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26:53
导语:在发展路径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引言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危害,其可持续发展进程受到阻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人们居住生态环境,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区经济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内涵概述
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政府加大了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协调。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环境发展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其可持续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林业生产包括森林产品、木材等相关林木资源经营活动。林业生产经营不仅包括对林木的采伐,还包括对林木的保护和更新,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不断地供应给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开展林业生产时,要根据林业生态环境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保证林业生态系统不受到严重破坏,使林业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使林木资源能够持续更新,而不是被无休止的完全开采,使林业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加。
2、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的现状
2.1采育失衡,森林资源锐减
采育失衡是现阶段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林业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林业资源生产管理过程中。当今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该种现象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树木生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树木更新速度。技术性的保护与培育对林业资源长远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育,进一步加重资源匮乏现象。树木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难以满足大量的木材需求,继续进行砍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时间没有形成对林业资源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
2.2林业产权结构模式单一,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林业资源产权范围属于公有制,不属于地方或者具体单位,因此,林业资源经营以及管理方案都是由国家直接下发。但该项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完善的制度对地方进行补贴以及基础设施缺乏都是其重要表现。林业资源管理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资金不足会对林业资源的长远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加大扶持力度,母本上促进林业资源管理与经营。
3、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繁荣的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弘扬生态文明为核心,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全面系统地宣传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生态文化,摈弃落后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森林文化、树文化、花文化,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林业;二是加强生态文化产品建设,围绕森林文化、古树名木,大力开发、挖掘、收集、整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价值的文艺、影视、歌曲、舞蹈、书画等生态文化产品;三是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选择生态教育内容丰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革命纪念林、树木园、植物园、动物园等作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和文化展示建设。划定特定区域,开辟专门的纪念林、纪念树营造基地,组织群众积极营造“友谊林”、“三八林”、“青年林”、“结婚纪念林”、“名人纪念林”等,展现森林的绿色文化、生态文明和人文历史。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林木认养、认领、认建工作。全力抓好各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文化博览园等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在传播生态知识、生态文明教育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面的作用。
3.2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完善
国家应当制定并颁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比如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并开展了重点保护和建设,需要结合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当地群众开发和建设自然保护的积极性。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多种生物展开保护,在保护区内设置不同的监测点、物种养育点,实施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物种,救治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并积极引进促使自然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外来物种,增加保护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科研、生态保护研究等相关行业发展,使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
3.3促进区域化经营的发展
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自然资源环境基础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决定,其实践过程也主要依赖区域复合系统,通过政府、公众与市场的相互协作实现。基于林业部门难以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所有经济、森林发展、生存的问题,需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复合系统中,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并综合调控区域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才可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符的经营途径和经营模式,从而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要取得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与保障生态效益,同时足够地认识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并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市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模式,以推进科技研发并创新林业产品,努力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和融入到林业发展整个过程中,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路径选择; IT倍增律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社会成员在获得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后便考虑社交、知识和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一个企业组织的信息行为除了符合上述信息化的行为定义外,其行为特征发端于组成成员的集体诉求,因此同样遵循这样一个需求规律。即在企业占有一定市场、形成较为稳定的经营环境之后便可望扩大自身影响、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IT)的诞生促进了此类需求的发展,但这个过程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一)信息技术辅人律
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但自身生理机能存在一定的极限,例如听觉和视觉终究达不到“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程度,所以,在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产生极度渴望的需求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发明和发展出来。信息技术产生发展的目的是辅助人类从事各种活动,不管其诞生的形式如何曲折神奇,符合人类的需要是其存在的理由。目前的信息技术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每天产生的“新技术”令人眼花缭乱,但被人类认可、对各类组织有用的信息技术才符合发展规律,才能长久保持并完善。
(二)信息技术拟人律
符合“省力法则”是人类进化的规律和追求,从直立行走到语言产生再到思维器官的发展,无不体现了每一进化过程的“出力最小”的输出结果。再考察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同样表现为:延长和扩展人类各种信息器官的功能和“势力范围”来实现其“辅人作用”,该发展过程的逻辑流程与人类进化非常吻合,表现出高度的“拟人律”。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从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的融合趋势,或者人类操作器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均体现了“技术拟合人类”、“处理仿生大脑”的进化趋势。
(三)信息技术共生律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力来看是“辅人的”,从发展过程来看是“拟人的”,从发展的结果来看则是“共生的”。即,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运行等行为和过程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可以捕捉人类的格式化需求,在“辅人”和“拟人”的基础上,更多地模拟人类的行为和过程,甚至参与人的判断和思考。目前,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的应用,可以看作共生规律的具体表现,因此研究组织行为的特征和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左右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信息技术倍增律
人类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在一种理性思维支配下开展的,狂热的技术背后往往是“成本效益”原则在发挥基础筛选作用。IT的倍增律即反映了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资源与提供效能的巨大优势,其中“摩尔定律”、“迈特卡夫定律”恰当地抓住了这一发展实质,认为未来的人类活动可以借助IT手段,实现多数行为的“零成本”。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倍增定律内在的革命性力量,会在各类组织各类信息化行为中得到体现,同时对人类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产生启发和制约力。
上述发展规律可以借助信息化投资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和信息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图来表示,本文暂称之为IPP模型,其含义和结构如图1所示。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对会计信息化的启示
无论从1494年巴却里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还是亨特里克森及利特尔顿的《会计学原理》(1963),均发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即计算技术是会计发展的基础,但技术的应用关键是会计活动结果的价值。
从信息技术发展史中体现出的四大定律可以看出,人类活动的自主选择与技术进步的路线图是吻合的,这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没有这个吻合度,人类活动就会走弯路,就会“事倍功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化是组织信息化行为之一,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甚至整个社会信息化工程的一部分,也应该按照“四大定律”的要求进行规划实施。
(一)会计信息化辅人律――以满足核算和管理需求为中心
企业信息化手段的扩展和影响的深入为会计信息化实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据IDC(2009)统计,73%的企业构建了独立的网络运行系统,而大型企业几乎100%全覆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引入、应用和扩展要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动力,包括基础信息核算和辅助决策的增值管理,避免当前不少企业在ERP系统上线或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中追求高投入、高技术含量,而忽视会计的基本功能或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过度关注系统功能的“丰富多彩”,这些做法违背了信息技术发展的“辅人律”。
(二)会计信息化拟人律――辅助高端决策科学化而非低端自动化
模拟人类活动的思维过程,发挥IT优势、规避人类主管的低效和失误是信息技术的比较优势,而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工作的承担者,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和实质。在企业全面网络化和自动化的大背景下,该规律告诉我们,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管理过程和思维角度的拟人化和科学化,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流程和思路能够结合企业目标、市场环境,比较优势和风险点,从而得出非常规性解决方案。目前,多数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的自动化,但这只是达到了辅人律的要求,还需要向决策活动等高端的“思考过程”进化,从而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功能的转换,最终达到知识化会计管理的人类思考过程的仿真目标。
(三)会计信息化共生律――构建管理系统的人机和谐模式
会计活动包括技术属性、政策属性、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等不同的要求尺度,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体现出会计工作的共性和特点,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关系引入到信息化工程的各个环节,即建立一体化的人机共融模式,包括信息技术与会计规则、会计数据、企业目标、管理需求等运行环境和内容的融合,在ERP集成化运行环境下,更要强调人与技术、组织与系统的融合关系,将会计信息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和标准、系统界面和人机交互关系等固化到会计信息化的整个设计和运用过程中。
(四)会计信息化倍增律――克服技术依赖性、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单纯的技术进步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的倍增律反映了信息技术参与生活和管理活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其所发挥的效用是倍增的乘数关系,其倍增周期符合摩尔定律和麦特卡夫准则,即该技术绝对效用的边际变化率是递增的,符合规模效用的规律和要求。目前,会计信息化的初期布局已基本完成,不少企业围绕AIS建立起了覆盖所有部门和业务的信息化平台,引入的信息技术也相当先进,比如建立在高速互联网上的B/S管理系统、包含闪速异地容灾功能的存储技术、具备数据挖掘和在线联机分析(OLAP)功能的智能决策系统等。但企业管理更多的是战略的规划、规则的制订和风险与机会的选择,依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下的组织智慧。因此,技术的倍增律与系统的倍增律要协调布局、协调发展,避免凌驾于组织控制之上的技术依赖性倾向给管理带来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的路径选择
