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质量管理工作亮点

时间:2023-07-03 16:07:52

导语:在质量管理工作亮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质量管理工作亮点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重点;监督方式

1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总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经常会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违规违法的施工现象,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

2.1对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按照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有效的安排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建筑工程的特征和结构,明确质量监督计划,对于监督的重点内容,要报备有关部门。质量监督员要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所有资料和质量文件,审查这些资料是否满足有关质量规范。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主体和工作人员的资格,贯彻监理单位的责任,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能满足质量标准。

2.2对建筑工程参建主体的行为进行质量监督

要质量监督建筑工程参建主体,例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等。监督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工程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审查施工图是否标准、审查建设材料的质量问题等等;监督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监测各项工程质量的保证资料,确保各种资料的完整性,禁止发生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的情况;建筑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建筑工程中是否配备专业的监理机构和建立人员,检验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工序;监督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该单位是否拥有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的能力、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项目负责人资格、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设计人员的图章签字、审查图纸设计及变更勘察等手续是否齐全等等。

2.3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

利用抽查的方法,完成建筑工程实体的监督工作,抽查内容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工程和竣工验收。检查地基工程时,主要检查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资料和混凝土、基础砌体和防水质量;抽查主体结构时,主要检查混凝土、砌体、钢筋和主体结构的安装质量;抽查竣工工程时,主要检查项目的基础工序,包括:水、电等等;监督竣工验收时,主要监督验收程序、形式等等,要责令改正所有违规行为。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

3.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

为了给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有关制度和政策也在逐渐的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也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但是因为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从而不能够顺利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的方式也不合理,信息的传递也不正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实践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3.2运用现代化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加上建筑工程质量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往的监督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要使用现代化的方式实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确保监督行为的法制化,确保监督重点的明确化,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3.3严格监督建筑材料的质量

目前,多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建筑材料造成的。部分建筑工程的负责人为了确保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严重的话,会发生质量事故。所以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查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关键部分的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对比多家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选择质量最优的厂家进行材料采购工作,要按照有关的规定,严格的检验进场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

4案例分析

4.1案例概况

某城市位于我国南部城市省份,随着该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市建筑工程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该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经历了确立、调整和改进三个阶段,虽然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2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

4.2.1监管工作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该市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有不同的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进行监督,但是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独立执法的问题,双方互不了解彼此的工程质量信息,导致监督主体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4.2.2监督范围未能全覆盖

近些年,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基建行业建设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例如:建局、规划局等等,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因为前期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齐全,或者用地规划手续不齐全,由于每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进而会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会出现覆盖不完全的情况。

4.3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监督的措施

①要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完善法制化建设、完善监督机构职能等等,具体如表1所示。②要完善建设工程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包括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建设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③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三大体系,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监理咨询和工程保险的社会监督保障体系。

5结语

总而言之,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过程中,要抓住监督工作的重点,同时使用合理对监督方式,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减小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英斌.论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对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工业,2017(3):199.

[2]奚敏.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2014,21(5):26~27.

[3]董浩,祁飞亚.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在工程中的指导[J].门窗,2015(2):140.

第2篇

关键词:市政 公用工程 质量 管理 措施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力提倡推进城市化建设,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就要大加城市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用来满足城市化的发展需求。市政公用工程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公用工程的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用来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2、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概述

2.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市政工程施工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说:施工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参与人员多、工程造价高以及复杂程度高等,因此,在施工管理时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较之于其他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较为复杂,易被外部环境所左右,工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价格、天气条件、周边社会关系等;易致使相关工程承包商、I主、材料供应商以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等产生变数;除此之外,市政公用工程还存在着季节性、工期限制性以及耗资不均匀等问题。现在,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监管已经逐渐转变为现代项目管理。

2.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设计前资料采集的管理、对材料采购的管理、对设备应用的管理、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验收的管理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市政工程的施工是根据施工合同进行的,所以必须按照施工合同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这就需要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设计进行管理;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状况分析,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主要就体现在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③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保证施工的规范和材料的管理,要对施工状况进行跟踪;④施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进行工程验收管理,对竣工材料进行移交等工作。

3、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3.1 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大多数的市政公用工程并不能够全封闭施工作业,从而导致与施工无关人员以及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更进一步造成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作业面的狭窄,还有就是市政公用工程主要涉及到排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国防管道、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相互影响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无论是道路施工还是管道施工作业面的局促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有很多情况下本应该使用机械的情况由于施工作业面不允许即系而进场,从而使得必须采用人工进行施工,可能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作业面长度很长,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分段进行施工,不同的施工段承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但是在两家单位相互交接的位置就容易出现施工交接困难的情况。

3.2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规范性差

在市政公用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制度进行设备采购,甚至有一部分施工部门没有使用标准设备;另外就是一些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分红利润,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私自将工程进行转包或者分包,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部门完全忽视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实际投入使用的价值非常低;最后是一些施工单位借用了其他的施工单位资质来参与工程的建设。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工程严重缺乏质量保证。

4、做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

4.1 切实抓好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认真的实地考察以及调查研究,并且要组号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在开工前期要编制好施工质量计划,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要贴合现场实际情况,每个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不一样这样就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施工段制定不同的施工质量管理计划。

4.2 加强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要首先保证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和后期使用的安全。要有效的避免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要以安全生产为准则,本着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进行工程施工;过程负责人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生产;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4.3 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禁出现由于现场施工原因造成附近公用设施额损坏,在进行施工前如果感觉此道工序可能会对附近的公用设施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应该是对附近的使用设施进行成品保护。

4.4 制定出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管理办法

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工程的管理者对被施工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保证各个细节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能等都充分且全面地了解,之后构筑一套系统化且非常完善的结构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开始进行管理和决策,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工期,并且在这段工期之内科学地做好施工的安排。同时根据整个工程项目需要的设备以及材料进行充分的资金预算,防止由于各种人为的失误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充分考虑施工对象所具备的特征采取最合适的工程管理办法,将总的施工目标按照一定的规范分成几个详细的步骤,之后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除此之外,对参与到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的工作人员工作职能进行详细地划分,以此来保证施工责任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保证施工效率。

4.5 提升施工作业队伍人员的综合素养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相关现场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完了还应该进行相应的考核制度。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水平,让施工质量观念根植于现场的施工人员的心里,培养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要把施工质量问题放在施工过程的首位,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与施工;针对不同的岗位开设不同培训内容,使人员的水平得到整体加强,从而保证每个岗位的施工人员都能达到专业要求,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才能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更好的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与体现城市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才能给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石银.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6,01:299+219.

