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42:56
导语:在旅游规划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引言
乡村旅游规划在乡村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起着纲领性作用,它是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律和市场特点制定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本文对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进行综述,尝试了解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情况及问题。
二、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文献概况
为能直观地了解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研究进展,本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乡村旅游规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选取了国内期刊如《旅游学刊》、《资源开发与市场》、《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论坛》 、硕士论文及学校学报等刊物2000年以来的55篇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正在逐步展开,乡村旅游规划文献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图1)。
三、乡村旅游规划研究方法
学者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以定性描述研究、个例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
四、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内容
通过对这55篇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问题及意见研究、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及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等方面(表1)。
(一)乡村旅游规划基础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涉及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规划原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等方面。方增福(2000)提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基本原则是“选择独特的吸引力的乡村进行旅游规划、充分利用乡村基础设施,适当建设配套设施、旅游活动的设计应顺应农村生活方式,尽量做到不干扰村民的正常生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使村民从中获益、鼓励游客参与村民的各种活动。”;基本方法包括:准备工作阶段、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分析、制定方案、方案的评价与比较选择、实施规划、监控与反馈。李伟、郭芳(2002)针对性地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提出旅游发展与农业生态建设相匹配,经济发展与自然、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协调,强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同步发展。王莉(2003)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发展状况、客源市场、开发建议等方面入手, 结合云南现实, 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开发策略和需注意的问题。唐代剑、池静(2005)介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方法及层次,并就实施阶段和学科来源对现有旅游规划方法体系做了综合描述。王云才、刘滨谊(2006)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内容。李良栋(2011)概括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的基本类型,总结了规划内容,讨论了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以及在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张捷、钟士恩等(2014)提出乡村旅游发展要有规范化的旅游规划,还要重视政府引导型的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二)乡村旅游规划问题及意见研究
乡村旅游规划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及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唐建兵(2007)认为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 存在着许多误区,如: 规划动机不正确, 规划单位良莠不齐, 规划过程不严谨, 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等,并提出行旅游规划个人的资质认定, 纯洁旅游规划队伍、提高旅游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严格规划论证和实施监督等意见。欧阳勇峰等(2009)剖析了目前乡村旅游规划出现的若干问题,包括延伸城市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建设方式, 照搬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形式, 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的共生与有机更新途径, 强调规划应维系乡村景观格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保障村屯聚落人文肌理的连续性, 实现农村生产、生活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徐敏慧(2010)提出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出现村民宅基地流转问题解决不当的现象,并究其发生的原因。黄建清(2011)从乡村旅游规划的概念入手研究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和注意问题,并以实例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规划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乡村资源与区位背景,制定不同的规划策略。
(三)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研究
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建立适宜乡村发展的一套乡村旅游规划模式,旨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郑群明、钟林生(2004)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注重社区和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是最佳选择,应该引导乡村居民参与规划过程。曹国新(2008)总结到我国旅游规划界先后形成三种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分别是强调风格的规划模式、强调趣味的规划模式、强调综合的规划模式。唐建兵(2012)在解读“反规划”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规划模式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取得的成功,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杨岳刚(2014)构建了县域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1331”模式。
(四)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
王云翔、朱兴彤(2009)通过对花山旅游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剖析,提出旅游村景区有规划的六要素:考虑交通便捷性、规划主题鲜明、建筑选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设计依托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挖掘地方特色、农民经营为主体。刘爽、朱余丹(2011)对嫩江农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淤涤非基于古村风貌保护对广西贺州市龙井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五)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建设
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可以提高乡村旅游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付诸实施的依据。关于乡村旅游规划的体系文献比较少,魏有广(2007)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强调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要有专项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并且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
(六)乡村旅游规划法规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法规建设对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规范性意义,是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法律标准。王云才(2002)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指明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游憩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要点。
五、结论
通过对乡村旅游规划文献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国内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我国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时间不长,十几年来一直有学者关注,但相比较而言这仍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多。
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面较广,但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及表层的问题层面,研究流于概念化表面化,缺乏高质量的理论抽象,今后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要不断的深入。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旅游方式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导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一种新的环保方式的旅游景点规划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但是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理论、大众意识、管理方式及规划研究上都比较欠缺,而把地理学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内部功能关系的“纵向”方法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是新一代的生态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把景观生态学应用到旅游生态景点的规划研究中,是保证旅游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生态旅游; 规划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ourism way more and more show, tour guides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increasingly serious, a kind of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y of tourist attractions planning is imminent. In this context, the emergence of a ecological tourism this concept. But our country in ecological tourism theory, the public consciousness, management way and planning research are lacking, the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space relation "vertical" with ecology research method of ecological system internal functions relationship "horizontal"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landscape ecology, is a new generation of ecology, with very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applied.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tourism ecological scenic spot of planning, is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 can be important way.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tourism; Plann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朝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是复杂而庞大的,经过20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与动态、景观规划与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中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它在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应用加以阐述,从景观的角度将旅游与生态有机熔铸。
一、相关概念解析
1.1景观的含义
“景观”一词最早出自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指的是具有国王所罗门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全景。景观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致”、“景象”等。在英语、德语、俄语中“景观”一词拼写相似,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不仅反映了风景、景色、景致,还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和认知。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对景现的不同理解,景观的定义存在多种表述。视觉美学意义上景观的含义与“风景”、“景致”、“景色”一致。地理学概念上,景观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生态学上,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狭义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景观则是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1.2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提出。 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2.1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从系统论的角度,把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规划和管理,从而实现其整体最优化。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部分、多种要素进行规划,平衡宏观和
微观之间的关系;规划者应该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使规划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自然规律。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景观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原则同时又是对景观进行管理的结果。景观的
多样性对确保景观的稳定、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提高景观观赏性等方面起
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多样性的维持和旅游空间多样化的创造是旅游地规划的重点。
(4)个性与特殊保护性原则
对某一地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该地区的一些原始自然地和宝
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要绝对加以保护,避免对这些宝贵的自然及历史文化遗产造成
破坏。
(5)综合效益原则
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达到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
时要体现生态理念,注重生态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区在获得经济利益
的同时又不至于减弱其景观生态美,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2.2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宏观应用主要强调的是景观的自然属性,有效而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对保持旅游地的景观质量、景观特色以及确保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景观结构和功能上对景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对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和特征的分析,旅游地自然、社会要素等资料的调查搜集,景观分类和对景观结构功能的诊断,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景观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出不同的功能单元,以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为原则,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进而选择合理的利用方式。
2.2.1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微观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景观结构要素斑—廊—基的具体设计上, 旅游斑块的设计要体现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共生程度要高,人造的斑块与天然的斑块要相协调。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实现生态化,并且要注意与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特征相协调,切忌以商业化、城市化的浓重气息破坏景观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首先应把保护思想融入到开发理念中,然后运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进一步规划。
三、结论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的开发与规划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理论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是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所进行的一种规划,它本质上是一种包含“旅游”、“景观”、“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性规划。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既包含了生态学的思想又注重景观时空特色,同时又考虑规划地的生态平衡,这与生态旅游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肖笃宁,李秀珍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黄锡畴.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J].地理科学,1981:12~15.
