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医学学科建设

时间:2023-07-03 16:07:55

导语:在医学学科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医学学科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1.2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随着教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总结到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1]。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热切期盼医学教育管理学的诞生。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教学管理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阶段;1995年,在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下,由周东海主编出版了《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2014年,许劲松主编出版了《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2015年,《医学教育管理》杂志问世。至此,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

2.1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于如何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按照管理活动的先后环节次序建立学科的内容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出管理的各种原理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从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开始,以此为基点,然后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学地确立学科理论体系,应取各家之长,采取综合的方式研究。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确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终究只是对管理活动的部分记载,或者局限于对管理活动个别方面规律进行研究,而缺乏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各个方面规律的综合研究。因此,单单总结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根源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给它提供的条件外,还要根源于自身的规律和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既包括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结构。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紧密结合,才能找出医学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互补。归纳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实验和观察,由于任何阶段的实践、实验和观察都有局限性,归纳的经验材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备,弄不清结论的性质和意义,而归纳本身又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这就要靠演绎来分析和补充还不充分的知识。演绎同样需要归纳,因为演绎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必须交互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既重视理论推导,又重视实践总结,使二者互为补充,交互作用。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成果。三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抽象方法,研究多层次管理活动,从中抽象出管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运用典型分析方法,剖析典型的管理活动,研究其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对管理活动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各个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认清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2.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要以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为组织基础,凝聚一批集各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和教学管理干部于一体的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遴选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热衷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专家为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工作者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研究。(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科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特别要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也要组织关于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也可组织医学院校中有较好基础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培训活动。(3)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已有医学教育管理学方向,不少学校已开展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多培养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要吸引他们参与到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中来,并加大培养力度,使他们成为学科队伍中的后备队和生力军。(4)组织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项目研究,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活动,以任务带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的水平。

2.3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2.3.1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管理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医学人才培养阶段的教育管理,涉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医学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管理现象、管理关系和管理问题,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特征[1]。应组织力量,开展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2.3.2要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研究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的立项研究中,应专设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同时,应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申报有关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立项。

2.3.3建立研究团队

当前要尽快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2.4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4.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在每年的年会上,应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内容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此外,两个学会的下属组织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2.4.2围绕学科内容,组织专题研讨

要鼓励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有计划地、分专题的开展系列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资料,供深入研讨或编写专著参考。

2.4.3在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开辟专栏,提供研讨平台

建议《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在杂志上开辟医学教育管理专栏,供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探讨和学术争鸣,不断繁荣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

2.4.4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在同国外相关组织交流中,要有意识开展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收集整理国外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书刊和信息。2.5组织力量,出版专著(1)建议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联合组织力量,编写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编写团队应有资深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也应有目前在医学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少数教师参加。编写团队应相对稳定,并采取边研究边编撰,研究和编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建议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同人民卫生出版协商,在“十三五”参考书编写出版计划中,专门列出关于医学教育管理专著的选题计划,并组织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编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出版一批医学教育管理的专著。(3)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在总结教材编写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专著。

作者:文历阳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学科建设 继续医学教育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工作,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水平的根本和基础。学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步发展,是专业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在学科建设中的特色所在,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循环互动,才能推动医学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中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哈佛大学教育理念包含有:“学校致力于创造培养学生自我依靠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平台”。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含有“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2]”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为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所建立的终身教育制度[3]。

1 医学影像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放射学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兼备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X线计算机成像(computer radiography, CR)、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超声学、发射体层成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学,包括介入放射学和介入超声学等。传统X线摄片已逐步被CR、DR取代。CT不断更新换代,如螺旋CT(SCT)、多层CT,现已发展到128层CT等。MRI发展趋向于高场强、实时成像、功能MRI(fMRI)、显微结构成像、波谱分析(MRS)以及同质同性抑制技术等。CT、MRI成像速度和分辨率均明显提高,灌注、弥散、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超声向超声造影、三维超声成像和介入超声学发展。核医学主流发展方向是分子核医学。

影像学诊断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分子/基因成像过渡,出现了分子影像学和功能影像学。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图像和阅读逐步向数字采像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信息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医学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放射学(teleradiology)的发展,网络影像学(networkimaging)以及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将成为可能[4]。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应用,介入治疗及其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改变了影像学实践和服务方式,影像诊治手段日益先进,影像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使医学影像学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创建于1935年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放射科。在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紧跟学科发展,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创建了医学影像学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学科建设、医学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等措施,将“医学影像学与介入放射学”学科建设为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2001年),放射科建设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医学影像学科”获准为江苏省医学影像学科质量控制中心(2004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创建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建于1990年,当年开始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经采用特色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名师培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现已创建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和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获准成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本专业198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江苏省唯一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

2 医学继续教育的范畴与其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学影像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社会对从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疗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使医学影像学专业医技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发展脚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5],我们在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即“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结合国情让全体教师和职工树立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的理念,即“活到老、学到老”。其特点决定了在高校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的教师和职工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我,把终身学习作为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

(2) 配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脱产、非脱产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医护人员与全国成人教育考生。

(3) 配合研究生院进行在职职工研究生学历教育,对象涉及本院职工与江苏省乃至全国考生。

(4) 与国外著名大学、学术团体保持密切合作,每年不定期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2~3次,对象涉及本院相关医护人员和研究生、本科生。

(5) 学科学术地位决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申报和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就要求本学科及学术水平在本专业领域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同行中具有领先地位,这样才能吸引众多的医技人员来院学习或进修。我们利用“中华医学会实用介入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基地,每年认真组织申报并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次以上,对象涉及本院医技人员和全国需要参加培训的各层次医技人员。在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中,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开展是学科学术地位和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示推广学科成果、宣传自我、扩大影响、构建学科品牌的优势,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的主要体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转贴于