[2]陈洪海.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6:284.

第3篇

1.质量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这些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在该行业内也对电子产品相关的质量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形成了其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自身特点,而电子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方案设计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工程研制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三是设计定型阶段进行所质量管理工作,四是生产定型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来说:第一,方案设计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包含了参与到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编制工作与评审工作以及修改的相应工作之中,同时,对质量计划实施的实际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投入到检查、测试原理样机的各项性能等主要内容;第二,工程研制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方面涉及到实施制定质量控制的相关文件,并做好该项工作实际需要的所有记录,同时,参加到评审具体的设计、生产工艺、质量以及外包产品的验收的各项工作之中等主要内容;第三,设计定型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了全程参与到电磁兼容、可靠性鉴定、装机运行等各个试验工作中,并评审控制点、关键工序等方面的主要内容;第四,生产定型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肩负控制具体的生产、检验、试验的各环节的整个过程的质量,同时,为了更好地去发现产品存在得故障,并对其整改进行有效的监督,应该引入FRACA系统,并在该建设该系统时,不断地进行完善。

2.质量管理各阶段的重点。

2.1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方案设计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管理工作必须准确抓住工作重点,即在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计划的时候必须将该的电子产品特点充分结合在其中,并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必要的相关评审工作做出较为详细的呈现,同时,要将规定的责任、权限确定出来,甚至包括这二者的相互关系,该电子产品在最后完成是所应实现的最终质量目标。

2.2工程研制阶段的工作重点。该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准确地把握质量控制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对该产品的质量管理在其设计、供方、节点、检验、试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其正样机联试与环境等试验大纲设定出来,并全面监控该项质量管理计划在这一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时做出相应的检查。

2.3设计定性阶段的质量管理的重点。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进行该产品在这一阶段的质量策划工作与质量管理文件的制定,并做好该质量管理文件实施的整个过程的监督工作,最后进行此阶段的全面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应该是质量的审查与复查、全面科研生产大检查。

2.4生产定型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该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重点在于:进行该产品的生产环境的试验报告制定工作,进一步强化各阶段策划与控制,让这一阶段质量计划切实符合该产品的质量控制目标,对全面控制该产品生产、审批、交付等所有过程。

二、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在各阶段质量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1.方案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当中必须全程参与到方案评审、验收、实验等各个环节,并全面监督电子产品的质量技术方案阶段的实施,做好整个阶段内部电子产品的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如维修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要求,同时,监督管理好相关的整改工作。

2.工程研制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参与工程研制阶段的技术文件会签、评审的整个工作过程,全面地评审、检测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设计、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好关,对于产品性能指标、相关参数指标没有满足原设计文件要求的,坚决不能允许进入下一环节。

3.设计定性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对该阶段产品的设计质量加强全面且严格的把控,对该产品在设计评审、验证、生产控制、确认实验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格和全面的控制,充分将其自身监督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只要发现在设计开发方面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要求设计人员进行整改,甚至进行重新的设计。

4.生产产品定型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在生产产品的定型阶段充分、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监督、质量把关的相关作用。应完成好全面抽检实物产品质量的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将设计工艺人员组织起来,全面地对此进行校核,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制定出全面整改意见,监管好后续的试验工作,只有在试验产品质量真正地通过质量检测的情况下,才能投入生产。

三、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具有的条件

由于电子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因此,对于从事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的技术人员来说就一定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敬业精神、思想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由此笔者将对其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熟悉电子产品的具体各个生产环节和全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其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所具备的素养要求比较全面,并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过硬的思想素养和极强的责任感,全面熟知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各项功能、相关的验收准则。第二,我们应根据相关的从事质量管理人员的实际培训情况、或是其接受相关的教育的具体情况来把控对其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全面地考核其整体质量管理经验与技术水平,以此来实现质量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公证管理质量 规范化 管理 对策

提高公证管理质量,加强公证体制改革,规范公证事业内容,对促进公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公证质量管理制度进行规范,促进公证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公证工作的高效和优质,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展现出公证质量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提高公证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条件,需要严格按照法律制度上的内容,展现出公证管理的质量,提升我国的公证管理服务能力,促进公证管理更好的为我国的发展服务。

一、强化人力管理,提高公证质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提升公证管理质量,规范公证管理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人力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想做好公证管理工作,需要从实际出发,将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将考试制度作为岗位考核的主要方式,将国家公务人员的能力作为主要内容来抓。公证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提高人才的学历,强化人才的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对人才实施全面的考核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完善,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社会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便能够顺应当前时展的要求。公证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是面向全社会来服务的,需要强化公证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便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完善内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公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建立在行业规范和制度要求的体制下实施。一方面需要确保公证质量体系的完善,确保公证事项审查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公证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要求,给予公证指导性的意见。因此,需要从制度入手,确保公证制度的完善性,对公证员各项执业工作进行规范,通过建立学习制度职业规范、服务承诺制度和办证程序制度等,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对公证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规范。同时,还需要确保内部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以此来提高公证质量。例如,应该对表现较好的公证员给予奖励,对在工作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公证员给予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需要认真贯彻责任制,来激励公证员更好的进行工作,促进公证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保险宣传,提供经济保障