[4]刘安国.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中国科学院区域环境研究考察组访捷见闻[J].地理科学,1981,(2):18~21.
[5]祁黄雄,林伟立.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1999,(3):22~26.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使得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近年来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尽管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界定,但笔者认为何晓芳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并从规划角度,生态发展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做了很好的阐述。该表述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科学合理,体现出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
三、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和特点
(一)乡村生态旅游类型
现阶段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其具有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空间区域布局划分陈文君的《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中根据空间地域上的不同,明确地给出了分类方式,其类型主要有景区边缘型、都市郊区型和老少边穷地区型。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在《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也根据空间上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的划分。笔者认为其空间划分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因素和资源的利用上的考虑,该种划分有利于研究者弄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那些地域更加合适,其对各个具体地方应用这种空间区域开发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2.按照经济贡献差异划分云南大学的王静博士在《试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旅游产业组织模型》中根据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把其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企业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农庄经济聚合型、生态经济型、对内联合型。同样的,贺颖华、贺蓓滢在《昆明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探索》中也提到了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景区带动型,乡村组织型,公司农户型,综合开发型。他们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经济参与者和合作模式给出了不同的分类,但本质上都是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上给予区分的。
3.按照旅游活动类型划分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的谢花林在《乡村生态旅游探析》中明确地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三大类型,分别是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型(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段景春在《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同样以这种分类方式为要点论述。这种分类方式具有简明和概括的特点,而且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也重点突出了休闲型旅游,很多的研究者在进行论述的时候都会应用到该种分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
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与具体的乡村地区的特性相关的,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同的学者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都做出了相应的陈述。马勇、舒伯阳在《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一书中指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基础性、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章家恩教授的《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一文中指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性、融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于一体、地域多样性、动态性、可塑性、高效益、低风险、参与性等特点。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定量的研究,例如林刚和石培基在《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中,根据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界定了乡村生态旅游的6个标准:乡村地域为依托、乡村田园风情为吸引、农业生产活动为吸引、民俗文化为吸引、农家生活体验为吸引、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活动。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对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性虽然很多,但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就是乡村性和生态性。旅游内容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表现形式上具有民俗性和原真性,旅游活动安排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并且在现实意义上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等一系列特征。
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模式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近来生态旅游的升温,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旅游者热衷,国内各省市相关的乡村生态旅游得到了极大推动,特别是在一些乡村资源丰富的省份更是受到了极大重视,学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出现很多研究成果。笔者收集到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研究案例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模式
这类文章的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地的乡村旅游的资源现状以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根据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这类文献有游茜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胡晓聪的《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万幸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湖北省木兰天池官田村为例》、苏珍的《安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初探》《诸暨赵家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探讨》、李晓阳的《打造黑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品牌的对策研究》等。该种研究模式是国内学者较为熟悉的研究方式,但由于学者的研究功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不少的文章都浮于解释问题式的回答问题,对理论的延续和加深缺乏相关贡献。
(二)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模式
这里面包括张丹的《柳州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李明月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探讨———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张禹的《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以苍南县五凤乡为例》。胡志毅、张兆干在《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中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模型。杨兴柱、陆林、王群等人在《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应用》就很好地应用了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决策的8个重要变量。该种模式应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实际出发,从调查出发,针对具体的案例地进行调研得出相关结论,一般比较有说服力,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模式,很多根据研究成果翻译得出的研究文章都到国外的顶级期刊得到发表,与国际研究范式较为切合。
