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7:53
导语:在休闲农业概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笔者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推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诠释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位,分析了目前北京休闲农业所存在的问题,诸如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环境污染、缺乏品牌效应、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为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北京城市建设协调共进提供科学而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京津冀;北京;现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10069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科研基地建设-哲社基地-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PXM2015_014207_000013)。
第一作者简介:谭雅蓉,女,1990 年出生,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E-mail:tanyarong@126.com。
通讯作者:史亚军,男,1957 年出生,北京人,教授,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教学与研究。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Tel:010-80799305,E-mail:shiyajun@126.com。
收稿日期:2014-11-12,修回日期:2015-02-17。
0 引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赋予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北京城市功能需要重新定位、经济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农业结构需要重新整合。如何统筹区位、资源、生态、经济基础等要素,实现北京与河北、天津2 地休闲农业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仅是多年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北京休闲农业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是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健康舒适为目标,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的新型绿色产业。
1 生态休闲农业定位
1.1 概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传统休闲农业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为特色,以健康、环保与永续观念为导向,以带动京津冀休闲农业经营消费、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把农村产业、经济、人文、生态结合在一起,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研发个性化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同时发挥生态功能,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是保障农村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绿色休闲农业[1-2]。
笔者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从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角度出发,阐述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如图1 所示。
1.2 特征
1.2.1 突出“三生”功能生态休闲农业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所谓生产功能是指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宽了农业以及涉农企业的收入渠道,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所谓生活功能是指通过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农事耕作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达到修养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所谓生态功能是指生态休闲农业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提升人们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环境,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3]。
1.2.2 以绿色生态为理念绿色被视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当下旅游的热潮。生态休闲农业顺势而生,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为导向,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目标,依托田园景观、自然资源,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发展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生态休闲旅游,打造景观欣赏、森林漫步、文化欣赏、生态康养的产业形态,创造人与自然永续共存的和谐环境[4]。
1.2.3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生态休闲农业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坚持技术创新,培育繁殖优良新品种,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出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创新加工及保鲜技术,适度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同时根据不同农产品特色,加以创意包装,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了高新生物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新型农业产业。
1.2.4 以健康自然为目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更加渴望绿色生态环境、更加渴望亲近自然。生态休闲农业就是通过充分发掘农业生产中旅游资源因素,为游客提供生态、清新、舒适、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有利于城镇居民和游客身心得到真正放松和享受、缓解紧张工作压力、陶冶情操,满足消费者追求快乐、惬意、安逸以及修养身心、接触自然的休闲需求,使其得到体质、智力的恢复和提高。
1.2.5 以多元主题为特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展农村旅游市场,逐步向精致,特色与多元主题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结合人文、艺术与创意美学,兼具自然观光景点,研发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2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分析研究
当前北京农业的发展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发展变化,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之带来了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5-6]。另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各种突出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只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才能解决北京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促进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需求
生态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第一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北京最为尖锐的矛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破坏,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提高自然资源的生态性,探索保护环境有效路径、促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势在必行[7]。
2.1.1 水源近年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这些水资源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北京属于特贫水城市,是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北京每年水库存水量的下降速度也非常快,是中国全国范围内下降最快的3 个城市之一。2012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 亿m3,按照2012 年末常住人口约2069.3 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为193 m3,是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 m3的重度缺水标准。北京不仅重度缺水,而且水污染也十分严重。2012 年每年直接排放的污水仍有2.6 亿m3,而且再生水利用率不到40%;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有限的水资源要求北京市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8]。
2.1.2 空气北京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大气污染防治问题。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京津冀地区PM 2.5 值几次濒临“爆表”。如表1 所示2013 年城市PM 2.5 年均浓度排行最严重前13 个城市中京津冀更占10 席。这些城市的PM 2.5 年均浓度远远超于国家标准,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长期暴露在雾霾之下同时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有监测结果显示,过去5 年间北京肺癌发病率增加了70%,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会有45人患有肺癌[9]。蓝天难见、雾霾满天、繁星无影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出行,更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渴望呼吸到新鲜空气是京津冀人民的重大需求。
2.2 市场需求
休闲娱乐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北京市人们休闲娱乐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各种市场需求助推着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休闲娱乐功能齐全,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将成为21 世纪北京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10-11]。
2.2.1 消费水平增高从消费性支出来看,2012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已经达到了24046 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占了15.37%,31.3%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北京城市居民已经满足了基本的吃、穿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倾向将会转向更高层面,更多的追求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表2)。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医疗、房价、养老、物价的上涨使得人们精神压力巨大,朝九晚五的单一乏味的生活使得精神层面的追求得不到满足,长期以往身心疲惫,据2012 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有32.6%的市民感到生活压力加重,人们急需要通过休闲度假的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12]。
2.2.2 休闲农业市场潜力巨大据北京市调查统计,随着节假日的增多,游客数也在逐年增加,2014 年上半年北京总接待游客数高达800 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6%,乡村民俗户接待游客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增长率分别为14.1%、12.2%、10.4%和18.3%[13]。从表3 中可以看出5 年间北京市观光农业接待人数从2009 年的1597 万人次增加到2013 年的1944万人次,总数增加了347 万人次,经营总收入更是以20%~25%的速度不断增长,说明北京市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14]。
