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的核心素养

时间:2023-07-02 09:42:59

导语:在德育的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的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27-02

【作者简介】成尚荣,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13)所长,国家督学。

毋庸置疑,核心素养必将引领课程改革,以至整个教育改革。不过,我又认为,这样的引领首先是对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召唤,是对校长和教师的召唤,召唤我们关注、研究并积极行动,实施这一主题。核心素养是个科学的结构,充满着召唤性,它是个召唤性结构;又充满着挑战性,它又是个挑战性结构。面对核心素养,我们应有的态度就是对召唤和挑战作出积极的应答。

显然,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长调研以及校长们的实践是一种积极的应答,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回答,对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

启发之一: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既熟悉又陌生,显现着研究和落实的张力,我们应亲近它、研究它。

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概念,无疑是新的,不过,它并不神秘。核心素养原本就存活在人的心理、文化结构中,原本就存活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中,原本就存活于教育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中。试想,人之所以生活到今天,学生之所以一步步走来,学习、生活,成人、成才,不都是核心素养在起作用吗?过去,对它没认识到,没有发现它,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所以,核心素养不神秘,我们应当认可它,亲近它,与它为伴,让自己成长得更好。但是,这一概念又是新的,我们又颇有陌生感。它存在着,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认识它了、发现它了。对核心素养的陌生感,让我们充满探究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正是因为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才使得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既有张力,又充溢着魅力。

我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大凡一个概念的提出,必然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核心素养原本就存活着,但它的提出,让我们的意识更强烈,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行动更自觉、更坚定,也更科学更有计划。这样应答的意义不可小视。 启发之二:对核心素养,学校应当有校本化的理解和表达,努力形成学校实施的特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当然是关于学生的,其核心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主要发生在学校里,学校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地、孵化器、加油站,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的重任在学校。学校该作出什么样的应答?长三角地区校长的应答是积极的、鲜明的,归结起来就是:对于核心素养要有校本化的理解和校本化的表达,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才能寻找到落地的力量、途径、方式等,也才能形成学校实施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具有校本特点的模式,避免教育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首先,大家认为学校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安徽省合肥六中的校长封安保说:“雾里看花不如稳定前行”,要“卷起裤腿趟水过河”。“雾里看花”只是一种心理描述。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片雾,它很清晰,但真正了解、准确把握仍然是个过程,现实中“雾里看花”的现象是存在的。“稳定前行”“趟水过河”则是一种决心、信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核心素养的实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经历这一过程才能深刻认知和把握核心素养。当下,我们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其次,核心素养的校本化表达是一个对学校办学与教育核心理念再梳理、再提升的过程。上海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说得特别好,“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以国家意志、学校传统和时代使命等角度思考如何奠定学生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的基础,如何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准备。我们以文化为引领,对学校目标进行再提炼;以核心素养的培育引领学校课程变革,突出多样化和选择性,对学校课程进行再设计;支持学生个性化成长,对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开发。”“再提炼”“再设计”“有效整合”“深度开发”,正是校本化表达和校本化的实施任务。因此,学校完全没有必要再搞一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确的做法是,在核心素养“国家标准”下,彰显学校的个性特点,形成学校实施特色。

再次,以核心素养引领,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换个角度看,实施、落实核心素养本身就是学校文化建设,意味着要在文化上进步,培育学生的文化人格、精神品格。大同中学的“以有形文化为基,志存高远铸品格”,是一种文化情境下学生人格长城的筑成。这是大同中学文化自觉的生动体现,深刻启示我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丰富的、生动的文化氛围。

启发之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要着力培养,让中国学生在创新实践中走得更远。

第2篇

一、课例设计理念

课例设计在以上要求基础上遵循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微课辅助学生学习,通过情景体验式实践教育,小队合作探究,寓教于乐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德育渗透,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新途径。

二、课例学情分析

高校大学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概念增强,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特别是男生),在篮球运动方面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绝大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配合意识较差(特别是女生)。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关注学生差异和兴趣,发展学生自信,以鼓励为主,及时反馈,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师徒结对,合作探究。

三、课例教材分析

《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广泛的进攻基础配合之一,学习传切配合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传切配合是2-3人间有组织、有目的的进攻合作行动的方法。传切配合的特点是:参与人数2-3人,局部地区完成,灵活性和随意性较大。传切配合是组成全队进攻战术的基础,是运用最为广泛和有效且的进攻战术基础配合。课例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技术动作的运用;课例难点是:恰当传切配合的时机选择和接球上篮的动作链接。

四、课例教学流程

教师提前备课整合资源制作或下载传切配合相关的教学微视频,课前一天通过班级qq群把微视频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课中教学流程包括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结束活动部分。其中准备活动部分包括:(1)课堂常规部分:①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安排见习,教师强调体育品德教育和上课规范;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学习传切配合》并分组6组(男123组+女123组)。(2)一般性准备活动部分,包括:①简单队列练习、全场慢跑2圈;②关节活动;(3)专项准备活动部分:传球与切入练习(图1)。基本部分包括:(1)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2)小组间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3)小组间半场4vs4尝试运用3类传切配合。结束部分包括:(1)肌肉放松练习;(2)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拓展包括:①在课余篮球锻炼中尝试和队友配合运用包含横切、纵切或空切传切配合;②观看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1标注本场比赛内的传切配合时间段用迅雷看看软件截取相关的传切配合片段反复观看并学习,尝试运用;③上交给体委你所剪切的传切配合片段,体委合成传切配合班级集锦微视频,并在班级中展播学习;④观看NBA直播,识别传切配合;(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五、课例场地布置