依据信息技术的演进规律,可以折射出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可行路径。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提出AIS构建和发展的路径选择的几点建议,以便在与企业管理信息化平台融合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会计信息化从组织内部走向外部融合
传统财务会计一般强调企业内部的核算管理,但在拟人率和共生率的规律指导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必须走出企业组织边界,将组织内外的信息充分共享融合,借助广域网和宽带技术,将社会信息、市场信息、供应商和分销商信息等作为管理和应用对象,像管理决策的思维过程那样考虑信息,才能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效果。
(二)会计信息化从再造会计核算和融合专业判断开始
会计流程是管理流程的一个片断,虽然相对独立,可单独操作,但这种属性和规律越发模糊。在信息技术代替人工处理流程的信息化环境下,必须将会计信息整合到企业流程中去,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体现会计的特色和共性。该流程的再造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将会计事项的确认环节前置到经济业务运营管理子系统之中;二是将会计核算和处理流程与企业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处理一道整合为自动化过程,但该处理的逻辑算法和约束规则必须符合会计规范;三是会计决策等高端管理活动应尽量淡化“会计角色”充实“管理属性”,尤其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等关键问题的定夺与监管。同时,会计专业判断能力应融合至信息化的过程和交付物,应将其确认过程固化到信息处理过程之中,克服人为判断的瓶颈和风险点,将内部控制的思想与流程处理思想一致化。
(三)会计信息化强调从“辅人”、“拟人”向“共生”与集成方向发展
技术沿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由“工具性”向“思想性”渗透是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IT首先作为信息加工工具辅助人们处理信息,进而作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企业活动,最后会由技术性和拟人性向彻底影响组织行为发展,形成共享和一体化的信息化格局。早期的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辅人律的体现,目前的会计信息化无论从组织渗透性还是决策依赖性等属性上考虑均可以划归为信息技术拟人律的应用,但信息化绝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终极,向组织共生和大系统集成是IT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会计向组织融合,走向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岳建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015年奋斗总体目标:X镇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揽,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先目标”、“三大工程”的总要求,立足于“富农、靓镇、强工、活商”工作思路,突出招商引资和美丽乡村建设两大重点,加快项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关注百姓福祉,立足生态文明,加强自身建设,为建成“产业大镇、集贸强镇、生态重镇、和谐古镇”而奋斗。
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开放型经济工作,增强工业经济竞争力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坚持对外招商与对内招商并重,招商引资与引进技术、管理、智力齐抓,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实行定位招商、上门招商,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继续保持对外招商的强大攻势。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与X县产业发展相近区域内的一些意向性企业项目,做好跟踪洽谈,力争签约落户。二是优化招商环境。积极主动为客商及企业排忧解难,依法保护投资商的合法利益,协助处理企业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5年,要力促环球新材料二期建成投产。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协调服务,积极帮扶落户镇域内的温氏总部、永泰大米加工、吉兴银丝米粉、忆美家家俱、高华太阳能,确保企业生产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按照“五美”新农村和“八不八多”的要求,注重村庄整治的协调、文化元素的融入、富民产业的支撑、规章制度的建立,集中整合资源和资金,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特色鲜明的示范新农村。2015年,以吉福路沿线村庄为重点,突出枫墅下中心村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有“点”有线。扶贫攻坚方面:扎实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再有针对性地采取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和保障扶贫“六大扶贫工程”,加速推进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百姓致富工程。农业产业化方面: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的后续工作,让地确权、人定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重点培植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正邦养鸡、X黄牛、温式养猪、鹌鹑养殖等几大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力扶持温氏种猪场、温氏饲料厂、牛圩育肥场开工投产见效。
(三)突出城镇化优先战略,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是按“成熟一块改造一块”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老圩镇的旧房改造,2015年要完成臭水塘安置小区全面建设并稳妥地安置好拆迁户入住。二是进一步完善圩镇功能,要完成垃圾压缩站建设并力争启动万人千吨自来水项目开工,启动固桐路旁市场建设。突出圩镇卫生环境的整治,加大环卫设施的配套投入,开展“清洁圩镇、美化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力争“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广告归栏、车辆归点”,营造一个清洁、优美、文明的新集镇。
一、“十一五”发展基本估价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面对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区划调整的特殊时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融城强县”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工业兴县、城乡统筹”发展方针,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了望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判断,“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可望全面或超额完成,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竞争实力大幅攀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30亿元(预计数,下同),是的2.8倍,年均增长16.2%,超过规划目标1.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21亿元,是的4.1倍,年均增长31%,超过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快速攀升,由的第170位跃升到的第92位,成功实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宏伟目标。
2、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90亿元,是的4.6倍,年均增长32.6%,超过规划目标9.6个百分点,形成了以食品医药、有色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在“工业兴县、园区兴工”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7:69.5:21.8,其中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9.2和4.2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农业基础夯实巩固,综合效益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达38亿元,年均增长7.5%,超过规划目标1.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30多亿元,改善了大批农业水利设施,改造了一批基本农田,建立了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基础夯实巩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集体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引进了一批大中型农业项目,特种水产养殖和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性、带动性作用逐步显现,农业综合效益稳步提高。
4、投资规模持续加大,发展优势明显提升。,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30亿元,是的4.5倍,年均增长34.9%,超过规划目标23.9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在投资的带动下,全县形成了以雷锋大道、金星大道、长湘公路、金洲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等融城主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城镇规模持续扩张,县城品位不断提升;水利基础夯实巩固,防洪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质量大为改善;邮电通讯、给排水等其他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再加上京珠西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石长铁路等重点工程的启动建设,我县的发展优势明显提升。
5、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随着大批产业项目的引进投产,发展类型正在由投资拉动型向产业支撑型转变;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注重科技进步,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尤其是区域发展实现了由“融城”到“建城”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县经开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大规模投入建设,长沙电厂、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亚华乳业、澳优乳品、雪津啤酒和中航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等大中型工业项目成功落户或建成投产,和记黄埔、恒大名都、联城国际、深圳南山等房地产项目相继开发建设,我县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6、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40元,年均增长14.1%和18.3%,分别超过规划目标3.1和6.3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是的2倍,年均增长15.4%,超过规划目标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现代消费品大量进入普通家庭,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计生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二)发展经验
综观“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六个成功经验:一是始终坚持融城强县,统领全县发展;二是始终坚持工业兴县,突出
发展工业经济,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始终坚持项目带动,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大力度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四是始终坚持借力发展,狠抓招商引资,不断借智借脑,借外力助推经济发展;五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六是始终坚环境优先,把环境转化为生产力、竞争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三)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不够大,主导产业不够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第三产业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市化进程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十二五”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时期将整体处于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型与调整的压力持续加大,我们面临以大调整、大变革促进大发展的宏观环境。一是宏观经济发展转型调整。全球产业、金融、贸易等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培育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焦点。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的发展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最为紧迫的任务,国家将致力于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速。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以城市圈、城市群、经济区等形式,突破城际边界,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优化配置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将成为支撑我国“第二道经济发展长城”建设的战略支点之一。三是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加快。“十二五”时期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关键期,两型社会建设范围将由起步区向核心区拓展,试验内容将从基础设施与产业工程向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迈进,望城开始站在更高、更新的位置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将成为支撑省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建设现代生态新城的新亮点。四是长沙迈开城市国际化步伐。随着长沙国际化城市建设战略的实施,“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战略的布局,长沙中心城市的作用更加突显,将为望城新区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十二五”所处的阶段特征
“十二五”期间,望城发展将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以转型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转型将以县域向城区的区域空间与发展模式转型为核心,包括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等多维度的立体转型。综合考虑各因素,“十二五”时期,望城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处于工业化中期,进入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端化发展、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的新阶段;二是处于城市化“黄金发展期”,进入新型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同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进入以沿江开发为主攻方向的滨江时代,望城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格局将基本形成;三是两型社会建设提速,进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四是社会发展转型加快,社会矛盾多元演化,公共产品和需求明显扩大,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受关注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全面进入发展型阶段。