2.3 绿色产品需求
绿色健康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目标。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展,毒生姜、毒豆芽的爆发,使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许多顾虑与担忧,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人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3.1 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急需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出口国外。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越来越高,对种植方式、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以及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北京乃至全国只有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产品,才能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2.3.2 人民健康需要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2012 年农业生产施用化肥达到13.68 万t,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产品所附的农药残留增多,农产品质量降低,危害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也加剧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人们更加青睐于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的农产品。
3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北京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目前北京郊区大多数休闲农业项目盲目发展,单纯停留在提供餐饮、住宿、垂钓、采摘等初级阶段,人为因素过重,与“重返自然亲近自然”主题相违背,参与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农家乐”模式已经日趋势微;对于基础设施方面,园区内交通设施、水电设施、住宿设施不完善、档次偏低;饮食卫生、安全问题也存在隐患,难以形成固定客源。
相当数量的休闲农业项目经营主体主要为当地的农户,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多的专业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服务水平偏低,降低了观光区档次,减少了客流量[15]。
3.2 过度开发,造成部分环境污染
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短期经济效益的递增,一些经营者唯利是图,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而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比如倚靠河流就修建水上娱乐项目,倚靠高山就增加索道项目,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不断增多的休闲农业项目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资源、空气、植被以及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6]。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随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如此乱攀枝叶、乱写乱划的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这些无视脆弱环境的旅游行为都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3 休闲农业产品档次偏低,缺乏品牌效应
各郊区县的大多数休闲旅游经营户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经营观念上,在项目宣传、市场拓展、产品包装以及品牌打造方面观念较弱,同时,各景点之间缺乏合作宣传意识,没有形成组团式的宣传与发展,导致影响力和宣传力相对较弱。
多数休闲农业项目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虽然不同于城市生活,但每个休闲观光的模式与布局大同小异,缺乏创新与特色,趋同性使得各个园区可以被轻易替换,不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整个观光活动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产品联系较少,民俗文化开发不充分,地域性、个性化不突出,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
3.4 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
目前虽然北京各类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例如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但这些新型产业与休闲农业之间缺乏相互的融合、跨界,产业链条没有做到更好延伸,经济利益没能实现最大化的挖掘。当前的北京休闲农业忽视了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只是单一的农业或者旅游业的单唯性,没有形成产业之间立体产业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的需求。
4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严重的匮乏,是京津冀一体化生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障碍。因此,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应充分认识到京津冀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科学合理规划措施途径,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区域环保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大力宣传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树立民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人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改变传统高消耗、高排放的消费模式,重点推广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另一方面发展节水型生态休闲农业,打造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保屏障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推动京津冀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将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可以永续利用资源、绿色环保的产业形态,以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为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各自优势,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生态休闲空间[17-19]。
4.2 根据不同客层,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
深度挖掘个性化、层次化消费市场,开发多元主题,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创新之举[20]。通过市场调研与深度挖掘,将北京市休闲农业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养生游、生态休闲康体游等;针对上班族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运动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生态休闲舒压游、生态休闲亲子游等主题。针对学生市场,可以开发校外教学、假期体验游、农村体验住宿游等主题。同时,依照不同月份、季节性、环境资源等因素,开发赏鸟、赏枫、赏樱、定向、森林漫步、自然创作等主题游。创建特色鲜明的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园、郊野公园、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度假村、生态农庄、体验农庄等多种形态的生态休闲农业。
4.3 增强文化创意,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
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农业升级,扩展市场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有效措施。创新生态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以文化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内涵,以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质量,通过创新把乡村自然环境、生活文化、历史文明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创新为核心,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融合农村美学、观光旅游、电子商务,创造故事性话题,激发新的潜在需求,引领新的消费导向,研发出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设立不同农业知识科普区,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和体验。同时引进创新引导和经营方面的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21-24]。
4.4 产业联动发展,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
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社区经营”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理念。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北京市应高站位高标准谋划、规划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产业联动、高点起步”的原则,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整合采摘园、农园、民宿以及各个景区景点等领域,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使其点连成线,线连成片,通过联盟营销方式构成带状式的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此外,建立网络信息营销平台,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包括“景点介绍、住宿餐饮预订服务、路线推荐、留言评价”等服务内容,使各个产业链条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北京休闲农业从简单农家乐转变成向生态、休闲、养生、健身以及商务、度假为一体的高精尖服务产业,为游客提供一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组合[25]。同时应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发展合理规划,坚持生态休闲农业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配套餐饮和体验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保健、康体设施、拓展训练设施等,把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生态休闲农业。
5 结论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笔者通过阐述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探讨北京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对北京各区县的战略定位、具体产业布局、休闲农业发展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性,并能够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北京郊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产业形态都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对生态休闲农业的研究较少,可以参考的文献并不多,笔者对生态休闲农业也只是初步探究,下一步的研究中将对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形态进行分析,希望未来可以更好的推动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娟,孙素芬,郭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途径探析—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812-813.