课例所需场地器材包括:篮球场3块、标志桩18个,篮球50个,呼啦圈6个,秒表、哨子、文件夹各一个,ipad及其支架3台。具体场地布置示意图可参考下图2。本课例场地器材及其布置仅供一线教师参考,具体教学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硬件灵活改变。

第3篇

关键词:求原教育;学校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27-05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舞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纵观世界名校,无不显现出浓郁而充满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气息。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走上自我发展之路。三井实验小学的求原教育试图正本清源,追寻真正的教育。

一、求原教育文化的构建溯源

我校始建于1933年,原为一所农村小学,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学校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声誉与日俱增。随着常州北部新城的开发,学校异地新建于市政府旁,地处常州新城区核心地带,这给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作为一所知名学校,我们在思考:到底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学生?经过反复的推敲、论证,我们提出了“回归教育本原,培养求原人格”的办学理念,“学如穿井,追本求原,向往高远”的校训,崇尚“求原致远”的教育精神,培育“至清、至能、至远”的学生,成就“至情、至深、至远”的教师,积极构建求原教育文化。

地域文化――传承对“井”的情感寄托。我校所在地“三井”,源于一个历史典故:朱元璋巡视路过此地,在此挖掘三口井,由此而得名。井水甘甜可口,滋养众生;井水纯净清凉,源源不绝……这些品质正是“井文化”的丰富内涵。而我们的“求原”理念就来源于我校校名,是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求,索也,寻找、追求的意思;原,同“源”,根本、根源的意思;求原,乃探寻事物的本源、根源,把握事物发展之根本的意思。从学校教育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而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校教育之“源”。从教学来说,知识的起点,学生的基础,认知的规律,代表了教学之“源”。“求原”,它蕴含了“学如穿井,追本求源,向往高远”之意。

现实剖析――求原致远的价值引领。我校是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近几年生源急剧扩张,现有3700多名学生,82个班级,家长群体学历高,对教育的期望值高。作为新北区乃至常州市窗口学校,我们自身也迫切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超越。我们认为,教育不能过度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学校教育绝不是给孩子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这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三井实验小学的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未来愿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追求。所谓素养,指的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习惯、情感与能力。求原教育追求的正是奠定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内涵知识、能力、素养的基础性元素,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

二、求原教育文化内涵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孩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真正的教育应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我们的求原教育就应基于对人性的尊重、理解和关怀。那究竟什么是求原教育呢?它有哪些特质?

求原教育,回归儿童本原的教育。以儿童的立场,尊重儿童的潜能,让儿童获得快乐发展。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是教育的密码。而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和校园里。因此我们的求原教育,就应该回归儿童本原,确立正确的儿童观,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引领他们。

求原教育,回归知识本原的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儿童本真。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探究事物的本源,寻找事物的规律,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做事,成就自己的未来。

求原教育,回归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儿童是未完成的人,在他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向上的姿态。成长是一种需要,课程应该尊重和呵护儿童的这种愿望和需要,并促进儿童的主动发现和主动发展。

综上所述,求原,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思维方式,更是行为方式。

三、求原教育文化的实践追求

(一)环境文化――学校是一本打开的立体书

环境文化对人的教育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才会说“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至理名言。创设健康、积极、和谐、富有文化的育人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甚至启迪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我校秉承“求原理念”,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自我努力。我们依据文化溯源的思想设计了装饰图案,力求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发展历程。如一楼天井建成了“励志园”,在模拟的“旱河”岸边,配置了“铁杵磨成针”的雕塑;三楼的信息场所,整面墙上装饰了电脑的分解元部件,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四楼的科学场所,设计了生物起源长廊;教学楼与艺术楼之间的空间,凸显了学校书法特色,利用老民居拆迁的砖头建成了可观、可玩、可歇的“翰墨园”,学生课余时间都可以在那儿“金砖练笔”(挥毫泼墨),此景在常州市首届校园一景评比中荣获特等奖;2016年暑假,以“求原”文化为魂,以省级重点课题“儿童全息阅读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在学校大厅、长廊、楼梯,学校又整体设计全息阅读课程基地的阅读空间,从文字之源、文化之源、自然之源、历史之源、生命之源开辟了阅读园,让学校处处溢满书香。

此外,学校还将对校园文化布置进行系列规划,努力展示“求原教师”、“求原学生”风采,让师生和墙壁“对话”,让墙面文化充分体现“求原”理念。“我的班级我做主”,全校82个班级,从班名、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设计开始,每一项内容都体现了学生自己的创造。全息阅读课程大力推进,每班都有小书房、小书架,阅读环境好,阅读氛围佳,每月的阅读达人评选,“一站到底”“影响我的一本书”演讲,全息阅读节等活动,在班级中处处留痕。我们还借鉴了兄弟学校的班级管理经验,开发了“求原银行”“阅读银行”。每位学生将自己的道德行为、学习状态、阅读成长、体艺发展等内容按照标准,存入虚拟的银行,每月进行“星级银行家”的评选。