(三)引用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对比性分析的研究模式
该种模式把本地区甚至本国的一些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国外的一些相关开发经验做一个对比性研究,从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得到很多的启示。例如凌强的《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和张兵、尹弘的《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对比性研究。其中,邓冰、吴必虎的《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提到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该种模式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对国内旅游研究方向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我国广大学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如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社区增权式旅游等多种旅游研究新方向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认知和研究。
(四)利用旅游规划理论和开发手段进行分析的研究模式
部分研究者利用相关的旅游规划开发理念和手段提出很多好的开发模式,如董宁、徐颂军等的《广州乡村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模式探讨》中以广东为例,举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可进入性强;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宏观环境良好这几个主要方面。在开发广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者的行为转变,旅游业的相关特性,乡村生态环境以及政府引导、监督及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这4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做了探讨,得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一些条件和相关模式。何晓芳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详尽地给出了详细的规划原则、规划程序和规划内容。其按照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乡村服务设施的生态设计和相关社区参与的顺序对规划内容进行了分章节的论述。文章通过分析安吉县禹山坞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以及功能区分和环境容量测量等,提出了该地方的乡村生态设计、相关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
五、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的资源规划与开发中,很多的学者都结合相关地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文献都是根据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晏磊、詹斌的《关于发展江西乡村生态旅游的若干思考》中结合对江西乡村旅游的分析,明确表示在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旅游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文化特色不强,开发存在变异迎合性问题;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严重问题。类似的,林龙飞、陈辉的《发展乡村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中以缺乏规划、生态项目缺乏、开发无序、缺乏合作和缺乏特色这五个方面总结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此外,李录堂教授专门从生产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指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目前存在经营者认识不足、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影响。何晓芳、王莉红则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角度指出了国内在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中指出: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这些问题。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当今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观念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上运营管理不善和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上客源细分不明和品牌知名度不高;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上同质性产品过多和乡村特色产品优势不明显;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健全和旅游人才缺乏等。
六、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展望
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乡村生态旅游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并有效利用了当地旅游资源,在满足广大消费者回归生态和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怎样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准确、科学、合理地定位,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提出合理可行的旅游开发策略和对策,既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又让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笔者认为,今后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乡村旅游的概念
我们要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和其指导意义,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便在调查、开发和保护当中更有针对性,这也有利于我们在学术上的长足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中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为广大农村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有利支持。
(二)借鉴国外开发经验
乡村生态旅游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应用,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我国关于国外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让我们可以更好借鉴经验教训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这有利于我们国家乡村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应用定量研究方法
现阶段的很多文章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问题研究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很可能只是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四)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
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中,学者们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测量设备对具体地区的环境承受力以及相关旅游资源概貌进行具体的地理测绘和分析。信息化管理与地理资源测绘方面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学界应该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一、前言
全域旅游体现的是一种现代整体发展观念,区域各方面的发展应服务于旅游发展大局,形成全域一体的旅游品牌形象。全域旅游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全城居民共同努力,全域旅游的发展并不是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或旅游服务的单一发展,它是各行业,政府及居民等相关因素所组成的旅游系统。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目的地之争更加强烈,品牌和游客忠诚成为旅游目的地之争的焦点,依靠品牌化手段确立竞争优势,着力于建立和发展与旅游者之间的长期关系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新的营销战略选择。
二、研究方法
文献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法。
三、相关概念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摒弃了传统的景点旅游的单一模式,以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为延伸,在一个区域内进行资源整合。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下,旅游的规划不只是单一的旅游产业、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也不应以小景点为单位而进行规划和开发。旅游目的地应该在搞清楚全域旅游这一概念的情况下,明确需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地,以什么为核心竞争力,为此需要做什么,从而明?_哪些景点旅游领域可以保留,哪些需要弃掉,哪些需要怎么进行规划和改造,怎么进行整个城市的整体化构建。在这种新概念的指导下,真正实现“旅游+”。