[2] 罗清.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分析[J],消费导刊,2008(16):44.
[3] 张敏,苗润莲,胥艳玲,等.京津冀都市圈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关键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74-176.
[4] 史亚军.休闲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0-54.
[5] 裴红罗,王运圣.休闲农业发展探析—基于生态环境的视角[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83-487.
[6] 刘溪.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7.
[7] 张建东.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102-120.
[8] 郭淑敏,程序,史亚军.北京的资源环境约束与生态型都市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194-197.
[9] 刘兴春.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变化趋势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0] 刘静.沈阳市休闲农业市场需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33(11):73-75.
[11] 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38-44.
[12] 范子文.陈奕捷,王忠义,等.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6.
[13] 熊晓红.都市圈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10(11):44-45.
[14] 曹暕.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供需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8-120.
[15] 卜梅兰.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4-87.
[16] 李健,钟永德,王祖良.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6(9):114-116.
[17] 王军,李逸波,何玲.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3):74-78.
[18] 王玮.京津冀生态保护整体方案预计7 月出台[N].中国环境报,2014-6-25(05).
[19] 常纪文,汤方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法治保障措施[J].环境保护,2014,42(17):26-29.
[20] 史亚军.农村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43-62.
[21] 张文敏,于德珍.关于生态旅游商品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01(4):51.
[22] 王榕国.福建连江坑园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20-31.
[23] 陈晓红.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技,2012,40(8):4709-4711.
要: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审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育社会工作方向暂不易作为职业方向培养;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依据说明,对运动技能关注不够;多方向和多头开设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继而影响学业修读和就业。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规定要求。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体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据石岩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应配备65万人,到21世纪中叶应达到500万人以上。顺应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蔚然成风,全国的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30余所院校猛增到2008年底的230所,涵盖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然而,与供需两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艰难的就业形势始终是社会体育专业难以摆脱的梦魇。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后10名的本科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200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20个本科专业年终就业率未超过40%;在另一项调查中,2008年全国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对口率为40%,居所有专业倒数第3位,毕业后半年的月均收入为2090元。一边是缺口较大的人才需求,一边却是艰难的就业形势,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际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2009年7月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适时地提出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问题,为明确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接轨,提高各高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但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的角度看《专业规范》,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 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王爱丰等在对江苏近1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研究后指出,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围绕《专业目录》进行设置,突出表现在专业特色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石岩等学者均有类似观点。
2)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是体现专业特色的灵魂。目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岗位实用性不强,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情况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雷同,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现有师资、设施基本是为了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需要配备的,社会体育专业所需的师资、设施建设尚需时日。另一种情况是开设的特色课程受制于办学条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专业设置于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高校,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但是较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专业技能和实践方面较为单薄。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尤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蒋钢强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服务能力、营销能力等4部分。李月等的研究也指出,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能力是最主要的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与需要相去甚远。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实习)岗位不知如何运用,甚至大学4年所学的东西还不及岗前培训3个月的多。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 从职业化培养角度审视《专业规范》
专业的定位在职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体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群和所有的体育实践,导致“课程开设一箩筐,实习基地遍地开,学生就业满天飞”的局面。
《专业规范》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与公、私立运动健身俱乐部,以及休闲与社区活动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基本吻合。