(二)管理文化――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

学校管理机制是基于一定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学校管理运行的内在机理。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格局中,学校缺乏自,管理的权限是上收式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替学校“当家”,而校长又替中层干部“当家”,中层干部则替教师专业组织“当家”……由此形成一个“替代式”的“当家”链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校管理做到以人为本,人人参与,不断创新和优化。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1.推行值周校长制。值周校长让教师作为主人来参与学校管理,让每一位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校的美丽。值周校长的运行机制是在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中向中层部门的领导与管理团队赋权,加大中层机构和教师专业团队的自,强化部门的责任意识,激活和培育学校领导与管理团队。这也体现了以自主运行为特征的当代学校管理思想。

2.改革教师例会。我们做到会议课程化,变单向传递的会议为双向传递,乃至发散传递。或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教育教学沙龙;或举办辩论会,针对辩论主题提前做好准备,现场辩论,专家点评;或召开工作简报会,盘点前一周工作,找出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开办道德讲堂。每月的道德讲堂分别围绕“至情”“至深”主题,在深化师德品质的同时丰富解读井小教师特质。我们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或展示教师生活、工作时的照片,或诵读教育工作中的文字感悟,或召开教育心得现场交流会,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感,深入塑造井小特有的教师文化。

4.组织求原讲坛。我们请教师介绍好书,引领教师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表达,这也是教师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们还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上一周学校里发生的故事、工作亮点等呈现给全体教师,以增添教师的工作动力,激发教师以学校为荣的情感。

5.评选月度人物。每月我校会进行“最美教师”的评选,在年级组、教研组内发掘典型事例,寻找最美。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到最美教师班级采集一些视频资料,在会议上播放,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校文化,明晰“至情、至深”的含义,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铸就每位井小教师良好的职业品质。

6.聆听窗外声音。用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向教师介绍国内外的教育热点,或者是搜集比较有意思的奇闻趣事,用来拓展教师的视野,增强会议的趣味性。

7.邀请专家引领。学校高度重视每一层次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成长营”“卓越教师成长营”等,邀请有研究、有造诣的专家进行系统、长期的指导与引领,促进教师人人发展,人人进步。

8.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与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从制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将评比、考核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创优热情。

改变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文化,改变了教师的习惯和思维,进而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所谓学校文化,归根到底就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

(三)课程文化――让学校生活成为课程

学校课程是由教材(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只有从课程建设的层面开展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学校整体的变革。因为只有课程变了,学校才可能改变;只有课程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才可能改变;只有课程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发生改变,才可能个性化地成长。”[1]我校最终选择“依据课程功能”分类的方式来架构课程体系,开发了求原课程――本源性课程、开源性课程、创源性课程。(见图1)

在课堂文化转型的研究中,我们尝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生终身发展、核心素养养成和认知规律的课堂文化变革。在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和专家学者多次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转型规程,打造以“溯源、自能、质疑、共生、高远”为一级目标,各学科年段具体目标为二级目标的求原新课堂。(见表1)

(四)德育文化――让活动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

大树有参天入云的梦想,小草有贴地行走的心愿,每一朵百合都应该有自己的春天。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让孩子在活动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生长点,让活动成为孩子终生难忘的回忆。

1.红领巾系列活动。我校重点打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系列活动、“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主题系列活动、“雏鹰展翅,亮我风采”的大队委竞聘、“我是向上向善好队员”一年级新生入队活动等,队员全面参与,红领巾教育深入人心。

2.别致的开学活动。为了让每个孩子在开学初跨入校园就有新鲜感,有目标意识,产生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的情感,学校每学期精心设计别致而有意义的报到日、开学典礼及开学第一周的活动课程。

3.丰富的节日活动。我校重视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和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开展,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功能。传统节日“网上祭英烈,思念永在心”“五月端午,文化传递”“爱在重阳”等,现代节日“在我心中你最美”教师节、“爱我中华”国庆节等,校园文化节之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各个“节”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成就最美的自己。

4.珍贵的成长仪式。在践行“八礼四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我校紧抓三个礼:一年级入学礼、三年级成长礼、六年级毕业礼。在隆重的仪式活动中,学生懂得感恩,勇担责任,学会关爱,真正成为有担当、有理想的井小好少年!