(6) 常年接受国内各单位进修生来院学习、工作,积极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和职工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医院进行短期进修、考察或进一步深造。

(7)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和年轻医师五年住院医师轮转培训制度。科室每月组织一次青年医师读书报告会,以督促年轻人好学、向上。

(8) 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中华医学会组织的高质量学术年会或专题学术会议以及省市年会,并制定了《参加学术会议及差旅费使用的规定和的奖励办法》。凡在放射学全国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在省市年会进行专题讲座或被评为大会优秀论文者,科室承担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包括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和资料费。每年根据北京大学版“医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凡在目录内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及SCI上所发表的论文,在单位奖励的基础上,科室根据影响因子再进行不同幅度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职工多撰写、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科研、教学质量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规模决定着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规模,人才结构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层次,人才梯队决定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后劲,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前提,学科带头人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本[6]。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既是学科水平的体现,又是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取得高水平科技成果、确立学术地位的基础[7]。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培养、聚集创新人才相结合,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相结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学科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优势,形成科技创新与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良性机制。多年来,我们本着“用好现有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并采取主动培养、积极引进、大胆使用、热情关怀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学科具有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学科力量雄厚,学术造诣较深,结构合理,集教学、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队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趋势好,形成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科技创新团队。35人中正副教授/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近5年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科研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中华级期刊4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6部,卫生部视听教材2部。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一贯注重于教学改革的研究,近5年来,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4项,获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面向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和《创建特色专业,培养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

2001年以来,学校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建设投资60余万。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Ⅰ期拨款400万用于我校“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985工程 Ⅱ期拨款800万用于我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充足的经费保证对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及医学影像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相互支持和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态势,使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蒋健敏.建立创新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学科建设[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4):216,235236.

[2]万学红,张肇达,李甘地,等.“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J].医学教育,2005,(2):1113.

[3]王宪,周卫红,孙翠银.对综合性医院继续教育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6):2627.

[4]季仲友,倪系和.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及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2):1314.

[5]张京萍,张超.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六年实践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13.

第3篇

关键词: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意见;思考

伴随着我国医学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技术逐渐在临床医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医院的医疗设备也有了比较长远的发展,为我们的医学工程学科管理和人才培养教育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加强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非常必要。

1当前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建设的现状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当前各大医院医学工程技术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会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引进临床医学学科人才培养,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这方面的认识是严重不足的,很多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从业人员在医院中的定位始终不当,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得不到应用的重视,专业技术潜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一些高端技术人才流失,这主要就是因为医院内部没有给员工提供很好的晋升机制和平台,不重视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大量流失,与此同时国内外医疗器械设备公司在我国逐渐开始加大设立售后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服务的医学工程技术的选拔过程中是条件是相对宽松的,因此调动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了当前医院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2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宏观调控 在宏观管理角度来看,需要设置相应的专职管理机构,能够从卫生部到卫生厅的各级管理部门对医学工程学科管理建设方面加强管理监督,对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存在的职能缺失加大管理服务,建议各级相关的管理部门可以不断对基础职能健全管理,实现从单一模式管理到宏观模式管理的发展和改革,将医学工程技术人才额培养、培训等纳入到整个宏观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2],促进医学工程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2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加大管理条例制定,能够在各家医院采购设备的同时要求设备经销商为医院内部提供完善的管理服务计划,加强对医院内部相关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开展,将培训作为日常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3],不断提升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避免医院设备在采购国货的售后服务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不断通过培训指导,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医学工程学科精细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3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周围区域发展的维护站体系 伴随着我国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高精尖的大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单独靠一两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就想要完成这些大型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时非常困难,同时一旦出现问题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因此必须要建立以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周围区域发展的维护站系统[4],能够将城市的各大医院的相关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每一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弥补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帮助他人的同时,扬长避短,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助于通过全面努力,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联合效果。

2.4根据每一个医院的工作开展需要,按照编制配备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 每一个医院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存在不同,在具体的医院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医院规模大小、编制人员情况来配备相应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医学工程专业人才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给予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相应的待遇,留住人才,为医院所用,更好的为医院内部的医学工程学科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条件,促进了医院学科化建设发展进程,能够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特点,将一些基础的维护任务进行社会化处理,从而使得医院内部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最科学合理的利用[5]。

2.5一方面重视临床技术保障,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科研学术能力 在具体临床医疗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提升医院内部的服务质量水平,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需要围绕临床服务工作开展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加强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能够为临床医护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证,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学术能力的专业技术学科,进一步充分利用医学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在科研学术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服务特点,更好的为开展临床医学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能够有效的解决临床诊断、临床治疗涉及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加强课题研究和探讨,更好的保证工程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突破更大的难题,对一些旧的医疗设备不断进行改造,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

3讨论

在医学工程学科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化建设,能够不断加强对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学习和培训指导,加强考核管理,重视对人才创新精神、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好的适应临床工程技术发展和服务需要,从而实现医学工程专业学科的精细化发展和建设,更好的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形成健康完善的医学工程学科体系,满足实际的医疗服务事业开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唐武芳.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和管理[J].医疗装备,2011,24(6):53-54.

[2]沈正海,陈绵康,鲍俊成,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临床医学工程发展之我见[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3):113-115.

[3]汪涛,于刚.关于加强军队疗养院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73-75.

