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

时间:2023-07-03 16:07:49

导语:在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实现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德育 评价体系 构建

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突出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科学的原则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原则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则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祖国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中职教育德育评价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更是由一名合格学生向一名合格员工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教师深感目前开展德育工作较之其他工作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情况,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在创新中求加强,求适应,求发展。要改革中职德育的内容,克服脱离社会实际、背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况,重视中职德育知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一致。

二、基本框架

(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

这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中心环节和基础,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德育为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包含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切实评价的基础上,对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现状做出科学的评估和描述,才能制订出正确的教育计划,并付诸实施。第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对德育结果的检验。要想对已经实施的德育过程的成败和经验教训做出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坚持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科学的评价。

(二)对教育者的评价

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对中职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更要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实现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传统教师功能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今的教师通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在课堂中的职责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创新、团队开发、寻找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发现个人意义、营造积极氛围和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角色应定位在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促进者、评价者、参与者和开发者的高度。

(三)对中职教育德育工作过程的评价

德育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的发展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矛盾运动过程,并且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另一方面,品德基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德育实践是符合德育过程的规律的。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对中职教育德育过程的评价要充分的考虑两点:一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是否能支撑德育目标的实现;二是德育的过程能不能和社会、企业、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德育;个性社会化;协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4-02

一、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目前,在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社会根本要求出发,作为德育第一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把人的社会属性置于首位,按照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强调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共性要求。另一种则是从个人本位主义作为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强调社会、社会群体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个性化选择。这两种德育观从根本上说,都是认为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立的。当强调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要求时,必须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条件服从,受教育的个体在社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模式中形成,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必须实现统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从内容到实质的与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往往致使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为社会服务意识减弱,甚至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道德滑坡。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和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人,培养主动进取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确保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的个体发展必须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它的根本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的自身。个体为社会服务和个性全面发展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由此,可以明确德育责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应该协调统一的,可以同时对人和社会发展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德育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是要在承认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前提下,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鼓励培养其良好的个性素质同时,不意味着不纠正其偏差的个性。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发展需求也要有效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全面发展。

二、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途径

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基本途径包括,要坚持以培育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进取创造精神和个人才能为基本导向,充实德育的基本内涵。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发展不是消灭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是要在承认上述差别的基础上,鼓励每个人从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展人的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地提高其思想素质和独立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德育环境,在坚持社会、社会群体思想原则、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前提下,不断充实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内涵,营造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的德育模式。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德育模式,要把德育的功能放在促进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的结合点上,明确时展对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将社会要达到的基本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发展方向相结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提出具体目标、具体要求,符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的,调动受教育者为实现这一基本要求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一基本目标必须明确、清晰,并且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要注意教育情感与接受情感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具体发展要求良性互动,奠定坚实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情感基础。必须尊重个体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差异,重视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人的个性差异还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各个方面,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过程中,每个人对自身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差异。必须承认和重视这种个性差异,从不同受教育者各自特点出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按照受教育者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发展要求,发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发现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的价值,在差异中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

充分发掘个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潜力。在德育过程中,社会和社会群体、受教育者、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社会群体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关键因素。坚持德育中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不仅体现在受教育者在实现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增强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之后,都有一个经过知、情、信、义、行的内化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任何外部强制性的措施,都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基本要求内化为个体素质。这就要求社会、社会群体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激发受教育者自我进步的信心和能力。这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包括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只有充分激发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动的受教育主体,实现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社会基本要求,与受教育者自我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才能有机结合。

在实现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影响力是受教育者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社会环境必须营造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社会、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对所传授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接受,不能忽略社会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能起的作用。良好的德育效果取得不仅在于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显示出教育的力度,还在于教育者的个性所产生的教育力量。当社会和社会群体、社会环境有机融为一体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力。社会环境要营造出这样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形成丰富的情感、果断的意志、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影响力。社会、社会群体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还体现在受教育者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信息的自觉主动的内化与现有思想品德素质外显的统一过程,受教育者在现实的亲身感受中,把握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要求融合在社会之中,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的谐调统一。

三、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的基本目标

第3篇

[关键词]德育途径问题策略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教育者在本真的意义上就是一个‘引导者’。”必须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让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不能立竿见影的,需长期抓、抓长期的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踏实学习态度的形成。“野心人人各不相同,同一个事件或对象也不会满足两个人的野心;但人道人人相同,同一个对象触动所有人的这种激情。”班主任就是要不断激起学生这种充满人性的激情,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第4篇