5.专业的生命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全体师生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定期开展爱心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知道自己付出一点爱,将会给他人带来生命的希望和力量。

内守真善美,外显精气神。德育活动在悄悄地改变着学生,我校学生的自信、知礼已经写在了脸上,体现在言行举止中。

(五)评价文化――基于儿童,助力发展

基于学校内涵发展,我校进行了学生综合评价的探索,逐渐梳理了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五彩“小水花”评价。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紫色分别对应习惯与思想道德、态度与学业成绩、活动与身心健康、审美与艺术表现、特长与个性发展五个评价维度。

1.重视过程性评价

(1)打造班级评价共同体。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尤其教师方面,所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做到日常关注、实时记录、碰头诊断。

(2)指导学生小组评价。组织小组之间及小组之内多方式的定期评价,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发展。

(3)制作成长手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完整个体,因此我校成长册的设计注重个体成长的记录,围绕“菁菁校园、亲亲家园、香香书园”三大版块,真实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4)建设“求原银行”。根据学校总方案,各班建立自己的积分制度。依照学生一学期在“求原银行”的积分值,评选“星级银行家”,并将其纳入到学期综合考评中,关注学生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多元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2.落实结果性评价

(1)学期素养考评。学业评价着重指向学生的“学习素养”,落实到学科学习中,这些学习素养便有了更为细化的指标。(见图2)

(2)阶段成绩汇总。根据过程评价成绩和期末素养考核成绩,将学生学科素养及时录入校园网成绩管理系统,使每一次成绩都能留下足迹。

(3)期末学业评定。形成《三井实验小学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

叶澜教授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我校在学生评价上努力实现由评价方法、内容的单一转向丰富多元,评价目的由强调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与改进,由重视学习成绩转向关注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由关注结果转向珍视过程,真正践行“求原”教育理念,基于儿童,立足成长,助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村. 用课程改变学校[J]. 光明日报,2014-01-28(14).

第4篇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核心素养;育人为本;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90-02

新高考模式的探索,本质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我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了“育人为本、多元发展”的办学策略,初步形成了教育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包括学生审美素养在内的核心素养。针对新高考模式的改革,我校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学校发展的主体工程。我校围绕尚美教育办学特色,突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构学科课程体系,培育特色课程群。目前学校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相结合的“智美课堂课程教学体系”,正朝着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精品化、精品课程品牌化的课程建设目标而努力,为学生打造立体多元的成长环境。

学校结合新课改要求及生源实际,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尊重学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让不同潜质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鉴于我校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艺术特色办学体系,走多元发展办学之路。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影视传媒、体育等特色专业,聘请省内知名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加强与艺术类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协作,因材施教,努力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此外,除了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比如《柳永词的意向美》《旅游审美》《化学让环境更美好》《常熟古典园林之美》《篆刻欣赏》《素描》《色彩》《音乐欣赏》等40多门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探究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张扬个性、提升素养。学校还成立了文学社、摄影社、书法社、古琴社、评弹社、汉服社等30多个社团,其中我校的“湖畔文学社”是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还给学生一个本真的校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充满期待,他们尽情地在多彩的舞台上舒展生命、启迪智慧、快乐成长,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我们还与常熟理工等高校合作,充分发挥学科联盟教育功能,与文化单位合作,发挥社会团体的学术优势,努力开发延伸课程,彰显学校尚美美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复合型教师

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目前,国家正在研制或着手建立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研制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指南,以配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学校将以文献学习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他们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将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这也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校师资的调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高考改革的落地和深化,高中学校课程的数量、各门课程的课时数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需要一大批能够胜任多学科、多课程教学的一专多能复合型教师。这一项培养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也需相应跟上。我校努力建构教师专业提升体系,让教师有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和更多选择的成长平台。通过搭平台、竖梯子、铺道路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分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苏州市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近年来培养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我校教师徐莉莉获得苏州市政治W科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王怡丰获得苏州市生物学科解题能力竞赛一等奖。学校有计划有意识地要求选修科目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安排部分选修科目教师钻研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指导,引导教师转型,激发教师服务学生成长的内在自觉,为新高考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和开发做好师资准备。

三、探索考试评价改革

目前,国家正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以推进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反映学生要达到的表现标准,也为进行考试评价提供了指导性依据。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还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我们将在不断学习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研究课题,探索实现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考试内容改革。方向是根据各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并对每一道试题进行功能定位。命题时需要注意试题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力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题目难度和时间要合理配置,减少大量计算和记忆的题目,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对于测试的结果,要深入挖掘分数之下所隐藏的学生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要探索创新纸笔考试方式之外的评价形式,丰富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以保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四、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教学模式

江苏新高考方案采取“3+3”模式,选考科目理论上存在20种组合的可能性。根据过去的经验,这对于每一个学校来说几乎都是不切实际、不可思议的。学校应当立足校情,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作为最高准则,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科优势、校舍条件等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学科组合设置的类别,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努力寻求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宏观调控的最大公约数,获得高考利益的最大值。针对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好特长,我们提出了“行政班+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形式。学校尝试以语数英为分层基础,组建行政班,以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设置分层课程,实施走班选课。一方面,充分发挥行政班在教育管理方面的传统优势,强化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另一方面,实现一个人或一个小组一张课程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适应新高考模式积累有益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第5篇