(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动力
受经济外向度低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望城的发展动力依然主要靠投资和消费的双驱动,但发展方式将转变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发展的轨道上,发展区域将转向到新区建设和“一江两岸”、互动发展、统筹协调的发展路子上。总的来说,望城加快发展具备诸多动力: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驱动,将为望城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迎来“黄金期”;二是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双推进,将为望城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新空间;三是滨江时代和高铁时代双叠加,将进一步放大望城的区位优势,更加有利于望城生态优势的发挥;四是新区建设和园区发展双融合,将为望城“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五是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双战略,将为望城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区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十二五”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是发展理念需进一步创新。进入城区建设的崭新阶段,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切实转变县域经济发展观念,大力提高城市经济认识,以全球视野、“两型”理念、都市标准,高起点、大手笔推进新区建设,精心打造大河西乃至省会的新地标。二是发展方式需进一步转变。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同步快速推进;要转变发展模式,协同推进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要转变发展形式,注重提高发展质量,突出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两型发展。三是发展机制需进一步突破。要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只要是有利于建立两型社会的体制机制,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有利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管理制度,就要大胆试验,率先突破。四是第三产业需大幅度提升。人气不旺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根本原因,必须打通进出通道和过江通道,以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人气;必须构筑江湖美景、田园风光和山水洲城,以宜居环境来凝聚人气;必须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以三产发展来提升人气,促进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提升。
三、“十二五”发展总体构想
(一)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建设新城、强工兴园、城乡一体”发展方针,不断优化“一核、两带、三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打造滨水新城区、建设幸福新望城”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谋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的精神满足与社会进步同步,让人民群众劳动得更加体面,生活得更有尊严。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不断完善创新主体动力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体制。依托省会长沙丰富的科教资源,突出抓好创新体系建设、平台打造和人才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形成科教竞争优势。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创新创造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社会体制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转型,加快建设创新型望城。
——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调结构”作为“转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由不合理不协调向统筹协调转变。妥善处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各层面、各环节、各领域之间的关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坚持“两型”引领。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望城的生态环境,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把“两型”理念贯彻到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把不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作为抓发展、上项目的底线,降低资源消
耗,减少污染排放,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绿色发展之路。(三)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望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两型建设、基础设施、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六大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适当考虑物价因素,2015年达6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4:40,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1%,2015年达8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2015年达130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10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2015年达100亿元以上。
——城市建设大跨越。全面推进新区开发,力争到2015年形成3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到2020年形成5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把新区建设成具有文化品位、时尚气息、风貌独特的现代生态城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至2015年建城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55%以上,形成以新区为龙头、以重点镇和特色镇为节点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构建定位明确、产业联动、设施健全的城乡互动发展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两型建设大跨越。资源节约充分体现。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实现静态削减18%,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控制在0.7吨标准煤/万元、140立方米/万元以内。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强,!化生态控制功能,合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切实保护湿地、绿地、林地,到201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3%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60%以上,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基础设施大跨越。加快建设铁路轻轨、快速干道、过江通道、港口码头,构建铁路交通,拓展城际交通,完善内部交通,提升水路交通,形成陆路畅通无阻、水道充分利用、网络化、大容量的综合交通体系,全方位缩短对内对外时空距离。实施通畅工程、品质工程、安居工程和文明工程,建设具有国际水准、时代气息、代表望城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水、电、路、燃气、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商业、文体、休闲等市政设施,显著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社会建设大跨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推进科技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健全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人民生活大跨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5年达40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达24000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9和45平方米,基本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为目标,完善设施配套,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四)空间布局
1、总体布局
立足现有基础,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一核”,开发“两带”,打造“三区”,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突出“一核”,即打造核心新城区,重点建设新区起步区,大力发展综合商务、文化创意、现代金融、星级酒店、滨水房产,打造城市综合体和总部经济;改造提升县城区域,向东拓展至湘江西岸,打造以斑马湖为“绿心”的城市景观,构建功能完备的城市商圈;着力建设物流枢纽城,打造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和现代新型生产力服务中心,构建“品”字型组团式城市建设与发展格局。开发“两带”,即开发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和金洲大道新农村示范带。湘江生态经济带以潇湘大道和湘江大道北延为契机,加快湘江两岸自然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岸线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金洲大道新农村示范带以金洲大道沿线的秀美风光为依托,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等,使之成为展示湖南农村风貌的新名片。打造“三区”,即打造特色鲜明而又紧密联系的高星经济区、河东经济区、大众垸经济区。高星经济区以望城经开区为依托,发展有色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加工等新型工业和与之配套的生产生活业。河东经济区以长湘公路和湘江大道为依托,以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园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仓储物流和能源产业。大众垸经济区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以高乔大道为轴线,加快推进百里水产走廊建设,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区向都市生活配套区的转变。
2、城镇布局
结合长沙市总体规划,按照“一江两岸、一核多点、西主东强、南融北通”的思路和“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一核心、多亮点”的空间形态。一核心,即以新区为核心,“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起步区;多亮点,即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工业经济强镇、商贸物流新镇、旅游文化名镇、生态风情小镇,构建开放式、组团化、生态型城镇发展格局,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产业布局
—— 三产业布局。商贸物流业,重点在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加快以斑马湖、月亮岛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建设,建设大河西物流枢纽城;房地产业,重点在湘江两岸、城区部分和风景秀美的山体旁建设精品楼盘,打造高端生态居住区;文化创意业,重点开发“一江两岸三镇四岛”;现代金融业,重点在新区建设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大力引进商业银行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在新区布点;同时,在新区打造城市综合体,在黄金建设河西高铁新城,并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和社区
服务业等。—— 二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一区三基地”,即以望城经开区为龙头,开发建设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基地、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等,努力打造重点突出、多点支撑、互动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体系。
—— 一产业布局。重点建设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一园、两带、三基地”。一园,即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两带,即百里名优水产养殖带、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带;三基地,即商品蔬菜种植基地、高档优质稻种植基地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四、“十二五”发展重点与战略举措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建新区、打基础、强产业、谋福祉”四大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生态城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望城”、“开放望城”、“实力望城”和“幸福望城”。
(一)建新区,即大力推进以新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城区建设工程,打造“生态望城”
建设滨水新区。立足“以人为本、两型引领、国际品质、文化提升、江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体现新型城市“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核心思想,以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现念,高标准做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起步区城市设计。创新融资方式和开发模式,建设“四纵五横”骨干道路,同步完善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水生态景观,使湘江风光与现代城市融为一体,实现起步区城区基本建成、核心区骨架基本完善,规划区格局基本成型。同时,打造新区产业支撑。大泽湖起步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总部办公、高端生态住宅、娱乐休闲产业,着力打造长株潭地标性城市综合体。斑马湖起步区大力引进商贸流通、宾馆酒店、金融保险、度假培训等业态,着力打造生态型、高经济附加值的城市商业圈。谷山生态居住区突出生态公园建设,着力打造长沙新的高端生态居住区。
推进城乡一体。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顺应现有的地貌和生态,加快城镇建设,注重提高城镇产业支撑功能,全面提升城镇的要素吸附力、资源转化力和内生增长力,不断提高城镇品位,切实改善城镇环境。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继续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农村危旧房改造,逐步消除农村危旧房;推动中心集镇和农民新村建设,使其成为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村新型社区;彰显地域建筑风格,建设具有望城特色的湖湘新居。
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生态控制功能,合理利用自然山体、水体,切实保护湿地、绿地、林地,形成城市、林业、农田、湿地、流域等五大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加强道路两厢绿化,建设城区公园,增加绿地总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绿化体系。开发谷山、乌山、书堂山、黑麋峰四大森林公园,建设湘江、沩水、八曲河、马桥河四条景观轴,打造斑马湖、大泽湖两大核心景区,美化月亮岛、蔡家洲、香炉洲、冯家洲四大生态绿岛,建成斑马湖湿地景观与生态休闲区、大泽湖城市生态湿地公园、月亮岛美猴王主题公园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休闲之都,形成水网交织、山环水绕的滨水花园之城。