一、科层式管理及其弊端

科层式管理模式是一种按职能部门划分的、标准的、金字塔式的集权控制模式,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科层式组织具有等级制、规则化、专门化、技术化及非人格化的基本特征。所以科层制管理是一种以工具――目标合理性为取向的,讲究效率与功利的管理组织模式。

科层式的教学管理虽然用量化的成绩去解决管理问题弥补了纯定性分析的不足,但事实上很难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所以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已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等级制过分强调权威的层级节制易降低管理效率;规则化过分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会制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分工与专业化使得体制僵化、管理机构膨胀,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过度追求技术化使教学管理中形式主义严重,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非人格化取向将人视为物,漠视人的主体性,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二、实施教学科学化管理的对策

1.教学管理中重视德育工作。教学管理与德育工作是密切联系的,从价值取向上来看,两者是统一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者的落脚点都是落在育人为本上。教学管理与德育的相互联系还表现在,教学管理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相对于课外活动管理和社会实践活动管理而言,教学管理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形式, 教学管理本身不但没有否定德育,而且德育是教学管理的应有之义。

通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充分利用其中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实现学科教学管理的德育目标。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时,教师采取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听、认真记、愿意接受,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向上。首先要求教师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在研究教材、充分了解、掌握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并创设出适合渗透德育内容的学科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注意感情投资,在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上尽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教学管理过程中,注意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引起学生兴趣,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注意对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管理。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效果。

2.提高教学效率。效率指单位时间内人财物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这个“产出”就是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最终表现为学生知识技能素质、智力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品德行为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教学活动的效率越高,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学生各种基本素质的发展就会越充分、越和谐,建立在基本素质基础上的应试能力也越强。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学校间的竞争化机制已经形成。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努力凭借有限的教学资源,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以取得最佳办学效益。在当今社会,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当前应该特别强化效率意识,学校的教学管理应当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要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效率意识,必须抓好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工作,必须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必须积极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和优化,必须把矛头指向教法上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必须追求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模式化与科学化。如果能够将体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现代教育思想与成功的教法实践结合进来,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3.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作为管理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必然首先与管理理论接轨。以人为本作为当代管理的一种新的思想也逐渐被运用到教学管理中。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的含义是在管理中把教师作为管理的核心,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教学管理,是一种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最为主要资源,不仅把教师当作管理的对象,而且把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并不是对科层式管理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坚持科层式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改革其不合理的成分,使刚性的管理和柔性的管理有机地结合,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教师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提升了教师的地位,以开发教师的潜能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并且教学管理成功的标志是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都能实现。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目标的观念恰恰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质内容。

第5篇

关键词:服务德育;教育服务观;服务劳动价值论;服务产品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28-0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飞速发展,学校德育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社会、现代传媒、全球化、现代化、价值多元和社会问题等成为当前德育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1]。“功利教育”致使德育遭遇冷落,“工具教育”致使德育名存实亡,理论研究的误区致使德育无所适从,教育教学的分离致使德育残缺不全,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德育功效甚微,管理体制的分治致使德育步履维艰。我国当前德育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已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摆脱德育的困境,党和国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党的十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许多专家学者也试图探索一条既切合中国文化与国情,又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之路。服务德育正是这一大胆的尝试。服务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也是一种德育方法。服务德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从而帮助和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生成与发展的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运行机理、实施策略与传统德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学校德育新思维。

一、服务德育的概念与内涵

什么是服务德育?服务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和一定社会的要求,在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前提下,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以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和过程。[2]首先,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者”,是导师,是帮助者;而学生则是“教育服务的接收者”,是具有“顾客”身分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

第一,服务德育的依据有二:一是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二是社会的要求。这两种需求都是持续不断发展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有机结合。教育是优先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要,这一问题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本人以为,在教育中学生与学生的“学”永远是核心,这是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综合道德素质)的发展。

第二,服务德育还有两个前提,即“充分尊重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我们知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意,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两点既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前提,也应该是德育的理念。

第三,“采取言传、身教等多种方法”,这是服务德育的方法。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师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由“教师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