(二)旅游目的地
从空间上来看,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的一个空间概念上的集合。旅游目的地可以是一个省份,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小镇。
而从构成上来考虑,它需要拥有独具特色的旅游核心吸引力、一定规模的旅游市场的需求,有支撑旅游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也需要有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参与以及一定的政策环境。
从作用来看,旅游目的地应该凭借其吸引力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和支柱,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四、旅游品牌建设意义
旅游者与目的地在目的地选择以及产品交互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接触面,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质量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同时,当目的地一旦具有品牌价值,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信赖度就会提升,在此基础上,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交易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
因此,品牌建设应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受到重视。而我们全域旅游这一概念被引进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建设无疑会有重大的影响,全域旅游发展成熟时,城市形象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这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五、从品牌角度谈旅游目的地与全域旅游的思辩关系
服务营销领域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主线为“顾客价值――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品牌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是互动性的、个性化的、长期的,不仅会使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价值得以增加,还能深化双方的情感联系,加深彼此的信任与承诺,从而造就高水平的游客满意与忠诚。
那么在品牌建设中,旅游目的地与全域旅游的关系又能为品牌建设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积极影响
全域旅游的建设是对旅游品牌具有积极性影响的。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对旅游区域内的服务与设施进行整个管理,摒弃小微独立发展的模式,从而在质量中谋求突破。
在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的交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管是社会风险还是安全风险。而一个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品牌,可以形成信任机制,让用户认为选择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风险。
反过来看,形成信任机制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信任机制是不用担心风险的一种交易状态。这种信任于一种未知和已知之间不确定的一种状态。基本上所有的信任都是基于从陌生到熟悉的交涉,从而产生一种简化的交易的可能,以至于到信仰,几乎不用做出任何决定,比如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农夫山泉等,这其实就是品牌的价值。
全域旅游可以形成城市的信任背书,在城市居民、景区和管理者层面一致协调,个体不合时宜的需求让步于全域旅游的发展大势,让城市品牌成为旅游品牌,从而形成旅游的信任机制,为目的地旅游发展助力。
(二)适用性问题
全域旅游不是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可以适用的,如果不考虑其在具体地域的适用性问题而一昧推行全域旅游则有可能对旅游品牌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处于都市辐射圈,拥有良好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是必要的。一般来看,全域旅游适用于有明确的独特旅游主打产品和旅游文化、资源类型丰富、重点资源突出、有一定品牌基础的地方。而从潜力上来看,旅游资源全域均质分布、同时资源相对集中、空间立体化利用的潜力大则是重要的发展条件。
全域旅游它并不是万金油,不能适用于任何城市。游客在对品牌感知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概念偷换的思维惯式,也就是说区域的品牌形象可能会与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相互联系,而推行全域旅游后这种联系更加密切,所以全域旅游的推行要更加谨慎并且要考虑到适用性问题。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
>> 浅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初探历史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 物流隐性成本的显性化探讨 谈数学例题教学“隐性目标”的显性化 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 隐性就业显性化研究 旅游资源个性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军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论广州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贵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浅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民歌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 浅谈GIS在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中的应用 隐性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显性化和共享问题初探 专业化视角下的校长隐性知识显性化思考 隐性课程显性化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价值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文化概念的界定 论旅游的被吸引性与旅游资源概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概念和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是指原来不曾被认知为旅游资源的客体而现在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的总过程。文章分析了我国“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类型、特征和支撑“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的三大内在动力。提出了“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四个方面的应用价值。[关键词]隐性旅游资源;显性旅游资源;旅游理论[中图分类号]P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6―0060―04
对邹统钎来说,“善行旅游”是一个听起来很好,操作起来很难的课题。
“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光是方案准备就用了一年时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餐厅里,这位旅游管理学院院长谈到“善行旅游”时说,“很多专家因此放弃了这个项目,现在的专家团,说是志愿在做这件事也不为过。”
2012年11月4日,遗产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善行旅游准则调研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意味着自2011年12月3日启动的呀诺达善行旅游项目开始进入实地调研阶段。
由十余名生态旅游、遗产旅游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奔向全国主要文化遗产地,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调研。
何为善?各方利益正和博弈
何为善行旅游?这个要从亚太旅游协会(PATA)和黄山说起。
2011年4月,在亚太旅游协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书记许继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到了“Good Tourism”的概念,指出了一种强调多元化、高效能运作,能够“传承历史与创造未来”的旅游方式。
这个“Good Tourism”后来被创造性地翻译成了充满东方意味的“善行旅游”,意指在旅游中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善,希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毋庸置疑,中国旅游业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弊端日益凸显。
2012年,福建南靖土楼因管理不善,遭遇5A摘牌危机。由于规划不合理,外部停车场没有有效利用,内部私搭摊点、居民乱收门票等问题广被诟病。
今年十一黄金周,长城、故宫、杭州西湖、莫高窟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游客爆满,在经济利益、遗产保护和游客体验方面,多数景区齐刷刷地选择了前者。
一方面,景区门票飞涨,游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部分景区却因为产品单一、配套跟不上、资金缺口大,而成为当地的包袱。