通常职业岗位应具备5个标准,即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促进性、连续性。
第一,岗位要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平台。《专业规范》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以及其它相关方向。《专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是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体育社会工作还不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出路,暂时还不宜成为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方向。
第二,职业需要一定的才能和专长,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职业所需的才能和专长,是职业的就业门槛,也是区别于其它职业最显著的地方。《专业规范》中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规定为:具有较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进行一般对话;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应该说,上述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专业才能和特长的表述不甚清晰。
第三,职业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生产(服务)任务。目前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生产(服务)任务主要是提供社会体育活动的场所、技术指导、保健、活动策划组织,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职业对应了不同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也有很大的区别。秦强在对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比较研究后指出,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是多向、灵活的,而我国的培养目标较单一,不够明确、细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劳动分工比较细致,各高校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特点培养特定方向的人才,这是教育机构相互竞争后人才市场细分的结果,也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庞大的体育消费人口基数为支撑的。《专业规范》对于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
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分别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这是对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所作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也明确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专业规范》将成为过渡性产物,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将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将由高校和社会需求决定。
第四,职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需求分为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亦可分为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从解决目前就业困难的角度来看,满足当前显性的社会需求是首位的。陈涵新等指出,目前社会需求以“技术指导性的运动项目”居多;首都体育学院的赵立教授在一次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经营管理知识在初次就业时基本是无用的。因此,学习和精通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并熟练指导应用是社会体育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以目前拥有16家分店的广州力美健健身俱乐部为例,其教练的组成大体有3种,即退役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后获得相应证书)、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为3:1:1。退役运动员以技能和身体条件见长,健身爱好者以沟通和经验见长,而院校毕业生没有优势。《专业规范》通过调研和思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比较明确地给出了学分学时以及分配比例,对教育内容、知识体系、知识(技能)领域进行了逐步分解和细化,并对专业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及相应的知识单元进行了规定。
《专业规范》至少还有以下几点有待完善:其一,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目的、作用;其二,课程开设的时间或者前后衔接顺序;其三,课程开设的方式、教法。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课程还是简单的堆砌,既体现不出系统性和相关性,也难有实践性和实用性。此外,《专业规范》对于运动技能强调不够,不仅在培养规格上没有对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在主项上仅分配8-16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左右。
第五,职业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是岗位提供的稳定性。和以往相比,人们生活的目的与重心正逐渐由工作转向休闲,而社会体育这种与休闲密切相关的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因此,社会体育职业领域将得到持续发展和壮大。其次是职业群体的行业连续性,现在和将来毕业生都有能力,而且愿意在本行业持续工作。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当前职业岗位的要求,使他们毕业之后能人行,又要有适当的兼容性,保证他们在岗位上能担当“多面手”,增强竞争力,同时还要兼顾个人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规范》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3个层面规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其中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可以看出,《专业规范》力求以社会体育学科知识演进为脉络,按照先基础,后方向,最后实践的逻辑关系推进。然而,现实问题是,社会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知识领域、课程关联尚有较大的争议,学生面对体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体科学等多头知识体系显得手足无措。
从学生今后职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考虑,研究认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按照技术技能掌握和应用的需要设置相应(理论)课程,同时注意理论课程的前后衔接。其次,在具体培养规格上,不应该采取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并列形式,而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地说,学生人校第1年解决专项选择和技术入门,配置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与运动技术掌握有关的理论课程,如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第2年在巩固专项技术的基础上,以教学指导、技术创编、竞赛裁判为教学目标,配置实现阶段目标的理论课程,如体育保健学、运动教学法、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第3年在巩固第2年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以专项赛事策划管理、体育组织的运作与管理为教学目标,配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如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大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并开设为期1年的副项技术课程。各阶段应根据目标安排课程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实践比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主修方向,无论如何选择,都以相对扎实的运动技能为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岩,舒宗礼.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8,15(7):38-41.
[2]教育部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s].2009-07-26.