第四,“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生活交往、管理工作以及环境养育”,这是服务德育的途径。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师在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除上述途径外,服务德育的途径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五,“提供一种不断得到改进的教育服务”,这是服务德育定义的核心。在服务德育中,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教师的“教”都是一种教育服务的表现。学校和教师的中心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条件和环境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持续不断地得到改进。服务德育最能体现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六,“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品德素质”,这是服务德育的目标,也是服务德育的目的。这里使用“帮助”二字,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的认可,是对人的本质的最大尊重。就教育而言,不管学校条件多么好,也不管教师的水平多么高,这些只是外在的条件,即“外因”,而学生素质的发展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身,即“内因”。正如所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学生持续不断地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供这些“外因”条件,即“教育服务”,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第七,“有意识和无意识”。在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施教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有时也是无意识的、非自觉的和无目的的。前者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中;后者主要表现在“隐性课程”的实施中,特别是教师的举止言谈中。这正是教师榜样的特殊作用。道德观念、道德思维、道德行为等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而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自身体味、价值澄清、价值判断等等则更多地发生在课堂之中,而且也常常是“有意”与“无意”二者参半。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我们对隐性课程的重视,从而设计、开发、控制和利用好这一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的隐性课程。在德育的概念中,我们迄今仍不承认德育的“无意识性”,这正是我国当前德育理论的突出问题。

第八,“一种活动和过程”。服务德育既是活动,又是过程。“活动”好理解,但“过程”与平时所说的不尽相同。“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在德育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活动本身的控制,又要注意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进而杜绝中间任何环节出现不规范行为;对学生来说,在整个德育过程中则表现为接受服务、自身体味(道德认识)、价值判断(道德判断)、价值澄清、内化接收、形成思想与品格(道德发展)、行为体现(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持续改进等活动过程。

二、服务德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服务理论,早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的教育观念,这从几位教育家对教师角色的界定中就足以窥见一斑,如罗杰斯认为教师是“促进者”,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看护者”,列奥·施特劳斯把教师比作“农夫”等等,这些实际上就是教育服务思想。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有关教育产品的规定,正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具体体现。服务德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方法,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基础,服务产品理论是教育服务理论的支撑,西方的“学生中心论”是服务德育的思想基础,而我国的人本教育思想也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帮助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与自我教育”这一服务德育的基本思想。

1.服务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研究到服务领域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动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本身有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如,“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能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4]。学者王述英认为:“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5]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使教育服务价值得到理论升华。

2.服务产品理论。服务产品理论产生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服务产品理论认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以提供非实物的服务产品(服务)为特征。它和提供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一样都是生产性行业,同样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理论把生产的范围从生产实物产品的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生产非实物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扩展了传统的生产观,也是对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根据服务产品理论,教育作为第三产业,教师从事的劳动是生产教育服务产品的劳动。有的学者就用服务生产理论分析高校培养过程。[6]将教育看作一种“服务”,学校各项工作就构成了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在国际上早已流行,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运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对教育的研究,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M)、F.A.哈耶克(F.A.Hayek)等人的“学券”方案和主张,这些都说明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3.西方近代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和斯宾塞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角度不同,但殊途同归。卢梭主张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裴斯泰洛齐强调德育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基础;福禄培尔注重儿童的“内心”在儿童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斯宾塞倡导儿童的自我教育。他们都认为德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儿童是德育的中心,教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他们的德育理论都是德育的学生中心论。

4.现代欧美教育的“学生中心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提出了生命力自发冲动学说。她说“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环境无疑在生命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7]在蒙台梭利看来,传统的道德教育压抑了儿童的自发冲动,“成人通过他的不断的监督,无休止的教训和专横的态度扰乱、阻挠儿童的发展。儿童心灵深处所萌发的一切善良力量就这样地被窒息了”[8],教师“必须信任他们内心的潜在力量”。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指导,“教师”的名称应改为“指导者”。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反对传统教育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使教育成了“外铄”的东西。他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中心”,教师不是指挥者、向导,而只是看守者、助手。他认为把教育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儿童身上,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5.当代心理学家教育的“学生中心论”。心理学家对心理的研究,大多要涉猎道德教育。一般来说,他们都重视儿童道德能力的发展,多数是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当代心理学家中教育的“学生中心论”者都主张德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儿童道德发展规律,促进其潜能的发展,反对用盲目灌输道德观念等外在的力量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当然,各学派也有自己的特色,成熟论强调儿童善良品德的自然成熟;存在主义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教育的作用。罗杰斯把心理疗法引入教育领域,提出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的“非指导性”的德育方法,他认为教师只能是一个“促进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强调道德认识水平的自身发展;而价值澄清学派却重视学生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对道德认识、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可见,服务德育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际上,教育服务的思想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孟子和周敦颐从性善论出发,主张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主,教育要保存和发扬人天生的善端,因势利导,使其达到“自得境界”,成为与天合一的“君子”;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家都从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宋代的陆九渊和明代的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了德育的“人本”论。这些理论都饱含着教育为学习服务的思想。