《公证责任保险合同》的出台,是对保险工作的肯定,该项合同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公证员协会共同签订完成的,里面涉及到了较多保险相关的内容,将公证赔偿保险体系列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对构筑公证的信誉,提高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强化经济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公证管理的质量,需要让公证人员意识到公证管理的重要性,肩负起公证管理的责任意识,深入理解公证案件中的各项事务,运用各种方法来处理公证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对公证案例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执业风险管理,强化职业风险能力,确保公证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对公证案件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便提高公证的质量。因此,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将零投诉、零上访、零错证等“三零”活动落实好,做好公证质量检查工作和业务普查工作,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巡查和评定,及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公证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构建监督机制,营造公证环境

良好的公证工作环境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密切联系,需要意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大力开展监督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宏观性的监督,需要不定期的开展监督工作,明确公证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公证举报制度、促进公证人员秉公执法,解决公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公证协会的重要作用,来强化公证管理,拓宽公证监督范围,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完善公证监督质量,充分展现出公证监督质量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大量招聘公证监督员的形式,来为公证监督提供人才储备。需要让社会各界意识到公证监督的重要性,给予社会人员监督的职权,确保公证监督工作的透明化。同时,还需要让监督人员意识到做好监督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强化公证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公证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建设信息化平台,提供科技支撑

公证管理自身具有较强的服务职能,公证信息化的有效建立,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要想促使公证管理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建设信息化平台,给人们的使用提供较大的便利。需要在信息化平台中进行公证业务软件的引入,对网络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进行充分运用,强化信息管理职能,促使公证管理业务内容的转换,对提高公证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公证应用软件培训的形式,提高公证人员业务办理流程,是对电子流程的充分运用,对提高公证文书电子办理效率,普及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性的支撑,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六、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提高公证质量,充分展现出公证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需要将公证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展现出自身的服务形象和服务职能。为此,需要对公证工作的秩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的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为各项工作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推进公证事业高效优势建设,减少在发展中存在的纠纷问题,通过健全管理机制的形式,来解决公证质量存在的风险问题,推进公证管理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展现出公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洪英.关于公证权性质与公证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司法,2014,(12).

[2]林晓婷.福建省公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公路质量管理

引言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为民、兴民、富民、利民工程,我市于2003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农村公路1500余公里,彻底改善了全市农村交通基础条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主要结合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实际,就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工作,谈几点做法。

1.成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明确责任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农村公路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市农路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句容市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为推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2.规范我市农村公路招投标工作

根据《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和《镇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句容市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管理规定》。

市域范围内所有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各镇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采取有效的形式进行,既可以按项目逐个招标,也可以将具备招标条件的较小规模项目集中招标。

规范农村公路招投标工作主要就是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好的施工单位,从源头上把好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关。

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3.1路基施工

施工队伍进场后,应与相关镇及市农路办联系,对路线走向、起点、终点、里程进行确认和测量,作为计量、验收的基础数据。结束后施工队伍应首先清除道路范围内的灌木、垃圾。宽度不足的部分应采用素土和5%灰土进行填筑,路基宽度不少于5m。

3.2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是道路结构的主要持力层,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的质量。根据现有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建议按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基层处理:①一些交通流量较大相对重要的村道必须采用16cm二灰碎石进行补强,二灰碎石的配合比设计应上报市农路办和监理组审批,石灰剂量不得低于7%;②对于部分现有强度较好的砂石路,应由市农路办和监理组进行弯沉检测,弯沉值小于115的路段属合格,大于115的路段必须进行处理;③其它村道必须采用掺灰泥结碎石进行补强,灰剂量不得少于6%,补强后基层弯沉值不得大于115。

路面基层必须经过市农路办和监理组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砼面层的施工,铺筑成型的二灰碎石表面无轮迹,无明显的起伏,平整度良好不积水;成型后应进行钻芯取样,钻取的芯样不得松散。

3.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3.3.1原材料

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料、水泥和水,每一项材料都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石料:所有的石料应该干净,不含泥块、草木和石粉等杂质。其中大料的直经最大的不应超过4厘米。细料直经一般不能小于5毫米。石料的大小组成应该是粗细搭配均匀的。大料一般应占到整个石料的30%-50%。石子的外形应接近于方形或圆形。

水泥:所有正规厂家出产的水泥都应该有产品合格证和化验单。水泥在场地堆放时,底部应该架空并覆盖塑料布防止雨淋,防止水泥受潮后变硬失效。

砂:应该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中粗江砂,坚决不采用细砂,用细砂路面起灰、起皮,强度极差,如果砂中泥块过多会使混凝土面层出现坑塘。不得使用山砂和机制砂。

水:凡是供人、畜的饮用水都可以用于混凝土拌合。严重污染的河水、塘水坚决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

3.3.2配合比

在现场施工中,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该小于400公斤。我们应至少保证每盘料用:

100公斤水泥(两包水泥);156公斤黄砂;317公斤石子;41公斤水(下雨后应适当减少用水量)。

以上配合比换算到施工现场用手推车送料时,应该先过磅,然后用红油漆在推车侧面做好标记,并在以后经常检查标记。

3.3.3现场施工

混凝土路面施工应该遵循以下程序:

材料进场立模拌和运输铺筑振捣收光压纹养生拆模锯缝灌缝

1)材料进场。所有进场材料都应该满足规范要求,并且经中心试验室和监理组验收,对于材料有疑义的,必须经试验室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立模。必须采用16厘米高的钢模,支好模块应该牢固的架立在钢基上。

3)拌和。混凝土的拌和时间必须保证90-120秒之间。拌和出来的混合料应有很好的和易性(应该像农村中熬的干粥一样)。

4)运输。混凝土的运输应该尽量采用比较方便节省工力的机械(翻斗车和自卸式拖拉机)最远的运输距离不宜超过1公里。运料的料斗应该密封不漏浆,不允许用砂子或石子铺垫料斗的底部。

5)铺筑。施工最佳温度是5-30度,有大风、下雨、夏天的中午温度过高或冬天温度低于5度都不应该施工。严禁人工抛洒或用耙犁扒混凝土,严禁混凝土过干后人工擅自加水。16厘米的混凝土路面应该上料上到18厘米厚才能保证振捣后有16厘米。

6)振捣。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配备的振捣机械必须达到以下要求:两根直径5厘米以上的振捣棒、一块振动板、一根振动梁、一根滚杠。