(二)打基础,即大力推进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造“开放望城”
加快开放式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铁路轨道交通,大幅拓展周边城际交通,全面完善同城内部交通,迅速提高水路交通能力,形成陆路畅通无阻、水道充分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协调配合建设好长潭城际铁路、长岳城际铁路、长益常城际铁路、石长铁路复线和地铁5号线,升级改造望城火车站,构建铁路轨道交通。快速推进京珠西线、黄桥大道、潇湘大道北延线建设,规划建设好g319、北横线、湘江大道北延线、芙蓉北大道、先导区连接线等交通干道,拓展周边城际交通。大力建设新区路网、雷锋北大道拓改、星城大道、望城大道等内部交通,规划建设丁白大桥、香炉洲隧道等过江通道,实现东西互动发展,并完善与京珠西线、黄桥大道等干线公路的互通连接线建设,连通城际城内主干道,完善同城内部交通;规划建设铜官、靖港、游艇码头等港口码头,升级改造望城码头,打造湘江黄金水道,提高水路交通能力。
打造开放式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抓住长潭、长岳、长益常等城际铁路在望城黄金镇交汇,黄金站将成为城际铁路网络的重要枢纽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铁路综合交通枢纽黄金站,建设与之配套的公路网络,整合、梳理城际轻轨、高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把黄金站打造成以高铁为基础,城际轻轨、高速公路、快速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的河西地区综合型交通枢纽门户。同时,适应“跨江发展、沿江建设”的要求,逐步建设完善“一江两岸”防洪景观工程,加快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把望城建设成为大河西地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构筑开放式发展格局。一方面,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提升招商引资质量,积极采取产业链招商、增资扩股等引资方式,围绕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结构升级等,重点引进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符合“两型”要求的项目,重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品牌和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提高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代表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江河湖泊治理为代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望城自来水厂改扩建为代表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以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为代表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代表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以雷锋全民健身中心为代表的群众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电力、通信、燃气、市政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完善配套,提高区域开放层次。
(三)强产业,即大力推进以“两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打造“实力望城”
明晰产业定位。按照产业发展高端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形态两型化、三次产业融合化的要求,选准产业主攻方向,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做强工业:突出壮大有色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陶瓷、石材、砂石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部食品加工中心、长株潭城市群能源供应中心、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把望城建设成为长沙重要的工业增长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业、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产业,将望城打造成区域性物流中心、生态型生活
居住区、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金融后援服务中心。做精农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将望城建设成都市生活配套区。壮大产业规模。一是打造大园区。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原则,做大做强望城经开区,形成千亿元规模,打造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丁字物流基地、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等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专业化、特色化新兴园区。二是发展大产业。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引导产业集聚,大幅提高有色新材料、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集群度,注重培育与大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百亿级产业,将有色新材料打造成500亿元产业集群,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打造成200亿元产业集群。三是培育大企业。规模企业达到500家,其中亿元企业60家,10亿元企业20家,50亿元企业5家,100亿元企业3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四是建设大项目。继续加强招商引资选资,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进投资额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快湾田实业、航天磁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5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五要实现大调整。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陶瓷、石材、湘粉、砂石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一批具有望城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放光彩,振兴内生经济。
培育产业竞争力。依托省会长沙丰富的科教资源,引导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重点攻关,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力争到2015年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5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5%以上。
(四)谋福祉,即大力推进以社会事业为核心的民生工程,打造“幸福望城”
实施人才兴业工程。以高层次人才和新城区建设紧缺急需人才为重点,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大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精心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培养一批产业领军型、经营管理型、农村实用型和行政管理型高素质人才,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理顺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把望城打造成为长沙的人才高地;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能力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事人才工作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进一步扩大劳动就业。面向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制度,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创业富民工程,支持劳动者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教育助学制度、城市住房廉租等“五大社会救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现实生活问题。鼓励民间资本兴办“优抚”、“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五大社会福利”,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增强公共保障能力;加强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机会公平原则,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教师均衡配置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政府办园力度,加快普及学前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拓宽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鼓励、支持、规范民办教育,提高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和教育社会贡献水平。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实现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便利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强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应用,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建设完善群众性文体设施,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继续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建设敬老院,关心青少年,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广电、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1 引言
在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应用过程中,路径规划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算法,路径规划要求机器人可以自己判定障碍物,以便自主决定路径,能够避开障碍物,自主路径规划可以自动的要求移动机器人能够安全实现智能化移动的标志,通常而言,机器人选择的路径包括很多个,因此,在路径最短、使用时间最短、消耗的能量最少等预定的准则下,能够选择一条最优化的路径,成为许多计算机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2 背景知识
神经网络模拟生物进化思维,具有独特的结构神经元反馈机制,其具有分布式信息存储、自适应学习、并行计算和容错能力较强的特点,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信息处理方法,在自动化控制、组合优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大规模网络数据分析和态势预测中,神经网络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分类学习模型,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优化每一层的神经元和神经元连接的每一个节点。1993年,Banta等将神经网络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morcaso等人构建利用一个能够实现自组织的神经网络实现机器人导航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传感器训练网络,取得更好的发展,确定系统的最佳路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可以分为:
2.1 前向网络
网络中各个神经元接受前一级的输入,并输出到下一级,网络中没有反馈,可以用一个有向无环路图表示。这种网络实现信号从输入空间到输出空间的变换,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来自于简单非线性函数的多次复合。网络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反传网络是一种典型的前向网络。
2.2 反馈网络
网络内神经元间有反馈,可以用一个无向的完备图表示。这种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是状态的变换,可以用动力学系统理论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与联想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Hopfield网络、波耳兹曼机均属于这种类型。
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神经网络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思路是: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能够描述机器人移动环境的各种约束,计算碰撞函数,该算法能够将迭代路径点集作为碰撞能量函数和距离函数的和当做算法需要优化的目标函数,通过求解优化函数,能够确定点集,实现路径最优规划。神经网络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的算法如下:
(1)神将网络算法能够初始化神经网络中的所有神经元为零,确定目标点位置的神经元活性值,并且能够神经网络每层的神经元连接将神经元的值传播到出发点;
(2)动态优化神经网络,根据神经网络的目标节点和障碍物的具置信息,在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中的映射中产生神经元的外部输入;
(3)确定目标值附件的神经元活性值,并且使用局部侧的各个神经元之间,连接整个神经网络,并且在各个神经元中进行传播。
(4)利用爬山法搜索当前邻域内活性值最大的神经元,如果邻域内的神经元活性值都不大于当前神经元的活性值,则机器人保持在原处不动;否则下一个位置的神经元为邻域内具有最大活性值的神经元。
(5)如果机器人到达目标点则路径规划过程结束,否则转步骤(2)。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展望
未来时间内,人工神经在机器人路径规划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与信息论相融合,确定神经网络的最优化化目标解
在神经网络应用过程中,由于经验值较为难以确定,因此在神经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将神经网络看做是一个贝叶斯网络,根据贝叶斯网络含有的信息熵,确定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以便更好的判断机器人移动的最佳路径。
4.2 与遗传算法想结合,确定全局最优解
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其可以将机器人的移动环境设置为一个二维的环境,障碍物的数目、位置和形状是任意的,路径规划可以由二维工作空间一系列的基本点构成,神经网络决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规则,利用相关的神经元的传感器作用获未知环境的情况,将障碍信息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息,使用遗传算法完成神经网络的权值训练,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作用力,实现一个可以在未知环境中进行的机器人运动路径规划。
4.3 与蚁群算法相结合,降低搜索空间,提高路径规划准确性
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搜索准确性和提高效率,可以将蚁群算法与神经网络相互结合,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采用栅格法对机器人工作环境进行建模,然后将机器人出发点作为蚁巢位置,路径规划最终目标点作为蚁群食物源,通过蚂蚁间相互协作找到一条避开障碍物的最优机器人移动路径。
5 结语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路径规划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得到了许多的应用和发展,其在导航过程中,也引入了许多先进的算法,比如神经网络,更加优化了移动的路径。未来时间内,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改进,可以引入遗传算法、信息论、蚁群算法等,将这些算法优势结合,将会是路径规划更加准确和精确。
参考文献
[1]朱大奇,颜明重,滕蓉.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综述[J].控制与决策,2010,25(7): 961-967.