三、服务德育的基本特征

服务德育不是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成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教”与“学”看成两个不同的问题和两个不同的活动与过程。这样,既符合教育本质及其规律,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人的本质。服务德育是一种德育理论,它不同于所谓的“大德育”(五大内容的德育),也不是“小德育”(狭义的道德教育),其理念、目的、目标、原则、途径、方法、内容以及运行机理等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首先,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本质内涵。服务德育中的“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组织功能学原理,把学校组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看作是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活动和过程。把教育工作者看作“提供教育服务者”(服务者)、“导师”、“帮助者”、“促进者”,而把学生看作“教育服务的接收者”、“学习者”、“顾客”。学校德育就是教育工作者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以帮助和促进其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其次,服务德育的目的是真正可测量、可实现的。“为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持续改进的服务,让学生满意”是服务德育的直接目的。这一目的既可测量又可实现。“为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社会(包括家长、用人单位、国家等)需要的某种品格服务,让社会满意”,是服务德育的间接目的。间接目的是通过学生,也只能通过学生才能实现。服务德育目标是可测量可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的质量预先设定的标准或要求”,这就是学校德育的直接目标,这一目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测量且可实现的。“学生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社会、国家需要的某种人才的品格生成与发展”,这是学校德育的间接目标,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学生,并且由学生来直接实现。服务德育原则是牵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魂,是在帮助学生生成和发展良好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教师应遵十大德育原则,即服务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过程方法原则、生活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改进原则。这些原则突出地强调了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与“促进”作用。

第三,服务德育方法是各种方法的适宜优化和有效运用。服务德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教育工作者依据德育基本原则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以及学习者在教育工作者的帮助下,在自我教育活动和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与程序的组合。服务德育的方法是在德育原则指导之下,一个由“教育工作者采用的具体德育方法”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构成的德育方法体系。服务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方法无对错之分,只有妥当与否之说。因此,方法要因时、因地、因情而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服务德育途径是客观存在的,要适时发掘与有效利用。服务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采取适宜的方法向学生提供德育服务与学生在接受德育服务并生成和发展综合道德素质的活动和过程中,客观上须经历的路径或渠道。德育的途径很多,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往往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方能奏效,要适时发掘和有效利用才是。

第四,服务德育内容是一切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实质性媒介物。就学校和教师而言,既然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那么作为德育的内容,只要对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与发展有利,只要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学校都可以提供。服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不同的内容模块构成。笔者认为,我们对实施所谓“大德育”的担忧,实际上出于一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定势,即我们始终把教师摆在“主体”的位置,而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德育的概念等进行定义,做出理解。当然这样理解“大德育”就会有问题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把教师看成是“服务者”、“帮助者”,把学生的学看成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和过程”,把学校的产品看成是“教育服务”而不是看成学生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对“大德育”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见,从这一意义上看,实施“大德育”还是“小德育”的争论与担忧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一争论关注的是德育实施的内容,而不是德育本身。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冲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德育以本来面目。

总之,服务德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具体体现。鲁洁教授指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9]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从真理的‘权威’、道德的‘法官’中走出来,把自己当作一名倾听者、思想者、求知者、对话者”[10]。实施服务德育,才能真正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学者陈健翔、王松涛认为:“新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我们断定,所谓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11]可见,服务德育就是本真的德育,它代表着未来德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十一五”期间德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总结[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2]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3.

[5]王述英.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J].经济学家,2002(1).

[6]魏法杰,覃伯平.服务生产理论及其对高校培养过程的描述框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4).

[7]赵祥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0.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2.

[9]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37.