[3]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EB/OL]. zj e du.g o v. cn/upload/col31/20090710172317.xls.2009-07-10.
[4]中国教育新闻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EB/OL].jyb.c叫y/jysx/t20080620172218.htm,2008-06-20.
[5]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EB/OL].省略,2008-09-30.
[6]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2):31.32.
[7]石岩,刘勇,杨忠伟.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与职业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79.
[8]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30(4):103.106.
[9]李月,张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69-71.
[10]秦强.对国内外高校社会体育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40.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简介:吴智慧(1963- ),男,汉,江苏扬中人,日本岛根大学工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室内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木材科学与技术)合作导师,中国室内设计师学会会刊《室内设计与装修》id+c杂志社总编辑,日本东京大学客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林业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木材科学与设计艺术学科教材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家具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 要:家具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其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会家具的占有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一件或一套精品家具必然会体现出其具有的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和文化含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家具的概念、家具的特性、家具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家具文化的特性、家具文化的功能、家具文化的构成要素、家具文化的设计表现。
关键词:家具;文化;设计;构成要素;表现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5文献标识码:A
一、家具的概念与特性
(一)家具的定义
家具,又称家私、家什、砭摺h等,是家用器具之意。其英文为furniture,出自法文fourniture,即设备的意思。西语中的另一种说法来自拉丁文mobilis,即移动的意思,如德文mbel,法文meulbe,意大利文mobile,西班牙文mueble等。综合几千年来世界各地对家具的描述,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即家具是可搬移的家用器具[1]。
现代家具的概念已带有广义性,即家具不一定局限于家中使用,用于公共场所或户外者也可称之为家具;家具不一定可移动,它也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上;可移动的家用器具不一定就是家具。因此,要完整而确切地定义家具是困难的,至今尚无严密的标准释义。本书根据传统意义上的家具含义及其现代合乎逻辑的延伸,给出了如下家具的定义[1]:
广义地说,家具是指供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狭义地说,家具是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活动中供人们坐、卧、躺,或支承与贮存物品的一类器具与设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对家具的造型、品种、款式和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具是室内的主要陈设,既具有使用功能,又具有装饰功能,它与室内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设计和选用家具时,除了从人体工效学考虑在外观尺寸上符合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尺度、在款式造型上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之外,还应与室内尺度和室内环境相协调。
(二)家具的特性
(1)使用的普遍性
在古代家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家具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家具以其独特的功能贯穿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或工作、学习、生活、交际、娱乐、休闲等活动方式密切相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具也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宾馆家具、商业家具、现代办公家具,以及民用家具中的音像柜、首饰柜、酒吧、厨房家具、儿童家具等,便是我国家具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门类,它们以不同的功能特性,不同的文化语汇,满足了不同使用群体的不同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它充分显示出家具使用的普遍性[1-3, 6]。
(2)功能的二重性
家具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性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广为普及的大众艺术品,它既满足某些特定的直接用途,又能供人观赏,使人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和引发丰富联想的精神需求。它既涉及材料、工艺、设备、化工、电器、五金、塑料等技术领域,又与社会学、行为学、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以及造型艺术理论密切相关,所以说家具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家具二重性特点[1-3, 6]。
(3)文化的综合性
文化是一个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别的词汇。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词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时至今日,人们多采用规范性的定义,即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样式或行为模式。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从造物开始的。中外家具的发展史便是人类造物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在家具产品上的充分显现。首先,家具是一类社会物质产品,作为重要的物质文化形态,表现为直接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学习、交际和文化娱乐等活动服务。同时,家具又是一门生活艺术,它结合环境艺术、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等,以特有的形象和符号来影响和沟通人的情感,形成特定的精神文化形态[3,6]。
二、家具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一)家具文化的内涵
家具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其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会家具的占有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家具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综合[6]。
(1)物质文化
作为物质文化,家具是人类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准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家具的品类和数量反映了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家具材料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的系统记录;家具的结构科学和工艺技术反映了工业技术的进展和科学的发展状态;家具发展史是人类物质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艺术文化
作为艺术文化,家具是室内环境构成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艺术风格与室内空间艺术共同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家具的设计原则、文化观念与表现手法是和建筑艺术以及其它造型艺术一脉相承的。
(3)精神文化