第4篇

关键词:重点学科 建设 医院 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1],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医院要发展,学科建设是关键。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元素,为了增强医院的优势、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就必须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实施重点学科建设,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载体增强医院技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因此,狠抓学科建设必然是医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明确发展特色和优势,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通过超常规的创新举措,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要认真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抓好新技术项目、医学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项目等,用具体项目来推进学科建设,瞄准全省先进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2]。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 “龙头” ,它对医院全面建设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3]。能够带动其它学科的发展,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重点学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重点学科是孕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地,使学术水平得到渐进式或跨越式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院”的重要举措[4]。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加快了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整体发展。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2.我院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

我院现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骨科三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妇科等11个市级重点学科,心胸外科等6个市级重点发展学科。这几个学科的救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院医疗工作的整体水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医院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把这些学科的发展首要位置,有关科室应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学科建设与发展,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通过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学术水平、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梯队建设,对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3.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管理机构。

①医院成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学科建设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参与学科建设的监督、检查、评估;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指导。

②加大学科建设办公室的建设,尤其是要配备工作人员,以加强对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组织实施卫生局,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决策,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负责督促落实。

③各重点学科要成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本学科建设的日常工作和管理。

④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学科规划是进行学科建设的蓝图和依据。各科室要根据学科布局与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各学科发展实际的建设规划、计划,各重点学科和建设学科要与医院签订建设任务书,以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项目领域,并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具体规划,使学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要定期对重点学科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根据各重点学科建设的检查情况,决定对各重点学科的经费资助。

3.2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说到底就是人才建设,人才已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第一要素[5]。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技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6]。综观我国临床医学专家 ,多数出于重点学科 ,知名专家与重点学科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7]。我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要按照“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强化考核”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的建设学术梯队,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适应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的个体素质优、群体实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梯队。进一步完善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机制,制定《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严格、认真地遴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建立健全有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竞争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严格实行淘汰制度,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

3.3强化科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8]。一流的学科必须具有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我院科研工作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研运行机制,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效应 ,大力鼓励一般学科依托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开展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优势学科群 ,系统地整合资源 ,实现学科的低成本发展 ,学科间互补互利 ,使医院原有特色更加显著 ,学科优势得到巩固和发展 ,从而快速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9]。

坚持“狠抓开发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发展基础研究”的科研基本方针和“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多专业结合,课题与市场结合”的科研发展思路,进一步从规模、水平上建立和完善医院实验室,搭建科学研究技术平台,用新机制切实有效地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努力形成优势,广泛动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级科研成果奖,力争获奖成果的级别和数量有新的突破。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专利申请工作。

3.4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①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经费的保障[10]。我们应挖掘医院潜力,真正确立学科建设在医院工作的“龙头”地位,在经费安排上,保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并处理好重点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的关系。医院应加大给予各重点学科相应的配套资助经费。

②积极争取省卫生厅对重点学科的专项经费支持。市级重点学科所获得的下拨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经费,建立学科自我发展、自我建设、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鼓励各学科努力争取企事业、社会资金用于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3.5加强督促检查和评估,保证学科建设任务的实现。

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医院学科建设规划中的阶段目标、分项目标的具体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项目的措施、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等每年组织进行一次自查。并根据需要,随时抽查各级重点学科点的建设工作情况。如文献整理与研究、学科基本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经费使用等。

参考文献:

[1]沈烈,孙阳,以人才学科建设牵引部队医院内涵发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4):362-363.

[2]吴倩文,卢建华,吴建国,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方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12):811-813.

[3]陈兴华,试论总医院重点学科建设[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71-273.

[4]周琳,尹安民,薛海东,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模式探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3,1(3):53-54.

[5]唐叶枫,杨琦,专科医院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1):59.

[6]牛菊茹,潘义民,孙欣,加强学科技术建设,促进整体技术发展[J],《华北国防医药》,2005,17(5):329-330.

[7]王文中,吴雁鸣,论临床重点学科的建设发展[J],《中华名医论坛》,2005,4.

[8]傅金英 李恒喜,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促进医院发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0,1(1):145-146.

第5篇

中图分类号:R197.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1)03-0004-03

重点学科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通过对有特色、有发展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学科进行重点投入和重点支持,带动和促进相关专业和系统的发展。面对医疗卫生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认识到,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发展重点学科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由此重点学科建设也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上海市在国内首先启动了医学类重点学科建设,山东省也是较早开展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的省份。

1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概况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是山东省卫生厅及各医院实施“科教兴医”、“科教兴院”战略的重要举措。1994年,省卫生厅在山东省卫生部门省直医疗单位中确立了12个“山东省卫生部门省直医疗单位重点学科”,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首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1997年,省卫生厅进行了第二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评选,进一步扩大了选拔范围,将驻鲁部属医疗单位、高校附属医院、医学科学院附属医疗院所纳入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评选范围,确立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30个。第一、二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立之时,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将学科分为A级、B级两类,其中A级学科卫生厅予以资金支持,各单位进行资金配套;B级学科由各单位筹集资金建设。根据当时选拔评比情况,首批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全部被确立为A级学科,第二批重点学科中有14个A级学科,16个B级学科。2003年省卫生厅确立了“山东省第三批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第三批重点学科公布时,不再有A级、B级学科之分。到2009年之前,没有再进行新的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截至2009年年底,山东省共分三批先后建立了“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58个,在2000年和2002年省卫生厅组织的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检查评估中,两个学科被取消“重点学科”资格,目前全省实际有“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56个,其中A级学科28个。为促进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的发展,省卫生厅、财政厅及各所在单位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特别是近几年,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医院的扶持从普遍性拨款,改为对重点学科的专项支持,从2003年开始,财政预算中专门对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山东省卫生厅对各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进行了大力支持,各单位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和重点支持。

2 重点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文献中比较一致地认为应该包括:基本条件设施、技术能力建设、学术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以及制度与机制建设等。其中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术能力建设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其中,科学研究是比较直观而且能够代表其学术能力的方面。

3 重点学科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我国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学科建设经验介绍,二是重点学科建设内容和模式探讨,三是重点学科评估体系的建立及评估经验介绍。在统一学科层面上的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很少,国内外文献中未发现关于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的论著。