[2]刘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6): 227-230.
[3]熊开封,张华.基于改进型 FNN 的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路径规划[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22): 1-4.
[4]柳长安,鄢小虎,刘春阳.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方法[J].电子学报,2011,39(5).
[5]范浩锋,刘俊.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红外目标识别技术[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41(4): 559-560.
[关键词]聚类;城市速递;服务单元;车辆路径问题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45-02
1 引 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速递业务量急剧增大,如何针对速递货运问题建立高效的车辆路径规划模型,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1-2]。传统的车辆路径问题建模直接针对客户地理位置进行车辆路径的优化,更多的是考虑了各种优化算法的性能,而没有考虑到速递业客户服务的本地化、社区化在速递运送中的作用[3]。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城市速递车辆路径的规划和传统的车辆路径规划面临的环境有所不同。在城市速递服务中,由于区域规划、定位的不同,客户在整个区域内并不呈现随机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出聚簇状分布的特征,例如学校、居民社区、写字楼等均是潜在的客户密集分布区域,如图1所示。因此,在城市社区速递路径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密集客户区域进行聚类以构建服务单元,基于服务单元进行城市速递路径的优化与投递服务。
Zhong[4]等指出,构建速递投送的局部性、本地性,即保持速递员投递路线的相对固定性,使速递员多次进入同一服务单元,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Sungur[5]在进行车辆路径优化时,将局部路径的相似性作为限制条件。
城市速递服务必须综合考虑车辆路径的最优化原则和速递配送的相似性原则。实际上,速递员对地域的熟悉程度有助于速递服务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在速递服务路径规划中考虑到社区或地理位置相似性原则,即尽量让地理位置相似的客户由同一速递员进行服务。
2 城市车辆路径问题客户点聚类
基于上述对城市速递车辆路径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采用聚类的方法首先对密集客户区域进行聚类,以形成服务单元。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基于行政单元划分将速递配送区域进行划分的方式,可以认为是基于聚类的城市速递车辆路径问题的特例,采用这种方式具有简单快捷的优势,但这种方法没有充分的挖掘客户间的地理位置相关性;Christofides[6]将配送区域按照笛卡尔坐标系划分为标准的方形网格;Charikar[7]等采用k-median的方式进行配送区域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从理论的角度,采用了k均值聚类的方式进行区域客户的聚类。
本文在采用k均值算法进行客户点的聚类时,添加了两个额外的限制条件,类内距离R1和类间距离R2,在聚类过程中,可根据限制条件增加或减少聚类中心。类内距离定义为在一个聚类区域(服务单元)内,不同客户距离聚类中心的距离;类间距离定义为不同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客户聚类时,类内距离不应过大,若在一个聚类中,存在客户与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给定阈值,可将该客户独立的组成新的聚类中心,然后更新数据点所属聚类和聚类中心;同样的,当存在两个类间距离(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给定阈值的情形时,可将两个聚类区域进行合并,随后更新聚类区域和聚类中心。
于是,本文的聚类算法在进行完常规的k均值聚类算法后,需要依据上述的两个额外限制条件对产生的聚类中心进行分割和合并,导致聚类中心数目并不固定为k个。类内距离R1和类间距离R2将直接影响到最终聚类的结果,需要在实验中进行合理的设置。
3 基于服务单元的车辆路径问题求解
基于上述的分析,对于城市速递车辆路径问题,我们首先将客户点进行聚集,将整个聚集块作为一个整体的服务单元进行考虑。随后,将服务单元作为虚拟客户点进行车辆路径问题的求解。
考虑到城市速递车辆路径问题的特点,采用了公用的Sololom100数据集来进行车辆路径问题的分析。
首先,我们采用了本文算法对客户点进行了聚类,图2给出了Solomon100数据集客户点、中心点、聚簇中心在二维坐标系空间的直观展示。
其次,我们以上述基于聚类分析得到的服务单元作为虚拟的客户点,进行车辆路径的规划,根据客户点位置和上述的车辆配送路径,图3将其在平面坐标系进行了直观展示。基于上述的路径规划,总的行驶路径为:59.62+95.89+50.80+97.23+64.81+101.88+59.40+127.30+76.07+95.94=828.94。
参考文献:
[1]段宗训.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企业导报,2012,1(3): 94-95.
[2]张如云.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环境和并购趋势分析[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32(1): 77-79.
[3]熊浩,鄢慧丽,周和平.多阶段动态车辆路径问题实时优化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3): 450-453.
[4]H.Zhong,M.Dessouky,D.J.Epstein.Territory planning and vehicle dispatching with driver learning[J].Transportation Science,2007,41(1): 74-89.
[5]I.Sungur,Y.Ren,F.Ordóòez,et al.A Model and Algorithm for the Courier Delivery Problem with Uncertainty[J].Transportation Science,2010,44(2): 193-205.