第一步,振捣棒插入间距不大于50厘米,到模板边不大于20厘米,梅花型布置,插入混凝土10CM以上,“轻插慢提”,严禁拖拉。振捣棒振捣到混凝土不再泛气泡和水泥浆为止,每一处大概时间是30-35秒。

第二步,振动板应该由两人分工拖、拽两遍,振动板在每个位置停留的时间应该保证15-20秒。

第三步,振动梁应该沿着路线方向慢慢拖行,注意找平和提浆。

第四步,将滚杠匀速缓慢的滚动,将水泥浆赶在滚杠的前面,并且要保证能过滚2-3遍,直到提浆为止。

7)收光。要求施工人员细心认真的进行精整,刮尺和抹刀配合使用。不允许再洒干水泥粉或水泥浆。在大风或暴晒的天气时应该加快速度。

8)压纹。应该紧接着收光进行,一般用带纹理的棍子进行压纹,这样的压纹整齐美观。

9)养生。路面养生一般采用草袋、草帘洒水,保持湿润和严禁行人、车辆通行是养生的关键。盖草袋洒水的时间不应该低于7天,并且在7-14天之内应该保证路面的湿润。

10)拆模。拆除模板人员必须应该是有耐心,严禁在拆装时用大锤或重击钢模板和混凝土板。

11)锯缝。锯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保证锯缝机不咬边、不啃边时及时进行,锯缝应该一气呵成,遇到下雨、晚上不能停止。锯缝时必须打墨线保证顺直,宽度在4-6毫米,深度应该4-6厘米,5米一道。严禁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发生裂缝的位置锯缝。

12)灌缝。锯缝完毕后应该及时灌缝,保证缝里干净无灰尘。

3.3.4质量检验

混凝土路面铺筑时,应通过控制现场的拌和质量尽量减少表面脱皮、有蜂窝、麻面的情况发生,路面的边线直顺、曲线要圆滑,接缝处应饱满密实、粘结牢固并且缝口清洁整齐。监理组应随时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抽检,应不小于200方/次,每次应抽检2组试块。在试验室养生达到28天后进行试压。

4.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实施强制性标准

4.1严格开工报告制度。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开工报告制度”,市农路办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必须由镇江、句容和各镇负责人到现场对线路里程、起点、终点共同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4.2建立路基验收制度。农村公路路面施工以前,市农路办和各镇人民政府必须对路基进行严格的验收,路基要求线型顺直,宽度在5米以上,并且边坡稳定,无影响路面宽度施工的结构物,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无坑塘和弹簧现象,压路机碾压无明显压痕,并将平整度、宽度、横坡、纵坡、压实情况作为硬性指标,由市农路办出具验收报告。

4.3严格试验检测制度。试验检测是农村公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严格认真的试验检测是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规定试验项目和检测频率,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市农路办和监理组要加强农村公路的质量检测实施力度。

市农路办对每一条建成的农村公路必须进行钻芯取样,针对厚度、强度和宽度出具试验报告。

农村公路四级水泥路验收标准:1)强度:规范值4.0Mpa,低于4.0 Mpa的属于不合格。2)厚度:规范值16厘米,低于16厘米的属不合格。3)宽度:规范值3.5米,低于3.5米的属不合格。以上三项为强制性标准,对于上述三项有一项不合格的项目,该项目将被评为不合格项目。

第6篇

2003年央行和银监分设之后,人民银行的职能有了新的定位,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在分离监管职能后,人民银行又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然而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近十年的履职经历来看,没有一定监管权限使得人民银行难以有效履行金融稳定职能,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各项政策执行、响应和反馈力度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各地纷纷探索有效履职的途径,系统内逐渐形成了需加强金融管理职能来促进金融稳定工作的共识。为进一步提升对外履职效果,人民银行分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总行加强金融管理有关要求,从健全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机制入手,逐步加强和改进了以“两管理、两综合”(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检查、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管理工作。

二、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难点与不足

通过人民银行分支行近几年来的有序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基础制度建设、规范化工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也存在一些难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律依据充分但不全面

目前“两管理、两综合”的主要工作中,综合检查的法律依据比较充分,人民银行分支行对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各项检查并进行处罚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而且从已经检查结束的情况看,被检查金融机构业也认可处罚的法律依据。但是“两管理、两综合”的其他几项工作的法律支撑并不充分,如开业管理最终需对新开业的金融机构出具同意办理的批复,然而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业的管理并不属于行政审批的范畴,只是各个相关部门具有审核新开业金融机构业务申请的权限,如何规范整合人民银行对外履职部门诸多分散的业务审核权限,并在宏观层面得以体现是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困境之一;由于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相关规定,所以法律依据也略显薄弱,面对具体工作中隐藏的法律风险,如何在法律层面体现对人民银行分支行机构的支撑是“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进一步完善的主要解决途径。

2、制度设计逐步完善但不统一

目前,在认识方面,人民银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得到了上下的广泛认可。在各地探索过程中,“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氛围日渐浓厚,但统一的思路和模式尚未形成,“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具体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对工作内容、范围的认识不尽一致,不同地方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两管理、两综合”中的营业管理所包含的范围与内容以及具体开展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在机制方面,据不完全了解,目前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在分行及省会中支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地市中支层面主要归属办公室和金融稳定部门,有的分支行设立了若干领导小组,实行分散管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统一性。

3、内部程序规范但效率不高

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以来,对各项金融管理具体工作制定了操作规程,对开业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检查和重大事项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并结合实际工作,对金融管理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规范化要求,应该说各项工作的内部程序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规范。但是从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两管理、两综合”部分工作时间期限持续较长,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各项工作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造成。总之,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程序,另一方面也要熟悉“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规范流程,熟悉各项“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相关业务。