4 对于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核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是经过山东省卫生厅认定,代表本学科发展方向,反映山东省医学科学整体水平的学科,其水平是山东省医疗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促进其发展,各级部门进行了大力投入,为促进其健康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4.1 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 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科学的学科规划,是学科高水平发展的前提。要开拓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用战略眼光深入研究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问题。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紧跟国家“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和山东省医药卫生“十二五”规划,结合国际科学发展动向,制定今后学科发展规划,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使学科发展水平走在国内领先行列。

4.2 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发展中起着导向和统率作用。目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中,在全国有较高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较少。有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人才队伍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中青年人员的水平和素质急需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培养,提高学术梯队的整体水平,以促进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4.3 加强临床科研,特别是高层次临床科研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评价学科建设成就最客观最敏感的指标。目前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国家级科研项目少,与国际合作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少,因此,应瞄准学科前沿,根据重点学科的工作基础和科研特色优势,结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选取重点学科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积极鼓励申请高级别的科研课题;扩大视野,增强学科发展的预见性,以“大学科”的观点,不断拓宽传统的学科面,借鉴交叉学科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加强横向联系,把学科建设置于国内及国际大系统中,与外环境充分交流,多方面配合,取长补短,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增强学科科研水平;加快成果转化及新技术的引进,改变“重科研、轻推广、鄙视开发经营”的观念。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院要制定有利于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的科技优惠政策,建立科研、开发、生产一体化的新体制,促进学科发展。

4.4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卫生行政部门、各医院应该强化并严格执行一系列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创造良好的学科建设氛围。促进学科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提高技术能力,为学科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多出谋划策,共同为学科建设而努力。卫生行政部门要实行评估考核制度,对重点学科实行动态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全程跟踪。强化学科之间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成果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给予重奖和重点扶持;对进取心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学科,取消其重点学科资格。各医院管理部门也要对学科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检查和奖惩,完善激励机制。比如在人才培养使用上,建立绩效评估标准,按照贡献大小,在职级晋升、出国交流、物质奖励等方面拉大差距,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在科技创新奖励上,在精神和经济两个方面,对获得高档科研成果奖、发表高档学术论文和完成重大技术创新者给予重奖;按照学科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对重点学科实行单独考核,与重点学科科主任签订任期责任书,促进重点学科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4.5 增加学科投入政府要增加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优势学科,带动医疗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议根据对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的阶段检查评估情况,对取得明显成效的重点学科加大投入,促进学科发展。各医院也要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支持力度。另外,重点学科要争取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努力获得更多的科研资金,争取横向联合攻关和吸引外来资金,进一步拓宽科研经费的来源和渠道,而在资金的使用上,多向人才培养和临床科学研究倾斜。

参考文献

[1]包伍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20(2):193-194

[2]张国忠,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J]中国医院,2006,10(8):L

[3]杨显斌,郑文芳,许文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2),124―125

[4]宋益平,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l,8(5):364-365

[5]席晓莺,张延翔,顾琴龙,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启迪[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17(3):174-176

[6]吴少林,黄毓文,李海燕,等,试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内容[J]中华医 院科研管理杂志06,19(2):103-104

[7]王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院全面发展[J],河北医药,2010,32(8):998-999

[8]姚大力,魏海龙,王中华,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医院全面发展[J]医院管理杂志,2005,12(5):404―408

第6篇

从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践的发展脉络出发,提出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关键词 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资源建设 学科化服务 一体化发展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制度和学科化服务是近年高校图书馆实践与研究的焦点领域,这表明图书馆界对学科化服务的关注度高、期望值大,也反映出主动化、知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共识。然而调研结果显示,学科馆员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科服务在低水平徘徊,实践有待突破和创新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低谷意味着转机,转机需要转型,本文试图从梳理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发展的脉络出发,分析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的现状,从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探索学科化服务创新的方向与管理机制,对于图书馆积极主动变革、实现转型期学科化服务的跨越发展有着建设性意义。

1 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引进学科馆员制度,之后许多高校图书馆相继设立了学科馆员岗位。学科化服务走过的十余年中,虽然学科馆员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不断发展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是一对主要相关的主题,沿着二者关系的变化轨迹,可将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1)单线或并行发展阶段。国内学科馆员制度实施之初,学科馆员多设在参考咨询部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主要工作职责为院系联络、学科咨询和学科培训等,作为学科咨询馆员单线发展;少数图书馆还在采访部门单独设有学科采访馆员(如厦门大学图书馆),负责学科馆藏资源建设,不直接参与一线读者服务,与学科咨询馆员并行发展。在这一阶段,学科馆员从无到有,前者在开创图书馆与院系的沟通渠道、改变传统图书馆被动等待的服务形象、主动推送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方面;后者在改革传统采访工作按文献类型组织、强化学科文献知识内容遴选、推进馆藏建设学科化与专业化方面,分别取得了开拓性进展,也分别锻炼了一支能力出色的学科馆员队伍。然而,在业务实践中,学科咨询馆员不负责资源建设,而学科采访馆员不参与读者服务,两类角色独自发展、没有实质性关联,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基本处于割裂状态,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用户需求水平的提高,二者脱节的管理方式成为学科化服务深化的制约因素。

(2)交叉发展阶段。近几年为了优化学科资源建设、深化学科服务,一些图书馆积极尝试学科咨询馆员参与部分文献类型的馆藏建设,或者学科采访馆员参与读者服务的新举措。两类职责的部分交叉,对于改善院系联络成效、促进与用户的供需契合,以及提升学科馆员业务能力、增强学科馆员话语权均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图书馆缺乏业务流程的整合重组和配套制度跟进,只是将两类工作职责简单累加,学科馆员的时间精力缺乏应有的保障,加之相关职能部门协同不足,“交叉模式”取得短期成效之后显现出弊端,“参与”流于形式,或者“参与”程度不到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两类职责互相牵扯,顾此失彼,无法获得持续效应,统筹和协调的问题与矛盾凸显,学科化服务难以整体有效推进。

(3)一体化发展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的困扰,总体上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少数图书馆开始步入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道路,都亟待向新的阶段跨越转型。从美国实践来看,20世纪中期以后,其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的首要职责是负责某学科的馆藏建设,其次是该学科相关的联络、咨询、辅导服务嘲,这种按学科组织的在资源建设基础上向促进资源利用及深层次服务拓展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延续至今。那么,对于现阶段的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发展瓶颈在哪里,创新突破口又在何方呢?