【关键词】生态绿地;郊野公园;城镇密集区
我国的城市发展发展经历了大规模聚集和有规律地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过程,空间扩散形成更大范围的空间集中,并最终造成连绵网络状的城镇密集区。城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城镇密集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威胁,城市建设突破原有主城区或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呈外拓式扩张和蔓延,造成城市边缘或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自然 山体、水体,包括河道、湿地风景林地等公共性自然风景资源逐步被蚕食及私有化[1]。公众对于贴近自然的户外活动具有较高的需求,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绿色开放空间[2]。遏制城市无序蔓延,郊野公园是边缘区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类型之一[3]。
1.青城山郊野公园的规划实践
郊野公园的选址关系到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因此应优先考虑那些自然生态风景资源有较高价值、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的、具备自然文化美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的地方和区位,青城山郊野公园的规划选址,就有以下优越特点。
(1)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景资源基础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山体、地形地貌和植被优良,具有美学感染力的自然风景,景观特征和地域特色突出。
(2)具有自然生态的主导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边缘区,保留了较多的陡坡山林、河湖溪涧、荒滩湿地等不宜利用的土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维护自然生态的过程和肌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3)具有价值较高人文景观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不但有药王庙等历史建筑之外,还保留不分郊野乡村经长期经济活动形成的自然风景与果园、种植园、农舍村落交错融合的独特景观。
(4)具备较好的可达性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达性强的地带,除自驾车出行方式外,还应有完善的公交线路,方便城市居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
2郊野公园定位
2.1城镇密集区发展需求
通过对成都市城市发展的宏观分析,综合考虑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郊野公园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具备自然文化美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观光游憩、休闲运动和科普教育等活动的作用。
2.2公园功能定位
青城山郊野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镇等周边城镇居民短期户外活动的需求,通过郊野游览、徒步健身、科普教育和部分参与性活动等内容,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和学习自然科普知识的目的,同时提高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主导功能如下:
(1)生态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与水环境,保护地表与地下水资源,调节小气候,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周围地区的地面,减少城市沙尘,并可以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境与栖息地,从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2)游憩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地处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可达性强,适合较长时间的消闲、度假活动,是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可以为人们提供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远足、赏景、野餐、烧烤、露营等游憩活动,是城市居民周末、节假日休闲游憩的首选地区。
(3)科普功能
青城山郊野公园是最佳的自然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的场所。特辟的自然教育和树木研习径,是郊区舒适的小径,沿途设有简介牌,为游人提供各种树木、鸟类等自然生物的简介资料。公园进口处常设的游客中心以各种形式展示郊野公园的历史资源、所在地的乡村习俗、公园附近生态及地理特征、公园内的趣味动植物和特色动植物,用来提高市民对郊野的认识,加深了解郊区自然护理的重要性。
3规划设计
3.1总体布局
郊野公园总体布局必须全面贯彻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游览与生产和服务及生活等诸多方面之问的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地域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郊野公园多种功能需要。
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总体的协调性,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2功能分区
根据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论,规划内容的三元、服务对象三元、基本构思原则三元及操作方法的三元 [4],将青城山郊野公园划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恢复区、郊野游览区、采摘体验区和游客服务中心5个功能区。
(1)生态核心区
针对郊野公园内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北部区域,设置生态核心区。在生态核心区内,可以针对原生自然资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生态体系或具有独特地形、地质意义的区域,设置自然保留区。本区内只允许开展各项自然科学研究、保护、考察工作,并且所有人工设施应确保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较少人为干预。
(2)生态恢复区
将有待保护的特殊动植物之生育、栖息地以及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有待修复的区域划分为生态恢复区,加强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工作。
(3)郊野游览区
将景观资源较好、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划分为郊野游览区,开展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休闲游览活动。郊野游览区内以路径系统为基础,规划适宜的游览方式和活动内容,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以及游客服务设施。
(4)采摘体验区
结合周边农村村落发展,开展果树采集、树下野菜种植、采摘等活动,不但可以体验田园乐趣,还可以起到普及农业知识等教育作用。
(5)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郊野公园的主入口,尽量减少对整体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突出科普展览的功能,介绍郊野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管理处、科普馆、停车场、问讯处、售卖点、厕所及其它休息服务设施。
3.3空间结构
青城山郊野公园设计采用“一底、三心、四轴、五片区”的布局结构,“一底”是指一个绿色基底,“三心”指三个中心;“四轴”指四条主要公园路径;“五片区”指五个主要功能区。
(1)一个绿色基底
规划区域内具有茂密的松柏植被和灌木丛,是弥足珍贵的天然植被资源。规划依托现有植被基底,以自然绿色基底作为整个景区的基调,保护现状地形、地貌和植被,突出景区绿色、生态的总体特点。在自然基底上叠加少量化人工设施,并采取生态化、低碳化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尽可能减少对场地的破坏,优化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2)三个中心
规划区内共设置三处主要景观中心,一处位于公园入口处设置一个主要游客服务中心,主要为入园为游人游览和参加各项活动提供基础服务;以药王庙为核心的庙会活动中心和公园西南处海拔最高处的一把伞景观节点。
(3)四条主要路径
四条路径是指“一纵三横”的公园园路,通过四条路径,将公园的各个景观、功能点有效连接起来,同时提供行进中动态游览的职能。
(4)五个郊野游览片区
五个郊野游览片区分别是庙会活动区、茶园区、草药种植区、采摘体验区和自然风光游览区。
3.4道路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组织
公园共设置三条主要路径与周边道路相接,东侧主路口与环山路相接处设置标志性入口,入口至公园入口为车行道,其余三个相接路口均为步行路口。停车
在公园主要入口的游客中心设置停车场,分设客车停车位5个和小汽车停车位20个,救护专用停车位1个,自行车停放处1个,满足不同抵达方式游人的停车需求。
(2)内部园路设计
郊野公园的园路设计以满足游客充分体验原生态动植物环境、徒步健身和少量参与性活动为目的,结合内部现有的低等级通道,保证其原有的采摘通过职能,并于多处景点、观景点有效的组织结合,形成公园内部的交通系统。
公园内路径分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路径,一级路径宽度2~3米,二级路径宽度1~2米,三级路径宽度0.6~1米,路径走向一般在原有路径的基础的上,对现状道路进行梳理,组成“一纵、三横、多环”的路网结构。
一级路径主要沿基地缓平坡、山脊线走向,行进难度低且路径最短,可供游人快速穿越公园,职能是连接公园内主要景观节点,串联二三级路径,同时在路径连接处结合景观布置主要职能建筑,是郊野公园路网结构的核心骨架。
二级路定位为公园的功能路径;根据功能的不同路径走向的选择采用陡坡、缓坡相结合的方式,每条路径通过赋予不同性质的职能,融入多种参与性的活动,增加郊野公园路径游览的景色的多元性和趣味性。.最北边路径主要以自然景观游览和本地草药科普为主;中间路径以可食用野菜、野果和农家乐为主;最南端路径茶园采摘、品尝和庙会。
三级路径为游览路径,路窄坡陡且距离最长,行进难度较大,穿行于公园内部,连接各个景观细节,充分体验本地植物资源,是路径中郊野性最强、游览趣味最浓的路径。在各个郊野游览区的景观节点处选取部分三级路径,使之具有多样化的游赏功能。在庙会活动区设置道教文化研习径、在茶园区设置茶文化研习径、在草药种植区设置草药研习径、在农家乐体验区设置观光农业研习径,在自然风光游览区设置树木研习径和自然教育径。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家乐径,此路径难度低,可满足一家老少共同活动的需求。
(3)场地设计
青城山公园内场地设计采用“小规模、多布点”的形式,规模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公园原有的自然风貌,布点多则可以满足徒步旅行休息的需求。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场地主要在入口处的公共服务设施周边、药王庙等活动场所、馥铭轩等休闲亭周边。
3.5核心景点详细设计
(1)药王庙
场地现状分析
药王庙位于基地东南部最高处平台上,海拔高度810米,是公园中主要活动的集合地和人流疏散地。汶川地震期间,药王庙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目前正在修建中,修复保持了原来的建筑格局,目前通往药王庙的主要道路只有一条施工使用,因地权关系等原因,修复完善后将不能继续使用。
景观规划措施
因此合理预测人流量,完善岳王庙周边交通,强化与公园内其他区域联系以及公园外联系,是改功能区规划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随着郊野公园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将来每年在此开展的庙会,周边有必要配备一定量的服务设施,设施的风格尺度,参考药王庙的规格和形式,色彩也与建筑、自然环境相协调。
(2)游客中心
现状地形条件分析
游客中心是青城山郊野公园最主要的节点,位于基地东侧入口处,坡度平缓,海拔高度740米,是游客乘车达到后步行进入郊野公园的过渡性节点空间。游客中心内主要设置了科普展览馆,以提供各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概貌及其郊野公园内部及其周边人文景观的内容介绍。同时周边设有分区清晰的停车场,供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分区停靠,合理组织了交通流线。
(3)大门、亭廊
大门设计师青城山郊野公园特色体现的首要因素,因此大门的设计,以体现郊野情绪为主题,以自然简洁为表现手法,以本地石材、木材、竹材为主要建筑材料,集中反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意境。
亭廊的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材料以本地木材为主,既体现与大自然的融合,又易于识别。
(4)景观小品
依据景区的功能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的设置少量景观小品,在小品形态和内容中,应紧扣郊野游览这一主题,体现出户外旅游的内涵与精髓。同时做到简约、现代、自然,强调视觉美感。景观设施采用灰、棕色等彩度较暗的颜色,与自然要素相近,给人以沉稳、安全的感觉,有助于与周围环境协调。
4.思考
4.1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文化是场地的精神文脉,对于体现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景点,予以完善,以维持其标志性的地位。其余景观节点,围绕核心景点布局,形成主次结合、相互呼应的关系。
青城山郊野公园内通过完善药王庙景点设施,草药的种植与科普,传承药功与养生相结合的地域传统文化。结合药王庙的主题思想,在基地东北部开展草药种植,起到科普和宣传的作用;分布在药王庙西南,主要以对现状茶园的组织和整理,通过不同时节开展的裁剪、采茶、品茶等参与性活动,宣传茶道与养生文化,使游人获得参与体验的乐趣和民俗文化的熏陶。
4.2绿色生态,功能植入
地域性对于这样一个特定场所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所栖居环境的存在性、原生性的认同、尊重、保护以及良性的干扰,同时也在于教育与规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意识观念与行为活动[7]。青城山郊野公园是根植于青城山山脉特定地理区域、生态及文化资源条件下的绿色生态本底环境和生物生长生息的场所,对于自然原始地域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具有基本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青城山郊野公园还可以满足周边城镇居民短期户外活动的需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而功能是景区发展的核心,是振兴旅游业、发展体验经济的催化剂。在保证郊野公园主要具备生态功能、游憩功能、抑制功能、科普功能的同时,通过植入现代职能,可以有效聚集人气和引领时尚,通过户外参与性活动,如山地自行车、庙会、户外生存等活动,迅速提高郊野公园郊野活动参与人群数量;在规划设计中加入低碳、环保、绿色、康体等新鲜元素,树立生态运动和时尚休闲的风向标。
4.3完善经营,后续保障
稳定的后续维护保障经费是公园完善发展的前提,青城山郊野公园为免费公园,通过植入现代功能,提升内部产业发展,呼应和配合周边多种商业经济发展,从自身内部和外部获得维护与保障经费,实现双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惠,李常华,张雪飞. 郊野公园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J]. 城市问题, 2010,(3)
[2]刘晓惠,李常华,张雪飞. 郊野公园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J]. 城市问题, 2010,(3).