4、外部响应有力但程度有限

从开展“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之后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了解来看,金融机构在了解熟悉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各项工作后,都能积极配合,在制度安排、人员配置和资料报送等方面上都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来执行各项政策和规定。如开业管理方面,新开业金融机构熟悉人民银行分支行关于开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后,都能够按照文件要求提交需要审核的材料,并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联络沟通,配合各业务部门的审核工作规范各项材料;在综合评价方面,各被评价机构也能够按照人民银行要求按时提交相关材料,配合完成人民银行的综合评价工作。但是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各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熟悉程度不高,有些金融机构在综合检查的过程中才初次了解人民银行的开业管理与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有些新开业金融机构由于对人民银行开业管理文件理解不透彻,报送的材料不规范,需要进一步详细指导完善各项申请文件和材料,影响了“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效率。

三、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策略探析

1、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强化整合“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职责的主要依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相关法规,法律依据稍显不足。另外还有金融管理权限比较独特的地方,如“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给人民银行对外履职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上述法规规定的不足给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带来潜在的隐患,也使得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缺乏法律上的直接指引。因此,目前规范“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需要从法规层面修订完善,对法规中已有的金融管理职能加以强化,对目前分支行开展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诸项内容在法规层面予以确定。

2、调整完善金融管理机构,统一“两管理、两综合”工作负责部门

目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不统一。针对这一现象,建议考虑设立专门对口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部门,统一领导考核分支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一方面能够统一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认识,加快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建设;另一方面为规范各地人民银行“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机构设置提供了顶层设计的依据。同时,在全面深入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形势下,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很有必要。建议允许有条件的分支行现行先试,在现行编制内,对有关内设机构进行适当整合,调整出内设机构编制设立“两管理、两综合”办公室,以加强对系统内“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提高“两管理、两综合”工作组织和制度执行效率,更好地推动“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开展。

3、推动“两管理、两综合”相关工作培训,增强部门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两管理、两综合”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建议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使用机制建设。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培训和远程培训的方式,扩大“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培训的覆盖面。通过组织“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专题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两管理、两综合”工作高级人才的培训。应建立优化“两管理、两综合”工作人才使用的工作方案,创新人才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正向激励机制等方式,真正促进才尽其用,提高管理能力,尤其是提高对金融机构检查的实战能力。推动建立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干部交流锻炼的常态机制,使分支行干部能够在金融机构更高的管理层面上进行锻炼,提升分支行干部的金融业务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人民银行金融管理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

第7篇

关键词:执行力 质量管理 特检机构

近年来,特检行业质量体系日趋完善,机构通过评审、监督评审等过程,体系文件得到了不断改进并且在逐步规范,每年的内审及管评也会对体系文件提出修订意见,特别是又经过了计量认证到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改版,体系文件已基本达到了与国际先进体系接轨。但是,我们在管理上仍存在着重收入轻管理,不按制度执行、不按标准操作、不按程序实施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执行力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1.执行力不佳的原因分析

1.1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

管理者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有布置没检查,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自己没有做好表率等等,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才行。

1.2制度本身不合理

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实施一个制度就等于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职工敷衍了事,使机构的规定流于形式。所以机构在指定相关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机构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规范其行为。

1.3执行过程过于繁琐或囿于条款

有研究显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要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有时一件事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审批,导致具体执行人员失去耐心而影响了执行的最终效果。

1.4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或监督不力

监督是保证执行力的关键。不断的跟进、监督能够有效的暴露出规划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和问题,并迫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按时完成阶段性或整体性的目标。没有监督就没有执行力,监督方法不对、监督和考核机制不明确,造成职责不明确。

1.5缺乏形成凝聚力的特检文化

机构的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特检文化是力图通过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职工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自觉改变行为的一种做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做法。要强化一个机构的执行力,必须从制度的制定者到制度本身都进行加强,还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对执行者意识、心态的影响,最终还要对执行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一个规定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

2.提高特检执行力,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执行力决定管理体系是否能有效运行,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在执行力上,没有执行,任何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都是一纸空文。如何提高质量管理,重点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2.1领导重视,常抓不懈

领导(包括最高管理者和领导层)是检验机构的管理核心,他们的观念和行动对管理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领导重视,才能推动和指导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领导有时为了经济收入对一些不执行体系文件或违反操作程序的现象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默许干扰体系运行的行为存在。在这种氛围下,检验人员自然也放松此项工作,致使体系形同虚设,对保证工作质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此,领导必须将抓质量管理和抓经济收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监督检查体系运行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牢牢把握调控体系运行的主导权。领导还应该将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真正落到实处,明确标准要求,奖罚分明,用有效的机制保证体系顺畅运行。

2.2全员参与,各负其责

全员参与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就质量管理而言,应当首先提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关键岗位的执行力,使得机构的质量战略和方针政策能在各个层次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要求能层层分解落实执行。

2.3规则适宜,严格遵守

检验机构的规模大小不一,面对的客户和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建立的管理体系既要满足考核标准的要求又要必须适合自身的需要。编制体系文件时一定要从检验机构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忌生搬硬套。

体系正常运转后,检验机构的各部门和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体系文件,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用体系文件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检验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确保责任层层落实,日常工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过程操作要严格照章办事,完成的质量活动必须有完整记录,置所有质量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中。

2.4加强监督,持续改进

加强监督考核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要提高检验机构的执行力,一是要明确划分责任及责任人;二是要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和机制;三是要强化监督考核职能,把平时考核和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检验机构通过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渠道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时对不合格工作予以纠正,消除体系运行中出现的偏差。通过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为体系运行注入新的活力,促进质量管理工作更扎实、细致,提高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有效性。

2.5营造特检文化

特检文化是特检工作中形成的工作思想、工作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综合反映。最有价值的特检文化应该是以执行为导向的执行型文化。执行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真正做到“规范立检、依法执检、能力强检、创新发展”。

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只有正确的执行才能让质量目标完成,只有准确的执行才能让制度实施,只有严格的执行才能让体系运行,只有在执行力上下足功夫,才能使特检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第8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阶段;质量监理;工程施工

1.前言

对于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是监理的主要任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是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监理工作保障安全、质量、进度以及投资四大控制目标的关键,文章将对输电线路工程监理的实际经验进行探讨,对于如何做好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2.监理工作的依据