这一系列状况的出现考验着各方的智慧。如何求变?善行旅游的提出正引导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简单地说,善行旅游希望政府能制定更符合当地发展的旅游决策,让景区管理者做出更人性化的管理流程,让景区的规划设计更科学合理、更尊重自然,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有更饱满的旅游体验,让当地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过程中,并从中受益,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圆融共生。
这种在旅游中行“善”的理念―提出,旋即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他们打算推进这个概念,以文化保护为切入点,进行调研,寻找一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为世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之痛寻找一剂良药。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总裁张涛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旅游过程中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素来信佛的他觉得这种理念与佛教倡导的“行善积德”不谋而合。于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一拍即和,双方都希望这个概念能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2011年12月3日,“呀诺达善行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呀诺达成为国内践行“善行旅游”项目的首个基地。
从“Good tourism”到善行旅游,从谈概念到谈实践。善行旅游逐步确立起了方向和目标,并开始了在呀诺达的尝试。
如何行?呀诺达的善行尝试
在呀诺达副总裁蒋海燕看来,呀诺达是―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团队,而善行旅游则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概念。两种理想主义在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就成了善行旅游的“呀诺达”尝试。
更人性化的景区管理、更尊重自然的规划设计、更丰满的旅游体验,更和谐的社区参与,这些是呀诺达对“善行”的理解。
细节关怀是负责任旅游的开始,呀诺达在细节管理中体现着对“善”的坚守。
初次进入呀诺达,你会看到无论工作人员还是游客,都用手比成“丫”形,喊着“呀诺达!呀诺达!”互相打招呼问候,仿若回家。
景区服务人员穿着整齐的绿色工作服,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竹篓,里面放着纸巾、药品、糖果等小东西,随时给游客贴心的关怀和惊喜。
在景区里,顶上种满花草的垃圾箱被游客“围观”,许多游人拿出相机与精美的垃圾箱拍照。
在呀诺达,哪怕是垃圾箱、标识牌这样的小物件,都经过精心设计,连去卫生间,也能“一边上厕所一边赏风景”。
“呀诺达的细节在海南景区中做得最好,处处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海南椰晖旅行社副总经理麦伟文以一个从业者的眼光这样评价呀诺达。
尊重自然,人性开发,呀诺达的规划和设计理念也无不透露着“善”意。
很多来过呀诺达的人,评价这里的东西“都像是从地下直接长出来的”。钢木结合体的防护栏表面上看由荔枝木制成,内部却是钢筋,既结实耐用,又与景区主题风格协调统一。
“在呀诺达,大前提是保护先行,包括我们的设计,一定要融入到原住民的生活当中,也一定能够与自然景观融合。”蒋海燕强调。
怎样才称得上是保护?蒋海燕举了一个例子:修栈道的时候,一棵树挡在了原本规划的道路中间,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她给出的答案是:把栈道打出一个窟窿,让树钻出栈道。
充分而有效的社区参与,也是善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运奇是三道镇毛民村人,呀诺达景区征用了他家大约5亩地。征地补偿了20多万元,现在他在景区内负责看管停车场,工作轻松,每个月还有600元的收入。
“过去,我只能喝自家酿的酒,现在我可以买点好酒回来喝;过去,我抽3元一包的烟,现在我抽5元一包的烟。”谈起呀诺达景区营业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61岁的黄运奇眉飞色舞。
“景区在运营中,没有将一己之利放在首位,而是强调利益共享,希望在景区的成长过程中,能带动周边社区农民一起获益。”张涛说。在景区聘员工时,优先考虑当地群众的就业愿望。现在,呀诺达700多名员工中,超过50%是当地群众。
蒋海燕希望,随着善行旅游准则调研项目的深入开展,呀诺达能够随着课题的进展调整经营思路,在项目完成之日,呀诺达能够成为符合这个标准的景区。
不过,“现在谈具体的内容还太早。”提及善行旅游进展的具体情况,邹统钎很谨慎,就在与这位善行旅游课题组负责人见面的不久前,专家组已经奔赴九寨沟调研。
关键字:城市旅游规划;政治性;科学性
Reflection on a Few basic Questions of Urban Tourism Planning
Abstract: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is a basic principletobeimplementedincity tourism plan- ning with the destination planning,target planning and objective planning a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Urban tourism planning; Political nature; Scientific nature;
1 两种角度认识城市旅游规划
笔者在博士生阶段读的是旅游规划与管理,之间和之后做过多处旅游规划和策划,例如平遥、北京、泰山等地;再之后,先后进入泰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职。因工作关系,直接接触和操作过多处城市旅游规划。笔者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什么是城市旅游规划,它应当包括哪些,应当遵守的规划理念等方面,在由旅游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和由规划部门委托的城市旅游规划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理解上的分歧。
1.1 从旅游规划看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而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这类城市旅游规划的委托方即甲方往往是旅游主管部门;而乙方即规划编制单位,由于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来,需要多种学科的支撑,因此,中标单位往往出身于旅游、地理、文化等学科。
1.2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规划
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旅游规划。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虽然与城市规划一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性,但其内容十分单一,主要成果是旅游景区(点)在城市中的布局(有的规划还包括了部分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规划内容),以及旅游线路的组织等。显然,这是一个城市的"游览规划"或观光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规划。由于这种背景下的城市旅游规划主要依托在城市规划之中,它的完成单位基本上是城建规划设计单位,而这些单位的技术人员多为城市规划出身,鉴于其学科背景,对旅游产业和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规划人员依照1933年的《雅典》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即居住、、生产、游憩)来进行空间布局,而游憩不等于旅游,范围比较小,因此,把城市旅游规划做成"游览规划"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过,作为具有法律效应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旅游规划包括过多的不可预测的旅游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2 城市旅游规划的性质与特征
笔者在做学者时,是作为乙方完成甲方交办的规划任务,主要的着眼点是在学术上是否立得住脚,因而极为重视数据得和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进入旅游主管部门以来,多是作为甲方协助和监督专家组完成旅游规划,因而更多的是从实践的角度去评价一个城市的旅游规划,出发点就变成了规划的实用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结论的可靠性。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和城市旅游业的要求,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目的地规划。其假设是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作为客源地进行的规划。这其中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第二,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旅游规划的综合属性。
二是目的性规划。城市旅游发展的目的、方向、指导思想、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等是城市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城市旅游发展规划近期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构筑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旅游框架,以及世博会完成后,旅游设施和资源如何可持续利用等;北京考虑的则是迎接2008奥运会,借此提升北京旅游在世界上的力;而杭州则是围绕"旅游业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展开。离开了目的性,城市旅游规划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也就不具备可行性。