[3]刘晓惠,李常华.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 [J]. 中国园林.
[4]陈永宏. 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西安市城区;组织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cr7―3612(2007)03―0321―03
“全民健身路径”是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措,是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有益实践,也为民众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物质条件,但从目前的文献和研究动态上尚未见我市在该方面的系统的、成熟的研究。笔者旨在为进一步发展完善“全民健身路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将对我市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起到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西安市城三区(碑林、新城、莲湖)所属的86条全民健身路径点。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了35条健身路径点和7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涉及全民健身路径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初步明确国内外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身路径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进行收集整理;查阅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借鉴相关的研究方法。
1.2.2调查法在研究中,为了科学、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主要采用了调查法,以问卷调查、专家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地综合调查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1 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设计。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三类不同的问卷调查表:第一类为居民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资料,对被调查人口进行社会分层,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共五个标准分成不同层次;第二部分为居民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满意度,场地设施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等;第二类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者的调查问卷。本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组织的建设及活动形式,意外事故防范机制、相关管理办法、规定条例等的制定、协调机制、管理形式及发展趋势等;第三类为专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对前两类问卷的内容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
2)问卷内容的效度。效度,也称为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所用的指标能够反映某一真正含义的程度。本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所设定的内容指标进行了效度检验。本研究分别向西安体育学院,省、市体育局相关处室的17位专家发放了问卷。
1.2.3数理统计法将问卷调查所获信息资料运用spss10.0软件包和EXCEl200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表、制图。
1.2.4逻辑推理法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判断、分析、综合方法了解目前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 结果及分析
2.1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的组织发展情况我市目前的全民健身活动主要是由社区来推动、管理、引导、实施的。由于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位,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我市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把全身健身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通过调查,居民认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心应放在社区的占到78%,反映社区在引导居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满足居民健身需求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被问及是否应建立社区体育组织时,赞同的人占91.2%,表明社区需要相应的体育组织,对辖区体育进行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因为制定得再科学的计划,如果管理人员没有适当的组织予以落实与实施,都将只是一纸空文。在被问及小区健身组织网络的组成部分时,认为应建立街道、社区居委会、晨练点三级网络的管理人员占到了61.2%,反映出现在实行的三级网络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层次的安排、管理的跨度、权力的授予,责任的明确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在调查当中也发现存在辅导站缺乏战略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说明我市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方面还十分薄弱,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落实,以便真正建成“纵向相对独立,上下不领导,横向加强联系,各方有交流,覆盖面广,包容量大,网络化的群众体育组织框架”。
2.2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活动情况据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因未掌握使用方法,上健身路径只是出于游戏目的,不能很好地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并且由于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单独性与重复性,很难调动群众使用全民健身路径的积极性,使得其社会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方式改善这种局面。据调查我市城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为:自己锻炼;与朋友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等,总体来讲,我市城区中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居民参加锻炼活动主要是自发的,非组织的,社区体育组织较为薄弱。在调查当中,据调查统计,认为应定期举行全民健身路径游戏竞赛的居民占到了75.3%,反映大多数居民希望通过一定活动形式将锻炼者组织起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对全民健身路径的认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全民健身路径的社会效应。
2.3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现状认为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的居民占到87.2%,表明群众对现有的管理水平不尽满意。从表1可以看出居民认为责任为保险公司的占到40.2%,为生产厂家的占31.5%,为当地体育主管单位的为18.5%,为居民自身的为9.8%,数据显示保险公司与生产厂家应为事故负主要责任,这应成为日后管理机关制定安全事故防范规章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一些的问题。
在对器材的管理维护应采取的形式进行调查时,认为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并不收取费用的占42.3%;锻炼者与小区(街道办)共同管理,适当收费的占35.1%,体育部门派专人管理,不收取费用的占15.2%;其它占7.4%。这与李相如等人调查的全国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形式略有不同,在李相如等人的调查中居民更倾向于社区(街道办事处)和锻炼者共同参与管理,以专人管理为主,锻炼者协助其管理和维修,可以适当收取少量的费用,用于场地器材的维修。这可能与西安市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有关。
在对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进行调查时,排列序位的依次是领导不重视(在第一位中占78.5%);
缺乏足够的资金(在第二位中占58.2%),责、权、利不明确(在第三位中占62.3%),。在对管理人员的调查中,有71.2%的人员认为应将小区体育工作纳入到全区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之中,认为只有采用将体育工作与管理人员自身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才会极大调动各层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做好全民健身工作。
2.4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中的协调机制据调查,对全民健身路径持消极态度的居民为18.7%,认为综合管理水平较差与很差的居民为34.8%,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因选址不当而扰民的为39.2%,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为26.2%。管理人员认为在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具体规划时,应吸取民众意见的占72.3%。在全民健身路径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与居民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出现信息不能充分流通,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整体效用下降。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的术语,指交易中的一方知道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道。一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的信息。调查中发现有的还小区出现因选址不当扰民而引起居民、街办、体育主管部门都不满意的出现。
3 对策与建议
3.1认真做好全民健身路径的规划 全民健身路径的前期规划是全民健身路径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西安市应在选址、布局、器材的组合等方面遵循严格科学的步骤,具体如下:
1)确定当前全民健身路径须达到的目标;2)认真分析当前全民健身的环境;3)分析实施部门现有的各种资源,集中精力做好最擅长的事;4)识别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挥组织的比较优势;5)重新评价所须达成的目标;6)制定全民健身路径发展战略。
3.2管理法规化、制度化将全民健身路径各项管理要求法规化、制度化是全民健身运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全民健身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保证。