2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变革方向

2.1 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看,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为了加强面向学科用户的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保障。当我们从学科化服务的视角,重新全面审视图书馆业务流程,发现虽然学科化服务是关联全馆业务部门的工作,但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信息服务相当于学科资源的“输入”(采选)、“输出”(推广与服务)过程,是学科化最密切相关的两个环节,而系统、编目、流通等均属于学科化服务的基础支撑环节。因此,抓住了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两者的关系,也就抓住了学科馆员制度发展定位的主要矛盾和学科化服务机制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实践证明,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可谓学科馆员制度的一体两翼,不可分割,学科资源建设是开展学科服务的基础,学科服务反过来又推动着学科资源建设的发展,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相辅相成。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两项业务有着共同的基础要求和目标归宿,都需要联络学科用户、熟悉学科资源和用户的特点与状况,最终促进学科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因此,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保障两部分业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和统筹协调,加以相关协同支撑机制为辅助,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整体学科化服务能力,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方向。

2.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现状和瓶颈

目前国内研究者基本认同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是学科馆员职责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CRIO模式等,也有学者突出强调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的核心职责和学科馆员制度能否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中,却存在重学科服务、轻学科资源建设;重服务方式探索、轻管理机制创新的倾向。面对长期以来由采访部门独立按文献类型组织馆藏建设工作的历史现实,多数图书馆存在对资源建设学科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资源建设学科化的改革力度过小、学科馆员在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主导者而仅限于院系意见传递者或参与者的问题,其结果是学科馆员在学科资源建设中的价值难以真正体现,致使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无法得到有效贯通与融和发展,这已成为学科化服务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可见,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的优化关键在于加强资源建设的学科化实践探索,学科化服务创新的突破点要放在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统筹研究及其可行性管理机制设计上。

2.3 一体化发展的变革方向

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变革旨在通过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改变原来导致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两部分业务内容相对独立脱节的旧机制,建立以学科馆员为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主导责任的统一主体,以图书馆各职能部门为人员、资源与技术的提供基地和协同平台的学科化服务整体集成机制。其路径是依托现有的相关职能部门(资

源建设、参考咨询、学科分馆等)进行学科化改造、业务流程重组和权责再分配,实现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学科化整合和一体化贯通。

(1)确立学科馆员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主导责任,使其成为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业务内容整合的实践主体。对于每个学科单元而言,主体可以是学科馆员个体,也可以是学科馆员小组。学科馆员成为学科资源建设规划、需求调研、采选、评价、整合、维护和推广的主导者,并以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这一最受师生关注、最易引起共鸣的业务环节为切入点,与学科院系建立长效的联络拓展服务机制,积极有效地融入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实践。

(2)以资源建设学科化改革为突破口。对馆藏建设部门进行学科化改造,将按文献类型由采访人员组织文献采访的工作流程,重组为按学科由具有较强学科知识背景和文献采选能力的新型专业学科馆员主导馆藏与服务的发展,同时,馆藏发展不再局限于专门的业务部门。改革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学科馆藏内容采选主导权从采访人员到学科馆员的有效转移,并且建立起学科馆员之间及其与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之间的协作关系。

(3)构建有利于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学习型网络组织。学科化服务目标的实现需要紧密围绕学科院系的资源与服务需求,建立以学科馆员团队为执行主体、以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为辅助的协同运作的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围绕计算机网络构建基于知识联网和团队动态协作的学习型网络组织。

3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

美国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职责贯穿对口学科从资源建设到利用的全过程,属于典型的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然而其学科馆员设置众多、细分学科、虚拟化管理的机制不能照搬到我国多数图书馆。如何在中国国情、不同馆情下实现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的有效管理,是学科馆员制度设计的关键。下文拟在剖析学科馆员类型划分和人员组织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一体化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3.1 学科馆员的类型划分和人员组织

在一体化发展模式下,融合学科咨询馆员和学科采访馆员工作职责的新型一体化学科馆员在学科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进一步区分和细化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构建学科馆员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我们主张根据参与学科资源建设的方式差异,将学科馆员划分为综合型学科馆员与服务型学科馆员两种类型。前者侧重对口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筹责任,除负责对口学科服务外,还独立负责或分工负责学科文献采选工作(或直接担当学科采访馆员),是学科馆藏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及文献采选的具体操作者;后者侧重学科服务责任,主要承担学科服务和资源建设联络人角色,通过与综合型学科馆员合作组成学科工作团队的方式共同担负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统筹、规划和主导责任。前者以专职为主,部门分布较为集中;后者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部门分布较为分散。

区分综合型与服务型学科馆员有利于保障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一体化成效,提高学科资源建设质量,又有助于扩大学科馆员队伍,全面覆盖并逐步细分院系专业,形成学科联络与服务的规模效应,推动学科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还便于针对不同类型学科馆员制定合理的绩效标准、考核及激励方法,形成工作与激励的良性循环。