关键词: 新科技时代 学习者 启示 第二语言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巨大的科技变革始终进行着,人们很难去忽视那些不断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纷繁变化。由于科技的快速变革,从人们的工作生活到公民的社会权义,剧烈的变化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迅速成为信息时代下全球社会的核心技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们试图用计算机或其它通信技术来阅读、写作或是交流时,都明显感觉到传统的素养(英文称之为literacy)本身正在发生改变,新兴素养在21世纪初期得到迅猛发展(Lankshear et al.,2002)。相应地,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必须开始正视这一重要现实,并努力为学生提供理解当前巨大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技巧与工具,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二、全新类型的学习者

现在众多的毕业学子们,依然是从纸笔和书本科技的素养开始自己的学业,但是在结束时却遇到了如word processors,World Wide Web browsers,e-mail,Web blogs,presentation software,instant messaging等与各种新科技配套的素养要求。新型科技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使得所有传统的素养概念需要重新被定义,进而呼唤全新类型学习者的产生,可以在全球化的高科技环境中茁壮成长。

明显地,全新学习者应当具备某些特定的资格特征。通过分析创造者的动机,与其它信息来源相对比以及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涵盖其中,熟悉媒体的使用者应该能够正确评估所遇到的索材资料(Buckingham,2001)。就网络而言,学生们必须知道如何去搜索和选择材料,比如怎样使用浏览器、超链接、搜索引擎,等等。同时,还需要明白“安全第一”,如在提供个人信息或避免不相关的信息时。培养新型的学习者,意味着可以探询通便各项工作,灵活创新而非局限知识本身,迅速有效地掌握新式技巧和信息,懂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水平。未来的价值形式、素养形式,很可能将包括人际沟通和协作技能,重要的信息分析,熟练的介绍模式,并在发展产品和服务中有能力使用新技术。

然而,对于新型学习者传播模式的怀疑已经产生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或理解,肯定能在青少年时期快速轻松地被传授;但这些能力的训练则可能贯穿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必然需要适当的机会通过试验和纠错来接受这些新东西,并做出自己的决定。在目前的时间段内,主流模式依然是单一的而新兴模式事实上则会局限于小部分精英群体内。

三、对读写大纲和教学法的启示

当今时代,各国政府都清楚地意识到在如此竞争的全球经济下本国公民所面临的挑战。而其回应是,执行公共政策来提高读写能力,以试图让自己的子女为今后的挑战更好地做准备,特别是发展公共政策举措以提高读写能力标准和将信息和通信技术纳入课程。虽然每个国家应对此问题的方式各有特点,但是重要的是共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从New London Group的视角来看,素养教学历来被称之为“教授和学习如何阅读和书写――依照民族语言书面的、官方的和标准的形式。换句话说,一直是倍加受限的项目――仅限于正式的、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和规则支配的语言形式”。目前针对素养教学法的关键问题是扩大其概念和范围,以符合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多元化,以及与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各式新兴文字资料(New London Group,2000)。

有人认为,信息时代素养课程的需求,包括新的批判的素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从提供的信息结构的个人和企业那里判断所获信息(Muspratt at al.,1998)。传统的语言艺术课程,往往侧重于获得文字含义过程,而不是严格地分析和解释图像中的信息。互联网技术则要求教育工作者扩大素养的定义,使其包括这些新的复杂的多种形式的互联网素养。

伴随着素养概念的重新定义,使得言语交际文本和其他设备都被视为文本来阅读,因此,需要开发与时俱进的新课程。如果网站、光盘和多媒体演示的方式会是未来教育的途径,那么非常有必要与这些全新的多媒体环境相互配合来获得所需的技能,使个人可以在新兴领域里学习、工作和创造(Keller,2000)。

有断言说,学校不能够满足今天年轻人的需要,也不能帮助他们为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的生活做好准备。抛开这些抱怨学校没有根据需要重新考虑课程的言论,结果是,即使出现了有科学依据的呼声要求改变,许多教育系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并没有与时俱进。就以学校为基础传统的素养没有改变而言,新世纪的孩子们却肯定不一样了,他们正在以富有速度与激情的方式发起、靠近和确立素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利用了新世纪的突破性和迅速发展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当今的青少年和青年文化离不开新技术的帮助。

与此同时,令人满意的教学法也应该考虑新兴素养的公平问题,尤其是教师如何才能最好地教授这些素养给那些学生――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他们接触新文本制造科技的机会十分有限。

素养教育,鉴于之前讨论,应努力构建一个三维模式,其中包括新技术,还有可操作的、文化上的和富批判的诸方面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学法应完成和补充知识――理解为技术能力和功能素养(Lankshear et al.,2002)。为了实现学生的多元素养,要求发展具备一系列的功能和关键技能。随着对每项技能的越来越熟悉,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来通过各种机构的评估,进入主流学术课程,而且将继续实现其学术和职业目标。