作为精神文化,家具具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对话功能、娱乐功能等。家具以其特有的功能形式和艺术形象长期地呈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潜移默化地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家具也以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隐喻或文脉思想,反映当时的社会与宗教意识,实现象征功能与对话功能。
(二)家具文化的特征
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具是某一国家或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某种生活方式的缩影,是某种文化形态的显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形态或风格形式的变化和更新浪潮,将更加迅速和频繁,因而家具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反映出社会性特征、地域性特征、民族性特征、时代性特征等[6]。
(1)社会性
家具的类型、数量、功能、形式、风格和制作水平,以及社会家具的占有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域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而,家具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性。
(2)地域性
不同地域地貌,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气候条件,必然产生社会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人的性格差异,并形成不同的家具特性。因而,反映出地域性。
(3)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从建筑造型到室内、家具均有着自己的特征。如日本民族榻榻米席地而坐,椅子则无腿;中国地处高寒地带,家具也是低矮型;北欧森林丰富,追求自然美,流行实木家具。
(4)时代性
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一样,家具的发展也有阶段性,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家具风格显现出家具文化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浪漫时期、现代和后现代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与个性。如英国传统(安娜)式家具、法国哥特式家具、巴洛克(路易十四)式家具、洛可可(路易十五)式家具、新古典主义(路易十六)式家具、美国殖民地式(美式)家具、西班牙式家具、中国明式家具等。
三、家具文化的构成要素
社会创造了家具,家具诞生于社会。任何一个时代的家具都必然受着当时社会的制约与影响。家具与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科技工艺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浸透着历史痕迹。家具记录了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模式、行为模式和审美情趣等。数千年来,家具伴随着人类历史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家族”与理论体系。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已经孕育了一个独立而富有的家具文化学科。胡文彦先生在《中国家具文化》[4]一书中,已经从家具与礼、家具与佛教、家具与民俗、家具与文人、家具与绘画、家具与诗词、家具与百工、家具与乐舞、家具与建筑、家具与社会等十个专题,探究家具与这些领域的关系,家具在这些领域里的作用和地位,家具本身在这些领域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特质,家具从中吸收的文化含量,也可以说是,是家具被社会各个领域所赋予的文化内涵。
(1)家具与礼制[4]
礼,是奴隶社会的政治法规、上层建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礼,距今的确是十分遥远,在我们追寻古代家具的踪迹时,幸然发现家具与礼有密切的、直接的关系,从而知道在古代的奴隶社会,家具具有特殊的价值与地位。礼,决定了家具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家具,体现了礼的核心思想――等级制度。
(2)家具与佛教[4]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佛教文化的输入,不仅给中华汉土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学、音乐、美术等等方面都带来了新鲜活力。天竺佛国大量的高型家具,随之也来到了汉地。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对华夏几千年来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促进了家具的发展。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而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
(3)家具与民俗[4]
民俗,简之就是民族民间风俗。民俗是随着人类生活而诞生,又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民俗的形成,首先受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类型,以及宗教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家具在民俗(节日风俗、家宴婚俗)事象中,处处可见家具的参与,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工具、手段――载体的角色。它投身于民俗活动,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在道器统一的中华传统观念里,它的价值远远超越它自身的本能,浸含着民族感情、民族心理的特质――民俗文化的内涵。
(4)家具与文人[4]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以儒家思想为统领,历来是重文轻技,尤其木工家具方面的技艺,被视为“梓人”、“工匠”。然而,中国的历史文人,对木工家具是情有独钟。如南宋黄伯思的《燕几图》、明代戈汕的《蝶几图》、作者不详的《匡几图》、明朝官方的《鲁班经》、明代曹明仲的《格古要论》、屠隆的 《考盘余事》、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燕几图》可谓中国第一部家具设计专著,创造出中国家具史第一部组合家具设计图。《蝶几图》也是一部组合家具设计图。
(5)家具与绘画[4]
家具是形象的历史;绘画是无字的史记。绘画中有家具;家具中有绘画。中国传统家具和绘画在造型语言、色彩、章法等形式上是充满密切联系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家具图像不仅为研究家具史和家具文化带来了便利,而且作为画中实物,它们还为一些在断代上有争议的绘画解开迷团带来了重要佐证;中国传统家具上装饰有不同的绘画,这些绘画对于传统家具的美化和意蕴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6)家具与文学[4]
家具与文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渊源。翻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小说、诗词等)的历史,处处可见家具的踪迹。从那些与家具有关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词等)中,可以探寻家具在作者或诗人眼里的形象,在小说、诗词中的地位,作者或诗人赋予家具的感情寄托等,从中可以探寻家具与文学的关系,家具在文学作品发展中自身所形成的文化内涵。
(7)家具与百工[4]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构建了庞大的手工业队伍――“百工”、“一百二十行”、“三百六十行”。这支队伍由于专业的需要,形成了特殊的家具――百工家具。百工家具又因其特殊的职能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现代家具行业已经形成为一个包含制造、流通、零售、展览、配套(材料、机械、配件、饰品)、教育、咨询(设计、管理、技术、人才)等相互合作、并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制药行业,其工种和职业类型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百工”,为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8)家具与乐舞[4]
从周公的“制礼作乐”始,中国历史上的乐舞活动――包括宫廷乐舞和民间乐舞,就一直贯穿于历朝历代。我们从现存的乐舞文物和乐舞史料中得知:在这些乐舞活动中,处处可见表演道具――家具的踪迹。乐舞中的道具――家具的使用,可探求这些道具――家具在乐舞中的地位,以及对乐舞表演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等。
(9)家具与建筑[4]
家具与建筑始终是相伴而生,互为依靠,并携手共同为人服务。家具与室内空间及其它物品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室内环境,又与建筑物、庭院、园林又构成人类生存的室外环境。家具与建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环境、造型、材料、榫卯结构、腿脚架柱、门窗围子、窗格窗花、装饰纹样、制作与造作工艺、工具等相通与相似之处。
(10)家具与社会[4]
家具与社会及社会主体的人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家具是以人的需求而诞生、而变化,又以社会的前进而发展。社会创造了家具,家具反映出社会。
家具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美的造型法则去创造出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所需的特种产品――家具。就人而言,既属于生物的范畴,又属于社会的范畴。人的需求具有双重性,作为生物的人,要求家具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作为社会的人,对家具和由家具构成的环境的要求则是审美功能、象征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