在学科馆员组织上,对于仍处于学科馆员制度探索阶段的国内大学图书馆,学科人才储备往往不够充足,宜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遵循学科馆员设置按学科、联络分院系的原则,采取粗分学科领域组建学科工作团队的模式。学科划分因馆而异,可粗可细,前提是要便于图书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灵活设置学科馆员和优化组配学科工作团队,开展学科文献采选和服务工作;联络分院系则明确对口联络院系的学科馆员为主要责任人,便于院系与学科馆员进行点对点的经常性联络。当人才储备充足时,可进一步考虑细分学科领域的组织模式,为学科馆员集中精力和时间专深于某一学科领域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创造条件。

3.2 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网络组织构建可分为虚拟型和实虚结合型两种组织形式。

虚拟型网络组织较适合学科馆员制度历史悠久、处于成熟期的图书馆,主馆和专业分馆均可承担学科资源建设任务,学科馆员分散在不同部门,归所属部门分散管理,由协调员负责各项业务协调。同时,安排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兼职学科馆员或作为某项学科服务的主要责任人,促使相关职能部门重视、支持和客观评价学科馆员工作,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协同效应,保证学科化服务顺利开展。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设置6名协调员协调来自10个总分馆的69位学科馆员开展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全部学科馆员中,部门主管、分馆馆长、副馆长等大小主管共有35位,约占总人数的一半。

对于国内学科馆员制度仍处于成长期、探索期且馆藏发展任务仍由专门业务部门负责的多数图书馆,适宜发展执行力较强的实虚结合型网络组织,对学科馆员实行岗位管理和职责管理相结合。如图1所示,在组织结构上:

(1)综合型学科馆员:以经学科化改造后的采访部门,或者融合采访部门和参考部门组建新的学科化馆藏发展部门,作为资源建设的组织主体,集中多数的综合型学科馆员并进行岗位管理,统筹安排全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同时,吸纳参考咨询、特藏建设和专业分馆等部门的综合型学科馆员参与,建立与采访业务助理的协作关系,强化学科资源建设的组织以及一体化管理的效果。

(2)服务型与综合型学科馆员组合形成学科工作团队:服务型学科馆员主要来自参考部门、学科分馆和流通阅览等部门,以职责管理为主。对于某一学科院系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可由一名或几名综合型学科馆员负责,或者由两类学科馆员组合成学科工作团队负责。例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实施了学科采访馆员和学科咨询馆员融合发展的改革,馆藏建设以采访部综合型学科馆员为主,并组建了经济管理和生化医学两个学科工作团队,在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一体化发展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作为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主力军的学科馆员团队,紧紧围绕学科院系服务而组建。学科馆员隶属于各个职能部门,归所属部门管理,由学科馆员协调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工作。各职能部门(包括采编、技术、流通等)以及常规业务团队(包括一般性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教学培训、科技查新等)整体作为提供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的学科服务支撑队伍,与学科馆员团队协同运作。

4 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探索

4.1 集中统筹协调与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

实行学科馆员协调小组集中统筹与职能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科馆员协调小组成员主要由分管资源建设、参考咨询、学科分馆的馆长,以及由学科馆员兼任的负责馆藏发展、参考咨询、教学培训、系统

技术等项目协调的协调员组成,总体规划学科馆员团队的工作内容、业务进度、服务拓展与创新,协调促进全馆学科服务支撑队伍协同运作。协调小组明确不同学科馆员担负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的内容和职责范围,并协助职能部门落实每个学科馆员的工作岗位职责及其投入学科化服务工作的时间比例,确保权责一致和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以达到预期的学科化服务效果。职能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评价,并结合协调小组的评价意见,对学科馆员进行综合考核。协调小组与学科馆员联席会议是学科服务举措和资源建设等重要事项的议事机构,形成的决策建议报馆相关专业委员会最终审核批准。

4.2 采取行为目标导向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估激励机制

行为目标导向管理旨在建立以对学科馆员行为引导为目的的机制,强调管理的总体目标导向,重视学科馆员的参与和自我控制,依靠团队合作完成学科服务任务。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参与探讨和制定学科化服务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并通过比较实际绩效和预期目标的差距来进行自我改善;鼓励学科馆员积极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创新行为,将各种经验、技术和成果保存并内化于组织的知识库中。然而,要把鼓励转化为实际成效,首先要面对学科馆员的知识性工作投入与工作业绩如何评价、测量和激励的管理难题。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学科服务工作统计系统,由学科馆员详细记录自己从事的主要知识性工作,如院系访谈、信息推送、资源采选、学科服务平台内容维护、授课与备课、讲座开展、专题咨询和学科情报分析等,按实际投入小时数转为量化测评,并结合实际成效进行评价。职能部门在全面收集学科馆员绩效信息和协调小组评价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科馆员承担的学科化职责和部门业务职责的双重绩效进行综合考核和激励。绩效评价还要充分考虑来自院系用户的满意度评议。在图书馆层面上,还应根据学科馆员工作团队的表现,建立项目完成奖励制度,激励学科馆员团队积极接受新任务,把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个人成就感的满足结合在一起。

4.3 强化团队协作,深化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

学科化服务是个协同性很强的全局性工作,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强化学科馆员团队及其与学科服务支撑队伍的协同运作,统筹、协调和合理解决学科馆员的精力、动力和能力三大问题,切实发挥其学科化服务主体作用。通过合理的团队分工保障学科馆,员的时间、精力安排,使角色定位客观可行,而不是一味过高过多要求;通过团队的高效合作、目标共识和有效激励,激活学科馆员的创新动力并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通过团队成员优势互补、智力激荡和培训学习进行能力互补和能力培养。要提高学科馆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引导服务能力,还必须使学科馆员群体能共同分享更多的信息或“完全信息”,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团队会议与横向交流相互学习和达成共识,通过构建功能完善的网络交流与信息集成平台,使团队成员能够方便地获取信息、分享知识与创新思想,逐步形成创新、合作、共赢的组织文化,不断提升学科馆员团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5 结语