三是目标性规划。城市旅游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完成的诸多城市旅游规划大都进行了指标的测算,但往往是太教条,不具备现实意义,与规划措施也不匹配。例如某大学规划组在给东部一个著名旅游城市的规划提出的指标中,在该市2003年接待2800万人的基数上,按照年递增比例,测算出到2020年,年接待规模为2.5亿人次。显然,这是想当然,当一个城市接待达到其最高承受力时,游客还会来吗?这是没有考虑现实中存在着"自疏"效应的结果。所以旅游发展目标既要有战略上的,即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有战术的,即设定发展的指标,但是,这个指标要合理--既要与规划举措相适应--光有目标没有投入,指标的完成是无源之水;又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笔者对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苏州,由于星级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无锡等周边地区。在新加坡则可能是劳动力成为限制要素。
言而总之,城市旅游规划是以特定的经济区域--城市作为对象而编制的,有关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在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细化和落实,是旅游业战略性、空间性和有约束力的规划。规划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旅经济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3 城市旅游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是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贯串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性是一名规划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划科学"也是要掌握的第一要务。但是,作为甲方的城市政府和作为乙方的规划编制单位虽然在大的目标上总体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上往往产生矛盾,特别是在环境、资源、土地、文物等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往往有很深的"鸿沟"。这个时候,规划编制单位就必须坚持真理,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来消除认识上的消除差距,力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说服甲方,坚持科学,避免损失。为达到这一目标,要不惜借用权威人士或社会舆论来迫使当地政府"就范"。另外,我们经常谈到的规划的"前瞻性"应当包含在"科学性"这一范围之内。
性则是要在方向性、根本性的上与当地政府、党委保持统一。由于城市已经成为的支撑点,很多城市把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对待,因此,城市党委和政府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和热心,有的领导甚至已经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所谓的"旅游书记"、"旅游市长"层出不穷。他们对这个城市非常熟悉和热爱,战略构思也基本形成,一个规划如果与他们的战略背道而驰,即使是通过评审,也会束之高阁,落入"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俗套,甚至规划是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这种规划既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是失败的。其实,规划就是一个甲乙双方的思想博弈过程,规划组没有思想是不被甲方看重的,而一旦思想与当地政府完全背离是行不通的,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和启发后形成的规划才是成功的。例如,北京大学在做杭州的旅游规划时,按照国际化的要求,听从了西方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在媒体上,结果与当地政府培育"西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相“冲突”,使得规划编制陷入僵局。最终通过多次交流、沟通、论证,的提出了分市场的竞争产品概念,即国内市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对应西湖,而欧美市场对应"西湖+大运河",圆满解决了这种矛盾。
4 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
按照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城市旅游规划应当能够解决以下问题(也即它的基本内容):
第一,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空间步骤,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定位等。第二,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市场的基础上,明确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第三,通过目标市场分析,提出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地营销规划。第四,结合城市规划,提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框架,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地区等的安排。第五,基于功能和营销为目的的城市旅游形象规划与设计。第六,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与改造。第七,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等。
城市旅游规划把城市作为规划对象,而城市的旅游发展对区域产生极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城市越来越成为区域旅游的主导,因此,城市旅游规划要考虑这个城市的个性化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和规划:
(1)随着城市居民周末度假、观光休闲需求的增加,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旅游逐步兴起,近远郊旅游可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补充和新的旅游增长点。②为保证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把近郊区的旅游功能定位列入城市旅游规划的范围。至于郊区的范围有多大,要视需要而定。(2)城市康体休闲设施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晚间娱乐活动,成为一个城市品味的关键因素和吸引游客逗留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可忽视这些传统上不算是城市旅游要素的规划。(3)要注重城市公共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一般认为,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旅游产品,城市本身就是旅游产品。但是,城市要成为旅游产品,措施之一就是在诸多公共项目上进行更新和再创造,在不原先功能的基础上,把公共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例如,大学城、特色街、标志性建筑景观、桥梁、海港等。上海88米高的金贸大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然,在进行大厦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把它建设成为上海城市空中观光的重要设施,就可以减少后期改建带来的损失)。把城市景观建筑、城市广场、城市中心(如CBD)和分中心、城市标志性地段、城市雕塑、城市绿化等公建设施转化为旅游资源,既共享了资源,节约了资金--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投入要远比利用原先建筑要节省费用和土地;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这一点,大连是全国的典范。(4)要对城市的风貌和格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城市需要灵魂,这个灵魂就是文化,而文化是地域性的、个性化的,建筑、道路等是城市风格的主要载体,建筑是城市文化的标签。要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原则出发,对城市的风格做出界定。例如,杭州作为一个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就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界定这个城市的建筑风貌--体现东方园林之美的江南水乡风韵,布局疏朗、尺度合宜、色彩淡雅,以宋瓷"鸭蛋青"为基本色调。而浙江湖州提出的"亲山、望水、见塔、知城"理念,也是提升城市魅力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或旅游学家所作的城市旅游规划对城市风貌和格局的忽视,显然也是不应该的。另外,城市设施和旅游设施既要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又要有"代"的概念,以展现和表征城市的活性。例如饭店的大堂和外立面,饮食、娱乐等场所的建筑和装修,都要渗透这个城市的文脉,既互为背景,又各有千秋。城市旅游规划不可忽视这些背景要素。
关于规划期限,原则上应当与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一般为10年,其中,近期规划为5年,重大问题和发展远景可以展望到15-20年。
城市旅游规划的文件,一般要包括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图件以及主要规划研究成果(或专题报告)。
[1] 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Duncan Tyler,Yvonne Guerrier,Martin Robertson 主编.陶犁,梁坚,杨宏浩译.城市旅游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5,(5).
[5] 这是笔者借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自疏效应",是指当一个区域的旅游密度达到一定比例后,潜在旅游者就会通过信息的反馈,选择其它地区游览的现象.如中国的黄金周,如果"五一"黄金周期间这个地区人、满为患,往往"十一"黄金周期间就相对冷淡.
[6] 乡村度假是国际上流行的四大主题度假产品之一,其余3个是:海滨度假、山地度假、温泉度假.