第6篇

[关键词]德育为先新途径;队伍建设;德育活动;考核评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要求中小学校“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对中小学德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德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评价基层中小学德育工作,几年来,在落实了“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

落实“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必须有一支素质高、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在这个途径上,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

(1)举办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培训班。

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教研员对全县优秀班主任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法律法规等,通过培训使受训班主任掌握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做好育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组织参加了市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训班。

几年来,共组织1211名班主任参加了齐齐哈尔市教研院举办的四期培训班,我们负责组织报名、后台管理、评作业、办证书等工作。培训内容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素养、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等,通过培训为班主任育人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

(3)组织参加了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

根据省市要求,我们组织12名优秀班主任参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的三期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受益匪浅,回来后还承担了县级的二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学习了外地先进经验,为班主任育人工作奠定了干部基础。

2、举办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

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提高育人技能和水平。我县举办了五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共406人参加,324人获奖。通过演讲、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形式对班主任进行专业训练,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开展优秀班集体展示活动。

优秀班集体展示也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几年来我县共开展了四次中小学优秀班集体展示活动,有255人参加,205人获奖。优秀班集体展示是通过演讲配以课件(视频、图片)展示班集体建设的成就,包括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等。通过展示交流了班集体建设方面经验,为建设优秀班集体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开展德育活动,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来实现的,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

1、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把主题教育命名为“育人杯”,顾名思义“教书育人”。通过开展“育人杯”主题班队会竞赛来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几年来,我们共举办了六届“育人杯”主题班队会竞赛,全县共有576名班主任(班级)参加,510名班主任获奖。“育人杯”的主题包括爱国爱家乡教育、爱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雷锋精神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各基层学校在这个主题框架内指导班主任确立自己的主题。主题班队会的形式是多样的,如演讲、辩论、情景剧、歌舞、诗朗诵、小记者采访、快板、三句半等。在《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中,有的班级还邀请家长到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互吐心声,使学生深知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要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在主题班队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选择优秀的学生做主持人,设置栏目让学生自主组织材料发言,让学生充当角色等,使他们在这种特殊氛围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主题教育的目的。

2、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提升德育活动质量,增强德育效果,使德育活动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我县还立项研究了“中华美德教育问题”,承担了中央教科所《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动,如利用《国学经典读本》开展经典诵读和吟唱活动,开展中华美德教育演讲和中华美德故事比赛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召开“家校携手育人”经验交流会,观摩家长学校范例和主题班会,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设计者,活动的结果是使学生接受了中华美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也使学生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协调一致的教育与关怀,为他们今后健康成长铺路搭桥。

三、强化德育评价,完善育人制度

德育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对基层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以促进中小学校实施“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

1、制定《龙江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

为了很好地评价基层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德育专家小组,专门制定了《龙江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细则》。《细则》包括7个一级指标(德育阵地、德育渠道、德育环境、德育制度、德育队伍、德育活动、德育效果)、29个二级指标(如学校行政会每学年要专题研究2次德育工作等),对二级指标又规定了具体的评分办法。

2、利用《细则》对基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第7篇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国外模式;中国;启示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也增加了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难度,迫使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中国目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本文通过对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从中得以启发,使得我们的中学老师和相关德育人士与时俱进,不断在变革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中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

1中学德育教育

德育(moraleducation)也称道德教育,“德”主要内涵是思想道德品德,而“育”则是指培养教育。一般认为“德育”这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早已经形成了。直到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education),“德育”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从狭义来理解“德育”指的就是道德品德教育。而从广义而言,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就比较丰富,它是一个整体的互动过程,主要指的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按照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要求以及被教育人员的需求,依据人生发展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特性和规律,运用不同的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被教育的人实施的道德品质、政治立场以及心理健康等相关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得知德育教育是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具有一些特定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而这些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有鉴于此,所谓的德育教育模式就是指运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教育、塑造、培养,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理念、主体、方式的教育关系体系。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国制订的德育教育任务目标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习惯有关,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建立和形成科学合适的德育教育模式,进而确保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使德育获得应有的效果。