对于输电线路进行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必须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技术规范等都加以熟悉,对于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设计文件等要予以了解,对于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简单的用个人经验加以判断,对其严重程度予以随意评估,应当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处理问题,对于新的规范要求要及时予以了解和学习,避免出现由于知识陈旧而导致施工质量要求的降低。每一个现场监理工程师都必须对监理实施细则加以熟悉,这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于本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予以紧紧抓牢,根据相关细则制定控制措施,在施工现场建立起见证点、旁站点以及停工待检点,确定检验方法以及检测手段,对于施工工程阶段予以有效控制。

3.监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

在监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的监理程序逐渐形成规律性,对于施工阶段的监理必须以施工工序为基础,监理程序能否得到严格执行是质量监理工作的关键。

3.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对于施工队伍的技术资质予以严格审查,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来进行筛选,一般来说能否符合工程分包的规定,要求分包队伍具有相应的资质,对于劳务分包商的能力予以审查,在基础工程、架线工程以及立塔工程中都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劳务分包商,都应该进行审查。

对于施工单位进行审查,是否有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监控体系,对于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施工技术标准予以完善,监督各个施工单位确切落实。对于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要认真进行审查,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是否具有操作性,对于工程的施工要有针对性,对于特殊作业的施工技术方案予以完善。

对于施工单位的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予以审查,要求持证上岗,一般包括测量工、压接工、高空作业人员等。

对于施工器具的合格性进行审查,要求具有书面的检测合格证明,包括接地摇表、经纬仪等,对于不合格的工具或者测量仪表等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按照相关规定对原材料进行审查。在监理见证的前提下进行取样,将相关资质送往检验单位进行验审,根据规定对每批量的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包括水泥、石、导线、光缆、金具等,一定要保障各项材料满足出厂的合格证明,材料复试报告应当齐全。对于导地线、钢筋的焊接等都需要进行拉力测验报告,经过监理的见证以后,将不符合检验的材料排除于工程之外,对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进行清理,对于线路的复测现场监理必须进行审核与检查。

3.2施工过程的控制

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需要监理人员尽可能的熟悉施工图纸、规范、标准,不能仅仅是在施工现场转一转看一看,而应当深入实际,了解问题。

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监理人员要做到经常到现场观察,由于施工是相对分散的,其作业点较多,因此应当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加以跟踪采访,对于基础验坑、拆模、钢筋捆扎等必须完全检查到位,监理人员必须签字确认,对于现场要经常观察,做到眼勤,对于工程的施工情况要及时与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对照,对于重要部位要尽可能熟悉。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特别是对于问题的处理,要积极做到闭环处理,对于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经常予以提醒,监督施工人员认真落实,对于施工中的许多质量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向上汇报,对于施工图纸、规范要予以认真思考,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出入要予以借鉴。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认真检验,并且由具有资质的监理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并且由专职人员进行签字,那么监理人员有权拒绝验收。并且对于现场施工进行巡视的过程中应当采用随机抽查、跟班旁站等方法对于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查。

对于现场进行检查,应当收集测量结果与数据,对于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与判断,使得工程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譬如基础基坑的根开、钢筋规格、底盘、基础浇筑后的根开、高差等,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来反映检查结果,并且将结果通知施工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在处理质量问题上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于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以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及时进行整改。

对于各个分项工程,应当严格依据施工工艺进行操作,遵照相关工艺画出流程图,对于施工工序予以标明,对于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查明,质量事故以及事后处理等问题,监理单位都要与施工单位进行紧密配合,并且对其提出合理建议。

3.3事后验收控制

对于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好关,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验收工序的过程中要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由专职之间人员签字之后填写好报验单提交给监理人员。在监理工程师的带领下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对于原材料的资料进行复核,保障齐全与合格性,过去质检人员的签字往往流于形式,但是现在应当改变这种情况,在进行检查验收过程中要由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检查。对于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情况较为严重时应当书面通知,直到施工单位整改完成以后再进行复检,一旦合格以后才可以开展下一道工序。如果基础部分工程不合格就会对铁塔部分工程造成影响,如果架线工程不合格就不的进行竣工验收,要做到层层把关,对于各个分项工程要做好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整体的质量。

结语:对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除了要做好常规的质量控制之外,还要不断的加强精品工程意识,对于施工工艺予以严格把关,提高施工工艺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质量设计要求,提高工艺质量,这些都是施工监理的重要内容。例如对于地基进行保护帽的浇制,安装首基铁塔脚钉等,需要对旁站进行监理,监督指导施工工艺。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中,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预控与过程控制,采用事前预先控制与事中跟踪控制,在事后做好严格检验。只有这三个环节都完善处理,才能保障工程质量实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桂林,范. 输变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及评价研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第9篇

【关键词】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框架;质量观;内部监控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5—0034—06

质量是教育,也是远程教育的生命线,它深刻影响着远程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远程教育的前途和未来。[1]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远程教育院校通过探索形成了许多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促进了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保证了远程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是指学生管理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学生管理服务效果优劣的程度,它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2]丁兴富提出作为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素,学生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3]索普认为学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经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4]

随着远程教育学生迅速增加,学生需求日益多样化,远程教育院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手段不能有效满足全体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了较大挑战。国内大多数远程教育院校没有制定覆盖各教学点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许多教学点虽自行制定了相关规范,但质量标准不统一,内容不够全面,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有效指导工作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来处理问题和提供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差别较大,难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导致学生满意度下降,学生流失率和辍学率上升,影响了远程教育健康发展。因此,为指导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服务质量和效果,远程教育院校需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的研究。

一、学生管理概念辨析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本规定所称的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四方面内容。蔡国春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5]

辛普森曾经把学习支持服务划分为“学术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支持服务”两个范畴。[6]学术支持服务注重认知、智力、知识等方面的支持,非学术支持服务偏重于情感和管理方面的支持,是指除课程材料制作和教学之外的非教学服务。[7]邹范林认为非学术支持服务就是与学科(课程)内容无直接关系,但是仍然与学生的学习有密切联系,并对学生完成学业起着帮助作用的服务措施,偏重于情感关怀、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技能的培养和管理方面的服务。[8]