关键词:环城游憩带;文献综述;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94-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扩散,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休闲、游憩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种形势下,形成了环绕城市、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主要适应城市居民短期休闲度假需求的土地利用形式,被众多学者称为环大城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简称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19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周边地区相继出现了ReBAM现象,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城游憩带越来越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随着黄金周旅游所爆发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各方面问题的出现,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理性,旅游消费方式有所转变,开始由长距离旅游向中短途旅游转变;从追求旅游景点名气向追求旅游质量转变,尤其是随着短线、乡村等城市周边旅游的不断兴起。公共节假日改革和推行带薪假期制度将对人们此后闲暇时间的分布和消费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长短假期的合理分布以及带薪假期的灵活应用将有助于国内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发展。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环城游憩带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选择的新宠,并将成为今后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李文英,郑昌江,2008)。因此,对国内外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999年在中国珠海召开的“城市旅游国际研讨会”上,吴必虎教授提出“环城游憩带”的概念,标志着城市周边旅游研究成为旅游学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001年时任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的魏小安《对发展中国家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思考》对中国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概念与原则、过程与现状、地位与作用、发展模式、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这表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预示着环城游憩带在研究和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魏小安,2001)。
1 国外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学者在研究旅游空间系统的过程中逐渐提出的一个概念,该概念的思想源于国外。
在概念研究上,MCKenzie(彼得•霍尔,1996)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谈及了城郊旅游现象;前苏联地理学家普列奥布拉曾斯基(1982)在其著作中描述到,每逢周末,成千上万的人拥向市郊的娱乐带,这些娱乐带通常是在地形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绿化建立森林公园和园林带。1987年Stephen L.J. Smith 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
在空间结构上,以美国学者盖恩(Gay Lieber,1972)为代表的少数旅游学家将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并提出了著名的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我们可称之为“都市旅游环带模式”,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旅游中心,在其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状区域的旅游功能与特点。盖恩随后对这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做了探索,为市内和周围的休闲和旅游功能区位的模型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观察途径。日本学者对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也有涉及,如 Koike(铃木富志郎,1985)根据旅游形式、设施、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景观的明显差异将城市由里向外划分为几个地带,即1小时车程范围内的市区、半日游地带,3小时车程范围内的一日游地带,大于3小时车程范围的隔夜游地带。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曾提出过类似环城游憩带这样的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英国的鲍尔(Ball,1984)观察到,在大伦敦,也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2 国内环城游憩带研究回顾
国内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主要集中在对城郊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开发模式研究上,以实证研究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几个大城市,对中小城市探讨不多。1999年吴必虎提出环城游憩带这一概念,把城郊旅游空间圈层分为核心区、区、边缘区,指出大城市周围200公里以内是旅游高频区,且距离衰减作用明显。环城游憩带的提出表明我国关于城郊旅游的研究有了一个独立的理论框架,可以视为城郊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何雨、刘顺玲。2006)。之后学者们纷纷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颇丰,如沙润、吴江(1997)以南京为例,研究了城乡交错带的旅游发展,并将城乡交错带划分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带;李九全(1999)研究了西安环城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周丽君,崔痒(2005)对长春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因素和结构特征作了研究;李江敏,张立明(2004)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居民环城游憩行为作了实证分析;潘勇(1998)在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和频度分析的基础上,对市民包括郊游在内的旅游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
在概念研究上,国内最早由吴必虎于1998年提出(吴必虎,2001),它指发生在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吴必虎,2001)。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付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2001)”、“大都市郊区游憩带”(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和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
空间结构方面,吴必虎(2001)根据上海居民出游规律的研究,把大都市环城游憩带分为核心区、中间区、边缘区,其圈层结构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其外部按第一环带、第二环带、第三环带向外扩散,最外层是城市游憩带。王瑛、王铮(2003)等通过对居民出游的边际效用分析,发现旅游地分布存在一种类似杜能环的区位结构,即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呈现由内向外的环带状分布;吴志强(2005)等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应经历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李业锦(2003)对济南市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研究之后,提出了把环城游憩带分为内、外两个圈层的观点。
开发模式方面,陈传康(1996)观察到,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民周末休闲时间的增加,城市周边旅游和短线区域旅游重合,在城市周边地区应开拓相应的康体休闲旅游,其活动形式包括康体养生、体育休闲、农业旅游、亲子活动、亲近自然、生态回归等;胡燕雯(2002)也对环城度假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环城度假带可以发展乡村度假型摸式、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公园游乐模式、专题旅游休闲活动模式和会议旅游模式等;叶岱夫(1998)观察到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风景区城市化、山水公园乐园化、自然景区建筑化等不良现象后,建议近郊区实行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的综合开发,远郊区宜围绕田园景观和乡村景色进行开发建设,并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为城市留下一部分高质量的乡村原野。刘淑芳(1996)对城市郊区县城旅游规划的研究显示,度假、会议、商贸和观光游应成为郊区县域旅游后开发模式。
形成机制方面,吴必虎(2001)认为,环城游憩带的区位是在土地租金和旅行成本的双向力作用下形成的,是投资者和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离开城市距离越远地租越低,投资商的资金压力越小,而旅游者的旅行成本就越大,其出行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最终在某个适当位置形成游憩区域。石艳与何佳梅(2001)也分析了与其相似的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与市场特征,更进一步明确环城游憩带是由级差地租、旅行成本、政策导向所致,在此基础上资源创新也是一大要素。
3 研究评述
我国对环城游憩带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概念的论证和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概念的涵盖范围也有待拓展。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游憩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但研究中缺乏中小城市的研究,并且定性的研究比较多,缺乏定量的研究。在环城游憩带的开发上主要侧重从资源类型探讨开发模式的研究,在投资、经营和营销方面的论述较少。除此之外,在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结构以个案研究的比较多。在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的方面,主要分析了其形成机制、现状特征,着重与从市场和营销两方面探讨其发展,在规划、政策和开发方面论述不多。但是,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正逐渐完善,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式,是市场导向所致的(乔海燕,2007)。城市化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环城游憩带对于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优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升级,还有利于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环城游憩带的培育和发展将是我们着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并形成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示着城市区域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郭鲁芳,王伟,2003),同时为城市旅游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实践上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Gay Lieber,Fesenmiaier D R. Recre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 London: EδF. N. Spon Ltd,1972.
