资源中的教育成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情感品质。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品质

心理学表明,健康的情绪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是有丰富的情绪;三是具备良好的主导心境;四是调节情绪的能力。健康的情绪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良情绪的类别很多,如过度焦虑、恐惧、嫉妒、敌意、罪恶感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以对待。这里就不良情绪的处理和对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谈几点做法。

1. 指导学生学会调节不良情绪。如狂喜、暴怒、焦急、忧伤等都是情绪过度的表现,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调节。

2. 当学生处于不良情绪状态下时,仅靠自身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教育者的疏导,使人吐出心头苦闷,卸下包袱。通过亲自与学生交谈,获得学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跟学生的谈话方式有多种,根据需要可找学生个别谈心,也可找班干或小组漫谈,还可对全班进行专题谈话。

3. 指导学生科学地安排学习生活。学习是学生生活中的核心内容。学习负担轻重,学习活动如何安排对学生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应指导学生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要做到有张有驰,劳逸结合,还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动静相益,使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能够对人的内部活动实行调节和控制,在德育活动中应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必须把他们放在活动中去锻炼。困难和挫折好像是学生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条条拦路河,作为教育者不应该背着学生涉水而过,而应该设法提供舟楫,让他们自己走过去。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保持沉着,面对现实,坚定信心,然后采取对策,排除障碍,毫不动摇的朝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育者对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有恒心,要贯注于实践中磨练。在教育中抓住一些重要的契机,如越野拉练、开学生运动会、夏令营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让他们养成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品格。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本质

第7篇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说教,而说教中最为主要的则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言道:“积习难改”,大概多指恶习,其实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往往也是终身受用不尽的。俗言又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然而本性从何而来,习惯成自然罢了。家长的潜移默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曾有不少专家提出,婴儿也有老师,生身父母便是他的最初之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对孩子起着积极的影响。在孩子眼中,父母是学习的榜样,模仿的范例,为人父母者,岂不慎之又慎!

现代家庭都知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对于娃娃来说,首先要抓什么教育呢?恐怕看法颇多。笔者之小见,在众多的施教范畴中,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要从小抓起的首先是培养最基本的做人的品格。什么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品格呢?当然说不胜说。但最主要的是诚、爱二字。所谓“诚”就是诚意、诚恳、不说慌、不做假、实事求是、落落大方;所谓“爱”,就是爱心: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小动物、爱公共财物。推而广之,就是有同情心,有恻隐之心。同情弱小,尊重他人,予人方便、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从小应该培养的好品德,一旦形成习惯和理念,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自我道德约束。也许有人会问,对小偷骗子、流氓坏蛋难道也要讲爱心、讲诚意吗?回答是否定的。不过决不能因为将来可能碰到坏人坏事,就从小先教孩子种种斗争策略,把见到的人都当坏蛋来看待,其实如果真正具有了以诚、爱为准则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美丑观念、好坏观念,长大后反而更容易学会判断和处理种种情况,更容易做到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或者又有人要问:我们的孩子将来是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上述这些准则、行为规范、道德理念届时还有用吗?回答是肯定的。社会发展速度变化自然也很大,有些情况甚至无法预料,但礼貌、公德、信用始终还得讲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强调言必行,行必果,即使是想方设法赚钱的商家不是也应该做到顾客是上帝,宾至如归,诚招天下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吗?就连一味追求金钱、淡漠人情的西方国家也随处可闻Excuse me 、Thank you。可见世界虽大,人种虽多,在不少方面还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

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遵循何种途径教育培养子女?诚然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但我认为下列四条原则是值得注意的,即身教为主,言传为辅;论事为主、说理为辅;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引导为主,制止为辅。只重言教,难免没有说服力;只重说理,容易枯燥乏味;只重批评,易使孩子感到动辄得咎;只讲制止,会使孩子觉得无所适从。身教为主,则孩子有榜样、模仿;论事为主,则孩子印象深刻理解容易;鼓励、引导为主,则孩子方向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人父母者,在这些方面大概都有亲身体会。

第8篇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奠基工程。因此学校应把养成教育做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工作。