3.3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我市的资金主要仍由政府提供,渠道过于单一,所得资金远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职能,拓宽集资、融资渠道。主要可采用合法渠道联合办体育,扩大媒体宣传的社会影响,争取更多企事业支持,鼓励社区居民适当捐助和投资等方式。另一方面,探索以市场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GIS;输电线路;路径导航
0 引言
输电网络是电力系统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和设备一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输电线路及杆塔部件长期受到风吹日晒、电闪雷击以及机械张力等的影响,会产生锈蚀、磨损、自爆等损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维修,将会给输电线路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所以,需要定期巡检输电线路,随时掌握线路保护区的环境变化情况,迅速发现并消除隐患,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供电的安全与可靠。由于输电网络的分布具有广域的地理空间特性,传统的技术无法实现对它进行有效管理与维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实现输电线路巡视成为了可能。
GIS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1],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路径导航问题是GIS分析和导航实现中最基本的问题,它一直是计算机科学、运筹学、交通工程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2],也是资源分配、路线设计及分析等优化问题的基础。现在对路径规划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距离最短研究,而是发展引申到了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方面。当今路径导航系统的研究构成主要是日本、欧洲、美国三大体系。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路径导航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现阶段关于路径优化的研究有很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找到最优路径。通常采用的算法包括:Dijkstra[3]、Krushkal[4]、A*算法[5]。这一类算法在网络节点规模较多、路段较多等情况下,存在搜索节点多、时间耗费较大等缺陷。在已有的研究中,有关输电网络的巡视路径设计优化问题研究并不多,输电线路巡视路径规划问题是一个新的研究应用领域。由于影响输电线路走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技术、经济成本、施工维护、生态、电气等因素,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大都是相互矛盾的。目前,这些算法都只是仅仅给出到达目标的路线,都普遍缺少智能特点,不能具体根据实际输电的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鉴于输电线路的巡检特殊性,与一般的路径导航问题的研究思路具有较大的不同,本文基于实际输电线路网络情况,以GIS导航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搜索方法,实现输电线路巡检路径导航最优选择,使路径导航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提高巡检效率。
1 层次搜索模型
层次搜索模型是在传统Dijkstra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双重排序索引技术对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算法的速度,有效地解决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1.1 Dijkstra算法
算法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展,一直扩展到终点为止。首先,按广度优先的方式进行搜索,然后,依次求出源点到其它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最终求出源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算法把起点到终点A最短距离作为程序结束的条件,求出了以起始点为圆心,以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距离为半径,在这个半径所形成的圆内的所有节点和圆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但是这种算法,对于网络空间分布广泛而复杂的导航数据来说,计算效率很低。算法需要以多重循环的方式实现,循环过程中,而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计算数据是杂乱无序存放的,如果直接将数据进行计算,每次循环中都需重复进行遍历,计算所有已标识节点到所有未标识节点的距离,以求出最小的距离。当节点数逐渐增加时,这个过程将会变得越来越慢,严重影响计算速度和效率。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高算法的速度,本文用了层次搜索模型对算法进行优化。
1.2 层次搜索算法
1.2.1 建立节点数据的排序索引拓扑结构
通常,在GIS和导航数据中,用一对“起点”和“终点”节点对表示一条路段,从而建立起了节点和路段数据之间的拓扑关系。所有节点和路段数据初始状态下都是无序的,如果以无序数据为基础进行最短路径计算,计算过程中每次通过一个节点查找路段时,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到路段集中去查找,大大降低其算法的效率。建立节点和路段之间的数据索引可以有效地提高算法效率,其基本思想是节点按照序号排序,路段按照起点排序,在节点排序表中,记录下以该节点为起点路段的地址形成节点索引表。
1.2.2 已标识节点到未标识节点距离升序排序
在最短路径计算的过程中,每次需要计算所有已标记节点到所有未标记节点的最短路径,由于路径距离没有经过排序处理,只能按序查找,计算效率低,特别是一旦数据量增加,检索速度会急剧下降。为了提高计算速度,节省时间,本文对所有已标识节点到所有未标识节点的距离采取按升序排序的方法处理,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每次都重新计算所有已标识节点到所有未标识节点的距离,只需要移除本次被标识节点相关的距离。同时,按序加入被标识的节点到其他未标识节点的距离,大量减少了每次被标识节点以外的其他节点的路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在计算最短路径时,取出排在最前面的距离,完全不需要再计算其他标识和未标识节点间的距离,大大提高了算法效率。
1.2.3 实现过程
算法实现过程主要经历下面4步:
(1)预处理
预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标识起点为已标识节点,其最短路径为0;起点以外的每个节点作为未标识节点,并假设最短路径初值为无穷大。
(2)计算最短距离的节点
将所有未标识节点到已标识节点的排序距离中取出第一条记录,即最短距离,将其中未标识的端点标识为己标识节点,移除这个节点相关的距离,同时,按升序加入这个被标识的节点到其他未标识节点的距离。
(3)判断禁止节点
如果节点中有禁止连接的节点,修改起点到该节点的最短距离值。
(4)迭代处理
重复第2、3步计算,即可求得从起点到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
1.3 层次搜索算法在GIS中的应用
在GIS实际应用中,需要计算最短距离的两节点通常是用户指定的两个输电线路最感兴趣点或地标点,一般来说这些节点都不在具体某条路段的端点处,在计算过程中则需要利用算法寻找计算起始点和终止点最短距离的路段,然后路段起止点进行最短路径计算。具体的过程如下:
(1)计算起始点和终止点间的最短路段
算法基本思想是,以起始点或者终止点为圆心,采用扩大和缩小半径方法,通过圆覆盖的方式进行递归查找有交点的路段,直到查找到符合要求的路段,然后查找到的路段中,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起始点或者终止点到这些路段的距离,距离最小的路段即为所需要路段。
(2)确定路段端点
距离起始点或终止点最近的路段确定以后,需要确定使用路段的哪个端点作为最短路径。对于起始点,使用距离最近路段的终点作为计算最短路径的起点;而对于终止点,使用距离最近路段的起点作为计算最短路径的终点。
(3)计算两端点间总距离
首先,在计算起始点到离其最近路段的距离之后,计算起始点到最近路段终点的距离;然后,计算起始点最近路段的终点到终点最近路段起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之后,计算出终点端最短路段的起点到起点最近路段的终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后,计算出最短路段起点和终点间的距离。
2 输电线路巡视路径导航设计
2.1 GIS数据预处理
由于输电网络空间分布复杂,在进行输电线路数据采集时,经常会碰到一个点分出多条线,多条线有着不同的走向,其中每条线又随时会分出多条线继续向下发展的情况。所以,通过采集的GIS数据是无法直接被利用进行路径选择和导航。这些数据在路径导航计算之前必须进行整理、优化、归类和排序等步骤的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集成,作为路径导航需要的节点和路段数据。
2.2 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采用本文提出的层次搜索模型,根据用户输入的各个节点位置,提供节点间的最优距离。该功能模块在导航系统中主要由数据显示模块和数据解码模块组成。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引导用户在数字地图上找到需要规划的路径位置,输入导航路径的各个点位数据,并将规划完成的导航路径存入路径数据库中。数据显示模块,主要负责根据系统的参数配置将用户规划的导航路径以可视化的方式显示出来;数据解码模块,主要负责将接收到的远程传送的编码数据恢复为导航路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在系统界面上完成手动路径的绘制和规划。
2.3 实时导航
在路径优化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实时导航。实时导航功能模块主要由轨迹记录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偏航报警模块组成。其中,轨迹记录模块,负责实时接收当前位置信息,并记录和保存历史轨迹信息;数据显示模块,负责将当前位置信息和历史轨迹信息按照系统参数设定,并可视化显示;偏航报警模块,负责计算当前位置与导航路径的偏移量,当偏移量大于系统设定的最大阀值时向用户报警。用户输入输出操作将通过人机界面交互完成。
以层次搜索模型为基础的路径导航应用系统,为巡检工作人员提供可视化的巡检路线导航,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巡检工作人员提供最优的巡检路线,路径导航界面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基于GIS的路径导航在输电线路巡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一个主要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本文从这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实际GIS数据为基础,提出基于层次搜索模型应用于输电线路的路径导航,提高了路径规划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巡检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电力线路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2]崔铁军.地理信息服务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8.
[3]Fan D K,Shi P. Improvement of Dijkstra’s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oute Planning[C].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cn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10,4(2):1901-1904.