[2]Ball J V. Landscap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ur of Visitors to Spanish National Park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29):145-160.
[3]李业锦.济南市环城游憩带(ReBAM)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3.
[4]陈传康.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J].旅游学刊,1996,(5):31-34.
[5]叶岱夫.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问题,2000,(6):22-24.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形成了以肥西三岗、庐阳三十岗、蜀山南岗、长丰水湖、瑶海磨店和肥东赵光为主的7条乡村旅游观光带。截至2008年4月,合肥市从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景观环境保护、服务项目等四个方面评定出全市星级农家乐共101处,标准从低到高设置五个星级,星级越高,农家乐旅游档次越高,其中5星级农家乐3家、4星级16家、3星级14家[3]。通过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调查,发现随着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开发层次低,缺少系统规划。由于缺乏农业旅游观光园宏观的开发指导,加之管理体制和相关的管理法规不健全,出现了投资随意性和开发盲目性,大家一拥而上,景观规划随意性强,缺少系统规划。②农业旅游项目单调,形式雷同。由于对乡村旅游资源认识不足,只注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少量景观元素,设计单一,旅游项目单调,都以采摘、垂钓等传统农业旅游项目为主,整个园区缺乏长久的吸引力。③农业旅游缺少当地的人文内涵和特色。大多数农业旅游观光园缺少当地本土的人文内涵,对当地的文化挖掘不够,形式趋同,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使人们感觉每个观光园都差不多,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吸引力。④园区旅游管理不足,品牌意识不强。很多园区的旅游功能往往是其生产功能的延伸。由于人员素质、重视程度和经济能力的问题,使旅游功能处于次要地位。加之品牌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⑤资源利用效果差。很多农业旅游观光园不重视自己的资源优势,一味效仿其他的农业观光园的做法,导致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浪费资源。此外,开发层次低、旅游项目单调、缺少人文内涵和特色、管理不足、资源利用差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合肥地区农业旅游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现状,本文以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为例进行分析。
2案例分析———桃蹊农业桃主题公园
2.1项目概况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汪堰等村,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在这样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环抱下的地方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园,充分借助了周围环境的优势,保证了园区的客流量,也为以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园区由采摘区、园林苗木栽培区、管理区和停车场组成,采摘区分为A、B、C、D几个区域,主要树种为桃。其中,A区为早熟桃(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摘区,B为中熟桃(6月中旬到8月上中旬)采摘区,C区为百果园区(全年采摘),D区为零星采摘园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了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采摘,使游客们在任何季节都可享受采摘的乐趣。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注重生态规划,构建合理生态格局。它为合肥市西北部地区增添了一片200hm2以上的“森林肺片”,每天吸收消耗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200t以上,制造释放氧气和负氧离子145t以上。同时,还可吸收大量粉尘,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涵养水源。生态园对降低合肥碳排放,提高周边地区环境质量,促进该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尤其是对合肥大水缸———董铺水库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以桃为主题,打造特色园区和现代农业品牌。桃占总规划面积的70%左右,辅以核果类的李、杏等果树树种,营造出200hm2桃花源。同时,果园餐饮部设立特产自选销售专柜,推出具有纪念意义的“桃主题”纪念品、地方特产、名产和玲珑可爱的小工艺品、小挂件等,达到农业经营和文化经营双赢局面,打造自己的农业特色品牌。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依托特色农业,不但发展“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而且发展园区内景观建设,增强休闲设施,让游客既可体验农家乐,还可体验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情趣。同时,该园区结合产销为一体,注入商贸理念,让生产出的果品有市场。园区还积极与安徽省各高校和六安市果树研究所合作,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园区科技力量。园区果树新品种的示范栽培对周边形成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合肥近郊等地开发绿色生态果园,栽培高档果树新品种1000—1333.33hm2,对调整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提升水果种植技术和绿色水平,提高市场水果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园区还是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生态农业素质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合肥各大高校尤其是安徽农业大学等在校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15000人次,接待在校初高中学生素质教育20000人次,意义深远。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2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东依汪郢干渠,西临东瞿干渠,三面临水,分布在合肥市近郊区,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规划设计方案为:①在设计理念上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达到“一区多园,一园多用”的目的。正是抱着这种理念,园区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入进去,每建设一个园区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学和商贸、销售等因素。②园区走企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商贸的概念,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③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细节上的推敲。方案中在左侧路边设置了一个主入口,在上下两条路上设置了次路口,满足了园区内的交通流量。在主入口处增加了一个亲水平台,并用浮桥连接了右侧的景区,亲水平台上设置了两道景墙,可刻上与本园区有关的人文信息,增添园区内的人文景观。亲水平台与对面的凉亭隔水相望,在亲水平台周围还增加了一些水上游客项目,如快艇、游船等,这既增添了园区内的园林景观,又增加了园区内的玩赏性。右侧园区分别设置了两块铺装地,靠南边的保留了原来的花架设计,靠北的设置了一个攀岩假山游乐项目,丰富了园区内的游乐活动,让人们来到园中既可采摘、垂钓,还有其他的娱乐项目可供游玩。此外,改进方案中设置了3个可供游玩和休息的区域,分别是亲水活动区、攀岩活动区和休息观赏区。通过这三个区域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原设计中只是一个花架和树木的搭配不足,改善了园区内主要以采摘为主、娱乐活动较单一的窘境,同时提升了园区的档次,创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样不但丰富了园区内的游览项目,而且增添了园区内景观效果,让游客在园中既可高高兴兴的采摘、游玩,又可以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
3合肥农业旅游观光园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