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走过十余年,学科化服务实践取得一定成果,面临进一步提升学科化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问题。从早期重视联络、单方面信息服务的学科化或者资源建设的学科化,到二者相互的参与、交叉,再到注重二者的综合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反映了学科化服务实践和理论不断完善的进程。认清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战略方向,合理规划并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发挥学科馆员及其团队在学科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并通过完善一体化管理机制及学科服务支撑平台进行有效保障,才有助于形成整合优势和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学科化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学科建设构筑强有力的学科文献信息与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素清,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图书馆杂志,2010(4):35--37

2 王晓力,国外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图书情报工作,2008(2):20--23

3 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4 胡琳,刘倩,姚乐野,论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一一学科馆员制度反思之一,图书情报工作,2011(5):19--22

5 韩丽风,钟建法,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化的组织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1(15):72--76

6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初步比较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13--16

7 汪莉莉,钟永恒,耶鲁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研究,图书馆杂志,2011(3):76--79

8 王积俭,陈日湘,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设计研究,企业管理,2001(5):6―7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图书馆,厦门,361005

第7篇

1.1突出重点,创建特色,做优专科医院坚持以专病专科特色建设为主线的中医药发展战略,始终以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为重点,以中医科专科建设为主导,促进中医药学科全面发展。通过坚持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治疗和保健相结合,不断拓宽诊疗思路;通过加大专科投入,完善设备配置,提高专科现代化辅助诊断水平;通过自主创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科治疗、护理体系,提升了专科医疗水平。例如,创新推广了治疗糖尿病坏疽的“三期分法”,攻克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易复发的难题,建立了相关病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系统治疗规范,研制了系列专科中药制剂等,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吸引了全国各地患者慕名就医。医院通过建设特色专科,创出了品牌,确立了中医药学科在综合医院中的优势地位。

1.2系统建设,深化功能,全面发展医院在坚持发展专科优势的同时,注重中医药学科的系统建设,鼓励非中医临床科室、康复理疗科和药剂科的中医药研究与应用。目前,非中医临床科室主要通过中医科医师会诊、科室间中西医医师协作、临床科室内及特色中医门诊中医师诊疗的形式,广泛开展中医药临床医疗工作。中医药在肿瘤、肾脏病、感染性疾病、不孕不育、白癜风、骨病及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康复理疗科则通过针灸、推拿、小针刀、熏洗等中医疗法,在疼痛、关节和椎间盘疾病的治疗,以及伤病、瘥后康复上取得很好的疗效。药剂科通过中医药支撑功能建设,不仅设置了有400余种中药饮片和免煎颗粒的中药房、配套的中药煎药室、30万净化级别的中药制剂室,还通过自主研发和科间合作,研制了涉及多专业数十种中药制剂,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并在多次感染性疾病预防中为武警部队做出了贡献。系统建设使中医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不断深入,10年中获军地医疗成果奖7项,进一步提升了医院中医药学科综合水平。

2加强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体会

2.1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加快医院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提武警部队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建设已经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原因一是中医药在保障人类健康,特别是在多次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防控治疗作用凸显,已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重视;二是面对沉重的医疗成本支出、面对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弊端与警示,人们开始反思并已经重新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三是党和国家、军队多次强调加强中医药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上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效、便、廉、验的优势,在医药创新、深化医改中发挥作用,为全民及部队的预防保健和医疗做贡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我们应该提高认识,这样给中医药学科建设有力的支持,才能以学科建设的标准要求(甚至更高的标准)去投入,并认真组织,坚决落实,也才能使中医药学科建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2.2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团队,是中医药学科做大做强的基础一个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在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选拔好带头人至关重要。其一,不仅应具备一般学科带头人的素质,还要有很强的科间协作能力,这样才能促进科间协作和中西医结合,在更广泛的专业范围应用和研究中医药;其二,不仅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高超的中医技能,还要有较好的现代医学功底,这样才能带出一支拥有现代医学理论和技能的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满足现代医疗市场和卫勤保障任务的需求。有了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团队,中医药学科做大做强就有了基础。

2.3正确的发展方向及不懈的开拓创新,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关键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工作,应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优势,全面提高人类健康素质,有效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与现代难治疾病[2],其重点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疗,研究方向不仅要宽泛,更要有专长,要有特色并形成优势。专科主攻方向的选择,要基于客观分析医院现有中医人才的专业特长,取医疗市场所需、现代医学所短、中医药学所长的专业。有了科学的选择,就有了学科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正确方向,而在此道路上,坚持不懈的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建成特色,走出优势,创出品牌,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2.4系统化全面建设,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的支撑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药学,三者相辅相成,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理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在血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优生优育等学科,从预防到治疗,从急性期到恢复期,从一般治疗到危重症抢救,作用凸显。然而中医药学科要实现在综合医院的相应功能,只有得到系统化规范建设,并高标准全面发展,才能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综合医院的优势提供有力支撑,才能使中医药学在保障部队战斗力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下一步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思考

3.1研究方向应更加适应武警部队的任务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军梦,对军队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应该从提高国家特色医疗优势和武警后勤遂行多样化保障能力着眼,充分发挥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治未病”,以及简、便、廉、验的优势,针对武警部队的任务需要,积极推进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技术在部队预防保健、训练伤防治及常见病诊疗中的广泛应用和科学研究,打造我军有别于外军的医疗保障优势,切实提高我们在各种复杂艰苦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