在实践领域中,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与非学术支持服务的内容有许多重合之处。通过中央电大学生工作处对44所省级电大学生管理部门工作职责的调查,学生管理工作的业务范围包括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的、课程学习之外的各个环节的事务和服务,如学生奖惩、奖学金评选、学生文体活动、学生社团建设、校友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档案管理、遗留生管理、教材管理和远程咨询等业务。这些业务基本上都属于非学术支持服务的内容。

由此可见,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与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远程教育非学术支持服务,从内涵到外延上具有许多相似点。综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和远程教育领域非学术支持服务的定义,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在远程教育院校中学科(课程)内容以外的与学生有关的各类事项的总称,包括各类日常的非学术性事务和学生课外活动等,目的是消除学生非学术原因导致的学习障碍,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的确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优化的重要手段。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学生特点与普通高校不同,远程教育应该建立新的、系统的、多样化的质量观。[9]结合宏观层面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探索建立融合多样化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效益质量观的新型质量观。

(一)多样化质量观

多样化质量观强调远程教育机构要从自身的目标定位出发,体现办学特色。以前远程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偿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但是现在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远程教育更加强调终身教育,关注学生多样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应该面向更广泛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开展各种类型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适应各种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坚持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质量观,既要体现学习者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又要体现学习者的“满意度与学习乐趣”,也要促进学习者“人际关系的扩展”等。[10]

(二)服务质量观

远程教育质量即远程教育服务质量,是反映远程教育院校提供的远程教育服务满足受益者(如学习者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远程教育的质量分为预期的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质量[11]。学生管理工作也是面向学生的支持服务,其质量也分为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过程质量是对工作流程和规范的组织实施,包括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与学生需求吻合度、服务的规范程度和准确程度等。结果质量是指服务所产生的效能,包括提升学生体力、智力和技能等的预期服务目标、获得提升的部分(价值增值),以及服务对象(社会或学生)的满意度等。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保证重点是过程质量,过程质量的改善将有助于结果质量的提高。

另外,远程教育的开放性使其具有显著的“非预期”质量。[12]同样,学生管理工作也有非常显著的“非预期”质量,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体贴到位,学生满意度就会提高,经过学生口口相传,对学校招生和其他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但不会促进招生和其他工作,反而可能会引发学生与学校的冲突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损害学校的社会声誉。

(三)效益质量观

效益质量观强调远程教育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对于学生个人,效益质量观指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并有能力得到相关的服务。对于远程教育院校,效益质量观表现为规模效益,充分利用技术,通过体贴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降低服务的生均成本。[13]

三、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

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一)国外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

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重视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许多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标准,其中许多标准都包含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相关内容的质量要求。

目前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得到远程教育院校的重视,许多院校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规范,以改善工作流程,保证服务质量。

英国开放大学公布了学生支持服务的声明,对相关服务做出承诺,明确学生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服务的程度。服务声明中对入学、录取、资助、学习环境和学术支持、教师指导、作业、咨询与反馈信息、学生职业发展、学生权益保护、参与学校学术事务决策、投诉和抱怨、安全与健康以及残疾人和特殊需求人群的服务都作了相关的规定。服务声明中强调服务的及时性,如果事情比较复杂,则告知联系人并提供需要解决的时间表。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在学校的主页公布了面向在读学生的8大类的服务类型(一般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图书馆服务、学习资源服务、本科生学术支持、学生支持服务、监察服务和电子通信服务),并公布了提供每类服务的时间和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目前国外远程教育机构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框架主要以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为主,规定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从学生接受服务的角度进行描述,既有定性的描述,也有定量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较好指导实践,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标准和规范包括的要素主要是远程教育院校为学生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包括入学、注册、学费、咨询与投诉、学生评价、资助、技术帮助、学生职业发展、安全与健康、权益保护、学生交互、学生社区、校园活动、提供场地设施以及特殊学生群体的服务等。规范的主要特点强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及时性、公平性、个性化、互动性。

(二)国内远程教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启动以来,远程教育质量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许多研究者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出的质量标准涵盖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各远程教育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规范。

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于 2003 年了《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征求意见稿。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基本框架由5个维度组成:可靠性、响应性、保障性、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和关怀性。[16]管理体系的过程要素之一的服务实现部分包括了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学务管理、考务管理等内容。其中与学生管理最相关的学务管理部分主要包括学生支持服务、学生活动管理、学生常见问题解答(包括招生咨询、学习咨询、技术指导、就业咨询等)、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和处理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办学评估标准中,将教学支持服务作为其中的二级指标。在“创建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指标说明”中,支持服务作为评审标准的二级指标观测点,明确要求教学点能满足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的需要,同时将学习结果、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的重要方面。

导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是远程教育院校中学生管理与服务的主要队伍,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质量。许多基层电大和学习中心都制定了导学教师的管理办法,明确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定量和定性的相关标准,从而监控导学教师工作,提高学生管理与服务质量。通过对北京电大、上海电大、青岛电大、安徽电大等10所省市级电大及教学点导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制度中的相关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中应该包含的相关要素,主要包括: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注册缴费、班级建设、学习小组建设、课外活动、学生评优奖励、了解学生动态、学生档案管理、续修生管理、学生注册率、学生出勤率、考试出考率、学生流失率、学生满意度等。上述各要素涉及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结果三个方面,各项指标的描述中,以定性描述为主,也规定了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

国内远程教育院校由于学习中心分布广泛,学生特点各不相同,学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和流程各有特点,这些情况使得建立覆盖各教学点的统一学生管理质量标准存在较大难度。大多数远程教育院校较少制定覆盖各教学点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现有质量标准主要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以工作职责和人员考核描述为主,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描述标准内容。另外,相关标准都缺少工作前提条件、学校效益等方面的内容,标准中以定性描述为主,没有从及时性、可靠性等方面对服务质量作出量的规定,实践中对服务质量保证的效果有限。