2国外德育教育模式

一是理论教育模式。这种德育教育形式的核心理念和规则来自于现有社会中已经形成和存在的价值理念,是从这些价值理念中抽象归纳出的更具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规则。进而将这些细化了的道德规范构建成一个系统的德育教育体系,并由老师、家长及其他教育人士向青少年进行引导和灌输,使他们理解、认同并最终接受这些道德规范和规则,最后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人生价值观。理论教育模式主要通过讲解、教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表扬奖励、处罚惩戒等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目标。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现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强调:“伟大品格的养成,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管理是为教学服务,而教学是德育的最主要途径。”赫尔巴特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偏重宏观理念上的教导,但是其方式手段也并不固化死板,他认为德育教育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老师应该比较好地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和约束,使其能够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性和价值观念。从理论教育模式的理念、内涵、方式、方法的分析,可得出其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是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老师或教育人士主要采用主动的讲解、教授、训练、培养等来实现既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第二个特点就是德育教育的实施手段和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填鸭灌输、强化、树立榜样典型,奖励或惩罚(训诫、惩戒)都是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辅方式和手段。二是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主要由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并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倡导摒弃理论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的填鸭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强调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我学习和调节能力,主张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和培养的氛围和环境,让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基本道德规范中自我学习、调节和发展,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使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和实践,进而使学生逐步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杜威明确反对传统的填鸭灌输式的讲授、强化、惩罚训诫的教学手法,反对将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产品”进行统一化的培育。他非常提倡学生在基本道德规范内的自我学习和发展,非常推崇美国式的独立、个性、自由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他提出了自我教育模式的三个核心主张: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以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自我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主张学生自己调节发展,进而形成内化的道德习性和价值。其主要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有: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参与互动、自我学习、角色扮演、现场实地体验等。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作为道德培养的主导;二是自我学习和发展是在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范围和基础上进行的;三是非常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尤其是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重视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的作用;四是非常强调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三是新道德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的教育家弗里肯纳、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等著名学者在分析批判了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可以说新道德教育模式是理论教育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它既强调通过讲授、强化、训练、榜样典型、奖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约束,又非常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自我学习、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由;不仅重视传统理论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而且也强调实践活动对德育的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新道德教育模式的支持者威尔逊指出:“如果追求奴隶制度,需要的是规则和鞭子;如果追求民主社会,那么需要的是复杂的机制和交往的环境,道德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种道德培育模式不是靠强制灌输,更不是处罚与惩戒,而是在基本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学习的健康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这些实践活动应该是有一定目标来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而不能是随意而为的。因此新道德教育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3对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三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比,我国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需要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模式关于个性、民主、自由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中国传统德育教育中的社会理想、责任、义务等方面紧密结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和更具操作性的中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首先,在继承和强调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积极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借鉴国外的理论教育、自我教育以及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优点,以教育理念方式创新为突破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并以中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人性化教育为抓手;从多元化的渠道和途径共同建立独立、个性、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综合式的德育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中的人际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和完善具有社会整体性的德育理念、价值、知识和规则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道德约束与引导的校内外整合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中学生的个性化自我学习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同时构建一套系统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体系。其次,按照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地的现实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和调整,补充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德育内容的课程。可以借鉴美国在各中小学开始增设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的做法,逐步在有条件地区的中小学增设相关公民课程和道德课程。借鉴法国对中学生自由人的德育教育理念,以及吸取英国对中学生理性精神和自治精神的道德培育理念,注重对中学生自我责任、社会责任、爱国主义、守法自律等公民精神的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始终,进而将我国的中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具有社会道德属性的公民和劳动者。最后,在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学德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足的投资资金,德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加大对德育教育的人才、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西部边远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德育教育和创新发展在智力保证的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后盾。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拓宽社会资金投资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德育资金投资机制。

作者:卿艳珺 单位:兴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田梅溪.初级中学德育教育培养体系建立[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2]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4]赵旭琴,苗翠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2009(4).

[5]曹承慧.美国的道德研究与中学德育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9(9).

[6]罗骋.试析英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德育途径

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中职德育大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德育课教师的职责,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以下分别从激发与利用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强化安全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意识、组织项目活动、开展校企合作和特色班级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德育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1在激发与利用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简言之,其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技能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实践中,学生对技能的学习兴趣优以道德教育。因此,中职德育可以利用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比较浓厚的动力,巧借“东风”,“捆绑营销”,来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

不过要借好这个“东风”,搞好“捆绑营销”,首先要帮助学生走出道德无用论的误区。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会比较高,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之后,学生们常常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即学技能有用,学职业道德知识无用。因此要帮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是不仅需要劳动者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简单地说,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是“缺德”之人是坚决不用的。