3.2建设内涵应注重中医药学科的标准化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8]14号),体现了国家和部队对中医药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其对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硬件配备、人才培养、规章制度、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标准,对加强部队中医药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执行,按纲施建,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武警综合医院中医药专业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第8篇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的限制,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少、教学实践项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实践环节教学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教师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关键词:

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目标;学科特点

一、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学科相关性较强

景观设计课程的应用性很强,但由于受到自身发展的限制,呈现出与其他学科密切交叉的局面,从而呈现出较强的学科相关性。利用景观设计学的这一特征和优势,高校可以实现校内的教学资源共享,并针对专业特点,对景观设计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结合学院的教学学科优势,将生态学、城市设计等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2.注重应用性

目前,城市公园设计、居住环境、河道景观等的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学的研究范畴。虽然,景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广泛、研究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学科本身发展尚不成熟,且属于一门新型的学科,在市场上的地位尚不牢固。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学与其他发展相对成熟的应用型学科进行交叉,如城乡规划学科、建筑设计学科等。

3.设计理念多元化

景观设计学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特点。这种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学科的关联性与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于对景观的设计理念方面。在景观设计学中,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尊重历史等理念都属于景观设计理念的范畴。因此,在景观设计学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景观设计学的内容与相关的知识进行融合,适应景观设计理念多元化的特点。

二、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少

景观设计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重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但由于高校的教学实践经费有限,导致高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不足。

2.实践教学项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对景观设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重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学生掌握的技能应当符合社会景观设计的发展需要,是最新的实用性技能。但是,目前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往往以理论教学代替了实践技能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却不具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经验。另外,景观设计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艺术才能,但由于受到学生自身素质的限制,学生将记忆转化为工艺品的能力有限。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导致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项目与社会的实践发展需要严重脱节,偏离了高校景观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

景观设计学与绘画等艺术学科具有紧密的联系,需要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由于高校的景观设计教学过度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且在实践环节,教师选择的教学案例等都是陈旧的,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足,难以启发他们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三、景观设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丰富实践内容

多元化与实用性是景观设计学的主要特点,在进行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根据多元化的需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另外,根据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知识相交叉的特点,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对各个类型的景观设计课题有所涉及,尽量涵盖城市设计、河道湿地环境设计等内容。教师也可以在以上多种景观设计课题类型当中选取一两种进行详细的实践研究,让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技巧与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题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及解决其他类型景观设计中的问题,从而让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景观施工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进行实践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感受景观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当中,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发现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同时,在真实的景观设计场地中,学生会对景观设计学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形成景观设计所必须的形象设计思维。在景观设计场地中,也可以通过分组调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在分组调研的初始阶段,学生可以对景观实践场地的地形、环境等内容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补充,如有错误可进行指正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进行相关的实践调研学习,分组调研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调研任务进行分工合作,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调研任务,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以校园假山的景观设计为例,学生需要对景观灯、小品建筑、树木、座椅、小品建筑等内容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植物的季节色彩变化进行分析,以合理设计假山的自然景观。根据校园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标志以及小品建筑的设计等。

3.结合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景观设计学的学科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必须具备综合性、多元化的特点,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平面景观设计以及效果图等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前期的调研实践活动,对景观设计用地以及周边的环境背景等进行综合考虑,随后设计出假山的景观规划图。首先,学生要对场地进行观察,内容包括周边环境、地形、交通、植物分布等,并对以上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做出基地分析图,完成对景观设计的初步构想。以小组的形式对景观设计的构想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每组学生都制定出具体的平面设计方案。随后,对平面设计方案展开综合研究和讨论,其他学生指出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再次,对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随后完成景观分析图、植物配置图、配套设施图等。最后,由小组共同决定,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通过多层次的分组讨论,对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融合了学生多方面的修改意见。在实际景观设计的方案制定中,学生锻炼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项目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

作者:王芳 单位: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参考文献:

第9篇

《中国经济周刊》:绵延千年的国学经典博大精深,但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今天的时代,您是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您的“国学课”内容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范曾:国学只有好、坏的区别,没有新、旧的区别,因为只要是够好的,它就一定会有长期的生命;不好的,自然不会被今天的社会所接受。我讲国学最主要的有几个经典:比如当然要讲的《易经》、《大学》、《中庸》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我想到三部经典,《心经》、《妙法莲华经》和《坛经》;艺术方面,书画是我最为熟悉的内容了,也对比了东西方。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国学非常热,各种国学大师满天飞,很多大学甚至中小学就开始开设国学课,这种“国学热”里是不是应该有些“冷思考”?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范曾:动机肯定是好的,但收效如何我没有调查,所以不能下结论。但是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也是很迫切的是要有经典的课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要有经典的国学课本,因为如果学生,特别是小孩子读了一些盲目的、没有规矩的,或者并不是非常经典的国学读物,并不太好。我其实也在集中力量请一些真正懂国学的人编小学课本、中学课本和大学课本。而且我建议在大学国学课也要计学分,这个比外文还重要,要被提到更重要的地位,要成为主课,和数学同样重要。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国学的方式也很重要,我听说很多人让小孩子背《弟子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事情。现在不是考科举的时代,重点不在于背诵,而是让孩子明白道理和培养兴趣,国学要让儿童喜欢和接受,要研究适合他们的方式,比如带游戏性质的(方式),否则背诵没有丝毫的意义。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中国国学的全球化传播有什么建议吗?

范曾:现在还不是提国学全球化的时候,因为我想国学向国外的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缓慢的过程。我们可以断言,未来20年,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有20亿,但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是30亿,英语无疑还是世界的强势语言,但中国文化确实会引起世界各国人们更多的关注,学中文会和学英文一样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选择。近20年中国做得就很不错,现在全世界已经有孔子学院300多所了。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很多中国的财富阶层和所谓的精英人士很愿意去研究佛教,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你怎么看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