1 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

要把养成教育做好,学校应建立校园、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多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家教能力,达到家校联手共同育人的目的。一是搞好家长培训工作。如教学开放日,我们明确要求各班有90%以上的家长参加,毕业典礼,我们也要求每个班要有一定比例的家长参加,除组织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外,我们还召开如中考前家长会,毕业前家长会,对家长提出要求,进行培训。我们曾约请过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为全校的家长就如何辅导教育孩子学习做过讲座,约请过进修学校德育办领导对全校的家长进行专题辅导。二是向家长发放家教知识材料。每学期都精心选编一些家教知识方面的材料,通过学生向家长发放,把最先进的家教观念和理念通过这种途径灌输给家长,以此来提高家长的育人水平。

我们的社会教育则特别强调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2009年开始,每年秋季开学我们都组织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军训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进行队列训练外,还有学唱军歌,整理内务,徒步拉练等,这些活动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既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此外,每年我们都在社区、夕阳红敬老院,翰章广场等实践基地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2 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

所谓双元制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矗”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依据《中学生守则》、《中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出学校的一日常规以及纪律卫生评比标准或文明班极评比办法等系列制度。在学校领导层面和教师层面,学校应制定《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养成教育实施条例》等。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学生教育有方向,领导、教师执行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的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为落实好这些制度,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都参与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政教处负责日常管理,对全校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政教主任和两个政教干事有明确的分工,每天早晨、课间、中午、下午放学后轮流值班,随时检查学生的纪律卫生情况,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值周制度,在班级抽取部分值周生,在课间和自习时间对班级进行监督检查,政教主任和政教干事以及值周生检查的结果每天要在行事板上公布。

3 建立榜样教育的激励机制

在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榜样教育仍是一种运用相当普遍的方法或模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的德育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榜样的再造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政教处对班级纪律卫生情况进行日公布,周小结,月总结,学校每月根据这些结果,每个学年评比出两个文明行为示范班级,每个班评出五名行为习惯示范生,利用间操时间对评比结果予以公布,班级发流动红旗和奖金,学生颁发证书。为了促进学生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学校间操质量,学校每学期还要评选出自主管理优秀班级和间操优秀班级。对班主任、班级和学生都要进行表彰,颁发奖金、奖状和证书。这些评比已经形成制度,让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方向,干有动力。

4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管理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因此,学校必须抓好班主任工作这一环节,培养建立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我们除了严格按要求参加市里的班主任培训外,每星期至少要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有时要两、三次,开始时,班主任不太适应,在班级里坐惯了,不爱出来,有时开会出勤不好,后来由于严格要求,现在已经成为习惯,班主任例会从未有文齐武不齐的现象。班主任例会主要是针对当前工作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让班主任牢牢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紧跟学校的要求,明确重点工作,让班级工作能够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重大活动前,如运动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对班主任要进行单独辅导,向班主任传授做学生思想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并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活动时的组织纪律性。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让班主任针对一年来管理班级的收获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班主任工作抓实了,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呈现一个良好的局面。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G1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85-4

学生品德的形成实际上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和教育的外部影响与学生自身的各种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品德的任务,必须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

一、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一)出现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原因

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和支配道德行为的前提,在品德形成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中出现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或违反道德要求的举动,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1.对道德概念的认识错误,如把尊敬老师看做拍马、拉关系,把破坏纪律当做“勇敢、有个性”,把向老师反映同伴的错误说成“出卖朋友”等等;

2.不知道在各种活动场合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执行这些规则有什么意义,不执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3.口头上知道某些道德知识,却不能按道德要求行事。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方法

造成不符合道德行为的关键在于道德知识贫乏,对道德要求缺乏正确的理解。

1.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

道德知识与文化科学知识一样,是以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社会道德形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分清各种事件与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公正与偏见、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才能按照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才能以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因此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概念与知识概念一样,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抽象名称,其形成经历着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复杂过程。道德概念的掌握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许多促进知识概念理解的规律同样地适用于道德教育。例如,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提供典型的榜样,突出榜样的本质特征;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比较的方法;采用变化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变式等,都有助于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

2.促使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由于学生对外部的教育影响并不是机械的、被动地全部接受,因此,教师在一个班集体里向全班提出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时,通常是有的学生能遵守,有的学生不能遵守。这种现象表明,从外部的教育影响到学生接受教育,其间经历着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换句话说,外部的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才能纳入主观的反应,形成一种力求维护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或称之为道德需要。当道德需要指向特定的行为目标时,可以诱发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按照行为准则去行动的内部动因。由此可见,教育并不能替代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诱导,加速内化的过程。