四、对英语为第二语言(ESL)学生的挑战

很明显,新技术提供了用不同方式在全球社区沟通的可能性,从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技能以便充分地具备多元素养。虽然使普通学生具备多元素养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困难的是对于那些用第二语言来操作的英语学习者们。为了实现多元素养,这些学生必须具备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能力,与此同时发展必要的多种模式技能以求获得通往21世纪社会、学术和劳动环境的机会。首先,ESL学生必须能够理解、说、读和写英语,以及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获取、整理和扩大知识水平。其次,学术素养的成功似乎愈加困难了,通过各种方式的书面和口头话语,学生必须了解、分析和应对新的和复杂的文本,并通过持续和有重点的研究以扩大其知识。再次,学生必须对素养持批判的态度,培养衡量信息来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能力,以使研究工作可以得出适当的结论。最后,在新的信息时代,学生应该认识到电子化素养,是指能够为通信、建筑、研究和自主学习选择和使用电子工具。想要实现ESL学生在学术和工作领域素养的广泛成功,可以通过促进和加快发展语言能力,熟悉学术论述的要求与惯例,并支持使用批判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

五、结语

新技术显著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短语“新兴素养”在最近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凸显,表明了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扩张当前素养概念和实践的不确定。在全球信息时代,素养研究里阅读、写作和沟通的本质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文明的社会肯定是博学的、批判的和忙碌的,人们会寻求参与影响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渠道,也许是作为合理的重要的公共领域的一部分。

对于广大的学生,这的确是新的挑战,但是全球信息共享已经实现,期待学生们可以用多个社会和文化背景解释和答复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因此,需要教育者更加重视学生们正在经历的崭新的不同的多样世界。新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直接参与校内外多种素养实践的机会,以及利用这些实践来掌控新旧素养的渠道。我们高度期待着教师和学生密切协作,以消除21世纪中充满动态变化的世界和陈旧仍然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Buckingham,D.New media literacies:informal learning,digital technologies an education.In D.Buckingham and A.McFarlane (eds) A Digital Driven Curriculun,2001.

[2]Keller,D.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literacies:Reconstructing educ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Teaching Education,2000,11(3):65-245.

[3]Lankshear C.and Snyder,I.Teachers and Techno-literacy,2002.

第6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感教学;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201

目前,大多数政治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导致很多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这样不仅学生学习成绩不见提高,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的负面情绪、负能量在悄悄地累积。他们情感中的空白、空虚、冷漠、无望就像定时炸弹,给学校、社会带来巨大隐患,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频发学生拿刀砍人、投毒杀人、跳楼自杀等现象。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本文将从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方面探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情感教学法与核心素养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内在情感出发,通过多样的情感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内化知识、掌握能力、升华情感,最终使学生形成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人们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的情境所必需的能力和道德,主要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一方面,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概念本身就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等,其所提倡的理念与情感教学法蕴含的理念不谋而合,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二、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的运用方法

1.语言激励法

语言激励法就是教师通过一些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根据成绩给学生贴标签,应全面看待和评价学生。学生是越鼓励越优秀的,不管怎样,教师都应以鼓励表扬的语言为主。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回答错误或不敢作答时,教师应该鼓励:“不要紧张,放轻松,再想想,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说:“太棒了,大家掌声送给他!”语言激励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等核心素养,这对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有重大意义。

2.心理需求法

心理需求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

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主动学习,就要让学生对政治有需求感。从教材内容本身入手,借助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将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联系,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对高考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讲解为什么发展过程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后导出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这种心理需求法可以紧扣学生心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向上的个人修养和注重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便自然而然得到培养。

3.故事体验法

故事体验法是指教师通过故事讲解或者学生自己编排、表演故事等形式,使学生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理解知识并培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

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故事体验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将内心情感投入情境故事,这样知识点的学习便水到渠成了。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权益时,可以将书上的个人权益知识编排成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在课堂上讲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关键词去编排故事。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知识点,而且在编排故事、体验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核心素养。

4.音乐、图画熏陶法

音乐、图画熏陶法是指教师借助适当的音乐、图画从听觉、视觉方面调动和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的一种教学法。

第7篇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24―01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笔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构建以“特色”为核心的“4.4.1”特色班级管理建设模式(即“四个立足” 、“四种文化”、 “一种特色评价”)

1. “四个立足”:指小学特色班级管理建设要立足学生、立足班级、立足老师、立足学校。

2. “四种文化”:指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1)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特色班级工作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要求:各班制订本班的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规),班级精神格言(班训),语言凝练、催人奋进。然后围绕班级特色制订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

(2)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具体要求:①班主任确定班级制度文化总体框架――班级自主管理制度。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订各项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3)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布置和师生的仪表。班级布置包括特色班级名片、特色墙面文化和特色走廊文化;师生仪表包括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具体要求:①根据本班班训,做好班级的布置内容:a.设计班级名片。包括本班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级目标、班级口号、教师寄语、学生感言等;b.装扮特色墙面文化。包括“创意乐园”、“学习园地”、 “风采展示 ”、“每周一星”、“成长足迹”等;c.打造特色走廊文化。包括生态角、图书角、英语角、储物角等②全校交流评估。检查师生的仪表,包括师生的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

(4)行为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以打造“红色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

3. “一种评价”:指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评价。学校对班主任实施上述四种文化的综合评价和特色班级的内容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特色班级评价包括卫生免检特色、常规管理特色、自主学习特色、文明礼貌特色、心理健康特色、创新德育特色、工艺制作特色、科学兴趣特色、文学特色、艺术特色、摄影特色、体育特色和英语特色等。

二、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班主任按照上述“4.4.1”模式,赋予班级特色化亮点