其次,要借好这个“东风”,搞好“捆绑营销”,还要依赖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要自觉进行德育渗透与正确引导。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多加利用教学环境、实训环境积极创设德育情境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还要善于挖掘学科建设中的德育机会、要擅于捕捉教学实训过程中的德育机会,进行德育渗透。另一方面,古有严训:师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有教育工作者自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材。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才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学界的精英、道德的楷模。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谨行慎言、言传身教,当好学生的榜样,发挥好表率作用。

再则,要搞好“捆绑营销”,还要“两厢情愿”,即德育工作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实效。而要提高德育实效,德育课教师除了要上好德育课外,要积极弥补自身的“短板”,也就是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训活动,了解实习过程有关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些对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职业规划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过程中,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专业实际、实训实习生产的实际,做到理实结合,有的放矢,更能提高德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强化安全意识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安全是生存、生活、生产的第一要素,安全出现问题,一切都可能归零。安全问题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不可触及的底线,也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不可触及的底线。从校企方面的共同点作为契人点,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既是当下也是未来的基本要求。同时,安全意识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安全教育人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是一个非常好的契人点,并且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教育目的。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利用校园、教室、食堂、宿舍、实训基地、实习企业、生产车间等一切与学生有关的环境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时刻警示大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更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并积极地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比如,车工实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仪器的使用,还必须熟知安全注意事项等,教师在训练前要详细讲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实训中,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加强巡视,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防微杜渐;教师还可以通过总结历届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出现的典型的安全问题,结合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把生产事故的图片,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现,向学生讲解大部分生产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操作者精力分散、不遵守安全规程或缺乏安全意识等。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完成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使其在安全意识上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然后在实训中进一步强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与实践中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3通过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养成。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一方面,抓住了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就把握住了中职人才培养的“要害”。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职校大多数学生将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他们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保证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而保证质量不仅依赖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更依赖于劳动者的责任意识。因此,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与强化他们的产品质量意识十分重要。当学生在心目中有一种质量意识时,才会有一种相应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是一种很高境界的职业道德品质。如果员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系数将是无法估量的。

另一方面,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和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对在校学生树立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产品质量关乎企业,而学生的质量关乎学生个体发展、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和强化学生产品质量意识,可以更好地唤起学生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主动“学知识”,积极“学技能”,认真“学做人”,先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企业需求的合格的“产品”。

学生质量意识的培养和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可以安排学生参加集体劳动、组织学习竞赛及技能竞赛,安排产品的加工实训,到企业实习等方式,让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竞赛过程中、实习实训过程中,专业技能水平得到锻炼与提高,更重要地是让他们体验工作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劳有所成,劳有所得成就感,从而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呼唤起应有责任意识,这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员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在开展系列项目活动中要创造性地融入德育,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德育是情感教育,通过实践活动的体验更能感悟、内化和升华。因此,德育要创造性地融入到一系列的项目活动中,形成内容丰富具体、形式多样可操作、且有趣味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的德育活动模式,才能达到德育实效。

目前我校开展了很多项目活动,包括课程教学活动、个性化培养活动、技能体能才艺竞赛活动、班班有歌声活动、晚间1小时专题教育活动、学生日常“三化”的管理活动、特色班级创建活动等,能很好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活动开展卓有成效,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

其中课程教学活动是育人的主渠道。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能为提高技能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课程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由简入难,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生动的教学方法,比如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转变为目标任务式、学习竞赛式、趣味课题式等教学模式进行,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在技能竞赛活动中,甚至在日常的实习环境中,教师都可以通过技能竞赛的模式,在学习中营造出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技能训练氛围,让学生们在“赛中学”。同时对于技能训练的效果应及时评价和反馈,采用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的激励方式,重塑学生的自信心。

我校的“特色班级建设”德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自2011级新生入学就开始进行了。该活动模式包括班级德育情境创设与实践、班级企业文化的探究与实践、班级品牌建设的探究与实践等。以上活动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育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贴近学生实际,特别是要紧扣新时期下的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特点,有针对性、时代性;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德育情感,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5校企合作为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德育为先; 德育资源; 优先保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113-03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德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基本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是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更是一项十分具体而艰巨的工作任务。[1]