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对道德教育的信服。一般来说,教师通过说服教育、组织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和执行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而激起实行道德要求的意向。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性的理解上或口头表达上,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对行为不能起到支配和调节的作用。只有当学生按照道德要求行动,给集体或他人带来益处,并受到赞扬或好评时,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这种由于实践结果引起的愉快体验,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继续按道德要求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不是光靠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是在个人的行为受到集体的接受和验证时,才能信服道德要求的正确性。

3.消除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意义障碍

教育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学生理解了道德要求,也认识到执行道德要求的意义,但就是不能付诸行动,有的还出现对立情绪,严重的会拒绝教师或学校提出的任何教育要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类学生由于存在意义障碍,致使他们不能接受道德教育。产生意义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原因之一都可成为出现意义障碍的起因:

第一,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过多、过高、过频繁;

第二,学生的道德知识和经验贫乏,对道德要求的内容和执行行为规则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或不正确;

第三,对教师采取的简单粗暴、强迫命令、威胁、惩罚等方法有抵触情绪;

第四,教师在处理问题上不公正,对一些学生有成见,对另一些学生却偏爱,造成师生间的对立情绪;

第五,教师言行不一,不能以身作则和为人师表,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和尊重。

在教育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防止意义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一旦出现这种障碍时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消除。

二、培养道德评价能力

运用道德知识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是或非、善或恶的判断,称之为道德评价。无论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评价,都有助于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扩大道德经验,提高辨别和评价的能力。获得表扬、赞赏等肯定性评价的行为能引起愉快的积极情感,有利于这类行为在以后的活动中重复出现。正确的道德评价能使道德发展趋于完善,它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并与思维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研究分析,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具有下列趋势。

第一,从他律到自律。他律是指以他人的评价标准作为标准,而自律是指自己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大多数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逐渐学会独立的进行评价。

第二,从客观的效果到内在的动机。大学生能够把行为动机和效果联系起来考虑,但评价尚处于由直接的效果向间接的、长远的效果过渡阶段。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讨厌那些“背后讲坏话的人”,认为这种人直接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间接损害他人利益的那些“不顾他人和集体,专为自己打算”的人只受到少数人讨厌。

第三,从他人到自己。道德评价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先学会评价他人,再学会评价自己。也就是说,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以他人为“镜子”来评价自己。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能够关心自己的内心活动,并能用社会道德标准来评价自己。但从总体上讲,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还是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经常发现他们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行为,而自我评价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第四,从片面到全面。有些大学生通常会因为他人的一点缺点就抹杀人家的全部优点,偶尔发现别人身上的一点优点就认为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们对自己也是这样,一次失败就会把自己全盘否定,获得一次好成绩就会得意洋洋。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道德评价水平的高低,同参与道德问题的讨论与评价机会等实践活动的多少是呈正相关。要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师应经常性地对社会上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行为做正确而简明的评价,向学生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教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对有关品德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增加评价的机会,提高评价的能力。

三、激发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出现的,人们对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敬佩、赞扬,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厌恶、憎恨等,这类情感属于道德感。道德感的内容极为丰富,如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荣誉感、自尊感、友谊感等等。

(一)道德感的表现形式

1.直觉性形式

对某种情感的直接感知所引起的情感是直觉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情感的出现既迅速又突然,自觉性较低。例如,在考试时,学生由于突然产生的恐惧感或荣辱感,立即制止了作弊行为。这类情感形式的表现是与人们过去的行为在特定情境中受到集体舆论的影响,以及行为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有密切关系。

2.想象性形式

联想起具体的人、事物、事件的形象而激起的内心体验是想象性形式的道德感。这类形式的道德感具有自觉性特点。例如,、白求恩、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人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为了伟大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成为导向道德行为的推动力。

3.论理性形式

对道德要求及执行要求的意义有较正确、深刻的理解,这是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由于这类形式的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自觉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论理性形式的道德感在大学生的道德感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激发大学生道德感的途径

1.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讲述进取、诚信、维护集体利益的人物和事迹时,用充满赞赏的语言和表情,引发尊敬、羡慕的情感;在讲述懒惰、欺骗、自私的人物和行为时,要伴随不满、指责、否定的表情和语言,激发学生愤慨、厌恶的情感。