四、远程教育教学点学生管理

工作质量标准框架

林永柏提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要“将高等教育的全部功能和任务都纳入到质量标准的架构中,构建涵盖高等教育全部功能和任务的系统性质量标准”[17]。远程开放教育分级办学,教学点情况各异,学生管理内容多样,针对各级办学机构包含学生管理所有方面构建全面的质量标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广泛分布在各教学点,教学点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学生管理的主要力量。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整体的质量水平。本研究将聚焦于教学点的学生管理工作,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选取影响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核心要素,来制定适用于教学点的质量标准框架。

在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指导下,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需要在质量要素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质量指标。多样化质量观强调适应各种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质量标准中应该包括对各类学生群体的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并包括多种工作结果标准。服务质量观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同时也关注服务条件,因此质量框架可以包括服务条件、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三大方面,质量标准中需要体现服务质量观关注的学习者获得提升的部分(价值增值)和“非预期质量”。效益质量观强调学生学习机会、学校的规模效应和生均成本,因此质量标准框架中需要包括师资、经费和软硬件投入与工作成果,以及学校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本文以新的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为指导,结合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已有质量标准和实践经验,对已有质量标准要素进行梳理和补充,初步提出了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的框架,如表2。

表2中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框架的一级栏目内容主要根据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总结概括产生,分为工作条件、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三部分。多样化的质量观主要关注宏观的理念层次,工作过程栏目的“个性化服务”和工作结果栏目的诸多内容都是多样化质量观的具体体现,此外它将融于并体现在每条相应标准的具体内容之中。服务质量观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对应为工作过程质量标准;二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果,对应为工作结果质量标准。效益质量观则体现在“工作结果”栏目中“学生成就”、“管理人员绩效”、“学校效益”和“非预期”质量等内容中。

另外,本质量框架注重兼顾定性与定量标准,表2中标记有“*”的三级栏目都是在制定具体标准时需要有定量的要求。例如人员配置结构需要具体规定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数量的“师生比”,信息咨询与投诉这一栏目应该具体规定学生某种咨询方式和某类咨询问题的解答和回复时间,学生满意度、冲突事件发生率等内容都需要进行定量的规定。

(一)工作条件质量标准

工作条件是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是指远程教育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软硬件保障条件,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和方法、政策支持、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场地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等软硬件条件。其中人员配置与结构中应该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师生比”,即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大多数教学点借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人数比例的规定,负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的专兼职班主任与学生人数比例约为1[∶]200,此比例根据班主任专兼职情况和管理学生的专业情况有所调整。根据中央电大2012年对7所省级电大123位班主任的问卷调查显示,59.3%的班主任认为这一比例比较合适。

(二)工作过程质量标准

工作过程的二级栏目主要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业务内容,包括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和校园生活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涉及事务管理、指导与服务、环境建设、个性化服务。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服务主要是指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体贴的个性化服务。如针对残疾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和生活服务,为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对弱势学生提供学生权益保护的帮助和指导等。

需要指出的是,远程开放教育实行学分制为基础的灵活弹性的学习方式,弱化了班级概念。但是开放教育多年的实践显示,大多数教学点仍然以班级为单位教学和管理,一位班主任管理多个班级。这种形式促进了教学点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所产生的良好的班级观念和氛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氛围。因此班级管理也应该作为评价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标准。

(三)工作结果质量标准

工作结果主要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和结果,包括学生成就、管理人员绩效、学校效益和“非预期”质量等四个方面。学生成就包括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动机和成就感增强、学生间交流增多和获奖情况等方面,综合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性。管理人员绩效可以从业务能力、工作成就感、岗位职责完成情况、工作失误率和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效益主要包括了学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学生注册率、到课率、出考率、学生满意度和归属感、学生正常毕业率和辍学率、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学生冲突事件发生率等方面。“非预期”质量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预期之外的工作收获或损失,如学校招生人数的提升、学生专升本本校续读率、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工作创新等内容。良好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产生许多预期之外的积极的工作成果。

五、质量标准框架的实施

图1展示了质量标准的实施过程,根据学校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并设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学生工作质量标准的三要素即工作条件、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在质量标准的指导下完善工作条件,规范工作过程和评估工作结果。

从机构角度来看,质量保证可以分为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估。内部监控是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的过程性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外部评估是指远程教育院校外部的质量监管与评估活动。[18]工作过程中,各教学点需要根据质量标准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监控,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修订工作规划,完善工作各个环节。同时远程教育院校总部和上级办学机构可以对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标准及工作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外部评估,给出评估结果和建议,监督教学点完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

六、结语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远程教育质量观,提出了融合多样化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和效益质量观的远程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质量观,通过分析国内外远程教育领域的学生管理相关标准,梳理形成了初步的远程教育基层教学点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框架,并对该框架的实施形式和流程进行了探索。需要注意的是,本质量框架主要针对基层教学点制定,远程教育院校总部和各级办学机构可以此为基础完善和细化适合自己的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标准。另外,本文提出的质量标准框架只包含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质量要素,远程教育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丁新,马红亮. 构建全面多元的远程教育质量观[J]. 中国远程教育,2003,(19):72-76.

[2] 周宇. 论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观[J]. 云梦学刊,2005,(3):103-105.

[3 ][14][15]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2、226、245.

[4] 李亚婉. 世界开放大学的现状分析和趋向研究[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11.

[5] 郑晓明.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6-7.

[6] Simpon O. Supporting Students in Onlin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nd edition]. Routledge Falmer, 2002:226.

[7] 陈丽伶,张秀梅. 远程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现状个案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2):71-76.

[8 ] 邹范林. 论远程教育非学术支持服务及其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2010,(7):59-63.

[9][10][13] 袁松鹤,齐坤,孙鸿飞. 终身教育体系下的远程教育质量观[J]. 中国电化教育,2012,(4):33-41.

[11][12] 丁新,武丽志. 远程教育质量:一种服务的观点[J]. 中国远程教育,2005,(5):14-18.

[16] 张屹. 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