“德育为先”既是德育理念、工作原则,又是搞好立德树人的方略。“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简称,“为”是指“变成”、“充当”或者“是”,“先”是指“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人或事物。“德育为先”,就是指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优先地位,优先规划、优先实施、优先保障,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优先确立德育意识,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育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切实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现实意义

1.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符合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实践。“德育为先”理念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人是构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人的科学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德育为先”理念是以实现人的科学发展为基础进而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因此“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有利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各要素共同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矛盾,社会生活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也会凸显出来,解决这些矛盾最终要依靠人本身。大学生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在解决各类矛盾时能够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自我利益和全局利益,从全局的高度来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经济社会的长远和谐发展。[3]

3.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摒弃原来的外延式发展而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就是要更加注重人才质量而不是数量。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智育达到一定水平时,质量的体现就会更多的偏重于德育,“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质量的真正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可以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从而为高校赢得更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高等学校的竞争力。

4.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增强高素质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

人才服务于社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标,在人才强国战略中也特别强调要提高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国意识,可以加强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才服务社会的动力。[4]

二、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原则

1.优先规划原则

优先规划原则是指优先针对“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未来整套行动方案的设计。优先规划原则既体现了“德育为先”理念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德育为先”理论实践的起始步骤,为德育工作的后续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优先规划原则是“德育为先”理念长远落实的根本保障。

2.优先安排原则

优先安排原则是指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相关人员、工作按照基本规定的要求进行优先的、有条理的安排或处理。这里的优先安排重点要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旨在要对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高效率的配比,目标在于通过优先安排推进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优先安排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优先实施原则

优先实施原则是指按照事先的规划和安排对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相关工作的优先实施,是“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重要环节。实施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也是将“德育为先”理念具体化的关键过程,优先实施更是体现“德育为先”的核心举措,因此,可以说优先实施是提高落实“德育为先”理念效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德育工作重要性的保证。

4.优先评价原则

优先评价原则是指通过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评估,确定相关对象的价值或者状态,是对“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情况的判断过程。优先评价原则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反馈,以及相关工作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能够体现我们给予德育工作的充分重视,也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有效时间内准确把握“德育为先”的实践状况,对于进一步优化实践方法、创新实践途径都具有强化和推动作用。

5.优先保证原则

优先保证原则是指对于“德育为先”理念落实所需的资源与要素的保障。“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相同环境与同等要素下,给予德育工作的优先保证则是推进“德育为先”理念全面落实的基础。优先保证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是形式主义,而是要将各种条件的保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德育为先”的理念与实施更加具有实际支撑,也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

三、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路径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新时期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问题所做出的关于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科学论断,也是符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教育理念。贯彻这种科学理念是“德育为先”落实的根本基础,由传统狭隘的育人思想转化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是实践这种科学论断的重要保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科学理念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积极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观,以“德育为先”为核心理念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推进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

德育课堂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主要渠道,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对接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意识,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5]

德育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对接,一方面要加强对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教学内容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方式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做出不断的创新,深入挖掘各种适合德育课堂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对于“德育为先”落实的效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着重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加速大学生思想道德由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

3.增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德育实效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它通过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在这里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或组织机构,社会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并且对学生认知社会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分属于高校德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渗透于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每个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社会文化具有更加广泛的植入空间,并且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哲学、宗教、艺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6]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常新性使其能够在“德育为先”理念落实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通过文化魅力唤起青年学生的共鸣,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和高尚道德。

4.拓展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新式载体

知识经济时代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拓展落实“德育为先”先进理念的新载体,不断创新“德育为先”理念落实的新途径。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娱乐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网络德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网络德育环境建设却差强人意,网络作为德育新载体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进行挖掘。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校园德育网络的建设,积极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在虚拟环境下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作用,扩大与学生的网络交流空间,消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有效利用网络阵地推进“德育为先”理念的落实。

此外,区域高校管理部门可以遴选一些德育工作较为突出的高校,率先建立一批“德育为先”示范基地,增强区域内外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

5.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

随着全社会对德育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和高校都应当不断的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加速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7]一方面,高校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要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外,也要加强德育学科学术化建设,使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辅相成,达到共同进步、相互融合的目标;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高校德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使得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硬件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5(9):52-53.

[2]姜树卿.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3-4.

[3]李卫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有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6.

[4]杨振斌.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推进思政工作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12-13.

[5]段庆祥.试论高校专业课德育目标渗透的艺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