2.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大学生正处在积极地探索人生之路、寻找自己美好前途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形象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典范,教师要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或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3.激发和保持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学生中经常出现为自己或集体的成就兴高采烈,遇到失败或挫折而伤心难过,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等现象,这些都是健康的情感。学生中也会出现对同伴的成就、进步嫉妒,对他人的不幸或失败幸灾乐祸,对自己偶尔获得好成绩而得意忘形,遇到一点失败就灰心丧气等现象,这些是不健康的情感表露。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这两类情感的不同性质、范畴和后果,引导他们以健康的情感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

四、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

学生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接受了道德要求,有了道德行为目标,却没有相应的行为;有的学生已开始付诸行动,由于不能排除干扰和克服一定的困难,因而达不到预定的行为目标;有的学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因而酿成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等等。这类现象多半是由于自制力差、缺乏毅力和恒心、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力量所造成的。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培养和磨练,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到:

第一,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引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

第二,在各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任务,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并及时鼓励和赞扬在活动中作出意志努力的学生;

第三,组织有关锻炼意志的漫谈、讨论、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锻炼意志的自觉性;

第四,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意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激发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五,根据学生不同的意志特征,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影响,例如,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学生着重培养毅力,对犹柔寡断的学生培养果断性,对胆小怕事的学生培养勇敢精神。

五、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的训练

从道德认识到相应行为的转化,体现着道德内部意识活动形式转向外部的实践活动形式,这是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阶段。基于品德属于一种特性或倾向,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还不能代表品德形成,那些一时的、偶尔的、具有情境性的道德行为表现,实际上只是道德的雏形。只有当品德行为成为经常化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习惯时,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实现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再到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应抓好下列各方面的教育。

(一)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和方法

学生经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动机和效果不一致的现象。例如,某同学在课堂上对老师不礼貌,经常逃课,“教训”他今后要尊重老师,再也不要逃课。这类现象多半是有良好的道德动机,但缺乏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道德动机的同时,还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选择实现良好动机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1.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行为措施。在讨论时应围绕活动中心,提出各种可能的办法。然后,对提出的方法逐个评议,确定完成活动任务的最佳办法,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作评价。最后,决定如何进行的步骤。

2.经常性地开展分析、评议活动。教师应在生活实践中或学生集体中选择正反面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辩论,直到取得一致的认识。通过具体范例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到要使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一致,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是适宜的,何种方式方法是不恰当的。

3.正确对待和处理那些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学生中出现不良后果的行为时,教师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明确地肯定他们的道德动机,进而指出行为方式的不当之处,再提出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方法。倘若教师对产生行为不良后果的原因不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斥责甚至惩罚,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不仅会使当事者感到委屈,而且还会怀疑自己道德动机的正确性。

(二)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一种坚信道德行为准则的确信,并主动要求执行和实现行为准则的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这类需要是产生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能推动人们按照自己确信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并使行为具有一贯性、持久性等特点。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水平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信念逐渐趋于相对稳定。

道德信念是以深刻理解道德行为准则,行为得到肯定性评价,以及亲身获得道德实践经验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前面讲过的如何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评价能力,激发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要重视学生所在的班集体在道德信念形成中的作用。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和集体行为规则不仅能使道德要求成为集体成员的行为指南,而且能使错误的道德观念和不良的行为得到制止和逐步改造。但是,在缺乏正确舆论的班级里学生中的正确信念不仅得不到支持,还会遭到嘲笑或讽刺。因此,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使所在的集体的绝大部分成员都确立共同一致的道德需要倾向时,个人的道德信念才能巩固或提高。

(三)组织道德行为的练习和训练

据调查材料表明,有60%的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中学阶段形成的,还有40%的学生要在大学甚至走向社会以后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状况作剖析,可以把行为表现分为两类:一类行为是不稳定的,有明显的情境性和条件性;另一类是自动化的、经常性的行为习惯,其中包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无数次重复,有组织的练习和训练,以及与坏习惯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有效的道德行为练习和训练应注意到:

第一,向学生讲清练习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第二,创设各种条件,促使良好的品德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机会,尽可能地排除和避免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

第三,依靠集体舆论和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防止练习中出现松劲、不耐烦和偏离目标的现象;

第四,及时让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和进步的情况;

第五,正确地、合理地使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强化方式,这有助于提高行为练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05.

[2]戚万学,唐兴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