1. 立足于班级,积极打造一班一品的精神文化。

2. 立足于教师,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3. 立足于学生,营造多彩的物质文化。

4. 立足于学校,促进行为特色文化。

三、形成一种特色评价

即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综合评价,促进班级师生共同发展。

四、提升师生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班级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的人文环境,让班级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使得学生、家长、教师、班级、学校都在不同层面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1. 学生层面。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绝大多数学生正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孩子们成绩喜人,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2. 教师层面。首先,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所有教师不断追踪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其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师德高尚、带班有方、育人有法、富有德育创新精神的名班主任。最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方面硕果累累,课题通过省市鉴定,并喜获一、二、三等奖。

3. 家长层面。家长配合学校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调动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家长对学校、班级及教师的满意度有了明显上升,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家长素养得到了提升。

第8篇

各位同仁,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事情。2000年,我们国家开始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当时这项工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移民”,也就是要让社会成员能够适应数字时代的生存需要,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当今,我们再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我们培养的对象与十多年前已大不相同,他们是伴随着数字化工具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一代,他们对新技术、新工具的接受有着天生的优势,甚至他们的操作技能胜过我们。当然,也会由于他们过于依赖数字化工具、盲目追随技术潮流,存在着“沉迷手机、网络上瘾”的现象,甚至由于对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认识的误区导致出现“网络自闭症”的心理问题。

因此,当学习者自身发生了变化、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就不能再像当年培养“数字移民”那样,进行技术操作和应用常识性教育,甚至也不应停留于应用技术工具解决日常问题上,更应该是按“数字土著”成长的需要,培育他们对信息发展与变化的敏锐意识和独特思维方式,提高他们应用信息技术学科方法和技术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觉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习性,实现从“数字土著”向“数字公民”的发展,让数字时代每一位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数字公民,也就是说要开展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

结合近期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征,信息技术学科强调的核心素养可以归纳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

一、培养信息意识

那么,为什么我们把信息意识作为学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呢?这取决于信息社会的进步,也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历数这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它沿着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脉络持续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革新加快了全球信息总量的增长,丰富了社会信息内容,形成了全新的数字化环境。这种环境为人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对人们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挑战。事实上,生存于其中的每位成员既不能无视信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把个人“封锁”成数字化环境的“套中人”;也不能盲目沉迷虚拟世界,变成与现实空间隔绝的“宅人”。而是要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价值,实现信息增长与个人发展的完美融合。当然要想达到期望,就要求其中的社会成员能放开心态、拓宽视野,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能敏锐感觉到身边信息的变化与发展,勇于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与工具判断信息的实质意义,甄别有价值的信息,指导个人的信息行为,将信息转换成能创造价值的知识。

从内涵来看,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人,第一,要能够认识到数据是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能主动从数据中理解信息。网络技术和传感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从“技术工具的变革(IT)”转向为“信息数据的变革(DT)”。新技术已能将人们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各类行为转化为可存储的数据,用于提供精准服务。例如,在用户网络购物过程中,网站有选择地获取和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为购物者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可见,有意识、合理地利用数据,分析其中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发现信息的价值。第二,要能够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的发展与变化。在具体情境下,人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同样,随着数据和情境等因素的变化,信息意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交通数据、天气预报数据、商品贸易数据都只是某一特定时刻的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的实效性也会发生变化。有效地应用信息,就需要根据现实情境和信息载体的改变,敏锐地感觉到信息的发展与变化,而不是简单地盲从信息。第三,要能有依据地判断信息的真伪。信息社会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总量持续增长和快速更新。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人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信息,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关于信息的信息”。如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庞帝所言,“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只有掌握了关于如何获取和分析所需信息的‘信息’,才有可能踏上通向成功的道路。”

可见,为了更好地生存于数字化环境中,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对信息真伪判断的能力,掌握信息判断的方法和工具,分析信息真实意义,理性地开展信息行为。

二、发展计算思维

大家应该知道生活在不同环境里需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在数字化环境中就需要用这种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和思考问题。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基于程序驱动的技术工具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内含的计算方法也就潜移默化地嵌入到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毋庸置疑,在这种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环境中,如果盲目排斥新技术、新工具,一味应用传统方法解决新环境中的问题,迟早会被数字化时代所抛弃;同样,如果过于机械使用各种新工具,完全依附于技术工具的程序而活动,也有可能成为技术工具所控制的“奴隶”。

这么看来,人们又想有效地使用数字化工具,而又不被技术工具所“绑架”,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帮助学生理解程序驱动下数字化环境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能够像信息技术专家那样去思考该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根据需要、积极主动选用技术工具去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发展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特有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十多年前,这种思维方式主要应用于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领域中,以此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如今,数字化工具几乎成为人们附加的“部件”,人们需要利用数字化工具来解决日常问题,这种思维方式也就走出了专业领域,成为信息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适性思维。计算思维主要表现为形式化、模型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四个方面。其一,形式化指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来界定问题、抽象关键要素、分析要素间的关系;其二,模型化指能按照事物要素的关系建立信息处理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三,自动化指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实现解决问题方案的自动化运行;其四,系统化指形成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将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通过计算思维,一方面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化环境,另一方也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用数字化工具,突出了使用者的主动地位,避免在数字化环境中被“技术工具所控制”的危险。