(11)家具与学科
现代家具产品再也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简单的生活用具,它对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与休息效益,增加生活的便利和安适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家具的设计牵涉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在家具艺术内涵方面:包含诸如美学、艺术学、美术学、色彩学、绘画艺术学、造型艺术学、环境艺术学、装饰装潢设计学、符号学、图学等专业学科的成分。在家具人文内涵方面:包含诸如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伦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物流学、心理学、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科的成分。在家具技术内涵方面:包含诸如材料学(木材学、金属学等)、数学、物理学、高分子化学、力学、工艺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学、环境工程学等专业学科的成分。
(12)家具与科学技术
家具史的发展始终是融科学、技术、艺术与一体,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材料的变化而不断达到新的高度。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变化,科技对现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带来了现代家具的新设计、新造型、新色彩、新结构、新功能。近年来,随着以工业设计理念为代表的新设计方法运用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现代家具设计和制造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现代高新技术正在全面导入家具行业,引起了家具设计与制造管理和销售模式划时代的变革和进步。目前,家具行业正在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应用现代先进的材料、设备、工艺和加工手段,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家具从简单的手工业产品转化为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生活和日常工作用的有效“机器”。
四、家具文化的设计表现
(1)家具设计的概念
家具设计是为满足人们使用的、心理的、视觉的需要,在投产前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构思与规划,并通过图纸、模型或样品表达出来的全过程。家具是人们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用具。家具设计的任务是以家具为载体,为人类生活与工作创造便利、舒适的物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设计家具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家具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家具设计涉及市场、心理、人体工学、材料、结构、工艺、美学、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设计师需要具备专深、广博的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传达设计构思与方案的能力。
(2)家具设计的性质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家具成为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高度发挥的结晶,艺术与工业的融合是现代家具的特色。所以,现代家具是一种工业产品,它是一类利用现代工业原材料,通过高效率、高精度的工业设备而批量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因此家具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范围。现代家具以功能与美观并重,在功能方面与其他消费品一样可以根据消费者形态而改变机能,依照个别的需求适应生活特点与个人美感的要求,使家具能适应与发挥其室内空间安排。在美观方面能表现出自然的材料趣味,线条简洁而富韵律,比例优美,给人一种优雅、新颖和真实的品质感。这样的家具设计符合现代生活、人类生理心理与活动需求的多面性[3]。
因此,家具设计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3]:
1)家具设计研究的第一个方面就是设计技术
家具设计是一项纯技术工作,在人类文化发展初期虽然没有这个名称,但作为技术可以说潜藏于设计之中。设计技术不一定是手头的工作,也不一定是依靠手的灵巧工作,而是靠动脑筋进行理智处理的成分占主要地位,不过多数还是由手和眼这些肉体器官的灵活动作所承担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其称作设计的技法或者实用技术。在学习搞设计的初期阶段,必须在肉体的感觉活动方面下很大的工夫,为了提高并加强这种感觉或判断力的敏锐,无论如何都必须反复进行实际技术的练习。
2)家具设计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设计理论的研究
从近代设计的本质来看,可以说不应考虑没有理论保证的设计技术。理论研究最基本的领域是关于形和色的研究,前者应该叫做形态的理论或形态学,后者应该叫色彩理论或色彩学。以上两个方面的设计研究应首先齐备。
3)家具设计研究的第三个方面则必须扩展到历史领域
因为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造型活动是连续进行的。对有关历史进程是如何进行的就不能完全无知。纵观历史上的东西都是跟随时间的演变在变动,这样就要研究继承和发展古今中外家具的形式与内容。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科技、文化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为频繁的今天,不论是古今的,还是中外的,为了我们今天的需要,我们应当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使它融化在我们民族的家具设计里,达到融会贯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家具设计的基本规律,作为我们设计新家具的借鉴。
4)家具设计研究的第四个方面是制造技术
家具设计要通过研究家具语言的“群众性”、“民族性”,家具式样的“时代性”、“多样性”,家具技巧的“装饰性”、“适应性”等特点,来了解家具的功能使用要求,熟悉家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以充分发挥家具艺术的独创性。
5)家具设计研究的第五个方面是消费市场的研究
家具设计工作者除了掌握本专业的业务技能知识、基本的设计理论、方法、手段及其相关知识外,同样必须深入生活,细心地去观察、体验生活,了解市场、熟悉消费群体,进行消费市场的调查研究,这是设计师不可缺少的态度。家具本无生命,本无感情,但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设计师可以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关怀与呵护,以自己的激情来感染他人、美化环境、造福人类。
(3)家具设计的内涵
家具设计和一般工业产品设计一样,是对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艺术、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形式、工艺、包装以至成本等诸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角度进行全面设计和综合处理,使之既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与审美功能的需求。它的设计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功能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和经济分析等[3]。
1)家具的功能设计
就是根据家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合理地确定家具的比例与尺度。
2)家具的造型设计
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家具的形态、质感、色彩、装饰以及构图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所构成完美的家具形象的过程。
3)家具的结构设计
是在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力学的要求,进行家具材料的选用,产品、部件和零件尺寸的确定,接合方式的选择,特殊零部件的力学强度校核计算等。
4)家具的工艺设计
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路线和先进技术手段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状态,甚至改变其性质,使之达到设计目的,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
5)家具的包装设计
是根据家具的性能,用适当的材料对产品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以保护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使用价值,便于流通、运输、装卸、存贮保管和销售,起到宣传和推销的作用。
6)家具的经济分析
家具的生产成本、企业经营管理费用、产品经济指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算,为家具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准确的经济指标数据。
(4)家具设计的原则
家具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美的造型法则去创造出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所需的特种产品――家具。而家具与室内空间及其它物品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室内环境,又与建筑物、庭院、园林又构成人类生存的室外环境。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环境又构成了社会。从广泛的概念出发,家具设计的目的是使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人而言,也有双重属性,人既属于生物的范畴,又属于社会的范畴。人的需求也具有双重性,作为生物的人,要求家具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作为社会的人,对家具和由家具构成的环境的要求则是审美功能、象征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此外,家具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和商品,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3]。
从家具工业发展近况来看,现代家具正朝着材料多样、造型新颖、结构简洁、品种丰富、加工方便、节省材料、易于拆装或折叠,具有实用性、多功能性、舒适性、保健性、装饰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完美合理的家具设计,原则上应兼顾使用和生产两方面的要求。对使用者来说,家具必须实用、舒适、方便、安全、外形美观、结构稳定、价格合理,对生产者来说,家具必须具有较好的工艺性,先进的生产效率,合理的经济指标,使家具在质量、性能、品种和规格等方面,符合使用上可靠、技术上先进、生产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标准。也就是说,现代家具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艺术性、工艺性、经济性、安全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资源持续利用等九项基本原则[3]。
1)实用性
家具的实用性体现了家具的使用价值。它要求所设计的产品首先应符合它的直接用途,能满足使用者的某种特定的需要,而且坚固耐用;并且,家具的形状和尺度,应符合人的形体特征,适应人的生理条件,满足人们的不同使用要求,以其必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疲劳,给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舒适的条件。
2)艺术性
家具的艺术性体现了家具的欣赏价值。它要求所设计的产品除满足上述功能使用之外,还应使人们在观赏和使用时得到美的享受。家具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造型、装饰和色彩等方面,造型要简洁、流畅、端庄优雅、体现时代感,装饰要明朗朴素、美观大方、符合潮流,色彩要均衡统一,和谐舒畅。因此,家具的设计要符合流行的时尚,表现时代的流行性特征,以便经常地及时地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
3)工艺性
家具的工艺性即要求所设计的产品应线条简朴、构造简洁、制作方便、在材料使用和加工工艺上,需满足以下要求:
①材料多样化(原材料与装饰材料);
②部件装配化(可以拆装或折叠);
③产品标准化(零部件规格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④加工连续化(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减少劳动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4)经济性
家具的经济性要求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预测,在不断了解国内与国际家具生产的形势和家具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必须从产品的材料、结构和加工等方面考虑所设计的产品有较低的成本和合理的经济指标,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家具产品,达到质优、价廉、物美、低耗、环保的要求。
5)安全性
家具的安全性既要求产品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与稳定性,又要求产品具有环保性。即在满足使用者多种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对人体没有伤害与毒害的隐患。也就是说,应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来设计与制造家具,使其成为“绿色家具”,除了产品本身能够符合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和满足精心设计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外,应能通过从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实施,使产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满足人们需求,在其生产、使用、回收处理全过程中,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或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6)科学性
家具的科学性是要深入研究和应用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工效学、技术美学、环境学、工业设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应用现代先进的材料、设备、工艺和加工手段,考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使家具从简单的手工业产品转化为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生活和日常工作用的有效“机器”。
7)系统性
家具的系统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①配套性,是指应考虑家具与室内环境以及其它家具或陈设制品配套使用时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将家具设计与整个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②综合性,是指家具设计应属于工业设计范畴,家具设计工作不是只绘制出产品效果图或产品结构图,它是对产品的功能、造型、结构、材料、工艺、包装以至经济成本等进行全面系统设计;
③标准化,是以一定数量的标准化零部件与家具单体构成企业的某一类家具标准系统,通过其有效组合来满足各种需求,以不变应万变,将非标产品降到最低限度,以缓解由于产品品种过多、批量过小给生产系统所造成的压力,并能把设计师从机械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8)创造性
家具的创造性是指家具新功能的拓展,新形式的构想,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开发都是设计者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过程。一个有创新能力或创造力的设计师,应掌握现代设计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创造性的设计原则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
9)可持续性
家具的可持续性是指在设计家具时必须考虑木材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具体说就是要尽量利用以速生材、小径材为原料,减少大径木材的消耗。对于珍贵木材应以薄木的形式覆贴在人造板上,以提高珍贵木材的利用率,对珍贵树种应做到有节制和有计划的采伐,以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和木材资源的持续利用。
总之,对于家具的设计,就是要做到以下主要三个方面[6]:
第一,讲求功能效果,运用人体工效学的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家具,不但要重视人的生理功能,而且要研究人的心理状况,设计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与健康;
第二,考虑合理使用多种材料,以最贴近自然的、对人体无害的、节省能源的材料,满足产品功能需要,以最少的用料,实现最佳的效果;
第三,设计产品要高品位,应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高品位是没有模式的,通常是指家具审美格调上的艺术品位。
简单地说,家具的设计,在家具界就是这样的三句话,即:“讲求功效求其真,慎惜用材至于善,提高品位崇尚美。”(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胡景初.现代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3]吴智慧.室内与家具设计――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4]胡文彦.中国家具文化[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4.
[5]张福昌.中国民俗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6]吴智慧.绿色家具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Component factors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furniture'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WU Zhi-hui
(College of Furni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