三、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某种形式的信息。置身于这样一个大的信息系统中,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天涯若比邻”的诗意。但是,除了能体验古人抒情的诗意外,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个大的信息系统把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化,并逐步销蚀着各个组织间的物理界限,重构出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秩序。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为占领国际间数字化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世界发达国家都纷纷改革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对新一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要求。例如,2016年美国计算机教师协会的《K-12计算机科学教育框架》明确提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不只是要培养信息技术工具的消费者,更要培养在技术环境下的创造者和生产者”。再如,2014年英国新实施的《计算》课程标准强调培养“负责、自信的、创造性的信息技术使用者”。大家深入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当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我们是培养新一代国民具备合理占用信息系统中“CPU”(核心位置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进而主动理解、掌控和推进整个世界,还是培养他们只能通过“键盘”(输出位置)获得一点他人的信息,被动感知、消费、享受他人的创新成果,这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未来。因此,加强国家信息化人才储备,提高国家数字化竞争实力,提高新时代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数字化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和创新活动;其二,能够发挥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有策略地减小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其三,能够在数字化环境中协同学习,与学习伙伴分享知识,养成创新的习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过程,它不只局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更强调多学科的融合创新。2012年英国学校计算工作小组在《计算》课程研究中指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典型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人文艺术、数学)融合课程,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洞察综合学科学习的途径,以及可以用于其他学科问题解决的技能和知识。可见,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仅靠单纯的讲授教学是行不通的,改革教学形态,将信息技术学科融入STEAM课程,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作品创作、项目开发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点。

四、担负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的高度融合加快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引领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就可以轻松地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例如,通过传感设备,大家就可以实时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对事实的描述更及时;利用移动终端可全方位交换信息,甚至还可以同时开辟一个网络会场,服务方式更具个性化;借助大数据还能模拟事物发展态势,使预测更加精准。当然,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引发各类要素关系的变化,引发出潜存的危机。例如,某品牌的手机未经用户允许利用传感设备私自获取个人数据,泄露他人隐私;某网站未被授喾⒉妓人的作品,侵犯他人知识权益;某“黑客”偷用他人网络账户和密码,盗取他人款项等。可见,随着信息环境及产业发展,也必然会产生新的关系、新文化和新问题。因此,为了促进信息社会有序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需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人、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其中可能会存在的社会问题,让每位学生担负起在信息社会中应负的责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以大规模智能化信息网络为表征的数字化工具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关系时,也生成了全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观念。其中的社会成员需要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更需要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持良好的信息行为,合法、安全、负责任地利用其中的信息资源,即要具有信息社会责任。从内涵来看,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主要表现为:其一,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利用有效的方法保护好个人信息;其二,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其三,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今天,我们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野下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数字化工具的广泛普及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家需要意识到:生存在数字化环境中,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比仅仅拥有繁杂的信息知识更为重要。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要避免信息技术学习的重复记忆和机械操作,要在学生掌握信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去思考人们生存的信息化社会,理性地进行信息判断,用信息技术学科方法解决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负责任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创新与发展。

第9篇

2015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这个概念体系正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一、思想品德课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21世纪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核心素质决定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引导学生获得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基础理论常识,运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形成观察、分析和解决品德成长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责任感,初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公民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基础。”培育核心素养既是未成年人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开阔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思想品德课培育核心素养的策略及实践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学科核心素养。思想品德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可以简单概括为国家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素养四类。

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前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同的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工业社会时期,人们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教师教学强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变化,提高自己的教学境界,要具有正能量,既要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国家和我们的社会制度;更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学素养的专业技能。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合格公民的素养。

2.尝试学科间融合、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的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大杂烩,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因此,要更好地培育核心教育,就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去主动接纳和吸收其他学科,实现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讲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时,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用“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诗句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讲爱国主义精神;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实讲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用地图标明我国各民族分布状况,为讲清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打下基础。这样既开阔学生视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3.建立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方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科学的评价方法是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有效地促进核心素养的顺利实施,能够检查核心素养的实施情况。在科学的评价方法中,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进行的学业水平测试外,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借助各种表格,通过各种活动和班主任一起从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价。

4.更好地利用课堂主阵地和课外活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思想品德课堂作为与学生进行对话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视频,感同身受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自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实现中国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早日成为合格公民。在课堂上通过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视频,感动自己的同时增强价值自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W至于行而止矣。”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检验学生素养的关键形式。学生通过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了解社会,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更能实现自己素养的提升。如在讲“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时可利用假期走进行政服务大厅了解法律的实施情况,还可以旁听当地法院的庭审,加深对法律的国家强制性的领悟,在事实中知道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使学生从情感上实现守法、护法的积极情感。

5.依据教学目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和出发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起着纲领性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水平,更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不能盲目照抄教参书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立各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如文字型、图画型、生活型等。在讲八年级“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让学生观看《等着我》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亲情,感悟亲情,感恩父母,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